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狮虎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真的没想到,这次疫情中最大的一个谣言,竟然是双黄连。

 

这款平凡的中成药,用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一夜之间掀起抢购狂潮,甚至带动双黄连月饼、双黄连兽药也畅销全国。

 

为什么这么猛?背景深厚。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两大权威机构联袂发布,人民日报等国家官媒传播加持,来势凶猛,有如非典中一战“封神”的板蓝根。

 

不料剧情很快大反转,各方炮火之猛烈,让双黄连一下子跌落神坛。

 

先是中央指导小组亲自下场辟谣:双黄连对新冠病毒没有针对性,只是普通的中成药。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丁香医生甚至把它排名“谣言榜”榜首,排名比“喷酒精、吃大蒜灭病毒”、“童子尿预防新冠病毒”、“对视能传染新肺病毒”都要靠前。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各路大神纷纷出手,打击谣言。

 

几乎可以说,全中国的医疗工作者们都震惊了。

 

——双黄连口服液就是一种普通的中成药,只能起到调节体内状态的作用。(中央指导小组医疗小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不要把双黄连视为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疗效还没有得到确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医疗专业人士和民间的批判,更是如暴风骤雨。各种吐槽和质疑不断。

 

——把这个结果公布出来是很不负责任的。“他们目前没有临床数据,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验证。”(医药专家史立臣)

 

——“他们只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了体外试验,临床试验没做或者非常少,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讲,他们发布这一消息的证据不够充分。”(从业多年的呼吸内科医生郝希纯)

 

——“能不能让科学正规点…..目前这种情况下,不确定的事,最好不要发布,搞科学的研究所发布消息还是要慎重!”(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克)

 

——匪夷所思:“在这个关键时期,拿这种没有完成详细药物学实验,距离临床十万八千里的科研成果,显然有失科学严谨态度。”(上海一位研究员)

 

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干?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其实,双黄连作为中成药,早就备受质疑,这次能在疫情的风口浪尖跳出来,我都怀疑是不是梁静茹给了它勇气。

 

在2013年、2014年国家通报的中成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就排名第二、第一,不良反应最多。

 

这次国家药监局为武汉疫情的审评备选药物中,也根本没有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一定是想到了它2003年“非典”时期的前辈板蓝根。

 

也是用专家背书、媒体传播、一战封神的套路,板蓝根引发全民疯狂抢购。甚至有15岁少年连服七包,中毒抢救。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疫情一来,众多药企早已开始准备,春节加班加点备货。

 

据《哈尔滨日报》,1月26日,哈药集团旗下的中药二厂、哈药生物和三精制药就相继开工,加班加点生产双黄连口服液等药品。

 

恢复生产当天,三精制药生产了130万支双黄连口服液供应市场。

 

开足了马力生产备货,谁来吸引公众购买?这时候,一个双黄连的老朋友出现了,它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17年来,每当疫情肆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总会适时出现,推荐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早在在2003年“非典”期间,其旗下的左建平团队就率先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

 

此后,不管是出现了H7N9、H1N1、H5N1,还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该所都能陆续证实:双黄连“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

 

真的是非常神奇。不服不行。

 

但这一次,上海药物所联合武汉病毒研究所,一不小心玩儿脱了。

 

他们发文称: “1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开展了双黄连口服液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功能。 ”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只用了半个晚上?就完成了细胞水平测试?医学专家纷纷表示不服。 

 

——细胞水平上,醋很可能也抗病毒。但醋并不能预防新冠病毒,距离人体水平抗病毒还很远,决不能划等号。(医学科普工作者陶黎纳)

 

等于说,茅台、可乐、雪碧,也能在细胞水平上“抑制”新冠病毒。毕竟,酒精杀毒还是很有效的。

 

面对纷纷质疑,上海药物所承认,对病人是否有效还需要做大量实验。

 

在被问到是否喝了双黄连就对治病有效时,回答称“现在还不好说”。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但是,他们仍然公开回应,强调此前发布的抑制新冠病毒消息“准确无误”。

 

同时,上海药物所与相关企业洽谈并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展双黄连口服液的后续研发工作,深入开展双黄连抗病毒疗效研究。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虽然只是体外研究,还没有临床证实,但我们提供的稿件也提到了呀。(谁叫你自己不懂。)

 

体外研究!这不是睁着眼睛误导公众吗?

