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作者 | 迁延

◎来源 | 子木聊房(ID:zimuliaofang) 已获授权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上海收缩
环沪城市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城市自身,而在于上海能否发展成为一个辐射力爆表的超级都市。
 
从经济学规律看,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都会主动向超级城市聚集。
 
在过去几十年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上海都在持续壮大,不断扩张,外溢的产业和向外延伸的城建轮动式的填补了周边板块的价值洼地。这就是曾经自然成长的上海,螺旋式的一层又一层向外扩张,带动着环沪发展,水到渠成。
 
但是如今,上海却主动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想要遏制自身的生长。
 
在“上海2035”规划所列的底线约束中,严控“人口红线”被放到了第一位。
 
我们可以看到,规划中明确指出从2020也就是今年开始,上海常住人口将被控制在2500万,未来15年一直到2035,常住人口上限还是2500万,人数不再增加。
 
上海是说到做到,就目前的进度看,上海的人口控制基本与计划一致,在2015年,上海出现罕见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同比下降1.5%。近五年来上海与北京一样,是唯二的两个在存量人口博弈时期不争不抢,人口总规模基本陷入停滞的佛系大城市,不像其他人口增长停滞的城市都是有心无力想抢也抢不到。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上海的自我遏制仍嫌不够,除了人口,还有针对用地的控制。规划至2035年,建设用地将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实际上据研究报道称,目前上海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经达到3200平方公里的限制,这意味着未来上海的建设用地可能需要增加绿地,搞城市版的“退耕还林”才能控制在指标范围以内。
 
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是城市扩张式发展的重要指标,上海为何自缚手脚制定如此严格的底线控制,这样的严控又到底符不符合上海发展的趋势,我们只有接受事实不做深究,那么本篇只谈对环沪房产市场的影响。
 
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当上海选择遏制自身的扩张,那么环沪楼市又将何去何从。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环沪的现状和隐忧
去琢磨环沪楼市的未来之前,先看看环沪楼市的现状。
 
就整体而言,自2016年以后的上海都市圈楼市呈现出“内冷外热”的景象,绝对核心上海的楼市热度向下,周遭一圈环沪楼市的行情向上。
 
狭义的环沪地产市场仅限于与上海远郊相邻的地区,毕竟苏州无锡这些自主经济强市有着独立的行情走势。真正与上海房地产市场有着高度相关性的,其实也就是与上海版图相接的苏州昆山,太仓,嘉兴的嘉善,南通的启东等地,其中启东与上海隔江相望,区位略弱。
 
从二手均价上看,环沪四小强中的三个比较接近,太仓,启东,嘉善的单价在13000元/平米左右。四小强中的“扛把子”昆山,房价达到17023元/平米,昆山在四小强中GDP和人均GDP都是名列第一,且昆山的花桥地铁直达上海市区。总的来说,符合发展越成熟,与上海融合程度越高,环沪房价就更高的规律。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如果对比上海房价与环沪房价近年来的走势,就会发现如果在过去几年入手了上海房产,那么大概率会成为房产投资上的“输家”,收益远不如去环沪置业。
 
作为都市圈核心的上海房价自2017年开始历经三年的漫漫回调,而相对偏远的郊环区域昆山,太仓,启东,嘉善的楼市行情却是此起彼伏。二者南辕北辙的分界线就在于2016年3月25日“沪九条”的发布,二套首付比例调高至50%,非上海户籍购房资格从原来的2年大幅调整至5年。
 
新政的一刀切,既没有放过投资需求,也没能放过沪漂刚需。这让措手不及的沪漂和在上海大量无处安放的投资需求,不得不把注意力以上海为点向外一层层扩散。
 
环沪地产市场的喧嚣至此便拉开了序幕。在环沪概念火热之初,部分是真正的外溢刚需,更多的是上海投资客在环沪城市之中流窜。
 
投资客不需要考虑实际居住的便利性,更在意当地购房门槛和与上海之间价差的大小。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的报告,沪籍投资客户是环沪客群的主力军,在多个环沪城市中的购房占比超过了当地户籍客群的占比,投资客的流动迅速提高了环沪楼市的每一块洼地。
 
这四年来,环沪的燥热程度就体现在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房价涨幅上,四小强的涨幅均吊打上海,涨幅最大的昆山就不提了,即便拉出四小强中相对增值最慢的太仓,它的同期涨幅也是上海的3.6倍。
 
相比环沪与上海之间的利好落地速度,房价的节奏明显走得太快。令人担忧的是,这波涨幅并非来自上海自然生长产生的价值外溢,而是来自3.25上海严控地产新政后的购买力挤压,一场人为干预催发出的环沪行情。
 
打个不是那么恰当的比方,如果 3.25政策是环沪楼市的短效“兴奋药”,那么上海“2035规划”的严控人口和用地底线,从长期来看将成为环沪楼市的长效“退烧药”。
 
上海严控人口和用地,等于在变相宣布限制城市的扩张做大。成就了过去四年环沪楼市的是上海,那么未来环沪楼市最大的危机也正是来自上海。
 
当上海不再扩张,直接影响到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环沪城市预期中会有不断落成的直达轨道交通,未来能与上海无缝连接从而成为“环沪的内环”。但当上海不再扩张时就不再迫切需要基建项目对外延伸,环沪城市憧憬的深度融入上海就会越发的遥遥无期。
 
当上海不再扩张,常住人口的增速会基本陷于停滞,未来上海的外溢的购买力也会慢慢变少,缺少足够的需求去支撑环沪的大量房产市场。叠加前期环沪市场大量需要接盘的投资盘,远期的环沪房产支撑力度堪忧。
 
当上海不再扩张,那么上海的经济发展逻辑将从追求规模切换为追求效率,发展的产业结构也面临调整,此前相对传统的产业人才面临流失。这部分人才在上海是刚需,在二线得算小康。
对于这部分潜在的人才(购买力),杭州南京等一批强二线比环沪县级市更有可能承接。环沪楼市的接盘客群被严重分流,以后得更多期待留在上海的“高端人口”,但恐怕这类客群与环沪的刚需购买性质不太重合。
 
如果上海坚定的选择不再扩张,那么环沪楼市的未来将充满隐患。3.25新政带来的短效刺激毕竟不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常规手段。
 
环沪城市是时候需要好好审视自身的素质。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环沪的抉择
上海的“收缩”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环沪的头顶,这个持续到2035的“中期规划”是对环沪明显的利空。
这些年,环沪概念在经过一轮爆炒过后,纷纷迎来了调控升级。昆山,太仓,2016年10月份开始限购,外地人限购1套,需要1年社保,2019年两城限购升级,外地人购房需在3年内连续缴纳2年社保。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启东于2017年4月对外地购房人实施限售,外地籍购房满3年后才能上市交易,嘉善2016年12月开始对非本地户籍限购1套。
 
