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灾难,从来都是一个民族的试金石。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到了中国大部分的省份,把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卷了进来。
在危机面前,普通中国人的表现,可圈可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惊人的团结和力量。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武汉作为这次疫情的中心,受灾程度遥遥领先于全国,普通武汉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他们,是中国人的一个缩影。 

1

这次的疫情,医护人员是冲锋在第一线的,而武汉的医护人员,则冲锋在一线的一线。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并不简单。
在武汉东西湖人民医院,在最危险的科室,医生们按最顶级的防护标准,日复一日的在紧张工作。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面对无孔不入的病毒,哪怕是最顶级的防护措施,也不敢说自己一定万无一失,毕竟医院的病毒密度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发生了“万一”,那该怎么办。
这名武汉的医生回答记者: 

万一的话,我相信我的同事会救我的。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这些不惧生死,奋不顾身的武汉医生,加班加点,日夜轮转。
因为过度疲惫,他们躺在地上和衣而睡。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这个除夕夜,他们终身难忘,我们也终身难忘。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一位奋战在一线,过年无法回家的医生,给女儿录了段视频,让她在家安心过年,后面的同事还在帮忙比划着“爱心”。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一位86岁的老专家,早已退休在家,瘫痪在床。
面对这次疫情前线人手不足的情况,他主动请缨,坐着轮椅前来医院出诊。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说一辈子我为了什么,不就为了病人嘛。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下面这名武汉小护士的微博,还给我们科普了一个知识点,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都是“紧急避难人员”。
而医生和护士,则属于“非紧急避难人员”。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感恩武汉的医护人员,感恩全国的医护人员。
没有你们的负重前行,哪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很多武汉的普通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意愿,希望自己能帮到前线的医护人员。
但是医学这个事情太专业了,病毒面前人海战术是没有用的,普通人上前线只能是添乱。
所以普通的武汉人,只能通过其他的手段,来支持前线。 

2

武汉火神山医院,大量的普通施工人员,就近召集,连夜入场。
他们同样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权利,加班加点,为前线的战士,打造最新的装备。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普通武汉人能做的,还不止于此。
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大量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坚守岗位。
他们在疫区走街串巷,冒着极大的风险,放弃在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疫情战争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目前在武汉坚持工作的每一个外卖小哥和快递员,都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在战争中,前线和后勤,一样重要。
同样值得赞扬的还有武汉各小区下面的便利店,他们不加价,不限量,只靠一层口罩保护自己,和大量的顾客接触,冒巨大的风险,为维持社会物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满满的货架,给了我们巨大的安全感。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前线冲锋的医护人员很伟大,做好城市后勤的工作人员也很伟大。
而更多的武汉普通人,他们有力无处使,有心无处用,想帮忙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但他们,同样也很伟大。 

3

武汉,是这次全国第一个封城的地区。
人口达千万的城市封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在古代爆发瘟疫,你要封城,必须动用军队堵住城门,否则不可能有人听你的。
但是这次武汉的封城,我们看到了武汉人惊人的配合,完全没有出动军队的必要。
千万人口级别的封城,没有引发任何的骚乱。
国道、省道、县道,每一个路口仅有数名防疫人员和一道简易路障维持秩序,但没有发生一例冲卡行为。
也就是说,仅靠一道行政令和一些穿防疫服的普通工作人员,武汉就完成人类史上首次千万人口级别的封城。
没有任何冲突,也没有动用任何军队。
上千万的武汉人,牺牲自己回家团聚的权利,完全配合政府的每一道行政令,只为了早日消灭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武汉之内,不给其他地区的同胞带来麻烦。
近千万武汉人自愿留在疫区,在封城行政令颁布后无一例强行冲卡。
武汉人的这种精神和付出的牺牲,难道不值得赞扬么? 
普通人能做的,其实也只能有这么多了。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自封在家数天之后,武汉人都快被憋疯了。
这些帮不上忙,最普通的武汉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昨天晚上8点,在民间的自发组织下,武汉三镇的小区,都响起了国歌。
而随后武汉人自发的合唱,则让人更加的热泪盈眶。 

我知道有人在纠结安全的事情。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回应中新网记者表示: 

武汉当地普通百姓开窗唱歌没有问题,本应保持室内开窗通风,但不建议居家隔离的患者开窗,更应做好消毒和隔离措施。

如果还能戴上口罩,那就更万无一失了。
这次的武汉大合唱,振奋了整个武汉,也振奋了整个中国。
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武汉人通过歌声表达出的朴素情感,让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
别说中华民族,这次的病毒,甚至连武汉都打不垮。 

