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狮虎 张俏曼

反垄断的40米大刀,突然被架在了贝壳的头上。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今天下午传出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对这家GTV(交易金额)高达3.5万亿的房产中介平台分启动反垄断调查。

之前坊间一直有个调侃:“贝壳炒房”。

因为贝壳是线上流量的霸主,又是线下交易的巨头,在市场躁动之际,天然就是房价上涨的受益者,推波助澜不是没有可能。

如今,地方政府的调控之矛,也越来越多地指向贝壳。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深圳、苏州、武汉、东莞……纷纷盯上贝壳,或者下架房源,或者提出二手房调控目标,对高价二手房源全部“一刀切”。

它透露出一个极不寻常的信号:

房地产调控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深水区。今后除了一手房市场,二手房也将进入全面调控阶段。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在左晖辞世的第五天,贝壳极不平静。

路透社传来这样一个大消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开始对地产中介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

消息一出,贝壳美股盘前股价大跌超过10%。

外媒说:消息人士称,最近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在正式调查贝壳找房是否强迫房地产开发商只在其平台上列出住房信息,包括链家和贝壳,也就是所谓的“二选一”。该调查尚未公开宣布。目前还不知道调查何时结束,也不知道它可能会给贝壳找房带来什么影响。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贝壳随后回应消息不实,只是旧闻,所有平台都在配合(总局)进行内检。

那么,这个旧闻有多旧呢?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三批),其中包括贝壳、爱奇艺、当当、去哪儿等。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不管外媒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聚焦贝壳,贝壳确实已经进入了总局监管的最高名单,而且是34家被“点名”的全国性互联网平台中,唯一的房产中介平台。

百度、京东、奇虎360、美团、微店、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叮咚买菜、拼多多、小红书、苏宁易购、唯品会(第一批)

滴滴、快手、每日优鲜、哔哩哔哩,国美在线,盒马、携程、蘑菇街、网易严选,云集、腾讯(第二批)

爱奇艺、贝壳找房、当当、多点、去哪儿、搜狗、58同城、饿了么、阅文、阿里巴巴、贝贝网(第三批)

对贝壳的垄断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自有渊源。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今年年初,贝壳宣布提高佣金,从上海到深圳、广州、成都、郑州,再到重庆,上调中介费到2.5%-3%,引起骂声一片。

也就是说,如果在上海按照6万/㎡的价格计算,一套90平的房子将会被收取16.2万的中介费。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中介费)低于2.5%,打不出来合同”。贝壳底气十足。

左晖曾说,中国的中介费并不算高,大概在2.5%左右,美国、日本都是6%,南非是8%,香港虽然是2%但是有预支费用。

言下之意,贝壳的野心还只是八字一撇,中介费上涨仍有空间。

服务没有明显变化,却有底气涨价,该有多强大?在很多热点城市,包括天津、郑州、西安等,贝壳都堪称王者,在北京、成都更是绝对的霸主。

比如,链家在北京的市场份额达到55%-60%。

从全国范围看,贝壳还在快速崛起,没有占据绝对垄断的市场份额。

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回应垄断话题时曾表示,“我们2018年的市占率只有5.3%,2019年达到9.1%,今年大概达到了12%-13%。”

不过,这样的增长速度,确实相当恐怖了。

许多普通买房人,都感受过贝壳强大的压迫力。

贝壳旗下有包括链家、自如、德佑、中环、住商、21世纪不动产等多个品牌,只要去小区周围转一圈,想买二手房,最后几乎都进入了贝壳的门店。

在线下,贝壳拥有45.6万经纪人与4.2万家经纪门店,为其贡献了大量的数据、房源、服务和交易;在线上,贝壳已经形成了2.26亿套房源信息的楼盘字典库,将交易和服务标准化。楼盘字典+经纪人,贝壳筑起了它的商业护城河。

靠线上、线下的合围,很少有买房人能躲过贝壳之手。

有网友说,放盘的时候本想多挂两家,结果发现全是一家(贝壳)。挂的价格不合他的意,他连推都不推。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此前,贝壳的头号竞争对手,58安居客的创始人姚劲波曾实名举报,贝壳通过利益的不同分配方式,强制让房企进行“二选一”,以获得独家房源,进行垄断,并将其包装为自愿的方式,以规避风险。

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则说:“那种既做线上、又做线下的平台,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在商业伦理和操作逻辑上是我们不太能接受的。”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左晖意外去世后,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认可他的人,感谢他重塑了混乱的中介行业,二手房交易更加透明和方便;

不认可他的人,会说左晖一生的辉煌,是推高了中国房价。

应该承认的是,贝壳对行业确实有很大的贡献,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

链家时代,坚持“不吃差价”,规范行业。从2008年开始做真房源,5年后把房源真实率稳定在97%。首创ACN合作网络,让经纪人联合起来,协作共享,收入分成,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看房体验。

