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上海高考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得分统计详情包括最高分、平均分、中位分等等。数据来源升学有道,供大家参考!

 

 

数 学

 

统计的有效人数为39749人,并非全部考生。该样本数量下,数学平均分为105.37分,最高分自然是150分。
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关于四分位数,其实就是118分及以上对应前25%,106-118分对应前50%,93-106分对应前75%。
除了上述的整体统计,还有分层级和分类别统计结果。
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分类别统计结果中,区重点高中的数学最高分为148分,一般高中最高则为142分高考数学想拿到满分150分,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英 语

 

上海高考英语有两次机会,两次都参加,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如果参加1月份的外语一考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能极大缓解高三下学期的复习压力。
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根据有效样本统计结果:
 
1月:最高分147分,均分94.17
6月:最高分143分,均分96.96
最终:最高分147分,均分100.37

 

 

附各类型学校描述性统计结果:
 
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2021上海高考数学英语平均分、最高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zB3-QjEvEtphlyUwAiw0w

如何度过人生最阴暗的时刻?

作者 | 良大大
来源 | 良大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如何度过人生最阴暗的时刻?

Hi~,我是良大。

有读者私信给我,说自己跌到了人生低谷,处在最阴暗的时刻,问我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有,是怎么度过的?

 

借着这个话题,咱们简单的聊聊。









1













不要自怜

芒格曾经说过,人类所有的情绪都是有用的,唯独“自怜”没用,而且有害。

老读者应该看过我不少的早年经历,其实挺苦逼的,但是我很少用悲催的言语来描述,都是带着几分调侃,就是不想落入“自怜”的套套里。

人在不顺时,特别容易自怜,抒发命运不济,感慨时运不公,倘若是一位天才诗人,也许能激发一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的诗句。

但是,对于普通人,“自怜”只会把自己变得脆弱,让潜意识也认可自己是个倒霉蛋。

“你用什么来形容自己,你终究会变成什么样子。”这话说起来有点鸡汤,但是诺贝尔得主卡尼曼曾用实验证明这句鸡汤的正确性。

你要相信,所有的标签都是你自己打给自己的。

我看过很多名人传记,他们人生中肯定不少波澜曲折,但是几乎没人用“阴暗时刻”来形容,也许在他们眼中,那都不算什么,只是一种正常波动。

反而是媒体和大众过分解读了,每每还会配上“你内心要强大到不可思议”这样的金句,这种说法一定会让这些名人觉得矫情。

芒格每当遇到有人说了自怜的话,他就会写一个纸条递给对方,上面写着:

“你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从来没有听过还有像你这么倒霉的人。”

芒格在很多公开场合讲过这个段子,他说:

“不要陷入自怜的情绪当中,请保持‘精神卫生’”。

所以,不要给岁月特殊的定义,阴晴圆缺都是一种正常波动,别稍有不顺就当成是“阴暗时刻”,不要主动培养自己对挫折的嗅觉。

 









2













事儿上见

当然,我不否认,人生有些阶段确实会特别的痛苦。

2000年我刚刚来深圳时,拿着个二本文凭,3个月都没找到工作,钱也花的差不多了,迷茫的不得了。

在内地的女朋友也和我分了手,就在这个时候,家里又出了事儿,摊上了官司,有人进去了,还要赔十几万,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要扛这么多的事儿,压力能不大吗?

那时每天晚上快要睡着时,就感觉心里堵了块石头,呼吸困难,四肢僵硬,还去医院看了,医生说这叫“濒死感”,是抑郁症的前兆,让我一定要注意。

后来我并没有患上抑郁症,甚至可以说,我是一个心理极其健康的人。

当时我就明白一个诀窍,要想不迷茫,一定要“事儿上见”,这不是北方话的常用意思,而是说,你一定要做很多具体的事儿来填充自己。

你如果对大脑的机能有点了解就知道,人的思维就像是一滩随意流动的水,很难人为控制,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漩涡,会把你的思维卷进去,你的思维也开始变得悲观和狭隘。

而当你在做具体的事儿时,就能避免这种情况。

因为,但凡你要动手做一件事,总要有个目标吧,总要去想用什么手段去达成这个目标吧?

这么一来,你的思维就会附着在具体的事儿,通过一条条管道,你的思维就收敛了,那滩水也就不会四处乱溢了。

我在那个时候,就是去读夜校,学英语、法律,还去做义工,每件事都有目标,有反馈,也就消解了压力和烦恼。

后来从500强裸辞创业,一开始很不顺利,我就开始写文章、学手绘,也都是希望“事儿上见”,这也帮我度过了不太顺利的日子。

只是,在选择的事情上,最好选择你觉得有价值的事儿,而不是只为让自己摆脱当下的事儿,比如,玩游戏,虽然让你暂时愉悦,但是玩完你会觉得更空虚。

总之,一句话总结,就是让自己为有意义的事儿而忙碌,在这个状态下的人,基本上都拥有粗壮的神经和高亢的心态。

 









3













依靠自己

很多人都一直在等着被别人拯救,总觉得有个白胡子老头,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等我们,点拨我们从此走上巅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花几万块,去上一些莫名其妙的课程。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白胡子老头永远不会出现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你自己挨。

我曾和一些准备创业的人聊过,很多人说自己有很好的构想,就是缺两个合伙人,一个懂技术的,一个懂市场。

我说:“创业初期,就是技术+市场,那你干啥?”