 

 “那我可不可以说酒精、火锅水也可以杀死病毒呢,体外研究有实际用处吗?”

 

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医生刘松山质疑:这也许是双黄连生产厂家出钱做的推广、宣传和“发国难财”,提醒大家不要相信。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上海药物所有没有帮助厂家“发国难财”?这个没有直接的证据,我们不好说。

 

但可以看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厂家交往的事迹,大概也明白了。

 

在非典期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除了给双黄连背书,还曾研究证实,“洁尔阴洗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

 

没听过洁尔阴的朋友,介绍一下,是一款由赵薇代言过的,女性日常及经期护理的“天然药物”,专业呵护女性健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对其研究的成果,发表在《首都医药》杂志2003年第12期《洁尔阴洗液在抗SARS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文。

 

 “洁尔阴洗液抗击SARS病毒作用,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最新研究证实:其体外在1:100浓度下即具有抗SARS病毒活性”。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文中,洁尔阴被描述为“具有广谱抑菌作用 , 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还推荐用洁尔阴来洗手、药浴,抗击SARS。作者署名是“魏名”。

 

板蓝根看到这篇文章,估计要哭晕在厕所。双黄连也要受到一万点暴击。

 

同样是这位左建平研究员,还曾系统研究过,片仔癀体外抗登革热病毒的成果,给企业带来好消息。

 

注意,也是“体外”研究。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上海药物所最著名的一个合作伙伴,叫绿谷集团。他们一起合资,成立了上海绿谷制药,特别值得关注。

 

现在,上海药物所已经在2018年6月退出了绿谷制药的投资人行列,但两者还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而有密切的利益关联。

 

绿谷制药的副董事长丁健,是上海药物所第六任所长(2004年至2013年),董事耿美玉也在上海药物所任职。

 

而绿谷制药的董事长吕松涛,曾被中央电视台在2008年曝光了绿谷“抗癌”骗局。

 

从1996年开始,绿谷集团先后推出了三代所谓的抗癌产品,分别是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和绿谷灵芝宝。

 

10余年来,不断变换名称虚假宣传,且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成为全国最典型的系列虚假广告宣传案。

 

这一系列的虚假宣传背后,背书机构恰恰就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表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绿谷灵芝宝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央视披露,经药监部门查实,在绿谷集团一系列的抗癌产品广告中,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对先后三代产品的所谓抗癌效果进行宣传。

 

其中,在宣传绿谷灵芝宝时,广告中曾提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绿谷灵芝宝对人体实体瘤和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又是体外实验,又是“抑制”作用,还是熟悉的味道~

 

这是惯犯啊。谎言说了20年,连讲话套路都不带换的。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绿谷董事长吕松涛,不仅拉专家背书骗局,还把自己的“老师”南怀瑾也拉上了,骗了不少人。

 

在宣传自己旗下神药时,吕松涛说南怀瑾因为吃了绿谷的保健品,身体特别好。

 

作为南怀瑾的弟子,他直接替老师撰文,赞扬了产品功效。

 

后来,南怀瑾逝世后,吕松涛又写了篇文章忏悔:公司人员曾盗用师名宣传产品,有辱师之圣名。

 

2004年,绿谷开始和时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所长丁健合作,邀请其担任副董事长、绿谷研究院院长。

 

他们的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双灵固本散对肝癌细胞抑制率高达93.6%,肺癌抑制率高达100%。

 

挟科研之力,双灵固本散席卷神州,赚得盆满钵满,直到被央视曝光。

 

