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房价,稳杠杆,为何又降准了?小心利好变利空。

为什么降准,细节都藏在数据里面。

202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上半年

同比涨跌幅(%

居民消费价格

-0.4

1.1

0.5

  其中:城市

-0.4

1.2

0.6

     农村

-0.5

0.7

0.4

  其中:食品

-2.2

-1.7

-0.2

     非食品

0.0

1.7

0.7

  其中:消费品

-0.6

1.1

0.7

     服务

-0.1

1.0

0.3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0.1

0.9

0.4

按类别分

一、食品烟酒

-1.4

-0.4

0.4

  粮  食

0.0

0.7

1.2

  食  

0.2

7.7

7.1

  鲜  菜

-2.3

0.1

3.2

  畜  

-7.6

-19.5

-9.5

   其中:猪  肉

-13.6

-36.5

-19.3

      牛  肉

-0.3

4.8

4.1

      羊  肉

-1.8

7.3

8.1

  水  

0.1

14.2

8.9

  蛋  类

-0.6

17.9

7.4

  奶  类

0.1

2.2

2.0

  鲜  果

-4.5

3.1

2.6

  卷  烟

0.2

1.1

0.9

  酒  类

0.3

2.7

2.0

二、衣着

-0.2

0.4

0.0

  服  装

-0.2

0.5

0.1

  鞋  类

-0.4

-0.1

-0.3

三、居住

0.1

0.9

0.2

  租赁房房租

0.2

0.7

0.0

  水电燃料

-0.2

1.3

0.6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0.2

0.3

0.1

  家用器具

-0.3

1.0

0.2

  家庭服务

0.1

2.6

2.4

五、交通通信

0.1

5.8

1.9

  交通工具

-0.3

-0.8

-1.5

  交通工具用燃料

2.0

23.6

8.2

  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

0.0

1.3

1.5

  通信工具

-0.2

6.2

5.8

  通信服务

-0.1

-0.3

-0.3

  邮递服务

0.0

0.0

-0.3

六、教育文化娱乐

-0.2

1.5

0.9

  教育服务

0.1

1.9

1.8

  旅  游

-2.0

-1.1

-4.3

七、医疗保健

0.0

0.3

0.3

  中  药

0.2

1.5

1.5

  西  药

0.0

-0.8

-1.5

  医疗服务

0.0

0.7

0.7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0.1

-0.9

-1.1

除去房租、加油、食用油这些硬性支付的消费之外,6月几乎所有的自主消费领域,如服装、食品、酒店、家电、水电、汽车、机票、手机等民生领域(衣食住行)的消费都在全面下跌。

而且,上涨的那几个,房租是由于一线城市房价飙涨带动的,高油价是由全球原油飙升引发的,食用油价格上涨是由全球大豆飙涨带动的,都是外部成本在强制转移。

控房价,稳杠杆,为何又降准了?小心利好变利空。

也就是说,除了不得不承担的涨价,以及情绪类消费的烟酒中药,中国居民在所有可选择的消费领域,出现了无一例外的全面萎缩。

简而言之,老百姓没钱了,或者说,年初的报复性消费之后,大家不敢花钱了。

从6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环比下滑很厉害。

而且不仅仅是服务业,制造业也有这样的趋势,这还是其它制造业国家产能起不起来的背景下。

这已经充分说明全球经济即将见顶的信号!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差不多也是见顶了。

原本经济增长,要么出口,要么基建,要么地产投资,要么国内消费。

现在的情况是,出口要见顶,基建被卡脖子,国内消费二季度塌方,地产投资也不能崛起。

 

试问,如果现在不给实体经济多少补点水,后面经济增速出现断崖怎么办?

经济增速一旦断崖,就业的困境将会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控房价,稳杠杆,为何又降准了?小心利好变利空。

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周就有4000亿mlf到期,下半年有4.3万亿到期,7月要企业缴税降准相比于续作MLF,国有企业能拿到更多的直接融资进行扩张;

大概率本次的降准就是用来置换部分到期的MLF。

控房价,稳杠杆,为何又降准了?小心利好变利空。

地方政府能低成本借债,渡过下半年的举债高峰期;

放血了一年的金融机构终于缓了口气,降低百亿成本;

本次降准,一个深层次的目的就是想办法修复很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让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不要爆发出来。

关系硬的民营大佬们也能够蹭着喝上一口汤。

做地产的朋友不要多想,银行房贷没额度,上游再多的水银行都不会增加房贷,因为已经没额度了,放贷就要终身追责不放不用追责,对房地产超额放贷就是zz错误。

做股票的朋友更要小心利好出尽的庄家出货。

本次降准=未来货币收紧的信号

放水怎么会跟收紧有关?是不是写错了?没有!

