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猪怕壮

年轻时总想做大事,当大人物,后来才发现当个小人物挺好。

之前做公众号,助理说我们要做成百万大号就好了,我却说,干嘛做那么大呢?做个几十万就行了。

在她眼里,我肯定是个不思进取的老板,但是我却把这事儿想得明明白白的,一旦搞大了,很多麻烦也来了。

像我这种个人号,百万粉丝都算是重量级的,号主名声在外,很多人知道你,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妒忌你,你稍有不慎,讲的哪句话让别人挑出毛病,肯定有人会想办法搞你。

随后也会迎来不少跟风者,最终你被搞臭了…….这事儿在自媒体圈轮回发生。

所以,当个大V是蛮危险的事儿,也许钱可以赚不少,但是风险也大啊,从高处跌下来的感觉是最难受的。

钱虽然好,但我收入的方式还是蛮多,并不用非要赚抛头露面的钱。

这还真不是酸葡萄效应啊,我是真不想拥有太多粉丝啥的,毕竟启发大众是不太可能的事,你说点实话,给别人添堵了,别人还骂你,还想搞黑你,所以没必要啊。

正所谓,佛渡有缘人,我这人写的东西本来就不是针对大众的,能理解,能支持的还真是少数人,和这几十万明白事理的人一同成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人怕出名,猪怕壮









1













在中国出名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是崇尚正能量的,你反其道行之,靠旁门左道出名,公众舆论容不下你,肯定会想办法让你社会性死亡。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你想想曾经有多少靠歪路子上位的知名人士,都已经消失了。

就算你迎合主流,靠正气扬名,但是没人是无菌体质,你前期有多风光靓丽,你被拉下马时就会有多狼狈。

这段时间,你可以想想白岩松,再想想林生,就知道我说的道理。

两个人虽然差别很大,但是相同点却很典型,都是前期人设极其完美,到了后面,被搞的一地鸡毛。

这里不去做正确与否的判断,无论是白岩松的言语,还是林生的行为,都拥有很大的解释空间,但是在完美的人设面前,需要解释的东西就一定是错的,因为大众只会跟随舆论做二选一的判断,而不会用理性在黑与白之间悬而不决。

况且,我们对完美的东西还存在一种矛盾心结,既崇拜,又想戳破,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一个美丽的沙子城堡,兴奋赞叹,但是请相信,最终他会用摧毁的方式来终结这种完美。

也像我们求学时代的三好美女同学,被人暗恋崇拜的同时,也会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挑剔,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加倍放大,也更容易引来流言蜚语。

是的,我们需要完美,但是我们也愿意看到完美的覆灭,那些高光的人,只是这种情结的载体。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谓“刍狗”就是指古代拿稻草做的狗,用来祭天,仪式时大家都对“刍狗”磕头作揖,仪式过后便丢在地上随意踩踏。

知道这个,你大概也明白老子这句话的意义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









2













懂得公众舆论规则的玩家,特别能把握大众的这个心理,很多年前,就曾有一位搞舆论公关的朋友给我讲过“捧杀”的玩法。

大概意思是,他们想搞臭某个很红的人,会在网络上雇佣水军,但是不会直接黑对方,而是捧对方,给他最美的赞誉,给他带很多头衔,把对方直接捧到天上,下来的梯子都没了。

这人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所有的行为都被放在显微镜下,人设离崩塌往往也不远了。

且不说人不是神仙,难免会做错事儿,说错话,还因为你火了,自然很多人会嫉妒,很多人指望着看笑话,很多人希望把你搞臭…… 这么下来,公关方基本不用费力就能达到目的了。

其实你可以想想,曾经多少商界中的偶像,现在已经被大众所唾弃,这种冰火两重天,是很值得思考的。

所以,在中国,商界大佬的上上之策,是尽量少出现公众面前,就算情非得已要出现,也要少说话,就算要说话,也尽量说废话,这样就没有什么把柄了,不要去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口才,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商业大佬并不显山露水,这些都是聪明人。

公众人物的中策是不要树立太完美的人设,心理学中有个“仰八脚效应”,大概意思是,有点小毛病的人,比完美的人更让大家喜爱。

我倒觉得不只是喜爱的问题,而是因为有瑕疵才接地气,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从这点来看,何鸿燊是个聪明人,香港作家凌峰给他写自传,写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本以为何赌王会不同意,结果何鸿燊却说:

我是没关系的,但涉及到别人的事,人家找不找你麻烦就不知道了。

而凌峰给另一位香港大佬写自传,却被要求一点瑕疵都不能写,凌峰不同意这种纯舔式写作,对方便终止了合同,甚至不承认和凌峰接触过。

后来,这位香港大佬果然塑造了一个完美形象,一度成为海峡两岸年轻人崇拜的商业偶像,不过多年以后,在这位大佬的暮年之时,口碑却迎来了大反转,被骂成吸血鬼。

与之对比,何鸿燊虽不完美,却把一个真实的自己留给了大众,也不存在什么人设崩塌的问题,以你之见,两位大佬谁更睿智呢?

