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瞎吃维C!!!!

不要瞎吃维C!!!!

在民间,解决问题有三大偏方:多喝热水,吃顿好的,早点睡觉。维C正在成为第四个:

想变美?多吃维C。

身体不好?多吃维C。

感冒了?多吃维C。

抗癌?吃维C!

从治病保健到变美,维C无所不行。甚至连新冠肺炎,也许都能治。

新闻报道,多个团队正在用维C进行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包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彭志勇团队。

不要瞎吃维C!!!!

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不要瞎吃维C!!!!

维C真的有如此神奇功效吗?

维生素中的C位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人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等,其中维C的需要量很大。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8版中给出的维生素参考摄入标准为例,一个普通成年人,维C的平均需要量是100毫克/天,而其他维生素大多都是几毫克/天。[1]

不要瞎吃维C!!!!
不要瞎吃维C!!!!
维C也因为坏血病的历史,成为最为人所知、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是维生素中当仁不让的C位。
那维C到底怎么获取呢?
很多动物和植物能靠葡萄糖自行合成,人只能靠吃
实际上,在很早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似乎还有自行合成维C的能力。比如1亿年前的哺乳动物祖先,从来不会患上坏血病。[2]但在演化的过程中,这项能力逐渐失效了,因为缺失了某些合成维生素必须的基因。所以在人和动植物之间,就形成了维生素传递网络——人从能合成维生素的动植物中获取维生素C。
相比起来,植物性食物为人类提供了绝大部分维C,动物性食物中的维C只有少量。如果按照维C含量,把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按照层次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最佳食物来源、良好食物来源、一般食物来源和稀缺食物来源四个层次[3]:
最佳食物来源:刺梨、鲜枣、猕猴桃等;
良好食物来源:辣椒、苦瓜、柑橘、番茄、绿色叶菜等;
一般食物来源:白菜、西芹、莴笋、南瓜、梨、苹果、香蕉、桃子、樱桃等;
稀缺食物来源:畜禽肉、鱼、蛋、乳等动物性食物。
不要瞎吃维C!!!!
不要瞎吃维C!!!!
天然vs人工
除了吃蔬菜水果和肉类,饱腹的同时获取维生素C外,人还可以直接吃维C制品——人工制造的维C及其衍生品。
虽然人的身体不能通过葡糖糖自发合成维C,但人有脑子和手,可以探析维C的分子结构并人工合成。
1933年左右,英国化学家沃尔特·霍沃思等人第一次成功合成维生素C,霍沃思也在193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4]在这之后,维生素C不再需要通过食用动植物间接获取,人自己就能大量制造了。
目前为止,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维C都是人工合成的。一般而言,常用的合成方式都是发酵制造,按照发酵方式不同又有一段发酵和二段发酵的区别。但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把葡萄糖通过各种化学物质转化为维C。[5]
比如一段发酵法制造维C的过程:
葡萄糖还原制出山梨醇——山梨醇发酵——山梨糖——山梨糖+丙酮——二丙酮山梨糖——加入氯及氢氧化钠氧化——二丙酮古龙酸——溶解在混合的有机溶液中,催化重组出维生素C——提纯。
但在市场的销售话语中,我们经常还能看到一种“天然维C”。在宣传上,也多使用“天然”“来自水果/植物”“人工萃取”的字眼。
这种“天然维C”,实际上也算人工“制造”,只不过方式不一样——来自植物,多为某种含维C量丰富的水果,比如柠檬。通过人工手段,直接提取出植物中已生成的维C。
从植物中提炼的维C和发酵合成的维C,本质上都是维C,分子结构一模一样,理论上,功能作用应该没有区别。
不要瞎吃维C!!!!
维C的分子模型 图片来自wiki
常见的一个论调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维C具有某些活性物质(植物中存在的,比如类黄酮等多酚化合物),能促进维C吸收。在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国外多项研究显示,这种活性并没有体现出多大差别。2013年一篇发表在Nutrients上的实验通过对比奇异果中的天然维生素和等效计量的维C片,在36名被试持续6周的对照试验中,发现这两种维C对人的影响并不大,天然维C中的活性元素在生物利用度中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6]
维C鄙视链
同样都是维C,反映到价格上,区别就大了去了。
有的只卖两三块。
不要瞎吃维C!!!!有的几十上百。
不要瞎吃维C!!!!
两三块的维C基本都是人工合成,几十上百的维C有的是人工合成,有的是从植物中提取。
更大的区别是,前者是药品,有otc标志,有国药准字xxxx的字样,生产过程、标准、监管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方式进行。说明书必须注明名称、成份、用法、不良反应和禁忌事项等。
不要瞎吃维C!!!!
而后者是保健品,生产方式和监管标准都按照食品进行,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xxxxx。因为是保健品,还必须在显眼处注明和药品的区别:不能替代药物,不能治疗疾病等。
功能一样,但又贵管得还没药品严格,所以几十上百块的维C保健品通常都被当作智商税diss,放着两三块的不买,买价格贵了几十倍维C成分更少的简直是脑壳有病。
但这其实可以用价格策略来解释,买贵维C的人也有可能并不是因为人傻钱多。
经济基础和购买需求不同的人,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两三块的维C,价格便宜,味道也十分符合“药品”的身份,难以入口。而保健品维C,加了糖等其他中和口感的成分,甚至还有一些水果味道,比如橘子味等,所以吃起来基本没有不适。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买哪一种维C全看个人需求
成分党,追求性价比,买两三块的。
看重口感且能接受保健品维C在口感等上的溢价,买贵的。
所以别一刀切喷买贵维C的脑残,人家可能只是愿意为口感享受掏钱。
在维C鄙视链条上,毫无疑问,买贵维C的通常都作为智商税收割人群被深深踩在最底下,但站在顶端的并不是那些以为知道一切只买两三块维C的,而是从不瞎买维C的人。
买贵维C——买两三块维C——不瞎买维C
在他们看来,没事儿成天吃维C都是脑抽。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没怀孕没生病对维生素吸收利用率正常),在食物结构均衡的情况下,完全能从食物中就获得充分的维C,根本就不需要再额外买维C补充,两三块钱虽然不怎么多,但也是钱啊。
何况,维C真没那么神奇,预防和治疗癌症、感冒都没有任何证据。长期食用补多了反而会出现严重后果[7]:
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胃炎和胃肠十二指溃疡病情加重;
降低人体免疫力;
加速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
可能会致癌。
所以没事儿真别瞎吃维C,要补,可以,控制在身体所需范围内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8版
2.Vitamins’Old, Old Edge,Carl Zimmer,New York Times,20131209
3.曾翔云.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与膳食保障[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04):52-54.
4、5.维生素C wiki
6.A randomized steady-state bioavailability study of synthetic versus natural (kiwifruit-derived) vitamin C.Carr AC etc,Nutrients. 2013 Sep 17;5(9):3684-95. doi: 10.3390/nu5093684.
7.维生素C,真不是“万能良药”,qq2000,果壳,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500/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2_t7XrynbnVaMKwa5AvDw