不过,屠龙少年,也要警惕化身恶龙的一刻。

强势的市场地位,让贝壳拿到了一个巨大的优势:不管市场涨跌,它都掌握生死命脉。

2021年4月,北京对链家、我爱我家等6家涉嫌炒作学区房的门店进行停业整改。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以隐瞒等不正当方式诱骗消费者交易、擅自对外发布房源信息。

北京列举了严打的行为,就包括房地产经纪机构制造紧张气氛、炒作学区房、哄抬房价行为等。

更早之前,链家在上海、北京曾实施“独家代理”模式,推涨房价,被住建委叫停。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秀智和清华大学教授林志杰对19个城市2019年至2020年间的交易数据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房地产经纪市场集中度与二手房价格之间存在关联性,房地产经纪市场集中度越高,房地产经纪市场垄断越明显,买方和卖方的议价能力越弱。

从数据来看,位居房地产经纪市场前四位的经纪机构所占市场份额(即房地产经纪市场集中度)每增加1%,二手房价将提高0.2%。

就算市场下行,贝壳仍然握有巨大优势,这次“压迫”的对象变成了开发商。

在天津,开发商们曾面临这样的魔幻局面:

贝壳在天津的206个项目,渠道费为3%以上的项目竟然有122个,有18个项目的渠道费超过了5%。

一栋200万的房子,渠道商要拿走十几万。“这哪里是服务费,明明是在赚差价嘛。”

最后,政府出面调停,才压下了渠道费率。

据说,2017年的某个论坛上,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对链家网CEO彭永东说:“你们的模式就是两头骗,骗完房东骗购房者。”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反垄断剑指贝壳,实际上也传递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大信号:

房地产调控已然进入了深水区。

回望我们的2020年,房地产动荡不休,“暴涨”和“严打”构成了畸形房地产的主旋律:

直到今年年初,不少热门城市连涨50多月,东莞房价同比上涨47%,深圳猛涨34%,单价去到8.7万,小小的县级市江山房价突破3万……

你仔细想想,过去政府的楼市调控,主要是针对新房进行限价,或者对买房人进行限购、限贷,或者通过土地供应、税收来间接调控。

其中,一直有个缺失的重大环节。那就是:

二手房市场。

贝壳就成了横在买卖双方之间的一个庞然大物,它提供服务,当然也垄断信息。

中国偌大一个二手房市场信息被一个企业所掌握,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千万不要低估信息垄断的力量。

昔日臭名远扬的ABC单,实际上就是作为B的中介或炒房客以支付定金的方式,锁定市场上A的低价房源,再转手高价卖给接盘者C。

以区区几万定金,就可以撬动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益。这里头的中介,已经不是提供信息的服务方,而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猛割韭菜的炒房客。

这种方式使得市场失灵,扰乱了市场的定价机制。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当中介(平台)和卖家成了最密不可摧的天然利益结盟,在化合反应下,将变成二手房市场最猛烈的助燃剂。

过去两年,在深圳、上海、广州等热点城市,这样的景象已经广为人知。

正因如此,深圳才出台了二手房价格指导机制,东莞、成都等城市迅速跟进。

3月18日,贝壳找房平台隐藏了成都区域内超过12万套二手房的区域及小区均价数据。

5月13日,有关部门要求成都各大二手中介平台:集中下架单价超过39300元/平的房源。

同样在3月份,一夜之间,杭州贝壳、链家等下架了所有二手房的成交记录。贝壳APP上房源的“历史成交”功能消失不见了,无法查询各个小区的历史成交价。

在深圳,贝壳链家等多家中介机构,已经下线了平台上的房屋房源的挂牌价、成交价等相关数据,成了一个随便逛,随便看,就是不能买的网站。

……

强有力的政府之手,已经开始剥离贝壳的平台功能,改成更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指导价体系。

今年3月,中部龙头武汉就提出,确保新房和二手房同比价格指数原则上不超过5%。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武汉发文二手住房价格涨幅不高于5%)

管住贝壳,似乎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三批)中,贝壳找房有这样的承诺:

提供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价格信息和交易信息。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今后,这一点恐怕会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毕竟,当一个平台形成垄断的势头,市场各方都会被裹挟,无法脱身而出。

就在左晖病逝的当天,贝壳发布一季度财报:

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90.7%;总交易额约1.07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24.2%。

贝壳仍在高速狂奔。

而过往它的每一次加速背后,都是一片此起彼伏的悲壮之音。

如果一个没有父母支持的年轻人想要在深圳安家落户,拥有一套房子,需要不吃不喝不花钱48年。

为了年轻人不躺平,反垄断大刀首次砍向房地产,推高房价的贝壳慌了

这届年轻人真的累了。

努力奋斗得来的只不过是被不同资本轮换着收割,他们真切痛恨一切资本和垄断者,甚至有人因此开始信仰“躺平主义”。

“既然我没法站着还把钱赚了,那就顺势躺下来!只要我不努力,就割不到我头上”。

蒙眼狂奔的贝壳,请放缓你脚步,等等我们的年轻人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m33gU-KBI7RnS7YQnqtYA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为了帮大家更好地控制体重、改善健康,我们会不定期采访国内外的专家大咖,请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大家解答最关心的各种问题。

