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 震谷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duyn676rAPAVAu20OOOrw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震谷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duyn676rAPAVAu20OOOrw
大家好
还记得前几天
地主家傻儿子周劼的朋友圈吗?
(点击👆链接查看前情)
原以为他只是在炫耀
可随着他一波又一波朋友圈的流出
比比逐渐咂摸到小周的不凡
于是急速总结了
《体制内男友の七大美德(小周版)》
今天大伙的厅局男友有血有肉嗷!
第1️⃣大美德:乐于助人
公司组建新单位
小周抄起手机就嘎嘎一顿摆拍
并搁朋友圈一通经营张罗
只要是人大的金融研究生
或者是副厅级干部的子女
还是有可能进这个单位的
(周劼、周杰都是一个人,
图为他人截图,所以备注不同)
可这时,有人想利用小周的贴心
试图托他找关系进单位
小周虽没有帮人走后门
但热心的他依旧帮同学看清现实
现在这个世道,不是会读书就行
热心小周苦口婆心
可能是想劝同学少被社会毒打点吧
对他人热情,对家人更是上心
小周的第2️⃣大美德:有孝心
这不,和单位一把手的一顿便饭
就搞定了父亲的副局长职务
为了父亲的仕途,小周还搞到了
150大元一包、买不到的烟
这份孝心就看的比比自愧不如
更别说把父子关系比作历史名人
比比更是拍案叫绝
由孝出发,小周还有第3️⃣大美德:
有担当
小周每天都在励志要更加努力
留更多的财富给下一代人
才算是不负家庭的传承
而这句话
更是成了小周的座右铭
不论走到哪,都不能忘了家
除了心念小家,小周更是不忘大家
这便是第4️⃣大美德:知感恩
在工作有了质的飞越后
小周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
更不是他所服务的人民群众
而是:
没有领导的帮助
怎会有小周的今天?
除了工作上的提点
生活上的照顾小周也铭记在心
即使一顿平常的粗茶淡饭
也要大声说出:
除了领导的帮助
朋友们的关心也让小周动容
言语已无法传达他内心的感激
唯有抱拳才能彰显敬意
再来是第5️⃣大美德:实话实话
小周有事从不藏着掖着
就连某栋房产的门牌号都能公开
就更别说某省委书记的孙子
靠着爷爷写的信调动单位这事
搁电视剧里得拍上个10多集
而小周一条朋友圈就交代清楚咯
害,小周就是性子直,没辙!
有次副省长给小周递了烟
生怕我这种小老百姓有眼不识泰山
小周贴心的在朋友圈
放上了副省长的百度百科
比比真的落泪
小周这么体贴、懂礼貌的厅局男友
怎么会有人忍心黑他?
如果上面几条还不能拿下大伙
小周还有第6️⃣大美德:有上进心
今年1月,小周不负众望
达成了7套房的小目标💪
并在7月通过了研究生考试
如果没有更上一层楼的信念
小周如何借着在家的俩月
就拿下了如此繁杂的考试🤙?
这几年来,小周高强度经营朋友圈
不拖更、不停更,坚持现场实拍
有时更是在20分钟内,连更上百字
这便是比比怎么都学不来的
第7️⃣大美德:坚持不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小周让比比长了见识、开了眼界
原来在体制内工作
不仅得起早贪黑、递烟倒酒
还得承受名下7套房的压力
背负起家族传承的使命
更得捧着手机呱唧发朋友圈报告
小周你可千万嫑断更啊
今年的年度最佳体制内vlogger
我一定怒投你10086票!
