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别人家的 API 接口,那叫一个优雅!

前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跟第三方平台打交道,可能会对接第三方平台API接口,或者提供API接口给第三方平台调用。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设计一个优雅的API接口,能够满足:安全性、可重复调用、稳定性、好定位问题等多方面需求?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设计API接口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1. 签名

为了防止API接口中的数据被篡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API接口做签名

接口请求方将请求参数 + 时间戳 + 密钥拼接成一个字符串,然后通过md5等hash算法,生成一个前面sign。

然后在请求参数或者请求头中,增加sign参数,传递给API接口。

API接口的网关服务,获取到该sign值,然后用相同的请求参数 + 时间戳 + 密钥拼接成一个字符串,用相同的m5算法生成另外一个sign,对比两个sign值是否相等。

如果两个sign相等,则认为是有效请求,API接口的网关服务会将给请求转发给相应的业务系统。

如果两个sign不相等,则API接口的网关服务会直接返回签名错误。

问题来了:签名中为什么要加时间戳?

答:为了安全性考虑,防止同一次请求被反复利用,增加了密钥没破解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对每次请求都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期时间,比如:15分钟。

这样一次请求,在15分钟之内是有效的,超过15分钟,API接口的网关服务会返回超过有效期的异常提示。

目前生成签名中的密钥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双方约定一个固定值privateKey。

另一种是API接口提供方给出AK/SK两个值,双方约定用SK作为签名中的密钥。AK接口调用方作为header中的accessKey传递给API接口提供方,这样API接口提供方可以根据AK获取到SK,而生成新的sgin。

2. 加密

有些时候,我们的API接口直接传递的非常重要的数据,比如:用户的银行卡号、转账金额、用户身份证等,如果将这些参数,直接明文,暴露到公网上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由此,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用BASE64加解密。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安装一定的规律拼接成一个大的字符串,然后在加一个密钥,拼接到一起。

然后使用JDK1.8之后的Base64工具类处理,效果如下:

【加密前的数据】www.baidu.com
【加密后的数据】d3d3LmJhaWR1LmNvbQ==

为了安全性,使用Base64可以加密多次。

API接口的调用方在传递参数时,body中只有一个参数data,它就是base64之后的加密数据。

API接口的网关服务,在接收到data数据后,根据双方事先预定的密钥、加密算法、加密次数等,进行解密,并且反序列化出参数数据。

3. ip白名单

为了进一步加强API接口的安全性,防止接口的签名或者加密被破解了,攻击者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请求该接口。

需求限制请求ip,增加ip白名单

只有在白名单中的ip地址,才能成功请求API接口,否则直接返回无访问权限。

ip白名单也可以加在API网关服务上。

但也要防止公司的内部应用服务器被攻破,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内部服务器上发起API接口的请求。

这时候就需要增加web防火墙了,比如:ModSecurity等。

4. 限流

如果你的API接口被第三方平台调用了,这就意味着着,调用频率是没法控制的。

第三方平台调用你的API接口时,如果并发量一下子太高,可能会导致你的API服务不可用,接口直接挂掉。

由此,必须要对API接口做限流

限流方法有三种:

  1. 对请求ip做限流:比如同一个ip,在一分钟内,对API接口总的请求次数,不能超过10000次。
  2. 对请求接口做限流:比如同一个ip,在一分钟内,对指定的API接口,请求次数不能超过2000次。
  3. 对请求用户做限流:比如同一个AK/SK用户,在一分钟内,对API接口总的请求次数,不能超过10000次。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nginxredis或者gateway实现限流的功能。

5. 参数校验

我们需要对API接口做参数校验,比如:校验必填字段是否为空,校验字段类型,校验字段长度,校验枚举值等等。

这样做可以拦截一些无效的请求。

比如在新增数据时,字段长度超过了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数据库会直接报错。

但这种异常的请求,我们完全可以在API接口的前期进行识别,没有必要走到数据库保存数据那一步,浪费系统资源。

有些金额字段,本来是正数,但如果用户传入了负数,万一接口没做校验,可能会导致一些没必要的损失。

还有些状态字段,如果不做校验,用户如果传入了系统中不存在的枚举值,就会导致保存的数据异常。

由此可见,做参数校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Java中校验数据使用最多的是hiberateValidator框架,它里面包含了@Null、@NotEmpty、@Size、@Max、@Min等注解。

用它们校验数据非常方便。

当然有些日期字段和枚举字段,可能需要通过自定义注解的方式实现参数校验。

6. 统一返回值

我之前调用过别人的API接口,正常返回数据是一种json格式,比如:

{
    "code":0,
    "message":null,
    "data":[{"id":123,"name":"abc"}]
},

签名错误返回的json格式:

{
    "code":1001,
    "message":"签名错误",
    "data":null
}

没有数据权限返回的json格式:

{
    "rt":10,
    "errorMgt":"没有权限",
    "result":null
}

这种是比较坑的做法,返回值中有多种不同格式的返回数据,这样会导致对接方很难理解。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API网关定义了一直返回值结构,业务系统定义了另外一种返回值结构。如果是网关异常,则返回网关定义的返回值结构,如果是业务系统异常,则返回业务系统的返回值结构。

但这样会导致API接口出现不同的异常时,返回不同的返回值结构,非常不利于接口的维护。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API网关时解决。

业务系统在出现异常时,抛出业务异常的RuntimeException,其中有个message字段定义异常信息。

所有的API接口都必须经过API网关,API网关捕获该业务异常,然后转换成统一的异常结构返回,这样能统一返回值结构。

7. 统一封装异常

我们的API接口需要对异常进行统一处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有时候在API接口中,需要访问数据库,但表不存在,或者sql语句异常,就会直接把sql信息在API接口中直接返回。

返回值中包含了异常堆栈信息数据库信息错误代码和行数等信息。

如果直接把这些内容暴露给第三方平台,是很危险的事情。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接口返回值中的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进行sql注入或者直接脱库,而对我们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API接口中的异常做统一处理,把异常转换成这样:

{
    "code":500,
    "message":"服务器内部错误",
    "data":null
}

返回码code500,返回信息message服务器内部异常

这样第三方平台就知道是API接口出现了内部问题,但不知道具体原因,他们可以找我们排查问题。

我们可以在内部的日志文件中,把堆栈信息、数据库信息、错误代码行数等信息,打印出来。

我们可以在gateway中对异常进行拦截,做统一封装,然后给第三方平台的是处理后没有敏感信息的错误信息。

8. 请求日志

在第三方平台请求你的API接口时,接口的请求日志非常重要,通过它可以快速的分析和定位问题。

我们需要把API接口的请求url、请求参数、请求头、请求方式、响应数据和响应时间等,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最好有traceId,可以通过它串联整个请求的日志,过滤多余的日志。

当然有些时候,请求日志不光是你们公司开发人员需要查看,第三方平台的用户也需要能查看接口的请求日志。

这时就需要把日志落地到数据库,比如:mongodb或者elastic search,然后做一个UI页面,给第三方平台的用户开通查看权限。这样他们就能在外网查看请求日志了,他们自己也能定位一部分问题。

9. 幂等设计

第三方平台极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请求我们接口多次,比如:在1秒内请求两次。有可能是他们业务系统有bug,或者在做接口调用失败重试,因此我们的API接口需要做幂等设计

也就是说要支持在极短的时间内,第三方平台用相同的参数请求API接口多次,第一次请求数据库会新增数据,但第二次请求以后就不会新增数据,但也会返回成功。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会产生错误数据。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中增加唯一索引,或者在redis保存requestId和请求参来保证接口幂等性。

10. 限制记录条数

对于对我提供的批量接口,一定要限制请求的记录条数

如果请求的数据太多,很容易造成API接口超时等问题,让API接口变得不稳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一次请求中的参数,最多支持传入500条记录。

如果用户传入多余500条记录,则接口直接给出提示。

建议这个参数做成可配置的,并且要事先跟第三方平台协商好,避免上线后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11. 压测

上线前我们务必要对API接口做一下压力测试,知道各个接口的qps情况。

以便于我们能够更好的预估,需要部署多少服务器节点,对于API接口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之前虽说对API接口做了限流,但是实际上API接口是否能够达到限制的阀值,这是一个问号,如果不做压力测试,是有很大风险的。

比如:你API接口限流1秒只允许50次请求,但实际API接口只能处理30次请求,这样你的API接口也会处理不过来。

我们在工作中可以用jmeter或者apache benc对API接口做压力测试。

12. 异步处理

一般的API接口的逻辑都是同步处理的,请求完之后立刻返回结果。

但有时候,我们的API接口里面的业务逻辑非常复杂,特别是有些批量接口,如果同步处理业务,耗时会非常长。

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API接口的性能,我们可以改成异步处理

在API接口中可以发送一条mq消息,然后直接返回成功。之后,有个专门的mq消费者去异步消费该消息,做业务逻辑处理。

直接异步处理的接口,第三方平台有两种方式获取到。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回调第三方平台的接口,告知他们API接口的处理结果,很多支付接口就是这么玩的。

第二种方式是:第三方平台通过轮询调用我们另外一个查询状态的API接口,每隔一段时间查询一次状态,传入的参数是之前的那个API接口中的id集合。

13. 数据脱敏

有时候第三方平台调用我们API接口时,获取的数据中有一部分是敏感数据,比如:用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等。

