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历史图书书单

历史从未死去,它只是被教科书风干成标本。

这6部几乎零差评的稀缺神作,剖开被正统叙事缝合的文明躯体,让暗河般涌动的权力逻辑、制度密码与人性博弈喷薄而出。

每一页都在质问:我们究竟在传承文明,还是在重复历史的创伤基因?

01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

作者:沈志华

评分:8.7分,2115评价

一部颠覆认知的“历史解密档案”,揭开共和国命运转折的隐秘逻辑

沈志华的《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以1956-1957年为切口,用全球史视野重构了新中国第一个关键转折点。

当人们惯于用“反右运动”标签化这段历史时,沈志华却通过苏联解密档案、领导人会议记录等一手史料,揭示了中共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与国际共运的致命纠缠——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如何动摇意识形态根基?

波匈事件怎样催化国内政策转向?

知识分子“早春”为何骤变寒冬?

这些问题在书中被层层剥开,展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决策图谱。

  • 国际共运暗流:书中披露苏共高层曾嘲笑中国“二五”计划不切实际,周恩来访问匈牙利时安保竟需苏联暗中支援,折射出社会主义阵营的脆弱同盟;
  • 领袖决策密室: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政治幼稚”的鄙夷、对知识分子态度的微妙转变,在会议纪要中纤毫毕现;
  • 历史蝴蝶效应:从八大“扩大民主”决议到反右扩大化,书中揭示的不是政策突变,而是国际压力、经济困局与权力博弈共振的必然。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剖开教科书上的扁平叙事——当我们在课本里读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沈志华却用档案证明:1957年的中国正站在“民主法制”与“阶级斗争”的十字路口,而苏联的摇摆、东欧的动荡、领导层的焦虑,共同推着巨轮驶向历史的另一条支流。

那些被时光模糊的十字路口,实则矗立着影响当代中国命运的路标。

02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作者:李开元

评分:8.6分,823评价

这是一部颠覆传统叙事的“权力解剖书”,读懂汉朝崛起的隐秘法则

当全网热议“汉承秦制”时,李开元教授用计量史学与军功受益阶层理论,撕开了汉初权力结构的真容——60万军功集团如何分食40%国土,缔造中国首个“股东制帝国”。

这部豆瓣高分神作,以《史记》《汉书》中零散史料为基,通过统计刘邦集团成员的籍贯、爵位、任期等数据,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汉帝国的本质是“军功股东联盟”,而刘邦仅是这场权力游戏的“首席合伙人”。

  • 历史研究者:计量史学方法论+跨学科视角,为制度史研究提供全新范式;
  • 权力逻辑爱好者:从“丰沛元从集团”到“法吏集团”更迭,看透组织发展的权力代谢规律;
  • 职场战略家:刘邦“用股权绑定核心团队”的原始管理智慧,至今仍是创业公司教科书。

张家山汉简证实“军功授田”经济基础、深度解析“后战国时代”理论,并首度公开“《商君书·境内篇》为秦军法残文”的日文研究成果。

正如北大教授刘复生所言:“这本书让历史学者重新思考,所谓‘集权帝国’的崛起,竟是一场精密的利益合谋。”

03 《危机与重构》

作者:李碧妍

评分:9.1分,3488评价

这是部颠覆传统认知的中晚唐政治史力作,以安史之乱为切入点,重新诠释了唐帝国在剧变中重构统治秩序的历史逻辑。

它剖出唐帝国“死而不僵”的生存智慧——藩镇割据非但不是王朝毒药,反而是续命百年的强心剂

作者用河南、关中、河北、江淮四大区域的实证研究,颠覆了“藩镇=分裂”的刻板叙事,揭示中晚唐如何在崩溃边缘重构权力生态,缔造“有序失控”的统治奇迹。

  • 藩镇的“矛盾共生”:传统认为藩镇削弱中央,但书中指出——河北三镇虽跋扈,却为唐廷抵挡契丹;河南平卢系被剿灭后,牙军势力反成新威胁;江淮藩镇则通过漕运输血维系关中命脉。这种“制衡-依存”关系,恰是帝国延续的关键。
  • 空间重构的帝王术:肃宗设河南行营元帅分化叛军,代宗以神策军渗透关中,宪宗用“分镇术”肢解强藩……唐廷通过地理空间的重划,将军事威胁转化为统治支点。
  • 边军集团的代谢密码:安史叛军与平叛边军本属同源,唐廷以“化敌为官”策略,将幽州骑兵、朔方精锐纳入新体系,完成暴力资源的循环再生。

