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股市里各路游资简介


欢乐海岸

妖股制造者,市场人气引领者!近期市场上最牛的游资之一。

以前是多席位联动,但是冒充的李鬼越来越多,欢乐海岸目前只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这一个旗舰席位。

资金实力超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最少买入金额都在5000万以上。风格彪悍,只做龙头,也就是当前市场最高位连板的接力,并且敢于锁仓。通常能用一己之力扭转市场分歧,吸引大量资金跟风,享受之后的高溢价。格局大,不会率先砸盘出货,要么等走差了,跌停板出货,要么在流动性好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出货。因此深受散户喜爱,其席位通常拥有高溢价。

 

赵老哥

人称赵一万!八年一万倍,如雷贯耳!市场上最大气的游资之一。

主要席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

资金实力超强!主要参与市场风口的龙头股接力板,激发市场资金持续接力。赵老哥经典语录:别玩乱七八糟的个股,要玩大众的情人。其操作风格以短线点火打板为主,擅长主线题材炒作,主抓龙头股。

另外,还喜欢大手笔参与热点题材的中军龙头股,参与资金都是过亿!如近期OLED爆发的时候是几亿几亿的买中军京东方A,5G爆发的时候也是大买中兴通讯。

 

孙哥

也是实力超强的游资之一,和赵老哥相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

基本较少参与新题材强势股的首板,都是以二板以上的接力为主。

主做强势股,个股主升浪行情中敢大资金去追涨。

喜欢做龙头股的跟风,龙头没法上,就考虑做跟风。

也是强势股的反抽参与的一个好手,强势股暴涨之后回调到位,首次大涨通常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还喜欢做次新股,常常见到他在次新股上持续做T,不过参与的资金量不大。

中信上海分公司

也是实力超强的游资之一,有人称其为“东北猛男”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风格和赵老哥比较相似,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题材的中军龙头上,两个人经常会买在一起。上海分公司最显著的特点是喜欢买一些优质白马的首次涨停板,而且买入金额都非常大!和机构买在一起,享受机构席位的溢价。

 

马舵主

马信琪,宁波敢死队核心成员之一,徐X表哥,人称马舵主!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

马舵主目前已经是多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了,在风格上和前些年有了些许变化,现在他在热点题材上参与的活跃度较低,不再那么激进了。反倒是一些基本面优秀的票,首板涨停上很容易见到他的身影,而且还经常和机构买在一起。只要是他大手笔买入的票,超过5000万以上才算,后续表现都不俗!可以找低位切入!

 

章盟主

人称A股第一善庄,也是著名的牛散,主打定增市场,不过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也非常活跃,同时也是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国中路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彩虹北路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

操作风格上,章盟主更喜欢顺势而为,趋势打板高手!其他强势股参与方式上和赵老哥等人类似。我们发现,顶级游资都有个特点就是紧追热点题材,频繁操作,错了就割。

 

成都帮

A股著名的一日游游资,短线打板,套利为主。

国泰君安证券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陈新宇)

华泰证券成都南一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职业炒手“校长”)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府二街证券营业部

协同作战营业部:和以上三个营业部同时出现在龙虎榜上的成都地区营业部基本就是同一体系的。

 

善于发掘低位首板或跟风板。最喜欢打的板就是超跌低位的首板!分时图上表现为直线拉升涨停。次日走势多为高开低走。

 

佛山帮

人称佛山无影脚,来无影,去无踪。

长江证券佛山普澜二路证券营业部

长江证券惠州下埔路证券营业部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魁奇路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

同时出现在龙虎榜上的佛山地区营业部基本都是同一体系的。

资金实力强大,直线拉升封涨停后,用大笔封单封死涨停,不让他人跟进的机会,吃独食。第二天高开幅度较大,冲高跑路。

另外,还喜欢参与连续跌停板个股的撬板,成功与否,次日都是出局为主。

 

作手新一、小鳄鱼

90后新锐游资。

新一: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太平南路证券营业部

小鳄鱼: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太平南路证券营业部

嗅觉灵敏,善于找出当前市场最热品种,操作龙头个股。主流热门板块龙头股的连板及人气股的反包战法。

 

深南哥

早期的活跃于深圳金田路而知名,又称割肉王。

中天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府大道证券营业部

风格:热衷于高位无脑打板,2板起步,偏爱3板。行情不利,敢于快速割肉。

 

著名刺客

淘县名人,备受崇拜!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阜外大街证券营业部

 

风格上,以次新为主。敢于在次新情绪刚由弱转强的时候介入打板,而且一般是2、3连板的时候参与。择时非常好,但是近期的活跃度很低!

 

乔帮主

淘县名人,强势股低吸鼻祖!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工业三路证券营业部

多为强势股、活跃股回调五日线的时候低吸买入。但是他自己也坦言,18年整体行情不适合低吸,也在积极转变风格。

 

厦禾路

特力A一战,晋升游资新盟主!但之后,表现平平。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禾路证券营业部

厦禾路是老牌知名游资,现在风格不是很突出,总体上以参与强势股为主。

 

炒股养家

老牌知名游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宁波沧海路证券营业部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淞滨路证券营业部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宛平南路证券营业部

出手次数较少,一般以公告利好一字板时,通过通道优势买入。其他方面,不轻易出手,除非把握性很高才大笔出手。

 

飞云江路

新锐游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飞云江路证券营业部

在弱势行情中,非常积极参与当前市场上最强的票,但是在行情好转的时候,倒较少参与市场主线题材的大龙头股了。以一些市值小的,支线的低位补涨龙头为主。

 

清扬路

人称”砸盘王“

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无锡清扬路证券营业部

风格非常明显,也是炒短的一日游,除非该股非常强势,否则都是以次日出局为主。特别喜欢参与次新,当日买,次日砸。

 

杭州上塘路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上塘路证券营业部

擅长次新股做T,走势不错的次新股,通常介入后就持续做T,知道走坏,或者暴涨之后才出局。

 

荣超中心

多位知名游资大咖积聚的营业部。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U8AFwR_WVZvidM154Tt_A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最近小in在buzzfeed上看到一个话题,
 
说是这些无聊的小事,你小时候一定干过,但又从来没和人提起过。
 
虽然是外国网友总结的清单,但看完总有种被人在心里装了监控一样。

 

比如你一定试过在冬天里哈气,然后假装像个大人在吸烟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把汽水葡萄汁之类的东西装在大人的葡萄酒杯里,假装自己是个饱经风霜的社会人士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简易版的,就把饮料倒在瓶盖里,一点一点嘬着喝,也很有仪式感的样子。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还有就是不信邪,非要和磁铁较劲,用尽洪荒之力,想要把同极连在一起…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又或者把老妈夹头发的发夹,夹在嘴巴上….
 