今年下半年MLF到期几万亿,大概率本次的降准就是用来置换部分到期的MLF。

打个有点相似的比喻,相当于美联储用降息对冲部分到期QE撤出。这样未来一旦真的要启动收紧,只要把利率变一变即可,反应速度更快。

事实上,前央妈的人也说了,本次的行动其实是为未来货币收紧预留了空间。

不知道市场上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这样的表态?

之前我们说过一个公式:预计货币收紧=流动性释放高潮

这在后面几个月得到了很好的市场验证,也与主流市场观点完全不同。

那么,现在央妈要玩“相反的剧情”了,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KyfxsN7erLJaUKkST9pPog

魏杰:中国正进入第3次造富运动

作者:魏杰
来源:加速商学院(ID:jssxy1)

3月12日,魏杰教授莅临“新格局,新征程”暨诺曼底企业家硕士班开学论坛,给合两会为大家解读“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好的五件大事。

讨论“十四五”,先要明确三个基本点。

第一,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从2021年开始,中国已从温饱时代进入小康时代。温饱时代的核心是消灭贫困,而小康社会的核心是现代化。按照现代化的目标提出来,2035年要基本建成现代化,2050年要建成现代化强国。

第二,从生产力发展来看:我们进入到新技术发展时代。新技术时代已经开始,以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新产业的形成和传统产业的变革。

第三,从国际环境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与中国长期战略竞争。中美建交后,美国和我们基本是合作与竞争,现在的提法叫威胁与竞争。

根据以上三个基本点,“十四五”的核心思想是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办好五件大事。

1

第一件大事,全面启动和提升消费

全面启动和提升消费,是第一件大事。消费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美国3亿多人,每年的消费总额是6万多亿美金,我们14亿人才5万多亿美金,很显然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必须要全面启动和提升消费。怎么样全面提升和启动消费?讨论中把消费分为六大组成部分。

1)第一个组成部分:“吃穿用”。吃穿用在小康社会的提法,叫”吃出健康,穿出时尚,用出现代”。大家最近讨论农业问题,讨论种子问题,讨论土壤改造问题等等,结果发现我们现在的种子90%是进口的,健康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那不行。

这个“用”在讨论中包括4个内容:家电、家具、家居和信息。去年有学者写篇文章说”中国10亿人没坐过马桶”,我对这个数字有点怀疑,后来我详细调研,发现这个提法是准确的,我们在家居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

2)第二个组成部分:住房与出行。房地产我们现在强调了两条,一个是住房不炒,一个是购房债务别太高。除了这两条之外,房地产从消费角度还有很大的空间。为什么?因为温饱时代,房子是遮风挡雨的。小康社会要住出享受才行,住出享受很重要。去年新冠让人们认识到,住房是决定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房子差,一家人窝在一起放屁、打呼噜都能听见,烦透了。未来人们买房子的重要问题是要考虑享受的因素。从这来讲,中国房地产最少还有10年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个就是出行:小轿车、高铁、飞机有三个层次会拉动我们的整个增长。我们要制造小轿车、高铁、飞机,你想涉及到多少产业,一架飞机的零部件600万以上。另外,小轿车、高铁、飞机都要有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怎么出行?最近一个学者写文章说”中国10亿人没坐过飞机”,我想都要坐飞机得建多少机场?有人讲中国基础设施过剩,根本就不过剩。我们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3)第三个组成部分:医疗与健康。医疗与健康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人人想长寿,背后涉及的产业很深厚,像医疗基础设施、医疗团队、生物医药等等产业。人们现在不想在轮椅上活到90岁,要活蹦乱跳地活到90岁。

4)第四个组成部分: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教育是小康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是文化与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影视、音乐、戏剧、收藏、非遗博物馆、旅游、休闲、娱乐、出版、文化、体育、传媒、广告、创意都是文化,很庞大,需求旺盛。我看到广州地区教育很发达,有那么多商学院,我很吃惊。看来经济发达的地方,商学院必然是很发达的,因为这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我历来支持这种教育的大力发展,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

5)第五个组成部分,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环境是我们“十四五”的重要的消费需求。人富有之后,对生态和环境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了,因此这是重要的消费需求。如果整天生活在雾霾里,不可能说你是一个现代国家、发达国家。所以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大江、大河、大海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6)第六个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与防风险。人际交往与预防风险是人重要的消费需求。人富有之后,精神方面的需求是人际交往。所以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产业发展都很快,像快手、抖音很厉害,都发展到美国去了,特朗普要禁抖音,结果他没禁,抖音把他给禁了。

另外一个是防风险,进入现代化之后,人们对风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去年的新冠病毒,人们对风险的防范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一再讲有一个产业会在中国爆发式增长,就是保险业,为什么?保险不是理财,不是所谓的投资,因为它是防风险的,人们越来越关注了。

