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01

海底捞变了么?

最近,不少创始人因发言过于耿直被躺枪。

 

前有钟薛高的林盛率性说出“爱要不要”,遭大众质疑,后有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股东大会上的言论被曝光,又被称为“雷人雷语”。

 

比如在问到海底捞是否会维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张勇回答,“我作为海底捞最大的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被问什么样的管理者能洞察人性,张勇回答,“洞察人性很难讲,比如消费者说海底捞不好吃,其实可能是嫌价格贵。我老婆说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对她关心不够。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话,每天都在家待着,我相信我老婆会更讨厌我。”

 

被问“是否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回答,“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我常常讲,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在开店问题上,张勇又说,“自己在扩张的时候很慌,以前店很少,他可以亲自管理,每个店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管理岗位的情况也都了如指掌。现在不行了,有些很严重的问题都不能及时发现。”

 

这话要是搁别人嘴里,准被认为是企业破产前兆,但来自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之口,却并不奇怪。

 

与一般企业家遮遮掩掩不同,张勇大方坦率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也是一种自信。

 

不可否认,海底捞最近确实颓势比较明显,首先体现在股价上,海底捞的股价确实垮了。

 

截至6月22日港股收盘,海底捞每股股价报37.65港元,总市值1995.45亿港元,这跟过去几年海底捞的股价形成明显反差,海底捞自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后,自当年10月29日的低点15.27港元一路暴涨,至2021年2月16日创出历史最高价85.8元,海底捞的涨幅高达257.58%,市值一度超4500亿港元,仅4个月,这家公司的市值蒸发超2400亿港元。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在财报上,海底捞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年度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86.8%。其中,海底捞餐厅实现收入274.3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5.9%,低于2019年的96.3%。

 

自从上市以来,新店一度是海底捞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新开门店需要一定的成熟期,它在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要比老店差。而且随着新门店的增加,也会拉低餐饮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和单店翻台率。

 

这点从财报数据上也有直观显示,海底捞的翻台率已经连年下滑——2017年与2018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达到5次/天,2019年为4.8次/天,到了2020的全年翻台率已经降低至3.5次/天。

 

不少人仅仅因为股票二级市场的波动表现,给海底捞下了“生死判决书”,从海底捞和张勇个人的实际表现和行为来看,这些唱衰声音其实还是有失偏颇。

 

02

张勇其人

2013年,张勇在某个论坛上讲起曾经的创业史:

 

“我不会熬汤、不会炒料,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店址选得也不好。但我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可想而知,味道一般。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赶紧给人点好,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

 

刚开的时候,不知道窍门,经常做错;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如今,海底捞一家火锅品牌,却成了不少互联网巨头学习的热门对象,比如小米创始人雷军,不仅要求高管体验海底捞,还要在服务上向海底捞学习;华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多吃几顿火锅学习经验。

 

这些大佬为何这么热衷学习海底捞?还和张勇身上的那股质朴感、真诚感密切相关。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1971年出生在四川简阳农业大县县城的张勇,是在5家人共住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的。张勇的家境在那个大院里属于一般,父亲是农机厂的厨师,母亲是小学教员,张勇下面有两个弟弟,家里还有一个奶奶。 

 

张勇的童年正好赶上中国物资最匮乏的时期。因此,贫穷成了张勇与生俱来的恐惧和敌人,有关物质贫乏的回忆几乎构成张勇儿时记忆的主体。正因为如此,“双手改变命运”才变成张勇和海底捞的人生目标。 

 

张勇曾说过,海底捞不是靠一些小聪明,或者什么市场营销去获得成功的,靠的是勤奋、诚实、正直和善良。

 

太过精明、太过算计的人,未必能做出什么好的产品。几年前,以海底捞的管理为主题,市场上还出过不少专门的书。在一线冲锋这么多年,张勇对火锅的认识算是清醒且理智,这些年来,一向直言快语的他经常承认过自己的不足与行业的难处:

 

第一,火锅不同于其他餐饮,每个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都是半个大厨,用什么调料,搭配什么,都由顾客自己决定;

 

第二,自己干火锅是外行,没有实际经验,既然如此就要从其他方面突围,弯道超车。

 

因此,在地点、价钱和环境差不多的情况下,张勇对服务投入了更多思考,海底捞几乎能满足顾客的一切需求。

 

去年在接受采访时,张勇又说了大实话:餐饮行业是一个碎片化的行业,因为很少有人在一家餐厅吃一辈子。像微信,不光中国人要用,美国的华人,还有美国的朋友也要用微信。但是谁在你家永远吃一道菜?由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碎片化的行业特征,餐饮业就很难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怎么去应对呢?张勇给出的办法是组织结构变革。要大家一起讨论,按流程制度去做,生意就能做大做好。

 

海底捞的过人之处,就是把不容易标准化的前端服务做到了很高的质量,去年海底捞开了500多家新店,每家店100员工,有5万新员工,500多新店经理和5万多新员工,如何融入海底捞文化,对管理层是新的考验和挑战。

 

如今,张勇直言认为市场把海底捞和他神化了,“2015年之后进入快车道,带来了表面繁荣。现在遇到困难,我负责地告诉大家,如果这次我侥幸过关,我能把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来类似的困难还会发生。”

 

“因为当我整合好这1000多家店之后,还会继续扩张,但我们不会因为现在的情况而对管理上进行大的调整。”

 

可以看到,张勇从来没有躲避问题,回顾在海底捞过去的发展过程,企业进退也是常事。“进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捞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是常态,在今后依然是常态”。

 