从调控角度看,昆山,太仓政策同样严格,相比另外两城,调控的更及时且力度更大。
 
以2016年上海3.25新政为起点,昆山的房价起步并非最高,四年来的涨幅却在四小强中名列第一,目前房价甩开另外三城独自一档。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但值得注意的是,四小强房价的走势在去年有了明显的分化。近一年昆山延续之前的强势增长,太仓的四年增幅在环沪中虽不突出,不过去年至今涨势最盛。而启东和嘉善近一年房价增速乏力,开始回调,去年的走势甚至都没跑赢上海。
 
其实一轮行情下来,该涨的早就涨了,值得涨的也的确涨得更高。以近年来的大环境来看,楼市逻辑从进攻改为防守,从爆走的三四线暂时回归平稳了一段时间,远期更加稳健的一二线城市。
 
目前看来,环沪的微观结构很可能与大环境保持一致,从外围暴涨的环沪开始回归平淡已久的上海。毕竟环沪一直涨,上海的郊区新城性价比就会被动提高,要知道,从2019年起,第一批3.25新政后的非沪籍五年限制已经到期,上海的外来购买力重出江湖。
 
上海的收缩,对于当下产业相对薄弱,人均GDP四小强垫底的嘉善来说(注:人均gdp数据以常住人口核算),略为受伤,凭借未来高规格的产业规划而爆发的嘉善楼市,房价预期普遍会先于利好落地,透支未来的涨幅,而收缩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未来规划兑现时间更长,未来的由近变远,嘉善的置业就更需要长期的耐心。
 
启东的人均gdp在环沪四小强中略胜过嘉善,但是远逊昆山,太仓。江苏境内强者如林,卧榻之侧尽是老虎,启东大量的人口流出稍显辣眼。与上海隔江相望的启东更需要上海能及时的基建和产业外溢,唯有作为睡城或是因为承接产业留下人口,启东的楼市才能有持续的支撑。
环沪楼市,未来在哪?
太仓区位离上海够近,未来还有高铁建设途经太仓,城南区域将会设置太仓南站,而太仓高铁站位于陆渡与浏河交界处,是沪通铁路一期二期,南沿江高铁的三点交汇主站。
只要上海的收缩不影响这些重要规划的建设,太仓人均GDP较高,坚实的本地购买力和外来增量人口都是未来当地楼市的底气,并无太多忧虑。
 
总的来说,未来环沪四小强能否摆脱上海收缩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也许就得看他们内生因素。
 
改变不了上海的方向,但是可以选择自强不息。一句话,打铁终归还需自身硬。
 
昆山就是四小强中最硬的那个。
 
比直线距离,昆山不比太仓离上海更近,比顶层规划,昆山也比不上嘉善的顶层规划,嘉善在浙江倾力打造下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而昆山一眼就能看出的优势是已经开通的昆山花桥至上海的地铁,融沪程度更深。
 
昆山最突出的优势还是自身的强大实力,基本面吊打环沪其它城市。以昆山的GDP总量在县级市中堪称惊人,超过兰州,贵阳等经济弱省省会。
即便把其余三个环沪城市的GDP加总也只是昆山经济总量的7成5。在基本能表现民富水平的人均GDP方面,昆山同样遥遥领先。
 
单论经济,昆山是个披着县级市外皮的二线城市。最值得注意的是昆山人口数据,昆山外来的常住流动人口占比高达50%,这是一线城市才有的外来人口占比水准,较严格的限购和增量人口的大量存在,即便“房住不炒”,还是行情向好。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昆山以相对最严格的楼市调控,房产增速却远远跑赢其它环沪的本质原因。其实大家根本就不在一个level。
 
当上海不再扩张,那么当前的环沪置业,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考虑城市自身素质。昆山相对成熟,开始展现区位优势的太仓确定性也较强,启东嘉善未来爆发力或许更高,但规划中的未来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候。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LS-echjEQ4URqEV9TUMWg

房价,为何居高不下?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居者有其屋,千年难题。

大疫之下,深圳数千万豪宅被“秒光”,普通家庭则苦盼房价下降,渴望一瓦栖身。

房地产,是中国人的大事,也是世界性难题。

房地产问题,难在哪儿?

房地产,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既是市场问题,又是民生问题。

常说,市场的归市场,凯撒的归凯撒。现实相反,市场的不归市场,凯撒的不归凯撒。

本文从土地、货币及房地产不完全市场三个角度,分析房地产价格扭曲、居住难题之成因。

本文逻辑:

一、土地垄断化:土地批租扭曲房地产价格

二、地产货币化:货币垄断扭曲房地产价格

三、居住市场化:刚需市场扭曲房地产价格

(正文9000字,阅读时间40’,可先阅读再分享)

 

 

01 

土地垄断化

土地批租扭曲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的供给方是地产商,地产商的供给方是土地持有者。谁掌握了城市土地,谁便掌握了楼市命脉。

通常认为,地产商垄断了房地产,抬高了房价。比如,长期以来,香港土地及楼盘被李嘉诚、李兆基、郭德胜、刘銮雄、李文达、吕志和等家族控制。

问题是,这些地产商是怎么控制大规模的土地的?

换言之,地产商的土地来自哪里?

香港的土地并非私人所有,一直采用土地使用权批租制度,通过拍卖、招标的方式对外出让土地使用权。

在回归之前,港岛、九龙的土地产权归属英国王室;回归后,香港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延续批租制度,新批土地期限为50年。

香港政府垄断了土地,并以批租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拍卖给香港大地产商。中小企业及广大市民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土地产权和一手土地使用权,这就导致了土地和房地产集中到地产商手中。

所以,香港地产商对房地产的垄断,其源头是港府垄断了土地及批租权。这是香港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源。

我们看看香港房价是怎么上涨的。香港的房价上涨始于1985年。为什么是1985年?

1984年底,政策规定:香港“所批出的新的土地,每年限于50公顷(不包括公屋用地)”。

50公顷,什么概念?相当于深圳一个大型楼盘的面积。香港一年只供应这么少土地及新房,市场严重供不应求,资金蜂拥而入。

此后,香港房价一路飙涨,直到1997亚洲金融风暴前达到巅峰,这一政策也在这一年失效。但是,大量土地及房地产已被地产商控制。

土地垄断导致土地供给不足,土地开发率低,房价居高不下。

如今,香港的土地开发率仅有23.7%,用于住宅用途的土地开发面积只有76平方公里,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8%,低于上海和深圳。

香港另外75%的土地属郊野及海岛,其中23个郊野公园、15个特别地区、4个海岸公园及1个海岸保护区,合计约占香港总面积超过38%的土地,被冠以环保之名明确禁止开发。

港府手上的空置住宅用地有2100公顷,扣除不适合建筑的土地及丁屋预备土地,可供住宅开发的土地不到400公顷。

从2002年到2010年,香港年均出让住宅用地仅5公顷,比回归之前的50公顷还低。香港土地供给长期不足,人均住宅用地仅10平米,房价却是世界顶级。

回归之后,香港政府为何不大规模供应土地,提高土地开发率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从1985年到1997年,土地批租稀少,房价暴涨,“养肥”了香港大地产商,大地产势力裹挟极端环保主义组织给港府施压,导致38%的郊野公园无法开发,同时2005年之后填海造地大幅减少,如今香港几无填海造地。

