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文青的鄙视链自嗨,迟早被真香定律暴打

二流文青的鄙视链自嗨,迟早被真香定律暴打

在这个世界上,

大多数愚蠢里,

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作家·王小波

逝于1997年4月11日

代表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

01.
《晓说》最后一季,大紧讲《三体》花了整整四集。第一集便说这本巨著是他近10年读过的最伟大的中文小说。实际上最早他读到40页就读不下去了,实在没瞧出好来。

 

首先文字水平上,就觉得很一般,无美感。此后每与人搓饭,听各路豪杰谈起《三体》滔滔不绝,大紧就纳闷,这书到底哪儿好?

 

对方斜眼看他:

 

“哼,你?文艺青年,骚柔小资!你的胸怀怎么能装下这么浩瀚的宇宙?”

 

回去后,大紧跳过前40页往下读,一读就跪了。并在节目里为大刘辩护:

 

“伟大作品的文笔都是次要的。有人说这书男女爱情写得不好,要我说,在这么宏大的哲学和科学面前,爱情那算个屁呀?”

 

文艺青年的成见和鄙视链情节是有历史传承的,它是每一个文青成长岁月里逃不掉的通病。读完《三体》的大紧采访大刘时,“真香”二字一寸寸都写在脸上。

不瞒各位,我也有太多这样的时刻。

 

早年青葱、幼稚如我,以不读、不看烂大街的通俗作品为荣,除了经典小说和豆瓣8.0以上的电影,其他不屑一顾。

 

每一次,我都觉得好骄傲,好不做作,跟那些只顾肤浅快乐的肥宅们好不一样,被自己的审美追求感动得一塌糊涂。

 

是“真香定律”狠狠暴打了我。

 

 

 

02.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迷上80年代严肃作家的作品。其中尤爱朔爷,他那套四卷本文集读了不下十遍。每当看到身边读网络小说的同学,以读纯文学为乐的我,眼神都变得犀利了。觉得人家读垃圾,浪费青春。

 

为了解王老师的趣味,我曾把《无知者无畏》通读三遍。每次读《我看金庸》都乐不可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年他是如何评价金大侠的。这里我随手摘一段:

 

“初读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

 

对于这些,金写过一篇回复,大意是要宠辱不惊,对王老师的小说表示认可,也对他的批评表示理解,气量相当大。双方一来一回,就是上世纪有名的“金王论战”。论战扩大后,变成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审美较量。

 

当时涉世未深如我,自然觉得严肃文学赛高,武侠小说很Low,至于网络小说,那能叫Low吗?那叫Low穿地球,Low出天际。

 

三年后,被自己啪啪打脸。

起因也简单,当年我给杂志社写悬疑故事混生计,编辑让我读《盗墓笔记》学习学习。我就为混个稿费,哪有心思学悬疑架构?骨子里认为在《收获》《当代》发文才有追求。可架不住编辑一直唠叨,只好去看。

 

结果这一看,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在我有限的阅读生涯里,茶饭不思追读的两套书,一本是《三体》,一本就是《盗墓笔记》。

 

后者虽然在深度上不可与前者相提并论。但万分诚恳地说,在故事的宏观构架上,在悬念的铺设上,在人物有血有肉的塑造上,《盗墓》一点不输美剧。

 

我一口气追完三本,大呼“真香!”,此后再不敢说什么网文很Low。

 

又过了两年,当我捧起金大侠的小说,才发觉以前图样图乃义务,是多么浅薄的一个青年人。听了老师几句胡话,就以为了解整个世界。在金庸小说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对人性深刻的挖掘,丝毫不输严肃文学。

 

讲故事的方式是通俗的,但不代表人家的观念、洞察是俗气的。读完金大侠的小说,回过头看,某些所谓严肃作家,可能一辈子还达不到人家一本书的高度。严肃性达不到,故事好看,更是被金大侠甩出一万条街。

 

雅俗共赏,焉能不香?

 

我这才懊悔啊,二流文青病难治啊,以为自己读了几本经典,别的东西就不入眼了,没想到错过了好东西。尤其看到某些公号文章对金庸作品反复咂摸,看到金大侠离世时各界人士的追怀感念,更加认识到:

 

以固有的审美成见,将某些作品拒之门外,是多么可怕、多么狭隘的一件事。

 

总之就是,非常后悔,非常自责。

 

 

 

03.

 

 

历史循环往复,人生兜兜转转,在漫长的文青自我修养岁月里,我抱有的偏见不止一次,犯过的错误也不止一次,但最终都以“真香”收场。也正是通过这些教训,我对世间每个人的趣味,有了更多理解和尊重。

 

早年我自由撰稿,每月完成定期稿额,剩下时间都很自由。那时节,我几乎每天一部电影,部部都是经典。什么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姜文、大卫·林奇、昆丁、戈达尔,费里尼…像集邮一样看下去。所谓大师电影看得越多,自我陶醉也越深。

 

仿佛牛逼的作品,我也有份。

 

当然也不能时刻看电影,尤其文艺片,超级费脑子。像《柏林苍穹下》《伊万的童年》这种,一口气看下来,需要多大的毅力?不想费脑子,只能看电视剧。

 

而众所周知,在电视剧观影圈里,也有着深深的鄙视链。它一般是这样的:

 

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瞧不起看泰剧的,看泰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而所有这些人加起来,统统瞧不起看国产剧的。

 

骄傲如我,只看英剧、美剧。

 

然而就在2013年,一部名叫《来自星星的你》的韩剧火遍全国。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都教授当年的流量,可以说吊打蔡徐坤。一开始我还绷着,后来实在抵不住诱惑,好奇地打开这部剧,也是我人生中第一部韩剧。那叫一个香啊。一口气追完,我终于理解了那句著名论断:

韩剧就是给女生看的毛片。

 

换我是一女的,我也想要都敏俊。

 

两年后,我上班。由于要追热点,观影鄙视链再一次被颠覆。这部国产网剧,就是《太子妃升职记》。现在来看,这剧也没啥。可当初这部兼搞笑和悲情于一体被各公号吹烂的网剧,让我熬夜追了一宿。

 

追完后,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是我堕落了吗?

 

我一个看《权力游戏》的人,居然被太子妃的命运牵着走,恨不能跟她同呼吸、共悲欢,时不时流两滴感伤热泪。随后我清醒了:

 

去他妈的文艺骄傲。

 

好看不是硬道理?

 

 

 

04.

 

 

随着一次次被“真香”暴打,昔日我二流文青的自嗨病,终于得到有效缓解。也是从那之后,我开始学会理解别人的趣味,开始学会接纳更多形式审美。哪怕有人说Low,也不能带着固有的Low的目光去审视。

 

往昔看严肃文学和经典电影得到品味优越感,更是彻底没有了。接触不同审美的作品越多,就越能理解王二常引用罗素的话:

 

“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美有高低么?有。作品有金线吗?也有。但是,怀揣不同审美的个体和看不同层次作品的人,没必要扯出个高低之分。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频道也不一样。不能因为自以为是的高雅,就觉得别人低级。就跟老郭说的,有人喜欢咖啡,有人就喜欢大蒜。喝咖啡就高雅?吃大蒜就低级?

 

你以为卡车司机听《冲动的惩罚》低级?在他的情感共振上,那跟坐在高级写字楼里下了班之后听《处处吻》的白领是一样的。

 

都是心灵抚慰,谁瞧不起谁呀。

 

作为一名三好文艺青年,如不能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差异,包容更多趣味,书就是白读了。自以为是的品味,会变成一厢情愿的自嗨。

 

节目里,大紧也说了:

 

“都说摇滚乐伟大,那摇滚乐里也有垃圾;民谣骚柔吧,可写民谣的也有厉害的笔。重要不在类型,而在创作者本身。”

 

这就是为啥会有那么多真香现场。

 

当我们抛开固有偏见,抛开外界打在事物身上的标签、符号,亲自去触摸那些事物,我们八成会发现它们背后的别有洞天。

 

不仅是审美,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05.

 

 

 

说来惭愧,当年我一个浅薄文青,不但在观影、阅读趣味上凹造型,在其他趣味上也脑抽过。最典型是买智能机,一看满大街都用苹果,我就想,那不能啊,咱得遗世独立啊。

 

王二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然而很多文青误会了,他们拥有的不是诗意的世界,是装逼的世界。

 

譬如我就非要买诺基亚撸妹儿的1520,手机是Windows系统的,小众到不像智能机。因为别人在APP海洋里畅游时,我连日常使用的APP都凑不齐。没有用过Windows系统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它是多么简陋。

 

可当时我还觉得自己不入俗流。

 

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

 

终于,在滴滴都打不到后,我换了一台苹果。不出意外,又一次真香向我袭来,让我明白了自己陶醉的趣味是多么卑微。那顺滑的触感,五彩斑斓的界面,浩如烟海的APP,极佳的用户体验,吊打了我的执念和装。

 

「全文完,下次再会」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_WkrYRVJz9ADkPIDjaYxA

清华男生卖艺20年,会唱的赚不过会说的

清华男生卖艺20年,会唱的赚不过会说的

年轻的时候,

我们总误将创作冲动,

当成了创作才能。”

——文学研究家·钱钟书

逝于1998年12月19日

出自小说:《围城》

……

01.