落到张勇个人也是一样,“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从24岁创办海底捞到现在,我的心还没死,我还想折腾。”

 

可以说,企业的重心稳、文化在、根基稳,能让海底捞的地位暂时不会被动摇。但更进一步说,海底捞能否回到曾经的高点,穿越周期,依然需要张勇拿出更实效的行动和创新。

 

03

海底捞依然是老大哥

即使市值下滑,海底捞依然还是稳坐一哥地位。从中国烹饪协会近期发布的《2020年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海底捞排名已从第三升至第二,首次超越金拱门(麦当劳)。1994年至今,将近30岁的海底捞依然有着诸多的底气。

 

餐饮产品的口感总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海底捞难吃,有的人觉得海底捞好吃,这并不能将品牌一棍子打死。就像张勇所说,“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只不过是有些企业强调口味的宣传,我们不重视而已。看报表,我们的营销费用是零。”

 

实际上,餐饮业更关键的两个核心能力,第一是供应链,第二是管理,对于这两者,海底捞依然有着十足的底气。

 

首先是在供应链资源积累上,新品牌显然比不上有多年积累的老品牌。

 

火锅是一个看似门槛很低实则相当高的领域,太多想要叫嚣海底捞的品牌,最终还是难逃行业的本质问题。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比如近年来不少明星扎堆开火锅店,从陈赫的贤和庄火锅开始,明星们的餐饮副业几乎贯穿了整个2020年:6月,孙艺洲的烧烤品牌“灶门坎”开业,开业仪式就邀请了自己的好兄弟陈赫;7月,郑恺的火锅品牌“火凤祥”正式开业,但食品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也始终饱受诟病,不少明星的火锅店也传出倒闭消息,原因还是败在了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上。

 

海底捞自有低成本供应链,性价比出了名的低。在餐饮行业,门店扩张,翻台率下降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必然要承担的代价。但对于24小时营业的海底捞来说,它的翻台率依然还是远超过餐饮企业的一般水平:今年三月份,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为3.5-3.7次/天,远超过中国火锅业态整体的翻台率的2.3次/天。

 

再说管理,海底捞突出的优势,就是在长期经营历史中形成的品牌(无形资产)力,这种强大的背书能力也是其他火锅品牌无法短期赶超的。

 

不得不说,海底捞依然是一个组织文化非常鲜明的企业,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以及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更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基本优势。

 

或许就是张勇这种精神,家大业大的海底捞已经做出不少尝试,内部员工创业孵化出五花八门的副牌——乔乔的粉、秦小贤、捞派有面儿、十八汆、佰麸私房面、孟小将、骆大嫂、饭饭林、制茶乐园、新秦派面馆……

 

对应的品类,就是当下热门市场广阔的中式快餐、小吃和茶饮,比如海底捞新出了小龙虾,还有9.9块的奶茶自助,正因为海底捞的底子深厚,所以才更不怕折腾。张勇曾说,“开个面馆尝试,投资20-30万,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愿意等员工在逆境中自我成长。

 

总体来看,海底捞的赚钱能力还是餐饮界的扛把子。经营十年以来,不管是营收、利润、还是翻台率等数据依然能打,即使近些年爆出一些负面新闻和舆论,长远来看,对于海底捞的管理提升都有鞭策助力。

 

就如同张勇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认清自己的问题及时修正之后,海底捞的潜能依然相当广阔。

 

 参考资料:

《海底捞张勇“直言直语”背后的潜台词》,财经故事荟;

《让海底捞这锅汤多烧一会》,钱皓频道

《海底捞,你装,你接着装》,格隆汇APP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jmJ3bB1VwgSFHO-TCb_4g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原创:电商报(kandianshang)
作者:电商君
推荐:蛋解创业(manjiechuangye)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
谁说做外卖店不赚钱?
人的境遇,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周前,我的外卖店单日营业额首次突破2万,那是发生在4月末的的事,当时的感觉,我已经达到人生巅峰了。
我的这家外卖店,开在龙岗坂田,到现在已开了半年了。这个店最近一个月的日单量大约接近1000单,但是还不到1000单的状态,一天下来,营销额差不多一万多块左右。
4月末的某一天,我记得那天深圳下雨了,虽然是小雨,但是感觉这是这几个月来下的第一场雨。我当时就感觉,今天有可能爆单,原因也很简单,像这种下雨的天气,那些本来一直到店吃饭的人也只能选择点外卖了。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早上到店里后,我特意把员工都叫过来开了一个小会,特别安排厨师助理再跑了一趟菜市场,按照昨天的购菜清单将当日的菜又加了一倍;一边让员工们即时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接当天的大考。
于是这一天,从早上8点开始,全体员工就为当天中午而提前投入了工作,摘菜的摘菜,煮饭的煮饭;从上午10半开始,两个大厨就开始不停地在几个灶台前来回做着折返运动。
 