这样信息如果通过API接口直接保留到外网,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容易造成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

这就需要对部分数据做数据脱敏了。

我们可以在返回的数据中,部分内容用星号代替。

已用户手机号为例:182****887

这样即使数据被泄露了,也只泄露了一部分,不法分子拿到这份数据也没啥用。

14. 完整的接口文档

说实话,一份完整的API接口文档,在双方做接口对接时,可以减少很多沟通成本,让对方少走很多弯路。

接口文档中需要包含如下信息:

  1. 接口地址
  2. 请求方式,比如:post或get
  3. 请求参数和字段介绍
  4. 返回值和字段介绍
  5. 返回码和错误信息
  6. 加密或签名示例
  7. 完整的请求demo
  8. 额外的说明,比如:开通ip白名单。

接口文档中最好能够统一接口和字段名称的命名风格,比如都用驼峰标识命名。

接口地址中可以加一个版本号v1,比如:v1/query/getCategory,这样以后接口有很大的变动,可以非常方便升级版本。

统一字段的类型和长度,比如:id字段用Long类型,长度规定20。status字段用int类型,长度固定2等。

统一时间格式字段,比如:time用String类型,格式为:yyyy-MM-dd HH:mm:ss。

接口文档中写明AK/SK和域名,找某某单独提供等。

 

– EOF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t78yXSUhSFGkR_fBKWuaw

图解Git工作原理

本文图解Git中的最常用命令。如果你稍微理解Git的工作原理,这篇文章能够让你理解的更透彻。

图解Git工作原理

基本用法

图解Git工作原理

图解Git工作原理

上面的四条命令在工作目录、暂存目录(也叫做索引)和仓库之间复制文件。

  • git add files把当前文件放入暂存区域。

  • git commit给暂存区域生成快照并提交。

  • git reset – files用来撤销最后一次git add files,你也可以用git reset撤销所有暂存区域文件。

  • git checkout – files把文件从暂存区域复制到工作目录,用来丢弃本地修改。

你可以用git reset -p,git checkout -p,or git add -p进入交互模式。

也可以跳过暂存区域直接从仓库取出文件或者直接提交代码。

图解Git工作原理

  • git commit -a相当于运行git add把所有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加入暂存区域再运行。

  • git commit files进行一次包含最后一次提交加上工作目录中文件快照的提交。并且文件被添加到暂存区域。

  • git checkout HEAD – files回滚到复制最后一次提交。

 
图解Git工作原理

约定

图解Git工作原理

后文中以下面的形式使用图片。

图解Git工作原理

绿色的5位字符表示提交的ID,分别指向父节点。分支用橘色显示,分别指向特定的提交。当前分支由附在其上的HEAD标识。这张图片里显示最后5次提交,ed489是最新提交。master分支指向此次提交,另一个maint分支指向祖父提交节点。

图解Git工作原理

命令详解

图解Git工作原理

Diff

有许多种方法查看两次提交之间的变动,下面是一些示例。

图解Git工作原理

Commit

提交时,Git用暂存区域的文件创建一个新的提交,并把此时的节点设为父节点。然后把当前分支指向新的提交节点。下图中,当前分支是master。在运行命令之前,master指向ed489,提交后,master指向新的节点f0cec并以ed489作为父节点。

图解Git工作原理

即便当前分支是某次提交的祖父节点,Git会同样操作。下图中,在master分支的祖父节点maint分支进行一次提交,生成了1800b。这样,maint分支就不再是master分支的祖父节点。此时,合并[1](或者衍合[2])是必须的。

图解Git工作原理

如果想更改一次提交,使用git commit –amend。Git会使用与当前提交相同的父节点进行一次新提交,旧的提交会被取消。

图解Git工作原理

另一个例子是分离HEAD提交[3],后文讲。

Checkout

Checkout命令用于从历史提交(或者暂存区域)中拷贝文件到工作目录,也可用于切换分支。

当给定某个文件名(或者打开-p选项,或者文件名和-p选项同时打开)时,Git会从指定的提交中拷贝文件到暂存区域和工作目录。比如,git checkout HEAD~ foo.c会将提交节点HEAD~(即当前提交节点的父节点)中的foo.c复制到工作目录并且加到暂存区域中。(如果命令中没有指定提交节点,则会从暂存区域中拷贝内容。)注意当前分支不会发生变化。

图解Git工作原理

当不指定文件名,而是给出一个(本地)分支时,那么HEAD标识会移动到那个分支(也就是说,我们“切换”到那个分支了),然后暂存区域和工作目录中的内容会和HEAD对应的提交节点一致。

新提交节点(下图中的a47c3)中的所有文件都会被复制(到暂存区域和工作目录中);只存在于老的提交节点(ed489)中的文件会被删除;不属于上述两者的文件会被忽略,不受影响。

