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aqgaDrQ_f_D9jDA-j9-n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本文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aqgaDrQ_f_D9jDA-j9-nA
据中国疾控中心消息,最新检测结果证实,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存在大量新型冠状病毒。
作者 | 郝成 张家振 王迎春
来源 | 中国经营报
目前确诊2000多人,引发全国高度关注,导致武汉封城的新型冠状病毒,被专家指来自于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华南海鲜市场”)。该市场内的野生动物,则可能是最初病毒的携带、传播者。
21天前,1月2日,《中国经营报》曾报道华南海鲜市场疑似存在野生动物。当地市场监管局在2019年9月25日发文中,曾透露有8家持有野生动物经营许可审批文件。
“实际上他有非法经营的野生动物,我们从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摊位,通过环境样本的检测,找到了病毒的基因组。”近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在电视上告诉公众。
华南海鲜市场,实际隶属于武汉华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集团”),其法定代表人为余甜,股东余其泽,系余甜的弟弟。余甜据传与官员之子结婚。其父亲余祝生被当地社会人士尊称为“大哥”。余祝生异常低调。人们更多知晓的,则是其前妻赵红,赵红曾在1999年至2006年之间管理过华南海鲜市场。
“余祝生长期前往澳门赌博,去年10月26日,和赵红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他们分居十几年了,赵红早就没有管理企业了。”1月26日,余祝生、赵红的亲属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余祝生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位“大哥”,但赵红曾斥其“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疫情发生后,该市场在关闭后,还曾组织租户到现场退租,此举被网友批评为故意扩大疫情。1月1日,记者曾前往华南集团采访,但遇到当地宣传部人员阻拦。随后,当地一份新闻通稿,下发前也被要求撤销。
据中国疾控中心消息,最新检测结果证实,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存在大量新型冠状病毒。
“大哥”余祝生
“2019年10月26日,余祝生和赵红去民政局办的离婚证,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分居十几年了,赵红也没有管企业十几年了。他俩没有共同的孩子。”一位亲属透露,目前网络传播极广的赵红,确实是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但她没有参与企业管理已经十多年。
该亲属曾多次与赵红长谈往事,也与余祝生相识25年,因此对华南海鲜市场背后的余祝生家族极为熟悉。亲属告诉记者,赵红早年曾学过企业管理,也因此,在1994年两人结婚后,从1999年到2006年之间,赵红曾管理过华南海鲜市场。
余祝生系1962年生人,出生在武汉一个城中村,是家中第八个孩子,上面有4个哥哥、3个姐姐,文化程度很低,小学未毕业,早年在建筑行业打拼。现在,社会上的人会叫余祝生一声“大哥”。其与赵红结婚前,与前妻育有余甜、余其泽姐弟俩。
该亲属认为,当时赵红管理期间,华南海鲜市场还是很不错的。“非典、禽流感时期,每天消毒,一起(传染)都没有发生,这个你可以找工商部门核实。但是大概是2006年前后,余祝生住到香格里拉不回家了。当时我们亲属劝赵红去接回来,赵红好像也没去接。”
该亲属称,在那之前,余祝生便经常前往澳门赌博,一年去几次,但后来变成了一个月去一次。赵红当时即对这种行为颇多怨言。但真正矛盾爆发,则是一次收购行为。
当时,武汉市一家大型棉纺厂出现危机,广东投资商要撤出,没人接盘。“市领导给赵红说,说你老公余祝生以前想过要这家企业,你们现在接一下,帮一下武汉,赵红就拿了几千万元去接,结果余祝生后来知道就很生气。”这位亲属回忆称,余祝生当时认为赵红太过高调,甚至怀疑赵红是不是和协会里的什么人联合起来,对企业进行夺权。
赵红在接手棉纺厂后,曾一度被员工等逼得想要自杀。赵红曾告诉自己一位老师,“她说,老师,你再不来看看我,我可能就开车冲到长江里面去了。她说当时有员工拿着剪刀要捅她,银行还有一堆负债,她那个时候好艰难的”。
也是在此后,赵红的名字从企业消失,不再管理企业。“这次事情出来,也有很多人问赵红,实际她早就不管企业了,而且分居十几年,去年离婚的,两个人又没有共同的儿女,她和余祝生都没有联系了。”受访亲属称,但赵红早前未对家人透露离婚一事,认为50多岁的人,离婚丢人。
一个细节是,余祝生住到香格里拉大概5年后(2011年前后),某天夜里,忽然带人回家搬走家中大多数东西。“赵红第二天回家,还以为被抢劫了。问保姆,保姆不敢说,查了监控,才知道是余祝生干的,她当时就说余祝生这个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亲属称赵红学佛近20年,多数想的,是与人为善。
家族企业庞大
据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官网,2019年12月18日,“视觉长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摄影作品展”在北京、武汉举行。根据宣传画信息,该展出指导单位有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单位则有湖北省发改委,协办单位则是武汉华南置业集团,即赵余家族核心企业。组委会委员中也出现了赵红的名字。
受访亲属称,实际上此次赞助,是赵红自掏腰包10万元支持的。“当时协会没什么经费,也管得严,赵红就自己掏了这个钱,给华南集团挂名,也是觉得这样做,能让社会对这个企业好感多一些。但实际上,协会让她找华南集团盖章,她没去的。应该也没有这个盖章的事情。”
该亲属认为,从这件事看,离婚后,赵红也是希望余祝生、华南集团在社会上有个好名声的。针对余祝生被网络上指责曾暴力拆迁、涉黑等问题,以及《中国经营报》记者早前采访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如余祝生与前妻所生女儿余甜嫁入官员家庭等,亲属表示,不便回应。
受访亲属也拒绝就余祝生做进一步评价,但其承认社会上是有人尊余祝生为大哥的。
