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寻江城少一人

遍寻江城少一人

2020年2月18日上午10点54分,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博士因感染新冠病毒,在武汉同济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1岁。

 

刘智明是新冠肺炎肆虐以来,在前线病逝的第一个院长。他救了很多的病人,最终却没人救得了自己。

 

刘智明在一月中旬就已经感染,1月23日被送进ICU,后来一度好转,但在2月14号突然恶化,转到了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区。

 

武昌医院是疫情最开始,就顶上抗疫一线的。它是武汉市首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之一,有床位504张,员工近1000人。

 

1月21号,刘智明的妻子接到丈夫电话,武昌医院作为定点发热医院,要在两天内转移病患,进行改造,接受发热病人。她有点担心,因为丈夫已经低烧一周了。

 

那天下午,刘智明还给同事打了电话,讨论要如何改造医院和收治病人。

 

1月22号,刘智明告诉妻子,送些换洗衣物过去,因为成为定点医院以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短短的一天后,她再次接到电话,被告知丈夫因病毒性肺炎已经进了ICU。

 

那时战役刚刚打响,主流的宣传还是轻症多重症少,传播强度低于SARS。所以医护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二级,并非三级。

 

刘明智正是因此因此感染。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接受白岩松采访时承认:

 

早期存在很多因为防护不到位而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案例。

 

“很多”两个字背后,是惨不忍睹的数字。前方的医护人员,很早就在成建制的倒下了。

 

国家疾控中心截至2月1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有1688名病情严重,而其中的1080人,在武汉。

 

国家疾控中心说,有五位一线的医护人员已经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但有媒体统计,至少已有9名医护人员因新冠肺炎去世了。

 

刘智明就是第九位。

 

前几天,刘院长的武昌医院社区护士柳帆也倒在了抗疫一线。在她去世前,她的父母和弟弟已经因新冠肺炎,先后去世了。

 

刘智明是武汉神经外科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几年前,还入选了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1994年,刘智明从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进入十堰太和医院工作。他身材修长,长相帅气。

 

即便相隔二十多年,他的俊朗依旧让同事印象深刻。这个年轻人外向、热情,朋友很多,常在周末聚会喝酒。他爽朗的性格,此后几十年也没变过。

 

一年后,刘智明被调到了市三院。护士记得,当年常常期待同刘医生一起下病房,因为可以学到很多。

 

他知识渊博,待人也很好,看到护士经常加班,会自掏腰包请她们吃饭。碰到患者纠缠医护时,他会站出来替同事解围。

 

在市三院,他先从急诊科做起,又调入脑外科。作风果断,胆大心细,慢慢地成长为科室主任和领域专家。同时,他又进入医务处,处理行政工作。院里的领导评价他,“非常善于解决复杂问题,难得的人才”。

 

2013年,主管部门把风评甚佳的刘智明调到了武昌医院当副院长。“他是个拼了命工作的人”。

 

一年后,武昌医院从二甲升为三甲。刘智明也正式接任院长。

 

刘智明知道自己染病后,最担心的是接触过的人,叮嘱大家做好防护。

 

万一别人有事,他会很愧疚。

 

我们已经不知道刘智明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只知道他留下医疗预嘱是:

 

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

 

根据前方医生的描述,如果没有层流病房和充足的人力配置,就给危重病人插管,病人很容易受到刺激而咳嗽,气管内的气溶胶和附着物会喷射出来,导致整个病房的污染,从而给医护人员带来高危风险。

 

刘智明院长不愿意这样。

 

2月18日15时,去世三个小时后,刘智明的遗体被送上殡仪馆的车。那座城市已经很久没有办过追悼会了。

他的妻子蔡女士穿着隔离服,就这样目送着丈夫离去。

 

蔡女士也在一线,她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护士长,几乎每天都要在重症区工作7个小时。她给丈夫的微信昵称是:

 

小肚鸡肠老公。

遍寻江城少一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iqudba2Z2_XNFu49uR–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