作者这种研究方法独具创新,她将空间观念引入唐史研究,为理解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不仅让学术界耳目一新,也让我们能够从更广阔的维度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04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作者:罗新

评分:8.3分,21人评价

罗新教授的这部学术随笔集,以“批判、怀疑与想象力”为手术刀,直击历史叙述的病灶——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不过是权力与遗忘竞争后的幸存碎片。

书中颠覆性地指出:历史学家的使命不是传承“正统叙事”,而是作为“反叛者”,质疑一切被奉为圭臬的结论,从“江南开发是北人南迁”到“民族血缘神话”,悉数被解剖为权力编织的幻觉。

  • 历史是“被制造的”:书中以魏晋南北朝史为案例,揭示“江南开发”实为南方土著被征服同化的血腥过程,而非浪漫的“北人南迁”史诗;
  • 遗忘即暴力:焚书、删帖、屏蔽词……权力通过操控遗忘塑造“单一历史”,而罗新教我们以“记忆竞争”视角,打捞被湮灭的弱者声音;
  • 民族主义的毒源:从纳粹史观到网络民族主义,历史学曾是暴政的共谋。本书撕开“民族本质论”的伪科学面纱,直指“中华民族是崭新政治体”的真相。

这本书像一柄刺向认知茧房的利刃,冷冷质问:我们是在消费历史,还是在共谋伪造历史?

正如罗新所言:“求真不是美德,而是历史学的本性;而批判与怀疑,才是学者对抗黑暗时代的武器。”

05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作者:陈寅恪

评分:9.8分,281人评价

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20世纪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巅峰之作,以制度史为脉络,重构了隋唐文明背后的三大历史基因——北魏北齐、南朝梁陈与西魏北周。

这本书突破传统王朝叙事框架,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六大维度切入,揭示隋唐盛世制度如何成为汉魏文化、河西遗存与胡汉融合的集大成者。

  • 三源汇流说:首次系统论证隋唐制度并非单一承袭,而是融合北魏北齐(汉魏正统)、南朝梁陈(礼乐革新)及西魏北周(胡汉杂糅)三大源流,其中河西走廊保存的汉晋文化通过北魏灭凉州传入中原,成为关键文化纽带。
  • 地理-文化互动:提出隋唐都城建筑格局突破《周礼》传统,实为北魏平城、洛阳与南朝建康的空间经验融合,揭示“宫城南市”布局背后的胡汉文化博弈。
  • 律令制度演化:通过对比南朝“守晋律”与北朝“采汉制”的差异,指出北魏刑律因兼采河西儒学与南朝律学而超越江左,直接塑造隋唐律法体系。

陈寅恪以“史诗互证”开创制度史新范式,从墓志、奏章乃至音乐胡音中捕捉制度变迁的隐秘逻辑。

书中解密西魏“关中本位政策”如何通过仿周制、改郡望重构关陇集团,为隋唐官僚体系奠基,更以突厥碑文、佛经译注等跨域史料,还原粟特商队对隋唐财政网络的深层影响。

06 《波峰与波谷》

作者:阎步克

评分:9.1分,4367评价

阎步克的《波峰与波谷》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演进,解构为动态的“波峰波谷”曲线。

不同于传统断代史的线性叙事,书中揭示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在儒法思想、门阀政治与皇权博弈中的震荡与平作者以电波波形为喻,生动展现了秦汉的集权巅峰(波峰)与魏晋的官僚体制崩解(波谷)之间的张力,而这一“峰谷叠加”的演化逻辑,正是隋唐律令制国家崛起的历史动能。

  • 多维动态史观:跳出单一朝代框架,将政治、文化、社会视为“冰层下的暗涌”,剖析制度变迁如何受儒法融合、士族崛起等隐性力量驱动;
  • 官僚体制的代谢密码:从秦汉的“文法吏”到魏晋的“门阀政治”,揭示官僚集团如何通过权力重组完成自我救赎,为后世集权制度提供基因模板;
  • 超稳定结构的诞生:动乱与暴力非但不是历史的断裂,反而成为制度再生的催化剂——这一发现直指中国文明“死而不僵”的深层逻辑。

从”禄秩之变”透视官僚理性觉醒,到”清浊分流”解码士族政治基因,这部熔铸政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著作,最终在唐宋科举制的晨曦中,完成了对中华制度基因组的全息破译。

这部兼具理论锋芒与实证厚度的经典,堪称理解传统中国不可绕过的制度史诗。

作者:闲话咯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72261294180027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 个 Python 项目 GitHub 宝藏仓库,从入门到进阶都能学

为什么 2025 年还要学 Python?

