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Docker 架构

01 Docker 的总体架构

Docker 是一个 C/S 模式的架构,后端是一个松耦合架构,模块各司其职。下图是它的总体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1 用户是使用 Docker Client 与 Docker Daemon 建立通信,并发送请求给后者。

2 Docker Daemon 作为 Docker 架构中的主体部分,首先提供 Docker Server 的功能使其可以接受 Docker Client 的请求。

3 Docker Engine 执行 Docker 内部的一系列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是以一个 Job 的形式的存在。

4 Job 的运行过程中,当需要容器镜像时,则从 Docker Registry 中下载镜像,并通过镜像管理驱动 Graphdriver 将下载镜像以 Graph 的形式存储。

5 当需要为 Docker 创建网络环境时,通过网络管理驱动 Networkdriver 创建并配置 Docker容器网络环境。

6 当需要限制 Docker 容器运行资源或执行用户指令等操作时,则通过 Execdriver 来完成。

7 Libcontainer 是一项独立的容器管理包,Networkdriver 以及 Execdriver 都是通过 Libcontainer 来实现具体对容器进行的操作。

02 Docker 各模块组件分析

 

2.1 Docker Client「发起请求」

 

1 Docker Client 是 和 Docker Daemon 建立通信的客户端。用户使用的可执行文件为 docker(一个命令行可执行文件),docker 命令使用后接参数的形式来实现一个完整的请求命令(例如:docker images,docker 为命令不可变,images 为参数可变)。

2 Docker Client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和 Docker Daemon 建立通信:tcp://host:port、unix://pathtosocket 和 fd://socketfd

3 Docker Client 发送容器管理请求后,由 Docker Daemon 接受并处理请求,当 Docker Client 接收到返回的请求相应并简单处理后,Docker Client 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一次完整的请求:发送请求→处理请求→返回结果),与传统的 C/S 架构请求流程并无不同。

2.2 Docker Daemon(后台守护进程)

Docker daemon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Docker Server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1 Docker Server 相当于 C/S 架构的服务端。功能为接受并调度分发 Docker Client 发送的请求。接受请求后,Docker Server 通过路由与分发调度,找到相应的 Handler 来执行请求。

2 在 Docker 的启动过程中,通过包 gorilla/mux 创建了一个 mux.Router 来提供请求的路由功能。在 Golang 中 gorilla/mux 是一个强大的 URL 路由器以及调度分发器。该 mux.Router 中添加了众多的路由项,每一个路由项由 HTTP 请求方法(PUT、POST、GET 或DELETE)、URL、Handler 三部分组成。

3 创建完 mux.Router 之后,Docker 将 Server 的监听地址以及 mux.Router 作为参数来创建一个 httpSrv=http.Server{},最终执行 httpSrv.Serve() 为请求服务。

4 在 Docker Server 的服务过程中,Docker Server 在 listener 上接受 Docker Client 的访问请求,并创建一个全新的 goroutine 来服务该请求。在 goroutine 中,首先读取请求内容并做解析工作,接着找到相应的路由项并调用相应的 Handler 来处理该请求,最后 Handler 处理完请求之后回复该请求。

2.3 Docker Engine

 

5 Docker Engine 是 Docker 架构中的运行引擎,同时也 Docker 运行的核心模块。它扮演 Docker Container 存储仓库的角色,并且通过执行 Job 的方式来操纵管理这些容器。

6 在 Docker Engine 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有一个 Handler 对象。该 Handler 对象存储的都是关于众多特定 Job 的 Handler 处理访问。举例说明: Docker Engine 的Handler 对象中有一项为:{“create”: daemon.ContainerCreate,},则说明当名为”create” 的 Job 在运行时,执行的是 daemon.ContainerCreate 的 Handler。

Job

1 一个 Job 可以认为是 Docker 架构中 Docker Engine 内部最基本的工作执行单元。Docker 可以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抽象为一个 Job。例如:在容器内部运行一个进程,这是一个 Job;创建一个新的容器,这是一个 Job。Docker Server 的运行过程也是一个 Job,名为 ServeApi。

2 Job 的设计者,把 Job 设计得与 Unix 进程相仿。比如说:Job 有一个名称、有参数、有环境变量、有标准的输入输出、有错误处理,有返回状态等。

2.4 Docker Registry(镜像注册中心)

 

1 Docker Registry 是一个存储容器镜像的仓库(注册中心),可理解为云端镜像仓库。按 Repository 来分类,docker pull 按照 [repository]:[tag] 来精确定义一个具体的 Image。

2 在 Docker 的运行过程中,Docker Daemon 会与 Docker Registry 通信,并实现搜索镜像、下载镜像、上传镜像三个功能,这三个功能对应的 Job 名称分别为:“search”、”pull” 与 “push”。

3 Docker Registry 可分为公有仓库( Docker Hub)和私有仓库。

2.5 Graph 「Docker 内部数据库」

Graph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Repository

1 已下载镜像的保管者(包括下载的镜像和通过 Dockerfile 构建的镜像)。

搜索公众号顶级架构师回复关键字“架构整洁”,获取一份惊喜礼包。

2 一个 Repository 表示某类镜像的仓库(例如:Ubuntu),同一个 Repository 内的镜像用 Tag 来区分(表示同一类镜像的不同标签或版本)。一个 Registry 包含多个Repository,一个 Repository 包含同类型的多个 Image。