总体来讲,“十四五”时期我们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提升和扩展消费,大致上盯着这六个组成部分。美国现在年消费总额是6万多亿美金,我们5万多亿,我估计一旦全面启动提升消费,一定在消费上率先超过美国。

2

第二件大事,全面启动和提升投资

“十四五”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要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全面启动和提升中国投资。分两部分,一个是政府投资,一个是企业投资,是截然分开的。

先谈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十四五”的核心是公共产品投资,启动了5大类。

1)政府投资的第一大类:传统基础设施。这仍然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因为现代化的评价一个重要指标是传统基础设施,所以政府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向还是传统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交通类的基础设施,就是我们讲的”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仍然是重要的投资内容。最近我们公布了五大都市的交通中枢详细图,“十四五”时期的建立已经公布了。第二个是能源类基础设施,像电网、西气东输这种能源类基础设施,仍然是“十四五”的重点。第三个是水利类基础设施投资,水利类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是传统基础设施的重点。因为水是生命最基础的东西,像南水北调。所以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在“十四五”定了三大类,我估计整个投资总额在15万亿左右。因此与此相关的产业和企业都有巨大的空间。

2)政府投资的第二大类:新基建投资。新基建投资是“十四五”政府的重要投资内容,也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信息类基础设施投资,像5G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类叫融合类基础设施投资,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像充电桩、智能交通。第三类是科创类基础设施投资,比如大科学装置、现代化实验室、科创中心等。这三大类,我估计投资额度在10万亿左右。

3)政府投资的第三大类:城市化投资。因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化水平,我们“十四五”结束要把城市化率提高到65%。所以大家不要把最近我们强调农业理解错了,又要搞新农村了,不是这个概念,城市化投资仍然是“十四五”的重点。

这一次不再搞全国平衡推进,第一个就是国家要建成四大都市圈,2035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首先四大都市圈都要实现现代化。四大都市圈分别是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

刚才李孔岳教授讲买房子,在哪买房子很重要。城市化带动了中国人口的重新流动,购房的状况也变化了,所以你不要认为房地产过剩,人均说不了问题。最近我在贵阳调研,一个人告诉我他在贵阳有房子,200多平,但很可惜儿子非要在重庆发展,怎么办?准备搞钱到重庆买房子。好像人均没法说明,他得重新买。所以这轮城市化又导致房地产的新发展,很有意义,建议大家关注这次城市化的动向,尤其公布的“十四五”四大都市圈作为交通枢纽的项目很重要。

4)政府投资的第四大类:环境投资。从大江、大河、大湖的环境修复,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的处理都将是主要问题。政府的环境投资在“十四五”是重要投资内容,而且显现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长江10年禁鱼,把渔民的船只都爆炸掉了,重新安排工作,这是多么大的投资。环境投资是量很大的投资,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5)政府投资的第五大类:公共卫生体系投资。去年新冠在武汉爆发后,那么多人没法住院,所以建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而且今年开始按照各个城市人口比例都要建这种医院,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平时可能不用,关键时就启用。应对公共卫生的各种物品都必须要有库存,比如口罩、呼吸机等。

而且要构造一个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公共卫生体系投资,不能再出现像李文亮医生写个微博还得去写认罪书的事情,任何人可以直达最高层报告公共卫生事件,这个信息体系“十四五”要全面建成。所以公共卫生体系投资是“十四五”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建议投资者要注意相关产业,一定有很大的空间。

总体来讲,“十四五”政府投资大致上是这5大类,我算了一下,总体投入量在30万亿以上。

另外一个投资就是企业投资。政府企业投资比是3:7,政府投资占总投资30%,企业占70%。所以企业投资“十四五”必须启动起来,但企业投资的核心是产业投资。怎么投?“十四五”大致上给企业做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因为这是市场化的概念,政府不能太绝对。所以“十四五”是倡导企业向三个产业加大投资。

1)企业投资的第一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时期把战略产业划分了八个重点,现在中国所讲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了八个主要内容。

第一,新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核能,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新材料。大领导在2016年出访英国时,专门去了曼彻斯特大学看了石墨烯实验室,石墨烯是新型的钠镁材料,它的硬度是钢的几十倍。最近广汽报的新闻,说发明了石墨烯电池续航能到1000公里,网上炒得很厉害,为什么?因为石墨烯有可能代替锂电池,许多产业的发展有待于新材料的产生。

第三,生命生物工程。既涉及生物,也涉及生命,涉及到农业、健康、医疗、卫生等等一大堆问题。

第四,信息技术。像5G就属于新一代技术。阿里巴巴、腾讯软件可以,但是硬件不行。支持这种产业的硬件我们不行,像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美国一卡脖子我们就不行了。华为的5G可以,但是支持5G的技术我们不行。所以“十四五”重要方向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因为这是我们的硬伤之一。