赵红,是赵余家族中唯一高调的一位,其他人信息则鲜见于互联网。赵红在湖北、武汉摄影界颇具声名。摄影作品也在业内受到认可。公开信息显示,赵红 1965年生于湖北武汉,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官网一篇文章称,赵红还在2006年进入该校,攻读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摄影专业。
据天眼查资料,上述余甜及其家人,实际控制企业多达50多家,除了大量企业在武汉注册外,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也有注册企业。这些企业涉及房地产、建筑、物业、典当、传媒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在年报中留下的联系人等信息,也高度一致。
其中,1994年注册成立的武汉市华南桩基有限公司,系余氏家族最早企业。多个企业年报中留下的联系方式等,也高度重合。但赵红、余祝生,在近年多次工商变更后,渐渐从企业董监高信息中淡出,余甜则开始显名。
此外,其直接、间接投资企业数量,则近百个。但一些企业,从公开信息检索来看,似乎并未在实际经营,留待进一步求证。记者曾逐一联系所有企业留下的手机号等,但均未获正面回应。记者也曾分别拨打赵红、余祝生手机号,并发送短信,但未获接听、回复。
野生动物之谜
疫病出现前,相关检查证实,至少有8家商户经营野生动物。但现在,相关部门否认曾向商户下发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上千家商户中,至少有8家,在经营野生动物。这可以从武汉市场监管局2019年9月25日发布的消息确定:“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内,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对售卖虎斑蛙、蛇、刺猬等动物的近8家商户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检查其野生动物经营许可审批文件、营业许可证,严禁其经营未获审批的野生动物”。
华南海鲜市场隶属于华南集团,该集团自疫情发生以来,未接受媒体采访。图为2020年1月1日的华南集团内部。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摄
当天,武汉市场监管局联合林业、森林公安等部门,开展野生动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在华南海鲜市场,未发现违法经营行为。彼时,华南海鲜市场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对商户进货索证索票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将第一时间向执法部门报告,并清理出市场。
“西区就有十几家贩售野味的商户,售卖的野生动物包括野鸭、蛇、野兔等。那些商铺所处的位置都很偏僻,卖的东西有些我都不认得,每天去买的人也不少。”近日,有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住院业主及其亲属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该市场分东西两区,仅西区就有十几家商户经营野生动物。
目前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来自野生动物。2013年,在SARS过后十年时,研究表明SARS病毒传播源头是中华菊头蝠。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发表文章报道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指出该病毒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
学界认为,蝙蝠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众多动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而中华菊头蝠被东南亚一带作为食物,中药“夜明砂”即由蝙蝠的粪便制成。我国不少饭店提供蝙蝠煲汤等菜品,专家认为,其宰杀、加工等环节,极易发生病毒传染。
另有研究标明,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极为常见,但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世卫组织对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的调查显示,该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行政许可潜规则
此外,记者从大量论文中发现,自SARS发生17年来,始终有专家在呼吁,要求公众慎重接触野生动物,因野生动物本身所携带的病毒等较多,且不少并不为学界所掌握。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提供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
依据法规,对于野生动物经营,除了需要获得相应行政许可外(多在林业主管部门),还需要对获得的野生动物进行报批、检疫等(这一环节涉及市场监管、检疫部门)。1月22日,财联社采访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时,其称未向华南海鲜市场颁发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1月2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到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其值班人员称,印象中,在前几年的简政放权改革中,涉及野生动物经营许可,已经下放到区,但至于下放前他们是否有对华南海鲜市场商户进行审批,他们表示需要进一步了解。对于财联社早前报道,其称并不准确。
江汉区行政审批中心值班人员向记者透露,该中心审批多为材料接收,接收材料后,则分送具体业务单位,对于野生动物经营审批,她并不具体了解。江汉区园林局一位科长则对记者表示,该局从未有过该项审批权限。
