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经常在网海上冲浪的差友们,或许都听过一个名叫 “ 妈传菜 ” 的故事。

一位沉迷赌博多年的老哥在外躲债,便留下父母在老家应对债主。

而图中的对话,就是在这背景下发生的。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虽然图都被网友传得包浆了,但不少人还是看一次就破防一次。《 妈传菜 》也因此被网友评选为五大破防梗之一。

当然啦,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故事的真实性已经很难考究。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一个名叫 “ 借读吧 ” 的百度贴吧中,类似于《 妈传菜 》的悲剧却只是家常便饭。

只不过,真实的故事除了让人破防之外,往往更让人五味杂陈。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例如,就有吧友因为懒惰,两年里天天上网不上班,网贷欠了 5 万多。

而他的老妈就像传菜梗中的一样,给他转了一大笔钱还债。

有些讽刺的是,这位老哥的微信头像写着两个大字—— “ 奋斗 ” 。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也有吧友从自己母亲身上骗了 18000 ,却又因为赌瘾又犯了,把这钱全输光了。

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在家无所事事。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还有一些老哥因为赌博,输去身上最后一分钱,只好在贴吧里发收款码,求吧友给点小钱吃饭。

有些暂时赢了钱的吧友,也会给他们转个 7 块 8 块的救一波急。

这种操作,在吧里一般被称为 “ 团饭 ” 。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但俗话说得好,永远不要和一个赌徒做朋友。

因为团饭就和爱情一个样,很多时候,真心换来的不一定是真心。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换来的,也可能是红色的感叹号。。。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看到这儿,很多差友可能已经发现了, “ 借读吧 ” 和 “ 借读 ” 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相反,里面大都是赌徒。

这个 “ 借读吧 ” ,也其实正是曾有 1400 万粉丝的戒赌吧的马甲。

因为早在两三年前,他们原本的家,就因为诱导犯罪被永久封禁了。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目前的借读吧,便是原戒赌吧吧友现存为数不多的根据地之一。

而其中戒赌吧从最初的正能量到被封禁,再到不断借马甲转移根据地的魔幻故事,可能比博人传还要燃。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经常混贴吧的差友,肯定都曾听说过戒赌吧这个神奇的地方。

根据戒赌吧吧主的数据,戒赌吧在被封之前,曾是百度第二大和流量第一大的吧。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吧友们以老哥相称,这里有输光千万家产的富二代,也有月薪两千的工厂小哥,有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也有看似光鲜的公司白领。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赌博。深受赌博危害的他们便汇集在此,决定戒掉赌博这一恶习。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和差评的 “ 925 ” 、 “ 纸带 ” 类似,这个戒赌吧甚至也有着自己的黑话。

他们把贷款平台成为 “ 口子 ” 、输光了钱叫 “ 洗白 ” 、赌博赢点小钱还债叫 “ 补天 ” 、没钱了混吃等死叫 “ 瘫痪 ” 。

虽然这些叫法不一定全都起源于戒赌吧,但它们在吧内的使用频率确实挺高。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其中不少黑话还有着有趣的起源。

例如,为了显得负债看起来少点儿,他们把 “ 万 ” 称为 “ 个 ” ,输了 925 个便是输了 925 万的意思。

又有吧友因为赌博,用一套军体拳暴打了亲生父亲。 “ 军体拳 在吧里,就变成了阴阳别人 有本事 的意思。

还有赌徒在他乡遇到了戒赌吧网友,网友热情地买了三五瓶啤酒招待他, “ 三五瓶 ” 就成为了吧友聚会的含义。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但就这个本意是劝赌徒们回头的热情地儿,随着吧友的数量越来越多,却慢慢变了味儿。

赌徒们反而在讨论起了各种贷款 “ 口子 ” ,不少的信用卡套现、博彩网站推荐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相传好几任的吧主,也通过放行博彩广告,收了不少的票子。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小赌养家糊口,大赌发家致富!哪家孩子一直哭,哪有赌有一直输。这些看起来略带像是玩梗般的顺口溜,便成了当时不少吧友的信条。

戒赌吧便也从戒赌、变成了实实在在成为了赌徒们的狂欢地。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好在最后,这个网络的藏污纳垢之处,在 2018 年就被彻底封禁。

1400 万的戒赌吧老哥也从此无家可归。

但让人没想到是,一场如互联网犹太人般的大流亡,也因此正式开始了。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在戒赌吧被封了之后,无数找不到组织的老哥开始在其他吧聚集,渐渐地,他们重建起了自己的新家。

85.5 万关注的禁赌吧便是新家之一。

但这和戒赌吧如出一辙的名字,再加上负能量风气依旧不改,这里很快就被盯上了。

虽然并没有被封禁,但是吧里已经不允许再发新帖,最后的更新时间也停留在了 2018 年 12 月。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之后学聪明的老哥们,便开始在吧名上下功夫了。

比较有规模的是 “ 湘女最多情吧 ” ,作为当年戒赌吧中为数不多的女赌徒, “ 湘女 ” 早年在吧里算是小有名气。

后来有人说她下海还债,也有人说她为博彩公司干活,大赚了一笔。

总而言之,老哥们就在以她 ID 为名的贴吧里,建起来了新家。

根据百度快照的显示,这个贴吧在当时有近 20 万的关注量。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只不过好景不长,碰上头的老哥们又开始分享着自己的赌博心得、博彩公司的广告也继续横行。

