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js 中promise

这种“承诺将来会执行”的对象在JavaScript中称为Promise对象。

Promise有各种开源实现,在ES6中被统一规范,由浏览器直接支持

Promise 是一个对象,它代表了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或者失败。本质上 Promise 是一个函数返回的对象,我们可以在它上面绑定回调函数,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在一开始把回调函数作为参数传入这个函数了。

new Promise(test).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成功:' + result);
}).catch(function (reason) {
    console.log('失败:' + reason);
});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Guide/Using_promises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1022910821149312/1023024413276544

理解 JavaScript 的 async_await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7535316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今天这篇文章纠正一个认知误区。

很多人认为美国是近几年才开始法西斯化,原因是疫情冲击、经济低迷、国运衰落,其实不然,美国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国家,连希特勒都无比佩服、膜拜,纳粹对美国的推崇,实际上是法西斯小学生对法西斯大师的仰望。 

美国什么时候开始法西斯化的?其法西斯特征是怎样的?面对这样的国家,我们要做些什么?

本文来源公众号|斐君思享汇 ( feijunsixianghui ),作者:夏斐君,经授权转载,原文略有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西斯这个词,本意指的是古罗马元老院执法官携带的刑具。
古罗马最高执法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它象征着罗马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鞭笞犯人,斧子用来执行死刑。
这种捆成一捆的“束棒”,在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它的象征意义很明显,就是高度的统一意志和暴力权威。 
美国国会中的华盛顿立像,手里扶的也是法西斯束棒: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林肯纪念堂,林肯座椅扶手,同样是两捆法西斯束棒: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美国国会大堂,国旗右侧也是法西斯束棒: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这是美国参议院的徽章,下方红圈内是两个交叉的法西斯: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美国国家警卫队(武警)徽章上的法西斯——斧头和束棒: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1989年美国国会200周年纪念1美元的大银币背面的束棒: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类似的图片还有许多。
实际上美国参议院准确的翻译不应该是参议院,应该是元老院,参议院是Senate,古罗马元老院是Senatus,词根完全一致。 
正所谓,三权分立不过是个童话,那一捆法西斯束棒,才是美国的原型。
以上图片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美国法西斯的渊源,我们再深入看看美国的法西斯本质。 
我们在理解法西斯这个词时,要跳出来看,不要就词汇谈词汇。
所谓法西斯,不是纳粹,也不是墨索里尼,法西斯指的是一个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高度的军事化,一种高度紧张、刻意维持的准战争状态;其内部共识、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都严重依赖对外战争胜利带来的红利。 
其实,大多数社会在面临冲突和战争的时候,都会向军事化转变,这很正常,等到战争结束后,就恢复常态,正常过日子,该干嘛干嘛。而法西斯政权不同,不论有没有战争,都常态化保持全社会的军事化,为了维持高度的军事化,还会强行寻找乃至发明敌人,军事化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是把一般问题军事化、一切问题军事化,极其热衷、也极其擅长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简化为军事问题,有条件要干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仗! 
以上说的这些,与美国都能一一对上,严丝合缝。 
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法西斯国家,只不过冷战后涂脂抹粉、立牌坊,化身为普世帝国、灯塔之国、山巅之国,供世人仰望。 
美国对其发家史和建国史,从来都是高强度美化、神话、造假,全世界对美国的认知都被严重洗脑,以至于很多人满脑子都是美国的三权分立、自由民主、纠错机制等等,忘了美国是一个以武立国的国家,对外军事行动贯穿了整个美国的发家史。 
自1783年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以来,美国的国家历史只有200多年。然而,在这短短的200多年里,美国主动发起和参与的战争就多达200多次,粗略计算的话,美国平均每1年就要进行1场战争,平均每10年就要进行1场大规模战争。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而美国社会的民兵传统和战争红利,又导致美国全民好战、闻战则喜,美国社会本质上是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社会。 
而且,不同于其他国家自上而下的军事动员,美国的军事化是自下而上的,由民间自发形成,具有广泛而坚实的民意基础,再加上美国的建国和发家就是一部战争史,导致军事化和战争在美国具有不可置疑的至高地位以及合法性。 
在美国,战争最能形成共识,最能获取民意,美国的法律和政治结构又为这种军事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客又通过迎合好战的民意基础捞取政治资本,久而久之,这种高度的军事化成为美国牢不可破的一种文化基因。 
换言之,美国社会是一个从民间到高层,从社会文化到政治制度,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都高度军事化、并因为这种军事化而深度法西斯化的社会。 

 