然而,央视的曝光并没有阻止这对“黄金搭档”狂飙突进的步伐。

 

就在被央视曝光的次年,解放日报一篇报道指出,绿谷制药就与上海药物所签订了总金额数千万美元的合同,获得“GV-971”的全球开发许可权,那时绿谷制药的年销售收入只有1000万元。

 

10年后,2019年11月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绿谷制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主要发明人是耿美玉团队。

 

2019年11月29日,一篇署名为“饶毅”写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的信函流出,指出耿美玉有关药物GV-971的论文涉嫌造假。

 

随后,饶毅向媒体表示“没有发出,有过草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则向媒体表示,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这场风波尚未平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又卷入了双黄连的漩涡之中。

 

这家1932年在北平创建,次年迁往上海的研究所,历史悠久,获奖无数,却也争议不断。

 

上世纪70年代,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包括丹参治疗冠心病、石吊兰治疗淋巴结核、中草药治疗恶性肿瘤等。

 

此次疫情中,上海药物所还宣布,发现了30种药物或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有治疗作用,并建议在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考虑和关注。

 

这30种药物中,有12中都是抗HIV(艾滋病)的药物,还包括抗呼吸道合胞、抗人巨噬病毒等。

 

同时,他们研究还发现,“虎杖、山豆根等中药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

 

双黄连可以,虎杖、山豆根也行,这也太搞笑了吧?

 

城市套路深,治病看来得回农村。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上海药物所已经令人震惊了,另一家合作研究所——武汉病毒所,也爆出惊天大瓜。

 

武汉病毒所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正厅级单位。

 

旗下管辖着世界仅有的9个P4实验室之一,武汉P4实验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安全研究实验室。

 

武汉病毒所的王所长,却是一名“80后”女性科研干部,2012年3月调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先后任分子免疫学学科组长,病毒病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12月任所长助理,一年后升任武汉病毒所副所长。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2018年10月,升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距离调任该单位只用了6年的时间,跻身正厅级。

 

她也是全国非常罕见的“80后”女性正厅级之一。

 

据悉,王所长的丈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44岁即成为武汉大学最年轻的院士,后来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

 

舒院士出身农村,生活贫苦,难以温饱,第一次高中化学考试只有6分,但坚忍不拔,终于在美国读完了博士。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舒院士和王所长,在北京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武汉大学都是形影相随,王所长一路跟着读完了硕士、博士,最后留在了武汉大学。

 

舒院士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在竞聘成为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后,不久就动员在美国读博士的妻子提前回国,他则全身心投入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两人还有多篇合著的论文/专利。在王所长的2013年以来的代表性论文、专利中,11项共有5项是和舒院士合作完成的。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这次武汉病毒所跳出来,宣布双黄连“抑制”新冠病毒,估计是想为武汉人民做点贡献的。

 

但是适得其反,让全国人民跑出家门,去药店抢购双黄连,彻底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17年了,谎言依旧,但中国已经不是昨天的中国。很多人都擦亮了眼睛,没那么容易被忽悠。

双黄连封神之战,幕后推手上海药物所是如何忽悠14亿国民的?

收割中成药的智商税,双黄连怕是没机会了。

 

