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各大城市在陆续发布幸福指数。
但这些发布很健忘——忽略了“死亡质量”也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
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
“科技发展到今天,医生面对最大的问题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不得“好死”——这可能是现在最被我们忽略的幸福难题。

01

02

03
发表了一篇轰动美国的文章——《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
很多美国医生重病后会在脖上挂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

04
随后不久,罗点点在网上看到一份名为“五个愿望”的英文文件。
罗点点开始意识到:“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创办了中国首个提倡“尊严死”的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
“父亲心跳停止时,电击让他从床上弹起来,非常痛苦。”
“李又兰阿姨是被生前预嘱帮到的第一人。”罗点点很感动。

05
这时,医生除了“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外,

06
数据显示,中国人一生75%的医疗费用,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

07
1、如果遇上绝症,生活品质远远高于延长生命。我更愿意用有限的日子,多陪陪亲人,多回忆往事,把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尽量做一些。
2、遇到天灾人祸,而医生回天乏术时,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抢救。
3、没有生病时,珍惜健康,珍惜亲情,多陪陪父母、妻子和孩子。

08
这十天里,他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何在?

09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hQQBd5ZttxvXD1elzE5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