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5RRK4RT-SwAwvYXRUcQ6w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5RRK4RT-SwAwvYXRUcQ6w
全球大放水叠加经济复苏启动催生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商品牛市,时隔一年,这轮超级行情非但没有回归常态,反而愈演愈烈。2月下旬春节刚过,中信证券喊出铜价12000美元/吨,彼时伦敦铜标价8000多,兜兜转转一度站上10000美元,叹为观止。
一周前中澳暂停经济对话刺激铁矿石期货拉出一个涨停,带动其他工业材料全线飙涨,随之而来的是国常会连续点名大宗商品涨价,要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调控、监管一出手,大宗商品集体回调。
截至今日,黑色系商品大幅跳水,铁矿石期货从5月12日的高点跌下来超过20%,动力煤期货尤其惨烈,回撤幅度达到25%,除粮食期货外都走出了节后A股的行情。
狂欢落幕?商品牛市还能不能继续?高通胀的担忧会不会引发更大的崩盘?
搞清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逻辑,这些问题并不难回答。
1
2
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8IcE0AXWiqfO78R9wVI9A
如今很多老人都会实行一种养老方式,那就是抱团养老,因为抱团养老不用麻烦子女,自己也过得舒心省事,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每天开开心心的,也能够安心的度过晚年。
但是抱团养老这个方式真的可靠吗?五位老人抱团养老才两个月就散伙了,67岁的阿姨自述:“现实太残酷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qucImIP3AAUrvmxLjYojg
我曾经从几位朋友那里听过他们对左晖的评价,比起这个时代的许多企业家,左晖在企业家和投资者群体中,确实是少有的受人尊重的。一位企业家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员工,有相对长远的目标而不为眼前小利所动,都是获得好评价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其实还有许多人在骂链家,在骂左晖,他们骂的其实不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位企业家,而是他们在二手房交易和租房交易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公,以及他们对某些城市房价的无奈。即便年入百万的人,在一次性缴纳几十万元的二手房交易佣金的时候,也丝毫感觉不到什么叫服务,什么叫合理。
什么才是“难而正确的事”,在二手房交易和租房市场这个行当里,什么才是“难而正确的事”,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吃左晖去世流量的自媒体、新媒体,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除了重复一些已经报道出来的商业故事以外,对整个问题的成因或可能解决的方案,其实没有多少思考。
在写我的看法之前,我要先讲一句,那些吃左晖去世流量的自媒体、新媒体,其实非常令人恶心。昨天,某位房地产新媒体大V,直接披露了左晖去世的原因,这是个人隐私,越是把对方当朋友的人,越会重视这些隐私。哪怕行业内小范围知道,但披露给大众,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顺带给北戴河某个楼盘打广告,人血馒头这么好吃?
在黑中介满天飞的年代,左晖带领链家重塑房地产中介行业,让购房者、租房者可以找到“真房源”和其他“真信息”,并且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算不算一个好故事?当然算。尽管现在佣金不低、自如的问题那么多,但现在好还是退回黑中介的时代好?当然是现在好。
然后呢?房地产中介机构真的没有导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加速上涨?那些所谓的“真房源”和“真信息”真值得每个买房人花十几万、几十万去承担?所以自始至终就没有其他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十几年来,唯有蔡洪平“非改革红利”这五个字,让我反复琢磨、思考。每一个互联网化的线上平台,都可以从这个五个字去思考来龙去脉。
比起黑中介时代,链家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房源信息的真实性,包括房屋地址、面积、户型、层高、使用权性质、建筑年代等关键信息。在商业媒体来看,链家最大的护城河就是这套真实房源数据库。一个全国性的房产资源数据库,由一家私人企业在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搜集整理,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创举。
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信息,本来是在哪里的呢?
