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文 | 富书 ID:kolfrc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前两天,我表弟对我说:他在上海交大读研的外教老师被开除了。
我听了还挺震惊。上海交大顶级名校,硕士也是金光闪闪,属于我们都羡慕的对象啊。怎么就被开除了呢?
原来,他外教老师在交大读硕士,不过好像也不怎么去上课,反而在外面各种赚钱,还流连于各种夜场,好不快活。
回到家里一查,果然。
4月26日,上海交大宣布,对逾期未注册且未履行注册手续,未请假不参加学校规定教学活动21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
其中国际留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被退学学生名单中,许多都已经入学多年,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
该校工作人员表示:“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办理退学手续,就擅自离校。半道儿就不念了,消失了……现在挂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联系不上的。”
消息发布以后,网友们是一边倒的叫好: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最近这两年,高校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被清退的事情屡有发生。
去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发公告,对92名国际学生予以退学处理。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广州大学也发布通告,有72名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因此做出退学处理。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事后,话题 #72名研究生因旷课太多被退学# 还冲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实际上,这些行动向所有的在校生发出了信号:大学不是温柔乡,严进宽出已经成为过去时。
如果你还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可以不再努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尤其是一小撮留学生,更是害群之马。
学习能力明明很差,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有的品性还不端,做出很多让国人痛恨的事,却依旧我行我素,全身而退。
现在上海交大做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清楚地告诉所有留学生:中国的高校不是垃圾回收站,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用心学习,才能对得起名校的优质资源。
精英不分种族,废柴也不分国籍,一视同仁才是最好的态度。
说到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该奋斗的年纪,你悠然地选择安逸,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舒适过了头,人就废了,这是世界的真理,对谁都一样。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对不起你还过不起安逸的人生
初中的时候,我对门家住着一个漂亮的女孩。
不管走到哪里,她靓丽的身影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格外耀眼。
那时候我成绩尚可,一心想考县里的重点中学,而她刚上初二就不想读书了,整天闹着退学。
她的爸爸妈妈几次被老师叫来学校约谈,回到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无论如何她都不愿再踏进学校一步。
后来有一次我出门遇到她,便劝她几句。
我说:“你现在就不想读书了,将来怎么考大学?”
她反问:“我现在的生活既轻松又舒适,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的考大学。”
我说:“那将来呢,我们总是要长大的吧?”
她笑着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初中结束后,16岁的她就在亲戚的介绍下南下广州打工。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直到去年春节,我在回家的路上和她巧遇,一晃已经十多年了。
我第一眼真的没认出来,眼前这个腰身粗圆,满脸憔悴的妇女居然是那个清纯靓丽的女孩。
简单寒暄几句后,她突然喟叹一句:“我可真羡慕你,可以上大学。”
后来我才知道,在广州打工的头几年,从小县城到了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她更加撒欢了,经常和一群狐朋狗友玩通宵。
工作也是断断续续,从商场导购到工厂的临时女工,每个月千把块钱,既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什么积蓄。
就这样晃悠了七八年,她没那么年轻活力了,就找了一个辍学打工的男人嫁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两口子经常为了一点小钱而吵得不可开交,丈夫还动手打人。
夫妻俩学历都不高,也没有什么手艺,丈夫在外面送外卖,她在餐馆当服务生,干的都是陪人笑脸的活。
为了省钱,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月租只有300多块钱的群租房里。由于靠近厨房,长期油烟熏烤,不到30岁的她皮肤已经油得发腻。
痛心地说:他们与其是在生活,不如说是在奋力求生更合适。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想想真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不是10几20岁时,自己太贪玩,不知道用心学习,又怎么会有这么艰难的30岁?既无学历傍身,也没有专业技术加分,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
可惜人生从来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
有人说,世界上有个定律:苦难守恒定律。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换句话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顶峰,但人生该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
尤其是今天的社会,压力很大,机会也很多。
阶层上升也许有天花板,阶层下降却可以无底线。
年轻的时候,如果你好好奋斗,即使运气不好,至少不会过得太糟糕。
最可怕的,其实是你选择了眼前安逸,那结果就是温水煮青蛙,在未来没得选的苦难里,慢慢烂掉。
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法则就是:今天你混日子,明天日子一定混了你。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日拱一卒
才是每个平凡人的真理
这些年,总有人说读书无用,还拿韩寒做例子,你看他都退学了,不照样混得很好。
前几年,韩寒接受采访,谈到当年的行为,表示很后悔。
韩寒表示,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那些用韩寒做挡箭牌的人,忘记了韩寒在退学之前,已经凭借《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并出版首部小说《三重门》,销量破纪录。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而大部分人呢?别说学习不好,别的地方也还没做出什么成绩。
对普通人而言,努力就是一把中药,虽然苦但是治病;安逸就像蜜饯,虽然甜但是却致命。
很多时候,你不去努力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我的本科室友阿何,有一个很糟糕的原生家庭。
父亲早年间在外面赌博,输了几十万,到现在也东躲西藏。母亲带着他开小卖部为生,连高中学费都是亲戚资助的。
这样糟糕的家庭对阿何的负面作用可想而知,初中上的断断续续,高中从一开始就跟不上,老师们都要放弃他了。
如果他自己认命,那未来他肯定是在工地搬砖或者下井挖煤。
可是,遍尝辛酸的阿何却不信命,他觉得读书是他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没有钱,那就边打工边学习;追不上学校进度,那就花双倍的时间去学习。
连老师都说:你基础太差,想在高中从头学起,几乎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
 
可他却跟自己较着劲,命运既然给了他这么低的起点,那只有奋斗的日子,才叫活着。
 
最后,他真的在3年里,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学习,最后考上了985重点大学。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在生活的苦难里,停止了奔跑。”
无论你的过去怎样,我们都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小奇迹。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总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
其实,那些看起来牛气哄哄的人,都曾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一边擦泪一边奋斗;那么看起来被命运眷顾的人,大多数都有不为人所知的付出与艰辛。
生活确实是一个修罗场,你我皆凡人,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心想事成。
但你要相信,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如海,这是每个平凡人的真理。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人生的每一口蜜糖
都要用汗水去换取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40岁。
20、30多岁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
那时候你记忆力、学习力、好奇心、想象力都在顶峰,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更重要的是没有太多的负担,可以敢闯敢拼。
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你的人生就算从没有巅峰,也不至于滑落到谷底。
可人一旦过了40,高起的房价、赡养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到那时,想再折腾虽然也有可能,但恐怕要难得多。哪个中年人不是拖家带口,默默前行?
路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舒适区已经越来越少。扎牢你的堤坝,才能抵御命运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说到底,人生就像四季,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自有规律。
就像作家李月亮说的:春天是该播种的时节,你拖到夏天才行动,虽然也辛苦付出了,但秋天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好,冬天就可能吃不饱。
相反,在该奋斗的年纪好好努力,你会发现人生皆是春夏秋冬的馈赠。
 — END  —
上海交大开除21名研究生:对不起,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作者:乔巴,富书主编,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 作者|谢劲波

