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建议你使用django-extensions

django-extensions给django开发者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扩展工具(extensions),在github上高达5000颗星。小编我今天就介绍它包含哪些奥利给的有用扩展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

​为什么我建议你使用django-extensions

django-extensions的安装

使用pip安装:

$ pip install django-extensions

然后把其加入settings.pyINSTALLED_APPS:

INSTALLED_APPS = [    ...    'django_extensions',]

django-extensions提供了哪几种扩展?

django-extensions主要提供了三种扩展:命令扩展,字段扩展和模型扩展。我们接下来分别介绍。

 

命令扩展

shell_plus

每次进行Django项目调试时,你首先需要打开python shell,再重新import每个model。如果安装了django-extensions, 使用python manage.py shell_plus命令将打开一个加强版的django shell,这个shell_plus为你自动载入项目中所有的model,可以让你很方便的开始调试。

 

show_urls

一句话可以展示当前项目所有定义的urls。

clear_cache

一句话清除缓存,在测试和开发环境很有用。

export_emails

一句话导出所有用户的email地址。

 

pipchecker

检查pip requirements.txt文件中是否有过期的packages,类似于pip list -o,只用于已安装过的packages。

其它有用的命令扩展还包括:

  • admin_generator: 只要你提供app label,就会自动为你输出定义的Admin Class代码,默认输出在stdout
  • clean_pyc: 移除项目中所有的pyc文件
  • create_command: 为一个app生成自定义命令所需要的目录结构。
  • create_template_tags: 为一个app生成template tag所需要的目录结构。
  • compile_pyc: 为项目编译python字节码
  • describe_form: 生产一个model的form代码,你可以将它拷贝到你的文件
  • delete_squashed_migrations: 删除残留的squash migration文件
  • dumpscript:生产一个python 脚本,用来重新填充数据库
  • export_emails: 为你的用户生成email地址
  • graph_model: 创建基于model的GraphViz2文件.
  • mail_debug: 开启一个邮件服务器,它会打印邮件内容而不是把它发送出去
  • merge_model_instances: 合并重复的model instance
  • notes: 展示代码中所有的 TODO, FIXME, BUG, HACK, WARNING, NOTE, XXX 的地方
  • passwd: 轻松修改用户密码
  • print_settings: 展示所有的,或者指定的django settings
  • print_user_for_session: 通过session来找到user,并且打印
  • drop_test_database: 删除测试数据库
  • reset_db: 使用DROP DATABASE和CREATE DATABASE来重置数据库
  • runprofileserver: 开启一个激活了profile功能的开发服务器
  • runscript: 在django上下文中运行一个脚本
  • runserver_plus: 标准的runserver加上Werkzeug的debugger工具
  • set_fake_emails: 根据用户的数据,为所有用户设置一个虚构的email
  • show_template_tags: 展示当前项目可用的template tags和template filters
  • sqldiff: 展示model和数据库是否结构不一样,如果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展示出来
  • sqlcreate: 根据你的settings.py定义,为你生成创建数据库的SQL代码
  • sqldsn: 根据settings.py定义的数据库配置,返回一个可以用于其它程序的数据库URI
  • sync_s3: 将MEDIA_ROOT的文件复制到S3
  • update_permissions: 重载权限
  • validate_templates: 确认template是否有语法错误

字段扩展

django-extensions提供的最有用的字段扩展莫过于AutoSlugField, RandomCharFieldShortUUIDField。

 

AutoSlugField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url里根据模型某个或多个字段(比如标题,用户名)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slug,便于搜索引擎发现我们的内容。AutoSlugField可以很轻松帮我们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永不重复。比如两篇文章有同样的标题,它会在第2篇文章的slug结尾上加上一个数字。下次如果你用django开发自己的博客,试试这个字段吧,保证你满意。

 

使用这个字段时先从django-extensions导入,然后指定根据哪些字段生成slug即可。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还支持自定义的模型方法和双下划线__关联模型查询。

slug = AutoSlugField(populate_from=['title', 'get_description', 'author__username'])

RandomCharField

验证用户身份时我们经常需要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发给用户,有时还需生成随机的邀请码。RandomCharField可以轻松实现这个目的。你还可以指定字符串长度和格式。

>>> RandomCharField(length=8, unique=True)BVm9GEaE
>>> RandomCharField(length=4, include_alpha=False)7097
>>> RandomCharField(length=12, include_punctuation=True)k[ZS.TR,0LHO
>>> RandomCharField(length=12, lowercase=True, include_digits=False)pzolbemetmok

ShortUUIDField

一个由22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比正常的uuid短了很多。尽管不保证唯一,但重复概率极低。

 

