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作者 l 江不流
来源 l 粥左罗 ID:fangdushe520
 
我看过很多所谓的传奇,有的是靠父辈蒙荫,有的是借时代套利,有的是上天眷顾总能逢凶化吉。

这些,我都不服。因为真正的传奇,是下面这种:

一个15岁的少女,可以在上山下乡的时代风暴里,在找不出希望的大山深沟中,找出恐惧并潜伏忍受蓄势待发;

一个32岁的母亲,敢于决然砸碎铁饭碗,带着女儿转身走进大学的校园;

一个38岁的“人上人”,毅然抛下外企高薪工作,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从零开始;

一个49岁只有七年级数学水平的中国人,在西方世界战天斗地,勤工俭学拿下会计学专科、数学本科和统计学硕士学位,并成为世界500互联网公司软件主管;

一个60岁的癌症幸存者,在花甲之龄清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回头关注身体和自然,凭借毅力恢复20岁的体魄和状态,穿越亚马孙的雨林,登上南美洲的高原。

这个传奇的名字,叫张京

如今66岁的她,站在异国他乡的屋檐下回首人生,往事纷至沓来,洞若烛照。她说:

“人出生在什么国度,赶上什么样的年月,都不由自己来决定。唯一能决定的,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

有句话,在张京之前我从不相信;在张京之后,我深信不疑: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拼了命想做一件事,拼了命想成为某种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今天,我想说说张京的故事,看看一个大时代下的普通人,如何写下逆天改命的传奇。

如果找不出希望
那就找出恐惧

1953年,笼罩朝鲜半岛上空的硝烟终于散去,新中国的第一仗就干趴了世界第一强国。

同一时刻,张京出生了。父亲是新中国的第一批飞行员,母亲是随军的军医。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53年,不满一岁的张京和父母
 
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一个英雄主义的家庭,张京从小不爱针织女红,只喜欢把玩父亲的军功章,梦想成为母亲那样,能做开颅手术的外科医生。

只是追求宏大叙事的时代,个体的梦想显得不值一提。

1965年,张京升学初一。校园里不再听闻朗朗读书之声,代之以呼声震天的口号。

父亲被批斗游行,随后关进牛棚。
 
12岁的张京,作为家中四兄妹的老大,早早扛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生活起居的职责。

从1965到1968,时代为华语词典贡献了一个新词:老三届。

张京是老三届里年龄最小的那一批。
 
初中三年,她只在教室里念了一年书,其余两年辗转全国参加大串联,进京接受领导人审阅。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张京的初中毕业证书

那是一个知识大断层时代的开端,比同龄人幸运的是,父母都有文化,只要敢冒风险,她还有书可以看。

她最喜欢的,是《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在这本小说里写下的一句话,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持续赐予着张京力量:

永远记住,在上帝揭开人类未来的图景前,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1968年11月,广播里传来遥远北京的呼喊:“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5岁的张京,“带着一颗精神世界一贫如洗的头脑和一个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身体”,被时代抛进了吉林省舒兰县西崴子公社。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68年,张京(前排右一)下乡前和同学合影

那一刻的地球,呈现着夸张的两极分化。

东方的亿万青年,唱着苏联老歌“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奔向荒芜的农村;西方举全国之力,发射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把3名宇航员带向太空,并绕地球飞行163圈。

“学校回不去,工厂去不了,就象一个多余的环节,注定要从社会的链条中被摘除。”

面对轰轰烈烈要改天换地的一代人,深沉而苍凉的土地丝毫不为所动,它并未因几千万年轻人的到来而变得丰饶,农民反而更加贫困。

“从天寒地冻的刨粪,到春寒料峭的播种,从烈日炎炎下的除草,到秋风瑟瑟中的收割”,张京从不叫苦。

只是长身体的年龄,整日下地进行体力劳动,没有人吃得饱,没有人有力气。

年轻时舔舐过的无边无际的饥饿感,会写进一个人的基因里。

犹记得小时候吃饭,哪怕漏了一粒米,父亲都会罚我捡起来吃掉。

我无法理解,直到多年后阅读莫言的小说《蛙》,他写了一个小男孩因为太饿,咯嘣咯嘣吃煤快,还越嚼越香的故事。

父亲也是那代人,他们的轰轰烈烈,终将被岁月磨平。
 
人定胜天的热情,没有唤醒这片古老的土地。

到了1970年,身边有门路的知青,都通过各种途径回城了。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69年,张京的知青标准照

在中国,哪里有好处,哪里就能看到人性。

只剩下张京,因为军人家庭的血性,不愿意低头求人。拖到1971年底,才进了山沟里的军工厂。

“我把过去留给了田野,而将来是什么仍是未知。”
 
只是少年时读过的那些书,时不时会在午夜发出诘问:真的要一辈子扎根大山吗?

