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全国各地区美术实力top10院校
1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安徽大学:位于合肥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安徽省,安徽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师范大学:位于芜湖市,安徽省、教育部共建高校
安徽工程大学: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是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位于马鞍山市,安徽省与科学技术部共建高校
安徽建筑大学:位于合肥市,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淮北师范大学: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直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安徽艺术学院: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适应区域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类人才。
/
2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教育部直属高校、世界一流学科(美术学、设计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设计学)、十大时装设计名校、原八大轻工院校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第一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北京电影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第一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北京市、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
中央戏剧学院:30所,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
北京服装学院:八大纺院之一、十大时装设计名校之一
北京印刷学院:18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仅限艺术设计,传媒类院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
中央民族大学:正厅级98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教育部直属
/
3
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油画专业一流、十大时装设计名校之一
重庆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西南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重庆师范大学: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一所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与工信部共建高校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
4
福建
厦门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福州大学:211工程大学,美术类办学在厦门,隶属于福建省,福建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州市,福建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华侨大学:位于泉州市,隶属于统战部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
集美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福建工程学院: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
5
甘肃
兰州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市,甘肃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兰州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兰州交通大学:一所以工科为主,各学科兼有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6
广东
广州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州市,正厅级985、隶属于教育部
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广州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广东省,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市,211工程大学、统战部直属高校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
深圳大学: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
广州大学: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汕头大学:广东省、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共建高校
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州市,广东省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
7
广西
广西艺术学院: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类院校之一,广西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
广西大学:位于南宁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广西师范大学:位于桂林市,广西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与工信部共建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南宁市,广西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
桂林理工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科技大学:一所多学科高等学校
南宁师范大学: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高校
北部湾大学:广西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
8
贵州
贵州大学:位于贵阳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阳市,贵州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
贵州财经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
9
海南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海南省、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
海南师范大学:位于海口市,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10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位于天津市,河北省、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保定,教育部直属
河北大学:位于保定市,省部合建高校,河北省与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燕山大学:位于秦皇岛,河北省、工信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河北师范大学:位于石家庄,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华北理工大学:位于唐山市,河北省、国防科工局、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
河北科技大学:位于石家庄,河北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
11
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
东北农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211工程大学,黑龙江直属高校,黑龙江省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黑龙江大学:位于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高校中第一个创办以培养商业艺术设计人才为主要特色的设计学院
/
12
河南
郑州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省部合建高校
河南大学:位于开封市,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为河南艺术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八大轻工院校之一,河南省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新乡市,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原工学院:位于郑州市,原郑州纺织工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位于郑州市,河南省与水利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郑州市,河南省与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洛阳市,河南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
13
湖北
湖北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武汉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武汉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武汉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武汉纺织大学:八大纺院之一、、十大时装设计名校
湖北工业大学:位于武汉市,设计学科1978年办学
/
14
湖南
中南大学:位于长沙市,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长沙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湖南省
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株洲市,湖南省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位于长沙市,湖南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
湖南科技大学:位于湘潭市,湖南省、国防科工局、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
湘潭大学: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
15
江苏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
江南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八大轻工院校之一
苏州大学:211工程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00多年的办学历史,211工程,江苏省直属高校,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东南大学:位于南京市,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工信部