模型扩展

django-extensions提供的最有用的模型基类扩展莫过于ActivatorModel, TitleDescriptionModel, TimeStampedModel TitleSlugDescriptionModel。使用时把你的模型继承这几个基类即可。

 

ActivatorModel

作为基类提供了 statusactivate_date,和 deactivate_date 这3个字段。status是一个choice选项,默认是activated。每次当你激活或失活一条记录时,日期会自动更新。它还提供了一个自定义Manager方法,允许使用Model.objects.active()查询所有处于活跃状态的对象。

 

TitleDescriptionModel

作为基类提供了title  description两个字段。title最长255个字符。

 

TimeStampedModel

作为基类提供了created  modified两个字段。这两个字段都是自我管理,自动更新的。

 

TitleSlugDescriptionModel

作为基类提供了title , description slug三个字段,其中slug根据title自动生成,独一无二。

 

所有以上扩展你最喜欢哪个呢? 欢迎留言。

大江狗原创

2020.12.15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8fEO9lDJ584aAVb6irLFQ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最近,一位名为@恩恩姥姥英语童话 的知识区创作者在抖音上火了。凭借一句魔性的Cinderella,以及“灰姑娘和后妈”的非常规设定,该账号走进大众视野,并创下了3天涨粉200W的辉煌战绩。
 
夸张的演绎手法、实用的英语知识,再加上“回忆杀”的加成,恩恩姥姥的走红似乎不无道理。但据观察,该账号并不是一开始就走的这种风格路线,从干货讲解到引入童话元素,再到确定“灰姑娘”和“后妈”两个常驻角色,恩恩姥姥的视频其实经过了明显的转型阶段,最终确立了这种特色化风格,并因此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这样的转型之路对其他知识创作者来说,是否具有借鉴意义?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Cinderella”进化史
翻看恩恩姥姥的历史内容可以发现,其早期发布的视频主要是英语知识盘点、词组短句总结等硬干货,因为“后妈”夸张的面部表情,评论区中有粉丝戏称像狼外婆。第二天达人就趁势发布了一条“宝宝8秒学会狼外婆的台词”的视频,并收获2.1W点赞。也正是从此处开始,账号加入童话元素。
 
因为出镜人物的风格特色,她们选择演绎的童话都是《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海的女儿》这类“单纯女主人公+邪恶女配角”的主题,总体浏览后可以发现,《灰姑娘》系列的浏览量是最高的,这应该也是账号最终选用这两个人设的理由。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恩恩姥姥英语童话 
当然,除了视频元素的变化外,视频的叙事风格在这段时间也发生了改变。
 
账号的小主人公恩恩,原本就是位“小红人”,因为流利的英语多次登上电视台。不难发现账号初期其实更想展现这一特色,将很多内容重点都放在了恩恩身上,讲述方式也是“后妈”抛出一个问题,恩恩进行回答,和一般教育账号无异。
 
然而,“后妈”这一角色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似乎给观众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从评论区中我们也能看出来,比起讨论视频中的英语干货,或是其他萌娃达人评论区里对小朋友的赞美,恩恩姥姥的账号留言下更多的是对“后妈”的讨论。
 
观察到这点后,账号也迅速做出了调整,改为“恩恩提问后妈回答”的方式,将内容的亮点重新分配,做出这种改变后,账号的数据持续走高。12月9日一条“吃药为什么不用eat”的视频获得162.7W的点赞,账号在视频发布后的三天时间内,也迎来了自己建号后的涨粉高峰,共吸引了近200W新粉丝的关注。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恩恩姥姥英语童话 
@恩恩姥姥英语童话 的走红,主要有这些原因:
 
首先,达人本身自带强烈风格,提升了账号的辨识度,夸张的演绎手法也更适合平台娱乐轻松的内容氛围;
 
其次,因为两位主人公之间姥姥外孙的关系,即使是“后妈刁难孩子”这样的情节设置,也不会让用户产生被冒犯的感觉,相反,有一种神奇的喜感;
 
最后,虽然是情景化演绎,账号本身也没有丢失知识类账号的初心,嚼的东西才用eat,不用嚼的用take”、“on the tree的意思是长在树上,外物在树上应该用in the tree”等等实用的英语小知识,让很多成年人都直呼“这么多年终于明白了”,保证内容趣味性的同时,内容的实用性也进一步刺激了账号的飞速涨粉。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知识类账号频出爆款
其实,每隔一段时间,抖音上都会出现数据亮眼的知识类账号,且各个账号之间的走红方式不尽相同。
 