别问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类似的事情,比如把笔戳在橡皮里,那感觉,就和喜欢把手伸在超市的散装大米里一样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用父母的话来说就是:你这孩子手咋这么欠
明知道这么做是在搞破坏,但就是想看看它被掰断的样子…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都说人一无聊什么都干得出来,脑子空空的时候,就会把多彩圆珠笔同时往下按..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并且坚信蓝色的那一头可以擦掉钢笔字。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接下来这些事也一样,不是亲自做过,就是看无聊的同桌做过…
把铅笔芯按出来,想象自己是电影里的坏人,在给别人下毒…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或者把针插进手指的表皮,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特异功能…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从小对撕东西有种执念,自从手工课发现胶水这个宝贝之后…
 
便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快感…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太阳能是吧,那我就不让你见到阳光。”
“诶,真的不显示了哈哈哈哈哈。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后来学了电脑,小时候盯过这个电脑屏保发呆超过1分钟的人,估计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别以为小in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慢慢关过冰箱,看灯到底啥时候灭的?
 
最后被老妈呵斥你,电费好贵的,别玩儿了!!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有多少傻孩子,不小心吞了水果的籽,都被吓唬过肚子里会长树苗,伤心流泪。
 
结果扭头长大了就开始吓唬弟弟妹妹,呵,苍天饶过谁。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有多少无处安放的小手,走过有缝隙的墙壁,就忍不住一边比划一边擦着走…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还有小时候画的太阳,基本都只露一个角…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女孩子的辫子,一定要这样画,才最美丽。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说出来自己都不信,我们每个人都在很小的时候就玩过电音了。
不仅有freestyle,还有autotune。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第一次感受到能力和欲望的不匹配,大概是在游戏机厅里,看手里的游戏票能换什么玩意儿的时候。
 
当时看玩具的感觉,就像现在看房价一样,对不起,有点扎心。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每次抽票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地拽,就想说能不能多拽出一张来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后来想了想,算了,家里用剩的卫生纸芯不是挺好玩的…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话说小in小的时候,最讨厌被父母叫去关客厅的灯。
 
每回关完灯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回房间,不然总感觉后面会有鬼追着…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洗头也是,闭上眼睛的时候,就感觉有怪物盯着自己,可能是恐怖片看多了吧。
到了超市的时候又很勇猛,推购物车的时候,每个孩子心里都住了一个赛车漂移选手..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错的妈妈。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以及那些年,我们被父母支配的恐惧——给亲戚电话拜年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实在想不到开场白,头脑感觉要裂开…

外国网友分享了25件“童年蠢事”,中国网友笑了:我第一个就中了

果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童年,管你什么颜色的皮肤,什么颜色的头发,都不妨碍你的脑子和手,有着一样的骚操作。
以上这些事情,你都中了几条?如果你觉得还有不完整的,欢迎踊跃留言。
 
那么今天的童年往事只能回味系列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tg5oQ1vE5fiCxC79YmcGQ

口罩已疯!西班牙2200元一个!美国209元一个!口罩价格暴涨!疯狂的口罩席卷全球!

 

 

 

 

 

 

 

 

 

 

 

 

 

 

全球75亿人都在买口罩!

线下买!

线上买!

 

口罩已疯!西班牙2200元一个!美国209元一个!日本,韩国,伊朗,法国,意大利口罩价格暴涨!疯狂的口罩席卷全球!

 

据西班牙《20分钟报》消息,在马德里、巴塞罗那和比利亚雷亚尔等地也相继出现病例后,当地口罩的价格更是涨得夸张,药房里出售的FFP2型口罩单价已经达到300欧元,约合人民币2200元。

 

在强烈的需求下,当地网络渠道的口罩价格也飞涨,中国卖家出售的60个一包的口罩在当地亚马逊网站上的价格已经达到960欧,约合人民币7400元。中国香港的卖家出售的50个一包的价格也已经达到800欧,约合人民币6200元。

 

美国:一个口罩209元,缺口2亿7千万
 
美国目前有3000万个N95医用口罩库存,但据估计,美国需要3亿个口罩,目前尚有2亿7千万缺口。
 
据央视新闻消息,目前亚马逊等线上各大电商平台已经断货,线下各家药店也断货,记者跑了很多家线下药店都买不到口罩,记者采访到的美国民众说,当地口罩价格高得离谱,5个149美元,按人民币算的话近209元/个,并且很多药店都缺货,这么高的价格顾客都买不到。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另据美国CBS附属电视台KHOU报道,在Holcombe医疗器械商店,一只N95口罩的售价在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元)至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5元)之间。负责人说,价格的上涨是由于口罩的短缺。
 
日本:顾客抢口罩,发生争执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消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日本各地的口罩供应量严重不足。日本的口罩厂家目前虽然已将生产能力提高到平时的三倍,但仍然无法满足民众需求。
 
在许多药妆店门口,一早就能看到人们排着长队购买口罩,甚至有的顾客因为抢购口罩而发生争执。

 

(视频来源:富士新闻网)

 

25日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一药妆店门口,因抢口罩引发了打架斗殴事件。当天,药妆店还没开门前,就有很多人排队。据视频拍摄者称,当时似乎有人要插队,便起了争执。

 

韩国首尔多地都出现了为抢购口罩大排长队的场景,尽管很多人都是一早赶到,但最后还是没能买到口罩,有人和店员发生争执,也有人掩面哭泣。疫情持续升级,民众如谈虎色变,引发“口罩恐慌”。

口罩已疯!西班牙2200元一个!美国209元一个!日本,韩国,伊朗,法国,意大利口罩价格暴涨!疯狂的口罩席卷全球!

据韩联社报道,现年57岁的韩国人金某为了购买口罩辗转邮局等多个公开销售点,最终依然一无所获,她流着泪说:“昨天和丈夫一起等了1个多小时也没买到口罩,我太伤心了。我的免疫力很弱,正在吃免疫药,没有犹如生命线一般的口罩,我很气恼,也很苦闷”。

 

法国政府宣布:征用全国口罩!

