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已现】外省新冠数据追踪

首先给出数据表。说明一下,本文中的数据来源均为各级卫健委官网。

【曙光已现】外省新冠数据追踪

这里我必须不厌其烦的再解释一次数据逻辑:现在几乎所有的省外新增病例,都是有武汉旅居史的病患A,传染给亲密接触者B。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案例形式。然后,再传播给非亲密接触的C的案例,非常稀少,公开报道出来的那极少数的几例,每次都引起轩然大波,被当成是病毒连续人传人的案例,引起医学界极大的关注,但最后都因为证据不足而没有了下文。也就是说,至今为止,在现在省外已有的的五千余宗确诊病例(这个样本量已经足够大了)中,非亲密接触者C是极其稀少的存在,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传染力表现一直非常有限(国家疾控中心正式给出的人际传播指数为2.2,显著低于非典病毒的3),一直都没能建立起连续传播的链条

以上海为例(上海卫健委相关报道网址:http://wsjkw.sh.gov.cn/xwfb/20200201/809d75a1c91c4f799e3dbd2f8098430e.html),截至2月1日中午12时,上海总共确诊169例,其中A108例B59例,怀疑为C的仅2例,并且也没有确凿证据。

要知道所谓武汉500万人(这中间潜伏着极少量的A)回乡过年,是从12月底开始的,一直持续到1月23日(当时春运事实上已经结束)湖北封省。在这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已经足够他们自己发病,传播给B,以及非亲密接触者C了。但是至今为止,C的存在都极其稀罕,这是至今为止最耐人寻味的事。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国家疾控中心给出的人际传播系数是对的,是成立的,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就是比非典弱。现在之所以新冠病例总数上超过了当年的非典,乃是因为另一个原因:新冠病毒极低的重症率死亡率。病患的表现普遍并不严重,无意间在亲人之间形成传播,然后大部分又自愈了。现在我们穷举国之力寻找A和B,于是将那些症状非常轻且大多原本可以自愈的家属病例都找了出来,因此病例总数会显得比较大。如此而已。

湖北省内现在的数据严重失真,挤成一锅粥的各种感冒发烧病人相互混杂,在恐慌之下拼命挤兑医疗资源,各自的治疗也不充分,并且极易形成交叉感染,小病也被挤兑成大病。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湖北省的新冠重症率为17.2%(1562/9074),死亡率为3.2%(294/9074),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此前曾经大声疾呼不要封城的我,面对这种数据,实在是心痛到无以言表。封省之后资源无法实现合理调配,因此湖北省内目前的情况窘迫不堪,根据此前湖北各地发布的核酸检验结果数据来看,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案例比例一直在20%左右,这意味着八成左右的医疗资源长期处于被挤兑状态。而省外大量严阵以待的医疗资源,则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基于湖北封省至少还要持续10天以上的现实情况,湖北目前的医疗挤兑现象继续下去的话,堪称灾难,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考虑到湖北与湖南、河南和安徽接壤,从武汉发车去往这三个省省会,四个小时的车程已经足够了。对湖北省内肺炎患者来说,七天都拖了,再拖四个小时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的建议的是:立刻启动三省援鄂救护行动。湖南、河南与安徽,每天各向湖北发出一百部救护车,各自接回一百名高度疑似病人。回来之后再各自予以确诊及对症治疗。即便病患中的确诊率可能不高,没关系,同样治好了再送回湖北。这样的行动只要持续两天,湖北的老百姓人心安定下来,医疗挤兑现象终止,秩序恢复,整个湖北的重症率与死亡率,也会迅速下降,恢复到与全国水平相一致。

而在湖北省外,患者普遍能够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重症率和死亡率统统都非常之低,并且还在继续下降之中。截至2月1日的数据,省外的重症率已经只有10.5%(普通肺炎也有15%的重症率啊同学们),死亡率更是只有0.19%。就这种数据而言,让国人闻之色变的新冠病毒,已经比冬季发作的普通感冒还要弱了。毕竟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冬季感冒一直以来都是老年群体的重要死因。现在这样的数据摆出来,简直都要让人怀疑人生:就这样的杀伤力,难道真的不是一种普通的感冒病毒吗?