第五,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重要的战略产业范畴,非常关键。所以节能环保相关的产业在“十四五”时期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

第六,新能源汽车。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讲新能源汽车,因为连续5年都讲,有人就问我为什么不讲,因为不用再强调了,今年讲不讲都是重点,人类社会一定是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因为传统汽车没法解决污染问题,最好的德国公司都解决不了。

第七,人工智能。未来整个人类的消费生活和生产都将走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分两类,第一类叫智慧人工智能,就是代替人脑,你不用思考,一点鼠标就行。像中国好医生,把症状打进去,一点鼠标吃什么药就出来了。另外一种智能叫行为人工智能,就是替代人的行为。我跑了一圈,我们的好企业不多,因为我们传感器不行。这方面日本是世界第一,主要在九州,日本10年前把自己所有家电项目卖掉了,全面转向人工智能,一旦成功,就像80年代日本家电风靡世界一样,所以“十四五”时期我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第八,医疗卫生设备。这方面我们也不行,像核磁共振、CT,我们都不行。美国机器大量是垄断性利润,去年我来广州的时候,一家企业告诉我,核磁共振硬件解决了,软件不行。上次到上海调研,他们告诉我软硬件都解决了,可以了,我很高兴。结果告诉我一件事,公立医院说质量不行不买单,还是没有过关。所以“十四五”时期,这些可能成为要大力推动的重点。

总体来讲,“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大致定了这八个要点。你们去研究一下科创版的上市公司的核心,就以这八个要点为核心。最近有人做了个测算,“十四五”时期如果这八个要点能够持续上升,每年给我们增加的GDP总量在50万亿以上。

2)企业投资第二个重点: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分两种,一个叫传统制造业,一个叫现代制造业。凡是私人产品都叫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叫现代制造业。这个划分不是谁现代、谁不现代的问题,是根据产品社会性质来划分。现代制造业的重点有六个: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现代船舶制造与海洋装备制造。总体来讲我们所讨论的现代制造业,“十四五”时期基本确定的六个重点,这背后涉及到众多产业,希望大家重点关注。

3)企业投资第三个重点:服务业投资。服务业是“十四五”企业投资的重点,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过去我们解决就业靠什么解决?靠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增加一个点,可以提供1000万就业岗位,现在增长速度是下行的,不可能再高了。2028年中国真能达到美国制造总量,我们每年增长三个点就不错了,因为这是个规律。靠增长速度增加就业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必须改变方向,靠发展服务业来推动就业增加。因为服务业是最大限度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所以大力发展服务业。

3

第三件大事,补短板,搞创新

自从中美关系搞僵之后,我们才发现中国经济存在诸多的短板,人家一卡脖子我们就完了。

中国经济有五大短板。第一,高端发动机不行。大到飞机发动机,小到呼吸机发动机,我们都不行。去年中国生产呼吸机世界第一,没有赚几个钱,因为软件芯片不行,发动机不行,我们是组装而已。

第二,材料不行。我们现在核心材料50%靠进口,大到飞机,小到手机触摸屏。刚才讨论大飞机,大飞机重要的零部件起落架,我们一个是轮胎不行,搞不出来;第二个轴承钢不行,轮子的轴承钢我们搞不出来。

第三,数控机床不行。很多零部件生产不出来。我们国家现在最麻烦就是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们买别人的,要么日本、要么美国,我们没法搞。日本更绝,连数字都不知道,人家启动才行,怎么停你都不知道。

第四,生物医药不行。好多原料药搞不出来,好多通常的病,药我们搞不出来,像高血压,高血压药的原料药我们搞不出来。我们许多原材料要被人家控制,我们搞生物医药不行。

第五,信息硬件不行。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不行,10纳米以下我们都不行,人家一卡脖子我们就完了,人家一不给,连手机都不能生产。

怎么来推动技术创新?要做四件事。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时期对增长速度没有具体数字,就不再搞具体数字,但是有些数字具体,技术创新的资金是定下来的,要占到GDP总量的5%左右。

第二,增加物质基础。技术创新不是嘴吹出来,要庞大的物质基础,就是大科学装置,现代化实验室,科创中心。北京建的怀柔科学城,我去看了一下,五大类自然学科的大概装置都在那里,一旦运转需要5万高端人才支持,怎么办?把一个大学放在边上——中国科技大学,每年招7000人研究生,就为科学城服务。一旦建成对全国企业开放,全国企业可使用它。因为企业没有力量建设它,国家建成,为企业服务。