3 镜像的存储类型有 Aufs、Devicemapper、Btrfs、Vfs等。其中 CentOS 系统 7.x 以下版本使用 Devicemapper 的存储类型。

4 同时在 Graph 的本地目录中存储有关于每一个的容器镜像具体信息,包含有:该容器镜像的元数据、容器镜像的大小信息、以及该容器镜像所代表的具体 rootfs。

GraphDB

1 已下载容器镜像之间关系的记录者。

2 GraphDB 是一个构建在 SQLite 之上的小型数据库,实现了节点的命名以及节点之间关联关系的记录。

2.6 Driver 「执行部分」

Driver 是 Docker 架构中的驱动模块。通过 Driver 驱动,Docker 可以实现对 Docker 容器执行环境的定制。即 Graph 负责镜像的存储,Driver 负责容器的执行。

Graphdriver

Graphdriver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1 Graphdriver 主要用于完成容器镜像的管理,包括存储与获取。

2 存储:docker pull 下载的镜像由 Graphdriver 存储到本地的指定目录( Graph 中 )。

3 获取:docker run(create)用镜像来创建容器的时候由 Graphdriver 到本地 Graph中获取镜像。

Networkdriver

Networkdriver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Networkdriver 的用途是完成 Docker 容器网络环境的配置,其中包括:

  • Docker 启动时为 Docker 环境创建网桥。
  • Docker 容器创建时为其创建专属虚拟网卡设备。
  • Docker 容器分配IP、端口并与宿主机做端口映射,设置容器防火墙策略等。

Execdriver

Execdriver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1 Execdriver 作为 Docker 容器的执行驱动,负责创建容器运行命名空间、容器资源使用的统计与限制、容器内部进程的真正运行等。

2 现在 Execdriver 默认使用 Native 驱动,不依赖于 LXC。

2.7 Libcontainer 「函数库」

Libcontainer 架构图

图解 Docker 架构

1 Libcontainer 是 Docker 架构中一个使用 Go 语言设计实现的库,设计初衷是希望该库可以不依靠任何依赖,直接访问内核中与容器相关的 API。

2 Docker 可以直接调用 Libcontainer 来操纵容器的 Namespace、Cgroups、Apparmor、网络设备以及防火墙规则等。

3 Libcontainer 提供了一整套标准的接口来满足上层对容器管理的需求。或者说 Libcontainer 屏蔽了 Docker 上层对容器的直接管理。

2.8 Docker Container 「服务交付的最终形式」

Docker Container 架构

图解 Docker 架构

1 Docker Container( Docker 容器 )是 Docker 架构中服务交付的最终体现形式。

2 Docker 按照用户的需求与指令,订制相应的 Docker 容器:

  • 用户通过指定容器镜像,使得 Docker 容器可以自定义 rootfs 等文件系统。

  • 用户通过指定计算资源的配额,使得 Docker 容器使用指定的计算资源。

  • 用户通过配置网络及其安全策略,使得 Docker 容器拥有独立且安全的网络环境。

  • 用户通过指定运行的命令,使得 Docker 容器执行指定的工作。

附:本文在《docker源码分析》基础上进行整理。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点击右上角,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有想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点或技术点,也可以留言给若飞安排分享

·END·

作者:胡伟煌

来源:blog.csdn.net/huwh_/article/details/71308236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这几天,网红圈发生了一件特别魔幻,狗血,复杂,朋克,混乱,桃色,暴力的事儿。

 

就在杭州,我家旁边,一个网红公司的CEO用了65页PPT,血泪控诉同居两年多的网红女友瞒着自己和富二代订婚了: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本以为女友是白莲花,没想到背地里是个女海王。

 

就连王校长都跑来吃瓜,仰望“高端玩家”: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我逐字逐句研究了一整夜,细致地品读完这个“PPT”,分析了双方的辩词,查了很多背景资料,发现了一个很反常的地方:

 

首先,这应该是是个word截图,不是PPT /狗头。

 

其次,大家都在一边倒地骂女海王,同情男CEO,我却觉得这个男CEO不简单。

 

这场爆锤女海王的“战役”赢得太漂亮了,但是问题也出在“过于漂亮”了,我甚至发现,男方可能从开始就“留着后手”。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下面,我先带大家急速吃瓜,速览这份65页的大瓜,之后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我复盘整个事件之后发现的反常结论。

 

1

 

要说这男CEO本身条件也不差:名下几套房,还开跑车。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女海王2018年毕业之后,俩人一起开淘宝店创业,慢慢发展成男女朋友。

 

期间男CEO还特意用女海王名字里的“醒”拆开给公司命名: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2019年的时候男CEO拿出200万运营淘宝店和抖音账号,还帮女海王打造年入百万的独立女性人设。

 

而且还花大钱带着女海王散心,首尔,普吉岛,曼谷四处飞,甚至转给了她100万的结婚基金。

 

本想着投入资源驯服这匹野马,没想到最终收获了整片草原。

 

女海王订婚这一天,距离她和男CEO确定恋爱关系的日子,刚好886天: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男CEO不应该在车里,而是直接躺在车底,让阿杜都留下了蓝眼泪。

 

整件事,最离谱的地方在于,和女海王订婚的富二代,竟然是她妈明知女儿有同居男友的情况下,亲自给介绍的。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甚至她妈还一对一远程授课,亲自指导女海王:

 

富二代喜欢什么,怎么包装自己,如何钓住富二代这个金龟婿,活像一个老鸨: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这个富二代到底什么来头,能让女海王母女俩赶着往上贴呢?

