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河门锁蛋壳解约业主门锁权限转移服务

 

尊敬的蛋壳解约业主:

 

    很遗憾,得知您与蛋壳解约的消息。若您需要自行管理门锁,火河科技将持续为您提供服务,请仔细阅读本文,以便顺利完成解约后的门锁权限转移工作。

 

火河科技,感谢您的支持与信任。 

 

火河科技

2020年12月5日

 

 

门锁转移需满足的条件

1. 以火河科技收到蛋壳官方发出的《蛋壳公寓业主解约通知》邮件为准。 

2. 转移门锁管理权限,需要购买门锁权限转移服务费。(购买服务时备注手机号需与蛋壳解约邮件内预留手机号保持一致)

 3. 此次转移仅针对已与蛋壳达成解约的业主。如您还未与蛋壳达成解约,请先与蛋壳协商完成解约,需要蛋壳向我司发送《蛋壳公寓业主解约通知》邮件。

 

 点击购买服务

 

 

 

注意事项
1. 在收到您的服务订单以及《蛋壳公寓业主解约通知》邮件后,系统将在1-3个工作日完成权限移交,移交成功后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用户。

 

2. 如您在3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短信通知,或咨询门锁使用方法请关注『火河科技』公众号直接与‘在线客服’沟通或拨打客服电话:400-085-8888,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3. 短信提示门锁权限移交成功后,可关注『火河科技』公众号或登录“火河智能App”管理门锁。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vIHwjq3nvlQ-mOgFl_MVwA

蛋壳爆雷(2020年12月后)信息整理

蛋壳公寓上海现场办事处,业主对接办公地址,租客对接办公地址

在蛋壳APP上申请解约,可以看到租客信息

门锁供应商:

云丁智能 收费199元

云丁,租住智能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租住空间管理领域,致力于打造涵盖「智能硬件+SaaS软件+服务交付」的全流程闭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已深度服务15000+地产/品牌公寓客户。

https://mp.weixin.qq.com/s/Zxua30Ieo9H6c6stGbUL1w

【云丁智能】修改普通密码:1、唤亮屏幕后,按#键,滴一声,再输入原密码,正确则滴滴两声,错误则长滴1秒后熄灭屏幕;2、直接输入新密码,滴滴两声提示,再次输入新密码,门锁哆来咪则成功,失败则长滴1秒后屏幕熄灭(新密码不能和原密码连续4位及以上相同)

火河科技

“火河科技”是原果加互联网智能门锁商用门锁日常管理公众号,商业用户可通过本号登录“果加LM”系统管理门锁。关于家庭智能门锁的相关咨询请关注“GO果加”官方服务号。

蛋壳解约业主门锁权限转移服务链接, 收费199元

https://mp.weixin.qq.com/s/vIHwjq3nvlQ-mOgFl_MVwA

高考比中考难好几倍:从难度系数看中高考的难度对比

高考有多难?

 

本周一我们做了初高中脱节的相关文章,但是初中和高中到底有多么脱节呢?今天我们用数据给大家讲解上海的中考和高考的难度之差。

今天我们分析的是难度系数的概念。

X老师先给大家讲几个概念:

(1)考试的每道题目的难度都是设计好的,有简单,有难,其设置的依据是知识点需要调动的知识层次。答题就像猜谜一样,谜面设置越复杂,或者需要调动的知识越多,思维层次越深,那答案就越难获得。

(2)整张考卷的难度系数根据每道题目的难度系数来设定。中考和高考都有固定的难度系数。

上海中考的整体难度系数在0.8-0.85之间。

上海高考中语数外的难度系数在0.7左右。+3科目的难度系数在0.75左右。

(3)难度系数就是全体考生的设计平均分。

(4)不同的难度系数决定着考试的性质。难度系数需要对应相应的人群,否则没有意义。难度系数与考试通过率没有必然关系。它的任务是分配区分度。

合格类考试(中考,教师资格证考试):0.8-0.9

选拔类考试(高考,公务员考试,大学英语六级):0.6-0.7

高选拔类考试(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985,211级别的研究所考试):0.5-0.6

能力类考试(国际学科奥赛,国内学科奥赛):0.5以下

公式:难度系数=得分/总分

所以,难度系数也可以转化为得分率的百分数。

难度系数的数字越小代表考试试卷难度越高,一般情况下,难度系数在0.65-0.7,区分度最为平均,难度系数太低会导致高分积压,太高会导致低分积压。合格性考试追求更多人通过,所以难度较低,高选拔和能力类考试要求选拔拔尖人才,所以难度较高。