瘟疫降临后,那些普通武汉人的点点滴滴

每一个武汉人,都深沉的爱着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
如今的武汉,静悄悄的,就像一位熟睡的病人。
长江日报的一位记者,在武汉街头进行直播时,面对本应车水马龙,如今却空无一人的道路,突然情绪失控,在镜头前数度哽咽,嘴里反复的说着: 

武汉快点好起来。

武汉生病了。
但每一个武汉人都在齐心协力的努力,希望早日治好她。
这次的疫情只会带给武汉一样东西。
那就是更加团结。
整个中国,也是一样。
一位孩子问妈妈:

我戴了口罩,是不是就能变成大明星?

妈妈回答她:

等不用戴口罩的时候,所有中国人,都是大明星。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sFki0Ud78mjiJpFDiNNmQ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真正的差别,都不在表面”

前段时间有篇热文,叫《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真实差距》。

大意讲月薪1万的人和月薪10万的人,收入相差不止10倍,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滚越大。

该文引用了网上的一则段子: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具体文章我不贴了,得出的结论无非还是心灵鸡汤的老三样:

没钱很焦虑,大佬怎么说,坚持努力啊。

这种文章颇有过去时尚杂志里那种“月薪3000的编辑教你过月薪3万生活”的感觉。稍微了解一点的人,或者已经达到文中作者所说月薪10万的人,都不会这么来讲话。

首先,该文作者有个基本错误,月薪10万并不是说你拿到手就有10万块钱,你还要算扣税。

收入越高你会发现,税这个东西真的很恐怖。

以上海为例,如果你的公司不偷税漏税,社保交金给你交足,那么当你月薪1万的时候,新税法后扣税完差不多是8000多块(如下图)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当你月薪10万的时候,扣完税后的工资可不是简单的乘以10倍得到81350了,而是70350(如下图):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薪资越高,后面扣的税越狠。

那么如果按照税后收入10万来计算,税前应该是多少工资呢?

差不多是155000(如下图)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155000的月薪,如果按照一年12个月的年薪来算,就是186万.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如果不论股份与分红,单算工资的话,往多了说,这是一家大型公司全国总经理的水平;往少了说,这是跨国公司中国区CEO的水平。

这样的人,和月薪1万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首先,是工作职能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不需要对公司的生存负责。但月薪10万的人,必须对此负责。

税后月薪能拿到10万的人,担负的更多是无形的责任和精神压力。比如销售指标有没有达成,客户回款及不及时,员工管理到不到位,新业务线发展得好不好。每一项拿出来,都能写成厚厚的一本书。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员工的世界其实更简单更单纯。最起码,只用管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用去担心几十号几百号人吃不吃得上饭的问题。

经济形势不好,几千万的客户说掉就掉,对月薪1万的人有什么影响吗?

基本没有。

大不了换一家公司跳槽,继续干月薪1万的活儿。

但对总经理级别的人会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年底这个窟窿还不补上,他大概率会被调走或者辞退,然后在接下来几个月甚至半年里都找不到工作。

这种辞退真的是雷厉风行,不留一点情面。

我知道一个国际广告集团的中国区CEO,因为业绩不好是怎么被开除的呢?

早上到办公室打开邮箱,一封来自国外总部的辞退信就赫然摆在邮件列表里。中午收拾东西,下午就直接走人。据说后来他一年时间都赋闲在家,找不到新工作。

而即使想办法去补业绩的窟窿,也会经历焦虑,迷茫甚至抑郁。因为他不仅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要对下面的员工负责。这时的压力就会以几十几百的倍数暴增。

当工作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家庭势必就会失衡。

什么几个月不见自己的孩子,在飞机上呆的时间比回家都多,这都是家常便饭。最后再和身体健康问题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定时炸弹。

社会新闻里那些跳楼的CEO,自杀的总经理,就是这种焦虑积累到顶端的爆发。

所以这些人每天思考的,不是鸡汤大号们说的,“思维如何提升”,“眼界如何开拓”,“拒绝短期快乐”。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一看就是没干过的人说出来的话。

同样也不是网上抄来那些成功大佬的金句名言,那都是经过小编美化包装过的说辞,给大佬立人设用的,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月薪10万的人,思考的都是很实际的、能对公司现在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东西,比如:

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有什么问题,人员架构是否合理?