比如,主打自然科普的@绝密研究所所长,截至目前在抖音发布了607支视频,粉丝量达1322W,累计获赞1.1亿。变幻莫测的极光、险恶的极地环流、体积庞大的冰山……在绝密研究所所长的账号中,总能看到日常接触不到的奇妙风光,这些神秘小众的知识也吸引着众多用户的好奇心。
 
由于这类视频内容较长,一期主题往往会分为3支视频发布,只要其中一支视频得到推荐,自然也会带动其他视频的数据上涨。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绝密研究所所长 
目前该账号内点赞最高的内容,是一期关于南极探索的科普视频。内容的讲述者跟随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北海航线”号的不断深入,将极端的气候环境,奇形怪状的巨型海底生物,长达16米的座头鲸、巨大的褐红色冥河水母、重达12公斤的南极帝王蟹等等奇幻的南极世界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了极大震撼。
 
凭借对南极大陆专业的科普讲解和精彩的画面呈现,该系列视频在今年6月6日一经发布后,迅速斩获了300W+的点赞,其中一支视频的点赞量目前已达216.7w。
 
另外,去年12月,账号@相宜 强势崛起,相比起很多账号越来越精致的拍摄剪辑,她总是行走在不同的场景中,直接面对镜头,语调柔和地谈论自己对诗词歌赋、人文地理,以及个人经历的一些感悟和看法,视频整体风格自然而又随和。
 
与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高颜值、高学历,还有落落大方的气质表现,三者融合在一起,这样不突兀的反差感也对用户产生了强烈吸引力。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相宜 
观察她的评论区,“美女”、“才女”这样的关键词常常出现,可以见得用户对她“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人设喜爱,而她通过视频所呈现的清新淡雅、宜室宜家的人格魅力,和自己丰富的知识涵养也正是其吸粉的核心关键。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如何走出涨粉困境?
可以看到,在平台内容不断升级、用户在娱乐之外渴望有更多收获的情况下,知识类账号确实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B站知识区的不断出圈更让大家看到了知识赛道的巨大潜力。
 
但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现实情况是:想成为一个知识达人并不容易。
 
首先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内容来说,知识科普赛道的准入门槛较高,对创作者的专业度有很高要求;其次,视频内容是否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账号的内容方向、讲述方式、创作者的个人魅力等要素都息息相关,且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平台的适应度也大不相同。
 
最后更重要的是,据观察,知识类达人们似乎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涨粉转型考验。
 
早前,凭借“假如皇帝们是按照去世的时间被拉进群聊”的两期创意科普视频而赢得百万点赞的历史科普达人@历史氪 ,即使已经拥有近200W粉丝,仍在今年10月26日发布声明:
 
由于历史文化本身在日新月异的快时代中关注度相对不高,热度很快就降了下来。团队的资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问题,导致运转困难。面对现实问题,团队陷入了迷茫与困惑中,在作品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有所欠缺,同时陷入了创作的瓶颈期。……我们决定暂时停更了,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历史氪 
虽然@历史氪在11月5日又恢复了更新,但热度与辉煌时刻相比让然相去甚远,大多数视频只有几百到几千的点赞。而上文中提到的@绝密研究所所长 似乎也遇到了相似的窘境,最近几期视频的平均点赞量不足1W。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历史氪 @绝密研究所所长 
如何打破知识达人的尴尬境遇,走出涨粉困境?或许从@相宜 和 @恩恩姥姥英语童话 的账号中能得到一些启发。
 
和另两个账号相比,她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真实的人物形象作为账号的支撑。恩恩姥姥夸张搞怪,相宜恬静淡雅,她们在视频内出现这件事本身,就让观众觉得是接触到了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仅仅在讲授知识的背景音。真实角色的塑造,增强了粉丝和达人之间的粘性,也加深了账号在粉丝心中的记忆度。
 
其次,如@历史氪 的声明中所言,内容的定位和受众也决定了账号的寿命。小众新奇的知识在具备了爆发性的同时充满了不确定性,素材的缺乏、灵感的枯竭、选题的偏差等都容易造成账号的滑铁卢。而像实用英语知识、人生经历感悟这类的内容,则会更具有普适性,对大多数创作者来说更为安全。
 
所以,如果在账号启动时,创作者们能确定好自己擅长并且有前景的赛道,塑造出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并能将内容以“可看性”更强的形式展现出来,则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走红机会。但在走红之后,如何尽可能地延长账号的生命周期,却仍然是知识创作者们需要思量的问题。
3天涨粉200万,用魔性夸张表演教英语也能走红?
作者:霜微
来源:卡思数据(caasdata6)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jipvXDiY8f6jKeWg8AAzw

我在杭州经历的三波造富潮

我在几年来,看到杭州的三场创业、造富运动。

作者 I 村长住在十里村

来源 I 十里村

(ID:shilipxl)