二是2003年到2010年,港府主动大幅减少土地出让,目的是维护楼市稳定,提振土地财政收入,解决政府赤字,以帮助香港经济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

可见,香港政府垄断土地,本身有借助批租权来促进房价上涨的倾向,以提高土地财政收入,抬高金融资产,刺激经济增长。

香港2017年与土地、房产有关的财政收入是2447亿元,占当年港府全部收入5731亿元的43%左右,其中土地出让收入 1280亿。与内地城市相比,2019年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200亿的城市,有杭州、上海、武汉、广州、北京、南京、天津和苏州。

我们再看深圳。

在深圳,佳兆业、宝能、龙光、海岸、茂业、大中华、星河、鸿荣源等大型地产商,基本都是潮汕人控制。

他们在深圳开发了大量楼盘,土地储备惊人。如深圳“地王制造机”龙光,土地储备权益总货值达7520亿。“宝安双雄”鸿荣源和宏发,在深土地储备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

深圳的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何如此集中?

早在八十年代,深圳便从香港引入土地批租制度,中国内地第一个住宅用地土拍项目便在深圳罗湖。

土地批租使得土地集中于少数大型地产商,可能扭曲市场价格,导致房价上涨。

我们再来看看深圳的房价是怎么上涨的。

2014年,深圳均价在2.6万左右,低于的北京的3.7万、上海的3万。2015年开始,深圳房价高位翻倍,涨势凶猛。两年后的2017年,深圳均价已到5.1万,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的5.7万,几乎是广州的两倍。

深圳,这波房价上涨,令人大跌眼镜,几乎断送了大部分中产购房的机会。至今,大部分人都还摸不着头脑,为何深圳房价突然在2015年高位跳涨?

2015年发生了什么?

2015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这份文件规定,到2020年深圳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不变,即不少于974平方公里。

更重要的是,这文件规定到2020年,释放土地供应量只有253平方公里。这253平方公里,大部分用于综合交通、市政设施、教育,而保障房用地仅有 31 万平米。

其中,有多少是住宅建设用地,这份文件没有明确指出。

不过,我们看实际的数据:

从2012年到2017年,深圳新增700多万平方米商住工业土地供应中,居住用地只有8%。

2017年前8月,北京和上海分别供应了359和322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广州推出了164万平方米,而深圳在2017年全年纯住宅用地零供应(只有一块“只租不售”性质的住宅土拍,面积仅2万平方米)。

2018年深圳住宅用地供应(包含人才房)仅15.8万平方米;2019年上半年,深圳住宅用地也是零供应。直到2019年6月,深圳才推出5宗居住用地,土地面积共17万平方米。这五宗土地还只是限售三年的人才房。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是2015年制定的。但是,直到2017年11月,深圳公布《深圳市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土地规划及供应信息才公之于众。

这个时间点,与深圳房价暴涨相符。(详见《深圳,怎么了?》)

这就不难解释,如今深圳的千万豪宅,为何被“秒光”。这些年,深圳极其稀缺的住宅用地(商品房非保障房)多数用于建设豪宅,深圳的豪宅盘成为了中国资金的顶级出口和富人的掌上明珠。

总结起来,土地垄断化的问题:

一、土地垄断可获得巨大的土地出让收益,土地垄断者倾向于控制土地供应量来抬高和维持高房价,以增加收益、抬高金融资产价格以及刺激经济增长。

二、土地资源完全由人为配置,导致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出现结构性矛盾。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规定,至2020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不宜低于30%,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红线”。

深圳这种为工业腾地的规划,导致如今深圳大量的办公楼空置(空置率在20%到50%不等),而住宅却极为紧缺,房价维持高位,房租持续高涨。

为了缓和结构性矛盾,深圳今年又出台文件,允许“商改租”,即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

三、土地垄断导致地产商垄断土地及房地产,大型地产商容易操纵价格,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四、土地垄断还可能扭曲公共政策,导致公共用品分配失衡,学位、户籍与房地产挂钩,造成畸形的学位房市场,为高房价兜底。

五、房地产经济与宏观经济捆绑,扭曲货币政策,信贷向房地产企业倾斜,导致宽松过度,资产价格泡沫。

六、土地垄断导致居住用地稀少,人均居住面积少,居住条件差。

深圳居住用地只占整个城市面积的11%。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这个数据低得惊人,伦敦、纽约、东京的居住用地占比都超过50%。这个数据仅比香港(8%)高一点。

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居住用地占比大多数低于20%,远远低于国际同级别城市。

居住用地少,导致人均居住面积少,居住条件差。

深圳全市1071万套存量住房中,73.5%的房子在出租,其中又有62%为城中村出租屋。现在深圳租房人群达80%,大概有1600万人租房,其中1100万人租住在城中村。

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曾在《商业性质概论》指出,土地垄断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市场价格。

土地垄断者直接决定了一座城市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决定了这座城市的房价;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市民的婚姻权、交配权、生育权及接受教育的权利。

 

 

02

地产货币化

货币垄断扭曲房地产价格

 

当今世界,两大垄断足以改变经济局势与财富格局,它们分别是土地垄断与货币垄断。如果谁碰上了这两大垄断势力,注定是不幸的。

房地产,除了被土地垄断控制,还被货币垄断左右。当然,土地批租制度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房地产货币化在当今世界为普遍现象。

房地产货币化,并没有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以信贷扩张刺激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即房价上涨为货币现象,是一种资产泡沫现象。

房地产金融化,包括资本化、证券化及货币化三个层次。

以美国为例。

一、资本化阶段:地产抵押贷款。

大萧条期间,为了促进房地产复苏,美国国会出台了《住房贷款银行法》。根据这一法令,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这家专门负责住房贷款的国有银行可以直接从财政部获得资金,并向非银行机构提供贷款。

接着,国会又通过了《国家住宅法》。根据这个法令,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低收入者尤其是只能承担低首付比例的个人及家庭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以稳定抵押贷款市场。

联邦住房管理局实际上是通过透支国家信用的方式,支持低收入者买房,以提升市场的购买力。这一举措,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直接推动了低首付比、分期付款的出现。

二、证券化阶段: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虽然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了抵押贷款担保,但是商业银行依然惧怕风险,不愿意给低收入者提供贷款。

1938年,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最开始这是一个政府机构,主要任务是购买经过联邦住房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以刺激银行放心给低收入者放贷,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此举相当于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金融市场——抵押贷款交易市场。这就开启了房地产证券化之路。

美国房地产证券化加速在六十年代。

1968年,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被私有化,成为了一家私人公司——大名鼎鼎的房利美。两年后,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成立。

国会授权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可以购买普通抵押贷款,即购买未经联邦住宅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此举刺激了贷款发行机构大规模放贷,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1968年,美国诞生了第一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970年第一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为460亿美元。70年代随着投资银行兴起,MBS快速加速。到了1974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突破千亿,1988年第二季度破万亿。截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机构MBS的债务规模达到了近8万亿美元。