 

1928年,清华迎来首批住校女生。由于没有宿舍,女生们只能暂住古月堂。4年后,杨绛到清华借读,一早从古月堂西厢的一间平房出来,抬眼就看到了钱钟书。第二年,钱老与杨绛订婚。半个多世纪后,80年代末的清华男生就没有钱才子那么幸运了。据说当时男女比例,高达七比一。

 

1987年,北大图书馆东边草坪上,一个叫朴勋的男孩抱琴歌唱,引来无数女生注意。此后,越来越多的北大男生来这里嗅姑娘,形成草坪文化。待这一风潮席卷北京高校,各校男生望风而动,抱琴而歌,纷纷投入到弹琴事业中来。短短两年,为吸引姑娘而作的歌曲产量飙升。其中一首《星期天》,更是在北大传唱到校歌的水平。其作者是日后创立真格基金的徐小平。

 

徐小平被分配到北大艺术教研室任教,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搞吉他培训。俗称“小蓝本”的教材在高校男生手头传了又传,一点不亚于文革时的手抄本《曼娜回忆录》。男生们凭此宝书,操琴而歌,只为姑娘美目盼兮。40多年前,钱钟书在《围城》里说:

 

“哪有爱情,都是生殖冲动。”

 

这话放到彼时清华,应该叫做:

 

哪有文艺,都是嗅蜜冲动。

 

谁能想到啊,日后影响内地华语原创音乐的清华小子们,居然是被北大启蒙的。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正赶上操琴风潮。那时节,长得好和分数高并无卵用。男生出风头,无非三件事,打架、踢球、弹琴。在清华7:1的时代背景下,吉他成为吸引姑娘的神器。高晓松也只好跟风,跑到草坪上弹琴。有人冲上去问,知道宋柯吗?高说不知,来者恨恨道:

 

“呸!宋柯都不知道,敢在这儿弹琴?”

 

高晓松进校时,刚毕业的师兄宋柯已是清华传奇。大三那年,宋柯写了首《一走了之》,被清华学子广为传唱。卖给孙国庆,赚了60块。写的《风雨尽头》,还被张楚收录在专辑里。当年全北京高校外国歌曲大赛,宋柯拿第二。拿第一的那位,日后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唱了《我和你》。

 

从根本上导致高对宋柯的崇拜,是他看上一个师姐,结果人家是宋柯前女友。彼时,宋柯红到有女生半路劫道。经多方牵线,大紧终于在师兄回校看女友时跟他吃上一顿涮羊肉,从此发誓,要像师兄一样迷人。

 

如今的清华女生恐怕不知道,当她们沉迷于朴树的纯净,听着他的歌感动下泪时,都要感谢20多年前师姐们做的历史贡献。

 

要不是她们一个个对高晓松们爱搭不理,哪有日后的归来少年啊。

 

 

 

02.

 

那正是中国摇滚发轫的日子,受崔健影响,高校掀起一波乐队风潮。高晓松的“青铜器”差个主唱,在老狼女友潘茜的牵线下,大紧认识了老狼。北京建筑学院门口,老狼用一曲《我要的不多》征服了高晓松。

 

后来高晓松开玩笑说,之所以找老狼,主要是因为他态度端正,要的不多。

 

清华岁月,后来被称为白衣飘飘的年代。通过各大高校碴琴串联,高晓松认识了沈庆、郁冬这些优秀校园歌手,开始创作伤春悲秋的民谣。另一头,又跟家人要钱下血本、攒乐器,跟“青铜器”在政法大学的传达室里排练,唱的都是重金属。排练间隙,鼓手大紧总臊眉耷眼地抄起吉他说:“哥们儿写了一首骚柔小调,请诸位赏脸听听。”

 

硬核的年代,呐喊的洪流,被崔教父和《百年孤独》震撼的清华男生们,个个壮怀激烈、怒肠百结,没人瞧得起那些个“忧伤、惆怅、暮色、山岗、姑娘发带、刻字老墙”。

 

大二暑假,高晓松非要出去卖艺。乐队的人都不去,就老狼去。恰逢老狼失恋,一路哭着跟高晓松去海口,在“癫马”歌厅里卖艺赚钱。两人在这时结下了旁人不可替代的革命友谊。最后赚的钱刚够一人回去,高让老狼先走,自己去厦大浪了一年。经此一役,心就飘了,从厦大捞了个姑娘回清华,对成为科学家彻底失去兴趣,毅然辍学。

 

1991年,清华西阶搞了场汇演。当年清华有名有姓的校园歌手都到场了。唱至高潮处,大紧冲到前排,抱着从厦门带来的女友狠亲一口,就此与清华道别。随后,老狼拿毕业证,下乡给人装电机。从清华肄业的高晓松,北电落榜后,却误打误撞,在亚运村拍起了广告,成了土豪。

 

老狼拿到第一笔工资请他吃饭,大紧喝高了,在公交车上痛哭流涕道:

 

“哥们儿我写那么多歌,唱给谁听啊?”

 

那会儿他刚失恋。沈庆到亚运村,他抄起吉他就唱了《青春无悔》,唱得潸然泪下,拉着沈庆诉说音乐理想。虽说大紧已经开上豪车,住六居室,但仅仅有钱,还无法满足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心。日后,高晓松带着师兄宋柯一路趟饭、开辟音乐江山也证明了沈庆当年的判断:

 

“我们那拨人里,高晓松是最想出来的。”

 

沈庆在这件事上做了突出贡献。是他带着校园歌手们的小样,前后找了几家唱片公司。头一家嫌高晓松的词太俗,没谈拢。第二家又要找晚会歌手唱,高晓松又不乐意。终于,沈庆遇到了黄小茂。年届三十的黄小茂被作品里的青春气息所感动,答应帮他们出唱片。并为作品取了个名字:校园民谣。

 

为了让情感表达准确,黄小茂决定不用专业歌手,让他们自己唱。黄肯定没想到,这一决定将如何影响内地音乐的格局。

 

那一年,北京南礼士路原广电部的录音棚,中国首批民谣原创音乐人一起试音。时至今日,其他人都被遗忘,反倒没开口的高晓松依然傲立潮头。由于大紧的嗓子实在不堪入耳,当时他所有作品都由老狼代唱。

 

偏偏一首歌没写的老狼火了。

 

1994年,中国摇滚声势看似很大,实际上都是浮光泡沫。那年北京高校联合搞了个大学生晚会,老狼上去唱《同桌的你》,一夜爆红。第二年春晚,又作为新生代歌手登台,虽然真唱持续跑音,最终还是名扬全国。

 

把“魔岩三杰”送入红磡的张培仁曾总结:

 

“人民的方向,是你不可阻挡的。”

 

1994年,在愤怒摇滚和骚柔民谣间,广大青年做出了历史性选择。崔教父一直教育高晓松,不要总风花雪月要为时代呐喊,但事实证明为时代呐喊这碗饭不是谁都吃得上的。高的格局,就是忧伤山岗。

 

就那么红了,幸福可以说来得太突然。1996年,高晓松和老狼拿了无数奖,27岁的他在南京五台山开了一场万人音乐会。作品集《青春无悔》以高居不下的销量成为了一代青年感怀岁月的心灵圣经。

 

清华音乐男孩,就此登场。

 

 

03.

 

 

 

1994年那场大学生毕业晚会上,除了老狼《同桌的你》,还有一首不起眼的歌叫《成长》。它的词曲作者卢庚戌,比高晓松要小一届,1989年以市状元身份进入清华建筑系。一进清华,同级生里就有李劲这样名声赫赫的人。5年前,邓小平站在13岁的李劲身后说了那句著名的话: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环顾四周,李劲还不是最能打的。学霸卢庚戌顿时失去了学习兴趣,一边暴啃先锋文学、朦胧诗,一边向女生献殷勤。为了引起女生注意,先是写诗,不灵,又画画,还是不灵。抬头一看,都练琴呢。尤其听说老学长宋柯一个人泡了好几个校花,赶紧加入轰轰烈烈的校园歌曲运动。

 

不幸的是,卢庚戌不像高晓松和老狼有家学。高晓松他妈教他吹过黑管,老狼他妈是交响乐团团长。卢抱着吉他练了一年,室友们忍了他一年。一年后,卢参加校园歌手大赛,连决赛都没进去。

 

自知唱功不行,卢庚戌组了个“梦中草原”组合,开始退居二线,负责创作、和声,终于如愿拿到决赛冠军,名扬清华。起初他跟高晓松、郁冬他们混。这俩退学后,他仍旧没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1994年,师兄《同桌的你》火遍大江南北,心下落寞读大五的卢庚戌,迎来了他的师弟李健。

 

清华音乐男孩这拨人里,论唱功李健首屈一指。毕竟人家是靠唱《说句心里话》保送上清华的,从底子上就甩了师哥们一大截。进校后,李健加入合唱班。一天听见宿舍楼有人弹琴,推门进去,见一胖乎乎同学抱琴而歌,上前打招呼。此后四年,两人经常切磋琴技,还一起搞了毕业演唱会。

 

这位弹琴的,就是缪杰。

 

上学没几天,李健就遭遇了跟卢一样的冲击,发现周围学霸太多,根本找不到存在感。为此,他把精力转移到音乐上。那时李健学唱谭咏麟,惟妙惟肖。早在哈尔滨读书时,高一文艺汇演,他唱谭的《朋友》,把全校师生吓了一跳。高中同学都爱围着他,听他唱歌。关掉屋里的灯,听他抱着吉他来一曲《爱在深秋》,黑暗之中,每个人都听得泪流满面。那时,李健才16岁。

 

进入合唱队后,一师兄点拨李健:“别听什么谭咏麟了,你要听披头士!”自此开拓音乐格局。合唱队一次表演,李健上去唱《黄杨扁担》,卢庚戌被其音色震撼。此后,有事没事李健就到卢师兄宿舍聊天。聊至深夜,就在卢的上铺过夜。再加上缪杰,三人在卢大学时光最后一年来往甚密。

 