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1

 
 
2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35.7,比预期的46还低了10个点。
 
受灾最严重的非制造业PMI更是跌穿了所有人的预期,创下历史新低29.6。对,你没有看错,是惨痛的29.6!
 
这丫的几乎预示着一半的服务业被点了清0键。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更冷的苍生。
 
就在中国“三大战疫”中的湖北省以外各省市以及湖北省除武汉外各地市近几天都出现明显的遏制趋势时,疫情又开始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众多国家抬头。
 
3月2日,韩国新增476例,累计确诊4212例;意大利较前一天增加566例,累计超过1700例;日本最让人担忧,未全面排查的情况下,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0例!
 
下面是人民日报发布的全球疫情动态: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从近几日的数据来看,海外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7天超过国内新增,未来会如何演化,目前地球人都很害怕。
 
没有强有力动员能力;
没有强大的财政血槽;
没有一切听指挥的群众基础;
没有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能力;
没有人管市场商家顺势抢钱;
……
 
面对疫情大敌的进攻,境外确实会让所有人心里产生极度不安。
 
而这种不安情绪正成为既有风险兑现的诱因,上周最先引爆了流动性最好的股市和期货市场。
 
2月24日到28日全球资本市场全面暴跌,道琼斯指数27日下跌近1200点,一周最大跌幅超过4000点。
 
除了11年前雷曼兄弟倒台的那一天没比过,已经是十几年来最惨的一周。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反应全球贸易预期的CRB商品指数,连续往下捶,几乎已经捶到了2016年创下的历史最低点154.85.
 