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对于饥饿的恐惧,对于生命将走向一片荒芜的恐惧。

如今再回首那段故国往事,66岁的张京平静地说:

“从农村到工厂,8年的时间和血汗,说痛苦、说悲壮、说忧伤、说升华,都有之。对我来说,艰难和困厄虽是常态,我却从中汲取了力量:人要义无反顾地生活,要穷尽一切可能。

如果你和张京一样,人生找不出希望,那就试着找出恐惧吧,让它赐予你逃离的力量。

你得付出确定性
才会换来可能性

命运从不会一直冷落一个人,也不会一直眷顾一个人。
 
它总是打一巴掌再给颗枣,试探你崩溃的底线在哪里,也赌你反弹的上限有多高。

1977年,邓公在北京一声令下,全国恢复高考。
 
一代人等来了苦盼十年的希望,570万人重新走进考场。

张京却没有报名,她不自信。
 
作为老三届里最年轻的一代,她只有初一的文化水平。

直到事后看到当年的考卷,才追悔莫及。

也是那一年,张京被调往大连,继续做工人。

4年之后,28岁的张京结婚了。
 
厂里的老师傅牵线做媒,给她介绍了一个老实人。

老实人,这个今天看起来有点可笑和嘲讽的词汇,在当年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

又两年,张京做了母亲。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83年,30岁的张京抱着女儿

人们常说,子女是婚姻的纽带。其实子女,更是千百年来捆住中国女人的绳索。

在中国,一个普通女人的命运,往往在生儿育女之后就此定型。

人们会说,“算了吧,别折腾了,为孩子想想。”

可是张京,看着怀里的女儿,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她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了,更担心女儿的人生,将来会被甩进自己匍匐过的轨道。

1984年,31岁的张京开始自学高中课程。
 
白天带着孩子在工厂上班,晚上和周末去夜校补习,她说那段时间“对知识的饥渴和在农村挨饿时的感觉一样强烈”。

不眠不休的一年结束了,张京以487分的成绩(当年五科满分510分),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

收到通知书,工厂却卡档案,不放人。

一不做、二不休的张京索性辞职,在32岁那年带着女儿,和小自己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起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86年,张京(左六)和女同学合影

这是张京第一次,主动把自己的人生清零:放弃国企的铁饭碗,给人生搏一次的机会。

因为外语的优势,张京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外资企业中国分公司录取,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外企员工。

拿着高工资,出入大酒店,出行有轿车接送,张京成为那个时代标准的“人上人”。

少年时代的张京,除了《基督山伯爵》,也深爱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娜拉出走》。

只是当年的她没有料到,20多年后的自己,也会扮演娜拉的角色。

放弃铁饭碗、考大学、进外企,婆婆觉得张京太折腾,不是过日子的人。
 
那段与老实人的婚姻终究没能天长地久,在1990年画上了句号。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88年至91年,张京外企职员工作证和名片
 
时间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新旧观念的冲突,前所未有地割裂着国人。

因为在外企工作,张京比身边人更早接触到“舶来文化”:穿喇叭裤、唱流行歌。她被议论“太前卫太另类”,与生活的圈子格格不入。

孤立,能打倒所有的人,却不包括从饥饿的黑土地里爬出来的张京。
 
她向往更自由的世界,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指指点点。

命运的甜枣落下。

1991年,张京在一次联谊会上,认识了一位美国来的大学教授。

没有傲慢外商的居高临下,没有对中国人的蔑视态度,他很好奇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很好奇张京的知青岁月,俩人在交流中互生情愫,随后领证结婚。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91年,张京登记结婚当日合照

那一年,张京38岁了,人到中年的她第二次将人生主动清零:辞掉当时月薪4千的高薪工作,再一次把自己甩进未知,跟随丈夫飞往举目无亲的美国。

两度放弃铁饭碗和舒适的生活,是张京留给所有想不断拓展生命边界者的启示:

你想要的每一个可能性,都得拿确定性来交换。

一类人眼中的延长生命
不过是另一类人眼中的延缓死亡

丈夫愿意提供一份优渥的生活,让张京安心在家做一名全职太太。
 
可张京拒绝了,出身军人家庭的她,天生要强。

和大多数初到美国的华人一样,张京选择了唐人街,找到一家中餐馆打小工。

当时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4美金。
 
而张京每小时只能拿到1美金,其余全靠小费。

她很快意识到,在美国自己除了英语,没有任何其它专长,几乎和文盲一样。

不甘心一辈子干简单机械的工作,危机感再次找上了张京。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张京打工给自己买的第一台车,二手庞蒂亚克

