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终于没被人卡脖子

 

 

 

来源:非凡油条(ID:ffyoutiao)

作者:广府酥鱼

 

马斯克切开了拉丁美洲的血管?

 

“我们想政变谁就政变谁”马斯克如是说。

 

2019年玻利维亚发生针对总统莫拉莱斯的政变,这是一位印第安人左翼总统,外界传闻他熟读《毛选》,并且在教皇访问之时送上了一枚镰刀锤子样式的十字架。

 

这场政变的起因众说纷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锂资源有关。玻利维亚拥有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锂资源,2019年初,玻利维亚和新疆特变电工集团和德国ACI Systems签约共同开采锂资源。

 

☉盐湖下面有海量的锂资源

 

但是资源诅咒再一次在拉美上演,莫拉莱斯被军方推下台,锂资源合同全部重新签约,中国公司出局。

 

没有证据表明这是美国发动的政变,就像没有人能确认马斯克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一样。

 

但我们能看出来一件事:锂资源很重要,对特斯拉和美国很重要,对我们也很重要,而美国政府完全知道它对我们有多重要。上海有了特斯拉整车厂,中国也有特斯拉最有潜力的销售市场,但我们其实想要的是掌握产业链的上下游,就像半导体一样。

 

尤其是在今年九月,华为的麒麟芯片就要成为绝唱,如果卡脖子事件再一次发生在新能源领域呢?

 

电池是新能源车的石油

 

内燃机促使了石油行业的发展,甚至成为美元价值的标定物,中国汽车工业追赶了几十年仍旧不及BBA分毫。老天眷顾,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电动车不需要内燃机。

 

但是电动车需要电池。

 

电池之于新能源,就像石油之于燃油车。所以马斯克一句:“我们可以把电池中钴的使用量降到零”,世界钴价格就会应声下跌,然后特斯拉又去市场上屯了6000吨钴,再然后国产Model 3确认又要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转了一个圈后,特斯拉还是要用锂电池,一切如常,就像美洲依旧是美国人的美洲一样。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特斯拉对电动车市场有着超强的控制力,第二,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至关重要,发展动向都可以成为大新闻。

 

虽然疫情来势汹汹,美国已经病成了一锅粥,但是2020年上半年,全世界群众依旧换车忙,全球电动车销量前三甲依次是特斯拉、大众和奔驰。

 

其中特斯拉销量是19万辆,仅北上深三地就贡献了3万左右的销量,国产厂商只有比亚迪和上汽勉强靠着国内市场排到了后两名。

 

最新消息是马斯克计划向市场出售自研的特斯拉动力系统和电池,如果传闻成真会如何?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特斯拉摆摊卖电池了

 

那特斯拉将会是一个关键部件供货商和自有品牌整车厂,特斯拉不仅有钴资源、(可能也有锂)等电池原材料,现在更是要自建电池生产厂。类比一下,就是手机界的苹果品牌、芯片+三星屏幕+台积电芯片代工+富士康组装组合,这对世界所有汽车厂商都是巨大的压力,更不要说国内那一众还没彻底断奶的造车新势力。

 

动力电池是关系到国产新能源产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包括蔚来、理想等整车新势力厂商,也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顶级电池供应商。

 

电池到底该怎么理解

 

电池定义其实很简单,就是个拥有正负电极的储电设备,基本日常所用的各类锂电池、铅酸电池均属此类。也有一些异类,比如氢燃料电池,就不是个储电设备,而是发电设备,每次使用前都要先加氢,好处是动力澎湃且持久,坏处就是易燃易爆炸。但是广义上来说,它有在一个机械装置里发生电能的能力,因此也可以算作电池。

 

普通大众完全没必要去懂具体的技术实现原理,因为很多都是市场炒作的商业概念,并且厂商很喜欢把一些简单的概念交叉混用,普通路人能大致理解即可。太复杂的东西基本都是实验室产品或者特种设备,比如同位素电池,月球车都在用肯定是好东西,但和你现实生活没啥关系。

 

那个氢燃料电池不是业界主流,只有丰田从1992年开始死磕氢燃料电池车(FCEV),开发了Mirai品牌系列。然而这个系列这么多年还不如特斯拉一年的销量,丰田却还在坚持,这很像日本人干的事。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来说,一般用的都是锂电池,一种是三元锂电池,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LFP)。三元锂电池动力强劲,续航性能优秀,问题是成本高昂而且不太安全;磷酸铁锂因为不含钴比较便宜,寿命较高并且非常安全,但是能量密度不行。

 

三元锂指的不是三块钱的意思,而是镍钴锰(NCM)三种元素,这里不讨论化学,就简单说,镍元素负责燃烧,提供动力,钴比较稳定,负责电池的安全性。

 

☉三元锂电池也是动力电池的常规选项

 

所以业界长期在多加镍还是多加钴中徘徊,这也算是无钴电池被炒作的根本原因。

 

如果去掉钴多加镍,理论上就能把工况里程提高到和燃油车一样的水平。但理论不等于现实,比如镍锰酸锂二元电池,确实不含钴,但也确实没法大规模商用。

 

磷酸铁锂电池也不含钴,但能不能叫无钴电池很值得讨论,因为去钴加镍才是无钴电池的技术路线,本来人家就不用没必要归类进去。

 

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无钴电池概念基本是噱头就足够了,特斯拉都还在用,彻底不用钴还需要时间。

 

另外还有两个概念很火,一个是比亚迪刀片电池,另一个是全固态电池。

 

先说比亚迪刀片,确实很有希望引领一波磷酸铁锂电池发展方向,但究其本质,刀片的作用是优化电池结构,调整电池组的组合方式,不是不用磷酸铁锂做材料了,只能说可以提高续航能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技术瓶颈。

 

另外一个全固态电池就更幽默了,因为这里的固态指的是电池内电解质的形态,可以是液态、可以半固态,也可以是全固态。宝马也准备进军全固态,但本质上这是技术路径选择问题,成功与否还需要实践检验。

 

电池分类有很多方式,最简单就是形状,让人一看就懂,就软包、方形和圆柱三种。但人都懂商家也就没啥炒作空间了。三元锂、全固态、无钴这些听起来就高大上多了,现阶段动力电池都是在结构、寿命、安全性和成本之间综合考量,颠覆性的创新还得等到新材料的发现。

 

简单来说,现在动力电池就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

 

特斯拉重新定义动力电池

 

回溯这一波电动车发展史,特斯拉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

 

1.  从换电向充电模式转变

 

刚开始造电动车的时候,特斯拉并非是现在流行的充电模式,而是换电模式,这是因为行业发展初期电池技术发展不成熟,只能走这条路。

 