3月4日,法国政府发布政令,要求在5月31日前,征用所有公共法人与私人所持有和生产的FFP2型(相当于国内N95型)呼吸防护面罩及医用一次性口罩。
马克龙即已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消息称“我们将征用所有生产和库存的防护口罩,并将它们分发给医护人员和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法国人”。法国卫生部长韦朗同日称,法国目前已经向全国药房投放1000万个医用口罩,本周视情况还将启用1500万至2000万个库存口罩。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也表示,法国“不存在供应的问题,没有物资短缺的风险”。
然而法国普通药店中口罩等防护产品早已缺货,部分存货价格上涨数倍。近日来,尼斯、马赛、巴黎等地医院相继发生口罩盗窃案件。
 
伊朗:口罩涨价30倍
据凤凰新闻报道,在伊朗,口罩现在是高价难求。目前口罩的价格是33万伊朗里亚尔(约合人民币66元),一个口罩涨了30倍。此外,不止口罩,这两天在德兰的很多超市已经被买空了。
 
意大利:口罩涨价100倍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报道称,意大利一家专门生产保护呼吸道的专业医疗口罩公司表示,公司10天内就把10年的口罩库存用光,每天都接到数千万只口罩的订单。而今在意大利北方很多药店的窗口,都只能看到张贴的通告——“口罩售罄”。
 
米兰副检察官蒂齐亚娜·西西里亚诺说,“口罩的在线价格从10分欧元(约合人民币0.76元)涨到10欧元(约合人民币76.2元),而一瓶容量一升的消毒剂上周的售价为7欧元,价格为39欧元。”
 
 

中国口罩产能已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月2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有效缓解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求,进一步保障了全国疫情防控!

口罩已疯!西班牙2200元一个!美国209元一个!日本,韩国,伊朗,法国,意大利口罩价格暴涨!疯狂的口罩席卷全球!

 

对于国内来说,好消息可以说是接踵而至!国内熔喷布增产,口罩产能破亿,有效缓解了市场紧缺的情况!

 

罩供不应求,熔喷无纺布涨幅高达1233%!

  

目前,口罩用无纺布价格疯涨,按日报价,部分厂家采购熔喷无纺布由原来的1.8万涨至16万甚至24万每吨,涨高达1233%。
 
 

   其他涨价的材料范围比想象的还要广泛!

消杀泵头、喷头涨价200-400%
 
开年以来,疫情催生大部分企业做起了消杀产品生意,而因供应链短缺问题,相关包材成为香饽饽。一时间,一“泵”难求。
 
“压泵与喷雾涨价最厉害,压泵从平时0.4元涨到0.9元,喷雾头平时才3毛钱,现在炒到了1.6元。”“以前一个100ml的PET瓶+喷头整体价格约3元,现在可能一个喷头就要3元。”
 
钛白粉上涨500元/吨
 
钛白粉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优异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近日,钛白粉世界巨头Venator宣布,其用于涂料,塑料,油墨和纸张应用的所有钛白粉产品进行全球范围的提价。亚太以及美洲地区将于3月1日以后提价120美元/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将在4月1日以后提价100欧元/吨或120美元/吨。
国内企业也同步进行了调价,龙蟒佰利联集团硫酸法金红石型系列产品钛白粉最新报价上调500至16200元/吨,业内其他厂家也有调价计划。金海钛业发布调价函称,内贸客户在对应价格基础上上调了500元/吨,外贸客户在对应价格基础上上调80美金/吨。此前,钛白粉巨头中核钛白也发布调价函称,自2月26日起,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国内各类用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国际各类用户:上调100美元/吨。
国内稀土金属钕镝镨价格上涨
 
据行业监测显示,截止2月13日,稀土金属中金属钕均价上涨1000元/吨至36.85万元/吨;金属镝均价为212.5万元/吨;金属镨均价为64.5万元/吨。稀土氧化物、稀土合金等多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缅甸单方面关闭通关口岸,国内供应有所减少,加之近期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稀土产品没有全面复工,国内稀土价格供应紧张,国内重稀土价格走势上涨。此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
 
腻子粉每包上调0.6元
 
2月26日,厦门山田聪达涂料有限公司发布调价函称,由于原材料滑石粉每吨上涨30元,因此“腻子粉”每包上调0.6元,自3月1日起统一执行。
 
聚乙烯醇上涨200元/吨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调价通知称,聚乙烯醇自2月27日8时起,皖维、蒙维、广维:所有片状系列品种价格上调200元/吨。
 
轮胎涨价7%
 
2月14日,米其林北美有限公司已通知其经销商,即将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米其林部分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进行价格上调,百路驰和永耐驰品牌产品的价格分别上调7%和5%。
 
2月10日,刚复工的万力轮胎发布了一份价格调整通知,每条轮胎上涨了15元,这个价格传导到消费者身上,4S店肯定不止加15元。汽车配件轮胎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那么对于准备购置车辆的人来说,更要看看荷包是不是足够鼓了。
 
维生素产业涨价40%
 
2月17日国内有厂家80%含量B2产品提价至140元/公斤,较此前100元/公斤市场平均报价上调幅度高达40%。K3、生物素、B1等品种价格也纷纷大涨,K3(MSB)目前报价70-75/公斤,较年前威尼达MSB报价55元/公斤,涨幅约30%。2%生物素最新报价300-350元/公斤,节前报价158-180元/公斤。VE最新市场报价60-65元/公斤,节前报价47-50元/公斤。
 
业内表示,维生素产业供需格局的特殊性,其中大部分维生素产能的70-80%都在中国,但是消耗量的70%左右都在国外。此次疫情导致复工延期,复工的节奏、物流运输的影响、疫情的走势都有不确定性,这些综合的因素导致了维生素产品普涨的行情,对维生素的景气程度有支撑。维生素价格普涨,各大细分龙头价格弹性大,利润有望提升。
 
尿素涨价40元/吨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大稳,山东、河北等局部先跌后涨。山东、两河主流报价1630-1680元/吨。受疫情影响,国内大部物流运输不畅。周初,尿素市场价格小幅下滑,成交清淡;周中随着市场运输的逐步恢复,山东、河北市场农需出货明显好转,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山东、河北报价上调20-40元/吨,其它地区农需采购略有好转,厂家新单交投按需跟进,另外安徽及河南等部分厂家开工回暖。
 
23家饲料厂排队涨价,涨幅100元/吨
 
复工后,养殖业开启了一波涨价潮,23家饲料厂排队涨价,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在疫情期间,由于出行管制,农作物制品开始出现涨价,豆粕、玉米、麦麸价格暴涨。各地都有封村封路的情况,导致运输能力不足,物流成本也大幅提高,有些地方运费直接上涨30%。
原材料上涨、运费上涨,饲料厂也顶不住了,于是刚一复工,23家饲料厂就开始发涨价函。猪饲料基本上都涨价100元/吨,鸡鸭饲料基本上涨价50元/吨。
 
原纸暴涨16%,造纸产业链完成涨价传导
 
造纸行业的涨价潮已经完成了从原料废纸到成品纸箱的传导。受疫情影响,运输能力不足,以及复工人员减少,一些纸厂发现没有生产的原材料了。由于废纸库存就只有那么多,纸厂为了抢购原材料,于是纸厂开始提高废纸采购价,基本上是每天每吨涨50元。
 