三、货币化阶段:大规模信贷、次级贷款及相关衍生品。

从资本化到证券化,是地产金融化的正常路径。但是,到了货币化阶段,就容易引发房地产泡沫及债务危机。

证券化与货币化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房地产货币化有比较明显的三个特征:

一是房地产信贷中出现大规模的次级贷款。

在美国,通常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划分为“优级”、“次优级”、“次级”三类。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收入证明缺失、偿债能力低的客户,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

小布什政府时期,次级贷款发放逐渐失控,很多低收入者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次级贷款。到2006年,“次级”占比达25%,“次优级”为21%、合计46%。

二是基于抵押贷款证券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膨胀。

衍生品,是抵押贷款等资产证券化的金融产品。但是,大规模的衍生品膨胀,是一种货币化现象。

在住房抵押贷款基础上,房地美、房利美及非机构开发了大规模的抵押支持证券(MBS)。投资银行又在抵押支持债券的基础上,使用高杠杆创造了大规模、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如CDS、CDO等)。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全球2004年共发行了1570亿美元的CDO(担保债务凭证),2005年发行2490亿美元,2006年发行4890亿美元,2007年第1季度发行规模高达2500亿美元。

次贷危机前,次级抵押贷款总价值大概7万亿美元。上面是金融衍生品,其中CDS(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全球市值高达62万亿美元,远超过当年美国GDP总量的14.48万亿美元。

三是大规模的信贷支持。

从2001年开始,房地产价格上涨,抵押贷款、抵押支持证券及相关衍生品的膨胀,都源自大规模的信贷供应。

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6%下降到1%,并长期维持这一低利率水平。低利率释放了大量的信贷,刺激了房地产及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所以,房地产货币化的根本动力源自大规模信贷扩张。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信用货币的出现为房地产货币化创造了条件,美国房地产货币化从1983年(摆脱了滞胀危机)开始。此后30多年,总体上,货币持续扩张,房价持续上涨,抵押支持证券及衍生品持续膨胀,最终崩盘于次贷危机。

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很少抵押支持证券及相关衍生品,不过房地产货币化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确定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货币化现象?

可以从货币增速、房地产价格增速与其它资产增速相比较。

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从2008年到2018年,广义货币增加了4倍。

这十年,不仅GDP、居民可支配收入,还有消费品、大宗商品、工业品、股票、黄金,都跑输了广义货币增速。

钱都去哪里了?

只有深圳房价、北上广核心地段的房价、教育培训服务价格以及大型房地产的营收和资产跑赢了广义货币。我这里引用泽平宏观的调研数据:

2018年,深圳均价为5.4万元/平方,涨幅为4.5倍(较2008年),超过广义货币增幅;上海为5万元/平方,涨幅接近3倍;北京为6万元/平方,涨幅为3.5倍;广州为3.3万元/平方,涨幅为3.6倍。北上广核心地段的房价涨幅都超过广义货币。

中国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从2008年到2017年,国内房地产投资从2.53万亿升至11万亿,涨幅超过4倍,累计总投资高达74万亿元。仅2017年的投资额就相当于加拿大当年的GDP总额。这十年房地产投资规模增幅与广义货币增幅相当。

棚改货币化是房地产货币化的非典型案例。

我这里引用天风宏观的调研数据。2015年到2017年是棚改货币化的高峰期。这三年,全国超过1400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从30%提高到60%,一线城市达80%,每年总投资1.5万亿左右。

棚改货币化的安置资金来自哪里?

2014年央行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棚改资金主要来自PSL。央行通过PSL向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农发行贷款,国开行、农发行再通过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贷款。仅2016年,棚改总投资达1.48万亿,其中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9725亿,农发行棚改专项贷款3000亿元左右。

最后看大型房地产商。

商业银行是信贷供给方,大型地产商是主要需求方。在大量的信贷支持下,大型地产商攻城略地,制造一个个地王,囤积大规模土地,同时营收与资产暴增。

以恒大为例。2006年到2018年,恒大销售额由17亿增长到5800亿,增340倍。从2006年到2016年,恒大现金余额由20亿增长到3043亿,增152倍;总资产由78亿增长到一万亿,超过150倍。营收、现金及总资产增速,均远超过广义货币增速。

货币市场,并不是一个自由市场。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供给都是由央行垄断的。金融资产货币化现象极为普遍,货币垄断长期扭曲金融资产价格。当房地产货币化后,货币垄断权对房地产价格的控制极强。

过去20年,不管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暴涨暴跌,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都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的“锅”,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货币化的结果,即货币垄断权对市场的控制。

 

 

03

居住市场化

刚需市场扭曲房地产价格

 

如果排除土地垄断和货币垄断,房地产的发展会更健康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房地产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的自由市场。如果房地产完全自由化,也容易出问题。

假如土地个人所有,是否会也会出现大资本、大财团收购私人土地,导致土地集中、垄断?

我们先看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字游戏,我这里引用中泰证券李迅雷《全球贫富百年变局:从一个数字游戏说起》中的模拟数据。

200个人参与这个游戏,每个人的初始资产都是100元。游戏规则是,每个人将自己的1元钱随机送给另一个人,并且每人获得钱的概率都相同。这个游戏重复2万次,最后财富分配是怎样的结果呢?

结果显示,随着游戏次数不断增加,财富越来越集中。当游戏进行到2万次时,财富最多的10%的人占有了将近50%的总财富。

如果将游戏规则修改一下,假设200个人中,有5个人在每一轮游戏中获得收入的概率,都比其他人高一倍。

结果显示,经过2万轮游戏后,几乎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到这个五个人手上。

如果再修改一下规则,假设每个人的初始财富不一样,但每轮获得收入的机会是均等的。

结果显示,初始财富最少的穷人,最终只有13%的人能够逆袭成为富人阶层;初始财富最多的富人,最终有5%沦为穷人。不过,80%左右的穷人在不断参与游戏后,最终能够进入中等财富阶层,近50%的富人会逐渐回落到中等财富阶层。

这个例子其实很好地说明了自由市场的财富分配格局。不管初始财富是否均等,不管创富机会是否均等,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定然是贫富分化。

这就是自由市场的竞争属性:有竞争,就有成败之分、高低之别;有竞争,才有创富、创造、创新的动力。

通常,左边势力更倾向于平等,右边势力更倾向于自由。

公平与效率,如何兼得?

新自由主义代表弗里德曼站在自由这边:“一个社会如果把平等置于自由之上,就既不会有自由,也不会有平等;如果把自由置于平等之上,即使得不到最好的平等,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平等也会比其他制度更高。”

如果把企业股票平均分配给民众,民众自由交易,最终有些人会失去股票,有些人可能会亏损,有些人可能会暴富。这就是股市自由竞争的结果,政府不需要介入。

如果把土地平均分配给民众,经过无数次交易后,市场依然会集中,依然会出现大地产、大资本,但是由于土地交易费用比股票高得多,集中度要更低一些。

这也是土地自由交易的结果,但是政府需要介入。

为什么?