但等松下、LG的三元锂电池技术可用之后,特斯拉随后便迅速切换为充电模式。截止去年,特斯拉在全球快速充电站数量已达到2000座以上,仅在中国,充电站数量也已达300座以上。

 

和苹果要在iPhone 12中支持北斗一样,特斯拉也不准备放弃中国市场。即使今年疫情都挡不住特斯拉继续投资建设4000+充电桩的计划。当下新能源车的打法是智能是加分项,但是续航是普遍焦虑,车主和厂商都是焦虑异常。如果不是政策强推,绿牌好上,其实很难说服消费者普遍购买电动车。

 

特斯拉的逻辑是尽量铺开快充设备,里程不够充电桩来凑,争取在续航体验上全面和燃油车对标。但更强的电池才是治本之策,所以特斯拉进军电池产业之路绝对不会停止。

 

☉还是充电模式可行

 

2.  启动Roadrunner计划,自研自产锂电池,屯矿屯技术

 

特斯拉不会停止自造电池,即使和松下、宁德时代都是紧密的合作伙伴,但是马斯克早晚要摆脱这些合作伙伴,就如同他不想在自动驾驶芯片上依赖英特尔一样。把上下游利润全拿住了,才能防止被供应商要挟,这是老资本家讲义的第一课。

 

而Roadrunner计划的主要目的,比留住利润更高,它要和燃油车对标。不对标不行,全美、全世界燃油车全都转向电动车才能真正充实特斯拉的市值。

 

3.  BMS(电池管理技术)

 

特斯拉对电池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始终牢记电池是为里程服务的,特斯拉在用软件去调教硬件上水平毋庸置疑,自动驾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很明显,特斯拉认定的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其他新能源车企,甚至也不是传统豪门的新能源车,而是他们的燃油车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中日韩电池产业三国杀

 

2700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是美国在新能源这一波产业升级中的标志。幸运的是,这次的局面不像燃油车那么令人绝望,因为5000亿的宁德时代总算是扳回一局。

 

当然,扳回一局的意思是电池产业链,整车上我们还有巨大差距,但不那么令人绝望已经是现阶段的好消息了。

 

自从里根推行新自由主义,造成的恶果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甚至国产model 3的质量都比美国原产车质量好。但是美国的相关产业并不是直接消失,准确说是转移至东亚。

 

所以对于马斯克来说,尽管特斯拉大张旗鼓准备进军动力电池产业,但目前电池业的东亚寡头们未必会给他这个机会。

 

国内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天下。

 

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是国内市场总装机量8.51GWh,占据了国内新能源48%的市场份额,并且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货商,是国内特斯拉概念里的领军者。有意思的是,宁德时代供的货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三元锂电池,而是国内老对手比亚迪最喜欢的磷酸铁锂电池,你把甲方当成孙子也没事,但明面上他还是爸爸。

 

比亚迪则有14%的份额,装机量2.45GWh。作为同时具有整车销售和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比亚迪,对特斯拉的依赖性不高,甚至有自己做特斯拉的想法。为了切割利润,比亚迪旗下弗迪公司现在也多次传出要单独IPO。王总曾经那“让比亚迪做到世界第一电动车品牌”的梦想,看来越来越近了。

 

但走出国门,它们也是强敌环伺。国内第一的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第二,市场份额23.5%,次于韩国LG。目前LG全球电池装机量10.5GWh,市场份额24.6%,这主要得益于它在全球市场先走一步,忽悠了多家欧洲品牌使用其产品。

 

国产model 3也在使用LG的产品。特斯拉不会选择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欧洲不会,在中国也不会。

 

另一个东亚巨头是日本松下,他们选择了与特斯拉强绑定,前六个月装机量达到8.7GWh,Model 3/Y/S都在用。但是仅靠单一大客户的风险已经出现,随着宁德时代取代松下,开始供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日本人在这个领域以后要怎么走还需要思量。

 

国产电池厂商除了宁德时代,还有孚能科技、蜂巢、中航锂电等等,他们会死吗?这是肯定不会的,因为国际大牌不允许两家电池厂商独霸中国市场,扶植小将们至少可以增强议价能力。

 

而且这一逻辑对于所有车厂来说都是如此,毕竟动力电池这方面国内和国外一线大厂的差距并没有整车那么大,宝马、奔驰、福特等大厂均在积极采购国产电池。

 

东亚人民在电池产业上的竞争看来是要持续一段时间,希望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能撑住。

 

至于造车新势力,他们比特斯拉差恐怕就差在对上游的无能为力。新势力在智能驾驶上还能抄抄改改,但是在目前整车还是代工模式的他们,去自建电池生产线,可能除了投资人外是谁也不信的。刚小鹏上市也大谈的是智能化,至于电池什么的,买就完事了。

 

蔚来BaaS确实很有创意,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海量的充电桩和电池,才能支撑的起运转需求。一座充电桩大概7万人民币,电池即服务也是个好概念,但是你算算价格和目前蔚来手头的资金,估计还是寻求融资的味道重一点。

 

理想增程只是一种传统技术路线,插电混动可以吃到这波补贴,但这非技术创新,更像是要蹭政策红利。

 

不过新基建真的是政策导向,车路协调新基建、电力新基建都是国产新能源车的机会。现在我国新能源车5年累计“推广”(补贴)超过450万辆,全球占比过半。全国更有充电站4万座,各类充电桩130万个。

 

如此大的保有量,再加上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也表示认可“换电”模式,也许BaaS模式真的是蔚来的未来。不过现在全国换电站只有不到500座,蔚来还是需要加码投资自建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rS1u4yEbAkcZOqcoMl9jA

云服务器居然内存不足(只有apache,mysql)

一台小服务器,前几天出现持续地连接不上数据库的情况。

于是进到服务器,重启mysql, 过一会发现,依然连不上,mysql又崩了,查看mysql日志

[Note] InnoDB: PUNCH HOLE support available
[Note] InnoDB: Mutexes and rw_locks use GCC atomic builtins
[Note] InnoDB: Uses event mutexes
[Note] InnoDB: GCC builtin __atomic_thread_fence() is used for memory barrier
[Note] InnoDB: Compressed tables use zlib 1.2.11
[Note] InnoDB: Using Linux native AIO
[Note] InnoDB: Number of pools: 1
[Note] InnoDB: Using CPU crc32 instructions
[Note] InnoDB: Initializing buffer pool, total size = 128M, instances = 1, chunk size = 128M
[ERROR] InnoDB: mmap(137428992 bytes) failed; errno 12
[ERROR] InnoDB: Cannot allocate memory for the buffer pool
[ERROR] InnoDB: Plugin initialization aborted with error Generic error
[ERROR] Plugin ‘InnoDB’ init function returned error.
[ERROR] Plugin ‘InnoDB’ registration as a STORAGE ENGINE failed.
[ERROR] Failed to initialize builtin plugins.
[ERROR] Aborting