法西斯,是美国的天然底色。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产生了美国是近些年才开始法西斯化的错觉呢? 
因为瞒不住了。
这里要提一下支撑美国法西斯化的一个体制机制。 
美国的法西斯化经过建国至今200多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个紧密配合、“良好循环”的机制,即“军工复合体-媒体利益集团-金融机器”三位一体高度协同,三者密切结合,分工合作,唇齿相依。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三者是如何合作的呢?
通过维持高强度的军事组织和准战争状态来对外进攻,进攻获胜后获取战胜红利,将战胜红利金融化,从而盈利,再把盈利投入到军事化再生产,由此实现以战养战的“良性循环”。 
军工复合体提供暴力手段,媒体负责制造敌人、忽悠民意、并为战争辩护,金融机器则实现战胜红利的最大化。 
与美国这种深度分工、精密协同、自下而上的法西斯相比,墨索里尼和纳粹根本就是小打小闹,简单粗暴,没有丝毫的技术水平。很少有人知道,希特勒对美国是非常推崇的,这是法西斯小学生对法西斯大师的膜拜。 
其实,推崇法西斯的不止是意、德、美、日等国家,法西斯的基因深深烙在西方文明血液中。因为法西斯主义根植于西方文明的罗马血统中,罗马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军阀共治社会,其军事化特征极其鲜明,并一直传承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从美国到意大利的历代法西斯国家皆热衷于以罗马自居,并大量使用罗马文化符号,从举手礼到束棒斧头再到元老院。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扯远了,言归正传。
可以说,战争是美国的刚需,是美国的本能,是美国的氧气,是美国的饭碗,没有了战争和战胜红利,美国这个庞大机器就会运转失灵,及至崩塌。 
而每一次获胜,“军工复合体-媒体利益集团-金融机器”三方共同收益。 
媒体集团获利后,就需要对美国的战争行为辩护和歌功颂德,媒体集团从业人员庞大,近千万之众,他们要吃饭要拿钱,钱从何来,从战争红利来;当上一场战胜红利接近吃完,下一场胜利又遥遥无期时,可分赃给媒体集团的资源和金钱就会越来越少,这样,媒体集团就没干劲了,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涂脂抹粉造假欺骗了,而随着迟迟得不到下一场战争红利,美国的吃相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穷凶极恶,毫不掩饰的穷凶极恶。 
如此一来,美国的法西斯本质掩藏不了、原形毕露了。 
归根结底,美国越来越法西斯化的原因,是被他视为主要对手的东方大国怎么也奈何不了,极限施压没用,欺骗忽悠也不好使,打又不敢打,战争红利迟迟吃不到嘴里,自然穷凶极恶。 
这就是美国当下的困局。但是按照它的生存逻辑和文化秉性,它一定不会甘心,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铤而走险。
梳理分析美国法西斯的演变和运作机制后,我们再来看一些历史证据。 
二战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本人并不反感纳粹,他很赞赏墨索里尼,他向一个朋友写道,“我和这位可敬的意大利绅士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美国有一批人,仿照德国建立了纳粹集团“德美同盟”。德美同盟在全美各地建立了多达69个不同的纳粹团体,还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冲锋队。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德美同盟”组织的标记,AV为该组织德语名的首字母(Amerikadeutscher Volksbund) 
在德美同盟组织内讲台后面的墙上,美国国旗和纳粹旗的中间,他们还会挂一张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画像。这帮人宣称,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个法西斯者”,因为他打心眼里就不相信什么民主。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1939年2月20日,德美同盟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内,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会。两万多名纳粹分子穿着同盟的标志性制服,高举着万字旗旗帜走进会场,在当时的美国,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德美同盟的领导人库恩在集会上讲话,大肆宣扬他的法西斯思想。在他背后,德美同盟组织旗帜与巨大的华盛顿肖像画以及星条旗交相辉映,堪称名场面。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时针回拨到21世纪。 
2016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大肆攻击懂王是“法西斯”。这个时候,还只是带着一些党争的味道。不过,仔细分析懂王上台过程,与希特勒的当选元首,其实十分相似。 
希特勒的上台,就是利用德国民粹主义的结果,他用极富煽动力的演讲,告诉德国人:我们要撕毁那将我们推向地狱的“凡尔赛条约”,我们要重新站回世界的舞台,我们要让那些欺压我们、分割我们国家的强盗们后悔…… 
美国一直都在法西斯化,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斗争准备!
懂王用推特大搞舆论战术,赤裸裸地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优先”的口号,无异于宣告美国不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前是假装负责),而是要和全世界抢蛋糕了,其侵略性和法西斯并无二致。 

 

退群,种族歧视,崇尚武力,打压异己,疯狂集权,向盟友摘桃子,树立假想敌等等,懂王的所作所为,和当年的元首如出一辙。
睡王上台后,看似与懂王路线不一样,其实走的也是没有懂王的懂王路线,只不过稍稍收敛、掩藏一下,但其其法西斯本色丝毫不减,而且随着美国的内外危机日渐深重,其法西斯底色会越来越彰显。
归根结底,美国越来越法西斯化的原因,是被他视为主要对手的东方大国怎么也奈何不了,极限施压没用,欺骗忽悠也不好使,打又不敢打,战争红利迟迟吃不到嘴里,自然穷凶极恶。 
这就是美国当下的困局。
但是,按照它的生存逻辑和文化秉性,它一定不会甘心,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铤而走险。 
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全文到此为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ilPdBvojcq8m-HWVfgTiA