后来搞“水木年华”,主要是卢庚戌牵头。跟高一样,卢也有一种强烈的想出头的冲动。大俗话叫“想红”,卢管这叫“追梦”。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纺织部设计院,干了两天,最终还是决定搞音乐。

 

1997年,卢庚戌和几个朋友在上海、江苏多地寻找机会,又回北京,在清华北门外租了个房子,靠着画图纸赚外快,支持自己的音乐梦想。李健没事就往卢庚戌那儿跑,坐在被风吹动的麦浪前,跟一帮诗人、画家瞎聊天、谈理想。每次他西安的女友来了,卢庚戌还得想办法回学校去蹭一宿。

 

卢庚戌辞职时,问家里人要了梦想基金,跟爸妈说,只要写歌,打榜就能红。结果三年过去,都27岁了,还没有红得迹象。

 

这期间,他遇到好几个音乐人,都劝他放弃,踏实上班。尤其指出他唱功太烂,就是搞音乐也是做幕后,当歌手,别想。他去见田震的制作人,人家问他卖不卖歌,卖就签。他说我的歌不是拿来卖的。

“我是要自己唱的。”

 

北京冬天奇冷无比,室内没暖气,卢庚戌每天睡到半夜就得爬起来续煤。硬扛了两年,扛到缪杰和李健都毕业了。1999年,他拿家里人支持的钱出了张《未来的未来》,没多大声响。高晓松和宋柯都劝:

 

“我俩长这样都没当上歌手,甭说你了。”

 

卢为音乐梦挣扎时,李健也差点退学。一想到父母的期盼,忍着拿了毕业证,然后进广电总局,下乡搞村村通。每次爬电线杆,看到脚下猪圈里的猪就肝儿颤。在单位干了一年,李健胖得快没人样了,上楼都费劲。

 

当时一个月工资4000块钱,按理说也不低。但有一天去中友百货,他看见一条599的Lee牌牛仔裤,心想一个月工资连10条牛仔裤都买不上,多巴胺顿时就不分泌了。后来又一天,在秀水街碰到刚拍完戏的李亚鹏,人穿一大皮衣,看得李健流口水。

 

李健本不是一个沉迷物欲的青年,那会儿就觉得,在单位里待着也挣不了什么钱,还不如出去干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卢庚戌邀他组乐队,立马就答应了。

 

“我要一个月挣五万当时就不去搞音乐了。”

 

李健加入时,卢已经联系到发片机会。主要唱功不佳,希望师弟帮忙。两人攒了几首歌,觉得还行。卢早年因失恋写过一首《收藏青春》,李健和缪杰唱它还拿了校园歌曲大赛一等奖。经过几次改名,临发片前,卢又给这歌弄出来,为了祭奠业已逝去的青春爱情,将其命名为《一生有你》。

 

《一生有你》虽然没掀起《同桌的你》那样巨大的波澜,但也踩在了广大青年祭奠青春的麻筋儿上。熬了5年的卢庚戌,终于可以在师兄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歌曲打榜后,公司要求他和李健多搞点这种作品,还准备给他们安排绯闻。李健听了,觉得这与初心背道而驰。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个人文音乐人,不是写街歌,是艺术家,不是娱乐圈红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随后,李健退出。

 

彼时的“水木年华”,只能说略有名气,离彻底走红还差四年的距离。事业伙伴突然离去,卢庚戌为此失眠整整一个月。

 

前阵子有网友提及此事,卢亲自回复说:

 

“李健那时的决定,是不负责任的。”

 

04.

 

 

 

《一生有你》打榜时,膨胀的高晓松早已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创作者。当时他打算写书、拍电影,做知识分子,苦于没有门路,只好跟郑钧到各大高校嗅姑娘。

 

那时,他俩遇到了在酒吧里弹琴的叶蓓,认识了打算卖歌赚钱的朴树和音乐老师小柯。他把小柯和朴树介绍到红星社,红星只要小柯,把朴树打发走了。好巧不巧,在美国看到真正摇滚乐、一度放弃音乐梦的宋柯转行卖珠宝。听说他回国,高晓松找到师兄:

 

“咱搞个唱片公司吧。”

 

一句话,把宋柯的音乐梦唤醒了。

 

在美国时,宋柯看了本《音乐商业》,专门教人如何把一首歌变成可以赚钱的版权产品。自己卖艺不行,卖别人的艺,宋柯很有兴趣。当年在清华开吉他班,一学期5块钱,宋柯能招到40个学弟。高晓松找上门,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麦田音乐。宋柯变卖珠宝,先往公司里砸了20万。

 

麦田签的头三个歌手,是朴树、叶蓓和尹吾。公司草创期,每个会弹吉他的员工都很兴奋。4年下来,不惜成本做了3张专辑。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乐迷一麻袋的来信。当时《音乐生活报》定期总结各大排行榜,高晓松的一大乐趣,就是拿红笔把麦田的上榜歌圈出来。朴树的出现,尤其令这对搭档无限欣喜,以做废一版专辑的代价,给内地华语原创音乐做了突出贡献。

 

然而一切还是想得太美了。

 

由于盗版猖獗,94年后,内地唱片公司都赚不到什么钱。按照宋柯分析,做内容商,音乐也好影视也罢,拿不到四成收益,行业就得不到良性发展。但内地唱片业最高也就到15%。加上麦田做音乐不惜成本,4年下来,连年亏损。到了第四年,3个月发不出工资,全靠宋柯打麻将续命。

 

当时盗版占了90%的市场。做完《我去2000》年后,宋柯和高晓松从市面上买到50多种盗版,当时心就凉了。不止他们,像“大地”“红星社”这些有香港资本的唱片公司,要么转卖,要么撤退。

 

红星给许巍做《那一年》,直接把制作丢给许巍,让他自己找乐手,后期缩混又不通知他。专辑出了,还是汪峰打电话,许巍才跑到街上买了一张。拆开一听,缩混乱七八糟。专辑封面都是从MV上抠的。

 

宋柯一看这势头,准备去荷兰的银行上班,大紧也搭上了张朝阳。就在这时,华纳进入中国,许晓峰是总负责人。许是北大的,跟宋柯同届,当年还一起参加过歌手比赛,被宋柯的乐队打得找不着北。听说华纳进来,高宋二人活动心思,找许晓峰“求收购”。许一看挺便宜,就把麦田买了。

 

北大虽然没出几个知名歌手,却在这件事上取得了战胜清华的历史性胜利。

 

此后,高晓松在互联网、电影圈开疆拓土。转入华纳的宋柯,给朴树弄了那张《生如夏花》,帮那英、孙楠、周迅等人做专辑。四年弄下来,成绩也不算突出。2000年后互联网兴起,网民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各种网络侵权,连盗版商都撤了。高晓松和宋柯去找互联网公司谈判,说你们花巨款做公关,打压我们唱片公司,还不如直接把钱给我们买版权。没想到人家来了一句:

 

“你们懂个屁的互联网经济。”

 

2004年,彩铃横空出世,很多音乐公司趁势杀出。充满商业嗅觉的高晓松一看有搞头,又拉宋柯找太合地产投资,拿钱创立太合麦田。之后8年,宋柯干了两件大事。一是签约李宇春,二是拿下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数字版权。后者给麦田带来2000万收入。尽管如此,眼看唱片业日薄西山,在各种谈判中失去话语权,大师兄还是撤了。

 

帮人卖艺12年后,宋柯终于明白这一行的局限性。这期间,高晓松的心早也不在音乐上,他是《写在墙上的脸》的作者,是《那时花开》的导演,是选秀节目里最难看的评委,是各大饭局上最能侃的雅痞。

 

2012年,撂下句“唱片已死”,宋柯转身开了烤鸭店。经常有业内人去照顾生意。

 

这让宋柯明白了:

 

“这鸭子我做好了,真有人来吃,付完钱人家谢我,说做得真好吃;做音乐做好了真没用,没人付你钱,还骂你。”

 

 

 

05.

 

 

李健走后,卢庚戌独木难支,只好把廖杰找来。当时廖杰在IBM里拿着上万的高薪,为了音乐,说走就走。除了廖杰,卢还找来了清华另一位学弟姚勇。姚勇上大学时就想做摇滚乐手,为了断他痴心妄想,父母还请他舅舅王小波出马说服。舅舅问,玩摇滚,你有喝风屙尿的本事吗?