第三,调动人的积极性。清华大学每年招的状元都想到经管学院,没人到工科。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搞科学技术创新?因为很多都是穷人,收入低下,很可怜。

“十四五”决定做一件事,就是改革知识产权制度。过去的人穷的原因是知识产权制度造成的,知识产权都是国家的,与个人没有关系。这一次做了重大改革,所有参与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所有人能享受这种知识产权带来的收益,把他们变成富人。所以中国将出现第三次造富运动,第一次叫体制造富,体制内到体制外,有人胆大冲到体制外发家了。第二次叫产业造富,特别是房地产产业、信息产业造富,很多人成为富翁了。第三次将是技术造富,谁是技术实际控制人,谁就是富翁。

第四,加大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资。教育和基础研究投资“十四五”是最大的五年,因为没有教育和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像最近杭州搞实验室体系,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阿里巴巴实验室要造就一条街的实验室体系。最近国家反复强调,要让已经成功的企业家们更加注意技术创新的投资,要吸引资本,不要无序扩大。

4

第四件大事,防范金融风险的爆发

“十四五”我们一个重要工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爆发,为什么?因为98年亚洲金融风险,08年美国金融风险,都是金融出了问题。中国如果“十四五”金融不出问题,增长快一点、慢一点都没事,但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终止增长,可能倒退5年到10年。所以“十四五”一个重要工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爆发。怎么防范?涉及到9个内容。

第一,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搞,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因为我们去年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就是借债。我们财政现在按照规则,赤字率最高不能超过3%,我们连续两年超三了,去年3.6%,今年3.2%。整个宏观负债率去年年底一共284万亿,GDP总量是101万亿,我们宏观负债的是280%,远远超过既定的250%,这两条都是警戒线。

第二,货币政策。看钱多不多,有两个指标要重视,一个GDP增长速度,一个M2增长速度。GDP相当于财富增长,M2等于货币增长,这两个数字很关键。2019年我们GDP增长是6.1%,M2是8.3%。而2020年GDP增长是2.3%,M2是10.2%,一比较就发现去年印了很多钱。所以李教授讲得很对,钱太多了,钱多了要么出现通胀,要么出现资产泡沫。所以要研究“十四五”怎么办,不能再继续这样干。我都很头疼未来5年内世界会不会爆发泡沫破灭这个现象,因为美国印了那么多,货币政策是我们最担心的一件事。

第三,银行体系。现在银行一共贷出去的钱是170万亿,贷坏账率两个点左右,现在坏账是3.4万亿,商业银行已经被托管了,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被托管,不能再运转叫托管。银行体系我估计今年可能还会出事,一些城商行、农商行可能搞不好要出事,所以要求今年银行去做三件事,第一个,尽快降低不良债务,不良债务要求所有行今年都必须想办法往下降。第二个,提高资本金充足率,都要到30%。第三个,加大银行治理结构的强化。银行体系我估计今年还会有一些没法运转,得要托管。

第四,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我们的余额显示110万亿,发出去没有还的债总额是110万亿,其中政府债44万亿,公司债30多万亿,金融债30多万亿。政府债现在的公开的40万亿,但实际有一些潜在政府债务,隐形的差不多有十几万亿。

我估计挺麻烦,像各种融资平台搞这个债,实际上不是政府债,老百姓以为是政府债,现在挺头疼,今年会不断地出问题。公司债最近也不断出事了,而且我们很震惊,好多好企业竟然不能还政府的对外债务,像华夏幸福,像华晨,像河南一家大的国有企业都出问题,连我们清华的紫光都出问题,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事,信用还是3A级的。

第五,股市。中国股市我们在今年一定要防止它有问题,现在已想尽一切办法去推动。比如说要把审核制上市变成注册制,2021年A股市场全面开始启动。第二,退市制度必须加快,搞各种退市,自愿退市,违规退市,股票价值不够退市,全面退市,垃圾股清理掉。第三,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公司治理。大家之所以不能把积极融资扩大的原因就是谁都不敢买股票,为什么?你没法判断这个企业到底好还是坏。有一家企业告诉你,咱们账面上300亿的货币资产,过两天告诉你没了,小数点算错了,这股票你敢买吗?