 

万字长文中介绍,他家是当地建筑行业的权贵,坐拥上亿资产: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女海王想着两头通吃,一边和男CEO在他付全款的租房里同居,一边又经常打着选款的理由飞到广州和富二代切磋床技。

 

甚至富二代还一度睡到了男CEO的床上,青青草原直接开到了家里: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可惜金龟婿不好钓,认识不到一个月,人家富二代就出轨了。

 

她妈还在后边劝她给富二代一个机会,而女海王的反应倒是很“平静”,讲,她唯一留恋的只是是“富二代的家人”: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其实不是家人,而是家产。

 

一出手,就是十几万的卡地亚,彻底把女海王迷住了,这才是真正的“家人”啊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她爹还特意嘱咐她别把这手表戴出来,免得被男CEO发现之后“臭名远扬”。

 

一家聪明人在背后运筹帷幄,给女海王只招,果然:

 

每一个成功的绿茶,背后都少不了一块包浆的普洱。

 

当然,还得有个会见机行事,演戏打掩护的好“弟弟”,可以帮忙对付,支开,避免情敌碰面。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一家老小齐上阵,誓要帮女海王嫁入豪门,野鸡变凤凰。

 

而男CEO则被耍得团团转,情敌在他的公司见他女朋友,还在他租的房子里睡他女朋友。

 

我都仿佛已经听到牛头人的欢呼了。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更离谱的是,女海王周旋在男CEO和富二代之间的时候,还发展了小三、小四、小五,等等等。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值得称道的是,女海王技术了得,在外收获“好评如潮”: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甚至,女海王在和陈某鹏“为爱鼓掌”意外怀孕之后,还甩锅给了男CEO。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男CEO,这个ntr工具人,实惨。

 

投资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楼下二手车行的师傅告诉我,有些车看着挺新,但背地里的公里数高得吓人。

 

当时不懂,如今再看,警世恒言。

 

更惨的是,女海王母女俩还给张CEO发了好人卡: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侮辱性极强。

 

但,他是好人。

 

好人,就得让你们拿枪指着吗?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2

 

吃完瓜之后,根据双方公开的资料,我研究了一宿,发现一个非常诡异的点:

 

这场大战,“女海王”快被锤死了,但男CEO在舆论的旋涡中,不仅获得了一边倒的声援,而且还是个“完美受害者”的形象,实际损失并不大。

 

我们从结果看:

 

这场风暴之后,男CEO公司照样开,业务照常跑,旗下网红不受影响,就连主要资产,网红女海王的抖音账号也牢牢控制在他手里,不是女方所有,甚至怕受牵连,拒绝公开: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我用了点手段找到了这个抖音账号,这个快70万粉丝的账号,已经被改名保护起来了。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之前给女主花的钱,包括100W结婚基金,男CEO都爆出来了,接着,一纸诉状起诉“非法所得”127.4974万,钱还有希望要回来: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但是反观女海王呢?

 

65页PPT,不仅摧毁了女海王嫁入豪门一夜暴富的美梦,网传几百万的彩礼也要退还,打拼几年的网红事业彻底粉碎,账号也没了。

 

还爆出了她的个人信息,照片,地址,父母信息,算是彻底把名声搞臭了,一家人喜提“社死”全家桶,除非改名换姓,举家搬迁,不然要顶着骂名一辈子了。

 

信息时代,女海王此后再想找个好人家,估计也彻底没希望了。

 

这确实是女主自己作死的结果,活该,但是这场仗,诡异之处就在于男CEO“赢的太漂亮了”。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佩服“男CEO”的心狠手辣:

 

一出手,就是死手,招招毙命,就是奔着毁了她来的,根本没打算给女海王留活路。

 

奇怪的是,已经鱼死网破的状态,女方竟然一点有效的反制手段都没有,只能起诉男CEO“侵犯隐私”。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相处三年,男CEO连她的聊天记录都能搞到,女海王竟然一点男CEO的把柄都没抓到过。

 

看看前辈,2017年女海王,欣欣也是用差不多的手段对付Wephone的CEO苏享茂,但是她婚后一个月就掌握了他公司偷税漏税,违规运营的证据。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然后用亲戚威胁,流氓律师骚扰,报警恐吓,婚前已经得手几百万的情况下,仍旧索要1000万赔偿,海南的房子,一直到把人逼死。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这恐怕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专业绿茶”该有的样子。

 

要知道,两个人在一起已经三年了,886天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是同事,而且还同居,不仅同居,而且还是合伙人,女方竟然一点“把柄”都没抓到?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一个白手起家,经营网红公司的男CEO真的会如此“完美无瑕”吗?