之前,我们采访过上海六院的殷峻教授、中国低碳医学联盟联合发起人成长博士等权威专家。

最近,我们有幸采访了临床营养医学专家——夏萌主任。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一位脑科名医的

低碳水营养之路

夏萌老师1983年开始行医,曾先后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两家都是国内顶尖三甲医院)任职。她的工作和生活原本顺风顺水,忙碌而充实。

但在2000年,只有40岁出头的她,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症状。肾内科医生给出了「隐匿性肾炎」的诊断,但给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顶尖三甲医院的医生,夏萌老师先后求助西医、中医,本以为可以很快康复。可她全力以赴治疗了三年多,病情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变得越来越虚弱,接连查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病症。

经历了这一切,夏萌老师恍然发现,当前的医学对疾病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有太多太多健康问题,光靠医生和药物并不能解决。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后来,夏萌老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营养学进修。没成想,这开启了她对健康的新认知。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把能找到的营养学书籍都看遍了,并不断在自己身上做「饮食试验」。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几个月的营养调整,原本求助西医、中医好几年也没治好的病症,居然奇迹般消失了。

又过几个月的进一步调整,她的身体越来越好,不仅不再需要吃药,血压、血脂、脂肪肝也都逆转了。

自己恢复健康以后,夏萌主任的行医风格完全改变了:开始带着营养学的思维方式来诊疗,不再只是给患者做检查、开药,而是更关注疾病的源头,尤其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

2009年,夏萌主任在北京安贞医院牵头创办了「临床营养科」,并担任科室主任。在她的治疗下,患者纷纷迅速好转,恢复健康。

今天,夏萌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营养科主任医师。

为了帮更多人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夏萌主任经常通过北京电视台、腾讯医典等平台传播健康营养饮食理念,并出版《你是你吃出来的》等科普图书。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夏萌主任的著作:你是你吃出来的1、2

下面,我们就把夏萌主任独到的饮食观念介绍给大家,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01

中国人肥胖真相

野兽生活小帅:

请问,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肥胖率如此之高?

夏萌主任:

肥胖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是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吃多了,才造成我们身上的脂肪也多了,而且肚子上的脂肪跟我们吃的脂肪有相似性,我以前也这样认为。

后来,我花了几年的时间进修、研究营养学,并带着这种思维观察我的病人。我发现,那些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并没有吃很多大鱼大肉。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我通过更严格的「半定量频率法」对肥胖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往往蛋白质、脂肪摄入并不高,反而是米面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非常的高。

于是,我建议肥胖少吃糖、面、米等精制碳水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肉类、蔬菜等食物,不必害怕天然的肥肉饱和脂肪。

病人改变饮食之后,病情就好转了,这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当时,我还在安贞医院出门诊,从那时起,我给很多患者的建议就是,先把饮食中的碳水降下来、营养补上来。

十几年来,我接诊了近10万人,包括有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疾病的患者,按照我推荐的方案,效果非常好。

02

食物应该这样选

野兽生活小帅:

您一般推荐患者吃哪些食物呢?

夏萌主任:

我们将食物分为五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类,我一般建议全部选择天然食材。

比如,吃肉尽量不要腌制加工的,蔬菜、水果选新鲜的,粮食类里,用白薯、土豆、山药等天然食物来代替精米精面,油脂优先选择天然动物油,或者初榨的植物油,而不是工业精炼的那种。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我们活在快餐当道的世界,身体却困在了石器时代。我认为饮食应该遵循自然,遵循进化论。

我一般建议患者把粥、米饭尽量减少,碳水控制在20%-30%,最多不超过40%,肉类、内脏、鱼类和蔬菜相应增加,提高蛋白质和优质脂肪的比例。

我通常不会让病人严格生酮(极低碳水饮食,碳水供能比<10%),因为很多门诊病人岁数比较大,我又不能随时监控,操作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和风险。

03

夏萌主任自己的饮食

野兽生活小帅:

您自己在遵循低碳水饮食吗?

夏萌主任:

不光我自己,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很多都这么干,精白米面能不吃就不吃。

我一天的碳水不会超过150克,米面大概50g,会选择饺子之类的,10个饺子里面的面大约是50克,所以在吃饺子的时候一次不会超过10个。

其他碳水会吃一些水果和少量的粗粮。

04

饮食是幸福的底座

野兽生活小帅:

很多人反馈,低碳水以后幸福感提高了,您怎么看?