♪ 来源|谢劲波( ID:JINBO_BBY )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我接触过许多北大清华的省状元,其中有好几个是让我当时感到极为震撼的。她们的情况和《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的情况类似,让我从非心理学非她们个人经历的角度来描述一下。

 

以下的描述,我模糊了她们的具体情况,以尽量保护她们的隐私。

 

好多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光华的大二学生,她想问自己应该去哪个国家做交换学生,以及将来她能申请国外什么水平的学校。她告诉我,她是某省的状元,在读会计专业。

 

我听完她的描述,有点惊到了,倒不是因为状元惊到了,而是她的要求真的很低:去交换的学校不在美国,也不是最好的那类大学——她担心自己进不了美国前十的会计硕士项目。

 

而我认为,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学习还过得去的学生,只要她真想读会计,就能进前十的会计硕士项目。

 

她对自己极低的评价和迟疑的表情激起了我那颗强烈的想帮助人的心。我跟她聊了好长时间,一点点地询问她的经历,一点点地告诉她,她的那些经历其实是她的财富、是她优秀的地方,以及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她一面听着我的话,一面流露出惶恐甚至惊慌的表情。

 

比方,我说你绩点不够高,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既然你是省状元,就意味着你的智力水平、基本的学术能力和自律能力都已经被验证过了,不再重要,你只需要把大学两年绩点低的原因思考清楚、说清楚即可。

 

她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在那次谈话后,我反复琢磨过很长时间我们的这次谈话,我意识到这点是她很难理解和接受的,用我同事的话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卷子上不能差一分的人生“。

 

而我现在告诉她,即使她两年都“毁”了,对她的人生其实都不会有太大影响。这怎么可能?她怎么能不惊讶?我觉得她应该惊讶到了怀疑我在忽悠她的程度。

我还提到一个她更加难以理解的点。我说,你看,你曾经达到过一个巅峰,高考状元,然后你跌下来了。这段经历特别有价值,比绩点高的价值高无数倍!为什么呢?首先,不是每一个人都到达过巅峰的,到达过,你就知道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需要多么专注、多么努力、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既然你达到过,你就非常有可能再次达到。

 

其次,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一定会经历低谷、甚至跌落谷底,早晚的事。如果你早早跌落到了谷底,你就早早经历了每一个人都必经的一个重要过程。现在就看你能否从这个经历中学习和成长、能总结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并能否从这个谷底慢慢爬出来了。

 

当然,这个爬出来不一定是指绩点重新回到了第一名,而是指你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价值(你除了绩点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前行的力量、甚至自己的方向。这些,我说,你做好了,你就变得真正强大了。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我以为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工作 —— 不,其实我不是在思想工作,因为我不是在安慰她,而是在告诉她留学申请的规律、成功的规律、和人生的规律,以及有关她哪里优秀的事实,但没有太大用。

 

她临走时说,她能感觉到我是真心为她好,但她说,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说时,她脸上依然是一种难以置信、甚至有点恐慌的表情。

 

她走后,我思考了很久,想真正理解她。我为此甚至思考了几个月、几年。我慢慢意识到,她所经历的这一切是超乎外人的想象的,就如同《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所描述的那样。且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其冲击力是震撼甚至毁灭性的。她们需要很多很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而她们得到往往是失望、不解甚至责备。她们需要时间。

 

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人是如何开始想自杀的》,反映了我这方面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其实像北大高考状元这样的情况,我在20年前就推理到了,且这么多年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只是我之前没有在感性层面上体会到过她们如炼狱般的经历,直到我遇到那位女生,以及之后遇到的多位类似情况的状元、非状元。

 

其中一个女生,北大高考状元,快毕业的时候,连最容易进的四大都进不去。还有一位男生,每天哭、哭了一个多月,在理清楚自己的经历后,最后去了一个竞争特别激烈的哈佛硕士项目。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角度来分析,比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一线城市的资源和“小镇做题家”的区别等等,但其中一个角度特别说明问题。

 

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太单一了,只有一个,分数。这种单一评价标准,被一次次考试,一次次升学的过程,一次次攀比、排名和“别人家的孩子”所强化、内化,直至大部分人都认为分数是最重要的,除了分数,除了分数能让我进什么样的学校和有资格挑什么样的专业,其他都不太知道。比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专业、想做什么工作,甚至不知道在意什么、喜欢什么。

 

这种情况今天有所改善吗?有。一线城市这方面的情况会好一些吗?会。但据我了解,今天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即,这些见识最好家境富裕且受到西方素质和人文教育的同学们,她们国外在乎绩点的程度比国内读大学的同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单一评价标准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20年前,我认为这会造成80%的学生不自信、甚至自卑,另外20%的学生会过于自信、甚至自傲。想象一下,一个14、5岁的孩子在那么小的年龄就已经在学校里因为成绩而划分到三六九等里的某一档了,而且这一辈子似乎就这么决定了,再也无力回天。哀大莫过于心死,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等我有机会接触大批的北大清华的同学后,我意识到20%这个比例可能高估了。外人以为她们是天之骄子,用某位北大同学的话说,自信心这个东西是一件千疮百孔的衫子穿在大部分北大学生的身上,满校园都是。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单一评价标准会让人们看不到,除成绩和学习习惯好等有限的优良品质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品质是更有价值的,比方,主见有多大的价值,不同的经历特别是挫折和失败的经历有多大的价值。

 

前一段时间阿里巴巴的高管蒋凡,因为上了热搜被挖出了很多往事,其中一项就是他在申请谷歌工作的时候,平均成绩只有60多分。当时负责谷歌中国的李开复先生跟人力资源的人说,去问问他为什么都是60多分。在复旦计算机系就读的蒋凡说,学校的课程质量太差了,我都保持低空飞过,好留下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可能很多人会说蒋凡是运气好,遇到了李开复和谷歌。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在本科、研究生阶段以及工作以后,有很多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品质是更重要的,是最优秀的学校和公司更看重的。

 

我们来看看斯坦福最前沿、最精英、所有人都拿全奖的研究生项目(奈特-汉尼斯学者)的要求吧。第一条要求竟然是:你有独立的思想,我们在寻找叛逆性(rebellious)的大脑啊?