 

我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只能是:

 

男CEO一直非常小心,分的很开,从来不让女海王接触公司的财税等核心事务,更从来不在女海王面前暴露破绽。

 

也就是说男CEO从一开始压根就没把女海王当成“自己人”。

 

3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证据:

 

证据1:抖音账号

 

网上很多人调侃女海王是个网红,但是却不认识她,我也觉得很蹊跷:

 

堂堂一个女海王,公司的合伙人,老板娘,竟然连自己的账号都不在自己手里,出事之后,被剥夺所有,连名都改了。

 

男CEO在万字长文里讲,他们是夫妻合伙人,共同打拼事业,这“共同”了个寂寞?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证据2:公司股份

 

女海王自己说,被利用,在合作的公司没有一点股份: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我查了一下,这是撒谎,她是有股份的,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从工商信息查得,女海王名下一共有两家公司,法人都是男CEO,一家有女海王40%的股份,但已经被注销了。

 

另一家,也就是经营网红事业的这家公司,有女海王10%的股份。

 

65页网红女海王出轨PPT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虽然有股份,但说实话,实际经营中,这种小公司的小股东兼监事,根本没有决策权,不给你分红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业务想换主体随时可以换。

 

总的来说,这点股份就是“屁用没有”,只是面儿上挂个名字而已。

 

这就是一种证明亲密的礼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到这里,我就感觉有些脊背发凉,冷气倒抽,不负责任的做一个推断:

 

男CEO可能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资本家,他从一开始就拎得非常清楚,这个女人,赚钱可以,给钱也可以,但是信不过,不能留下任何把柄,更不能把事业这些关键的东西绑定到一起。

 

如果以后闹翻了,任何可能给自己造成困扰的关键节点上,一个破绽都没留下,更没给女海王接触公司任何机密的机会。

 

这些才是男CEO能打出如此漂亮反杀,全身而退,而女海王却只能任他锤死,无牌可打的关键。

 

一般来说,企业家圈里两口子闹分家,都是私底下解决,从来不敢闹到明面上,就是因为生活的久了,双方都掌握着可以搞死对方的证据,谁也不敢胡来。

 

如果一方敢胡来,大概率是他吃定了你“毫无还手之力”,或者说早就绑到一根绳上。

 

长大之后,见识过太多的社会黑暗之后,我就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从来没有破绽,从来谨慎完美,从来不过分袒露自己,那么大概率这个人开始就没打算长期和你过下去,始终防着你,始终把你当成外人。

 

想到这,我没忍住呸了一口。

 

果然,我们这些肮脏的成年人,真的就不配拥有爱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0sySX5yS71Q5y_ig6CpMg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100个国家,200万参与者,3000层传销层级,400亿惊天大案。

 

对币圈稍微有一点了解的,应该都知道这说的是哪个案子吧。

 

从2018年5月推出到2019年6月创始团队落网,短短一年的时间里,PlusToken就吸引了两百多万人入局,轻松吸纳了数百亿资金。

 

从上线那天开始,PlusToken就留着传销和资金盘的血液,但是在高额收益的诱惑下,参与者选择忽视。

 

我在知乎上看了看,其实早在2018年8月,就有人发长文将PlusToken扒了个透。不过彼时在一片大涨的形式下,这类文章只是认为是纯粹唱衰,挡财路。

 

2021年4月6号,央视经济半小时制作了两期视频,深度解析了PlusToken及创始人背后的故事。

 

尽管PlusToken的闹剧早已尘埃落定,但放在如今的币圈,仍有借鉴意义。

 

今天我们就再来复盘一下PlusToken这个号称币圈最强收割者的故事。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骗  局

 

2018年5月,一款被称为“币圈余额宝”的虚拟币钱包PlusToken正式上线了。PlusToken号称是全球第二大的虚拟币钱包,由Google前员工和三星员工联合打造,主要提供虚拟币增值服务。

 

PlusToken的卖点在于,当你的钱包内虚拟币价值大于500美金,就可以开启智能狗搬砖功能。

 

所谓“搬砖”其实就是赚差价,在不同交易所之中低买高卖,而PlusToken称可以自动进行交易,帮助用户赚钱。

 

至于收益率嘛,日均0.5%-2%,看起来好像也就那样,可要是换成月收益率,最高能到60%。

 

这个收益率,要说真实,PlusToken的家底掏光了都不够。

 

毕竟用户提现,PlusToken只收5%的手续费,要是用户资金存放周期超过28天,手续费能低至1%。

 

在PlusToken赚钱一共有四种方式,除了上述的搬砖收益外,还有链接收益、高管佣金以及交易佣金三种。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所谓链接收益,就是我们俗称的拉人头。

 

直推1人拿1层收益,直推10人拿10层收益。具体为:拿第一层搬砖收益的100%;2——10层的10%。

 

只要拉到10人搬砖,每个月最少能赚480美金。

 

PlusToken的用户有分级,账户同样有等级之分,分别为:普通会员、大户、大咖、大神和创世。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来自CCTV财经探真

 

根据账户等级不同,享受的佣金比例也不同。

 

  • 普通会员:底层小韭菜,无佣金。
  • 大户(10层搬砖币值达$20万):叠加无限代搬砖收益5%。
  • 大咖(有三个不同线的大户):叠加无限代搬砖收益10%。
  • 大神(有三个不同线的大咖):叠加无限代搬砖收益15%。
  • 创世 (有三个不同线的大神):叠加无限代搬砖收益15%+平台加权分红,每年不低于150万美金,月结。