 

人怕出名,猪怕壮









3













这篇小文就是随感而发,没啥说教的意义,如同我之前写的小随吧,记录一下自己的思想。

我们常说名利双收,确实名和利是一种绑定关系,但是,如果可以,能默默赚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出名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虽然我不是名人,但是却认识不少名人,说实话,他们活的真没啥意思,火的时候,天天被大众惦记,聚光灯下,根本没啥自由。

现在媒体发达,遍地都是摄像头和智能手机,一点小事儿都被无限放大,有时可能你根本没犯啥错,但是掐头去尾,就被消遣了,负面势头一起,也就很难扑灭了。

好了,你终于不火了,被公众遗忘了,可是你又慌了,在光环下待久了,很难再适应平淡。

你看,就是这么纠结和扯淡,你说有意思吗?

-END-

人怕出名,猪怕壮

作者简介:良叔,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500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

转自 : https://mp.weixin.qq.com/s/t6E_CMOZihcOKoS3JNYPsQ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Hi~,我是良大。

前两天一位创业的朋友给我看她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里把中年人当成目标消费人群。

具体细节不透露了,但是我告诉她,以我的观察和理解,如果以年龄作为分群基础,中年人的钱是最难赚的。

当然,我不是说这位创业者一定成不了,凡事无绝对嘛,我只是想从常识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而且,作为一名中年人,我也挺有资格说说这事儿。









1













中年人不比年轻人,精力没以前旺盛了,不能胡吃海喝乱造一通了,不能乱造,也就意味着没啥商业价值。

酒吧、KTV啥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不是说中年人不来这种地方,而是变得少了,不瞒你讲,我年轻时,听到劲爆的DJ音乐,都忍不住想要狂扭一通。

但是现在,感觉这些音乐能把我的心肝震出来,就想赶紧逃离回家,好喝上一口枸杞茶来压压惊。

这种地方,中年人来的少了,就算来,多数也是商务上的应酬,要不你请别人,要不别人请你,所谓应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比较而言,年轻人都是自发性乱造的,我年轻时也这样,经常和朋友AA制,第一场搞完,第二场,第二场搞完第三场……

现在别说AA了,就算有人组局请客,别人也不见得来,这蛮尴尬,常常让请客者热脸贴了冷屁股,慢慢地,也没人愿意请客了。

大家不来的原因很多,人到中年,破事多了,没时间,也没心情,关键是累,身体累,心也累。

年轻时和朋友们喝酒,都是从欢声笑语,喝到豪言壮语,再到胡言乱语,再到自言自语,最后到沉默不语。

开喝时大家都说:“总量控制,就这一箱啊”。

但快喝完时,总会有人提议:“要不再叫一瓶吧?”

此时,马上会有人严词声明:“好吧,这是最后一瓶!”,这种戏码往往会重复上演好多次……

中年人的局,大家不会说这么多台词了,还没怎么喝,就有人要走,有人要去接小孩,有人要去接老婆的,还有人要去接……

留下的,没一会就直接到达沉默不语状态,趴在桌上了。

当然,有人确实是体力不支,有的却是利用中年人的身份为装醉打掩护,但咱也分不清啊,因为我也趴桌子上了。

不管怎么样,中年人的酒,实在喝不动了,酒钱肯定省了不少。

菜钱呢,也老省了,中年人的友情局,不用点太硬的菜。

大家不是尿酸高,就是胆固醇高,剩下的别问,问了就是糖尿病,反正太油腻的东西吃不了,清淡一点,有凉拌土豆丝和花生米垫底,就差不多了。

所以,支撑人去消费的,不仅仅是钱啊,还有体力,以及一颗想乱造的心,显然,对于中年人,这些东西都被岁月没收了。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2













人到中年后,消费观念往往会改变很大,基本上都变成了实用主义者,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很难让他们买单。

前段时间,和几个中年大叔喝茶,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泡泡玛特上市的事,几位大叔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让我讲讲。

我就把盲盒啊、公仔啥的,给他们稍微讲了一下。

于是他们更迷惑了,表示想不通为啥年轻人非要集齐12个系列公仔才罢休。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我说,大概就是营销学中的【用户任务】理论吧,其实人家买的不是公仔,而在完成一个让公仔们团聚的任务,而且“12”这个数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也是圆满的象征。

本以为这套说法足以震撼到这些中年大叔,谁知这几位还是一副懵逼的表情,其中一位喝了口茶水,发出了灵魂拷问:

“道理我是懂了, 可是他们团不团聚关我屁事咧?”

当然,我也相信泡泡玛特这类玩意的目标人群,一定不是中年大叔,我只是想借此说明,中年人的消费观非常理性。

他们完全看不懂为啥年轻人要排那么长的队,去买一杯根本不具备养生功能的奶茶。

他们也不能理解文和友门前,顶着烈日排长龙的年轻人,“在家吃个冰镇西瓜不香嘛?”

至于抢猫爪杯、AJ鞋之类的事,中年人往往会噗嗤一笑,“我去,还有这事儿?”