在一边的案台上,有人将一张张订单按时间顺序铺在一张案台上,厨师炒好菜后,马上将每一道菜按订单进行分类,好准确无误地将订单交给骑手小哥。
事实上,我的判断并没有错,从上午10点半开始,店里的打票机就开始不停地往外吐订单,到了11:30左右,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订单已经突破了1000单,这是什么概念?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我们就超额完成了之前单日最高订单量。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而且,那天的订单量达到1000单的峰值后,下单频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然不间断的有订单过来。
那一天,大家忙了一天,到晚上一看平台数据,全天总单量1500单,全天营销额2.3万!
这是我开外卖店这半年来,有史以来一天中最多订单,也是最多营销额的一天!
晚上,我开了一瓶红酒,和员工们一起聚了个餐,以庆祝这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天。员工们都说,幸亏老板早有准备,不然,这一天还真的应付不下来。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为什么爆单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天我的外卖店为什么会突然爆单呢?
首先,前面说了,那一天有些特殊,下雨天,这样的极端天气对于我们这样的外卖店是真正的天赐良机,特别是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稍微下一点点雨全城的车基本都走不开。这时候,只有短快灵的外卖单车配送最适合大家吃饭配送的需求。
其次,那天还是周五。这也是创造冲量纪录的好时间。因为是周末前的一个工作日,这天晚上肯定有不少的聚会和约会,很多平时带饭吃的人一般都会中午点外卖凑合着对付完,然后晚上空着肚子赴约。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当然,以上其实只是爆单的可能因素,但不是必然因素。
爆单的前提,还是你这个外卖店的差异化竞争力。
我后来分析了一下,我的这家外卖店有什么竞争力呢?
首先,菜品相对丰富。
我的这家外卖店开在坂田跨境电商园附近,电商园里几幢高楼都是商业楼,外卖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且周边还有星河商圈、服装基地、垂钓中心等,考虑到用户都比较高端,口味也不一,我的外卖店常备了20道左右经典的特色菜,都是南北皆宜的那种,一下子就打出了声量,很多用户吃了一次之后持续下单,复购率还是很高的。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其次,对于外卖而言,味道是压倒一切商业营销的秘密。
我有很多朋友也是做外卖的,但是,他们平时偏向于平台的流量推广,对菜品菜式的琢磨就相对不用心了,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是靠着低价的料理包征服市场,但是以我的经验,这种东西别人吃了一次,绝对不会再吃第二次。
 
而我的店里的菜都是请师傅现炒现卖的,两个大厨,一个厨师助理,忙的时候,厨师助理也上灶台,绝对保证菜品的新鲜。所以,虽然我们店的平均单价做到25元以上,但是因为味道很好吃,选择我们店的人还是很多的。
第三,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可能决定了生意的长短。
因为看了一些中外商业巨子成功的书,我也规定自己,一天的生意结业后,一定要看完线上订单后面的评论。于是我发现,很多用户对我们店的一些小细节是非常认可的。
 
比如说,有些人在外面吃套餐时习惯了配一些青菜和荷包蛋,但是有些外卖店没有这类服务。我们店说就特别推出了小份青菜、荷包蛋、泡萝卜等,2元一份,没想到这个配菜服务非常受欢迎,就拿那个荷包蛋来说,有时一天两箱鸡蛋都不够用,要知道,一箱鸡蛋就是700多枚啊!
还有,有一次我看到用户的评语,说我们店的米饭有点硬。于是,以后我们店的米饭就用那种软中带硬的泰米,虽然单价比之前高了一些,但是却很受用户欢迎,有人特意留言:米饭好吃,多加一碗!
总之,做外卖,店子选址很重要,这是大环境;店里的商品和服务也很重要,这是小环境,大小环境都具备了,爆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因为一句话,
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那天,一天的营销额史无前例地超过2万后,作为老板的我很开心,就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晒出了后台的数据。
我在晒数据时说了一句话: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开业才半年,投入不到20万的小店来说,这样的成绩无疑是让人兴奋的,并且晒出了大厨们在灶台前穿梭忙碌的画面。
没想到,正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最终没有熬过这个五一!
就在两天前,有人上门找我了,说根据网友反映,你们这个店可能存在着卫生隐患。
一天做了2万营销额,因为一句话,我的外卖店没熬过这个五一!
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休业,等卫生隐患解除了再说。
我说我是按有关要求办齐了卫生证明啊,应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说要核实。
至于什么时候能核实完,我就不知道了,他们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回复。
现在,当别人都信心满满地准备趁着五一黄金消费期大赚一把时,我的这家外卖店只能暂时停业了。很多老用户都发消息给我,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能告诉他有人说我们店有卫生隐患吗?
后来,一个了解情况的用户告诉我,老板,你刚刚入行,不懂这个行业还有一个名词:新店保护期。你的店才做半年,你说投入不到20万,多刺激那些做了几年都没赚到钱的人啊!同行之间是赤裸裸的仇恨,这次,你的店出现的问题是卫生隐患,下次,可能就是消防隐患,甚至是帮员工买社保不合规范……
唉,看来我还是太嫩了一些,居然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新店保护期这个东西,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是在低调赚钱啊!
但是,眼前的痛它不叫痛,就当这是我入行来交的学费吧!虽然这个意外之变可能让之前的部分用户暂时流失了,但是我相信,做好自己,就一定会取得一个好的结果的。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NFAvSSoSXcKT2ZyWwM4yg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原创:市界(ishijie2018)
作者:杨立民
推荐:蛋解创业(manjiechuangye)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提起陈赫,大家一定会想起《爱情公寓》。但除去《爱情公寓》,陈赫的其他作品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太多印象,反倒因常年活跃在各大综艺中被人熟知。
或许谁也没想到,火锅店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2015年5月,陈赫跟主持人朱桢、歌手叶一茜共同成立了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在福州开了第一家“贤合庄”火锅店。
贤合庄火锅店并没有因为有几个明星的加入而生意火爆。一直到2017年6月,第二家分店才得以开设。
到了2020年前后,“贤合庄”的招牌突然开始在各视频平台闪现,各路网红争相宣传,“陈赫请客吃火锅”的视频和直播似乎成了人手一份的物料,随处可见。
这背后的推手却并非陈赫,而是一家叫做四川至膳的公司。这家打造出“谭鸭血”火锅店的公司,采用同样的套路,轻而易举地将“贤合庄”打造成了一家真正的网红火锅店,使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开了700多家。
陈赫自己没能发挥出的明星效应,被至膳发挥了个彻底。这个被众星捧月的网红火锅店,真就那么火爆吗?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神一样的开店速度
打开大众点评或者美团App,“贤合庄卤味火锅”的评价中,经常被食客问到的问题是“去了能见到老板吗”“可以见到陈赫吗”。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陈赫