纸厂的原材料涨了,他们把成本往下游转嫁,也同步把原纸价格给提高了。在2月17日之前,中小纸厂提价50-150元每吨,2月17日之后,三大龙头纸厂提价100-150元每吨,基本与废纸涨价神同步。
 
原材料涨价,纸板的价格必须要跟着涨。在2月17日前,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纸板厂率先涨价5%-15%;2月17日之后 ,以台州、金华、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纸板厂涨价3%-15%;2月21日之后,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纸板厂停止接单了,把有限的资源都给重要客户了。
 
纸板厂一涨价,三级厂纸箱厂就懵了。好不容易熬到开工了,结果原材料涨了,而且涨幅还不小。一些纸箱厂也涨价15%,造纸行业的一波涨价潮就完成了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它很快就会传导到日常生活的物价当中。纸箱价格贵了,快递的包装成本就提高了,你的购物费用是不是得涨?你买的书本是不是也得涨?所有用纸箱包装的产品是不是都得涨?
 
口罩已疯!西班牙2200元一个!美国209元一个!日本,韩国,伊朗,法国,意大利口罩价格暴涨!疯狂的口罩席卷全球!
药材涨价高达100%
 

随着国家和各地大力开展中西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市场上对中药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加上近期交通管控趋严,物流受阻,部分中药材的价格明显走高。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近两年来,绝大多数中药材的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但是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药材的价格走势确实有了一定变化,有的品种价格出现上涨趋势。

 

这一波涨价,主要是因为疫情之下,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供应减少,市场指导,原料价格上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防疫期间,物流停运,运力不足,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

 

复工了,要努力工作挣钱了!要不都没有钱买口罩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4gg8YzFcJntQlexVJfQpA

这就才是中国被疯狂打压的真相,读完我沉思了!

写在前面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个误会,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好,工资高,是因为他们主!但事实上是他们掌握了各行业的源头技术,并紧紧地把持住,让世界沦为他们的工厂,他们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这才是他们生活好的根因,而现今之中国却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不断创新的技术碾碎了西方国家的壁垒。

 

  • 来源:机械前沿

 

来说说通信行业的交换机。

15年前,一块板20万。10年前,10万。这是正常的技术进步。但请注意,并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几年的技术。但人家技术垄断,就可以5年才减少一半的价格。

不过最坑的是导流板,就一个铁板,用来填补空槽位,引导气流,控制设备温度的。35美金一块,1斤重,还不是不锈钢,多年不降价。你能说这是技术好么?但人家垄断交换机技术,别的牌子人家不认,你敢自己装,人家整台机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国产交换机开始有中高端产品了。BUG超多。但是价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开始用。用了3年,稳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欧美产品的1半了。这个结果一出来,进口交换机价格就开始了跳水过程了。10万的板子,5年后1万,再5年。很多欧美厂已经倒闭不见了。

至于那块35美金的铁板?免费送!后来明确说,其实没有铁板也没事,就别配了。这就是现实。重要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是否精致。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让老外老老实实降价

 

这就才是中国被疯狂打压的真相,读完我沉思了!

国产交换机开始有中高端产品

后进者是悲哀的,只能隐忍着。

所谓的双赢,其实是美丽的谎言。一开始是落后的没能力,人家说一万就一万。后来落后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说我让利5000吧,你的产品别出来抢市场了。嗯,双赢。

以前我们的国家产业水平较低。水泥厂的磨机用减速机,当年国外的减速机卖1000万一台,国内减速机还开发不出来稳定的产品。等到国产化之后,国外的大型减速机已经基本退出国内市场。因为国产可能只要三百万。

同样的整个体系的各种设备价格都降下来了。然后才有了国内水泥产业的大发展,然后到了今天水泥价格已经快降成了白菜价。再然后水泥行业大发展才有了中材国际这个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总包商的技术积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国际的海外总包业务占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业务。

再反过来造就了非洲,东南亚水泥行业大发展。你能想象五年前非洲没有几个水泥厂,只有水泥进口商的时代么?所以,听别人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我听了很爽。

欧洲人的生活不是凭空出来了,当中国人不能造东西的时候,他们能把五块钱的东西卖成五十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给了欧美国家养着他们可以休闲度假。可以让他们长着一张没被欺负的脸。

还是减速机行业的,看看欧美国家是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

2005年西门子并购了一家公司,对于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2亿欧元的收购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局。

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块的空白。但是对于与西门子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竞争的GE来说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在风电领域,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位就是减速机,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兰德买,而GE和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对手。

这两家一个是美国巨头,一个是德国巨头,弗兰德也是德国公司。就算不合作无间也不至于影响GE和弗兰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对。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应是在中国找了一家企业合作,断掉了与弗兰德的合作,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自己的脖子,于是培养了一家中国企业,短短几年让这家企业从产值从十几亿变成百亿级别,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

国际巨头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国这么多产业被中国人攻陷后发现原来老外赚了这么多钱,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以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该说傻呢还是天真呢?

你以为制造业,是你有钱就能买来的?

我想说的是,一种仪器,如果国产没有,那么国外产品会以翻一番的价格卖给你。唯有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生产出来,他们的价格才会不约而同地大幅下降。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随时面临技术封锁和禁止出口。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国内庞大的采购需求最后仅仅养肥了一批买办,而我国工科学生只有顶尖的一批人能够加入国际高精尖企业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厂。

1、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

无论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还是导弹、雷达、舰艇、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在上世纪80年代初,8086的芯片都需要进口,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之类换回来的外汇,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芯片,而且高端芯片动辄遭到巴统的封锁,这种酸爽,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很多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主流制造技术实施的技术封锁,那一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

简而言之,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就会展示给美帝和巴统一个信息:我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贵国如果继续封锁0.6UM工艺的芯片出口我国,或者卖高价给我国,那么鄙国将用五年时间自行开发并生产,不再进口贵国芯片。于是美帝的行业协会就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

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

 

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们做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时候,如果想借鉴国外某些重要芯片的话怎么办呢?我们会先打磨掉封装,然后拆出芯片;用蚀刻的方式一层层的脱掉芯片上层的覆层,然后照相,人工扒版图,分析出电路,用Spectrum仿真工具进行仿真,Oh yeah!鄙国的学习、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这样的野蛮生长的手段,从90年前后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行业先以掌握先进制造工艺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的进口权;然后通过多个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遂有了台湾人张汝京2000年开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国际(SMIC),04年开始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养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07年时候西安那边的英飞凌、奇梦达等IC企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机时候,有没有哪家公司收购了国际上的IC行业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了25年后,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刻蚀机全面通过中芯国际(SMIC)生产线全流程工艺验证,并获得订单。这TMD就是零的突破!