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工信部
中国矿业大学:位于徐州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江苏师范大学:位于徐州市,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16
江西
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八大轻工院校之一
南昌大学: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南昌市,江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江西财经大学:位于南昌市,江西省、财政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
华东交通大学:位于南昌市,江西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国家铁路局共建高校
东华理工大学:位于抚州市,江西省、自然资源部、国防科工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建高校
江西理工大学:位于赣州市,江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17
吉林
吉林艺术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吉林大学:985工程大学、教育部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长春市,211工程大学、教育部
延边大学:211工程大学,吉林省直属高校,位于延边州延吉市,吉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18
辽宁
鲁迅美术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沈阳音乐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东北大学:位于沈阳市,正厅级985、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隶属于教育部
辽宁大学:位于沈阳市,211工程,辽宁省直属
大连工业大学:八大轻工院校之一、十大时装设计名校
/
19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位于呼和浩特市,211工程、省部合建高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高等艺术学府
/
20
宁夏
宁夏大学:位于银川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北方民族大学:位于银川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21
青海
青海民族大学(位于西宁市)
青海师范大学(位于西宁市)
/
22
山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
山东大学:位于济南市,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山东师范大学:位于济南市,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青岛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位于济南市,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均在日照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济南市,原山东轻工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轻工业部
/
23
上海
东华大学:八大纺院之一、十大时装设计名校、211工程,教育部直属
上海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上海市,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高校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8所,民办院校
同济大学: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华东师范大学:正厅级985、双一流B类、隶属于教育部
华东理工大学: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24
山西
山西大学:位于太原市、省部合建高校
太原理工大学:211工程大学,山西省直属高校
山西师范大学(位于临汾市)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位于大同市)
中北大学:位于太原市,山西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山西财经大学(位于太原市)
山西农业大学:位于晋中市太谷区,山西省与农业农村部
山西传媒学院:位于太原市、第三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山西省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高校
/
25
四川
四川音乐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四川大学:位于成都市,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西南交通大学:位于成都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隶属于四川省,四川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四川师范大学(位于成都市)
西南民族大学:位于成都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华大学(位于成都市)
西华师范大学(位于南充市)
西南科技大学:位于绵阳市,四川省、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26
西安
西安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第三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西北工业大学:位于西安市,985工程大学、隶属于工信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咸阳市,985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隶属于教育部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西安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
西北大学:位于西安市,211工程大学,隶属于陕西省,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陕西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八大轻工院校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西安工程大学:前身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
/
27
天津
天津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天津工业大学:八大纺院之一、十大时装设计名校,天津市、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天津大学: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
南开大学: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八大轻工院校之一,1985年开始招生
天津理工大学(1994年开始招生)
/
28
新疆
新疆艺术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新疆大学:位于乌鲁木齐市,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省部合建高校
石河子大学:位于石河子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新疆师范大学(位于乌鲁木齐市)
/
29
西藏
西藏大学:位于拉萨市,211工程大学,,省部合建高校
/
30
云南
云南艺术学院: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昆明市,云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省部合建高校
云南民族大学:位于昆明市,云南省、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云南财经大学(位于昆明市)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西南林业大学:位于昆明市,云南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
/
31
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九大美院之一,世界一流学科(美术学)、第一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十大时装设计名校、浙江省、教育部与文化部共建高校
浙江理工大学:十大时装设计名校
浙江传媒学院:位于杭州市,第二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高校
浙江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隶属于教育部、第二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位于杭州市,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浙江师范大学(位于金华市)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位于杭州市,浙江省、商务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浙江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
宁波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宁波市、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goy5uwjAriCsEyOtv1ycw
19世纪末的一天,沙皇尼古拉二世收到了一份来自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礼物——一幅版画。
末了,威廉二世没忘了题上小字:
自黄祸论始,远东的中俄关系史,便成了一部血与泪的排华史。
义和团大肆毁坏电话线路,甚至东清铁路(俄国修建的赤塔-满洲里-海参崴铁路中国段的名称),这正好给了俄国发难的机会。
| 东清铁路,西起俄国境内的赤塔,途径满洲里、齐齐哈尔、哈尔滨、绥芬河,东至海参崴。1920年后改名为「中东铁路」。
图片来源:Wikipedia
于是,沙皇又集结军队,从伯力前往海兰泡驻扎。尔后,在尼古拉二世的指示下,阿穆尔省以在海兰泡(俄国人称为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hchensk,意思是报喜城,现为阿穆尔州首府)的华人有义和团同盟为名,开始驱逐与种族清洗。
| 正在押解海兰泡华人进行屠杀的俄国士兵。
海兰泡、伯力、海参崴等等,不再属于中国,库页岛也一并成为俄国领土。
长久以来,俄国东西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西伯利亚和东部沿海地区简直是流放罪犯之地的代名词,连契诃夫在给友人的信中,都说这里:
为了发展东部,沙俄政府曾经鼓励人们移民,但收效甚微。
俄国人不想去的地方,恰恰是中国人愿意前往的地方。
中国人进入俄罗斯一般有水陆两条线路,水路从山东沿海港口出发,乘坐船只到达海参崴;陆路则是取道东三省,越过边境线到达俄罗斯。
这也是为什么俄国华工中有大批山东省、直隶和东北人的原因。
主持修建铁路的交通大臣谢尔盖·维特,不仅把这条铁路视为东西贸易的基点,更重要的是「俄国能在任何时间内在最短的路上把军事力量运至海参崴并集中于满洲、黄海海岸及离中国首都的近距离处。」
如果算上非法移民的劳工,华人的数量比上述统计还要多得多。
但从1910年起,华人数量出现断崖式减少,从9.22万人,减少到7.6万人。
为什么人数骤减?
