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目前,非湖北地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逐日下降,仿佛拐点近在眼前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同时,今天一则新闻刷爆湖北人,湖南人,四川人,北京人,山东人的朋友圈
因为,中国医疗界的四大王牌军:“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都去支援武汉了!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2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到达武汉,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伍也到达武汉天河机场。
2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142名队员乘机驰援武汉。
2月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人北上援鄂,将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武汉人纷纷在朋友圈高呼:
我们给大家添麻烦了!我们谢谢全国人!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如果单看全国各地同胞的付出,武汉人确实应该说一句感谢!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已从全国调派1192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就在2月7日,国家直接下达了全国“包养”湖北的计划当然,“包养”只是笑谈,准确的说,应该叫“拯救”。
全国各省对湖北各市的名单分别是:
陕西-十堰、河北-襄阳、河南-随州、 江苏-孝感、山东-黄冈、广东-鄂州、 安徽-黄石、江西-咸宁、湖南-荆州、 重庆-宜昌、浙江-荆门、贵州-恩施、 天津-神农架、北京-潜江、上海-天门、四川-仙桃。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有网友制作了可爱的“包养清单”,至于武汉?武汉当然是央妈直接哺乳喂养啊!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对于“包养计划”,大家是这么说的: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但不要忘了,同时武汉人也值得全国人说一句:
也谢谢你,武汉!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
1.不是你们武汉人吃蝙蝠吃出的幺蛾子吗?
2.要不是你们武汉人到处跑,全国至于成这样吗?
3.要不是你们武汉的“物业”无能,疫情会扩散如此严重吗?
这里,我觉得必须为武汉人平反一下。
首先,武汉老百姓自己也觉得很倒霉,他们几乎没有吃野味的习惯,比起吃野味著称的某些省份(陈述事实,并无攻击含义),爱吃热干面鸭脖子小龙虾的武汉人,根本算不上重口味。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第二,绝大多数武汉普通老百姓,也不想给全国同胞添麻烦,封城之后,他们都表现出了高度的配合,勇敢的留了下来,并没有四处乱跑。个别明知自己得了病还出去乱晃的憨批除外。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第三,对于部分“物业”的能力,不属于我等韭菜可以公开质疑的范畴。只能说,武汉人自己也很无奈+失望。我们不该让普通的武汉老百姓,来承担他人的过错带来的骂名
最后,全国人都不知道的是,武汉人为全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现在,在国家的努力下,情况确实在一点点往好的方向发展。在疫情初期(2月初),武汉感染人数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他妈多了,是以万计的。你敢想象你所在的城市,每个小区都有感染者吗?甚至个别严重小区,每栋楼都有感染者,你敢想象吗?
武汉感染最严重的某个小区: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而武汉的病床,以及医护人员数量,是以千计的,对于数万患者简直是九牛一毛,不是单靠雷神山火神山就能解决的(国家的方舱计划正在缓解此问题)
于是,因为病床的严重急缺,无数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只能在家里干等。不是医院不想收,不是社区不想管,而是真的,整个武汉的医院,早就爆缸了…
有不少人,在家里病情越拖越重,最后还是没熬过去,至死都没被算在新冠肺炎确诊名单里。
一个普通武汉感染家庭的求助: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现在回头来看,武汉封城的决定,当然是正确的。否则对全国百姓来说,一定是灾难性的结果。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但同时也是因为封城,武汉那些在家等床位的感染者,也失去了,去其他医疗资源富余的城市救命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封城,一定会有大批武汉患者,到北上广或者邻近省份就医。那样,会有不少武汉人的命能得救,但对全国人来说,却也是巨大的威胁。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所以,那些因得不到救治而去世的武汉人,更应该被铭记,他们失去了活命的机会,他们是无名的牺牲者。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为了保住全国人民的平安,武汉人如壮士断腕一样,舍小家保大家,选择了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在全国人看来,武汉的封城是空荡的街道,萧条的商圈而已。实际上,这背后又藏了多少家庭求医无门的绝望哀嚎呢?
武汉高楼上的一句句“武汉加油”,背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大家先走,我殿后,不用管我”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难怪钟南山老院士曾饱含热泪的说道,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原来,他早就知道,武汉封城背后的巨大牺牲。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所以,如果单看武汉人的付出,也值得全国人民说一句:谢谢你,武汉人!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最后,大家可以言谢,但也都不用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图/人民日报
只要你是中国人,我们就是一家,既然亲兄妹,不必把账算得清清楚楚,算了,那就是见外!
你亲弟得了流感,你会嫌弃他,以后都不待见他吗?你亲哥帮了你忙,如果你偏要发大红包感谢他,他一定会说:滚!把我当外人吗!
看看平时被咱骂惨的霓虹国,是怎么说的吧: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东瀛邻邦,尚且有情;华夏儿女,安能生分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图/陈小桃)
武汉人,全国人民也谢谢你!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DXsI2Ub1wheZjefYyCNFyw
11111111111111111111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来自 央视新闻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图自新世相公号