[Note] Binlog end
[Note] Shutting down plugin ‘CSV’
[Note] /usr/sbin/mysqld: Shutdown complete

有问题找度娘,结果人家说是 mysql 没有使用swap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009152 243408 561672 24052 204072 599100
Swap: 0 0 0

好像还真是

于是给系统加上swap

$ sudo fallocate -l 1G /swapfile
$ ls -lh /swapfile
-rw-r–r– 1 root root 1.0G Aug 6 00:34 /swapfile
$ sudo chmod 600 /swapfile
$ ls -lh /swapfile
-rw——- 1 root root 1.0G Aug 6 00:34 /swapfile
$ sudo mkswap /swapfile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1024 MiB (1073737728 bytes)
no label, UUID=acf7347a-7a96-443b-ae73-cf6ea2d6e7f2
$ sudo swapon /swapfile
$ sudo swapon –show
NAME TYPE SIZE USED PRIO
/swapfile file 1024M 0B -2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985M 240M 541M 23M 203M 582M
Swap: 1.0G 0B 1.0G

重启mysql,貌似有点作用,不过发现还是好慢好慢,访问在等待十几分钟后可以显示出网页,

top – 02:09:49 up 1:11, 2 users, load average: 0.23, 0.10, 0.02
Tasks: 117 total, 2 running, 80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3 si, 0.0 st
KiB Mem : 1009280 total, 301684 free, 399268 used, 308328 buff/cache
KiB Swap: 2097148 total, 1963260 free, 133888 used. 447072 avail Mem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009280 399296 301480 19832 308504 447044
Swap: 2097148 133888 1963260

看看 apache的配置,稍微调整一下,还是不起作用

<IfModule mpm_prefork_module>
        StartServers                    3
        MinSpareServers          2
        MaxSpareServers         5
        #MaxRequestWorkers        150
        MaxRequestWorkers        20
        #MaxConnectionsPerChild   5000
        MaxConnectionsPerChild   30
</IfModule>

应该是apache吃了太多的内存,导致mysql吃不到,然后mysql直接掀桌子不玩。

短时间内没辙了,还是云服务器加内存吧

原来服务器是活动时买的,1cpu 1G,想要升到2G内存,因为不加钱,居然不给升,发企鹅工单后,才知道只有产生了费用的才给升,于是升到4G。

升好内存后,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一切又美出天了

这世界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币玩家厉害。

空下来研究一下apache的内存调优,或者切换到nginx上

参考:

ubuntu 18.04 设置swap 交换分区文件:https://blog.csdn.net/lhs960124/article/details/80446433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老年人的精神寄托靠保健品,年轻人则靠占卜算命。
 
试想一下,一个“工作七八年,还在一线底层,晋升无望,又无男朋友,大龄待嫁”的人,谁不想获得高人指点,获悉自己的命运。
 
偏偏这样人很多。
 
于是,算命这个古老的职业,就在需求和互联网的推动下,爆发了。
    
       
占星、八字、紫微斗数、塔罗牌等等“大师”纷纷利用互联网,出来摆摊。
 
星座是其中传播门槛最低,最不容易触红线的一类,所以星座公司也较多。
 
据IT桔子的不完全统计,仅仅带有“星座”标签的公司共有66家。
 
最著名的“同道大叔”,创始人已于2016年底成功套现1.78亿元。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互联网算命都是怎么玩的

 

 

互联网+算命这事儿并不新鲜。
 
早在20年前,算命网站就扎堆出来。
 
只需要输入生日、姓名等,就能免费生成运势报告。
 
这些网站的分析很简单,后台几十套模板话术重复用。看起来傻傻的。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原意一试,又不花钱。
 
时至今日,算命网站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百度搜索【免费算命】,相关结果多达3700多万个,星座运程、周公解禁、算八字等等都有,几乎人类所能涉及的所有活动,都能与算命沾上关系。
 
可见这门生意有多赚钱。
而在其他平台,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抖音、淘宝、App等等都有算命产品。
 
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
 
有人估算过:中国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年均算命最低消费1000块。计算下来,算命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
 
如此有前景的市场,资本也很看好。不少产品都拿到数百万—粉千万的融资。比如星知道、口袋神婆、测测星座、高人汇、准了等等。俨然成了一门正规生意。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他们的愿望恐怕都是学习日本的Zappalias,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说到这里,不得不重点提一提神棍局,因为他们操作太骚了。
 
神棍局靠“碰瓷”大公司,写得文章来十分溜。
 
公众号开号不到半年,从0涨粉35万,篇篇10w+。
 
曾经有房地产广告找上门来,开出只要出现一次名字,就给10万的广告费。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杀手锏——神动图。
 
看这张图。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阿里巴巴为什么能这么牛逼?因为阿里巴巴的办公地点就是巨龙扎堆的地方,这里有龙气旺得吓人。
 
再比如,陆家嘴为什么牛逼?因为有四颗龙珠,让“吴凇江之龙”出江后不要走那么快,先来陆家嘴玩一下。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你看看,人家对内容拿捏的死死的。话题都是知名公司、知名地标,天然有极高的关注度。玄学太难,看不懂没关系,人家专门花一周的时间来做神动图。玄学小白也能秒懂。
 
然而,这么高调的打法,神棍局也翻车了,做了一期望京SOHO的内容,说这里风水太差,来这里的公司都过得很艰难。
 
潘石屹听到这话,肯定不干了,状告了神棍局。
 
后来神棍局的公众号也被封了。
 
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名气越大,越容易出事,毕竟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都是闷声发财。
 
不过神棍局却并没有倒下,换了马甲,继续干活。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互联网算命真的靠收费接单赚钱吗?

 

你可能会想,收费算命,从摆地摊开始就是这么玩的,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我只能说,你对大师的赚钱手段一无所知。
 
互联网算命的赚钱模式可不止这一种,而是衍生出好几种。
 
接下来我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种,收费接单
 
怎么操作呢?
 