薇娅被罚之后,有的人拍手称快,有的人略表同情,还有的人期待薇娅能再回来。

作为这几年,最火热的直播行业,无论是主播还是像快手、抖音、淘宝这样的平台,都在其中吃到了红利,同时也包括了电商之都杭州。

除薇娅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头部80%以上的主播都有在杭州或者计划到杭州设立直播基地的。

但这次的雪梨、薇娅两大主播被罚,许多人对于杭州的电商市场、创业环境有点担忧了。

那么今天村长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我在几年来,看到杭州的三场创业、造富运动。

我是2015年夏天辞掉宁波的工作来到杭州的,中途回黄山老家了解茶叶市场,折腾了几个月后又回来了。

2016年,开始和别人一起创业至今,第一次创业项目,我们就拿到了5000万的融资。

而从2015到杭州至今一共6年的时间里,在杭州这篇创业的热土上,看到了很多的项目此起彼伏,比如共享经济、区块链、直播等,但印象深刻的有三次。

01

P2P的疯狂与暴雷

我对P2P的了解比较简单,最初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知道一个叫拍拍贷的平台。

当时上面的利息很高,个人也可以直接在上面放贷,即所谓的投资。

我记得当时拍拍贷把一个用户申请的贷款分成很多份,每个人都可以去申领投资的金额。

比如一个人要借3000块钱,最低50元投资,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投50还是500。

官方会给你计算好收益的和返还的时间,比如你借出50,可能要分三个月才可以拿到。

但那时候的利息很高,可能投50就能赚10元,当然也会有坏账。

等我2015年来到杭州,我就听到了很多相关的P2P公司,比如铜掌柜、微贷网、51信用卡、挖财等。

当时铜掌柜就在我公司隔壁楼,我们那时候是一小层,而他们是一栋楼,据说他们一年有上百亿交易额。

到了2017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在计划新的项目,因为当时团队里的两位老大哥都有金融领域很资深的背景。

又听说做金融公司利润巨大,许多公司的福利都很好,所以当时我想既然我们有认知、有人脉、有经验,还不如也做金融产品,这样成功率更高点,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这条路。

2017年底,我们换了电商的项目做,当时我们一个投资人自己也有个参与的金融项目,既有放贷也有催收。

就是自己发布N多个贷款app,然后聚合其他的金融产品,从中赚点分成。

我们在他们办公室里短暂办公过一段时间,听说他们一年就能赚几千万,心里肯定是很羡慕的,因为他们团队也才100多号人。

但现在看来,当时自己的想法是愚蠢的。

从2018年开始,许多暴力催收、违法借贷的恶性事件接连不断,有人因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而杭州上百家违规违法的P2P公司也相继暴雷,比如草根投资,包括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企业也陆续关闭,许多企业的创始人及核心人员都难逃牢狱之灾,至今还在吃牢饭,纵然之前能赚几千万、几个亿也得如数归还。

包括曾经的一些员工参与投资获得的违法收入也被依法追收追缴,所以我很庆幸当初没有去到任何一家金融P2P公司,也没有创业去做任何金融相关的业务。

而金融的故事远没有结束,虽然P2P平台倒了,但还有很多人会收到各种贷款相关的电话。

因为我们的许多信息都被各个平台泄露了,有一些催收公司还会去购买这些信息。

我认识一个人,从2016年开始就把公司搬到了广西南宁,在当地找了近200号人专门打催收的电话。

业绩好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月入过万的。

但自从国家颁布公民信息保护法和加大对违法催收的惩治后,这个公司的人全部解散,还亏了5000万,企业相关的领导也被抓了。

02 

社交电商蓬勃发展

2017年底,我开始正式做社交电商业务。

其实这时候已经算晚了,错过了第一波热潮了。

从2013年起,微商火了三年,到2016年传统囤货模式的微商就走不动了。

所以许多社交电商平台靠收割微商团队开始起盘,行业里比较知名的都在杭州了,要么就是杭州团队出去起的新盘子。

比如环球捕手(斑马优选)、云集、贝店、全球时刻、贝壳优选、喜兔、够货等,至少可以列出几百个平台名单。

等我们开始做社交电商的时候,云集都快上市了,而2018年也正是社交电商最高光的时刻了。

那时候,还有社交电商的分支,就是淘客代理app。

因为2017年开始,微信群、QQ群的淘客发单受到了影响,许多团长都想把业务转移到自己的app上。

所以除了广州的花生日记外,杭州作为淘客的大本营,自然也有许多曾经在淘宝联盟的人员、招商淘客、社群淘客出来创业了。

像美逛、好省、粉象、熊猫优选、高佣联盟等头部的淘客代理app几乎都在杭州余杭区,而我当时正在和老胡做兔子优选,也招募了很多团长。

我们的确算赶上了第二波社交电商热潮,那时候无论是代理人数、交易量都突飞猛进,代理收入比我们自己还高,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而我了解的其他平台上的代理团队长,月入十万、二十万的也极其常见。