 

2、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

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国际产品生产商啊!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酒店。

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进口退税,清关报关什么的,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只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会养活多少人?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有15万员工(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所以,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随便讲个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华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全部从美国CUBIC公司的产品,于1998年9月完成1号线调试。

1999年3月运营。但是全部进口的缺点有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资深维保人员要从美国飞过来,而且工时费从美国出发时开始计算。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候,政府就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遂由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联合体中标,在实施中逐步实现应用软件本地化,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这个时候上海华虹的水平还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认为上海华虹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于是在2001年末1号线北延线的AFC招标中,上海华虹用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CUBIC公司,并且实打实的在2004年把活干完了。

而且培养了一票人,被高新现代、上海邮通、上海华腾之类的单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时,国内AFC行业就基本没外国公司什么事了。

一条线一个亿的合同额,50条线就被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新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这些单位给瓜分了大头。

而且这个时候,上海华虹还跟复旦微电子(你看我第一个说的就是微电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统的提供国产化产品,还带动了微电子行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厉害的地方在于,从引进技术到踢开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时间,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3、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

前面两个例子的规模都不算大,真正大头的在这里呢!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

回答: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

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方案,具体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80亿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

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29亿人民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27.6亿人民币)、大庆化肥厂(日元贷款,汇率调整,投资增加到26.7亿人民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20亿人民币)、天津石油化纤厂(13.5亿人民币)

注意啊,这是1970年的116.5亿,那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是2.46哦!47亿美元哦!1970年外汇储备花得只剩2000万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另外,1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GDP为272亿美元(数字均来自网络,请有识之士打脸)。中国那点外汇,拿来引进乙烯化肥装置都不够,还想要买什么电视机?以上13套装置中,除洞氮、安庆、枝江三套装置以石脑油为原料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装置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为美国和荷兰,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部分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艺。

一亩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进了390万吨化肥生产设备,约能满足2.6亿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着当年的引进装备加技术,抽调人力进行攻关,如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30万吨乙烯设备攻关,大化肥攻关等等,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学习、研究的前辈的努力,一口一口的啃下来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别不当回事,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能要你300万,高端的还禁运,更别提搞什么螺旋桨、潜艇、大飞机了。到老百姓这里,就一辈子跟绿皮车打交道吧!

 

中国的液晶面板行业

第一个,液晶面板行业。

2004年,我在某国企当15英寸面板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才是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不到两年的愣头青。整个团队花了3个月做设计,一个月做mask定材料,2个月试做,正式投产前我们的预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这时候市场价格260美金。6个月后我们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英寸市场份额,这时候市场价是可怕的160美元,我们的成本是180美元,亏的姥姥家都不认识。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财报,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场经济的说法,这种企业应该关门?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关系在2005年,中国面板行业每亏损1块钱,中国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企业就会成本下降20块钱。这就是国产化的力量。

感谢BOE、tianma、SVA、TCL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面板业国家的巨大投入,就没有国产电视机行业的成功。中国政府在液晶面板行业的投入大约是1000亿,而2014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1.4亿台,多少年的投入几个月电视机行业就赚回来了。

第二个例子是我现在做的新能源。

2010年,我们和所有的气体国际巨头,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公司谈一种烷烃类气体的供应。他们的报价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供应商成本在25000以下。

然后我们努力培养了福建的一个国内供应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们用31000的价格买。然后不到一年,这些五百强又来找我们了,说27000卖给你们。那按某些自由市场经济信徒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国内厂家,和国外大企业合作?鬼才这么干。

我们很清楚等国内这家死了,这些国外大鳄会毫不犹豫的涨价到40000以上的。顺便提一句,和我们谈判的,都是这些国际大公司中国子公司的中国籍买办。

再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债务缠身,假如中国土豪不出手,绝对死的透透的。即使这样,这笔收购受到了美帝议会的反垄断调查,收购拖延了三个月。而所谓的反垄断,过程中美帝议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垄断,而是我们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军事应用。

 

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绕式钢板,当我们国产化之后希望在中国生产时,美国和日本的供应商都表示不能对中国出口,因为根据巴统规定,这是战略物资对中国禁运。而在我们和宝钢达成一致由宝钢开始生产这种钢板样品6个月后,美帝果断取消了这种钢板对中国的禁运。

所以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仍然是典型的丛林法则。任何时候,只有你能造的出来,别人才和你谈自由市场。当你造不出来,面对的或者是高价倾销,或者是彻底禁运。

当然,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仅仅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目标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国外加高级产品倾销地,那国产化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必要。

做一下说明,后面两个例子我们都已经是民营企业了,虽然是巨无霸级别的民营企业,但属性就是民营企业。国际封锁不仅针对国企,民企也一样,只要你是中国企业。而打破这种垄断,民营企业一样在努力。想想蒋委员长这么厚道的人,日本人造了济南惨案,北伐就绕道。

日本人918,不抵抗,等待国联制裁。国际社会上这么合群这么友好的人,得到了什么?但蒋委员长好歹是个中国人,也有一颗中华富强,不挨揍不挨饿的雄心。可不是某些人那样“做不做狗没关系,只要人民过得好”。中国这么大体量,做了狗,人民能过好?

沉渣泛起,满洲国都被怀念了。人家霸占了良田矿山,中国人做苦劳,然后吃口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罪也是这帮人憧憬的。45年抗战胜利,蒋委员长几乎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核武器列入议事日程。吴大猷,华罗庚先生都是该计划的负责人。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这批留学生本来就是要去学习核技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盟友美国人表态,想都不要想。清华牵头,北大参与,聘请钱三强先生筹建核能研究所。结果钱先生在中国自己的海关被扣了两个月,美大使馆密函中研院,百般阻挠。这些密函有些被梅校长留下来,可以用来打脸以为蒋公执政中国就能跟全世界做好朋友、人家就不卡脖子的幼稚病患者。

补充一句:一般核能研究用的设备、材料跟武器级设备、材料差距很大。跟大部分人理解不同,日本那么多核电站,让他马上造个核武器出来是不可能的。解放前钱三强到国际上去买实验设备都买不到。这个时候国家没有“站错队”吧?土耳其也没站错队吧?