拿算命App来说,下单前先让你填写基本资料,然后选择你的诉求(是预测未来,还是八字取名),之后软件会自动匹配适合你的大师。
 
根据业务范围、接单数量、评价的不同,大师们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大多都在200-1000元一单,个别大师价格能过1万。
 
前面所说的神棍局,把大师分成三个品级,咨询价格从1200-5000元不等,每次90分钟。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据媒体报道,神棍局最火的时候,平台上有20位命理师,每周可预约66次。预约放出来后,10分钟就被抢完了,比医院专家号还热门。当代人心理上的病比身体上的更严重。
 
仅这一项,每周进账60万,一年靠接单就有2000多万的收入。
 
神棍局接单能这么火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名气大。
 
对一般的算命公司来说,收费咨询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算命本质是上咨询业务。咨询业务有一个特点,人力成本高,天花板低。
 
人们都是奔着大师的名头来的,知名大师单子很多,还得排队。但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每天工作8小时,满打满算也没几单。
 
而要培养一个有名气的大师并不容易,成本很高,培养出来了还可能带着客户单飞。
 
第二种:免费算命+卖转运产品
 
这种方式能直接打破咨询业务的收入天花板,产生规模效应。
 
操作方式是免费算命。有的也融入朋友圈裂变营销,分享到朋友圈才能免费算。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但是并不是大师亲自给你算,而是电脑排盘,生成模板话术发给不同的人。
 
比如:
你喜欢一视同仁,公私分明,不喜欢有人假公济私,或搞小团体。
能让能佩服的人,多半是有想法,才华与智慧的人,能够在心灵上让你提升的人。
你命途坎坷,事业不顺,经常有小人对你使坏。
只要你算,多多少少要算出来点问题,感情不和、事业不顺、领导小人、家人生病等等,人活一世,谁还没遇到不顺心。
 
而这些都是大家经常遇到的,只要说中一条,你就会觉得大师特别准。
 
然后怎么办呢?
 
想化解吗?来试试我们专门为你定制的转运符、转运水晶、开光转运珠、佛牌。卖这些东西,都能突破一个人时间天花板,实现收入暴增。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一张灵符的成本几乎为零,在淘宝能卖四百多,堪称暴利。还有开光转运珠,成本几块钱一条,在这里能卖两三百。
 
而且卖这东西,投诉还少。连差评都没有。
 
谁敢给大师一个差评。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淘宝因为能比价,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低。要是在公众号、微商渠道里,原价5块钱的挂价,只要说是大师开光,能卖到5千-1万块。
第三种:玄学速成培训班
 
一次咨询能赚1200,肯定有人蠢蠢欲动,太挣钱了。
 
然而自己又不会,怎么办呢?
 
于是,各种玄学速成培训班应运而生。
 
有线上视频课程,比如神棍局的简易命理学,298一门,有3964人学习,净赚118万元。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各种大师还有徒弟班,几万块一位。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其实收徒也不光是为了赚钱,还想让徒弟成为一条传播渠道,目的是为公司做宣传。
 
第四种:传销式裂变
 
万物皆可传销,条条大路通传销。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推广拿佣金,发展的代理成单你也能分得佣金,说白了,这不就是传销吗。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大师很可能是学徒上岗

 

 

互联网算命大师,大多有着雷同的经历:
 
出自易学世家,自幼研习风水命理;
偶然得到高人指点,拜入门下;
学习数十载,深得真谛,实战数千例;
擅长分析婚恋情感,事业财运,起名断事。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为啥呢?
 
因为这些名头都是祖传下来的,最受认可,也最能忽悠人。
 
年轻一辈的大师,还与时俱进整了新头衔——心理学咨询师。
 
批上科学的外衣,即能忽悠沐浴在唯物主义价值观中的年轻人,又能规避法律风险。
 
你以为他们就真的这么牛?
 
首先,真正厉害的大师一定存在,但一般人根本见不到。有钱人的业务都接不完,哪轮得到普罗大众。
 
网上的大师大多是“速成”大师,学几个月基本知识,道袍一穿,深山一进,相机一拍,大师出山。稍微懂点心理学套路,就能忽悠普通人。这只是第一步。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要忽悠人,还得第二步——实战案例。
 
这玩意儿很好弄。
 
我举个例子。
 
股神推荐股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第一天,给800人发短信,400人说会涨,400人说会跌。
第二天,再把猜正确的400人分成两批,200人说涨,200人说跌。
第三天,再把猜正确的200人分开,100人说涨,100人说跌。
第四天,第五天,同样操作。
最后剩下25人,推荐的5只股票都猜中了,于是这25人将对股神五体投地。
这可能只是个段子,但是基本逻辑都一样。
 
推荐股票的根本不是什么大神,而是靠概率。
 
同样,算命大师也是在网上预测各种事件走势。
 
前段时间的杭州杀妻案,就有人预测方位和时间。结果预测准了,大家都认为他很神。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试想一下,如果每件事都预测,把预测准的素材收集在一起,是不是会让人觉得这个人特别神,每次都是算准呢?
 
所以,你以为很准的大师,可能玩的也是概率论,大师的真实水平只是学徒。
 
靠运营手段就能赚钱,为什么要花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去学习呢?
揭秘互联网算命赚钱真相:0成本转运灵符卖三四百,没人给差评
 
别看算命是灰产,却是能生生不息。
 
唯物主义者唤不醒一个相信算命的人,哪怕让他发现那真的是骗局,他也会恨你,他会说“你毁了我的信仰,原来我的人生路上有指路明灯,现在你把灯关了,我脑袋上一片黑暗”。
 
因为人都需要心灵寄托。
 
老年人明知保健品无效,还是愿意买,因为保健品销售比亲儿子还关怀老人,老人不过是花钱买心灵寄托。当代年轻人又何尝不是需要心灵寄托。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的交流,可却疏远了人的感情。人们变得焦虑、空虚、寂寞。算命正是来满足这一情感需求。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IoD1wNOCeSKHUDMZKIm_g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1978年以来,中国在住房方面发展迅速,居住面积上有了很大提升。

但若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普遍偏高,且人均居住面积偏小。通常认为,这是中国人多地少造成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中国住房用地真有这么紧缺吗?如何去改善这样的情况呢?

