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广东汕头的老旧小区。/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应往

 

一旦维护换新的速度追不上折旧速度,这些现在看起来还年轻的房子,几十年后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老破大”。只不过,七层的老楼梯房我们还能一步一步爬上去,但在电梯停运的三十层电梯房,要想通过步行爬楼实现每日出行,未免有些太难为人。

 

你家的房子能住多少年?

 

一般来说,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这个数字是商品房产权意义上的70年。即将在明年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则提出,70年期满后,自动续期。

 

听起来好像是,只要房主自己不搬走,住个100年也不成问题。

 

但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房子老去的速度远比你想象中要快。一般来说,我国普通房屋和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只有50年,交房三四十年就走向老化的房子比比皆是,更不必提刚跨过十年周期,维护意识就跟不上衰落速度的次新小区。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青岛四方区的老房子。/图虫创意

 

今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要在2025年之前基本完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所谓的“老旧”,主要体现在房龄上,它们的建成时间全部在2000年底前。

 

这样算下来,最年轻的一批老旧小区投入使用刚满20年。如果当年住进的是一套婚房,到今年,主人的孩子最快不过是成年不久,而所住的房子却已半只脚踏入中老年,居住体验急速下降,内内外外都亟需“改头换面”。

 

01

房子三四十岁,已经“年老色衰”?

 

除了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精装修或二次装修房,大多数20年老房子的户型设计和室内配套都相对落后。在房地产界,它们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绰号——“老破小”。顾名思义,就是又老又破,面积还普遍比较小。

 

《梦想改造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委托改造的主人公家里有五口人,他们住的是一套建于1970年代的上海老公房,使用面积只有38平方米。户型是老房子里常见的“刀把式”,南北不通透,从阳台走到门口,只需要13步。

 

在上个世纪的设计认知中,想要在这样的小户型空间里安置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等各种功能区,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压缩后四者的占地面积。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户型图,过道即餐厅。/《梦想改造家》

 

从最初搬入的三口之家,到如今的三世同堂,人越多,居住空间就显得越逼仄。祖孙三人长年挤在一张2m(长)×1.35m(宽)的床上睡觉。每天晚上,爷爷奶奶都要先搬桌子,后拼凳子,铺完泡沫板再铺床,多个步骤之后,才能为身高1.78m的孙子折腾出放脚的地方。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折腾完才能睡觉。/《梦想改造家》

 

除了晚上睡不好,一家人还面临各种麻烦事:

 

整个屋子只有厨房和卫生间两个下水口,放置在入门过道的洗衣机需要排水时,只能接到距离最近的洗菜池。

 

顶层与水箱的落差比较小,水压很低。为了避开用水高峰,爷爷奶奶每天白天在厨房烧水,然后颤颤巍巍地将整锅热水端到卫生间的浴缸。

 

整栋楼的外墙仅铺设了一层薄薄的预制板作为隔热和保暖措施,几十年过去,这些措施早已逐渐失效,小卧室冬天冷风直灌进来,夏天因曝晒而酷热。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上海静安区的老房子。/图虫创意

 

当然,如此“千疮百孔”的极端情况可能只是个例,但每个住过老房子的人,多少都有相似的“痛楚”。

 

比如,一到晚上,楼道里就变得漆黑,感应灯早已坏了多年,从没修过;楼上要是忘记关水,自家的天花板短时间内就能湿湿漉漉;上下班开车时,最怕跟邻居在小区里“狭路相逢”,一不小心就双双“进退不得”……

 

况且,许多老旧小区都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看门只需一位老大爷,社区则只是每月象征性地收几块钱卫生费,帮住户清理一下垃圾。公共设施老化、绿化环境变糟等各类窘况基本无法得到及时处理,更不必提影响个人居住体验的室内漏水、噪音等“琐事”。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老住宅区,有衣服晾在室外。/图虫创意

 

更严重的是,在走向“年老色衰”的同时,老房子自身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有位豆瓣网友入手了一套位于浙江嘉兴老城区的老破小,由于室内环境实在“惨不忍睹”,她只好着手自行“爆改”(二次装修)。

 

敲掉墙面后却发现,墙体砖混结构里掺的石灰和黄沙已经松松散散,甚至会在拆掉瓷砖和墙纸后直接掉落出来,工人师傅只能用水泥重新进行加固。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撕掉墙纸以后发现,灰土层直接裸露出来。/豆瓣

 

今年5月,广州番禺区乳芳园小区某栋楼7楼的一整块外墙在“龙舟水”期间遭风雨吹落。脱落的碎片砸坏了楼下的木桌和沙发,墙体内部的红砖也裸露出来,周边还有两条裂缝。楼上楼下和经过的居民都难免心惊。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该小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交房。这一批楼房的外立面都采用黄泥沙粘连,一旦墙面裂开,泥沙就容易流失,再加上多年的风吹雨打,墙体早已出现了空鼓现象。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墙面已经裸露,红砖清晰可见。/南都N视频

 

02

住房大跨步,质量也要跟上

 

日本野村证劵的经济学家分析中国多年以来的新增建筑面积后发现,现存房屋的22%是2000年前建成的。而据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中国有42%的城镇住房为2000年前所建,16%为1990年前所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房子,有至少五分之一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或更早。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广州的老城区,左侧为典型的老旧楼房。/图虫创意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福利分房制度,仿照苏联“赫鲁晓夫楼”建设的筒子楼在全国各大城市复制粘贴。有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1977年底,我国城镇累计新建住宅建筑面积4.93亿平方米。但直到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尚不足7平方米。

筒子楼走的是极简主义风格,生产和建设的速度快、成本低,大多采用“水泥+预制板”结构。由于建材缺乏,用毛竹代替钢筋的操作并不罕见。到了80年代,面积几十平米、拥有独立厨卫的单元套房逐渐取代筒子楼单间,虽然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但其建筑规划和格局设计依然脱不开筒子楼范式。

 

时至今日,在风雨中飘摇了几十年的筒子楼和老公房俨然一副墙体剥落、窗户变形、电线裸露的模样,不少都在前些年的“棚改”中被“大拆大建”。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筒子楼里各家的杂物上搭下挂,沉积多年的煤烟、油污和灰尘早就把白墙染成灰墙。掀开充满人情味的记忆遮羞布,低质量的居住环境一览无余。/图虫创意

 

1980年,中央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卖、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同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受命组建。当时深圳打着补偿贸易的“擦边球”,与港商合作规划了全市第一个商品房住宅小区——东湖丽苑。

 

以此为范式,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后,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1991年,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有3700家,一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17000。

 

1992年,仅在海口一市,房地产开发面积就有800万平方米。199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3825亿元。两年后,我国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房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流安居选择。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不只是那个年代,如今的每一年,都有大批商品房落地。/图虫创意

 

房子一栋接一栋地起,质量却有点没跟上。当时,商品房市场刚刚萌芽,在一些私人地产和建筑公司里,设计师和工人都是临时被拉来做事的业余人士,没学过建筑设计的草根设计师和放下锄头就变成瓦工的农民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当时对建筑质量、施工工艺的规范,相较今天也尚未完善。曾有新闻报道,因为砖混结构的墙体松软,无法固定住窗帘架,广州南华村某小区的住户自1999年搬入以来,客厅和主卧就一直没能挂上窗帘。

 

2014年4月4日,浙江奉化居敬小区内,一幢居民楼轰然倒塌,事故最终造成5人受伤,1人死亡,而这栋楼竣工还不到二十年。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奉化居敬事故中,最后一位被救出的女孩做了截肢手术。/《东方时空》