而高考则需要把人摊开,把不同的学生送入程度不同的学校。

 

从难度系数来看,中考整体的0.8-0.85比起高考的0.65-0.7要低了很多!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感觉到这个差距,我们现在将其转换为80%-85%和65%-70%的得分率来对比。

 

 

高考比中考难好几倍:从难度系数看中高考的难度对比

 

 

中考里80%-85%的得分率大概是504分-535分。(630分满分,这届开始750分,大家自己转化,这里假设体育都是30分)

稍微了解过中考的家长朋友门都知道这个分数是非常非常低的。一般500分在上海中考已经是70%以后,基本要读三校了。所以实际上上海中考的得分率是高于难度系数的,也就是说上海初中的表现基本要比中考设计要好。

一般中考里好的市重点的分数是590分左右,得分率要93.6%,也就是0.93。

略好的市重点要580分左右,得分率92%,也就是0.92。

市重点的入门和较好的区重点一般在570分左右,得分率90%,也就是0.9左右,高过了设计难度5%-10%。

上海中考一般低于570分就没什么像样的市重点了。

 

下面。

是高考。

 

 高考的总分是660分,但是有120分是送分,所以需要按照540分来计算才准确。

高考的设计难度系数是0.65-0.7,小三门是0.75,所以大约是这样的公式:

450*0.65~0.7+90*0.75+120=平均得分

所以大约是480分-502分

这个分数在上海高考里排位是33%-45%,浮动比较大,但大家注意,中考里同样设计的难度系数学生的排位是70%左右。

换言之,和中考上海大部分考生发挥比设计难度好相比,在高考里,上海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没有能够达到难度系数的设定。

在高考里,交大复旦的录取要580分以上,得分率是85%左右,0.85,实际综评分数可以再低一些,到80%左右的得分率!上海能够达到0.85的只有1500人左右,达到0.8的有大约3000人。

如果按照0.7的难度系数,已经达到了特殊招生录取线了,也就是俗称的一本线。

换言之,你只要基本能够达到高考的平均分要求就能读一本了,按设计应该有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480-502,但实际上没有俺么多。

从这个数据可以明确,高考的考试比中考要难不止一点点。

直观来看就是高考里,再好的学生都会被扣很多分,而在中考里好学生几乎是全对的。

 

高考真的很难,一定要重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8OlOLRWGIKPXTJ8hLBibQ

在线教育行业拼多多的机会在哪?

 

♪ 作者|白酒半杯 

♪ 编辑|半杯白酒(ID:half-a-glass-of-wine)

在线教育行业拼多多的机会在哪?

拼多多成功的关键点有两个:1. 撮合了被主流电商平台忽略的国内过剩低端产能和下沉市场低端需求;2. 借助微信红利以极快的速度减小了自己与主流电商平台的差距数量级。分析在线教育行业,我们也从这两点入手。

在线教育行业拼多多的机会在哪?

 

下沉市场教培需求被当下的在线教育产品满足了吗?

 

目前主流的在线教育产品有两类,在线一对一和直播大班课。

 

经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在线一对一的价格其实是比下沉市场的线下一对一要高的。所以,在线一对一对下沉市场来说还是一个消费升级的产品,吸引的是那些对本地教育资源不满意或者对大城市教育资源盲目崇拜的少数高端客户。

 

直播大班课从一出生倒是一直打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口号往下沉市场扎,但是做直播大班课业务较早的,无论是学而思网校还是猿辅导早期客户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家长,也就是说,直播大班课这个产品最开始就不是为下沉市场设计的。下沉市场家长和一二线城市家长的差异是很多公司没有注意到的。相比付费能力和意愿上的差异,下沉市场家长和一二线城市家长更大的差异是对孩子学习付出精力的能力和意愿度上。

 

下沉市场家长群体中产比例较低,这意味着下沉市场家长有两个特点:

 

1、自己学历一般,也没有享受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快感,所以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更多来源于天然的情感因素而非一二线城市家长普遍存在的害怕孩子掉队的焦虑感,愿意给孩子花钱,但是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上,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都是欠缺的。

 