中国住房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傅蔚冈老师对此有深度研究。让我们跟随傅老师的讲述,进一步了解如何使中国人更好地住房。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以下为傅蔚冈老师演讲正文:
大家好,我是傅蔚冈。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中国人应该如何住房」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是中国住房的纵向发展;二是中国住房的横向比较以及差距的成因;三是促使中国人更好居住的原因;四就是我们这次讲座的重点:使中国人更好住房的措施。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中国住房的纵向发展
想要弄明白中国人如何更好地住房,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些年来中国住房发展的现状。从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改善是非常大的。
1978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概只有7平方米左右,到了2017年达到将近35、36平方米,这几年变化非常大。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变化。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住建部,恒大研究院
1990年代有一部电视剧,叫《一地鸡毛》,讲的是一个刚刚到国家部委的年轻干部因为居住条件问题,弄得整个机关的同事「一地鸡毛」,那种惨状是我们现在没法想象的。
尽管我们现在常抱怨房子贵,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而在那个年代,可能就在20年前或者25年前,作为新入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住房条件是非常差的,很多时候即便有钱,我们也没得选择。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住房面积变化非常大,但真正的变化实际是从1998年开始的,且主要发生在1999-2018年。从1999年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到了如今的36、37平方米。中国的城市化恰恰是这20年,也就是说,中国城市人口翻了一番甚至两番。
我们知道1978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率大概只有16%左右,虽然现在城市人口翻了好几倍,但是人均居住面积还是比以前增加了将近一倍多。
再看全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1999年,全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是147万平方米,而在2018年时达到1409万平方米,几乎是原来的9-10倍。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1999年-2018年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从1999年到2018年,这二十年中国住房面积的改善,主要是因为什么呢?
这些变化绕不过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以特急件的方式,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即住房最高可以贷70%,首付三成,贷款期限最高二十年。到了5月,银行又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提倡大家去贷款买房子。7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就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的货币化。
我们现在关于住房的一系列制度,都是从1998年7月份开始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从1998年到现在住房制度的一系列改革看作供给侧的改革。以前住房的供给主要用于福利分房,单位造房子要有成本,尽管这个成本其实就是建筑成本,但是对单位来说盖房是没有收益的,除非这个时候可能单位的领导住得比较差,需要他向上申请,拿地盖房。
但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住房称作商品房,是可以作为一个商品在市场上售卖的。这样一来,就促进了供给方的积极性,以前盖一栋房子相当于是亏钱的,而现在盖一栋房子是挣钱的,那么大量房地产开发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现在的恒大、万科等等房地产公司,几乎都是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

总之,从纵向比较,我们的住房成就突出,从1978年的人均7平方米发展到了现在人均36平方米。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每个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有改变世界的基因。明白特推出「看不见的共同进化」系列通识课程,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订阅。为您讲述10个改变世界的小东西,带您领略共同进化的魅力。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中国住房的横向比较及差距的成因
但若我们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从横向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和其他国家住房面积的差距其实比较大。
前面提及的36平方米是人均建筑面积,如果从人均居住面积来看,要比人均建筑面积小。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中国与各国人均居住面积比较。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是20平方米,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俄罗斯是22平方米,意大利是31平方米,这些都是相对较差的。情况最好的是澳大利亚,人均89平方米;其次,美国是77平方米;再次,加拿大是72平方米,中国和这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们甚至还不如俄罗斯的人均居住面积,当然很多人会说因为俄罗斯国土面积大,资源辽阔。对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分析。

我们再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进行对比,在人均居住面积靠前的将近十个国家中,俄罗斯的人口密集差不多是最低的,但它的居住面积却是除中国以外最差的。

当然有一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是属于人口密度比较低,住房条件也比较好的。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中国与各国人口密度及人均居住面积比较。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还有好几个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高,但它的居住条件却比中国好,最典型的就是意大利。
意大利的人口密度比中国高,中国是144人/平方公里,意大利是201人/平方公里,意大利的人均居住面积是31平方米;英国人口密度是271人/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日本更加离谱,日本人口密度是334人/平方公里,但是它的居住面积将近35平方米。日本地少人多,但它的居住面积却将近是中国的1倍,这是很大的差距。
所以,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居住面积?
居住面积和人口密度,或者说和我们的国土面积一定是有关系的,但可能关系并不是那么强烈,否则就没有办法解释俄罗斯为什么国土面积如此辽阔,但是居住得却这么差。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20平方米,意大利是31平方米,英国是33平方米,日本是35平方米,这个差距到底发生在哪里?
其实,这个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上,还表现在我们的居住形态上。换句话说,在结构上或者居住形态上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人均居住面积。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以机场为例,一般机场位于城市郊区。
在日本大阪的郊区,大阪关西机场是海上人工堆成,从飞机上俯瞰,有海、有山,山上几乎全都被住宅挤占了,而且这些房子都是属于比较低矮的,两三层楼类型的房子,直上云霄的那种高楼大厦比较少见。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俯瞰大阪郊区

图片来源:pexels

从美国底特律飞到美国大急流城,由于距离较近,飞机一直都在低空飞行,因而坐在飞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下面成片的房子。它们基本是联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把每个城市全都连接起来,这可能就是中国学术界常用词汇——蔓延,城市向郊外蔓延。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俯瞰底特律郊区。

图片来源:傅蔚冈老师摄

从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上来看同样如此,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别墅、高档公寓占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大都在3%-6.9%之间,这几年一般都是在3%,在2014年的时候,还仅占2.9%。
也就是说,我们别墅、高档公寓新开工房屋的供给与销售所占比例都非常低。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别墅、高档公寓新开工房屋面积占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比。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不喜欢住别墅、高档公寓?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住大房子的梦想。
很多人从中国土地结构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中国的耕地比较少,所以自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一直都有一个18亿亩红线,保护耕地。
但事实上,这个现象跟我们的耕地关系不是很大,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住房的居住形态。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日本住房的居住形态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日本人多地少,其国土面积和中国四川省相近,但是人口将近一亿,且国土中岛多,平原较少。
在日本,有个名词叫「一户建」,近似于我们的独栋,自己单独成立的房屋。1983年,64%的日本人都是住在一户建里,还有27%住公寓。这几年以来,虽然日本居民住公寓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户建的比例也在降低,但2013年,还是有55%的人是住一户建,42%住公寓。而东京作为日本最大的都市圈,它的一户建的比例也有40%左右。
日本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实现了绝大多数人住独栋。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日本一户建

