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近期Elasticsearch的问题不少,特别是前些日子的108亿和50w数据泄露的安全问题。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Master/Slave架构 VS P2P 环形结构
  • Master-Slave
Master 节点负责管理整个系统,监视 slave 节点的运行状态,同时为其下的每一个 slave 节点分配存储的范围,是查询和写入的入口.master 节点一般全局只有 1个,该节点的状态将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当 master 节点宕机时,会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实践中,经常设置多个副本 master 节点,通过联机热备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 P2P 环形结构
P2P结构中没有master节点
Master-Slave结构的系统设计简单,可控性好,但 master中心节点易成为瓶颈(bigtable为master节点不成为瓶颈做了很多措施);P2P环形结构的系统无中心节点,自协调性好,扩展方便,但可控性较差,且系统设计比master-slave 结构的系统要复杂.
Hbase,bigtable,es和HDFS一样采用master/slave架构。
hbase存多读少,不适合高并发查询,适合存数据;es是全文检索,适合日志分析日志统计之类。
ES概述
ES 在 Master 被选举之前是一个 P2P 的系统,但是当 Master 被选取后,它的管理本质上是 Master 和 slave的模式。
Elasticsearch 看名字就能大概了解下它是一个弹性的搜索引擎。首先弹性隐含的意思是分布式,单机系统是没法弹起来的,然后加上灵活的伸缩机制,就是这里的 Elastic 包含的意思。它的搜索存储功能主要是 Lucene 提供的,Lucene 相当于其存储引擎,它在之上封装了索引,查询,以及分布式相关的接口。
Elasticsearch是一个实时(索引数据到能被搜索大概1s左右)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主要用于全文搜索,结构化搜索以及分析。Elasticsearch使用Lucene作为内部引擎,但是在使用它做全文搜索时,只需要使用统一开发好的API即可,而不需要了解其背后复杂的Lucene的运行原理,可以说是一个开箱即用的分布式实现,其内部定义了大量的默认值。Elasticsearch并不仅仅是Lucene这么简单,它不但包括了全文搜索功能,还可以进行以下工作:
  • 分布式实时文件存储,并将每一个字段都编入索引,使其可以被搜索。
  • 实时分析的分布式搜索引擎。
  • 可以扩展到上百台服务器,处理PB级别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
ES提供了两套API(内部调用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分别是基于curl的rest API和Java API,通过API不仅能对数据的CURD进行处理,还能对索引及es集群进行关联
ES 的基本概念
Elasticsearch的底层搜索是以lucene来实现的。es其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的框架来扩展了lucene,从而实现大数据量的,分布式搜索功能。其实现思想很简单,将大数据量分而治之,哈希分成多份,然后对每一份进行“lucene处理”——用lucene索引、检索,最后将每份结果合并返回。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Lucene中包含了四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是:

  • Index:索引,由很多的Document组成。

  • Document:由很多的Field组成,是Index和Search的最小单位。

  • Field:由很多的Term组成,包括Field Name和Field Value。

  • Term:由很多的字节组成。一般将Text类型的Field Value分词之后的每个最小单元叫做Term。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ES 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 集群(Cluster)一组拥有共同的 cluster name 的节点。

  • 节点(Node) 集群中的一个 Elasticearch 实例。

  • 索引(Index) 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database概念,一个集群中可以包含多个索引。这个是个逻辑概念。

  • 主分片(Primary shard) 索引的子集,索引可以切分成多个分片,分布到不同的集群节点上。分片对应的是 Lucene 中的索引。

  • 副本分片(Replica shard)每个主分片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副本。

  • 类型(Type)相当于数据库中的table概念,mapping是针对 Type 的。同一个索引里可以包含多个 Type。

  • Mapping 相当于数据库中的schema,用来约束字段的类型,不过 Elasticsearch 的 mapping 可以自动根据数据创建。

  • 文档(Document) 相当于数据库中的row。

  • 字段(Field)相当于数据库中的column。

  • 分配(Allocation) 将分片分配给某个节点的过程,包括分配主分片或者副本。如果是副本,还包含从主分片复制数据的过程。

  • gateway: 代表es索引快照的存储方式,es默认是先把索引存放到内存中,当内存满了时再持久化到本地硬盘。gateway对索引快照进行存储,当这个es集群关闭再重新启动时就会从gateway中读取索引备份数据。es支持多种类型的gateway,有本地文件系统(默认),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的HDFS和amazon的s3云存储服务。

ES的索引数据结构
传统数据库为特定列增加一个索引,例如B-Tree索引来加速检索。Elasticsearch和Lucene使用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来达到相同目的,倒排索引中用到的数据结构是FST树
ES优点
Elasticsearch主要优势是:速度快,使用方便,分布式的,检索,功能强大。
ES官方的想做的是ELK结合起来做日志分析等工作。估计这也是它最多的应用场景。
Elasticsearch 现在的主要目标市场已经从站内搜索转移到了监控与日志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也就是大家常谈论的ELK。
Elasticsearch 现在主要的应用场景有三块。站内搜索,主要和 Solr 竞争,属于后起之秀。NoSQL json文档数据库,主要抢占 Mongo 的市场,它在读写性能上优于 Mongo,同时也支持地理位置查询,还方便地理位置和文本混合查询,属于歪打正着。监控,统计以及日志类时间序的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以及可视化,这方面是引领者。
ES架构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 Gateway是ES用来存储索引的文件系统,支持多种类型。
  • Gateway的上层是一个分布式的lucene框架。
  • Lucene之上是ES的模块,包括:
    索引模块、搜索模块、映射解析模块等
  • ES模块之上是 Discovery、Scripting和第三方插件。
    Discovery是ES的节点发现模块,不同机器上的ES节点要组成集群需要进行消息通信,集群内部需要选举master节点,这些工作都是由Discovery模块完成。
    支持多种发现机制,如 Zen 、EC2、gce、Azure。
    Scripting用来支持在查询语句中插入javascript、python等脚本语言,scripting模块负责解析这些脚本,使用脚本语句性能稍低。
  • ES也支持多种第三方插件。
  • 再上层是ES的传输模块和JMX.传输模块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如 Thrift、memecached、http,默认使用http。
    JMX是java的管理框架,用来管理ES应用。
  • 最上层是ES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可以通过RESTful接口或java api和ES集群进行交互。
服务发现以及选主 ZenDiscovery
  1. 节点启动后先ping(这里的ping是 Elasticsearch 的一个RPC命令。如果 discovery.zen.ping.unicast.hosts 有设置,则ping设置中的host,否则尝试ping localhost 的几个端口, Elasticsearch 支持同一个主机启动多个节点)Ping的response会包含该节点的基本信息以及该节点认为的master节点。

  2. 选举开始,先从各节点认为的master中选,规则很简单,按照id的字典序排序,取第一个。

  3. 如果各节点都没有认为的master,则从所有节点中选择,规则同上。这里有个限制条件就是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如果节点数达不到最小值的限制,则循环上述过程,直到节点数足够可以开始选举。

  4. 最后选举结果是肯定能选举出一个master,如果只有一个local节点那就选出的是自己。

  5. 如果当前节点是master,则开始等待节点数达到 minimum_master_nodes(最小候选节点数),然后提供服务。

  6. 如果当前节点不是master,则尝试加入master。

Elasticsearch 将以上服务发现以及选主的流程叫做 ZenDiscovery 。由于它支持任意数目的集群(1-N),所以不能像 Zookeeper/Etcd那样限制节点必须是奇数,也就无法用投票的机制来选主,而是通过一个规则,只要所有的节点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得到的信息都是对等的,选出来的主节点肯定是一致的。但分布式系统的问题就出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这时候很容易出现脑裂(Split-Brain)的问题,大多数解决方案就是设置一个quorum值,要求可用节点必须大于quorum(一般是超过半数节点),才能对外提供服务。而 Elasticsearch 中,这个quorum的配置就是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 。

ES是如何实现Master选举的

Elasticsearch的选举是ZenDiscovery模块负责的,通过多播或单播技术来发现同一个集群中的其他节点并与它们连接。

一个节点如何选取它自己认为的master节点?

它会对所有可以成为master的节点(node.master: true)根据nodeId字典排序,,然后选出第一个(第0位)节点,暂且认为它是master节点。

如果对某个节点的投票数达到一定的值(可以成为master节点数n/2+1)并且该节点自己也选举自己,那这个节点就是master。否则重新选举一直到满足上述条件。

多播和单播

基于以下假设:集群由cluster.name设置项相同的节点自动连接而成,同一个网段中存在多个独立的集群.Zen 发现机制是ElasticSearch中默认的用来发现新节点的功能模块,而且集群启动后默认生效。Zen发现机制默认配置是用多播来寻找其它的节点。如果各个模块工作正常,该节点就会自动添加到与节点中集群名字(cluster.name)一样的集群,同时其它的节点都能感知到新节点的加入。在比较大的集群中,多播发现机制可能会产生太多不必要的流量开销,Zen发现机制引入了第二种发现节点的方法:单播模式。关于名词多播和单播(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60024/answ):

  • 多播:当节点并非集群的一部分时(比如节点只是刚刚启动或者重启 ),它会发送一个多播的ping请求到网段中,该请求只是用来通知所有能连接到节点和集群它已经准备好加入到集群中。

  • 单播: 关闭多播,就可以安全地使用单播。当节点不是集群的一部分时(比如节点重启,启动或者由于某些错误从集群中断开),节点会发送一个ping请求到事先设置好的地址中,来通知集群它已经准备好加入到集群中了。

为了安全考虑,阿里一般用单播模式。

ElasticSearch运行时会启动两个探测进程。一个进程用于从主节点向集群中其它节点发送ping请求来检测节点是否正常可用。另一个进程的工作反过来了,其它的节点向主节点发送ping请求来验证主节点是否正常且忠于职守
ES是如何避免脑裂现象的
可以通过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
这个参数的设置来避免脑裂,设置为(N/2)+1。
ES的集群只有一个节点的话可以有副本吗?
Elasticsearch 禁止同一个分片的主分片和副本分片在同一个节点上,所以如果是一个节点的集群是不能有副本的。
集群如何恢复以及容灾

分布式系统的一个要求就是要保证高可用。如果是故障导致节点挂掉,Elasticsearch 就会主动allocation。但如果节点丢失后立刻allocation,稍后节点恢复又立刻加入,会造成浪费。Elasticsearch的恢复流程大致如下:

  • 集群中的某个非master节点丢失网络连接
  • 如果该节点上的分片有副本,那么master提升该节点上的所有主分片的在其他节点上的副本为主分片。
    cluster集群状态变为 yellow ,因为副本数不够等待一个超时设置的时间,如果丢失节点回来就可以立即恢复(默认为1分钟,通过 index.unassigned.node_left.delayed_timeout 设置)。
    如果该分片已经有写入,则通过translog进行增量同步数据。
否则将副本分配给其他节点,开始同步数据。
  • 但如果该节点上的分片没有副本,则无法恢复,集群状态会变为red,表示可能要丢失该分片的数据了。
如果是主节点master挂掉怎么办呢?当从节点们发现和主节点连接不上了,那么他们会自己决定再选举出一个节点为主节点。但是这里有个脑裂的问题,假设有5台机器,3台在一个机房,2台在另一个机房,当两个机房之间的联系断了之后,每个机房的节点会自己聚会,推举出一个主节点。
这个时候就有两个主节点存在了,当机房之间的联系恢复了之后,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数据冲突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设置参数: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为3(超过一半的节点数),那么当两个机房的连接断了之后,就会以大于等于3的机房的master为主,另外一个机房的节点就停止服务了。
es搜索的过程描述(默认搜索方式Query Then Fetch)
Query Then Fetch:如果你搜索时,没有指定搜索方式,就是使用的这种搜索方式。这种搜索方式,大概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向所有的shard发出请求,各分片只返回排序和排名相关的信息(注意,不包括文档document),然后按照各分片返回的分数进行重新排序和排名,取前size个文档。然后进行第二步,去相关的shard取document。这种方式返回的document与用户要求的size是相等的。
搜索被执行成一个两阶段过程,我们称之为 Query Then Fetch
       在初始查询阶段时,查询会广播到索引中每一个分片拷贝(主分片或者副本分片)。每个分片在本地执行搜索并构建一个匹配文档的大小为 from + size 的优先队列。PS:在搜索的时候是会查询Filesystem Cache的,但是有部分数据还在Memory Buffer,所以搜索是近实时的。