他说:“我统领大方向。”

这种创业者肯定没戏,因为他把希望都押宝在别人身上,人家懂技术和懂市场的为啥要找你呢?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短视频沙龙,很多人想做口播类短视频,但是又不想自己出镜,其中一位更奇葩,她想做亲子教育类的,自己不想出镜,准备让孩子出镜。

我问她:“你都不想出镜,为啥觉得你孩子想出镜呢?”

她说:“我可以命令他出镜啊….”

其实,这类人很多,想干什么事儿,总想借助外力,就是不想自己动手,这要是能做成事儿,才邪门呢。

以我这么些年的经历,凡事都必须自己躬身入局才行,都必须自己死磕,这是逃不掉的事。

很多人陷入窘境,就是因为总是等一个贵人或一本秘笈,到最后啥都没来,只是越混越惨。

写过《霸王别姬》的香港作家李碧华,曾说过一句话: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

李碧华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她的一个朋友,总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结果东靠西靠,发现全都不靠谱,这世上唯一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

同样的,当我们遇到一些很难逾越的坎时,也只能自己爬过去,没人能帮你,不会有贵人,所谓“贵人”,就是当你够“贵”时才会出现的人。

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少了一些妄念,多了一些心力,你迈出的每一步才能扎实。

 









4













永远渴望

很多人到了中年就变得灰头土脸,觉得没啥盼头。

说到底,就是失去了“渴望”。

你肯定很诧异,说怎么可能?哪个中年人不渴望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

这其实不是“渴望”,而是“欲望”。

欲望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渴望,是摆脱确定性,追求不确定的东西。

你看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他们没有稳定的状态,一会儿想当歌星,一会儿又想当政治家,他们一直在探索。

所以,啥叫青春?青春就是充满渴望的那个状态。

当我们不再渴望,就是青春死去的标志。

所以, 为啥老说“油腻中年”呢,其实就是只追求自己确定的东西,对于那些不确定的,不在自己认知边界的东西,要么鄙视,要么抗拒,最后就没有了渴望,只有了欲望。

看到这里,你大概也能理解《月亮和六便士》想表达的意思,一位银行家突然放弃了所有,一心一意要去做一名画家,其实就是在表达这种渴望的状态。

顺着这个角度,我们也能重新理解什么叫“更好的自己”,这不是说去年你赚了50万,今年你赚了100万,而是说,你挖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一个工程师想变成摄影家,一个大厂员工想变成演讲家,一个公务员想变成旅游博主…… 这些都是在变成更好的自己,而这样的人真实存在,我就认识不少。

我不是让你放弃所有,从零开始,而是想建议你一定要抽出一点精力,去做点你认为不太可能的事儿,这个时代越来越奇葩,没啥不可能的事儿。

我37岁时,如果谁告诉我3年后我会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我一定会让他滚远点,董事长的报告快把我折腾死了…….可谁能想到这还就成真了呢?

所以,中年人啊,如果你感觉很消沉,那八成是欲望太多,而渴望太少了,社会和环境给你订制了一个套子,让你觉得本就应该这样,但有时我们真应该跳出来,反问一句,为啥不能那样呢?

就像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们,倔强、叛逆、反传统,但却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渴望。

 









5













以上写的东西,你说是鸡汤也好,说是干货也好,都是我的一点感悟,希望能给你点启发,或者能带给你一点共鸣。

最后想说,没人能一辈子都顺顺当当,不过大家只会秀出光鲜的一面。

我的第二个老板,是做法律咨询的,2000年时身价过千万,住豪宅,开豪车。

走路都呼呼带风,特精英范儿的那种,我觉得人要能活成这样得多舒服啊。

有天晚上我去加班,想顺便收拾一下他的房间,打开灯时,才发现他在里面,满脸的泪水,挺尴尬的。

当时我还想,有这么多钱,还有啥不开心的。

后来,我经济条件变好了,也发现,人生就是由一堆破事组成的,就算你财富增加了,物质丰富了,破事也不会变少,真正能活得通透和洒脱的人没有几个。

只不过和岁月交手多次后,知道了,还是把苟且不堪藏起来好些,说出来没人关心,自己老揣着,也堵的慌,还不如装的很笃定、很洒脱。

网络上有句话说:“吃屎的人生总是相似,咀嚼的态度却各有不同”。

话虽糙了点,但却说出了真相,所谓“态度”就是装出来的一种姿态,只不过这种“装”是有益的,按照“具身认知”的说法,装着装着,别人信了,自己也信了,世界变得和颜悦色,不再阴暗。

 

-END-

 

如何度过人生最阴暗的时刻?