市场先生

1)对待市场先生的正确态度

“市场先生”这一概念由格雷厄姆首创,被巴菲特、李录等价值投资大师极力推崇,是价值投资第二重要的概念。市场先生,通俗的说,就是市场是无效的,经常给出远高于或远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交易价格。格雷厄姆天才地将股票价格的波动比喻成有一位情绪不稳定但是又很执着的“市场先生”。这位先生每天都走到投资者的身边,按照自己的情绪好坏而不是公司经营状况报价。格雷厄姆认为,“价格波动对价值投资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为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为投资者提供出售机会。”

1987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他的态度:“‘市场先生’是来给你提供服务的,千万不要受他的诱惑反而被他所引导。你要利用的是他饱饱的口袋,而不是草包般的脑袋。”李录先简洁地总结道:“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来服务你的,不是来指导你的。”

关于如何应对市场先生,学术界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反转策略,越跌越买,另一种是动量策略,越涨越买。研究发现,股价短期(3-6个月)有动量效应,但长期(6个月以上)有反转效应。但是,长期到底有多长,学术界也没有明确答案,也不可能有明确答案,因为每个公司不一样、市场也不会简单重复历史。动量策略类似于追涨杀跌,显然不是价值投资。但反转策略也未必是价值投资,不是说股价跌了就是有价值,还是要看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价是否匹配。

2 “市场先生”的成因:行为金融的解释

虽然格雷厄姆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市场先生”的概念(1949年),但学术者一直置若罔闻。直到90年代,行为金融学才开始在学术界流行。行为金融的主要贡献是驳斥了市场有效假说,系统地解释了“市场先生”的成因。Barberis教授(2018)在其最新的一篇综述中,系统地总结了行为金融学对股价无效的解释,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1.有限注意。投资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些公司股价长期被低估,可能是投资者根本没有注意到。相反,有些新闻虽然不改变公司的基础面,但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同样可能导致公司短期股价大涨。经典案例是,2017年,白百合出轨后,红墙股份股价大涨。此外,按照有限注意的理论,低估的机会更可能出现在较少受到市场关注的公司。

2. 不完全理性信念。行为金融学家认为人们的信念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这其中的代表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过度外推(extrapolation)。因为市场卖空比较难,股价总是更能够反映乐观者的意见,股价高估是常态。过度自信是股价高估得以持续和加重的重要原因,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总是相信有能力把股票卖给更为乐观的投资者,不相信自己可能是最后的接盘侠。外推信念指的是,当人们对未来做预测的时候,总是过于看重当前数据。例如,我们在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时,可能过于看重公司历史的利润增长数据。最近几年,资本市场给出了很多血的教训,如三聚环保、康得新、网宿科技等。

3.非理性偏好。非理性偏好的经典理论叫前景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市场上非常普遍的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对于上涨的股票经常拿不住、倾向于获利后卖出;对于下跌的股票却迟迟舍不得卖,就像割自己的肉一样。前景理论给出的解释是,1万元的收益和1万元的损失给人带来的效应是不一样的,人们更偏好损失规避。此外,当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非常小时,人们往往容易错误地放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很多人愿意买彩票的原因。股票市场也有所谓的博彩偏好,投资者喜欢彩票性质的股票,期待一夜暴富。

3)利用市场先生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是,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即使市场是无效的,并不等于你能够利用市场的无效赚钱。同时,即使投资者不能利用市场情绪赚钱,也不能证明市场是有效的。

当市场先生导致公司股价低估时,抄底的投资者需要面对两大风险:一是市场情绪风险,二是基本面风险,首先,低估的股票可能继续低估,甚至更加低估。市场经常说,抄底抄在半山腰,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抄在山谷还是半山腰。雪球上的云蒙先生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的基金杠杆重仓低估值的银行股,并且是银行股中最低估值的民生银行,结果损失惨重,基金净值几乎跌破清盘线。1PB的公司照理说够便宜了吧,股价都跌破净资产了。但是,最近几年,港股很多公司跌破净资产后,又从1PB跌到0.5倍,甚至0.3倍(如联想控股)。

其次,除了市场情绪风险,抄底的投资者还要面对基本面风险。本来你抄底的时候公司是低估的,但在持有等待估值修复期间,公司的基本面出现问题(这事经常发生)。最惨的情况是,抄底了一个假公司。本来你以为公司的估值很便宜,但持有期间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低估值变成高估值。既然财务数据都是假的,当然低估是不存在的。如何避免这两种风险呢?首先要买有护城河的,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护城河,随时都可能破产清算,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也就无所谓低估值。大部分小公司可能都活不过十年,从长远来看,几乎没有价值,这也是美股和港股给很多非龙头小公司很低估值的原因。其次,即使公司股价严重低估,抄底也得谨慎,要有周全的策略。虽然All in很酷,但现实更加残酷。

 