2、由于大部分小城市没有成型的产业,大部分人其实从事的是商业工作,比如餐饮,商场等,不像一二线城市的很多产业从业者有固定的假期和上下班时间。农村更差一些,夫妻双双外出工依然是中国农村很普遍的情况。所以下沉市场家长比一二线城市家长更难保证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北京学而思的教室后面坐满了大排的家长听课记笔记,而小城市补课班的家长坐在后面的寥寥无几,还是玩手机的。

 

直播大班课最开始想解决的是教育不公平问题吗?不是,最开始想解决的是一二线城市有些孩子外出上课不方便的问题。一二线城市家长有能力,有意愿,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从某种程度说,家长才是直播大班课的助教,所以直播大班课在一二线城市的逻辑是通的。

 

但这个逻辑在下沉市场失效了。双师直播大班课引入辅导老师希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辅导老师动辄300,400的带生量,真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假能,估计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未来能在下沉市场爆发的在线教育产品,服务强度一定比现在的直播大班课要大。在这个方向目前探索的方向有两种,一是直播小班课,但其问题在于师资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无法降至大众普遍接受范围;二是降低辅导老师产能的直播大班课,但这又会大大降低毛利导致行业亏损。

 

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未来内容和服务分离是大趋势。但是目前的这种把教培产品切分为内容和服务的方式还是不够精细。我认为未来教培产品会进行内容,销售,落实三方面切分。

 

内容无需多言,在此不表。

 

关于销售。教培产品的销售并不只是获客时的行为,整个教培产品消费周期都需要一定的销售动作,因为教培产品效果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没有持续的销售行为,家长很难有足够自驱力持续消费。

 

当然销售并不是狭义的“家长你报个课吧”这层意思。比如家长会,比如晒高分学员成绩,比如学科规划等其实都有销售属性。无论技术再怎么发展,销售都是离不开人的,这部分工作是机构要紧紧抓在手里的。

 

关于落实。大家常说的服务应该=销售+落实。落实不光是被动的作业答疑,作业检查、测试监督、考试诊断等都属于落实范畴。但是落实这个活实在太重太消耗精力了,来钱又太慢,所以慢慢在很多机构那服务=销售了。

 

家长有多需要“落实”?看看网上那些家长辅导作业被气出病的段子,以及广泛存在的托管班和自习室就知道了,连北京上海等地学而思近期也推出课后托管服务(只辅导作业,不管饭)。落实工作是典型的需要大量低价劳动力的工作类型,让销售(比如直播大班课的辅导老师)来承担肯定是不靠谱的,未来一定会单独拆分出来。

 

最近炒的比较热的学而思题拍拍,也是主要让兼职来从事答疑工作。随着在线教育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各个机构对于“落实”的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未来落实服务将不光是提高续费率的工作内容,而且有可能成为机构引流的工具。其实这是不奇怪的,线下机构利用托管自习室给课程引流是非常常规的操作。

 

落实并不一定要完全依赖线下场景的,当在线落实成为切实可行的举措,相信这个需求一定能刺激全新的供给平台的诞生——当年的O2O平台为什么失败,未来的落实服务供给平台就为什么成功(教培行业平台是我一直感兴趣并且持续思考的一个话题,以后希望有机会单独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在此不做深入分析。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铁也可以后台留言)。

 

当下的教培行业流量红利在哪?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无聊的。想要爆出拼多多级别的公司,小的流量红利是没意义的。对各行各业都一样,当下最大的流量红利是短视频流量红利。

 

说到这文章应该结束了……为了凑字,想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更早入局的京东没用好微信红利,而后来者拼多多用的很好?

 

京东的业务逻辑是人找货,货是主体,这种业务逻辑和搜索流量红利的变现方式很契合,所以早期京东会给百度大量的钱买流量,但微信九宫格的巨大流量却很难高效变现,因为微信用户(客体人)在大多数时候没有购买意愿。

 

而拼多多的业务逻辑是货找人,人是主体,这种业务逻辑和微信社交红利的变现方式高度契合,所以拼多多上爆款特别多,这些爆款(货)通过人传人迅速找到大量的有潜在购买意向的人。这些人面对京东的搜索框可能会发呆,但面对朋友对话框“砍一刀”的爆款,指不定就产生兴趣了。黄铮一直说拼多多未来要做“costco+迪士尼”,很多人不理解,货找人业务逻辑就是这个愿景的底层逻辑(当然做不做得到还不一定)。