竞争对手有什么新动作,对我们构成威胁了吗?

怎么看待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

公司长期的财务计划是什么,资源投入的短期目标又是什么?

公司未来的风险在哪里?如果长期亏损,应该如何止损?

你只有亲自运营过一个组织,亲自核算过ROI,亲自开除过员工,亲自开拓过客户,才会知道这些问题都不是看几篇文章,听几次讲座,上几次课就能弄明白的。

这都是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加上自我总结,持续改进,然后变成你思维上的提升,开始指引接下来新的行动,最后反映为你职位和回报上的增长。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其次,是社会关系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只用在职场社交上处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部门同事搞好关系,听从老板的指示即可。只要你懂基本的做人道理,过得舒服一点问题没有。

可月薪10万的人不一样,他们每天面对的是360度刀山火海。

下属,同事,老板,同行,客户,供应商,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还有媒体……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处理好这些关系那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让你和公司满盘皆输。

客户不给你结款,供应商撂挑子说不干,同行挖你的核心员工,政府一纸公文叫你关门,Global 总部发邮件要你开人,媒体曝光你公司的黑料……

每一件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情。

处理好它们需要思考谋略,调动资源,平衡利益,制定计划…… 这过程可比写代码做PPT什么的难多了。你得考虑全面,小心计算,不断做情景推演,不断寻找收益最高、风险最低的方案。

而且你时不时还得赔上自己的脸面、依赖自己的情商,必要时还得做一堆表面功夫,说一堆违心的话。

你看,我光写出来这些都觉得好烦好复杂。真正做起来,没个十几二十年的功力,这种事能处理地好吗?

不信你看看现在的OFO,年轻的戴威焦头烂额吧。

在我还是职场菜鸟的时候,曾参与处理过一家知名品牌的危机公关事件。当时“315晚会”曝光了产品的故障问题,险些酿成大祸。

这事情那时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事后媒体的报道,当年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差不多会造成4亿欧元的损失。

新闻曝光一出,瞬间我们的工作群就炸开了锅。随后,客户中国区的大老板,各大区的销售总监,市场和公关部的老大,还有我的老板们,深夜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驱车赶到公司,2小时后所有人齐刷刷坐在了会议室里。

我听着大佬们各种唇枪舌剑,一下子列举出七八个危机公关的方案,随后马上又毙掉了一堆,我记录的速度还比不上他们思考的速度。

在最终确定了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后,老板们迅速安排任务。负责公关的同事开始草拟声明,联系媒体;负责渠道的同事开始联系各区经销商,搜集问题产品信息;负责售后的同事开始制定产品召回计划,计算召回成本…… 最后所有人一直弄到凌晨4点多。

5个小时之后,第二天早上9点一则官方声明正式公布,随后详细的顾客补偿计划陆续放出,媒体报道也迅速跟进,有条不紊地将这次重大危机化险为夷。

这次事件除了让我学到许多,最深的感受就是人家老板坐这个位置拿这么多钱是有道理的啊!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不只是钱

最后,是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考虑的问题都是“执行层”,月薪10万的人考虑的问题都是“战略层”。

执行层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呢?

零星碎片化,不成体系。但能专注在一件小事上,把它做到极致。

举个例子。

不知道大家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旅游景点卖的一些手工艺品,比如陶瓷,刺绣,彩绘,丝巾等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在当地都见过许多做得非常精致的手工艺品,价格也很公道。它们既有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做得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

但这些手工艺品都有个共性问题,就是出了本地就几乎没人知道,更不会有人慕名来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做这些手工艺品的人,大多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有的可能世世代代都在研究怎么把一块丝巾做得精致考究,足以媲美国际大牌。但他们并没有去想,这块丝巾是不是可以变成一项产业,成为人尽皆知的产品。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只做执行的“手艺人”。

而拥有战略层思维的人就不一样。

他们想问题会自然地从全局角度出发,从价值链的上下游开始思考。

当他们看到一块丝巾时,脑海里想的并不是我该如何把丝巾做得更精美,而是我如何去构建一个包含生产、销售、推广的商业系统,让这块丝巾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变成一种消费趋势。