最近看到了这张照片,特别受触动。男孩说,他在等樱花飞进嘴里,知道春天的味道。

 

今日立春,立希望。“喂!武汉,我们都在等你好起来!请我们尝尝樱花的味道吧!”

 

 

【01】
一位戴口罩的爷爷,
边走边弹手风琴。
一曲《喀秋莎》,希望与哀伤
在原本应该熙熙攘攘的街头回荡。
曾经,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
如今,梦寐以求。

 

视频来自微博网友@菲鸡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此时,此地,此身,
我们在立春,等春光刺破黑暗。
【02】

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

晚上七八点像凌晨三四点,

在被按下静音键的城市一角,

外卖小哥哭了,他说,

看到武汉的街头现在这么空,

眼泪就控制不住了……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除了平安健康,别无所求”
一日之计在于晨,“现在只想一觉醒来,无忧无痛”

 

 

【03】
在所有人避之不及的时候,
替我们挡在病毒之前的,是他们。
血肉之躯,比肩神明。
一声医生,一生感念,
如果你真的听懂了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说:“我们是人,不是神!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

和死神抢人罢了……”

他们说,不害怕是假的,

只想父老乡亲不受病痛折磨。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他们说:“请对得住医疗人员的舍命相护,

不要辜负我们的眼泪!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是啊,英雄前赴后继,无处不在

 

 

【04】
疫情从武汉到全国,

支援从全国到武汉。

目前,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已超6000人。

在送别他们的大巴前,我们看到:

他们,如你一样,为某人挚爱。

 

“王月华,我爱你!我爱你啊!

喊出这句话的,

是河南医疗队护士王月华的丈夫。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可他忍了一晚上,泪水还是决堤了。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四川省第二批派往武汉的医疗队出发时,

一位丈夫对护士妻子大喊:

“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

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全包了……”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如果回不来了,

以后帮我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不能耽误你。

江苏首批赴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出发时,

有位志愿者是这样跟妻子交代后事的。

为什么要去,他只说,

先有大家再有小家。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之于当下,最好的三个词语:

虚惊一场,失而复得,久别重逢。 

愿义无反顾的尽头,是久别重逢。

 

 

【05】

得知从北京上海来的医疗队

就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

武汉一位姓秦的农民师傅,

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

给医疗队所在的酒店送了24箱新鲜蔬菜。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自家的菜不够,他就找老乡去买,

老乡知道他要送给医护人员,也不收钱。

不知道如何使用导航,

秦师傅就一路边走边问路。

到达时,脸和手已经被寒风刮得通红。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秦师傅没有说的是,

他左手工伤残疾,明明自己生活不便……

他的存在,已让我们大多数人无法自暴自弃自怨。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06】

“我在这里没有熟人,

我是自己打车过来的。

这位河南大哥放弃了春节,

一人打车到火神山医院工地支援建设。

记者代我们说着“谢谢、谢谢您啊”时,

他只是很朴实地回了一句,

“不客气,应该的”。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日夜鏖战,累了,

泥地、铁箱板都是床位……

10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目前已经开始收治病患。

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完工交付。

记不住每一张面孔,没关系,

记住,为生命跑赢时间的英雄,戴着安全帽。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哪有什么所谓的基建狂魔,