第六,外汇。外汇这方面不能出事,外汇出事就比较麻烦,外汇是我们很关注的。外汇两个问题,一个外汇储备量,一个汇率。不过我们控制得很好,目前估计来看出事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第七,房地产。我们很担心它会不会引爆金融风险问题。从消费来讲,中国房地产还有好时间,但是害怕债务引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出了三项重要的政策:第一项政策,所有房地产商资本的负债率划了三道红线,凡是踩红线的企业要求今年3月底以前降到红线以下,这条很厉害。第二条办法,所有银行释放购房贷款,有严格界定,有指标约束,不能超过多少,画了一个红线。要求所有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上都有指标,要求三年内把它降到红线以下。

第三件事就是把房地产商的资金全面监控,房地产商出问题都是挪用资金形成的。最近发改委调研恒大和宝能,为什么你们投资汽车,钱从哪来的?是不是把买房子的钱挪用过来了,全面要进行监控,这样一来就不会出事。我估计房地产这样一搞,出事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房地产商可能会出事。

第八,互联网金融。我们的P2P花了三年时间把它解决完,但是8000个亿窟窿填不了。所以对这个业态其实很慎重,因为现在实际上大的平台还在做金融活动。大家看最近做了一点事,要求所有这类企业必须回答你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你得讲清楚,不能说我是金融科技,没有这个说法。金融就是金融,科技就是科技。

比如说是金融,金融的市盈率上市就是3-5倍,科技是100倍。所以你要是科技有100倍,你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你得回答。科技是什么科技?互联网是通用技术,不是科技,不是创新,那是通用技术,这一条很严格,你必须回答,回答不了就不能上市。

5

第五件大事,继续扩大开放

现在美国跟我们脱钩,应对脱钩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益。我们开放能给他带来利益,谁都脱不了钩。坚持互利共赢是个核心,只要你能开放给别人带来利益,谁都脱不了钩。所以“十四五”开放的核心是强调互利共赢,我们在考虑自己发展,要给别人带来利益才行。怎么样实现互利共赢?要发挥我们的三个优势。

第一,制造优势。制造是中国的重大优势之一,现在好多国家要喊跟中国脱钩,脱不了钩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制造的优势在发挥作用,只要中国能给别人生产质量好、便宜的产品,谁都没法脱钩。美国喊了半天,结果2020年美国又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为什么?没法脱,在美国现在买一台冰箱,交完钱一个月以后才能见到冰箱,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国的,西服的袖口、领口都在中国,拉到印尼组装再到美国。

第二,市场优势。中国14亿人口,4亿中产,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澳大利亚不是反华跳的最高吗?不买你东西就完了。澳大利亚主要靠贸易出口,只要中国不买它的煤炭,他就彻底趴下来了,反华太厉害,治他的唯一办法就不买他的东西。特朗普反复让美国企业回去,它回不去。美国资本很喜欢中国,为什么?市场在中国,你说怎么回去,苹果怎么回去?

第三,服务贸易优势。中国是世界服务贸易需求最大的国家,有三笔费用世界第一。第一笔,留学生费用世界第一。150万人留学生在全世界各地学习,一年的学费按3万美金算,生活费按2万美金算,多大的收入?在美中国留学生接近50万,美国人告诉我中国留学生是最准时交学费,而且消费能力最高的群体。特朗普一打压中国留学生,校长就很焦急,说你不能这样干,这样干咱们学校得关门。

第二笔,出国游费用世界第一。中国人很开放,美国人其实很保守,你到美国中部去看,好多人没出过国,美国3亿多人只有1亿多人有护照,他很保守,认为美国最好,出什么国。有人出国就在加拿大、墨西哥转了一圈而已。中国人很开放,有点钱就出去看看。亚洲三个国家旅游收入主要靠中国,一个泰国,一个日本、一个韩国,我们的贡献占他们旅游50%以上的。

第三笔,购买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费用全世界第一,一年有40多亿美金。特朗普骂我们抢他们的,胡说八道!我们都付费了,好多企业都付费了。

三笔服务贸易费用我们是全球第一,你想继续释放服务贸易费用的话,你怎么和中国脱钩?脱不了钩。所以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发挥着三大优势,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服务贸易优势,这是“十四五”对外开放的核心。建议大家要关注这个特点和过去的开放不同,我们继续释放这种优势,让中国继续开放,谁也不能和中国脱钩。

总体来讲,“十四五”时期按照新发展思路,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五件大事。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eiKS1HifVEbWY1I–e7SUg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2021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2021年上海高考录取目前已完成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批次、零志愿批次的录取工作。

尽管还没有完全结束,但网上关于今年各高中的高考表现讨论依旧火热。当然目前相关的升学数据很少公开,因此所剩不多的综评录取公示成了绝大多数人讨论的主要依据。

 

今天我们就结合综评数据以及部分其他途径流出的数据(仅供参考),来看看有哪些学校脱颖而出。

从综评数据说开去

下面是2021年综评数据的修正版: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将入学人数考虑进来,我们可以从综评录取率的角度看哪些学校比较亮眼。此处我们整理了各校2018年的中考招生人数(因手动整理,难免有纰漏,且各校的高考人数可能低于中考招生人数,因此仅供参考):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当然综评招生的11所高校层次也是有差别的,这从入围的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2021年上海高考人数约为5万人,约3.2%的人综评去复交、5.3%的人综评去上海985、7%的人综评去上海211。