很多人说,资本市场从来不甩经济基本面,但情绪的风筝上蹿下跳,永远离不开基本面的拉扯,现实没有对错,市场的AB面罢了。
 
又到了喊救命时刻,华尔街的高音喇叭已经开到最大,高盛甚至直接给出这波要跌到7月份的空头声浪。
 
美联储高官连夜开会商讨对策。
 

 

2

 
 
一边是基本面大锤往下砸,一边是巨人们头戴铁锅硬扛。
 
这种窘态恐怕还会持续。
 
美联储3月份降息预期已经100%,只是降50点还是100点的区别,实在不行,大概率还会像2018年那样美联储直接下场购买垃圾债。
 
中国央行直接指导商业银行给中小微的塞钱,其实跟美联储的操盘是一个思路“为濒临躺倒者们紧急输血”,先扛过眼下,以后的事情缓一缓再说。
 
3月1日LPR的转换窗口,也是很明显的给房地产的降杠杆操作,如果明白其中的逻辑,就应该主动去拥抱红利。
 
土耳其泰国意大利等国当局者也都开始直接下场干预,有的禁止做空,有的释放宽松预期,先管起来再说。
 
对于此,不怎么出来的高博士是对的,全球巨人们的操盘其实早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货币政策所能掌控的的范畴。
 
比财政血槽深度的时刻到了。
 
一切就这样摆平了吗?
 
着急忙慌的救市上马,其实一直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性隐忧制约。
 
货币政策失灵。
 
单靠央行直接下场购买短期债的“毒丸操盘”,输送短期的流动性,也只能解决眼下的难堪,长期利率的走低,是长期经济动能的衰退引发的,所以对于长期的改变是几乎为0的。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连续走低,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的时期,扣除通胀,实际利率已经陷入负利率的危险。
 
十年期国债利率和3个月国债利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倒挂,也就是短期利率超过了长期利率。
 
如下图: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3月期和十年期国债利率倒挂一直是经济衰退的先导指标,历史上的日本地产泡沫破裂,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甚至是最近的2018年的四季度暴跌,都伴随着倒挂现象的出现。
 
2020年利率再次倒挂,会是例外吗?
 

 

3

很多人说,不理解长短期利率倒挂的涵义。
 
其实很简单,利率是货币的定价,也是有供求关系决定的,正常情况下经济上行期,对未来预期好,长期利率会自然的高于短期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对资金出借方敢于提供给冒险者的一种鼓励。
 
如果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尤其是像3月期这种短期拆借利率比十年期国债利率还要高,说明市场对未来极度悲观,而且已经陷入到解决短期资金缺失的麻烦里。
 
每一次市场救市,也就是这种短期流动救急的书面表达。
 
好消息是,当局者一定会救,坏消息是,我们已经不像前几次危机那样还处于一个周期性的上升趋势。
 
更可况,我们还有通胀的掣肘。
 
下行周期下的突围,操盘手真的很难,一面要扛着旧包袱不能有闪失;一方面还要从牙缝中省下钱来创造新泡沫。
 
这也是当下对房地产一直发言很谨慎的原因,地产阶段性缓释已经成为不得已的选项。
 
地方政府有充足的动力阶段性突破“房住不炒”,中央为了长远战略利益还要不停的苦口婆心,“别太过,再忍忍”。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苏州放款预售证标准,驻马店放宽公积金贷款,广州限购放松,浙商银行下调首付比例等等事件,都是这种博弈的表相。
 
因为,眼前的坎已经让很多选手手忙脚乱。
 

 

4

 
 
2020年是房地产的阶段性宽松年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但“稳”依然是所有政策的红线。
 
面对经济困境,确实不能让房地产扑街。
 
6月份的就业高峰季马上就要来了,二季度拉经济已经是主要矛盾,对于刚需朋友,还是要尽早上车。
 
要懂时局。
 
2020年2/3季度是一个窗口期。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
 
对于刚需上车这件事情是符合政策的初衷的,楼市4年振荡期,除了为有质量增长换取时间外,扩大此价位刚需上车的体量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刚需才是纯正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利率的下行;
政策的宽松;
开发商还债大年,有动力实质性优惠; 
货币,政策,优惠三大利好叠加,对于刚需朋友确实需要认真下场淘货了。
 
放弃大多数三四线;
全面拥抱一二线主城区;
警惕新区大概念;
公寓不要碰;
老破小反人性胶囊户型不买;
远郊度假盘放弃;
……
 
怎么买?该避那些坑?其实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具体购买的时候,有什么个性话的问题还可以随时在留言区问。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偷懒!
 