只不过心存善良与感恩,

才有了超越人类极限、缔造奇迹的魔力。

 

 

【07】

受疫情影响,

防护口罩一下子成为稀缺物资。

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也在想办法,

有的一家店一家店挨个找,

宁愿行李超重付钱托运,

也要把一箱箱口罩运回国支援战“疫”。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也许你认为自己能做的不多,

但你知不知道你眼中的“不值一提”,

为这世界带来了多少温暖?

 

 

 

【08】

山东日照一位头戴环卫帽的大爷,

来到派出所,放下一个纸包,

立马转身离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民警打开纸包,里边是12000元钱,

一张纸条写着:

“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油,

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

后来民警根据体貌特征找到了一位大爷,

但大爷不肯承认捐过款。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网友都在说:

“告诉他,好意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但钱不能收。

这一万二不知道爷爷省吃俭用攒了多久。”💔

只希望每一笔善款被善用,每一份信任不被辜负。

 

 

 

 

 

【9】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
这是一位父亲与民警女儿的故事。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有些人,我们还有机会当面道谢。

有些,却只能对着黑白照去想念。

短短11天里,

苏莱曼·巴马丁、何建华、程建阳、

刘大庆、尹祖川、李弦、曾文聪、张新忠,

8位民警辅警先后倒在了抗击疫情一线……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英雄,一路走好!

 

 

 

【10】

前几天北京迎来了鼠年第一场雪,

雪地里,大家许下的是同一个心愿。❄️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武汉,快好起来呀!

雪地里的心愿都让给你了,

樱花树下的约定,

能不能早一点兑现?”🌸

 

 

 

【11】
好消息,一点一点在传来。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之前被确诊感染的武汉医护人员,

陆续康复出院了!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截至2月3日24时,新增治愈病例

连续5天超过死亡病例!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这段时间,

我们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也发现咬着牙挺了过来走了很远。

 

 

 

【12】

暖心的祝福,

也被有爱的小伙伴一笔一笔画出来。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漫画|@陈小桃momo面朝武汉,春暖花开

 

什么叫共克时艰?

就是当下每个人都很难,

我们却依然愿意给彼此最珍贵的安慰。

 

“今年看起来冷冷清清,

其实大家的心都在一起。

 

 

 

【13】

请记住这些瞬间。

生活,有时令你觉其千疮百孔,

但就是有一些人在修

让你我能说一句,人间值得。

 

 

视频出自央视新闻武汉网友“七夜微凉”

 

“爱在右,同情在左,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14】

某一天,当疫情终于结束,

摘下口罩,阳光照进心里,

与爱的人亲密无间,

我们会在某一个街角,

忽然就想到曾经发生的一切:

痛苦、恐惧、勇敢、奉献和感动!

 

 

 

你是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

深爱着这片土地的?

答案,都在泪水里了。

还好,你在。

我们的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

中国一定会好起来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M4SEusJ1zeRaKDmgeF8JQ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就在昨天,湖北省红十字会终于公布了第一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然而,在公布的明细中,竟然出现了莆田系民营医院,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图:武汉仁爱医院分到1.6万个N95口罩

表格显示,这次物质分配,N95口罩(医用)一共36000个,其中分别给武汉仁爱医院1.6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6万个。

首先,武汉仁爱医院是标准的莆田系民营医院,他们即不在这次肺炎疫情的征用名单中,也不是发热门诊定点单位,试问为何要给他们1.6万个医用级口罩?

其次,1.6万+1.6万=3.2万,多出的4000个去哪里了?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图:协和医院抗战在一线只分配到3000个普通口罩

再来看看收治肺炎的一线公立医院-协和医院,他们只分配到了3000个口罩。协和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武汉甚至全国知名医院,协和医院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这里有成千上百的医生、护士、专家,竟然分配到的口罩还不如一个民营医院!