 

从复交录取、本地985录取、11校录取数据来看,各校的表现也有所差别。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不难发现,四校八大的地位依然很难撼动。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但也出现了一些能挑战甚至赶超八校的学校,曹二、进才、上实、奉贤中学、位育中学、松江二中等校的表现尤为突出。

 

各区热门高中2020年部分985大学录取数据统计仅供参考)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当然含金量最高的高校录取除了复旦和上海交大,自然少不了清华和北大这两所顶尖高校。

 

从近几年的清北录取情况来看,主要是四八校和各区的老牌市重点高中榜上有名。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而含金量极高的清北保送生名单上,四校和神仙学校的学生常常榜上有名。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从综评和清北录取部分数据看沪上哪些高中强势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各校的生源质量本来就有差异。不过,从各校的中考录取分来看,“低进高出”、“高进低出”的学校偶尔也会出现。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N1cgk5ZACKRpS8qHV6p2uA

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01 

 

林生斌事件发酵了这么多天,斯基一开始不想说什么。

 

因为骂林生斌已经成了唯一的声音。

 

第二种声音其实已经不合群。

 

怎么说呢,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斯基一直觉得这个号女粉较少,每个女粉都很珍贵。

 

虽然斯基不是柳下惠,但也不能和一个被锤成渣的渣男站在一起。

 

再者,林生斌又凭什么值得同情?

 

如果你妻离子散那还罢了,如今你人财两全,事业有成,还娶了个95后的小姑娘。

 

“升官发财死老婆”你全占了,我同情你,我脑子瓦特了。

 

所以斯基必须坚定要和大家站在一起,讨伐他丫的。

 

 02 

 

既然要站在一起,那就应该把斯基的身份往上抬。

 

斯基很虚伪,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安一个正义的名号。

 

换句话说,咱们是正义之师。

 

正义的人打击坏人,这是从小动画片里就告诉咱们的真理。

 

林生斌怎么坏?坏在哪里?必须全给他找出来。

 

这就叫拉清单。

 

《小兵张嘎》里的英雄告诉胖翻译:“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就是这个意思。

 

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咱们看林生斌就得把望远镜掏出来。

 

为什么是望远镜?因为咱离他远啊!这种身败名裂的人是不能靠近的。

 

拿着望远镜看起来,才发现事情不得了。

 

 03 

 

林生斌到底干了哪些坏事,这事不好说,在讨伐林生斌的队伍里,斯基只是一个晚辈。

 

虽然斯基是个晚辈,斯基也很清楚,大家不是因为林生斌再娶来讨伐他。

 

男欢女爱本就是人性使然,还有什么能比一个受过伤的有钱男人更能激发一个95后小姑娘的母爱?

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抛开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更精彩的东西:

 

这里面有悬疑的,有都市伦理的,还有玄幻的。

 

悬疑的有林生斌跟保姆私通,明里暗里引导保姆做出了放火的蠢事。

 

都市伦理的有林生斌早就婚前出轨女小三,连生了二胎。

 

玄幻的也有,林生斌造了个井,井深181米,就是为了镇压冤魂。

 

斯基当时义愤填膺就要上去祭出自己的键盘,临上前不小心又冷静了一下,悬疑、伦理、玄幻,差个校园、科幻就凑成小说网站了。

 

于是斯基就跑去看了几篇网络小说,发现现在小朋友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不是斯基当年写网文那个环境了。

 

 04 

 

网文世界过于玄幻,不能让想象力阻碍了正义之师的脚步,而且大家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斗士。

 

林生斌随便几条微博就能把这些想象重新封存。

 

于是斯基开始学着去挖掘一些现实中的东西。

 

当然,斯基是晚辈,挖掘这类的事前辈们已经安排好了,列出了传说中的“五问林生斌”:

 

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虽然这些问题,一、三、四、五都是同一个问题,第二条在林生斌昨天的微博中有所回应,但是把同一个问题分成五条,就变成了正义之师发出的雷霆之音。

 

昨天杭州的雷阵雨就是为了呼应正义之师的雷霆之怒。

 

这些东西一条条,一桩桩,都等着林生斌继续来回答。

 

不怕他再来回复,回复我们也不一定信。

 

 05 

 

斯基在后面观察了这么久,也算看明白了。

 

大家讨厌林生斌,因为他欺骗了大家的感情,并且从中获利了。

 

怎么证明林生斌是有意利用了大家的同情心?

 

而且虽然咱们都是望远镜,观察的都是边角料。

 

大舅子那是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人,至少比咱们正义之师都了解。

 

所以无论林生斌怎么反驳。

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大舅子微博说林生斌是坏人,那么他就一定是坏人,同情坏人是每个人最后悔的事情。

 

大舅子才是正义之师的师长。

 

所以骂林生斌的人到底在骂什么?