被“炫”银行行长已被解聘
值得注意的是,在周劼朋友圈中涉及的人物还包括:
上市公司赣粤高速董事长王国强、江西银行行长罗焱及副行长程宗礼。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赣粤高速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为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现任董事长确实名为王国强,王国强自2018年6月起任赣粤高速的董事长,现年57岁。根据Wind显示,王国强2021年的年薪为77.35万元。
针对周劼一事,江西省赣粤高速董事长王国强回应媒体称,自己与周劼并不相识,他是“儿子同学的同学”,自己曾经到周劼单位办过事情,“可能被他看见过”。
罗焱的履历显示,其2018年加入江西银行,在此之前曾在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任职,在银行业资历颇深。但罗焱已在2021年12月15日被江西银行免去行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
江西银行当时公告显示,罗焱的管理风格及理念与本行业务发展及实际需求不完全一致,故决定与其解聘。
对此,罗焱对免去其上述职务表示了异议。但江西银行法律顾问认为,上述解聘程序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该行章程规定。行长一职空缺后,一直是由董事长陈晓明代为履行职责,直至2022年1月骆小林接任该职位。
除了行长变动,今年以来,江西银行原董事长陈晓明、原副行长徐继红均被调查。
江西国控通报漏洞多
不过,如此迅速的通报,并未平息事态,反而进一步引发一连串质疑。
江西国控集团官网集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经营的全省层级最高、最具有典型性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主营业务为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
还有网友指出,这个调查结果漏洞太多,至少有五个:
通报说:周劼的父亲是四级调研员,母亲是副经理,大伯是委员和工会主席,三伯是副书记,都在交通系统工作。交通系统,作为曾经的“垄断领域”,一大家子都吃这碗饭,还个个都是领导角色,能不能都经得住推敲?会不会存在裙带关系?但这些通报并没说!
通报说:周劼家有6套住房,总面积705㎡,总价654万;2个商铺,82.71㎡,总价191万元。算下来,住房每㎡均价不到9300元,商铺每㎡均价2.3万左右。这价格也就是六线小县城的价格吧?这和周劼说的“别墅”“第7套房”对不上啊?减去房贷,现金592万,这对家庭的压力不算小了,还能天天吃香喝辣、买奢侈品吗?这些通报也没说!
通报说“不存在领导递烟的事情”,这个很难求证:作为下面的公司调查组,你敢去找上面领导核实吗?周劼这时候再傻也不会承认吧?既然如此,那“不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呢?
周劼说他喝的茶叶是20万元一斤,通报说他常去的那家茶叶店最高售价也不过6800元一斤,所以断定是虚荣心所致。但这家茶叶店的茶叶一定就是周劼所说的茶叶吗?这个因果关系成立吗?有没有其他茶叶店、甚至是礼品茶的可能呢?
如果累计周劼这几年的朋友圈,那炫富可是海了去了:吃香喝辣,主任拍马,左手苹果右手华为,不允许当初看不起他的优秀同学进公司……但通报里,这些炫富并没有提及,是没法查证,还是没来得及查证?或者已经证明是事实?
所以,这份通报除了明确驳斥“领导递烟”和“20万茶叶”是假的外,其他炫富要么没提及,要么没辟谣,让人浮想联翩。
周劼炫权炫富,理当提级调查
对此,南都评论也刊文《调查周某炫耀,江西国控已经“权限不足”》。
文章指出:
事实上,光说在当地交通系统俨然盘根错节的周氏家族,其相关人员的入职、升职情况,恐怕也不是一句符合规定就可以搪塞的。而且,在周公子的朋友圈以全名或者以拼音缩写现身的诸多公职人员,也有必要做一个系统的爬梳、调查和回应。“既然都扯出来了,就别再藏着掖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Gdj-bl0fDh-oj4z5NR7xw
周劼的炫官,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我就想他父亲和伯父的职位不会很高,一般真的有背景的,都闷声发大财,不会这么狗腚夹不住枣。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炫耀的时间点,是他刚进入体制内,也就是说,刚感受到当「吏」的便利,尝到权力的滋味,又还不懂权力的门道,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所以迫不及待地炫耀。
后来通报出来,发现他的父亲是正科级,干了一辈子混了个副处非领导职务,两个伯父,都是副处级,但是工会主席这种职位,都知道也是很闲置的。
他炫耀的期间,正好是他刚进入江西交通系统的三个月内。
而他能拿到这样的职位,几乎是他家族动用所有的人脉为他这样的废渣能够尽到的力量。
用《三毛从军记》里的话说,就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把戏,典型的城关镇五巨头。
但是,就是这样的废材,才更可怕,一个小小的吏,就能把这样的人送进系统内,一家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深耕一个系统,盘根错节,多少利益勾连,多少上下其手。
这是交通系统,还有烟草、电信、新闻、教育、电力,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一定有无数的周劼。
这些人,交织成密密麻麻的网,覆盖在每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头上。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劝小镇青年,一定要去大城市。
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去大城市。
因为一旦你退回小镇,你就要跟周劼这样的人竞争。
你就有可能成为二舅。
看到二舅,一下子peace&love,获得了内心平静。
二舅这种人,从他的眼睛就能看出来,他是,聪明人。
二舅这种天才,是怎么被埋没的?