评论下方中对此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员工应该可以见到”,有的回答“应该可以见到”,只有少数人回答“这是加盟店”。
这种“凡是贤合庄火锅店,老板都是陈赫”的错觉,或许是视频宣传的功劳。
尤其在2020年前后,每个“吃货”打开抖音,都或多或少刷到过陈赫跟贤合庄卤味火锅的视频。刷的次数多了,还会“碰巧”看到他以一种大方好客、呼朋唤友的姿态,游走于各个网红的直播间。当然,直播间的背景一定是贤合庄火锅店。
截至1月25日,抖音当中,带“贤合庄”话题的视频播放次数达到了10.2亿次,视频有2.3万个,贤合庄的微信指数接近62万。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平台截图

可以说,陈赫靠着“吆喝”打出了贤合庄的名气,为火锅店赚来了第一波顾客,让不少追求“明星效应”的顾客心甘情愿地赶来,只为了亲口尝一尝明星开的火锅店,甚至抱着见一见老板、合影的念头。
但事实是,贤合庄的品牌虽是陈赫打出去的,但单个火锅店的老板,还真不是他。若不是陈赫“有目的”地到店,想一睹真颜的顾客势必要失望了。因为陈赫的“吆喝”,醉翁之意不在消费者,而在于加盟商。
靠着加盟模式,这家成立于2015年,到2019年才开始疯狂扩张的贤合庄,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开了700多家门店。”贤合庄的项目经理向市界表示。
这样的开店速度让人“叹为观止”。反观海底捞跟呷哺呷哺,这两家分别成立于1994年、1998年的火锅店,都是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把直营门店开到全国范围去。到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的门店近1000家,呷哺呷哺刚刚超过1000家。
大多数加盟商加盟贤合庄,图的是“明星效应”,想通过明星的“力挺”,依靠粉丝的消费。但真正加盟了,就一定可以赚钱吗?
“我对此是怀疑的。”王盟本打算做火锅店生意,但当他从贤合庄的项目经理那里得知加盟价格后,有种“钱不是钱的感觉”。
项目经理告诉王盟,不同地区加盟费不一样,比如北京地区贤合庄的加盟费是55万元,山东地区是38万元。待得知王盟想要咨询北京地区的费用后,对方发给了他一张详细的投资表。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投资预算 | 受访者提供

“北京地区跟其他地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对装修面积跟选址都有一定的要求。”项目经理说,“北京店铺面积不得低于350平方米,不能是街边店,选址要在相对大型的商场里。”这也很符合贤合庄一直以来“面向年轻群体”的定位。
王盟被告知,店面的装修需要由总部统一出设计图,设计费用为100元/平方米,按照最低的350平方米面积计算,仅设计费用就需3.5万元。同时,火锅底料需要在总部采购,生鲜食材由加盟商自行在当地采购。
让王盟无法接受的是,店里的锅碗瓢盆、餐具、前厅的桌椅板凳也要从总部采购。“因为我们的桌椅是带logo的,您自己在外面采购的不像我们品牌的。”对方表示。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此外,除了55万元的加盟费用外,加盟商还需要缴纳5万元的保证金,这些都要一次性付清。加盟费用的使用期限为3年,3年后如果续约,还需缴纳每年2万元的续约费用。
合计下来,在北京加盟一家贤合庄火锅店,不算房租、人员工资、食材,仅初始费用就在200万元以上。
这样的价钱让王盟有些恍惚,连服务员都没请,启动资金居然要这么多。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真能赚钱吗?
王盟开始思考,这样高的支出,什么时候可以回本。
“毛利率大概是60%,净利率在20%左右。北京这边因为房租比较高,所以回本可能要慢一些,一年左右也是差不多的。”项目经理告诉王盟,此前,他们也有加盟商五六个月就收回了成本,不过是比较早期的店面。
这话听上去十分诱人,但如果认真算一笔账会发现,其中大有玄机。
按照项目经理所说,350平方米的面积,大概有餐桌25-28张。而众所周知,火锅店要想赚钱,关键在于有多高的翻台率。根据财报,火锅一哥海底捞的翻台率在2019年降至4.8次/天,呷哺呷哺翻台率降至2.6次/天。
贤合庄若取中间数,以3次/天的翻台率计算,一天能接待的客人在75桌左右。以每桌4人全部坐满计算,一天来贤合庄的客人有300人。而根据大众点评显示的平均消费120元/人计算,一天的流水为3.6万元。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按照项目经理提供的60%的毛利率计算,除开原材料以外的收入有2.16万元,也就是说,每个加盟商要用这2.16万元去支付当天的房租、水电费、物业费,人力费用、初始启动资金的费用以及上交给总部的2%的营业额流水等。
就当前贤合庄在北京的开店选址来看,大多选在繁华的商业区。市界电话咨询了建国路万达商场的一个楼宇经理,对方表示350平米的月租金大概在14万-25万元,取中间数20万元计算,每天的房租约为6666元。
“非核心区域的商场物业费用一般会被折合在租金中,核心区域的物业费用单算。建国路万达商场的物业费用约为29元/平方米/月。”对方表示。折合下来,火锅店一天在物业上的开支有338元。
“正常营业期间,350平米的店面需要30个左右的服务员。”项目经理表示。根据Boss直聘,北京地区火锅店普通服务员工资约5000-9000元/月,取6000元/月/人,则每天的人力支出就有6000元。更何况,门店经理跟大厨的费用远不止这些。
2%的营业额流水为每天720元,平均每天的启动资金为0.6万元。若再加上水电费、税费等其他开支,一天的支出合计已经超过了2.5万元。这还是在每天爆满,并且翻台率达到3次的前提下计算的。而根据大众点评可知,贤合庄还会在周一到周四推出一些7折左右的双人、四人的优惠套餐。
事实上,即便不算这笔账,光听项目经理承诺“净利率有20%”,也能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大的“忽悠”成分。毕竟火锅行业前两名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净利率也都只有10%左右。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此外,不少去贤合庄消费过的客人向市界吐槽:“贤合庄的菜品虽然价格不贵,但是菜量特别少,我吃过一次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在大众点评跟美团App的评价中,也有不少人反馈,火锅底料价格昂贵,菜品菜量极少。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平台截图