 

喝风屙尿的本事没有,为梦断粮的本事还是有的。可惜这本事没持续太久,姚勇扭头给马化腾抄了个游戏,赚了百万身家,留下卢、缪坚守阵地。

 

2003年前后,歌陆陆续续红了一些,但乐队老是不红。那二年内地有羽泉,港台有周杰伦、F4,他们人气是差了点。第一张专辑做完,没公司愿意签约,两人只好开了家“水木同创”,自己把自己签了。

 

都是命啊,水木同创一位股东,是完美时空的董事。2006年,国内网游热,《完美世界》四处砸钱,“水木年华”写了首主题曲。由于歌曲和春晚主题契合,两人又上春晚。游戏出来后,曝光剧增。总算赚到钱了。第二年,“水木同创”就签下王筝、李延亮和高旗,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当时宋、高抱着李宇春和刀郎都恰不好饭,更别提他们了。两年后,所有签约的人都散了。校园民谣的荣光也散了。互联网兴起后,“水木年华”同样面临严重的侵权,线上音乐赚不到钱,只能出去走穴,演出时,反反复复唱那首《一生有你》。久而久之,两人心思也不在音乐上了。

 

那两年,他俩发现很多店面乃至楼盘都打着“水木年华”旗号。哥俩一想,与其让别人吃肉,不如自己烧烤。2008年,两人去双龙峡旅游,看中一眼矿泉水,组了“水木晶世食品”,打算做矿泉水生意。业务交给人家,自己挂品牌。结果合作公司不靠谱,钱砸了半天没反应。两人只好自己干。

 

隔行如隔山,成立不到三年,公司被迫停产,还欠了人家100万承包款。

 

卢庚戌恨啊,眼看清华同学一个个创业上市,财富自由,自己还要走穴,“过气明星”的帽子躲不过去,不能就这么算了。

 

接下来,他们又跟TCL合作,推出3款音乐手机。一个月卖了几万台,卢喜笑颜开,目标要做音乐界李宁。两年后,他们也找到了许晓峰,在深圳成立一家科技文化公司,准备把音乐版权和数码产品深度绑定,推出MP3、平板等“水木”系列。同时,又在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单大悦城开“水木年华奶茶店”,推出服装和吉他。

 

缪杰展望未来,人们的生活是这样:

 

早起一杯“水木年华”的矿泉水,穿着“水木年华”的衣服出门,下班后去“水木年华”KTV唱歌,抱着“水木年华”色吉他嗅蜜,听着“水木年华”音箱里的歌曲入睡。

 

这么牛逼的生态,李嘉诚都不敢想。

 

结果无一例外,都黄了。

 

前前后后,卢庚戌损失500万。

 

而当四个师兄忙着想在商业上挖一矿金时,老老实实沉下心做音乐并不断想做出好音乐的,只有李健一个人。退出“水木年华”后,李健租住在大杂院里,埋头往心目中的人文音乐迈进。出完《似水流年》和《为你而来》,市面上几乎没了他的声音,演出长时间也只穿梭于高校之间。

 

那几年,网络歌曲红、R&B红、彩铃红,有人就劝他:“别写那些文艺的,写点小情小爱,弄个彩铃,一首歌就发了。”

 

李健没听进去。他还是觉得写内心的东西,最有成就感。当时身边一拨一拨人出头,尤其清华校友都成了社会精英,自己身上还掏不出一万块,也挺慌的。34岁那年他也问自己,人孙楠34岁都红成什么样了?

 

想来想去,还是睡着了。

 

唯一的成就感,来自圈儿内肯定。两张专辑下来,那英、孙楠都管他邀歌。做到第三张《想念你》,他离开老东家,签约新公司。新公司的副总正好是他前经纪人。为了让李健出来,特意找张亚东做专辑。同年,公司签下赵薇。签约发布会时,公司安排李健去站台,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没几天,李健接到一个电话,那头自称是赵薇的好友,喜欢他的新专辑,希望有机会合作。电话那头的女人,名字叫王菲。

 

2008年,李健在北京星光现场开个唱,王菲去了。两年后,天后酝酿复出。春晚希望她唱《人间》,她选了李健的《传奇》。歌的前奏是96年写的,整体在2002年完成。演出前,李健跟王中军、羽泉等人吃饭,大家都说,这下你要火了。果不其然,这首沉默8年的歌,一夜红遍全国。

 

第二年,李健登上了春晚。

 

8年的沉寂和坚守,总算迎来回报。

 

而那时,卢庚戌正迷失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接下来该干嘛;宋柯那句“唱片已死”呼之欲出,正打算去CBD卖烤鸭。

 

最惨的还是第一个成名并屡次膨胀的高晓松。2011年5月9日晚上十点半,高晓松醉驾出了车祸,被判入狱半年。

 

大紧老爱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叫: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那一次,他失去自由184天。

 

 

 

06.

 

 

 

在狱中,高晓松反思人生,又是译马尔克斯,又是跟狱友掏心窝子。后来他说要感谢老天爷,让自己悬崖勒马,否则不定干出什么事来。这期间,他执导的《大武生》上映,各路明星纷纷站台,可见人缘之好。

 

许家印恐怕也是看中了他的资源,托人给大紧带话,说你出来后,之前谈的事情还算数。原来高晓松出事前,老许找过他几次,想在音乐上做点事。一个搞地产的人来搞音乐,那他的目的一定很单纯。

 

绝不是为了扶持音乐。

 

这一年,烤鸭店开张没多久,宋柯就被出狱的学弟拉着去见老许。经许老板垄断演出场馆的想法打通任督二脉,高、宋也想明白了,别费那个劲培养歌手,买一堆版权,一年弄他几十场演出,还要啥自行车啊?

 

随后,恒大的音乐节立项,2013年搞了22场演出。2014年又咬牙做了一年,发现现实跟做唱片一样残酷。一场演出成本300万,赞助还不到200万。2015年,高、宋觉得这事儿没谱。线下搞不动,转线上吧。借着2014年杭州开音乐会跟马爸爸搭上线,高晓松离开恒大,带着师哥去了阿里。

 

当时阿里收购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准备大干一场。高晓松建议马云打造一个覆盖全产业的平台,老马被说服了。随后,高又拉来何炅做内容官。一帮人非常高调地开了个“阿里星球”发布会,当天台下坐着老狼、郑钧、蔡康永、郭德纲、黄渤…据事后回忆,很多人脸上,都是不怀好意的坏笑。

 

笑容是危险的,心太大,也是危险的。由于产品逻辑混乱、对用户不友好,后来QQ和网易版权大战时,星球已经没声儿了。

 

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马云调侃说:

 

“我觉得高晓松口才也不是很好,他的知识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但是听着很舒服,让人觉得有道理。”

 

马爸爸估计也没想到,这一通“觉得有道理”,就搭进去一个天天动听。

 

早知道,天天动听还不如改叫“听着舒服”。

 

星球创立前,高晓松很自信,跟马云说,肯定要独立,我们不是来做员工的,是来做股东的。结果3年下来,大紧成功卸任了阿里音乐科技董事长。此后他的主要工作重心,是给公司写一本《阿里传》。

 

高师兄的产品梦碎了。

 

卢师兄的电影梦也没做太好。

 

赔了500万后,卢庚戌还是觉得自己适合搞创作,表达一下爱情、梦想和青春。随后买了本《21天写剧本》和《怎样做导演》,拍了部《怒放青春》。投资1000万,票房200万。从哪儿跌倒,卢庚戌决定从哪儿爬起。2015年,自组“梦时光”,拿到联想之星王明耀的500万融资,加上清华校友投资,耗时近4年拍了自传电影《一生有你2019》,豆瓣评分4.0,票房4100万。

 

联想之星有个CEO特训班,卢庚戌也该去读读。像他后来参加《我是创始人》,被所在队伍合谋淘汰,来自清华的王小川就说:

 

“卢导是个单纯的人。”

 

出自清华的优秀企业家很多,除了王小川,还有孙宏斌、王兴。单纯的清华音乐男孩们,想在人生下半场转型搞经济,还是要多向地产和互联网校友们多学习一个,否则根本就不知道资本江湖到底有多凶险。

 

不信去问问孙宏斌,看看他对山西来的老乡贾会计有什么想法。

 

 

 

07.

 

 

高晓松曾说,每次拜庙见菩萨,从不许愿,一个劲儿说我挺好的。确实挺好。2012年,他不但搭上许家印,重踏音乐寻梦路。出狱后不久,手机就被打爆。无数人要约他上节目。高晓松也明白这帮人是来干嘛的。

 

那拨人里,时任优酷总编辑朱向阳找了他三次,约他吃饭。见面后,朱向阳表示优酷想弄节目,真人秀之类的,让高做评委。高说那太麻烦了,你要弄不如咱弄个最简单的,我一个人对着镜头说话。清华辍学的高晓松想管它叫《闲得蛋疼》,松江二中辍学的韩寒说你应该叫《晓说》。

 

我都不知道这俩人谁更有文化。

 

对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高晓松而言,说话跟吃饭一样简单。打小他们家聚餐就是知识肉搏战,高晓松要抢话才能从她学建筑的妈嘴里捡上几句。加之他自幼博览群书,看各种历史文献、军事著作,日后又在文艺圈纵横驰骋,在嗅蜜岁月里几经跌宕,什么历史、八卦、绯闻、艺术信口拈来。长大后无论什么饭局他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话题旋涡中心,滔滔不绝,一骑绝尘。

 

这就是传说中的名流吧。

 

2012年,《晓说》上线,高晓松聊奥斯卡。那是编导去美国出差随手录的。不过画面里大紧出现在奥斯卡现场走廊的镜头,花了几十万。事后证明这几十万花得值,高晓松一路聊青楼镖局、世界历史、民谣往事、八十年代灯塔,播放量蹭蹭破亿。大紧不分成,只拿保底的钱。但光是出场费也不低。日后,他和清华校友龚宇见面,坊间传闻,为了挖他去爱奇艺,龚宇开了天价。

 

2012 年至 2016 年底,《晓说》《晓松奇谈》超过 15.3 亿播放量。

 

录一年节目,高晓松只要26个下午。

 

这产值比,你说得多高。

 

凭借《晓说》,大紧收割不知多少粉丝,一时间跃升为这个时代最著名的知识输出分子。赚钱速度和收割观众的打击面,远比在阿里吭哧吭哧加班来得容易。自打1996年从五台山上下来,转入幕后当制作人、搞唱片公司、弄互联网产品,兜兜转转20年,折腾半天,到底不如现身卖艺强。

 

不过高晓松觉得《晓说》连卖艺都算不上:

 

“说脱口秀就是卖下水。音乐、电影、文学这些是正经手艺,但你卖下水卖了一盆,岂不是卖艺的时候就更从容了?”