作者简介:良大,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500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57OmaMYapwe38KTDjnV5g

48岁男子活活饿死,成年人的苦你不懂

原创:老雾

来源:雾满拦江(ID:lwwuwuwu)

(01)

 

1971年,一个日本男孩儿,出生在东京地区。

相关资讯,以化名称呼这孩子,叫他孝之。

孝之父母虽不说是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给了孝子充足的成长空间。

小时候的孝之,可爱,善良,谁见到他都喜欢。

高中毕业后,他参加了日本海上自卫队。

然后他迷上了划艇比赛,迷上了钓鱼。

48岁男子活活饿死,成年人的苦你不懂

一切表明,孝之是个心理健康的成熟男人,一点也不娘炮。

孝之纯爷们,铁血真汉子。

孝之终于进入社会,摩拳擦掌,要干一番事业。

(02)

孝之工作了,在家大企。

他跟上司处得特别好,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高手了。

然后上司就辞职了。

上司辞职,原因不明,可能是另有发展机会,也可能是遭遇职场斗争被排挤。但关系和睦的上司离职,严重影响了孝之,他也干不下去了。

进入职场第五年,孝之黯然离职。

这一年,他26岁。

才26岁,这个年龄受点挫折磨难,不算什么。

所以孝之暂时回爸妈家里,调整一下心情。

他回到爸爸妈妈家里,一天,两天,三天……一年,两年,三年……然后爸爸妈妈吃惊了:这孩子出问题了。

孝之成为宅男。

孝之成为的宅男,和我们日常说的宅男,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日常说的宅男,喜欢居家,打游戏,肥胖,爱喝奶茶,就算宅了。

但我们说的宅法,跟孝之比起来,真的算是高频社交人士了。

孝之的宅法,是躲在自己卧室里,不吭声,不出卧室门,不洗澡,不接电话,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呆着。

爸爸妈妈就急了,强拖着孝之出门,去看医生。

医生检查过孝之,说:这货没任何毛病,比任何一个人都健康。

不可能!孝之爸妈不信,一个外向运动型孩子,突然间变成这样,一定是遭受了什么,比如说被性侵……虽然孝之是个强壮的男人,但遇到变态的人,这事真说不定。

所以爸妈给孝之换了医生。

这次医生说:孝之比任何一个人都健康,没任何毛病。

没任何毛病,孩子咋这样呢?

因为人是不接受挫折或失败的。医生解释说:人遇到挫折或失败,心理上就会受伤,就需要休养生息,调整一段时间。

噢,原来是这样。

爸妈明白了,回家来再细看孩子,真的没什么问题。孝之就是对出门有所抗拒,其他一切正常。你做好了饭菜,给他送进来,他也会愉快吃掉的。让他帮家里收一下衣服,他也很乐意。

就是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调整心态。

于是爸妈就愉快的,给孝之一点时间。

眨眼时间,20年过去了。

20年后的孝之,仍然坐在他的卧室里,足不出户。

48岁男子活活饿死,成年人的苦你不懂

(03)

孝之在卧室,待到2017年。

待到46岁。

待到爸爸已经死了,妈妈每天照顾他。

孝之20年不出门,也不做任何事儿,妈妈养她,是用自己的养老金。

然后妈妈开始恐慌。

已经46岁了,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而妈妈79岁了,如果妈妈去世了,46岁的孝之怎么办?

孝之这种情况,在日本称为8050现象。

8050,是说80年代始,20郎当岁的年轻人在家啃老,眨眼功夫啃30年,啃到自己50多岁,父母80多岁。眼看父母就要啃死,这些废物大叔们该啃谁?

举望天下,除了爹妈,50岁的大叔真的没人可啃。

妈妈急了,她决定,在自己死前,教会46岁的儿子刨土觅食。

48岁男子活活饿死,成年人的苦你不懂

(04)

妈妈上网搜索。

搜到一家类似于“中年大叔自立解决方案”的公司。

也可以视为日本的“杨永信”公司。

这种公司,大多名誉不是太好,因为事情是明摆着的,快50岁的大叔了,一辈子躲在卧室不出门,你跟他讲道理不会有用,他50岁了,懂得的道理比你多得多。所以当批判的武器不管用,就只能上武器的批判,就是个打,就是个揍。躲在卧室的大叔被打得受不了,就只能逃出卧室,冲向社会了。

然而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孝之妈妈的希望是,你们不要用打的,派几个温柔妹纸,爱护我的儿子,在妹子的温柔爱护中,你们想办法让我儿子自立强大,OK?

机构的回答是:奶奶你快点交钱吧,交钱就一切OK。

然而孝之早把妈妈吃穷了。无奈妈妈卖掉房产,交了918万日元的矫正费用——折合人民币,53.7万。

2017年1月18日,机构来了一群人,要把46岁的孝之带走。

当时孝之是抗拒的,各种哭,各种闹,妈咪妈咪救救我,不要把我带走……但哭闹不管用,孝之还是被机构强行带走了。

孝之被带到了熊本地方。

熊本在日本西端,可以说远离家乡了。

孝之被带走后,各种捷报频传:你儿子矫正初见成效,现在可以跟人聊天了,他可以出门了,他喜欢出门了,他追妹子了,他……6个月后,宅在家中20年的孝之,进入一家保健机构工作,职责是在厨房洗碗。而且矫正机构证实,孝之与同事们相处愉快,大家都喜欢他。

妈妈如释重负。

然后妈妈按机构要求,再打款38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2.6万,给孝之做为后期矫正的款项。

眨眼两年过去,2019年,孝之48岁。

这年4月,81岁的妈妈接到一个电话:熊本有间出租房,房中惊现一枚饿死男人,现年48岁,请你来一下。

啊……81岁的老妈妈,一下子就崩溃了。

情况是这样子的,孝之在机构矫正过程中,确实有效果,也确实在家医护中心的厨房洗碗。但没洗多久,他又辞职躲进出租屋,又不出来了。 

48岁男子活活饿死,成年人的苦你不懂

以前孝之躲在家里卧室,妈妈会做好饭送进去。但在出租屋,没人给他做饭。没人做饭,孝之也不出来,他就一个人,静静的饿死在出租屋了。

(05)

48岁的日本男子,为什么活活饿死,也不肯出屋呢?