如果不是因为多年前,我曾在一个二线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回答不了。现在各位读者随我换一个视角,我们来看看这些信息本来是怎么产生的,存放在何处。
首先,我们讲一个法律概念,叫做房屋产权登记。买过房的人都知道,签购房合同并不意味着你取得了房屋所有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一房二卖”问题非常严重。简单讲,曾经的开发商或者房东,将一套房卖给多个购房人,签订合同、收取购房款,但最终要去做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却只能是其中一个购房人。这方面的法律纠纷曾经多不胜数,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即便在数年之前,一些北方省会城市,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那对大多数城市而言,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省去法律研究不谈,现实的操作是,由政府出面建立房地产登记制度、建立房屋产权和交易数据库及平台系统,由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将开发商销售的新楼盘统一录入当地房源数据库,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所有合同上线备案,备案系统与登记系统打通,期间无法更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十几年前,连3G都还没有的时代,在今天的互联网平台都还刚刚起步的时代,在PC端做这套系统,是不容易的。各地都是自建数据平台,这些平台的关键信息,就是当地所有的房产信息。这是房屋登记管理的要义,要管,就要全部管起来。
新楼盘录入系统是容易的,那在系统建好之前那些长达数十年的房地产信息怎么处理呢?必须人工核实、录入。这项工作,耗时之长,许多城市花了多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这套系统背后的法律依据,就是我国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基于此在2008年由当时的建设部颁布的《房屋登记办法》。而《房屋登记办法》和同期颁布的《房屋登记薄管理试行办法》就是当年我还在房地产管理部门任职时,参与研究起草的。
那么有意思的事来了,所谓的“真房源信息”,不就是各地房地产管理数据库中的这些信息吗?依赖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能生成一个当地真实房源的交易平台呢?在官方平台上,只有业主才能选择公布或者不公布自己的房源信息,所有信息来自房屋登记薄系统,也就是官方数据平台,不就能保证最真实的房源信息了吗?
事实上,在当时的房产交易管理中,我所在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已经做得非常先进了,也就是任何一个希望交易房产和希望购买房产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在房产交易大厅办理完成各类房产登记,甚至房、地、税都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这套政务系统在十几年前有香港研究团队去考察,认为已经比香港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为先进。后来,各地的一体化政务系统逐渐推开,这种便利才普及开。
那么这套政务系统的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房地产交易中心和产权登记部门的非机关化设置。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窗口办理。在窗口办理的同时,辅以各种人工帮助,例如,对不识字的人、对老年人,都提供专门的帮助。这是城市与城市的差距。一些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长期衙门化,当然大家只能去依靠黑中介。讲得更直白一些,如果你自己去婚姻登记处结个婚都很困难的话,你也一定会去找结婚黑中介的。
回到真实房源这个问题上,真正最真实的房源数据,不在任何中介那里,而在地方政府的房产数据系统中。这个系统事实上除了管理用途外,完全也能够形成一个地方性的交易平台。基于这套系统形成交易平台的好处是:
1、完全由房东来控制自己的房产信息提供多少,非房东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房源放到网上,成为欺骗的页面。
2、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房产信息,电子登记薄里的数据全都是法定信息,连户型图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唯一欠缺的是房子的现场照片,这没关系,房东自己拍了上传就好了。如果房东造假怎么办?你买房租房最终不去现场看的吗?
3、从第一眼看到,到最终交易,所有信息都是高度一致的,没有所谓前台数据和后台数据之分。我们都知道所有房地产中介关于交易金额的数据,公开的部分都是有造假的。你在APP上看到的金额,到门店实际看的时候,中介一定会告诉你,他们后台才有真实交易金额的记录。这些记录,为什么要藏起来呢?因为不藏起来,怎么去影响公开价格呢?那么后台的交易金额,一定是真实的吗?我真不知道。我认为最真实的交易记录一定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数据中。
有人会讲,政府怎么可能提供便利,怎么可能提供方便的平台呢?其实我也不理解,为什么私有企业提供服务的美国、欧洲都有断电、断网,为什么国有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国却没有这些问题呢?
