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排名,避免被莆田医院坑,值得收藏转发!

中国医院排名,避免被莆田医院坑,值得收藏转发!

如何避免去莆田医院挨刀,请大家牢记几点:
1、永远不要相信类似百度等网站的推荐医院之类的信息,有什么问题请去正规的三甲医院门诊; 
 
2、如果真的遇到大病,请一定要去那几个全国排名的牛逼三甲医院确诊
 
首选上海北京广州那几个牛逼的三甲医院,其次是杭州 武汉 南京等省会三甲医院,那种看起来很高冷医生不怎么搭理你,也许才是牛逼医生正常的反映,公立医院排名很靠前的都没啥大问题。
为方便老铁们查找自家附近的牛逼三甲医院,我利用周末时间找了一份比较权威的全国综合医院排名,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中国医院排名,避免被莆田医院坑,值得收藏转发!

中国医院排名,避免被莆田医院坑,值得收藏转发!

我们的父母长辈日渐年长,自己和子女也都随时可能患病,患病以后如何最高效把病治好有时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命运,尤其是上了60岁的老年人,

 

所以本文内容可以随时分享给爸妈和更多需要的朋友,也许能救他一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CEatf2yvzzMPtLYanjkGw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京大学2019年评估发布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揭示了19个临床学科前15位医院,,这一学科评估有如下特点:关注的重点为学科的临床质量,而非承担项目与获得基金和发表论文的数量。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北大发布:全国最强医院科室排名,详细到科室,关键救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f7ek6hmnvoDmS0tTearcg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如果不断然做些取舍与切割,我很担心,不久的将来,我们连取舍的权利都会丧失。

 

一、要GDP,还是要就业?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谈GDP,谈两个翻番。

 

心大了。

 

担心就业吧。尤其应届大学生的就业。

 

我们没有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率指标,只有参考价值很弱的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饶是如此,2019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调查失业率5.2%最新的2月调查失业率为6.2%,飙升到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这还只是2月。3月无疑会严重得多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国80%以上的就业,规模以上企业从来不是就业主力军。饶是如此,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连续四年大倾角下降。今年前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大幅下滑至1139万,较过去三年1368万的均值,净减少229万,降幅高达16.7%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按照过往经验数据,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点,十一五期间大概能拉动100——130万就业,十二五末这个数据抬升到了170

 

但我们没有GDP减速甚至负增长拉低多少就业的经验数据。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经济一路正增长。按照奥肯定律,GDP每下两个百分点,会拉低就业率一个百分点。奥肯是针对美国测算的经验数据。考虑到我们的产业结构里最能吸纳劳动力的服务业占比仍不高,GDP下行对我们的就业冲击肯定更大过美国。就算按美国数据,我们GDP每下2个点,至少也会新增不低于300万的失业。

 

那么,今年我们GDP会下到哪里呢?

 

依照我的宏观模型的中性假设,全年GDP增速会勉强维持0.9%——1%的正增长,完全不排除全年负增长可能。

 

这意味着,哪怕就按奥肯的美国经验,我们也会新增一千万的失业(事实上,依照我们的产业结构,这个数据无疑是大大低估了)这还根本没有考虑每年超过800(去年834)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数据冰冷,但数据说实话。

 

毕业就失业,这句戏谑的话,在诸多这届毕业生身上,大概率会一语成谶。我非常担心刚跨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乃至依然抱着过高的期望,最后因过大的预期差而令自己无处安置。比如,我们拿到的数据是,这届硕士以上学位薪资预期,比市场愿意给的水平高出了29.2%。在财务模型里,这数字,是个天堑。事实上,经济下行期,用人单位考虑到性价比,优先砍削的,就是硕士以上学历:

 

如果一半以上的应届生找不到工作,这算中性假设,还是悲观假设?