就在今天,一则关于协和医院医疗物资的求援信息在网上流传,且用词颇为急切“不是告急!是没有了!”

“协和医生Do先生”在微博发文称:“我们保卫武汉,请求你们支援我们!武汉协和医院再次求助!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的物资即将全部用尽!恳请转发!抱歉!”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图:人民日报为协和医院发声,物质即将用尽

早在6天前即1月24日,协和医院就曾在其官方微信中发出《协和医院接受爱心捐赠的公告与说明》,称急需社会各界依法合规爱心捐赠下列防护物资,即:护目镜、N95口罩、外科口罩等。

比较愤怒的是,在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第一捐赠物资使用中,他们除了分到3000个口罩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了。

网友不满湖北省红十字不作为!

麻烦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协和医院只拿到3000个口罩,而武汉仁爱医院和天佑医院拿到了三万六千个!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图:网友不满湖北红字后使用捐赠物质

我能理解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没有设置发热门诊,不是新型肺炎定点医疗机构的以生殖健康妇产科等为主的私立医院,红会直接拨了1.6w最紧缺的n95过去,然后协和医院3000个普通口罩。

武汉仁爱医院,从湖北红会领了1.6万个N95口罩,协和医院领了3000个,希望公开这家私立医院在防控中的作用。另外,你们识数吗,两个1.6万等于3.6万吗?

附:湖北省红十字会防控新冠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

愤怒!危机关头,湖北红十字会竟把口罩送给“莆田系医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A2UY7n6z_3XgvIOcEn0lQ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数据来源:新浪武汉肺炎疫情实时追踪

截至1月29日7时,

全国新型肺炎个案确诊5515例,

目前患者数字仍呈现上升趋势。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画面来源:林晨同学Hearing)

武汉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

和许多医护人员一样,

各大媒体从业者,

也第一时间“逆行”来到武汉,

展开新闻报道和追踪。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采访对象肖像左起):

敖慕麟、任江波、赵云飞、刘海川
一条采访了4名现时在武汉一线的媒体人,
他们来自不同传媒机构,
有进出武汉两次、
见证封城前后的90后新人记者;
也有从业13年,
不畏感染、只怕不在现场的资深前辈。
有穿上防护服、
走进隔离病房最前线的深度报道记者;

也有前新闻主编“临危受命”,

一个人扛起电视台一天的现场报道。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今天,我们能安坐家中,

全方位地掌握疫情资讯,

离不开他们在当地,

把一个又一个最新最有价值的消息,

从武汉传播到全世界。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得奖者阿玛蒂亚·森所说:

“新闻自由,

是灾难最大的救助者。

编辑   莫竣威 江雁南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赵云飞(图片来源:CGTN)

 “陌生人的留言,让我意识到:

 我现在处在全世界新闻的最中心。” 

赵云飞-英语记者 从业3年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我是1月19号到达武汉,正好是第二宗死亡案例公布的前后,到现在已经待了超过一周。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前往武汉前,赵云飞在郑州进行春运的报道工作
其实1月11日的时候我也来过一次,但当时没那么严重。第二次来武汉之前,我一直在郑州做春运的报道以及香港选题的策划。
我当时预计只会在武汉停留3、4天,就该飞去香港值班了,今年春节本身就计划在工作中度过。所以我行李也没带多少,就备了3、4天的衣服。谁知到了武汉,每天新增病患的数据开始猛涨,后来又开始大面积的交通停止。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1月23日10点,武汉汉口火车站暂时关闭

这一周以来,我是看着武汉城区的变化:从一开始大家没有什么防御措施,接着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直到钟南山出来说,病毒会人传人。第2天早上出门,我的天啊!几乎没有人不戴口罩,你不戴口罩就是一个异类。

包括我们去开记者会,全场记者都戴了口罩,很多眼熟的同行,我根本就认不出来谁是谁。

我们入住的酒店,门前有一条很热闹的小吃街。武汉人吃热干面、臭豆腐,都是用纸碗端着,一边走一边吃,吃完就把纸碗一扔;酒店刚入住的时候,里面还播贺年音乐。慢慢直到有死亡的案例出现,开始封城,市面就逐渐萧条起来。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报道团队在去直播连线的路上