Python 之所以 “能打”,主要有这 5 个原因:

  • 强大库生态,开箱即用:AI/ML 领域有 TensorFlow、PyTorch、Scikit-learn 撑腰;数据处理靠 Pandas、NumPy、Matplotlib 搞定;Web 开发有 Django、Flask 保驾护航。有了这些库,复杂问题也能靠几行代码解决。
  • 语法简单,上手飞快:Python 语法接近日常英语,不用死记复杂规则,新手也能快速写出能用的程序,大大减少 bug 概率。
  • 适用范围广,就业不愁:从初创公司到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在大量使用 Python。它能做金融数据分析、科研计算、DevOps 自动化脚本,还能搭建后端系统,Instagram、Pinterest、Dropbox 都是它的 “忠实用户”。
  • 自动化能力强,提升效率:Python 特别擅长写自动化脚本,像 Ansible 工具底层就用了 Python。新手写个小脚本,就能批量处理文件、爬取网页信息,节省大量重复工作时间。
  • 社区活跃,持续更新:Python 社区一直在开发新库、完善功能,2025 年还在持续壮大。现在学会 Python,相当于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前 “充值”。

下面这 10 个 GitHub 仓库,每一个都有丰富的 Python 项目和代码示例,还有详细的教程或说明。每个仓库下的 “为什么值得学”,会帮你快速判断它是否适合自己~

1. practical-tutorials/project-based-learning:边做边学的实战教程库

这个仓库涵盖了多种编程语言的实战教程,其中 Python 项目尤为丰富,从新手能上手的小任务,到 AI、API 开发、数据分析等高级应用,应有尽有。

它就像一个 “实战教程大字典”,按语言和主题分类,你能快速找到想要的项目:比如用 Flask/Django 搭 Web 应用、写 Reddit 机器人,甚至尝试搭建简单的区块链。

为什么值得学:

  • 拒绝 “纸上谈兵”,所有教程都围绕真实项目展开,学完就能动手做东西;
  • 覆盖范围广,从 Flask、Django 到 ML、区块链,初级到高级项目都有;
  • 支持 “拿来主义”,你可以直接分叉(fork)仓库,自己练习,甚至添加新教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 GitHub
基于项目的学习 GitHub

GitHub 链接:practical-tutorials/project-based-learning[1]

2. Avik-Jain/100-Days-Of-ML-Code:100 天搞定机器学习

受 #100DaysOfCode 运动启发,这个仓库给出了用 Python 精通机器学习的 “100 天路线图”。

每天对应一个小项目或核心概念(比如回归、分类、聚类),还附带代码和信息图,README 文件里有每日学习摘要,以及逻辑回归、SVM、神经网络等主题的代码笔记链接,像一门紧凑的 “ML 短课”。

为什么值得学:

  • 结构化学习,把复杂的 ML 知识拆分成每天的小任务,难度循序渐进,容易坚持;
  • 全程实战,每个知识点都配套 Python 代码,帮你亲手实现核心 ML 算法;
  • 靠 “100 天挑战” 培养学习纪律,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00 天机器学习代码 GitHub
100 天机器学习代码 GitHub

GitHub 链接:Avik-Jain/100-Days-Of-ML-Code[2]

3. trekhleb/learn-python:Python 新手的 “游乐场 + 速查表”

这个仓库是专门为 Python 新手准备的示例库,涵盖核心概念、语法和问题解决方法,按主题分类,像一个交互式的 “Python 字典”。

里面的 Python 脚本被分成列表、字典、循环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代码示例、详细解释,还有断言测试。你可以直接运行或修改脚本,直观感受 Python 语法的工作原理,面试前复习或新手入门都超合适。

为什么值得学:

  • 查语法超方便,做项目时忘了某个用法,打开就能快速回忆;
  • 支持 “边改边学”,修改脚本后重新运行,能立即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 不只是教语法,还会讲问题解决思路,帮你从基础开始学会 “用 Python 解决问题”。
学习 Python 的游乐场和备忘单
学习 Python 的游乐场和备忘单

GitHub 链接:trekhleb/learn-python [3]

4. garimasingh128/awesome-python-projects:新手友好的迷你项目库

这个仓库收集了超多适合新手的 Python 迷你项目,比如文字游戏、机器学习演示、网页爬虫,还有 Twitter 机器人、计算器、股票预测器等。

所有项目的代码都简单易懂,新手能轻松读懂,还能在此基础上修改扩展,不用先啃厚厚的理论书就能上手。

为什么值得学:

  • 门槛极低,新手不用掌握复杂知识就能开始编码,快速建立信心;
  • 帮你找到兴趣方向,通过尝试不同项目,发现自己对 Python 自动化、ML 还是游戏开发更感兴趣;
  • 灵感库属性拉满,学生做课程项目、参加黑客马拉松,或者想丰富作品集,都能在这找灵感。
很棒的 Python 项目 GitHub
很棒的 Python 项目 GitHub

GitHub 链接:garimasingh128/awesome-python-projects[4]

5. vinta/awesome-python:Python 工具 “精选清单”

这是一个广受认可的 Python 框架、库、软件和资源精选列表,堪称 Python 领域的 “优质工具目录”。

里面按类别划分,有 Web 框架、数据科学工具、开发辅助工具等,还包含数千个 Python 项目链接,覆盖 AI、Web 开发、测试、游戏开发等领域,想找靠谱的 Python 工具,看它就够了。

为什么值得学:

  • 内容经过社区筛选,靠谱不踩坑,不用自己花时间试错;
  • 节省时间,直接定位到行业内广泛使用的优质工具,避免在 “小众工具” 上浪费精力;
  • 能跟上技术趋势,仓库会定期更新,帮你了解最新、最流行的 Python 库。
很棒的 Python GitHub
很棒的 Python GitHub

GitHub 链接:vinta/awesome-python[5]

6. TheAlgorithms/Python:Python 算法 “实战手册”

这个仓库收集了用 Python 实现的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数学算法、排序算法、图算法、密码学相关代码,在这里都能找到,堪称 “所有算法的 Python 实现集合”。

经典算法比如 Dijkstra 算法、快速排序、神经网络,都有现成的 Python 代码,还按类别组织,方便查找和学习。

为什么值得学:

  • 把 “算法理论” 变成 “可运行代码”,学完数据结构与算法后,能在这里看实战实现;
  • 开源协作氛围浓,全球开发者都会贡献代码、改进算法,能学到不同的编码思路;
  • 代码风格统一,还有完善的测试,帮你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同时深入理解算法逻辑。
算法 - Python GitHub
算法 – Python GitHub

GitHub 链接:TheAlgorithms/Python[6]

7. qxresearch/qxresearch-event-1:10 行代码搞定一个小应用

这个仓库里的项目都超 “迷你”——50 多个 Python 应用,每个只用约 10 行代码就能实现,比如录音机、密码生成器、日历 GUI、简单的机器学习示例、网页爬虫等。

所有应用都以简洁脚本形式呈现,代码少、逻辑清晰,新手也能轻松看懂。

为什么值得学:

  • 完全无压力入门,10 行代码就能实现一个有用的小功能,不会让新手感到 “畏难”;
  • 鼓励 “举一反三”,短代码容易修改,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新功能,激发创造力;
  • 包含视频演示,视觉学习者能更直观地理解代码逻辑,跟着操作更轻松。
10 行代码 GitHub
10 行代码 GitHub

GitHub 链接:qxresejarch/qxresearch-event-1[7]

8. avinashkranjan/Amazing-Python-Scripts:提升效率的自动化脚本库

这个仓库收集了一系列实用的 Python 脚本,从基础功能到高级自动化都有,比如 PDF 下载器、图像处理工具、GUI 小游戏、系统监视器、Twitter 机器人等。

每个脚本项目都放在单独的文件夹里,比如 “图像转艺术”“天气应用”“贪吃蛇游戏”,结构清晰,拿过来就能用。

为什么值得学:

  • 脚本可直接运行,不用复杂配置,新手也能快速看到效果;
  • 帮你接触真实场景的 Python 应用,比如调用 API、使用 GUI 工具包、处理文件,为实际项目打基础;
  • 支持自定义修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脚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令人惊叹的 Python 脚本 GitHub
令人惊叹的 Python 脚本 GitHub

GitHub 链接:Amazing-Python-Scripts[8]

9. Mrinank-Bhowmick/python-beginner-projects:新手专属的 “小项目集合”

这个仓库里的项目都特别适合 Python 新手,代码量少、逻辑简单,比如吊死鬼游戏、井字棋等小游戏,电子邮件发送器、BMI 计算器等实用工具,还有图像压缩器、二维码生成器等小工具。

所有项目都放在 projects/ 文件夹下,代码注释详细,新手能轻松看懂逻辑。

为什么值得学:

  • 注释超详细,即使是刚学 Python 的人,也能看懂代码逻辑和背后的思路;
  • 难度循序渐进,项目复杂度慢慢提升,帮你逐步掌握 Python 技能;
  • 可操作性强,你可以修改现有项目,改成自己需要的工具,比如给 BMI 计算器加个可视化界面。
Python 初学者项目 GitHub
Python 初学者项目 GitHub

GitHub 链接:python-beginner-projects[9]

10. Asabeneh/30-Days-Of-Python:30 天系统学 Python

这是由 Asabeneh Yetayeh 发起的 “30 天 Python 挑战”,把 Python 学习拆成 30 个每日主题,从变量、循环、函数,到网页抓取、数据分析,每天都有讲解和练习,相当于一门完整的 Python 入门课。

仓库里还提供了视频课程链接,适合不同学习习惯的人。

为什么值得学:

  • 规划清晰,每天学什么、做什么都安排好,不用自己纠结 “下一步学什么”;
  • 理论 + 实践结合,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练习,学完就能巩固;
  • 支持多方式学习,既有文字材料,又有视频课程,不管你是 “读书记忆” 还是 “看视频理解”,都能适应。
30天Python GitHub
30天Python GitHub

GitHub 链接:Asabeneh/30-Days-Of-Python[10]

仓库汇总表:快速找到适合你的那一个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筛选,我把上面 10 个仓库整理成了表格,包含仓库名称、核心优势和星标数量(星标越多,社区认可度越高):

仓库名称核心优势星标数
practical-tutorials/project-based-learning多语言实战教程,Python 项目丰富,边做边学241k
Avik-Jain/100-Days-Of-ML-Code100 天结构化 ML 学习挑战,循序渐进48.0k
trekhleb/learn-python交互式语法速查表,适合新手入门和复习17.2k
garimasingh128/awesome-python-projects新手迷你项目集合,找灵感必备1.2k
vinta/awesome-python精选 Python 工具 / 库列表,靠谱不踩坑257k
TheAlgorithms/Python海量算法 Python 实现,算法学习实战必备204k
qxresearch/qxresearch-event-150 + 个 10 行代码小应用,零压力入门1.9k
avinashkranjan/Amazing-Python-Scripts实用自动化脚本,提升效率神器3.2k
Mrinank-Bhowmick/python-beginner-projects新手友好小项目,注释详细易理解1.7k
Asabeneh/30-Days-Of-Python30 天系统 Python 课程,含视频 + 练习48.9k

写在最后

在 2025 年,掌握 Python 几乎能为所有技术岗位 “加分”,而动手做项目是学好 Python 最快的方式。上面这 10 个仓库,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想进阶的开发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

比如新手可以从 trekhleb/learn-python 学语法,用 Mrinank-Bhowmick/python-beginner-projects 练手;想学 ML 就跟着 Avik-Jain/100-Days-Of-ML-Code 打卡;需要工具推荐就看 vinta/awesome-python。

希望大家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提升技能,享受 Python 编程的乐趣~参考资料[1] 

practical-tutorials/project-based-learning: https://github.com/practical-tutorials/project-based-learning?utm_source=chatgpt.com[2] 

Avik-Jain/100-Days-Of-ML-Code: https://github.com/Avik-Jain/100-Days-Of-ML-Code[3] 

trekhleb/learn-python : https://github.com/trekhleb/learn-python[4] 

garimasingh128/awesome-python-projects: https://github.com/garimasingh128/awesome-python-projects[5] 

vinta/awesome-python: https://github.com/vinta/awesome-python[6] 