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路虎的风气中, “ 湘女最多情吧 ” 步了戒赌吧的后尘,被封了。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与此同时,包括 “ 湘女吧 “ 、 ” 戒吧 ” 等等的根据地也都被一一爆破,

无家可归的老哥们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而如今,可能是在王建国的影响下,差评君在文章开头介绍的 “ 借读吧 “ 就又出现了。

他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 “ 借读吧 ” 的发帖须知上,就建议用谐音代替一下敏感词。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老哥们似乎也发现了根据地一直被爆破的真正原因,开始提倡大伙们发正能量的帖子。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但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借读吧的吧主,还是当年的戒赌吧吧主 @ 迷茫的鱼夫。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而如今的 “ 借读吧 ” 内,暂时并没有之前的戒赌吧的那么乌烟瘴气,也确实有不少人号称真正戒了赌,甚至还分享起了自己的基金收益。

至少和动不动就让人 “ 洗白 ” 和 “ 瘫痪 ” 的赌博相比,基金还是要稳不少的。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当然,也时不时有真 · 借读的吧友发帖,询问关于借读的事情。

只能说,这位老哥可能是现在吧里最纯洁的人了。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但吧里最多了,还是差评君在文章开头分享的那些和赌博相关的悲剧。

因为他们往往在赌博欠了一屁股债之后,不断地借钱想翻本,但却只能是越陷越深,结局是弄得妻离子散。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也有人因为欠下巨款,决定跑路东南亚,去避一避风头。

这一去,又不知几时能回。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类似的悲剧,从戒赌吧曾经的 1400 万老哥,再到现在借读吧的 14 万,当中想必也是不在少数。

而这个 “ 借读吧 ” 会不会继续走上 “ 戒赌吧 ” 的老路,差评君就不得而知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贴吧里再次卷起了以赌会友、以赌为荣风气,等待借读吧的,也还是封禁。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毕竟就像吧友所说的:对于赌博而言,赢只是过程,而输是结果。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最后,差评君想引用一段老戒赌吧流传的话:

当你试过一场牌局输赢几十万的时候,没人还会踏踏实实赚那一个月几千一万的血汗钱。因为比输钱更可怕的是,它摧毁了一个人的金钱观。

《 妈传菜 》故事的后续,儿子洗心革面发誓不再赌博。

1400万的戒赌吧老哥找到了新家。

虽然真实性有待考究,但差评希望故事有个美好的结局。

但愿这是老哥们最后的一次流亡,毕竟小赌可能怡情,但大赌不仅伤身,还可能毁掉一生。

图片、资料来源:

百度贴吧,借读吧

搜狐网,百度三大吧之一的戒赌吧被封禁, 1400 万老哥们的吧里都干了些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OWVn2TOGs-BQfTwDNWbbw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本文由鸟哥笔记春羽计划出品