我们是CGTN第一个到武汉的报道团队,是四个男生。除了司机师傅之外,其他三个都是90后,我是记者,另外两个是摄影和制片。
我有一个特别的感受,这场疫情让大家的社会关系反而更近一些。像我们跟酒店的人沟通,他们知道我们是记者,对我们很好,帮我们解决了一日三餐;以前到外面用餐,点菜、吃饭、结账就走了,因为这件事情,我们和老板都会相互交流。我们在正在兴建的火神山医院工地采访,总工程师跟我们说,他现在顾不上这么多,这个医院他就得一个礼拜建好。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1月24日年三十那天,晚上需要到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进行采访。午饭的时候,小伙伴自己生怕之后会发生点什么,我就开玩笑地说,今天我们就不喝酒,喝这个算了。我们用抗病毒口服液,碰了个“杯”,算是很有仪式感地过了节。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在医院进行采访(画面来源:CGTN)
到医院做采访,我们去了一个隔离病房。必须要穿防护服进去。一套大概有7件配件,它是连体的,衣服有两层,然后口罩、帽子、眼镜、手套、鞋套。
穿防护服很麻烦,它必须在一个指定的小房间里面穿。防护服穿好后,鞋套穿上之前,脚不能落地,才能保证彻底的隔绝病菌,还需要有别人的帮忙,在我身后把衣服系好。折腾了20分钟,我算是穿上了。不一会儿已经觉得很闷热,密不透气。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医生穿防护服的速度非常迅速(画面来源:CGTN)
但是对于那些ICU的大夫来讲,他可以很快的速度,大概5分钟就自己全部穿好,非常专业。而且医生穿了好几套之后,还得在那个环境之下,去治疗病人。尤其是近视的大夫,本来就戴了一个眼镜,然后又套了大护目镜,如果再出汗,热气一喷,眼镜全是湿的,视线可能就变得模糊,但在病房又不能摘下来。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医护夫妇与儿子进行视频通话(画面来源:CGTN)

在ICU采访,我们遇到好多案例:一个医生,他初八就要结婚了,结果因为这件事情就得把婚期给延后;有一个护士,是个小姑娘。她说你别拍我,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告诉爸妈,我来了重症病房工作。

碰到了一对夫妻,丈夫他是ICU主任,妻子是发热病房的护士,他们在两个病房,很少见到,大年三十夫妻唯一一次见面,就是两个人给他们儿子,打了个电话,祝他新年快乐。

这个发热病房的护士谈到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她就哭了。他们宣传部的人就跟我说,哭的这段别播出去,因为怕这会显得他们很懦弱。

但我的考虑是,我们都是人啊。当你在极度高风险和紧张的情况下工作,确实很容易崩溃。为什么不能呈现给观众?需要让大家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画面来源:CGTN)
这一周,我做了无数的电视直播连线、电话连线,然后突发新闻的文字推送、新闻故事的采写,新闻发布会的跟进等等。
我来武汉之前,并没有跟爸妈讲。因为我这3年一直在出差。以前刚从业的时候,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告诉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这样了。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后来疫情严重了,我才跟他们说,我在武汉。他们嘱咐我,多注意安全,没有再表示过任何的焦虑。虽然我知道他们内心是很担心的,但他们不会开口说。
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关心,包括拜年的短信,我现在都没有办法一一回复。最感动的,是微博上有好多我不认识的人,给我留言,然后让我多保重。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微博上的留言

刚刚我就看到一条评论说,她妈妈就在重症病房里,因为一直不能进去探病,她一直没有看清医生们的正脸,只能听到他的声音。正好看到我的采访,她才终于知道,治疗她妈妈的医生主任是长什么样子。感谢我做了这样的报道。

我就突然间意识到,原来我的报道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我现在处在全世界新闻的最中心。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任江波(左)
 “如果感染了,就把自己隔离,