 

如何理解北大高考状元,和我们自己

 

数年如一日紧盯着下一个考试,让大多数人很难有时间、有心情和有方法看到更远的未来,以及这些未来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所以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专业(除了热门专业外),大学毕业时应该找什么工作(除了随大流的那些工作外或者直接保研、考研),不知道读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长年累月的单一评价标准让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在走出校门进入没有考试的社会后,很多成绩始终拔尖的同学也失去了方向,甚至走向了崩溃。这样的同学我见过不少。

 

今天,在我的朋友圈里,《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刷屏了。我看到我们之前的一个学员留言说,(她)能够走出来的是幸运。我的一位同事说,是的,能走出来的都会更加强大。

 

我们可能不是北大高考状元,但我们所经历的,在本质上,并不一定和她有多大差别。这几天我争取再写一篇文章,说说我们怎么可以成为那个走出来的幸运者,和因此而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记住,当你万分痛苦的时候,一定要找人说,就如同《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说的那样,“如果你找到一个人能理解你 20% ,另一个人理解你 30% ,又一个人能理解你50%,那么你就获得了100%的理解,你的生活就会愉快一点点。”更重要的是,你才可以重新出发。

 

而生命,有它万分美丽的一面,值得我们前行。

 

作者:谢劲波,建筑规划师出身,留美近十年。

本文来自:谢劲波( ID:JINBO_BBY )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RKGUtcnJsH_RGEZ3caPjQ

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的使用之道

虽然,我们很反感“死记硬背”,但不可否认的是,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记忆是智力的第一要素。

最近,看到不少人讨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享遗忘记忆表格。

我倒不是质疑这种记忆方法的有效性,费了那么大功夫,不断重复记忆,应该(必须)能记得住。

我只是觉得这种方法很繁琐,也很生硬,也没见过谁用过,怀疑小小的孩子很难坚持下去。然后,就想它真的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实用、简单易行的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靠谱

估计大家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都不陌生。它告诉我们:记忆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退,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这些年,这条记忆曲线也被很多人奉为圭臬,每每谈及记忆、遗忘,一定会提到它。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年来,科学家们针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又进行了很多后续深入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

简单来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不完全科学(所有的研究都有局限),存在三大问题:

  • 它只是统计结果,会随着研究对象改变而发生变化;
  • 艾宾浩斯实验中的记忆材料是无意义的音节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记忆的信息往往是有意义的、有用的。
    而且,人类的大脑本身并不擅长记忆“无用信息”,这也解释了遗忘曲线在最开始就出现快速下降的原因。
  • 研究发现,遗忘是从学习之后的第四天才真正开始的。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学者发现:遗忘并非学习的敌人,反倒是帮手。

英国的巴拉德就是个中代表。

他是一位英语老师,有一天他在课堂上教了孩子们一首很长的诗歌。之后的4天里,他每隔两天就会发起一次“突击抽查”,让孩子们默写那首诗歌。

因为是突击检查,所以孩子们在这4天里并没有对诗歌行过任何专门的复习。

但结果让人颇为意外:孩子们虽然没有复习,但对诗歌的记忆却一次比一次好。

巴拉德觉得这其中可能有偶然因素,所以,他后来又组织了上百次类似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一致:

所有的参与者在学习新知识后的4天里,即使没有进行专门的温习,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不降反升。

这意味着,对于我们以为忘记的东西,大脑其实比之前记得更清楚、更深刻了。

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奥秘呢?

遗忘,是为了更好地记住

我们一般认为,记忆就是把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信息,存储在脑子里。

但其实,记忆力包含2种能力: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

  • 存储能力:大脑对学过的知识记得有多牢固。
  • 提取能力:能不能快速提取学过的知识。

我们平时说“忘了什么事”,其实这个事早就被存在大脑里了,只是提取困难而已。

那怎样才能快速提取呢?多用!

对于一个信息,你提取的次数越多,或者提取时越困难,等到它被提取出来之后,留在脑海中的痕迹就会越深,印象也就会非常深刻。

就像我们学的“加减乘除”计算,从小用到大,现在也经常用,所以怎么都不会忘。

相比之下,小时候倒背如流的古诗词,因为长时间不使用,提取困难,就很难再想起。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小朋友3、4岁背了成百首古诗,但等到了小学、初中,却都忘了。

但这些诗也没有从大脑的存储库中消失,等孩子再次在书中读到时,还是会忍不住发出感叹:“这首诗我之前背过!”

这里,我忽然有一个疑问:既然大脑有存储能力,为啥不让我们什么都可以提取呢?为啥还要有遗忘的情况出现?

有研究发现,遗忘其实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一台运转周密的机器,那么,我们每时每刻收集到的信息都会被存储在大脑中。

但是,如果要同步运行这些所有的信息,机器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出现卡顿、甚至是死机

反应到我们的身体上,可能就是头疼、大脑记忆混乱等等。

就像这部韩剧里的男主,是一个“超忆症”患者,世间万物只要是他看到过的信息,都会被存储且随时可以被提取出来。

但只有30多岁的他,却被主治医生告知,大脑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运转的信息过量,而出现问题。

这么看来,遗忘势在必行。

①遗忘,是在过滤“垃圾信息”

遗忘掉“无用信息”,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有用信息”。

适当的遗忘,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分类,划出重点,更专注在有意义的人和事上。

这就好比,我们可以记住同事的名字、外貌、职位、性格;但对于他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则不会记忆地那么清楚。

②遗忘,缓解痛苦情绪

有研究发现,人们会选择用遗忘来缓解痛苦。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老话:时间会淡化一切忧伤。

③遗忘,为了更好地记忆

大家知道,我们健身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先损耗能量、后增长能量的过程。

我们大脑的记忆工作机制,和健身类似,要经历“先遗忘、后记忆”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大脑忘掉部分信息、无法提取时,我们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来回忆。

但一旦回忆起来,大脑中就会在原有的存储中,增加新的连结,强化这部分信息的提取,下次提取速度就会更快。

就像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所说:

我们以为遗忘很糟糕、是大脑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却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遗忘式学习,可以这样做

既然遗忘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要怎么利用遗忘来加强记忆,进行所谓的“遗忘式学习”呢?