事实上,对于中年消费者,就算是顶级的营销人也是绝望的。

曾和一位知名营销专家聊过这事儿,他说:

“现在的营销基本都是这么玩的,用场景或者故事,引发消费者的冲动,再植入社交货币,好让他们发朋友圈,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营销循环。”
“可是,中年人啊,都不怎么冲动,不管你啥样的产品,他们都是终极三问:
这玩意真有用吗?
这玩意值这么多钱吗?
这玩意和别家比是最便宜的吗?
这终极三问,足以粉碎所有的营销法则……”

听到这里,突然还启发了我,于是补充到:

“嗯嗯,中年人还不爱发朋友圈,就算发,也是赞美公司的那种,发给领导看的……”

那营销专家看着我,仿佛觅到了知音,长长的叹了口气:“唉…….”

不过说句公道话,中年人也不是天然如此,我们也曾经喜欢过虚的东西,但与生活过招多年后,渐渐地我们都被改变了。

去年情人节,我想起来好多年没给良太送过花了,便发微信给她,问要不要送一大棒花去她公司?

结果被她数落了一番:“送花还要问,太没诚意了,怎么不早订?当天订不贵么,一大捧还不得8、9百?……”

随后她说:“都老夫老妻了,算了吧,不用这么形式化了…..”

正当我从自责升华到感动时,她又发来一条微信:

“发个等值红包就行了。”

嗯,中年人的消费观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3













中年人不爱买虚的东西,更体现在不爱买奢侈品上。

知名咨询公司BCG,做过一次中国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发现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只有28岁。

约58%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绝对称得上是奢侈品的主力军。

而BCG另一份中国高净值人群报告里提到,高净值人群主要是在35-55岁的中年人,两组数据一对比挺有意思。

中年人更有钱,但在消费奢侈品这件事上却比年轻人吝啬很多。

具体什么原因,报告没说,但我猜想,大概就是中年人不太需要彰显身份感了。

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需要在社交圈里扩大影响力,所以那些外在的东西就显得很有价值,一个包包,一个手表,都体现了一句社交暗语:

“这人混得还可以…… ”

中年人呢,年轻时已经都消费过奢侈品了,渐渐地也觉得没啥必要买新的了。

因为到了中年后,社交圈层相对固化了,大家都相识很多年,谁是啥熊样大家都知道,就算是结交的新朋友,也是故交介绍,还算一个圈子,真不需要什么装逼的物件了。

这和财富多少没关系,就算富豪圈里的中年人,也会觉得奢侈品没啥必要。

因为大家对价值的共识发生了转变,大家都混的不差,你戴块新款绿水鬼显摆给谁看呢?

一块名表根本体现不出你的价值,但如果你能引用《经济学人》的很多观点,来评价一下全球经济局势,那你才算牛逼。

其实订阅《经济学人》并不花啥钱,但是你要看懂,就要懂英语,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还要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这是一种文化资本,这在有钱人的圈子里更稀缺,要知道财富可以通过中奖、内幕交易、继承遗产等方式快速获得。

但是文化资本只有靠时间和精力的累积,不能侥幸获得,也因此更有价值

“物以稀为贵”是很有道理的,在财富不稀缺的圈子里,钱能买来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反而像“谈资”、“生活方式”那些没有标价的东西才更值钱。

打高尔夫球的人都懂得,一套20万的Honma五星球杆,也许并不比9千多块的TP锻造刀背球杆更有价值。

因为前者只要花钱就能得到,后者却要经过长久的练习才能驾驭,也因此能练就高水平的球技。

要知道,70多杆的球技,才是无价的,那不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4













以上写了那么多,就是想说明,对于商家来讲,中年人是块难啃的骨头,你很难赚到足够的溢价。

相比较而言,年轻人才是最好的突破口。

如果你留意一下地铁站,手机端的各类广告,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商家都在讨好年轻人。

前两年肯德基爷爷就变身成为银发肌肉哥,引发大众一通议论:

“肯德基准备卖鸭了吗?”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虽然用力过猛,引来嘲笑,但是肯德基的营销人员思路是对的:现在的消费品,必须瞄准年轻人。

原因很简单,上文写了中年人的消费观,反过来就是年轻人的消费特点:

年轻人更有精力和身体去消费,更有欲望去消费,愿意为故事和情怀埋单,也更有消费的冲动,脑垂体一分泌,手指被上帝牵引,点向支付按钮……

这些特点可都是营销人的下酒好菜,如今很多产品都是刻意为年轻人而生的,盲盒、电子烟、网红餐厅、网红鞋、江小白、小熊家电……

这些玩意无不迎合着年轻人的特质,还给年轻人创造分享朋友圈的动机,也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就这点而言,年轻人比中年人可爱多了。

中年人太实际,不好的东西,他们会想:“这玩意又不好,为啥要分享给别人呢?”

好的东西,他们又会想:“这么好的玩意,我自己用就得了,为啥要分享给别人呢?”