每个分片返回各自优先队列中 所有文档的 ID 和排序值 给协调节点,它合并这些值到自己的优先队列中来产生一个全局排序后的结果列表。

接下来就是 取回阶段,协调节点辨别出哪些文档需要被取回并向相关的分片提交多个 GET 请求。每个分片加载并丰富文档,如果有需要的话,接着返回文档给协调节点。一旦所有的文档都被取回了,协调节点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ES 集群分片的读写操作流程
1、路由计算(routing)和副本一致性(replica)
  • routing
Elasticsearch针对路由计算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计算如下:
routing = hash(routing) % number_of_primary_shards
每个数据都有一个routing参数,默认情况下,就使用其_id值,将其_id值计算hash后,对索引的主分片数取余,就是数据实际应该存储到的分片ID
由于取余这个计算,完全依赖于分母,所以导致Elasticsearch索引有一个限制,索引的主分片数,不可以随意修改。因为一旦主分片数不一样,索引数据不可读。
  • 副本一致性(replica)
作为分布式系统,数据副本可算是一个标配。Elasticsearch数据写入流程。自然涉及副本,在有副本配置的情况下,数据从发向Elasticsearch节点,到接到Elasticsearch节点响应返回,流向如下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1)客户端请求发送给master Node1节点,这里也可以发送给其他节点
2)Node1节点用数据的_id计算出数据应该存储在shard0上,通过cluster state信息发现shard0的主分片在Node3节点上,Node1转发请求数据给Node3,Node3完成数据的索引,索引过程在上篇博客中详细介绍了。
3)Node3并行转发数据给分配有shard0的副本分片Node1和Node2上。当收到任一节点汇报副本分片数据写入成功以后,Node3即返回给初始的接受节点Node1,宣布数据写入成功。Node1成功返回给客户端。
2、shard的allocate配置
上文介绍了分片的索引过程,通过路由计算可以确定文本所在的分片id,那么分片在集群中的分配策略是如何确定的?
一般来说,某个shard分配在哪个节点上,是由Elasticsearch自动决定的。以下几种情况会触发分配动作:
  • 新索引生成
  • 索引的删除
  • 新增副本分片
  • 节点增减引发的数据均衡
ES 中的shard(分片)
Shard 实际上是一个 Lucene 的一个实例(Lucene Index),但往往一个 Elastic Index 都是由多个 Shards (primary & replica)构成的。
特别注意,在单个 Lucene 实例里最多包含2,147,483,519 (= Integer.MAX_VALUE – 128) 个 Documents。
Lucene Index结构
一个 Lucene Index 在文件系统的表现上来看就是存储了一系列文件的一个目录。一个 Lucene Index 由许多独立的 segments 组成,而 segments 包含了文档中的词汇字典、词汇字典的倒排索引以及 Document 的字段数据(设置为Stored.YES的字段),所有的 segments 数据存储于 _.cfs的文件中。
Segment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Segment 直接提供了搜索功能的,ES 的一个 Shard (Lucene Index)中是由大量的 Segment 文件组成的,且每一次 fresh 都会产生一个新的 Segment 文件,这样一来 Segment 文件有大有小,相当碎片化。ES 内部则会开启一个线程将小的 Segment 合并(Merge)成大的 Segment,减少碎片化,降低文件打开数,提升 I/O 性能。

Segment 文件是不可变更的。当一个 Document 更新的时候,实际上是将旧的文档标记为删除,然后索引一个新的文档。在 Merge 的过程中会将旧的 Document 删除掉。具体到文件系统来说,文档 A 是写入到 .cfs 文件里的,删除文档 A 实际上是在.del文件里标记某个 document 已被删除,那么下次查询的时候则会跳过这个文档,是为逻辑删除。当归并(Merge)的时候,老的 segment 文件将会被删除,合并成新的 segment 文件,这个时候也就是物理删除了。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新建index,但是还未插入数据时的目录结构:
Elasticsearch原理剖析
插入数据之后会多很多文件:
  • 存储原文_source的文件.fdt .fdm .fdx;
  • 存储倒排索引的文件.tim .tip .doc;
  • 用于聚合排序的列存文件.dvd .dvm;
  • 全文检索文件.pos .pay .nvd .nvm等。
  • 加载到内存中的文件有.fdx .tip .dvm,
  • 其中.tip占用内存最大,而.fdt . tim .dvd文-件占用磁盘最大
  • 另外segment较小时文件内容是保存在.cfs文件中,.cfe文件保存Lucene各文件在.cfs文件的位置信息,这是为了减少Lucene打开的文件句柄数。

存储文件类型比较可见:https://www.itcodemonkey.com/article/8954.html

参考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71444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581877
https://www.cnblogs.com/LBSer/p/4119841.html
https://my.oschina.net/u/2935389/blog/754674
https://blog.csdn.net/yangwenbo214/article/details/77802331
https://www.jianshu.com/p/2cac077e05cf
————————————————

作者:lhj_sjtu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564655/java/article/details/82736327

·END·

铁幕已经落下,反围剿只是刚刚开始。

铁幕已经落下,反围剿只是刚刚开始。

 

认清自己的发展现状-论持久战。

作 者:西西弗评论    来 源:西西弗评论

 

中国打赢中美之争,有三个条件:
1、中国内部的保持团结和统一;
2、团结国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西方联合对华压制;
3、美国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经济停滞。

 

 

01


无论贸易谈判的结果如何,未来二十年,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打压和遏制。美国的遏制战略并非国家主义和自由市场的道路之争,也无关两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单纯的老大对有威胁的老二的打压。

 

英美的一贯传统就是要师出有名、要有道德高点。所谓中国的南海扩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问题、贸易保护问题,贸易顺差问题,不过是为师出有名找的借口而已。就算中国真的实施了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美国照样会继续遏制中国。

 

Trump说中国每年从美国偷走几千亿美元。很多人看了很委屈,解释中国贸易顺差几千亿美元并不是中国从美国赚得利润,美国人也拿了货物嘛,而且大部分利润是美国企业赚走了。

 

其实根本不用解释,贸易顺差只是个为了打你而找的一个借口而已。美国现在认为中国是竞争者,是对手,甚至是敌人,而不是什么夫妻。不认清这个事实,掩耳盗铃是没有意义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二战美国确立了全球霸权地位后,出现了两个挑战者,一个是苏联,在国力军事上挑战美国,第二个是日本,经济上挑战美国。苏联在顶峰时GDP大概接近美国的一半。苏联在经济上从来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军事和政治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综合国力应该达到了美国的60-70%。

 

日本经济上最高峰GDP达到了美国的70%左右,人均GDP超过美国,但军事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美国,大概国力顶多达到美国的50%。苏联被美国全面遏制,而日本经济也遭到了美国的打压。

 

最终的结果呢?苏联分裂成了15个国家,最大一个俄罗斯的经济不到美国的10%,综合国力估计顶多也就是美国的20%了。日本GDP从美国的70%下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从美国的150%下降到了65%,经济上已经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算没有造反的行动,甚至没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有造反的实力,这一点就足够让君王处死一员大将了。中国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0+%,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超过了美国,综合国力应该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0%,增长速度也高于美国。这个实力已经无法韬光养晦了,美国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采取了遏制政策。

 

所谓意识形态、所谓知识产权贸易顺差,都是借口,即使中国完全接受美国的所有要求,长期的遏制也不会改变。

02

 

什么情况下美国能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历史已经给了很清楚的答案。

 

第一个例子是日本,是一个全面接受美国要求,甘于做听话小弟,放弃国家部分主权的例子。在日本的GDP下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以下后,美国基本放下了戒心,放弃了对日本经济的打压。

 

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就是中国的GDP不但不能增长了,还得在现有基础上砍掉一半,美国才会放松对你的绞索。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如果GDP总量下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意味着人均GDP在现有基础上下降一半,人均GDP只有美国的8%。

 

在美国打压日本的工作中,日本的人均GDP相对美国比例,就是砍掉了一半。每个人的收入直接减半,这点应该99%的国人都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吧。日本人为什么从昭和男儿变成了平成废柴呢?因为日本人看不到希望了。有美国压在头上,经济增长了被美国收拾,只有低头,把经济降下来,不对美国构成威胁,才有生存空间。

 

一个国家没有了希望,谁还愿意努力呢。

 

第二个例子是苏联,苏联选择了对抗。对抗的结果是国家分裂成十几个,但美国还是没有放松对俄罗斯的戒心。十几个国家中三个加入了昔日的敌人北约,老大俄罗斯和老二乌克兰还兵戎相见,高加索的小弟还时不时的恶心一下俄罗斯。

 

有些人主张中国应该像欧盟一样,分裂成十几个国家,这样单一国家实力变成美国的10%以下,美国就能放过你了,这也过分天真。就算中国分裂了,美国估计也得忽悠和中国各方和前苏联一样打一场低烈度内战,让中国分裂各方像俄罗斯和乌克兰那样结成仇人,这样才算放心。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中国如果愿意做美国的小弟,也得像日本一样,GDP至少砍掉一半。如果中国不愿意做听话的小弟,GDP砍掉一半,美国也不一定能放心。砍掉一半只是2007年的中美GDP对比而已。也许只有中国分裂,内部结点仇,才能让美国人放心吧。无论哪个结果,99%的中国人都是不可接受的。

 

遏制中国,是现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朝野各界最大的共识。唯一的区别就是如何遏制。民主党和奥巴马当年是打算温水煮青蛙,通过让利合作,通过TPP和TTIP拉拢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这个政策看上去没有现在TRUMP的贸易战这么激烈,但其危险程度远大于贸易战。一旦TPP和TTIP成功,美国将把中国排除在世界市场之外,那时才真是四面楚歌。而Trump的America First 的战略使美国盟友们不愿意全心全意配合美国,给了中国难得的腾挪空间。

 

中国在世界上,几乎是没有盟友的。中国的人口超过了G7人口的总和,13亿人追求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这对现有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噩梦,一定会动了他们的奶酪。无论欧洲还是日本,他们希望在贸易战中占一点便宜,也对美国有诸多不满,但最终,如果要站队,他们一定都会站在美国一边。

 

中国和欧日的经济上的竞争和矛盾,一点不比美国少。欧盟和日本希望能在中美之间获得一点利益,但最终一定是站在美国一边,中国希望连欧连日来牵制美国,完全不可能。

 

现在贸易谈判的结果,无论成败,都不会改变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无论是让步谈成争取时间,还是坚持原则不让步,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给我们一个镜鉴。马关条约是不是该签,这个见仁见智。

 

李鸿章不签马关条约可能后果更糟糕。

 

但是,签了马关条约,并没有让日本放弃对中国后续五十年的紧逼和蚕食。签不签这个贸易协定,都不会影响美国未来二十年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和打压。

 

未来二十年,大概率中国会面对整个西方世界联盟的压制,美国会更强硬,欧日会缓和一些,但压制将是主旋律。

 

美国的遏制,不是靠中国贸易让步,不是靠中国向美国靠拢,不是靠按美国要求改变经济体制能彻底解决的。这一点,国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03

 

前面写的比较悲观,好像像国歌中写的,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其实不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同时怼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撑过来了。在核武器时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搞全民战争的可能性很低,只会出现政治遏制和经济战,西方国家美欧日大方向一致,但内部也有利益冲突。

 

促进贸易平衡、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开放,无法彻底解决美国的戒心和遏制。但是这些举措可以分化西方国家,取得喘息空间。欧洲愿意打压一下中国,但彻底打垮中国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这场仗如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不需要打赢,只要扛下来,美欧日自身的矛盾和问题,就会让这场斗争无法持续。中国只要做好自己内部的事情,就不会输。这场新冷战,最终胜利者不是在战场上,胜利属于能改革解决自身内部问题的一方。

 

中国在未来二十年的斗争中,有什么优势,美国有什么弱点?