图解Git工作原理

如果既没有指定文件名,也没有指定分支名,而是一个标签、远程分支、SHA-1值或者是像master~3类似的东西,就得到一个匿名分支,称作detached HEAD(被分离的HEAD标识)。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在历史版本之间互相切换。比如说你想要编译1.6.6.1版本的Git,你可以运行git checkout v1.6.6.1(这是一个标签,而非分支名),编译,安装,然后切换回另一个分支,比如说git checkout master。然而,当提交操作涉及到“分离的HEAD”时,其行为会略有不同,详情见在下面。

图解Git工作原理

HEAD标识处于分离状态时的提交操作

当HEAD处于分离状态(不依附于任一分支)时,提交操作可以正常进行,但是不会更新任何已命名的分支。(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更新一个匿名分支。)

图解Git工作原理

一旦此后你切换到别的分支,比如说master,那么这个提交节点(可能)再也不会被引用到,然后就会被丢弃掉了。注意这个命令之后就不会有东西引用2eecb。

图解Git工作原理

但是,如果你想保存这个状态,可以用命令git checkout -b name来创建一个新的分支。

图解Git工作原理

Reset

Reset命令把当前分支指向另一个位置,并且有选择的变动工作目录和索引。也用来在从历史仓库中复制文件到索引,而不动工作目录。

如果不给选项,那么当前分支指向到那个提交。如果用–hard选项,那么工作目录也更新,如果用–soft选项,那么都不变。

图解Git工作原理

如果没有给出提交点的版本号,那么默认用HEAD。这样,分支指向不变,但是索引会回滚到最后一次提交,如果用–hard选项,工作目录也同样。

图解Git工作原理

如果给了文件名(或者-p选项),那么工作效果和带文件名的checkout差不多,除了索引被更新。

图解Git工作原理

Merge

Merge命令把不同分支合并起来。合并前,索引必须和当前提交相同。如果另一个分支是当前提交的祖父节点,那么合并命令将什么也不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当前提交是另一个分支的祖父节点,就导致fast-forward合并。指向只是简单的移动,并生成一个新的提交。

图解Git工作原理

否则就是一次真正的合并。默认把当前提交(ed489 如下所示)和另一个提交(33104)以及他们的共同祖父节点(b325c)进行一次三方合并[4]。结果是先保存当前目录和索引,然后和父节点33104一起做一次新提交。

图解Git工作原理

Cherry Pick

cherry-pick命令“复制”一个提交节点并在当前分支做一次完全一样的新提交。

图解Git工作原理

Rebase

衍合是合并命令的另一种选择。合并把两个父分支合并进行一次提交,提交历史不是线性的。衍合在当前分支上重演另一个分支的历史,提交历史是线性的。本质上,这是线性化的自动的 cherry-pick。

图解Git工作原理

上面的命令都在topic分支中进行,而不是master分支,在master分支上重演,并且把分支指向新的节点。注意旧提交没有被引用,将被回收。

要限制回滚范围,使用–onto选项。下面的命令在master分支上重演当前分支从169a6以来的最近几个提交,即2c33a。

图解Git工作原理

同样有git rebase –interactive让你更方便的完成一些复杂操作,比如丢弃、重排、修改、合并提交。没有图片体现这些,细节看这里:git-rebase(1)[5]。

 
图解Git工作原理

技术说明

图解Git工作原理

文件内容并没有真正存储在索引(.git/index)或者提交对象中,而是以blob的形式分别存储在数据库中(.git/objects),并用SHA-1值来校验。索引文件用识别码列出相关的blob文件以及别的数据。

对于提交来说,以树(tree)的形式存储,同样用对于的哈希值识别。树对应着工作目录中的文件夹,树中包含的 树或者blob对象对应着相应的子目录和文件。每次提交都存储下它的上一级树的识别码。

如果用detached HEAD提交,那么最后一次提交会被the reflog for HEAD引用。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失效,最终被回收,与git commit –amend或者git rebase很像。

相关链接:

  1. http://marklodato.github.io/visual-git-guide/index-zh-cn.html#merge
  2. http://marklodato.github.io/visual-git-guide/index-zh-cn.html#rebase
  3. http://marklodato.github.io/visual-git-guide/index-zh-cn.html#detached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way_merge
  5. http://www.kernel.org/pub/software/scm/git/docs/git-rebase.html#_interactive_mode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rciK1YqQlIGrfOFfJQ9EA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

 