嗯,讨厌的中年人,想的太多,消费太少,这德行商家们可不喜欢。

如果你担心年轻人没钱消费,那就是你多虑了。

年轻人是没钱,可是人家身后有6个钱包做后盾,你别忘了,中年人的孩子要不就是当下的年轻人,要不就快变成年轻人了。

中年人是舍不得花钱,但你要相信,他们的子女会帮忙完成这个遗愿,来到世上,消费主义的刀始终躲不过。

每每想到这里,焦虑的营销人都能安心睡个好觉了。

 









5













这篇不是正经的商业分析文章,只是我的一点小感想,而且你最好把消费花钱两件事分开来看。

中年人可能要花很多钱,但是大多都和投资有关,纯消费类占比可能真的不高。

我曾把两年间的消费情况做了一个统计,除了投资类的开销,孩子的教育算是大头了。

什么补习班,特长班,家教……每月哗哗如流水。

这其实不算是一种消费,从经济的角度应该算是一种投资吧。

孩子将来有出息了,最起码能自食其力,不用啃老,怎么也算是一种防御性投资。

是的,中年人很焦虑,没有安全感,所以会通过不断的投资来进行财务优化。

如果从这个方向延伸,你大概能猜想到,这届中年人到了老年应该拥有很强的购买力。

在BCG咨询眼中,这波高净值人群,正在慢慢老去,他们在绝对数量上,是中国年龄层最多的一批人,也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一批人。若干年后,老年人的市场将大到不可思议。

所以,各位商家放心吧,中年人们欠你们的,老了以后就会还了。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END-

不好意思,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作者简介:良叔,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500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uAR1BWE3r12xng6G75XfdA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这是深氪新消费第452期分享:

也许再过几年,能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现炒菜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作者|无相君
来源|无相财经[ID:wuxiangcj]

封面图|网络

在中国,很难有一家本土企业能做到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规模。

即便是已经走出海外的海底捞,最近也面临着股价大幅缩水的尴尬。

还有最近的贤合庄,上上谦等火锅串串连锁,都遇到了不少的负面新闻。

为什么中餐的餐饮始终达不到国外的水准?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餐饮要想做连锁品牌,讲究的是一个标准化。

你在上海吃的黄焖鸡,应该和北京的差不多一个味道。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品品质、管理问题,同时维护自己的口碑。

但是,中餐标准化的难度很大,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比如炒土豆丝,不同的厨师都能炒出不同的味道来。

再比如安徽淮南的豆腐,不少淮南人也在外地卖豆腐,同样的技术,同样的配方,可外地卖的,就是没有淮南的爽嫩。

怎么办。

我们的餐厅学起了肯德基,麦当劳。

肯德基的标准化方法是由中央工厂统一生产,再将半成品配送到门店,门店的厨师简单加工一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中餐都讲究现炒现吃,如何做到?

半加工成品+料理包!

按照业内人的说法,目前几乎所有知名快餐品牌的米饭类产品都是用的料理包。

包括吉野家、真功夫等,以及黄焖鸡米饭、老鸭粉丝汤这类街店,很大一部分是料理包的采购方。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半成品+料理包有什么好处?

首先就是味道统一。

比如黄记煌 “三汁焖锅”,这道菜基于清代名菜 “香辣汁鱼”的秘方改良。

不管你是在全国的哪家分店,都是统一汤汁、统一原材料,统一调味品。

客人点菜,服务员把盘摆好,把料撒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出锅,就可以了。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其次,是时间快。

几乎所有的成品料理包,利用水煮、炒锅、微波炉等方式都可以做到在2~3分钟出餐。

而商家仅需要准备的是热米饭或者面条等主食即可。

一盘盖浇饭,在碗里打一些米饭,再加一点煮熟的土豆丝,然后把烫热的料理包取出来,剪开口倒进碗里,再加点卤蛋和葱花点缀,一份叉烧饭就做好了。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时间,简单、快速。

最后,就是成本低。

目前,大部分料理包的单价都在10元以下,甚至5元以下,比如200g/袋的咖喱鸡丁、宫保鸡丁出厂价分别为3.9元和4.5元。

不过,经过加工出餐,就能卖20-30元/份,成本只有20%不到。

最重要的,就是省掉一个工资支出的大头——厨师!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一部电影好不好看,就看导演编剧的水平怎么样。

一个餐馆好不好吃,就看厨师的水平怎么样。

厨师,是美食的缔造者,是厨房的灵魂。稍微大一点的酒店,一个厨师的月薪都在2万以上。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而且,一个酒店还不止要配一个厨师。

炒锅,砧板,凉菜,烧腊,上什(蒸锅),水台,面点,粗加工……这都是成本。

另外,厨师还会有跳槽的风险

原本好好的酒店为什么口碑不好了?

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因为厨师跳槽了。食客觉得味道不对,自然就不来了。

而料理包就可以减少这种风险,并且大大地降低成本。

有了料理包和半加工的食材,再加两个洗菜、配菜工人就可以了,压根就不需要厨师,因为加热饭菜这种事,对厨艺几乎没有要求。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对食客来说,尽管料理包不健康,不营养,但是好吃。

对资本方来说,尽管厨师有特色,有手艺,但是风险成本太大。

于是,当今中国的餐饮趋势就是“去厨师化”,然后到处都是火锅、串串、简餐、烤肉、麻辣烫(因为操作简单,利润高,可标准化程度高)。

这是资本的选择,也是食客的被动选择。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中国打工人的头上有三座大山:房租,996,单身。

在这种情况下,打工人压根没时间,没条件,也没太多的金钱去做饭。

于是,外卖就成了我们的主要选择。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餐饮人头上也有三座大山:人工、房租和食材。

《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目前的企业人工成本以每年24.4%的增速施压,房租成本也是同样逐年攀升。

还有不断上涨的菜价肉价……

在这样的博弈之中,资本找到了得救之道:学欧美吧!