 

关于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遏制,其实重新读一读主席当年写的《论持久战》(公众号发不出来,请自行查看)就可以了,但那篇雄文好几万字,就自己仿照论持久战写一篇,说说中国未来二十年的挑战和应对。

 

《论持久战》开篇就先批驳了两个流行观点,亡国论和速胜论。现在的贸易战,不至于亡国,但流行的观点也是失败论和速胜论。

 

先说失败论:失败论的核心观点是美国远强于中国,中国必败。失败论者的论据也许没错,美国确实远强于中国,但失败论者提出了问题,但没提出解决办法。贸易战必败,那怎么办呢?全盘接受美方条件?接受了妥协了美国就不再遏制你了,就能把你当成盟友了。

 

这,实在太天真了。

 

美国的目标是消除中国对美国的竞争威胁,而不是什么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问题。贸易战这一仗投降了,美国还会接着打你。抗战中,中国丢了东北,日本就停止侵华了吗?没有,东北完了是华北,华北完了是华东。中国经济不彻底垮掉,中国就还是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是不会停手的。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再说速胜论:速胜论者的观点看起来很提气,说什么美国贸易战损失远大于中国。一打贸易战美国就快不行了,经济崩溃股市崩盘。美国股市跌了两个点就兴高采烈。

 

又说什么欧洲日本对美国都很不满,全世界要联合起来对抗川普。欧洲政客发表一点批评美国的言论就如获至宝,对欧洲多出几倍的批评中国的言论视若不见。

 

速胜言论的危害有时候比失败言论还大。相信速胜论的人,一旦在斗争的初期遭遇到了打击和挫折,就很容易从速胜论一下转变为失败论者。中美斗争是力量的竞赛。目前美国的力量远强于中国,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中国损失远大于美国。中国对美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可替代产品,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很多都是不可替代的。

 

当年的中日战争,中国的损失远大于日本,现在的贸易战,中国的损失一定也会远大于美国,这个是100%的事实。

 

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中美斗争,美国会胜利吗?能成功遏制中国吗?答案是不会,中国最终会赢,中国能速胜吗?答案也是不会,这个斗争可能持续20-30年,是持久战。

 

04

 

中美的斗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

 

先说说美国方面:

 

美国是全球唯一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军事实力,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之和。美国在高端技术领域具有垄断性的优势,全球几乎所有的强国,都是美国的盟友(小弟),关键时刻一定会站在美国一边。看似不可战胜吧, 美国的弱点和问题在哪里呢?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美国的经济史。美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并没有显示出全球唯一霸主的力量。苏联处于鼎盛时期,全球扩张,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打垮苏联,都是起源于里根时代。

 

82年,道指1000点,2019年,道指25000点,涨了25倍,扣掉通胀,应该也有8倍左右。而普通美国人扣除通胀后的工资水平,从80年代到现在几乎没有明显增长。股市的奇迹和工资的停滞来源于什么,和中国的开放是分不开的。

 

80年代,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回报(工资)水平极低,资本和技术极度稀缺的国家。美国是一个劳动力不足,资本和技术过剩的国家。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就可以知道,两个国家一旦互相开放,美国的劳动回报就会相对下降,资本和技术回报会迅速上升。

 

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的开放,让美国资本回报率大幅提高,带来了股市的奇迹,中国的劳动回报也大幅上升。82年到2019年,道指涨了25倍,中国人均收入按人民币计价也涨了几十倍。美国80年代以来的贫富差距扩大,中国的开放肯定是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从极度稀缺也变得过剩了,导致美国的资本回报率也相应下降。这也是美国商界现在对中国不满的原因所在,赚不到以前那么多钱了。美国劳动者对中国肯定更是一肚子气,把他们的困境归结在中国的头上。

05

美国的弱点是什么呢?

 

第一是制度。美国政治家首先关注的是选票,而不是长期的国家战略。Trump打压中国,首先也是为了选票,其次才是国家的战略。目前,美国的所有人都同仇敌忾,劳动人民因为不涨工资而仇恨中国,资本家因为赚不到以前那么多钱而仇恨中国。

铁幕已经落下,反围剿只是刚刚开始。

铁幕已经落下,反围剿只是刚刚开始。

但贸易战打了一段时间后呢?资本逐利,即使在中国无利可图,资本也不会把工厂搬回美国,而去越南,印度这样的低成本国家。美国劳动者很快会发现即使没有了中国的商品,他们还是不涨工资,反而物价还在上涨。他们的怒火就会转移。

 

而美国的资本家也会发现,转移到印度去也不一定能赚到更高的回报,遏制中国并不代表能赚到更多的钱,那时事情就会起变化。

 

第二是美国的极化政治。现在美国基本没有人替中国说话了。但有些言论还是中国人喜欢听的,比如说贸易战会给美国造成很大损失,对中国却不一定有效。媒体说这些,不是为了帮中国,而是为了反川普。

 

对于反川派,只要川普支持的,我就一定要反对。我们看通俄门的报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俄罗斯去支持川普搞希拉里,并不是因为川普多亲俄,也没有得到什么川普的承诺。而是认为,川普上台会加大美国两党的分裂和极端化,对俄罗斯有利。

 

俄罗斯没法买通一个亲俄总统,但俄罗斯可以努力帮川普当选,让美国的政治更加极端化,加大两党和美国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现在虽然反华是两党的共识,但是随着贸易战的进展,美国民主党一定会攻击川普的具体措施,不过也许主要的攻击是攻击川普对华不够强硬。

 

川普上台导致美国政治极端化,这对俄罗斯还是对中国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川普能连任,更是一件好事。

 

第三是美国的人口组成的变化。2013年白人(非拉美裔)的新生儿数量已经低于50%。加州非拉美裔白人的人口比例已经低于50%。预计2040-50年间,全美的白人比例将低于50%。

 

这个比例本身不说明什么问题,但美国的选票按族裔群里的划分是非常明显的。拉美裔,黑人和亚裔对民主党的支持比例远高于共和党。如果美国人口组成变化趋势和各族裔人口的政治倾向不变,共和党二十年后将永远失去执政的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共和党在移民问题上一定会更加严格坚定,但这个历史潮流很难改变。

 

第四是美国的敌人。中国没有盟友,但中国也没有真正的你死我活的敌人。美国为了维护全球统治地位,力量不可避免的分散在多处,也四处树敌。伊朗朝鲜,恐怖主义,都会牵制美国的力量。

 

911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给了中国十年发展机会。未来,美国还可能会遇到新的敌人。

06

《论持久战》中 写到日本虽强,但日本Diguo主义是在没落的状态,中国虽弱,但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目前的中美之争。传统自由资本主义在大萧条中已经充分暴露了自身的问题。

 

二战后,欧美对资本主义都进行了改良,欧洲的福利社会,美国也推进了劳工福利。在70年代,欧美的贫富差距都下降到了历史最低。资本主义能打赢冷战,和其二战后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自由资本主义在打赢冷战后进入了巅峰。然而,最近十年,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和欧洲的福利资本主义,自身都碰到了各自的问题,今天,恐怕已经没有人相信自由资本主义就是最终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历史的终结了。

 

我们再说说中国:中国的优势就简单说两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全面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良好训练的劳动力。其他国家想在短期替代中国,绝非易事。中国是核国家,中美之间也不太可能真的发生热战。

 

美国希望遏制中国,但也不希望中国变成一个像伊朗这样美国公开彻底的敌人。把一个超级核大国逼成敌人的代价太大。美国会打压、挑衅、遏制,但不会真的军事上出手战争。与中国军事上开战的损失是美国承受不起的。所以中国只需要熬,要等,挺过经济的困难,不自己乱掉,就能等到成功的一天。

 

一个根本的不言而喻的事实是,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中国人的头脑也不比美国人差。中国只要人均达到美国的一半,总体实力就可以远超美国,打赢这场斗争。这个,并不是不可能的。


07

 

那这二三十年中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我们先引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两段话:

 

1)“亡国论之没有根据,俱如上述。但是另有许多人,并非亡国论者,他们是爱国志士,却对时局怀抱甚深的忧虑。他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惧怕对日妥协,一是怀疑政治不能进步。这两个可忧虑的问题在广大的人们中间议论着,找不到解决的基点。”

 

2)“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但是基本上依赖于坚持抗战。国民党的各方面的不良现象是严重地存在着,这些不合理因素的历史积累,使得广大爱国志士发生很大的忧虑和烦闷。但是抗战的经验已经证明,十个月的中国人民的进步抵得上过去多少年的进步,并无使人悲观的根据。”

 

中国的风险不是美国的打压,也不是贸易战,而是政治不能进步。而中美斗争,如果能和抗战一样,促进中国的政治进步,中国立利于不败之地了。这里的政治进步并不代表走美国道路,而是走中国道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具体来说,中国面临的第一个风险是保守停滞:

 

苏联的衰亡起始于勃列日涅夫时代,那个时代苏联处于鼎盛时期,军费超过美国,与美国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但苏联的官僚体制和社会已经是一潭死水,大家都在混日子。没有什么争论,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声音。

 

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内部有牢骚,有反对意见,有斗争,不同部门之间互斗抢资源,都很正常良性。如果一个企业每个人都你好我好大家好,没人提意见没人主动做事,天天混日子等下班,这个企业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奇迹因为大家都不安分,政府不安分,企业家不安分,普通老百姓也不安分。每个人都在折腾。这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

 

现在已经有一些不太好的兆头,很多人不愿意做事,规避风险第一。如果像苏联一样陷入停滞僵化,中国将无法超越美国。执政者应继续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官员敢于做事冒风险,敢于折腾前进。

 

第二个风险是放弃开放:

 

中国过去的成功在于开放。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开放,引入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对内开放。以前国人只有体制内的一条路可走,开放给给国人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道路。贸易战和中美之争会对中国的外贸、外资引进,技术引进造成巨大打击。但越是打击,越得坚定开放的路线。

 

未来二十年,中国一定会碰到经济上的困难,但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继续改革开放,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走回头路就一定能看到曙光,中国就一定能赢。

 