①先考考自己

考考自己,其实就是一种主动的“记忆提取”训练,包括考试、背诵、写作等。

为什么要这样呢?相比于直接学习,先考考自己,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个判断,查找知识漏洞和盲区。

我们还拿背古诗为例,小川小时候背《石灰吟》。

我基本上会在隔天不经意间,抽查他。

刚开始他老是卡在“粉骨碎身浑不怕”这句上,而我每次都让他努力回忆,而不是转头去看书。

因为越是记不起来,越需要锻炼大脑的提取能力,一旦记起来了,就会成为记忆最深刻的点。

果然,经历了3、4次这样痛苦地回忆,这句反倒成了整首诗里,他记忆点最深的句子。

“考考自己”的记忆方法,也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

其中,最高效的“教授给他人”,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检测、考试。在把知识教授给他人的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个提取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给他人讲解,还可以发现知识记忆的缺口。

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②记忆也要“少食多餐”

学习一个新知识,我们往常的做法,是集中一大块时间去死磕。但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是因为,记忆知识就像吃饭,每次少吃点、多吃几次,效果反倒比“暴饮暴食”来的好。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减少每次记忆量和记忆时间,提高复习的频率。

就好比孩子背课文,每天抽大几个小时背,结果依旧磕磕绊绊。此时,不如把一篇课文按照段落大意,分成几个部分,每次花15-20分钟背诵一个小部分。

之前带小川背《木兰辞》,我就是把文章按照故事的走向,分成了4部分:从军原因;准备、参军打仗;凯旋;评价。

带着他每次20分钟,只背诵一个部分,连着3天,才把《木兰辞》背下来,但效果异常地好,直到现在都倒背如流。

可见,记忆这件事,最忌讳“一口吃个胖子”式的急功近利,反倒是“细水长流”更有效。

③拉长复习的间隔时间

对于新知识的巩固,我一直觉得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直到看到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才发现之前的做法大错特错。

这项研究提出:对一个新知识连续学习3遍以上,不如对这个知识进行多次复习,每次复习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

后来,还有学者做了后续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条“最优复习间隔”时间表:

  • 首次学习后,2天内需要进行第一次复习
  • 7天后进行第二次复习
  • 30天后进行第三次复习

④遇到瓶颈,先停下来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他让所有参与试验的志愿者连续做22件小事,一半的事情做完了,还有一半的事情因为各种原因被打断后停止(未完成)。

之后,他让志愿者们对这22件小事进行回忆,结果发现:

对于完成的任务,只有43%被回忆起来,而对于未完成的任务,被回忆起来的概率高达68%。

这个试验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大脑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 

同理,当我们学习、研究或者写作遇到瓶颈时,很容易就进了死胡同,这时,不妨果断地停下来,去做点别的事。

就像我写文章的时候也是,经常会遇到思路不顺的时候。

一般我会立马起身,去做做家务或者陪孩子玩一会儿,在做其他事的过程中,有时候思路一下就通了,就赶紧回头来写。

其实,不光我这样,就连科学家也是如此。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灵光乍现,想到了通过排水来计算密度。

⑤适度焦虑有好处

有研究发现,适度焦虑和适度的紧迫感,可以激发大脑的记忆提取能力。

哥拉斯大学教授罗伯特,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让志愿者们先背一定数量的单词,接着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记忆一串按数字键的手势。

结果发现:志愿者记忆按键手势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这就是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产生的适度焦虑带来的强存储和提取能力。

⑥多感官记忆

如果给你10张画,要求你进行记忆:

  • 单靠听信息的记忆效率是60%;
  • 单靠看的效率更高,是70%;
  • 如果将听、看和动作相结合,记忆效率会上升到86.3%。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是因为,多感官的途径,可以在大脑中建立多重连结,更方便提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如果我们把一切都记在心里,那么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差劲得像是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可以让所有记忆永存的能力。因为,遗忘“无用的”,记住“有用的”才是大脑运转的秘密。

所以,与其渴求不切实际的“过目不忘”,不如让孩子根据遗忘的轨迹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去寻找能让自己记忆提取能力更强的方法。

这几个重点可以抓住:

  • 先用测试、复述、写作等方法发现记忆盲区,再背诵;
  • “少食多餐”,合理细分记忆内容;
  • 减少单次记忆时间,拉长复习间隔;
  • 遇到记忆瓶颈,果断停下来;
  • 善用焦虑,激发记忆潜力;
  • 采用多感官记忆,听说读写齐上阵。

参考资料:

1. 《如何学习》,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

2. 蔡加尼克效应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本文共有 54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上周答应大家的选题,不拖了,这周就把它写出来。

 

也许并非所有人都感兴趣,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是一张整体的纵览图,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由于任务管理之前已经写过很多次了,这次就不提啦。

可参阅: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

管理好时间的底层原理,全在这里了

 

下面详述。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1. 每日生活

先从「每日生活」开始吧。

我会每个月在笔记软件里新建一页笔记,如「2020.07」,用来记录这个月每一天的生活。

每一天,起床,打开电脑后,我就会同步启动笔记软件,打开这页「每日生活」。主要记录三种东西:

1)今天所做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时间轴记录下,自己这一天都做了什么。

可以比较粗略,也可以很细致。像我就是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块」,简要记录下做了什么事情、用了多少个时间块。比如「写今天的推送 20」,就是花了20×15=5小时。

2)工作的思考和复盘。

单单记录「做了什么事」是意义不大的,重要的是,要把你在工作中的思考 —— 比如项目的进展、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一起记下来,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写完推送发出来后,具体的数据和反馈怎么样,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录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东西是暂且不用的、可以攒起来以后用……这些,都是后面工作中,宝贵的参考材料。