市场先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GBrxbNXQVM8QN5zi5loiQ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最近在股票论坛关注了一哥们,实惨,感觉将他的故事分享出来会很有启发意义。
2019年6月19日大概是他刚炒股不久的日子,那天他发了第一条论坛动态。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嗯格力电器,大白马,一看就是跟我一样的 “价值投资者”。
后面比较活跃,每个星期都会在论坛上发1-2条动态,不过都是自动发布,就是你关注了什么股票,系统自动给你发动态那种,19年7月3日第一次自己码了字。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逆向思维”、“抄底” 这些都是价值投资者常用的词汇,跟我很像~
19年12月18日转发了一条平平无奇的动态。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他是个执着的人,别人发的动态看完就算,他却真的去做了,开始着手寻找这只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能达到25%以上的医疗板块股票。
从发动态的间隔看,他花了3个月时间,找到这只牛逼哄哄的医疗股,重仓捂了3个月,盈利70%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他是幸运的,这么多股民,3个月盈利70%的又有几个?可惜他不撒手,典型的价投,以为抓到成长股就会一直涨。2个月过去,他选择加仓。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从5000股这个说法可以推算他那时持有的市值加现金一共217万,妥妥的人生赢家,如果此时的他套现离场股市就会少一段传奇。
1个月过去,股票从434跌到400附近,加仓部分亏了8%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被打脸了,21年3月19日,半年过去,这只股一路跌到388,他不为所动,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毕竟之前这只股盈利70%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接下来3月到6月,开启上涨模式,到21年5月21日这只股涨到522,他的股票市值也达到了巅峰的261万,本金100万左右,盈利161万,试问还有谁?中六合彩的心情也不外乎如此。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一般人中六合彩会归因于运气,而炒股挣钱很多人会归因于—本事,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万中无一的天选之人,人的本性是贪婪,贪婪让他停不下来。
这只股在达到522高点后,开启暴跌模式,短短一个星期下跌12%,跌到455,他判断为短暂回调,气血上涌的他做了一件最最不应该的事,加一倍杠杠,借贷300万,在458这个价位全仓冲进去。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又1个星期过去,这只股头也不回地跌到400,此时他发了一条动态。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在加了杠杠后短短1周,他在这只股上的161万盈利全部抹去,还倒亏几万的融资利息,如果此时收手,他的100万本金还能回来,可惜并没有。
又1个月,股价跌到387,他头铁地决定撑到中报再走。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又1个月,股价跌到306,他开始恐慌。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又1个月,股价跌到277,他情绪崩溃,但还没卖。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21年8月26日中午11点,他抛了全部股票,留下一段血泪史。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复盘一下,一个父亲,月工资6000多,攒了10几年买房钱,再加上父母的几个钱包,一共100万本金在19年初投入股市,重仓一只医疗股,在该股最高位时市值达到261万,盈利161万,站上人生巅峰的同时盲目自信。
最高位回撤10%时,加1倍杠杠又冲进去,短短1周亏掉161万的盈利,再2个月亏掉100万本金还倒欠30万,最终出局。
实际上在他8月26日清仓,这只股在下探几天后,又慢慢回升到300附近,如果不是加了杠杠,此时他还有盈利。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清仓后,剩下的日子就是打工还30万的债了,这种日子光想想都很绝望,他还偶尔在论坛上发动态。
清仓1天后他失眠了,早上6点跑来发帖。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以酒浇愁,睡客厅,晚上12点多睡第二天6点醒。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天天跟老婆吵架。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这两天还被论坛找上,给了他一个 “代言” 机会,说不定可以从此开启一条网红之路。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一个股民的悲伤故事

 

挖数从他19年发的帖一路追溯,从发帖时间和文字看,感觉不是编的,之所以这么有感触是因为我们太像了,细思恐极。
以此告诫读者,炒股玩玩就好,千万不要全部身家,更不要加杠杠,杠杠这东西会上瘾,加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旦失误就万劫不复了。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c_Pd064s8OLwcD9Ebtj5g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有两座著名的紫金山,一座在南京,一座在龙岩。

普通公众比较熟悉的,是南京的紫金山。南京紫金山家喻户晓,多半要归功于山上的天文台、和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但公众不太熟悉的,是位于革命老区福建龙岩上杭县的紫金山。

福建紫金山之所以声名鹊起,完全要仰仗于紫金矿业这家在二级市场上大杀四方的公司——紫金山上诞生的这家公司目前市值接近3000亿,跟宁德时代、兴业银行一起位居胡建上市公司前三甲。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不过在讲这家公司之前,必须先普及一个相对有点冷的知识——严格意义上,中国并不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从储量上看,中国确实是个矿产大国;从种类上看,中国也能做到冠绝全球;但如果从商业角度考量,加上“开采难度”、“开采成本”这些维度,和南非、巴西、澳大利亚等躺在矿山上的国家相比,中国就多少有些相形见绌了。

矿产中有一项核心属性:矿石品位,指每吨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以金矿为例,国内金矿的矿物含量达到10克/吨能算作富矿;达到3克/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能赚钱,差不多也是大多数金矿商业化的下限。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品位低于3克/吨,基本上只能计入矿产资源储量,没什么开采价值,属于古惑仔电影里的后排马仔,给大哥撑场面;而品位低于1克/吨的金矿石,只能称为“废石”,算是彻底的围观群众,连计入储量撑场面的资格都没有。

目前公认的“世界最大金矿”——南非的兰德金矿,发现时黄金储量达到5.5万吨,当年占世界黄金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开采了150多年,金矿石平均品位仍有10克/吨。