股票、债券、商品、工业品等都是自由市场,但房地产是不完整的自由市场(即使排除土地垄断和货币垄断)。

在房地产市场中,尤其是刚需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地位完全不对等,地产商在博弈中居于强势地位,购房者受制于刚需压力,其自由购房的意志受到约束。

所有的刚需市场都不是完整的自由市场,供需关系扭曲导致市场价格扭曲。比如普通工人的就业市场,低收入者迫于生存压力,在劳资议价中通常居于弱势,容易屈服于低薪、降薪和恶劣的劳动环境。

经济学家一直无法合理解释:为什么要有最低工资法?为什么允许工会的存在?为什么要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房?很多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甚至反对福利房、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会。

换言之,经济学家必须解释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救济穷人?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通过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了救济穷人的合理性。

他认为,穷人的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如果能把货币收入由富人转移给穷人就可以增进社会的总效用,即增进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庇古)

简单理解是,富人给穷人100元,穷人因得到100元赠予效用指数飙升1000,富人因损失100元效用指数损失200,二者相抵(1000-200=800),社会总效用指数增加了800点。

不过,很多经济学家(如张五常)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不以为然,因为没人知道别人的心理效用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多少,减少多少。换言之,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

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为什么要救济穷人”。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保障、失业救助,属于公共用品,公共用品的作用是降低交易费用。

简单理解是,低收入者有房住,失业者有饭吃,社会秩序和市场环境都更加稳定。现实中,失业率与犯罪率呈正相关。

这种解释还是比较充分的,但容易引发另类道德风险,如鼓励贪婪与懒惰,对强盗逻辑妥协。

其实,最好的解释是保障自由市场。

不管是马歇尔的供需理论,还是弗里德曼的价格理论,捍卫自由市场的经济学都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那就是要素流动充分自由。

但是,在房地产市场、租房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刚需购房者、低收入劳动者,他们的选择、流动是不自由的,他们迫于生存压力,在交易中处于被动妥协的地位。

所以,在这种要素难以自由流通的市场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及公共用品,最根本的作用是提高要素的流动性,让市场资源充分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比如,政府给失业者提供失业援助、失业金,这样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低收入者谈判议价能力,增加他们在劳动市场中的自由选项。

所以,效率与公平兼顾,并不是市场主导效率,政府主导公平,而是以公平驱动效率。政府实施公平政策,不是追求绝对公平,而是以驱动效率为目标。当政府的平均主义,当福利民粹主义伤害了市场效率时,这种公平政策当修正。

法与经济学的开创者、美国著名大法官理查德·艾伦·波斯纳曾经说过:“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于其代价。”波斯纳将经济学的效率概念,引入法律原则之中,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可见,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殊途同归。

关键是,政府该如何干预?

以房地产为例。政府要做的是:

一、提供大规模的廉租房及安居房,以保障居者有其屋,降低房地产刚需市场的扭曲程度,提高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自由选择度,提升消费市场的购买力。

二、豪宅、高档商品房是正常的房地产市场,政府不需要干预,但考虑到保障房的财政压力,政府可对这类市场征收高税收。

三、像德国一样干预租房价格(租房是刚需市场),打击互联网平台囤积房源、炒高租金,避免租金价格被扭曲。

以新加坡为例。

作为金融中心,新加坡的房价也是亚洲顶级,每平方米折合人民币在5-20万之间。但是,新加坡依然做到了“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政府早在1960年就推行了组屋制度,建设了大规模的组屋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公民居住;到80年代,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政府组屋;到2008年,新加坡85%的公民都居住在政府组屋,只有另外15%的公民在市场上购买高档商品房。

再看香港。与同级别城市相比,香港保障房的覆盖面其实不算低,将近50%的香港家庭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里。但是,香港公屋面积狭小,历届港府领导试图扩大公屋规模,改善公屋条件,都遭到反对势力阻挠。根本问题还是在港府的土地垄断及批租制度上

通常,在土地国有化及批租制度中,政府可以建设更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更高。但是,事实可能相反。

我们看深圳。

深圳在2018年出台了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意见”,计划到2035年,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合计不少于100万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现今深圳租房人数达1600万,到2035年假如增至2000万;而100万套保障性住房,预计只能够解决300万人的居住问题,覆盖面积只有15%,远远低于新加坡的85%,甚至低于香港的50%。

总结起来,土地垄断、货币垄断以及房地产市场中的刚需“矮化”,造就了如今的房地产之谜。

如何才能做到“市场的归市场,凯撒的归凯撒”?

一、打破土地垄断,约束货币发行,让土地自由交易,有更多的私人可以出售土地,更多的私人可以自建房,房地产市场才更加健康,价格由市场发现,有涨有跌,有泡沫也有崩盘。

正如德国鼓励自建房、合资建房,有能力的自己解决住房,大量小型开发商可购买私人土地开发房产,不被大型地产商和土地垄断者控制。

正如东京,人口比深圳、香港更加密集,但依然有很多小别墅自建房。日本土地个人所有及地震带特点,使得土地分散,更好地保障了居住权。1990年日本地产泡沫正是由货币垄断,即地产货币化所致。危机后,日本地产回归居住本质。

二、政府需要干预地产,但是宏观调控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保障房促使市场更加自由化,而非阻碍市场流通及公共政策(学位房)捆绑,来维持高房价、高土地财政收入及刺激经济增长。

自由市场,天然有制造财富不均的动力。但是,在房地产货币化时代,土地垄断与货币垄断才是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的根源。

随着二手房规模越来越大,刚需购房被高房价抑制,土地垄断对房价的控制力削弱,货币供应成为中国房地产走势的关键因素。

(感谢中泰证券、泽平宏观、天风宏观的研究数据支持)

 

END
房价,为何居高不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RHteige3E03XPizpiNESw