被时代错过的互联网大佬。
作者|潮戈 编辑|张轶骁
来源 | 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
60岁的张文中,要再战一回。
12月7日,多点Dmal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这位零售界大咖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在更多人眼中,多点Dmall似乎只是零售市场混战下的一个O2O购物软件。但张文中称之为“二次创业”。官方介绍里,这家企业为本地零售业提供了基于云、端到端的SaaS平台,“让传统零售企业在数字化时代活得更好”。
张文中入狱的七年间,恰恰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互联网改变零售业态的时期,电商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消费者购物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对实体零售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零售就是高科技”,这是张文中在入狱前就曾经提出过的论断。依托物美+多点这一模式,物美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但B端运营上,该公司的主要营收还是依赖物美系。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称:“很多企业用过多点,但这几年基本都不用了。不用的原因是什么,肯定是用的不好,不管用。”
面对起落,张文中或许早有平常心;但对企业来说,每一次浮动,都暗示着行业的走向。
01
被时代错过的互联网大佬
张文中的人生,分为入狱前和出狱后。
入狱前,他曾以20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第152位,一手创办的企业被外界比作“明日沃尔玛”;出狱后,世界完全改变,中国互联网行业高歌猛进,江湖上都是马云、刘强东等新一辈创业者的传说。
张文中曾在2021年接受俞敏洪的专访。在俞敏洪眼中,张文中是“学霸”“谦谦君子”“一帆风顺”。“从他的智商、理解力,他抓住机遇的能力,物美一干就成功了,很有商业头脑,所以他进去(监狱),对他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张文中的创业显得比现在的创业者要顺利许多,物美创办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亿,实现盈亏平衡,并有了两千万的现金流;2002年,年销售额达50亿人民币,纳税超1亿元,在全国零售连锁业排名12;2003年,物美成为“中国流通民营企业在港上市第一股”。
磨难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2006年,和登上胡润百富榜同年,张文中毫无准备地撞上大坎。他因卷入北京原副市长刘志华案而被指控犯诈骗罪、单位行贿罪以及挪用资金罪,被中纪委调查。2009年3月,虽经撤销了一审判决的部分量刑,但张文中依然被认定犯有诈骗罪,各项罪刑并罚最终获刑12年,被处罚金50万元。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图为俞敏洪专访张文中节目截图。对于冤案,张文中表示要用毕生精力去纠正这样一件错的事。
据媒体报道,那时的张文中,正在与花旗集团敲定8600万美元的股份配售协议,同时也在与江苏时代超市协定并购计划。这一切,都随着入狱戛然而止,“很冤枉,也很无助”。直到2018年张文中最终被改判无罪。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几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行业,何况七年。
团队失去主心骨,物美只能旁观变局,无能为力。2006年张文中入狱前,物美已发展出567家店铺,被业内视为本土最具潜力的零售公司之一。等到2015年,公司经营的大型超市只剩168家,不久就从港股退市。
“我弟弟张斌带领物美团队苦苦支撑,企业才没有垮掉,但失去了重大发展机遇。”张文中后来这样形容那段“割裂”的时光,“当你走出牢笼的那一刻,如果你不能和过去告别,不断怨恨,那你就永远留在牢房里了。”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
出狱后的张文中,逐渐找回了曾经的状态,再次启动收购大计。2018年4月,收购乐天玛特,同年接手168家邻家便利店;2019年6月,收购重庆商社,同年收购麦德龙中国。
虽然有过七年的牢狱经历,但张文中很早就已经摸过互联网的“脉搏”。
1999年,网商世界电子商务公司成立,这是他在物美之外的新尝试。这一年,百度和阿里成立、QQ正式上线、招商银行推出了网上支付业务。张文中彼时计划从零售企业着手,“向上”打通批发商、零售商等整个供应链,然后再到消费者。
可惜的是,关联方们无法接受这样的模式。那时的张文中,入局实在太早了。两年后,在董事会一致建议下,“网商世界”结束经营。“这是一个壮烈的实验”“看来我缺乏马云那种坚定不移的斗志”。
02
营收仰仗“物美系”
如今物美超市内,收银区的工作人员可能还会手把手帮助顾客下载多点APP。超市入口处,或许还能听到“在多点APP下单,享受更多商品优惠”的宣传。
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多点Dmall只是物美超市的“线上版”。他们不了解这家公司以及张文中的筹谋。
多点Dmall可以看作这位企业家多年后的一种回归。
创业之初,张文中的目标并非超市,而是开发了一套零售管理信息系统:能“一笔一笔(交易)记录在案”“POS机是前端,后端还有软件系统来支持它。我们希望它能够形成一个标准化产品,卖给所有企业“。
可惜,产品没有好销路,团队只好选择在北京开办一家名为“物美”的示范店,以此证明产品的实力。
“平时我是一个连商店都懒得逛的人,本来对零售业也没有任何想法,从来没有想到要做零售业。”早年间创业时,张文中曾这样表示,后来他更是公开调侃自己是“误入歧途”。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2006年4月,北京某地的物美大卖场。