其实,地方政府没有提供这样的平台也没问题,由私人企业接入这些数据,按照上述模式由房东来控制信息也没问题。关键在于,这些真实的信息难道不是应该以非常低的价格就能提供给房产交易者的吗?这些最真实的数据,本来就存在一个公共系统中,为什么披了一件私企的外衣之后,这些“真信息”,就变成了能够抽佣数十万的企业数据了呢?
链家做到了地方政府做不到的一点,就是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地方政府只有本地数据。在这个基础上,链家用一个统一的后台数据平台,将这些数据统一管理起来,用一个统一的APP让购房人能够方便的查阅所有的房地产信息。但除了需要在全国范围进行房地产投资的人之外,难道大家关心的不就是一两个城市的房地产真实信息吗?因为链家能够提供我们不需要的其他城市的信息,所以我们要给它更多的佣金?这是什么逻辑呢?
有人讲,这都是地方不作为导致的,如果地方愿意建立这样的平台,那还有链家什么事呢?很大程度上,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如果地方明明就有这样的数据信息,为什么不要求各地就此建立自己的本地交易平台,与本地房地产管理系统直接打通呢?链家之所以有这样的估值,难道不就是因为曾经有些事该做而没有做吗?那未来能不能做呢?
有人讲,链家提供的真房源信息,不只是登记信息那么简单,背后是一整套标准化服务,链家的抽佣重在服务而非信息。我请问,除了替你跑腿之外,他还有什么服务?4S店跑腿办证500元,房地产中介替你跑腿收20万,你觉得合理吗?有人讲,人家提供的信息是很丰富的,例如你看的这个房子,邻居是干嘛的,晚上吵不吵,早上闹不闹。我谢谢你,我花1000元给小区物业小哥,他一定能提供给我想象不到的信息,连隔壁上个月吵了几架、打过几次娃我都能知道,你信不信?你告诉我这要花30万?
有人讲,今天链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们十分了解学区房信息,这是上面说的这些都难以替代的。我们说好了,你是不是准备按学区房服务提供者来给链家重新做估值?你确定要这样估吗?我请问,你真买过学区房吗?你个自媒体租房住的,天天跟大家讲链家对学区房的了解,你好意思?你先买个大蓬车再来参与讨论可好?
这个话题,我就提供一点上述自己的思考,也是在这个时点做点记录。不想写得多严谨,因为这个行业的佣金本来就是一个笑话,凭什么要严谨呢?
有人会问,那么地方政府都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只想说,因为你从来没有想过地方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也从来没有提出诉求希望地方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你永远也不可能享受这样的服务。你最愿意得到的,就是交几十万的佣金,然后赞美一家伟大的企业。
以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n3GMv315uRbCNfnOCcI8Q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最近的行情令人不安。我发现,股市在狂欢、楼市在躁动、币圈已经疯癫。
到最后,投资变成了投机,投机变成了赌博,赌博变成了诈骗。
魔幻的现象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时代密码?
股市在狂欢
如果你是一位中国股民,你觉得账户里该有多少钱,才不会拖平均值的后腿?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60万。
这个数字,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县城,都能买到一套还不错的二室一厅。
中国的韭菜,哦不对是股民,这么有钱的吗?
