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的使用之道

虽然,我们很反感“死记硬背”,但不可否认的是,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记忆是智力的第一要素。

最近,看到不少人讨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享遗忘记忆表格。

我倒不是质疑这种记忆方法的有效性,费了那么大功夫,不断重复记忆,应该(必须)能记得住。

我只是觉得这种方法很繁琐,也很生硬,也没见过谁用过,怀疑小小的孩子很难坚持下去。然后,就想它真的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实用、简单易行的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靠谱

估计大家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都不陌生。它告诉我们:记忆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退,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这些年,这条记忆曲线也被很多人奉为圭臬,每每谈及记忆、遗忘,一定会提到它。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年来,科学家们针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又进行了很多后续深入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

简单来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不完全科学(所有的研究都有局限),存在三大问题:

  • 它只是统计结果,会随着研究对象改变而发生变化;
  • 艾宾浩斯实验中的记忆材料是无意义的音节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记忆的信息往往是有意义的、有用的。
    而且,人类的大脑本身并不擅长记忆“无用信息”,这也解释了遗忘曲线在最开始就出现快速下降的原因。
  • 研究发现,遗忘是从学习之后的第四天才真正开始的。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学者发现:遗忘并非学习的敌人,反倒是帮手。

英国的巴拉德就是个中代表。

他是一位英语老师,有一天他在课堂上教了孩子们一首很长的诗歌。之后的4天里,他每隔两天就会发起一次“突击抽查”,让孩子们默写那首诗歌。

因为是突击检查,所以孩子们在这4天里并没有对诗歌行过任何专门的复习。

但结果让人颇为意外:孩子们虽然没有复习,但对诗歌的记忆却一次比一次好。

巴拉德觉得这其中可能有偶然因素,所以,他后来又组织了上百次类似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一致:

所有的参与者在学习新知识后的4天里,即使没有进行专门的温习,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不降反升。

这意味着,对于我们以为忘记的东西,大脑其实比之前记得更清楚、更深刻了。

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奥秘呢?

遗忘,是为了更好地记住

我们一般认为,记忆就是把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信息,存储在脑子里。

但其实,记忆力包含2种能力: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

  • 存储能力:大脑对学过的知识记得有多牢固。
  • 提取能力:能不能快速提取学过的知识。

我们平时说“忘了什么事”,其实这个事早就被存在大脑里了,只是提取困难而已。

那怎样才能快速提取呢?多用!

对于一个信息,你提取的次数越多,或者提取时越困难,等到它被提取出来之后,留在脑海中的痕迹就会越深,印象也就会非常深刻。

就像我们学的“加减乘除”计算,从小用到大,现在也经常用,所以怎么都不会忘。

相比之下,小时候倒背如流的古诗词,因为长时间不使用,提取困难,就很难再想起。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小朋友3、4岁背了成百首古诗,但等到了小学、初中,却都忘了。

但这些诗也没有从大脑的存储库中消失,等孩子再次在书中读到时,还是会忍不住发出感叹:“这首诗我之前背过!”

这里,我忽然有一个疑问:既然大脑有存储能力,为啥不让我们什么都可以提取呢?为啥还要有遗忘的情况出现?

有研究发现,遗忘其实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一台运转周密的机器,那么,我们每时每刻收集到的信息都会被存储在大脑中。

但是,如果要同步运行这些所有的信息,机器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出现卡顿、甚至是死机

反应到我们的身体上,可能就是头疼、大脑记忆混乱等等。

就像这部韩剧里的男主,是一个“超忆症”患者,世间万物只要是他看到过的信息,都会被存储且随时可以被提取出来。

但只有30多岁的他,却被主治医生告知,大脑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运转的信息过量,而出现问题。

这么看来,遗忘势在必行。

①遗忘,是在过滤“垃圾信息”

遗忘掉“无用信息”,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有用信息”。

适当的遗忘,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分类,划出重点,更专注在有意义的人和事上。

这就好比,我们可以记住同事的名字、外貌、职位、性格;但对于他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则不会记忆地那么清楚。

②遗忘,缓解痛苦情绪

有研究发现,人们会选择用遗忘来缓解痛苦。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老话:时间会淡化一切忧伤。

③遗忘,为了更好地记忆

大家知道,我们健身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先损耗能量、后增长能量的过程。

我们大脑的记忆工作机制,和健身类似,要经历“先遗忘、后记忆”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大脑忘掉部分信息、无法提取时,我们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来回忆。

但一旦回忆起来,大脑中就会在原有的存储中,增加新的连结,强化这部分信息的提取,下次提取速度就会更快。

就像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所说:

我们以为遗忘很糟糕、是大脑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却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遗忘式学习,可以这样做

既然遗忘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要怎么利用遗忘来加强记忆,进行所谓的“遗忘式学习”呢?