 

立志做知识分子的高晓松,一直很有商业头脑。从麦田到阿里大文娱,一直是他带着师兄宋柯趟饭。早年他跟史航等人录节目,在化妆间,一个人都不认识,上来就问,咱今天多少钱?把在座的知识分子都惊着了。

 

人家能赚,不是诗与远方撑起来的。

 

也别清高了,说世道变坏是从知识分子下场圈钱开始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高老师维护了清华卖艺人士最后的变现体面。

 

 

 

08.

 

 

2015年,高晓松在网上侃大山时,李健入世一跳,登上《我是歌手》,收获了搞音乐这么多年最高的一波人气。不但民间姑娘媳妇们拍手欢迎,圈子内部击节赞叹,连向来苛刻的评论家朱大可,都夸他是中国绝无仅有的知识分子音乐人。尽管荣誉加身,赶上了真人秀时代热的李健,还是选择淡出公众视线。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创作者。

 

至于怎么卖,不操那份心。

 

在争名夺利上,更像是高晓松的反面。

 

走红前那8年,李健相当安于寂寞。一年挣十来万就知足了。住在大杂院里,每天睡到自然醒,弹琴、读书、写歌、跑步,全照着自己步调。身边一个个清华校友都取得了世俗上的成功,他依然故我。一年夏天,基友钟立风去他家做客,听蝉听风,赏花赏琴赏CD,真觉得他和女友把日子过成了诗。

 

走红后,有企业拿100万找他合作。李健没接,觉得接了,生活本质上不会有什么改变,但自己心灵可能要纠结很久。他早想明白了此生之行。做完导师后,有意淡出,跑到国外躲了一阵。后来要不是吴秀波出事,你都想不起这哥们儿。他对名利相当警惕,生怕它冲淡对音乐的热爱。

 

“无论是从持久度还是深度来看,很多商业上的成功、名利的获得,对我来说,都比不上写出某一首歌的愉悦感。”

 

瞧瞧,什么叫专业。

 

这里要说的是,李健和高晓松,没什么高低之分,无非是每个人活出自认为最明白的那条路。这就跟嗅蜜一样,最漂亮的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爱活个面子,有人爱活个里子。

 

都是口味不同使然。

 

20多年过去了,当年从清华西阶出发,抱着吉他投身音乐事业的清华男孩们,到头来只剩李健一棵独苗,不为时代风云所动,坚持初心写歌。其他操琴而歌的哥儿几个,在变幻的岁月里,在名利的潮流下,不是做了文化商人、创业小咖、助农帮手,就是当了业余网红。也对,当年李健操琴是为寻找人生寄托,这几位主要还是冲着泡妞去的。

 

这叫各得其所。

 

2018年清华88级30年聚会,有同学大醉,指着高晓松说:“你还记得我们读书时的梦想,纵横四海改造国家吗?结果你今天拥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却在节目里说些不疼不痒的东西,你背叛了我们当年的理想!”

 

搞得高晓松特别委屈。

 

高老师人家早在《奇葩说》里教育参赛者梁植,说你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醉酒的那位,你真以为高老师傻吗?

 

前段时间,另一位知识分子兼创业者,来自北大的许知远,采访历史学家许倬云。许倬云说,现在的知识分子不是思考者,是检索机器。看到这一幕,不知为何我脑中就飘出《晓说》里的活百科全书高晓松。

 

能紧跟时代步伐的人,往往是人生赢家。

 

这么看,清华学子现在肯定不操琴了。

 

他们当中的胸怀激荡者,心目中的偶像大概率不是唱《一走了之》的宋柯,而是来自胡建的师兄王兴。尤其想到隔壁北大戴威的小黄车退不出押金李国庆摔杯为号抢夺公章孙宇晨老师又在微博里撒币,争做时代弄潮儿的雄心,就能变得格外坚定。

「全文完,下次再会」

部分参考资料:

[1]《“门客”高晓松》,三联

[2]《歌手李健,规则之外》,同上

[3]《越挫越勇的创业者,卢庚戌》,跨界见真章

[4]《校园民谣十年》,王小峰

[5]《唱片时代过后,他们找到新玩法》,博客天下

[6]《高晓松&宋柯:模范拍档》,南方人物周刊

[7]《为梦而生:我不想无所谓地存在过》,卢庚戌

[8]《高晓松:门客尽力不尽义》,南方人物周刊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SLn302iprqUHZlQUkBClA

以组织的名义

以组织的名义

今年4月17日,是医生谭秦东出狱两周年的日子。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自由两周年纪念,感谢万千朋友的帮助。

两年多前,憨厚的谭医生写文章质疑鸿茅药酒的安全性,内蒙古凉城警方千里迢迢从广东把他请回内蒙喝茶。

看守所里的茶,谭医生一连喝了97天,直接喝出了PTSD。

谭医生和我说,现在的他每天看书、写文章、礼佛。他也发很多很多的朋友圈,偶尔会搬出世界卫生组织的言论,劝诫网友们不要爱上喝酒:

对于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切忌上纲上线。

当年给谭医生上纲上线的鸿茅药酒,这两年过得不错。他们重新上了地方电视台,入选了国家媒体的民族品牌工程,甚至被中药协会评为2019年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广告文案也变成了:

喝鸿茅药酒,相信中药的力量。

中药协会是个好组织,归真堂、鸿茅药酒、步长制药、康美药业、绿谷制药,这几年让你印象深刻的中药力量,基本上都是组织的成员。

会长房书亭从当选会长那天起,就让会员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中药力量被大众质疑比较多,房会长一直奔波在替各种辩解现场,反复给大众普及过去不诚信的企业也可以现在变得诚信这个理念。

2012年,活熊取胆的归真堂准备上市,房会长站出来告诉记者们,取胆汁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

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出去玩儿了。

中药协的会员年费从5000到3万不等。除了这些,还有庞杂的捐赠、会议、评奖甚至和行业生产标准挂钩的“咨询费”。

当年记者们问房会长,是不是因为归真堂是组织的人你才这么护犊子。房会长大手一挥:不是,我们不会为了某个企业争取利益。

几个小时后,中药协回复媒体们:

归真堂是会员,会长记错了。

其实房会长说得很有道理,你们又不是组织的熊,怎么知道它不痛快。

1

1989年,4岁的徐迅跟随父母前往美国,为了尽快在美国立足,一家人都很努力,小徐迅就经常和妈妈一起在餐馆刷碗。

徐迅是个聪明孩子,大学期间,他利用美国近9成餐馆不送餐这个空隙,创立了自己的外卖生意,后来发展为美国最大的外卖平台DoorDash。

美国的外卖平台向饭店收取的费用包括配送费、基础佣金和推广费,外卖员把餐交到顾客手上时,还会有15%的小费。

所以美国朋友们吃个外卖,有一半的钱和吃什么没有关系。最近一段时间,平台、饭店、顾客之间的平衡被新冠肺炎打破了。

疫情期间收这么高的佣金,不是给敌对势力递筷子吗?

美国一些地方政府站了出来,要求平台们把佣金从50%降到15%以下。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

前段时间,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公布了一封盖着30多个鲜红印章的联名函,指责某外卖平台佣金收得高,新进平台的饭店竟然要付20多个百分点的佣金,而且,

疫情期间仍不收手。

美国网友们发现,政府降低外卖平台佣金后,因为没有人送外卖了,不少餐馆歇业,自己点的外卖送达时间也越来越慢。于是大家在社交媒体上把政府喷成了筛子。

和美国网友们发愁下顿吃什么不一样,中国网友们发愁的是:

我们到底该骂谁?

疫情期间,外卖平台在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家庭一日三餐和生鲜食品配送的担子都在骑手们身上,不能堂食的很多中小餐馆也越来越依赖外卖平台。

而且,平台15%-20%的佣金率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做得无可指摘。

很多人都觉得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降低商户佣金5%这项普惠需求提得很好,但很少有人把联名函读到最后,那里隐藏了最核心的诉求:

重点扶持广东百强餐饮企业、钻石酒家企业、米其林餐厅及广东省、市、区餐饮协会会员企业。

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虽然不是政府组织,但会员资格也是明码标价的。每年的会员费从1000到15000,还有特别会费1到8万不等,可谓是丰俭由人。

某平台上那些沙县小吃,大家鸡排,兽爷煎饼能不能付得起这些会费兽爷不知道,但需要重点扶持的百强餐饮企业、钻石酒家、米其林餐厅肯定付得起,广东省、市、区餐饮协会会员企业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付过了。

疫情之前他们是看不上外卖平台的,毕竟客单价40元左右只能在这些饭店里喝一杯酸酸的柠檬水。

2

2012年,南方周末曝光了世界奢侈品协会。这个注册在境外的协会,通过发布大量标题党的报告制造影响力。他们对外称是非营利组织,但一直在敛财。

中国的各种山寨协会自此浮出水面。他们往往通过收取会员费、搞评选颁奖收钱。这些协会的名字,往往被私营小老板当成后缀印在名片上。有些斜杠老板协会身份之多,一张名片印不完,还要折页印两张。

刚来北京练摊的时候,我会被这些人显赫头衔震惊到,有些头衔厉害到地球人看不懂了。摆了几年摊后,我才明白一件事,那些名片里各种协会头衔非常多的、一个月23天都在饭局上的、总说我认识谁谁谁的、动辄就说钱不是问题的,大概率是骗子。

后来民政部设立了曝光台,陆续公布了1000多家“离岸社团”,山寨协会得到了一些净化。但有件事情大家忽视了,所有山寨协会的问题,都是从正规协会那遗传过来的。

去年1月包叔写过一篇文章《亩产又万斤》,说北京中房研协做的2018年房企销售额榜单上,一家2017年销售额79亿的房企佳源,被拔高到875亿。另一家上市平台销售额才28亿的福晟,榜单销售额竟然是621亿。

中房研协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代理公司易居合资成立公司,主要模式就是向地产商卖排行榜。你只要花几百万,就能获得销售额乃至排名在榜单上的增加。地产业最正规、最权威的协会,果然不吝啬用公章背书,和易居一起帮房企成长。

2018年获得了榜单加持的福晟,2019年差点破产,后来卖给了世茂,股价只剩9分钱,数百名跟投员工被套。另一个被加持的佳源,股价也精壮得只有去年年初的零头。

至于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会长叫谭海城,90年代起就在广东各地围绕餐饮行业展开了自己的商业布局。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这次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的联名函里有30多个各类协会的公章,声势如此壮大。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曾经是官办机构,2014年与行政机关脱钩,但还是很多行业组织的娘家。和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有实在亲戚的谭海城说过:“行业协会无官无权,人家企业凭什么信任你?”

