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IPK4RyVhK2q962ihmN__Q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IPK4RyVhK2q962ihmN__Q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近几年很热门,却很少有人做过细致梳理的话题:上海市特色高中。
特色高中是上海市教委一项从2012年就开始规划,并从2017年开始逐渐落地的项目。
和大部分近年市教委主推的教育项目一样,特色高中的目的依然是扩大升学路径多元化,减轻高考独木桥的压力。
从2017年第一所特色高中曹杨中学挂牌至今,已有4批12所高中成功挂牌成为特色学校。我们先来看一下这12所学校的名单:
细看这个名单,不难发现其中的三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的确天赋异禀的特色学校,评选上一点不尬,也的确能起到拓展升学路径的作用。比如主打小语种的甘外的学生用小语种参加高考,申体制外小语种国家,等。上音安师和上戏附中这两所艺术类高中主打就是艺考升学。依托当地全国闻名的农名艺术画的枫泾中学也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走艺考升学。
第二类是各种大学附中,依托冠名大学的强项搞一个特色。华政附中、北蔡中学、东昌中学、上理附中、同济二附中这五所都是这个路线。众所周知除了一小部分非常头部的大学附中以外,上海大多数的大学附中都没有什么实用属性。而搞特色高中算是比较有用的了。
第三类是自身非常努力,所在区教育局又鼎力支持的学校。比如曹杨中学、嘉定二中和徐汇中学。
可见只有第一类是的确有特色,而第二第三类的特色都留于表面,暂时和拓展升学路径没有什么关系。各位有兴趣可以搜索下这些学校的特色课程详情,就明白我在讲什么了。那种形式主义我们读高中的时候都经历过。
北蔡中学的港口物流实验室
虚头巴脑的事情讲完,我们讲干货:特色高中对于升学有没有实际意义?
有的,而且不小:
首先挂牌特色高中以后,在教委的招生目录里面就成为一个独立类别。不管你原来是区重点还是普高,只要挂牌特色,都会归入这个类别。而目前看,这个类别的定位介于区重点和市重点之间。这对于每一所成功挂牌的特色高中而言都是一种规格的升级。
其次挂牌特色高中以后,会拥有和市重点一样的约15%的自主招生权。这就意味着特色高中可以校测,可以在裸考之前预录生源。我想各位都明白好生源的重要性。
最后是升级成特色高中使得学校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形象标签。这方面的个中翘楚莫属北蔡中学。这所若干年前还是普高的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升级区重点,挂牌海事大学和升级特色高中的三步跳。同时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全面出击,到浦东各大初中宣传自己,最终在中考分数排位表上实现4年前进100多位的壮举。
然而在这些软性政策优惠之外,特色学校缺乏实质硬性支持。在去年的一次项目研讨会上,特色学校的校长们便提到了缺乏课程资金以及特色课程老师没有编制的问题。
所以除了的确有特色的高中以外,其他学校都是为了前述“阶层跃迁”而来创建特色高中。我们都知道上海的高中分层相对很牢固,这种跃迁机会非常难得。
因此上海至去年底,总共有56所学校已经成立了被市教委认可的特色高中项目组。
虽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特色”不是重点,但是依然需要全力以赴。这方面的反例是奉贤的曙光中学。这所在全市的区重点中升学结果排名非常靠前的高中在2017年就成为特色高中创建学校。然而他的“红色精神”特色可能是太不走心,所以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G大在分析了成功挂牌的特色高中以后,发现升级有规律可循。于是给出了以下10所最有可能在近年内成功挂牌特色高中的学校。
我们来一探究竟。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
文创特色高中
田园高中于2019年由颛桥中学改名而来,挂靠北外,是上海第一所挂靠外地大学的高中。
该高中的特色高中申办进度异常迅速:2019年9月学校挂牌,12月便做了特色高中建设展示,并且获得闵行区政府大力支持,计划于2020年内完成项目组的初评。