“有一种情况是,经营许可证下发同时,主管部门会开出一张处罚或作废许可证的通知,但不填写时间。什么意思呢?为的就是一旦出事,(经营业主)你自己填上时间,这个时间要早于出事时间,这样主管部门就免除责任了。这个情况过去是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近日,记者采访西北某地市林业主管部门退休官员时了解到,野生动物经营除了由林业部门出具许可证外,日常经营活动,则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检疫部门等多部门监管。
据新华社2015年9月报道,湖北丹江口市林业系统腐败窝案,源于该局下设管理站副站长张正学。该地一名落网后的普通干部感叹:“原以为是冷衙门,没想到也能贪这么多钱!”
据央视报道,2018年,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公布的一起贩卖野生动物案中,涉案动物1.7万余只,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5个省份。经专案组透露,有不少公职人员参与贩卖。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为不法分子非法开具运输证明文件,充当保护伞,为犯罪活动提供便利。
2015年6月,《湖北日报》曾报道,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周展洪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逮捕。但此后再未见审判信息。
(编辑:孟庆伟 校对:彭玉凤)
价值投资的三层知识体系
比如我的文章中“公司分析”系列,如果是相关行业的企业高管来读,一定比只有炒股经验的人,更容易理解。
所以理解企业的价值,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只能给你一长串的书单,还要有层次,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关价值投资的三层知识体系。
第一层——基本思维方法:掌握基本的商业思维方式,包括经济学、心理和社会学、哲学三个方面;
第二层——工商管理知识:建立你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商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行业研究;
第三层——投资方法论:这一层才是具体的投资方法,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理、公司价值分析、投资体系。
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是沿着这三层结构,同时进行,不同层次的知识相互刺激、相互反馈、相互补充。
下面的推荐来自我个人的阅读,所以不一定代表最好的,欢迎大家补充。
第一层——商业思维方法
如果把知识体系的建立比喻成盖房子,第一步工作不是准备材料,不是安排人手,而是建立最基本的营造思维。对于“企业价值与投资体系”而言,这一层包括经济学、心理和社会学和哲学。
第一类、经济学相关书籍
企业价值分析中的大部分知识都与经济学有关,比如“产品价格研究”来自微观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行业空间与竞争格局”分析来自“产品市场理论”,“产能与品类扩张”的分析来自“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宏观研究更是直接与“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相关。
所以经济学是所有价值投资者无论如何都要掌握的知识。
1、如果你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而且也不喜欢学习正经八百的知识,那么我的推荐是《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直译应该叫《日常生活之谜的解释》,没有比这本书更通俗的经济学入门书了,它的特点是每篇只用500字,解析一个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方法集中于“成本效益原则”:如何衡量一个行动的成本与收益。
备选书目:这一类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的书很多,还有《魔鬼经济学》、《超级魔鬼经济学》、《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卧底经济学》,个个顶着个恶俗的大书名,但对于外行人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入门书。
2、如果你的大学修过“经济学”,我的建议是再完整地读一遍微观经济学,推荐书目是N·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
特别是第2章的“两个模型”,第4~6章,第13~17章,因为以前在大学里纯粹赚学分。当你带着股市的投资体验后,再次看这些知识,以前那些你看不懂的企业可能格外清晰,你才能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备选书目:《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3、如果上面的两本都读过,那就推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托马斯·索维尔)
如果不靠经济学吃饭,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比经济学更重要。
第二类、心理、社会、行为学
投资是由一个个的决策组成,市场也是由具体的人行为组成,投资者需要理解市场,理解自己,所以需要学习心理、社会或行为学理论,去理解市场的参与者自身。
1、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又是一本可以当砖头用的经典教材,但我可没让你一下子读完。你可以以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为线索去读,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再读案例,再细读论述性的文字。
社会心理学与投资的关系非常紧密,你的决策为什么受市场和其他人影响,如何克服这种影响,如何寻找这些影响带来的机会,都可以直接从书中找到启发。
2、社会学方向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这本书准确地说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心理领域,但它的基本观点的社会学意义更大:为什么一个人融入社会群体之后,他就变得不再像“一个人”了?