第一个:人的生命,是靠精神力量支持的。

网上有句话,有些人20岁就死了,但到80岁才埋。

这话的意思是说,人活着,是靠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的。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却没有这种精神力量,就会如孝之这种表现,他也会吃,也会喝,但没有能力进入社会。你喂他,他活着也只是具没有精神的躯壳。你不喂他,他活活饿死,也没能力伸手去端一下饭碗。

48岁的日本废男孝之,就是这样。

他活着的只是生理,但精神能量早已耗光。

第二个,人的精神能量,来自于欲望。

欲望这东西,声名很坏。

人世间的很多坏事,都是欲望引发的。

然而这个很坏的欲望,却是人类的心灵能量充电器。人类正因为有欲望,所以才有了蓬勃的干劲。如果没有欲望,大家每天奔忙什么?有病吗?

所以中年人的苦,恰恰不是欲望太多带来的,而是没有欲望,想要自生自灭,而社会和家人却要求你自立,这两种力量的夹磨,导致了中年人的内心,苦涩难言。

第三个,低欲望人士,如何自救?

如果说人生只有一门学问,那就是需要学会给自己的欲望充电,让自己时刻保持干劲。

给欲望充电也很简单,就是多读历史上那些思想家传记、帝王史及富豪史,思想是人类最强势的欲望,而权力和财富,更是刺激普通人的不二法门。如孝之,他之所以沦为低欲望人士,这跟他的家庭欲望不高,有很大关系。如果他的父母在早年不是吃养老金躺平,就会引导着孝之频繁参加社会互动。但因为这个家庭是自闭的,所以才会出现孝之这种无解之症。

作者:老雾    
来源:雾满拦江(ID:lwwuwuwu)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aYSQjrncp6MK7fE1NeMTg

中国房地产,正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1

人人都说,今年很难,房地产很难。
然而,和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的“难”,和往年有着根本的不同。
2008年很难,因为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动荡。
2014年很难,因为高库存压得所有人透不过气来。
2020年很难,因为疫情让所有行业失去了秩序。
然而,2021年呢?
开年很顺,小阳春灿烂,对于下半年,除了东北几个城市,全国从南到北斗弥漫着一种乐观情绪。
众多媒体还在预测——美国大放水,资产大涨价,国外楼市大涨价,一线城市大涨价,全国楼市会不会重复2016年的故事。
然而,2016年盛夏没有来,来的却是2008年的风暴。
不同的是,08年的风暴起于太平洋的那一端。
今年的风暴却起于北京。

2
作者的家乡郑州挨着黄河,黄河每年在主汛期七八月来临之前,都要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人工洪峰。这种人工洪峰有一个专业词语——黄河调水调沙。
黄河之上最大的水电站——洛阳小浪底,在大约每年6月中下旬,都会开启一个比以往下泄流量大几倍的水量,形成一个中小等级的人工洪峰。
虽说是人工洪峰,但是依旧会给下游造成一些麻烦。
比如说淹没临河耕地,造成一些河道设施破坏,形成一些下游经济损失,甚至需要沿河一些家庭临时搬家。
国家为什么要自造洪水?给自身造成一些麻烦,给下游造成一些损失?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黄河的长治久安,年年安澜。
原因一:为了腾空小浪底的部分库容,这样更加容易迎接即将到来的黄河每年夏汛秋讯洪水。
原因二:为了让下游检验防洪设施,看看哪里出现了问题,你可以看成这是黄河每年一度的提前防洪演习。
原因三,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束水冲沙。
平常黄河水流的速度较慢,带走的泥沙太有限,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底,所以黄河下游河床越堆越高,最后形成了千古地上悬河。
所以,黄河一旦决堤,就是一盆洗澡水从天而降,能把从洛阳到郑州,济南,再到东营所有沿黄城市来个灭顶之灾。
筑高堤坝只是解决临时问题,解决河床越来越高的悬河问题才是根本。

图片

只有把水量加大,水流的速度加大,才能带走更多的泥沙。
让泥沙大量入海,才能能保证小浪底库容永远不被填平,才能保证下游河床、河道越来越低,才能保证黄河长治久安。

3
中国的房地产,实际上有两条地上悬河。
一条是明河,就是相对于较低的居民收入,高高的房价已经形成了地上悬河。
一条是暗河,房地产企业的数量多,高杠杆,胆子大,已经形成另一条更高的地上悬河。
中国的开发商有多少?
——约100000家,十万家。