①先考考自己

考考自己,其实就是一种主动的“记忆提取”训练,包括考试、背诵、写作等。

为什么要这样呢?相比于直接学习,先考考自己,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个判断,查找知识漏洞和盲区。

我们还拿背古诗为例,小川小时候背《石灰吟》。

我基本上会在隔天不经意间,抽查他。

刚开始他老是卡在“粉骨碎身浑不怕”这句上,而我每次都让他努力回忆,而不是转头去看书。

因为越是记不起来,越需要锻炼大脑的提取能力,一旦记起来了,就会成为记忆最深刻的点。

果然,经历了3、4次这样痛苦地回忆,这句反倒成了整首诗里,他记忆点最深的句子。

“考考自己”的记忆方法,也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

其中,最高效的“教授给他人”,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检测、考试。在把知识教授给他人的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个提取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给他人讲解,还可以发现知识记忆的缺口。

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②记忆也要“少食多餐”

学习一个新知识,我们往常的做法,是集中一大块时间去死磕。但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是因为,记忆知识就像吃饭,每次少吃点、多吃几次,效果反倒比“暴饮暴食”来的好。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减少每次记忆量和记忆时间,提高复习的频率。

就好比孩子背课文,每天抽大几个小时背,结果依旧磕磕绊绊。此时,不如把一篇课文按照段落大意,分成几个部分,每次花15-20分钟背诵一个小部分。

之前带小川背《木兰辞》,我就是把文章按照故事的走向,分成了4部分:从军原因;准备、参军打仗;凯旋;评价。

带着他每次20分钟,只背诵一个部分,连着3天,才把《木兰辞》背下来,但效果异常地好,直到现在都倒背如流。

可见,记忆这件事,最忌讳“一口吃个胖子”式的急功近利,反倒是“细水长流”更有效。

③拉长复习的间隔时间

对于新知识的巩固,我一直觉得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直到看到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才发现之前的做法大错特错。

这项研究提出:对一个新知识连续学习3遍以上,不如对这个知识进行多次复习,每次复习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

后来,还有学者做了后续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条“最优复习间隔”时间表:

  • 首次学习后,2天内需要进行第一次复习
  • 7天后进行第二次复习
  • 30天后进行第三次复习

④遇到瓶颈,先停下来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他让所有参与试验的志愿者连续做22件小事,一半的事情做完了,还有一半的事情因为各种原因被打断后停止(未完成)。

之后,他让志愿者们对这22件小事进行回忆,结果发现:

对于完成的任务,只有43%被回忆起来,而对于未完成的任务,被回忆起来的概率高达68%。

这个试验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大脑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 

同理,当我们学习、研究或者写作遇到瓶颈时,很容易就进了死胡同,这时,不妨果断地停下来,去做点别的事。

就像我写文章的时候也是,经常会遇到思路不顺的时候。

一般我会立马起身,去做做家务或者陪孩子玩一会儿,在做其他事的过程中,有时候思路一下就通了,就赶紧回头来写。

其实,不光我这样,就连科学家也是如此。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灵光乍现,想到了通过排水来计算密度。

⑤适度焦虑有好处

有研究发现,适度焦虑和适度的紧迫感,可以激发大脑的记忆提取能力。

哥拉斯大学教授罗伯特,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让志愿者们先背一定数量的单词,接着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记忆一串按数字键的手势。

结果发现:志愿者记忆按键手势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这就是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产生的适度焦虑带来的强存储和提取能力。

⑥多感官记忆

如果给你10张画,要求你进行记忆:

  • 单靠听信息的记忆效率是60%;
  • 单靠看的效率更高,是70%;
  • 如果将听、看和动作相结合,记忆效率会上升到86.3%。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是因为,多感官的途径,可以在大脑中建立多重连结,更方便提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如果我们把一切都记在心里,那么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差劲得像是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可以让所有记忆永存的能力。因为,遗忘“无用的”,记住“有用的”才是大脑运转的秘密。

所以,与其渴求不切实际的“过目不忘”,不如让孩子根据遗忘的轨迹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去寻找能让自己记忆提取能力更强的方法。

这几个重点可以抓住:

  • 先用测试、复述、写作等方法发现记忆盲区,再背诵;
  • “少食多餐”,合理细分记忆内容;
  • 减少单次记忆时间,拉长复习间隔;
  • 遇到记忆瓶颈,果断停下来;
  • 善用焦虑,激发记忆潜力;
  • 采用多感官记忆,听说读写齐上阵。

参考资料:

1. 《如何学习》,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

2. 蔡加尼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