 

有媒体调查,在坍塌前几年,这栋楼就逐渐出现了墙体开裂、钢筋暴露、粉刷层脱落等“先兆”。1997年7月,楼房工程质量评定表显示,该幢楼质量合格,但在2013年1月的又一次检测中,其混凝土、砂浆等强度却被认为低于设计水平,被判定为工程质量不达标。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而言,期房的风险就在于此——不论开发商最终交付的房子成品如何,业主都需要照单全收,可能住了二十几年以后才发现,原来这栋楼可能一直都“不达标”。

 

而更悲惨的故事莫过于,房子还没盖好,小房地产商就已经卷钱跑路,留下一片烂尾楼,让业主们欲哭无泪。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沙盘卖房。/图虫创意

 

当然,在开发商的眼里,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回笼资金、加快开发周期的预售制度,就是另外一种形象了。

 

03

现在的新房,二十年后的“老破大”

 

就算房地产商靠谱,房子盖好了、也装修好了,如果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持续维护,也难逃快速衰败成老破小的命运。

 

在市场化之前,居民小区都是单位自管,基本的维修由单位出钱出人提供服务。如今,随着体制改革,不少单位的制度和人员早已经过一轮“翻新”,已然顾不上在职职工寥寥无几的家属院,许多老旧小区的基础公共服务只能长期靠街道和社区兜底。

 

即便是请了物业的自购房小区,在大修项目上的支付能力也是捉襟见肘。前述广州乳芳园小区,墙面脱落了两个月都无人处理,居民只好向地方媒体报料。

 

由于滑落和裂缝均处于楼房外立面,属公共区域,但该小区是广州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已经超过保修期,且没有设置公共维修基金,平时收取的物业费又不足以支撑墙面的修理费用。在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启动之前,物业只能给出“提供修理方案和联系施工队,但费用由业主自己负担”的解决方案。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老旧小区里,裸露的红砖并不少见。/图虫创意

 

早在2017年年底,住建部就在全国15个城市启动了旧改试点。今年两会提出,2020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但这样的过程必然伴随许多难点。

 

以加装电梯为例,如何征询意见、如何分摊费用、谁起头谁组织,都是难解决的问题。为了快速推进改造,不少地区已经把加装条件从一票否决制改为三分之二同意即可。一旦邻里长时间无法达成共识,加装电梯的计划便会走向中止。

 

老旧小区里老人多,但这些老房子在建设之初并未将房主终会变老一事纳入考虑范围,如今,留给适老化改造的空间自然也不多。厦门某栋楼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四年后,就出现了地基下陷、墙体开裂、电梯外倾等险情。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厦门后江埭路71号一栋居民楼建成于1988年。2015年3月,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四年后,问题频出。/厦门广电

  

同样的矛盾也发生在许多次新小区的维护上。有人慨叹,绝大多数房地产商迎合市场,卖完就算,眼光根本没有放到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话说回来,“利”字当头,如果没有相应约束,谁还会想到业主入住10年、20年之后的故事呢?

 

去年的刷屏文章《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指出,恰恰是这些仅有10岁、20岁的房子,也正在陷入“小区居住质量下滑—维护缺位、拖欠物业费—居住环境持续恶化”的恶性循环——

 

楼道被占用、车越停越乱,绿化带裸化、墙皮掉落,电梯老化却拖着不更换……乍一看,除了主体结构尚好,这些次新小区的衰落程度与居住体验,跟老旧小区并无多大差异。

 

不管是调用公共维修基金,还是组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投票,在体量日渐庞大、物权逐渐分散的现代高层小区都不是件容易事。更不必说物业公司想通过提高物业费来改善服务质量了,一不小心就被敲锣打鼓送上“干啥啥不行,收钱第一名”的锦旗。

 

赶走了“恶物业”,小区业主就一定能迎来春天吗?随着小区早期一批业主搬离,租户增多以及维修费用不断上涨,新物业能不能按时收到物业费尚且是未知数,如果要靠业主委员会自己打理,那在很多人员日渐复杂的小区,可想而知是一场相互扯皮的“社交灾难”。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有多少小区能够坚持维护绿化?/图虫创意

 

在有些人眼里,最差不过等到了年限以后,政府来兜底。于是,当居住环境持续下滑,有能力再买一套的人家搬走、没钱换房的业主继续住,别看这些高楼大厦建成时是“豪宅”,维护不好便可能一步一步走向“贫民窟”。

 

换句话说,一旦维护换新的速度追不上折旧速度,这些现在看起来还年轻的房子,几十年后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老破大”。只不过,七层的老楼梯房我们还能一步一步爬上去,但在电梯停运的三十层电梯房,要想通过步行爬楼实现每日出行,未免有些太难为人。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高层住宅,水泥森林。/图虫创意

 

但魔幻的是,有人尚在担心自己买在郊区的新房子住20年就变旧怎么办,有的人却豪掷1200万元买下市区老小区内一处39平方米的阴暗地下室,只因为它与“宇宙中心小学”北京宏庙小学的学位挂钩。

 

最新政策显示,从今年7月31日起,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西城区将实行多校划片,买了学区房也不能保证学位。许多父母决定趁最后机会发力,有媒体探访,今年“五一”小长假,宏庙小学所在的金融街片区每天能成交8~10套二手房。

房子的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你

学区房,买了只是为占坑。/微博

 

有一笔账,谁心里都会算:拆掉如今六七层的老楼,原地盖一栋二十层楼的新住宅,地产开发尚且有利可图,可当这些动辄二三十层高的住宅楼也迎来老去的一天,又将如何改造、由谁来改造呢?

 

或许是又一波拆与建。但当楼房高度不得不再为了利益增加一倍时,还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动员六个钱包买房吗?

 

古人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可如今,很多家庭花光积蓄迁入新居后没过几年,就不得不考虑房产置换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居住面积,或许是因为房屋地段,或许是因为子女求学,或许是因为日渐下滑的居住体验。

 

在这样悠长反复的忧虑里,很多人和他们的房子一同老去。

 

参考资料:

《“垃圾建筑”时代的到来》200502,21世纪经济报道

《浙江奉化倒塌居民楼设计方案:按50年标准设计》201404,每周质量报告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定时炸弹”》201404,南方周末

《北京高龄老楼何去何从?》201601,千龙网

《回望1980丨“你这个局长,端着金饭碗要饭!”住房商品化的大胆试验》201812,中国房地产报

《改革开放40年房地产业迎大发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4.5倍》201812,每日经济新闻

《老楼蝶变》201902,北京日报

《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201905,黔财有话说

《小区的确在“衰败”,但会越来越值钱》201906,城市战争

《她从租户变身包租婆,坐拥十套房!见证深圳一福利房小区的老去》201907,南方都市报

《涉及上亿人的旧改,对楼市会有怎样的刺激?》201907,南方周末

《厦门一居民楼加装电梯后地基下陷、墙体开裂!最新进展来了》202004,厦门广电

《轰隆一声,广州30年老小区外墙突遭风雨吹落!》202007,南方都市报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4RUsmpIwt74-btUTY5mQ

吃隔夜菜ICU住了1个月!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隔夜菜的真相!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很多人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做多了不想浪费,放冰箱第二天继续吃。有些人还贪图省事,一次性做了好几天的份量……

 

近日,网上一则关于“31岁小伙疑因吃了隔夜菜,导致失明瘫痪”的新闻,让人再次对隔夜菜警惕起来!