田园高中的特色高中定位也非常灵活:果断抛弃前身颛桥中学已经颇有成效的航天特色,转投文创特色。
田园高中在榜上仅排第十的原因是闵行还有另外一所可能性非常大的学校正在全力冲刺。后文会提到,也会解释为什么田园必须抛弃航天特色。
上海市亭林中学
体育特色高中
体育类型高中是属于上述第一类的「真特色高中」,而位于金山的亭林高中便是一所体育教育特色学校。该学校在申办特色高中之前就有多年出体育特色生的传统。
说到亭林,不由得想起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也想起韩寒体育生的身份。其实韩寒在就读松江二中之前,在金山罗星中学读初中。「三重门」里面的场景全部是那里的。
亭林中学申办特色学校有两个主要劣势。一个是金山已经有枫泾这所特色学校,而上海还有若干没有特色学校的区等着排排坐吃果果。另一个劣势是上海还有一所更厉害的体育类学校在排队中,下面你们会见到。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
美术特色高中
徐汇区紫竹园中学是一所1996年创建的高中。该校继承了部分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中专的底子,自开校以来一直坚持美术特色。
时至今日,该校每年有超过九成毕业生通过以美术为主的艺术类路径升入大学。这使得该校申请特色高中名正言顺,不用强行“创造”特色。
紫竹园中学申办特色高中的劣势一是徐汇区在2020年刚有徐汇中学成功挂牌特色高中,二是另有两所主打美术的高中排位在其之前。
由于市特色高中项目组规定每个类别只会挂牌2-3所高中,而美术类已经有枫泾中学成功挂牌,剩下的美术类高中都要加快步伐。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中学
艺体科融合特色高中
上述的两所美术类竞争对手之一便是崇明区城桥中学。该校也是一所传统美术类学高中,每年有近八成的学生通过美术路径升学。另外城桥中学还有一小部分体育生。
于是该校在特色高中的创办中巧妙的、得把自己定位成艺体科融合学校。意思是我美术行,体育也行,努力凑一下还能算科技类。哎,真是为难特色学校的申办者们了。
城桥中学作为崇明唯一一所申办进度靠前的特色高中有其特定优势,而且没有明显短板。本文将其排位在第七,是因为下面的学校优势都更明显。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英语特色高中
上师附外是松江第一的区重点,在该区仅次于松二和松一两所市重点。该校曾经作为松江地区的师范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
该校的师范高校部分并入上师大以后,就一直是上师大教育集团的成员,中间经历民办改制,于2007年改回公办,并于2009年升级为区重点。
英语特色的外国语中学并不算一项很强的特色,这也是为什么该校从2014年开始申办特色学校,却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原因。然而一体两面得说,外国语学校毕竟避免了另外强行制造特色的尴尬。
除了自带特色以外,作为松江这个高中教育薄弱区的种子选手,上师附外的特色高中审评之路也暗含着提升本区高中段教育水平的潜台词。
上师附外在2022年成功挂牌特色高中的可能性相当大。
另外,已经挂牌的甘外加申请跑在前列的上师附外,意味着外国语类特色高中仅剩一个名额。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
现代商业特色高中
澄衷位于虹口北外滩商业区的核心位置。该校成立于1900年,由清末企业家叶澄衷出资创办。第二任校长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
凭借上述历史和地理渊源,澄衷果断把自己的特色定位成现代商业。虽然我们也不太明白现代商业的高中特色到底是什么鬼,但是既然东昌中学可以凭借其在陆家嘴的位置成功以金融特色升级成特色高中,那料想在虹口以现代商业作为特色也不算离谱。
当然,澄衷排位靠前的实际理由是作为本区的种子选手,他能够填补虹口区在市中心,却没有特色高中的遗憾。同时北外滩作为虹口区新的希望,自然各方面都要完备,包括高中教育质量。
澄衷的特色高中申办之路没有任何缺点,且优势明显。大概率其会在2022年成功挂牌。
接下去的四强几乎不相上下。其中任何三所,甚至全部四所在2021年挂牌成特色高中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上海市香山中学
美术特色高中
