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作者  梁建章 黄文政 

来源  绕梁说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无数人刚起床就被那个名为《后浪》的视频刷屏。对此心甚感慨者有之,对此心存质疑者亦有之,而在无数有关“前浪”和“后浪”的讨论中,我们却想煞风景地问一句:后浪没了怎么办?
不管人口素质上的“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是否成立,出生人口数量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下一代人口的数量只有上一代的一半,那么能掀起的浪潮注定会小得多,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活力。很遗憾的是,这偏偏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家卫健委尚未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或今年任何一个月的中国出生人口数据,但我们根据2019年出生人口数据以及育龄女性人数锐减等因素的分析,认为中国出生人口在未来几年继续下降毫无悬念,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几乎不可能扭转。
一、2019年出生率跌至有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比上年减少58万。这是继2017年以来,出生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按公布信息,在中国人口规模首次突破14亿的同时,全年出生率仅为10.48‰;该数据跌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我们在2019年5月15日发表的《不要让中国经济的大海变池塘》一文中曾预测,2019年的出生人口会继续减少,但降幅相对于2018年的200万会有所放缓。最新数据与我们这一预测大致吻合。
由于2019年是金猪生肖年,“猪年或成生育高峰年”的言论在2019年年初一度热传。但金猪年份的生肖偏好丝毫没有扭转出生人口的下降,这是需要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的又一佐证。然而,这种本该顺理成章的结论却受到未经证实的消息的干扰。
在2019年11月下旬,一则标题为《2019年出生人口预计约1100万,断崖式下跌》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为此,我们曾撰文《今年出生人口是否只有1100万》提到,如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出生的1523万是准确的,2019年不太可能跌到1200万以下。反之,如果2018年实际出生人数像《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的表格8-4-2显示的仅有1362万,那就不能排除2019年的出生人口只有(甚至不到)1200万。
尽管我们对流传的1100万数据未下结论,但那些曾为这一数据所深感震惊的人,看到最新公布的1465万,尤其是见到中国人口首次突破14亿,反而可能在心理上觉得,原来低生育率危机没有那么严重,甚至以为放开生育都没有那么迫切。
针对2019年人口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人口出生率还是在10‰以上,应该是很大的出生规模”。他还提到:  “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达到了59.5%,还维持在较高水平。” 
但实际上,1465万出生人口对应的10.48‰的出生率,不仅是中国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也是一个完全无法维持人口稳定的出生率。即使未来出生人口能奇迹般地保持在1465万而不再下降,哪怕所有人平均活到95岁,中国也维持不了现在的人口规模,更不用说出生人口继续大幅萎缩已没有任何悬念。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年度出生人口数据是基于抽样调查并结合其他数据得出的。从1994年到2010年,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都要大于2010年人口普查回测的数据,超出3万(2009年)到468万(1997年)之间。
目前与2019年1465万出生人口数据略为相关的是,公安部在发布的《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中表示,截止年末,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报告还提到,从2019年出生登记情况来看, 只有44.7%的新生儿未在出生后一个月内进行出生登记。假设在出生第一个月后,未进行出生登记的新生儿在后续每个月有相同的比例进行登记,那么一年12个月中,累计未登记的新生儿数量相对于月登记数的倍数= 0.447*(1-0.447^13)/(1-0.447) = 0.808。由此推算全年未登记的新生儿数量为85万(1179*0.808/(12-0.808))。即使把这个数据翻一倍到170万,全年出生人口也只有1349万,比1465万要差116万。不过,2019年实际出生人口到底是多少,需要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才能更好判断。
至于本文提到2019年中国出生率跌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可从两方面来进行验证。如下表第2列所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49年到2018年的出生率最低值是2010年11.9‰。而在1990年以前,出生率最低也有17.2‰,在1957年之前更是从未低过30‰,没有理由认为1949年之前的中国近代生育率会低于15‰,更不用说2019年的10.48‰
考虑到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未必准确,我们再使用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回测各年的出生人口,并将相应的出生率列第2列。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列出生率数据与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出生率在某些年份有较大差异。但2018年之前的最低的出生率10.66‰,也高于2019年的10.48‰。
表1.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梁建章:后浪没了怎么办——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
注1:各列主体数据为出生人口(万人); 前两列括号里的数据是出生率(‰)。
注2:第1列的出生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查询(http://data.stats.gov.cn/); 出生人口则由出生率*年中总人口计算。除1949年使用年末总人口代替外,其余年份年中人口为当年年末和上年年末总人口的平均。
注3: 第2列的出生人口数据在2010年以前是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已知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回测,2010年和之后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出生率为回测出生人口除以年中总人口。
上表第三列是近期在自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中国历年出生人口。这个来历不明的数据在1953年和之前严重错误。比如,其1949年的出生人口仅1275万,但有分年龄数据的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各次人口普查对应的23岁、41岁、51岁和61岁人口分别有1428万、1301万、1391万和1303万。即使按被认为低估的25‰的婴儿死亡率计算,1949年出生人口也在1800万以上,不可能低至1275万。
由于该数据的严重错误都主要出现在1953年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前,我们猜测这些数据来自于普查之前的某些官方资料,在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官方一直误以为中国仅有四亿多人口,虽然普查后发现,中国在1949年就有5.4亿人,但新中国建立之初只有四亿人口的说法却以讹传讹,一直流传下来,以至于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依然误以为此。
严重错误的数据广为流传,却不能得到有效更正,非常令人忧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关系到民族未来重大议题的基本认识上可能存在严重偏差。实际上,中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已经如此清晰,我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海外主要媒体都可以说心如明镜,而国内很多人依然是浑然不知。这种现象值得警醒。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特别将错误数据列入上表,也希望百度改进搜索算法,避免推荐这类不实信息,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今后不要再转发明显错误的数据。不管立场如何,拒绝错误的信息是任何有意义的言论和行为的基本前提。
二、一孩生育率与二孩及以上生育率双双下降
为了更深入了解出生人口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考察年度抽样调查数据中的分孩次年龄别生育率。由于2019年的该数据还未公布,我们把2018年的抽样调查生育率数据,先用到由2010年人口普查及后续生存率推算的2018年女性年龄分布上,由此推算得出2018年的出生总数为1531万,其中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分别为630万、767万和135万。
这些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523万的出生人口以及二孩占50%的数据非常吻合,一反2011年到2016年,年度数据比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要高出250万到520万的常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018年抽样生育率数据,比较准确反映了国家统计局用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所呈现的人口状态。
我们再使用2018年的分孩次年龄别生育率来回推2019的出生人口,这相当于假设2019年各年龄生育率与2018年相同来推算2019的生育状况。由此得出的结果是,2019年会出生1490万人。这个数字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65万要多出25万人,其中一孩多出9万,二孩及以上多出16万。这反过来说明,2019年的一孩和二孩生育率都要低于2018年;金猪生肖不仅没有阻止出生率的下降,甚至也没有阻止生育率,尤其是一孩生育率的下滑。
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引发的二孩堆积效应在逐渐释放,二孩及以上生育率下滑并不意外。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如果不是金猪生肖年,2019年生育率会有更大幅度的下滑。因为所有人都是生了一孩后才生二孩,所以在生育状态相对稳定时,二孩人数迟早会降到低于一孩的水平。可以说,二孩超出一孩越多,说明暂时性的堆积效应及年龄结构波动对出生人口的贡献越大,也意味着未来出生人口下降空间越大。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进行的生育状况调查,现有一孩的已婚妇女中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仅为27.3%。即使我们把这个比例乐观地放大到50%,并假设所有打算生育二孩的女性都能成功生育,那么在生育状况稳定后,二孩数量也只有一孩的一半左右。
因此,在二孩生育堆积结束后,即使一孩数量能维持在2019年的593万的水平,一孩加二孩只有890万,按目前比例再加上三孩及以上,出生人口也会跌破1000万。更重要的是,除非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以上,出生人口下跌不会见底。按目前的生育率趋势,出生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就是26到30年的时间萎缩一半。
二孩堆积生育只是对过去亏空的有限补偿,对未来人口的预示更多体现在一孩生育率上。从2011年2018年,一孩生育率依次分别为:0.670、0.797、 0.775、0.720、0.556、0.686、 0.668、 0.643。而根据公布的2019年的593万的一孩数量反推当年的一孩生育率仅为0.633,也比2018年还低。
由于对生育一孩从未有过限制,不存在瞒报一孩的动机,除了抽样偏差外,低报一孩生育率可能性不大。如果说2016年以前的总和生育率相对于国家统计局公布出生人口偏低,近年总和生育率则与国家统计局公布出生人口吻合,但一孩生育率却依然在继续下滑。
女性放弃或推迟生育都可能拉低一孩生育率。如果是放弃生育,那一孩生育率下降之后不会回升。但如果只是推迟生育,那一孩生育率会先降后升,当然前提是推迟生育的女性,在未来想生能够如愿。
近年来,一孩生育率总体上不断走低,低迷如此之久却依然没有出现反弹,让人越来越担忧一孩生育率低迷会成为常态。值得提醒的是,即使一孩生育率最终回升并稳定在0.7,那也意味着30%的女性将终生无孩。在金猪生肖的2019年的,一孩生育率依然继续走低,说明目前生育主力90后中,越晚出生的人生育意愿越低,这进一步加重了对未来生育率低迷的担忧。
三、中国人口面临大幅萎缩——人口即命运
 