中国未来二十年的策略是什么,如何在斗争中取胜,我还是首先引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一段话:

 

“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这三个条件,同样可以适用于今天的中美之争。翻译到现在这个时代,中国打赢中美之争,有三个条件:
1. 中国内部的保持团结和统一;
2. 团结国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西方联合对华压制;
3. 美国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经济停滞。

 

三个条件,首先是中国内部的团结和统一。这个团结,应要像抗战的统一战线一样,团结绝大多数人。一切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利益之前的人,都是执政者可以团结甚至可以信任的对象。

 

这些人中,有的支持政府,有的牢骚满腹,有的反对政府。但都无所谓,只要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之前的都是团结甚至信任的对象。对他们的言论,无论多么刺耳,都应该说服辩论,而不是一味封堵。

 

对内执政者要有宽松开放的心态,而且是越困难越应该自信。中国人民的天性是越困难越团结。执政者要相信人民的觉悟,要有绝大多数人民会支持自己的自信,要有对自己所走道路的自信,要有能在自由辩论中争得民心的自信。

 

执政者不应该被杂音干扰,更不应该去消灭发出杂音的人。在言论上要不惧怕进一步开放,坚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二个是反击对华的联合压制。

 

具体来说,首先是维护和美国斗而不破的关系。可以斗争,但不能彻底撕破脸,不能变成热战,不能咄咄逼人,不要激怒美国。中国要保持受害者和防御者的地位。在这二十年中,美国会各种挑衅中国。包括贸易战、技术封锁、南海登岛、鼓动甚至承认Taiwan Independence 都有可能发生。中国要能忍受这种挑衅,坚决斗争,但斗而不破。

 

Taiwan岛是不可能搬走的,时间站在我们一边。中国如果比美国更强大,Taiwan一定会统一回来。如果中国垮了,也会失去台湾。做好自己的事情,国力超过美国,比武力解决更重要。

 

其次,要坚定的继续开放,降低关税,降低壁垒。笼络欧洲和日本。如果中美开战,需要站队,欧洲和日本一定站在美国一边。但是如果中美是斗而不破的关系,欧洲和日本都有自己的利益,会设法利用中美之争获取自身利益,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如果川普的美国第一的政策能延续,欧洲和日本和美国的裂痕会继续扩大。

 

第三,对美斗争,不需要针锋相对,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争一时意气,不争一城一地。

 

比如波音的飞机不买了,买空客,美国大豆不买了买巴西的。加个500-1000亿美元的关税也就够了。不争一城一地,以我为主。这样也有利于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剩下就是等,扛。看谁能忍,谁能扛。两国都有很大的结构问题,最终两国之争的胜负,都在各自内部,谁能改革进步解决自身问题,谁就是赢家。美国的问题,实际上比中国更难解决。

 