图片

根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201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商一共97000家,到了2021年绝对十万家不止,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14000多人,4000个家庭,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
这个比例高吗?非常之高。
同样是2018年,在美国50个州的工商登记记录中,注册的开发公司数量不超过500家。
美国人口3个亿,平均60万人一家公司。
实际上,世界上全部住宅开发商加起来,很可能还不如中国开发商总量的三分之一。
公司小而多,就意味着泥沙俱下。
公司小而多,就意味着质量层次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开发优势。
公司小而多,就意味着管理困难,爆雷风险巨大。

4
房地产公司多,还不是主要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公司一个比一个胆子大,杠杆高,路子野。
先说一个宏观数据。
香港开发商,平均资产负债率是40%到50%,这在西方世界的企业中已经算是不低的了。
中国开发商是多少?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平均负债率为80%。
注意,不是一家,两家,是全行业,是全部十万家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这个负债率,是中国所有工商登记非银行类行业中最多的。
那么,大企业,行业龙头是不是好一些呢?
对不起,更高,所有规模以上开发商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87%,比平均水平还高。
甚至,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图片

华夏幸福:208%蓝光发展:227%。泰禾集团居然高达——438%,借的债已经能买自己四个了。
至于恒大,虽然99.8%的资产负债率,差一丢丢资不抵债,还不算规模企业最差的水平。
然而,这大哥玩的更花,恒大财富,恒大造车,恒大保险,都是表外融资,好处是渠道多,来钱快,东边不亮西边亮。
但是坏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爆俱爆,一完俱完。
所以,恒大财富爆了,恒大房产也就爆了,恒大系也就爆了。

5
房地产行业,企业小又多,管理困难。
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杠杆高,负债高,路子野,胆子大。
所以,这都是问题,这都是危机,这都是火药桶。
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三十年没有出现大问题,没有出现致命危险,是因为房价涨的太快房地产利润过高。
这个行业的一切问题,被房价的快速增长所掩盖。
这些企业的一切问题,被开发项目过高的利润所掩盖。
这就像,你买的房子交房的时候漏水,正常情况下你需要找开发商维修。
如果,你的房子房价大涨,甚至开发商不给你维修,你自己维修你都不会有太多怨言。
相反,你的房子房价大跌,你是不是马上想到,你要用这个借口去退房。这就是导火索。
当一个行业充满了风险点,充满了矛盾,任何一个导火索,都会引发连环危机。
比如,去年疫情诱发了长租公寓行业的危机,让这个行业几乎全部暴雷。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行业长时间的畸形、快速、高杠杆,甚至是庞氏骗局式的发展,而疫情造成公寓空置,只是一个诱因。
换句话来说,即使没有疫情,这个行业也必将在某一个诱因发作下,轰然倒下。

6
国家可以接受长租公寓行业轰然倒下。
其代价,无非是数百个长租公寓公司跑路。无非是几万房客,钱房两空。无非是几个亿到几十个亿的卷钱跑路。国家有足够实力进行托底。
然而,房地产呢?
你能接受房地产全行业的被引爆吗?
你能接受你的房子房价下跌三分之一到一半吗?
银行和金融系统能接受作为主要质押品的房子价值大规模贬值吗?
所以,要趁着还能掌控的情况下,进行“悬河治理”,进行“束水冲沙”,把这些劣质开发商,趁机清理掉,把这些行业大雷定向引爆掉。
《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所说——化解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绝不是一句话空话,更不是仅仅是金融行业的事情。
要知道,当年国家引爆p2p,就是这个套路。
趁着还能掌控,做定向爆破,做精准爆破,做可以承受和托底的排雷。
不要说,行业永远发展,明天永远比今天美好,国家一定和平稳定。
当,一条河流已经变成悬河,变成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任何一个不经意小的疏漏,都能引发滔天的洪水。
黄河如此,行业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坏土豆联盟 作品 

撰稿:野魔芋

心游于艺、道不远人

首发 坏土豆不哭 ( iamhtdou )

 

第一部分: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骗局

第二部分:叫爹又叫妈,就为了推销产品

第三部分:三年70个亿,养老金就这样没了

第四部分:老人的苦心,骗子的手段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之前写过一篇杀猪盘的详细剖析文章,今天给大家聊聊专骗老人年的骗局。

 

我们在网上经常刷到各种骗局新闻,国家也一直在打击,前段时间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大家都安装了吗?

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刚火爆新闻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受骗的应该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觉得自己网络手机玩的飞起,不可能被骗。

 

但实际上我们的感觉和事实却是的不一样的。

电信诈骗、杀猪盘诈骗,70%被骗的人都是20-40岁,而且被骗金额少则十来万,多则几百上千万。

 

那骗走老年人养老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数是医疗保健品。

如果说骗子摸透了年轻人渴望挣钱、渴望爱情的心理;那保健品就是骗子摸准了老年人爱惜身体、害怕衰老的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年轻人被骗是一次性事件,一次被骗几十万,再被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而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养生,是可以多次操作的,因为老年人根本不觉得自己被骗,他们只觉得自己在买保健品。

 