图片来源:搜狐

因而要让中国人住得更好,我认为要从住房供给侧入手。
我们可以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住房供给,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剔除,因为它们先天自然禀赋优越,地大物博人少,我们不宜和它们进行比较。
我们将中国与中国人口密度相近的国家进行比较,比如意大利、英国、日本和德国这四个国家。
可以发现,德国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中国20平方米,之间相差35平方米。
这是一个差距,也是一个潜在的增长空间。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促使中国人更好地居住的原因
我们经常谈扩大内需,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扮演重要角色,带动经济的上下游,占国民经济极大的比重,是一种支柱性产业。很多人说中国内需不振,内需不振有很多理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房地产,我个人总结有两点:
第一,房价贵。房价贵导致人们买房子或者准备买房子的时候,对其他消费有挤出效应,即无论你准备首付,还是按揭,都容易为了存钱而不敢轻易消费。
经济学家樊纲讲过「六个钱包理论」,即男女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六个钱包都留存着,给买房做准备。这非常残忍,本来大家都可以好吃好喝好玩,为什么都要为买房子而被锁定呢?所以房价对消费有挤出效应。
第二,房子小。房子空间太小之后,人们就不想买东西,因为买了东西以后家里没地方放。例如很多时候我们有的衣服已经穿许多年了,却不舍得将其丢弃,觉得这些衣服好像还可以穿,但若买新衣服的话,就会挤占空间。我自己家的面积和中国人平均住房面积相比已经不算小了,但很多时候一想到还要买这么多东西,就会下不了手。所以家里的居住空间不大,会挤出本来愿意的消费。
如果房子住得更大的话,你就乐于买更多的东西;房价更便宜,你就可以把钱花在更多的地方。
除了从经济意义上讲,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拉动内需,中国住房形态的改变同时也会对人的其他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作为有尊严的人,蜗居是没有办法维护我们的尊严的。有更大的空间,才能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从目前来说,人口的老龄化,要更多地生小孩,需要住房有更大面积。你要有更多消费,得要更多空间去花费,去购买东西。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如何促使中国人更好地居住
那么如何让我们住得更好一点呢?想要住得更好一点,可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2008-2017年,中国建设用地供应变化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表示,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每年供应的建设用地当中,用于住宅的只占33%,工业用地占比超过40%,商业用地也有百分之十几,这就说明我们对住宅供给还比较少。
但33%究竟是高还是低呢?这需要与其他国家相比。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中国部分城市 与国际城市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对比。

图片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金公司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部分城市与国际城市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较,例如首尔、伦敦和纽约这三个城市,它们的住宅所占的比例全都超过了60%,首尔达到了62%。
在中国的话,深圳这几年房价一直在涨,为什么涨?大家都说深圳地少,深圳和其他城市相比,确实地比较少,但是和国际其他城市相比的话,深圳的地并不算少。但深圳在其供应的土地、建设用地当中,用于住宅的比例太低。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建设用地当中22%用地是住宅,同时考虑到建设用地占总的国土面积的比例,深圳的比例是很低的。
中国如果能够达到像首尔、伦敦这样的水平,就相当于城市的建设用地翻一倍,从而可以盖更多的房子,这是住房供给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来改善。
第二,要让大家住得好,那么大家不要都住单元房,即现在的套间或者叫公寓。
前面提到过,像日本,尽管土地紧张,但是它近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住在独栋中,中国为什么不能学习这个方面呢?我们看中国的开工面积,高档公寓占新开工面积的比例只占3%,能不能把这个比例从3%提高到10%,或者提高到15%?
学者梁建章有一个统计,如果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能提高到50平方米,一家三口就是150平方米,按照这个数据来算的话,要实现所有中国人人均50平米,土地耗费不多。
实际上中国如今很多大城市周边都有丰富的土地,像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其中还有很多农田。农田种粮食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在上海周边种比较重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浦东那些农田变成住宅呢?不是说粮食产量不重要,而是粮食由其他地区生产更加合适,因为粮食可以贸易,河南、湖北、江西的粮食可以卖到上海来,但是房子不可能售卖到上海,所以应该提高别墅的占地比例。
你为什么要住单元房,为什么要降低单元房?
其实很多学者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单元房的坏处很多:
首先是生育黑洞。从世界各国来看,凡是单元房多的地方,人口出生比例就偏低。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2009年一环保博客绘制的世界人口负增长图:红色代表人口负增长,紫色代表负增长即将到来。

图片来源:环保博客

有一个环保博客2009年绘制了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图,这个地图上,红色代表人口负增长,你会发现很多国家,比如俄罗斯、南非,这些国家都是居住的单元房多,居住面积越差。生育一方面代表自由,另一方面,它对经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住高楼,楼层越高,建筑维护的成本就越高。从国外来看,比如美国从1970年代以来,修了很多提供给中低收入阶层的公共住房,这些房子属于高楼单元房,单元房的维护成本较高,且不同人居住在这个社区,最后就出现了很多贫民窟。
再比如香港,香港楼层很高,老楼看起来很混乱。国内我们也看到1980年代盖的房子,很多时候感觉没法住,而且因为住越老的楼的居民收入越低,居民收入越低,物业费就越难收,折旧就更快。
我想起一个著名的房地产商人,他经常以放炮著称,他说他觉得中国很多城市的房子,最好要炸掉。我说为什么?他说不符合人对住房的美好需求。但是现在中国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趋势,很多小县城在搞旧城改造,旧城改造过程中,把以前的两三层楼的房子全都改成七八层或者十几层高楼。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个趋势,中国人的居住形态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维护成本也会非常高。
最后,单元房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假设一平方公里,如果在别墅的话,容积率大概在0.5、0.6,如果住高楼的话,容积率就可以达到1点几、2点几甚至3点几。
以北京天通苑还是回龙观附近的一个地铁站为例,在上班的早高峰期间,地铁站边上有栅栏,需要限流。为什么?因为号称国内最大的几个居民区,几万人、几十万人居住在这里,大家涌进去的话,就会导致交通没法容纳。但是如果把同样这些人分摊到更大的区域上去,就会好很多。
但既然我们都喜欢住大房子,住别墅,为什么房地产商总是给我们盖单元房呢?这个逻辑是怎么形成的呢?有本写1968年状况的书,叫《理想的共产主义城市》。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The Ideal Communist City
作者:Alexei Gutnov
出版社:The MIT Press

出版时间:1978年

这本书就讲,单元房好,好在哪儿?单元房至少有三个特点:
一是公平。我们知道以前中国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工厂,有住宅区和工作区的区分,在这当中,大家都住在单元房里面,体现了公平或者说平等,就连厂长都和工人住一起,有可能厂长的房子稍微大一点,但大家都住在同一栋楼里,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领导都跑到郊区去住大房子,而且老死不相往来,独门独院。但是后来发现,领导尽管住单元房给大家一种公平感,实际上自己还是喜欢住大别墅。
二是节约。更小的土地上可以住更多的人,节约用地。这种想法到现在还是非常朴素地根植于我们的观念当中,我们认为用地越少越好,把更多的土地留出来种粮食。经常有人说,我们要保护耕地,不让商品房盖在基本农田上。我们的土地管理法当中就规定基本农田的占用只能由国务院批准,若是搞工程占用耕地,必须是如造高速公路或铁路这些没法避免的才可以被允许。
三是环保。这和节约也是异曲同工。一块地共用资源,如自来水,那么这方面的成本也大幅度减少,所以有些领导认为单元房比较好,如果让大家都住别墅的话,独门独院,会比较麻烦。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有打破单元房迷信的必要。事实上,很多人心理上喜欢住大别墅,有的人甚至住在别墅当中,但他们不会表达出来,可能还会写别墅浪费土地资源之类的文章。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中国别墅