而澳大利亚的福斯特维尔金矿则在2017年勘探出富矿,其中最高金矿石品位达9000克/吨,多个深度探明的金矿石品位都超过100克/吨,属于名副其实的金山。

相比这些国家“一刀999级、黄金点击就送”的采矿模式,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虽然各类矿产资源总储量普遍居于世界前列,但贫矿多、富矿少,矿石的平均品位普遍较低,开采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在中国,很多矿产的自给率还不到30%。

比如我国的产金大省山东,其黄金储量约占中国总黄金储量的30%,截至2020年,矿山的金矿石平均品位普遍约在3克/吨,勉强算得上开采价值比较高的青岛金矿与蓬莱金矿,平均品位也只勉强达到5.27克/吨和7.03克/吨。

不过和福建紫金山一比,山东省算的上绝对的超级富矿。1992年,紫金山完成初步勘探,进入实验性开采时,平均金矿石品位不及1克/吨,探明黄金储量仅有5吨;截至2020年,紫金山的金矿石平均品位为0.33克/吨。

也就是说,紫金山的金矿石经过开采、选矿、冶炼后,每吨矿石处理后平均只能获得0.33克黄金,折合人民币约121元,怕是把紫金山挖空了,也没郑爽一天赚的多。

然而,就是这座贫瘠得不能再贫瘠的紫金山,却在2008年被评为了“中国第一大金矿”,并孕育了紫金矿业这家3000亿市值、矿产金、铜全国第一、全球第四的矿业龙头企业。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01

点石成金:贫瘠矿山的逆天改命

1992年,国家工业部将紫金山定性为“鸡肋矿”,下放给上杭县地方政府开发,由地方企业上杭县矿产公司接管开采工作。同年,紫金矿业日后的灵魂人物陈景河从当地的地勘单位辞职,只身来到这家年利润只有3万多、规模不过几十人的小公司。

矿企最大的特点是对下游几乎没有议价权——作为大宗商品,矿企阻止不了矿产的价格波动,其盈利能力基本只能依赖对开采成本的控制。

比如前文提到的品位超过100克/吨的福斯特维尔金矿,这类金矿属于老天赏饭吃,在成本上拥有结构性优势;而对贫瘠的紫金山而言,低成本只能靠技术和管理解决。

普及一个行业知识:矿石从开采到冶炼成标准金锭出售,大致要经历4个步骤——勘探、采矿、选矿、冶炼。

其中,开采属于标准化程度都很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陈景河直接将包括剥采、运输等开采环节分包给若干相互竞争的承包商,自己不用投资采矿生产设备,节省初期资金投入,绕过了那个时期国企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

冶炼则是本身利润空间就非常小,没什么成本优化的空间,因此,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更多是耗费时间精力、也最不可控的勘探选矿环节。

勘探顾名思义,就是找金矿到底藏在哪里。彼时,干过三明地质大队“紫金山项目负责人”的陈景河在紫金山上勘探已约10年,早在1984年,陈景河就在论文中预测出紫金山“上金下铜”的矿产结构,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单论对紫金山矿产情况的了解,基本无人能出其右。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陈景河1999年刊发的论文

但找到了矿,也没办法解决紫金山金矿品位低的问题。当时,设计部门估算紫金山一期投资至少需要2900万,但由于紫金山项目普遍不被外界看好,陈景河只从银行争取到了350万的贷款。想要正常开采,就只能在选矿上做文章。

所谓选矿,指的是对矿石进行粗加工,将开采出矿石加工成能够达到冶炼水准的“精矿”的过程。不同的选矿工艺往往对应着不同的矿石品位,每种工艺的“品位容忍度”有所不同。

由于紫金山金矿品位低,加上多为浅层氧化矿,陈景河大胆选择将多适用于北方平坦干旱地区,但更高效经济的“堆浸法”,直接使一期投资降低到700万元左右。

从1996年到2000年,陈景河通过数次技改进,将堆浸法的开采品位标准从1克下降到了0.2克以下,让大量废矿变成了可以开采的金矿。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福建上杭紫金山

同时,陈景河又把挖井采矿变成了露天开采,规避了矿井的规模限制,也能利用平坦的地势就近建厂。

1997年,紫金矿业对紫金山黄金矿石上方30~50米、100多万方土石进行定向爆破,用高科技版愚公移山削平了整个紫金山的山头,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爆”,自此紫金山开启了大规模露天开采,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金矿之一。

通过一系列手段,陈景河将紫金山的开发成本压缩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行业平均水准的10%~20%。

2000年,紫金矿业完成改制,一年后,时任福建省省长视察紫金矿业,留下了“体制活、效益好、环保有创新”的称赞。此后,紫金矿业发展堪称顺风顺水,先后于2003年和2008年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开启了扩张之路。

作为一个成长于史诗难度副本的技术流玩家,紫金矿业的扩张,基本上就是满级号屠杀新手村的既视感。

02

全球征伐:矿产世界的中国买手

紫金山的逆天改命,陈景河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放在整个行业的角度看,紫金矿业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偶然,对绝大多数矿企来说,决定一家企业成色的还是矿山本身的质量。