反诈APP可以拦截年轻人转账,但拦不住老年人买保健品,因为他们都是线下当面交易。

大家想想,是不是某天突然发现父母三天两头去“听课”,有事没事就跟阿姨大爷去周边旅游。

然后买回来各种“战利品”,比如按摩仪、床垫、净水器、药酒……

 

那就要稍微留意了。

 

然后你看看了包装说明,发现牌子没听过,做工又粗糙,一脸无奈的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没啥用,都是骗人的,以后别浪费钱买了。

父母会义正言辞的反驳你:这个可以疏通经脉,减少腰椎凸出……原价1999,人家今天做活动998买的,怎么没用了,好多人都买了……

 

这八成就是被骗了。

 

现在骗子把养生保健和会销结合起来了,骗人效果翻倍,杀伤力惊人。

如果杀猪盘中招的都是中青年居多,那么会销几乎就是为老年人定做的骗局。

 

其实会销就是会议销售,也就是跟开会一样在一群人面前推销产品。

 

这个销售模式本身是没问题的,不违法也不违规,因为他跟大街上一对一的销售相比效率很多,可以一次面对几百上千人。

 

像讲座上买书,讲座上卖课,其实都属于会销。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这个高效率的特点就被骗子拿去,专门骗老年人了。

比如搞个健康讲座,养生讲座,社区活动,免费试用、送礼体验,把几十块钱的产品包装成几千元高科技产品卖给老年人……

 

会销参与人多,效率又高,更重要的是,能在现场形成一种购买的氛围,有些老人本来还在犹豫,一看到别人都在买,也忍不住买两个回去试试。

 

至于产品,真是千奇百怪,鞋垫、净水器、按摩仪、蜂蜜、药酒、床垫……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特点,有利于健康,有养生效果,甚至可以治病。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虽然单个价格不高,几百几千的,但是这种会议讲座,今天办一个,明天办一个,一场几十上百人,长时间下来,诈骗金额也不少。

 

关键是还可以流窜作案,湖南骗完了,去四川骗,四川骗完了去湖北骗,城里骗完了去农村骗,这个小区骗完了,去下个小区骗,祸害极大。

 

有些会销公司会相互联手,这个公司卖胶囊骗老人一波,把信息卖出去,另一个会销公司又组织起来,拿着净水器再去骗一波。

 

反正就是变着法的诈骗老年人。

 

武汉的周女士是一位教师,“我爸迷上了保健品,已经好几年了,家里堆满了各种物品,很多都还没拆封,我给他的生活费,他基本都用在这上面了。”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其实,这些产品多数都是吃不死人的,就是虚假销售,10元成本的饮料,包装成998元的秘制药酒,什么高科技功能,几十种药材,包治百病通通扯淡。

 

会销的原理就是这个样子,但简单的把老人叫过去直接就卖货,失败率100%,毕竟现在老年都会用手机,看新闻,对推销什么还是有防范和戒备的。

 

所以,必须升级套路,放长线钓大鱼。

 

基本上流程是

 

免费送礼品,给点小恩小惠,只字不提产品;

继续送礼品,给点小恩小惠,还是不提产品;

嘘寒问暖,获取信任,依然不提产品;

一直等,等到老人完全卸下了心防,并建立了信任基础,但还是只字不提产品。

 

然后,组织一场什么专家会诊,教授讲座,说的天花乱坠,开始提到产品。

 

还要辅助各种震撼的「科学」实验以及视频

 

阿姨,快快看,用我们的秘方,肠道里的毒素被清除了;看,用我们的机器,多余的脂肪不见了……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最后在来一波 “忆苦思甜”,“跪认爸妈”,引发老人产生共鸣,说自己一开始怎么艰苦,是如何优秀,被保送出国深造,父母生病无法照顾……

 

现在自己研发除了某种药,所以怀着感恩的心“回馈”给老人们。

 

有的还会痛哭流涕地说:“你的子女没做到的事,就让我们来做,我们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女!”

 

这就是最常用手段,一瞬间,会议的气氛达到高潮,很多老人因这句话,忍不住流下泪来,放松警惕,立马掏钱买东西。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光说概念不够详细,带大家走一遍骗子的流程,感受一下他们的套路。

 

会销产业链是两个部分合作的,一个公司只提供产品,他们有线下店,有渠道和货源,甚至有工厂。

 

另一个公司只负责开会销售,分成五五开。

 

2018年,浙江温州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小张,卧底一家保健食品店,带回了很多一线资料。

 

小张在销售门店里,每天就是给老人端茶、倒水、按摩、聊天。

 

柜台上有保健食品,但所有人都对产品只字不提,小张去问店长,应该怎么卖产品,店长说多看、多学就行,不要乱问。

 

几天之后,店长带着小张,拎着礼品去看了一个80多岁的老伯,她告诉小张,如果哪个老人突然不来店里,一定要多去家里探望。

让他们忘不了你,喜欢你,要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扫地拖地、洗衣做饭、揉肩捏脚。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然后再从老年人身上去获取个人信息,比如,问阿姨,你以前有高血压,现在好一点了吗,最近吃的什么药,就能知道他的患病程度。

 

叔叔,你儿子最近不是出国了吗,有回来吗,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位叔叔与他子女联系的紧密程度。