最后一句话,对中国的信心来自于对中国人的信心。一个中国人不比一个美国人差。一个中国人完全能够创造一个美国人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均GDP,中国的经济总量一定能超过美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W3Kkj_WfiKnKQdUpcXy1Q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文|李子熙
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 iamhtd )
笔名:李子熙。一个坏土豆公号合约作者,一个跨界跨得大腿快折了的硕士理工男,铁路,化工,博览会,拍卖,教培,兼职公益组织。行业在变,唯有兴趣没变,爱历史,爱读书,爱思考。与你一起看世界,挺中国! 
  作者个人公众号:李子熙  
前几天,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说,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的数量扩大到一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出现了很多支持他的和反对他的声音,但总体来说还是支持的比较多,反应了当下大多数人对于特朗普政府对华敌意行为的愤怒。
批评反对的声音也很多,胡锡进专门就几个问题做了回应。
第一,认为主张增加核武器数量的观点是反和平的。
老胡认为这个指控有一些理想主义了,或者是立场和感情没有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在一起。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第二,认为老胡的主张不专业,是拍脑袋。
老胡认为中美博弈是两个大社会之间的事情,针对整个对方的国家意志。他对于国家意志的了解很深刻,有权利参加讨论。
第三,中国核威慑走的是模糊战略,老胡不该挑明。
老胡认为眼下中国核威慑的量级需要提升,他所谓的“一千枚”只是个量级概念。以前美国觉得中国有“几百个”,现在应该让他们觉得有“几千个”。
第四,即使中国想扩大核武库,也应该只做不说。
老胡认为核武器就是用来威慑的,藏起来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这里我不做评论,先跟大家聊一聊核威胁这件事曾经离中国有多远。等大家了解完我们中国曾经遭遇过的那些经历之后,再来好好思考我们今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核战略。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我们知道,自原子弹诞生以来,只有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日本在1945年的时候遭受过原子弹的袭击,其毁灭性也让全世界的人目瞪口呆,从此再也没有哪个国家针对另一个国家使用过核武器。
这里有个名词叫核冬天,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名词,形容在核战争爆发后的大地上烟尘弥漫、遮天蔽日、天寒地冻的状态。
在施瓦辛格的经典影片终结者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冬天”的可怕情景,那简直就是人类的末日。
继原子弹轰炸日本之后,拥核大国再也没有对其他国家使用过核武器,但核威胁还是时有发生。
我们新中国在成立之后就多次被美苏两个霸权主义国家进行过核威胁和核讹诈。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国的核讹诈
最早的核威胁来自美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9月15日美军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凭借悬殊的军事实力摧枯拉朽般击溃了北朝鲜军队,把战火一路烧到了鸭绿江边,北朝鲜政府岌岌可危。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当时美军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根本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此前他一直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出兵。
原因很简单,现代化战争打的是工业实力,中国跟美国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中国出兵无异于以卵击石。麦克阿瑟的观点代表了美国多数人的想法。
可是他想错了。中国不但出了兵,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把他的军队打回了三北线以南。美国人低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决心。
当时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朝鲜主要出于两个考量,第一是打给苏联人看,以争取到苏联方面的经济、科技、军事援助,否则哪有后来从无到有的中国工业和科技等领域的基础;第二,是为了争夺亚洲革命领导权,争取大国地位。所以,这是一场哪怕输了也要打的仗
即便中国已经出兵,麦克阿瑟依然没有重视。1950年11月24日,他在前线视察的时候对时任24师师长的丘奇少将说:「我已经向24师小伙子们的妻子和母亲们打了保票,小伙子们将在圣诞节前回国。」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这番话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们抓个正着,第二天美国各大报刊纷纷登出标题:「麦克阿瑟将军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圣诞节士兵可以回家」。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中国军队迎头痛击美国联军,一举收复平壤,还把联军赶回到了三八线。「小伙子们圣诞节前回家」成了一句笑话。
吃了大亏的麦克阿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你想想他是什么人啊?他的性格特别像今天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不是坚持在疫情期间不戴口罩吗,号称自己“百毒不侵”。麦克阿瑟这位老兄坚持在战场上拒绝一切防护措施,比如钢盔,是根本就不会戴的。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巴顿将军曾这样评价麦克阿瑟:「我太佩服这家伙了,他太勇敢了。」
巴顿回忆说,俩人一起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次战斗中,面对着敌人的猛烈炮火,麦克阿瑟啥也不戴地直挺挺站在前线指挥,巴顿为了不丢人也只好站在旁边。这时一个炮弹在不远处爆炸,热浪袭来,巴顿向后退了一步,而麦克阿瑟纹丝没动。他对巴顿说:「能炸死我的炮弹,还没生产出来呢!」
就这么狂妄自大的一个人,你想想他吃亏以后会是什么反应,一定是疯狂报复啊。于是四处鼓吹要报复中国,叫嚣轰炸中国,轰炸的范围不能止步于鸭绿江,应该轰炸中国所有的沿海城市。但他还不解气,又提出要在中国投放20颗以上的原子弹。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霍普金斯大学也提出建议:朝鲜战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战术核武器的最佳时机。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外宣称: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应对军事局势。
有记者提问:那是不是包括原子弹?
杜鲁门回答:包括我们所有的各种武器。
记者追问:总统先生,您说的所有的各种武器,是不是说正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它。
消息传出,还没等中国做出反应,美国的欧洲盟友已经坐不住了。
在英国伦敦,一百多名工党议员写信给首相艾德礼,强烈抗议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包括前首相丘吉尔在内许多西方政要纷纷表达了忧虑。倒不是因为他们同情中国,而是担心会因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为了消除战争升级的风险,英国首相艾德礼前往华盛顿与杜鲁门展开会谈,劝阻不能使用原子弹。于是在后来的英美联合声明中,有了这样一段话:总统声明他希望世界局势永远不至于有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总统告诉首相说,他也希望把可能改变这种局势的情况发展随时通知首相。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时间到了1953年,艾森豪威尔当选新的美国总统。此时朝鲜战争的形势是交战双方围绕着三八线附近边打边谈判,为了能在停战协议上占有优势,艾森豪威尔宣称:为了能结束朝鲜战争,确实需要采取核打击威胁。
对于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主席态度十分明确:中国人不怕核战争。并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构筑防原子弹工事,地下掩体,防止美国人狗急跳墙。
一方面受制于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见中国方面钢铁般的意志,艾森豪威尔知道取胜无望,只好决定尽快结束这场错误的战争。1953年7月,双方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军队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关于朝鲜战争,请允许我加两段与原子弹主题无关的话,以表达我对先辈们的崇高敬意。
第一段来自麦克阿瑟在1950年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他这样评价中国士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比这更无畏的战士,更果敢、更顽强、更有战斗力的对手。他们是第一流的战士。”
第二段来自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在美国不是很顺利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中抹掉。尽管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外的所有武器,但是,在强大的中国人面前还是被制服了。”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军事、经济和外交封锁。1954年,艾森豪威尔与蒋介石订立了《共同防御条约》。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对大陆一再挑衅。面对这种情况,1954年至1955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炮击金门。1955年1月还解放了江山岛。期间,美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又建议对中国使用战术性核武器,白宫的专家也曾经五次建议对大陆使用核武器,但都被总统艾森豪威尔否决了。
虽然美国一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原子弹,但核恐怖的阴云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的头上。这段经历迫使中国领导人下定决心,一定排除万难,搞出自己的原子弹。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6月,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再次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联的核威胁
咬人的狗不漏齿。如果说美国人是在利用原子弹讹诈我们,是阳谋,只是为了获取政治利益。那苏联秘密进行的对中国的核打击准备,就是赤裸裸的阴谋,是真的想一口咬死我们。
20世纪60年代,苏联走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道路,勃列日涅夫推行霸权主义路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双方边境摩擦不断。
1966年苏联与蒙古签订了《苏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中苏边界多次举行军事演习;
60年代后期,苏联不断加强在远东地区的导弹部署,配备了能够进攻中国核基地兰州和包头的导弹。
1969年3月,中苏双方军队在珍宝岛爆发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冲突发生后,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为首的苏联鹰派军方,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他们主张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为数不多的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样中国就没有能力进行核报复,只能坐以待毙,任其宰割。
为了得到美国的支持或者保持中立,苏联驻美大使在华盛顿紧急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企图,征求美国的意见。
基辛格将此事汇报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感觉事态严重,召集了他的高级官员进行紧急磋商。
最终一致认为,虽然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但西方世界最大的敌人是苏联。从地缘安全角度来说,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牵制苏联,更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尼克松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
于是形成了一致意见:
第一,只要美国明确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
第二,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让中国做好应对。
但做到这一点很难,中美之间积怨已久,直接通知中国,会让西方盟友发生误解,以为中美关系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而且,中国也不一定会相信,毕竟双方还没有建立正常的互信关系。
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
8月27日,美国中情局局长赫尔姆斯秘密向少数记者透露:苏联正在从战略上设想、研究和准备对中国进行一场核战争。
8月28日,一份名叫《华盛顿明星报》的报纸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中国对于这则消息非常重视。毛泽东果断作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进入“备战”状态。
许多工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大批重要的工厂、军事院校、科研部门从北京等大城市分散到全国各地,很多城市开挖地下工事。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的地下防空洞都是那个时候挖的。
9月23日和29日,中国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试验,包括首次的地下核试验,和一次使用轰炸机进行了300万吨级空投氢弹试验。等于是在警告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苏联一旦使用核武器,中国将以牙还牙。
美国的反对态度、中国的强硬立场对苏联产生了威慑作用,苏联领导层采取了缓和的架势。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9月上旬,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借赴越南参加胡志明葬礼的机会,向中国代表团提出想在回国的时候绕道北京,同中国总理周恩来面谈。
代表团把柯西金的请求汇报给国内,毛泽东同意了。
后来,柯西金与周恩来在北京机场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双方取得了初步的谅解。之后双方又有信息往来,让敌对的局势没有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直到1969年10月20日,中苏双方在北京举行外交谈判,中苏边界的紧张局势才真正得以缓解。
一场苏联制造的核危机,这才与我们擦肩而过。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鲁晓夫关于核武器的观点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原子弹看似恐怖,实际有惊无险。毕竟使用原子弹从道义上来说是反人类的,谁也承担不了发动核战争而产生的巨大风险,一个有道德、有理性的领导人是不会按下那个核按钮的。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那就太天真了,来看看一个真正有权力按下核按钮的人是怎么思考的。
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美国陷入这场战争,干涉了朝鲜人民的内政。尽管美国军队被北朝鲜军队、确切地说是被中国军队打败了,美国的军界头目却并未冒险使用核武器,只是出现了应当使用核武器的呼声。”
赫鲁晓夫认为:一旦发生世界大战,那么拥核的双方必然会使用核武器。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你看的没错,是必然使用!这可不是我瞎编的,是写在他的回忆录里的。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假设战争不是以核打击开始,而是从使用常规武器开始。随着战争的发展,会发生转折,战争的一方会出现兵力受损。这个时候,难道他不拿核武器来对付自己的敌人吗?我不相信!不相信!
(这里的两个“不相信”也不是我加上去的,是赫大爷自己亲手写的)
他解释道:“常言说得好,快淹死的人会抓住稻草不放。我坚信他们会按按钮,这样的战争会以核爆炸结束。因此,应当竭尽全力,不让战争发生,不让惨剧发生,只要爆发战争和使用导弹核武器,惨剧就在所难免。”
读过这里你可能对赫鲁晓夫的话抱有疑问。当战争的一方兵力受损,打个白旗投降就好了啊,为什么不能接受失败呢?非要手欠去按那个按钮、启动核武器,与敌人玉石俱焚吗?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你之所以有疑问,是因为你不是赫鲁晓夫,你没有坐在他当时的那个位子上面。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想想当时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唯二的超级大国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舵手、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领袖。
来设想一下,如果爆发了一场苏联与敌对国家的战争,打到后来苏联方面损兵折将、弹尽粮绝,这时候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投降、在屈辱中接受失败的命运;要么拿出核武器最后一搏。
你认为这时候的苏联领导人,最明智的选择是什么?
你说我认怂,我投降了。好,想想投降会是什么后果?
第一,国家层面,丧权辱国不说,政权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维系国家的信仰体系彻底崩塌,国内矛盾冲突会像妖魔鬼怪一样全部放出来。一场对外战争的失败,常常意味着政权的更新换代,甚至国家的四分五裂。
对外战争本质上是国内政治的延续,想想战败后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90年代的南联盟,如今的叙利亚、伊拉克。对于国内矛盾突出的国家来说,对外战争根本输不起。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第二,个人层面,想一想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最惨遭遇,因为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而背负了一百多年的骂名,终于赶上了今天开明的时代才出现了为他翻案的声音。
况且,那时候李鸿章的时代还只是个前现代国家,大清国所有产权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割地赔款老百姓还不算太心疼。
但是到了20世纪,情况变了,国家和民族意识崛起,一寸山河一寸血,你再敢要签这样的条约可就真的遗臭万年了。
这也是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即使丢了首都南京、丢了半壁江山也坚决不肯与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原因,因为这是绝对不能突破的底线。汉奸汪精卫就是最好的反例,你投降,你就是历史罪人。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要求孙权集团投降。鲁肃对孙权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主公您不能投降。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作为超级大国领袖的赫鲁晓夫,在意识形态构建的一个缺乏弹性的体系中,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是绝对不可能接受战争失败的结果的。
否则会被来自各方的力量无情地撕成碎片,国家也如同用沙子堆起来的城堡一样瞬间垮塌。
分析到此,投降这条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那么就只剩一个选择,就是按下那个按钮,放出魔鬼。
因为这至少在理论上还存有一线生机,让双方带着幸存者们各自回家,从原始社会开始打野。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当然了,更大的概率是玉石俱焚,让亿万人的生命为各自鲁莽的领导人陪葬。
赫鲁晓夫是真正掌握过核按钮的人,这就是他身处那个位置时真实的想法,对此我们无需质疑。同时,根据囚徒困境理论,对方的领导人也必然会是同样的想法。
所以一旦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打响,即便一开始使用的都是常规武器,但结果就像刘慈欣《三体》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样,带枪的猎人进入了黑暗森林,留给每个人的命运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于核战略的思考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对于核武器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保持核武库的数量有助于维持大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核均势确实能够解释为什么俄罗斯在综合实力明显衰退的今天依然可以和美国和北约掰掰手腕。简而言之,大国应该取得与之实力相称的核武数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核武器是无法使用的,人类很难想象通过使用核武器来获得某个外交政策上的目标,这严重损害了核武器作为权力资源的用途。
众所周知,古巴导弹危机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接近于爆发核大战的一次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从这次危机中获得的教训是:核武器本身是个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是第二种观点的有力论据。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但是,肯尼迪在与赫鲁晓夫的维也纳会晤时发表声明说:“美国可以毁灭苏联两次,但是苏联可以毁灭美国一次。”
记者问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发言有何见解,赫鲁晓夫回答说:“我们并非嗜血成性,对一次被消灭的人不打算第二次去杀死他。”
其实赫鲁晓夫心里真正想说的是:肯尼迪终于承认了苏联的实力,这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对苏联实力的历史性承认。对于苏联来说,这就足够了。
而这,正是对第一种观点的有力论据。大国取得与之实力相称的核武器数量,不是真的要使用核武器杀死别人,这是一种大国身份的象征,其背后是相对等的大国地位。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记得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10:10:6:3.5:3.5。
在我看来,这个条约有点像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完全无视国家工业实力对于战争潜力的影响,形式大于内容。
你想,以美国当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军工实力,一旦战争打响,美国的军舰就像下饺子一样,会瞬间打破这个平衡。
但后来仔细一想,不对,条约的背后大有深意。
这个简单粗暴的条约对于大国来说非常有用,至少有两个重要用途:
第一,是通告全世界,地球上的蛋糕该怎么分,我们哥儿五个说了算;
第二,五大国以主力舰吨位比例的数字形式,实际是在宣告彼此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比例;
第三,大家和气生财,都要守规矩。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其实跟黑社会没什么区别。
你可能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类似乎比那时候更文明一些了,帝国主义列国通过坚船利炮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现实主义告诉我们,现在的国际体系和那时候差不多,依然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像个人一样行事,每个国家在追求各自以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的过程中,都以单一的方式行事。国家安全的唯一真正保障一定源于自助。
就像毛泽东常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人不如靠自己,因为其他人谁也靠不住。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北朝鲜、伊朗等国家甘冒被国际社会制裁的风险,也要自己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坦言:“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则只能逆来顺受。”历史经验教训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这个残酷而又朴实的真理。
中国今天的综合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整个国力蒸蒸日上。但非常明显,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还远远不够。
这个话语权不是靠别人发扬雷锋精神送到你的手里,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这时候我想起了那张拿破仑加盟皇帝的著名油画,他直接从教皇手里把王冠抢过来自己戴上。
当然我们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我们不会去抢,但也要靠争取才能拿到你应得的那一份。
怎么争取?
当你面对威胁的时候,你绝对不能退缩,否则你会步步为输。俗话说“得寸进尺”,你今天退让一寸,他还会继续试探你的底线和边界。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当初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俄罗斯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一退再退,一忍再忍,希望换取西方向他们敞开怀抱。
但事与愿违,军事安全边界从东德、波兰,一直退到了家门口乌克兰,眼见乌克兰也加入北约了,这才如梦方醒。
后来重新树立强硬立场,出手克里米亚和乌东,这才止住了战略颓势。在叙利亚的亮拳头,也体现了俄罗斯的以进攻为防御的策略,那个人们熟悉的战斗民族又回来了。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国并不仅仅在于其物质权力的相对提高,还涉及到与权力相关的外交政策“纪录”。
这个“纪录”,就包括你在遇到威胁时做过什么,如果怂过,那以后天天欺负你根本就不用商量。想想我们晚晴的遭遇就理解了。
有了“纪录”,人们会预期大国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处理特定的事情。所谓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是,愿意在海外威胁或使用武装力量追求国家利益。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弹
说回中国,这些年我们在物质权力上是大幅度提升了,综合实力紧随美国之后,有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
但是在构建大国地位方面,中国确实需要向俄罗斯学习,我们应该在国际上赢得与实力匹配的尊重。就像肯尼迪承认苏联的实力一样,我们也需要得到承认。
从这个考量出发,我们今天核武器的数量到底多少才合适,就像胡锡进说的,确实需要国家安全专家利用模型去算一算了。
这里,我倒有个很简便的算法,就是那个数字一定要刚好让特朗普怀疑人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ReNKAvky2lsCncBy5P8jg

中越恩仇录之一,胡志明的美国心

 

临时加的中越恩仇录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文|坏土豆
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 iamhtd )

注:在本文中,「天朝指1949年前的中国。

胡志明最早的北越游击队,是美国援助与支持下建立的。而在越南宣布独立之初,胡志明是怀着一颗赤忱的美国心。

越南」国名来源于中国清代嘉庆皇帝。历史上,越南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南,中国人创造的一个国家

越南的官方历史书,是这样写的:中国侵略了越南一千年,越南历史就是中国侵略史

对不对?

完全胡说八道!

里面充满了逻辑胡乱和概念错误,比如说蒙古军队攻击越南,也算是中国入侵越南。

如果按照越南的这个逻辑,蒙古先灭的宋朝,然后在俄罗斯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

那是不是中国入侵了俄罗斯?俄罗斯都是中国的殖民地?

按照这个逻辑,日本先侵略的东北和江浙,再侵占的越南,那是不是这个账也要算中国头上?

我们根据越南的历史算下这个账

秦代统一天下,从那个时候开始,越南北部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秦的统制之下,越南设立三郡,其中象郡就是现在越南北部一部分。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秦国人海南郡将领赵佗叛乱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这个就是越南政权的最早根源。

越南,本身就是中国人「秦人,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建立的政权,然后中国人叛逃了,能叫中国侵略?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说直白点,越南是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建立的,北越的原住民,都是秦代的移民,这个叫侵略,不会是被迫害妄想症吧?