 

大水漫灌,上基建,救得了GDP,救不了经济。

 

GDP是个流量概念,是面子工程,是帝王的荣耀。经济是就业,是收入,是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普通民众的吃喝拉撒。只要你印钱撒币,GDP肯定能上去,翻两番也能顺利达成。

 

但,再多的表面繁华,终究抵不住中小企业与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抽心一烂。

 

按今年这种形势,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断然放弃GDP,弃今年,图明年。今年从上到下的唯一任务,就是保就业。或者说,保居民与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或者,再直白点说,保中小企业(基本都是民企)不死: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至今日,考核任一地方政府的唯一指标,应是其辖区内中小微企业今年死掉了多少。如果倒闭比例超25%(人体失血致死的比例),引咎辞职,或是对民众,也是对自己最坦荡的交待。

 

惟其如此,我们才有明年,才有未来。输了今年,我们不能把明年搭进去,把未来搭进去。如果继续压GDP指标,地方政府必上基建。无效不说,还会挤压本就呼吸困难的中小企业,戴维斯双杀。

 

至于中央政府能为中小企业保命做点什么,以我粗浅学识之见,让银行出来走两步吧——这块蛋糕,地方政府动不了。

 

中国银行业贷款基准利率4.75%,存款基准利率1.5%利差高达325BP

 

如果让你猜中国最赚钱的公司是谁,你可能不会猜错。

 

但,第二赚钱的呢?第三呢?第四呢?第五呢?总该轮到阿里,腾讯,华为这些了吧?

 

对不起,前五名,这些你以为牛逼哄哄的公司,都不会出现。被我们树为民族科技标杆的华为,一年赚的钱,还不到一百个亿美金。

 

财富杂志揭晓全球最赚钱的20家公司。好消息是,中国竟然有5家上榜。坏消息是,上榜的全部都是国有银行: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2019年报数据还没有出完,格隆汇勾股大数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前三季度,中国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长9.3%,对应6%GDP增速,这个数据堪称错愕和惊艳。但剔除金融行业之后,剩下全部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只增长0.13%,与负增长一步之遥: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中国银行+地产(地产本质是金融的触手),拿走了所有行业利润总额的51%。在美国,这个数据只有15%,真正赚大头的行业,是计算机、互联网、制药、半导体: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这很好地验证了我读博时导师对我的训诫:你在问最好的商业模式?很好。要么你去打天下然后收税,要么去拿一张银行牌照。

 

他们多拿了,就必然会有人少拿。以我们银行业当下不到2个点的坏账率(如果他们公布的数据真实可信),把银行利差直接压掉200BP,我们也不会到发生金融危机的程度

 

此时此刻,银行不出来走两步,共度时艰,等企业都消失了,银行自个儿凭空变魔术薅钱?

 

我们这代人,其实都并未经历和见识过真正的经济萧条或者危机。我担心,我们是否会因为心大,而错失并不丰裕的救赎机会

 

忘掉GDP,保中小企业吧。

 

保它们不死,就是保我们的未来不死。

 

二、要民粹,还是要合作?

 

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闹清楚,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义和团式民粹,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我们经济最大的坑,不是疫情,而是疫情过后全球的某种去中国化。

 

前者是事件,是冲击,是短期,是一次性损益,根本不影响“中国”这只股票的估值。后者是模式,是长期,是永续,会根本拉低“中国”这只股票的估值。

 

这次疫情,最大的次生灾害,是搅起了一大批令人瞠目结舌的民粹。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现在全球,除朝鲜、莱索托等极少数国家没有报告感染,其他全部沦陷。中国以外确诊感染人数已超过168万,累计死亡已超10,确诊病例超过一万的国家已达到19个,德、法、意、西、美五国确诊人数超过十万,美国高达52万。法、意、西、美四国死亡人数均过万,其中美国是全球第一个死亡突破2万的国家。不出意外,英国死亡人数也会在这个周末破万。欧洲最悲催的意大利,死亡人数已达1.947万,死亡率达到了近乎恐怖的12.78%。不出意外,到本周末,意大利死亡人数就会轻松破2万——要知道,整个二战,作为核心参战国,意大利全部死亡人数,也才20多万

 