我会结合 KPT 复盘法,把它们记录在每一个具体事项的下面。

3)当天的碎片信息。

除了工作之外,每一天我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也很有必要及时记下来。

我会把这些碎片信息大体上分成两类:小的,记录在「每日生活」里;大的,另起一页,整理到「INK-P」的「Inbox」里。

举个例子:我产生一个想法,想写一个软件的使用心得,那我就会到 Inbox 里面另起一页,把它记下来,待我有空再去补充完善;但如果只是一句话,像「公众号又改版了」,这时另起一页就没什么意义了,我就把这句话直接记在「每日生活」里。

这就是「每日生活」的主要内容。

 

一个简单的示例: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当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式,你也可以视自己的实际需要,加上一些内容。比如:

  • 每日习惯打卡

  • 每日阅读记录

  • 每日量化打分

  • ……

诸如此类。

平日里,我在工作时,会随时开着笔记软件。当一项工作告一段落,切换到另一项工作的间隙时,我就把它记到「每日生活」里。一方面可以及时抓住工作中的所有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调整状态、切换思维。

这样,一天天写下来,等到写满了一个月,我就在这页笔记的顶部加上一段「每月精华」,把这个月最重要的输入、产出和大事记下来,方便我以后翻阅时,第一时间了解这个月的概况。

日积月累,这些满满的生活记录,就是你幸福感和充实感的来源。

————————

示例软件:

Roam Research(付费,英文,仅电脑版)

替代软件:

Obsidian.md(免费,英文,仅电脑版)

印象笔记(免费,中文,全平台)

OneNote(免费,中文,全平台)

Notion(免费,英文,全平台)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2.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方面,我用的依然是自己践行了很多年的「INK-P 管理法」 —— 在笔记软件里建立4个笔记本,分别叫 Inbox、Note、Knowledge 和 Project。

1)Inbox:存放一切收集到的内容,以及现阶段我正在跟踪和关注的事物。

前面讲过,我的生活管理是以「每日生活」为核心的。那么哪些内容要放进 Inbox 里呢?答案是:值得「专门另起一页」的内容。

举个例子:我在写上一篇文章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时,会想到:要不要写一篇文章,来讲讲我是如何记录生活的?那么它就值得我「另起一页」,因为我要在里面构思文章的思路、框架、脉络,简要写下文章的大纲和结构。

基本上来说,有三种内容,我会把它们从「每日生活」中拎出来,写到 Inbox 里面:

  • 我关注的、需要跟踪的新闻大事件;

  • 比较重要的概念、理论、知识点;

  • 一切灵光一闪的灵感和想法。

第一种,最典型的就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以及美国的乔治·佛洛依德事件 —— 这两个事件我都单独做了两个页面,用来跟踪事件的后续发展和最新消息。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每一天,都会被大量的新信息包围、淹没,如果不去主动筛选和跟踪你所关注的信息,那你就永远只能看到「媒介喂养给你的信息」。

只有主动去跟踪和记录事件的发展,你才能从纷纭复杂的信息爆炸之中,抽丝剥茧地提炼出事件的逻辑线、时间线,理解它的前因后果,不容易受到舆论引导的摆布。

(可参考我在 你是在生活,还是在活着? 中所写的「连续认知」

第二种前面也讲过了:譬如我在工作的间隙读文章,读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有兴趣想把它弄清楚,那我就会在 Inbox 里新建一页。这样,每次当我打开 Inbox 时,我就能看到:有哪些知识点是我近段时间刚挖掘到的、感兴趣的,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它。

第三种就更简单了。举个例子:昨晚我跟团队小伙伴开了一个周会,那么,会议上讨论的内容 —— 比如这周的进展、成果、问题,就记在「每日生活」里,因为它们是当天工作的一部分。

但是,周会上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想让大家去实践一下 —— 然而它还只是一个点子,欠缺打磨,那我就会把它另起一页,写到 Inbox 里面,然后安排给团队,让他们去讨论、搜集资料,再汇总给我。我再把这些信息放入这页笔记里面,分析它的可行性和收益-成本比,再决定是否推进。

简而言之:把信息从「每日生活」转移到 Inbox 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把它拎出来,不会被时间流淹没,得以让我们去跟踪它和完善它。

2)Note:存放已经完善好的信息,以备日后使用

Note 的作用,就是我们的资源库。简而言之:一切我们已经处理完毕,不会再去「大动」的笔记,就从 Inbox 转移到 Note。

举个例子:我读到一个知识点,就在 Inbox 里另起一页,以备完善。等到我查阅资料、理清逻辑,把这页笔记完善了,它也就不会再改动了。这时,我就把它从 Inbox 转移到 Note 里面。

而当我以后写作、做产品时,需要用到相应的知识点,我就在笔记软件里直接搜索,就能找到这页笔记。

基本上,一切知识卡片我都会放入 Note,它就是一个备用的资源库。

3)Knowledge:存放按照主题组织起来的索引

Knowledge 和 Note 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来说:Note 是内容,Knowledge 是主题。

举个例子:我在 Knowledge 中有一个主题,叫做「美食」。譬如我读到一家南京小店的推荐,写得很好,那么我就会建一页知识卡片,把这家小店写进去,放入 Note。然后,再把这页知识卡片的链接,更新到「Knowledge – 美食」里面。

再比如:我会在 Knowledge 里面存放所有的读书笔记。方法也是类似的:一句话的信息点,直接写下来;比较大的知识块,我就单独做一张知识卡片,放进 Note,再通过链接的形式,链接到这页读书笔记里面 —— 也就是相当于做了一个索引。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整体来说,Knowledge 的内容,我又进一步划分出了三个类别:

  • 主题笔记:比如「美食」「意识」「睡眠」「健身」……等较为高层次的主题,可以让我不断丰富和补充。

  • 读书笔记:前面讲过,不赘述。

  • 行动笔记。也就是我在  中提到的。我会不断去试验一些新的软件、工具和方法,并把实践的感受和心得记下来,形成一页「行动笔记」。这样,当我想彻底了解某个方法时,只需打开这页行动笔记,就能够看到所有我的尝试和探索了。

4)Project:存放项目的必要信息

什么是 Project?简单来说:Project 就是带有「产出」属性的主题。比如公司的事务、课程的优化、新产品的构思……这些东西,我就都放在 Project 里面。