大宗低频资产购买,一生也经历不了几回,切记每一次都不能大意。
 
特别是,极度分化的楼市行情里,有相当一部分房子要沦为“不动产”,失去流动性和城市红利溢价,选错的概率还是很大很大的。
 

 

5

 
内外部压力的叠加下,资本市场依然是未来竞争的主要矛盾。
 
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
迈向有质量增长;
巩固供给侧改革的果实;
解决新产业孵化的成本支付问题;
根治旧的债务包袱;
更有面子的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
 
大多数关键的问题都需要,资本市场这个利益场。资本市场自打初生,游戏规则的设定就是为了产业冒险和突围。
 
2020年谨记不要追高,依然是铁律。
 
因为上下折腾的会很频繁,很剧烈,28号的暴跌就是2020年的一次警钟。
 
但个人的观点依然是明确的,回调是好事,这是一个多次回踩基本面的正常博弈。而且就当下的位置来看,每一次暴跌,都酝酿着好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普通极为重要的股指型机会。
 
形势逼人的现实下,改革的节奏大概率会加快,除了兜底的钢筋水泥基建投资之外,5G,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超预期投资将会成为这次疫情的获益者。
 

准备上车!刚需朋友们最后的春天,深思暴跌后的救市玄机 | 米筐原创

 
可以看到几乎在宣布复工的第一天,2月10日上海临港片区的特斯拉工厂就全面复产,超高待遇的表象下,是经济突围的一盘大棋。
 
未来,国外狼群的杀入,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产业链条,还有“鲇鱼效应”所带来的整个产业生态的洗牌。
 
还以特斯拉为例,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意图是,摆脱燃油车赛道的落后束缚,希望能够新能源弯道超车,并保证能源的战略安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外部竞争的倒逼,出现了很多坏蛋骗补的,而且还装样子拿着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当幌子。
 
拿个电动蹦蹦赚补贴的破事儿真是不好意思再提了,丢人。
 
为什么要开放倒逼?
 
某些人,确实伤了国家的心。
 

 

6

 
 
现实所迫,2020的对外开放会进一步加速,疫情这场战役国内会提前见到曙光,在新的产业突围赛道上也会借机迅速加码。
 
对于普通人来讲,重视金融市场将成为战略选择,资本市场依然凶险万分是一直存在的坏消息,会很折腾,但对于投资者来讲,选择其它市场的斩获同样并不会很如意。
 
产业突围有暴富的新进产业网红,也有注册制之后频繁被淘汰出局的失败者,有因为拥抱价值投资的获益者,也有巨大散户出局的受伤者。
 
21号直播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一个数据,也就是到目前为止资本市场中依然有将近20%的散户在拥抱市场后50%的个股。
 
而成熟的资本市场这个数据是不足3%。
 
这个数据大概率会在极度折腾的庚子年大幅修正。
 
这个群体去哪里了?
 
他们被批量消灭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ZUy7QkgZ1BwGo5A6Ev04A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短效口服避孕药无疑是目前比较便利且可靠的避孕手段之一,既帮女性规避了意外怀孕的风险,还能模仿“大姨妈”造访的情景。但是,无论是真假月经,每月都要掉血总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能不能一直吃避孕药、不来月经呢?

 

最近,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即NHS)旗下的性与繁殖健康委员会(FSRH)更新了他们的指南,认为短效避孕药空七天不吃是没有医学意义的,完全可以一直连续吃下去。换言之,短效避孕药所模拟的月经也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多种口服激素短效避孕药 | Ceridwen, Wikimedia Commons

 

“吃21天空7天”这个设计起源太奇葩

 

口服短效避孕药吃21天然后空7天不吃(或者吃7天没激素的安慰剂片)这个设计的起源实在太过奇葩,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但值得再讲一次:当时参与药物研发的有个研究者叫约翰·洛克,是个天主教徒。天主教反对人工避孕,但他还是想说服教会接受这种药,所以把它宣传成了使用人体内已有激素的“天然”避孕方式。恰逢当时他的同事提出了每月停药五天的办法试图缓解早期避孕药的副作用,于是洛克把它也包装成了有“天然”感的规律月经,加入整套方案。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虽然没有排卵,这种避孕药还是模仿了真实的月经周期 | treated.com

 

洛克讨好教会的努力没有成功,教宗几年后声明天主教会只接受安全期避孕法而不允许吃药;所幸这时短效避孕药早已流行开来,教宗的表态没能产生什么波澜。(洛克几年后放弃了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后来短效避孕药的激素配方几经修改,副作用也比当初少了很多,不过每21天空7天的做法也已根深蒂固很多厂商都直接做成21片或者21片药+7片安慰剂一板,甚至直接在上面标记星期几

然而这个做法一直就没有真正充分的医学理由,完全是因为这段历史偶然才显得天经地义。今天大多数医生都认同,连续服药跳过月经是安全的,没有必要坚持每月出血一次。实际上,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连续服药利于缓解疲倦和痛经。

 

NHS:短效避孕药可以一直吃下去

 