 

吃隔夜菜ICU住了1个月!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隔夜菜的真相!

在病床上的小伙曾春回忆起了3年前的这一幕……

 

他原本原来是一名文字记者,身体挺好,身高180,体重170斤,热爱体育。

 

在2017年4月份,突然感觉到呕吐恶心乏力,最严重的时候吐了一脸盆的胆汁和胃酸。

 

医生推测他是由于吃了冰箱里的剩菜剩饭出现中毒症状,导致出现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肾衰竭,外加急性肝功能损伤。

 

吃隔夜菜ICU住了1个月!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隔夜菜的真相!

 

当时家人把他送到医院ICU抢救室,在里面抢救了整整两三天,才渐渐苏醒过来,左手、右手和大腿,插满了针管子。

 

在ICU住了近1个月后,他终于出院了。但在同一年,曾春又相继因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住院。此后又遭遇失明、下身瘫痪,母亲寸步不离照顾。他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类似的案例,并非个例。湖北省卫健委官方微信“健康湖北”也发布过类似的案例。65岁的刘大爷,在吃了前一天晚上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开始发热、腹泻,仅过3天,刘大爷就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虽然腹泻止住了,小便却解不出来了。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刘大爷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医生结合病情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与此同时,也让人们重新审视“隔夜菜”的危害,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真相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隔夜菜并不单指放了一夜的菜,如果放置时间超过8-10个小时,就应该算“隔夜”了。

 

隔夜菜中有毒成分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致癌物,如亚硝酸盐,即使加热也不能去除;二是在放置时受到了外来细菌的二次污染。

 

那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此前,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曾做了一项关于隔夜菜的科学实验,用30道菜、450个检测数据,解开隔夜菜的谜团。

 

宁波食检院实验人员采集刚出锅的菜肴(肉菜、半荤半素、素菜和凉拌菜4种),分别放置于4℃环境(模拟家用冰箱)及25℃环境(模拟常温环境)中。

 

吃隔夜菜ICU住了1个月!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隔夜菜的真相!

 

吃隔夜菜ICU住了1个月!30道菜450个数据,揭开隔夜菜的真相!

▲数据来源: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食检院

本文根据本次实验梳理出以下结论:

 

1. 中午烧的菜,放进冰箱,晚上是可以拿出来吃的;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菜肴在4℃条件下冷藏储存,过了6小时后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微生物增值较少。

 

2. 中午烧的菜,放常温下,最好晚上就不要再吃了;

 

实验结果显示,25℃环境下保存的菜,即常温下保存的菜过了6小时后,虽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微生物开始增殖,菌落数量相比刚出锅时增加不少。而且凉拌菜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

 

3. 中午或晚上烧的菜,如果还要再吃,一定要放冰箱!

 

从此次宁波食检院的实验结果看,4℃条件下冷藏储存的隔夜菜,不管是肉类还是菜类,24小时内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菌落总数的增加量也非常小,因此不存在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有毒的风险。

这8种“隔夜菜”最好不要吃

虽然上文中提到,低温保存+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的隔夜菜,在24小时内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8种菜建议:最好不要隔夜吃!

 

1. 绿叶菜隔夜最危险

 

通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瓜类蔬菜稍低,根茎类和花菜类居中。因此,如果同时购买了大量蔬菜,应该先吃叶菜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

 

建议:绿色蔬菜加工后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特别是夏天,如果绿叶菜实在没吃完,就不要隔夜了。

 

2. 隔夜海鲜损肝肾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损伤肝、肾功能。

 

建议:如果实在买多了,可以把生海鲜用保鲜袋或保鲜盒装好,放入冰箱冷冻,下次再烹调。

 

3. 久放半熟鸡蛋很危险

 

很多人都爱吃半熟蛋,可是这种蛋杀菌不彻底,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发生危险。所以蛋最好也不要隔夜,即煮即吃最好。

 

建议:如果第一次鸡蛋煮熟了,而且在低温、密封情况下储藏,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4. 银耳、蘑菇要当心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容易残留很多硝酸盐。

 

建议:如果放的时间实在有点久,就只能忍痛扔掉,否则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5. 隔夜汤不放金属器皿

 

剩汤如果长时间盛在铝锅、铁锅内,会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建议:汤里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锅,或保鲜盒存放在冰箱里。

 

6. 隔夜卤味不要吃

 

预防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吃卤味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并非绝对“保险”。冰箱里易滋生霉菌,还有嗜冷菌等。

 

7. 隔夜凉拌菜不要吃

 

凉拌菜在加工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较多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8. 隔夜土豆不要吃

 

土豆是个好东西,但是也不能隔夜后再加热使用,这样不仅会造成土豆营养成分的流失,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对于隔夜菜要注意这4点:

 

1. 隔夜菜、剩菜能不能吃,跟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有关。

2. 有的隔夜菜可以吃,但还是尽量少吃,按量做菜,尽量不剩菜。

3.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吃隔夜菜,也要采用低温储存,冰箱里放剩菜要注意分开低温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选用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

 

4. 隔夜菜、剩菜食用前,一定充分加热、热透!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vCCPog5x_u0gypz_k-fXA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下一个五年,李宁能否带领李宁公司冲击2000亿,并重新坐上国内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

 

看这笔收购案,若把李宁公司放在这家基金后面,其目的就呼之欲出了。中年的李宁公司在创始人李宁回归之后终于再次焕发生机,并再次获得与国际大牌一战的实力。
但要再往前发展,还需要更大的力量,海外并购或是其实现快速发展的不二之选。考虑到海外并购成功经验的匮乏,李宁选择了这家基金合作。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英国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国民鞋企将易主!
 
近日,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香港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莱恩资本(Lion Rock Capital)正在洽谈收购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其乐)的股份。一同参与竞购的还有专门为陷入困境的零售商提供资金的公司Alteri Investors。据悉,关于交易的讨论将在下个月结束。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Clarks是风靡英国百年的国民鞋履品牌,目前Clarks家族持有公司85%的股权。早在今年5月,Clarks就讨论可能出售股权,出售之后Clarks家族将持有公司不到50%股权,这会为公司带来1亿英镑至1.5亿英镑的收入。
 
作为专注于消费领域的私募基金公司,莱恩资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抄底”Clarks的好机会,另外,莱恩资本背后浮现的国内运动品牌巨头李宁也为这笔收购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重新腾飞的李宁是否要借莱恩资本之手为海外扩张做准备?
 
01 200年英国国民鞋企的老去
 
Clarks品牌最早可追溯到1825年品牌创始人Cyrus Clark和自己的弟弟James Clark开办的一家卖绵羊皮地毯的店铺。之后,两兄弟转售鞋履。1833年,兄弟二人成立了Clarks的前身C&J Clark,开始专注于皮鞋和皮靴的生产。
 
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Clarks因羊皮染色以及长筒橡胶套鞋一举获得两项大奖,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品牌。
 
此后的一百年间,Clarks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但这不能阻挡其发展的步伐。1950年,Clarks成为英国最大的鞋履品牌,产品包括男女鞋和童鞋,至今,Clarks仍然是英国常年排名第一的鞋履品牌,有超过一半的英国人第一双鞋会选择Clarks的鞋子。
 
除了英国本土市场,Clarks还在海外4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海外。Clarks在全球拥有1400多家独立品牌店铺,近1.2万名员工,仅中国门店就有400多家。
 
巅峰时期,Clarks每年能卖出5400多万双鞋,这让Clarks一度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非运动鞋类品牌。
 
然而,新时尚潮流下,这家历经三个世纪的老牌已显颓势。
 
由于销售额的下降,及成本的不断上升,Clarks的利润从2015年开始下降,在2018财年,Clarks的税后亏损达到了3100万英镑,2019财年,亏损更是达到8200万英镑。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来源:Statistics,晨哨并购
2019年11月,Clarks发布盈利预警,并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关闭大量门店。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就风雨飘摇的Clarks更是雪上加霜。受英国三月发布的封锁令影响,Clarks作为非必需商店关门数月,遭受巨大损失。
 
5月,Clarks 新任首席执行官公布了一项名为“Made to Last”的战略,包括裁员900人,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以此来确保公司未来的发展。同时,Clarks开始考虑出售股权,以获取资金保持长远发展。
 
未来Clarks如何发展,或许要看下个月竞购结果。
 
参与竞购的神秘中国私募股权公司莱恩资本是什么来历?
 