是的,深交所从2010年就开始对中国股民进行调查。这一次,在收到27667份有效问卷后,深交所透露了2020年个人投资者的状况:
1、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为30.4岁,比2019年年轻了半岁。
2、投资者证券账户平均资产量59.7万元,较2019年增加5万元,达到历年调查最高水平。
3、投资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占比67.1%,比2019年大幅增加21.3个百分点。
股票账户里没有60万的朋友请自行面壁思过。
当然,你也不必太难过,谁还没有过“被平均”的经历呢?和马化腾平均一下,我们可都是千亿富翁。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近腾讯发布的股民资产结构数据似乎离真相更近一点:
资产占比30万以下的55%,资产30到50万的占比15.6%,资产50到100万的人群占比14.2%,100万到500万的人群占比9.7%,500万以上资产的占比5.5%。
换句话说,中国股市里超过7成的投资者达不到深交所发的这个平均数。
60万的平均值令绝大多数股民望而却步,但他们投资的勇气却非常充足。
在1月19日,中国结算披露了2020年12月新增投资者数据,当月新增投资者162.18万,为连续第10个月突破百万。从月度数据计算,2020年全年市场新增投资者1802.25万:
这意味着每天新开户数近5万。
截至2020年12月底,市场投资者数量累计达到1.78亿,其中自然人投资者1.77亿。哪怕剔除睡眠账户,实际A股的活跃交易股民也有5000万左右。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中国人对股市和基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
我之前写过,就在半年前,一款名为“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的新基金募集规模创造了历史天量:
2398亿。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国公募基金历史上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是1357亿的鹏华匠心精选,而这款新基金直接将其甩开一千多亿的身位。
同一天,中信证券开始发售,一共6个号共1200个名额,售罄只用了:
3秒钟。
秒光的基金背后,无数90后、95后甚至于00后纷纷投入基圈大军。
但现实却给了后浪们一个狠狠的耳光。过去的几个月,一轮断崖式暴跌席卷中国股市,总市值一度蒸发掉了9万亿。而一众基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重灾区,总体净值亏损达到27%。就连一向坚挺的贵州茅台,也亏了近三成。
后浪们亏钱的心痛转化成了熊熊怒火,易方达的张坤、诺安成长的蔡嵩松,都被骂上了热搜,短暂时间内经历了一场“冰火两重天”。
而更令后浪们感到愤慨的,是中金公司一份年报里透露的数据——
员工人均年薪115.57万元。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员工月薪近10万元。无数股民底裤都亏掉了,券商却赚得盆满钵满。
股市的狂热与戾气,令人不安。
楼市在躁动
楼市也在蠢蠢欲动。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月份,全国70个城市的房价——
有65个都出现了环比上涨。
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分别上涨了0.6%、0.3%、1.1%和0.5%。
最猛的是西南方的重庆,新房涨幅达到1.4%,领跑全国。
过去的一个月,重庆楼市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热。
就在4月28-29日,重庆首次集中土拍,主城区46宗地块成交金额超过了635亿元,最高溢价率接近130%,平均溢价率也超过40%。
整个2020年,重庆土拍最高楼面价为1.4万/平米左右,但在此次集中供地中,有两块地单价超过1.5万/平米。
而在热门板块西永,拍出的7宗土地出现了6宗“万元地”。
根据华夏时报的消息,如今,该板块最高的楼面价已经超过了在售新盘的价格,“面粉贵过面包”的价格倒挂再一次上演。
楼面价创新高、地王再次出没、价格倒挂……重庆所有的房产从业人员都嗨了,只有刚需客在瑟瑟发抖。
毫无疑问,土拍市场的火热将进一步传导到购房市场,重庆的房价恐怕还将继续升温。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重庆楼市的这轮火爆,是一线城市被强行压制后的出口。
过去的几个月,一线城市掀起了一轮强悍的调控潮,经营贷被严查、炒房客被严打、金融端被锁紧……但在万物暴涨的趋势下,货币大放水总得有落脚点,对中国人来说,楼市无疑是那个最好的选择。
当一线城市被压制,新一线乃至二线城市就成了新的目标。重庆,只是一个开始。
楼市不是一天热起来的。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房地产数据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全国商品房的均价超过了1万元/㎡
要知道,10年前,全国平均房价还只有5379元/㎡,如今已整整翻了一倍!这还只是全国均价,在很多热门城市,远远不止这个涨幅。
中国人喜爱房子,世界闻名。高盛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住宅和开发商库存总额达到了52万亿美元,是美国住宅市场规模的两倍,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债券市场。
有人曾发出灵魂之问:这52万亿美元里,有多少泡沫?