决定未来人口趋势的关键指标是总和生育率。如果生育率处于2.1左右的更替水平,那么孩子辈与父母辈的数量会大致相同,出生人口将维持稳定。但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的1465万的出生人口推算的2019年的生育率也只有1.47左右。由于2019年出生的二孩中至少有一半来自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去除暂时性的生育堆积,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仅有1.1左右。这个生育率远低于欧洲和美国,也显著低于日本,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同处世界最低之列。由于长期一胎化政策的影响,中国城市已把生育一孩当成了默认选择,农村在向城市看齐。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未来10年,处于22岁到36岁育龄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将锐减30%多,这也为近年结婚人数的快速减少及一孩数量的不断下滑所印证。随着二孩堆积生育趋于结束及育龄女性数量的锐减, 中国出生人口很快会降到1000万以下。但由于年龄结构的关系,中国出生人口的下跌是台阶式而非均匀的。建筑目前面临的是新中国出生人口的第三次跳水,在此之后会相对平缓一二十年,紧接着又是一次大跳水,
避免出生人口的这种台阶式跳水的唯一办法,是大幅提升生育率,但目前可预料的几乎所有因素,比如进一步城市化、教育水平提升、生育年龄推迟、育儿竞争白热化无一不在进一步挤压本来就极低的生育意愿。不要说提升生育率,未来能维持生育率不再继续下滑就算幸运了。但即使中国能够幸运地将生育率维持在1.1的水平不再下降,相对于2.1的更替水平,出生人口会以每代减少48%的速度萎缩。
出生人口的持续萎缩最终一定会导致总人口的加速萎缩。但由于过去在高生育率时代出生的人口依然存活,总人口的萎缩相对于出生人口的萎缩有相当长时间的滞后。虽然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代就低于更替水平,但中国总人口目前依然在缓慢增长,在未来几年才会开始步入萎缩。
总人口的萎缩速度最初会很缓慢,之后逐步加快。等到超低生育时代出生的人口步入老年,在预期寿命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总人口的萎缩速度就会接近出生人口的萎缩速度, 即每代人减少48%,这大致相当于中国总人口以每30年减半的速度萎缩。
也就是说,目前的生育状态持续下去,中国人口并不是跌到五六亿就稳定了,而是在跌到这个水平之后,会以更快速度跌到两三亿,再跌到一亿甚至几千万以下。长期超低生育率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内生性变化,因而具有巨大的惯性, 其后果就是总人口的加速萎缩。那种认为等到中国人口大幅下降以后,只要鼓励生育就能让人口停止下跌的想法只是异想天开。
2020年1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普京强调:“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 他说,对俄罗斯人口的悲观预测让人警觉,应当在下个十年中期之前保证出生率增长。俄罗斯面积是中国的1.78倍,而人口只有中国10.29%。俄罗斯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而且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俄罗斯有大学学历者在人口中的占比居世界首位,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独占鳌头。
但这些人口控制论者所向往的完美特质,并没有带来一个繁荣和富裕的俄罗斯。除了在人口规模更大时的前苏联留下的军事工业和出卖自然资源外,俄罗斯在通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几无地位。俄罗斯目前的GDP总量大约只相当于人口比它少15%的广东省。不仅如此,虽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俄罗斯目前1.13万美元人均GDP也仅比中国略高,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被中国超过。
更重要的是,人口稀少也没有让俄罗斯人生活更舒适。俄罗斯的饮食、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业远不如中国丰富和繁荣,基础设施更无法与媲美。俄罗斯人均住宅面积在2018年不到26平米,而中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就有39平米,即使按照0.7的使用面积比,人均也有27平米。甚至俄罗斯的大城市也比中国大城市更拥堵。根据TomTom 和Castrol的排名,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道路拥堵都要远比北京上海严重,而莫斯科每公里地铁承载的客流量却要比北京和上海高出二成到三成以上。更不用说,中国有数十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供人们选择,而希望去大城市生活的俄罗斯人只能去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外。
所有这一切背后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原因是,俄罗斯人口数量不足以形成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又相对独立,不能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那样成为更大的西方体系的一员,从而享受更大体系的规模效应。可以想见,如果俄罗斯有十亿人口,那么一切都会不同。归根结底,人口,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才是一国最大的财富。
实际上,绝大部分世界精英深刻了解人口规模对国力和文明的战略性意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主笔机密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200号文件(https://archive.schillerinstitute.com/strategic/NSSM200.htm),旨在采用各种手段说服和诱导发展中国家控制本国人口,以确保美国的战略和安全利益。
遗憾的是,中国至今仍然没有全面放开生育,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梦寐以求的人口规模优势却在中国被当成劣势来消减。即使存在二孩生育堆积因素,目前中国的生育率也已经低于俄罗斯。在二孩生育堆积结束后,中国的生育率更是远远低于俄罗斯。面向未来,提振生育率到更替水平以上,才是确保中国可持续发展乃至延续中华文明的唯一选择。
如果没有足够人口数量的支撑,所谓的“后浪”也就无从发力。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年轻人群注定是最受关注的群体。而我们希望,今日的青年们能在生育政策方面获得更多的鼓励,唯如此,才能让二十年、三十年后的“五四青年节”变得更有意义。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实在没有理由再拖延了。继续拖延,只会让“后浪”的势头变得越来越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nIwpRXCgHkzsuR7Ly4p7w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文|坏土豆
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 iamhtd )(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中国,还要多久赶上美国,可能是现在到未来10-20年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中美怎么来做对比呢?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美对比
如果是军事实力的对比,中国可能50年也赶不上美国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美国有374个海外驻军基地,有30万海外驻军
有12个航母编队,6800枚核弹数
美国的军费是全球2强到全球10强的总和
这些对比中国都是碾压级的优势,但是美国的军事目标,全世界都很清楚,以军事实力为基础,以美元为金融工具手段,便捷的对全球各国进行洗劫,让全球承担美国的膨胀,消化美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美国的军事目标是奴役全球。
中国根本没有这个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保障自己领土的安全
所以,以军事实力做对比,可能永远都追不上,或者说没办法对比,根本性目标不同。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对比农业,中国也很难追上美国,美国拥有最好的地理环境,仅仅一个北美大平原15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中国平原的总面积。美国如果开足马力发展农业,可以养活全球。
这个是国家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改变不了,如果要超过美国,除非具备碾压式的科技优势,至少可能需要50年。
中国也没有想在这个方面超过美国,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农业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没有哪个国家依靠农业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农业的战略目标是全力保障三大主粮的安全,即使西方世界全面封锁,也让人民永远不会有面对饥饿的可能。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对比工业,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是第一大工业国,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的工业产值比美国、日本、德国的工业产值加起来还要高,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将在未来的10-15年占到全球工业产值的40%-50%
美国的工业霸权已经彻底的失去,从奥巴马到特朗普无一不梦想工业回流,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
其实让工业回流美国,这根本就是个悖论,如果将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全部搬到美国,以美国的人力与支出,从源头就开始提升成本,以手机这样的产品为例,全程美国制造,到最后价格至少翻5-10倍以上。
没有中国,美国的一些工业完蛋的更快。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对比科技,面对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的基础,现在是中美双强的格局,在全球顶级AI的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占据了42%以上,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以50%的增速在增长,远超全球20%的复合增长率。
中美科技战处于关键时刻,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与准备上更为充分,并在未来科技的信息高速公路,即基础设施5G上占据了全球50%的市场,超过西方国家企业的总和。
而美国非常清楚的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无视游戏规则,政府直接上台参与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中美科技战的最终结果,要看美国逼中国到什么份上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如果美国孤注一掷,如同战机领域一样,联合所有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技术进行封闭,那中国就只能崛起的更快,最后开发出歼-20,带动了一系列比如3D打印、高分子材料、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TS光电瞄准系统、隐形涂料技术等等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只有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创造掌握的,要知道优秀的东西不是任何人说模仿就能模仿得来的。
中国开发氢弹,同样是完全独立的环境,没有人提供技术支持,最后硬生生的搞出了更为领先的独立的于敏结构,在开发速度上完胜英法美俄。
如同原子弹的开发,有苏联的援助,可以,没有苏联的援助,最后自己用算盘打出来
中美科技战,结局已确定,就看芯片上美国是想让中国人自己开发,还是让高通这些企业最后还能挣几波钱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对比GDP,全球格局中美双强,是唯二的两个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现在GDP比美国还差了35%左右,但全球各政府都很清楚,中国超过美国的GDP仅仅是时间问题,美国,当然更清楚,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不惜用上一切卑鄙的手段
按照正常的速度,中国将在15年之内GDP追上美国,当然,也取决于美国自己有多作,特朗普的首席战略顾问非常清楚,告诉美国:「美国围堵中国的窗口期,最多只剩下5-10年,一旦窗口期错过,美国将再无可能遏制中国发展」
在数据上,中国追上美国,指日可待,但是这只是账面上的
国与国的竞争,数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要赶上美国,还少一味药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这个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数据很重要,但数据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否则,就不会有战争的存在
德国打到莫斯科城下,双方统计学家开个会,核算数据,算出来德国的人更多,钱更多,莫斯科直接打开城门投降,算出来苏联的钢铁产量、工业能力更强,德国直接退军
这样不更好吗,打仗,双方的经济都在消耗啊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1937年,中国反抗日军侵略的战争正式开始,当年的数据如下