香山中学是目前上海美术类高中的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上海中学”。包括中央美院等中国顶级美术院校的上海美术专业考点就设立在该校。该校的毕业生在每年的艺术甲类和艺术乙类批次的招生中的优势都很大。
也因此该校是全市第一批特色高中创建学校之一,也是浦东教育局鼎力支持申办特色高中的首批学校之一。
该校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挂牌,我个人猜测是为了给东昌和北蔡这两所能够实际提升高考方向的浦东高中教学资源的学校让路。
香山中学在2021年成功挂牌特色高中将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顺便说一下,浦东教委接下去主力支持创建特色高中的学校依次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和上海市浦东中学。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
体育特色高中
上海体育类高中的霸主,实至名归的特色高中。上体附中在体育类别的地位比前述香山中学在美术类别的地位还要更高一些。
上海的艺体招生除了普通的甲乙类,还有一个高端的高水平类。高水平艺体要求除了专业课过硬以外,文化课要求也很高。招生高校的规格也高,是可以一直到清北级别的。所以高水平艺体一般都长期被各中前部市重点牢牢把控。
而上体附中的学生每年都会出现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名单中。这点香山中学是做不到的:香校学生极少出现在高水平艺术生名单中。
上体附中由于自带特色属性,早在2017年便完成了特色学校展示,按计划应在2019年挂牌。但是2019年同在杨浦区的上理附中成功挂牌,而上体附中可能也就因此延后了两年。
上海市青浦第一中学
生态素养培育特色高中
没有特色也没有大学扶持怎么办?硬掰。比如青浦一中的生态素养培育。曹杨中学、嘉定二中和徐汇中学此前都证明了,只要你装得够努力,都会让你过的。
前提是这所高中是该区最强的公办区重点,而且该区还没有特色高中。青浦一中就是如此。
这个特色我也不想详细说了,各位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我们讲讲青浦一中本身吧。这个学校是在青浦高级中学1999年搬迁后的旧址上扩建而来,因此历史不长。
近五年青浦一中的中考收分线从全市第120名前进到第100名,算是处于上升势头中。然而他550分左右的分数,意味着学校每届基本只有前三名可以看一下一本。因此特色高中对其阶层跃迁相当重要。
而从各方面的特色高中创建报道来看,青浦一中在2021年成功挂牌的概率非常大。
青一还不算特色最尬的项目校。那个头衔要归给本榜单的第一名,特色高中呼声最高的学校。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
空天素养特色高中
闵行三中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原)全市中考分数线最高的普高;高考出路最好的普高(复旦二附这个异类普高不算);闵行这个升学人口第二,且至今没有特色高中的区里排创建特色高中进度首位的学校;闵行教委写进2020年工作计划要帮助该校在2021年通过特色高中复评的对象;第一所非艺体类普高挂牌特色高中的象征意义,等等。
这些任何一条拿出来都单独可以成为特色高中强有力的理由集中到一所学校身上,难怪民间对闵三升级成特色高中的呼声是如此之高了。
但是这个空天素养是什么鬼嘛。
凭借靠近闵行航天城的优势搞航天特色可以理解,毕竟不是每所高中都有能力去搬一台火箭发动机放在教学楼里的。航天离高中生太远所以加进航空也可以理解。但是关于素养的演绎就实在很尬,各位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我把他理解成必要的努力和姿态。任何特色都要翻译成高中生摸得着的东西,否则不会放你过关。
闵三的航天特色也解释了为什么前述田园高中要放弃原先颛桥中学的航天特色。一桃二士。
特色尬归尬,G大依然衷心希望并预祝闵三于2021年成功挂牌特色高中。
倒数完10所高中,我们最后看一下那些感觉应该在榜单上,却实际上不在的学校:
风华、莘庄、高桥、上南、上闵外、虹高、曙光:这七所上海滩学习成绩顶尖的区重点中学除了上述提到的曙光以外,没有任何一所有创建特色高中的痕迹。
其中高桥中学正在积极争取恢复其于2004年被除名的市重点中学身份。其他这几家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放弃特色高中直接争取升市重点?