每一个项目我会单独建立一页「项目工作台」,划分为两大块:跟进和备忘。顾名思义:跟进,就是现阶段关于这个项目,我所有需要思考的事情,以及等待着我去做的事情。备忘,就是项目过去的数据和信息,它们也许是我暂时用不上的,但以后可能需要查到。

当然,一个项目一定会有大量的文档资料,绝不是一页笔记能涵盖的。所以我会新建一个子笔记本「项目资料」,用来存放项目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再链接到这页「项目工作台」里面。

同样,电脑里的文件,我也会按照项目分类存放好,再通过链接的方式链接进来。

这样,任何时候打开这页工作台,我就能一目了然看到所有需要我关注的事物了。

 

把 INK-P 汇总起来,就是下面这张图: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

示例软件:

Roam Research(付费,英文,仅电脑版)

替代软件:

Obsidian.md(免费,英文,仅电脑版)

印象笔记(免费,中文,全平台)

OneNote(免费,中文,全平台)

Notion(免费,英文,全平台)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3. 数据库

接下来聊聊我的数据库。

如文章开头的图片所示,数据库里面,一共存放4类内容。

1)阅读清单。

我的阅读清单主要使用 Notion 搭建。日常生活中,当我看到任何值得一读的文章、又没有空细读时,我就一键分享到 Notion 里面,等有空时再集中精读、做笔记。

浏览器端有 Chrome 插件「Save to Notion」,手机端下一个 Notion APP,就可以通过分享菜单很方便地分享。只需要把阅读清单的页面设置为 Database 即可。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Notion 的数据库其实就是一张大的表格,我建立了这些字段:

 

  • Name:文章的标题。

  • Address(URL格式):文章的链接。

  • Status(多选格式):文章的状态。我分成了「已读」和「重要」。读完的文章,标上已读;值得反复阅读的文章,标上「重要」。没有标的,就是还没有读过的文章。

  • Type(多选格式):文章的标签。方便我快速找到对应的内容,比如「美食」「投资」「商业」「编程」……

    这里着重提一下:很重要的一个标签是「研究」。我会把所有的论文、文献打上这个标签,这样,当我需要查阅文献时,筛选所有「研究」标签下的条目,就能一目了然。

  • Summary(文本格式):文章的摘要。方便我了解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Notion 有一个视图功能,可以保存不同的筛选条件,很方便。比如:我在阅读清单里面建了一个「待读」视图,筛选条件就是「所有 Status 为空的文章」。那么,只要打开这个视图,我就能看到哪些是我还没有看过的。

同样,我又建立了「重要」「研究」视图,方便我在不同的情景下切换 —— 这样就不需要经常手动更改筛选条件了。

当我有整段时间时,我就打开阅读清单的「待读」视图,一篇篇文章读下去;

读完一篇文章,如果觉得很好,就标上「重要」,否则就标「待读」;

如果文章有引用和参考的价值,就标上「研究」,然后写一段简单的摘要,方便我纵览;

从文章中获取到的知识点和想法,再回到前面知识管理里面,做成知识卡片,放入 Inbox、Note 里面。

 

这就是一整个阅读流程。当然,重点还是在于,你要真的能抽出时间,去整理那些一直被你「囤积」着的文章。

 

不然,再流畅的流程也是没用的。: )

2)生活的乐趣

这个数据库用来存放我读过的工具书、小说,看过的电影、纪录片,玩过的游戏,等等。

以读书为例:每读完一本书,我除了在「知识管理」模块下做完笔记,也会到这里新增一个条目,记录下这本书的信息。包括:

 

  • 书名、作者。

  • 平台:实体书还是电子书,电子书的话在哪个平台。

  • 已读/在读:还没读完的,标上在读;已经读完的,标上已读。

  • 已推:是否已经推荐给大家。这样就不会重复推荐了。

  • 打分:1为非常差;2为不推荐;3为勉强合格;4为有亮点;5为非常优秀。

  • 评价: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同样,朋友推荐的书和电影,打算找时间看的,我也会把它添加到这里,然后新增一个排序:已读的在底部,未读的在顶部。

这样,当我打开这页数据库,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我所有的「库存」了。

3)工具资源库

这个数据库用来存放各种各样的软件和工具,具体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

4)人际库

这个数据库用来存放各种接触过、认识的人,主要是职业、地点、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我会留一个「记录」的栏位。有些比较熟悉的朋友,我也会用来记录他们的「大事」。比如某作家朋友声称今年内要出一本新书,就可以记在这里,多鞭策鞭策他。(认真地)

再比如某朋友跳槽了,从腾讯跳到阿里,也记一下,免得下次联络时犯傻……

————————

示例软件:

Notion(免费,英文,全平台)

替代软件:

Airtable(免费,英文,全平台)

Excel(不用解释了吧)

石墨文档(免费,中文,全平台)

腾讯文档(免费,中文,全平台)

OmniOutliner(付费,英文,仅苹果)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4. 数字花园

最后,简单聊聊「数字花园」。

这是最近在国外兴起的一个概念,比较小众,不过还蛮有意思的。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理念。

简而言之,它的含义是,建立一个笔记库(数字花园),把每一个想法、念头、信息,看作一颗种子,去悉心照料它们,嫁接它们,让它们长出新的枝条、结出果实,与别人分享。

你会发现,它的理念其实跟我一直以来的方法还挺吻合的。

也就是说:

阅读高质量的内容,悉心筛选好的「种子」,避免自己的思维被垃圾信息污染。

广泛播撒它们,不要错过每一个想法,让每一个想法都有一片可供成长的空间。

悉心照顾种子,多为它们施肥、浇水,提供养料,不断丰富和完善每一个想法,让它更加充实。

试着嫁接它们,在想法之间不断联想,把不同的念头和想法结合起来,看它们能否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旦开花结果,让它们成为花园里新的风景,来丰富你的大脑,不断更新你的思维模式。

当你孕育出一些有趣的成果,不妨把它分享给别人,向别人传达你的启发,让集体智慧得以增长。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数字花园」。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  闲聊时刻  ——

 

1)新一期智识营刚开营,这周实在特别忙,今天算是偷个懒。

下周继续咱们的深度文章,不见不散。

2)之前一直在纠结,是否要写篇文章专门介绍今年大火的「双向链接」笔记模式。

但后来又觉得,涉及到软件操作的问题,一是喜欢的人恐怕很少,二是图文也实在很难讲清楚,还是要用视频更好些。

如果对双向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文章里提到的 Roam 和 Obsidian 两款工具,很有突破性。

我这两款工具同时都在用,因为都是很新的产品,想继续期待它们后续的发展。

大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3)这个生活管理系统可能比较庞大,文章也未必能讲清楚。

觉得哪里不清晰、有疑问的朋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喔。

也欢迎大家分享你的生活管理小心得。: )

 

4)可能有朋友会觉得: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生活简单一点不好吗?