02 “专注消费”,跨界互联网、医疗,却能拉来李宁站台

 
官网资料显示,莱恩资本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专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11年1月,在全球和亚洲地区拥有丰富的项目投资和国际化管理经验。莱恩资本的投资人包括海内外杰出企业家与知名家族企业。
 
莱恩资本创始人美国华裔商人蒋家强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直投经验。在2011年创办莱恩资本前,蒋家强担任新鸿基地产直接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该公司为新鸿基集团旗下的私募投资公司。
 
莱恩资本创立至今已完成多笔投资,而真正让其走红的,还是2019年初对苏宁旗下国际米兰的投资。
 
2019年1月,国际米兰发布公告确认,莱恩资本以1.5亿欧元收购国米前主席托希尔手中持有的国际米兰31.05%股份,一举成为国米第二大股东。
 
除了国米,据莱恩资本官网介绍,此前其还投资了印尼打车服务运营商GO-JEK、英国打车应用Hailo、全球最大的内衣材料供应商超盈国际、国内互联网家具零售商美乐乐、陆金所、苏宁体育、85度c母公司美食达人集团、锦欣生殖、滴滴出行等。
 
莱恩资本投资版图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来源:官网 
另据投中数据显示,莱恩资本还投资了印度电商Bigbasket、国内餐饮公司心品印象。其中,莱恩资本2014年以300万美元投资Bigbasket,后者在2017年以来得到阿里的多次投资,现已成为估值近20亿美元的独角兽。
 
莱恩资本投资版图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来源:CVsource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莱恩资本官网介绍其“专注于亚洲地区成长期的私营消费类企业”。而细数其成立以来的投资,结合投中数据和官网数据,可以发现,真正属于消费类的仅有85度c、心品印象、超盈国际等三笔投资,总的来说投资于互联网企业居多,包括互联网零售和互联网打车。当然,莱恩资本还投了完全跨行业的医疗健康企业锦欣生殖。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就是这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得到了国内运动品牌巨头李宁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宁的站台。
 
莱恩资本官网显示,李宁(02331.HK)的创始人李宁是该公司的董事长。
 
那么,莱恩资本竞购Clarks是不是与李宁公司有关?或者,这笔收购最终受益人是李宁公司?
 

03 李宁的野望:加大海外投资,决战下一个五年

 
现有资料显示,李宁公司与莱恩资本的关系或始于2019年。
 
2019年8月,李宁公司的中期业绩会上,公司首席财务官曾华锋表示,“集团已经与莱恩资本合作成立私募基金,李宁公司投资大约6100万美元,希望通过该基金投资国外合适的消费及体育品牌。”
 
然而,翻阅李宁公司2017-2019年年报,并未发现与莱恩资本相关的说法。
 
从业务角度看,李宁公司收购Clarks是合理的。
 
曾经的世界冠军李宁创办的李宁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稳坐国内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的飞天一跃,更是让李宁公司的名声响彻海内外,李宁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的占有率也达到9.7%,超过阿迪,仅次于耐克。
不过2010年之后,由于自身改革的失误以及行业的整体疲软,李宁从龙头老大的交椅上跌落,“晋江帮”顺利上位。李宁公司的改革被称为“教科书式的失败案例”,媒体眼中的李宁也成为“迷途的羔羊”、“偶像的黄昏”。
 
好在2015年李宁重新回归公司,提出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的战略转型目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公司顺利扭亏为赢。同时,借助在国际大秀的出色表现和国潮时尚的定位,李宁重新回到话题中心。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只是现在的国内运动品牌市场,已经不是十年前了。李宁已经错过了一个十年。
 
过去的这十年,以安踏为代表的国内运动品牌突飞猛进。
 
2009年,安踏从百丽手中收购意大利运动品牌FILA大中华区业务时,不会料到这个品牌会有今天的业绩。据安踏发布的2020年中期财报,FILA上半年营收已超过经营近30年的安踏主品牌,达到71.52亿元。
 
相比之下,李宁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只有61.81亿元,比FILA还低近10亿。
 
除了FILA,安踏还以46亿欧元收购了芬兰体育巨头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后者旗下拥有多个知名运动品牌。目前安踏正着手复制FILA在中国的成功,准备将亚玛芬旗下品牌始祖鸟(Arc’teryx)在中国开出200家店,其全球最大旗舰店已于近日在上海淮海中路力宝广场开设。
 
特步也在近年开始发力。2019年8月,特步斥资2.6亿美元收购韩国衣恋集团旗下“K-Swiss”(盖世威)、“Palladium”及“Supra”等三大运动品牌。而盖世威对标的,正是被安踏收购的FILA。
 
这些年李宁在做什么呢?作为国内最早实行多品牌战略的运动品牌,李宁也有过大举收购。
 
早在2001年,李宁公司曾短暂取得Kappa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但很快低价甩卖。2005年,李宁与法国品牌Aigle合作成立艾高(中国)。
 
2007年,李宁以3亿元收购红双喜控股权,2009年,李宁1.6亿收购羽毛球品牌凯胜。
 
2008年,李宁收购了乐途(Lotto)在中国大陆20年品牌代理权。然而收购之后乐途品牌出现连年亏损,大批专卖店被关闭。2012年,李宁宣布将合约从原期限20年修订为10年。
 
2016年,李宁从艾康尼斯公司(Iconix)手中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百年芭蕾舞裙品牌Danskin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业务。
 
2019年1月,李宁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非凡中国收购电竞战队Snake。彼时,李宁集团执行董事、非凡中国体育CEO李麒麟对媒体称,“董事长(李宁)已经参与其中了,他很积极地关注着电竞产业,这次的收购,虽然是我牵头并主导,我和专业团队协作完成,但他也是100%支持的。”
 
2020年5月,非凡中国以4662万港元收购国内服饰品牌堡狮龙66.6%股份。堡狮龙、班尼路与佐丹奴等港资品牌曾经就是“潮流”“品位”的代名词,被视为彼时的“时尚服装三巨头”,但近年来也躲不过品牌老化的命运。
 
目前看来,李宁在运动品牌领域的投资并购还没有一个能获得安踏收购FILA那样的成功,甚至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所以,李宁公司才会希望通过跟莱恩资本合作的基金积极投资“国外合适的消费及体育品牌”。
 
在收购Clarks的案例中,Clarks家族在出售股权后很可能失去控制权,品牌将面临易主的情况,但也只有“易主”才能给品牌带来新的生机。若Clarks股份被莱恩资本成功竞得,或许有利于莱恩资本和李宁两家。
 
对于莱恩资本而言,其此前所做投资,并没有实际管理公司的经验和能力;而对于李宁公司而言,其拥有运营品牌的能力,但近年来几乎没有海外投资并购的经验。二者结合,或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这或许就是二者合作成立基金的初衷。
 
安踏的市值已经突破2000亿元,而李宁还在900亿徘徊。
 
基金竞购英国百年鞋企Clarks,背后买家是“中国李宁”?
1963年出生的李宁已经57岁,2015年再次接手李宁公司以来,公司起死回生,市值已经从60亿飙升到今天的900多亿。
 
下一个五年,李宁能否带领李宁公司冲击2000亿,并重新坐上国内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ipug5q5nJI7M8Meeo8Y4w

谁在操纵特朗普?