统一厨房,统一加工,流水线管理。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虽然标准化的大生产降低了技艺要求,菜品的口味一般般,但打工人在香精、香料的催化下,觉得好吃,能接受就可以了。

而且,资本是急躁的。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社区团购,讲究的就是一个大开大合,兵贵神速,这与厨师的精耕细作,个性化,私人化,是背道而驰的。

厨师,必将且必定死于资本的屠刀下。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厨师“死”了,但各种中餐连锁却如雨后春笋。

小龙坎,贤合庄,小厨娘,外婆家,老娘舅,老乡鸡,小梅园……

它们迎合了时代,也迎合了资本。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当然,无相君也很恐惧,当这个趋势无限蔓延后,未来是否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

有钱人,资本家们享受着厨师的手艺,新鲜的食材。

原来很常见的厨师,成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承人,什么x菜大师,非遗传人。

而打工人,彻底成了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工作,在流水线上生活,在流水线上吃饭,吃流水线上的饭……

资本是一个大机器,人成了工业里的齿轮,食物无非是齿轮上的润滑油而已。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听起来是不是很残酷?

但你回想一下,在20年前,谁会想到,今天的人能自愿加班到996,靠外卖续命?

谁又能想到,我们百花齐放,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成了欧美快餐一样的速食品。

更可怕的,还有各种人造肉,合成食物。

也许再过几年,能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现炒菜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资本绞杀下,中国的厨师,正在消亡

这样看来,我倒不希望我们孵育出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企业了。

火锅已经让中国人敏锐的舌头迟钝了,难道还要让中国人的胃被料理包全面占领吗?

再冷漠的工业社会,也要保存一点温情啊!

转自 : https://mp.weixin.qq.com/s/G6tEh0-F3rBOBuLUCHt2YQ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01

海底捞变了么?

最近,不少创始人因发言过于耿直被躺枪。

 

前有钟薛高的林盛率性说出“爱要不要”,遭大众质疑,后有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股东大会上的言论被曝光,又被称为“雷人雷语”。

 

比如在问到海底捞是否会维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张勇回答,“我作为海底捞最大的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被问什么样的管理者能洞察人性,张勇回答,“洞察人性很难讲,比如消费者说海底捞不好吃,其实可能是嫌价格贵。我老婆说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对她关心不够。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话,每天都在家待着,我相信我老婆会更讨厌我。”

 

被问“是否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回答,“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我常常讲,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在开店问题上,张勇又说,“自己在扩张的时候很慌,以前店很少,他可以亲自管理,每个店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管理岗位的情况也都了如指掌。现在不行了,有些很严重的问题都不能及时发现。”

 

这话要是搁别人嘴里,准被认为是企业破产前兆,但来自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之口,却并不奇怪。

 

与一般企业家遮遮掩掩不同,张勇大方坦率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也是一种自信。

 

不可否认,海底捞最近确实颓势比较明显,首先体现在股价上,海底捞的股价确实垮了。

 

截至6月22日港股收盘,海底捞每股股价报37.65港元,总市值1995.45亿港元,这跟过去几年海底捞的股价形成明显反差,海底捞自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后,自当年10月29日的低点15.27港元一路暴涨,至2021年2月16日创出历史最高价85.8元,海底捞的涨幅高达257.58%,市值一度超4500亿港元,仅4个月,这家公司的市值蒸发超2400亿港元。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在财报上,海底捞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年度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86.8%。其中,海底捞餐厅实现收入274.3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5.9%,低于2019年的96.3%。

 

自从上市以来,新店一度是海底捞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新开门店需要一定的成熟期,它在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要比老店差。而且随着新门店的增加,也会拉低餐饮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和单店翻台率。

 

这点从财报数据上也有直观显示,海底捞的翻台率已经连年下滑——2017年与2018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达到5次/天,2019年为4.8次/天,到了2020的全年翻台率已经降低至3.5次/天。

 

不少人仅仅因为股票二级市场的波动表现,给海底捞下了“生死判决书”,从海底捞和张勇个人的实际表现和行为来看,这些唱衰声音其实还是有失偏颇。

 

02

张勇其人

2013年,张勇在某个论坛上讲起曾经的创业史:

 

“我不会熬汤、不会炒料,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店址选得也不好。但我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可想而知,味道一般。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赶紧给人点好,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

 

刚开的时候,不知道窍门,经常做错;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如今,海底捞一家火锅品牌,却成了不少互联网巨头学习的热门对象,比如小米创始人雷军,不仅要求高管体验海底捞,还要在服务上向海底捞学习;华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多吃几顿火锅学习经验。

 

这些大佬为何这么热衷学习海底捞?还和张勇身上的那股质朴感、真诚感密切相关。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1971年出生在四川简阳农业大县县城的张勇,是在5家人共住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的。张勇的家境在那个大院里属于一般,父亲是农机厂的厨师,母亲是小学教员,张勇下面有两个弟弟,家里还有一个奶奶。 

 

张勇的童年正好赶上中国物资最匮乏的时期。因此,贫穷成了张勇与生俱来的恐惧和敌人,有关物质贫乏的回忆几乎构成张勇儿时记忆的主体。正因为如此,“双手改变命运”才变成张勇和海底捞的人生目标。 

 