 多休息、多喝水,也不告诉家人。” 

任江波-深度报道中心记者  从业6年

红星新闻(四川)

1月20日,武汉的疫情变得严重,我曾经在武汉念大学,在那儿待过7年,也有很多亲戚朋友在那里,便主动向报社请缨。21日下午5时,我从成都出发前往武汉。

我是19年8月刚刚加入红星新闻深度报道中心的记者,再过一个月满30岁。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武汉封城后的24小时 (画面来源:林晨同学Hearing)
去武汉之前,我打电话给了我表姐,她在武汉的一家三甲医院当眼科医生,当时她告诉我情况已经不好了,据她了解,眼科医生都有感染的。由于发热门诊的人太多,他们的办公室也被征用,还跟我讲了一个被感染医生的事例。
我也和妈妈、老婆打电话交代了下。妈妈在湖北襄阳、老婆在湖北孝感。他们当然反对,但也知道我执意要去的是劝不住我的。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封城初期,武汉本地的药房部分药物出现缺货

我所有带的行李只有一个双肩包和一个小挎包,带着换洗的内衣、电脑和采访本。当时知道武汉缺口罩,我就带了五六个PM2.5的口罩,这个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另外带了五六包外科医用一次性的口罩,每包有十个。还有几盒奥司他韦,这个在成都也已经很难买到了。我吃了几天,后来都说这个只是防甲流的,其实没什么用。

我刚开始还是比较淡定的,判断当时的死亡率不是特别高,而且去世的都是七八十岁,并伴有其他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我觉得只要防护措施到位,并且休息充足、免疫力强,没有大碍,不用过分紧张。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封城前一晚的武汉

刚抵达武汉的时候,武汉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我在这里生活了7年,很了解这里的人。典型的“不信邪,不服周。” 紧迫感还没有外地强(不服周,是湖北人说话的特色词汇,常用于不服气和不甘心的时候)。

21日抵达当天,同学来机场接我,我们一起吃饭,路上走,行人也没多少戴口罩的。最开始的两天采访,我们的防护措施也只是口罩。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采访
22日,我和同事兵分两路,各自跑武汉的几大医院,海鲜市场还有汉口火车站。我在医院采访了一天,包括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和金银潭医院。见到门诊大厅里都是排队打针的病人,挂呼吸科的号就需要排5、6个小时。由于缺乏试剂盒,很多人病情不能诊断出来,医生也无能为力。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与患者(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我们心里清楚这几天都是在风险最高的前线。我们尽量在医院不待太长时间,待一段时间就多出来透气。而金银潭医院作为隔离医院,记者是根本无法靠近的。

1月23日大年夜那天晚上,我在中南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休息室里,和医生护士们一起吃了年夜饭——就是盒饭和酸奶,并且用酸奶碰了个杯。除了日子特殊一点,其他都和平常正常值班一样。我也是回到酒店看网上的视频才知道,有些医院的医生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与中南医院医护人员吃年夜饭(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休息室里的消毒做得很好,24小时的紫外线消毒,可以不用戴口罩和穿防护服。在中南医院里,物资没有到匮乏的程度,但还是非常紧缺的。防护服是一次性的,每天平均要消耗三套,口罩供应也很有限。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在火神山隔离医院施工现场采访
1月24日,我去了武汉正在加紧建设的火神山隔离医院现场,那也是我第一次做直播,自己拿手机拍摄。 
第一次感到紧张是1月23日封城的那天,凌晨2点多同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朋友的亲人确诊后去世了。另一次是1月24日,在医院采访时为了避免使用客梯,我去用货梯,上面写着患者通道。电梯停靠开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位穿着防护服的护士,手里拎着一袋医用垃圾,而我仅仅只是戴了层口罩,觉得自己暴露在病毒里,当时真的心有余悸。
大年夜晚上11点,我给老婆打了电话,12点给妈妈打电话。这几天妈妈一次都没有联系过我,怕我前线很忙。出发前只提醒我,“这两天你可以不打电话,但给我发个微信,不管发什么都行。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采访武汉社区应急网约车车队
尽管封城了,我也没想过离开武汉,离开了又能去哪儿呢,这个情况也不能回家见家人。
除了跑新闻,我的信息获取也是来自朋友圈和微信里的各个群。尽管身处最前方也是有盲区的,我们看到的视野比较窄,前方的真实是有限的真实,网上的信息是全方位的。
这次能够分到前线部门我很开心。我也想过要是感染了,就把自己隔离,多休息、多喝水,也不告诉家人。
做记者这么多年,经历过媒体行业的兴衰变迁。但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传媒,不做记者。这依然是我热爱的行业。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敖慕麟(画面来源:凤凰卫视)