更关键的是,根据C不存在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做合理推理:B一直没有向外形成传播,A同样也只具备在亲密接触者之间进行传播的能力。根据新冠病毒潜伏期7-14天的特征,从1月23日开始算,A的传播能力最早在1月30日会结束,最迟也不会超过2月7日。也就是说,最早从1月30日开始,新增确诊量就会开始显著下降!湖北省内的数据目前不可信,但是如果湖北省外的数据体现出了这个特征,那就能够与这个推理形成极强的相互印证,说明曙光已经到来。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回头看最顶上的表格。湖北省外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1月30日达到峰值的762人之后,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并已连续两天下降,2月1日的数据只有669人,较峰值的降幅达到12.2%。这种数据表现,恰好与C不存在的逻辑前提形成了完美的印证!就目前的趋势来说,只要接下来2月2日的省外新增确诊数据出来(每天的数据都是隔天早上由各省卫健委官网发布),依然维持下降趋势的话,那就是连续三天下降,趋势也就能够最终确定:这场新型感冒,最迟也就是在2月7日之前,就能够走向全面结束了。

在本文的最后,我衷心的希望,这种举全国之力,以湖北封省、各地纷纷自封为代价,来应对一场新型感冒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一次了!毕竟,双黄连口服液,喝下去是会直接进到脑水里的,晃一晃头,咕嘟咕嘟响,就好像在说不要了不要了一样!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FPXjpVQCe94zsXQMGLHRg

武汉一线医生给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的紧急建议

编辑 | 棈蕙子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教授,奥派经济学家夏明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奥派经济学家朱海就先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汪其昌先生
华夏人寿四川分公司  2019 MDRT 会员奥派学者吴蓉女士
奥派学者李四君女士
北京圆道智库理事长刘轩华先生
联名呼吁:
现在武汉最关键的问题,是把所有不能住院但已确诊或疑似的患者集中起来!
切断传染源!
 
武汉的夏明教授:据我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所知,现在仍有不少已确诊或大量疑似患者仍不能入院!仍在外面四处求医!他们非常无助!但他们非常危险!
 

现在武汉最关键的问题,是把所有已确诊或疑似的患者集中起来!切断传染源!

 

但据我所知,现在仍有不少已确诊或大量疑似患者仍不能入院!仍在外面四处求医!他们非常无助!但他们非常危险!

 

 

十万火急!武汉一线医生给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的紧急建议

现在的关键是要引起政府部门高度的重视!双管齐下:一方面建设新的医院;叧一方面采取断然措施,迅速把这些疑似患者集中起来!

 

若在延迟,病毒会持续传播,建再多的医院也没有用!

以下是一位武汉第一线的医生发给我的建议,要我向中央政府提的建议,内容与理由如下(他本人不愿吐露名字)。

非常务实,非常中肯!

武汉医生建议摘录如下:

医生的逻辑和防疫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医生要治好每个人,但防疫是尽量少发病,尽量少一点死亡。

现在这种局面,有可能救每一个人么?理性一点说,不可能的。不可能在每个人身上用尽医疗资源像平时那样尽力抢救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老百姓理解不了,也不可能理性地看待牺牲。以为医生是万能的,医院住进去了就没事了,怎么可能?

说实话,这个病得了,大多数简单治疗就可以,比如统一收留在酒店里隔起来,统一给药,因为都是口服的很简单,统一供应吃饭。

我那天都说了,很多小饭馆都要倒闭了,这下就应该发动他们去做盒饭,这样隔离病人是相对低廉的价格达到目的,完全免去全家隔离还要买菜做饭的问题,也免去了饭店进了好多年货都要坏在店里的担心。

然后,只需要派很少几个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挨个统计体温,一旦发现有病情急剧变化就立即联系定点医院就医,因为医院有呼吸机,而宾馆没有。

这样的好处是与在医院里是一样的,当然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救活,但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效能。(偷偷告诉您,我们医院收了很多疑似的关系户,这些人根本不需要住院,但是他们的关系不是我们医院得罪的起的。

把所有疑似病人隔离起来,才能最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只有把疑似病人都隔离起来,医院的其他科室也才能正常运作,因为老百姓不会因为冠状病毒出现就不得别的病了。

现在我们医院的其他工作几乎处于一种半停滞的状态,正常的手术做不了,因为无法分辨是否疑似,也确诊不了,所以所有手术要按最高级别防护。

这样一台手术下来成本极高,而且大量防护用品用在防控一线(里面也有很多浪费的),所以普通手术除非救命都几乎停摆了,那么问题来了,肿瘤病人有可能这样子就转移了,骨折的就畸形愈合了,怎么办?