比如这块丝巾的品牌怎么去定位?怎么运用互联网去包装和宣传?如何让人一眼就记住它的特色?如何与当地政府合作去建立生产供应链……

这叫构建生态运转系统,也就是战略层思维。

它和执行层思维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对“价值”两个字的理解。

拿做蛋糕来比喻。

执行层思维的人思考的,是把一块10英寸的蛋糕做到极致美味;而战略层思维的人思考的,是保证口味还不错的情况下,把一块10英寸的蛋糕做到20英寸,30英寸,甚至50英寸。

前者看重的,是提升单一“价值”的含金量,是一块蛋糕的味道;后者看重的,是尽可能用低的成本把“价值”进行规模化复制,是如何把蛋糕越做越大。

这两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最后能铺开做大的,往往是第二种人。

说白了,这是一种对顶层业务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他们关注的往往不是“创新”,而是“复制”。是我怎么把一个好不容易验证成功的系统模式,套用到别的地方来产生更多的价值,也就是把“蛋糕”做大。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热衷于投资并购,搭建平台,而不是自己闷头单干。

学会把零星碎片化的思维,通过搭配、串联、合并、逐步向体系化发展,构建一套可以复制的“方法论”出来。这是月薪10万的人会去考虑的问题。

比如某种商业模式,某项专利发明,某类爆款套路等等,这才是高价值的东西。

就像大家都觉得小米的手机厉害。但其实小米光卖手机硬件是亏钱的。它真正的现金牛业务是互联网增值服务,是搭载在手机上的各种广告、App、游戏、还有产品生态链。

小米先用价廉物美的手机抢夺市场,然后再在硬件体系上开发更多的软件服务来赚钱。

这是小米的商业模式。

想清楚这些,才有资格去拿高薪。而真正做到这些,薪水对于他们而言,反而并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人,差的地方有三点:

1. 工作职能的巨大差别;

2. 社会关系的巨大差别;

3. 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

希望能对各位有些许启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FFCuVH7w8-pRMk4txNpAA

武汉市长周先旺接受央视采访

127日,武汉市长周先旺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第一次披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武汉市长接受央视采访时确实话里有话

 

被问到信息披露是否及时时,周先旺说:这一次疫情信息披露不及时,各方面对我们不满意。前面这个披露的不及时,这一点大家要理解,因为它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传染病防治法,它必须依法披露,作为地方政府,我获得这个信息以后,授权以后,我才能披露,所以这一点在当时很多不理解。后来,国务院20号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属地负责,我们的工作就主动多了。这之后在很多强硬的措施上,不是慢半拍,是硬了半拍。

 

武汉市长接受央视采访时确实话里有话

很多人说,周先关于疫情披露不及时的回应话里有话。仔细分析,确实是话里有话。

 

周先旺的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武汉早就知道疫情,之所以没有及时发布,是因为当时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权力发布。后来被授权了,才果断处置起来了。

 

这些话里有话的话,还是让人有疑惑。如果周先旺说的是真的,那武汉市的有些行为就更无法解释了。

 

如果武汉的疫情武汉的书记市长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因为权限问题没有及时向社会发布,那为什么疑似疫源地的华南海鲜市场一直到1月1日才关闭但后面有一段时间还一直允许人员进出呢?

 

如果武汉的疫情武汉的书记市长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因为权限问题没有及时向社会发布,那么1月18日武汉百步亭社区4万家庭办的万人宴为什么还能举办呢?

 

公布疫情的权限没有,封闭疑似疫源地、取消大规模聚餐的权限武汉难道也没有?如果明知疫情严重还批准这种活动,那就是对武汉人民的渎职失职。

 

武汉没有权限公布疫情,后面有两种选择:第一,如实上报,向上级建议积极应对、及时公布,内部限制所有大型活动,减少人群聚集;第二,反正没有权限公布,我们也不上报,也不管,平时怎么样现在继续怎么样。

 

那么,武汉掌握疫情后有没有向湖北省和国家报告呢?

 

我们再看看,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召开之后,湖北省委书记和省长还在21日晚上参加了新春团拜会,有些演员已经在发烧带病演出,省委书记和省长还批准搞这种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是不是渎职失职?当然,他们也亲自去看了演出,我很难判断他们究竟是不是知道疫情的严重程度。

 

湖北省长王晓东在1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新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后,我们感到非常痛心,非常内疚,也非常自责。不知他内疚自责的是什么,是接到了武汉的报告没有重视还是没有接到报告不清楚疫情严重程度失职渎职呢?