张勇曾说过,海底捞不是靠一些小聪明,或者什么市场营销去获得成功的,靠的是勤奋、诚实、正直和善良。

 

太过精明、太过算计的人,未必能做出什么好的产品。几年前,以海底捞的管理为主题,市场上还出过不少专门的书。在一线冲锋这么多年,张勇对火锅的认识算是清醒且理智,这些年来,一向直言快语的他经常承认过自己的不足与行业的难处:

 

第一,火锅不同于其他餐饮,每个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都是半个大厨,用什么调料,搭配什么,都由顾客自己决定;

 

第二,自己干火锅是外行,没有实际经验,既然如此就要从其他方面突围,弯道超车。

 

因此,在地点、价钱和环境差不多的情况下,张勇对服务投入了更多思考,海底捞几乎能满足顾客的一切需求。

 

去年在接受采访时,张勇又说了大实话:餐饮行业是一个碎片化的行业,因为很少有人在一家餐厅吃一辈子。像微信,不光中国人要用,美国的华人,还有美国的朋友也要用微信。但是谁在你家永远吃一道菜?由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碎片化的行业特征,餐饮业就很难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怎么去应对呢?张勇给出的办法是组织结构变革。要大家一起讨论,按流程制度去做,生意就能做大做好。

 

海底捞的过人之处,就是把不容易标准化的前端服务做到了很高的质量,去年海底捞开了500多家新店,每家店100员工,有5万新员工,500多新店经理和5万多新员工,如何融入海底捞文化,对管理层是新的考验和挑战。

 

如今,张勇直言认为市场把海底捞和他神化了,“2015年之后进入快车道,带来了表面繁荣。现在遇到困难,我负责地告诉大家,如果这次我侥幸过关,我能把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来类似的困难还会发生。”

 

“因为当我整合好这1000多家店之后,还会继续扩张,但我们不会因为现在的情况而对管理上进行大的调整。”

 

可以看到,张勇从来没有躲避问题,回顾在海底捞过去的发展过程,企业进退也是常事。“进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捞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是常态,在今后依然是常态”。

 

落到张勇个人也是一样,“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从24岁创办海底捞到现在,我的心还没死,我还想折腾。”

 

可以说,企业的重心稳、文化在、根基稳,能让海底捞的地位暂时不会被动摇。但更进一步说,海底捞能否回到曾经的高点,穿越周期,依然需要张勇拿出更实效的行动和创新。

 

03

海底捞依然是老大哥

即使市值下滑,海底捞依然还是稳坐一哥地位。从中国烹饪协会近期发布的《2020年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海底捞排名已从第三升至第二,首次超越金拱门(麦当劳)。1994年至今,将近30岁的海底捞依然有着诸多的底气。

 

餐饮产品的口感总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海底捞难吃,有的人觉得海底捞好吃,这并不能将品牌一棍子打死。就像张勇所说,“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只不过是有些企业强调口味的宣传,我们不重视而已。看报表,我们的营销费用是零。”

 

实际上,餐饮业更关键的两个核心能力,第一是供应链,第二是管理,对于这两者,海底捞依然有着十足的底气。

 

首先是在供应链资源积累上,新品牌显然比不上有多年积累的老品牌。

 

火锅是一个看似门槛很低实则相当高的领域,太多想要叫嚣海底捞的品牌,最终还是难逃行业的本质问题。

 

海底捞张勇: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比如近年来不少明星扎堆开火锅店,从陈赫的贤和庄火锅开始,明星们的餐饮副业几乎贯穿了整个2020年:6月,孙艺洲的烧烤品牌“灶门坎”开业,开业仪式就邀请了自己的好兄弟陈赫;7月,郑恺的火锅品牌“火凤祥”正式开业,但食品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也始终饱受诟病,不少明星的火锅店也传出倒闭消息,原因还是败在了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上。

 

海底捞自有低成本供应链,性价比出了名的低。在餐饮行业,门店扩张,翻台率下降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必然要承担的代价。但对于24小时营业的海底捞来说,它的翻台率依然还是远超过餐饮企业的一般水平:今年三月份,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为3.5-3.7次/天,远超过中国火锅业态整体的翻台率的2.3次/天。

 

再说管理,海底捞突出的优势,就是在长期经营历史中形成的品牌(无形资产)力,这种强大的背书能力也是其他火锅品牌无法短期赶超的。

 

不得不说,海底捞依然是一个组织文化非常鲜明的企业,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以及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更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基本优势。

 

或许就是张勇这种精神,家大业大的海底捞已经做出不少尝试,内部员工创业孵化出五花八门的副牌——乔乔的粉、秦小贤、捞派有面儿、十八汆、佰麸私房面、孟小将、骆大嫂、饭饭林、制茶乐园、新秦派面馆……

 

对应的品类,就是当下热门市场广阔的中式快餐、小吃和茶饮,比如海底捞新出了小龙虾,还有9.9块的奶茶自助,正因为海底捞的底子深厚,所以才更不怕折腾。张勇曾说,“开个面馆尝试,投资20-30万,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愿意等员工在逆境中自我成长。

 

总体来看,海底捞的赚钱能力还是餐饮界的扛把子。经营十年以来,不管是营收、利润、还是翻台率等数据依然能打,即使近些年爆出一些负面新闻和舆论,长远来看,对于海底捞的管理提升都有鞭策助力。