本文4295字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由于笔者身处toB行业、恰好最近又在做收费功能,故而就对客户如何向他们的客户收费、我们的产品又如何向客户收费产生了好奇心。
人们常说「谈钱伤感情」,当价格被赋予货币和交易属性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异常令人敏感的数字。而价格本身又是将产品/服务与客户进行连接的一种枢纽,一般情况下,只有客户按照价格付了钱之后,才能享受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由此而见,产品/服务的定价对企业经营和收入有直接性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给一款产品合理定价,既能让客户愿意付钱,又能让企业获得长远而健康的利润呢?这里我们先通过一个「出二手mac电脑」的例子,尝试自己做一次定价,切身体会一下定价的思路和流程。
现在,我们手头有一款二手的2017款mac电脑要出。那么,对于这台1w元购入的电脑,我们会如何定价呢?
首先,在不参考任何外界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只知道愿意购买的人绝对不会再花超过1w元去购买这台电脑,因为二手电脑肯定有所损耗。此时,我们的定价范围在0<价格<1w元之间;
其次,我们中大多数人往往会求助于二手市场和平台,去对标看看和我们型号、新旧程度差不多的mac电脑卖多少钱,再来给自己的电脑估一个价格区间;
最后,如果我们急着出,可能会通过优惠折扣等确定一个相对低的价格以促进成交;如果不急着出,可能就出一个正常或略高一些的水平,慢慢等待有缘人上门。
从上面这个案例来看,我们在定价时,综合了多方因素:成本、同类“竞品”、市场需求、客户期望价值、营销折扣等,最终才确定了交易价格。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服务的定价也是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以及来自公司各个部门的多方决策影响,最终才得以落地。
我们可以将整个定价过程视为一次打靶:先确定大致的范围后再精确瞄准,那么定价则是先通过宏观视角确定价格的范围,再深入微观确定最终的价格数字。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先宏观定价格范围
价格,不一定是客户对产品的第一感知,但相对是最敏感的一个部分。因此,某种程度上,定价就是定战略,我们所定的价格就代表了我们对外输出的产品/服务定位。
在确定价格的初步范围之前,我们需要从行业背景、市场调研、竞争对手、产品阶段、成本分析这5个角度去进行综合评估。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1、行业背景
行业对定位和价格有一个大背景和前置性的影响。整个行业产品的普及程度、行业基调以及用户教育程度等都对产品价格和范围有一个宏观层面上的影响。
2、市场调研
以前在学政治时,老师会说价格是指单位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其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抛开理论知识来看,毕竟最终要为产品买单的是客户,那么客户的需要、市场的供应多少势必会影响交易,也就影响了我们的定价。
这里,我们把市场调研对定价的影响分为市场供求和客户感知价值2个角度去进行讨论。
2.1 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同时也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简而言之,短期内市场上的大多数需求趋于稳定。如下图所示,当生产供应升高时,需求也随即对应降低。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图源红杉汇)
以羽毛球拍为例,假设中国有1亿人需要购买羽毛球拍,当商家生产了5亿支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货物囤积、需求降低,商家失去了议价能力。那么此时,其定价自然难以保持一个合理的状态,只能低价处理或是销毁。
2.2 客户感知价值
刚刚我们从群体(市场)的角度看待了供需关系,现在我们回归到个人(客户)身上,来看看客户对价值的判断是怎样的呢?
客户对某款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感知称为客户感知价值,指客户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这个理论让我们更关注在2个点上:一是客户对所获取的价值的感知,二是客户对所付出成本的感知。
举个例子,现在你心情不好需要买杯啤酒放松一下。当你走进一家小卖部,你最多愿意花5块钱去购买一瓶啤酒,但是当你走进一家酒吧,同样的啤酒即使卖50块钱,你可能也会愿意去付费。
为什么呢?
这就和我们提到的客户感知价值有关。
如下图所示,当我们认为自己感受到「在酒吧喝酒的价值」大于50块时,我们就会愿意付费,即图中的顾客感受价值高于产品价格。花50块钱,在一个有音乐有气氛的环境中去喝啤酒,这让我们感觉自己「赚了」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我们当然知道在小卖部里这瓶啤酒只值5块钱,但人们更愿意为自己感受到的价值去付费,而不单单是产品本身。
3、竞争对手
对于大多数身处红海的创业公司而言,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参考值。一是竞品已经逐步通过了市场和客户的考验,在短期内验证了其价格的合理性;二是因为人们对商品的货币价值判断跟重量等感官判断大有相似之处,我们很难以精确地对价格进行评估,故而此时就存在锚定效应,需要通过比价来进行最终决策。
锚定效应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尤其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很容易被消费者“盯上”,以借此评估我方产品的价格。
因此,我们在定价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同类竞品的价格和打法,在消费者锚定选择时,体现出我们相对于竞品的优势。
4、产品阶段
我们往往会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4个阶段,不同的产品阶段自然其定价策略也有所不同。
根据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来看,引入期的价格以新产品定价为主、成长期的产品价格需要适当调价
成熟期的产品需要充分考虑竞争价格,而衰退期的产品价格则可能要适当进行减价。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图源自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例如,在一个蓝海中的引入期产品,其战略重心就在于扩张和最大化市场占有率,从而尽快站稳脚跟、抓住用户。那么,此时的产品定价就可能会更多选择以低价策略为主,即先把更多的鱼圈进鱼塘里。
而当产品逐渐过渡到成熟期后,品牌和产品已经帮助企业建立了一定的议价能力,此时,继续保持低价可能会有损产品形象,也有可能对营收会有所影响、无法利润最大化。这时通过参考竞争对手价格等,建立差异化和灵活的产品价格也许会更好一些。
5、成本分析
关于定价,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方法叫「成本加成法」,即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按照自己期望的毛利率计算出最终的定价。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直接就能得出一个数字结果。但其实,成本加成法有诸多难点和弊端。例如,成本的核算本身就存在一些疑问,除了我们为开发这款产品的开销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沉没成本等,这些又怎样才能精准评估呢。
所以,笔者这里的成本分析不仅仅指通过成本加成完成定价的方法。而重点在于我们在定价时要去关注成本,成本是底线,但并不能帮助我们直接得到定价。
结合上述5个方面,我们基本可以圈定产品的定位以及价格的范围。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因素,我们应该以哪个为主呢?笔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定价经验,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不同阶段下,这5个点对于范围的决策比重肯定有所不同,需要视自己公司产品的具体情况而定。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再微观定价格数字
在确定了产品定位以及大致的价格范围后,我们就需要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进行交易。价格范围已经帮我们筛选出了模糊的客群,此时,就需要具体的价格数字来促进交易。
关于微观去确定准确的价格数字,我们引入2种方法:一种以揣摩对方心理为主,一种则以真实的实验测验为主。
1、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态势与消费心理,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营销沟通与消费心理等(引自某度)。
比较常见的一些消费心理包含:锚定效应、价格诱饵、损失厌恶、从众心理、攀比炫耀心理等。这里不过多展开来讲,大家有兴趣可以下去搜一下。
当我们在定价时,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去对应展开一些营销策略等,某种程度上能更好地促进转化和下单、提高公司的营收。对这部分有兴趣的话,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无价》这本书。
2、实验测试
和定价相关的实验测试有很多,这里介绍最常见的一种——PSM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Price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在消费心理学中,我们难以直观量化消费者对价格的心理,更多地是一种揣摩和猜测。而PSM测试则是一种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客户对价格敏感性结论的实操方法。
下面是引自知乎吕秀英对PSM测试的步骤介绍:
**第一步:定性研究:**
通过定性研究,设计出能够涵盖产品可能的价格区间的**价格梯度表**。该步骤通常对某一产品或服务追问被访者4个问题,并据此获得价格梯度表。梯度表的价格范围要涵盖所有可能的价格点,最低和最高价格一般要求低于或高出可能的市场价格的**三倍以上**。
(1) 便宜的价格:对您而言什么价格该道具/服务是很划算,肯定会购买的?
(2) 太便宜的价格:低到什么价格,您觉得该道具/服务会因为大家都可以随便用,而对自己失去吸引力(或对游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以游戏为例)?
(3) 贵的价格:您觉得“有点高,但自己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
(4) 太贵的价格:价格高到什么程度,您肯定会放弃购买?
**第二步:问卷调查:**然后在有代表性的样本中,请被访者在此**价格梯度表**上做出四项选择:有点高但可以接受的价格,有点低但可以接受的价格,太高而不会接受的价格,太低而不会接受的价格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图源见水印)
**第三步:数据处理:**对所获得的样本数据绘制累计百分比曲线图(对样本的这几个价格点,分别求其**向上和向下累积百分比***),四条曲线的交点得出产品的**合适价格区间、最优定价点、次优定价点**。