 

周先旺的话反倒是很清楚,明知疫情严重,但仅仅是因为没有权限发布所以没有及时公布,但随后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大家有没有觉得,周先旺的一席话是在公开自首。

 

周先旺接受央视专访还说:千万人口的城市采取封城,历史上没有,在历史上会留下骂名,只要有利于阻断疾病的控制、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书记马国强说了,因为关门最后要问责,我们承担什么责任都可以,我们革职以谢天下都可以。

 

采访结束,周先旺很自信地对记者说,对自己刚才的采访表现打80分。


从周先旺的上述言论,大家应该基本能判断,武汉市长周先旺和市委书记马国强已经做好了将来被处分处理的心理准备了。

2020128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Zz_xizhdhJOIy0qwCrTJQ

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

一个习惯于遗忘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而面对一个并不遥远的SARS之战,过早地遗忘不仅不该,甚至危险。

稳了。

1月28日,在今天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医管局局长介绍,目前共4130位医护人员抵达湖北开展工作,到今晚,将有6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湖北,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奋战。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这6000来自祖国各地专业医护人员抵达的背后,意味着武汉一度被挤兑崩溃的医疗系统将完全恢复,也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饱和式防御网将正式建成。

疫情最新:确诊4629例 治愈71例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1月27日0时至24时,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1291例,其中武汉市新增892例,这一突然蹿高的数据,备受公众关注。1月28日,武汉市卫健委对外发布信息,对此进行了解释。
武汉市卫健委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要求在武汉市得到进一步落实,随着发热患者筛查关口前移、发热门诊24小时应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加快检测等措施推进,效果正在显现。

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

卫生应急办公室发布了新型肺炎的最新通报:27日,30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71例,新增疑似病例2077例。梳理1月20日以来的全国(不含港澳台)疫情通报,发现新增疑似病例数在27日首次出现下降。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谈了他对疫情的最新看法。
钟南山: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很难绝对地估计。不过我想应该在一周或者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
钟南山:科学家正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中间贮主,2019的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但中间贮主尚未明确。
钟南山:医院除了配备传染病专家,还要配备重症方面的专家。单纯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有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更好地抢救病人。
钟南山:发热仍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
钟南山:10到14天是一个很好的隔离观察期,潜伏期过去了,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也就没病,不会因为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但排查的措施不能停。
钟南山: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钟南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有针对性的药物,但是科研和医学工作者已经想了不少的解决办法,再加上现在生命支持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死亡率肯定会再降低的。
钟南山:应对疫情要抓住两个要害,一个是早发现,一个就是早隔离。这两条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钟南山:武汉本来说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
   第四版诊疗方案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

国家卫建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①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②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③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④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源性达85%。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的9个事实,你一定要知道!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小贴士

头痛、流鼻涕、咳嗽、喉咙痛怎么办?如何判断是否发热?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图了解↓↓↓

今夜,已有6000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稳了。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新增数首次下降!钟南山对疫情做出重要判断。

今天,国家疾控中心正式发布了《2019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给出一个文件全文链接地址,供有兴趣阅读全文的同学阅读: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772463.html),毫无疑问,以国家疾控中心的权威地位,这份报告就是以后指导整个肺炎防控工作的政策出发点。我直接给出结论吧:这是一份乐观的报告,新型肺炎的严重程度大致类似于一种程度较重的流感,且后续防治措施的严厉程度也未超过应对一场流感的程度。下面是主要内容摘录,括号内的内容是解析:

1、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一周后恢复。

(这不需要解释吧?)

2、目前发现的病例年龄中位数为 49 岁,15 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不到 0.6%有基础性疾病、年龄大的患者容易发生重症和死亡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结论,死者主要是老弱病人!事实上,这就是本次肺炎毒性较弱的证据。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开报道的信息,武汉前期被感染的医生到今天都已痊愈出院。非典的杀伤基本上是不区分男女老少的,医生中招后的死亡率同样高得吓人。

目前这样的病例数据情况,已经在官方层面上作出了正式宣告:病毒毒性远较非典病毒为弱。)

3、目前初步数据提示重症肺炎比例约16.8%(461/2744),死亡率3%;已经在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中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也有隐性感染证据,因此推测重症肺炎比例应该低于 16.4%,病死率也会低于 3%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很多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稀里糊涂的按照流感的治法也给治好了。这意味着两件事,第一、治疗难度不大;第二、还有大量的未被发现的基数可以作为分母,从而拉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4、目前证据提示该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际传播指数(R0)在 2~3 之间

(这意味着其传染性低于非典病毒的传播指数3,与第二点相结合,就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性与传播性均弱于非典病毒。这恰恰不符合之前大众疯传的所谓本次病毒的毒性虽然弱于非典病毒但其传染性远超非典病毒的扯淡传言。我再强调一次,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性与传播性均弱于非典病毒,更加类似于一种稍微强力一点的流感病毒。

5、目前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病在潜伏期内有传染性

(看清楚这句话!这几天媒体疯狂传播这种病毒在潜伏期内也能传染的胡扯八道,到底是想干嘛!能不能具备一点科学精神?能不能相信官方结论?)