痛点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重获自由的张文中,再次带领物美直面市场。改造中他发现,不只物美,整个传统零售业都需要脱胎换骨的改造。
2015年,多点Dmall成立,计划借SaaS操作系统,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实现彻底的数字化转型;2017年,与中百集团达成合作,多点Dmall正式走出物美的“温室”,开始“多点联盟”。
招股书显示,多点Dmall目前已形成由零售核心服务云、电子商务服务云、营销及广告服务云三大板块组成的零售云解决方案。2019年到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2.65亿元、4.87亿元和10.45亿元。
其中,零售核心服务云是为零售商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Dmall OS系统及AIoT解决方案;电商服务云则是帮助零售商建立及经营其自己的线上商城,并将其与Dmall市场上的消费者连接起来;而营销及广告服务云是指通过多点移动应用程序、小程序为品牌商及零售商提供营销工具,并通过合作门店的广告位提供线下广告服务。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多点Dmall的零售云解决方案 图源:招股书
通俗点来说,多点Dmall一是要给传统零售商做升级,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他们的店内管理效率,二是通过提供完整的电商能力,使企业们具备线上运营的能力。
关于客户,外界对多点Dmall的质疑很多。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2年9月,客户数量从69家持续增长到了458家,但同期来自于“物美系”(包括物美集团、麦德龙中国实体、银川新华集团、重庆百货集团)的收入占比高达67.9%、66.6%、67.9%、73.3%。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
正如其招股书中所写:“失去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未能与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续签协议,或未能扩展客户群,均可对我们的经营业绩及推广我们服务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尽管收入上升,四年来公司依然持续亏损。2019年初到2022年9月底,多点Dmall分别产生亏损8.30亿元、10.90亿元、18.25亿元及4.81亿元,累计超过40亿元。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一个产品如果能解决问题,那它就有价值,就可能盈利。如果解决不了问题,还盲目烧钱,那肯定就会亏损。
记者曾试图联系多点Dmall公司,但对方以不方便为由,婉拒了采访。
除了国内,多点Dmall也将目光放眼海外。
某招聘平台上,多点Dmall共发布75个岗位,其中与海外有关的岗位共7个,包括项目经理、大数据产品经理、TMS/WMS工程师等,薪资水平从12K×13薪到35K×13薪不等。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部分将用于海外扩张,如扩充海外业务开发团队、创建适合海外市场应用程序或模块、招聘具有海外经验的执行专家等。
03
多点Dmall的未来,
在于大厂吗?
随着多点Dmall IPO进程的推进,零售业的格局再次被各方探讨。
有人认为,这家公司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巨头们的动向。
手握巨大流量池,巨头们财大气粗。互联网公司这些年,自上而下,利用传统零售实现流量变现。阿里耗资400多亿收购高鑫零售,大润发线上线下进行数字化改造;京东推出京东到家,降低门槛,很快实现商家规模化。此外,两家公司还做着新的尝试,如盒马生鲜、京东七鲜等。
在张文中眼里,多点Dmall和阿里即时零售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阿里更全面”;多点Dmall是“改旧城”,阿里盒马是“建新城”,多点Dmall和当下零售企业结合,帮助他们以更少的代价实现数字化。盒马尝试了不同模式的店面,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发向。
此外,多点Dmall与京东到家也被比对。有媒体认为,二者的本质不同在于互联网平台的思路和传统零售人的思路。一个为线下带来更多的流量,一个则基于传统零售的切身痛点,从门店后端的数字化改造入手。
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图为多点Small零售核心服务云解决方案中,智能补货模块的说明 图源:招股书
“多点Dmall在跟阿里、京东、美团等巨头竞争中,没有显著优势,未来或将面临残酷挑战。”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这样表示。
不同于上述观点,鲍跃忠认为,探讨多点Dmall的未来,视野应拓宽到整个零售业。
“和大厂小厂没关系,大厂做零售也照样亏,关键在于谁有能力解决问题。”“现在看来,多点Dmall,以及其他一些做SaaS的企业,没有解决零售企业的困境,也不是整体行业转型的方向。”
“在消费升级的主旋律下,最近越来越统一的观点是,零售企业转型,需要解决的是商品力的问题。原先超市的很多商品,不能适应现在人的需求。”
零售业混战,不到最后一刻,很难知道谁会胜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切口和战略。
可以确定的是,零售业正在变革,张文中不曾放弃。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出狱9年,张文中“烧”出一个IPO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SrH2PQPOgv3LT7LnVuYzw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泰勒