从行政区的角度看,有两个区没有任何高中正在积极推进特色高中:一个是曙光所在的奉贤,另一个是黄浦。
黄浦其实有一所“特色高中”:市八中学。他有男子实验班是参加全市自招的。可能市八认为特色高中这个最大的好处他已经拿下,也就不走流程了。而目前黄浦高中里面最有条件的,是一所新学校:上海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MnKRh0Qw_s0b5UtWGUa5w
随着2020年中考季过去,各位新高一生各奔前程,G大的本年度中考系列也随之画上句话。
夏去秋来,新一届初三学子即将踏上中考征程。而我们新系列的中考文章也从今天开始。
上海头部高中的数据相对透明,大家也心知肚明,只要朝向朝阳奔跑努力就行。真正让大家不知所措的,是中后部市重点到区重点这一段。
不是所有人都有复交的命,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同华财的运。针对志在上师大的娃,你提供综评分析出来的高中排位给他,无异于刻舟求剑。
而下文的数据很快就会告诉我们,上师大这个级别的娃,才是上海的绝大多数。
今天G大这篇文章就把和绝大多数相关的数据分析透彻。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分析量非常大,光处理原始数据就用了三个晚上。如果各位看得喜欢,记得推荐给更多人。
开始之前对数据本身讲几句:
– 大学录取比例含全渠道,包括春考、保送、墙基、综评、提前批、农村批、艺体批、正常批,等
– 全渠道的精确数据只有教委有,G大没有。所以本文中的数据使用各类原始数据经模型推算整合而成。不完全精准,但是足够用来得出本文的各项结论
– 因为上面一条,所以本文不提供精确数字,仅提供大致范围和对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类似交附比复附高1.74%这种结论没有任何意义
– 比例的分母用2020年各高中实际高考报名人数,这个数和3年前的高中入学人数有差别
– 数据用19、20年平均。某些批次20年的数还没出来,就只用19年的数
开始之前让我搬出我的高校分档表:
头部高校的高中生源情况相对透明,且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本文不打算展开分析。我们把S和A档合并成一档,和B、C一起共计三档做分别分析。
C以下当然还有本科录取,但那个尾巴太长了,本次分析先不包括。
同样不包括的是艺术体育生,这部分我们另外写文章。
我们按照高校分档顺序来,先看S+A档。
这档高校的高中分布情况基本没有意外,和大家的认知几乎一致。
四校在这档高校的录取中呈明显的垄断地位。四校这个话题G大以后会专门写文章讲,今天就一笔带过。
四校以外,七宝、上实、南模、建平、延安、进才、曹二、控江的表现比较靠前,其他就差的比较远了。
除去四校,录取比例表现最好的四个区是徐汇、闵行、普陀和……长宁。G大过往在看数据的时候经常讲长宁的缺点,但是在今天的这组数据里面,该区的表现不错,甚至很好。
其实任何时候只要和比例挂上钩,长宁区的性价比就会跃然直上。咱们到升学定位文章的升级版再来一起聊这个事。
S+A档快速讲完以后,我们进入今天重点要讲的几档,先看B档高校:
B档高校包括上海的211大学及外省中部985及头部211,各位也可以把这档理解成传统的一本大学。
到这档,四校本部基本上都从头部位置让了下来。排位靠前的是四校分校和各区的本土老大们。
徐汇、普陀和长宁三个区延续了A+档的抢眼表现。
徐汇区的高中在高考表现中的梯度排布非常合理,南模、位育、市二、南洋四家市重加西位和徐汇两家区重,使其在各档高校录取中都表现出色。另外徐汇的上中是唯一一家在本表没出现的四校,可见其学生大部分都在A+档录取掉了。