定价指南:怎么跟“甲方爸爸”开口谈钱?

(图源见水印)

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的优点在于:它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定价。
该模型既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主观意愿,又兼顾了企业追求最大消费群体的利益。但同时也有其应用的局限性,例如只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接受率、而忽略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等等,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深入了解和试验一下。
最后,定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帮助我对用户的另外一重身份——消费者有了更为立体化的认知,也帮助我对产品定义有了更广义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交付给客户的实体产品,更是蕴含品牌、服务、价值观等为一体的更为立体的产品。
【参考资料】
威廉 庞德斯通《无价:洞悉大众心理玩转游戏价格》
MarketingMix市场组合策略: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05/50362492.shtm](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05/50362492.shtm)
计算Saas创业公司的LTV和CAC:
[http://www.forentrepreneurs.com/saas-metrics-2-definitions-2/](http://www.forentrepreneurs.com/saas-metrics-2-definitions-2/)
单位经济模型:
[https://www.jianshu.com/p/c83c8b7b8e9a](https://www.jianshu.com/p/c83c8b7b8e9a)
什么是PSM模型?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PSM模型]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PSM%E6%A8%A1%E5%9E%8B)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lWVS-iFC6252KzKgJUJag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2021上海市青少年算法竞赛

3月月赛开始报名啦!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石之一。

为激发青少年对学习人工智能与算法设计的热情与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上海市青少年算法竞赛 3月网络竞赛将于2021年3月12-16日在线上举行,具体详情如下:

  最早/最晚答题时间可见下图!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关于比赛

YACS 是上海市青少年算法竞赛(Youth Algorithm Competition in Shanghai)的英文首字母简写。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YACS 是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于2019年发起的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分网络月赛和现场邀请赛两种

 

网络赛

网络赛形式为月赛,每月举行一次,按照难度,分为甲乙丙三组,难度不同,供不同程度的选手选择。(注意:不同级别的考试时间均不相同)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现场邀请赛

   现场赛,每年举办一次,名额有限制,优先邀请网络赛成绩优秀的选手,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开进行。

   

为何积极参加网络月赛?

由于现场赛名额有限,当报名人数超过赛场额定人数,组委会将优先邀请积极参加网络月赛的选手。目前,YACS竞赛平台已经更新全体用户的积分,积分排名较高的选手将优先获得参赛邀请。

    

关于主办方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成立于1984年6月,是上海地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报名流程

步骤一:登陆赛事官网 https://iai.sh.cn/

步骤二:登陆账户或注册新账户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步骤三:登陆账户或注册新账户

 

步骤四:进行账户实名认证

 

步骤五:点击banner中“比赛”项,选择合适的级别报名即可

通知 | YACS 3月线上月赛现在火热报名中~!

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作者 l 知友@贺嘉、@Zauber皇  编辑 | 易小飒

来源 l 知乎(ID:zhihu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01. 在社交时,不把自己放在被评价的位置

 

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交恐惧图示理论,就是说,社交恐惧患者,大多都是把自己默认放在了被评价的位置。一言一行都担心别人会怎么样评价。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02. 不因为分歧而生气

 

大多数的争吵,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理解问题,比一味的因为分歧而愤怒要有意义。

 

 

03. 降低对未发生事件的期待值

 

如果对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期待太高,往往更容易变得失望。降低了期待值后,那些意外收获,都能增强幸福感。

 

 

04. 以赞美回应赞美

 

面对他人的称赞,不要下意识地否认,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有」;你完全可以大方地说谢谢,并且也赞赏对方的一个优点+一个小细节。

 

这样既能拉近你们的距离,也会让我们更加自信。(论商业互捧的好处)

 

 

05. 区分成功和成功的装饰

 

《原则》中说,很多人把成功和成功的装饰弄混了。

 

成功是我们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成功的装饰是拥有了某项(高价值的)物品。当我看到别人买了某品牌豪车(黄金广告位,在线等品牌方爸爸)的时候,我很心动。

 

但是,我不能够把买这辆车作为目标。这只是一种生活的附属品,是成功的装饰。

 

如果我的目标变成了我想买什么,那我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就不会获得持久的快乐。

 

 

06. 校准情绪时间线

 

你早干嘛去了! 