但这波热潮也没有持续多久,到了2019年底,淘客代理app的业务量就开始锐减了。

所以老胡决定和好省进行合并。

其实我们这个结果算是好的,因为相比那些做非淘系的社交电商APP来说,在面对一轮罚款、约谈之后,几乎都关停了。

2019年上半年,还是有一些人对社交电商抱有幻想的,所以那时候像蓝晶社、蓝晶淘以及来势汹汹的未来集市都挣扎过一段时间。

当时吴召国的号召力是有的,但奈何做法还是不合规,做不了多久就结束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大玩家,那就是阿里。

阿里曾经投入了不少钱来搞淘小铺,找的人也是对的,但奈何人家路子太野,最终也草草收场了。

那现在还有社交电商平台吗?

有的,还有一些人在偷偷搞跨境电商电商平台,比如单创等等,但要严格查起来,结果都是一样的。

前不久,贝店因拖欠商家款项,至今仍无结论,我的一个商家朋友款项也没有要回来,据说创始人早就联系不上了。

03

直播电商兴起

2019年好省合并之后,我继续在做电商的业务,明显感受到了直播带货的风潮。

有一个朋友,已经在快手、抖音上做直播带货了,还让我给他提供了一些产品。

他也力劝我一定要做直播带货,于是我在自己的平台上开通了直播带货的频道测试,转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那时候关于直播带货有几个方向:

第一类是做直播带货工具的,因为腾讯直播热闹过一阵子,许多人都说是大风口,一些人就做直播带货工具赚钱。

第二类是自己做直播带货平台的,提供代理分享的功能,比如你购买399、699等会员,可以开通直播带货权限,还可以发展其他会员成为代理,其实本质上还是社交电商人头费那一套,也是割韭菜。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村长之前的写的一篇文章——别上了直播社交电商的当。

第三类是去淘宝、快手、抖音上做直播带货的,但那时候的玩家肯定不如现在多,尤其是抖音上的玩家。

其实要说2019年直播带货变现的话,闷声发财的其实的快手。

到了2020年五六月份之后,整个市场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连映客这样的公司,都在杭州设立的直播基地,在淘宝等平台上搞直播带货,我一个朋友就去了那里做招商总监。

而我以前许多做电商相关的同事自从做了直播,下班的时间也从晚上的七八点,变成了夜里的一两点。

后面的故事大部分都知道了,滨江有罗永浩、薇娅、雪梨,余杭有大狼狗夫妇、涂磊、瑜大公子等头部主播,包括大家熟知的快手许多主播也几乎都在杭州做直播带货。

在这期间,不管是大主播还是品牌自播,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造富速度都超过了你我的想象。

其中还有像爱逛、蘑菇街这样的小平台。

我认识的许多朋友的确靠着这波赚钱热潮赚到了不少钱,而这里面就有许多收入上的问题。

在这次税务稽查整顿的过程中,也没有逃过应有的惩罚,比如找税务洼地逃税,隐匿个人收入等。

当然,也有反省快的,在2020年年中左右,就主动去补交了,算是保住了账号,但数目也在千万起。

这就是我来杭州经历过最强烈的三波造富潮,其实最早的一波应该是淘宝,只是那时候我还没有毕业。

而后还有像共享经济如出行、充电宝、便利柜、以及社区团购如小区乐、赞麦等都有杭州创业者的身影。

我们不可否认,杭州依旧是当下,全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

不仅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有全面优秀的人才市场。

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知法犯法的之行为是不值得同情的。

不论是薇娅、雪梨被罚、还是之前的社交电商平台被罚,本质的原因和政府监管无关,和创业者是否遵纪守法有关。

另外,直播带货的热潮还会一直在,因为这是大趋势,罚款只是纠正方向,而不是抹杀、封路。

而在未来,还会有新的创业潮在杭州这片热土上诞生。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员工,让我们拭目以待,也让我们全心投入,享受时代带来新红利。

我在杭州经历的三波造富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r3iVqu6jKuD4Ku7qX0Gbw

长使英雄泪满襟。致敬倪光南院士!

随感 | 长使英雄泪满襟。致敬倪光南院士!