6、最后的应对措施方面,我就不复制了,我直接总结吧。主要就是进行社区动员,居委会干部下到每家每户进行检查督查,鼓励居民和志愿者一起参与,以及鼓励轻症病人在家自我隔离。

整体来说,这种应对措施与应对一场强力流感也没啥区别。在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启用这种社区动员模式,意味着绝没有进一步的封城计划,更没有上升到军管的意思。

至于鼓励志愿者参加,也意味着病毒的危害性有限,不需要跟非典时期似的,严禁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参与防控体系。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视点、证券时报、界面新闻  数据吐槽中心 等媒体报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AGECXTTqZqJFenNm4nA2w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执笔/无影刀&鸽子刀

台湾当局针对武汉疫情的一轮操作,让很多人瞠目结舌。

刀哥最初还以为是假消息,经过一再求证,居然是真的。在台湾,有人把刀哥心里的话说出来了:台湾当局这样干,还有人性吗?

1

大年三十当天,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在脸书上称,台湾口罩将停止出口一个月,优先供应岛内使用。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台湾相关部门发布的口罩禁出口一个月的公告。

这条脸书推文的下面,拍手称赞的声音不少,很多人感谢“苏院长”优先保障了了岛内民生。

下面有评论说,不出口口罩显然是针对对岸,但这样显得不人道,不如特殊时期用特殊办法,出口印有“中华民国国旗”的口罩,看对岸要不要咯。

还有人留言说,疫情蔓延,光禁止出口口罩怎么行,必须不让武汉人来台,阻挡病毒传播,甚至让大陆人都不要来台。

这个“主意”,台湾“行政院”看来是听进去了,在接下来的年初一和年初二,苏贞昌在脸书公布了升级的应对措施。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1月25日台湾“行政院”公布的措施(上),1月26日“升级”举措(下)。

这些强制措施被变成了口号、标语一样的文字,还被画了重点。这些举措,基本上是拒绝了所有中国大陆的游客。

就在这条贴文下面,有台湾人表达不满说,不光要管住大陆游客,还有那些台商,他们回台湾也让我们受惊,政府应该管住那些台商。

在疫情面前,台湾采用的是“一刀切”模式。

快速加码的措施让有些游客措手不及。有报道说,当局突然宣布特定旅客禁止入境,而当时有一些陆客已经在飞机上了,他们在落地后被禁止入境。

其中一名旅客实在气不过,在机场痛斥“台湾没有人情味”。这本是人之常情,但相关片段被人违规拍下后,见诸报章。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这是什么鬼话?(报道来自台媒“自由时报”)

一些台媒的报道重点在于,这名游客说话时没带口罩,让台湾边检人员很烦恼。台媒甚至抱怨,这些陆客抵台并禁止入境,让机场“充满肉球”,“形同一个大瘟疫区”。

2

当然,对于“苏院长”禁止出口口罩的言论,岛内也有不少批评声。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台湾名嘴黄智贤(资料图)

台湾名嘴黄智贤很快批评说,不久之前,澳洲大火,台湾捐赠10万个N95口罩,现在武汉抗疫物资短缺,我们台湾却禁止出口,“这是怎样没有人性、泯灭良心的政权”“这是人做得出来的事吗”……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国民党“立委”蔡正元很快也斥责说,没有见过蔡英文、苏贞昌那么“笨”的政客,这样做等于丧失国际舆论支持。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台湾明星范玮琪就此事在自己的脸书小号上爆了粗口,说禁止口罩出口是一件低俗、没人格的臭流氓行为,说苏贞昌是“狗官”,“泯灭人性”。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这条吐槽的贴文被台湾网友挖出,然后贴到PTT论坛示众,这让范玮琪付出了说真话的代价,一批拥护苏贞昌的网友涌入大骂。

这逼着范玮琪不得不在今天删除贴文,并在自己的官方主页道歉。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但细看道歉文可以看出,她为自己爆粗口、情绪性的字眼道了歉,但却没有对苏贞昌和其政策的指责道歉。

就连大小S也卷入了这场风波。

大S在日本买了一万个口罩捐赠给武汉,她还说,“当人类有难,应该放下仇恨,互相帮助,而不是见死不救、火上加油!”