就是被周劼这种人。
看起来二舅这种人,是命运多舛。
但是其实在他的人生,一直有一个周劼。
或者说,一直有无数个周劼,或者王劼、李劼、欧阳劼、司马劼。
在二舅的人生中,这个劼拿走一点二舅的东西,那个劼拿走一点二舅的东西。
他们笑嘻嘻地,无声无息地拿走。
所以二舅才虚付凌云志,二舅没有选择。
所以二舅才孑然一生,一无所有。
二舅的人生中,确实没有大奸大恶,但是,却有着这样无穷无尽的「小把戏」。
一个劼,两个劼,共同构成了二舅的「劫」。
二舅的人生,就是一个普通天才的人生,他要渡劫,他要渡过无数的劫,才能成为一个劼。
在劫难逃。
周劼有句话特别real,「高中同学不少去外省读了好大学的,都回家进了烟草、电网之类的,回家没有着落的,就在北上广深成都」。
多么发人深省,这真的是至理名言。
二舅是什么人?
二舅是失去做题机会的老一辈做题家。
他的一切不幸源自于他的腿,但是他的腿是怎么造成的?
我讲个故事吧,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鼻窦炎,去医院治疗,医生给我的方案是打抗生素,打几个月就能根治,应该是青霉素吧,我不太记得了。
每次打屁股上,打完都特别疼,疼得我走不了路,我妈就把我背回来。
一直打一直不好。
后来我终于忍不了疼了,我拒绝打针,任医生和大夫怎么说也不打针,当然鼻窦炎最终也没有好。
直到大学,我碰到一个同寝室的同学,走路一瘸一拐,不能跑步,也几乎不能参加所有跑跳的运动。
后来才知道,他的腿没有毛病,他就是从小打抗生素,打得臀部一块肌肉萎缩了,所以走路一瘸一拐。
而这个同学的家庭,不说大富之家,但也是已经身价破亿,拥有几个工厂,在几个国家都有码头,并不是二舅这样的农村底层。
后来我查资料才发现,原来这样打抗生素,打得肌肉萎缩,打瘸了的不在少数,学名叫臀肌挛缩,一个典型的症状是翘不起二郎腿。
那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是劫后余生。
是后怕,我当时在寝室对着电脑,身后就是臀部肌肉萎缩的富二代同学,我的后背上冷汗直流。
我真的怕了。
我很庆幸,我怕痛,我不能忍疼,所以我躲开了。
二舅那个视频里歌颂老百姓的单纯美好和强悍,可是我们就是太强悍了,太能忍了。
所以,我能给你的经验就是,疼了就别忍,不要太能忍疼。
周劼是什么人?