刚才怎么不说?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

 

熟悉吗?

 

这些吵架常用语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情绪时间线都在过去,而不是现在。

 

气别人没有早点行动; 气自己当初做的决定; 气没生个省心的孩子……

 

情绪停留在过去,不会解决手头上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它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影响你现在和未来的心情和人际关系。  

 

所以,下一次发现自己为小事烦到爆炸的时候,先深呼吸一口气,把你的时间线拉到现在,想一想:

 

1. 我手头有什么问题?

2. 生气能解决它吗?

3. 有什么解决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我的预期目标?

 

多练、多调整,你的气会越来越顺,心态越来越好。 

 

 

07. 10-10-10 思考

 

一个大脑的 bug——

 

the Region Beta Paradox(「贝塔区域悖论」): 

 

人不会被强烈、持续时间长的痛苦打倒,却会被不那么强烈的、一时的破事击溃。

 

这背后是有科学解释的:

 

极其不幸的遭遇会激发人体的保护机制,让你尽快恢复。不太严重的烦恼,不会激发这个机制,你也因此容易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想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有多少女生碰到男朋友劈腿,整个人变身私家侦探,表面镇定、理性分析、查找证据;而男朋友如果饭后不刷碗,上床不洗脚,却能引爆五百次核能大吵。

 

这里献上一个有用的小技巧,来自苏西女士「10-10-10 改变生命的决策工具」书里的三个问题:

 

10 分钟我对这个决定会有什么感觉?

10 个月我对它会有什么感觉?

10 年呢? 

 

下次要崩溃之前,先考虑这几个问题,再来解决矛盾,不要再让这个 bug 控制你的情绪啦。 

 

 

08. 「假设无辜」心态

 

英文有一个短语很有趣,也很难翻译:

 

to give someon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

 

一个解释是:当你有「相信别人好的一面」和「相信坏的一面」两种选择,选好的那一面。

 

还有一个解释是:还没有全面的证据时,假设对方是无辜的而不是恶意的。

 

操作很简单:问问题,而不是下结论。

 

比如,一个匆匆跑过的人,撞了你一下。

 

与其下一个「太不小心了,我差点被撞倒、很可能受伤!他有什么毛病啊」的结论,你可以想:

 

他为什么要这么赶?他是不是有什么很急的急事?可能他脑子在想别的事,没注意到自己碰到别人。还好我也没事。

 

这样的心态会从内而外,让你变成一个更美好的人:

 

心态更开放;共情能力更强;不会因为小事纠结;更乐意帮助他人。 

 

 

09. 「自私」无罪

 

说到讨好型人格,我不得不想到「老友记」里的莫妮卡,敲可爱: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人和耶稣的之间的区别在于:耶稣是乐意牺牲自己的,  人需要把自己考虑进去。

 

你是人,不是耶稣;共情是必要的,但是健康的共情,永远把自己摆在跟对方平等的位置。 

 

下次有说不出口的「不」时,想想自己会得到什么,而不是他人会得到什么。这种「自私」不仅无罪,感觉还很好;因为这其实是自爱。

 

等你习惯这种内心充满爱的感觉以后,就不需要再以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啦。 

 

 

10. 习惯不舒适

 

美国最硬的海军三栖特战队——「海豹部队」有一个很有名的警句:

 

get comfortable being uncomfortable.

 

一直蜷缩在自己舒适圈、不挑战自己的人永远没法进步;但是另一方面,走出舒适圈的确是个难以享受的过程

 

对于习惯不舒适,可以这样想:

 

先不想这个有多难受,先做最小的一步/坚持一分钟,然后下一步/下一分钟,等你一点点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走了很远。

 

等你习惯它的时候,这个强大心态会给你带来质的变化: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a_7u3dbz_5jTtzt93nxaw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中国和越南,同志加兄弟,当年为何会翻脸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问:许多历史爱好者都说,越南人是白眼狼,中国人帮助越南人反抗侵略,给枪给钱给粮食,帮了他们那么多,到头来越南人恩将仇报。
 
答: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典型的“演义”型历史叙事,就是将底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兄弟相残”、“恩将仇报”、陈世美、杜十娘、“东郭先生和狼”之类的负心故事,简单套用到国际关系当中来,老百姓喜欢这样理解事情,因为这样理解起来最省事,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问:国与国之间,并没有恒常的“同志加兄弟”关系,只有利益。
 
答:对的。当年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领导集团,他们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人,他们也当然知道,中国当年援助他们抗法、抗美,并不是单纯出于所谓“兄弟情谊”,其实更多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问:换句话说,胡志明他们非常清楚,中国那时候援助他们,表面上是热心肠帮助越南,但其实,也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国防利益。
 
答:是的。当年中国如果不援助越南,听任越南被法国或者美国或者他们的代理人控制,那么其实无异于放任中国的腰间长期被外人用一把刀子抵住,这在国防上,是一个长期的严重隐患,一旦中国和苏联或者别的国家在东面、北面、或者东北面打起来,(被外力控制的)越南在中国的后腹部捅刀子,使中国两面受敌,那是非常糟糕、非常危险的。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青年时期的胡志明

 
问:所以当时我们要援助越南,要确保胡志明集团控制越南。
 
答:是的,胡志明毕竟和当时我们是同一个阵营的人,越南由胡志明控制,最符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利益。
 
问:所以说,当年我们援助越南,表面上是出于热心肠,但实际上都是经过严密的国家利益计算。
 
答:而且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当年我们国家的决策者,在如此重大的国策问题上,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而是从“同志情”、“兄弟义”出发去做决定,那就不是治大国,而是玩过家家。根本就没有那么草率的政治家,说白了,决策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问:试问我国现在援助非洲某些国家,是不是同理?
 