人类诞生以来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横扫全人类的瘟疫感染。用灾难两个字,都极度低估了这次瘟疫对全世界人们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冲击: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很多国家会觉得这是无妄之灾。

 

心态在变。

 

回过头看我们自己的数据,8.34万确诊,3349人死亡。现在随便抓一个国家,伤亡人数,都可能远远大过我们。

 

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

 

但这会令事情和心态发生逆转性变化,从当初疫情初起时对我们的同情,悄无声息地转为对我们的怨艾。那些在英国首相进重症室的新闻下点赞的44万多民粹,则让这种怨艾,直接向愤怒方向发酵。

 

事实上,事情远没有国内那些民粹媒体宣扬的天下无事,世界各国都无怨无艾,只是在就事论事,对付疫情而已。

 

不是的。

 

从相当部分境外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情绪看,说海外对我们的怨艾曲线,与疫情曲线一起在同步攀升,或是更接近事实的描述。欧美不少国家,都已有不同程度的排华,而联合国秘书长强调疫情后会彻查疫情来源,美、英、澳、德、印(度)等国政客说疫情后要向中国索赔的叫嚣,以及美、日政府要求本国企业撤离中国的言论,或也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整个疫情期间,我们放纵那些喊打喊杀的无知无畏义和团民、民粹媒体,犯下了太多错误认知和引导,其中最典型的包括病毒起源美国论,“全球感谢中国论集体免疫不尊重人权论西方体制粗劣论“等,让我们进退失据,形象和处境日趋尴尬

 

靠闭目塞听,是过不了日子的。国家总得做生意,企业总得发工资。还是我前面说过的那句话,如果我们退回去,重新变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我们重新变穷,或许连20年都不用。我们必须非常客观评判和严肃对待当下全球的真实情况与感受。我越来越担心,疫情过后,“去中国化”会真的成为某种现实。

 

但是否“去中国化”,其实并不取决于欧美,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大国之间,没有竞争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承认,这些年来,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在把和美国的关系,从竞争者(competitor)一步步推升到了对手(rival),乃至敌手(adversary)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想把某人(国)变为朋友,确实不那么容易。但如果你处心积虑想把某人(国)变成你的敌人,那他最后就会成为你的敌人。你一定会得偿所愿

 

至于那些喊打喊杀,全天下老子谁也不欠,谁也不怕的义和团民,我想提醒的是,新冠致死率只有4%。没有收入,致死率100%

 

疼痛的清醒,好过意气用事。靠义和团民,既创造不了财富,也建不起一个大国。我们确实可以谁也不怕。但,我们不能谁也不合作。

 

合作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一定是最不坏的选择(cooperation is the worst form of relationship except for all theothers.

 

世事仍有可为。我们需要做的,只需借鉴和参考伟人的大智慧,用历史验证过的,我们擅长的打法,Make  Money

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这和投资如出一辙。多数新手往往会把证券市场当成才艺表演舞台,各种神叨,各种杂耍。

 

亏掉底裤是必然的。

 

按巴菲特的生存经验总结:你需要做的,只是找一个能赚到钱的办法,哪怕看起来很笨。然后,反复做!

 

三、不算尾声

 

48日武汉解禁那天,开车去上班,路过一个没有多少人,也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路边一个人在等着过马路。我习惯性减速。那个人明显犹疑不决要不要过,脚伸出来,又收回去。在离斑马线大概还有一米的地方,我把车停了下来,才看清想过马路的是一个乞丐。应该不超过二十岁,分不清颜色的破烂衣衫,漏出瘦弱的小腿与纤细的胳膊,左手提着一个塑料袋,右手很吃力拽着搭在肩上的一个蛇皮袋。

 

最令我五味杂陈的,是他戴着一个脏脏的,不知道用了多久,很明显已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的一次性口罩

 

整个疫情期间,看了,听了那么多凄婉的生离死别,我都没有落过泪,但中国最现代城市深圳街头的这个脏不拉几的口罩,像一根针扎一样,让我一瞬间泪眼模糊。

 

为社会和人群的残酷分野,为生命的渺小卑微

 