不妨摘录几句他对群体心理的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这本写于一百年前的书,却准确地预言了所有散户行为,以及一切追涨杀跌的决策。
其他推荐书目:行为学方向的《思考,快与慢》、《决策与判断》
三、哲学
如果投资大师在一起辩论一个观点,辩到最后,一定是世界观的差异,所以,投资上的一切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在哲学层面找到你的答案,当然,可能你现在用不着,但等到用得着的时候,你又没心思看了,所以,读书不能太功利,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书,你对投资的理解一定比别人快。
《苏菲的世界》在西方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不过,对于缺乏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而言,刚好适合非哲学专业的人当了解西方哲学史的书看。
其他推荐书目:中国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西方的《哲学的故事》(威尔• 杜兰特)
第二层:工商管理知识
理解企业价值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容,不过,投资者不需要学习全部的MBA内容,更侧重于商业史、企业战略、产业逻辑、营销管理等几个方面,阅读也可以从这几个方向选书。
一、商业史与企业家传记
这一类书的作用在于理解“企业”这个投资最核心的对象。大部分年轻的投资者并没有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再加上职场经验都很少,对企业的理解非常肤浅,习惯于用“套概念”的方法去理解公司价值,结果谬以千里,所以,这个层次阅读建议从比较好理解的商业史和企业家传记开始。
1、商业史类:《大败局》(吴晓波)
投资最重要的事,不要亏损,第二重要的,记得第一条。
价值投资者最惨痛的亏损,都是投资了失败的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知道失败企业有哪些特点,比学习成功的企业更重要。
吴晓波的这本书没有他的《激荡三十年》有名,但对投资者价值更大,书中记载了几家风云一时的企业的失败史,如果这些企业当时是上市公司,个个都是价值投资的典范,那样的话,每一家都将埋葬无数价值投资者的冤魂。
《浪潮之巅》(吴军)
这是投资TMT类企业的必读书,至少让我对投资科技信息类的理念发生了大逆转,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都在告诉我两点:
第一、趋势比企业重要,第二、龙头是靠不住的,就像书中说的:“只有清除掉阻碍我们进步的那些庞大的恐龙,才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备选书目: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门口的野蛮人》拉里施韦卡特、《美国企业家:跨越三百年的商业传奇故事》(拉里•施韦卡特)
2、企业家传记类:《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小艾尔弗雷德·斯隆)
假如一家上市公司换了新帅,实施了一系列新政,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你,应该怎么判断这些新政的效果?