日本钢产量是580万吨,中国只有4万吨

日本煤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只有2800万吨

日本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只有1.31万吨

铜产量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

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每年可以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

坦克,日本一年就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

汽车,日本一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还是一艘也造不了

算个帐就行了,不用打仗了啊,这个数据,怎么打?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每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是无数人的牺牲和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1950年5月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国组织全球最强的16国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屡次犯我边境。
1950年8月27日,美国P-51型军用飞机2架,侵入丹东市浪头机场上空,扫射2分钟,打死机场工人3名,打伤19名,击毁卡车2辆。
8月29日 美军飞机4架沿宽甸拉古哨、长甸河口、古楼子一线扫射,打死渔民4人,打伤7人。
9月22日 美国B-29型轰炸机1架,侵入宽甸拉古哨上空侦察,继而飞抵丹东市区上空…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机越境侵入丹东市上空7023次,扫射54次,轰炸21次,投弹149枚,炸死中国平民152人,重伤132人,轻伤388人,炸毁房屋2959间以及许多重要设施和大量物资。
当然,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不应该入朝,认为美国不会入侵东北,他们这样想只有一个原因,美军战斗机的炸弹永远落不到他的头上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开始了英雄史诗般的抗美援朝
是年,美国GDP总量是1455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中国GDP仅为美国的10.3%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为了祖国的独立、自强与安宁,14万优秀的中华儿女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但是,牺牲的,可不仅仅是只有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战争爆发后,北京的文艺工作者召开了大会,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
我们曾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在这和平与战争的紧急关头,在正义与野蛮搏斗的年代,我们一定不能辱没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们要举起我们的笔来,开始我们的行动。我们每一支笔,都是抗美援朝的有力武器,我们要用它来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抗美援朝的作品。
让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每一根线条都充满着愤怒与力量,像炸弹一样,像子弹一样,去射中敌人,鼓舞起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
宣言最后说:我们要组成一支强有力的文艺队伍,组成一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文艺大军!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在抗美援朝中,无数的文艺工作者奔赴前线
田汉、程砚秋、马连良、连阔如、侯宝林、曹宝禄、常宝堃、高元钧、魏喜奎、良小楼、关学曾等数十位曲艺界的著名演员都赴朝在前线为志愿军战士演出。其中,1951年4月23日,常宝堃在前线演出过程中遭敌机轰炸,光荣牺牲。
豫剧大师常香玉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奔走全国艺演数百场,最多一天连唱八场,把孩子百日的金银锁子都拿出来卖了,和义演费用一起捐了,给志愿军买了一架常香玉号战斗机。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梅兰芳,一场演出可以挣十根金条的京剧大师,奔赴朝鲜慰问,演唱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并自己用积蓄给志愿军买了一架战斗机。
梅兰芳与马连良,在朝鲜开城同台演出打渔杀家」,同时还有程砚秋的锁麟囊,周信芳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巴金两次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前后在坑道里呆了一年时间,用笔采访记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而这一切的支点,是无数中华儿女的付出与努力,支撑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打败了全球最强的26国联军。
在数年后的越南战争,无论面对多大的战略目标,美国始终不再敢越过北纬17度线一步。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时间过去了70年,美国GDP增长了49倍,而中国增长了372倍。
但是,GDP涨了,是带来不了民族自信的
中国舆论战打得异常艰难,美国纠集几十个多家抹黑污蔑中国,有人给强盗递刀子的时候,百万中国人在后面叫好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我仿佛又看到了两百年前,八国联军侵我中华,无数中国人看热闹,关我屁事!
带路党更是前仆后继,生怕去迟了自己没机会。
中国能否追上美国,就是GDP吗,GDP赶上了美国,也不代表中国比美国强。
中国要追上美国,还少一味药,就是民族自信。
没有这个,无法想象中国能作为一个强国。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国,是日本唯一的希望
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人移民美国,在美国国旗下,宣誓对美国效忠。还有很多中国人跑到美国当兵,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成为「美国人」,他们绝不在乎对曾经的祖国开枪。
这些,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土地的权利,这是「天赋人权」。
但是,很多的大学教授如方方的朋友梁教授,还有罗永浩「精日」,我始终想不通为什么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日本首相安倍,奋斗了一辈子,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国家,所有的努力,皆为此而来。
真的当日本人变态吗?安倍见普京赔笑脸,一路小跑,见特朗普被羞辱,被呵斥还要陪笑脸,拍个照片位置都不给留
给特朗普当司机、当球童,还动不动挨骂
安倍有什么办法,看看被美国控制的媒体和反腐机构,看看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照片被日本媒体刊登,你当安倍不难过?
到日本的留学生、中国游客,都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日本的电视媒体几乎没有什么关于政治和国际时评的
这,很正常
你让他们说什么?国家领空都不能自主,美国大兵强暴日本女人只能忍了,全日本到处都是美国的军事基地,想和中国修好外交关系生怕美国不高兴,你让日本人讨论政治,不是打人家脸吗?
安倍近期又去参拜靖国神社,很多中国人都无感了,他就这点精神寄托了,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像个首相吧。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获得一些精神的支撑和力量。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在胁迫下,日本只能当美国的狗,可惜,很多中国人羡慕的不得了,非常希望也能去当狗
我真的很纳闷,做个人不好吗?
能够自由的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是多少日本人现在的梦想啊,他们是多么的羡慕中国,因为中国在70年前,已经把日本人的终极梦想实现了
炮击紫石英号,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击溃美军于38度线,让美国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一步
以上4条,日本一条都做不到,想都不敢想。
这些,都是很多日本政治家一生的梦想,也许永远无法实现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人的一生,幸福感很多时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很多人放弃自由的祖国,移民到日本,每天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领导人被嘲笑,被欺凌,出国后这个话题被人当谈资
可曾舒坦?
你别看安倍被特朗普胁迫,干了很多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但他心里清楚的很
中国,是日本唯一的希望
只有中国真正的强大了,才有能力、有机会改变美国奴役全球的局面,让日本解放出来
单靠日本,永生永世没有任何希望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些人到底多想当奴才