所谓北越的原住民,要么就被赵佗的部队杀了,要么就和中国的移民融和了,如果说中国侵略了北越的原住民,这个罪孽也是现在的越南人「赵佗和秦代移民」干的啊

那这么说英国也侵略美国了?

而最早的北越历史,就那么巴掌大的一块「南海郡再往南都是散乱的部落」,后来北越自己强取豪夺,抢了缅甸和老挝大量的土地,一直打到了最南边,说是有中国的侵略,就更扯了。

汉代后,赵佗重新臣服汉代,后又叛变……

我再简单点说,你是我的兵,派你去打仗,你打了南海郡,后来你独立了,一路南下,领土扩大了10倍,然后你让我给你道歉,说我侵略你了

越南,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国家,是从秦代起,中国开始创建,后融合形成的一个国家。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从中国侵占越南,不是胡说八道嘛?

从宋代开始,基本上越南开始独立,而天朝,是宋代的宗主国。

这种宗主国,谁当谁傻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尽便宜的藩属国

天朝,曾长期是越南的宗主国,这种宗主国,只有天朝愿意做

西方国家,给他们钱他们也不做

资本主义世界,目标很明确,没好处的事情不干,当然,这样想也没错,没有好处,我干嘛殖民,干嘛跑那么远?

日本,是美国的属地,美国控制日本,是需要一个有效的「工具」,美国在日本建设军事基地,是岛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遏制中国,钱嘛,让日本出。

印度,曾是英国的属地,英国控制印度,是需要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让英国的工业品有倾销的场所,并进行原材料的掠夺,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对印度进行无限度倾销。

日本,曾想让中国作为日本的属地,目标也很明确,拆你的房子抢你的地,没好处,我干嘛打你?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越南,古代是中国的藩属,天朝在东南亚地区属地是比较多的,建立属地有几个目标

第一、朝贡体系,就是我的钱太多了,你帮我花点,各藩属给天朝进贡土特产,天朝回赠丰厚的金银,一般给出去的是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东西,藩属国运来一船土特产过来,天朝回赠一船的金银财宝

藩属国都高兴得发疯,一边口里叫爸爸,一边心里骂傻瓜

如下图是孟加拉国进贡的长颈鹿,被朱棣当作是麒麟供了起来。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西方的地理大发现,目标明确的就是为了寻找财富,天朝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找国家发钱,走一路送一路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第二、帮助从属国家维持秩序或平定叛乱,天朝历史上不知道帮越南平了多少次叛。

明朝永乐年间和清朝乾隆年间,中国都曾出兵越南,出兵的原因基本都是越南发生内部叛乱,或受到邻国侵略,岌岌可危的王朝请求宗主国保护。

总之,就是出钱出力,一点好处都没有。

从宋代开始,天朝对越南除了给钱和帮忙,别的没管过

对此,越南动不动还到天朝来抢东西,一旦天朝属于实力弱小的时期,如在宋代。

1009年,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并于1014年、1022年、1028年、1036年、1058、1059年和1060年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北宋疲于应付辽和西夏,无暇顾及西南,李朝的入侵强度一次次增加。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在国内引起强烈争议,李朝十万大军在辅国太尉率领下乘机攻宋,侵占钦、廉、邕三州,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二州,死亡者几十万人,邕州知州苏缄寡不敌众,杀全家36人后自焚。

这样一场残忍的侵略之战,发兵理由竟然是宋朝实行变法残害国民,越南兴师问之,欲相救也。相救的办法就是屠杀。到近现代,越南又声称攻宋出于自卫,是李常杰认为宋军有侵略企图,所以先发制人

仅这几次,越南对天朝侵略造成的死伤远超天朝对他们。

天朝给钱越南,越南到天朝来杀人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朝也不冤

到现在,越南的历史书中都记载着天朝对越南在古代如何压迫,简直就是颠倒黑白,一派胡言

但你说天朝冤不冤?一点也不冤!

这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强者掠夺和暴力,只有两种外交,一是对等的互惠互利,二是不对等的凌霸

凌霸也有两种,一种是杀人抢钱,一种是送钱送物,这两种都没有区别,本质上来说,送钱送物比杀人抢钱更低等,而且违背人性规律。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你凭什么给我送钱?你安的什么心?

所以现在看越南教科书描述的天朝,包括越南古代到天朝来杀人抢钱,我真的觉得一点都不冤,自己干了蠢事,就不要埋怨人家。

如果天朝原来到越南是拆房子抢地,现在越南教科书也不会有任何变化,送钱和抢钱都是凌霸,没区别。

不过没关系,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原来干了蠢事,后面不干就行了。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朝的这一套外交策略,称为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孙文等人认为,较之帝国主义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

「朝贡体系」被认为在传播中华文化、开展周边贸易方面取得了积极的作用。但后续,在19世界西方世界文化的冲击下,快速分崩离析。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现在,还有很多人为「朝贡体系」叫好,我认为「朝贡体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文化,谁学谁死。

为什么这么看:

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在19世纪获得全球,是因为西方要的是利益,西方是生意人,天朝的「朝贡体系」要的是面子,要的是别人说好话,你要面子,就做不了生意人。

所谓的「朝贡体系」下的贸易,全是赔钱买卖,你赔了钱,人家还不认你好。

包括在整个明清,天朝给东南亚不知道送出去多少钱,换来怨声载道。

毛泽东说「落后就要挨打」,是天经地义的全球颠扑不破的真理。人家落后你不去打,还去送钱,让别人怎么说…….

天朝的皇帝,喜欢听好话,愿意用赔钱的「朝贡体系」来换别人的称赞,所谓八方来贡 ,万国来朝是蠢到极致的表现。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出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

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爱可以是出发点,但是还有一个基本出发点。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我们根本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实践出发。我们的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爱无产阶级,是社会使他们感觉到和无产阶级有共同的命运的结果。