谁在操纵特朗普?

 

作者:君临研究中心

来源:君临(junlin_1980)

 

一个幽灵,在美国政治空气中游荡。

 

过去,他在沉睡,在蛰伏,他在等待一个时刻,重新支配北美大陆。

 

我们看着美国,搞出了文明的冲突,昨天女权神圣,今天LGBT,明天黑命贵,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让美国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多少年来,美国自由派和民主党活在自己的频道里,一意孤行,长期奉行对内多元主义,对外普世主义政策。

 

根本不顾这些政策,是否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可,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2016年,美国沉默的大多数站了出来,被蔑称为民粹的他们,选出了“自己人”——特朗普。

 

让这幽灵得以降临。

 

以特有的粗鲁方式,特朗普与他的选民携手宣布:

 

美国不是全人类的美国,而是美国人的美国;美国也不是多元包容的美国,而是白人优先的美国。

 

这个幽灵,就是逝于2008年的萨缪尔·亨廷顿。

 

谁在操纵特朗普?

 

1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者,亨廷顿的著作充满争议,人送外号“乌鸦嘴”。

 

可“乌鸦嘴”更像一种褒奖,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对时局的预测远超常人,被他惊人的洞察力所折服。

 

纵观他的思想:

 

无论是对移民政策的批评,还是对盎格鲁-新教文化的呼唤。

 

无论是对民族主义的推崇,还是将中国作为核心假想敌。

 

无论对“达沃斯人”(国际化的富裕精英阶层)的反感,还是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愤慨。

 

亨廷顿均与特朗普的内政外交理念,存在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尽管在中文媒体中,特朗普被描述为一个胡言乱语,不按套路出牌,逗逼又张扬的地产商。

 

然而事实是,特朗普兑现了绝大多数竞选时的承诺。

 

尽管他粗鲁的像邻家大叔,但他是沃顿毕业的商界精英;尽管他应对疫情不力,但并不妨碍他的支持者更加狂热的支持他。

 

不管媒体再怎么挤兑他,精英们再怎么埋汰他,我们认为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几乎毫无悬念。

 

美国人民唤醒了亨廷顿的幽灵,幽灵也将继续激发美国人的自我意识。

 

过去几十年的美国,其实是一个假美国。

 

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才像是真美国。

 

上任一年,特朗普削减了政府管制,降低税率,重新团结了盟友,失业率处于历史低点,美股连创新高。

 

2017年11月,特朗普访问北京,表态不再会容忍贸易上的让步与损失。

 

12月,中国这边还在回味“新时代中美关系新蓝图”,对不和谐问题只字未提。

 

那边,特朗普提出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从“合作伙伴”和“值得警惕”的国家,定位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修正主义国家”。

 

2018年2月,美联邦政府正式启动美墨边境隔离墙工程。

 

3月,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挑起毛衣战。

 

4月,美国制裁中兴。

 

5月,美国撕毁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战火重燃。

 

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提出,并不断被重申。

 

7月,基辛格评价特朗普说:

 

历史上不时地出现一些人物,他们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并且强迫它脱下旧时代的伪装。

 

这个结束的时代,就是被知识界寄予厚望的自由多元主义时代。

 

正如二把手最能捕捉一把手的细微变化一样。

 

中国的精英们,也敏锐的察觉到,老大变了,世界必然随之改变。

 

老大变成什么样了?

 

作为特朗普背后的幽灵,只有通过亨廷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著作,来还原真美国。

 

2

 

亨廷顿一生关注的问题,都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大问题。

 

关心大问题的野生国师多了,亨廷顿之所以名垂青史,在于不仅具有发现大问题的洞察力,还有建构大理论,将利益诉求包装在宏大叙事中的文笔和能力。

 

这就是一等一的政治学,不是象牙塔里的曲高和寡,敝帚自珍。

 

作为最核心的笔杆子,政治学的关键,在于创造理论,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家行为辩解。

 

在这个层次上,亨廷顿始终坚持的,就是国家利益优先的民族主义。

 

这也是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理论基础。

 

可国家利益看不见摸不着,他到底是什么?

 

在美国,他不仅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更要捍卫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

 

在中国,你也许接受过初心使命的主题教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对照一想,国家利益其实就是回答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假如这三个问题出现混乱,国家失去方向,还谈什么国家利益?

 

所以在不同历史阶段,当美国国家国家利益出现认同危机时。

 

亨廷顿就会著书立说, 拔乱反正,从理论上为美国指点迷津。

 

主要是以下5本: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

《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1981)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1991)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2004)

 

这5本书问世的年代,正好对应了冷战高峰、冷战后期,后冷战时期。

 

在这些历史阶段,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亨廷顿展现了灵活而不僵化的理论身段。

 

从强调权威,接着转向民主,然后又是文明冲突,创造了三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叙事方式。

 

用中文语境讲,这也似乎对应了“坚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 。

 

当然,强调什么,突出什么都不重要,那只是一层涂在表层,肤浅却精致的奶油。

 

国家利益优先的民族主义,牢不可破的国家认同,才是那层垫底的蛋糕。

 

3

 

20世纪60年代末,冷战高峰,苏联处于攻势。

 

亨廷顿出版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提出政治秩序优先,强调集中甚于民主。

 

一时间,学界哗然,亨廷顿被批“美奸”,竟将苏联政体与美国相提并论,否定民主价值,鼓吹威权专制。

 

事实上,众人误读了亨廷顿。

 

借助这本书,亨廷顿为美国的“灯塔泯灭”和“双标”进行了逻辑自洽的辩解。

 

在西方看来,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会带来民主化。

 

民主化能阻止发展中国家倒向苏联,倒向共产主义,并帮助西方自由民主制终结历史。

 

但现代化是一个美丽却危险的梦。

 

二战后,新独立的后发国家历尽波折,仍难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反而由于实现现代化的努力而带来政治动荡、族群撕裂、社会崩溃。

 

因为经济发展带来打破原有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势必带来强大的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

 

而成功的民主制,远不是投投票那么简单。

 

此时,缓慢发展的政治制度,跟不上群众参政议政的热切,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化没有形成强调程序正义的那种西式民主观,催生了很多激进左翼运动和民选左翼政府。

 

在一个缺乏法治传统和理性文官体系的国家,贸然实行民主,造成的灾难,其实远甚于独裁专制。

 

尽管左翼政权在国内实行反资本主义、反美的国有化政策,但多数民众支持左翼政府。

 

这时候美国就陷入了两难:

 

支持民主就得接受左翼政府,但左翼政府反美;

 

支持独裁政府,虽背上反民主的坏名声,但独裁政府铁杆反共,对美国也比较友善。

 

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国最终站独裁者一边。

 

基于此,美国参与了一系列推翻民选政府的活动:

 

1953年推翻伊朗民选总统莫萨德;1964年颠覆巴西古拉特政府;1973年颠覆智利民选总统阿连德。

 

那一时期,美帝的霸权行径,遭到了东方大国连篇累牍的批评。

 

谁在操纵特朗普?