夏萌主任:

是的,当你把视野从精米精面方面离开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好吃的食物,各种肉类、蛋类、肠肠肚肚都可以吃,在脂肪的应用上也很放得开,不仅解馋还营养丰富,并且不容易饿。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患者,饮食往往是健康生活方式最基本的「底座」,饮食结构改善了,渐渐一切生活方式都容易改善。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我在接诊患者时,最注重三件事:

第一,是帮病人改掉的饮食中的坏习惯。

第二,根据患者的问题,采用适当的营养去修复细胞的功能。设计好饮食目标,调解机体代谢。

第三,给出的方案要和患者商量,要让患者好执行。是告诉他吃正确的食物,比如适合吃的肉、菜等的大体数量。患者发现很多东西可以吃,幸福指数一下就上来了。

如果需要增加中链脂肪酸、椰子油等,也会教会患者怎么用,帮患者更好地适应、获得更好的效果。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05

夏萌主任谈中风

野兽生活小帅:

在您看来,低碳水饮食对中风(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有什么效果吗?

夏萌主任:

低碳水饮食对中风的预防和控制效果非常好。

我当时任职的安贞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全国领先,找我来就诊的患者,病情多半已经比较严重了。

但是,按照我推荐的方案操作的病人,病情往往很多年都很稳定。

在我看来,「膳食指南」是给一般健康人群设计的,不适合慢性疾病患者。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06

夏萌主任

谈阿兹海默病

野兽生活小帅:

低碳水饮食对阿兹海默病有什么帮助吗?

夏萌主任:

阿兹海默俗称「老年痴呆症」,也被称为「三型糖尿病」,因为它跟糖尿病关系太密切了。阿兹海默病与糖尿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跟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有关。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从我的临床实践来看,低碳水对改善阿兹海默病的效果特别好。经常有患者初次就诊时,说话颠三倒四,什么都记不住。让患者家属给改变饮食,过一段时间复诊,患者大脑功能就大为改善。

07

夏萌主任谈抑郁症

野兽生活小帅:

低碳水饮食对抑郁症有什么帮助吗?

夏萌主任:

影响抑郁症的因素非常多,跟情绪压力、激素与神经递质失衡、饮食等都有关,所以治疗也要有整体思维。

我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跟他们沟通的时间要更多,了解患者环境、压力、生长发育的环境、生活节奏,特别是饮食方面我会问的很详细。

第二,抑郁症的患者我经常建议他们到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升高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增加有氧运动后,会调解人体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平衡。

第三,从饮食上来说,我一般用低碳水,不太有完全生酮,但是效果也很好。

专访临床营养主任医师夏萌:正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 野兽会客厅

另外,我的经验是,胆固醇对抑郁症患者特别重要。很多人喜欢强调肠脑轴,认为益生菌特别重要。但我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吃菜不吃肉,肠道菌群不见得差,但胆固醇不足。

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给患者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先稳住病情,先治标、后治本。

08

夏萌主任

谈癫痫、脑肿瘤

野兽生活小帅:

低碳水对癫痫、脑肿瘤有什么帮助吗?

夏萌主任:

对于癫痫患者,不管在吃药还是没有吃药,通常必须生酮,也就是极低碳水饮食,才能起到治疗效果。

在我的接诊经历中,生酮饮食对癫痫的治疗效果特别好,如果患者坚决执行生酮不走样,一段时间后发作明显减少,甚至一些患者完全不再发作。

脑肿瘤里使用生酮控制病情的文献,主要是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多,但是我希望相关科学研究可以尽量做得更多一点。

09

「颠覆」旧观念

野兽生活小帅:

您的患者、学生如何看待这样的饮食方案?

夏萌主任:

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的观点太「颠覆」了。

这些年,我经常到各大医院去讲课,以临床营养医师的身份,给各个科室的医疗专业人员介绍低碳水营养饮食。讲完以后,总有人说感觉被「颠覆」了。

我的回复是,当年是我学到的营养学知识、我自己和患者疾病的逆转把我「颠覆」了。今天,我又把你们的观点「颠覆」了。

最后几句

以上,就是这次采访夏萌主任的主要内容。

这次采访中,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夏萌主任不仅思维非常敏捷,体态和皮肤保养得也特别好,感觉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这可能就是健康营养观念对人体益处的最直接体现了。

如果中国多一些夏萌主任这样的营养医师,民众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一定会大大提升。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pQUu_3MII1L6mxSexmBvg

知名地产商非正常死亡!亿万富豪,已成高危群体

2021年5月23日凌晨,江西南昌。

红谷滩赣江中大道一个办公区内,正在发生一起搏斗。一个男子持刀捅人,结果2人被捅伤。其中一名,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还在医院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而持刀捅人的那个,转头就自杀身亡了。

两死一伤,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

1

两败俱伤

被害人叫章新明,是博泰集团董事长。

捡回一条命的叫李向东,是博泰集团的副总裁。而持刀伤人者叫褚小强,是南昌华夏艺术油画村艺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同时在多家公司担任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博泰集团成立于1997年3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涵盖房地产、食品、商务酒店、都市娱乐、矿业、物业管理等多领域的企业集团,是江西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

章新明,更是江西地产界的重量级人物。江西省地产协会官网资料显示,章新明是江西省地产协会会长、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曾在中国(江西)地产荣誉榜评选中被评为“功勋人物”,被江西省地产协会聘任为“江西省地产行业导师”。

这样一个人物,为何会被人刺杀?