差评多了,复购率很难得到保证。
在不少短视频当中,有消费者为了见一次陈赫,苦苦排队仨小时。很显然,如果陈赫能天天到场,客源可能会相对有保证。但是当被问到“陈赫是否会到店帮忙宣传”的时候,项目经理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抖音上看到的陈赫到的店都是区域代理,比如某个城市的总代。即便这样,店家也要给一部分出场费用跟接待费用。”项目经理告诉王盟,“如果你单独宴请,费用得100万元。”
似乎考虑到了王盟被这一数字吓到的心情,对方贴心地表示,请明星到店根本没有必要,他们会给提供一些视频、图片等宣传物料。
撕开这话表面上的客套,王盟最深刻的感受是,交了加盟费以后,赚不赚钱跟总部没有任何关系。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钱都去哪儿了?
一年多时间内开了700多家店的贤合庄,背后是无数个像王盟这样的加盟商。
然而,即便他们还没赚到钱,但总部的钱却一点没少赚。若以38万元加盟费,以700家加盟商计,总部仅加盟费的收益就已经达到了2.66亿元。
火锅店不从消费者手中赚钱,反而靠加盟方式快速实现壮大,不得不提背后的运营方——至膳。
天眼查App显示,成都贤合庄的背后股东中,至膳品牌持股51%,福建贤合庄餐投公司持股49%。而福建贤合庄餐投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为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陈赫在这家公司的认缴金额为332.5万元。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公司的董事长周杨出生于餐饮世家,父亲是一名厨师。周杨以炒料师傅出身,2002年成为一名厨师长。靠着厨师长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周杨开始往火锅店方向发力。
他成功打造的第一个品牌为“谭鸭血”。周杨与当时四川著名的“巴蜀笑星”廖健合作,由廖健在台前吸引流量,他在后头经营,很快,谭鸭血便以另类火锅的方式在四川脱颖而出。
“谭鸭血”的成功也给周杨奠定了强烈的信心。这种明星站台“吆喝”、至膳背后运营、然后吸引加盟商加盟的策略,成了他此后孵化其他品牌的标准玩法。他的至膳,就像是一个明星餐饮店MCN孵化机构,靠跟一个个明星合作,通过加盟去赚钱。
无论是陈赫的贤合庄,还是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黄晓明的烧江南、孙艺洲的灶门坎,它们均出自至膳。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至膳旗下品牌 | 受访者提供

而在利益分配上,尽管明星无法从中收取到一次性的代言费用,却能拿到丰厚的投资分红。
至于当时头一热扎进了开店行列的加盟商们,等到真正后悔了,似乎只能通过法律维权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与“加盟”相关文书,达106017篇。
“加盟商跟品牌方打官司的案件挺常见的。”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韧告诉市界,“多为要求认定双方签订合同效力、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违约如何担责等纠纷争议。就现有案例来看,加盟商胜诉后,多为判决‘返还加盟费、保证金、赔偿损失’等。”
而打官司需要收集证据材料、整理诉讼关系,时间战线长,最终却不一定胜诉。
此外,郭韧告诉市界,法律规定开展加盟业务,即“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如果一旦违反了这一条件,“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但至膳旗下的一些品牌有些在时间上并不达标。
两年开店700家,加盟费55万,陈赫的火锅店是真火爆还是割韭菜?
2020年,疫情对餐饮行业产生极大影响,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仅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为6026.3亿元,同比下降了44.3%,呈断崖式下跌。
呷哺呷哺跟海底捞的财务表现也都不那么良好。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利润为-9.65亿元,同比下降205.88%;呷哺呷哺净利润达-2.55亿元,同比减少255.41%。
火锅店龙头尚且如此,何况是加盟费如此高昂的贤合庄。
那些不了解情况,或者不在乎这一点,只想趁着明星红利赚取收益的加盟商们,一开始就没搞明白,他们才是明星和至膳碗里的菜。妄图依靠流量赚钱的他们,终究也会被流量反噬。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4Skpnj47C6kN0tdYzx9jw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许久未起波澜的餐饮市场,最近多了几分喧嚣。

 

原本是山头林立,各自为王的火锅江湖,人们有了聚焦的时刻。

 

近日,被称为“海底捞升级版”的巴奴毛肚火锅,在华东再下一城,巴奴南京首店开业即火爆,并迎来“开门红”。有报道称,元旦当天排号高达490号,现场还出现众多跑腿、代排队现象,代排号“服务费”竟一度炒至2000元。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巴奴在我的案例里出现过几次,这是一家从河南安阳走出,经历过河南火锅大战,最终向全国排兵列阵的毛肚火锅品牌。