周劼的房子,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就像去年湖南长沙炫富的公务员家庭,其实也没有什么。
无非就是,体制内提前掌握一些内部信息,比如交通,你知道哪里修路,哪里规划个车站地铁口,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父母双方都有点职位,光是工资,加上亲戚朋友拆借,前期买到本市规划的核心区的两套好房子,后面就可以滚起来了,三套四套五套,很快的,尤其是南昌房价并不贵。
这也就是县赵们能混到的极限了。
所以你看周劼,刚进体制内还要炫耀,但是后来就炫耀不动了。
所以其实也不用羡慕进了家乡体制内的人,我没有说,这些人有任何正当,也绝不同意就此放过他们,尤其是有二舅这样的人在,他们更谈不上正当。
我只是说,这些人表面上进了国企、当了公务员,而且没有意外,会成为各级的科长、小头目。
但是,这种地方的基层权力的代际继承,也是有天花板的。
北大博士冯军旗的《中县干部》,讲过县级的地方权力,基本被几大家族的亲友网络把持,但是,就是这些关系网络里的人,处级干部的儿子,只能当科长,科长的儿子,多数是不入流的股长,或者副主任科员,只有极少数例外。
用个苏联老笑话就是,将军的儿子为什么当不了元帅?因为元帅也有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一个很特殊的遗产税,现代的推恩令,世袭罔替,但是降级袭爵,权力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继承,但是,都被收了遗产税,儿子不如老子,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我当年的同学中,不乏这样的县赵,日子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滋润,实际上,所谓的幸福感,就是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头两年,在别人狼奔豕突、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一点稳定感。
但是,随后几年,都是被向上升的焦虑和向下滑的恐惧支配,这样的人,大部分现在也都很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除,因为上面的位置就那几个。
怎么说呢?众生皆苦吧,阶层固化是不存在的,真固化就踏实了,上升的通道没有,下滑的深渊可是随时向所有人敞开着。
大城市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不能。
大城市就一定更公平吗?
当然不是,甚至可能更不公平。
但是,大城市的土著真的碍不着你啥,你更多的是跟全国的精英竞争,死在他们手里,你可以甘心,在小城市,死在周劼手里,多少有些不服。
大城市争的多少是块蛋糕,小城市为了一点剩饭打得不要不要的,多少损失脸面。
大城市不是没有周劼,只因为大城市有新的行业,因为新,所以周劼们还没来,来的是周劼的爹,只要这个行业不倒。
20年后,周劼就来了。
等到这些行业发展到小城市,或者在大城市逐渐微利化,经济下行或者发展缓慢,新行业就少了,于是各种周劼就出来了,周劼压着你我,周劼是你也是我。
大城市,你是跟周劼的爹竞争。
输给他们,大不了怪自己没本事。
四舍五入,你也算周劼的爹了。
周劼已经说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我怕你会读书吗,名校研究生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这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社会会教他做人……」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光读书可以飞天,以为是60年代,那个年代读的书真的可以改变一切,我是发自内心佩服读书人」。
你在小城市,不为周劼,即为二舅。
而且我可以说一点,周劼这种人,被逐渐清退是常态,随着他的父母、他的叔叔伯伯逐渐退休,一朝天子一朝臣, 公司和单位来了新的领导,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已。
周劼的一生,一定会遭遇一次或几次这样的事情。
我原来,真的羡慕过那些县赵们的生活,很羡慕那些回家就有稳定工作的周劼们,但是,我真正打拼过以后,我发现拥有的,是他们所不能梦见的。
因为大城市的资源太多,没有人垄断得了,也没有人能吃得下,大城市的新兴产业太多,总有人能坐上新的火箭。
蜗角微名,蝇头微利,英雄富贵自取。
所以我一直劝你们,离开内卷,到处女地去,到新世界去。
我不想你们变成二舅,我也不想你们变成那个周劼。
你们还年轻,你们应该有更好的人生。
去跟世界战个痛快吧,去给自己一个当周劼他爹的机会,去给自己一个人成为人杰的机会。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UbHxazRTxj0X7F1iXjmEQ
2015年,江苏省一位学生高考考出了413分的高分。
那一年,清华大学在江苏省的录取分数线是407分。但这位学生并没有报考清华大学,而是报考了本省的高校东南大学,因为他要学的是这里的王牌专业:
建筑专业。