很多事情早有迹象,要了解章新明和褚小强的恩怨,还得回到8年前。

2013年,为了收购南昌德川实业有限公司60%的股份,褚小强向博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新明借款1.2亿元,抵押物为德川公司85%的股权。

正是这笔借款将褚小强拉入了泥潭。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褚小强在已还6000多万元的情况下,价值2亿多的抵押物被章新明据为己有。

不仅如此,通过诉讼,法院还判决褚小强欠章新明1.8亿元,从2017年起每年承担24%的利息。

亿万富豪褚小强从此妻离子散、巨债缠身,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还因此患上了癌症和哮喘等疾病。

此时的褚小强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章新明设下的“套路贷”。

2020年12月21日,褚小强在微博曾实名举报章新明。在一篇标题为《为富不仁,坑蒙拐骗的黑心老板“章新明”》的求助信中,他详细地披露了这起借贷纠纷,并说明了自己是如何陷入“套路贷”并遭遇不公的。

遗憾的是,微博举报石沉大海。在投诉、法院、实名举报都无果的情况下,走投无路的褚小强,选择了“以命博命”。

一个复杂的故事,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2

地产老板的莽荒时代

在地产界,章新明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走过了房改萌芽、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结束了40年的福利分房,迎来了市场化的20年。

1998年,房地产占GDP比重是4%,到2017年,这个比重已经来到了6.5%。这四十年里,无数人在这里捡到了金子,无数个泥腿子上岸的暴富神话在这里诞生。

与此同时,许多房地产老板和章新明一样,离奇地倒下了。

2011年10月,湖南金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总伍育华刚下飞机,就被一行人“邀”进了一辆面包车,并被带到了潇湘大道上来回兜圈。

在车上,双方因工程款事项发生了争执并产生了肢体冲突,伍育华被推到车外,胸部着地,当场毙命。

事后真相大白,一个分包“阴阳合同”,逼急了包工头,直接造成了伍育华的死亡。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年层出不穷——

2013年7月,滇东南小城泸西,红河润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龙被包工头的“人肉炸弹”炸倒在瓦砾和血泊中,所幸保住了一条命。而包工头王小平却被炸弹拦腰炸成两截,当场身亡。

2016年1月,浙江金华市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锦华,在欠下5.2亿元债务后,用自杀的方式,完成了解脱。

2016年底,拥有12家公司的常州“天顺系”掌舵人陈某某不堪压力自杀身亡,其生前沉迷赌博欠下巨债,12家公司中仅有两家正常经营。

2021年4月,湖南株洲一房产经纪公司董事长游伟拒绝住院,5天后猝死。生前他还在朋友圈发文吐槽就医,称“老天爷不收的”。

最绝的是广西南宁地产老板魏杰的遭遇。2013年,江湖人称“十四哥”的柳州商人覃佑辉因商业纠纷想做掉魏杰,覃佑辉花了200万,雇了一个杀手。但在经过5位杀手层层分销转包四次之后,酬金从200万元依次减为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

最后一位杀手觉得钱太少,但又想把10万块钱骗到手。于是,他让魏杰配合自己伪造杀人现场,拍了一张双手被反绑的照片,然后向上家交差,骗到了钱。

躲过一劫的魏杰报了警。最终,雇凶者以及5位杀手都被绳之于法。

由于房地产行业利润高,而且涉及到的链条较长,所以在早年间,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充斥着江湖气息。

《法制晚报》早年曾梳理过国内法院审理的50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结果发现在50名黑老大里,有23人开设的公司涉足房地产行业,接近半数。

▲图源吴晓波频道

这样的底色之下,拆迁征地纠纷、行贿、械斗、杀人……也就不出奇了。

3

一个高危群体

其实,不止是地产界,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企业家群体,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2020年底,中国发生了一件亿万富豪被毒杀案,这样的情节,很多人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

受害者是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他在下班途中突感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后,从病危到宣布脑死亡也就一晚上时间,年仅39岁。

林奇的死因是什么?答案是中毒。根据警方的调查,公司高层许垚因对林奇心生不满,通过“药物多次投毒”的方式杀害了林奇。案件的复杂程度,堪比悬疑推理剧。

更早的时候,2014年9月的一个深夜,闰土股份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阮加根从闰土大厦跳楼身亡。