 

这就见仁见智啦。我是觉得,每一天的想法、思考和信息输入,如果不能把它们留下来,让它们慢慢生长,萌芽,开花结果,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遗憾。

 

难得来世界走一遭,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饱满呢?

 

毕竟,生命如此短暂,不要错过美好。

 

THE END
–  晚  安  –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本文共有 52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今天正值端午假期,不写太复杂的文章了,分享9个我践行了很多年、获益匪浅的习惯吧。
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1. 设计一个焦虑的「篮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因为某些问题而感到焦虑。小到一次任务的表现,大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工作和家庭的迷茫……诸如此类。
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但如果让它们充斥在大脑中,又只会徒增压力,对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正如我曾经讲过的: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其实是充斥在脑海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念头。它们挤占了大量的认知资源,导致我们的「前台资源」枯竭,难以处理手头的事情 —— 这就构成了心理上的「疲劳」。
如何缓解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装进一个「篮子」里,告诉大脑:我已经把它们都记下来了,无需再去牵挂。从而,把它们从「后台」释放出来。
具体而言:
 
1)每天设定一段「焦虑时间」,专门用来思考这些会引起你焦虑的问题。可以设定在中午、傍晚,以30分钟为宜,不要在睡觉前。
 
2)任何时候,当你脑海里闪过一些可能令你焦虑的问题,立刻把它记在笔记里。告诉自己:我已经把它记下来了,现在先不管,到时再一起解决。
 
3)等到了「焦虑时间」,就拿出这份笔记,按照上面记下来的问题,一项项去思考。
 
这里也要注意两点:
(1)可以着重去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不确定性」;
(2)可以参照 彻底攻克焦虑,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中写到的「焦虑环」,来试着重塑自己的认知。
 
4)时间一到,立刻把你所有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如果已经成型了,就安排到待办事项里面,分配一个时间去行动。
这个方法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1)把自己跟负面念头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减少它们对你生活、工作的影响和干扰。
2)通过给予自己「我能够掌控这些念头」的控制感,来对冲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失控感,从而降低焦虑程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上。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2. 警惕「时间黑洞」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这一天好像没做什么,就不知不觉结束了?
事实上,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时间都被两个「时间黑洞」吞噬了。哪两个呢?微信上的同步对话,以及漫无目的的网络浏览。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让你的时间一点一滴流失,而你毫无察觉。
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微信上一来一往对话时,你实际上是什么都干不了的。为什么呢?很简单: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在对话-工作中切换,每一次切换到工作时,都需要至少几秒钟的时间重新进入状态 —— 而在这短短的几秒内,新一条信息又过来了。于是,重新读对话,组织语言,再重新切换状态……
不要小看这几秒钟。大量的「几秒钟」堆积起来,就足以让你的一整天变得一事无成 —— 而大脑无法觉察到这一点,因为它一直忙着切换状态,它会认为这一天「非常充实」。
所以,我有一个很多年来的习惯:除非我现在就想聊天,否则,我一定会要求对方把事情一次性讲清楚,发过来,等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再集中一次性回复所有信息。也就是「化同步为异步」。
这个方法看似毫无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它也许是最有效、又最容易被忽视的时间管理技巧了。
当然,这种方式对对方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要求你有求必应,那也许就不一定适用了。
这是第一个时间黑洞。而第二个也非常常见:有时候,我们只想查一个问题,但一个个网页打开,往往就身不由己,等到意犹未尽地关掉网页,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一小时。
对这个问题,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设定边界」。
什么意思呢?非常简单。我会紧紧扣住我想查的问题,每浏览一个网页,都问自己:我现在看到的这些,跟我想了解的问题有什么关联?
如果有,就打开笔记写下来;如果没有,就立刻关掉。
等这页笔记已经足够完善,足够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果断结束「浏览」,让自己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3. 用分段工作来休息
最好的休息是什么?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看视频、刷信息流,而是让大脑去做「不同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的工作台里同时有好几个项目。做课件、录课程累了,我就整理一会推理小说诡计;整理累了,我就写一会软件教程和使用心得;写累了,我就梳理一下最近读的书,检视和翻阅知识卡片,为新文章和新产品寻求灵感……
实在不想动脑了,我就看一会纪录片,让大脑放空一段时间;或是整理文件,整理书架,做做家务……积累一些微小的成就感,给大脑一些刺激,帮助大脑「回血」。
实际上,当我们觉得「疲劳」时,往往不是真的累了,而是大脑的后台积累了太多的「垃圾文件」。可能是跟当前工作相关的信息,可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是各种各样零散的念头……
所以,切换到完全不同的工作上,就相当于「清空」了后台,迫使大脑把注意力从旧情境转移到新情境,从而起到「刷新工作状态」的目的。
这些不同的工作之间,差异越大越好。比如:创作性的工作(写文章、做方案、录课程),最好跟整理性的工作(对已有信息的加工)安排到一起;数据性、分析性的事务之间,最好穿插一些能启发和激发想象力的东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大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彻底让大脑休息呢?因为,除了深度睡眠,大脑实际上是不存在「休息」的:无论你是专注还是发呆,大脑的耗能都非常稳定 —— 大约是人体总能耗的 20%。
也就是说,只要你清醒着,大脑就是时刻在高速运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激活的网络不同而已。
所以,真正的休息,不在于让大脑「停转」,而在于自主的、有意识地引导它,使用不同的网络,从而激发出最优的效率。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4. 提出问题时带上解决方案
这是我对团队伙伴的基本要求。
工作和项目里,一定会遇到「不够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是对的。但是,一定不要只局限在「提问题」本身,而是要多走一步,想一想:
这个问题从我视角来看,症结可能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可能解决它?
为什么呢?很简单。提问题是一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一个简单的思维技巧是:你能看到的问题,其他人很大概率也能看到。那么问题为什么还会存在呢?往往就是有其「结构性」的原因 —— 而不是谁手一挥,问题就没了。
所以,只有当你把思维转换为「解决方案」时,你才能看到更多你在「问题」本身上面,所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
这其实就是强迫自己把视角往整体、系统的方向去迁移,而不是只盯着一个点,见木不见林。
生活上也是一样的。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绝不会把我的时间,在「抱怨问题」上面浪费哪怕一秒钟。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会遵循这样的步骤来思考:
1)这个问题重要吗?
重要进入2,不重要就不用管。
 