鲁迅在百年前就已经总结:中国有两个时代,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中国盛产公知,绝对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比不上美国,有朝一日,中国的经济全面超越美国,中国依然还是盛产公知
中国有不世出的英雄,中国也永远盛产想做奴才的公知
2018年,深圳GDP超过香港,继续一路向前,深圳南山区的人均GDP碾压香港
2018年,南山区人均GDP在全球各国和地区中能够排在第16位,低于48946美元的圣马力诺,高于48517美元的德国。至于我们曾经只能仰视的西方发达国家,比如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英国、以色列、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统统都被南山区甩在身后。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有什么用?
我在南山区,好多的人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送到香港受教育
香港的立法、教育早被一些势力规划与干扰了,就是教香港青年做奴才,做废青
香港大量的反智教育,歪曲历史,培养怪物。
来深圳的香港青年、台湾青年,当他们看到真相,有谁不羡慕大陆的,只要知识能匹配,能力满足,有多少愿意留在大陆不回去的
合着一些中国人,有钱就这么爱孩子,从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香港去受殖民主义教育?受奴役的教育也能显示你的优越感?
这是GDP的问题吗?南山的GDP不是碾压香港了吗?
没有钱,可以受自由的教育,有钱,可以享受去当奴隶的教育。这就是差别,我凭什么和你一样?这也是优越感?
中国人在英国,有20万小留学生,你说大学生到英国,到美国去留学,大家都理解,增长下见识,开阔下眼界,多交几个朋友,从小送到英国,不就摆明了是想拿英国国籍吗?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中国的GDP不是早超过英国了吗?一些恨国党不负恨国之名,老子恨不恨你,和有没钱没关系
你真的当那些送小朋友出国的爹妈是为了孩子好或者说是为了攀比?
我没有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只能去查资料,知乎上看了10多个英国小留学生的留言,他们只是感到孤独,希望回到祖国,希望在父母身边
奈何爹妈懒得管他们,送到英国可TM的省事了,一年打几个电话就可以了,孩子从小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些人根本懒得做爹妈。
现在疫情爆发了,才想起自己有个儿子或女儿在国外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生了孩子,求你们对孩子负责吧,别安慰自己说英国的教育比中国好了,自己认真学习下,了解下实际的情况吧
我可以告诉大家,按照西方的评价标准,中国的大学质量是永远赶不上西方的,香港乱成一锅粥,香港中文大学的西方评价标准也要比中国高
中国如果想按照西方的评价标准来,今生今世别想超过西方,永远给西方牵着鼻子走,给国际性的期刊交了多少钱了?中国科技是靠这个起来的吗?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想拿诺贝尔奖,去黑中国啊
想在国际期刊发论文,给我交钱啊
想拿奥斯卡奖,去告诉大家你们有多黑暗啊
想在国际教育排名靠前,教育「民主自由」啊
……
当然,大量的人是会告诉你英国大学的质量比中国好,留学机构要吃饭啊,不忽悠你钱从哪里来?
求你对孩子负点责任吧,好好听听留英学生怎么说,看看留英回来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当然,对有些人来说,一定要给英国贡献GDP,这个钱不花在英国不舒坦。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英国,是名副其实的被美国坑爹,现在只能做美国的仆役
日本,是美国的一条狗,用尽全力想挣脱锁链,换来自由的国家
香港废青,是想做美国的奴才做不得
奈何,高速发展的自由中国,多少中国人正在努力的奔向做狗的路上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才是中国赶上美国最需要的!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国,在哪里超过了美国
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有时候比的不仅仅是数字,在很多人的心中,中国早就超过了美国
98年洪水,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解放军用血肉之躯组成堤坝,抵抗洪灾,被大水冲走,后面的战士再补上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2006年汶川地震,15勇士不顾生死惊天一跳,从海拔4999米空降汶川地震震中地带,打开了空中救援通道。
2020年疫情爆发,美国大批民众等死,面对记者的质问,特朗普只好说:这就是命运
中国万众一心,数百队伍驰援武汉,尽管在初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所有人看到了,这是个公平的国家,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抗疫面前,国家对你绝无二心
看看美国卡特丽娜飓风后美国政府管都不管,疫情爆发所有的美国政客只想甩锅和推卸责任,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中国在多少人的心中早就超过美国了,这些和GDP毫无关系!
中国人民所作的这些壮举,在美国永远永远不会出现
日本、韩国、德国是多么的羡慕中国,能够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战
戈尔巴乔夫多少次在公开场合忍不住抹眼泪,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让苏联解体而后悔不已
曾经号称自由的法国的多少总统,能羡慕有一个团结而奋进的中国
印度的多少政治家,敌视中国的同时愤愤不平,为什么中国能出毛泽东,能打造一个独立自强的国家,而印度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们在大山中基建,在穷山恶水上修路,让最贫苦地区的孩子也能有教育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最落后地区的省份GDP都已经超过了越南和印度
中国的贫困人口,每年以看得见的速度在下滑
中国的多少革命前辈和学者在几百年前的梦想,不就是公平吗,现在的中国,是多少人为之奋斗一生而没有看见
面对这样的祖国,在多少人的心中,早就超过美国了
多少政治家羡慕中国,奈何中国一些公知只想做狗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
很多人在后台留言:你为什么看好中国
我有什么理由不对中国有信心呢?
14年我和朋友到日本出差,和原来就比较熟的几个日本朋友聊天,结果聊HIGH了,我朋友问一个日本人,你知道横田空域
然后气氛很尬尴,我马上转移了话题,两个人的时候我把朋友一顿狂骂,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美国在二战后打造的联合国为中心的政治体系、WTO为中心的贸易体系、布雷顿森林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正在不断的变化,奴役全球的美国霸权因为中国的崛起正在逐渐的崩塌
自由的中国,是多少国家心中的向往和希望的寄托
中国,也是全球打破美帝霸权的最后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而自豪,也应该为自己自豪
英国,靠着羊吃人,将农民驱赶出他们的土地,让他们一无所有,完成城市化和资本的积累,借助一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巧取豪夺、贩黑奴、卖鸦片,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日不落帝国的旗帜插遍全球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美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靠着对印第安人的疯狂屠杀得到了北美大陆,对周边的国家强取豪夺得到大量的土地,依靠一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横财,靠美元洗劫全球,肆无忌惮的制造区域动乱和战争
中国,既不能偷,也不能强,还要面对西方世界的围堵,不想做西方的奴隶,就只能靠自己
中国的强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父辈的恩赐,是农民的血汗、工人的奋斗和军人的牺牲,我们的上一代,拿着微薄的工资,事实上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用于国家建设,攒下了宝贵的资本,他们几十年的奋斗,换来了今天的盛世。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今天,欧美还可以靠他们祖辈建立的游戏规则和积累过着舒服的日子,而我们还是过的是比较辛苦,有时996的生活状态,工作经常面临巨大的压力,收入依然比不上在欧美,可能只有美国的1/5……
美国恨透了勤奋的中国,事实上,最关心中国人的必然是美国,自己人民死了没关系,疫情爆发了没关系,但是不能让中国人累,不能让中国人苦,中国的人权一定要照顾好……
要赶上美国,中国还少一味药
拿那么点钱,还存很多钱,没有赌博、吸毒。努力工作,赚的钱存。存了以后,国家也不乱花,去搞中国制造2025。这是要美国命的,这是在科技和生产力方面超越它。这是现在美国恼羞成怒的地方。
美国最希望的,就是中国同一些南美国家一样,国家滥发福利,牺牲未来,得过且过,这样的中国,会满足美国的一切梦想
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和国家一起在积累财富,是为了最终在关键性的15年,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为我们而骄傲与自豪,让他们在幸福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气。
如同今天,我们对我们父辈的骄傲与自豪!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ST_C0fAYqODkbVlvNiknQ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前言