40岁的不惑之年,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不可能的新目标:当一名软件工程师。

张京找到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导师说:“只要你能念完微积分,就可以来上研究生课”。

当时的张京,数学只有国内七年级的水平。此时却要用英语学习微积分,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挑战。

可她没有止步。

年轻的时候,时代给她挖了一口苦水井。不认命的人,余生都会一瓢瓢讨回来。

她拿出下乡时战天斗地的精神,一边打工一边上学,苦读两年,修完会计专科和数学本科学业,终于考上统计学研究生。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40岁的张京,站在教学楼前

回首往事,张京把自己初到美国的7年,戏称为“洋插队”。

研究生期间,张京依然勤工俭学,担任数学辅导员和计算机制图课助教,参与编写大学教材,并兼学了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

1998年,张京以45岁的年纪登上罗切斯特理工大学校报,拿下“年度最杰出学生奖”光荣毕业。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998年,罗切斯特大学校报和当地报纸刊出新闻

2000年,47岁的张京如愿以偿,进入美国XEROX (施乐)公司,成为一名电脑软件工程师。
 
49岁时,又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一直晋升到试验室主管。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2006年,张京(左一)在施乐公司软件开发部和同事合影

张京说:“回想这些年,支撑我奋斗的,一直是当年下乡时那股无论怎样绝望都要熬下去的力量。”

至此,这仍是一个星光不负赶路人的励志故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圆满,那么美好。

可是命运的巴掌,却没有停下。

长年的伏案学习和工作,让她得了一大堆病:颈椎增生、腰肌劳损、双膝双肩关节炎。

致命的打击降临在51岁那年,张京被诊断出乳腺癌,做了两次手术都无法根治。
 
2010年,又动了一次12个小时的大手术。

不期而至的癌症和多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颠覆了张京的生死观。

得了不治之症的婆婆,在生命的最后半个月放弃了治疗。
 
当时,婆婆已经两星期不进食不喝水,她问护士,为什么不给她打点滴呢?

护士反问:那不就是延缓死亡吗,有什么意义?

原来,一类人眼中的延长生命,不过是另一类人眼中的延缓死亡。

张京忽然意识到,每天开车两小时,朝9晚5去工作的那一篇,应该翻过去了。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2010年,癌症手术后第三个月的张京

从初中没毕业到上山下乡,从工厂做工到考上大学,从外企辞职到美国继续求学,最后做到世界500强公司的软件主管,自己已然达成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趁着生命还没有结束,人生的最后一程,是时候转换战场了。

2013年,60岁的张京提前退休,第三次主动将人生清零:

人生的最后一次挑战,就留给自然规律吧。
 
她要“返老还童”,回到20岁的体魄和状态,把因为事业而错过的生活,全都找回来。

人生不过3万天
要活过,而不止来过

主宰命运的人,会把人生一次次清零,却从不是为了躺下,而是为了下一场出发。

张京开始每天去健身房,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高蛋白素食,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拥有强健的体魄,力量的肌肉线条,健康的肤色和愉悦的心情。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张京55岁和65岁的对比照

时间的加码,让日常看不出变化的自律和汗水,累积出令人惊叹的结果。

半年后,张京的身体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疼痛感消失了,肌肉和力量增强了,当年荷锄下地浑身是劲的那个我,又回来了,随时可以整装待发。”

巴哈马群岛美丽的白沙和蓝海,消解了她退休后的失落感;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航空母舰“中途岛”号甲板上的公益募捐瑜伽,让她明白给予也是一种收获;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穿越亚马孙雨林的徒步,让她回过头感恩知青岁月赋予的粗粝坚韧的性格;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海拔3650米的南美高原登山,探访印加帝国古老文明,让她自豪于比年轻人更充沛的体力;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大溪地的深海潜水打捞,让她明白保持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才是不老的法宝;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一周两次的义工和物质上的断舍离,让她领悟不是自己在占有物质,而是物质占有了自己;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志愿者环保之旅,海边捡垃圾、救助海龟、拿出20%的旅费捐助当地部落,让她登上了报纸;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一家五口随时随地的欢聚时光,让她找回被时代过滤掉的另一重身份:妻子、母亲、女儿。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今年已经66岁的张京,依旧在不断打开人生的边界:舢板瑜伽、冲浪、高原徒步登山、水肺潜水、帆船航海……她说:

“看看我,如果你想说要做什么事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请你再好好思考一下!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当年在军工厂当工人时,有一次厂里组织看电影。每当有女生进去,男生就起哄吓跑她们。

张京很不服气,拉着一个女生执意进去了。当哄声响起,那个女生甩开手就跑。

面对几百个男生的起哄,张京成了全场唯一留下看完电影的女生。当时她的心里,一直默念着《基督山伯爵》里的一句话:

“当你拼命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别人就不是你的对手了。”

直到今天,张京还是这股劲头:
 
去做自己感到害怕的事,去做自己不懂的事,去没有人到达过的领域,无所畏惧也无所顾忌。

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命运对于张京,毫无公平可言。

该上学时停课,该长身体时挨饿,该上班时下乡,该养家时下岗,该享受时患癌……

可她硬是逆天改命,所依仗的,不过是:

看不到希望时,恐惧亦是力量;想要抵达可能性,先要舍得放弃确定性;人生不过三万天,要活过而不止来过。

“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任何时候都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一天,当你向命运祈求公平时,你就已经输了。”
 
/

#最后

我想把北野武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送给大家: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你的人生是否也是持续滚烫着向前呢?
一路坎坷,但我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年龄什么的,有什么重要的呢?
大家都在默默的变优秀,
希望【在看】的你也如此。
 
 

-END-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01
拒绝英国王室的世界第一脱衣舞娘
脱衣舞娘这个名词好像就代表了纸醉金迷和肉欲横生,难登大雅之堂…如果你身边有从事“脱衣舞娘”这个职业的,你一定会觉得她是一个不正经的女人。
可是直到蒂塔·万提斯(Dita Von Teese的出现。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尤物”存在的话,那一定是她。
丰乳肥臀,16寸纤腰,魅惑众生的神仙颜值,美得妖娆却不艳俗。她把“脱衣舞”当成一种艺术来表演,落落大方却一点也不色情。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上流社会对她趋之若鹜,总统对她青眼有加。就连保守著称的英国王室都曾邀请她去表演,但是被她给拒绝了。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就是这么的我行我素,喜乐好恶全凭自己的心情,干着外人看来难以启齿的“三流职业”,但她却赚尽世人的赞美。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有人会问:从事这种不入流的职业,她究竟凭什么把全世界都迷得神魂颠倒?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原因很简单:看蒂塔的表演,就像在欣赏最美的艺术品。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02
你才是决定职业高贵还是低俗的那个人
说起蒂塔最惊艳的一场演出,必须要说那场令全世界疯狂的“香槟浴”表演。
在2500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镶嵌而成的大酒杯旁,她一边舞蹈一边脱下衣裙慢慢浸入杯中,杯子里盛满了香槟。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粉红色的灯光下,随着音乐的节奏,蒂塔在香槟杯中舞动,灯红酒绿她把性感发挥到了极致。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你的眼睛离不开她嘴角浓烈的红色,享受着表演带来的艺术快感,但是没有人会带着色情的目光审视蒂塔,这可能就是高级和低俗的最大区别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脱衣舞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是那个时候这个职业只是为了满足一些贵族和名流的“欲望”。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所以在当时脱衣舞娘是一个令人很不齿的职业,因为大部分的脱衣舞娘适合“妓女”挂钩的。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但是现在,脱衣舞变成了一种更高级的现场表演,表演者不会刻意的袒胸露乳,而是把“性感”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发挥到极致。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就拿蒂塔标志性脱衣舞Burlesque来说吧,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滑稽歌舞杂剧,是一种舞台上很难见到的表演形式。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这种剧在二战后就几乎已经失传。
 