 

至于交易佣金,是这么规定的:

 

  • 大户-享受无限层交易费5%
  • 大咖-享受无限层交易费10%
  • 大神-享受无限层交易费15%

 

用户除了享受各种佣金以外,还可以持有平台发行的plus币,据说买到就是赚到。

 

在创始团队落网的前三天,plus币的价格一度飚到了128.96美元/枚。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看到这,差不多能明白一件事,这其实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没有人知道平台到底靠什么赚钱,但偏偏用户就是能大把大把赚钱。

 

在记者采访中,兰州王先生投了360万进去,最多的时候,账面收益能赚100万。当然拉人头是一部分,而他主要靠炒币赚钱。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投的越多,亏得越多。

 

有人算过,假如一年投100万进行搬砖,按照18%的复利收益率进行计算,那么一年下来这一百万会变成728万。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来自知乎@安静

 

PlusToken这个名字,在当时就等同于一夜暴富。

 

 

做  局

 

为了让这个空有概念的盘子能够玩久一点,PlusToken的剧本里引入了非常多的元素。

 

譬如,高调冠名世界区块链大会。

 

团队中负责营销包装的陆某表示:只有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才会有人关注你,关注你才会信任你。

 

而这也是PlusToken贯穿始终的宣传策略。

 

此外,PlusToken还找了大量名人背书,也曾在时代广场投过巨屏广告。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怎么说呢,微商怎么玩,PlusToken也怎么玩。

 

除了高调的亮相,PlusToken还打造了人设——Leo,来增强用户信任。

 

Leo,官方资料显示是PlusToken联合创始人之一,前Google阿尔法狗算法研究员,科技圈内人脉极广,曾与巴菲特进行晚餐。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包装出来的。

 

Leo真实的身份,不过是湖南某高校的外籍留学生。

 

至于PlusToken最大的卖点,智能搬砖狗自始至终就是个骗局。

 

所谓智能搬砖,就是依靠软件在不同的交易所进行买入卖出,前提是你的软件得足够牛逼,重点是你的钱包里的币在交易所之间流动了。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来自知乎@安静

 

可当用户开启智能狗后,钱就自动流进了PlusToken的钱包里,压根没流动过。

 

既然没有交易,何来收益?

 

至于PLUS币就更扯了,这玩意一共发行了5亿枚,99.98%的币都是自己人手上。

 

这和当初趣步发行的GHT是一个意思啊,【我发币,我持有,我控价】。

 

这就一赤裸裸的空气币,后台操控涨跌,而且从发行开始,它就没跌过。就是一彻头彻尾的数字游戏。

 

为了尽可能延长资金在平台的存放时间,PlusToken设立了28天的周期,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钱放在平台越久,赚的越多。

 

所以,很多人一直在往里充钱,期待着plus币变成第二个比特币。期待着PlusToken真的变成“余额宝”一样令人信服的存在。

 

只不过,大家都没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2019年6月27号,PlusToken宣布停止提现。

 

而那句【sorry,we have run】就像如来佛的大耳刮子,狠狠地打在两百万用户的脸上。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我原以为,这事到这也就结束了。

 

谁知道创始团队都牢里蹲了3个月了,还有不死心的用户在虔诚祈祷,等着再冲一波。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不仅对言语对PlusToken拥护至极,并且还真的在继续往平台打钱。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6月28日后平台收到的各类币如下:

 

  • 比特币(BTC)6349.06个,

  • 比特现金(BCH)1864.15个,

  • 达世币(DASH)1671.83个,

  • 狗狗币(DOGE)3556万个,

  • 莱特币(LTC)2.33万个,

  • 以太坊(ETH)8.29万个,

  • 柚子币(EOS)110.86万个,

  • 瑞波币(XRP)876.33万个。

(数据来自每日经济报道)

 

这就离谱,是什么邪教吗?都定性传销了,还要上赶着打钱呐。

 

要说离谱,最离谱的大概是背后真正的操盘手。

 

 

设局人

 

PlusToken的真正创始人叫陈波,现年38岁,湖南兴化人。

 

他的学历只有初中,对于区块链和虚拟币,他和你我一样,都是一知半解。

 

至于为什么会走上传销这条路?大概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亲人的口中,陈波是一个性格柔和、自信,但优越感极强的人。

 

这种自信和优越感来自小时候优越的家庭条件,陈波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做生意了,后来成为全村首富,而叔叔一家在村里混的也是风生水起。

 

从小和奶奶、叔叔一起长大的陈波,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大,自然性格随和大方。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按照正常剧情发展,陈波以后应该会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和我们一样在社会中慢慢打拼,积累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然而初中时,父亲投资失败,曾经富裕的家庭突然一夜返贫。

 

也就在这时,陈波决定辍学,出去打工。

 

在陈波生长的暮云村,初高中辍学外出打工谋生,是绝大部分人的人生必经之路。

 

由于当地普遍不重视教育,初中辍学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2001年,18岁的陈波正式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卖保险。

 

干了保险两年之后,陈波瞄准了当时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凭借在保险行业积累的经验,他顺利转行为地产销售,并在成功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一年,陈波20岁。