口罩产能一个月翻12倍,为什么我们依然不是制造业强国?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前几天,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答记者问时公布了一个数据:4月24日这一天,中国出口了10.6亿只口罩。

 

1月底,我们在研究口罩生产的文章里自信写道:“目前中国口罩最大产能是2000万只/天。即使大胆翻个倍,这个数字达到4000万只/天……”

 

现在再来看,我们对于中国制造的想象力还是过于贫瘠了。据新华社消息,2月29日我国口罩日产量就已经达到1.16亿,是2月1日的12倍。

 

快速大幅扩产背后,许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直接转产口罩,比亚迪和上汽就快速研发生产了口罩机;全产业链提效动作也非常迅速,中石化紧急上马10条熔喷布生产线……

 

疫情之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

 

许多人也开始关心,中国制造,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今天我们就比较一下各个国家的数据,跟大家一起感受感受。

 

 

01

受益于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

中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中国目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截至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球的27%,高出第二名美国10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全球范围内第四次大规模制造业迁移的结果。
制造业的第一次大规模迁移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第二次迁移是在20世纪50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制造业第三次大迁移完成。
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这一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日本,全球排名上升至第2。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正式成为制造业输出第一大国
站在全球比较的角度,现在各国制造业的体量差距其实很大。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TOP 2制造业大国,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就已经占到全球的44%;紧随中美的制造业8大国,占全球比重之和仅为27%。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体量,遥遥领先,举足轻重。
 
从制造业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值来看,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对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更加重要。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本国GDP的29.3%,日本和韩国都是21%。而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仅为10%左右。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看完上面这些数据,我们完全可以不心虚地说,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但是,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依旧十分明显。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5年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便说过,“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图片来源:《唯有制造强国才能变身世界强国——工业和信息文化部部长苗圩全面解读<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人民政协报》2015年11月17日第05版
 
四个梯队具体来说是: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02

虽然是制造业大国

但中国在产业链上的地位还需要增强

搞清楚中国不同行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的位置,我们更能理解所谓“第三梯队”的说法。
 
这里我们引用了OECD(经合组织)在2012年发表的全球价值链(GVCs)分析模型,作者通过对各个国家不同制造业行业投入产出的数据建立模型,找出各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不同阶段的介入程度和竞争力。
 
全球生产分工被分为未嵌入、最初、中间和最终四个生产阶段,分别代表啥意思呢?我们简单地用口罩生产为例,先把这四个生产分工阶段搞清楚。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常见的医用口罩一般由普通无纺布、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和防水处理无纺布三层构成,一只口罩的诞生流程可以粗略地总结为:原油炼化聚丙烯→生产聚丙烯纤维→生产熔喷无纺布→驻极处理生产医用高熔指熔喷无纺布→将原材料组合生产为口罩→消毒后口罩出厂。
将整个流程放到全球分工中,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各个生产阶段:
 
  • 某国使用本国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生产口罩出口海外,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都没有与其他国家合作,那就说明该国在口罩制造行业属于未嵌入全球分工的阶段。(某国那些可以直接使用国内投入品进行最终产品生产出口的行业,都属于这个阶段。)
 
  • 某国自主生产熔喷无纺布并出口供其他国家使用,不需要其他国家的技术和原料支持,说明该国处于口罩全球生产分工的最初阶段。如果某国某行业在全球生产分工中主要为其他国家的生产提供中间投入,而该中间投入的生产主要由本国完成,并不依赖国外的投入品,那么在这个行业中就处在最初阶段。)
  • 某国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聚丙烯纤维,制造和生产为熔喷无纺布后再出口供其他国家使用,说明该国处于口罩全球生产分工的中间阶段。(如果某国在某行业主要采用国外的中间投入品制造和生产中间投入品以供其他国家生产使用,那就处于中间阶段。)

 

 

  • 某国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熔喷无纺布,加工生产为口罩成品后出口供其他国家消费,说明该国处于口罩全球生产分工的最终阶段。(如果某国某产业在全球生产分工中主要是采用国外的中间投入品制造和生产最终产品以供其他国家直接消费,那就处于最终阶段。)

 