 

再后来,倪光南的联想解聘了联想的倪光南,“集装箱”也不知所踪。被扫地出门的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他的劳动、智慧。产品和知识产权呢,一文不值了吗?他投入的硬件“集装箱”一文不值了吗?窝囊的科学家啊,至今我问起他,他也不说话,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祥林嫂一般,心心念念地“芯片芯片”。

 

致敬—我所认识的倪光南

作者|夏颖奇

 

1978年以来,几百万留学生出国和大量的海归,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这些人对祖国母亲的回馈,对中国科技的重大贡献,可圈可点。这里我写写我所认识的倪光南。
1981年我正在渥太华大学机械系读研究生,国内来了一位科学院计算所的访问学者叫倪光南。咋见面,人长得清瘦,不苟言笑,言语甚至木讷。我就想科学院的人怎么都这样,像搞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当然不能乱比,后来我和陈景润的儿子很熟)。
与众不同的是,当时我们公派留学生,使馆每月给生活费313加元(那时加元基本等量美元),租房子150,吃饭生活费80,剩下80块钱攒下来留着买电视冰箱。
那时候留学就两个朴素的私心:读个博士耀祖光宗,买日本电器回国。这每月313加元已是天文数字,那时我在国内的工资是39.5元人民币,十年不变!
倪光南挣多少?年薪43000加元!他怎么拿那么多,使馆说,加拿大科学院(NRC)院长访华,与倪光南交流,当即聘请他客座研究员两年,不走我们的政府资助渠道。现在想来,加拿大也没欺负人,按照国外教授待遇。
当时在渥太华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共不到二十人,大家都认识熟络,各忙各的,又总凑在一起想家。倪光南一般不参加,说他没空。又来的一位清华“自费生”曾同学,是LEE教授访问清华时相中的,当即给了全奖领去了渥太华。
我去机场接曾同学,他身上只有50美元,我就对倪光南说:“就属你有钱,借给他一些呗。”倪光南二话不说当即就掏钱。曾同学后来是曾博士,核电站安全专家,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聘为专家组长。
我问倪光南在科学院搞什么,他说计算机,其他具体我都听不懂。转眼两年,1983年倪光南要回中科院计算所了,我去送他,吓了一大跳!那时候国际航班只能托运30公斤,他的东西多的像小山,大箱子小箱子都是原包装。
我问他你买了什么家用电器,他说:“我的钱都买了这些仪器!”吓得我说你怎么拿回去?他说集装箱海运,我说给我儿子带点玩具吧,两个A4纸盒,另一位邱同学也带了两个小纸盒。邱同学后来是科技部首席专家,负责解决计算机跨世纪“千年虫”问题。
人和人不能比!倪光南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仪器,决心回计算所大搞计算机,那可是八万美元的本钱,在1983年,科学院计算所有没有百万美元?把自己的全部“私房钱”拿来公用,这也太无私了吧?科学家的格局使我们感到自己非常渺小!
几十年来,我认识的海归成千上万,倾家荡产发集装箱回国搞科研,倪光南是唯一!
倪光南请人打了几个大木箱子,再装集装箱,漂洋过海。货到了天津大港,我老婆和邱同学家人起大早陪倪光南去港口,那时候没有高速,路很难走。倪光南不知怎么找的军队大货车,还有解放军战士同去搬运,回来时天已大黑。
后来我回国,倪光南已经是院士。他那“集装箱”宝贝帮他搞了联想汉卡和联想系列微机,都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个计算所的公司也就取名“联想公司”。
我猜想,没有“集装箱”,他也做不出无米之炊。
再后来,倪光南的联想解聘了联想的倪光南,“集装箱”也不知所踪。被扫地出门的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他的劳动、智慧。产品和知识产权呢,一文不值了吗?他投入的硬件“集装箱”一文不值了吗?
窝囊的科学家啊,至今我问起他,他也不说话,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祥林嫂一般,心心念念地“芯片芯片”。
再后来,我到了中关村管委会当副主任,没别的能耐就为创业者服务。倪光南常常带着青年创业者来找我,魔障了一般就想搞芯片和操作系统,就像爱因斯坦一心要搞“统一场”那么执着(也不能比),一个命里就有的悲怆人物!
再后来,倪光南寻寻觅觅,终于领来了李德磊,搞芯片。他们又引来了甲骨文和CADENCE董事长Don Lucas, 我又找主管副市长,领命在北清路建设了的集成电路学院,甲骨文用大集装箱发来了300套硅谷最先进的服务器设备,CADENCE出顶尖的EDA技术(那年头还行,现在这中美关系,想都别想),北京市盖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十二万平米昼夜施工,目标是三年内要为中关村培养2000位高端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学习硅谷追赶硅谷。倪光南李德磊被聘为顾问,管委会戴处长做中方院长,我们都出席了开学典礼!
行文至此,掩面长叹!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李德磊的芯片公司失败了,人也不再见面。副市长的集成电路学院也失败了,十二万平米给了党校。中关村的十几个芯片公司纷纷下马转行,去做什么监控抓拍摄像头或者手机电视,还有的回到了加州和早稻田过日子去了。到底为什么啊?再说吧,再说吧。
倪光南又成了孤魂野鬼,每天在中关村转悠,见人就说“芯片!芯片!”看得我都心疼!我也退休了,约他吃路边摊,我说开车去接你,他坚决不肯,八十一岁骑着个破自行车来了。
问起他的身体和生活。倪光南告诉我:老伴走了几年了,儿子在国外,自己一个人过。中科院分的房子要爬楼,就租出去了,8000一个月,自己在五道口租了个一层小三居,孩子回国可以小住,学生来了就在厅里讨论会,月租一万二,自己院士每月一万多,够花了。又说:请了小时工,每天中午来做一顿饭,剩下的晚上吃,早上自己牛奶鸡蛋,吃不了多少的。我说你请个保姆吧,他说太贵,自己能行。
2018年中宣部科技部评选倪光南“最美科技工作者”,还出了电视片,我电话祝贺他,他说:“一个老头子,什么美不美的,我们还是谈谈芯片吧。”
还是四十年前的倪光南!看着老院士如此“落魄”,又心心念念“芯片芯片”的,莫名地悲从中来,心头涌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哀叹。
我是俗人,话到嘴边还是没有问出口:“当年如果你不从联想净身出户,即使不能挣大钱,也不至于租小房子住吧。看看人家!
好在倪光南们的丰碑已经在中关村耸立!
早年中关村王永民的计算机五笔字型输入法,倪光南的联想汉卡存储器和微机,王选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段永基的四通汉字打印机还有求伯君的WPS操作系统,形成了中国完整的“计算机汉字化”系统技术,使我们中华民族老祖中的方块字及时赶上了信息时代,没有掉队。
伟大的贡献成就了中关村的美名,伟大的功劳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不管后来技术如何发展,联想百度小米,网购共享外卖,抖音美团拼多多,一切都源于中关村前辈开荒拓土奠基铺路。
只是,倪光南们都很穷,他们的财富都用了来惠及国家和人民!
致敬v!致敬中关村的前辈们!