答:是的,同理,我们今天援助小国,出手大方,也不仅仅是出于什么热心肠,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都是反复计算过国家利益的总得失,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不要被网上那些”键盘侠”、”批评癌”们带了节奏,事实上我国和其他大国一样,援助任何小国穷国,都是国际政治的通盘考虑,都是经过了国家总利益的严密计算,总之一句话,亏本的事我们是不会干的,既然干出来了,那就大概率是不亏本的。
 
问:回到越南话题。当年的越南人心里也清楚,中国援助他们,也符合中国当时的利益,所以在越南人的心里面,他们不会有过多感恩。
 
答:是。人都不笨,他也知道你帮他是有目的,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捅破这层纸,表面上天天跟你说感谢帮助,但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
 
问:那么,当年的越南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否简单讲讲?
 
答:我们可以用最浅显、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把这件事捋一捋。
 
问:好。首先我们从越南的历史谈起,我们有的历史爱好者说,法国人殖民越南之前,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这一点是否属实?
 
答:明朝以前,越南曾经多次属于中国,是分分合合的状态,越南人在自己的教科书里说“中国对越南有一千年的征服历史”,并且说“越南在历史上多次北属”,所谓“北属”就是“属于中国”的意思。不过,在公元1427年这一年,越南人黎利,率众反明,并且将明朝军队打退,进而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叫做“黎朝”,4年之后,明朝不想折腾了,也面对了现实、接受越南的建国,于是,公元1431年,黎朝接受明朝的册封,从那一年开始,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黎利率众起兵抗明

 
问:也就是说,事实上从1431年开始,越南就已经不再属于中国?
 
答:是的。也有不同的算法,有人认为应该从1427年打败明军的那一年算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越南在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次脱离中国,但事实上,在明朝以前,越南也曾有过脱离中国的记录,总之是分分合合,最后一次从明宣宗(朱瞻基)后期开始,越南就不再是中国的疆土,而是一个藩属国,这个状态,一直延续到清末的中法战争。
 
问:清末中法战争之后,越南就沦为了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越南被日本占领,日本投降之后,法国人又回来了。法国人为什么回来?
 
答:二战之后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和越南在历史上签署的殖民地条约,都是“有效”的,只不过是在二战期间被德国、日本等国家打断了,属于“不可抗力”,现在恢复了常态,条约应该继续履行,所以,法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在越南的殖民统治,是“理应恢复”的,所以二战之后,法国人决定“重返越南”,试图延续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问: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二战之后的越南有胡志明,他们不再甘心当亡国奴,他们拿起武器,抵抗法国人,为越南的独立而战。
 
答:是的。这个时候的越南,已经不是二战之前的越南了,这个时候,胡志明领导越南子弟,对法国人奋起反抗,而且,这次胡志明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一个大哥哥、一个大姐姐在背后撑腰的,“大哥哥”是中国,“大姐姐”是苏联。
 
问:据说中国还派了许多军事顾问去越南助战?
 
答:是的。陈赓就是一个代表。而且还不仅仅是“顾问”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参与了战役的指挥。我们知道1954年春夏之交,越南人和法国人打了一场“奠边府战役”,在这场战役里,越南人打败了法国人,但其实这场战役,就是陈赓、韦国清和武元甲共同指挥的,其中,陈赓和韦国清,都是中国派过去的高级将领。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我国大将陈赓(右三)和胡志明(右四)

及其他越军将领在越南共同指挥作战

 
问:越南人拍的故事片电影《奠边府》,全剧都不见陈赓的影子。
 
答:是。越南人一直在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去中国化”,所以,越南人拍摄的历史题材的电影,都会有意地隐去中国援助方的角色。
 
问:法国人和越南人打仗的时候,美国人给法国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这是为什么?这件事跟美国有什么干系?
 
答:事情是这样的,当年法国人说,我们要“重返越南”、“恢复法兰西的荣光”,法国人是为恢复殖民地而战,美国人则说,我的法国朋友,你在打胡志明,我来帮你,你缺枪、缺炮、缺钱什么的,我们美国人给你。法国人不解,问美国人:你为什么帮我?我打胡志明,和你有什么关系?我是在为维护殖民地而战,你们美国人不是一向反对殖民统治吗?美国人则说,我才不是为了帮你恢复殖民地,我是为了遏制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
 
问:这件事很有趣,当年胡志明的抗法事业,是具有双重性质的事业,一方面,是民族主义性质,要为越南独立而战,另一方面,是为了复制苏联体制而战,具有苏联意识形态扩张的性质。
 
答:是。当年就是这么有趣。法国人打胡志明,是为了维护殖民统治,美国人不赞同法国的殖民主义,但由于胡志明是苏联的代理人,胡志明控制越南,等同于苏联控制越南,美国人不乐见,所以美国人对法国人实施军事援助。
 
问:法国人接受了?
 