▲ 1972年前,直斥美帝黑手   来源:《人民日报》

谁在操纵特朗普?

▲ 1972年后,批评的调子有所缓和   来源:《人民日报》

 

在亨廷顿的笔下,美国的干涉别国内政,没有遵循僵化的民主教条,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外交政策。

 

因为发展中国家社会动荡,会为共产党上台提供可趁之机,因为历史证明:

 

“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式的运动恰恰有本事来弥补社会动荡的短处 ”

 

“对于那些深受冲突和动乱之祸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共产党人能提供某些保持政治秩序的定心丸 ”。

 

所以,在动荡的环境下,国家恰恰需要权威,来控制可能出现的政治不安定。

 

从而坚定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深入进行下去。

 

都是非民主,那么相对共产主义而言,威权主义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作为自由世界的“灯塔”,不能有道义上的失分。

 

那《变化》所做的,就是为美国提供了一套更精致的辩解,哪怕说了对手的好话。

 

实际上,那是个理想主义勃发的年代,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日本或是西欧。

 

美国人开始醒悟并正视:

 

美国理想和美国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面对这种认知失调,亨廷顿认为:

 

美国人不得不发展出一些独特的方式来应对自由主义理想与政治现实间之鸿沟,以此实现权力的合法化,让人民接受统治。

 

庸俗点说,就是如何将“双标”合理化。

 

对美国理想的质疑,自然不能靠满街刷美国理想的标语去平息。

 

亨廷顿选择了一种迂回的方式,对美国信条提出了批评。

 

他指责个人主义至上的美国人,历来对政治权威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无法理解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初级阶段,需要的恰恰是权威。

 

4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阿富汗烂泥坑,石油牛市的终结,又让苏联经济的海市蜃楼破灭。

 

内忧外患,国力衰退的苏联,让冷战的天平向美国倾斜。

 

曾受美国支持的各独裁政府,也因镇压异己的暴政,开始越来越不得民心,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与此同时,民主这个标签从社会主义转移到资本主义的理论工作已经完成。

 

谁在操纵特朗普?

▲ 民主归属问题,想一想民主德国和朝鲜国号 

 

而且80年代贫富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再分配压力的减小,减少了精英阶层对民主化的忌惮。

 

谁在操纵特朗普?

▲ 收入的不平等情况    来源:《21世纪资本论》

 

自由民主,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的标配。

 

那么后发国家的民主化,开始与美国国家利益逐渐合拍。

 

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国家安全环境的大幅改善,亨廷顿的理论工作自然相应调整,开始淡化政治秩序优先论。

 

他相继写了《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开始成为民主化的支持者和诠释者。

 

一方面,可以洗刷曾支持独裁政府的污名;

 

另一方面,可以介入民主化进程,影响民主化后的政权靠拢美国。

 

就《美国政治》来说,这大致相当于美国理想的“四个自信”。

 

就《第三波》来说,这大致相当于美国理想的“一带一路”。

 

在《美国政治》一书的开头, 他引用一位毕业生的檄文:

 

我们没有宣告一个新真理来挑战旧真理,相反,我们引用前辈的真理来抗议他们背弃真理。背叛者是你们,不是我们。事实上,你们才是颠覆分子,我们则是忠诚之士,骄傲地重申着被你们遗忘的誓言。

 

借用青年学生的理想主义,亨廷顿点出了美国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他指出,美国人不同于欧洲人,美国人之间没有意识形态分歧。

 

他们共同信仰包含了自由、民主、平等、个人主义、法治、有限政府等原则的美国信条。

 

美国人是天真的,对美国信条的信仰,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

 

假如美国人放弃对信条的信仰,那么就没有美国例外,他们是世界上对意识形态最敏感的民族。

 

政治理想,构成了国家认同的核心。

 

正因为近乎天真的虔诚,美国人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才如此敏感。

 

谁在操纵特朗普?

▲ 来源:《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每到了美国信条激荡时期,道德主义者就会用理想去问责现实,揭露美国的种种“罪行”。

 

这就是美式“双标”,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但从未想过兑现的谎言。

 

可毕竟亨廷顿是理论大师,他论证道——

 

尽管美国看起来虚伪。

 

不是因为它比其他国家更坏。

 

而是因为美国人对理想更当真。

 

所以他不认为美国是一个谎言,在书的末尾,他写了君临最喜欢的一句话:

 

美国不是谎言,而是失望。但它之所以是失望,正因为它也是希望。

 

因为它不仅适用于美国,也适用于中国。

 

通过高明的论证和细致的洞察,文笔优美的亨廷顿不仅为美式“双标”正名。

 

更升华了美国的“伟大”,在现实世界里保存了一束理想主义的光芒。

 

亨廷顿写作此书十年后,一位中国青年学者访问美国,他将访美的所看所想写成了一本书,书名精确概括了这一矛盾,叫《美国反对美国》。

 

5

 

时间到了1991年,民主化洪流几乎淹没了铁幕内的世界。

 

随着老大哥的解体,美国对外输出民主开始一马平川。

 

亨廷顿不再满足做提升自信的工作,摇身一变,开始扮演推动者的角色。

 

盛赞民主的《第三波》便应运而生。

 

但这是亨廷顿的败笔,他虽然主张对外推广民主,但并不关心民主是否为后发国家带来良性的改善。

 

真正的目的,在于为美国创造一种“民主世界大团结”的全球环境。

 

不过,事情很快就变得不对劲。

 

冷战后,世界成为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

 

最强大的敌人被肢解后,美国独孤求败,失去斗争方向,举国上下对国家利益缺乏共识。

 

自从里根开启新一轮自由化以来,经济上行,歌舞升平,内政外交政策逐渐被国内的、跨国商业利益与非国家的种族利益主导。

 

过去让位于国家安全的移民、种族、精英阶层“非国家化”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谁在操纵特朗普?

▲ 精英“非国家化” :发财时强调国民身份,出了状况就“世界公民”    来源:法影星入俄籍

 

威胁着美国人的国家身份认同。

 

在美国需求“再次团结”起来的时刻,掌握话语权的精英却在倡导多元文化主义,反对同化。

 

精英们的理想,是以种族、民族、性别、性取向等界定的群体权利,来取代个人权利。

 

在亨廷顿看来,这不仅仅是个三观问题,而是一个性质严重的“和平演变”问题。

 

因为这挑战了传统的美国理想。

 

对意识形态很敏感的亨廷顿,随即挺身而出,认为美国需要:

 

1、重新设立假想敌,作为对内凝聚共识,对外团结盟友的基础;

 

2、合纵连横,既要阻止地区霸权联合抗衡美国霸权,又要遏制地区大国发展。

 

这就是引爆全球的“文明冲突论”写作出发点。

 

当然,中国人很熟悉这套逻辑,不就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吗。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亨廷顿创造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框架。

 

他将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划归为七个文明圈,分别是:

 

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

 

文明的冲突好理解,但冲突的对象却被他快刀斩麻,一分为二。

 

即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

 

其他文明最适合当假想敌的,首推拥有伟大文化传统的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

 

但伊斯兰文明缺少一个核心国家,组织涣散。

 

真正能入亨廷顿眼的,只有中华文明。

 

因为中国早熟,天生具有现代理性和高度组织性。

 

他写道:

 

美国和中国几乎在所有重大政策问题上都没有共同的目标,两国的分歧是全面的。

 

《文明的冲突》出版于90年代中后期,此刻的亨廷顿已经看出,西方文明在衰落。

 

对此,他开出的药方,是理直气壮的双标。

 

即:在美国内部要搞“统一思想,两个维护”的一元文化,对外还是推普世价值,多元主义。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亨廷顿的迂回。

 

他表面上写的是世界问题,着眼的却是美国内部问题。

 

作为移民国家,美国就是小世界。

 

美国内部的多元文化主义泛滥,势必瓦解少数族裔对美国的国家认同。

 

看来,亨廷顿的法宝,还缺一个“党的建设”。

 

6

 

2004年,亨廷顿出版了最后一部专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书名出自美国宪法序言的首句:

 

“我们,美国人民…… ”。

 

那么,我们是谁?