TheAlgorithms/Python: https://github.com/TheAlgorithms/Python[7] 

qxresejarch/qxresearch-event-1: https://github.com/qxresearch/qxresearch-event-1[8] 

Amazing-Python-Scripts: https://github.com/avinashkranjan/Amazing-Python-Scripts[9] 

python-beginner-projects: https://github.com/Mrinank-Bhowmick/python-beginner-projects[10] 

Asabeneh/30-Days-Of-Python: https://github.com/Asabeneh/30-Days-Of-Python

新华社10月28日署名文章: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

钟台文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祖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势、义所决定的。统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两岸中华儿女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享民族复兴荣耀。

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书写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深刻认识到“统则强、分则乱”的兴衰规律,形成了追求“大一统”的共同价值取向。自宋元以来,台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即便是在被日本非法侵占的50年里,台湾同胞武装、非武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从未停止,更有数万人胸怀“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信念,奔赴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战争,最终与大陆同胞共同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回归祖国。这充分表明,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完成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愿望。有全体14亿多中国人汇聚的智慧和力量作支撑,实现国家统一的民意无比坚实、基础无比雄厚、力量无比强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70多年来特别是两岸隔绝状态打破以来,两岸关系获得长足发展。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互动往来日益密切,给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说明两岸和则两利、合则双赢,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强烈意愿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两岸交流交往交融的时代大潮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两岸关系发展,特别是祖国大陆广泛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举措,契合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心声,塑造了台湾社会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在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台独”分裂势力不过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国人。“台独”分裂势力大肆推动“去中国化”“渐进台独”,愚弄台湾民众,尤其是毒害青少年一代,制造台湾社会“分离意识”,严重毒害台湾同胞心灵。“台独”分裂势力置台湾民众命运与台湾发展前途于不顾,不惜裹挟台湾社会为其政治私利垫背,给台湾带来深重祸患,危害台湾前途。“台独”分裂势力一意孤行,背弃民族大义,甘当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台遏华”的棋子,配合其打压遏制大陆发展,甚至不惜将民族利益出卖给外部势力,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终将遭到历史和人民的审判和惩处。

两岸统一是大义所在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对台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意志的强烈表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只能也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这不仅是民族情感使然,更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必然。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台湾同胞福祉的最大保障。

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中国统一是维护国际法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应有之义。80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后,中国致力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社会广泛理解支持中国人民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从国际大义上讲,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事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符合人类社会进步和正义的潮流。中国必将统一,既由战后国际秩序所决定,也为站在人类文明与进步一边的绝大多数国家所支持。无论外部势力如何捣乱,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祖国大陆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及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国家统一事业也正进入新的历史进程。祖国大陆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持续转化为推进统一的能力和动力,必将不断促进两岸社会交流交融,加深两岸同胞利益和情感联结,增进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牵引两岸关系朝统一方向前行。祖国大陆的实力决定了“台独”分裂没有出路、统一不可抗拒,决定了外部干涉不会得逞、“倚外谋独”只会失败,台湾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条,就是走向祖国完全统一。

中华民族一定是强必统,统更强。从两岸实力对比和国际格局演变趋势看,只会对支持统一的正义一方越来越有利。两岸坐下来谈,谈出合理的“两制”台湾方案,不仅台湾现有社会制度会得到充分尊重、实现高度自治,台湾同胞还可以更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国际事务,与大陆同胞一道当家做主,在更广袤的土地上实现治国安邦、经天纬地的理想。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岸统一既是历史定论、法理必然,也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更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新华社 10月27日署名文章: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

钟台文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定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不懈努力。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统一后,有强大祖国作后盾,台湾同胞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更加安全、更有尊严,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

尊重生活方式,保障合法权益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致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我们先后出台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助力台胞台企发展的“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逐步为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持续同台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我们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地区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实行“爱国者治台”、高度自治,广大台湾同胞可以真正当家做主,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爱台爱乡的感情将得到充分照顾。

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数十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互利互补格局基本形成。尤其在2008年至2016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产业合作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两岸贸易额不断创下新高。台湾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和综合成本优势,为其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平台和动能,推动了岛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台企选择在大陆发展,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和机遇。