对于一个普通人,最可能的方法就是看企业家传记,因为这些企业家最喜欢讲的故事,除了创业,就是自己如何力挽狂澜拯救危机中的企业。虽然大多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但这一类书看多了,你就容易理解上市公司一些常见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商业逻辑。
这本的作者艾尔佛雷德·P·斯隆,执掌通用汽车几十年,虽然书有点老了,还是作为主推,因为相比其他企业家传记,本书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讲得更细,可以当成一本CEO教科书。
其他推荐的几本企业家传记,重点都是大型企业管理而非创业,毕竟这是一个开给投资者的书单:
《游戏颠覆者》(宝洁)、《谁说大象不能跳舞》(IBM)、《史蒂夫·乔布斯传》(苹果)、《杰克·韦尔奇自传》(通用电气)
二、商业战略管理
管理类的书很多,经典的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给管理者看的,适合投资者的不多,我从战略、利润、增长和竞争这四个对于投资最重要的维度分别推荐了四本书。
1、战略:《波士顿战略观点》
价值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年报,但很多投资者一本厚厚的年报从头看到尾,眼睛都酸了,只记得一些无关大局的细节,问题在于缺乏对“企业战略”的理解。
《波士顿战略观点》汇集了波士顿咨询公司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基本上这一本书看下来,再看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可能只需要十分钟,就能掌握一家企业的核心,大部分企业对你而言,都是透明的。
2、增长:《增长炼金术》(梅尔达德▪巴格海)
增长,是上市公司研究的重点,这本书是另一家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成果,告诉你如何找到企业增长的方向,如何启动并保持你的增长战略。
3、利润:《发现利润区》(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等)
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都是按利润计算的,所以,找到丰厚的利润区,投资者比企业管理者还要捉急。这本书总结了很多获得超额利润的模式,大部分都能在A股找到对应公司。
4、竞争 :《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竞争格局是最影响企业利润但却最容易被投资者忽视的东西,本书围绕竞争,讲小企业如何干掉大企业,又如何被新来的企业干掉。
看这本书之前,上市公司高管讲的战略,你都信,看完这本书后,顶多信一半,这其中的差别,就是你明白了,什么是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其他推荐书目:
《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五项修炼》、《基业长青》、《管理的实践》
三、营销管理
投资大众消费类公司必读:《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
如果你喜欢消费股,研究相关公司的营销管理能力可能比研究公司战略更重要。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想要理解营销这件事,看这本最经典的书就够了,从产品策略到客户定义,从品牌到渠道,最重要的一些营销理念都讲到了。
其他推荐书目:《定位》(杰克特劳特)
四、行业研究
如果你有自己偏爱的行业,但又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至少要读一本这个行业深度研究的书,比如零售行业的 《零售的哲学》(铃木敏文)、《一胜九败》(服装行业)
第三层——投资投资方法论
1、投资理念:《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
这本应该是影响我最大的投资类书籍,具体就不介绍了,因为大部分观点我都在我的文章中重复过很多遍了。
注:如果你没有任何股票投资经验,建议从《炒股的智慧》(陈江挺)这本书看起,这是我看过最合适的入门书了。
其他推荐书目:《安全边际》(塞思卡拉曼)、《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随机漫步的傻瓜》
2、公司分析:《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
这本书的名气之大,就不用我多说了,可以作为床头书,没事任意翻到一页,说不定某一句就救你一命。
其他推荐书目:《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陆晔飞)、《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刘顺仁),《投资者的未来》(杰里米 J·西格尔)
4、交易体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
这类书的目的是建立最适合你的交易体系,因此,可能你需要多读几本类似的书,根据你的性格决定哪一系统对你更重要,所以,包括下面的书,排名不分先后——