他戴这个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的脏口罩,明显不是因为多么高看或者珍视自己的生命。大概率是因为如果不戴这个口罩,他将寸步难行,甚至因为不戴口罩行乞而饱受过白眼,驱逐,凌辱和殴打。他戴口罩,只是为了争取和保留最卑微的行乞权,只是为了最卑贱地活着。

 

我挥手示意他过马路。但他依旧很踌躇和犹豫。在我微笑着再三示意后,他才小跑着穿过,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带着谦恭和惊恐。

 

武汉解禁那天,家乡朋友给我发来了两段从不同角度反映武汉的视频。一段是一块独自在风中凌乱飞舞的窗帘。朋友说从去年冬天到昨天,一直在等这家的主人回来收窗帘。树绿了,武汉也解封,仍不见主人回来,窗帘依然还在空中孤独飞舞:

另一段是武汉长江两岸的灯光秀。我表达了祝福,但没有表示太多的兴奋。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种宏大叙事的集体荣耀,我担心这种璀璨的灯光会遮盖很多卑微到尘埃的个体生命的无助,无奈与悲伤。这些东西,会让生命失去尊严。

 

如果每个生命,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不能有尊严地死去,我们所有的努力与奋斗,所为何来?

 

生活从来不易。

 

祝福这块土地,祝福每家企业,祝福每个个体,都能渡劫。

 

愿上天赐予我们力量,愿我们互相帮助,一起还生命以尊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svLBthzeERmg7fpfmWV3g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被网民遗忘的70后,其实在现实中过得最潇洒。/《十三邀》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门纪

“我们每个人,不管如何声称自己是时代的冲浪者,其实都是被时代所改变、所塑造。”至于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更容易在时代,或者只是家中父母、神兽抛来的挑战中,不得不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

微博里的70后都被激怒了。

 

近日,先是某家媒体在报道意大利疫情时称,“都灵有一名40岁的老人被感染,成为该地区的第一个病例”。

 

在报道国内疫情相关新闻时,也有记者写道,“为了尽量少出门,很多60后、70后的大爷大妈都学会了网上买菜”。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70后都在被推着进入“智能时代”。/图虫创意

 

还有一段以“疑似70后口吻”创作的告白文,引起了广泛转发:

 

“叔叔阿姨都是克制理性的中年人……年纪大了,好多都40奔50了,从来不会什么刷数据也不懂反黑……中年人动情最恐怖,像老房子着火没救了,可是叔叔阿姨不怕,烧就烧吧,咱家底厚不怕……”

 

21世纪的第3个十年,70后开始奔五。

 

前方,50后、60后依然是现实世界中,经验值深厚,坐稳江湖地位的一群人;身后,80后、90后迫不及待抢占了网络世界的话语权,他们一边自嘲着迈入中年了,一边赶紧把前辈往“老年人”的梯队中挤压。

 

身处代际差异漩涡的中心,70后的存在感常常遭到降维打击。就像那日日滚动巨石的西西弗斯,费尽力气,摸爬到了感情、职场或人生高峰的山腰,想停下来歇息片刻,不料半坡启动却惨遭熄火。

 

“不惑”以上,“知天命”未满,70后还没来得及按照先贤设计,完成人生十年的自我修炼,便过早地“被变老”“被大爷大妈”“被忘记如何上网”。

 

咳,别提“不惑”了,看到这些标签和定义,每位70后脑袋上都竖满了大大的问号。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70后的“不惑”,更多的是“认命”。

01

70后,最容易被遗忘,

也最难被定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或许每天都有中国孩子与社会的巨大变化一同诞生。

 

70后念小学的时候,高等教育是免费的;等念大学了,义务教育才开始逐渐推行。

 

70后毕业的时候,工作不再由国家包分配,但等待他们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与社会转型。

 

一篇研究70后文学的论文指出,“60后有地位、资历和成就,80后有读者及商业价值,而70后的商业价值,目前来说最低”。

 

另一篇关于70后艺术创作的论文亦提到,“他们很少与诸如读书运动、崇高、知识分子性、反叛等一系列名称和现象联系”。

 