以金锭的冶炼原料为例,可分为矿产金冶炼金。矿产金是指由矿山采选取得的金矿石冶炼而成,冶炼金则是从外部购入其他矿企含量不达标的合质金,再次精炼而成。

虽然都是金子,但矿产金本质上是个原材料生意,其毛利通常高达50%以上;冶炼金则是来料加工生意,毛利率往往低于1%,收益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换句话说,在这个行业努力也有用,但主要还是靠家里有矿。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紫金矿业拿出1056亿元投入冶炼金业务,但该项目利润仅6亿元,毛利率0.6%;而矿山产金的成本66亿元,利润达70亿元(未计算内部抵消数),毛利率高达51.4%。其余冶炼产铜、冶炼产锌基本同样也是低毛利率经营。

因此对矿企来说,想要做大做强,最简单的路径就是买矿山

2001年,国内矿业的探矿权、采矿权被允许转让,在前一年就引入民间资本、完成改制的紫金矿业开启了急速扩张之路。而在这条扩张之路上,紫金矿业在史诗难度副本的通关经验就体现出来了——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三板斧:反周期买矿、小投入增储、低成本采矿。

首先是反周期买矿:无论是金矿还是铜矿,本身价格都有周期性。而周期性的特征又使得龙头企业可以在行业低谷期逆势扩张,挤压小玩家的生存空间。三星在DRAM领域的反周期投资大法,就是半导体行业的一段佳话。在矿业,反周期投资也屡试不爽。

2002年,黄金价格走低,不少中小矿企在经营上出现困难,紫金矿业率先展开低价收购策略,将贵州水银洞金矿、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吉林珲春金铜矿、西玉龙铜矿等全部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5家金矿企业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紫金矿业再度逆势扩张,先是斥资33.68亿元收购澳大利亚上市矿企Indophil(后因当地政府阻挠终止)。随后又买下了加拿大矿业公司Continental Gold,获得了其位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Buriticá黄金项目。

2012年,黄金价格再度走低,澳大利亚矿企“诺顿金田”逐渐出现亏损,紫金矿业乘此机会一举收购了诺顿金田89.15%的权益,成为控股股东。去年,巨龙矿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紫金矿业再度出手,坐拥了国内最好的铜矿资源产地。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其次是小投入增储:这里需要解释一个概念——每座矿山的“实际储量”“已探明储量”往往是有差异的,比如一座金矿收购时的储量是100万吨,很可能在收购之后通过二次勘探,又探明了200万吨,而这200万吨金矿是不会在收购价格里体现的。

比如紫金矿业在2015年收购了卡莫阿控股49.5%的股权(对应KK铜矿39.5%的股权),当时的已探明储量只有2416万吨,但通过二次勘探,KK矿的储量增加到了4369万吨,按照4.12亿美元的收购价测算,直接把每吨222元的价格/资源储量比摊薄到了每吨约126元。

如今,KK矿已成为全世界质地最好的未开发矿地,700多万吨储量品位超过7%,是紫金矿业2021年后增长的主力之一。

能不能通过二次勘探摊薄成本,考验的是矿企本身的勘探实力,对于从地狱难度走出来的紫金矿业来说,属于降维打击。

最后是低成本采矿:矿企的开采技术,决定了对矿石品位容忍度的高低。比如A矿企的开采技术能保证的盈利下限是3克/吨的品位,B矿企能做到1克/吨的下限,这也是紫金矿业在大杀四方的终极武器。

2003年,紫金矿业与吉林珲春金矿联合成立了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当时,珲春金矿因为矿石品位低下濒临破产,紫金矿业通过自研的铜金精矿热压浸出等技术,让珲春紫金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

2012年到2014年,在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幅下滑的不利情况下,紫金矿业又将收购而来的澳大利亚诺顿金矿的生产成本,从近1400澳元/盎司下降到888澳元/盎司,黄金产量15万盎司增加到17.8万盎司,实现扭亏为盈。

类似案例还有塔吉克斯坦泽拉夫尚、塞尔维亚紫金波尔等项目,当地公司不赚钱的矿山,都实现了盈利。

总结下来,虽然大家都可以逆周期并购,但紫金矿业在勘探与开采上常年的积累,相比其他矿企的“利润区间”更大,这也是它从紫金山上的地方矿企成为位居全球第四的矿业龙头背后的秘密。

只不过和紫金矿业的行业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它在二级市场一度是被股民口诛笔伐的角色。2008年,紫金矿业在资源股大牛市中登陆A股,与中国神华等周期股一起,将不少股民套在了高点。而在2020年大宗商品集体涨价前,紫金矿业的股价一直躺倒在地板上。

这家公司掀起的更多风浪,其实来自于改制前后的种种伏笔、登陆A股时“贱卖国有资产”的种种争议,它所创造的惊人财富,也少了些“个人努力”的成色,多了点“历史进程”的戏谑。

03

最佳矿工:紫金山上的来客

紫金矿业的发展,充满了上世纪末至今的种种时代烙印。而从改制到上市,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政策套利”的造富运动。那么,到底谁在紫金矿业押注成功,赚到了钱呢?