 

信息收集差不多了,门店就开始举办宣讲会,让员工给各自联络的老人打电话,诈骗的第二步开始。

 

宣讲会介绍了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先说有多么多么可怕,放视频,视频里面会有各种比较血腥的片段。

 

然后说社区联合我们做活动,有一个128元的体检项目,可以享受正规医院颈动脉彩超、专家巡诊……

 

反正也要体检,老人们抱着这样的心态,都报了名,填了表,个人信息又一次被掌握。

 

但这个会上,没有任何人推荐保健品,他们还在钓鱼。

 

这个保健公司,真的把老人送到医院做了颈动脉彩超,但公司直接拿走了体检结果。

 

老人问起来,就说,我们会请专门的专家来针对您这个体检报告,对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

 

会销当天,会邀请三位高中都没毕业的假专家,随便冠一个中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全国专家团首席主讲,临时聘用的费用一天是1000块钱。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讲完脑卒中的危害后,就推出了纳豆紫苏籽油软胶囊。

 

经过漫长的铺垫推出的药效神奇的保健品,让不少老年人趋之若鹜,怎么才能让老人心甘情愿的买产品呢?

 

就是夸大病情,吓唬对方。

 

如果看老人比较犹豫,就在来一个免费1对1专家咨询。

 

假专家一脸严肃的说:阿姨,不好了啊,你看,你的右侧颈动脉的中膜增厚了,那也就是说你的脑中风风险是90%-95%,明白没有?

 

如果你这么大的斑块掉下来一定是往下走的,往下走是什么呀?心梗,能理解吗?

 

说完这些话,老人已经被吓得够呛,这个时候专家再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这个问题要不要解决呀,阿姨,你怎么解决?第一个要溶,就是溶栓。

第二个是要修复,修复的目的是不让它再长。谁来溶呢?纳豆。谁来修复呢?紫苏籽油。这两个加在一起叫纳豆紫苏籽油。

 

您现在这个情况,基本上要吃两个疗程,差不多16580元。

 

我跟你讲,像你这么大的斑块,如果不吃这些东西一定会中风的。

 

他们事先组织老年人体检,就是为了掌握信息和病情,针对性地恐吓老年人。

 

如果有老人说:经济不允许。

专家就会说:那你就先吃一盒,不要出去跟别人讲,我稍微多送你2瓶。

 

反正对他们来说,336元一盒买进,卖给老人8280元,稳赚不赔,很多老人常年通过他们这种渠道购买产品。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这个故事只是中国众多会销里的一个,关于会销还有另一种古老的形式。

 

行话叫“311” ,分为收新,锁客,低抛,高抛。

 

第一天,免费发东西,交10块钱,东西拿走。

第二天,交100,又给好几样东西拿走。

第三天,交1万,给十样八样的,全都可以拿走,然后说第四天再来一万块钱退还。

第四天,骗子就离开了。

 

一场会下来,卷走老年人几十万元。

 

现在这种上古形式,不流行了,很多转战农村地区收效也一般,大家都有防备心了。

 

所以,主要还是以打感情牌为主。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吸引老年人的第一步就是免费送礼,在超市门口送鸡蛋、在小区免费量血压。

各种活动都“恰巧”在工作日,有什么玄机吗?年轻人忙着上班没时间来揭穿他们。

 

通过这种活动一是把老年人引流到某个地方,二是获得老人的信息。

 

“叔叔您好,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举办新四大发明之一—酶法多肽申诺支持会,在8月25日在XX景区有2天的度假养生,您是公司领导批准的特邀嘉宾,请问您有没有时间参加?”

 

老人一般都会怀疑,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电话?还没来得及多想,电话那端就说“放心,我们车接车送,不收费用”。

 

老人一想,闲着也是闲着,准备去看看。

 

另一边,打电话的人正坐在出租屋里,和另外四五个人一起大规模邀请嘉宾,他们顺手给这个老人备注了:买过保健品、意向客户。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到了活动现场,填写完相关资料,老人免费领了一个保温杯,两个小时的宣讲活动主办方没有组织任何购买环节。

 

回家后老人们还会跟老伴儿说:人家是正规公司,没忽悠我们买一毛钱的东西。

 

如果线下获取信息添麻烦,他们就直接花钱买,两毛到一百不等,姓名、电话号码、得过什么病、买过什么产品、家庭住址门牌号,一目了然。

 

100元一条的资料,都是精挑细选的好顾客,特点就是有退休金,买过养生产品。

 

10位优质客户身上,半个月就能卖出去18万元保健品。

 

金枪鱼油,药酒、净水器、电热毯,2380元的负离子净水机,四五百名老人中有一半掏钱购买,实际上成本只有200元左右。

 

一个“藏式传统药膏按摩”的免费体验活动,一天能吸引200到300位老人参与。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老人子女发现情况不对而报警,会把会销的旅游相结合,把地方选在度假村,在哪开、几点开,前一天晚上才会通知。

 

交易的时候,还要求老年人只能用现金,可以减少交易痕迹,增加追查难度。

 

公司都会起的高大上, “中科院”、“农科院”、“同仁堂”、“X药集团” ,会议场地一定要高档,小区肯定不行,必须是星级酒店。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会议的主讲人都是什么医学博士,医学教授。

 

之前有一个会销组织主讲人,直接说自己是什么酶法多肽技术的发明人,说技术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已提名自己为下一届的诺贝尔获奖者。

 

为了更真实,现场还做了一个“牛蛙实验”。

 

将两只牛蛙解剖,拿出心脏,一个放在清水中,十分钟后心脏停止了跳动;

 

另一个放在他们所谓溶有”酶法多肽“的药水中,四十分钟后还在跳动。

 

然后工作人员,就端着心脏托盘冲到台下展示给老人们观看

“50分钟了!还在跳!”