可以看到,在不同领域中,70后均是一个“消失”的词语。

 

一个更直观的对比是,2000年前后,不满20岁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便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出了道,着急向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新概念十周年庆典,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同框。

十四年后,出生于1978年的徐则臣凭借《耶路撒冷》获人民文学、老舍文学奖,评论家们才承认这是70后一代作家的崛起。中国作家网在报道中直接引用徐则臣原话为标题,“70后这一代作家被大家集体忽略”。

 

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70后,是最先感受“独生子女孤独感”的一代,是最早去北漂的一代……他们最容易被遗忘,也最难被定义。

90年代后日新月异的环境,更刺激了新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萌发,也让70后成为“概念模糊”的一代人。

 

当年,深交所、上交所先后开始营业,人们肩挨着肩,拥挤在交易所门口。炒股到底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但他们知道买到即赚到。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深圳证券交易所旧址门前的拓荒牛。/wiki

 

当年,中国加入了互联网。一家名为“四通利方”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依靠“谈天说地”发展出极速增长的用户,后来这家企业改名“新浪”时,公交车上全是他们的广告。

 

当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他从编程做起,5年后便用自己在股市中赚得的第一桶金创立了腾讯。他的70后同龄人,都拥有世界上最短的qq号。

 

当年,刘强东还在人大念大二。他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5年后,他拿着这些钱,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这里便是京东商城的前身。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在我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数字正在改变世界。/ unsplash

 

难怪微博上的误会引发了70后的怒吼。

 

他们本不愿提起那些早被人们忘记的当年今日:“互联网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新媒体这个词儿是我们正当年的时候诞生的!刷数据也是我们发明的……”

 

网友@风庄主深感意难平:

 

“我们是第一批DOS系统的使用者,第一批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和推广人;第一批使用了msn并成为第一批人人和QQ的用户……我们经历了一个影视歌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一个思想理念疯狂输入和碰撞的时代,一个造星比现在更精彩的时代……”

 

他们的反击中都带有相类似的自信:除了70后,还有哪个年龄层的人能够在自己二十来岁的时候,遇上90年代的中国呢?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爱我家》

甚至,连80后的博主河森堡都忍不住出来说上一句公道话:

 

“作者心中那些对网络懵懂无知的叔叔阿姨里,有不少人经历过中国互联网最激荡磅礴的岁月,那时候,观点和观点撞得火星四溅,立场和立场撕得飞沙走石,真真儿的字词像剑戟,句逗似链枷,今天回首再看那个时代,简直觉得难以想象,如果有小朋友试图把这代人塑造成对网络环境一无所知的样子,我看就不必了吧。”

 

02

70后,代表全国人民过青春

1970年12月26日,天津712厂的工人生产出了我国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70后可以说是第一代“被电视荼毒的小孩”。

 

随着彩电的逐渐普及,《西游记》《上海滩》,以及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为了他们童年向青春期过渡时期的背景音。每家每户的客厅里,都回荡着情深又义重的港剧台词,和“吃俺老孙一棒”。

 

看看当年的孩子受电视文化影响有多深——

 

江南在 “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结合北大念书经历,写下了金庸武侠同人《此间的少年》,“用以纪念他终将逝去的青春”。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很多70后都是看着金庸武侠剧长大的。/《射雕英雄传》

同一时间,在新浪的“金庸客栈”论坛中,今何在发表了小说《悟空传》,为《西游记》带来全新解读。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此书都被称为“网络第一书”。

 

浙江大学一位名叫王洋的女学生,亦凭借多年啃武侠小说的经验,在“迎金庸武侠征文大赛”中获奖。在当年著名的文学门户网站“榕树下”,她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沧月。

 

在网文、同人小说还尚未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流行趋势时,70后已用想象力构筑起了一座青春阁楼。

 

对于陆陆续续来到十几岁的80后、90后来说,这些文字远比语数英课本上的语法公式来得鲜活、有意义。他们可能会在考试作文中引用鲁迅说过的话,但qq空间里的《悟空传》摘抄才真正与自己的灵魂共振。