没有人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知道,这52万亿美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之前我就写过,这是一个趋势。当天津房价一夜跌回4年前的时候,杭州的楼市正在扶摇直上;当鹤岗的房价跌到“白菜价”的时候,深圳人还在熬夜排队抢5000万一套的豪宅,大概率还抢不到。
在过去的数年间,为了买到房子,有一批人几乎穷尽所能:高评高贷、气球贷、加按揭、月供贷、消费贷、信用卡套现、循环贷、P2P众筹……
他们的疯狂,让人叹为观止。楼市的躁动,他们功不可没。
财富大分化,年轻人选择躺平
比股市和楼市更明显的躁动,发生在币圈。
过去的一年,“一夜暴富”和“一朝破产”在这个圈子轮番上演。
比特币不用多说,最疯狂的时候,攀升到6万美元/枚。
而“钢铁侠”马斯克更是凭借一己之力让比特币大涨大跌,一句“因比特币从开采到交易过程中的高污染性,特斯拉停止比特币购买汽车的支付方式”之后,比特币的价格一度跌破4.3万美元,一路滑至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微博上,有人晒出一段荒诞的经历。他在去年8月份花1000元买了7200亿个狗屎币,结果今年一路涨到了8000万元!
什么叫一夜暴富?这就是了。
与此同时,在虚拟币的飓风下,“山寨币”开始强势崛起。大量公司打着“虚拟货币能发横财”的旗号,发行各种虚拟货币。
什么雷达币、KUN、火神币,更是成了收割老年人的利器。那些幻想着一夜暴富的投资者,被这些山寨币收割得连底裤都不剩。
这样的魔幻剧,每天都在币圈上演。
币圈的荒诞也可以理解,经济不好的时候,总有人围在村口赌博。
从大环境来看,股市、楼市和币圈的火热,和过去的这场全球大放水密不可分。按彭博社的数据,整个2020年,全球四大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就投入了超过5.6万亿美元。漫天大水,总要流向一些地方。
但另一方面,面对这样一个大放水时代,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从全球来看,每年超50%的税前收入集中在前10%的人手中,近20%集中在前1%的人手中,中下层50%的人群收入占比则不足10%。
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超过50%的金融资产或年收入5万及以下的家庭财富在减少。而19%的金融资产300万以上,或32.4%的年收入100万以上的家庭,财富反而在增加。
正如我曾经所写的那样,大放水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涌向普通人,而是变成了富人手里的筹码。富人又用这些筹码率先抢占了那些优质核心资产,实现了财富的增值。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富人们冲向楼市、大肆购入抗通胀的优质资产,而底层的年轻人,只好冲向股市和币圈,搏一搏,单车也许能变摩托。
还有的人,在网上找寻安慰。他们借着反垄断的东风,痛陈资本的弊端,还放言要把他们挂到路灯上;也有一些人,开始读起了毛选。
在财富流向不均衡、内卷、996的轰击下,还有的年轻人选择了直接躺平。
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面条+鸡蛋,晚上米饭+蔬菜和蛋类,周末心情好就去加个餐。
他们和曾经的三和大神一样,做一天玩三天,吃饱饭就是生活的全部,房贷、车贷、家庭什么的压根就不存在。
对他们来说,“躺平才是宇宙间客观的唯一真理 ”。
一旦躺下,他们便不愿意再起来。
尾声
大放水时代,财富流向是极不均匀的。
一个完整的蛋糕,1%的人可能就分走了其中的99%,剩下绝大部分的人,分享那可怜的1%。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总有人心态会崩塌。尤其这时候,又听到有演员一天能赚208万,他们的心态不仅崩塌,还会爆炸。
无论是币圈的疯狂,还是网上的群体暴躁,背后的指向,都是贫富分化下的心理失衡。
当心里有火,就会开始想骂人。
幸运的是,上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反垄断、房产税、房住不炒、打破通胀预期……都是为了实现新的平衡。
我们已经走到了深水区,每一步,都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