 

大家好,一起来看看今晚的财经大事。重磅政策一个接一个!全在这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当中!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文很长,先上新华社整理的十大要点:

1、展望2035年 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2、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 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3、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 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4、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5、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6、实施宽进严管 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

7、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8、打造中国品牌 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

9、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 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

10、释放出行消费潜力 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下面是泰勒整理的要点。

1、重大意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2、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
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
——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
——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
——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3、重点任务
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4、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
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5、释放出行消费潜力。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6、房地产方面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
7、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
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8、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9、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10、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11、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12、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13、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
14、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
15、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16、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
17、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18、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

19、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

 

20、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

 

21、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

 

22、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

 

23、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

 

24、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25、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26、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

 

27、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

 

28、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29、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

 

30、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1、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32、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33、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34、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35、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

 


 

天风证券第一时间做出了解读。

 

【天风商社】 重启场景,重启消费,重启经济!继续坚定看多全消费板块β行情 1214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顶层设计多次提出扩内需、促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2月6日召开的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消费对于经济重启的拉动意义不言而喻。

 

居民储蓄增加是消费重启的前提,疫情快速赶顶逐步退潮,消费基本面有望在春节开始表现。据人民银行统计,22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到年底有望突破16万亿,如何将居民的储蓄转换为消费和投资是23年消费重启的核心命题。当前已经进入结束疫情的快车道,全国有望加速赶顶,随之而来的是入境边检政策调整,港陆通关,返乡过年乃至实质性退出。今年或是三年来民众首次返乡过年,春节消费有望提前带动消费整体表现。明年消费基数逐季下行,表观增速有望持续超预期,务必重视。重启场景,重启消费,重启经济!

 

继续坚定三个月以来的积极观点,全面看多消费板块性β行情,尤其是2023整年度。建议关注【出行产业链】、【泛餐饮产业链】和【服务业困境反转】,优选【去过杠杆的】或者【供给侧市场出清过的】行业公司。

 

■出行产业链。

 

①机场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东航南航国航】【海南机场】【美兰空港】

②酒店【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亚朵】

③免税【中国中免】【王府井】

④OTA旅行社【携程集团】【同程旅行】【众信/凯撒】

⑤博彩【金沙中国】【银河娱乐】

⑥景区主题公园【宋城演艺】【天目湖】【中青旅】【海昌海洋公园】【香港中旅】

⑦医美【爱美客/雍禾】化妆品【贝泰妮/华熙生物/珀莱雅/巨子/水羊/家化/丸美/科思】

 

■泛餐饮产业链

 

①餐饮连锁。【同庆楼】【九毛九】【海底捞】【海伦司】【奈雪的茶】【广州酒家】【百盛中国】【呷哺呷哺】

②餐饮供应链。【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宝立食品】【立高食品】【颐海国际】

③泛休闲食品。【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良品铺子】【紫燕食品】【周黑鸭】

④啤酒软饮料。【东鹏饮料】【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⑤白酒。【华致酒行】【顺鑫农业】【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洋河股份】【酒鬼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

 

■服务业困境反转

 

①人力资源【北京城乡】【科锐国际】【外服控股】【BO­SS直聘】

②职业教育及教育信息化【中公教育】【国新文化】【佳发教育】

③其他受益公司【倍轻松】【极米科技】【名创优品】【中国黄金】【周大生】

④超市百货【永辉超市】【家家悦】【重庆百货】【天虹股份】

 

市场的反应如下:

 