 

就如同张勇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认清自己的问题及时修正之后,海底捞的潜能依然相当广阔。

 

 参考资料:

《海底捞张勇“直言直语”背后的潜台词》,财经故事荟;

《让海底捞这锅汤多烧一会》,钱皓频道

《海底捞,你装,你接着装》,格隆汇APP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jmJ3bB1VwgSFHO-TCb_4g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来源/歪道道

ID/daotmt

前几天,钟薛高创始人因一句话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林盛接受某电视节目采访谈到,钟薛高和传统冷饮企业相比毛利略高,最贵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元,并直言“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
此言一出,原本就对这款昂贵的雪糕充满质疑的消费者,更加不满,直言“高攀不起”。虽然后来钟薛高辟谣这是断章取义,可围绕这款网红雪糕的价格争议并没有平息。早前,钟薛高曾推出新品速冻饺子,一袋16个98元,一颗饺子均价6块钱,这则消息也登上微博热搜,引来满满的吐槽。
薛钟高凭什么越卖越贵?这里面少不了什么都敢炒的黄牛。
2018年的双11,钟薛高推出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限量2万支,上线15个小时售罄,由此饥饿营销渗透到钟薛高的走红过程。而官方渠道售罄后,电商平台上便涌现出更贵的代购黄牛价,越贵反而引得消费者更加好奇,也帮助品牌进一步加固了雪糕届“奢侈品”的定位。
从去年开始,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但你会发现在这些品牌掀起的消费热潮中,到处可见黄牛的身影。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铁打的黄牛,流水的网红产品
“一杯60元(含奶茶费用),四杯起送,五公里内配送费30”,茶颜悦色在长沙和武汉爆火,一名由演唱会黄牛转职为代买奶茶的黄牛在他的朋友圈写道。他告诉我们,刚开始的代购费是50一杯,中间一度涨价到80元,现在60元算是一个比较一般的价格。
一杯加价几十元甚至高峰期的上百元,像他这样的奶茶黄牛通过帮助消费者排队和代买,赚得盆满钵满。,而经历了喜茶、奈雪的茶以及茶颜悦色等品牌的走红,奶茶黄牛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商业体系。
同样是黄牛,方君排队抢购的不是奶茶,而是JK制服。
近几年来,JK制服逐渐突破小众圈的束缚,走向大众视野,可是这个圈子不太友好的卖货模式,还是让不少喜欢JK制服的爱好者望而却步。通常来讲,大品牌店家提前半年在各种社交渠道和私域群内做好传播,造势之后再正式上线,正版的裙子在开团后几分钟内就几乎售罄。
货不好买,且圈内盛行的鄙视链让她们不屑于穿山寨JK裙,代拍、黄牛等也自然在这个圈子内诞生。在闲鱼上,买家搜索一条同款裙子,通常价格都会比开团价格高出不少,但方君并不愁卖不出去,她有新品就“秒”,最后大多能高价转让出去。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新消费品牌崛起及亚文化破圈带来的新消费需求,让大批黄牛从原来的票务市场转战新赛道,除此之外,一些传统消费行业消费升级,玩转粉丝经济,依旧少不了黄牛们的活跃。
比如牛奶,奶企赞助选秀节目,以奶票为噱头拉动产品销量,黄牛在节目初期大量囤积产品,等到节目火了之后,一面把奶票高价卖给粉丝,一面把没有投票价值的产品转手。与此同时,他们还向练习生所属公司或后援会售卖代投业务,可谓是一鱼三吃。
这种营销模式受益最大的还是奶企。以蒙牛为例,蒙牛真果粒所属的乳饮料业务自16年销量下滑后触底反弹,五年间保持着低双位数的增速,成了蒙牛营收增长的一大动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我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也少不了新消费需求及新消费品牌的助推。根据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5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4.5%,环比增长0.81%。而其中,升级类商品和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迅速。
我们的生活早已感知到这种消费盛况,喜茶、茶颜悦色、元气森林、泡泡玛特、钟薛高…上万人为了喝一杯奶茶花7、8个小时在门店外大排长龙,定时守在官方旗舰店想买几只雪糕,却发现还没来得及抢就售罄了,汉服、JK制服、Lolita裙,小众频频破圈,但对原创、高端、心仪的裙子,花再多的钱有时候也买不到。
消费一派繁荣,似乎什么都阻挡不了国人花钱。
很多人将此归功于年轻群体的消费爆发力,亦是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共同选择。可是,这种选择未必是消费理念改变后的主动行为,当收割智商税的质疑声越来越大,这些新消费品牌更像是一次创业者与资本的“合谋”,驱动消费者跟风消费的,正是不断“升级”的黄牛们。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买一支66元的钟薛高,不代表消费升级
网红产品之所以敢越卖越贵,一部分原因确实来自消费需求的改变。比如雪糕,据CBND消费大数据的报告显示,从2018年到2019年,消费者对雪糕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更多小众口味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除此之外,吃得更健康也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重点。
这是符合消费升级内核的,更高的品质和价值追求,驱动消费者为更好的产品买单。可是,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新消费品牌,最吸引消费者的是产品本身的特性吗?大概不是,更多的是品牌刻意营造的稀缺性,以及营销造势带来的社交价值。
林盛早在采访时就透露过钟薛高的营销技巧:推到市场的产品如果有30种左右,那里面有20种要么是限销限量的话题款产品,就卖一天,要么是季节性产品,就卖一季,都是短期产品,以后很长时间都不会再生产。茶颜悦色吸引上万人排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一杯难求,消费者才越发好奇。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在《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中,对于消费者面对买奶茶时排队的想法调查,44%的人认为排队者众多,证明值得等待,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多。但是,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在这些队伍中可能混迹最多的是黄牛。
黄牛在一个品牌知名度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帮助商家营造火热假象,吸引消费者,如果品牌热度上来,他们便转而为不想排队的消费者代排或代购。在线上,黄牛的作用仍然关键,品牌方搞饥饿营销,没事弄个联名,限量发售,又或者自己迟迟不补货,加剧供不应求,这时黄牛的涌入会让产品更加稀缺。
花更多的钱为产品背后的品牌溢价买单,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可以定性为消费升级,可花几倍的价格买被各类虚假营销抬高成本的、满足一次性猎奇尝试的产品,这不是消费升级。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其实这点从结果也可以判断。一是消费者满意吗?对很多人来讲答案是否定的。在社交平台,各种网红产品或网红门店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看似很值得被种草或去打卡,可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购买尝试了之后,大多都反映不值这个价格。如钟薛高,网上吐槽不好吃、不如几块钱的XX好吃的言论占主流。
网红餐厅也是如此,《消费者报道》的调研数据显示,只有43.7%的受访者认为“基本上令人满意,实际出品与预期相符”,而剩下的大多数觉得不如预期。
二是高昂的价格是否构成了消费负担?消费升级的基础构建在收入水平提升和恩格尔系数降低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购买价格更高、质量更好的产品。但是100多块钱一杯的奶茶、一盒220元的雪糕套餐、一对260元的脏脏包…年轻消费者为了发个朋友圈,一次消费还可以,但能按照正常快销品那样消费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已从2015年的7.4%下滑到2019年的5.8%,近两年的平均实际增速为4.5%。与之相反,整体家庭债务水平却上升较快,尤其是年轻人,集体赤贫,这似乎能从越来越贵的消费品找到一丝端倪。
 