病人受累,医患矛盾一定愈演愈烈。因此,我强烈建议政府:立即启动把空置的酒店变成特殊情况下收容所,避免疫情还在蔓延。

 

夏明教授呼吁:

这医生提的建议,虽不是很完善,但思路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市场原则的!

 

 

十万火急!武汉一线医生给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的紧急建议

十万火急!盼大家集体呼吁!引起政府重视!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p2Of_LDHFoFd-nQt6MljmQ

被鄂A0260W碾压得粉碎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今天,湖北省红十字会对于物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向大家道歉了,并且表示:

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相较于昨天的那则说明,今天的说明显然上了一个档次,态度诚恳、用词精准到位,执笔者当年的申论成绩一定是个优秀。

被鄂A0260W碾压得粉碎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但就在这则说明的同一天,上游新闻的记者在湖北省红十字会的仓库后门,拍摄到了下面这段视频:

被鄂A0260W碾压得粉碎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当武汉的医护人员靠自制口罩抗击疫情的时候、在厦门的市民靠摇号才能买口罩的时候、在全球的中国人都在为武汉搜集募捐口罩的时候。

视频中的这位带着工作证的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将一整箱3M口罩放进了这辆牌照为鄂A0260W的公务用车的后备箱里。

如果说鄂A0260W的司机在面对镜头时,还有一丝羞愧的话,看看那位拎着公文包的的同志不屑的眼神,以及那句不耐烦的:“怎么了?!”

关于3M口罩的用途,老实巴交的司机说:“给领导配的。”

被鄂A0260W碾压得粉碎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抗击疫情很危险,给领导配口罩,老百姓没意见。但领导用的口罩,是不是应该由市政府直接购买?

或者,就算是现在外面买不到,需要由红十字会来配给,那是不是要走个程序、列入清单,再进行一下公示?

而这箱从仓库后门拎出来塞进公务用车后备箱的3M口罩走了上述的程序吗?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忍不住会猜想,如果鄂A0260W的领导可以这么领,那是不是鄂A0260X或者鄂A0260Y的公务用车也可以这么领。

如果就这么对待社会公众捐赠的物资,那湖北省红十字会在道歉说明所说的:“将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认真整改,进一步压实责任、转变作风”,岂不又成了一句空话?

作为一名法律人,忍不住想要提醒这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有一条罪名叫做:

挪用特定款物罪

而你们所保管的这些用于抗击疫情的物资,正属于这条法律所保护的物资,希望你们心里能有点数。

当然,湖北省红十字会在今天的骚操作远不止“后门领口罩”这一件事。

就在今天下午,深入到红十字会仓库进行现场直播的央视新媒体记者,被现场的保安给轰了出去。

1300万人正在观看的直播啊,就这么被掐了!

难怪有人感慨,连巴西毒枭的仓库央视记者都进去了,没想到在红十字会的仓库被轰了出来。

就在这场直播的过程中,澎湃新闻的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彩蛋:

前来领取物资的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昨天领到了2件防护服。

是的,你没有看错,整个科室只领到了2件防护服。

你看,协和医院的这位工作人员在镜头面前伸出了2根手指,只可惜不是胜利的手势,而只是说明自己科室昨天所领到的物资。

被鄂A0260W碾压得粉碎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

当然,今天还有一则新闻,让国人震惊。一位日本负责从武汉撤侨的官员,因为被国内批评撤侨工作不力,今天跳楼自杀谢罪了。

真的是万万没想到,这场疫情里第一个谢罪自杀的官员竟然是个日本人。

说这话,不是说自杀谢罪就好。而是在看完这则新闻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视频里那位拎着公文包的同志的眼神,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也许,明天湖北省红十字会还会再出一则关于这箱3M口罩的情况的说明。

但起码在今天,湖北省红十字会的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被鄂A0260W碾压的粉碎,消逝在汽车的尾气里。