 

书中,他修正了《美国政治》中提出的美国理想立国论,将美国理想具体为盎格鲁—新教文化。

 

所谓盎格鲁—新教文化,包括从英格兰的“都铎宪制”继承来的语言、政治和法律体制,也包括当年不见容于英国的基督教新教。

 

其中新教价值观最重要,是“美国理想”的主要来源。

 

而多元文化的泛滥和墨西哥、拉美移民的持续增加,让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国理想,有可能被边缘化。

 

谁在操纵特朗普?

▲ 不同民族的归化率    来源:《我们是谁》

 

美国就不再是美国了。

 

亨廷顿指出,问题不在于美国大众,大众是爱国的。

 

相对于精英,他们的三个意识(国家意识、文化意识、民族意识)更为浓烈。

 

问题在于精英阶层。

 

在全球化时代,利益来源的全球化,让他们失去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漠视群众的呼声。

 

在精英眼中:

 

民族主义是邪恶的,国家特性是可疑的,爱国主义是陈腐的。

 

说白了,大众无法像精英那样,拍拍屁屁就可以换个国籍。

 

这群精英还不停用多元文化、历史虚无来消解美国的核心文化。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如何才能重新唤醒美国精英的国家意识呢?

 

谁在操纵特朗普?

▲ 被唤醒国家意识的精英慷慨陈词:“中国偷我们的技术”   来源:网络

 

答案依然是:

 

CHINA

 

谁是美国人的问题,就变成了谁是美国敌人的问题。

 

谁在操纵特朗普?

▲ 来源:《我们是谁》

 

根据亨廷顿的定义,美国的敌人:

 

意识形态上与己为敌,种族文化上与己不同,军事上又强大到足以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可信的威胁。

 

放眼全球,这个敌人只能是中国。

 

那么一旦敌人被确定,美国的民族主义就会激活,借此整合内部力量,消解多元文化主义。

 

也就恢复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主体文化的地位了。

 

亨廷顿还引用了苏联的反面教材:

 

苏联一开始就将自己界定为世界共产主义的领袖,从事反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宏伟斗争,缺少了这一斗争,苏联就没有了特性,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很快就分崩离析。

 

7

 

要理解美国,首先就是认识美式“双标”——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正如亨廷顿所言:

 

民主是被推崇的,但不是用来让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执政的;

 

(我们)希望伊朗和伊拉克遵守核不扩散条约,但却放任以色列(发展核武);

 

自由贸易是经济成长的良药,但却不适用农业;

 

中国人权状况是问题,但沙特的人权状况则不是;

 

但任何政策不可能只有收益没有成本,奉行普世价值虽让美国“伟大”,但现实的土壤却是残酷乏味的,理想越崇高,目标越伟大,反而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直至撕裂社会。

 

可菲茨杰拉德说过:

 

如果一个人能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等的智慧。

 

拥有一等智慧的毕竟是少数,所以美式双标容易被观察,却复杂的让人难以理解。

 

一方面,美国人有实用主义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美国人又有新教为底色的宗教化理想主义,且远比我们想像的强烈得多。

 

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也熏陶出中国人实用主义的世界观。

 

如果中国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美国,往往就容易落入“阴谋论”与“洋人唯利益论”的狭隘模式。

 

中国人指责美国人不懂中国,但中国人是否又真正理解美国?

 

尽管有人说上面还有人读《货币战争》,但我们认为,读亨廷顿的才是主流。

 

中美两国,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超大规模国家,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亨廷顿说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美国难道不是?

 

特朗普的施政方针其实清楚的昭示了,他践行了亨廷顿的内政外交路线,捍卫WASP最后的尊严,挽救美帝于危急存亡之秋。

 

他直斥由精英掌控的媒体为Fake News,直接响应底层民众对精英阶层的厌恶。

 

在大洋彼岸,中国人在走群众路线,精准扶贫,要不忘初心,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两国,都选择了相似的政策,用民族主义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国家认同的危机。

 

在《变化》中:

 

我们读出了发展中国家需要权威的合理性。

 

一个国家的民众没有形成对“核心价值观”宗教般的虔诚,如果盲目限制、消解权威,往往就会导致各地自行其是、偏离失控。

 

一个四分五裂,没有共同信仰的散装大国,如何形成统一市场,又如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呢?

 

可要说美国人对政治权威的必要性认识不够,那中国人对权威又是否过于依赖和迷信?

 

在《美国政治》中:

 

中国又何尝没有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新中国的诞生,何尝又不是一群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每当我们纪念他们的时候,也会陷入沉思,如今的中国,是不是当初他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

 

在《文明的冲突》中:

 

尽管我们是一个汉族占主体的国家,但从边疆到渔村再到海岛。

 

同样有着文明的冲突,同样面临着国家认同的严峻问题。

 

尽管无数人通过改革开放获得了财富,跃升精英阶层,但也染上拍拍屁股就走的“国际公民”的虚伪。

 

美国人要问一句:我们是谁?

 

中国人也要问一句:我们是谁?

 

恰逢百年变局,美国人读亨廷顿,中国人也读亨廷顿。

 

亨廷顿还说过:

 

西方的崛起不是因为价值观,而是因为高度组织性的暴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VWAv4ZCxxH2uUpU79S2lQ

让你惊诧的同名不同效的辅酶Q10

让你惊诧的同名不同效的辅酶Q10

鲜为人知的辅酶Q10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上常见的氧化型辅酶Q10  (Ubidecarenone,CoQ10,泛醌),在人的肌体中只含有7%;另一种是还原型辅酶Q10(Ubiquinol,CoQ10H2,泛醇),在肌体中含有93%,它才是与人体自身细胞所生成结构一致的辅酶Q10。它们的结构区别如下:

让你惊诧的同名不同效的辅酶Q10

      泛醌(拼音kūn)为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要在小肠吸收后才转化为泛醇供人体使用;泛醇为脂溶性较弱的物质,但亲水性比泛醌更强,更容易吸收,正是它给人体细胞提供能量和捕捉自由基,比起泛醌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8倍,因此,效果远远高于泛醌,而且在血液里的持续时间也超过泛醌。这个事实是在1992年才被人们所了解,在人体内发挥出辅酶Q10作用的并非是氧化型泛醌,而是还原型泛醇。

国外有一个使用泛醌和泛醇的功效比较研究试验,受试者均为40岁以上,包括吸烟者、易疲劳者、服他汀药物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泛醌100mg/每天,服用10天,结果有59%的人无效,再将这些无效的人停止泛醌,间隔30天,再使用泛醇,结果有效果的达74%。