A50冲了一下。中概股普遍上涨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以下是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
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经贸合作扎实推进,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进展显著,我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
(二)重大意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高效率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
(三)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创新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
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五)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际、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六)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取得明显进展。
——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
——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
——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周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七)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八)持续提升传统消费
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九)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
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
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
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
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
(十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
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
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十二)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
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创新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
(十三)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航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集约布局、有序推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车船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规划建设。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网建设,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引调水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补齐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短板,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等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供水、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区域间联合调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城镇周边的村庄纳入城镇供水体系。强化农村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动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优化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食品产销供的冷链全覆盖。
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促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保设施。
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县级医院设施条件,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医疗设备配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健全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增加普惠性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积极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机构及设施。提升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加快高品质、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建设。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
(十四)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千兆光网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
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助力相关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支持利用5G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
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
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释放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
(十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经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提高市民化质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鼓励东部城镇化地区县城加快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城市设施规划建设和城市更新。加强市政水、电、气、路、热、信等体系化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补齐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加强城市安全监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十六)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农房品质,严格建房安全标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职业吸引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让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安全标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十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依托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内需新增长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协调上中下游共抓大保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培育新增长极,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六、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供给侧有效畅通可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要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十八)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强化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改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衔接,支持产学研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研发,推进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强创新产品应用。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建立重要产品快速审评审批机制。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制度规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十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海洋渔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推动发展智慧农业。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数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汇聚,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
优化区域产业产能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优化石化化工、钢铁等重要基础性产业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价值链。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嵌入式合作。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
(二十)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消费品安全标准,健全旅游、养老、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分级,稳步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优质服务标识管理制度,促进品质消费。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七、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
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把生产和消费有机联系起来。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促进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
(二十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推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由主要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主要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的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二十二)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标准制定、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市场监管事权,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有效防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二十三)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优化现代商贸体系。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发展智慧商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域商业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贸流通业态融合创新,同时注意防范垄断和安全风险。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和铁路快运。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统筹协调机制,培育有机协同的物流集群。优化国际海运航线,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推动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支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能够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提供强大动力。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改革开放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的制度安排,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二十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对于电力、油气等行业中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服务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宽上下游竞争相对充分服务业准入门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二十五)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模式。协同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等投资审批创新经验,加强投资决策与规划和用地、环评的制度衔接。完善投资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健全地方配套制度体系。加强投资项目特别是备案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持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补短板领域支持力度。有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二十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和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完善生产许可制度,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升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简化普通注销程序,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和自然人破产制度。加快推动市场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商业机构数据公开使用与发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惩罚性赔偿等机制。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法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依法依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十七)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推动国际陆运贸易规则制定。支持各地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
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鼓励外商投资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引资与引智更好结合,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我国创新体系。
打造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的开放高地。坚持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提升沿海开放层次。建设好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和载体,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先导示范效应,打造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合作门户。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稳步推进多双边贸易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促进我与周边国家地区农业、能源、服务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税制度。
扩大重要商品和服务进口。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商品、医药产品和康复服务等进口。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推动进口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来源多元化。
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内需发展后劲。
(二十八)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
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创造更多更高质量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构建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工资激励保障作用。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等,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进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增收,培育高素质农民,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二十九)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
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增加社会民生领域资金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三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规范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将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文明行为等纳入积分管理,促进形成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
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三十一)保障粮食安全
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实现生猪基本自给、其他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地方储备体系建设,健全层级分明、运作高效的农产品储备体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持续倡导节粮减损。
加强种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三十二)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增强国内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陆海油气开发。推动页岩气稳产增产,提升页岩油开发规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稳妥推进煤制油气,规划建设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持续推进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建设。
(三十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与周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构建制造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产品,增强供应链灵活性可靠性。
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聚焦保障煤电油气运安全稳定运行,强化关键仪器设备、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重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保证核心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产业链安全,实现极端情况下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三十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增强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灾害事故等领域应急物资保障,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升级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救援装备库,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向中西部地区和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倾斜。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区域布局,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必要的产能储备,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完善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健全应急决策支撑体系,建设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实验室。加快提升应急物流投送与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应急广播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新型智能装备、航空消防大飞机、特种救援装备、特殊工程机械设备研发配备。加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救援队伍能力现代化。推进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进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生命防护,提高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推进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骨干设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优化国土空间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加快构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通信体系。发展巨灾保险。
十一、实施保障
(三十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抓好重大任务和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十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际协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落实扩大内需各项工作;定期编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地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扩大内需战略政策措施,压实地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责任,创新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方式,发挥各方面作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十七)强化政策协同配合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着力发挥规划纲要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密切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内需形势变化,加强扩大内需政策研究储备,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成效评估,保障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三十八)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扩大内需战略的宣传和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解读扩大内需战略的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及时总结规划纲要实施成效,充分挖掘各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成功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3mzT92-yDilUMXN1IX3spA

复旦大学及医学院2024年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一览

又到一年选科时,近段时间来咨询选科政策和技巧的家长非常多,大家都希望能选出能让同学得到更高分数,又符合大学招生要求的组合。那么我们就以沪上各高校本科选考科目要求为例进行展示。本文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后续更多高校揭秘敬请期待!

我们来看复旦大学及医学院2024年本科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具体情况如下表

复旦大学及医学院2024年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一览

复旦大学本校2024年在沪招生专业共34个,其中18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是“不限”,意为无论同学的选科组合是哪一种,均可报考上述专业;15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是“物和化”,意为同学的选科中必须同时包含物理和化学两科方可报考上述专业;1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是“政治”,意为同学的选科中必须有政治一科方可报考该专业。

接着我们来看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选科要求,复旦大学医学院在高考招生时是单独代码招生,与本校专业不同,这点请大家留意。具体招生请如下表所示:

复旦大学及医学院2024年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一览

复旦大学医学院2024年在沪招生专业共11个,其中9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是“物和化”,意为同学的选科中必须同时包含物理和化学两科方可报考上述专业;2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是“生物”,意为同学的选科中必须有生物一科方可报考该专业。

综上所述,复旦大学本校的招生专业文理兼备,招生较为均衡;而复旦大学医学院对物化双选的人才更为看重,招生倾斜趋势明显。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Ab013RHOeIj8RfzGFMP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