 

巴奴还没在上海开店的时候,有人愿意打车到无锡吃毛肚,现在南京首店又排成长龙。巴奴似乎有种魔力,能令饕民忘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在年会《伟大的复利》里提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品牌资产会变成数字资产和心智资产。用心智获得认同,乃至信仰,从而创造利润。

 

品牌资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巴奴又看见了它的影子。

 

不久后,吴晓波2020年终演讲也提到了巴奴:

 

”2020年火锅行业做了一个品牌榜,第一名是海底捞,第二名是一个台湾火锅,第三名是一个毛肚火锅——巴奴。巴奴干了一件事,把火锅中用的最多的产品毛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做到极致。“

 

巴奴用了一个毛肚在火锅红海中撕开了一条线。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这一条线有多大?

 

75家直营店,年收入15亿。找一个计量单位:客单价比海底捞高40元。

 

我一直相信一件事情,存在即合理,转发即认可。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找不同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迷茫的时候,就爱向第一学习。所以过去很长时间里,海底捞的“服务”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十几年前,海底捞已是百胜集团、联想集团的“座上宾”,雷军更是直接宣称海底捞是小米的榜样。

 

刚刚成立不久的巴奴也不例外。

 

毕竟巴奴在郑州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海底捞的营收就逼近10亿元。

 

但北大教授黄铁鹰用一本书“打醒”世人——《海底捞你学不会》。

 

那时候做火锅,只要不排队,那就得亏钱。海底捞更夸张,翻台率小于三桌就得亏本。

 

服务已然是海底捞的护城河,用别人的强项和他对拼,没有好结果。

 

那一年,郑州倒了近2000家的火锅店。

 

杜中兵如梦初醒。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时的“本色本味”改成“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新定位被确定下来后,巴奴不仅活了下来,还把店开到了海底捞的对面。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巴奴的护城河

 

海底捞的护城河是服务,但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巴奴的护城河是:产品主义。

 

什么是产品主义?杜中兵说是一切回归到原点、本质。

 

在他的畅想里,巴奴想做一家百年老店,而百年老店就是“做品牌的思维”。

 

去年在直播大热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爆款,叫《别把品牌资产,搞丢了》。

 

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为何产品力,要先于广告而行?

 

因为人类对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而品牌是承载美好向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缔造伟大品牌的起点永远是产品。这一点和巴奴的产品主义不谋而合。

 

为了做好产品主义,杜中兵只做了一件事:做减法。

 

首先,砍掉加盟店,保证味道。

 

2012年的时候,巴奴有100多家门店,其中有90多家是加盟店,直营的门店只有12家。

 

加盟店虽然赚钱,但是却不好管理。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加盟店还不完全是你的兵。有些加盟店为了省成本,在食材上动动手脚更是家常便饭。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食材一动,味道就不对,味道不对砸的是自家的招牌。

 

为此,杜中兵决定砍掉全部加盟店,相当于丢掉每年1000多万的收益。到2015年,巴奴的门店骤降至40家,但直营店却增长到34家。壮士断腕的举措在当时招致合作伙伴议论纷纷,但是从坪效上看,巴奴单店翻牌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经此一役,巴奴有了叫板第一的资本。

 

下一步,精简菜单,突出单品单兵作战能力。

 

毛肚是巴奴的招牌。当时,杜中兵发现很多消费者都是冲着巴奴毛肚来的,为了强化毛肚火锅的定位,巴奴的菜单一下子从100多道缩减为30多道。而毛肚也被放到了中间的位置。这一改,把毛肚的点击率提升至139%。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巴奴的菜单几经改版,每变化一次毛肚的地位便增进一分。砍掉瘦狗型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切割累赘,而留下来的菜都是最讲究的。

 

所以做减法的最后一步是提纯。

 

所谓提纯就是对美食的执念。

 

杜中兵是个讲究人。他是一个坐下来可以和你讨论三五小时怎么去内蒙古找羊肉,怎么去四川找最香的花椒,怎么去找最新鲜的黄喉的人。

 

一个会吃的人,他做品牌也不会将就。

 

比如从福建运过来的绣球菌。是杜中兵无意中从一家个体户里发现它的,长得很像银耳,实际上是两种东西,尤其适合涮火锅。刚找到它的时候,一年的产量才一两吨。但是抵不住杜中兵的喜爱,于是他们忙活了一年终于实现了量产,现在绣球菌一天的产量就达到几百吨。

 

还比如拽面。它是巴奴的中央厨房里最贵的一条生产线。市面上的设备做出来口感都差不多,巴奴为了能做出不同的口感,能更好吃就专门自己参与研发投资了一条生产线,造价 100 余万,是虾滑生产线成本的 4 倍。

 

这个东西能不能通过第三方的供应商来做,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交给供应商就做不出来独特的口感了。

 

像这样的讲究产品还有很多,熬完只放四小时,一碗只放15粒葱的野山菌汤、不能冷冻的鸭肠以及新鲜的鸭肠……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著名的建筑设计理念。他喜欢用大片的玻璃作为装饰外墙,把密闭的空间无限延伸。

 

产品作为品牌立命之本,通过做减法,巴奴提升了它的上限。

 

锚定产品的上限,就意味着不妥协。只要不妥协那一开始就是最好的,后面的环节只要向着这个方向追赶,也是最好的。

 

这便是产品主义的内核。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最好的供应链

 