搞清楚全球生产分工的逻辑,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制造各个行业处于哪个阶段。
2018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一篇论文对全球价值链(GVCs)分析模型进行改进,并使用2015年的最新数据,对43个经济体17个制造业行业在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中角色的演变与分布进行了分析,中国各行业表现如下图(气泡位置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生产阶段,气泡大小表示出口规模)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站在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制造:

 

中国处于未嵌入阶段的行业较少且出口规模都较小,说明2015年我国制造业大部分行业都深入嵌入全球生产分工中,在全球价值链中有一席之地。
 
可以看到,中国在最终阶段中出口规模最大的几个行业,如电脑/电子与光学产品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电气设备制造等,同样也是中间阶段出口规模最大的几个行业。也就是说,在这些行业的全球化生产中,我国的生产过程横跨了最终阶段与中间阶段,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行业专业化程度很高,而且生产链路相对更完善。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整体来看,中国制造大部分行业的全球生产分工中处于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
 
进一步将中国和全球制造业主要行业分工分布情况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计算2015年全球各行业的贸易在各生产阶段出口占该行业出口的比重,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仅有精金属制成品出口处于最初阶段,仅有电脑/电子与光学产品、电气设备、其他非金属矿物、纺织/服装与皮革和家具与其他制成品五个行业处于中间阶段。
 
而在食品/饮料与烟草、化工及化学制品、基础医药产品、焦炭和精炼石油、基本金属等行业的出口中,中国并没有竞争力。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在全球生产中多承担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的角色,大概就是我们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的原因。
为什么呢?
 
 

03

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
原因主要在于,在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上的位置越靠后,产生的附加值(可以理解为贸易利益,比如利润)就越低。
附加值往往与高知识与技术含量成正比。在整个价值链中,最初阶段和中间阶段始终控制着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也就占据其中更大的贸易利益。
以iPhone出口为例。中国付出成本进口全部元件,完成最终组装后出口,整个过程中获得的价值等于出口批发价减去成本,其实就是组装工作部分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值钱。这也是为什么2010年时中国出口一部iPhone的价格是178.96美元,但实际在批发价格中仅能获得3.6%、约6.50美元的价值(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研究人员邢予青和迪特的一项研究)
早年,中国出口集中在全球生产分工的最终阶段,主要承接全球商品的组装加工工序,获得的附加值就较低。
比较中国、美国和德国在各个行业各个生产阶段的附加值率表现,也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行业,最初阶段和中间阶段的出口附加值率要高于最终阶段。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这意味着,虽然中国在中间阶段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由于底蕴尚浅,在部分行业上对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控制力与获利能力仍然不够强。
 
而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还不是当前挑战的全部,中国制造还面临更多外部环境的考验。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新兴经济体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面对技术和产业变革及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 在2015年时,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明确点出了中国制造的危机。
 
直到今天,这些挑战与危机仍旧存在。那么,中国准备好了吗?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尔尼共同推出了《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情况评估》,用59个指标评估了各国在多大程度上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
 
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制造到底什么水平?
图片说明:“制造业的未来”准备情况诊断模型框架;图片来源:《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情况评估》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中国成绩还不错,处于最优的领先国家阵营。
 
但报告也明确指出,“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规模,但在制造业复杂性方面仍有改善空间”;“由于中国的体量问题,其制造业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部分优秀制造商与低端制造商之间的差异更是惊人,因而拉低了整个国家的准备程度”。
当我们在为口罩产能一月翻12倍的中国制造而自豪时,也必须意识到,从大国到强国很难一蹴而就。2015年5月8日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开篇即写道:“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也就是说,在宏观调控的计划中,从大到强的奋斗时间至少是30年。
 
中国制造,路还很长。

 

关于本文
作者:DT财经
来源:DT财经(ID:DTcaijing
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JoClNqaT-k7zSeMRCHjLA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01
高资产
最近有份调查让网民大呼拖了国家后腿。
这份调查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的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网民会有这样的反应,还是因为这份调查的结论过于反直觉。该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看到这个数字的读者朋友们可能就会犯嘀咕,300多万资产的家庭在自己或自己身边也没有很常见啊?有统计学知识的读者朋友看到“平均数”就还会意识到,是不是自己“被平均”了?
倒也有可能,但是这份报告里,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中位数也有163.0万元,似乎还是偏高。
有统计学知识的读者朋友这个时候可能就意识到了,这份调查统计可能是有偏估计。
比如说,这份调查的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96.0%,这个数字偏高了。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中国的住房自有率一直是个玄学。2012年中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提到全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

这个结论当年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很多人怀疑中国住房自有率并没有这么高,为此当时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是这样解释的:

“城市是全国平均,农村现在90%多的家庭是有房子的,所以这样平均下来,城市就只有85%-86%拥有住房。我们根据了国际上调查机构拥有的家庭定义,有几种情况是觉得自己没有住房,但我们把他算进住房。一是人屋分离的情况;二是啃老族。”
 
也就是说,几乎家家有房的农村居民还把住房自有率拉高了,2012年的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只有85%左右。在7年内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到 96%,那就……姑且相信吧。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而且当时得出高达89.68%的自有住房拥有率的算法是,有些人没有住房,把他们算到有住房的里面。他说的也很清楚了,比如我快三十岁了还没成家,那么无论我去外地工作还是宅在家里啃老,我还是要算到父母那里,我是“有房的”——我有的房是父母的房子。
那如今这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是不是也和上面说的2012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一样,把在外地工作的和在家啃老的都通通算成有房了,才得出的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96.0%的数字?
我想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中国2018年的流动人口为2.41亿,其中农民工不到1.8亿,也就是说除去农民工,有城镇户口的流动人口数在2018年就超过六千万,总不可能这六千多万人都算到4%的不拥有住房的城镇居民里面了吧?
所以如今这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是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状况的有偏估计,偏向的还是城镇居民中较为富裕的那个群体,只能展现中国的一个侧面。毕竟同一个城市,在当地有房的家庭和来工作却没有房的家庭,其财富积累和幸福感都有很大差别。

02
低收入
最近还有一份报告引起了热议,那就是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受到关注的一个数字是超过七成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结合上面提到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整件事变得饶有趣味:一边是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一边是超过七成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这可都是在中国得到的数字。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中各表?
当然,对网民群体的调查只能反映网民的情况,扩大到全国也是有偏估计。而且《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提到了,网民职业结构里,学生占的比例最高,高达26.9%。而且这其中未成年学生是绝大多数,因为就网民年龄结构看,19岁以下的占了总体网民的23.2%。
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不赚钱的。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比起工作的人,学生群体的闲暇时间更多,更年轻,也就更有可能接受网络,成为网络原住民,在网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中国网络很大程度上是这些人的发声渠道。
但学生占的比例尽管最高,也只刚刚超过四分之一,还有数量众多的月入5000元以下的网民不能被学生这一原因解释。而且中国网民有9亿多人,尽管用中国网民的情况估计中国总体情况的有偏估计,但偏差也不会特别大。
那么超过七成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是合理的,国家统计局去年的收入数据就能揭示这一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折算到每个月就是2500多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折算到每个月是3500多元;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折算到每个月是1300多元。
所以超过七成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还是相当真实的。
而且《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的中国图景也可以无缝融入上面那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的中国图景里。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况:小王、小李和小张都是上海的青年网民。像《上海人的圈子》里提到的那样,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辈分到了老公房,一家一户的建筑面积不过50平。但按照现在的时价,这间鸽子笼的总价轻轻松松就能达到350~400万元,他们的家庭总资产肯定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里的家庭总资产均值317.9万元。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小王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本地名校,做的工作是月收入一两千的家教,回寝室了在知乎上回答“上985是一种什么体验”、“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研究”;
小李中专毕业后宅在家啃老,没有收入,天天上网玩游戏,在《大败局!哀鸿遍野!这个总统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的微信文章下复读“特朗普,特没谱!”;
小张大专毕业后在某国企找了份清闲的工作,每月收入不到5000元,天天在网上咒骂国企领导,下班时却把单位厕所新换的厕纸顺回了家。
他们都是那超过七成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网民,他们家庭总资产都超过了317.9万元,他们还都是中国互联网上的舆情发动机。
 