享受紫金矿业第一波红利的,是上杭县下辖同康村的动迁户。

2000年前后,同康村还属于上杭县才溪镇辖地,由于涉及到紫金山金铜矿重大项目的实施,全村251户、1100多人搬迁至上杭县西北部,划归临城镇管辖。紫金矿业因资金有限,无法拿出大笔现金作为搬迁补偿,痛失拆迁款的一代村民就只能以1399元购入896股其股东“上杭县金山贸易有限公司”的原始股,享受经营分红。

到了2008年,紫金矿业A股上市前夕,无数福建、浙江的豪商来到同康村收购这些原始股凭证,最高成交价达到了一份65万元。

许多同康村的村民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收益超过几百倍的一级市场风投,实现了财富自由。同康村此后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人村。

无奈购入原始股被迫发了一笔横财的,除了同康村村民,还有两位福建商人——陈发树柯希平

在认识陈景河之前,陈发树和柯希平的新华都工程先后承接了浙江和江西的采土石方工程。之后,他们承接了紫金矿业的土方工程需求,由于陈景河开采紫金山需要不断试错,欠下了新华都巨额工程款。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紫金山上的赢家:柯希平(左)和陈发树(右)

2000年,紫金矿业公司改制时,陈发树和柯希平通过债转股,从债主变成了资金矿业的股东。

到A股上市前夕,他们以0.1元/股的对价将紫金矿业6.1亿股收入自己囊中。招股书显示,上市前两人共计持股占比达到22.66%。随着限售股刚一解禁,柯希平套现约6.6亿元、陈发树则套现约42亿元之多。

虽说原始股东们大赚特赚,但上市后的紫金矿业却一言难尽。上游原材料作为大宗商品——aka周期股,素来是“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而生不逢时的紫金矿业,一上市就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上市首日,成交价一度最高达10.96元,但这个高点一站就是十多年,再次突破已经是12年后的2021年。

一旱就旱十二年的紫金矿业,自然吸引不了一年就要被考核一次的基金经理们。相比消费、医药这种可以把“长坡厚雪”、“商业模式”常年挂在嘴边的优质赛道,别说紫金矿业没有吸引力,就是整个周期行业都是基金公司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被率先优化掉的对象。

但即便大多数同行对周期充满嫌弃,仍然有基金经理逆向掘金,在紫金矿业上大获成功,他就是千亿私募基金高毅的合伙人邓晓峰

早在2015、2016年期间,邓晓峰在调研新能源车时发现,新能车要发展,铜是关键的原材料。但是在调研铜矿企业中,他发现铜矿每年的平均开采品位都在下降,判定这是一个供给越来越受限,而需求未来则会越来越好的行业,这种供需关系的剪刀差将成为铜矿千载难逢的大级别盈利机会。

可惜晚了一步——铜价在2016年至2017年迎来一波大反弹,擅长在基本面上做逆向布局的邓晓峰并没有在高位杀入。但他等到了2019年,铜价大幅下跌的抄底良机,便开始果断大举建仓紫金矿业

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在刚果金的卡莫阿铜矿将在2021年逐渐投产,铜矿收入本身会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但史诗级的行情还需要史诗级的供需错配。2020年新冠疫情后,市场对全球复苏、通胀预期的演绎逐渐走强,周期品在这一轮中走出王者般的行情,铜价暴涨带动紫金矿业的股价一路走高。

除了周期因素外,市场也给了紫金矿业一些“结构性成长”的想象空间。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场交流中,邓晓峰表示周期行业现在在一个很复杂的状况中,他不觉得整个大宗会是一个很大的周期,但是少数品种中的相关标的,如果这一次能跟得上能源转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进程的变革,比如铜,在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会非常大,结构上会非常有利。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随着铜价大幅上涨,紫金矿业陆续进入矿山投产的“量价齐升”过程之中,而本月更是大手笔收购加拿大锂矿公司Neo Lithium,进军新能源。在一片市场鲜花锦簇声中,资本市场最大的担忧也在慢慢显现:

创造无数神话的董事长陈景河,就快退休了。

04

双面人生:陈景河其人其事

紫金矿业成功的核心叙事,离不开陈景河这个人。

一方面,陈景河属于一个典型的科研工作者,现在去知网搜索还能搜到60多篇他参与的论文。另一方面,陈景河经常展现生意人的B面,比如喜欢写诗,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也大都通顺。

1982年,作为国内首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陈景河跟随闽西地质大队来到了福建省上杭县的紫金山进行勘探工作。为勘探方便,地质小队搬到了紫金山上海拔800米的“麒麟殿”破庙中住下,最艰苦的时候一天只有1桶水,20多人用。

在回忆这段时光时,陈景河用了一段颇为“豪放派”的诗句来形容:骑着“五龙”驾雾,伴着“麒麟”入眠。读来不禁让人想起《潜伏》里天津站站长说的那句名言:“峨眉峰,还TM独照。”