反而是两家大名鼎鼎的研究所和王所长们,该不该站出来,给民众一个交代?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DWQsEx6Xk-Vowpt3afxFzA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板蓝根是一种近乎封神的药物,人称包治百病。
只要是呼吸类的疾病,管你有用没用,先来一包板蓝根总是没错的。
你一咳嗽,家人就会立马亲切的给你泡好一碗板蓝根,希望你早日痊愈。
以前的板蓝根没那么火的,能封神,全在于2003年的非典之战。
非典爆发时,几个月时间我们连病原体都没搞清楚,到底是衣原体还是冠状病毒,争了很久才有定论。
连病原体都没搞清楚,自然也没有特效药,非典病毒一直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直到今天都没有。。。
医院能做的,就是向病人的肺部打高压氧,采用各种辅助药物延续病人生命,极端情况下甚至采用大剂量激素强行续命。
给免疫系统留的反应时间越长,自愈的概率就越高。
但是缺乏医学常识的民众,听到“无药可治”,就特别恐慌。
2003年5月26日,中国中医学院院长声称八种中成药对治疗非典有效,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全国的哄抢狂潮。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其中,板蓝根因为最常见,最亲民,口口相传的频率最高,第一个被哄抢一空,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当时中国第一大板蓝根颗粒生产厂家、广州某大厂门前购药的队伍排出了三公里。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从这一天开始,板蓝根就被打上了“药神”的标签。
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古中医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板蓝根身上完全不存在。
至于理由?没有理由,大家都这么说的。
但其实,喝多了板蓝根,是会中毒的,中毒剂量实测为7包。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中华中医药学会如法炮制,声称板蓝根可以防治甲流,再度掀起一股抢购板蓝根的狂潮。
2013年H7N9禽流感袭击中国,国家刚刚宣布发现第一例H7N9病例的第四天,江苏省卫生厅就发布治疗方案,言之凿凿地宣称板蓝根可以预防这种几乎完全未知的病毒。
连病原体都没分离出来,第一个陌生的病例才发现第四天,你就知道板蓝根可以防治这种未知病毒了?
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而且越来越离谱,遭到了全国医学工作者的集体抵制,全网拿板蓝根开刷。
板蓝根包治百病的讽刺称号,就是这一年出现的。
事情闹大后,钟南山出面了,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病毒基本情况还没有研究的情况下,预防H7N9等新型传染病,不建议盲目服用板蓝根。

名声坏掉后,板蓝根走下神坛。
2018年1月,(原)卫计委新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板蓝根不再出现,主打方案成了西药奥司他韦和疫苗接种。
但板蓝根在民间的声望,余威犹存,如果你得了感冒,你爸妈第一个端给你的绝对是板蓝根。
反正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嘛。
下次你女朋友肚子疼,别让她喝开水了,记得让她喝板蓝根.
包治百病的板蓝根,治个肚子疼,不是问题。 

双黄连闹剧

2020年1月30日晚,短短十分钟之内,全网的双黄连口服液瞬间断货。
次日早上,隔离在家许久的武汉人,重新排起了长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排队抢购双黄连。 
隔离多日的成果,一下子被降低大半。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此时在网上,别说双黄连口服液,连双黄莲蓉月饼都脱销了。。。
到最后,连兽用双黄连,都开始被抢购。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人和鸡鸭抢药喝,这魔幻的一幕居然真的发生了。
而有幸抢到双黄连的人,一人干一瓶,宛如土豪聚会。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手宣布,双黄连口服液具备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这个结论经官媒转发后,瞬间引爆了全网。
非典病毒过了17年,至今都没有研发出靠谱的特效药。
目前全世界的医学专家,连新型冠状病毒的各种性质都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有人出来直接宣称发现了可治疗病毒的药物。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如此离谱的结论,立刻遭到了整个医学界的群嘲。
专业人士,立刻开始对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扒灰。
第一个被吐槽的,就是武汉病毒研究所,上面的公文里白纸黑字的写着,病毒所做这个研究,从1月29日晚开始,到1月30日凌晨就出成果了。
仅仅一晚上时间,几个小时而已。你玩游戏的功夫,别人就已经证明了双黄连具备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这么点时间,别的实验室连做病毒培养的功夫都不够,更别说出结论了。
有医学专家吐槽,就这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他只能做出三步:
1. 开冰箱,拿出病毒样本。
2. 给病毒样本浇双黄连口服液。
3. 发现病毒丧失了感染功能,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老实说,如果你用茅台浇,病毒死的更快,那毕竟是酒精。
而上海药物所就更过分了,非典期间,它就“证实”双黄连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的作用。
后来的十几年,上海药物所声称双黄连对H7N9、H1N1、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每次疫情爆发,尤其是无药可治的新病毒出现时,上海药物所就立刻活跃起来,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研究成果”,说双黄连对这个陌生病毒有效。
双黄连,被上海药物所吹成了另一个包治百病的板蓝根。
只要是陌生的,无药可治的呼吸道病毒,双黄连都能治。
从街头老中医到上海药物所,大家都吹嘘自己手里有包治百病的神药。
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芩、连翘。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而复方金银花颗粒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黄芩。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凭什么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颗粒不服,大家明明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说配方和比例有区别,那上海药物所能说一下差别在哪么?具备抗病毒功能的主要成分是谁?浓度高一点会有何影响?浓度低一点又会有何影响?
或者回答个最基础的问题吧:

只喝开水,这个病的自愈率是多少?只服用双黄连,这个病的治愈率又是多少?

你啥啥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什么对比试验都没做,甚至连一个服用后治愈的病例都没有,就开始信口雌黄的说双黄连有抗病毒作用。
这不是学术造假是什么?
我估摸着,他们推荐双黄连的思维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个药可能会有用。
但我没有证据。
要不你先吃着试试,万一有用呢?
那我不就红了。
这还是善意的猜测,要是恶意的猜测,那就更不堪了。
2011年美国热播的《传染病》,就描绘了一种新型病毒袭击世界时的景象,里面的反派就宣称连翘可以治疗新型病毒,其实背后已经暗中联手投资商,借抢购连翘的风潮赚了一笔大钱。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而连翘,恰好就是双黄连的主要成分。
你说巧不巧,一部电视剧,预测了9年后的中国。
更离谱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药物所不仅推荐双黄连抗非典,甚至宣称洁尔阴洗剂可以治非典。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当时网络还不甚发达,上海药物所甚至很自信的给出了自己的“实验办法”。
把人体细胞、SARS病毒、洁尔阴洗液同时放进培养板上,结果发现细胞一时半会没死,但SARS病毒没有感染细胞。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由此得出证明,洁尔阴洗液可以抑制病毒感染,而且无毒副作用。还给出了使用办法,那就是把洁尔阴洗液吸进呼吸道,进行消毒。
我信了你的邪,你这套逻辑不去吹茅台包治百病真是可惜了。
生理盐水,对非典病毒同样具备极强的抑制功能,我不用做这种破实验都知道结果。 
双黄连事件闹大后,钟南山院士出面了,说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无特效药。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这场闹剧,算是暂时划上了句号。 

说话要负责任

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长期以来,医学科研界就出现了一股假大空的习气,尤其是中成药领域特别严重。
以前的历次疫情,都有各种中成药出来宣称自己可以有效抵抗病毒,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证据。
先把这个山头占了,让病人吃一点试试,万一有效,自己就一炮而红了。
如果无效,那也怪不到自己头上,反正这个新病毒无药可治,自己也是好心。
说错了话完全不用负责任,蒙对了就大赚特赚,这简直是碰瓷。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双黄连并不是第一个冒出来占山头的中成药。
有人说,安宫牛黄丸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有人说,藿香正气口服液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有人说,绿茶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甚至有人说,槟榔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老实说,我更相信养猫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至少别人还做过大样本调查。 