对于凭什么这个问题,《亮剑》里楚云飞也问过李云龙,老李嘿嘿一乐说,很简单:

凭的是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

1925年,诗人军阀张宗昌与朋友闲谈,一人递名片求见。张宗昌命令手下把他枪毙了。朋友惊问为什么杀他,张宗昌答:

那人名片上光各种头衔就列了十几条,足见他绝不是什么好人。

3

最近,很多人因为新冠疫情肆虐失去了工作,大家不约而同选择去做外卖员。

美国网友们见过的外卖员有园艺师,珠宝店主,甚至哈里王子。他和自己的妻子,带着保安团队,开着两辆SUV,送起了外卖。

《新乡时报》写了一个故事,疫情中的脱衣舞俱乐部被迫停业,年轻姑娘们开始在店里做食品送外卖。她们的生意非常火爆,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凌晨一点,送餐费30美元起跳。

你包叔专门在美国的点评网站看了客户评价,有一条写得非常有意思:

年轻真好。她们帮我找回了曾经的骄傲。

在中国,很多骑手都是兼职。据说有个90后设计师放弃四万月薪改送饿了么外卖,最后脂肪肝都跑没了。还有不少自媒体博主下班都去做外卖。这一点我是可以作证了,看到一些自拍网站上出现了很多穿黄色骑手制服为主角的电影后,包叔也去跑外卖了。

但保障一个国家的城市生活服务系统正常运转,不能只靠大家的兴趣爱好。

中国有800万外卖骑手,能让他们养家糊口,并且在任何时候都顶风冒雨急速奔跑,可真是一件难事。这一点,一门心思都在自己会员身上的广东省餐饮服务协会,眼光还是要放高一点的。

疫情阴影下,今年不知道乌镇大会还会不会搞。大前年的乌镇大会,马云在开幕式演讲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百多年前,富起来的英国人喜欢上了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在当时并不讨喜,马车制造商们联合起来要抵制这种危险的交通工具。

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法案中规定,一辆汽车必须由三人驾驶,其中一个人必须一直走在汽车前面的50米,不断挥动红旗为机动车进行引导。

当时,法案还规定,汽车时速不能超过6.4公里,进城后时速不能超过3.2公里。

这部法案后来被人们称为红旗法案,基本彻底消灭了英国的汽车工业。

新老利益团体冲突的可笑案例,伴生了人类的商业史。比如150年前,美国也有制作灯具、蜡烛的工业主向政府提出,应该重新征收玻璃税、窗户税:

以禁止阳光照入屋内。

时代不一样了,以前蜡烛是用来照明,现在用来发微博,当然还有少数包叔这样的传统人士,用来滴在身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65bGDY1c9X_pehoWmfa5Q

张一鸣:为什么 BAT 挖不走我们的人才?

张一鸣:为什么 BAT 挖不走我们的人才?
来源:正和岛
 
导读:很多企业失败的时候,总说是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技术发展的变化等等,导致了失败,其实这都是瞎说,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都是因为你招的人不行。可见,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互联网圈的HR都清楚,想从今日头条挖人很难,包括BAT这些行业巨头,开出不错的条件,能从今日头条挖到的人才也是非常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说:一名优秀的CEO首先应该是优秀的HR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一鸣骨子里是一个执着于代码的程序员,擅于用最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普适、相对长期的只有人才,只有人才在公司起的作用是不变的。他也曾在多个场合的演讲中,谈到有关人才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整理出四个张一鸣曾经详细解答了的“有关大公司普遍关心的‘人’的问题”,看看他是如何选人、用人、留人的。
问题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业务愈发复杂,是不是应该更重流程?制度设定是不是越细致越好?
早期公司的业务应该都不复杂,因为最早公司只做产品、技术,不做市场、PR、媒体合作等等,所以业务很简单,但是公司成长之后业务就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招很多人,人才队伍就稀释了。这时混乱就开始出现,怎么办呢?
比较常见的是,提高公司的复杂度,增加流程和规则,通过流程的增加以防止出乱子、出问题。这是常规的解决思路,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实上会产生很大的损失。重流程之后,在公司做一件事就变慢了——很多大公司都是这样,公司会因为没有创新精神而被淘汰。
因为从制定规则的部门的角度来讲,为了少出问题,肯定会让流程和规则越细越好,但这会弱化很多最优解的可能。因为我们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弹性、灵活的,如果有很多限制,员工就会不想去找最优解。尤其当行业出现重大变化,而公司不能靠惯性前进的时候,累积的规则及流程制度是特别大的阻碍。
那是不是不需要流程了?这种情况更糟糕。有流程的公司往往不会乱,只是会变得很慢、很僵化,而没有流程规则的公司则会变得很乱。
比较好一些的方法是,提高人才的密度,增加有大局观、有好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也很全面的人才。
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极差,那么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详细。但是如果面对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就可以将规则定得很简单,简单成少数原则。大家照着原则而不是手把手的规则来配合,甚至只要知道目标,结合常识就可以行动。
一般最容易增加的是规则,因为规则总有公司可以参考。一般在行业相对稳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规则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行业里,规则固化了同事之间的配合方式,制约了灵活性,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的原因,因为公司业务成长起来,制定好规则后,公司靠惯性往前进,一旦遇到行业突然发生变化,需要内部做很大调整的时候,这些惯性反而成为了束缚。
我们认为,像今日头条所处的行业属于创新性行业,尤其在这几年会面临不断的挑战和变化,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减少规则,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适应业务的发展。
所以,公司成长业务增加,核心的关键是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我们公司把这个总结为“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有挑战的事其实就是复杂度不断增加的,需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做。
问题二:怎样防止员工被挖走?公司人才制度应该如何设置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并保证留存率?
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回报,包含短期回报长期回报;第二是成长,他在这个公司能得到成长;第三,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干起事来觉得有趣。
除此之外,核心还是有效的激励策略。
1、要提供最好的ROI(指投资回报率)
我们常看到一个词,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当成耗损的成本。尤其是比较节约的CEO会想,我很便宜的找到这个人,挺好的。但其实,如果拿美国对比,美国的人力成本特别贵,中国的人才去美国之后,也都会两倍三倍的待遇增加。中国、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是仍然是美国发展的最好。核心的原因是,美国通过配置优秀的人才有更好的回报,所以核心关键不是看成本,是看回报和产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这跟投资一样。所以我们一直跟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
我们主动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场薪酬在业内领先。当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但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2、回报要保持足够高的天花板,任何时候能吸引创造超级价值的顶级人才加入奋斗
我这一两年在面试时,常有候选人说,今日头条已经发展得比较久了,最好的加入时机错过了。我们觉得很郁闷,如果大一点的公司,好的人才都不加入而去选择创业公司,那后续的竞争力就有限了。
因为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权制度,给工程师很高比例的期权,但是你后来肯定给不出高的相对比例,因为人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期权不是最关键,期权无非是有可能获得超额的回报,有可能财务自由。所以核心其实是有没有提供超额回报,有没有让他有机会上一个台阶的回报。所以我们认为重点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上,所以我们跟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机会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
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非常高的,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我发现一个问题,前置的股票期权核心奖励的不是员工的业务能力,核心是奖励他们的投资能力,一个人的回报基本上取决于他在什么时候加入什么公司,要现金多还是要股票多。
可能业务非常好的人,他可能经济条件不够好,加入的时候要求多现金,后来即便他业务干得非常好,回报也会少很多。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其实非常鼓励,能够把更多的激励放到事后,放到年终,把更多的激励换成与个人贡献相关而不是与投资眼光相关。
3、公平理性按照岗位级别评定和绩效评估确定薪酬
我们做过统计,发现薪酬和表现相比,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溢价,熟人溢价,新人溢价,资历溢价等等。
所以头条内部,按岗位级别定月薪,岗位级别代表他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稳定产出,我们不让业务主管定薪酬,业务主管只定岗位,也不让他参考历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么样的,不让历史薪酬影响了岗位级别的评定。HR会根据岗位级别综合当前这个阶段的供求关系,竞争激烈程度给出offer。
问题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强调HR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CEO应该是优秀的HR,如果把公司当做一个产品,主要有三种输入,第一个是钱,资金输入;第二个是机会输入,信息输入,业界在发生什么,要有什么改变,这个考察CEO的判断;第三是人才输入。
公司的产出是利润,是服务,是产品,在输入跟输出之间,要取决于输入质量以及对输入的配置。你资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这部分是管理。输入和管理决定输出,在定了公司业务方向后,输入中最重要的是考虑人才的输入。
除了CEO要做HR之外,HR也要做好HR。行业的现状是HR的门槛低,我觉得,HR不仅是招聘,还是参与公司这个组织管理,协助CEO和业务主管进行招聘和人才的配置。其实要对公司,对组织能力有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甚至可以说,人力资源其实就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如果你准确理解你的业务目标,同时衍生出对你岗位的理解,并且你对业界的人才非常理解,其实业界的人才都是你的,因为人才都是流动的。
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正确理解人才的话,他的人才并不是他的。经常会出现一个情况,一个人在这个公司表现并没有很好,出去别的公司或者创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就说明他并不是你公司的人才,因为你没有正确理解从而使用。
如果给HR提一个很高的标准的话,我觉得要能写出《How Google Works》这样的书,如果HR不能对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动员产生效率有理解的话,只是做招聘等事务性的工作,其实离一个优秀的HR还非常远。
问题四:公司应该重视什么样的员工?优秀人才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可供识别?
我过去10年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10年过去,有的人依然保持很好的特质,就是“Stay young”,这种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
如果要总结他们相同的特质,我认为最重要的特质是——延迟满足感。
什么是延迟满足感?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有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马上获得一样奖励,比如 1 个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得到 2 个棉花糖。
实验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 SAT 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等。
延迟满足,就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张一鸣就是这样的人。
2016 年,张一鸣接受财经专访,出来的稿子里,延迟满足感这个词出现了 10 次。
其中一句,张一鸣说: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
下面我们就看看,张一鸣是如何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利用延迟满足感的。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也能为你带来行动上的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1、刚毕业时工资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选什么专业、公司、职业、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左右。
比如很多人毕业后愿意去外企,不去新兴公司。2006 年左右,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 IBM、微软。
但实际上,很多人出于短期考虑,比如名气大、薪酬高一点,都去了外企。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我更关注事物的本质,关注事物的未来走向,看这件事是不是长期有益的。如果只看短期利益,就很浪费时间。
我曾总结,当自己无法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就要离远一步,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时间的尺度来衡量就清楚了。
2016 年,新经济 100 人的李志刚问我,「三年多,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做到了百亿美金?」
我觉得,大部分重要决策,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延迟满足感,决定了你做判断时,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
2、工作不分你我,做事不分边界,大学毕业第二年,我就管理四五十人
2005 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酷讯。
一开始我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第 2 年,我在公司管理四五十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不是因为我技术最好,更不是我有经验。主要原因有 2 个:
第一个原因是,我工作不分你我。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 Code Base 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得到成长。
工作前两年,我基本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到家继续编程。我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公司要求。
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一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分,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第二个原因是,我做事从不设边界。
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
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但是,做更多事情,让我得到很大的锻炼: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做公司很有帮助;跟销售总监见客户的经历,对我组建今日头条的销售团队很有帮助。
再举个反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
他在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愿意主动做更多,得到更多的锻炼,而不是去斤斤计较「这是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3、年轻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不要局限在北京买一套房
我的大学同学、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 10 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
有的同学加入银行 IT 部门,只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你不甘平庸,有更高的目标,其实你就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
如果你一毕业,就把目标定为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你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很大影响。你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不愿冒风险。
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赚钱付个首付。
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另外,年轻人应该住在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点,在市区有更多的交流和活动,下班后也不需要浪费大好时光和宝贵精力去挤地铁。年纪轻轻不要着急在郊区定居,买了房我也建议你搬到市区来。
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有更高的目标,定更高的标准,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 10 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我毕业时就想,以后要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很多人说,「我要赚到第一个 100 万,一定要通过创业赚大钱。」
说实话,我对金钱的渴望没有特别强烈。当时只有一个感觉,要做有意思有挑战的事,和优秀的人一起做。
这几年我感觉自己又重新学习,或者说补习了本该在青少年阶段学习的东西:
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地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我最欣赏自己的特质,就是延迟满足感,而最大的延迟满足感,是思维上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9OaDb4IcnZhiNLEI5J54Q