其他推荐:《海龟交易法则》(柯蒂斯·费思)、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范·撒普)、《走进我的交易室》(亚历山大·艾尔德)系统交易方法(波涛)
5、投资心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这本书的名气也不用我多说了,书中的案例跟中国之前的市场很像,但利弗莫尔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天才,如果你去学他,大概率会死得很惨。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更多的在于交易心理层面,相比公司和市场的进化,人心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其他推荐:《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金融心理学》(拉斯·特韦德)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之后再想到,还会补充。
说明一下,如果你的投资更侧重于研究并长期持有,那第二个层次是你阅读的重点,你需要非常懂“企业”这件事;如果你的投资更侧重于交易(指价值投资者的交易),那第三类书就你阅读的重点,一定要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
刚刚看到的一个段子,希望大家也不要浪费了这个特别的假期,我这几天把过去一段时间漏掉的研报都看了一遍,收获还挺大的。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股票天天涨停,资金日日长红。
截至 1 月 27 日 19 时,全国 30 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2840 例,疑似 5794 例,死亡 81 例,治愈 55 例。为应对疫情,多个省份已启动 I 级应急响应。
丁香园联系了 5 位正在所在地定点收治医院值班的医护,以下是他们的心声。
防护服脱了又穿,污染严重
张红
湖北省随州市某定点接收医院
急诊科护士
感谢丁香园关心我们这样的偏远地区,我们是湖北省随州市定点医院,有正规的专家团队诊断排查分诊,发热门诊每天 150 左右人次接诊量,疑似病例每天 5、6 例,医院现在确诊了 5 例。
我最想说的是,我们防护用品紧缺,口罩限量。此前几天一直没有防护服,口罩也是普通外科口罩,N95 口罩 昨天(1 月 26 号)才发了一个。
防护服(1 月 26 号)也是昨天才有,因为紧缺,不能保证 6~8 小时更换,急诊室没有缓冲间,大家就脱了挂在抢救室,用紫外线消毒一夜,第二天继续穿,反正污染严重。
现在的情况是,医院怕打持久战而没有物资,口罩防护服肯定留给感染科和发热门诊,我有防护服穿已经很好了。
一线医生为疑似发热患者进行手术
▼
防护物资不足现象我院也存在
刘宇
重庆万州某定点医院
目前被安排轮流去总院发热门诊值班
我们医院在重庆市万州区,万州离湖北很近,湖北人在我们附近山上买避暑房的多,万州人去湖北打工的也多,周围三区八县包括达州和利川恩施的都要在我们医院看病。
我们医院的传染病分院和 ICU 是定点收治的,我们全院的医生也会分批次的轮流上总院的发热门诊。
但目前只能保证总院发热门诊的物资,各个分院也有发热门诊,发热病人来分院后会取咽拭子让支持中心送总院检查。
但医生上分院发热门诊得自己准备防护用具,医院只能提供普通的帽子,外科口罩也不够,还得由护士长管控,上门诊和接触新病人的才发一个。
我们分院发热门诊只有一个医生,他如果有事,我们就兼着开下血常规胸片之类检查。周围有的发热的病人也会跑到我们科门诊要求开下检查,因为检查的病人太多,患者等不及。
我担心,上发热门诊的医生没有经过培训,都是生手,防护又不到位,万一有医生感染,容易扩散。
目前状况稳定,希望家人不要担心
张漩
浙江某定点医院医生
目前在急诊外科值班
我院是省级定点医院,发热病人能在本院确诊后入院接受治疗。我院一线医护的防护措施包括 N95 口罩、帽子、护目镜、医用手套。
但最近几天也限量了,其实不管是什么口罩,都应该 4 个小时更换的,但我们目前做不到。现在每人每天外科口罩两个,N95 一个。我们穿的是一次性的手术隔离衣,会重复使用,就是消毒后再穿。
从钟南山院士 1 月 20 号上央视公布实情的后,我院就加强了防护,我们现在按照急诊排班,没有加班,但是随时准备着。现在试剂盒也充足,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接诊过相关患者。
如果简单地总结我对此次疫情的感受,那就是从不以为然到崩溃。我没有真正经历非典,一开始有人谣传武汉肺炎是非典,我就不信,我觉得不会有问题。谁知道会变成这样。
后来不断传出的一线半真半假的消息,看一次哭一次。我们内部都是很团结的,大家也没什么抱怨。一线之外的同事也很支持,但是也遇到过一线之外的同事见到我们避之不及的。
急诊向来有很多非急诊患者,所以忙都是忙在要处理非急诊病情:白天上班忙晚上来配药的,有一点不舒服不想去门诊排队的,夫妻吵架动手了的……
自从疫情升级,急诊反而空了很多,都是真正的急诊才会来,也是有点五味杂陈。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比急诊更加危险的地方,真正的一线。最近我们之间的问候全部是互相叮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霞医生出发前的背影,她将坐高铁到达武汉附近的城市,然后被直接送到武汉疫情最核心的病房
▼
如果我们当中有人防护没有做好,
全体人可能都要遭殃
王强
杭州某三甲医院
目前在武汉某定点医院值班
我在 1 月 24 日晚上 10 点多接到电话,告知可能在几个小时后坐飞机去武汉,后于 1 月 25 日下午正式出发。