图片来源:as-arch.com

第三,因城施策。从2010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提出因城施策,即房地产调控要因城施策,总理说要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那时因城施策主要是针对库存来讲的,比如二三线城市或者三四线城市库存比较大,我们要去库存,每个城市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要搞限购,有些地方不要搞限购,有些城市要限贷,有些城市不要限贷。
但我认为不只是要在去除、化解房地产库存上搞因城施策,每个城市房地产住房供给上也可以因城施策。我们现在每个城市,不管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还是十八线的小城市,住房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上实际都不是因城施策,例如海南和上海,我们知道海南和上海的资源禀赋完全不一样,这两个城市理论上供应的比例应该有较大区别,但它们的土地供应几乎差不多。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居住面积和区位关系研究

图片来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很多人说,我们的居住面积和区位是不是有关系?上海人口密度很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近7万块钱,将近全国最高,人均居住面积、住房建筑面积有37.2平方米,上海居民的住房面积小是因为上海住宅、土地面积紧张,那么其他地方如何?
实际上,上海下面的一个区,松江的情况竟然和上海的情况差不多,松江偏上海郊区,理论上郊区的住房条件会更好一点,结果却不然,松江人均居住面积也是在37-40平方米之间。
再比如内蒙古和鄂尔多斯,内蒙古的人口密度很低,2019年内蒙古的常住人口是2539.6万,它的面积很大的,单单鄂尔多斯这么一个地级市,它的面积就将近86873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浙江一样大。理论上来讲,它的人口密度只有24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的地方,居住是不是应该更好?
事实上是比上海好一点,但不多,鄂尔多斯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41.9平米,上海是37.8平米,鄂尔多斯只比上海高4.7平米。更有意思的是,整个内蒙古的平均居住面积居然比上海还少,内蒙古只有34.7平米。
所以不是当地面积大,当地的居住情况就一定好。
此外,一般来说,我们印象中乡下人比城里人住得好。从上海来看,上海最偏的崇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60平方米,比一般上海市区好很多,但在内蒙古,农牧民的住房建筑面积居然比城镇居民还小。从内蒙古整个自治区来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28.6平方米,但是城镇居民是34.7平方米,在鄂尔多斯也一样,鄂尔多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41.9平方米,农民只有39.5平方米。
最根本原因就是穷,贫穷使得人们没法去盖更大的房子,就像我们电视中看领导去贫困地区扶贫,进去的房屋,大多是泥墙的房子,农民住房面积小,而当地的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民高,所以可以住得更好。所以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住房较差不是因为当地人口密度高,而可能是因为当地经济条件较差。
鄂尔多斯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整个内蒙古高很多,它是内蒙古的一个明星城市,尤其在前几年,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过香港、深圳。鄂尔多斯前几年有一个叫康巴什新城的「鬼城」十分出名,城中盖了很多房子,但没有人住。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 鄂尔多斯新城区——康巴什
图片来源:mafengwo.cn
鄂尔多斯属于整个内蒙古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它的常住人口超过它的户籍人口,属于人口流入地。即便是鄂尔多斯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盖的房子仍是单元房,但理论上来说,鄂尔多斯给一人分一套小别墅都没问题,这就说明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上是没有实现因城施策的。
相反,前几年搞房地产调控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叫「7090」的政策,即开发商盖的房子中,要70%的房子小于90平方米,以解决刚需问题。到后来发现,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渐放松,90平方米已经很难住人了。
很难住人」这句话看起来矫情,很多人说我们还在群租,大家住得没那么好,但在这里指的是很难体面地住。而且现在有一个改善型住房,研究二手房市场我们会发现,无论北京还是上海,当中最受欢迎的都超过了90平米。
理论上来讲,中国像鄂尔多斯这种地方,完全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像美国、日本,它们大城市公寓居多,中小城市以「一户建」、独栋,以「house」为主,但是在中国看不到这种趋势,如今中国除了大城市,小城镇、小县城也要盖几十层高的住宅楼。
如果坐京沪高铁,我们会发现不只是长三角这一代,在安徽、河南、河北这一代新开发的地方基本都是高楼,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住房至少在供给端是没有实行因城施策,没有实行因地制宜。
中国经济如今经历疫情、洪涝,但还是要往前发展。往前发展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振内需,内需要提振,住房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住房是支柱产业。住房该怎么改呢?我们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或者是家庭住房拥有率都已经蛮高了,但是我认为不能只是从总量上来看,还要从结构上来看。
结构上来看,我们住单元房的比例太高。现在人均居住面积是20多平方米,或者建筑面积是30多平方米,如果把它倍增,能带动非常大的内需。这个过程中,有些新增的面积可以通过盖新房子实现,但是有些可能还是需要通过旧有建筑的改造。旧城改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拆房子建成单元房,可以考虑住房供给当中增加别墅的比重。
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国人要住上更好的房子,并不只是存在着地理上的、土地上的限制,不是因为中国可用土地资源较少,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供给侧上,在住房的形态上。
其次,我们国家建筑面积、住房所占的面积,在整个建设用地当中所占的指标非常少,与国际相同城市相比,我们还可以提高至少一倍。最后,我们还要增加具体住房产品,如别墅。从这三个角度,中国人的居住形态可以大大改善。
怎么让中国人住得更好?
按照中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中国人民更好地居住,这需要我们的住房供给侧上发生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需要我们打破心理上觉得单元房更好的迷信,这不只是说我们从内心上觉得别墅比较好,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公开场合说出来,同时不要把住别墅视为奢侈浪费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现代社会一个有尊严、有体面的人所匹配的生活方式。
谢谢大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R07_7dqYycDLf0FBznrQw

炒房客苦等不来接盘侠,正爆仓出局!

有多少人渴望炒房一夜暴富、最后却在本轮楼市调控中爆仓出局?
 