我们恨日本帝国主义,是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我们的结果。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
毛泽东是领袖、浪漫主义诗人,军事家战略家,同时更是思想家,句句经典。
你愿意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是你的事情,和我没关系
我被你照亮得到了好处,是你自己愿意的,别指望我感谢你
法国,到越南是做生意抢东西去的,是满足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需要,所以,越南不恨法国,天朝,在越南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所以,越南在教科书中反天朝。
别怨越南,天朝自己先反人性的。
现在东南亚的小国在内心深处都是恐惧中国的,就是因为天朝原来对他们太好了,凭什么对我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说明一下,中国现在的贸易体系搭建的外交体系,是以利己为中心,互惠双赢为原则开展的,和天朝的「朝贡体系」有本质的不同。
具体见「非洲的秘密」
现在,中国人越来越聪明,但也不乏反智的言论,比如「某某希望加入中国」,获得一片叫好,你可算了吧,中国为了边远地区的基础建设花了多少钱,操了多少心,才逐渐把一些地区的基础建设搞起来,经济整上去,别的地方我们不要,你爱哪里凉快哪里凉快去。
美国多聪明,波多黎各等一些国家公投加入美国,美国根本不要,美国的思路就是
「要我当你爸爸?凭什么?你能给我什么好处,你把GDP搞到和日本差不多,我会考虑考虑」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南的战略重要性
这里我们要先讲一下,越南在20世纪被西方列强所觊觎,在21世纪被各种势力所拉拢,越南的重要战略意义在哪里?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东北亚的国家,中日韩朝,都属于能源输入国,中国,是一个贫油国。
东北亚的绝大多数能源进口,都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就是新加坡的家门口,进入南海,抵达中国。
不仅仅如此,东北亚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马六甲海峡到台湾省的航海贸易线,占到了全球海运的40%
如果南海被中国已经100%完全掌控,别说台湾的贸易线,就算是日韩的经济命脉,也被中国所捏在手里,只要有人敢闹事,封锁南海,所有人都乖乖的了,在整个国际的战略意义上,南海可以影响全球的时局
这里,我们且不说南海的油气和能源,开发成本也比较高,但南海就是东北亚的能源咽喉。完全掌控南海,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才能发挥全面作用,冲破美国的一岛链
下图为美国人绘制的中国封锁图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注:别问我为啥这个图上的台湾省颜色不对,这是美国人画的对中国的封锁图。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很难过的说,现在新加坡有美国的军事基地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23日在纽约巴克莱洲际大酒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双边会晤。
当地时间2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续签了一项重要防务协定,使美军可继续使用新加坡的空军与海军基地,直至2035年。
「所以,搞清楚了,美籍华人是美国人,欧洲的华人是欧洲人,新加坡人是新加坡人,和中国没关系,当然,中国有了20个航母编队,所有人都会哭着喊着说自己是中国人」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而越南的门口,就是南海…….
越南,还是中南半岛的小霸王,最早的越南,只有巴掌大的地方,现在国土面积的1/4吧,但是一路强取豪夺,国土面积不断扩张
最早,越南仅仅占有以红河三角洲为核心的交趾故地。
17世纪末,越南彻底消灭了南方的占城国,将越南的南疆从横山山脉推到了藩切。
之后越南人趁着柬埔寨国内动乱之际,从柬埔寨人手里抢走了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军队就跨过长山山脉,进攻位于中南半岛内陆的老挝,强迫老挝向越南称臣。到了阮朝时期,越南更是占领老挝一半的国土。
……
长期以来,越南都有一个梦想,就是称霸中南半岛
长期以来,美国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控制越南遏制中国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南独立,联合法国赶走了中国
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后,天朝终于和越南划清界限,越南逐渐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二战爆发后,法国坚持30多天即向德国投降
在日本的要求下,德国向法国施加压力,日本在1941年初接管了整个越南。当时,日本军队已经分布到了亚洲很多地区,依靠日本本土的粮食已经无法供给前线的军队。日本把越南当成了自己的粮食供应基地,从越南农民手里强行征收粮食。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越盟于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胜利,日本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日本占领越南期间的傀儡皇帝」亦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
胡志明开始进入世界历史的舞台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法英各怀鬼胎
胡志明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学习,1924年参加共产国际五大,同年底至1927年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2月领导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1941年发起建立越南独立同盟,领导反对法国殖民者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胡志明于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出任临时政府主席。
在全球格局上,法国是西方的反美先锋,是有历史源远的,整个二战的历史上,法国可以说是寸功未建,还在帮德国维持秩序。只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在反抗。
很多人评价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是…..两头下注
在1940年夏季法国战败,法国政府选择向纳粹德国投降,随即法国组建了以贝当为首的维希政府。而法国的陆军次长戴高乐乘坐英国飞机跑到了英国,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成立自由法国运动,法国分裂为两个部分。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如果说自由法国在二战中有功,确实是比较牵强,戴高乐也就组织法国的殖民地尤其是非洲倒戈贝当政府,在非洲对法西斯德国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非洲的法国殖民地支持戴高乐,其中就有非洲的乍得和喀麦隆、刚果等国家支持,于是黑人成为了自由法国运动的主力部队,在1940年6月,贝当选择投降时,当时的赤道非洲的2万由黑人组成的部队选择倒戈,投靠了戴高乐组织的自由法国运动,成为自由法国的运动的主力部队。
而且在1942年之后,西非有12万士兵选择追随戴高乐,可以说自由法国的主力部队就是黑人组成的。此外对于自由法国出力比较大的还有北非,也就是法国的传统殖民地。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对法国在二战中的评价,美国是非常看不上的,当时的三巨头当然也没法国的份,可以说在当时戴高乐的地位还远没有蒋介石高,蒋介石是「四大巨头」
美国这样想,也是正常的,诺曼底登陆、硫磺岛战役,美军的英勇的确为二战的胜利立下大功,对比起来,法国几乎啥都没干。
而后,美国在二战后,对英法的殖民地非常不满意,美国是第一大工业国,需要广大的市场,结果放眼望去,全是英法的殖民地,你们这样搞,我还怎么卖货赚钱?
英国有些殖民地,我也忍了,毕竟打二战出了力,法国你凭啥有殖民地,比如越南,越南,必须独立出来,法国你也不许管。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二战后的美国,思路是打破原有的殖民地格局
而英法,是要尽量维持自己的殖民地格局
双方之间,矛盾非常大,而在越南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出来
美国最早的心态被胡志明认为是越难摆脱法国殖民地的最好契机,所以胡志明,最早,有着炙热的美国心。
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曾对胡志明领导的越共给予一定的武器支持与援助,并赞成越南在战后的独立地位,支持胡志明建立了北越的游击队,胡志明与美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志明的美国心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后,法国不顾自己都还没爬起来,赶紧准备组织武装重返越南和中南半岛的各殖民地。
而胡志明也在加紧行动,8月29日即组织了联合政府。
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苏里战舰签订投降协议书,胡志明发表了著名的「越南独立宣言」,其中几个细节:
1、邀请到了河内几乎所有能邀请到的美国嘉宾
2、越南独立宣言开篇即为美国独立宣言的引用
3、全篇贯彻独立、民主、自由,几乎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翻版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在那个时候,胡志明坚定的「亲美派」,至于延安和苏联,完全没有考虑过对话与合作
可惜,胡志明并不知道,他的信息,仅仅来源于情报局,美国的核心盟友,是四强之一的中国「蒋介石政权」,在二战后,美国是希望中国在亚太事务上有所表现。
按照原定的计划,波茨坦会议决定把日占的越南分为两个受降区,以便日本就近向同盟国投降。规定了北纬16度线以南由英军负责接受日军投降,而16度线以北则由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中国军队1945年9月8日以战胜国进入河内接受越南北部日军投降。中国军队的进驻,给了胡志明莫大的危机感!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美国的意图,是希望重新绘制亚太的版图,其中,让中国发挥在亚洲的积极作用,不希望东南亚成为英法的殖民地,根据盟军会议由中国在东南亚先接受日军受降,不要让英法参与,可惜蒋介石领悟能力愚钝,英国很快就要走了泰国和北纬16度以南的军事布置权限。
所以,胡志明的亲美,从一开始就是一厢情愿,罗斯福的眼中,根本没有他,而是希望由中国暂时托管越南。
接着,胡志明了解到了,美国对中国的暧昧关系,越南北部地区由中国军队接受了日军的投降,同时北越进行驻扎。越南心属美国,美国却中意中国,越南恨透了中国。
「想想你跪舔的女神正在和别人暧昧」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胡志明做了一个决定,中国才是头号敌人,哪怕和法国合作,也要先赶跑中国!宁肯做法国的殖民地,也不能让中国呆在越南,这是当时越南的真实心态。
胡志明怎么想的,蒋介石根本不知道,他只是按照盟军协议来执行,后续干脆国断的退出了越南,本来就没有觊觎之心。蒋介石完全缺乏大国战略思维,反应迟钝,对日本以恩报冤,并表示帮助胡志明建立越南。
可惜啊可惜,胡志明根本不信任蒋介石,他只想和美国谈,随后,胡志明给美国发出了一系列的亲笔信,表示越南可以给美国最优惠的政策,让美军在金兰湾驻军,更可以在全方位和美国合作等等……
在这件事情上,我只能说蒋介石胡胡志明,都不可理喻。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开罗会议,罗斯福问蒋介石:委员长先生,越南绝对不能够回归法国统治,把越南让给你们中国怎么样?
蒋介石答道:越南从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二战之后,一定要让它独立。
这个答案让罗斯福大吃一惊,他认为把越南拱手相送,中国肯定会欢天喜地收下的。没想到,蒋介石居然不要。
百思不得其解的罗斯福还去问斯大林:把越南送给中国,蒋介石居然不要,不可理喻。
蒋介石根本不想要越南,但是胡志明却怕得不得了……
可惜,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当时的越南,还不够资格成为美国的棋子。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法达成妥协
美国,希望完全打破二战前的全球殖民地格局,亚太、非洲的势力范围全部重新划分,而且,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中,美国最早根本就没有安排法国。可惜,老奸巨猾的英国早就看破了一切。
英国,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和美国抗衡的,于是,他拉拢了法国。
而美国这个时候看好的蒋介石,表现得就是政治白痴,不过让蒋介石有国际眼光,确实也难为他了。
英国法国很快向美国释放了信号:美国你要是敢说印度、越南这些地方殖民地的问题重新谈,那哥几个可能就要找苏联好好聊聊了,北约问题,我们也要重新考虑了…….
中越恩仇录-胡志明的美国心
识时务者为俊杰,美国很快放弃了殖民地独立的想法,你们该咋地咋地,越南,还是归法国。
毕竟,越南和欧洲,哪个更重要,美国一看就知道
1945年10月11日,法国军舰登陆越南西贡,开始接越南南部,当时的越南北部,还在中国军队手中。
事实上,后续的历史表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思,全在中国本土和中共身上,对越南完全没兴趣,但是胡志明不这样想,他坚定的把中国「蒋介石政权」作为了头号敌人,在越盟内部召开了会议,要求达成与法国和解。
1946年,胡志明前往法国,与法国政府进行了各怀鬼胎的谈判,谈判一直持续到9月初,双方达成一致:法军进驻越南北部,中国军队撤离。
随后,中国军队撤离越南​「根本没想留」,越南爆发了为争取民族独立与法国之间的战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f3-2PgRkLCuW_qLHM6BFg