2)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试着解决它?
能想到解决方案,立刻去做;想不到,进入3。
 
3)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增进对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全貌,以寻求解决方案?
如果有,安排时间去做;如果没有,把它丢入「焦虑篮」里,待有空的时候再去思考,或是向别人请教。
记住:只提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你的思维开始转向「如何解决」时,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5. 思考问题时,先放上数据
大脑有一个缺陷:我们思考问题时,总是下意识地喜欢「走捷径」,把印象深刻的、容易想起的、比较熟悉的事物,拿来当成证据,从而扭曲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 这就叫做「启发式」。
举个例子: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跟生活在三线小县城的人,答案会一样吗?一定不会。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故而被塑造出来的「启发式」也不同。
所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合理的做法,不是依赖于「我身边的人」,也不是依赖于「常识」,而是依赖于数据 —— 查一查统计局的数据,用它们来修正自己的直觉。
同样,当你作出任何判断、提出一个观点时,不妨先退一步,想一想:我想说的这句话,有没有数据可以支撑?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多去收集和积累数据。比如国家统计局的宏观数据,各行业的报告,各机构、高校的调研和统计,都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有需要时再去查询。
这可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从而做出更理性、更全面的判断。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6. 表达事实而非夹带情绪
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问题。而大多数沟通问题,又往往源于什么呢?沟通双方的不透明度。
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但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代入进去,从而产生一些也许根本不切实际的念头,令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透明度错觉」:几乎每个人在沟通时,既会高估自己对对方的揣测,也会高估对方接收信息的效果。
简而言之:我们总会认为「对方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总会觉得「我讲得够清楚了,对方一定明白」——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所以,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思考和沟通时,强调事实而非意图揣测。比如:
旧模式: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新模式:你上次在全员大会上,对我的方案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也就是说,用「情境 – 行为 – 感受」的沟通模式,替代掉你对对方的揣测和判断,把事情「摊开来讲清楚」。无论是职场中,还是生活里,这都是一个极其简单而有效的做法。
这样,可以最大化双方的透明度,让彼此都能够知道「我们在谈什么」,从而获得更高的共识,避免误解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叠加、强化。
要知道,「透明度错觉」还有一个有趣的结论:传递信息越清晰的人,整体上的快乐程度也越高。
为了让生活多一点共识、少一点误解,尽可能让信息的传达,更清晰,更透明。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7. 做好行动笔记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出过一种生活方式,叫做「实验式生活」。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生活当做一场实验,多去接触新的可能性,并针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好观察、记录、思考、总结和复盘,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体验。
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个技巧,就是去做行动笔记。
举个例子:当我接触到一款新软件时,哪怕我暂时用不上,如果它很有特色,我也会想办法摸索一番。与此同时,做一页针对这款软件的「行动笔记」,记下它的优缺点、使用体验、功能特色、适用的场景、可以优化的地方,等等。
一次试用过程,短则半个月、一个月,长则几个月到一年,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充分去挖掘它的特点,碰到一切值得记录的东西,随时记下来,丰富这一页「行动笔记」。
久而久之,这些行动笔记,就会构成我对这个领域宝贵的经验积累和思考。不仅停留在这款软件上,还可以帮助我增进对新产品的理解和思考。
同样,无论你是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项技能,还是接触一个领域……都可以去做「行动笔记」。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格式:
我在哪一天、什么样的情境下,尝试了什么样的行动,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从中我思考了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提炼、迁移出来。
像这样,保持对自己行动的观察、思考和反思,保持思维的敏感性,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
它不但可以把你学习的成果可视化、具现化,让你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提升,更可以帮助你不断丰富生命的体验,让自己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8. 永远追求「有所不同」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是陷入了舒适区不可自拔。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一切都非常顺利,行云流水,特别舒服的时候,也许就要警惕了:你很可能只是在重复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没有丝毫的进步。
毕竟,学习和成长,一定是困难的 —— 它相当于在你已经熟悉的模式里,更换掉其中一环,让你感到「不舒服」,再通过训练,让你习惯新的模式,习惯这种「不舒服」。
 
因此,当你感到舒服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旧的,缺乏新的挑战和未知。
所以,无论做任何产品和项目,我都一定不会停留在「重复」,而是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点「不同」。
举个例子:每一期智识营,我都会稍微改变一些旧模式,加入一些新东西 —— 可能是新的延伸阅读,可能是社群运营的模式,甚至可能是对内容的调整(今年在考虑继续优化,出一个新的大版本)。只要它依然还有「更新」的空间,我都会想试一试,让每一期都有所不同。
同样,哪怕是做一些已经非常熟悉的项目时,我也会刻意换一种实现方式,尽量避开已经非常熟悉、「经验值」封顶的路径 —— 这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再有针对性地突破它。
有时候,刻意地「绕远路」,也是一种「必要的冗余」,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你已经固化的思维系统一个全新的「刺激」,从而产生新的、不同的应激反应,来强化和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9. 记录生活
我有一项坚持了二十年的习惯:记录下生活中一切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从纸质笔记到数码笔记,从简单的子弹笔记,到表格、模板和结构化,不同的形式换了很多种,但作为核心的「每日生活记录」,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所谓的「量化生活」、给自己的每一天打分,也不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而是为了把握住每天的生活,让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我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
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生活太单调、无趣,我会建议你:不妨先从记录生活入手,再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找和发掘生活中细微的趣味,让自己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天的收获。
可以是今天发生的新闻,可以是读到的有趣的观点,可以是工作上的小突破、小成就,可以是突然闪过脑海里的灵感和点子,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想体验的事物……正是这些事物,组成了你的每一天,也构成了你和世界的联系。
毕竟,生命这么长,要好好地活。
不要错过美好。: )
 

令我受益颇多的9个微习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kjicoavKlQ1aHv0bXo_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