别人卖给他的导弹都不含技术转让。中国要便宜卖给他,含技术转让。美国、北约跑来施压了。施压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武器扩散,而是自己要推销自己的武器。

人家不卖给中国,归根到底是中国太大,潜力太大,没有人愿意培养一个强大对手。什么意识形态都是“让你丫戴帽子”“让你丫不戴帽子”的借口。中苏交恶,美国的黑鹰就卖过来了,F15也差一点,因为这个时候你有用啊,管你什么意识形态呢,配合我遏制苏联就行。

法国人造不出氢弹,盟友美国英国也没卖给他啊,最后还是TG没节操技术交换了。“先进技术是不能靠引进的”这都是几代中国人血泪教训。

印度人好吧,民主国家,美苏最爱。到现在印度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冤大头。养活着美、俄、法、英几大军火贩子。价格贵的离谱不说,经常延迟交货,再讹诈一笔。印度这样的朋友,全世界都会喜欢啊。中国如果也这样,就不会“世界为敌”了。这是我们要的吗?中国把自己的血汗钱去当冤大头,人民生活怎么提高?

前几年吵得很凶的稀土垄断,也挺有意思。在过去一个大宗商品牛市中,所有资源价格都在涨,稀土这么稀缺的战略资源不涨反跌。然后中国人稍微想提个价。别人不干了,说你搞垄断。铁矿石涨得,稀土涨不得?嗯,人家是民主国家,民主国家的垄断不算垄断,操纵不算操纵。

好吧,我们只要继续贱卖就能跟全世界快乐玩耍了!你啥都贱卖靠什么提高人民生活啊?

工业化国产化不能保证所有国产化的产品最低价,但是能保证一揽子产品最低价。挑个别商品中国比国外贵来论证中国物价更高是以偏概全的。请解释为何联合国数据中国购买力(ppp)计GDP超美国,而美元计GDP排第二。看不懂请自行补课。

当年有人提议我们搞个盘尼西林厂吧。宋子文部长讲话,美国能生产,干吗要自己建?这就是当年最中枢的人的见识。

当年有一种叫做买办的存在,他们的富可敌国。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品行甚至非常值得称道。这些人巨富的的基础之一就是垄断贸易的暴利。当你无法生产一样产品的时候,这种暴利是非常惊人的。

 

胶卷时代,全球有成熟彩胶技术的只有四个国家。美、德、日、中。中国的叫乐凯,没错,非常矬。但是乐凯卖15的话,柯达在中国很难卖过30。而在苏联,这个价格可能卖到100。那么这个价格下苏联人民的净福利损失就是70元。

假设俄国的买办阶层都不持有美国绿卡,只赚取10的利润。实际的结果就是以损失60的整体国民福祉,创造了极少的暴富者。无论这个交易过程如何形式合法如何买卖公平,它带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几条价格对比曲线。看看ABB、施耐德继电保护设备在正泰、德力西市场份额扩大过程中价格变动情况。看看摩托罗拉、爱立信基站设备在华为、中兴份额扩大过程中的变动情况。不要觉得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所有的基础设施的最终承担者就是一国国民。

做生意要算账,但是怎么算是个大问题。造盘尼西林厂要花钱,没错,甚至花冤枉钱。没错。因噎废食吗?所有的都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国家一定不吝投入。

“比较优势”通过公平交易可以使双方获益。这个本身是要约束条件的,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经常是不具备的。曾经有一阵子科特迪瓦产生了经济奇迹,他们种可可有比较优势。好景不长,过两年就被收割了。初中世界地理有讲过。不在饥荒临界点时农产品的可替代性实际上是远高于工业品的。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样的人口基数,不完成工业化不实现核心产业的工业化自主化,是没有前途的。

“先进技术是不能靠引进的”这句话是惨痛教训后的真知灼见。

最后再讲个故事。

陈志武:“我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说了很多让国防科大教授很愤怒的话:国防科大银河计算机系花那么多的钱,就是给中国未来计算机博物馆提供很多的展品除此之外没有享受任何的好处。(博鳌论坛)”

国防科大银河计算机系

那么来看看历史: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

银河I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银河II十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十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

我们有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对英法德这些国家来说,人口6千万左右,很多东西是自己生产还是去国际市场买,最多让全球的供需变化波动个百分之一二,对市场的影响不大,花费总额相对也不高,对价格可以不太敏感。

日本1.2亿,韩国才5千万,美国也就3亿。

但中国不一样,13亿人如果全推到国际市场,是会强烈影响整个市场供需的。自己能生产加出口中低端市场,现在干脆全指望其他国家,一消一涨,几乎是1/3的供需变化,这个量级的变化会带动原材料价格、全球加工分配、产业分配等一系列元素的剧烈变化,最终反映到产品价格上,可能数倍于自己生产的价格了,也就是说中国产的时候人均10块钱的东西,如果不产从国外买可能就要花50块了。

这多出的40块、400块、4000块乘以13亿,就是能生产的国家因为技术优势从中国可以获得的利润,这部分利润让他们只有几千万的人民分去过发达国家的生活了,也就是中国自己做能省下来的钱。

即使是价格已经比较透明的产业,也要自己搞,因为13亿人的市场总量太大,而我国的人力和资本精力远不到饱和,利用生产要素和本土优势完全可以自己把市场消化掉,然后坐望国际市场,不至于出现产业分布畸形,而且产业升级的时候也马上跟得上甚至有机会领头。

所以除非是中国不需要的,或者是要也要的不多的,别的东西能拖到国内做,就尽量做,能多做点,就尽量多做点。

 

近几年,电视的价格急剧下降,小米电视40英寸居然只要1999。因为有两家公司,一家叫做京东方,一家叫做华星光电。我想对那些顶着亏损继续经营下去的人说声谢谢。

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张不被欺负的脸。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请看土耳其2009年开始的防空导弹采购计划!

土耳其属于北约成员,招标的是欧盟的紫苑导弹,爱国者3,中国的红旗9和俄罗斯的S300。美国人报了天价,不允许技术转让,不让土耳其组装生产,俄罗斯阳奉阴违,只愿意提供S300,不愿意提供S400,价格天价,欧洲紫苑导弹不愿意转让技术。

只有中国价格合适,性能中等偏上,还愿意转让技术。然后呢?然后宣布中国中标,然后呢?迫于北约和老美的压力,土耳其被迫中止了这笔合同!

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这就是被欺负的脸!

 

再说一个运输机的话题,中国曾经向俄罗斯买了好几十架伊尔76,因为我们自己造不出大运。

后来因为成本问题,我们不愿意再增加费用,合同被冻结。

最近俄罗斯说,要么升级到伊尔476算了,但你得加费用,中国直接给拒了,加费用别想,赶紧把伊尔476给我拿过来,别废话,要不劳资不买了,老子的运20差不多再有几年就能飞了,怕你个屁!