杜中兵对产品品质的执念,不经意间促进了餐饮行业供应链的升级。

 

第一代供应链追求标准化食材用冷冻的方式保存一来保质期很长,二来可以保证口味的延续,代表是肯德基、麦当劳这些西式快餐。

 

第二代供应链则是强化了中餐的标准化。中餐的制作比西餐繁琐,而且在中餐的灵魂来自厨师们的心守合一。培养一名合格的中餐大厨不是光靠钱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时间。

 

厨师的问题的无解,直接催生了供应链的改革——中央厨房的诞生。由中央厨房制作半成品发货,送到门店加热。这不仅解决了中餐标准化的问题,而且顺带还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于是,大家纷纷上马:2016 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有 912 家,其中765 家都有自己的中央厨房。

 

第三代供应链也是在前两代的基础上改进的。让所有新鲜的,保质期不长的食材,也能新鲜上桌,为餐饮公司提供更好的原材料支撑。

 

第三代供应链非常适合火锅这一品类。因为火锅既不考验烹调的技法,又很实在,你呈上桌的就是生的食材,好不好消费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巴奴就是依靠第三代供应链完成了很多讲究食材的制作。比如鲜鸭血。巴奴花了小半年的时间,凭借着自身有建立中央工厂的经验,帮助供应商建立了生产、品控的规范和标准,并且一起合作申请到了鲜鸭血的生产许可。

 

第三代供应链最大的不同是理念,践行这个理念需要的是一次次的选择。每一次都去选择那个更难、成本更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品牌的护城河,进而反哺供应链。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讲究的服务

 

巴奴在追求产品主义的路上,除了改造供应链的外,还埋下了另一个“必然性”——高昂的成本。

 

这直接决定了巴奴的发展战略:为社会精英服务。

 

为社会精英服务,首要的要求是距离感。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人际交往中四种亲疏关系的区域: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最远的是公共距离,约3.7~7.6米,最近的是亲密距离,常常亲密无间。而服务行业恪守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一般在45cm~120cm。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人们才会放松下来。

 

这是我们进化后遗留的领地意识。这种领地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尤为凸显。

 

巴奴诠释的距离感是“亲而不密”。那是一种很难去形容的感受,它既保持了人际之间的距离感,但是又保留了到位的服务。

 

“亲而不密”的服务,和消费主流人群的理念不谋而合。他们成长于物质丰沛的时代,这一代人推动了国潮的崛起,文化空前自信。

 

过度的服务往往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而适当的距离感能给予他们舒适感。比如我团队里一位95后同事,他非常困扰热情的服务,因为他习惯每次向服务员表达谢意,频繁的互动,有时让场面变得异常尴尬。。

 

 

新消费时代,产品主义重新定义火锅行业

我们今天谈巴奴,谈的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一片毛肚及背后无数的羁绊。当你活下去,这些故事才会被人发现;当你活得好,这些故事才会被人传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途,一代企业有一代企业的使命。

 

杜中兵说他的使命是“为中国餐饮业付出,让中国美食在全球立起来”,于是他可以和你坐下来你讨论三五小时怎么去内蒙古找羊肉,怎么去四川找最香的花椒,怎么去找最新鲜的黄喉。

 

巴奴的使命是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是匠心精神的延伸。

 

关于匠心,我听过最好的一句话是:在重复的岁月里,不负每一寸光阴。

 

中国的餐饮还在路上,那些被黄金时代滋养的人和物,终究要将灿烂奉献给这个时代。

 

<end>

编辑:局猫

总编:沈帅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Q2kUsmtla7H6AHE9vxqNg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去年四月,西贝的贾老板哭穷,说发不出工资了,立马就拿到银行的贷款,有钱了西贝却立刻开始涨价,是怕还不起贷款吗?

 

当然,这事在社交平台翻车了,引发众怒只好道歉。

 

本来继续闷声挣钱就完了,结果前两天有人又把这事儿拿出来调侃说,“毕竟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直接把吃饭和收入挂上了钩。

 

而西贝的前副总楚学友顺手转发了这则微博,并附言“学习了”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这赤裸裸的收入歧视啊,“95%的微博网友”不干了,月薪5000以下就不该吃西贝了?

 

后续的事用脚也能猜到,西贝道歉,楚学友道歉。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其实道不道歉关系不大,西贝负荆请罪我也不太敢去吃,为啥呢?

 

因为每次吃完都不爽!

 

有一次团队吃饭,有人提议西贝,十几个人去了,发现尴尬了。

 

羊肉串好吃,都是大姑娘小伙子,一人总得来几串吧?50个串,一串13,就650了。

 

一盘普通的白灼素菜,就要4、50元的价格起步,如果想吃到肉,那么价格再翻一下吧。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价格不便宜也就算了,那个份量感觉也是肉眼可见的收缩,比如西贝的招牌菜牛大骨,十来个人吃,每个人只能象征性的吃一点,你想夹一块,那大多数人就没得吃了,毕竟只有两三块,其他的大多数菜,基本也是转一圈就不剩啥了,基本来一个光一个,很多人还感觉啥也没吃着。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菜不够主食凑吧,那也真不是你想凑就凑的,一个馒头20+,一个花卷30+。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两三千花了,刚出门就有人抱怨没吃饱,这钱花的……

 

有人说了,人家西贝主要客群是瞄准小家庭,不适合你们这种团队,说得没错,一家人去吃一顿多少钱呢?五六百是要的。

 

于是有人继续说了,人均一两百,也正常吧?