脱水干货4条买房指南,看了之后再买房

买房这条路,现在并不是好走的一条路。
过去买房增值,绝大部分原因都是我们抓住了机遇,赶上了房地产的黄金年代。
我们大胆设想下,假如现在所处的白银年代是优质城市、稀缺板块的房产竞争,那白银年代过去后又会怎样?
人口增长始终会放缓,房产后面会不会变成一二线大城市内部流转的游戏?
这个设想,我觉得不会有太大偏差。
所以,未来并不是随便买套房就可以安枕无忧,你要想清楚房产保值增值背后的原因,并要用实践去佐证。
好在,魔都财观并不是一个只会云测评的自媒体,过去三年以来,我们除了自己在做房产配置,也带着粉丝一起买。实操613套之后,我们总结出一些买到增值房产的方法,差不多有两个大前提,四条基本原则,今天一次性说给大家听。
01
应对未知最好的办法就是:站稳已知。
现在早已经不是闭着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但房产依然是存放大笔资金量最安全的保值去处,普通人没有更好更靠谱的选择了。
所以房产配置的底层支撑逻辑很长一段时间依旧不会变,变的是全国普涨行情已经结束,分化才是以后的趋势。
具体阐述就是城市分化、房价分化。 
先来聊聊城市分化,决定房价涨幅的下限是房东吗?肯定不是,个体不足够影响市场,而群体不会一致选择降低下限。
所以决定房价涨幅下限的就是,城市本身。
还是那句老话,买房相当于持有城市的股票,在哪里买就能跟随这个城市的崛起,享受增值红利。房价涨幅好的城市,经济基本面通常也不会差。
一二线这些城市都有共同的特点,不缺购买力。如果不是背后的一双大手在控制市场流动,毫无疑问大城市可以在一周内汇聚全国所有的优质购买力。
中国的房产之所以猛涨几十年,除了货币M2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化。
虽然现在城市化进程,已经不能完全视为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化依旧是楼市红利的发展支撑,因为买房需求会持续涌进城市,尤其是优质城市。
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60%,按当前阶段的城市化增长率趋势看,国内的楼市还有10年~15年的发展黄金期。也就是说,房产配置的“雪坡”依旧还存在。
当然,这十几年的城市化利好,不会平均分配到每个城市,毫无疑问,大城市是最大的受益者。详情可参考忘掉老家那套房,现在是时候置换到大城市了
来点我自己关于城市选择的定性判断,很主观,但很实用:
1、一线城市一定没问题。
京沪在众人心中占据领先的心智,所以根本不用看人口流入,深圳和广州最近抢人增速极快,也是可以买的。
2、二线城市最好选每年常住人口增长超过20万的。
因为大城市新房供应都在5到10万套,人口不多不足以覆盖这个供应量。
很显然,如今发展的红利已经到了超级城市和城市群,未来主要的机会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城市群将率先突围,中西部依旧任重而道远。
脱水干货4条买房指南,看了之后再买房
当然也有一些重要城市,比如长沙、武汉、郑州、成都、合肥、重庆等依旧值得期待,我特别提醒大家要高看一眼成渝都市群。
02
讲到城市,我忽然想起来一个朋友,他在南通无锡有多套房产,问我要不要想办法上车上海。
我很明确的告诉他:南通目前在高位无疑,牛市卖出也没问题,当下就是三四线置换二线,二线置换一线的最好时机,也是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最好的上车黄金窗口。
钱都会用脚投票,大城市房价这么高,本质上还是因为,人们认可城市的价值,并且想留在大城市。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法阻挡,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根本不用担心。
只要人们向上折腾的想法不变,优质城市的楼市就总会有行情。
这一点很重要,是否有人接盘是市场最底层的反馈。 
就算城市化进程放缓,城市人口数量不再增长,但在城市内部,每个人都总会想办法置换到优质区域,搬到市中心。 
区域板块轮动的动力永远存在,这也正是大城市魅力和活力的象征。
总而言之,选择好城市,确定好区域,房价的涨幅就不会太差。
越稀缺的,就会越来越难得到。
强者恒强。
 
03
好,讲完城市格局,再来说说价格分化。
价格,决定了房价涨幅的空间。如果买入价格低,那么省下来的都是利润。 
低价,本身就是一种优势,用低成本买到高价值的资产,买到就是赚到,以后卖房时,议价选择权也会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的购房者,都在竞相去摇号限价盘,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买入就是和周边的倒挂利差。 
但这里的低价,不是指绝对价格更便宜,而是相对竞品更有性价比。绝对价格最低的,通常都是垃圾盘。
笋盘指的是相比其他同类价值的房产更便宜,核心是有价值且价格低于价值,所以才会有涨幅的空间。
这一轮房产牛市都帮各位完成了对笋盘的认知和教育,如果你还不知道下面的定价体系,那你买到的可能就是假笋盘:
• 一楼不带花园,天生要打85折;
• 地下室和花园每平米只能按室内面积3折单价计价;
• 层高3米是平价,层高3.3米溢价10%,层高3.6溢价20%;
• 大户型要选动静分离户型,小户型要选飞机户型;
• 有大额抵押的房子从来都不是笋盘,因为高风险,9折的价格很公允;
• 近郊板块很吃地铁,有第一条地铁,地铁站规划公布时可以涨20%,但边际效应急速衰竭,第二条地铁只能涨5%了;
• 上海的学票价格差不多值200-300万左右,如果学区房里学票贵过这个数那就没意思了。
你要做的,就是在总预算成本内,尽量不要框定特点小范围区域,从全市所有竞品中找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个。而在这一点上,魔都财观购房服务正好在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性价比,除了相对竞品,还可以是相对未来更便宜。 
每个人投资的底层逻辑,都是这个资产未来价格会更高,所以要提前买入。但实际上,现实往往并不如此。 
稍微了解下市场,你就会发现,现在市场在回暖,但距离狂热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两极分化严重,好房子惜售,差房子依然卖不掉。
脱水干货4条买房指南,看了之后再买房
因为房产交易周期很长,通常大部分人只有等到真正要卖房的时候,才知道最终的真实价格。 
那个时候,市场认可的接盘价,不一定会比当初的售价更高。 
买房当然要尽量追求物美价廉,但一切的前提是物美,价廉是加分项,否则就是另外一句谚语——便宜没好货。
只看价格,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大概率买到远郊的垃圾盘,要么则容易买到坑爹的CEO盘,都是因为忽略了内在价值。 
怎么能够买到价值被低估的笋盘,没有好办法,买房和学习工作一样,也要勤奋,不仅需要大量学习知识,更是要实地踩盘。
要知道,一套足够被低估的笋盘可能是踩200套才能碰到的,另外也要有一些值得信任可常交往的靠谱中介,获得第一手信息。
记住这句话,把你关于买房的所有软肋都变成铠甲,从过去到现在,除了中大奖没有人能靠不劳而获就成功。
 
04 
城市是决定房产的涨幅下限,而决定涨幅上限的,是房子有多少利好。 
房价上涨,本质上是因为房产的价值被重新估价,有新增资金进入。
而价值之所以会被重估,通常有以下两个原因:
1.价值供需发生变化,供求关系有无改变
2.有叠加的新的利好点被发现 
另一个影响房价估值的因素,是房子是否有新增利好。
一是看规划,周围环境的重大改善,能带来巨大增值。
比如90年代的陆家嘴,赶上了东风。大量规划的基建砸下去,增加土地的含金量。
其实不是房子在涨,房屋这个建筑体是在一天天的贬值,是脚下的土地在涨价,体现在上面房子里的单价上。
给大家一个简单判断的方法,打开百度地图卫星图,找空地多的,土地供应大的地方,有腹地才有可能有暴击。
另一种情况是靠人口流入。
很多地区之前并没有非常好的规划,但是由于城市人流的动线交汇和产业的自动集聚,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入,当地社区居民的购买力得到升级,抬升了当地的房价。
上海是一个地倾西南的城市,任何时刻都不要小看西南角的潜力,比如上海外环外的莘庄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里是江浙新移民登陆上海的第一站,交通便利上的优势促成新上海人在这里扎根,也让这里成为上海外环外最贵的地方。
现在这种重大的利好比较难押中了,我们还是比较看好上海大虹桥、前滩和张江这三个区域及其辐射区,深圳的西侧,北京的东侧和南侧,广州的东南等等…
每一个利好,在消息确定,开始动工,和最后完成时,都会有一波涨幅。利好因素越多,房价上涨的潜力更大。
利好程度如何,和最终能否落地,决定了利好涨幅的不同。
 