现在FSRH的2019年版指南里终于正式声明,空7天的做法没有健康好处,反而有些缺点:这期间的撤退出血(也即它“模拟”的月经)可能会带来痛苦和不便,可能会伴随头疼和情绪波动,而且会降低卵巢抑制的效果,如果前后再漏服就会增加避孕失败的风险。

指南提供了几种替代方案,包括一直连续服药、每次服药63天停7天或者21天停4天,认为这些替代方案都是同等安全有效的。只要是单相的短效避孕药,那就可以直接连续吃,安慰剂片丢掉就行。对于激素贴片或者激素环也同样适用。

换句话说,告别月经终于有了官方指南的正式支持。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把女性身体的支配权还给女性


这在医学上大概不算多大的突破,毕竟停7天的做法本身也依然是安全有效的算不上啥反转,再说有些医生私下建议连续服药已经几十年了。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1. 许多女人吃了大半辈子短效避孕药,却并不知道这个药物方案并非来自现代医学的标准知识和流程,反而是为了考虑社会影响而确立的;

  2. 一个对无数女性躯体产生长期影响的决策,不能从女性自己的需求出发,而被迫受制于男性主导教会的政治考量。医学理论虽然美好,实践里从来都不是“干净”的,处处渗透了历史上的社会文化痕迹;

  3. 现代医学历史并不长,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稍微有点话语权的历史更短,恐怕还有很多这样的历史遗留深藏其中,等待后人去一一拔除。

 

至少我们又迈出了一步。

 

作者:   Ent

编辑: 东风

 

 

一个AI

 

这一次,这个选择交给女性自己做。

转自:果壳 https://mp.weixin.qq.com/s/VBVW8L7llvB60tWS1IaQsw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武汉方舱医院的一个餐饮供应商最近受不了了,跟组织提要求,希望把每人每天130元的标准提高到150元,因为肉价菜价飞涨,他已经颇感吃力,难以为继了。

 

苛刻的人说老板要趁机发国难财,骂声一片。

 

但你要是关注价格,可能能理解老板的不容易。

 

01

最近北京大白菜的批发价,从11月的0.45元/斤,上涨到1.89元/斤,价格提高了四倍之多。

 

这还是批发价,到了终端市场价格更是惊人,家乐福里要卖2.99元一斤,一颗不大的白菜花了15.3元,穷人们直呼,白菜也吃不起了。

 

 

好消息是,这个价格已经比春节期间每斤7元的超高价格回落了很多,那时候一颗白菜60多元,远远超出了一般家庭日常消费的范畴。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统计数据与直观感觉一致。

 

今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5.4%,一般时候CPI也就二点几的水平,如果超过3%,一般会认为有通胀的苗头。但1月份的数据达到了2011年10月以来的新高,物价在春节及疫情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猪肉、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2月份估计也不会太低。

 

白菜的涨幅比较惊人,但在蔬菜里还属于低价商品,平时3-4元/斤的西红柿,现在要6.59,平时2块钱一斤的黄瓜,现在6块钱。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蔬菜价格甚至影响到了日本,这段时间日本蔬菜价格普涨,市民纷纷叫苦,这其中不少是因为中国蔬菜价格的变动导致的:

 

日本2019年进口了186万吨生鲜和冷冻蔬菜,其中约一半为中国产。从中国采购的剥皮洋葱每公斤120日元左右,比春节前上涨三成。

 

中国产的生姜占到日本进口量的大部分,东京市场的批发均价提高了约5%。

 

02

涨价的另一个大头是肉。

 

如果你去超市囤点肉,没个几百块钱真下不来了。

 

猪肉价格在去年秋天开始暴涨,到11月已经比夏天翻了一倍多,中央忍不住投放了冻储肉,猪肉价格终于回落了一些,但是还没跌多少,就碰上春节和这次疫情,又一次开启了上涨趋势。

 

涨幅有多惊人呢?咱们侧面看几个例子。

 

2019年,创造亿万富翁最多的三家公司是谁?答案肯定超过你想象。

 

阿里和小米凭借资本市场的操作排在前两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温氏股份,一个养猪的公司。

 

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富豪榜中,秦英林家族以1173.8亿排在第九,凭借啥呢?他的产业叫牧原股份,河南的养殖公司,去年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了10倍,老板也妥妥当上了河南首富。

 

猪肉价格涨了,却很难快速降下来,这里面几个原因:

 

 

一是猪瘟还无法保证清除干净;

 

二是2019年开始本来就遭遇了猪肉价格上升的周期;

 

三是进口的体量太小指望不上,具体大家可以看猫哥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买肉肉疼,买鸡蛋心疼……背后隐藏超级黑天鹅吗?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现在,即使是街边的菜市场,猪肉也超过四十块钱一斤了,再继续涨下去,真的有可能创出新高。

 

03

农产品里,唯一下降的是禽蛋。

 

最近的这一个多月,对禽类养殖业可谓是暴击三连:

 

鸡苗价格大跌!