普陀的三家市重曹二、晋元、宜川在B档高校录取中分布合理。而该区最大的特色:为数众多的特色高中也在这档挤了进来。甘外和曹杨中学的及时补充,使得普陀区维持了头部的录取表现。
长宁的复旦中学在本档高校的录取中表现非常出色,跻身20%+的行列。同行列都是人们过往意识中比复旦中学强很多的高中。G大在过往的文章中分析过复旦近年的进步,在此处又得到作证。凭借复旦的出色表现,长宁也维持了头部的录取表现。
在A+档表现普通的黄浦区,在这档凭借格致和大同的坚挺数据,上升到区排行前四。格致和大同这两所高中尽管在A+档表现一般,但在B档的表现相当不错。其中格致更是全市B档高校录取率最高的高中。
当然这句话你也可以讲成“格致招了一堆A+级高校的娃,然后把他们培养成了B级高校的水平。”
这点我们到高中进出比较再讲。
B档高校录取下降比较明显的是闵行区。七宝和华二交附闵行分校所支撑起的闵行在A+级别高校的亮眼表现,到B档就无法为继。不光是B档,闵行在下面要讲的C档和D档都相当乏力。
这里应该出现的莘庄和上闵外两家区重点,都没有出现。这是闵行要成为教育强区,必须要解决的事情。
B档讲完,我们来看看C档高校。这部分就多姿多彩,有趣得多了。
C档高校在上海总计录取将近1万名学生,占所有本科录取的1/3,是上海最大的一档本科录取,也是大部分上海高中生的归宿。
当上海父母讲“保卫大上海”时,一般就是指这档高校了。
这段应该是区重点的主战场了。而通过本表,各区区重点的实际实力也一览无遗。同为区重点,差别何其大。我们按照表格顺序挑一些重点讲一下:
黄浦区的区重点一家也没有出现。这个区基本上是用市重点在当区重点用:敬业、卢高和光明站在了区重点的档位。这说明该区名义上的区重点完全没有战斗力。
静安以风华领衔的区重点们表现也十分出色:久隆、彭浦、民立、市一都出现在榜单中。值得一提的是,弱市重六十中学也在这个档位贡献了一把。然而静安三宝中的回民和东模依然没有出现。
静安和黄浦两个有多家弱市重的区重点办学思路和表现差别真大。黄浦的区重点是无声得比弱市重更弱,而静安的区重点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杨浦只有一家特色和一家区重进入该档,还有假普高复二附。杨浦的区重数量非常多,但大多孱弱。顺便说一下,不计四校的杨浦表现是市区各区同样不计四校以后最差的,A+、B、C三档都是。
浦东的众多区重点集体登场。大家可以用来对这些区重点们做一个定位。话说中考是否要逃离浦东和闵行是很多人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G大今天的几张图就可以用来给各位一个定位。
郊区最值得一提的是奉贤的曙光。这家区重点在全市区重点中战斗力排行前三(不计特色高中),在本档中和奉中一起站在了第一类。
本文作为2021年中考系列的开篇就写到这里。希望本文如开篇所言,能够给各位定位时有所帮助。
这个分析同样是接下去一系列分析的基础。如果各位看的喜欢,想要更多,那么还请多多传播。
感谢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rrFxnaFVVlu1FzHH5xVXw
“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 “全国各物品及劳务价格应照1948年8月19日以前水平冻结。”
“今日外滩中央银行目前,清晨六时即有人守候排队,兑换黄金银币和美钞港币的,分别排列,内以黄金和银元兑换的人最多。有许多人早晨六七时排队,到下午一二时还没有兑到。……问他们兑换的原因,说是:要出钱呀,放在那里犯法,又不会涨,就早些卖掉吧!”