 
03
难说的内需
中国家庭的资产,其实大部分算到了房子上面。
哪怕是有偏估计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也提到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
这种场景也相当诡异,城镇居民的收入并不高(上文提到的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还不到3600元),但早年分到或买到的房子价格已经很高了。
所以中国家庭的资产是建立在高房价基础上的,而房地产的流动性是很低的,市面上卖的房子的估值直接换算成所有房子的估值是很简单,但并不合理。假如如今的存量房都投入市场,那房价肯定会下降,更何况就像北京二环内的很多老房子,均价每平都十几万元,但根本卖不出去,原因是太老了实在不适合人居住。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收入水平(代表着家庭现金流)和房价水平(房产是家庭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对比是很悬殊。房价目前保持高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限制措施,从源头批地开始限制,到末端限购限售限贷。国内还是有一群有钱人,在各种限制条件下找到限制不那么多的地方,把房价继续提高。比如深圳的高房价显然反映的不是在深圳工作的人的平均资金调动水平,而是全国富裕人群的资金调动水平。
反倒是受到疫情影响,一些人的收入受到了损失。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的《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1)》报告显示,除了管理者、政务机关或事业单位职员外,从事其他职业性质的工资性收入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但低收入、低资产群体和自由职业群体的工资性收入下滑严重。数据显示,年收入5万及以下的工资性收入降幅最大,其中有34.3%称收入减少很多。
这说明,低收入群体受到的现金流损失影响更大一些。
这份报告还提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超过一半的家庭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仅9.4%的家庭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报复性消费确实是不会来了。
之前提到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是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做的,反映的当时贫富差距就很惊人了:最高10%的家庭所拥有的净资产占全部样本家庭净资产的49.0%,最高1%的家庭占17.1%。
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在不动产上、低收入群体最近现金流受损、居民为防风险大力储蓄、贫富差距较大,这四点共同指向一个结果——内需不足。
如今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疫情还没有看到尽头,今年的外需大概是指望不上了。而国内的部分产业,如电影业等都还不敢完全开放,消费在部分产业上受了限制,经济好转就需要其他产业上的消费加把劲。
可是刚才分析出的内需状况,着实让人心里没底。

04

经济上的困难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尽管疫情在国内被压制,但在全世界的爆发让人对经济增长仍不乐观。
大领导们对此肯定是有认识的,所以今年提出了“六个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另外关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称,按照惯例,每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是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公布的。今年,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两会进行了推迟,目前还不掌握具体情况。
由此可见,今年的经济增长任务不会如往年那样执行严格了,更何况如今防疫任务依然较为艰巨。
仔细看看这六个保,还是能看出一些门道。
居民就业肯定是要保住的,员工的工资可能缩水,但失业显然更可怕。失业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你懂的。
保住就业,就不能让中小企业倒下,这就需要保市场主体,起码给中小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多给中小企业放水。
特殊时期,维持社会稳定,避免次生危机发生就很重要,所以要保基层运转。
大家收入缩水了,保基本民生就很重要了。物资供应充足,才能让大家有信心共渡难关。
想要保基本民生,就需要保粮食能源安全,这是最基本的。
想明白这些,就知道如今的政策发力点在哪里了。
中国人的财富主体是房地产,那么房地产价格就不能暴跌,要维持高位,否者大多数人的财富会缩水。
那么房价还能涨吗?暴涨也是不可能的,假如房地产价格暴涨,就会出现我们在《深圳房价越涨,经济越困难》里提到的,给中小企业放的水流入房地产业,等于挤占了中小企业的资源,让定向放水失效。
那么房住不炒还会继续坚持,维持房价不暴涨不暴跌,限制不动产的流动,除非经济形势差到不行必须要把房地产这个夜壶搬出来饮鸩止渴。
可是给中小企业定向放水还是很艰难?那就像在《全新“赌场”,开市啦!》里提到的那样,搞创业板改革,开放注册制,让中小企业得到更方便的直接融资渠道。
美国有屠宰场停产了,这只是疫情影响下全球食品产业链受到冲击的一个缩影。假如今年全球食品生产因为疫情的影响受到冲击,那么食品价格会高涨。这就需要国内想办法挖掘农业存量,春耕会被大力强调,政策口风一夜回到大明朝。
中国人到底有钱吗?
内需尽量挖掘,但是你要是实在没啥消费能力也不强求,这个时候普通人能就业就是为国分忧,能多消费一点那就是为国做贡献了。
外需虽然大概指望不上了,但能开放一点是一点,可以先和压制住疫情的国家报团取暖。之前在《最安全的国际交流》里提到过中韩两国已经同意为各类商务人员入境和防疫管理提供便利。最近几天又传来好消息,中韩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急需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建立了。相信随着更多国家疫情压制住,中国也会与它们商讨建立疫情时期的物流、人流往来模式的。
今年的困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没必要讳疾忌医。现在我们最期待的,是5月底那两场会议能给虚弱的国民经济带来什么信心,又能给焦虑的全球环境树立什么坚强的榜样。
 
参考文献

西南财大:有近两成中国家庭受疫情影响财富缩水严重|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92887.html

央行报告:中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96%,净资产均值289万元|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99134.html

我国城市家庭均资产247万 自有住房率89%_房产广州站_腾讯网 https://gz.house.qq.com/a/20120905/000025.htm

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发展|六个“保”,稳住经济基本盘-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20/c_1125879479.htm

外交部:中韩宣布建立人员往来“快捷通道” http://js.people.com.cn/n2/2020/0501/c359574-33990488.html

中国今年会否考虑不设定GDP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回应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4/17/t20200417_34712384.shtm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t20200428_70974.htm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W5MI7GA-Nin9dhXlhqGUg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来源 | 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作者 | 余叶子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传来好消息:

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
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很快要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了!可谓前无古人!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毛乌素的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在蒙古语里的意思为“坏水”,又名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回溯历史会发现,毛乌素地区并非天然形成的沙漠,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承载过繁荣的文明。

 