05
房价上涨肯定需要理由的,刨去所谓的运气成分,凭什么你买的房子就得涨? 
总结下来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上涨是结果,追根溯源是因为你做了正确的事,选择了有潜力的城市,买到了更有性价比的房子,并且房子未来还有很多利好因素等着被兑现。
另外再给大家几点可以在楼市增值的参考:
1、楼市里赚的最大一部分是货币宽松,赚负债被稀释的钱。
一个人通过贷款买房,可以把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做得很大。随着通货膨胀,房产在增值,负债却被锁定,个人的财富就这么出来了。当然现在这么做的前提是时机要把握好。
2、 第二部分是淘笋盘,赚折价房产的钱。
办法上面也说过了,看房200套其实不是固定值,但这个数值只是参考,真正的房产配置专家,除了工作就是看房。另外在全市布满自己信任的中介,具备足够的价值判断能力,保证比别人的信息和下手速度都要快。
3、第三部分是押注热点区域,赚板块增值的钱。
4、负债赚钱靠胆识,笋盘赚钱靠经验,板块赚钱靠眼光。
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就算在白银时代或后白银时代,你和你的房子,始终都会在时代的巨浪顶端。
改变人生除了冒险,也要有足够的把握。
以上是正文,来自观观和楚门。
都是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帮忙点个在看吧。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fOTxmwhwdRzN9i-Buf2lw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在楼市中,关于户型的话题并不少见,因为户型对于一个楼盘来说至关重要。户型的规划可以说是一个房子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房子真正居住是否适宜的一个硬性指标。
户型设计要遵循严谨的空间逻辑哲学,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空间井然有序的户型,不仅能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更能够提高空间、建筑面积的的利用率。
为了让生活达到“方便、舒适、体面”的境界,户型也开始了它自身的不断变迁之路。
01
在早期的上海其实并没有“户型”的说法,因为在当时百废待兴的阶段,“户型设计”主要是考虑低造价的解决住房问题。(当然不包括为峰层人士设计的老洋房)
大家印象中的老上海,离不开弄堂里的“合住生活”。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石库门弄堂里的生活一直是很多人常常提及的,一弄堂的小孩子每天聚在一起玩,家家户户都熟悉的不得了,谁家有事情一弄堂的人都会去帮忙的,这应该是弄堂生活让人非常怀念的地方。
但是弄堂里的居住环境一定不会让人留恋,可能一个六口之家都只能住在30平的房子里,厕所和厨房都是公用的。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比如《安家》中的朱闪闪被称为“壁橱公主”,就是因为一家三口住在弄堂里的小房间,自己的“卧室”就是家里的壁橱。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所以当时住宅的“户型”其实是整个“社区”的户型,如下图所示一个空间内居住了多个家庭,用着公用厕所、公用厨房。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02
“合住户型”只能说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将就户型“,随着慢慢经济好起来,大家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开始有了家庭的概念,渴望“成套房”。
在这个阶段也有了现在经常提及的“老公房”的出现,老公房其实是上海最早的一批单位分房或商品房。
 
比如说在上海最早建成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虽然住宅的内部居住空间仍然很紧凑,面积不大,但至少有了家庭式的概念,拥有私人厨房、卫生间。
大家从现在二手平台上挂牌的房源也能看出当时的户型特征: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曹杨八村挂牌一居室房源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曹杨八村挂牌二居室房源
 
不难看出不管是一居室还是两居室,几乎没有“户型设计”这一说法,只是单纯将空间区分开来,基本都是一个卫生间,没有客厅。
简版的户型图就是如下图所示: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03
在往后的阶段其实就是商品房开始慢慢发展的阶段,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大家也就有了休闲会客的需求。
住宅空间就开始有了居寝分离的概念,客厅作为家庭娱乐、用餐的起居活动空间独立出来。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再到后来,不管是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商品房市场的兴起,都再次带动了住宅户型的完善,人们开始探索更加合理的居住形式。
在大家常说的“后悔当年没买房“的阶段里,楼市开发商竞争激烈,除了拼价格,还要拼谁赠送面积多,利用规范里的“不计算面积”、“计算一半面积”规定来增加赠送面积。
通高阳台,错层,跃层户型在这个阶段陆续出现。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再后来就是“豪宅户型“的出现。经济发展之下,大家对于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不断增加,这种舒适感大部分依赖于大面积。
而面积一大,户型的变化就多了很多可能性: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户型功能性更加完善,做到了精细化、多样化,满足了生活中众多方面的需求。
比如说玄关、鞋柜、换鞋区域,衣帽间,书房等,这些其实并不是生活空间的必需品,但是它们的存在确实是满载了居家生活的“仪式感”。
再高级一点就是大平层户型,比如说下图龙德景苑的户型图: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光是户型图就能看半天,空间尺度不用质疑,但要说它是哪种户型,确实已经不能用“几室几厅“这样定义来形容它。
这其实也能侧面衬托出当“户型”发展的足够完善的时候,已经不是户型来决定居住空间,而是居住空间来定义户型的存在。
04
户型变迁远不止面积变大而带来的变化,在上海,各行业都在以创新发展顺应社会进步的同时,户型也在做着自身的“概念式“的升级。
比如说中鹰黑森林的自由分割户型,项目采用当今先进的建筑结构技术,只保留必要的剪力墙、柱和梁,大空间敞开式布局将室内空间全部打开,真正做到量身定制的自由分割户型,被视为建筑结构上的一次革命。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中鹰黑森林样板房实景图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中鹰黑森林样板房实景图
在生活各方面倡导“个人定制化”的服务功能的时期,户型可变性对于居住体验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我们常说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居住空间自然也会有着自己的需求,自由分割户型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05
至于未来的“户型”将有怎样的变化,“科技感”也许是最好的预测。

 

随着高科技智能家居技术日益成熟,科技建造水平越来越高,模块化建造,3D打印,空中停车等词汇相继出现。
将建筑、景观、空间立体化设计,实现空间的多样化、丰富化,将来出现更普及的空中城市、空中别墅等产品并不是没可能。
比如说上海苏州河畔、M50艺术区附近的“1000棵树”项目: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天安千树(1000棵树项目)拟打造成一个区域性大型综合旅游、休闲、文娱、购物及商办中心。
虽然未涉及到住宅上,但是腔调楼市认为将来这种将绿化景观融入到建筑空间上的设计以后会越来越多。
毕竟现在楼市中已经有“第四代住宅”这一概念的出现: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垂直绿化,户户都有花园,虽然这类住宅上海并未普及,但其实国内已经有这样的森林住宅出现。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如下图所示,虽说像这样的户型图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都会将重点放在其空中花园的设计上。
其实在户型设计中加入一块“绿化”空间并不难,但最难的是如何将其与日常生活空间融合成一体,这也是户型变迁中不断在提升完善的地方。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虽然上面几个户型图看起来都很陌生,但其实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已经非常近。
不管是老上海的弄堂里,还是不断拔高的小高层,不断变大的居住面积,在户型的不断演变过程中,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拥挤到宽敞,从将就到舒适,我们都不难发现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居住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大环境的进步,也有户型演变之下“小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
至于未来,未来已来。不管是“第四代住宅”还是“未来社区的概念”,它们都将会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再次改善,让生活与“空间“更和谐。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未来已来” | 从户型变迁史看懂上海人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dvp2lWkOLZyeIM0x1yzuA

房价回暖了吗?