同年,三精制药董事长刘占滨,嘴里喊着“我不敢不要”,在逊克县医院检查身体过程中,于三楼卫生间摆脱监护法警,从窗户跃出,坠地身亡。

2008年4月,九芝堂董事魏东从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飞身而下,给涌金系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万昌科技高庆昌、中国建投王世强、国信证券陈鸿桥……过去十年,仅公开报道中的,金融圈就有超过30人非正常死亡。

而还有一些富豪的离去,更像是一个个未解之谜。

今年3月27日傍晚,美国阿拉斯加克尼克冰川上空,一架观光直升机轰然坠毁,5死1伤。

死者中包括56岁的彼得·凯尔纳,他是捷克首富,也是中国最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中国,他是5030万人的债主;他的公司,被人称作“高利贷之王”。

更早的时候,2019年9月,伦敦。张振新倒在了自家地下室,身边散落一地酒瓶,终年48岁。在他身后,先锋系帝国已经摇摇欲坠。

2018年7月,海航联合创始人、实际掌舵者王健跌落普罗旺斯奔牛城,享年57岁。他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空壳海航。

2003年1月,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昔日“发小”用猎枪杀死在自己办公室。

中国日报网曾发布数据:从2003年至2011年,短短八年间,中国共有72位身家过亿的富豪死亡。死因分别为:15位被谋杀,17位自杀,7位死于意外事故,14位被法律处以极刑,19人病死。

更夸张的是,有人还做过统计,在中国,亿万富豪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万分之一点五。要知道,目前中国最危险的职业警察,死亡率是万分之三左右。

亿万富豪,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危职业。

4

尾声

富豪们的命运里,藏着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富起来的。在守住财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容易走向歧途。

在灰色地带待久了,他们反而觉得阳光格外刺眼。

在这一点上,新一代的富豪明显更早地参透了这个道理。今年5月20日,年仅38岁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卸任CEO。就在两个月前,差点成为中国首富的黄峥,同样卸任了拼多多董事长,他也才41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手起家创建商业帝国的老一辈富豪,像李嘉诚、宗庆后、柳传志等,往往舍不得放权,高龄乃至超高龄都还奋战在一线。

上一代企业家,很少有年纪轻轻就退出舞台中心的。

时代变了,财富的流动和富豪的命运也会跟着变,这一点,阿里的杰克马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毕竟,有一句话他们早就听过了——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_KBYKMXARRqvBR9DLrhpQ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这几天,富士康郑州厂区再一次提高了员工们的入职返费。

 

凡是入职富士康郑州工厂,干满90天,打卡至少55天,就能拿到7500块的入职奖励。这差不多是一个普工三个月的底薪,主要是为了吸引劳动力快速且稳定加入生产线。

 

这已经是一个月内富士康不知道第几次调高入职返费了。招聘平台上,富士康的人力连写了两个:

 

急聘!急聘!

 

今年富士康郑州工厂的员工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两成。此前有媒体称,富士康郑州工厂由于面试过多,已经停止了普工招聘。但一位负责富士康郑州招聘的员工告诉乃悟,他们现在还在招普工,而且会一直招,后面量更大。

 

目前的富士康已经恢复了生产的顶峰期,工人们都是上六休一,每天还要加班两个半小时。乃悟算了算,富士康小哥们的工作时长已经快逼近拼夕夕的本分底线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短短两个月前,富士康郑州区的厂工们还在抱怨没有班加。一些生产线的产能甚至减半,用工数量也减半,入职返费只有4500元左右。有工人抱怨返费太低,被中介怼了回来:

 

嫌少就别来。

 

从4500一路上涨到7500,彻底击碎人力体面的,是南亚的疫情。

 

因为用人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富士康一直希望能把产能向用工成本更低廉的地方转移,比如越南、印度。意气风发的郭台铭讲出过在大陆开场是赏饭吃这样的话,伤过不少大陆网友的心。

 

然而真正开始向南亚转移后,富士康却遇到了大麻烦。比如在越南的工厂,富士康过去后发现上下游的产业链完全跟不上,熟练工更是缺乏,导致到现在也无法支撑起对苹果的供应。拿着大量当地政府批给土地的富士康因为用不完,甚至做起了收租公:

 

把土地租给其他工厂。

 

越南当地政府气得收回了部分土地。跟着富士康到越南去的上下游企业最后反而没地用了。这里主要说的是纬创,去年非要跟着郭台铭去南亚,急不可耐地把大陆两家工厂甩给立讯精密,结果去了就发现还不如不去。反而是待在大陆的立讯精密,去年业绩增长了5成。

 

富士康在越南的工厂较为集中,基本就在北宁、北江这两个省。乃悟查了一下,5月16号上午,江北省确诊了98例新冠疫情,全部都在电子工业园区,几个厂区全都中招。

 