答:法国人接受了美国人的援助。法国人说,我管你是否支持我恢复殖民地,总之,我和胡志明打仗,你援助我,我就要,你只管给,我就只管拿。不拿白不拿。
 
问:于是我们看历史,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法国人打胡志明,美国人援助法国人,但是,同一场战争,法国人和美国人虽然在同一个战壕里,但是,他们的战争目的,其实不一样。
 
答:对的,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但是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人不这样想。从越南人的角度看来,美国人和法国人一样,都是要阻止越南人独立的恶棍。越南人分不清楚法国人和美国人的战略目的有所不同。当时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人,既恨法国人,也恨美国人。他们对越南平民的宣传是:法国人、美国人,都是侵略者,都是要奴役越南人民的,所以,不想当亡国奴的,你就跟我起来反抗。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问:当时中国人援助越南人,不但派出高级将领直接指挥,而且还给越南送去粮食、武器、弹药、各种后勤补给。
 
答:对的。甚至高炮部队,都是中国派过去的,换一身越南人民军的服装,其实是中国兵,而且,有伤亡,所以,中国人帮助越南人打赢法国人,功劳非常大,当时说是“鲜血凝固成的友谊”,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人的帮助,胡志明是打不赢法国人的。所以在当时,最起码奠边府战役前后,越南人是非常感激中国人的。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奠边府战役,法国人向越南人投降

 
问:最初越南人对中国人是感恩的。后来为什么,恩情变成了仇恨?
 
答:关键就在于一件事:日内瓦会议。这件事,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954年夏天,中、苏、美、法、英等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开了一场会议,讨论越南问题。法国人在奠边府战役中战败,也不想再打了,于是,寻求和平撤出。
 
问:这次日内瓦会议的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答:最主要的,就是各方同意,以北纬17度线为界,将越南分为两半,北越实行社会主义,南越实行资本主义。
 
问:中国也是与会方之一,中国为什么会同意这个?为什么中国不支持胡志明继续打下去、统一越南?
 
答:中国是有苦衷的,中国的第一个苦衷就是,其实打完奠边府战役之后,中国没有办法支持胡志明往南打了,因为中国当时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由北往南打下去,战线太长,法国人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很容易把越南人民军拦腰截断,因此从军事上,不能再打了。中国的第二个苦衷是,当时是1954年,朝鲜战争打完才一年,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处处受包围,因此,中国想借助日内瓦会议的机会,释放一个友好的姿态,以换取国际关系的缓和,具体来讲,是想打破一些封锁和一些禁运,并且扩大国际上的经贸往来,等等这些。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问:也就是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客观上,主观上,都有困难。
 
答:是的。
 
问:那么,以北纬17度线为界,将越南一分为二,胡志明是否同意?
 
答:胡志明当然不同意,但是,中国的代表,找了胡志明,做他的思想工作,跟他做了详细的解释,后来,胡志明也就勉强接受了。
 
问:胡志明为什么不同意呢?
 
答:因为胡志明认为,当时中国作为越南的大哥,不应该半途妥协,而应该一鼓作气、继续帮助越南由北向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西贡去,统一全越南。不过既然中国人坚持己见,胡志明也就作罢。
 
问:那么胡志明的幕僚呢,他们是否同意?
 
答:意见很大。大家谈起这件事,都拍桌子骂娘。你比如说武元甲、范文同、黎笋、文进勇之类的这些越南大员,都是非常不满的,对中国的意见很大,都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是“出卖”了越南。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日内瓦会议,

以北纬17度线为界把越南分为两半,

越南人恨中国主要是因为此事

 
问:可是胡志明直至他1969年逝世,他和中国的关系仍然保持良好,这又是为什么?
 
答:两个原因。第一,法国人战败滚蛋之后,美国人说法国人真脓包,无奈之下,决定亲自动手,杀了进来,以“遏制苏联主义在亚洲的扩张”,这,就是美国和越南之间的“越南战争”爆发的缘由。为了继续争取中国的援助,胡志明暂时把所有的不满,都深埋于心底,所以他表面上,仍然保持对中国友好,所以直到他死,他都没有和中国翻脸。第二、胡志明在越南所有的领导人里面,算是修养最好的一个,而且本身又和中国革命先辈保持着很深厚的个人友谊,所以,北纬17度线导致越南分两半这件事,胡志明表面上表示理解和接受。
 
问:但是胡志明一死,事情就发生变化了。
 
答:对的,1969年胡志明病逝,他的部下武元甲、范文同、黎笋、文进勇这些人,开始接管越南,但是,直至1975年越南人赶走美国人之前,这个时候,越南仍然需要中国的帮助,所以暂时来讲,也没有和中国翻脸。一旦赶走了美国人之后,事情就迅速发生了变化。尤其黎笋这个人,胡志明死后,黎笋实际掌权,黎笋对中国不懂感恩,他恨中国,他认为中国“曾经阻挡越南统一”、“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是“潜在的敌人”。不但如此,黎笋此人心胸十分狭窄,举个例子:1972年中国为了抗衡苏联,和美国开展乒乓外交,那一年美国和越南还在打仗,有一回美国对北越的轰炸加重了,黎笋竟然恶意猜测是中国人叫美国人加重对北越的轰炸。这是黎笋在越南国内讲话透露出来的看法,被记录进了史料里,其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中国根本没有叫美国加重轰炸越南的动机和利益。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胡志明去世之后越南的实际领导人黎笋
此人心胸狭窄,中越当年交恶,此人有重大责任
 