 

他没跟大舅子处好关系。

 

这是每个已婚男人的大忌。

 

 

来源:老司机野驶(ID:lsjyeshi)作者:生姜斯基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ytYXWZr7R1hOoT8hZpBNRQ

休克的陪侍女:这到底是用力过猛还是用药过猛?

休克的陪侍女:这到底是用力过猛还是用药过猛?

虽然这事儿浪不大,但花不小。

世人皆说北协和,南湘雅。谁知湘雅出荒唐。

据说该院一位副院长在接受某医药公司的请托时,欣然享受三陪侍寝服务,结果春药吃过量了,直接把人家姑娘整休克了。

哎,真是老实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呀。

这事吧开始在一直在坊间流传,但也没人公开敢议论。但纸终究还是没包住火,直到巡视组进驻,这事就悄悄给人捅破了。

6月25日,湘雅医院党委召开全体中层干部大会,宣布对排名第二的副院长龚志成给予行政免职与党内严重警告。

领导团队由十人变成九人。龚副院长的大头照被人从院领导栏上悄悄撤下。

参与善后的一位人士称,湘雅这位副院长大概药物使用过猛,在陪侍过程中导致女性在床上突然休克。酒店先后报了120与110,由此留下了公安出警与医院急救的信息。

唉,发现三陪女晕倒,副院长显然是惊慌失措,背锅的都来及找,给酒店报警留下把柄,一场骚操作下来龚副院长定是后悔莫及。

知情人士透露,事后龚院下花费数百万元将此事压下,当然这钱也不是他出的,还是由请托者埋单。

事件一曝光,就有网友睿智立刻指出疑点:

湘雅的副院长怎么不会用药啊?还把药量用猛了!

要知道,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合理用药·中国行动”活动,刚刚授予龚志成“推进合理用药·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在拉风的颁奖晚会,龚志成的推荐辞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创新药品供应保障、合理用药管理和药学人才培养上有创新、有作为、有成效,展现了百年老院的深厚底蕴,走出了新时代坚实步履。

而且龚副院长在湘雅医院还有一个身份——药学部专家委员会主任,他同时还是中南大学医院药学研究所所长。

 

唉,徒有虚名了呀,以用药见长的龚副院长,结果用春药用猛了,导致休克乃至最终死亡,这业务也真不是一般的不精。

2018年龚任副院长后,主管人事、招标、药品、后勤、保卫、院办等八个关键权力部门。绝对是八面临风的实权派。

熟知医疗器械领域的人士称,到湘雅做业务,找书记、院长没用,要找龚副院长才能成事!

即使面对中央巡视组,他依然敢顶风作案,知情人士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与利益集团情感太深,吃、喝、拿已成惯性,顺心顺手;

二是有地方关系网的保护,在湖南这块地方无人可动他,即使是中央巡视组也鞭长莫及;

三是免职无所谓,反正明年到龄也要下来。

但他恰恰忘了,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想用过去那一套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这一宗刺激的丑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权色交错的性贿赂。

性贿赂绝对有着战略意义,请陪睡女也就是几千块钱,但意义已超越了肉体和物质层面。

接受性贿赂的人就等于入了坑,所谓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前两个兑现起来靠机遇和时运,而唯有嫖娼可以创造出更深层次的价值。

目前这起陪侍女床上休克事件,有了新进展。

湘雅医院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龚志成接受宴请并收受礼金2000元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中“不准违规接受吃喝”条款,于湘雅医院内部通报会上被免职处理。
湘雅医院高度重视龚志成事件舆情,网络相关爆料正在进一步核实中,欢迎有具体事实依据的举报,目前网传的其他信息,没有事实依据。

明摆着是接受性贿赂怎么就变成了“违规接受吃喝”?

就2000元礼金?那百把万的善后费谁出的?

 

这位主管招标和药品的副院长,到底接受了多少贿赂?

 

如果是普通人接受贿赂,是免职和警告处分吗?

 

什么样的监管之下才能出这样的狂徒?

一个小小副院长,就可以目无法纪呼风唤雨,真的让人开了眼界!

 

很多人都嘲笑这龚副院长熟悉药理,怎么会在吃药上没把握好尺度,以近六旬之身把人家年轻轻的小姑娘给整的心脏骤停,是如何做到的?

 

据知情人爆料说人家其实很讲究,西地那非外加达泊西汀,一个是管持久的,一个是专治早泄的。

 

其实最好的药,也不如权力的药效。

 

那才是他腐败堕落的温床。

 转自 : https://mp.weixin.qq.com/s/jUf2Uj7hsa8XAS9njcD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