目前,中国药典记载和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辅酶Q10药品 有99个。作为临床治疗用药,无论是胶囊剂、片剂或是注射剂都是氧化型辅酶Q10(泛醌),市面上很少有泛醇销售。仅知道全球生产细胞营养产品最高品质,并获得27个以上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的美国爱睿希公司在销售活性辅酶(泛醇),其配方中还加入了专利胡椒素,使泛醇的吸收率显著提升。活性辅酶无需体内转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中国很多消费者是通过爱睿希香港分公司很容易买到。美国爱睿希公司已经于2013年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保税区建立了合法的分公司并开业。

日本是最早开发了辅酶Q10(泛醌和泛醇),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据统计,全球有90%的辅酶Q10产品来自日本。泛醇因其功效更大,其原料价格比泛醌要高四倍。很多国内外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生产泛醌也不愿生产功效8倍的泛醇产品。正是国内外消费者大多缺乏对于泛醇的认识,以为辅酶Q10就是泛醌一种,并不知道是同名而功效差距巨大的两种产品。只盲目地按便宜的买,却忽略了功效才是使用产品甚至是救命的最重要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人均寿命最高为84.2岁,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中国人均寿命为76.4岁,在全球排名第52位。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日本人的长寿还和他们的心脏健康有关。日本是全球心脏最健康的国家。资料显示,全球因心脏病死亡人数占到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3。而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041%,全球最低。与他们很早就广泛宣传和使用辅酶Q10来保护心脏有关。据资料统计:日本有超过1200万人长期服用辅酶Q10。

辅酶Q10的发现:

辅酶Q10于1957年被发现,1958年,辅酶Q10研究之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卡鲁福鲁卡斯博士认定了其化学结构,并因此获得了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普利斯特里奖。直到197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生物化学家米切尔博士发现辅酶Q10的确切功效,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目前,辅酶Q10已经在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还广泛将其用于营养补充剂、食品、化妆品添加剂及预防医学领域。

米切尔博士同时发现人体中辅酶Q10的总含量仅为500-1500mg,主要分布在心、肝、肾脏之中,20岁左右时达到高峰,而后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在心脏中浓度的减少特别明显。50岁的人比20岁的年轻人心肌中的辅酶Q10减少了50%,70岁则减少了57%。专家把辅酶Q10的成功提取称为:“找到了心脏年轻, 人类长寿的金钥匙,未来生命医学发展方向的坐标系。”

让你惊诧的同名不同效的辅酶Q10

      生命科学家的惊世发现:人体内辅酶Q10含量下降25%时,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就开始涌现,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咽炎、免疫力降低、牙周炎、乏力、肥胖症等等;更可怕的是,当辅酶Q10下降75%时,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必须适时补充高品质、高功效的辅酶Q10(泛醇)。

 

医学报道辅酶Q10的12大功效:

   1.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绞痛、冠心病、中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脑梗塞、脑缺氧。临床研究表明辅酶Q10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300%。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10%。有51%的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了辅酶Q10后,平均在4.4个月就能停止1-3个降压药。有55.3%的偏头痛降低发作。

   2. 提高细胞能量、增强细胞活性:增强精力、体力和耐力,减少困倦感,对负重登高楼明显轻松,对60岁以上的老人、多病衰弱者效果非常显著。

   3. 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中风、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症、亨廷顿舞蹈病、神经遗传病、共济失调。

4. 抗衰老、减少皱纹、美容护肤:8倍强抗氧化作用,对抗自由基。很多高档化妆品和护发素中含有辅酶Q10。可防止皮肤胶原蛋白被降解,保护皮肤弹性,减少皱纹,袪斑、增加肌肤明亮度、美白皮肤。修复干枯、发叉的头发和预防脱发、斑秃(专利文献报道)。德国科学家报道持续使用辅酶Q10 6周眼部深度皱纹改善27%,持续使用10周,鱼尾纹和皱纹显著改善43%。

5. 帮助牙龈恢复健康:对50岁以上的人体内辅酶合成大大降低,特别是吸烟者导致的牙龈肿痛、牙龈萎缩有较好效果。

6. 抗肿瘤和预防肿瘤:研究表明,辅酶Q10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对于晚期转移性癌症有一定疗效,对化疗和放疗者有帮助减轻不良反应。

7. 提高免疫能力:辅酶Q10的超强抗氧化作用,让人体免受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免疫系统,辅助治疗哮喘及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是对抗各种疾病最好的天然屏障。

8. 改善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

 9. 改善糖尿病:降低胆固醇、高血脂、高血糖,减少由血管栓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的坏疽。

10. 对消化道溃疡有修复作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

11. 改善男性不育:增强精子活力。

12. 对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患者尤其重要: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体内辅酶Q10高达40%,补充辅酶Q10能够迅速缓解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体内辅酶Q10合成减少造成的肌痛、疲劳和肝脏损伤。

体内辅酶Q10流失的自测:

1. 心悸;2. 心动过速;3. 心动过缓;4. 心脏肥大;5. 心力衰竭;6. 心绞痛、冠心病;7. 水肿;8. 丢三落四,记性差;9. 失眠多梦;10. 舌面糜烂;11. 面部皱纹多;12. 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不牢固;13. 指端暗红;14. 困倦乏力;15. 面颊赤红;16. 胸闷、气短;17. 免疫低下,经常感冒;18. 头晕头痛;19. 高血压;20. 高血脂;21. 高血糖;22. 体格虚弱。

以上选项超过2项,说明您体内的辅酶Q10正在流失,您需要适量补充。超过5项,说明您体内辅酶Q10正在加速流失,超过7项,您体内辅酶Q10严重流失,建议您赶快去作全面身体检查,并尽快补充功效8倍的辅酶Q10(泛醇)。

辅酶Q10的药理毒理(安全性):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在小白鼠及大白鼠其LD50均大于4000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给予雌雄大白鼠每日40mg、200mg及1000mg/kg,共用5周,雌雄家兔每日6mg、60mg及600mg/kg,连续应用23天,受试动物的血液、尿液检查。形态观察均无特殊变化。慢性毒性实验,给予雌雄大白鼠每日6mg、60mg及600mg/kg连续26周,受试动物的一般状态、血液和尿检查、形态观察均无特殊改变。

辅酶Q10的致畸实验:

雌性大白鼠受孕前至受孕初期,按每日10mg、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经口给予本品,结果表明对受孕及着床无影响,对胎仔的发育也无抑制和致畸现象。在器官形成期,每日给予10mg、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结果显示母体、胎仔及新生仔均未见异常,也未见有致畸现象。在雌性大白鼠的围产期及哺乳期内,每日给予10mg、 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结果表明对母体和新生仔的形态、发育、机能、生殖能力以及胎仔均未见有影响。

目前,由于辅酶Q10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上是OTC产品,即不用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按说明书服用,具有安全性和确切疗效的产品。辅酶Q10并未发现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人体内辅酶Q10含量的高低作为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辅酶Q10被全球应用的时间表:

1980年辅酶Q10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接受为治疗心脑血管药物。

1984年辅酶010被美国FDA接受为治疗癌症药物。

1985年辅酶010被日本国家药管局列入治疗心血管药物。

1989年辅酶010被中国卫生部列入临床应用。

2000年辅酶Q10被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入中国药典,第2部。

2002出版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将辅酶010列为33种常见疾病的人群必需营养之一。

2006年9月25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以辅酶Q10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辅酶Q10在我国才逐渐开始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8lKzLJd2wTg0S8eTRz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