原因也很简单,针对华人的第二次大清洗,正在到来。
1911年鼠疫爆发后的华人驱逐令,只是俄国大规模排华的序曲,高潮发生在苏联掌权之后的海参崴大清洗。
海参崴大清洗
山东人把去海参崴谋生称作「闯崴子」。
凭借这个优良的深水港口,俄罗斯可以挟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以及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部署。
|1990年,海参崴上驻扎的苏联太平洋舰队。
图片来源:US Government
对于那些在清政府统治下无力谋生的中国人,海参崴同样是个好地方。
来到海参崴的中国人,多为季节性移民。每年3月到12月期间,他们到矿藏、林场、狩猎场等地打工。通过辛勤的劳作,一名工人总共可以存下150到300卢布,这要比待在清帝国的境况好一些。
中国餐馆、修鞋匠人等,也都随处可见。
图片来源:State Archive of Primorsk Region in Vladivostok
一个可以想见的理由是,勤劳的华人给当地白人(包括俄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移民来此的白人)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图片来源:潘晓伟《十月革命前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商业活动》
1929年,国民政府和苏联发生「中东路事件」,为了报复中国,苏联大量驱逐并抓捕华人,在海参崴被抓捕的华人就高达7000名。
| 中东路事件中,苏联军队夺取东北军旗帜。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37年12月23日,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叶若夫向远东边疆区内务管理局局长柳什科夫发出密函,内容是:
官方当时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披露,远东地区被认定有罪的中国人共5816名,被处决的人共有3123名,被投入监狱的共有2693名。
此后,有数据显示,一年内被驱逐出境的中国人多达11198名。
| 海参崴市中心的列宁雕像
双方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将远东地区的华人迁往新疆、哈萨克斯坦及中亚等地。
秦晖教授在《谁是中国真正的朋友和敌人》中就谈到:
「对华人最坏的国家,我们认为是最友好的国家,对华人最好的国家我们认为是最敌对的国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zCg37THVk70pq0RuILd_g
“在北京活得那么累,你说你到底图啥?”
“房价那么高,工资都付给房东了,有什么意思?”
“大城市开销这么大,一年也存不了什么钱。”
“连个对象都找不到,还不如回家,都帮你置办好。”
……
买不起的房子,挤不上的地铁,散不去的雾霾、控制不住的无力感…
因为压力、因为疲惫、因为孤独,每一个还在大城市打拼挣扎的人,谈起“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内心总会有波澜。
我们谈论了很久、争吵了很久,但真正逃离走的,又有几人?久而久之,“能逃离北上广竟也变成了一种奢侈,一种权利。”
无论是逃离还是停留,终究是每个人的自我选择,是在理想和面包之间的又一次权衡。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
为什么全民迷恋“北上广”?
文 | 许子东
前年在北京办讲座,碰到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两人分别是大网站和出版社的普通编辑,开着一辆宝马X1,颜色并不好看,据说是特价产品。他们开车送我,在四环路上塞了一个多小时车。
从聊天中得知,他们多年前在北京四环外买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当年一百多万,现在值八九百万,可是他们却说毫无意义,只有一套房,卖了也买不起新的,每天上下班在路上至少要花三个多小时。看得出,他们在北京生活压力很大,牢骚很多。
于是我就问:“你们都是武汉人,为什么不到武汉找类似的工作呢?房子卖了八百万,到武汉两三百万就可以买到更大的房子,余下的虽说不能坐吃山空,但至少可以大大减轻生活压力,也许还可以环游世界,不会整天塞车在雾霾路上……为什么不逃离北京呢?”
他们沉默了好一会儿。
男的说:“我们也想过,也有实际可能,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或者说不甘心。”女的问:“许老师,设身处地地想,你会离开北京吗?全家,而且可能是永远的离开?”,一下子把我也问倒了。
北上广,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符号和一个象征了。房价飞涨,生活艰难,但又极具吸引力。有人为了进入北上广,不惜一切;有人却又生出念头,想逃离北上广。
塞车的大把时间里,我跟他们一条一条地仔细分析。
首先,你们的生活目标到底是城市,还是工作?是户口,还是专业?