统一后,台湾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进一步分享国家发展红利。两岸经济合作越深、越广,台湾经济越有希望实现可持续增长和跨越式发展。台湾经济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将迎刃而解,农业、旅游等传统产业可借助大陆游客与消费市场焕发新的活力。两岸共同市场建成后,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将全部实现零关税,台湾企业可以依托大陆雄厚的资金、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台湾同胞可以从两岸贸易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岸产业链将深度融合,台湾的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等优势产业可与大陆产业优势互补,两岸企业完全能够携手发展,走向全球。

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

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制度优势更加彰显,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有能力让14亿多人民过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同台湾同胞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统一后,台湾地区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台湾将不再受“台独”分裂势力和岛内政治争斗荼毒,清除严重损害民众福祉的根源问题。台湾地区财政税收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现行防务预算不再为“台独”分裂买单,将可以大量投入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真正为民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国家可以投入支持台湾的民生建设,台澎金马的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两岸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可以实现资源同享,长期困扰台湾同胞的民生难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两岸商品无障碍流通,台湾消费品的价格将会大幅降低,且将便利进入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台湾同胞往来大陆更为便利,台湾同胞就业、创业机会普遍增多,将会过上更加富足康宁的生活。

共享民族荣耀,共享大国尊严

台湾问题产生后,两岸曾对峙、隔绝长达38年,至今仍未结束政治对立。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9月3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阅兵。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很多在岛内收看纪念大会转播的台胞激动喊出“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万岁”。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对中国人的身份有共同的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共同愿景。

统一后,台湾同胞可以共享民族荣耀,共享大国尊严。台湾同胞将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真正体会到作为大国公民的尊严和骄傲。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外国可以在台湾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有关国际公约可以在台湾适用,有关国际会议可以在台湾举办。

远离战争风险,确保安居乐业

长期以来,我们把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2008年至2016年,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给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增进同胞利益福祉、促进台湾社会和谐安宁、确保台湾同胞安居乐业的正确道路。令人痛心的是,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谋“独”挑衅,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的险境。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逐渐认清“台独”是绝路、统一挡不住,呼吁两岸交流合作、改善经济民生,亟盼台海和平稳定。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已成为岛内主流民意。

统一后,两岸同胞将远离战争风险,确保安居乐业。“台独”给两岸同胞所带来的战争风险将被消除,外部势力干涉两岸中国人内部事务的黑手将被斩断,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损害台湾民众利益福祉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两岸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宁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充分享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上荣光。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一家人,没有理由不和衷共济、大有作为,台湾同胞更没有理由缺席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和平统一后,台湾会更好。只要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团结奋斗,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开辟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

2025年10月26日,新华社发表钟台文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8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部事务,必将随着民族伟大复兴而彻底解决。

历史不容篡改,台湾属于中国地位已定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考古学证明,台湾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去的。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北宋时,澎湖已有汉人聚居。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十二世纪中叶,南宋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政府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并设立行政机构。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并于次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富庶的宝岛。1735年法国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附图中精确标注“福建省台湾府”的行政隶属,以测绘制图的形式展示了台湾属于中国。1885年,清朝政府改设台湾为中国第20个行省,并把台湾建设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省份之一。台湾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开发建设出来的,在设治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中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之下。中华民族在台湾拓垦建设、繁衍发展,中华文化在台湾生根开花、花繁叶茂。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非法窃取了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1937年7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向全国人民发出“对日绝交”“废除日本条约”的号召。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条款》,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至此,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台湾光复、回归中国,其地位问题已彻底解决。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

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台湾同胞被殖民者凌辱欺压长达半个世纪,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台湾被割让后,全国掀起“反割台”爱国救亡运动,台湾同胞持续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用行动证明台湾同胞仍要做中国人。经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中国于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得以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两岸同胞共同铭记与维护。

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了全面内战,仅三年时间就彻底失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底,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遗留至今。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

台湾问题产生后,虽然海峡两岸长期政治对立,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一个中国原则见诸两岸双方各自相关规定。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地区也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相关规定。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其逻辑前提正是“台湾属于中国”,从国际法层面彻底排除了“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可能。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官方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截至目前,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越来越多的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完成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台湾问题必然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台湾问题产生至今已有70多年,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谱写了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重要政策主张,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30多年前,海峡两岸双方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即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这充分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就会受损。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国人。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累积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翻开新的一页,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凝聚共识!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两岸同胞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