 

70后的青春,不光存在于网络上。他们记录下来的许多故事,充当了80后、90后的人生启蒙,到了21世纪影视行业全面商业化的时期,再由00后的流量明星演绎,连着好几代人都在70后的青春里看见了自己。

 

《万物生长》是冯唐的青春,《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的青春,《少年巴比伦》是路内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九把刀在台湾的青春,但如今的年轻人都品得津津有味。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少年巴比伦》

 

甚至,像贾樟柯电影中,那些停留在过去的时代,那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小城市,经过他镜头的书写,似乎也变成了90后、00后的回忆。

 

1976年出生的新裤子主唱彭磊,从去年夏天火到了当下,在年轻人间引起了一波摇滚与的士高回潮。同一档节目中,1973年出生的朴树作为彩蛋嘉宾出场,几位老人家回忆起《我去2000年》,台下和电视机前的小朋友都听哭了,也不管2000年自己牙换完了没有。

 

摇滚乐与的士高的功劳,是为30年前年轻人的世界增添了强烈的鼓点与灯光效果。氛围加成,让70后更加擅长描绘自己的黄金年代。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的士高教程

 

03

每一代,总有人突然“变老”,

有人坚持叛逆

2020年4月1日,48岁的罗永浩打开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

 

一晚上,他卖出了“本就自带网红属性的”奶茶定制卡,小龙虾;还为了推荐一款刮胡刀,现场刮去了自己多年的山羊胡;“(价格)低过老罗”一时间成为电商平台的热搜标签。

 

3小时的直播,据平台官方数据显示,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音浪收入362万,创下了该平台直播带货的新纪录。

超过4800万的观众,有人是来看笑话的,有人依然相信老罗。年近半百的人,仍坚强地在满是年轻人的频道中,证明自己的造势能力,这本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罗永浩直播卖货的样子,像极了为生活奔劳的我们。

 

和他一样在最近尝试直播首秀的是44岁的许知远。

 

早前有媒体这样解读许知远身上由70年代生长至今的精英气质:

 

“他感受到了70后这过渡一代的忧伤。作为转型时代的一分子,他感受到了社会的变与不变、爱与痛,扑捉到了那种迷茫、焦灼、不安、烦躁的时代情绪;作为商业媒体的从业者,他也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震荡……”

 

他总是特立独行,踢踏着一双拖鞋,戴着一副“偏见”的眼镜看世界。所以他不能理解俞飞鸿和木村拓哉,所以他也不被群众所理解。

 

近期与带货女王薇娅的几次合作,被许多人看成了知识分子转向资本的一次回眸。可许知远真的“服软”了吗?

 

当薇娅问及单向历封皮上的数字是什么,说“看着让人头晕”时,他的回答是:“晕眩是人生的本质。”我们知道,许知远还是那个“别扭”的精英。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我们慢慢接受知识分子对于这个时代的“苛责”。/《十三邀》

40岁,是人生发生质变的一个区间。

 

曾25岁辞去银行的稳定工作,到上海改行做编辑的安妮宝贝,创造了多少位酗酒、失眠又偏执的叛逆女孩。可一到40岁,她便成了庆山,“心底生出平和与宁静来”。

 

一代男神周杰伦,也止不住在临近40岁的时候,沉溺在“哥练的胸肌给你靠”的臆想中,日渐爹化。

 

许知远也会承认,“我们每个人,不管如何声称自己是时代的冲浪者,其实都是被时代所改变、所塑造”。

至于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更容易在时代,或者只是家中父母、神兽抛来的挑战中,不得不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

被嘲笑落伍的70后,根本懒得搭理你们

无视马东的一脸问号,少年朴树潇洒转身。/《乐队的夏天》

这是每一代人都必须面对的悲哀。

不是人人都能像朴树,具有转身回家睡觉的勇气。

 

但70后又是不一样的,他们身上还有最令人艳羡的资本——

 

据说,曾在一场青年创业家峰会上,主持人罗振宇和东东枪本来是围绕“80后生活很绝望”的主题展开讨论的。

 

画风一转,70后的罗振宇“炫耀”道,“70后可以买到几千元一平米的房,不用拼爹。”

参考资料: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告别叛逆走进日常,人民网

许知远太精英了,你们也配diss他?