踏入紫金山两年后,由于毕业论文被当时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看重,陈景河被调过去从事金矿研究,不仅分到了房子,其妻子也得以调入福州地质疗养院工作。如果他从此走上仕途,可能也会位至厅局。

不过在地科所工作两年后,陈景河申请调回了紫金山,从城里逆流回乡镇,成为紫金山勘探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自己上山,还带着妻子与4岁的儿子一起住进紫金山矿区,妻子顺势成为地质队的队医。

自此,陈景河的人生直接从“家里有矿”的阶段跳过,步入“矿上有家”的岁月。

1992年,国家下放紫金山采矿权,陈景河再次逆流,从地勘单位(事业单位)进入上杭县矿产公司(地方企业)。之后,就是上文交代的,他和紫金矿业“乘风破浪”的故事了。

在工作期间,陈景河还写下了许多关于紫金山的诗作和文章,表达其对采矿事业的热爱与使命感,比如在《我和紫金此生不了情》这篇文章里,陈景河的笔触里充满了90年代乡镇企业家的“”:

少年的我,从书本上知道了有天文台的紫金,那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地方,曾使我神往和憧憬;然而勘探队员寻找地下宝藏的锤声,吸引了我充满理想的心灵,广阔天地、改天换地赤诚的红心。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陈景河再婚一度引发舆论争议

浪漫归浪漫,回归到商业和资本战场上,陈景河的另一面也非常清晰:

据紫金矿业招股说明书显示,1994年时,紫金矿业本为国有独资企业,后于1998年转变为国有控股企业——上杭县财政局占注册资本86.80%、金山贸易占注册资本13.20%。

金山贸易所占比例分为四个部分: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10.17%、上杭县旧县乡政府1.01%、上杭县才溪镇政府1.01%、上杭县才溪镇同康村委会1.01%。这四份注册资金占比于2000年通过协议转让至金山贸易下。

正是在紫金矿业A股上市前夕,金山贸易所持有的大量紫金矿业股份,被以0.1元/股的极低价转让给陈景河。

这样的操作引得当时市场哗然,除了对“贱卖国有资产”的指责,一份匿名举报信指出陈景河存在以此方式逃税的问题,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最终,陈景河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这样的操作在法律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大小非解禁后,陈景河套现约2.5亿元。

陈景河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论,一方面,紫金矿业的确是在他的操盘下成为矿业巨擘,紫金矿业也仍然属于国资控股;另一方面,90~00年代那些斑驳陆离的往事,也注定会刻在这家公司的骨骼之上,恒久留存。

05

尾声

紫金矿业身上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改制上市的种种是非,以及造富运动中的闪转腾挪。

中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全球占比在10%左右,但中国主要金属消费量在全球却占40-50%左右。作为最大的资源消费国,资源拥有量跟需求量极不对称,所以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基于这个背景,就能理解我国一众矿业公司纷纷出海,在政策层面一路绿灯的背后原因;无论是金矿、铜矿还是锂矿,矿企往往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资源自主的国家意志,和众多西方老牌矿业龙头、资源密集的边陲小国掰手腕。

与矿企在海外纵横捭阖对应的,是那些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代价”与“阵痛”。

紫金矿业的“堆浸法”虽然高效,但也是一种环境污染风险极大的工艺:2010年7月3日,福建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紫金山矿区铜酸水泄露,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发布的公告里留下了一句瞬间登上媒体头条的金句:“污水对鱼有毒而对人无毒”。[5]

这次事故导致汀江水质3年内无法再养鱼,渔民们只得卖掉渔船,另谋出路。事件发生两个月后,信宜紫金矿业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又发生溃坝事件,造成下游的双合村17名村民死亡。[15]

紫金矿业的发迹,也是中国许多资源类企业成长的象征。一方面,他们拱卫着下游众多消费品与工业品的的生产,承载着整个国家资源自主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带来了无数争议,也埋藏了种种逐渐被消音的阵痛。

一些被白纸黑字记载的征战,一些被茶余饭后消化的风闻,一些本不该被忘记的牺牲,共同勾勒了一家公司崛起的写照,有时也是一个国家前进的缩影。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1] 我和紫金,此生不了情,陈景河

[2] 忆爱妻金莲,陈景河

[3]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中国人物传记网

[4] 紫金山金矿大规模堆浸生产实践,孙克成

[5]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百度百科

[6] 紫金矿业氰化钠“堆浸法”提炼黄金造成环境污染,中国粉体技术网

[7] 紫金矿业事件追踪:富商爆炒金山贸易原始股,每日经济新闻

[8] “有色矿业人”必去的朝圣大陆,一段关于矿业之旅,海通证券有色团队

[9] 紫金矿业: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

[10]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有限公司的前世今生,维基百科

[11] 巨头日落黄昏,走进嘉能可的前世今生,长江有色金属网

[12] 重点项目捷报频传,业绩释放,安信证券

[13] 矿业龙头,成长进入加速期,中泰证券

[14] 战略制胜,资源为王,赶超国际一流矿企,东方证券

[15] 广东信宜紫金矿业溃坝17名死者家属索赔超860万,法制日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AE5nhHT6gGrJ45YbrXE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