5月,外媒报道富士康印度工厂一次检出上百例新冠肺炎阳性,工厂不得不限制工人进出,大幅缩减产能。

 

懂王在任时,郭台铭还许诺给他,要在美国建一个大工厂。

 

计划中的工厂,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准备投资100亿美元,工厂面积2000万平方英尺,提供13000个就业岗位。乃悟现在都记得懂王搂着郭台铭说这个项目是:

 

世界第八大奇迹。

 

懂王下台后,富士康把投资额从100亿美元降低到了6亿7200万,工作岗位从13000个降低到了1454个。

 

这倒不是郭台铭说话不算,当初懂王需要威斯康辛州的选票,郭台铭需要懂王支持选台湾地区领导,别说第八大奇迹了,第八大神迹都能签字画押。

 

现在,懂王下台,郭台铭不选了,威斯康辛州的民主党州长把当初承诺的28.5亿美元补贴直接砍到了0.8亿美元。当地美国民众还纷纷表示我们不去血汗工厂工作。

 

左看右看,好像只剩下回到大陆一条路可走了。

 

乃悟看到很多网友说富士康在海外的工厂效率远低于国内。是不是真的乃悟不好评论,但有一个例子可以讲,富士康的竞对之一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以前就是富士康的厂妹。

 

那时候王来春住着上百人的大通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来创业后,王来春在办公室里贴满了郭台铭的语录。就这一点,乃悟就不相信越南、印度和美国朋友做得到。

 

后来,厂妹逼得郭台铭成立了打精办,你们猜她会不会欢迎老领导回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o-OgBo2NUeoyQMljsA23g

暴跌又暴涨,漩涡中心的校外培训

♪ 作者|芥末堆 李梓毅

♪ 编辑|芥末堆 子航

教育行业正在发生变化。

 

5月25日美股开盘后,教育中概股大幅反弹,新东方盘间涨幅一度超过17%,好未来涨幅也在10%左右,网易有道涨超6%,高途涨幅则在3%左右。截至25日晚10:00,即美股开盘半小时后,新东方10.20美元/股,好未来38.25美元/股,网易有道22.96美元/股,高途19.01美元/股。

 

暴跌又暴涨,漩涡中心的校外培训

左右图分别为25日21:41、22:00教育中概股股价  截图自腾讯自选股

 

而就在一天前,5月24日开盘后,教育中概股暴跌,期间美联国际教育集团一度跌超30%。

 

5月24日,一则关于“海淀区教委会议”的网传消息在教育圈炸开了锅。该消息称,随着新的“双减政策”和“未保法”出台,最晚7月底,将会有“假期不让上课、培训机构不让上市、不让做广告”三项规定。

 

今日午间,海淀区教委发布辟谣消息称,网传“海淀区教委开会,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为不实消息。5月25日下午,好未来、新东方、网易有道等教育中概股公司盘前大涨。

 

政策新规频发,传言风声四起,竞争与整顿并存,“不确定性” 或将成为教培行业2021年的关键词之一。

 

海淀区教委辟谣,教育中概股暴跌后大涨,新东方盘间一度涨超17%

 

5月24日,一份网传聊天记录显示,海淀区教委于5月23日召开会议,并称,随着新的“双减政策”和“未保法”出台,最晚7月底,将有如下“三不”,即:假期不让上课、培训机构(学科类&素质教育类)不让上市、不让做广告。

 

消息很快便在多个社群中传开,关于校外培训机构还有哪些机会等讨论也不绝于耳。

 

当天美股开盘后,多只主营业务为K12校外培训的教育中概股出现股价暴跌现象。截至5月24日收盘,好未来报收35.57美元/股,跌幅7.41%,而今年以来,好未来股价曾一度超过90美元/股。新东方报收9.07美元/股,跌幅18.29%,总市值155.48亿美元。高途报收19.05美元/股,下跌12.05%。网易有道报收21.85美元/股,下跌9.22%。朴新教育报收1.97美元/股,下跌22.44%。

 

5月25日美股开盘后,教育中概股出现大幅反弹,新东方盘间涨幅一度超过17%,好未来涨幅也在10%左右,网易有道涨超过6%,高途涨幅则在3%左右。截至25日晚10:00,即美股开盘半小时后,新东方10.20美元/股,好未来38.25美元/股,网易有道22.96美元/股,高途19.01美元/股。

 

这或与25日中午海淀区教委发布的一则辟谣公告息息相关。该公告称,近日网传“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开会,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的消息不属实。

 

海淀区教委表示,5月24日网上出现“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开会,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等不实消息,系某培训机构员工将其内部沟通群中部分聊天内容未经当事人许可外传所致,该机构及当事人并未参加5月23日的会议,其聊天内容系个人分析和推测,并非海淀区教委官方发布,当事人现已报案。

 