 

鸡蛋鸡肉价格大跌!

 

禽类养殖利润大跌(跌至负数)!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鸡苗跌价的原因是在这个春节期间封村封路,养殖场运不进饲料,屠宰场不开门,活禽还禁止运输,养殖户只好成批成批地活埋小鸡,打算先减产不干了,这么一来,鸡苗自然卖不出价格。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养殖户亏得乱七八糟,而我们在菜场里也买不到便宜的鸡肉鸡蛋,目前鸡肉仍在10元/斤左右,这是为啥呢?

 

多出来的都是物流和渠道的的成本,现在,物流费用涨得很疯狂。

 

疫情之下,有的地方直接中断了交通,能进出的地区运输物流成本也出现了暴增,有货运业内人士表示,运输费用暴涨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运输司机的加班费在涨;

 

二是和以往来回都有货可拉不同,目前运输车辆一般只能单程运输,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后,往往空车返回。

 

基本上现在货运费用涨了一倍。

 

有海南的农户说,往年从海南向华中地区运送一车30吨南瓜的运费是1.3万多元,但现在已经涨到2.6万元左右,以至于“卖瓜的收入基本等同于运费”。

 

04

同样尴尬的还有苹果。

 

苹果的零售价格去年年初涨到十几块钱一斤,秋季的时候价格回落到七八块左右,之后就没再继续降。

 

但其实苹果的批发价从夏天开始就一路往下跌: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但为什么我们买的价格还是那么贵呢?

 

运输成本当然是主要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则是果商们在使劲储存苹果: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苹果经历了2018年的囤货与价格大涨后,农户扩产意向很大,加上2019年本身没有像2018年一样遭遇霜冻等天灾,结果获得了大丰收,夏季新果一上市,苹果价格来了一波大跌。

 

在价低量大的情况下,果商开始储藏便宜的新果。

 

除了出于供求关系的考虑,还有一部分果商更关心苹果期货的走势。2017年苹果期货产品面世,2018年苹果就成了“金果”,价格走的可比股市猛多了,2020年因为疫情出现,果商们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一些,万一呢?

 

其他水果的涨价幅度其实也不小,11月的时候4元/斤的哈密瓜,现在8元/斤;去年春节前才卖13元/斤的桂圆,现在超过了20元······

 

眼看着要失去水果自由。现在大量网友在休闲娱乐之余,发现了购买蔬菜水果的新渠道——网络直播。

 

三亚市长东北话直播卖芒果:

 

 

类似的还有广西永福县商贸局长直播卖橘子,衢州市长直播讲解本地栟柑历史,徐闻县长直播示范如何“杀”菠萝······

 

这些领导们改行在网上卖货,成了今年春天的一大奇景,估计也是因为运不出去,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

 

虽然1、2月份的涨价情况比较特殊,但2020年的物价很值得引起注意,积极财政政策和更宽松的货币措施会是接下来的大趋势,水多了难免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这也意味着老百姓更高的生活成本,所以,一旦疫情结束,怎么保增长就是重中之重了,中学生都知道,滞涨是一种最糟糕的状态,也是我们应该极力避免的。

 

该操心物价了!大白菜价格翻4倍,猪肉又涨起来了…..
撰文| 邓瑞杨
头图| Ritomm
排版| Seagull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irBlmjKSejMe8FC9GbbrQ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中国基金报 泰勒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目前除南极洲外六大洲均有确诊患者。截至目前,全球除中国外共6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9000余例。其中,韩国累计确诊4335例、意大利累计确诊1694例、伊朗累计确诊1501例、日本累计确诊980例。

特朗普再一次炮轰美联储

北京时间3月2日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联储行动太慢。德国与其他国家正在向本国经济注入资金。其他央行行动更加激进。出于所有正确的理由,美国应当拥有最低的利率水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使我们处于竞争劣势。我们应该领导而不是跟随!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就在特朗普发话之前,美股剧烈震荡徘徊不前,甚至盘中一度转跌,特朗普炮轰美联储之后,美股直线拉升,截止发稿,道琼斯指数上涨了超500点,三大股指均涨2%!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高盛三天两次调整预期:

预计美联储3月将降息50个基点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表示,他们目前预计美联储本月将下调关键利率50个基点,并会提出与其他央行协同行动的可能性。