“天下再没有力量比人民力量更大,再没有话比人民的话更正确”。 “人民的事情,只有用人民自己的手可以解决,靠人家是靠不住的,要想将社会翻过身来,非用最大的代价,不能成功!”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蒋太子满脸杀气,他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不敷衍不行啊,要防他下毒手。”
“犬子维屏违法乱纪,是我管教不严,无论蒋先生怎样惩办他,是他咎由自取。不过,我有一个请求,也是今天到会各位的一致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查一查。蒋先生若是不方便,各位同仁和记者先生可随杜某去开开眼界。”
在70天的工作中,我深深感觉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不但没有完成计划和任务,而在若干地方上反加重了上海市民在工作过程中所感受的痛苦。
“各地工厂商号所存储之成品及货品,如不尽量供应市销或超过八一九限价,以居奇论”
“即使(蒋经国)把孔令侃杀了,上海的经济管制也成功不了”。 “关于金圆券,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就是它激怒了中国民众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以致他们群起而攻击国民党政府。 毫无疑问,知识分子知道金圆券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认为这纯粹是愚蠢无知。而像李铭这样的银行家和商人也对政府怀着怨恨和仇视。中产阶级几乎完全破产,因为他们被迫交出唯一的一点储蓄。 店铺老板以金圆券平价出售了他们的货物,结果弄得倾家荡产,至于穷人就更不必提了,你知道中国的穷人总有些装饰品,诸如金戒指之类,但他们也不得不交出这些东西,最后得到的却是一钱不值的纸币。由此,你可以看到金圆券的致命一击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7mlozZzMVRDzUc7bMFxXw
这是仙人JUMP的第334篇原创
1
后台常有网友给我留言问我,跟牛老师感情怎么样,有没有进一步发展,什么时候拍一个牛老师的秘密旅行。
虽然我对一边仰泳一边喝水的牛老师十分敬仰,但你们这么说可就过分了。
硬把我跟牛老师凑CP是绝对不行的,不是说这样太看得起我,主要是太看不起牛老师。
牛老师是一个命中注定要被富婆选中的男人,他的腰只能为钱而弯,而不是为了我。
每当牛顿老师出现的时候,总有人狂刷“牛佛CP!在一起!在一起!”,不禁让我喉头一紧,后门一松。
什么时候胖子和秃子也能组起CP来了?
这种万物皆可CP的现象让我非常疑惑。
一般来说看电影,看漫画,看小说,为里面甜甜得恋爱打call,这也没什么,只不过现在好像只要两个人物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不得不组个CP。
小说组CP,动漫组CP,连续剧组CP,综艺组CP,郭德纲X于谦CP,小夫X胖虎CP,真是想想都要洗眼睛,我眼药水都不够用了。
最让我上头的大概就是川老师X罗老师,这对CP真的是硬核。
能不能整点阳间的东西。
2
CP这个词的全称是“Coupling”,最早诞生于日本ACGN的同人圈,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有夫妻关系或者恋爱关系的两个人。
后来也指动画、影视作品粉丝自行将片中角色配对为同性或异性情侣,有时也泛指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示人物配对的关系。
也常常被用于搭档、组合的泛指。
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随着日本动漫和同人文化进入中国,CP这一概念也在国内开始兴起。
然后就开始有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衍生。
什么官配、逆配对、拆配对、王道配对、弱势配对、下克上配对、并行世界。
只要有人物,就一定有CP。
CP文化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互联网的一种主流文化,并迎来了他的第一波破圈,《仙剑三》。
从《仙剑三》走出来的胡歌与霍建华这对“胡霍CP”,收割了大批流量,别问我为啥是俩男的,我也不知道。
2016年情人节前后两人合体拍摄雪地写真,上演了一波逆向输出。
微博话题热度直逼4个亿。
CP文化正式破圈,但也因此被资本看见。
男的女的不重要,来钱才重要。
3
有热度,就会有流量,有流量就会有资本往上凑。
CP也在资本的青睐下,成为了一种拉流量的方法,一种营销手段。
你们都喜欢磕CP是吧?