来自杭州市级五家医院 13 名医务人员中,最小的一员只有 26 岁,最大的已近半百。
浙江紧急医疗队出征前
▼
到武汉后,1 月 26 日下午,来自北京的两位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培训,根据两位专家提供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最主要是我们的防护意识和措施要到位。」
专家对我们说,作为医护人员要更重视自身的防护,因为我们这个团队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短板理论,就是如果我们当中有人防护没有做好,那么全体人可能都要遭殃。
在感控方面,细节非常重要。
他举了当年 SARS 的理论,说当时在北京共有四家医院被整体隔离,创造世界医学历史上的记录。
其中有一家医院是怎么发生疫情的播散的呢?是由于我们医护人员不重视一些细节的处理。有医生在接待完患者后,从污染区到清洁区(医生办公室)没有将口罩扔掉,结果将病毒也带到清洁区,感染了其他医护人员,包括一个医务科科长。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前不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来武汉被感染的事情,当时专家和王广发在一起工作,但是专家没有患病。
当年 SARS 疫情爆发时,还不知道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专家在给 SARS 病人做心肺按压和插管后也没有被感染,是因为他非常重视自我防护。
因此他很肯定的说,我们是有办法做好零感染,问题是有很多细节我们没有注意。比如会不自觉地用戴了手套的手去抓口罩,抓头发。所以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不洗手就不能摸自己的身体任何一块区域。
作为医护人员,随时有可能倒下
杨妍
武汉市某定点医院医生
目前在隔离病房值班
我们医院有诊断权,但是确诊后需要转走。而且确诊有难度,不是每个人都能用上试剂盒。之前送了 11 个标本,5 例是阳性的。
剩下的,据说明天(1月25号)都会采样送检。目前防护措施到位了,但是没办法更换。医院把病区改造收治病人是 1 月 21 号开始的,实在是门诊发热病人太多。发热门诊每天排很长的队。
昨天我学生的妈妈发烧,下午 5 点带她妈妈到另一家定点发热医院看病,到第二天凌晨才看上病。
武汉某定点医院
▼
虽然身处武汉疫区,因为不是呼吸科医生,最初只能从网络上了解点滴信息,网上报的个位数的病例,大家都没当回事,只知道年底了,呼吸科病人越来越多,发烧的越来越多。
而我们内分泌肾病科因为病人数少,一直被计划着要收治发热病人。最终于 1 月 21 日成功把内分泌肾病科调整为呼吸科二病区。
第一天,10 点钟之前把原有病人办理出院或转科,清空病房后,陆陆续续从其他科室转来 18 个左右病人(此时已有他科医护人员被感染),同时新来的病人也是络绎不绝。
一天内 37 张病床全满。1 月 21 日起,成为呼吸科医生后才意识到肺炎流行之广以及病毒的可怕性。
当大家都在调侃全世界都把武汉当疫区时,武汉人都不戴口罩出门的时候,我是能够理解武汉人的做法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么恶劣了。他们不知道病毒传染性那么强,因为专家说,「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所以看到发热门诊医生穿着防护服时,还觉得好笑「像来到生化危机现场」。
而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我们,当时没有防护服、防护眼罩,只有一次性隔离衣,还得反复使用。我的内心不能说恐惧,至少是有担心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戴口罩,多喝水,吃好睡好。
第二天,依旧忙碌,不知道忙什么,只知道在我们很忙碌的时候还是有人和我们吵,吵着出院,看着网上的信息说着不该用什么什么药,也有问什么时候能确诊的……间断有远方的朋友问我怎么样,我说好。
第三天,夜班,晚上接班的时候发现大家的防护服都到位了。穿着防护服,心里能稍微踏实一点。防护工作做到位后,其实整个人是难受的。鼻子会被口罩压疼,久了会憋气,耳朵会被勒疼,喝水上厕所都不方便。
夜班重点观察的就是有没有呼吸衰竭。部分病人 3 天左右肺 CT 就会较前明显进展,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
第四天,也就是 1 月 24 号,下夜班。脱了防护服,口罩,帽子等就觉得解脱了,然而明天又得开始新的一天。
1 月24 日是结婚 3 周年纪念日,给老公发了个信息,「3 周年快乐」,他转了个 520 元过来。我回复:「给我转账我都不知道有没有命花。」
我只是很真实的陈述我内心的想法,没有悲观,只是认清现实,作为医护人员,我随时有可能倒下。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责编 Ant
封面图来源 图虫创意
疫情全知道
截至 1 月 27 日 21 时,全国已确诊新型病毒肺炎患者 2844 例,疑似 5794 例,死亡 81 例,治愈 56 例。
疫情地图及趋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ShKfDiLPhVTIFVSKrVm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