高盛三天内两次调整对美联储的决策预期,该行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17-18日的会议上或者之前采取行动。上周五,高盛经济学家的预期是在3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但现在他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放松货币政策。

“风险为下行方向,至少从时间层面来看如此,”Jan Hatzius等高盛经济学家在周日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未来几周以协同方式放松政策的可能性很高,这种情况可能最早在未来这周出现。”

在高盛调整预期的背后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上周五在声明中称,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来支持美国经济,以及中国周六公布的2月制造业活动数据骤降至纪录低点。

“鲍威尔上周五的声明表明,全球央行都在高度关注疫情带来的下行风险,”经济学家表示。“我们猜测他们认为协同行动对信心的影响要大于各自单独行动的影响之和。”

在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在2008年10月采取了联合行动,在那之后,全球央行未再以协同形式降息。

高盛表示,美联储上半年将最终会把主要利率下调100个基点,其此前预期为降息75个基点。

日本国家队也出手

3月2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发表了一份紧急声明,明确表示将采取必要举措来“稳定金融市场”。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2日发表讲话说,央行将通过适当的市场操作和资产收购,向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受上周美股大跌影响,近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5个月来高点,2日上午触及1美元兑107日元高点。日本央行表态后,日元汇率小幅回落,当天东京股市也明显反弹,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终盘上涨0.95%。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自从2016年3月以来,日本央行一直没有通过国债回购协议的方式为市场提供资金,今天这种声明还是第一次出现。上一次发类似声明,还是为了应对英国退欧引发的日本金融市场大幅动荡。

另外,据媒体报道,日本央行在3月2日购买了创纪录的1014亿日元ETF。

上周,日本日经225指数较近期高点累计跌超9.95%,距离跌入修正区间只有一步之遥。2月制造业PMI不仅为连续第10个月处于萎缩区间,创出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长纪录,并且是2016年以来最快的跌速。

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3月2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三大股指均收涨逾3%,沪指收涨逾90点,单日几乎填补上一交易日百点跌幅砸出的大坑。行业指数全线飘红,大基建板块强势领涨,两市成交额连续9日超万亿。北上资金亦一反前期连续净卖出的势头,今日净买入A股逾41.52亿元。

另外,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将澳大利亚股票评级提高至中性,下调韩国和俄罗斯股票评级至中性。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委员会成员感染去世

其母同日因新冠离世

据外媒报道,伊朗卫生部发言人贾汉普尔3月2日在国家电视台宣布,过去24小时伊朗境内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523例,累计确诊1501例,新增12例死亡,累计死亡66例。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另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及多家外媒报道,3月2日上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委员会一名官员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这名官员是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的成员赛义德·穆罕默德·米尔穆罕默迪,现年71岁,当天上午因救治无效在德黑兰一家医院去世。有媒体指出,他是该国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最高级别官员。

据报道,2017年8月,米尔-穆罕默迪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为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米尔-穆罕默迪的母亲,也就是伊朗高级神职人员阿亚图拉赞贾尼的妹妹也在周一(2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此前,多名伊朗高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包括伊朗负责女性和家庭事务的女副总统、伊朗卫生部副部长和五名议员。据伊朗媒体2月29号报道,一名在伊朗2月21号的议会选举中当选的议员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伊朗伊斯兰议会宣布,受疫情影响,伊朗议会2月28号暂时关闭,重开时间另行通知。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由于伊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政府发言人将每周一次的新闻发布会改为在网上举行。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当前伊朗人民和意大利人民遭遇的困难感同身受,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慰问。中方愿根据伊朗方面和意大利方面的需要,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据了解,目前中方已经向伊朗紧急捐赠了一批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医疗设备。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一行5人已于2月29日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

北京时间3月2日晚,伊朗驻华大使馆发布微博表示,伊朗将采取系列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具体包括:

将中国诊疗方案翻译为波斯语向公众发布;

组织30万个小组开展全国入户排查;

全国所有学校停学;

取消包括婚礼和葬礼在内的一切集会;

在公共场所实施体温监测。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日本累计确诊新冠肺炎升至980例

截至日本当地时间3月2日21时,日本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80例,因新冠肺炎死亡累计12人。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3月2日,爱媛县、北海道、神奈川县、新潟县、大阪府等地新确诊18人,在日本国内的日本人和中国游客等累计确诊260例;“钻石公主”号邮轮新确诊1名船员,累计确诊706例;从武汉乘坐包机返回者累计确诊14例。

韩国累计确诊病例达4335例

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6名护士辞职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2日通报,截至当天下午4时,韩国较当天0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3例,累计确诊病例达4335例。