消费主义陷阱之下,黄牛永不消失

永不消失的黄牛?
长期以来,黄牛作为中间商,抬高产品价格,搅乱产品的正常销售,如今更是伴随着新消费热潮,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消费泡沫,而消费者最是深受其害。一位JK制服的买家表示,虽然这个圈子物以稀为贵,可是很多没有绝版的裙子被一群黄牛疯抢,恶意炒高价,导致真正喜欢JK制服的姑娘根本没办法直接从店家那里买到裙子。
最让她反感的是,很多店家明知道这种情况,反而大搞饥饿营销,天天画饼,一件喜欢的裙子半年都买不来。
消费者不喜欢黄牛,可为什么黄牛反而越做越大?
早期,黄牛党大多混迹于票务市场,对于很多演唱会、见面会等主办方来说,他们其实是一个有效的销售渠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主办方遇到票房好的演唱会,可以加价给黄牛,获取更高的收益,要是票房不行,就低价给黄牛,转移风险。如此利益联系和纠葛,早已心照不宣。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台面下的“合作”由来已久,导致不管哪行的黄牛似乎与利益主体都不是对立的。
比如喜茶,多次被曝光雇佣黄牛排队制造火热假象。黄牛助长了喜茶的名气,也成了喜茶急于撇清关系的“黑历史”。再比如奶票,黄牛从倒卖奶票衍生出代投业务,而代投就是帮助粉丝后援会或经纪公司投票的。据悉,“青你3”第二阶段尾声,根据当时的奶票价钱与女工价钱,日支出超10万元,其中的大头都被黄牛赚去了。
2019年,火箭少女飞行演唱会广州站举办前夕,也曾被爆出主办方疑似和黄牛进行私下交涉,炒作票价。
尽管表面上不少商家提醒消费者不要去黄牛处购买产品,可是一旦商家或品牌能从黄牛抬价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实际上他们更多的选择是不作为。就像钟薛高,每次都喊着正在努力扩大产能进行补产,可每次具体的补货时间又无法确定。而在泡泡玛特,众多娃友都反馈实体店的黄牛抠开盒子看卡片,买光隐藏或热款,店员对他们视而不见。
新消费品牌曾不出穷,掏空的是消费者的钱包,养肥的却是黄牛们的“胃口”。
一位武汉的奶茶黄牛,仅仅通过茶颜悦色开店,每天都收入在几千元左右,碰到节假日也可到万元,他表示,收入已经一度超过做演唱会黄牛的时候。 星巴克猫爪杯爆火时,原价199元抢购的产品,黄牛转手,有的卖1000元,有的卖1500元,卖上十来个就能净赚1万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长沙茶颜悦色的门店外,黄牛依然每天掐点就到,风雨无阻。 
他们不在意消费升不升级,更不去关心这是否是消费繁荣的假象,但我们是时候反省了。

 

【 THE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DLlipVPqBtcFCmsKp-D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