 

2008年,陈波在朋友的介绍下初次触电传销。抱着学习的心态,他加入了一个叫做《西部大开发》的项目,该项目宣称投资69800,两年后就连本带利能赚到1040万。

 

虽然这个项目要多扯有多扯,但一年时间里也成功骗到了两千多人。

 

原本想在这学点经验,可是刚加入半年,这个团伙就被端了,陈波的传销之路就此中断。

 

但陈波想做传销的心还依然坚定着。

 

后来,比特币面世,炒币爆火。陈波也顺理成章地加入了炒币大军,渴望这一夜暴富的命运能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2018年,陈波在深圳认识了一个韩国人。这人是币圈资深玩家,他告诉陈波,韩国有很多公司通过传销的方式去推广数字资产。

 

这事给了陈波一个启发。

 

炒币不可能一夜暴富,但如果加上传销呢?

 

于是2018年5月,陈波伙同几个老乡一起搞出了PlusToken这个概念。

 

陈波把他能想到的和区块链相关的词汇都丢进了这个项目里,什么虚拟币、智能搬砖、区块链钱包等等,乍一看真像那么回事。

 

可实际上,它的内核依然是通过鼓吹“一夜暴富”的谎言来拉人入局。

 

还他妈想着炒币呢?

 

门槛费变成购买虚拟货币这样的软性要求;而层级返佣的方式则是赤裸裸地摆在明面上。

 

一个初中学历、不懂区块链的人,就这样靠着剧本和谎言,堂而皇之地收割了几百万用户。

 

在布局完成之后,陈波带着他的核心团队远走海外,远程操控着PlusToken的运营。

 

而Leo作为替身,也成功地迷惑了一批又一批的入局者。

 

要说陈波厉害在哪,我觉得大概是坚持吧。

 

活这么久,我头一回见到有人坚定不移地想干传销的。

 

哪怕最后搞了空气币和资金盘,竟然也只是为传销做嫁衣。

 

这样的坚持,真挺少见。

 

不过要有这心思,干啥不能成。

 


2020年11月,PlusToken一案二审宣判,陈波因犯组织、领导传销罪被判了十一年,团伙其他成员也都被判刑。

 

至于PlusToken钱包里的数百亿资产,则全部上缴国库。

 

这时候PlusToken的玩家们纷纷表示不满:凭啥被骗了钱不还回来,我们都是受害者。

 

不不不,传销案里哪来的受害者。有的只是传销案参与者与违法所得。

 

当我在浏览PlusToken相关话题时,发现了一条非常经典的评论:

 

好多人脑子都不带,就敢进币圈,不割你割谁?

 

一个字:该

两个字:活该

三个字:活J8该

SB和赌徒不该被收割,谁该?

 

 

 参考资料:

CCTV经济半小时财经探真 《400亿大案里的38岁“赌客》

CCTV经济半小时财经探真 《告破:400亿“币圈”骗局》

刑法解读:为什么PlusToken案中没有受害者?澎湃新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DB8K2DzjhOZTDtr3u4vfg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来源: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

作者:初晓

 

最近,有一个概念特别的火,那就是:碳中和。

 

但凡炒股的人甭管理解不理解碳中和是什么,都知道只要挨上这三个字,那股票就蹭蹭的往上涨。但是,万万想不到,碳中和竟然还和房地产有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碳中和是什么。

 

简单来说,碳中和就是我们排放的碳能够经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正负相互抵消掉,实现碳的零排放,也就是一种环保。

 

因为前段时间,在我国的重要会议上着重提出了碳中和的要求,所以目前,这个概念非常的火,也带动了股市里一大堆符合碳中和概念的股票上涨。

 

那么,碳中和又有哪些地方和房地产有关呢?

 

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建筑碳排放总量为19.6亿吨CO₂,约占全国能源碳排放量的19.0%。

 

房地产,是碳排放的大户。如果想要达成碳中和,那么必须先从大头房地产抓起。

 

这里的房地产不仅指的是钢筋水泥等建材原材料和建设过程中排放的碳,还有存量建筑中产生的碳,也就是我们生活在居民楼里,工作在商务楼、工厂里排放出的碳。

 

所以住建部为了响应碳中和,发起了关于绿色低碳建设的征求意见。

 

让人想不到的是,住建部的征求意见,是放在了小县城上。

 

01

减碳,从小县城开始

 

我们先来看看住建部的通知,到底讲了什么。

 

3月29日,住建部出台了一则通知,《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在通知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到一点,这份通知是关于县城的。

 

这点好理解,虽然城市很多,但是最基层的广阔县城,才是城乡发展的融合点。

 

我国共有2851个县城,在这些大量的县城中生活着大量的人。并且在县城的发展建造过程中,产生了高楼过多、空置率高的情况。

 

比如之前有个著名的花几万块去鬼城买房的帖子,就说明了这一点,有太多的小县城人口不足以支撑它的住宅。

 

并且,在县城中试点,比在大城市中试点要方便一些,县城的规模小,遇到任何问题方便调整,不会像城市一样引起不便。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从通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了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等到县城摸索完毕后,这套经验就可以用在了人更多、地方更大、环境更复杂的城市中了。

 

所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从县城开始,能够理解。

 

但是接下来,就有一个让我不太能理解的事情了,在具体的征求意见里,有这么一条: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县城的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什么情况,小县城居然不允许建造高层了?