 “临危受命”的我 

 一个人顶一个团队 

敖慕麟-前新闻主编 从业7年

凤凰卫视
1月24号,现在我接受一条采访的位置,离这次疫情的核心区华南海鲜市场大概10分钟车程。
我是武汉本地人,这大半年我一直生活在这里。其实2017年我已经离开了传媒行业,去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我大学是读新闻的,之前在凤凰卫视做过记者和新闻主编。这次能参与到疫情的报道中,对我来说很突然。
1月23日,也就是武汉开始封城那天,我是被前同事的来电叫醒。虽然我在武汉,但封城的消息也是他们告诉我才知道的:武汉今天开始公共交通暂停,飞机、火车出城的通道会陆续关闭。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封城后的武汉市面
这在我的印象中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前所未有。因为公告在凌晨两点发出,很多人都在睡梦中,根本不知道。那天还是工作日,有朋友早上还照常去上班,结果在途中被单位通知说赶紧回家休息。
9点半接到电话,凤凰卫视的同事说,10点钟的正点新闻直播,想跟我做电话连线报道。对于封城,我完全来不及震惊和思考,接到电话以后穿上衣服就下楼了。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一个人用电话进行视像报道(画面来源:凤凰卫视)
我先在住的地方逛了一圈,观察周边的情况。往年除夕,交通还是挺繁忙的,大家都在办年货。现在路面上的车流量大幅减少,有些餐厅已经关门停业。
到了10点,我跟主播连了线,现场阐述了一下我在武汉看到的情况。当时有一点紧张,不是因为疫情,是因为我很久没有做连线了。
我没有摄影师,没有团队,全程都是我一个人。拿着手机、自拍杆、耳机,用最简陋的设备,完成采访、出镜、直播连线报道,做了两条视像报道,三条音频报道,两次电话连线、还有两次的视像连线,当天一直工作到深夜。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武汉市民在药房购买物资
我也去了周边拍视频素材,包括路面、地铁口、市民在药房购买防护物资等等。
当时药店里面有人不戴口罩,有民众就去劝他,但是他还是不听。药店店主告诉我,他卖的一次性的外科口罩50个一盒,50块。他就说一句,这个价格肯定是跟平时一样,我们关键时候肯定不会”发国难财”。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武汉地铁贴出停运公告

我主要集中报道市面的情况,没有去医院,因为我的防护措施只有口罩,必须避免很多不确定的情况,要保护自己,对自己负责。
秋冬季节,本身感冒、发烧的病患就多。事实上一月初的时候,我也曾经有咳嗽、发烧的症状。当时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普通感冒,没有什么炎症,查了甲流是阴性,拍了胸片也没有问题,现在是好了。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与新闻节目进行视像连线(画面来源:凤凰卫视)
那时候看症的速度很快,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因为都是网上预约,然后到时间就去。
那几天武汉已经是在通报新型肺炎了。我当时看到医院里面呼吸内科的医生,每天接诊量很大,但包括医生也好,病人也好,防护措施并不充足。有些病人是没有戴口罩的,包括我自己也是。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与新闻节目进行电话连线(画面来源:凤凰卫视)

有很多朋友看到我在凤凰的报道,大家第一关心是我的身体状况。24号开始,台里面也陆续派采访团队过来了。理想、使命先不谈,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把我看到的以及我了解到的情况,能够及时地传递出去。