文丨子木

最近市场上关于房价的声音,非常嘈杂。

一部分人说随着疫情结束,之前积压的购房需求会快速释放,楼市在加速回暖;另一部分人说,疫情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严重,关门的关门,失业的失业,大家哪儿还有钱买房,楼市危在旦夕。

大家各执一词,站在自己的立场,拼命搏击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火药味十足,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

可是,事实这东西永远不会站在任何一方。楼市怎么走,它和你所在城市的购买力、土地供应、调控政策、媒体舆论等因素息息相关。

至于事实是什么?

我昨天特地从贝壳研究院老朋友那要了一份刚出炉的报告。报告有2万多字,涵盖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采集的是线下真实交易数据,客观独立第三方,基本从各个维度把事情交待明白了。

下面我把最主要的信息筛选出来,为大家解读,让你知道你的城市到底有没有在回暖。

1

我们先以“季度”为单位,研究2020年第一季度新房市场的情况,采的是中国66个主要城市。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66座大中城市,总体成交面积为4247万㎡,成交套数为37万套,累计同比分别下滑了25.6%、28.0%。

这一数据,为近几年来罕见最低值,可见疫情影响之大。

房价回暖了吗?

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套数同比下滑38.4%,二线城市成交套数同比下滑29.7%,三四线城市同比下滑11.0%。

房价回暖了吗?

一二线下滑的力度要远超于三四线。这时候有人问了,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比人口集中、经济强的一二线更有韧性吗?

否也。

首先是疫情影响的结果不同。疫情期间,一二线因为人口集中,对疫情的把控力度更高,新房售楼处关闭的时间也要更长一些。其次是市场交易结构不同,一二线楼市主要以二手房为主,三四线主要以新房为主,成交趋势无法做横向对比。

接下来我们看最重要的信息,第一季度,各城市新房成交同比下跌的幅度。这个数据是很有价值的。

新房成交下滑幅度越大,说明什么呢?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设A城市和B城市受疫情影响是相同的,如果A城市一季度新房销售腰斩,B城市新房销售不降反升,那就说明A城市的刚需购买力,明显弱于B城市,B城市接下来的行情会加速回暖。

房价回暖了吗?

从这个表单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受疫情影响严重,新房无人问津销售惨烈,第一季度下滑幅度高达62%。

但武汉之外,你会发现泉州、南昌、嘉兴、长春、温州等城市的新房销售也极其惨烈,从侧面反映出居民购买力疲软。

而南京、杭州、厦门、苏州、成都、青岛则表现出强劲的楼市韧性。

2

接下来我们以月为单位来研究楼市趋势,数据采样为中国18个主要城市的二手房市场。

(  链家重点18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大连、天津、廊坊、西安、济南、青岛、烟台、武汉、南京、合肥、杭州、长沙、重庆、成都。)

在楼市中,二手房成交比新房更能反映楼市的真实情况。

数据显示,受疫情与小区封闭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成交量环比减少39.2%,同比减少44.6%,当前季度成交量为近五年季度成交最低水平。

房价回暖了吗?

但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稳定,3月市场成交快速修复,重点18城链家二手房成交量比1-2月成交量增长41.8%,目前成交量已恢复至去年3月水平的63%,市场呈现明显的“V”形走势。

房价回暖了吗?

这次楼市复苏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三大城市群主力带动,长三角最强,大湾区和中原核心城市次之,京津冀最弱。从侧面反映了,楼市购买力和城市群的综合实力,经济、人口流入呈正相关。

房价回暖了吗?

上海、南京与杭州三个长三角城市3月成交量已经明显超过疫情前的12月的水平,目前已经恢复至去年三月小阳春水平的75%。

其中上海是这次疫情之后,四大一线城市中,楼市反弹力度最大的,符合我去年的推测。因为在去年年底,上海政策、信贷见底,再加上几年调控下积压的刚需购买力在释放,上海成交已经在走高,第二年必定迎来量价齐涨的局面。

南京因为教育资源出众,而且今年实行了公民同招政策,5月之前落户才能入学,所以此阶段南京的学区房异常火热。这很容易激发南京的购房情绪,传导至非学区房市场。

房价回暖了吗?

中西部地区(代表城市为成都、合肥、重庆)与大湾区(代表城市为广州、深圳),3月份的成交量已经接近疫情前的12月水平。中西部地区中,成都的成交量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城市。

成都这座城市我非常喜欢,在这次疫情中,也表现出很强的城市管理能力。城市刚需购买力强,大概率会成为这波行情反弹中二线城市的领袖。

房价回暖了吗?

大湾区中广州的成交量恢复速度快于深圳,其中深圳因为去年市场炒作太火,需要一段时间的回调冷却。而京津冀中,只有北京在复苏,其他城市依然处于冷淡期。

当然环京楼市这段时间也在回暖,其中北三县因为“和通州统一规划”的政策利好,新房市场比较火热,过几天我再写一份调查报告给大家。

3

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经济受挫,资本对楼市大部分都处于看空状态。

但反过来想,当资本看空,炒房客拒绝入场时,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城市房价的支撑力,和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少刚性购房需求。

拿北京举例,3月份最快复苏的不是核心城区,反而是亦庄开发区、门头沟、大兴、石景山等刚需房源集中的区域,现在这些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已经恢复至去年3月小阳春成交50%以上的水平了。而且这段时间,北京450万以下房子的成交量明显提高了。

所以,一定要关注你所在城市3-5月的楼市行情,它能反映出你所在城市在这轮大周期后,真正的购买力。

那么接下来,楼市快速复苏的城市,行情空间会很大,房价大概率会上涨。而那些默默无闻,没什么动静的城市,在下半年会面临困境,绷不住的房价一定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跌。

如果文中没有你所在城市的数据,不要着急,建议你去楼下的二手中介店铺和新盘售楼处,观察人流量,这才是真实的行情。当然不要去那些限竞房楼盘,博彩式购房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现在的中国楼市已经不能和过去几年相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格局会加速推演,大家拼的都是真本事。

前几天我去了一个西部省会城市办事,感慨万千。

 

街头巷尾矗着好几处烂尾楼盘,开发商跑路,地方财力有限无法处理,维权者只能戴着口罩拉横幅讨说法。这就是大棚改大基建红利后,房价弊端的显现。

疫情之后,真实面貌才刚刚浮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4FfPRlTgx32rp-SGLiV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