夏颖奇,2021年12月15日于中关村

注:

夏颖奇: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关村创新文化促进会会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ZFhNAgWsEoxkJiHkBtvGA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踩准了每一步,最后一脚踏空。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1991年,78岁的伊春林业工人马永顺,心里惦记着自己欠下的近1000棵树。

 

林业工人的使命原本是伐木,他一辈子砍了36500棵树。

 

后来使命变了,时代要求林业工人不仅要会砍树,还要会栽树。

 

马永顺就想着把自己砍过的树再种回去。

 

1991年,马永顺和他的家人把这个“欠债”还清了。

 

不过栽的速度,怎么也是赶不上砍的速度了。

 

那些吞云吐雾的火车总是会停在那里,等着装满木材运往全国各地。

 

老辈人都说: 

伊春贡献的木材,如果装上火车一列列连起来,可以从伊春一直排到海南三亚;
 
如果一棵棵连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绕上好几个来回。

那时,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已经起飞,但中国的木材还在自给自足,原木、锯材进口关税在8年后才取消。

 

另一头,大兴安岭发生了一场火灾,小兴安岭开始谈保护。

 

一部分人的机会来了。

 

按照黑龙江林业公安局的说法:

 

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有了很多可乘之机,围绕着林木、林地、野生动物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成大量增加之势。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伊春五营区的解直锟也是在那时候发家的。

 

五营区位于小兴安岭中麓,当地最重要的特产是红松,居民主要都是林场工人及后代。

 

解直锟的哥哥解植春,早年也当过林业工人。

 

解直锟自己没走林业工人这条路,而是当了印刷厂的工人。直到1991年前,他都还是印刷厂工人。

 

到了1995年,他就成立了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

 

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当年伊春人一年的平均工资是2734.32元。

 

很少有人知道,解直锟当时掌握了什么财富密码,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赚到了差不多2万伊春人的年收入。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集团公司成立两年后,解直锟将目光投向房地产。

 

这一年,一个叫吴杰凯的男人成为伊春市领导。这个人要不是今年1月被抓捕归案,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其他消息。

 

那个时候,许家印刚和自己的老板做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深谈。

 

他主导的广州鹏达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2亿多元,而自己的工资在当时却依旧很低,一个月才3000多元。

 

许家印的诉求很简单——加薪,但被拒绝了。

 