 

的确,人均价格比西贝贵的餐厅多了去了,但是西贝让很多人不爽的地方不是价格,而是感受——你只想顺便吃个饭,结果吃出了商务宴请的水平,性价比越来越差,让人总有交税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的人还不少,地产专家杨红旭就提了个问题: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有几百万房产的人吃不起西贝,还真不是个例。

前不久,西贝又出了以创始人贾国龙命名的功夫菜,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厉害,但也是骂声一片。因为食客们都傻眼了:菜都是半成品,只需要加热后,连摆盘都没有,带着锡纸盒就能上桌了,价格延续西贝的风格,还是得100多。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西贝的菜可以不吃,但西贝要是上市了,股票你可以买,啥理由呢?因为贾老板的每一处毛孔都散发着资本酷爱的气息,核心来说有三点:

●  1、善于营销,“忽悠”能力极强,不愁流量也能哭来钱;

●  2、对顾客狠,价格说涨就涨;

●  3、对员工更狠,白加黑、715,还都是自愿的,劳动法都绕着走。

客源不愁、有涨价能力、有成本控制,营收还不得咔咔的涨?

 

要说西贝也不容易。

 

1988年创立时,只是内蒙古临河的一个小吃店,主打莜面。

 

莜面这东西算是粗粮,在内蒙古、山西、河北产的比较多,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人尤其热爱莜面,别说市场还真就打开了,很快就又开了6家直营店,那会儿的年收入就已经超千万。

 

后来,西贝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店也越开越多,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贾国龙爱折腾,他被称为“餐饮圈最大的投机分子”,当然他也确实对得起他这个头衔。

 

2012年,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火,陕北的黄馍馍也在列,黄老汉在《舌尖》出镜后,就有不少人上门谈合作了。

 

不过,大家都没有抢过贾国龙,西贝开价30万,签下了黄老汉来代言西贝的黄馍馍,网友称西贝“绑架黄馍馍到北京”,连当地政府都说,做黄馍馍的技术没啥神秘的,西贝是在商业炒作。

 

不过贾国龙不介意,那一年,3块钱的黄馍馍,成为西贝的招牌,累计卖了3000多万元,当然现在价格早就翻倍了。

 

后来,《舌尖2》开播了,贾国龙又盯上了张爷爷的空心挂面,这一次西贝更是开高价,以600万买断张爷爷家三年内生产的所有手工挂面,当然这钱也不白花,这些挂面要卖1个亿。

 

这个目标也很容易实现,贵啊!挂面的定价比黄馍馍贵了8倍,1亿的目标都太小了。

 

当然,《舌尖3》贾国龙也没放过,直接上了《舌尖3》上推荐过的水盆羊肉,不过这一次没花钱也没请人,而是走自己上新菜的路线,没花宣传成本,却又噱头十足。

 

在这期间,西贝经历了多次所谓的品牌升级,从西贝莜面村到西北民间菜,从中国烹羊专家又回到西贝莜面村,顺带着莜面还走进了联合国,当然西贝也没忘了蹭一波,“潘基文吃了都说好”。

 

别说,无论是投机还是蹭热度,贾国龙的营销确实是厉害,到2020年,西贝已经在全国59个城市开了379家门店,年营业额近60亿。

 

研发能力没问题,融资也没问题。

 

去年春节7天,餐饮零售的损失就超过5000亿,而西贝也7天损失7-8亿,门店关门,部分餐厅只保留了外卖,所以有了贾国龙的哭穷,顺便树立了一个“为企业请命”的形象,不少人挺贾国龙,说他说出了餐饮人的心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贾国龙的哭诉非常有用,一周之后,西贝就迎来了浦发银行4.3亿的授信,而且利率比基准利率还低,钱也是迅速到账,立竿见影。

 

随后还有多家银行向西贝提供贷款,甚至还有投资机构想要注资入股。

 

拿到了钱,顺带就涨价,人家报表不公开,估计收入也差不到哪去。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生意越做越大,贾老板的好多言论也越来越出圈,大家这才发现,西贝的成本控制真的是业界明灯。

 

马云曾讲,“996是福报”,这在互联网圈都成标配了,管你员工猝死还是跳楼,公司业绩上去就行,本来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月经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贾国龙也来凑热闹。

 

他比996更狠,“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

“每周工作7天,每天15个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而且32年来,大家都这么干,“员工高高兴兴地715、白加黑、夜总会”,“你有多大的辛苦,就有多大的收益”。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很少有老板这么坦率,毕竟这事违反劳动法,可能有人提醒了,贾国龙也立刻改了口,“715不是硬性规定,全凭大家自愿”。

 

不过,不自愿的话,结果也是大家可能想到的,劝退呗,毕竟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了,劝退一个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自愿怕是这个时代最扯淡的一件事儿。

 

毕竟资本家已经道出了现代人的生存指南:底层的人,哪一个不是在用命换钱。

 

卖惨、哭穷、715之后,曾说“永不上市”的西贝也打算上市了,打算比肩老干妈和任正非的贾国龙说,疫情让自己认识到了资本的实力和力量,如果有合适的时机,会选择资本投资西贝。

 

资本市场应该是欢迎西贝的,毕竟在同类企业里面,西贝的营收还是领先的,甚至超过已经上市的九毛九和巴比食品,而且西贝也非常会讲故事,贾国龙的那个爱折腾的劲头,非常适合在资本市场造概念。

 

如果真的上市,难保不会出现海底捞造就“新加坡首富”这样的故事。

 

不过不知道那时,月薪5000以下的“95%微博用户”,有没有资格买西贝的股票。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rr_IiBK6VzQf_8vhAZJ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