2003年的板蓝根,2020年的双黄连

青木我其实也可以大胆宣布,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白米饭提取液中无法感染健康细胞,所以白米饭可以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治愈率高达90%以上。
每一个吃过白米饭的武汉肺炎患者,都有90%以上的概率痊愈出院。
青木本人,愿意对以上研究结果负全责。
我的结论,比那群信口雌黄的结论,其实要靠谱多了。
像这样完全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实验数据,就空口无凭下结论的行为,导致中成药在民间的信用度被大幅透支。
本来中药是个好事情,结果名声全被败坏掉了。
我信服的中药工作者,只有一个,那就是屠呦呦及其团队。
她们为了研发出新型抗疟疾药物,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做了大量实验和验证,终于提取出青蒿素。
屠呦呦的研究结果,可验证,可重复,经得起质疑和推敲,让人信服。
这样的人,才配叫中成药研究工作者,才能增加中成药的可信度。
那群说话不负责任,到处碰瓷,沽名钓誉的人,简直就是中成药领域的蛀虫,不断的侵蚀社会信任度。
从2003年的板蓝根,到2020年的双黄连,套路一直都没有变过,但是民智早已今非昔比。
其实吧,你要真用双黄连治病毒也可以,但要切记正确的使用方法。
喝的时候,脚下要踏准五行八卦的方位,心要诚,口中要念真言:

“妈咪妈咪哄,风火雷电冰,太上老天君,急急如律令”

另外,还必须要配上3个月大的黑色公猪的晨尿做药引子,才能发挥药效。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5NQRaiy2z_xEEfokNLOR5g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这两天,本来鸽稿鸽地好好的,结果,看到这么一条热搜: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果不其然,这么蠢的事情,还是又一次发生了。

气得我一口气没上来,手机都玩不下去了,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准备火力全开骂人了。

是的,无数次的经验证明:相对于热爱,总是SB给我更多码字的动力。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1

等我回过神来看,很遗憾,已经骂晚了,几分钟的时间,各大电商双黄连口服液已经全部卖光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更准确的说,但凡带有“双黄连”这三个字的东西都卖完了。各种颗粒,泡腾片,胶囊,无一幸免,都被抢空了。

可能众多药厂做梦都没想到,这笔横财发的会这么莫名其妙。

更可怕的是连兽药厂也跟着蒙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一大帮灵长类动物,去跟禽兽抢药吃,怎么下的去嘴呢?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你们让养殖户怎么办?真是脑子失火,殃及母猪,古人诚不欺我。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最后,连牙膏厂商和月饼厂商都跟着懵了起来: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经过我慎重的分析,月饼厂商懵的主要原因是过分高估了韭菜们的文化水平和识字率:

双黄连和双黄莲(蓉)是两个东西。

希望韭菜们一定要扎实掌握三年级及以下文化水平:

双黄连不是月饼,N95更不是诺基亚。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乡亲们,别出去抢购了,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如多吃点这个吧: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2

砖家们屁话一出,马上线上也卖空了,线下也排起了上百米的队伍,药店也涨价了,限购了,又是一幕让人熟悉的“抢购闹剧”: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各路良知学者,医生好不容易传播一点正确的医学常识,把大家劝住呆在家里,但是一帮药物所的猪队友放两句谣言,玩一些文字游戏,就又把大家搞到大街上排队抢购去了。

药物所这帮人,虽然肉食者鄙,但是,多少也念过大学,到处造谣,到底是蠢还是坏呢?

我想起了Soderbergh在11年拍的一个片子《传染病》,里面的几个情节很有意思:

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在几天之内就席卷全球,整个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恐慌和挑战,这个时候,一个鸡贼的造谣者出现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连翘?

我们看看双黄连的成分表: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再回头看看手机上的新闻: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真TM的讽刺装了一推车,推讽刺了,艺术果然TM的是来源于生活啊。

这些人吃“人血馒头”怕是都要吃上瘾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3

回过头去挖掘一下发布消息的上海那家药物所。

简直是臭名昭著,恶果累累: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这家黑心药物所,每当遇到困难危机,总是一马当先跳出来妖言惑众,使绊子,数次提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案,简直为了败坏中医中药的名声操碎了心:

2003年,搞了个研究,宣称“洁尔阴”是预防“非典”的良方: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细调查一下就发现,不久之前,19年的年底,这个药物所还宣称研究出了能够治疗阿兹海默的新药。

 

全球科学界17年都没有拿出一款新药,结果,他们做到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刚发布不久,马上,就被学界的方舟子和饶毅教授质疑造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全世界都克服不了的难题,最后这个药物所竟然只做了9个月的三期临床试验就认定有效,要上市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生产这个药的公司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起他们的著名智商税产品相信大家马上就明白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一个生产抗癌保健品的公司,一次又一次的攻克了世界级的医学难题,真是魔幻啊。

结果,有记者半夜电话打给了这个药物所,突击采访,发现他们的对此事的回应更是让人无语: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科学上的事情,你们不想说的太过?