小S在微博说,“恨,比病毒还可怕”。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这些在我们看来温情的字眼,却让台湾一些人气炸了,有人责难说,大小S的表现教会自己,那就是很多你以为的人,其实并不值得崇拜。

不得不说,一些台湾政客和民众这次的表现有些令人寒心。

对于台湾到底缺不缺口罩的问题,也引发不少讨论。

事实上,早在22日,苏贞昌就在脸书上说,口罩管够,根本不用抢买。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但2天后,就开始禁止出口。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名嘴黄智贤在脸书上算了一笔账,她说台湾每天最高可以生产244万副口罩,但台湾人每天的日常需求仅为133万副,这些数据苏贞昌之前也在脸书上公开提及过。

而每天多出90万副口罩,就算极度恐慌,也不会短缺。多出的那些不出口,黄智贤问道,这是要“喂狗吃吗”?

直到现在,苏贞昌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此外,当然也有人为了证明台湾禁止口罩出口有“正当性”,用各种办法论证。

有网军不断煽动台湾口罩“不够用”,禁止出口一个月,一人也只能分四片。另一边,当局又不断释出消息说,口罩肯定“够用”。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还有一篇文章称,大陆不谅解台湾的做法,所以要算笔账。以一般口罩(非N95口罩)为例,2019年台湾出口了171109894

片,出口到中国大陆的只占1.1%(如下图)。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台湾 2019 年出口一般口罩到各地的数量(片数)比例

同样是2019年,台湾进口的一般口罩是431975833片,其中92.33%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所以看一下,2019年台湾卖给中国大陆的口罩只有1853675 片,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口罩却达到398857219片。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台湾 2019 年进口一般口罩片数比例

该文得出结论,现在中国大陆遇到疫情,所以口罩肯定会自用,而不是出口,那么台湾的口罩肯定不够用了,所以要禁止出口啊。

逻辑满分!!

但大陆长时间里一直出口给你口罩,现在稍微有点困难,你就关上大门,几个意思?

3

在武汉疫情发酵的过程中,台湾除了想要紧紧“保护”住自己外,还有一些人想要横敲一笔。

比如蔡英文,她就在讲话中不断提及,世卫组织不该因为“政治因素”排除台湾。言下之意,现在正是把台湾纳入WHO的好机会。

蔡英文竟然还指责大陆在疫情防治方面的做法。

还有台北市长柯文哲。媒体问他对台湾禁止口罩出口怎么看。

他说,必须理性务实一点,要先知道台湾口罩库存量及生产量有多少,不然也是可趁机“大捞一笔”。

原来,柯市长也惦记着这笔国难财。

在刀哥的印象里,台湾当局曾不断声言,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以前,很多大陆游客去台湾,也会觉得台湾人善良、热情,台湾社会充满温情。

其实大陆人一直都还记得,汶川地震之后,台湾方面向中国大陆援助70.5亿元台币(约合12.1亿人民币),包括来自政府官方的20亿,民间捐款50.5亿元台币。

在台湾遇到地震等灾难后,中国大陆也多次伸出援手。

这勾勒出大陆、台湾这些年相互扶持、支持的轮廓。

但似乎,这些年来,台湾从当局到社会,对大陆的种种做法,让我们离上述印象越来越远。

原因为何?这些年台当局和“独”派政客不断“改变现状”,煽动岛内民众对大陆的对立情绪,宣称中国大陆“打压”,台湾要“抗争”等等。

从当局官方的表态到实际的行动,也给民众做出了“示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或许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些台媒在报道时,从来都只说大陆的不好,大陆出台的各种“惠台”政策,透过他们的纸笔和话语,就变成了“别有用心”。

在这种氛围下,提到大陆,一些人就会充满戒心,也很难想起原先两岸关系正常时,曾有过相互扶持、温情脉脉的时光。

无论如何,患难见真情,这次,台湾当局送出的种种“情意”,我们会好好细品。

如此对待武汉疫情,台湾当局还有人性吗?

(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SK-XGcyyfm4wCkNvmUE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