单飞的路从那时候开始,许家印买下原广州农药厂地块,打造了金碧花园项目,开盘时购房者连续两昼夜排队买房。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这一年,许荣茂执掌的世茂集团在北京的“华澳中心”开盘,开盘均价是8000元/平米。这个楼盘位于北京海淀区,当时当地的平均房价为4000元/平米。

 

此时的许荣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投资理念,他在北京做的全都是高档外销公寓。5年后,许荣茂几乎占去了北京1/3以上的高档住宅市场。

 

而郭英成,则要两年以后才会开发自己的第一个楼盘“桂芳园”。

 

这时候的开发商,野心都在一线城市,伊春、哈尔滨这样的城市大概连余光都吸引不了。

 

早期,解直锟把精力主要花在了这两座城市。

 

在哈尔滨的楼盘,主要通过哈尔滨中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盟科清润置业有限公司、哈尔滨盟科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操盘。

 

其中,哈尔滨盟科清润置业有限公司早期的法人代表是刘洋。

 

刘洋,在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的第三天,开始代理主持中植集团的全面工作。

 

到了2003年,解直锟觉得中植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

 

但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知道中植房产。

 

无论玩房地产还是金融,解直锟都喜欢上了“躲猫猫”的游戏,在公司架构上层层套娃,可能这才让他有安全感。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2003年的解直锟,对房地产事业还是雄心勃勃。

 

他的楼盘开发已经慢慢走出这片黑土地,进入更加流光溢彩的一线城市。

 

前一年,他通过重组拥有了一家信托公司,并更名为“中融信托”。

 

不过大城市的地产圈,没解直锟想象得那么容易混。

 

拿到信托牌照的当年12月,中植疑似让上海圆泉公司出面,拿到了上海市静安区78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解直锟的规划,这个地块上会盖起一座静安宝鼎商业广场。

 

2004年以后,上海圆泉开始在上海各个地方买入动迁房源。

 

2年后,上海圆泉发现自己买动迁房源已经花了5个多亿,但78号地块上的拆迁工作基本没什么进展。

 

上海圆泉不得不谋求78号地块转让,但因为转让价格过高、拆迁风险不低,在当时有实力、有想法接盘的并不多。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78号地块的原因,这一年,解直锟调整了中植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四大总部管控体系,排在第一位的是风险管理委员会。

 

2008年,四万亿计划推出,解直锟决定收缩基础产业,让金融投资冲锋陷阵。

 

冲在最前线的自然是中融信托。

 

这个走向,让解直锟一度变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2003年,中融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是12亿元,2008年这一数值达到了708亿元,规模翻增58倍。

 

他好像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库,一头支援地产大佬,一头在A股买买买。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到了2014年,已经没人记得中植开发楼盘的事了,但它在地产圈呼风唤雨的能量越来越大。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中融信托地产项目开始遍布全国,最快时从项目方考察到做信托计划,再到风控通过,只需要3天。

 

从2010年到2014年,在4年时间里,中融信托的规模增加近5500亿元。

 

2014年,解直锟的哥哥解植春担任汇金公司总经理。

 

不过,解植春仅仅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一年,2015年5月底就离职了。

 

第二个月,解直锟也急急忙忙卸任了中植集团董事局主席。

 

虽然说卸任,但在“中植系”中,解直锟的身影一直都在。

 

2016年,上市公司荃银高科遭到中植系的违规举牌,中植系在达到5%的警戒线之后,没有停止买入荃银高科。

 

为了这件事,荃银高科的董事长说自己在2017年1月与解直锟有过面谈。

 

2017年2月,解直锟还跟一个毛头小姑娘打起了官司,声称自己让这姑娘骗走了10亿美金。

 

从这里开始,剧情就逐渐走向诡异了。

 

毛头小姑娘叫李响,在官司中,双方整得并不是很熟。但事实上,李响曾在中植系公司任职,而且当时处于帮解直锟管理基金的状态。

 

不管这场官司的输赢如何,对解直锟而言,重要的是让这笔钱合法地消失。

 

大概从这一年开始,中融信托进入“滑铁卢”,罚单、暴雷、违约频现。

 

2020年,中融信托接连踩雷北大方正、华普、泰禾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炒股也频频失手,被困在多家ST公司中。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而另一边,中植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驰援各位大佬的现场。

 

斯基带大家感受一下这份名单:恒大、佳兆业、花样年、乐视、东方园林、大北农。

 

在黑土地上,解直锟学的是如何淘金;走出黑土地,他必须要学会另一门功课——如何合法地花钱。

 

从学会花钱开始,解直锟成了大佬们的“救世主”,但最后没能救自己。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ooLPqrBsww16Irm97hv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