问:这里还有一个重大事件,从1972年开始,中国和美国开始洽谈建交的问题。
 
答:对的,这件事对越南人刺激也很大,从越南人的眼中看来,他们认为中国大哥再一次“出卖”了他们。越南人说,中国人在日内瓦会议“出卖”了越南一次,中美关系正常化,又“出卖”一次。他们说,当年奠边府战役我们打赢了,本来可以顺势南下,一举解放全越南,当时是中国人按住我们,阻止我们统一越南,看,这次中国人又和美国人眉来眼去了,还说要建交了,这样的“大哥”,真是“靠不住”。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问:越南人觉得很受伤。
 
答:对。武元甲、范文同、黎笋、文进勇他们那些人,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可是,尽管他们内心深处恨中国,可是表面上仍没有闹翻,而是频繁跑到北京来,要钱,要枪,要物资,狮子大开口。他们是什么心态呢?两个心态,第一个心态,因为习惯了中国的援助,因为你一直都给我,那么你给我就是应该的,第二个心态,他们认为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等各方面,对越南有所亏欠,所以他们狮子大开口,“理直气壮”,一点都不客气。
 
问:这正是中国古训“升米恩,斗米仇”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正是。中国人帮助越南人打赢奠边府战役,可是越南人觉得不够,他们要中国人继续帮助他们统一越南,中国人说做不到,有困难,于是越南人就记恨中国人了,就像你帮助一个亲戚,借给他十万元,他日后说,上次你借给我十万,其实还不够,这次我要你借我一百万。你借不借?不借,你就是坏人。
问:1976年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开始减少,那是为什么?
 
答: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老一辈和胡志明有交情的革命家,去世了,人亡必然政息,或多或少,这是必然的,第二个原因,中国认为美国人都打跑了,你越南应该自力更生,不要总是来北京找我要这要那,而且当时中国百废待兴,经济也是非常的困难,所以1976年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确实是逐步减少了。第三个原因,当时中国对越南说,我们继续援助你们越南,但是要求你们越南拒绝苏联的援助,向我中国一边倒,你愿意吗?越南人说:我不愿意,我中、苏两家都要吃。中国一看这小弟靠不住,于是就减少援助了。
 
问:再后来,越南就一边倒,倒向了苏联。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越南开国元勋武元甲和他的越军官兵

 
答:很大程度上是这样。
 
问:越南人会不会说,既然你中国不援助我,那么我只能倒向苏联,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答:他们当年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除此之外无路可走。而且他们觉得,中国这个“大哥变了”,以前不但在日内瓦会议“背叛”了我越南小弟,而且现在你也不再援助我了,忍心看着我穷、忍心看着我挨饿,你也不管了,真是狠心啊,这样一想,仇恨就更深了。本来中国就不欠越南的,当年帮助他打败法国人,他得寸进尺,认为你应该继续帮助他统一越南,你不帮,他就怨恨你,后来打美国也一样,中国给越南送钱、送枪、送粮食、送物资,打完美国人,后来就不送了,于是越南人觉得“大哥变了”,认为“感情受到了伤害”,由感恩变成了仇恨,真是古语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你给穷人一升米,够他一家吃饱一顿饭,穷人非常感激你,但是如果你给穷人一斗米,够他全家吃一个礼拜,这样就惯坏他了,以后他就认为你帮助他是应该的,所以你必须继续帮下去,哪天你不帮了,于是对方就马上怨恨你,这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古人真是总结得好。
 
问:那么后来越南侵略柬埔寨,宣称要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其实在历史上,越南人一直都在碾压柬埔寨,越南今天有许多领土,就是在历史上侵占柬埔寨的。1975年的越南,为什么要打柬埔寨呢?越南官方的说法,是因为柬埔寨红色高棉屠杀越侨。红色高棉那时有没有屠杀越侨呢?有。但,越南攻击柬埔寨,有更深层次的动机,当时越南人总结:越南被法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大国,反复殴打,反复碾压,他们认为越南之所以受欺负,就是因为国家太弱小,所以越南想整合曾经的“法属印度支那”,也就是越南、柬埔寨、老挝三个国家,建立一个由越南人统治的“印度支那联邦”,这样,越南就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以后子孙万代,就再也不用受外人欺负了。
冯学荣:我们和越南同志加兄弟,为何走到互相残杀的地步?

昔日法属印度支那疆域图,

黄色为越南,红色是柬埔寨,

绿色是老挝,越南想整合这三块,

把越南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国

 
问:但是越南人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中国显然不会乐见在国家的西南边,又出现一个超级大国。
 
答:是的。中国当时北边有苏联,西边有印度,东边面对日本这个潜在的重新崛起的大国,南中国海呢,还要防范美国的战略包围……各种压力,已经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如果在南疆再出现一个名叫“印度支那联邦”的超级大国,而且还是苏联的帮凶,那对中国来说,就很麻烦了。所以中国就要教训越南,要赶在“印度支那联邦”成型之前,提前把它打掉,这就是中越后来开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当然了,这不是那次交手的唯一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篇幅缘故,留到下次再详细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DmKo520ZAtgbk-byp4u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