 

砖家,我想骂人,我能骂的过一点吗?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果然,都是混社会的高手,说话还是会留余地,科学的事情不能说的太过,太特么有大师范儿了。

只想吃肉,不想背锅,这是准备先说一半,剩下的,让我们群众自己领悟吗?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4

药物所的砖家们虽然科研水平不咋地,但是语文水平至少是小学以上能力,文字游戏玩的炉火纯青,人家是这么说的。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看见没? 是抑制,不是医治,也不是预防。

身体里没病毒,你抑制啥呢?

正常来说,一个药物想要被科学的证明有效,至少要经过几个步骤呢?

第一步,动物实验

第二步,一期临床试验

第三步,二期临床试验

第四步,三期临床试验

专家们张口就来,但是实际才到哪一步呢?

 

「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乡亲们呐,连临床试验这一步都没做完好吧?就出来宣布有效了?

你们怕不是药厂派来的销售吧?

看了下他们所谓的研究: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如果是搞什么狗屁的体外实验,我也有一个科研结论:

 

60度的热水也能烫死病毒。可以显著抑制冠状病毒。当然,如果用100度的开水,效果自然更加拔群。

对了,以上科研成果,我也不想说太过,我愿意免费转让给药物所的砖家们,建议他们以身作则,多喝开水,喝得够多,最终一定可以和病毒同归于尽。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5

看见线下抢购一空,砖家们本来很高兴,结果网上骂声竟然也是铺天盖地,药物所的专家们也陷入了迷茫:

这届韭菜到底是好骗还是不好骗呢?

最终各路草药也被牛鬼蛇神们乔装打扮成“抗病毒神药”出来割韭菜了,一个一个争先恐后,生怕来晚了,韭菜根都被刨干净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眼看着藿香正气水,槟榔,香烟,甚至开塞露都被各路骗子委以重任。

躲在药架角落里的板蓝根哭出了声:

他想不通,自己到底比双黄连差在哪里?

03年都是主角儿,凭啥这次就只有双黄连呢?

话一出,被屯了十几年的那一大堆碘盐、白醋,洁尔阴都纷纷投来了无比赞同而且幽怨的目光。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6

关于所谓的双黄连能抗病毒的言论,第一时间腾讯医典和丁香园这样的医学科普机构早就出来辟谣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毕竟是药,也不能预防,大家千万不要乱吃,尤其是中成药,这玩意的不良反应太厉害了。

找到了一分13年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这里面明确提示:双黄连合剂这类药品极其容易造成不良反应,务必谨慎服用: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再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明书: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而且这么一个禁忌尚不明确,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药,你吃它干啥?

玩真心话大冒险吗?

现在医疗资源这么紧张,万一过敏,排队就医,再造成交叉感染,到时候就是大麻烦了。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07

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个事实:截止到29号,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结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做好消毒和预防,远离人群,在家里好好呆着才是最安全的防护手段。

科普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我们到底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让大爷大妈们戴上了口罩,远离了麻将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结果,这些不负责任的假消息一出,又要把这些人忽悠上街去排队抢药,真有效也就罢了,还有一堆副作用,这个关键当口,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就不单单是谋财了,更是害命。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在家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也管好家里的老人,不要轻信谣言,少去人多的地方,保护好自己就已经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帮助了。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恳请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

药物所和双黄连,骂人的事情我也不想说太过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4cnuxrpWFyVCfX6uuz8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