2021年5月23日,海淀区教委组织部分培训机构,召开了资金监管和规范办学工作会,对培训机构的收费、广告、宣传、资金监管、合同、疫情防控等工作再次提出要求。

 

与此同时,海淀区教委在辟谣公告中明确,将持续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严肃查处,确保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这并非教育中概股首次因为与监管政策相关的传闻而造成集体暴跌。3月26日,网传的一份《关于教育部“双减”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汇报》的文件同样引起了相应的情绪恐慌。

 

根据芥末堆此前报道, 3月26日晚间,美股开盘后没多久,跟谁学(现更名“高途”)、好未来、新东方等多家K12教育中概股公司出现股价波动。截至当时发稿,跟谁学一度跌42%,新东方跌幅超过11%,好未来跌超7%。此外,网易有道、一起教育等跌幅也均超过了10%。

 

但次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消息回应称,“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试点工作的信息,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校外培训及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常态工作,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以官方渠道发布内容为准,谨防误传形成不确切信息。”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前景未明

 

在海淀区教委发布辟谣公告之后,5月25日下午,好未来、新东方、网易有道等教育公司盘前大涨。

 

但与此同时,有教育从业者提出,该辟谣公告并未正面回应此前的网传消息,网传消息的其他内容尚未得到确切回应,例如,除暑期外,教育机构能否在其他假期期间开课?未来培训机构还能否上市?

 

针对上述疑问,5月25日,芥末堆多次拨打海淀区教委社管科电话,但均反馈“正在通话中”。

 

事实上,校外培训机构能否上市也确是行业关注的焦点。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发布。其中其中提到,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针对该项内容,中信证券曾解读,这加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兼并收购及协议控制的限制,断绝了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收购扩张的道路,同时也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VIE架构合法性带来挑战。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芥末堆表示,《条例》出台之后,资本不能再以协议控制方式(即VIE架构)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和非营利的民办幼儿园,将其作为上市资产的一部分。已经上市的企业,应该将这部分资产剥离。

 

尽管具体到校外培训机构的规定暂未明确,但“存在K9阶段学科培训业务的校外培训机构还能否资本化?”这一问题也确实引发了相关讨论。另一方面,教育行业细分领域禁止证券化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

 

201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2020年,多家主营业务为K12校外培训的教育公司曾多次传出上市消息,其中包括掌门教育、作业帮、猿辅导等。截至目前,掌门教育已于美东时间5月19日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不论如何,面向教培机构的监管政策确实越来越严格,此前广受关注的广告投放便是其中之一。从年初被中纪委点名、中央媒体多次点评之后,教培机构,尤其是在线教育公司悄然撤下原先占领了地铁、公交站的广告牌(北京为主),在综艺节目中的品牌露出也有所减少。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投放在逐步缩紧。

 

海淀区率先对教培行业广告投放提出详细要求。5月19日,海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海淀区教委出台“教育培训行业广告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明确教培类广告严禁烘托、渲染紧张氛围,故意造成学生或者家长的焦虑情绪;严禁发布诱导家长将适龄儿童、青少年送入培训机构;严禁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等15方面内容。

 

与此同时,广告服务提供商也直接收到了业绩反馈。腾讯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提到,在2021年余下的时间里,K12教育面对着潜在的监管因素,或将给网络广告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在腾讯2020年年报中,来自教育等行业广告主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其网络广告业务营收的增长,2020年全年,腾讯网络广告业务营收822.71亿元,占总营收的17%。

 

监管趋严,政策新规频发,民办教育或走向公益?

 

和此前飞速发展、受资本亲睐的整体情况有所不同,教培行业,尤其是K12和启蒙教育赛道在2021年伊始便遇到种种挑战。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对教育培训行业在广告投放、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规范措施。新规的出台也引起了二级市场的波动,年初至今,多只教育股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其中,好未来下跌50.26%,新东方下跌51.19%,高途跌幅为63.16%。

 

在今年3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大力度治理整顿,重点整治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在提案、议案中提到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更有政协委员倡议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

 

而自3月份网传文件传播后,教育行业关于“双减”政策的讨论成了如同问候语一般的存在。

 

3月3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双减”作出回应,他表示,今年教育部将把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目前,该文件具体内容暂未公布。

 

而根据相关规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目前已通报、处罚多批教培机构,被通报和处罚的教培机构涉及问题包括,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课时费、擅自恢复线下课程、培训结束时间晚于晚八点半、低价营销、内容超纲、夸大宣传以及教师未获资格证提前安排授课等。

 

另一方面,更多的讨论也落在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问题上。

 

5月7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围绕“双减”问题在北京西城区、海淀区调研过程中就曾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应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有益补充。

 

暴跌又暴涨,漩涡中心的校外培训

 

本文作者:李梓毅

芥末堆 记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FTJpoX6RKEjAIL7eyV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