牛市什么时候到来?谈谈它的3个先决条件以及背后的逻辑

证监会昨天(2020年4月27日)晚上发布关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然后今天(4月28日)证券公司立马按照新规要求进行创业板权限的开通,这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这一动作表明了监管层的对进行注册制的强硬态度。这是一个短空长多的逻辑,很多媒体又开始喊着牛市要来了。那么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呢?并没有。看过我以往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今天创业板疯涨3.72%,上证暴涨2.28%,来聊聊牛市来临需要什么条件?短评:传言海航系被解体,这跟A股牛市有什么关系?,我以前一直在强调注册制全面铺开是牛市来临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必要条件。趁着这个机会,今天再和大家梳理一下牛市会在什么条件之下到来,以及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文章很长,但还是建议把它从头读到尾,这样你才能的全面理解它的前因后果

我们再一起重温牛市来临的三个先决条件:

1.  国际政治博弈定局

2.  中国金融反fubai进行到压倒性阶段

3.  注册制全面铺开

国际政治博弈定局换一个说法也可以叫 南 亚 破局,实际上条件1和条件2也就是南 亚 破局与金融反fubai有着一个密切的关系。

牛市是否真的来了和一个貌似与金融没什么关系的、一般人也不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即南 亚破局问题相关,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文章后面会慢慢说,总之,这是所有重大事件的核心,关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西方要怎么样破局,中国一定会见招拆招。

 

 

那么中国怎么应对?第一个应对方式也是最核心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彻底的控制南海。为什么彻底控制南海是中国的核心策略呢?其实它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军事的问题,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金融的问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的金融核心体系就是美元本位制。而且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主要依靠就两个东西,一个是它的军事大权,另外一个就是它的美元霸权。

回到刚才前面说的如果中国彻底控制南海,就等同于推翻美元本位制,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金融体系。为什么可以这样?这里有一个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常识。

现在美元称霸全球,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核心,就是石油美元,我们知道现在美元不跟黄金挂钩,而是依托于石油。全球石油核心产区在哪里?在中东,我们也可以说中东是美元本位制的左心房。既然有左心房,那肯定也有右心房。那么右心房在哪里?美元本位制的右心房就在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包括东北亚、东南亚这一带。

在现在的世界分工体系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负责生产主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是搞金融、互联网等虚拟经济,那搞虚拟经济的时候,它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而来,就是由中国为首的东方提供,这就是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迎接世界的大门,世界中低端产业由此转移到中国,然后我们再把物美价廉的商品出口到欧美,那我们获得了什么,获得了美元,所以美国本土以外的美元沉淀区之一就在东亚,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美元本位制的右心房在东亚。

那么如果中国彻底控制了南海,也就相当于控制了美元本位制的右心房。因为南海是东北亚到东亚到东南亚,这些生产地区的商品流向西方的必经之道。所以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最核心的应对策略。西方的金融搞得再好,虚拟经济搞得再好,没饭吃,或者说光光有饭吃还不行,也得有其他的生活生产物资。中国控制了南海,也就从根本上控制了美元本位制的右心房,换句话说相当于把美元从东亚地区慢慢挤去出去了。

整个南海地区被中国控制了之后,然后中国又牵头搞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包括东盟10+1,还有中国为首的什么1+N,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东亚这个地区,自己形成一个循环。形成一个循环之后,慢慢的美元在这里没有用了,全部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一点是西方不能够承受的,但是对中国来讲,这是一个核心的策略。

这也是我们看到过去几年,中国在南海不断的填岛,不断的造岛,不断的进行军事的布局。为什么这几年在南海的进度这么快,而且态度非常的强硬。正是因为它是最核心的一个策略。

 

第二个策略,中国有可能应对南亚破局的是什么?从东亚方向入手,主要的目标,就是日本了。当然,也有可能包括朝鲜。朝鲜作为中国的军事力量的一个有效延伸,针对的肯定是韩国。在日本方面,若干年前的它搞钓鱼岛国有化,最后被中国反弹琵琶,现在的钓鱼岛其实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张中国抓在手里随时想打的就打的牌。

如果真的出现了南亚破局这种危险,那中国第二个方向就是以钓鱼岛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燃爆点,然后彻底的整合日本和韩国。大家可以稍微去了解一下钓鱼岛以及冲绳的历史,如果光看一般的自媒体的话,就这个问题的了解可能会非常表面的。我们现在叫的冲绳就是古代中国说的琉球,这个冲绳大家不要认为很稳定,冲绳其实一直在搞独立运动。但是这方面的话,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官方发声,如果到了某一阶段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采取某一种官方的关切和发声。因为琉球原来在大清帝国,是中国的版图里前来纳贡的,后来被日本强行抢走了。所以如果中国在东亚方向要出手,那其实是等于颠覆了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前面说到美元霸权有两个核心,其实美国军事霸权也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是北大西洋公约,第二个是承担以美日军事同盟和美韩军事同盟作为支撑的西太平洋的安全框架(其意图是把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内)。如果中国把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里颠覆了,那意味着把美元从东亚这个地区实质性废掉了。它所达到的结果,跟中国彻底控制南海有一点类似,当然也有可能在这几个方向同时出手。这是第二个应对策略,在东亚方向。

 

第三个应对 南 亚 破局的策略是什么?第三个就是中国趁着南 亚 破局的这样一个机会,顺势拔掉国内的三 独 的根基。我们知道中国面临的 三 独 的威胁,一个是藏 独,一个疆 独,还有一个台 独。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港 独。但是港 独是成不了气候的。这三独的根基,时机来了必然会坚决的把它废掉。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疆问题的白皮书。它的发布有什么目的呢?它其实是给中国若干的周边的国家,包括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甚至包括伊朗,当然还包括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未来如果说想要投机,在中国的三独问题上面,采取模糊策略的话,现在就把这个模糊的空间彻底的封死,也就是说未来什么样的在三独方面的政策态度会被中国认为是友好的、什么样的态度被中国认为是不友好的,就是以这个白皮书作为标准。