“叔叔,阿姨,太神奇了,快看快看!还在跳!”

 

在场的老人,大部分都被惊呆了。

 

实际上,这原理很简单,牛蛙心脏放入清水本来就会很快死掉,放入生理盐水中,至少可以跳动三个小时。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会议刚一结束,大爷大妈就围了上去,开始抢购产品,如果老人坚持不买,还说反对意见,就会被请出会场。

 

葡聚糖9980元,拿货价2794元

酶法多肽6980元,拿货价 1745元

 

三年时间,这个公司靠酶法多肽已经卖了70个亿的营业额。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会销的套路很简单,但是却抓了几个核心,才让老人频频受骗。

 

第一点就是老年人很孤独,现在,只要有条件的话,大多老人都会选择不同程度的独居——因为所有人都会发现和孩子一起生活,大家彼此都不是个愉快的体验。

 

子女都在工作带娃,一年半载回来两头,交流都是远程的视频和电话,关怀就是给钱,精神上孤单,骗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对老人来说,在65岁之后,人的认知功能与记忆会不可避免地衰退。所以当人格也会产生变化,无用感、无力感、无助感、不安全感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就算是陌生人,但三天两头,嘘寒问暖,送米送面,一口一个阿姨叔叔,时间一长,信任就建立起来了。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退休后的老人,吃穿不愁,生活成本低,空闲时间多,会销这种热闹的场合,正好可以调节孤单的生活,一听说有什么活动讲座,大部分都会去看看。

 

其实用贪图便宜被骗这样的说法很不恰当,

 

当人到一定的年龄,最关心的绝对不会是钱,而是自己的身体,老人总觉得自己身体这不好那不好,吃一堆药还觉得不够,总担心小毛病会变成大毛病,就会不由自由的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在分辨不清楚好坏的情况下,就会尝试各种保健品,想着维持好自己的健康,就能不给子女添麻烦。

同时,保健与养生又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不像比如炎症,治疗好了就是治疗好了,但身体是不是更健康了对老年人来说往往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有明确指标的改善,有时候在骗子的诱导下,在心理作用下,很多老年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这些保健品是有效的。

会销中的保健品永远不会给你一个科学家公认的标准和依据,就是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样的具体指标,具体改善了什么数据。

 

总结起来看,老年人孤独,空闲时间多,关注健康,有退休金,这几乎完美对应了会销的需求。

 

这些骗子也在赌。

 

赌他们的东西虽假,但多数情况用不死人,所以事闹不大,赌他们的子女没时间管这个事。

 

所以,把这些和在一起想想,会议这种形式又热闹,骗子们能提供关心,推荐的产品能帮助治病,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年人陷入其中,可能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不盯年轻人呢?因为年轻人忙着996,没时间养生,也对养生没有紧迫感。

工作开的会够多了,不想去参加什么会议,团建都不想去,怎么会去什么讲座活动,会销没有生存空间。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会销背后反映的是老年人群体,这个人人都会遇到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2000年,中国有1.3亿老年人,占总人口10.2%。65岁以上人口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

2021年,中国有2.6亿老年人,占总人口18.7%,65岁的人口达到1.94亿。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

 

很明显中国在20年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现在可以说现在我们是超老龄化社会。

法国的老年化用了115年,瑞士 85年,英国 80年,美国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

 

深度 | 那些敲骨吸髓的骗局,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老年人口变多加上平均寿命的提高,退休后多出了15-20年的时间,老人们为了不让钱都去了医院,为了不麻烦子女,不让子女担心,都选择养生保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但这片好心,却给了保健品骗子一个机会。

 

根据国家的数据,中国的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在1.18亿人,也就是差不多一半的老年人都在独自生活。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老人不以为自己被骗,各种东西越买越多,要是子女偶尔发现了,说一句:妈,你别买这没用的东西了。

老人就会立马生气,因为老人觉得自己花钱买到了实惠有价值的养生产品,自己丰富自己生活,没得到表扬,反而被责备,心里落差会更大。

 

甚至会觉得骗子比子女更亲切,更关心他们,就算没效果又怎么样。

 

现在,老年人的主力都是从50、60、70年代的苦日子过来的,辛苦半辈子,拉扯大了子女,好不容易退了休,却要自己独自生活。

 

都说养鱼子女防老,但一想到人老了,隔三差五麻烦子女,他们心里怎么会好受,父母永远是父母,到老也一样, 他们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片好心和苦心,我们要是不要,骗子就拿走了。

 

陪伴与交流永远是最好的养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qNtDgmXzjXTbgSwHn8f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