中越恩仇录之四,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文|坏土豆
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 iamhtd )
1964年10月,周恩来、陈毅到河内,与胡志明、黎笋等举行秘密会议。当时双方商定,如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一旦美军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参战。
1965年4月,越方正式要求中方派遣支援部队。6月9日,第一批中国部队开入越南,与越军并肩抗敌,共同守护了这片土地。
其后,这一机密,由中方通过英国传递给美国,目的是通知美国:这是底线,不可逾越
时间过去了10年,这一刻,越南早就已经忘记了
有一个教训是,在地球上,千万不能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否则都会被打趴下,印度、伊拉克都吃过这样的亏。当时的越南,认为打败了美国和法国,自豪的称自己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越友好同盟
在1975年8月13日,即美国人撤出越南后不久,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医院里对越南最高计划官员黎德寿说,中国已经无力为越南的重建提供大量援助。经过十年浩劫,自己的经济已捉襟见肘。
但对于越南来说,帮就是天经地义的,不帮就是死敌,既然从中国身上已经捞不到好处,仇恨从这一刻开始直线升级。
对越反击战前夕,黎笋特意率大型代表团访华,向我国领导层转达了想建立大印度支那联邦的计划,让我国予以支持。为此,黎笋在国宴上声情并茂称中国是越南最亲密战友!
给钱,就是战友,不给钱就是敌人,这就是黎笋的想法。
中国已经很清楚了,要做越南最亲密战友」,就得一直赔钱给越南输血、明天陪你建印支联盟,后天你要中南半岛,再接着你要上天?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对于一直重申和平共处5项基本原则的中国,不可能会同意,越南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你要搞霸权,穷兵黩武让我帮你,凭什么?
失去中国支援的越南与柬埔寨的战斗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事实上,越南在越法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的进度顺利与否,其控制的阀门都在中国的掌握之中,这台战争的机器,运转的速度,在于中国能否快速的给它加油添柴,不过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越南自然不会这么看。
黎笋的中国之行非常失望,他找到了新的靠山,苏联。
1969年3月,苏联军队数次武装入侵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快速进行了反击,中苏关系彻底恶化。对此时的苏联来说,正是瞌睡碰到枕头,可以借助越南对中国的南部施压,两边一拍即合,顺畅无比。
苏联和越南于1978年11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越同盟」,同年12月13日生效,「苏越同盟」近乎于一个攻守同盟,除了武器支援,最为关键的是给了越南全面的安全保障,在越南遭遇攻击时,苏联有正当理由发动战争。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随后,大量的武器援助送到越南,在强大的苏联军事援助下,越南快速的攻占了柬埔寨,踏出了印支联邦的第一步
两边都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苏联,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冷战的前期会如此顺利,越南,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两次战役中可以取胜
反击战前夕,黎笋要求中国归还前南越政权非法占领过的南海部分岛屿,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确承认该区域为中国领土,被中国断然拒绝,然而黎笋却派兵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南海六个岛屿。
对于越南来说,是一直的秉性,如同胡志明小道,你借给我了,就是我的了。
对越反击,已经必须要出手了。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已经完全认识到中国力量的美国给与了超规格」接待,除了不是鸣放22响礼炮国家元首规格外,美方当时对小平的接待,一切都是按国家元首级标准进行的。
充满魅力的邓小平给美国各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个子不高,但坚韧、睿智、坦率、有胆识、风度翩翩、自信、友善,这些品质都非常吸引我,我很愿意和他交流。」卡特在日记中如此描述对邓小平的第一印象。
邓小平提出,苏联在世界各地扩张,支持越南侵柬,与越南一起提出要在亚洲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这对世界这一地区是危险的。针对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邓小平还向美国领导人谈到了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可能性。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小平的战略
据称邓小平访美期间,谈到越南,卡特好意的提醒美国在越南吃的大亏,但邓小平从来没有考虑过在越南打一场持久战。
为改革开放做准备,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基本前提,自然不可能在越南战场花费太长的时间和持续投入资源,同时,为了防止苏联在我国北部地区的寻衅,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首先,这是场绝对有必要、正义与理直气壮的反击战争,越南侵我边疆,占我领土,杀我边民,毁我村庄,为了自卫必须反击,必须为后续的改革开发留下安定团结的局面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其次,打破越南建立印支联邦的美梦,不可能容忍出现一个仇视中国,搞区域霸权主义的国家出现,更是防范于未然,避免越南坐大后与苏联南北夹击中国;
再次,锻炼军队,在十年浩劫中,部队的作战能力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喊口号多于实际的锻炼。几十年未打过仗的军队需要锻炼,弱点要暴露
然后,越南迫害华侨,十几万华侨被越南赶回中国,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中国尊严不容侵犯。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一些国家我能让你站起来,就能让你趴下去。给你帮助,我就帮到底,教会你做人。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1978年后半年,对越战争已经提到正轨,云南军区和广州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和苏联接壤的北部地区也是一样严正以待,提高到一级状态,所谓一级战备状态,就是吃住都在军营里。
除了陆军的高度戒备,海军与空军同样进入了一级战备,尤其在靠近越南北部湾部署了大量的舰艇与潜艇,防止苏联海军的支援。
1978年底1979年初,云南和广西地区的前线已经进入了交战状态,每天大量的军车来往,运送兵源和军火、装备。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参与的总人数超过了70万,大量的火炮已经严阵以待。
可惜在这个时候,越南依然沉浸在印支联邦霸权的美梦中,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无动于衷。对身后的中国虎懵然无知,正在一片欢歌中追踪狐狸。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可忍,不可忍
同一时间,苏联正做着称霸全球的美梦,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苏联将在帝国坟场的阿富汗呆上近10年之久,直到撤军,什么都没有得到。
而此时的越南,大约18个步兵师15个团20万最精锐的部队还在柬埔寨奋勇追击,1979年1月5日至6日,越军从东、西、南三面逼近金边市。
1月6日中午,西哈努克亲王与南斯拉夫驻金边外交人员等乘坐中国派去的波音707民航专机,从金边机场起飞撤离。民柬部队守备首都的中央警卫师以及党政机构被迫主动撤出金边,越军于1月7日占领金边。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此时,越南部署在河内附近和北部地区的步兵师一共有9个,进攻越南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关于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传达到全军士兵。
应该来说,在越南战争之前,多数我们的战争,都是冒着敌人的火炮前进,但是虽然中国刚刚经历10年浩劫,1949年开始的工业化建设毕竟对比25年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1979年2月17日临晨4点,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初期战斗目标,越南的重点省会城市老街、河江、高平、谅山
同一时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评:是可忍,不可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事实反复证明,同越南侵略者打交道,委屈已经不能求全,忍耐已经被当作软弱可欺,劝告、警告一概成了边风。他们最近所散布的所谓和平谈判完全是对世界舆论的欺骗。他们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给越南侵略者以应得的惩罚。
这一天是大年初二,越南根本不会料到中国会展开进攻,或者一直以来25年的习惯,越南就把中国当成了奶牛,钱不够了伸手要,武器没有了找中国,碰到任何不满意了找中国撒气,完全忘记了中国其实是只老虎,从来没想过这一幕真的会发生。
尤其是在同苏联签订合同后,认为自己有了个强大的干爹,敢于跟任何人叫板了。
中国的进攻流程首先就是集结在云南与广西前线的万门火炮大炮齐鸣,把所有前线需要进攻的土地全部翻了一遍,一发发炮弹,带着中国人民的怒火,万千火星像倾盆暴雨一样落在边界对面越南军阵地,把越南的前线土地全部翻了个遍。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随后,解放军在东线许世友,西线杨得志的指挥下,共22.5万人的庞大部队从超过9个方向杀入越南境内,同一时间,空军的战斗机升空执行警戒和巡逻任务,海军的军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对越反击战期间,共出动了9个军外加一个师的兵力,其中执行一线作战任务的有6个军。此外还有3个军在后方执行后勤工作。三个军为东线部队,归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其它部队为西线兵团,划归杨得志指挥。
中央军委对此次战斗的指示是,有限时间,有限目的,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不可遏
在第一阶段,我军的特点就是一个字:
在炮兵轰完后,渡河、爬山、挖洞,所有人急行军,不顾饥渴和劳累,以最快速度向越军的目标城市进行挺进,10天的时间就已经突破越军防线超过20公里。
当我军攻入越军阵地与城市,看到越军的装备,熊熊怒火在燃烧
因为越南阵地里几乎全都是中国在越战时期提供的物质,有大量解放军的主力枪械,如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53式轻机枪、还有各式手榴弹和大量的子弹等等;就连越军每日的所食的大米、面粉、受伤用的药品都是中国的!
越南吃着我们免费提供的粮食,使用着我国制造的武器弹药,然后吃饱喝足就跑到中国边境杀人放火,让多少无辜的生命葬送在这些枪械之下。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士兵们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绝不让这些武器留下来继续祸害人。
东线在我军的速攻之下,沙巴、封土、铺楼,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一一被攻克。高平、同登先后被我军拿下。
到28日,谅山周边越军被消灭殆尽,谅山陷入解放军重围。3月1日,54军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对谅山市和周边附近越军驻地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突袭,谅山一片硝烟滚滚,主要建筑变成废墟。
在坦克部队提供的直瞄火力的配合下,对谅山奇穷河以北市区进行全面攻击,到2日,北市区被攻陷,随后部队打过奇穷河,彻底占领南市区。整个谅山战役共歼敌万余人,越军308师大部被歼,整个谅山基本变成一片废墟。
西线到2月19日攻克老街。14军41师则顺利拿下了没有多少防守的孟康,其次41师攻下了发隆。2月22日,越南北部地区的所有20多个城市已全部被我军拿下,谅山以南至河内,越军已无险可守,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军面前。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此时此刻,越南依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赢得的对法国和美国的战争,在战争之初,完全不懂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中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得越南疼到骨子里,但很多的越南部队认为中国不过是过来1-2个师骚扰,甚至初期要求北方的越军全歼敌军,攻入敌境。
3师141团高呼:打到南宁过春节!结果连自己的地盘都拿不回来就被55军打没了2/3,整个团建制已经没了
越军对外宣称:法国、日本、无人能攻克朔江天险,中国更不行,如果中国军队来进攻,我们让他们有去无回!然后被41军122师5天即顺利拿下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还有类似的中国要拿下同登需要3个月,红河是天然防线,391高低法军8次未攻克……
战争期间,越南口号频出,结果口号喊多块,脸就被打多快,10天的闪电战,在中国的优势炮火压制下,和数倍的军队围攻下,多个陆军师全军覆没
对越战争期间,16个国家对中国的攻势进行了反对,这些国家包括苏联、古巴等,剩下的国家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也是希望中国可以从越南撤军。而刚和越南才签下攻守同盟两个月的苏联,自然成为了越南的救命稻草
苏联,在做什么呢?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联纹丝未动
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苏联一直纹丝未动
他们非常清楚,虽然在军事上比中国强大,但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其军事力量同样在增强,如果一旦和中国全面开战,就决计难以善罢甘休,中国军队的韧性苏联至少有所了解,如果想在和中国的战争中占到便宜,至少需要调动70%的军力才有想象的空间,这样意味着自己其它方面的战略目标全部需要放弃
况且,当时苏联才制定完阿富汗计划,希望打通去印度洋的港口,这个时候才刚出兵到了目的地……
为了一个越南,真的犯得上吗?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其二,中美建交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自己出兵,此时在冷战中处于守势的美国正愁没机会,也一定不会坐视。真的打起来,以一对二,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就算各自打平,损失也不可估量,况且当时的美国在亚洲占据了较多的优势,搞不好自己的海参崴等地方都要丢掉
其三,中国进攻的速度实在太快了,10天的时间,苏联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除了商量对策浪费时间,就是外交部对中国进行谴责,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做。
苏联的行为终于让越南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棋子,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开始紧急从柬埔寨和老挝撤军,增援国内。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师回朝
在中国军队10天的强大攻势下,越军很快就意识到大势已去,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越南的道路建设极其落后,让我军在运输和机械化推动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碍,而越南的偷袭与游击战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给我们带来了相当的损失,但毕竟,只是非常局部的
越南最大的失误在于,他们天真的认为,在苏联北边看着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大动干戈攻入越南,最多只是在边境地区打下防守战,可惜,他们的愚蠢如同苏美当年都认为中国面对朝鲜战争的巨大压力不会出兵,最终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0年前,面对16国的兵力,中国毫不犹豫的出兵,何况小小越南,只能说,越南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正当越南军队主力从柬埔寨撤军准备反击时,我军的战略目标已基本达成,谅山重镇,在我军的打击下,已经彻底成为了废墟,整个北边,已经没有城市可以继续打让越南流血了,邓小平宣布直接全线撤回国内
越南本来基础工业发展的慢,打了近30年的仗,在战争中,基本上是中国的支持才让越南一直维持下去,虽然越南的军事力量提高了,但基础建设却十分落后,部分有限的基础建设,还依托于中国进行的支持与援助。
在中国撤军时,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让越南拿走的全部连本带利还回来,在沿途中,还不忘将曾经资助给越南的各种物资悉数带回国内,对于那些带不走的重工业体系,一律用大炮摧毁。
这样一来,本身就没什么制造力的越南,在没了这些经济和工业体系支撑之后,发展力就变得更加迟缓。越南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受到了严重的损毁。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据记载,破坏的 设施主要包括桥梁、油库、电线杆、军事坑道、公路等等,其次还对越南的党政机关的办事机构进行了破坏,炸毁各种油库以及油罐2578个,桥梁一共13座,各类工事216个,建筑物31000平方米,原本就经济脆弱的越南遭到此严重的打击后 ,更加虚弱,这让越南元气大伤,一蹶不振,10年时间也没有恢复过来。
同时,回撤的过程中,中国绝对毫不犹豫的对越南的游击队进行了清剿,消灭了上万的越南各种士兵。「当然,真实的状况非常酸爽,据说在谅山,连一个房子都没有留下,你们自己去脑补吧」
这一次,越南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越南,再一次得到了中国的帮助,教他们做人,留下了几乎一片废墟的越南北部。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略评估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对军力和国力的又一次宣言,彻底摧毁了越南的霸权之梦,为中国的南大门留下了和平安宁的环境,尽管战斗之中,暴露了十年浩劫而导致的部队训练不足,单兵素质差,指挥落后,战术僵化等问题,但我认为还有一个最大的价值在于战场是最好的练兵场,我们从越南国境撤军后进入边界对峙和两山轮战阶段,从各军区调部队轮流参战,极大的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指挥员。
对越自卫反击战,给了中国最好的练兵场所和经验值,极其有价值。
而在整个中越战争期间,邓小平更多的主要精力,是对苏联严正以待,将绝对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南部军区,同时将对越战争的时间严格控制在两周之内。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有不少人认为未攻击河内撤军为时过早,我们现在来看,当时的苏联在各种环境之下,能够做到对中国出兵的几率非常非常低,但是中国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决策我认为最卓越,是绝对不允许这一低概率事件出现。
毛泽东、彭德怀、邓小平这些超凡的战略家深知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而1949年所有的战争的最基础要求,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时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邓小平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略、时机、速度把握的非常好,10天的时间苏联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不可能去进攻中国,也不会为了帮助越南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在10天的时间之后,中国开始快速撤军,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苏联再无任何口实进犯中国领土。
正常来说,5月份冰雪融化前苏联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性都非常低,但邓小平要做到的是不给敌人一点想象的空间,100%保障战火燃烧在国门之外,是邓小平整个战略高度负责的态度。
同时,整个越南北部城市几乎已成为一片废墟,再给越南放血已经意义不大,毕竟整体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不可能让中国如美国一样,陷入越南的泥潭,长期和他们打游击战,而是要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国无需向任何人证明
很多人缺乏民族自信,谈到中国抗美援朝是为了打给苏联看,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为了打给美国看,想得太多了
中国的战略抉择显示了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与审时度势,在整个中国革命期间,中国都无需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一直到1949年的5月前,斯大林依然建议毛泽东划江而至,而中国从来桀傲不驯,不可能听从任何势力的指挥,在建国初期,美苏都想拉拢的时候,坚定的守护国家的利益。
直至斯大林的导演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用实力创造了人类军事历史上的奇迹,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美国通过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已经明显的处于守势,非常清楚,如果中苏联合,根本没有办法赢得冷战。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中美建交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更是在各种场合表达,认为周恩来是他所见的最有魅力的人,而中美建交是他到今天为止最大的成就,从尼克松的迫切的来访中国,到邓小平「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到美国时的超高规格接待,卡特几乎全程陪同,充分说明,中国的价值无需向任何人证明。
而对越自卫反击战,更是冷战的转折点,从此刻开始,美守苏攻的局面彻底改变,苏联直接开始进入颓势,面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巨大优势,再也无力扭转局面。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1979,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请关注下集「老山前线」,可点击下文链接-中越恩仇录1、2、3
坏土豆好文链接

中越恩仇录1

中越恩仇录2

中越恩仇录3

中国,只有两个盟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24zk2ju1v5syD4QRSjo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