“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朱其

代际视野中的“70后”作家群,洪治纲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PJzgjNmOb5K_hTDk1Zpng

世界至少应该“庆幸”新冠疫情首先爆发在中国

 

来源:思想地图

ID:sixiangditu(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今天全球新冠确诊总数近150万,而且低收入国家还可能爆发第三波,这个百年不遇的流行病,还不知道最后多少人感染。外国也出现了一些埋怨、指责,都是中国的错,云云。
新冠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大概率是都防不住,最后肯定也是全球大爆发。
只要细细想想,就知道:世界真的应该“庆幸”新冠疫情首先爆发的国家是中国。注意用词是“庆幸”,我没说要“感谢”的意思。下面是3个理由:
1.欧美防控不比中国更成功
上面这句我说的可以说是很客气,如果直接说,就是欧美的防控烂透了,全球都看在眼里。这点应该是无可置疑的。无论是死亡率,人口占比,总数量等等都比中国差。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人口只有几千万,感染都10几万了,死亡率高达10%。美国感染近40万,日增3万+。
世界至少应该“庆幸”新冠疫情首先爆发在中国
世界至少应该“庆幸”新冠疫情首先爆发在中国
截止到4月4日。各国每日新增感染数,中国(黄线)封城后数据快速回落,韩国也不错,日本讲不好。可以看出来中国疫情发展趋势明显被打断了。
近日,著名的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在其网站上更新了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COVID-19的有效传染数R(t),R0是基本传染数,而R(t)是在干预控制(比如隔离政策或疫苗接种等等)的情况下的有效传染数。中国的R(t)平均为1,是主要国家中最低的。
2.欧美自诩先进的制度都防不住,凭什么认为“落后”制度的中国能完美防住?
欧美不是自诩自己的政治、科技、文化等等一切制度都比中国先进么?为什么没防住?为什么防控效果比中国这样各种“落后”制度的国家还差?
有3种可能:
一是,要么说明欧美这么先进的制度都防不住,那他们认为的“落后”的中国制度就更不应该防住了,骂中国没道理。
二是,要么说明欧美制度比中国落后。所以欧美防不住,中国应该防的住。这点他们肯定不会承认的。
三是,中国防疫的时候,成功为世界其他国家赢得了1-2个月的时间,但是被白白浪费了,多给1-2个月的时间都防控不好,还有脸骂中国?
所以骂中国的道理在哪里?
苛求中国,最后连美国主流报纸都看不下去了,比如CNN、纽约时报等。实际上,欧美也应该只是少数人埋怨中国,什么说是少数人
有时候看和外面骂战,话说不到点子上,看的人真捉急
3.中国先防住,才能腾出资源支援外面
中国动员力量很强,又有够用的经济支撑,技术上即使没有欧美先进,但也算过得去,足够对付新冠。所以中国和欧美比起来,防控速度和效果,才算是比较好的。
中国是制造大国,产业能力惊人。4月5日,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340万只,医用隔离面罩、眼罩达到29万个。一个省的各种普通口罩产能高达2000万,全国上亿

世界至少应该“庆幸”新冠疫情首先爆发在中国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新冠首发在欧美或其他国家,大爆发,中国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护装备,但是外国控制比较慢,中国随后也大爆发,那么中国的防护装备就只能自己用,没办法支援外国,其他国家只会更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外国先爆发,中国成功防住,完全没有爆发,就可以全力支援外国。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不好判断。
所以,其他国家至少应该“庆幸”首先爆发在中国,中国快速控制住,反过头来再支援他们。
现在一些人,对具体政策、具体的人、组织等有意见,但要区分这些和国家、人民是不一样。
无论怎么样,爱国总是没错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bHA_4XP2fifS3bYImVP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