 

所以,流量红利年年有,不在这就在那,但并不是所有的业务模式都能抓取到。以短视频流量红利为例,太多机构废了大量心血在上面,有几个机构在上面捞到大鱼了?最后还不是乖乖的把钱给字节跳动和腾讯送去买广告。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在线教育主流产品直播大班课还是典型的“人找货”逻辑,课程“货”是主体——我就是这个老师,我就讲这个内容,这个难度,我就这个时间,你不合适你别上啊。而无论是抖音的个性化推荐流量分发模式,还是微信视频号的朋友推荐流量分发逻辑,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以货为主体的业务逻辑在这种流量分发机制中能拿到的流量和京东在微信九宫格能拿到的流量差不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机构炒火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能吸引什么类型的学生?这个老师教的课一定是喜欢他的学生需要的吗?上课时间合适吗?难度合适吗?各种不合适的情况下,机构想把对这个老师有意向的学生推到其他老师那的难度有多大?一圈损耗下来,流量基本就不剩下啥了。

 

所以能够踩中短视频红利的教培产品,也一定是符合“货找人”逻辑的。在上篇文章《论教育机构长期竞争力》一文中,我对大班、小班、一对一三类模式中人和产品的主客体关系分别做过探讨,结论是只有一对一是符合“货找人”逻辑的产品。

 

但是,目前直播一对一业务逻辑依然无法完全契合短视频流量的运作逻辑。原因在于,图文时代的流量红利是以内容为载体的,而短视频时代的流量红利是以人设为载体的。为什么抖音上拍故事的内容号越来越少,而漂亮小哥哥小姐姐唱歌跳舞的视频却越来越多?很简单,因为拍段子的演员一旦脱离故事场景,卖货就卖不出去,而小哥哥小姐姐在直播间却可以快速收割喜欢他们的粉丝。

 

所以粉丝是喜欢你的内容还是喜欢你的人,是决定粉丝购买力的关键因素。直播一对一的供给是分散且不规范的,自然很难通过在短视频平台打造大流量人设号导流。

 

顺着这个分析思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内容和销售、落实分离的大趋势下,三个功能板块脱离了相互的束缚,一定会按照各自最高效率的方式去进化,进化方向是人的主体化,无论是内容,还是销售和落实,未来都将按需供给(智能时代),而非现在这种按产能(农业时代)或者按标准(工业时代)供给的方式。

 

内容按需供给很好理解,什么是销售按需供给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你告诉他“你要持续学习才能提高成绩”的,有的有自驱力的好孩子以及有正确学习观念的家长是不需要你天天忽悠他的,这时候他应该不为这种销售服务付费,你硬给他他还烦。什么是落实按需供给呢?有的孩子需要你每天检查作业,有的孩子每周检查一次就行,有的可能你得陪着他写。落实服务标准化后,要满足哪类孩子的需求呢?家长不应该为他不需要的落实服务付费的。

 

结语:

 

上述是从拼多多的模式分析出发对在线教育行业的一些分析。有些脑洞,有的原理分析甚至看上去离具体业务落地很远,但其实最终指导业务走向的恰恰是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底层逻辑。

 

当然我们不能机械的去看上述观点。比如下沉市场需要重服务,一二线就不用了?这都是很武断的。拼多多火于五环外,五环内现在用着也很香(我就是五环内的穷人)。拼多多也从来没说过,未来也不会做五环内市场。

 

创新确实总来自边缘市场,更大的需求密度才能孵化出更针对性的产品,并避免让新产品在早期就被巨头一窝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席这句话,到现在依然振聋发聩。

 

在线教育行业拼多多的机会在哪?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L2ZuMeMgPw8ZhoWSZcLcA

历史进程中的杭州锁匠

长租公寓的暴雷潮中,开锁师傅似乎是唯一的受益者。

 

过去的半个月,杭州几乎所有开锁师傅的生意都翻了一倍。李格是三墩一家开锁店的老板,过去两周是他四年来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里的四个人白天晚上连轴转,订单都接不过来。

 

把蛋壳的密码锁拆下,换成机械锁,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同时,这也意味着:

 

又有年轻的租客要被赶出家门了。

 