受疫情影响,韩国全国幼儿园和中小学将再推迟两周开学,从3月9日延迟至3月23日。

据韩国《中央日报》1日报道,韩国庆尚北道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但当地一家定点治疗医院,最近却有16名护士集体辞职,理由包括下班晚、没时间照顾孩子等。消息一出,引发巨大舆论争议。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浦项医疗院,2月28日被指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从今天(3月2日)起,整栋住院楼仅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运营时间也调整为早7点到晚11点。

然而,最近却有16名护士要求调到其他医院工作。最终,她们不顾医院挽留,直接递交辞职信开始旷工。这让浦项医疗院的医护人员变得更加紧缺,不得不向韩国护士协会请求支援。


据了解,这些护士辞职的原因,大多是定点医院下班晚、难以照顾孩子等。


16名护士集体辞职的消息传出后,引发巨大争议。网友纷纷指责,“身为白衣天使,竟然不顾病人安危?”“太自私了!”“忍无可忍!”也有网友表示,“很多医院口罩和消毒液都很紧缺,这个时候不能单独强调护士的职业伦理。”

意大利告急

隔离区居民却不戴口罩聚集街头“要自由”

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18时,该国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总人数为1694例,较此前一天新增566例。

这个数字已让意大利成为亚洲以外确诊患者最多的国家。意大利总理孔特3月1日晚签署了新疫情防控法令,规定疫情严重地区暂停集会、竞赛等。此前,他已宣布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与威尼托大区的多座城市开始封城隔离,约5万名居民待在家中,不能外出。

就在意大利疫情防控正吃紧的时刻,上述封城隔离的城镇中竟然有一些居民不戴口罩,走上广场,手里举着横幅,要求政府“归还自由”。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感染人数快速攀升导致该国医疗资源日趋紧张,目前已有伦巴第和皮埃尔蒙特两个大区宣布计划征召已退休医护人员来应对疫情。

除此之外,米兰市将对一家原军用医院进行改造,用于安置即将痊愈的轻症患者,以解决医院床位不足的问题。

相比之下,威尼托大区沃镇民众不戴口罩“要自由”的行为令人很无可奈何。

在意大利,连卫生部长罗伯托·斯佩兰萨都不提倡全民戴口罩。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据科技杂志《连线》意大利版报道,斯佩兰萨此前在与欧洲各国部长的有关峰会上曾强调说,针对新冠病毒的举措应该由科学家来决定,而不是政客。

他表示,在议会上戴口罩是“不科学的,就像让每个人都戴口罩也是不科学的”。

2月26日,意大利力量党议员马特奥·奥索就曾因为戴着口罩进入议会而受到攻击。他戴口罩被质疑无用且会加剧恐慌。

忍无可忍,在发言时,他情绪激动、火力全开。

马特奥直言:“疯了!真的疯了!”“我戴口罩并不妨碍任何人,我是在自我防御,因为免疫系统功能不好。”

接着,他脱掉口罩对大家说,他去过三个疫区,戴口罩是为大家安全着想,“如果你们是聪明人,也应该早点戴上口罩”。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没医生处方就不需戴口罩”“避免贴面礼”

法国2名市长确诊,卢浮宫闭馆

当地时间3月1日16时,法国卫生部公布最近新冠肺炎数据称,法国新增30例,累计确诊共130例,其中治愈12例,重症9例,死亡2例。

据法国《世界报》3月2日报道,在3月1日公布的确诊数字中,有72人属于聚集性感染。目前法国共有12个大区报告了确诊病例,其中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大区、奥佛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上法兰西大区的病例数超过十例。

刚刚,特朗普又怒了:美联储行动太慢!美股瞬间直线拉升,日本国家队砸1000亿救市,A股要成为避险资产?

为抗击疫情,法国卫生部宣布,将取消国土范围内所有封闭环境中超过5000人的大型活动,卢浮宫等旅游机构开始闭门谢客。

2月2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防控新冠病毒对策。法国卫生部长奥利维尔·维兰(Olivier Véran)宣布,取消全国5000多人以上的室内聚会,建议大家勤洗手,在没生病时不必戴口罩,如果没有医生开具的处方,没有人需要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瓦兹省和萨瓦省的两名市长于同日确诊新冠肺炎,系欧洲首次有政府官员确诊。与此同时,法国海外省首现三例确诊病例。

据法新社3月2日消息,欧盟将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级别由“中等”提升至“高(级别)”。

不多说了,继续祝福A股周二大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RpdxAPvFGTMWdxRx97e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