几十年前问这个问题真是太奢侈了。1966年6月13日全国停课闹文革的时候,中国有大学生五十四万、中学生一千多万、小学生一亿多,全部停课。这三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一个中国知识人口的金字塔。除非是被迫或是思想觉悟特别高的人主动去边疆,否则正常的北京人、上海人是不会离开的。为了专业需求放弃大城市的人极少,因为有专业需求的大学生总数就极少。
今天不同了,小学生还是一亿多,可是初中、高中生各有两三千万,在校大学生也是两千多万。如果说,五十年前中国的知识人口是一个金字塔,那今天就是阿波罗神庙上的柱子,下面略宽,上面几乎一样粗,这样才有机会再谈知识人口的结构变化、对全民文化需求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回到北上广话题。这说明几千万大学毕业生,现在有选职业还是选地方的权利了。有数据表明, 2012年,北大有七成的本科生和四成的研究生选择京外就业。到2015年,清华毕业生京外就业率已经连续三年突破50%。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如果自愿降低专业要求,随便在北京找个工作是很轻松的;选择京外就业,说明他们的职业考虑大于城市的考虑。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方向。
在美国,大学生、研究生很少有把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生活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如果在二、三线城市有一个机会(美国没有二、三线城市的说法,姑且用之),薪酬多30%-50%,他们多半会转工跳槽了,不光是为了钱,薪酬代表职位,代表你受重用、有前途。
这种情况跟美国各城市之间生活方式接近、物质差距不那么大有关。如果一批老同学见面,一个在达拉斯年薪十五万,一个在纽约年薪十万,当然前者更自豪。而假如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呢,一个在武汉挣一万五,一个在北京挣一万,大家会怎么看?他们自己又会怎么看呢?
这不单是北京、上海的问题,台湾、香港的大学生们,迄今为止大部分都从未想象过要到别处去谋生(别处不是指巴黎、纽约)。因此,台湾大学毕业生起薪点22K台币已经炒了很久了,22K台币相当于五千多人民币,相当于北上广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工资,可是台湾的总体生活水准更高。同样,香港大学生面临外来人才的竞争,找不到出路,前途堪忧。
如果以专业优先来选择城市,不同专业就有不同的选择。
如果是在大学教书或者做研究,那么城市不重要,大学才重要。美国很多一流大学都不在“北上广”级城市,普林斯顿、斯坦福都是独立的小镇。芝加哥大学虽然在大城市,却靠近城南的贫民窟,绝非适合居住之地,但是人们只追求专业,不在乎环境。中国的问题是好大学集中在北上广,北上广压力大,选专业、选城市成了一回事。
从事新技术,高科技领域呢?
硅谷在加州中部小城,谷歌、波音在华盛顿州西雅图。而在中国,你要做IT,要到高层的研究机构,就要到北京中关村,各大门户网站也都集合在中关村。我开玩笑,要是那里一停电,中国的文化中心马上休息,这是科技产业布局上的“北上广”。难怪这么塞车,城市化道路不可承受之重。
也有些专业人士必去波士顿、纽约的,比如艺术、建筑领域。学电影的必须去洛杉矶。想做官的倒无所谓,在美国哪里拿到选票哪里就好。在中国也是,要上升,先下到地方去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逃离北上广是一种奢侈,一种权利。
如果说主动离城的是精英,那么努力进城的又是怎样的人口呢?上海目前总人口2415万,其中外来人口983万,占三分之一以上。有统计表明,外来人口的就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做本地人不愿意做的事,另一类是做本地人做不了的事。
上海的服务业77%靠外来劳动力,建筑业74%,住宿餐饮74%,批发零售62%,制造业61%——说通俗一点,如果不考虑专业,想进北上广的人口处在社会生产链的较低端。对他们来说,城市竞争天生就不公平:没有户口,小孩读书成问题,没有原来的公家分配房子等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且现在限制越来越多,进北上广的门槛越来越高。
所以,这么多人想进来,我们怎么舍得走呢?这对夫妻虽然没有明说,我却听出了他们的意思。在中国人看来,大家抢着要的东西总是好东西。
身为新北京人、新上海人有时候也怀旧,怀念家乡,但还是相信北上广的社会阶层更平等些,女性平权更普遍些,子女前途更光明些。有些生活习惯、生活理念,对于社会新的游戏规则的追求,都构成了他们无法从北上广逃走的理由。
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我对那对夫妻说,你们都是大学生,有专业选择的能力,也有经济上的支撑。男方在大的门户网站就职,或许在北京更有发展,可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出版社都不错。女编辑问,比方说呢?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就做得很好。可是“理想国”也是在北京啊,她这样回答。
全民迷恋北上广,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的和理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galW9jNY9gv0PsEngzP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