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5日,没有观众的东京体育馆,灯若星焰,人声鼎沸。
48岁的丘索维金娜,飞旋落地,张开双臂,如逆光的雅典娜。
八届奥运,最后一跃,她没能晋级决赛,但全场欢呼,已为她加冕。
掌声中,丘妈哭成了泪人,她笑着一挥手,告别一个时代。
一位“上海大姨”笑眯眯进场,身后跟着一位年轻少女。
年龄相差41岁,倪大姐用一口上海话娇嗲抱怨:“哎哟,听讲伊(她)老凶额。”脸上堆满了长辈的慈笑。
7-1梦幻开局,11-2疯狂暴虐,对方根本无还手之力。

第6局,11-8,倪夏萍力挽狂澜,三胜三负,打平!
鏖战51分钟,拖进决胜局,但倪夏莲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
没有记者,没有掌声,她背起包擦擦汗,像一个刚刚晨运完的大姐,悄然离场。
代代木体育馆,第37届世乒赛,一个叫倪夏莲的蘑菇头女孩,杀疯了!
当时,日本队时隔12年赢了韩国队,抱着“玉碎”的杀心,要和中国死磕。
她搭配曹燕华,一上来就把东瀛名将星野美香斩于马下。
第二场,倪夏莲和“乒乓王子”郭跃华混双,摧枯拉朽。
郭跃华快、猛、狠,“左撇子”倪夏莲怪、旋、扭,把对面打出了痛苦面具。
你一定想问,如此神人,为何不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呢?
1986年,倪夏莲坐上了飞往德国的航班,2年后,兵乓球才正式成为奥运比赛项目。
人在他乡,倪姐没啥消遣,唯一的乐子,就是去俱乐部打打球。
卢森堡国家队的教练看过她的比赛,知道她去德国后,就想把她弄过来。专门找了个俱乐部,请她当教练兼运动员。
白天,二人对战狂练,夜晚,师徒钻研战术,讲到兴起,穿着拖鞋直接开练。
国乒功底+欧洲战术,倪姐的世界排名从60直冲前十,势如破竹。
倪夏莲曾有机会参加1996奥运会,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入籍年限不足,而没有参加那次比赛。
到了2000年,37岁的倪夏莲这才踏上了奥运会的赛场,冲入女单16强。
回国后,由于年龄增长和照顾家庭,倪夏莲又一次放下球拍。
“我是倪夏莲,土生土长的上海宁(人)。”这是倪姐最爱的自我介绍。
北京奥运,倪姐看起来不像身负重命的运动员,更像一个回娘家的“上海大姐”。
比赛时,她比以往都兴奋,赢了球,马上大喊一声,跳起半米高。

一休息,她就带着老公出去吃好吃的:“我们天天吃烤鸭,太嗲啦~”
“家里搞奥运的氛围塔浩(太好)啦,咱们中国队真的强!”
北京奥运后,倪姐打算挂拍退役,卢森堡一听,急了……
“你不打,卢森堡人民不同意,全世界人民也不同意!”讲得那叫一个夸张。
倪姐笑说:“三天两头就来找我,搞到我都不好意思了,那就打呗!”
倪姐也够实在,直接给卢森堡包圆了伦敦奥运、里约奥运、欧锦赛、世兵赛……
年龄渐长,体力下降,她自知不是年轻人的对手,但倪姐也不是吃素的。
2015年,52岁的倪姐4:3打赢了福原爱,技惊四座。
2017年,54岁的倪姐对战国乒队头号种子丁宁,穷追不舍,几次拉成平手。
2019年,56岁的倪姐混双遇上了许昕和刘诗雯,实力悬殊。
但倪姐却笑得很开心:“哎哟,我那个球直接瞄准了许昕哈哈哈哈。”
“如果我整天考虑输赢,身体和心理吃不消,硬拼没意思;我就是享受的心态,就算参加奥运会也和丈夫、儿子在一起享受生活。”
今年奥运,她和老公背个包就去了东京,遇上记者,还忍不住喂狗粮。

倪姐任性,别人打比赛饮食都要严格控制,她偏偏喜欢喝可乐。
中场休息,老公就从包里给她拿出来,喝一口,打个嗝,管你输赢,爽了再说。

离场时,倪姐看到中国记者,就像遇上老乡,笑嘻嘻地跑过来。
还忍不住唠了会家常:“我三年多没回上海了,想死小笼包和粢饭糕,你们记得帮我多吃点呀!”

当问起她会不会参加下一届奥运时,倪姐伸出手指,意味深长一笑:
“我身子可以,体育还是要搞的,顺手参加个奥运会,也还行。”

可谈到是什么支持她打下去时,倪夏莲却收起了笑容,一字一句地说:
在倪姐卢森堡的家里,种满了香菜和荠菜,有空的时候,她会给家人包上海小馄饨。
角落里,那柄左手直拍,依然等着它的主人,再次登场。
我知道,也许有一天,倪夏莲年事已高,再也杀不进奥运会了。
也许有一天,乒坛更新换代,再也无人记起一位老将的传奇了。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