 

02

为什么小县城不允许建造高层?

 

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这份通知里,对小县城的住宅层高进行了限制。

 

如果是为了减少高层的空置率,能理解一点。但是我们都知道,县城的土地不如城市里的稀缺,它依旧可以在大量的住宅用地上建造普通住宅,这样的话,还是会产生部分空置。

 

不许建造高层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查阅了几篇论文后,我发现,不允许建高层,主要是为了容积率的考虑。

 

容积率,对诸位来说不陌生,和我们住宅的舒适程度有关,大部分人买房子的话也会看容积率。容积率越低,证明小区内建筑面积与总面积比例越低,住得也就越舒服。

 

但是其实,容积率还和我们前面所说的碳中和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几篇论文数据分析暂时略过,我们只提结论:碳排放量和空间规划以及建筑物本身性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武汉大学的一篇论文显示:居民建筑物稀疏的地块,碳排放量极低,居民建筑物稠密的地块,碳排放量较高。

 

居民建筑物碳排放量,主要受到规划因子中的容积率影响,社会经济因子中的人口密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同一地块的人口密度太大的情况下,碳排放量会高。这样一来,不利于同一区域内的碳中和,所以需要将人口密度变小,让容积率低点。

 

另一篇北京工业大学的论文也显示了住宅的建筑面积和碳排放的关系。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住宅碳排放影响要素及减碳策略研究

 

在这篇论文里,随着建筑面积增多,用电量、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及生活其他产生的碳排放会增加,所以总体是呈现正相关的,而且相关性非常显著。

 

此外,还有一个热交换的原因,如果住宅的层高比较高的话,因为热交换而产生的碳排放也会增多。

 

在论文中显示了,同一区域内,单住宅面积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就越大,住宅的外围护结构传热损失也越大。

 

简单来说,就是越是高层,和空气接触的多,那么住宅的内部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气温的影响。

 

尤其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两个季节:冬季和夏季。这两个季节,我们都要开空调暖气等等,制冷制热所需的能耗随着建筑体型的增加而变多。

 

而且,还是超过我们想象的更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住建部绿色建设过程中,特地提到了要求75%在6层及以下,目的就是为了让容积率尽可能的变低,以至于单位面积内的碳排放量减少,这样才好通过绿植等环保措施来进行碳中和。

 

这就是为什么,小县城要尽可能地建造低层住宅了。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是6层?

 

03

为什么偏偏要求是6层?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了小县城不让建高层是出于节能减排的需求。为什么偏偏要建造六层,而不是五层或者七层?或者11层?或者干脆两层小洋楼。

 

尤其是两三层住宅,那不是更有利于环保。

 

要明确的一点,“限墅令”的出台,导致盖楼不能低于四层,最为合适的就是六层了。

 

住宅上有几个节点:6、11、18、26、32/33,不同节点适用的建造规格不同。

 

如果我们要减少碳排放,自然是容积率越低越好,而最合适的节点就是6层这个节点了。

 

首先,6层及其以下的住宅,是不需要建造电梯的。虽然在现在来说,如果没有电梯,六层可能鲜少有人去买,而且很多老旧小区改造时,也将六层加入了电梯。

 

但是确实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电梯是只有7层及以上才是强制要求的。限制六层一方面是从这方面考虑,减少一部分碳排放。

 

国标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第6.4.1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而六层和六层以上住宅的区别,又不仅仅是电梯,它们在建造形态上有很大的区别。

 

所有的建筑,都有抗震要求,其中六层和七层的抗震要求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县城以后不能盖高楼?

国标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2条

 

6层的时候可以使用砌体结构;而如果到了7层及以上,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考虑成本,仅仅从碳排放来考虑,钢筋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也是比较大的。

 

其他的消防标准等等,也随着6-7这个节点会发生变化,比如需要更多的空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七层以上必须做消火栓系统。

 

并且,还有一点,7层以上住宅,在建造过程中,桩间距上的标准也变了。因此,如果在统一标准范围内,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既有利于居民居住,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总的来说,六层以下,建筑是一个标准,六层以上,建筑是另一个标准。两者的标准在实际施工上,碳排放的能级是不同的。

 

其实在通知中也暗示了这一点,如果要做高层,要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因此,即使我们不从成本角度,仅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六层也是最合适的。

 

这就是为什么,县城的新建住宅都要求在6层这个节点上。

 

04

碳中和未来将改变整个房地产

 

碳中和这个概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连县城的楼房都和它产生了不小的关系。

 

我们从住建部的这则意见通知就可以看到,未来,碳中和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城市布局,甚至会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小县城只是一个试点,从小县城开始,终将会将这份经验运用到城市中。也许将来,城市的住宅也会在容积率上苦下功夫,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尽可能地靠近碳中和的目标的环境中。

 

那么等征集意见回馈完毕后,为了碳中和的目的,真的执行了小县城限高,对房地产又有什么影响?