那我就让你磕个够。
各种影视剧、综艺、电影从源头上就拿起各种有CP互动的小说开始疯狂改编。
热度即是流量,流量即是钱。
钱可以让人挺直,也可以让人弯曲。
《陈情令》魏无羡和蓝忘机直接生生造出了肖战王一博这对CP顶流。
《妻子的秘密旅行》《幸福三重奏》等各类主打CP的综艺也在近期频频涌现。
甚至还有些剧组、公司在剧都已经拍完了,内容都制作完了,才发现有CP这么个好东西,在剧外和线下疯狂开炒,不管俩人关系如何,只要硬把他们凑在一起,组个cp的名头,热度就能疯涨。
CP营销仿佛一个无所不能的流量收割机,只要有在广告中放上CP中的人物,话题必然上榜,抠门的甚至会只请一个明星再通过水军喊话制造话题蹭CP热度。
有过气女星跟当红男星组CP蹭热度的,有当红男星跟当红男星组CP生造热度的,有素人男友跟网红女友组CP蹭流量的。
一群人天天搞CP,听起来就和群内啥一样。
要不就是直接请CP档来代言,要不就请一个蹭一个,更老江湖的,直接拿自己品牌跟另一个品牌炒CP,真是蹭起热度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各种官方、品牌营销,现场牵线,剧外疯狂撒糖,利用营销疯狂收割热量。
粉丝沉迷磕CP,资本疯狂卖CP,真实的上演了一波你好我好大家好。
千好万好,不如人民币好。
美元很好,欧元也很好。
4
一个很悲伤的事情是,粉丝与大众们之所以吃CP这一套,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单纯又美好的感情,现实中并不存在。
讲真的,都是成年人了,这年头爱谁谁呀。
这些频频撒糖的CP互动,这些主打“甜”的影视剧、综艺,能够爆火,顺势击中无数网络阿姨叔叔粉的内心,根本原因是,他们这些情感互动击中了当下这些处在婚恋焦虑和社交焦虑中的年轻人,对于美好关系的理想化追求。
嘴上爱谁谁,心里嘤嘤嘤。
大家都活在现实中,活在现实就意味着你必须要面对现实。
现实中你不会有那种分隔十年还依然顾念彼此的挚友,你甚至不会有所谓的一生之敌。
你只会有一些关系不咸不淡,许久不曾联系,偶然想起却不知该跟他们说什么的朋友。
甚至你都很少有朋友。
你不会有那种命中注定的恋人,不会那种穿越时空跨过千万年只为追寻你的脚步的忠犬。
你只会在日复一日的恋爱中,看到对方的缺点逐渐盖过优点。
在互相拉扯,彼此折磨后痛定思痛的做出决定,只会在无数次从热恋走向陌路后开始看清生活的真相。
感情是人对美好的寄托和想象。
谁不想要有一个好看好玩又贴心盘靓条顺又多金的人对你忠心不二,满足你对美好感情的一切幻想呢?
可是这样的人并不存在。
就算真的有那样的人存在,运气不好的他还瞎了眼看上了你,但人始终是人,在长时间的互相拉扯之后,那些上厕所不洗手、睡觉打鼾、微信养鱼的缺点都足以把一切的幻想打破。
人的劣根性在感情中一样都少不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聊骚出轨和分手,时间总会让你看清生活感情的真相,但你的这个真相不一定好。
绝对的美好,只存在于虚构的故事里。
现实中,人皆孤独。
可怕的不止是孤独,更是害怕孤独这种情感。
对于孤独的畏惧,导致人们必须在虚幻的作品中寻找那些自己心里渴望的友情和爱情。
借此来短暂的满足一下自己内心的空虚感。
CP这东西本质跟饭圈崇拜偶像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人在虚构的世界中中找寻自己现实中缺失的东西。
“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翻译过来就是,我很孤独,但我也想要爱情和友情,救救我。
但我们真的需要追CP吗?
不,我们需要的只是对抗孤独。
只不过我们羞于承认自己的孤独,我们害怕承认自己孤独。
在这个时代社交过剩的年代,我们都在崇尚社交,人人都想被别人包围,每个人都想成为社交达人,“名媛”两个字是社交场中最高的赞誉。
而那些孤独患者,那些0社交的人,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弱者。
他们把磕CP当做自己唯一的救赎。
只有磕CP的时候,他们才能获得一些些快乐,才能满足自己内心对情感的满足。
他们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自我放弃社交的人。
一个对孤独,对社交,对婚恋无感的“强者”。
一边追着CP,一遍自嘲自己对现实不抱希望。
假装不在意,是因为在意了也没有用。
但没有用,也还是想要。
5
当这种追寻成为普遍现象时,资本就会进场。
活在商业时代的我们,不止是人,也是流量。
你的举动,你的行为,你的喜好,都是流量的指标。
你的喜好可以影响流量,反过来,流量也可以控制你的喜好。
你想要专一不变的爱情?