中国通过白皮书的方式,把基本态度表现的非常的具体和明确了。相关各方包括模糊的第三方,尤其是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没有任何模糊的空间。如果你不符合我的政策,那就是我的敌人。如果你对我友好,或者说我们要合作,那么这方面就不能有任何的越线。

 

在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去年兴风作浪也引起全社会全球关注的 港 独 问题。港 独的问题首先第一点,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是茶壶里面的风暴。也就是说 港 独 这个问题不会成为巨大的问题。

因为搞 港 独 的这些人,本身也是鼠辈,要去搞个什么事情,还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的,口罩戴那么严,生怕被人家给曝光了,这种心态或者这种胆小如鼠的态度本身意味着这些人搞不出什么事的,所以茶壶里面的风暴。但是当时很多人觉得中 央 政府是不是太软弱了,港 独 搞得这么乱什么,就谴责,不敢出手。

首先是这样,现在香港的这个问题确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是 中 央 政府原来对香港的一些政策出了一些偏差。在香港回归的前后,中 央 政府对香港的最基本的一个策略,主要还是团结,或者利用香港的上层,也就是香港的大资本家,搞统战,上下齐心。在香港,资本家还是很厉害的,这也就对香港的底层民众,对他们的利益保护的不够,或者说重视的不够,也为现在的民粹主义流行,埋下了一个祸根,这一点的话确实是值得检讨的。

但另外一方面,现在 港 独 的问题,更深层次是其背后的国外势力的干涉。这里面英国、美国对此不断的公开表态。但是,英国对香港殖民的时候,香港市民有自由能够上街游行吗?上街游行,催泪弹瓦斯什么都上了,根本就不可能让民众自由上街游行的。现在英国政府反而对中国的香港当局这么克制的处理  港 独 的问题指手画脚。当然西方在这方面的双重标准,我们也见得多了,丑恶嘴脸的话也见得多了,不用太把当回事。

关键是什么?是香港问题突然冒出来,而且愈演愈烈。它可以视为在西方想要在南亚动手的一个信号。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西方通过香港的问题,甚至有可能还要去发动其他的三独问题,去牵扯,或者分散中国的注意力。因为这是中国的内部的问题,我现在给你制造麻烦,让中国能够始终聚焦南 亚 破局的这个外部动向,制造一些障碍。所以香港问题的发生,本身也就意味着南亚破局的风险正在上升。尤其是香港问题在不断的升级的过程中间,更加需要紧盯南亚。

当然,在这样的一种高度风险下,如果南亚真的破局的话,预计 中 央 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面,当然,主要是以香港政府自己出面,态度会非常坚决,采取的行动会非常坚决。换句话说,如果西方在南亚破局,那么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可能会出雷霆之手,迅速的彻底的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但是如果西方在南 亚 破局这个问题上面,最终还是下不了决心、还是要拖,那么香港问题有可能还会继续拖下去。

这个原因是什么?跟第四个应对方式有关。

 

第四个应对 南 亚 破局的策略,就是直接跟金融相关了,升级中国金融攻击的一个行为。

中国在金融应对上面,其实已经做了很多的提前布局,包括最早的人民币黄金的上线,也就是沪金,然后人民币石油,还有包括汇率等等。如果说在南亚去破局的话,那么中国在金融上面可能会有很大的动作。包括在黄金上面,中国有可能会突然之间宣布黄金的官方储备,这个数字,比现在官方公布这个数字可能会急剧的增加。

人民币石油就更加不用说了,本身人民币原油上线以来,成交量一直在增加。虽然在价格上面,并没有走出独立的行情,或者说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间点。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人民币石油完全有可能会走出一个完全独立的脱离西方的行情。

对于人民币的汇率这个问题的话,就是人民币对于美元和对于欧元的汇率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一个分歧。一会儿可能对美元大幅贬值,对于欧元大幅升值,一会有可能会对美元大幅升值,对欧元大幅贬值,总而言之在汇率上面去撕裂美元和欧元的一个协同性。这个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当然前提是西方在南亚真的破局。

 

这里面有一个大的背景,去年中美 贸 易 战 的发生也与这个有关。中美 贸 易 战的发生,固然是美国单方面挑起,当然它有的很多的考虑和原因,但是其中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否认的,就是美国什么时候挑起了,或者说美国什么时候真正的对中国突然进行的贸易 战 。

2018年2月17日中国宣布人民币原油即将上线,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INE)挂盘交易。此后,美国很快就对中国发动了 贸 易 战。

那为什么这个时间点上这么巧合?总而言之的一点,我们要知道人民币黄金、人民币原油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在断掉美元本位制的跟,换句话说是在跟美元抢全球主要货币的本位制,江湖老大的地位。所以,这是真正动摇对方根基的一些事情,如果说对方如果在南亚破局,那么中国在这方面很显然会继续加大力度。

 

另外一方面的话,回到文章题目,也就是关于中国的股市本身了。除了人民币原油、人民币黄金等等一些金融方面的大动作之外,还有一个中国必然会采取的动作,就是加速吸引全球资金流入中国。因为中国要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取得全球货币话事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吸引全世界的主要资金流到中国来,否则的话,只能中国自己玩了。

那么如果说要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入中国,就必须给这些资金一个很好的去处。这些钱来了以后,如果说没有一个市场把它沉淀下来,那最后也是祸害。那这个市场在哪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显然还是在于股市。所以我们也可以看过去这几年,中国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准备,包括什么北上资金、互联互通。北上资金为什么现在能进来,就是因为中国打通的这些关节,在技术上做了准备。但是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够,或者说中国还在积极准备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的一个阶段。如果说中国到了这个时间点,要把它作为一个核心的策略,就要开闸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入中国了。

自那以后,中国的股市将会迎来一个长期的慢牛行情。这就是为什么说长期来看,我们应该对中国未来股市充满信心。未来的股市充满了信心,但是这个时间点现在还没到的。

 

为什么说中国如果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入,然后推动未来的长期慢牛行情这件事情,中国金融反fubai进行到压倒性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我在之前的文章今天创业板疯涨3.72%,上证暴涨2.28%,来聊聊牛市来临需要什么条件?也提过,如果真的想要推动中国长期慢牛行情,首先需要把内部清理干净。

2015年的时候,也就是上一次所谓的牛市,想要起来。如果真的一下子涨上了天,这个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当时的证监会,代表的是中国 政府,想要把股市给压下来了。但是当时股市不听党的话,就以暴跌的形式下去了,最后熔断机制这些新政策也停止了,包括刚上任的证监会主席没多久被去职了。这里面并不是说好不容易由此牛市,就被证监会打下来了,没有那么简单。

成熟的看法应该是,如果当时中国股市涨上天了的话,对中国来讲,在金融上面的把柄就被别人给拿住了。因为中国的股市在当时,甚至到目前的情况下,它的内部结构异常的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的结构没有梳理干净,就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入,这些进来的资金有很多也是美国的资金,有很多也是西方的资金,进来的时候万一内外勾结,本来准备是要推动中国慢牛行情的,那他们肯定不会让我们的如意算盘达成,这个时候反而最容易兴风作浪。本来有可能建立的长期慢牛的行情,由于被它的兴风作浪给破坏掉了,那这个还不如不做,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南 亚 破局的同时,这个国内的金融反fubai要进行到压倒性阶段,这个为什么会发生,或者同时发生,道理就在这里面。

当然,这个动作不能先做,先做就等于引蛇出洞了。那样就没有办法去撬动全球的局势,南亚没有破局中国也不好先出手。不能去撬动全球的局势的话,单方面自己在家里面玩,这个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达不到战略目的,所以我们还要等待什么时候破局这样一个时间窗口。

过去这两年的时间,中国的金融反fubai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有了很多的进展。当年大家觉得非常了不起的金融巨头,资本系族,最著名的包括安邦系,明 天 系 海 航 系 等等(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短评:传言海航系被解体,这跟A股牛市有什么关系?短评:传言海航系被解体,这跟A股牛市有什么关系?),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攻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没有到最实质性的阶段。什么叫最实质性的阶段?比如说,高层的关键人事的变动,这可能是一个标志。

 

再回到创业板注册制上,包括科创板注册制。科创板注册制刚施行的时候,就像现在,很多人觉得科创板会带领中国股市上涨,但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科创板的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什么?试点这个注册制。我们在对中国未来的慢牛行情启动,其中的一个先决条件就在于说注册制全面铺开。注意是全面执行或者全面落地注册制,不要理解错了。科创板只是在试点,只有创业板、中小板,最后主板也实行了注册制,那才是真正的全面铺开。

为什么要对注册制这个问题这么重视,把它作为中国未来慢牛行情启动的一个关键指标,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只有在注册制下面,在到了那个时间点,如果有需要,这个公司上市,特别是优秀的公司上市才会非常的便利。对一个股市来讲,只有什么有足够多的优秀的公司在这个市场里面,才能够吸纳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去。

中国如果说在金融上面,要成为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的话,就需要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入中国,那么全球的天量资金流入中国的时候,发现没地方去。如果说进了股市,发现优秀标的太少,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不用说优秀的公司,像样的公司都太少了,那这些资金在里面不就变成了空对空,变成完全的炒作了,所以需要有相应的投资标的池。

中国股市在过去的审核制、核准制下面,再怎么弄,优秀的公司尤其是现在未盈利的科技类的公司是上不了市。科创板的主要目的,就是试点注册制,因为注册制相当于给股市能够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性安排。对于现在的创业板注册制也是一样的,都是在逐步扩大注册制的范围,直到最后注册制在真正意义上全面施行,对于这一次,不要抱太高的希望,真正意义上的牛市还没有完全到来。

什么时候主板也正式开始注册制了,也许牛市就真的来了,期待着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t8giMXn1CVedhzlY_o6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