没有工业化国产化,哪来这么高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国产化,我们能有这么多高铁?我们的高铁能出口到国外?

 

来源:工业智能化(ID:robotinfo)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4bcMiMUWJE_gYIt1Pn0yA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这次Y情,把中国人的遮羞布撕得支离破碎。每个人的任务只有两个,活着,然后活下去。但是,大多数人囊中羞涩,而失业如潮水般蔓延。

2月6日,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的创始人李超,公开发表《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宣布公司倒闭,员工全部遣散。国民老公曾经一晚消费250万元的北京K歌之王,宣布2月9日,北京市准备正式上班的前一天,与全部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2月10日,开工第一天,新潮传媒裁员500人,除此之外,高管集体降薪20%。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除了媒体聚光灯下的知名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或许消失的无声无息。朋友圈、微博上,宣布失业的越来越多。

根据《中欧商业评论》的《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的报道,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为渡过难关,22.79%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 15.75%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也就是说近4成企业的员工面临失业停薪风险。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根据恒大研究院数据,受Y情影响的行业约占GDP和就业的30%,涉及就业5089万。除此以外,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的3000万中小企业、7000万个体工商户将被Y情波及。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生活的压力要大于对Y情的焦虑。当活下去都要拼劲全力时,比Y情更可怕的,是钱没了,工作也没了,但生活还要继续。

在《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中显示,我国人口有14亿人,其中5.6亿人存款为0,国民对于存钱的热情逐渐消退。之前有报道称,中国90后群体中人均欠款达到12万,是总收入的18.5倍。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5.6亿人存款为0,意味着这一个月长假,至少5.6亿人生活在焦虑之中。报告还显示,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所谓人均存款5万,是头部的有钱人拔高了穷人的平均值,现实真的好残酷。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当人们正在愁钱愁工作时,“涨价潮”也来了。

据了解,全国各地蔬菜、水果、建材、电子、消费、化工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疯涨,从10%、20%、50%、100%一直到涨到1200%多。

钛白粉上涨500元/吨

金海钛业发布调价函称,内贸客户在对应价格基础上上调了500元/吨,外贸客户在对应价格基础上上调80美金/吨。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此前,钛白粉巨头中核钛白也发布调价函称,自2月26日起,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国内各类用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国际各类用户:上调100美元/吨。

受疫情因素的影响,龙蟒佰利联集团硫酸法金红石型系列产品钛白粉最新报价上调500至16200元/吨。

据了解,近期以来,全国各行各业的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涨,复工开业的同时,餐饮、出行、休闲娱乐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行业企业都陆续宣布涨价,疫情当中复工潮后的第一波涨价令人有些措手不及。

腻子粉每包上调0.6元

2月26日,厦门山田聪达涂料有限公司发布调价函称,由于原材料滑石粉每吨上涨30元,因此“腻子粉”每包上调0.6元,自3月1日起统一执行。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聚乙烯醇上涨200元/吨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调价通知称,聚乙烯醇自2月27日8时起,皖维、蒙维、广维:所有片状系列品种价格上调200元/吨。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轮胎涨价7%

2月14日,米其林北美有限公司已通知其经销商,即将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米其林部分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进行价格上调,百路驰和永耐驰品牌产品的价格分别上调7%和5%。

2月10日,刚复工的万力轮胎发布了一份价格调整通知,每条轮胎上涨了15元,这个价格传导到消费者身上,4S店肯定不止加15元。汽车配件轮胎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那么对于准备购置车辆的人来说,更要看看荷包是不是足够鼓了。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电池涨价,电动车或将跟涨400元

Y情期间,所有的石油炼化厂都停工,有些厂甚至在年前就已经停工检修,这就导致石油焦价格暴涨。年前石油焦的价格仅为850元/吨,2月21日的价格就涨到了1650元/吨,接近翻倍了。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石油焦是电池电极的主要原料,石油焦价格上涨,电池电极价格必然上涨,电池的价格也会同步上涨。由于年前电池行情一般,春节前大量备货的电池商家很少,目前随着市场的回温,电池需求量大增,这也导致电池价格水涨船高,据市场一线消息,部分市场电池经销商已经开始宣布涨价,有区域48/12已经涨到310元/组

受当前Y情影响,目前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多地电池企业面临物流配套不畅通,企业工人复工比例低等困境。此外,随着近几日铅价连续上涨,继前几日有电池品牌发出涨价消息,据最新消息,江苏某地市场率先开始涨价,部分电池品牌代理商开始调整上涨电池价格,涨价潮已经开始!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目前来看,无论市场接受不接受,电动车生产成本已经在持续上升,电动车涨价缺货势在必行,已成必然。业内人士预计电动两轮车涨价幅度80-100元,电动三轮车涨价幅度200~300元,蓬车上涨幅度300-400元。

芯片电阻下月大涨80%

供应链透露,国巨继先前大幅调升积层陶瓷电容产品(MLCC)报价、涨幅达五成之后,近期再针对芯片电阻产品(R-Chip)涨价七至八成,3月起生效,不仅涨价幅度远高于MLCC,也比原先预期涨约五成还高。

业界人士分析,电阻自去年第4季开始,随着终端需求升温,快速去化库存,不过当时仍在安全水位,原先预期农历年后各厂商可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因应客户需求。但随后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巨等业者大陆生产受阻。供应链透露,国巨原先预告,电阻涨幅约在五成左右,不过实际报价平均涨幅落在七至八成。

电子元器件涨幅近30%

新G肺Y波及日韩地区,日本和韩国确诊病例已分别超过700例和600例。由于聚集了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三星和海力士,F炎Y情对存储芯片乃至整个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影响颇受关注,市场亦普遍存在涨价预期。

不只是日韩地区,由于F炎Y情,我国市场上的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业内人士透露,Y情发生以来,测温设备需求剧增,相关的传感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

这部分需求是突然冒出来的,也就是说原本没有给测温设备准备这么多的供应,但由于需求突然加大,很多企业不惜加价储备,有的甚至在10多天就消耗了2019年全年的储备。如此一来,传感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涨幅在20%-30%之间。

口罩供不应求,熔喷无纺布涨幅高达1233%

目前,口罩用无纺布价格疯涨,按日报价,部分厂家采购熔喷无纺布由原来的1.8万涨至16万甚至24万每吨,涨高达1233%。

2月16日,一家无纺布原料工厂发布调价联络函,显示SMSSSSSS等三类无纺布原材料涨价。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目前,拒水无纺布已经很难拿到货了,价格至少上涨6000元/吨,普通无纺布将上涨2000-3000元/吨”。广东某纸尿裤成品厂家负责人向透露。