蒂塔为了准备这场演出特意去收集和研究了大量的海报照片和电影,最后她觉得光看这些资料不能达到她预期的效果,最后她甚至打电话去请教仅存在世几个Burlesque舞娘,学习经验和技巧。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那场秀简直太惊艳了,就和看百老汇的舞台剧没有什么区别。剧情、光线、舞台调度,还有蒂塔惊艳的表现力,都让台下的观众连连称赞。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其实为了这场表演,蒂塔不知道不眠不休的对着镜子排练了多少个日夜,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或者表情,她都要反复的斟酌,为的就是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所以以后如果有人对你说去看脱衣舞能欣赏艺术、陶冶情操,请不要对他翻白眼,因为这是真的。
有人说蒂塔的性感是骨子里带的,可是她的成功还离不开她对舞台的热爱啊。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03
把脱衣舞变成一种艺术
其实小时候蒂塔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女孩。
小时候她就很喜欢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和明星,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和海蒂·拉玛一样的大明星。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古典芭蕾舞。
到了13岁,她已经可以在当地一家芭蕾舞演艺公司担任独舞了。
那个时候蒂塔·万提斯开始收集20年代至50年代的古典服装,了解着装的要领。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15岁那年,她在一家高档内衣专卖店担任了销售员的职位。
读大学之后,蒂塔选择了历史服装设计专业,她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古装电影的设计师。
但是后来她发现,担任人体模特的收入可能更符合自己对古典美追求的需要。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特别是维多利亚时代,盛行的紧身胸衣也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蒂塔开始模仿这些出现于电影和资料图片中的华丽服饰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18岁的她开始在脱衣舞俱乐部兼职,成为一名业余脱衣舞娘。
但是在她看来,脱衣舞不该是肮脏龌龊的,她心里脱衣舞应该是一门专门研究诱惑的艺术。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于是她把自己最喜欢的古典服饰、芭蕾舞融入到工作中来了,所以我们在蒂塔的表演中可以经常看见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和布景。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她让这种起源于19世纪音乐厅,鸵鸟羽毛华服、康康舞和脱衣秀的表演形式重新流行起来。
是她,让所有人知道,脱衣舞也是一门精致优雅的表演艺术。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04
美丽是要苦心经营的
每次看到蒂塔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感慨,她简直实在是太完美了。
但其实和很多女演员相比,蒂塔有很多“缺陷”。她的身高只有1米6几,可是她却能做到无论在哪里,你总能第一眼看到她。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她也不是天生的美女,但是每次出现她总是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
这些都离不开蒂塔后天的努力。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她有着全世界女人都为之疯狂的腰身。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这得益于她从16岁开始就穿的束身衣,腰围始终保持在惊人的16英寸,约40cm。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这是什么概念?腰围1尺8已经够让普通姑娘羡慕不已,但是蒂塔的腰围还不到1尺8!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为了在舞台上呈现出最佳的效果,蒂塔从来不敢怠慢。
 
她严格控制饮食
几乎不晒太阳
定期的健身和锻炼
每次出席活动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装扮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所以每次看到蒂塔的时候,她都精致的挑不出任何毛病。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有人说,这样做不会不会对自己太苛刻了。
但是蒂塔却说:“我的美丽不是浑然天成的,而是苦心经营的。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如果我把手伸向第10块薯片,我就立刻拍一张自己只穿丁字裤的照片,那么薯片的吸引力就立刻消减了大半。”
正是因为这份令人惊叹的自律,我们才能在舞台上看到闪闪发光的她啊。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05
所有人都要先学会尊重自己
蒂塔对脱衣舞行业的专注,加上她突出的风格,很快在全美闻名。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媒体毫不吝啬对她的赞美之情,时尚圈儿把她当成宠儿。各大品牌的代言和杂志的封面,都有蒂塔的身影。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站在T台上,她风情万种,气场一点也不输大牌模特,下了T台她必定是头排的常客,所有“脱衣舞娘”不敢想的事情,她全部都做到了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而且和前夫离婚后,蒂塔又恋上了小自己12岁的路易斯·德·卡斯泰尔巴雅克。
他可是拥有法国伯爵的封号啊,是个实打实的贵族。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但是在大家心里蒂塔一点也不算高攀,毕竟曾经的法国总统萨科奇及夫人就偷偷的联系过她,表达了他们对蒂塔的仰慕和遗憾。
“实在很想去看你的表演,但碍于身份,实在没办法去啊…”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蒂塔,或许就是因为她骨子里的那份自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尊重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一次在飞机上,蒂塔遇见了碧昂丝的父亲,但是他并不认识蒂塔,只是看到很多人和蒂塔打招呼,就问她是谁。
蒂塔大大方方的告诉他:“我是一名脱衣舞娘。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别人说不出口,拿不出手的职业,在她这里却成了一种骄傲。
 
性感有很多种,但是能在众多舆论中,坚持自我的性感却很难,可是蒂塔不仅做到了,还赢得了万千人的尊重和喜爱。
她是全球最贵的脱衣舞娘,身价2亿!男人为她尖叫,女人为她痴狂
 
只有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时,才能让它变成高于自身的存在。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职业也是,希望你能和蒂塔一样,即使被舆论和恶意包围,也能坚持自我,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