因为这种公开的、透明的信息流通也是防疫很关键的一步。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刘海川

 “在武汉并没有太大的担忧,

 毕竟去现场就是记者的天职。” 

刘海川-报道总监 从业13年

界面新闻

封城第一天,在武汉火车站看到的情景让我瞠目结舌。我曾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8年,我很熟悉这里,对这里也很有感情。武汉人是很热烈的,从他们说话时的大嗓门就看得出来。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年近岁晚,本应热闹的年货超市,因疫情出现人流稀少(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但那天晚上9点多,火车站空空荡荡,陆续有火车抵达武汉,人们说话都很少,大家都很沉默,这极不符合武汉气质,而且所有人走路都非常急。

出租车也变得不一样,首先我坐的出租车不打表。你告诉他去哪儿,价格涨了两三倍。我们问他:“这么严重,为什么出来跑出租?”司机说,“都待在这儿了,出不出来都一样危险。”我瞬间觉得这个城市我不认识了,处在一种惊惧的状态。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封城后的路面几乎没有汽车
封锁的措施一日比一日更严格,1月24日是到处都在测体温;25日,市中心城区不让机动车运行了。未来还会逐步地升级,但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武汉的基本生活怎么保证、又如何运转。比如很多患者,不仅仅是肺炎患者、疑似感染者,也包括其他病人、出行不便的人,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如何解决。这都是问题,然而这个城市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同事们给我凑齐了一些防护措施,武汉前线包括我在内总共有三位同事,我们自备了N95的口罩30个、护目镜4个、防护服10套,这是能带来武汉最大的量,但我也知道这显然是不够的。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采访的新型肺炎疑似患者爱写诗,她说康复后想继续写(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24日大年夜这天,我们采访了一个疑似患者的家庭、一个普通家庭,也去采访了医院和在建中的火神山隔离医院。采访疑似患者家庭,他们的状态是很挣扎的,大家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在哪里,像大海上随波飘荡的小船,大家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大年夜那天,我和同事们也没有吃年夜饭,下午吃了碗牛肉面。整个武汉也很寂静,这就是武汉大年夜晚上的状态。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1月28日,刘海川进入新型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

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采访

我做了十多年的记者,过去多是跑法治、调查和特稿,这也是职业生涯第一次跑这种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武汉并没有太大的顾虑和担忧,毕竟去现场就是记者的天职。

但25日这天,我觉得我和同事心态都有了微妙的变化。就好像有点臆症,老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发烧,我每隔几十分钟就跑到酒店前台去测体温。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1月28日的武汉市面
我在朋友圈写过一段封城第一天的感受:
武汉,封城第一日。人们的对话很少,语言都埋在薄口罩下。火车站空空荡荡,霓虹灯无力地照亮地板,在寥寥的乘客出站后,检票员沉默地拉上了门闸。出租车司机也一路无言,他打开音乐,试图缓和车内令人不安的寂静感。他又关了它。我会问这里的外乡人,为什么不赶在封城前回家。他们说,不出去,不给外面添麻烦。这是一座城池的伟大。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今年,全国的春节假期因为要配合防疫工作将进一步延长。面对疫情,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来防止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一、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接着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过程中避免以手接触到口罩内部。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洗手的正确姿势

 二、勤洗手 

在餐前、如厕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水和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揉搓的时间不少于 20 秒。打喷嚏或咳嗽时注意用纸巾或手臂遮盖口鼻。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被证实可通过接触传播,有人提出需要戴手套。相关专家回答:一般在外环境中接触病毒是有限的,勤洗手就可以了。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三、注意通风 
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四、避免出门 

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如需出门,请佩戴口罩。
疫情正在发生,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请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共同迎接胜利的那一天。

向所有在一线辛勤采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封面图片来源:林晨同学Hearing

部分图片由赵云飞、任江波、敖慕麟、刘海川提供

防护资料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读本》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vYFAwO3mTm50HS8RA_P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