消杀泵头、喷头涨价200-400%

近日,朋友圈里充斥着行业人士求购塑料瓶、泵头、喷雾、软管等消杀产品包材的信息。开年以来,Y情催生大部分企业做起了消杀产品生意,而因供应链短缺问题,相关包材成为香饽饽。一时间,一“泵”难求

“压泵与喷雾涨价最厉害,压泵从平时0.4元涨到0.9元,喷雾头平时才3毛钱,现在炒到了1.6元。”“以前一个100ml的PET瓶+喷头整体价格约3元,现在可能一个喷头就要3元。”动辄几倍的涨幅令不少业内人士咋舌。

长租公寓涨价38%:“两头吃”寒了人心

Y情期间,据多家媒体报道,蛋壳公寓一方面向北京、无锡、上海、杭州、武汉、天津、成都等地的房东要求执行不少于30天的免租期,另一头的房租和服务费却照收不误。很多房东表示,蛋壳并没有和他们协商,而是强制执行。

有网友称,自如趁疫情期间,租客不便搬家换租,租金续租增长10%-30%,涨价最高竟然达到38.3%。也有房主表示,自如一边给租客涨价,另一边却让房东降价。该房主称这样的操作“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两头吃的操作毁三观!

药材涨价高达100%

随着国家和各地大力开展中西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市场上对中药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加上近期交通管控趋严,物流受阻,部分中药材的价格明显走高。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近两年来,绝大多数中药材的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但是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药材的价格走势确实有了一定变化,有的品种价格出现上涨趋势。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从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月涨幅榜来看,广藿香的价格涨幅高达两倍,板蓝根、山银花、芦根、连翘、金银花的价格涨幅也较明显。 实际上,从Y情开始,很多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退热、凉血利咽的中药材就开始备受关注,在急需、货少、人气高的情况下,价格走高是一种常态。

维生素产业涨价40%

2月17日国内有厂家80%含量B2产品提价至140元/公斤,较此前100元/公斤市场平均报价上调幅度高达40%K3、生物素、B1等品种价格也纷纷大涨,K3(MSB)目前报价70-75/公斤,较年前威尼达MSB报价55元/公斤,涨幅约30%2%生物素最新报价300-350元/公斤,节前报价158-180元/公斤。VE最新市场报价60-65元/公斤,节前报价47-50元/公斤。

业内表示,维生素产业供需格局的特殊性,其中大部分维生素产能的70-80%都在中国,但是消耗量的70%左右都在国外。此次Y情导致复工延期,复工的节奏、物流运输的影响、Y情的走势都有不确定性,这些综合的因素导致了维生素产品普涨的行情,对维生素的景气程度有支撑。维生素价格普涨,各大细分龙头价格弹性大,利润有望提升。

尿素涨价40元/吨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大稳,山东、河北等局部先跌后涨。山东、两河主流报价1630-1680元/吨。受Y情影响,国内大部物流运输不畅。周初,尿素市场价格小幅下滑,成交清淡;周中随着市场运输的逐步恢复,山东、河北市场农需出货明显好转,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山东、河北报价上调20-40元/吨,其它地区农需采购略有好转,厂家新单交投按需跟进,另外安徽及河南等部分厂家开工回暖。

国内稀土金属钕镝镨价格上涨

据行业监测显示,截止2月13日,稀土金属中金属钕均价上涨1000元/吨至36.85万元/吨;金属镝均价为212.5万元/吨;金属镨均价为64.5万元/吨。稀土氧化物、稀土合金等多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缅甸单方面关闭通关口岸,国内供应有所减少,加之近期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稀土产品没有全面复工,国内稀土价格供应紧张,国内重稀土价格走势上涨。此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

23家饲料厂排队涨价,涨幅100元/吨

复工后,养殖业开启了一波涨价潮,23家饲料厂排队涨价,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

在疫情期间,由于出行管制,农作物制品开始出现涨价,豆粕、玉米、麦麸价格暴涨。各地都有封村封路的情况,导致运输能力不足,物流成本也大幅提高,有些地方运费直接上涨30%。

原材料上涨、运费上涨,饲料厂也顶不住了,于是刚一复工,23家饲料厂就开始发涨价函。猪饲料基本上都涨价100元/吨,鸡鸭饲料基本上涨价50元/吨。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原纸暴涨16%,造纸产业链完成涨价传导

从开工开始,造纸行业的涨价潮已经完成了从原料废纸到成品纸箱的传导。受疫情影响,运输能力不足,以及复工人员减少,一些纸厂发现没有生产的原材料了。由于废纸库存就只有那么多,纸厂为了抢购原材料,于是纸厂开始提高废纸采购价,基本上是每天每吨涨50元。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纸厂的原材料涨了,他们把成本往下游转嫁,也同步把原纸价格给提高了。在2月17日之前,中小纸厂提价50-150元每吨,2月17日之后,三大龙头纸厂提价100-150元每吨,基本与废纸涨价神同步。

原纸价格一涨,纸板厂又坐不住了,他们采购原纸,生产出纸板。原材料涨价,纸板的价格必须要跟着涨才行啊。于是在2月17日前,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纸板厂率先涨价5%-15%2月17日之后 ,以台州、金华、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纸板厂涨价3%-15%2月21日之后,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纸板厂停止接单了,把有限的资源都给重要客户了。 

纸板厂一涨价,三级厂纸箱厂就懵了。好不容易熬到开工了,结果原材料涨了,而且涨幅还不小。你涨,那我也得涨啊。于是一些纸箱厂也涨价15%,造纸行业的一波涨价潮就完成了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可能你会说,我又不是造纸行业的,纸品涨价跟我没有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要小看纸涨价,它很快就会传导到日常生活的物价当中。纸箱价格贵了,快递的包装成本就提高了,你的购物费用是不是得涨?你买书本是不是也得涨?所有用纸箱包装的产品是不是都得涨?

赣州市绿野包装有限公司就在涨价函中提及:“年后至目前瓦楞纸每吨涨幅500元左右,最高涨幅达16%,箱板纸每吨涨幅250元左右,最高涨幅达8%。

浙江上游职业有限公司:从2020年2月26日起,生产的白纸板在现价格基础上上调200元/吨 

口罩掩盖下的贫穷:5.6亿人存款为0…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波涨价潮,主要是因为疫情之下,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供应减少,物以稀为贵,原料价格上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防疫期间,物流停运,运力不足,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这两方面的涨价因素,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幸免。

而当前很多人的危机是:没钱+失业+涨价!怎么办?再难生活也得继续!

本文转自“时代视界”致谢!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传递更多优质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做删除处理,感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3lCxJIrB8I7oPDv3X3p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