来看这档夫妻综艺吧。
想要甜甜的初恋?
来看男女偶像搭配搞暧昧。
想看纯纯的友情?
来看这个生死至交双男主苦情剧。
你只需要准备好钱,剩下的交给资本就好了。
从二次元到三次元,从异性到同性,从古装剧到现代剧,从影视设定到真实人设,从人类到各种非人生物甚至商品,万物皆可CP。
而作为流量的你,只要磕就可以了。
一边磕一边去打call,一边磕一边去充会员,一边磕一边去疯狂扫货。
这是我们为你量身打造的CP,你要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你要的炙热滚烫的热爱,你要的生死相交的友情,都在这里。
不就钱嘛,都是为了你最爱的那对CP,有什么不可以的。
充钱就是对他们的支持,磕上了,可就不孤独了呀。
你收获了满足,我们拿了钱。
多好。
你的孤独之下,暗藏商机,CP二字背后,都是生意。
至于你磕完CP之后的空虚,你关上电脑之后的孤独。
那都不重要。
生而为人的感情都不重要,作为流量的指标才最重要。
大家都这么忙,请转账付费。
6
磕CP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人活于世,总要有点寄托和念想,有点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东西。
他们也不过是在虚构的作品和网络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点点希望。
这样的他们,并没有错。
CP文化成为一种主流,也就是说所谓的孤独患者实际上并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
大多数人的孤独,是世界导致的通病。
错的不是磕CP的人。
错的是向他们兜售希望,而又一次次让他们绝望的资本。
炒CP的本质是向这些生活中缺乏希望的人贩售希望。
让他们为了维持这种短暂的希望而不断的花钱。
本来磕CP需要的就是那种自然美好的感情,生编硬造强行配对只为圈钱,就过分了。
天然CP和营销CP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对CP的诞生,是否以圈钱为目的,或者说是否为了圈钱而被先行炒热。
强行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人物刻意拉配对,圈完钱就跑,也不管配对的两个人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火花,圈完钱后,没有利用价值了,才发现这两个人之间甚至血海深仇互相看不顺眼。
而且这种应为商业利益而强行营造的CP,是很容易崩盘的。
不怕你给我假希望,就怕希望变绝望。
不怕你不来,只怕你来过。
就像某些刚做完代言就离婚的明星夫妇、表面上好兄弟私下里互相看不起的基友男星、还有号称天造地设实际上男的出轨,女的养鱼的网红情侣。
你的长久的寄托,到最后发现都是资本的游戏,除了恶心什么也不剩下。
而且比起这种欺骗网友更为恶意的是,资本为了流量从来都是不介意伤害他人的。
有时候甚至会在某些明星已经结婚、有对象的情况下还硬推他出来跟其他明星炒CP。
前脚炒完CP,后脚就官宣跟别人恋爱结婚的例子也不少见。
这里的问题,不仅在于他们把观众当狗遛,还在于他们真实的伤害到了其他人,也就是明星的原配以及那个被强行绑定炒CP最后还可能落得一个小三名头的另一个明星。
对,我说的就是那个前脚上综艺跟人炒CP后脚就跟另一个女性官宣恋爱的某男。
大家都商量好上来磕CP,都是准备吃糖的,偏偏资本一掺和,就变成了你的热脸挨他的冷巴掌。
充完钱贡献完流量后,没有价值的人注定被抛弃。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但生而为人的价值却反而导致我们的天性被人利用。
说到底,CP经济,也不过是一门利用人类内心孤独和对美好的向往的一门生意。
只不过这门生意利用了人心。
我们游走在孤独的深海,向往着希望的微光,但微光背后,有时候并不是希望,而是资本的深渊。
你在凝望深渊的时候。
深渊在盯着你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