 

第一,从原本的18层以上住宅居多,变成了6层楼居多,那么房价很有可能会跟着改变。

 

在新规下,容积率会变得非常低,下降到1.5以下甚至更低。住宅舒适的同时,新房的房价预计会提升一部分,除非是出让土地的时候价格也随着楼层的高低而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本的高层,也可能会在众多低层低密度的社区压力下贬值。

 

第二,开发商的日子会比较难过。

 

从成本和收益来看,高层肯定是比低层要更符合开发商的利益,如果大面积低层,卖太贵了,购房者不买账。卖太便宜了,对开发商自身不利。

 

对很多开发商来说,这也是在考验他们的资金和拿地发展规划,会改变他们的开发策略。尤其很多小县城的开发商都是本土开发商,自身的竞争力不强,在这种冲击下很难说会如何发展。

 

第三,对于很多以房地产为支柱的县城,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开发商来说,收益降低的情况,很可能会让他们转移阵地到城市去开发高楼,或者放缓开发的速度。

 

而对于以房地产为支柱的一些小县城,这方面的收入会降低不少。

 

第四,在容积率变低的同时,住宅产品的逻辑会改变。

 

很有可能未来县城的很多住宅是以社区洋房、社区花园为卖点,相比较于硬件,会更多地在软件上下功夫。

 

第五,县城作为一个试点,开发成本比较低,开发商会根据住建部碳中和的要求,来更多的探索新的建筑方式,比如绿色建筑、光伏建筑等等。

 

根据住建部的规划,到2022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中将有七成为绿色建筑,那么广大的县城,就是最好实行的地区。

 

以后很可能很多新的建造方式,都是从小县城中来,再进一步推广出去。

 

可以看到的是,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房地产的主流,也将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底色。

 

参考论文:

《武汉居民建筑物碳排放反演计算和时空分析》

《住区碳排放影响要素及减碳策略研究》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lbd5g6xVf5Fwfw1VijXbQ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之所以关注这个是因为最近罗永浩被强制执行的事又刷屏了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众多网友都在关心他6亿的债务靠直播能不能还完,可惜翻遍知乎没人说得清楚,作为一个专门写钱的自媒体人,心里不由生出些责任感,于是趁这机会分析下抖音的直播收入。
经调研抖音直播有以下3块收入:
1、音浪
抖音有2种虚拟币,一种叫抖币,一种叫音浪,抖币是粉丝给主播打赏时用的虚拟币,用人民币购买,1人民币可以购买10个抖币,买完抖币就可以给主播刷礼物了。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而音浪是主播端的虚拟币单位,粉丝用抖币给主播刷礼物,到主播那就显示为音浪,抖币与音浪的比例是1:1,主播可以从后台将音浪提现成人民币,10音浪兑换1人民币。
音浪收入抖音会抽成,主播到手一般在30-55%之间,根据是否加入公会以及音浪多少来定,罗永浩这个级别应该能拿到55%
通过某数据平台查到罗永浩过去30天直播了27场,累计收到206.7万的音浪。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兑换成人民币则是 20.6万,按照55%的分成是 11.33万,按照这个月收入,罗永浩一年靠音浪能收入 11.33*12=136万人民币。
点击抖音直播的小时榜也可以查看主播音浪,通过这我们也可以估算这些主播的收入。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2、坑位费
想让罗永浩带货是需要花钱买坑位的,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20年初罗永浩第一场直播时每件商品的坑位费是60万,后面热度下降后坑位费在20万上下浮动。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数据来源:https://www.sohu.com/a/410436636_161795
不过并不是每场直播的坑位费都有这么高,挖数观看了4月15日晚的直播,该直播罗永浩没有参与,在线人数峰值只有1.7万人。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相比罗永浩自己主持的直播峰值的200多万人相距甚远。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已知坑位费跟观看人数正相关,假设264万人观看时一个坑位费是20万,那么1.7万人观看的坑位费大概是 (20/264)*1.7=1300元
 
通过他家公众号可以看到过去1个月27场直播中,罗永浩亲自主持的只有9场,其余都是由员工主持,从公众号可统计到其每次直播呈现的商品数均值是49件,如果南都报道的坑位费为真,可计算其一年的坑位费收入是:
 
罗永浩亲自主持:20万坑位费*49个坑*9场*12个月=10.5亿
员工主持:1300*49*(27-9)*12=0.13亿
以上汇总是 10.63亿
这数字够大的,晚些我会再去观看一场罗永浩主持的直播确认下在线人数。
3、带货佣金
从数据平台查看到罗永浩过去1个月27场直播的累计销售额是 4.77亿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假设其没有刷单,忽略各品类毛利率的不同,直接引用罗永浩20年6月在一场采访中说的直播利润率百分之十几。

罗永浩做直播一年能挣多少钱?

简单取15%,那么过去1个月27场直播的利润是 4.77亿*15%=7155万。
按这个数字一年则是 7155*12=8.58亿
汇总以上三部分得到罗永浩单个抖音账号的年收入是 19.22亿人民币
 
当然这个是公司的收入,还要扣除各种成本如员工工资、供应链等等,最后分到罗永浩个人头上的肯定远远没有这个数。
PS:罗永浩直播销售额和音浪数据来自 蝉妈妈平台,以上数据基于各种假设,特别是坑位费那块,仅借此让大家了解抖音的直播收入构成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DZkSAeFBckZu1DhMeW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