 

01



房价臀斩
张翠娟心里很难受,无法接受现实。
 
2016年,她以8600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套环京永清的房子。因买入时点好、买在了房价暴涨的前夜,一度被身边的朋友夸耀有眼光……
 
她自己也有些飘飘然,想着自己三十余年来总算逮住了一次暴富机会、搭上了楼市红利的快车。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不过是坐了一次房产财富的过山车——在高处癫狂、在低处落寞,深刻体会到了“没有兑现的财富终归是纸面财富”。
 
她买的那个项目,在2017年3月最高点时曾涨至1.8万-1.9万,而现在三期高层卖7500元、洋房卖8000元。
 
也就是说,买了将近四年,张翠娟的房子不但一分没涨、还跌了1000元。以前被亲友夸赞有眼光,现在则被惋惜到运气差,自己的房产暴富梦自此破碎。
 
张翠娟还算好的,毕竟买得早、房价没那么高。惨的是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恐慌抢房的那批人,现在的价格不是腰斩、而是臀斩了……还不到自己买入价格的零头。
 
这样的苦主并不是少数,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渴望借助房价暴涨实现财富自由的炒房客,可现在他们正面临着团灭!
 
2016年这轮全国房价暴涨,环京蹦得最高、涨得最猛。
 
最夸张的是张家口的崇礼,短短一年时间房价涨了4倍,堪称环京之最。其次就是环京的北三县和南三县。
 
2017年最高点时,北三县的燕郊均价高达3.5万/㎡,个别优质楼盘甚至每平到4万。大厂均价3万、香河均价2.3万-2.5万。南三县的固安均价每平高达2.7万-2.8万,永清1.9万-2万,霸州1.5万-1.6万,再加上大兴国际机场题材的加持,人们坚信未来、“买到就赚到”。
 
可这一切美好希望,正在这轮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中崩塌。
 
其实比房价臀斩更可怕的是房子卖不出去,根本就找不到接盘侠。那些通过信用卡、信用贷、抵押贷等筹集首付的高杠杆炒房客已难以坚持,正狂奔在爆仓的路上。
 
 

02



断供弃房
三年多的月供损失也罢、30%的首付跌没了也自认倒霉,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房产成了负资产。
 
原房屋总价170万的房子,在付了30%即50多万的首付后、又从银行贷款70%即120万,可现在房子值多少钱呢?对不起,只值不到80万。
 
什么意思?手里的这套房子只值80万,可欠银行的贷款却是120万,把房子抵债给银行还倒欠银行40万。
 
于是许多人不愿意了,纷纷维权要求退房……否则就集体断供,当然理由不能是房价下跌、而是之前承诺的配套没达标。
 
巨惨!炒房客苦等不来接盘侠,正爆仓出局!| 米筐原创
在微信群里,有人发起“奋起抗争/用脚投票/ 断供退房”的倡议,并表示“当断供人数款项够一定数目,会有多个部门来管这事……这是要开发商的命,业主只要当初宣传承诺的配套,无法实现就退房”。
 
这两年楼市维权迭起,表面的原因大多是“配套不达标”、“绿化太差”、“不是承诺的名校”、“房屋质量问题”,当然也有纯粹的“降价维权”,但稍微懂些内情的人都知道……主要原因是房价没涨、甚至还跌了——就像这批房价臀斩的环京业主,在“负资产”状态下,如果能退房最多也就亏个首付、反而能挽回些损失。
 
房价没涨亏了月供、房价下跌亏了首付、房价大幅下跌还倒欠银行一笔钱…
 
可就这房子还没有流动性,不像股票哪怕亏得再多还能卖掉换回钱、眼睁睁的看着房产成了“死资产”烂在那里。
 
杠杠断裂、资产爆仓,唯一能解救的就是要求开发商按买入价退房了。如果还不行,那就只能断供弃房……
 
曾经以为“房价永远涨”、“买到就是赚到”,幻想着一夜暴富、从此实现财务自由,万没想到会在这轮最严的楼市调控里爆仓出局。
 
 

03



梦碎调控
在2016/2017年房价涨势最猛的时候,一个观点洗脑洗得深入人心:
 
因为宏观调控,所以房价飞涨。
 
也因此,大家对楼市调控不屑一顾,并不断的嘲讽“历次调控变空调”、“房价越调越涨”,并深信楼市调控就是捡漏买入的最好时机。
 
限购限贷?那就假结婚假离婚解决房票贷票;
没有首付?那就信用卡/信用贷/抵押贷来筹集;
如何赚到1000万?持有房产1000平啊,一平赚一万就是1000万……
持有房产两年了还没涨?回答是:房产三年一个周期。三年已到周期咋还没来?自圆的说法是:房产大周期是五年。
因为内心坚信房价必涨,也就屁股决定了脑袋……顺便的就把一切信息解读成了“房价要涨”、“房价必涨”的利好。
 
开个运动会,基建带动投资、房价要涨;
修个高铁/机场,交通带来人流、房价要涨;
边境冲突/贸易摩擦,刺激经济货币放水、房价要涨;
新冠疫情黑天鹅冲击,实体萎靡得信贷强刺激、房价要涨;
国务院会议提房地产了/政治局会议没提房地产,政府重视了/政府放松了、房价要涨……
反正有一搭没一搭的信息都能牵扯到楼市上,结论往往是“房价要涨”。
 
没买房的焦虑不已,害怕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买了房的也焦虑,后悔自己买得太少、手里钱被通胀侵蚀。
 
很多人抱着买房暴富的心态,一把梭/加杠杆/满仓干的一头扎在炒房的大潮中……现如今撞得头破血流。
 
实际上每一次楼市调控都有成效,2007年调控、2010年调控、2013年调控……包括这次2016年调控。只是以前的数轮调控,都在之后的调控放松之后、楼价得以反弹创出新高,很多人就忘记了调控之后房价萧条的样子,误认为“调控没有效果”。
 
谁也未曾预想到本轮调控如此之严、持续如此之久、决心如此之大,无数幻想买房暴击的人梦碎于本轮调控。
 
 

04



放弃幻想
从不屑一顾、到将信将疑、到信念动摇、到幡然醒悟、再到深信不疑……人们对楼市调控态度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并成为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未来,政府对楼市啥态度?态度其实已明确在各种会议和报告里。
 
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工作座谈会,7月24日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7月30日
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二季度央行货币执行报告》,8月6日
今年五六月份,深圳、东莞、宁波等城市房价出现了一波上扬,很多人又对放松调控、刺激楼市、房价暴涨蠢蠢欲动,可很快这些城市都出台了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及时浇灭炒房投机的幻想。
 
在7月24日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包括深圳、上海、杭州、宁波在内的十个城市参加,而这些城市都是上半年房价涨幅较高的……房价调控不利、地方政府就被约谈,其中深意大家可以细品。
 
再次提醒,请彻底放弃刺激楼市、房价暴涨的幻想,炒房客断供弃房的惨烈教训当引以为鉴,拒绝成为楼市调控的成本。
 
关于炒房暴富,也请大家就此死心。
 
注:张翠娟为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LzGuDeT2l8bXu9jcagR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