昨天下午,社长见到李格的时候,他已经换了六把锁,全是蛋壳的房源。之前一天,他开了10把锁,每次至少收费300元,如果距离远的,还要加收服务费和路费。

 

他骑着自己黄色的小电动车,穿梭在三墩的各个小区。三墩是杭州租房房源最多的板块之一,也是蛋壳暴雷潮冲击最大的区域。

 

昨天下午,在李格等待第七位雇主的半个小时里,接了至少10个语音电话,有咨询开锁的,更多的是催促上门。老客户装门禁、维修锁的单子只能推迟。

 

对于蛋壳的暴雷,李格可能是最先感知到的。

 

10月初,他就陆续开始接到来自蛋壳房东的订单。没收到9月租金的房东感觉不太对劲,陆续要求解除与蛋壳的合同。

 

那时,蛋壳还没有大面积暴雷,对外宣称“正常运营”,他们鼓励租客对抗房东。

 

到了十月中旬,开锁订单就如潮水般涌来了,房东和租客的战争,也正式打响了。

 

为了赶走租客,房东一般会先断水、断电,把蛋壳的密码锁换成机械锁是最后一招。李格的出现,就意味着房东和租客之前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房东能换锁,租客也能换锁,双方就在开锁和换锁中不断较量,直到一方投降。

 

一般来说,投降的都是租房的年轻人,换一次锁要至少三百元,弄几回成本太大了。

 

还有些房东为了省钱,索性就用胶水粘住锁芯,逼租客离场。

 

刚开始换锁,李格是有顾虑的。但开的多了,他对警察执法思路也熟悉了——租客有居住权可以开锁,房东有物权可以开锁:

 

无论租客还是房东开锁,派出所都不会判定开锁师傅违法。

 

他告诉社长,像蛋壳这种纠纷单,只要房东要求换锁的,他都会去;如果租客提供租房合同和身份证,他也会去;但如果房东和租客都是自己的客户,他就还是会偏向房东:

 

我是做生意的,租客是流动的,而房东一直就在这里,以后房东会成为我的客户。

 

如果在开锁的过程中租客叫来了警察,警察都会制止李格的换锁行为。但是,租客不可能每天每时每刻都呆在家里。

 

在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以租客的投降结束的。

 

他的客户有一位年轻的女租客,下班后发现房东先换了锁,就让男朋友冒充警察给房东打电话:

 

你这样做是违法的。

 

电话那头,房东要求报上警号,租客的男朋友只能把电话挂掉。过了一会儿,女租客自己又给房东打电话:

 

你入室盗窃,我丢了2个LV包几万元。

 

租客只能用这种没有任何用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自尊。

 

前天晚上,李格遇到一位女租户,她已经和房东斗争了一个月,光她自己开锁换锁就花了1000多元。

 

把李格叫过来之后,这个年轻的女孩说,只要开锁就好了,不用换锁了。她叹息道:

 

我知道我住不下去了。

 

李格只见过一次租客的胜利,合租的四对年轻小夫妻组成了统一战线,来对抗房东。房东换锁他们也换,房东断水他们重新接上管道,无论如何,就是不搬家:

 

这种情况,房东也是没办法。

 

昨天下午,李格开了七把锁。最后一户的门上被租客贴了四张A4纸,分别是《致开锁公司》、《致业主》、《致物业公司》,大意是:

 

房屋有纠纷,开锁后果自负。

 

房东赶到后,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撕掉,男主人给李格下了命令:

 

你想怎么弄怎么弄,门卸掉都行。

 

拆门,意味着房东宁愿破坏自己的财产,也要赶走租客的决心。在微博上,很多蛋壳的租客被拆掉了卧室门,有些人只能把纸板粘起来当门。

 

李格开锁时,女房东用手机录着视频。大门锁换掉后,男房东指挥他换掉女租客卧室的门锁——这位女租客是最后的“钉子户”,门外还挂着一个摄像头。

 

当李格将女租客房间锁打开后,男房东又提了个要求,将门卸掉吧。

 

这时,女房东有些担心,说租客报警怎么办?男房东回答说,反正咱有物权,如果警察找你,你就说你不在。

 

李格于是就把门卸掉了。

 

和李格预想的一样,晚上租客果然叫了开锁公司换锁。凌晨一点钟,李格接到了女房东的电话,要他明天早上再过去:

 

索性把大门拆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5hjRH6_IjS2aQ-dfDmt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