最后一句:湖北省消防的弟兄们,要盯紧这个仓库,多去检查检查啊。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ts4v6aSPrL26DVt6dm63-A

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武汉红十字会官网截图/图)
全文共3412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在物资发放这块,不会说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所有的分配由卫健委和防控指挥部来决定。”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敬奕步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龚柔善

责任编辑 | 张玥

2020年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首次公布了本次疫情暴发以来接收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随之迅速陷入舆论漩涡。
连侠客岛亦发文指出:
公众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当然有——前段时间,官方要求所有援助物资都汇总到红会统一调配,但实际运行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红会或者慈善机构的能力范围,造成援助物资流通的“肠梗阻”,这种供需矛盾尖锐,不解决更待何时?
此次引起争议的是,红十字会于官方网站发布的《物资使用情况公布(一)》显示,协和医院(全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得了3000个口罩,折算金额1.2万元。
而武汉仁爱医院和武汉天佑医院(全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一共获得了36000个N95口罩,折算金额36万元。
官方资料显示,武汉天佑医院属国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现有职工1200多人,是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设置的61家发热门诊之一。武汉仁爱医院则是一所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的二级综合医院,目前拥有卫技人才268人。该院不在武汉市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之列。
而协和医院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现有职工8000余人。协和医院属本次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之一,亦是湖北省市联合医疗救治专家所驻地之一。
作为收治疫病患者主力军的协和医院,为何只分得区区3000个口罩?
1月31日,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二十余个公开的协和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联系电话,但所有接通的电话都以不便回答、记者应联系医院宣传部门为由,拒绝了采访。而协和医院宣传部的电话始终占线。
1月31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在一片质疑声中,发布了《关于“N95口罩36000个”接收和使用情况更正说明》。
该说明指出,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应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该说明还显示: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南方周末记者随后致电武汉天佑医院和武汉仁爱医院。连续两次,武汉仁爱医院的电话刚接通就被挂断了。天佑医院则表示,记者采访应找相关部门,但拒绝告知“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
据上游新闻报道,1月31日下午,武汉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公开回应称,“1月23日,武汉确定了7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接收发热病人,之后我们医院就不再接收。但我们还是需要口罩,医院还有70个病人在住院。”
熊怡祥表示,医院需要口罩,但买不到。1月22日,仁爱医院面向社会求助口罩支援,无果。1月24日,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求援,无果。1月26日,医院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求援,于次日领到了1.8万个KN95口罩。
仁爱医院还公开了所领取口罩的使用情况。公告显示,该院目前在院医护人员280人,加上住院病人、陪同家属等,每日合计需2400只口罩。于湖北省红十字会领取的这批口罩,大约可消耗7天。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公布捐赠物资使用情况的湖北省红十字会,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留下了记者的联系方式,称随后会联系记者。截至发稿,南方周末记者未收到回复。
同样深陷质疑的,还有武汉市红十字会。
2020年1月31日,南方周末记者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官方电话,表明了记者身份后,与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有了如下对话。
南方周末:1月30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官方微博“博爱江城”当天首次公布的接受社会捐赠物资拨付情况中,为什么没有协和医院?该条微博已于31日编辑更改

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职能是接受社会的捐赠,但是它没有权力去决定物资的发放和分配。在物资发放这块,不会说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所有的分配由卫健委和防控指挥部来决定。