早在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蒙恬强退匈奴占领鄂尔多斯高原后,此地便有大量移民迁入,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东晋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毛乌素地区建立大夏国,定都统万城,延续了500多年的北方少数民族文明。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让毛乌素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开垦面积,受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开始出现小面积的沙地。在随后的1000多年里,沙地面积不断扩大,到明清时期,已是茫茫荒漠。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毛乌素地区历代古城分布图
清朝中后期推行的“借地养民”政策,鼓励百姓大量开垦开耕,让毛乌素地区的垦荒带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该地的沙漠化。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到了近现代,受毛乌素地区沙尘暴的威胁,陕西榆林市曾被迫搬迁了3次。即使如此,依然难逃沙尘暴的骚扰,不少居民只好逃离家乡,另谋生路,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解放初期,榆林市的林木覆盖率只有0.9%,多达400多个村庄被沙尘侵袭压埋,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超5亿吨,情况极不乐观。
当地人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里这样形容贫瘠的榆林地区: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造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1959年陕西正式开启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
这条路一走就是半个世纪。
从漫漫黄沙到水草丰美,毛乌素巨大的环境改造离不开科学的支撑。
在与风沙抗争的过程中,中国摸索出了不少实用的防沙方法,例如“麦草方格”固沙法。用麦草、稻草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借此截留水分,降低风沙速度。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麦草方格”固沙法
这一方法目前已在全世界推广和运用,治沙效果显著,被国外媒体赞为“中国魔方”。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又例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林法。根据毛乌素沙漠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选择适合的树种(如沙柳、沙枣、柠条等)进行大面积的栽种。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毛乌素地区地下水盐分高,如果植物耐盐性不够强,很快就会死去。在几十年的治沙历程中,寻找到适合的植物也并非易事,需要反复尝试。
此外,当地政府还积极发展产业经济,将沙漠特色旅游,红色革命根据地旅游、大棚养殖、大棚蔬菜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城市发展。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科学的防沙措施加上合理的政策,让毛乌素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渐渐“绿”了起来,从2014年开始,榆林地区便再未遭到过沙尘暴的袭击。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着沙漠面积,彻底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景观。
原有的漫天黄沙,变成了而今的满眼葱翠。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原有的荒凉孤寂,变成了而今的高楼林立。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看似弹指一挥间的喜人成就背后,不仅是科学与管理的进步,更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坚定信念的展现。
毛乌素沙漠每一抹绿色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治沙人的青春与梦想。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
补浪河是榆林市榆阳区的一个小乡村,在上世纪60年代,那里近八成的土地都被黄沙吞没,人烟稀少,植被寥落,满目荒凉。
为了改变当地的恶劣环境,响应国家“向荒沙草滩进军”的号召,54名年轻的女民兵来到了补浪河乡的黑风口,展开了与风沙的搏斗。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补浪河长城姑娘治沙连
起初,这里风沙肆虐,刚种下的树苗在一阵狂风之后便“消失”无踪;冬天天气严寒,脚和耳朵上都满是冻疮;缺少水源,她们索性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推成平头继续奋战。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熄灭这群女子治沙的热情,反而让彼此更加坚定了治沙的决心。
“等我老了,就把孩子送去治沙”,老一辈女兵席永翠如是说。
后来这位老人真的兑现诺言,将自己的三个外甥女、两个侄女送往了治沙一线。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席永翠(右)
像席永翠这样让子孙后代继续治沙的补浪河女兵还有很多,在她们心里一直笃定地相信:“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为治沙而生。”
40多年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先后换了16任连长,300多名女兵前赴后继地在这里留下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岁月。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在一代又一代补浪河女兵的不懈努力下,14425亩荒漠变绿洲,800多座沙丘消失不再,营建了33条防风固沙林带……
这群女兵凭着满满的热血与坚定的信念创造了治沙史上“人进沙退”的奇迹。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殷玉珍:必须和沙子“拼命”
在毛乌素沙漠治理的满满征程上,除了像补浪河女兵这样的优秀团体之外,还涌现除了不少闪光的个体,殷玉珍便是普通民众中的代表。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殷玉珍
有人说,殷玉珍身上有3个神秘的数字:19、32、70000。
19岁那年,殷玉珍从陕西靖边县的一个小村庄嫁到了毛乌素沙漠里偏僻的井背塘村,只为父亲的一句诺言——答应给百万祥(殷玉珍现在的丈夫)找个媳妇儿。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殷玉珍与丈夫百万祥
看到满眼黄沙和狭窄得伸不开脚的沙窑,年少的殷玉珍心灰意冷,几度寻死。
后来,是两棵在家门口偶然种活了的树苗让殷玉珍再次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我不能让沙子欺负死,种树是为了活下去。”
抱着这份信念,殷玉珍开始了在荒漠里的种防沙林的尝试。
32年的时间里,殷玉珍种下了70000多亩森林,彻底改观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而今的她,不仅让沙漠变成了绿洲,还积极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殷玉珍的生态园里,不仅有玫瑰、枸杞、西瓜苗,还有李树、樱桃树、核桃树。一年四季,殷玉珍都有满满的收成,诸多的期待。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个朴实平凡的农村女子,因着一份对绿色的渴望,创造了令人惊艳的沙漠奇景, 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沙漠女王”。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石光银: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
从少年到老年,石光银的梦想从未改变——治沙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年幼因风沙威胁被迫9次搬家的经历让石光银从小便笃定主意要治沙。
因着这份治沙的梦想,他人生里大多数的坎坷都与沙子有关:变卖家产、痛失爱子、多次搬家……无论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始终没有让这个硬汉在沙子面前低头。
石光银20岁的时候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漠里种树,积极改变村民认为“沙漠里种不了树”的观念。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石光银20岁时带领村民在荒漠里种树
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首家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与政府签订了3000亩荒沙治理合同。随后他带领7户村民一起进驻狼窝沙,用13年的时间将5000亩荒漠变成了绿洲。
治理狼窝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连续两次的尝试都不成功,树苗存活率不足20%,石光银损失惨重。
在其他村民都不抱希望的时候,石光银并没有服输。他选择在迎风的沙坡位置划格子,建沙障,终于让树苗成活率达到了80%。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石光银
眼看着狼窝沙的绿色日渐充盈之时,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却在运送树苗的途中意外丧生于车祸。
即便如此,石光银依旧没有放弃治沙的信念。他相信只有沙子被制住了,大家才有机会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在石光银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奋斗之下,曾经黄沙满地的荒原已经变成了鳞次栉比的村落,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治住了沙石光银还不满足,他还想带村民致富。凭借“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石光银积极兴办牧场、建设水厂、发展特色旅游,努力带领村民过上更为优质的生活。
而今的他已年近七十,却依然未停止治沙的脚步,他想守护好榆林,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色:
“治沙已经成为我一生唯一要干的事业。只要我一天不死,我就要植一天的树,我的后代也要把这件事情继续下去。”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在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日的毛乌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全然没有了昔日的荒凉。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这是科学造林的杰作,更是无数中国治沙人创造的奇迹。
毛乌素的每一分绿色背后,凝聚着数不清的热血与青春。
网友@Namuun说:

亲眼见证毛乌素是怎样被治理的。现在需要1个多小时的路程小时候需要将近一天,一些路段车上的大人要下车铲沙,不带工具车轮陷在沙里出不来是日常。……整个气候有质的变化,这中间努力的人太多了。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里,中国梦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为治沙人点赞,为今日的绿色中国点赞!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誓将沙漠变绿洲

2. 搜狐网.走进鄂尔多斯殷玉珍:创造沙漠奇迹的女人

3. 搜狐网.绽放在大漠中的“铿锵玫瑰”——记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4. 国家全景地理.沙漠变绿洲,毛乌素的治理奇迹

5. 西北地质之家.沙海探寻,毛乌素沙地的前世今生

6. 朱景武博客.陕北印象之五:毛乌素沙漠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BvWvLFtfdzOM2A1UUw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