东南大学是中国建筑类高校的“老八校”之一。它的建筑专业,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行业影响,也给中国建筑学界和房地产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从张开济、吴良镛,再到孟建民、王澍,无论是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还是中国建筑学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名单中,都能寻见东南校友的名字。
不过七年后,2022年的高考,有考生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报考东南大学计算机系没录上,惨遭调剂。被调剂到的,正是建筑系。
也是今年,同为建筑老八校之一的同济大学也在一些省份爆了大冷门。比如在河南,他们的录取名次暴跌4万名,分数从2021年的667分大跳水到今年的564分。跳水最大的专业,也是连续六年在上海软科排名世界第一的:
土木工程。
中国房地产业员工来源最多的两个专业——土木系和建筑系的衰退,其实早有预兆。
2021年,东南大学在招生简章中将土木类工科试验班的专业名改为——智慧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类工科试验班。
高大上的名字,没有改变土木专业的颓势。该实验班在各专业分数线中,稳居倒数前列。
土木类专业排名前三的强校,除了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外,还有清华大学。清华的确最聪明,早在2020年就高瞻远瞩,将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塞进了贫困批和提前批,而且:
不允许跨批次转专业。
没人想得到,二十年前堪称天之骄子的土木系,一夜间就这样走进黑铁时代。
1998年,中国房改开始。同年,同济大学土木建筑类专业几乎所有毕业生:
还没毕业就被各单位要走了。
几十年,中国修建了十几万公里铁路和高速公路,4万公里高速铁路,500多万公里公路,也让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98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64%。
伴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土木工程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认为是中国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被寒门学子视为“钱景”最好、最容易实现阶级跃升的的专业。
蔡子2003年考入同济土木专业。他跟子姨说,在他高考的那个年代,同济土木专业是神一般的存在,在很多省份仅次于清华北大。
一大批同济人纷纷走入房地产业。唐勇、黄俊灿、毛大庆、袁春等同济毕业生摸爬滚打一番后,都在上市房企里担任了核心高管。
就在昨天,同济毕业生吴秉琪和汝海林,就分别被委任为华润置地和旭辉的总裁。
东南和清华的毕业生也是房地产高管辈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毕业的“海之子”张智超如今是中海集团的总裁,清华土木工程毕业的陈序平,也在今年升任了龙湖集团CEO。
但这两年,形势好像起了一些变化。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18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在45%左右。直接就业的人数中,去地产、设计、咨询等非施工类单位的占比是62%。
到了21届,一位同济土木毕业生自己统计,4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有62%的人选择:
继续读研。
一位土木系学生跟我说,往年暑期实习招生人数很多的碧桂园、万科,今年都没有招收实习生。其他大公司的也都缩招了很多,岗位竞争很大,尤其是工程岗,报名人数是其他岗位:
6到10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跌了6.6%;手机出货量同比跌了21.7%;国内旅游收入同比跌了28.2%。但这些行业都没有房地产业波动大:
新房销售6.6万亿,同比下降28.9%。
楼盖了很多,可培养出来的大量工程师们,可都还年轻。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正在路上。
十二年前,中国只有188所高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今年这一数字是:
572所。
但土木系、建筑系的师哥师姐们开始用自己的经历,劝退学弟学妹们。很多人拍自己在工地上吃土的视频,甚至感慨说,再来两次大基建,前二十年培养的工程师,也够用了。
有人研究为什么今年同济的土木在河南爆冷。烂尾楼最多省份的考生和家长们,正用脚投票,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规律。
其实,房企还是有需求的。龙湖一位朋友说,他们招收的名校硕士“仕官生2.0”起薪最高到30w,远高于前几届。但他们部门今年来的“仕官生”干了一个月,就辞了,说自己要:
考公务员。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O4uXonggV9XsnwIcQTW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