红十字会这么多年来一直受很多人的误解,它的社会公信力有人质疑。当然我们本身的工作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们目前只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至于物资怎么分配,我们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负责收,甚至很多仓库都已经满了。分给谁?分多少?怎么分?我们都只能按照卫健委的指示,某某医院给多少。
南方周末:你们现在的工作情况如何?
工作人员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很混乱。昨天还有人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在武汉红十字会卸货的现场,她(一个带着口罩的女性)说,现在所有的社区医院都可以到红十字会来领救灾物资,导致昨天晚上我们红十字会的电话全部爆棚——因为各个社区都开着证明材料,要来红十字会领东西。
南方周末:她是你们的工作人员吗?
工作人员我们工作人员不可能下达这种指示。我们这里的路本来就很窄,所有的社区医院都开着车来领物资,不是乱套了吗?我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辨她的消息来源和动机是什么,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现在很多员工都是通宵上班。
南方周末:有消息称,武汉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捐赠物资都堆积在汉阳国际博览中心,东西很多,但没人来搬。是真的吗?
工作人员真的,汉阳国际博览中心是我们的一个仓库。
南方周末:为什么放在那儿,没有人去拿?
工作人员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南方周末:你们不能请人搬吗?
工作人员我们搬走?搬到哪里去呢?搬给医院?我们没有权力下发给医院。比如说卫健委说今天拿十万个口罩出来,同济(医院)多少、协和(医院)多少,我们只能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分配。我们不能去组织这些东西。
南方周末:现在的援助工作有什么难点?
工作人员我代表个人观点,想说一个情况。现在是个非常时期,国家这种救灾物资属于特殊物资,被政府管控。但是有个问题,以前,所有医院的物资都是买的,现在大部分都是捐献,就意味着这段时间内,所有的医院物资会越来越紧张,所有的原材料、口罩、手套会越来越贵。以前医院是可以买的,现在买不到了,怎么办?而且外面的物资想运到某个地方,运不到。为什么运不到?在很多地方,因为救灾物资不允许出境,或者不允许接收。
南方周末:不是有绿色通道吗?
工作人员如果是救灾物资、捐赠物资,是可以走绿色通道。但比如说,某个医院想买十万个口罩,买不了。为什么买不了?因为它过不来。
南方周末:现在物资只能以捐赠的形式到达武汉?
工作人员对,目前所有的物流都走特殊绿色通道,但以前传统的通道被打乱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事实。我们希望借助政府和媒体的力量缓解我们的压力,解决正常的物流问题,正常的买卖也能够帮助疫情的控制。
我希望,各个部门能够真正地正视这个事情,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中间环节。能以达到目的为宗旨,以降低灾情、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前提的情况下,我们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只要对降低灾情有所帮助的政策和行为,政府机关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就像你问我那一句,为什么你们不能发物资?这是因为卫健委我们管不了,我们不承担分配的任务。
但你要说,物资捐到你那里去了,你怎么不管?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确实我们和卫健委、疾控中心、医院之间存在协调的问题,这个衔接协调不通畅,每到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关卡,在灾情发生面前,这是不正常的。我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把这个事情尽快达到效率最大化。
南方周末:据“博爱江城”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28日24:00,武汉市红十字会累计收到社会捐款3.987亿元,目前拨付指挥部5391.46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为什么拨款这么慢?
工作人员我们只能管收款,不能管发钱,发多发少往往不是红十字会能够决定的,我们只是中间部门,是执行部门。
南方周末:你们把收款情况汇报上去,再由卫健委和指挥部来决定如何使用?
工作人员对,拨多少和给谁拨。除非是定向捐赠的话,我们会快一点,比如说某某单位想捐给医院5万元。
南方周末:武汉红十字会之后是否会公布款项使用明细?
工作人员任何一个单位不可能不透明不公开,我相信红十字会这次一定会公开透明处理,但是目前有难度,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处理。今天还有人质疑红十字会的公告日期写错了。我们承认工作的疏忽,越忙越容易疏忽,我们确实太忙了。
南方周末:款项明细会在稍晚的时候披露吗?
工作人员对,可能在疫情结束或者得到控制之后,肯定对每一个捐款者有一个负责的交代。
最后,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能够解决正常的物流问题,缓解我们的压力,目前有很多的民间组织、正常买卖,他们也能够帮助疫情的控制,只要是对控制疫情有所帮助的行为,我们都应该去支持,而不是去给他设置阻碍。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LyZtMNH87vnDwPNPymYHg

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

海外专家首先开始发炮:

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

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

武汉病毒所所长你有难了。老公是武汉大学副校长舒院士(1967年)。王延轶38岁任正厅级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1981年)。说!你们是真爱吗?

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网络“科技暴民”开始攻打武汉病毒所,这次你家锅底都被掀翻了!

武汉病毒所和上海药物所共同发现双黄连能治病毒,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吗?

小编注:本次病毒绝非武汉病毒所流出之病毒。只是提醒我们的有些人,不要任人唯亲。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FIFjSoI9T9JQGaHhNo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