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智友学院(ID:zhiyoucf88) 
作者 | S博士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不少朋友说,摸不清这一两年国内投资的方向。
过去的逻辑肯定走不通了,如何看下一个十年?
扎实地,我们建议从国家发展、经济战略、人口数据去分析。
我重读了上半年发布的七普数据,发现了三个秘密,分享给做投资的朋友。
文章不长,核心说三点:
一,当下中国的人口演化已经进入了比较复杂的局面,位于一个关键的转换期,并不能只看大面,很多局部的转换非常微妙,但可能却影响深远。
以往有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后来干脆缩小到了投资不出历史上的南宋地界。其实,掌握了关键变化,关外也可以去的。
二,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变局”?
巨变一般有四个层级,有格局、体系性的改变,有规则地颠覆,最轻的也是规则的大范围调整。百年未有之变局,至少都会是体系性的改变。
过去几十年,中国各地经济基本上是普涨。未来增速慢了,那么这些增速、增量在不同区域如何分配,一些关键产业的布局就很关键。
所以,能否把握住能决定中国国运的未来产业布局,非常重要。
三,最后也最关键的是,我们认识、观察的方法和角度一定要做出一些调整,惯性在消失,很多旧的经验会失效。
从七普数据来看,有一些基本前提,大家一定要认清,不能抱有任何侥幸。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跌入了低生育率陷阱。
这是对七普数据的一个核心认识。
人类维持自身正常繁衍,总和生育率是2.1,警戒线是1.5,中国2000年之后长期在1.2左右徘徊,二孩之后恢复到1.3。
低于1.5,就是跌入生育率陷阱。
中国因为人口总数大,所以摔到陷阱后,没觉得多疼,一度还觉得挺舒服,没及时做出有针对性地安排。
等发现危险,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坦率地说,这个世界上所有跌入低生育陷阱的国家,没有一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爬出来。
记住我的话,没有一个。
给钱、给福利、宗教的力量,在人性面前统统都不行。
日本、韩国是失败的典型;北欧靠福利勉强吊住;至于德国、法国,则是移民的功劳。
再进一步说,有两点需要普通人警惕再警惕的。
首先,老龄化速度太快了。
国际上有两个标准,都是联合国制定的:
第一个65岁,65岁以上人口达到7%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20%为超级老龄化。
还有一个是60岁,超过10%进入老龄化,20%为中度老龄化,30%为重度老龄化,35%为深度老龄化。
七普数据,官方喜欢讲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7%,还不到中度老龄化;但现实呢,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就差一只脚,整个人都悬空的感觉,深度老龄化迫在眉睫。
因为横向一对比,会发现未富先老是个大问题。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人均GDP1万美元,我们只有不到900美元;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候,人家人均2万,我们不到1.1万;进入超级老龄化,人家4万,我们暂时不知道。
还有,人口净增下降得太快。
80后比70后少了500万人,
90后比80后少了3100万人,
00后比90后少了4100万人。
催生政策一个出得比一个快,然而边际效应衰减的厉害。
媒体都在点名80后,最惨的一代人,自己是独生子女,上有四个老人,下要生三胎,下一步就等延迟退休的政策落地了……
所以,现在40岁上下的人,不只是要考虑自己65岁以后退休怎么办的问题,还有当下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孩子上学这两座巨额预算项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夫妻两份薪水肯定是不够的。
年轻人可以选择躺平,70、80后没得选。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人口都在向富的地方跑。
从十年大数据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国人口萎缩的省份从上一个十年的4个扩大到了6个——东三省加上甘肃、内蒙古和山西。
但这个数据有欺骗性。当我们仅仅比较2019、2020l这两年数据就会发现:
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在增长,15个在萎缩。而增长的16个中,增加值在50万以上的是13个,200万以上的只有5个——广东、浙江、江苏、河南、贵州。
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城市的层面,数据可能会更加惊人:
全国4个直辖市,294个地级市,以十年计,人口增长的超过一半;但是看过去三年,人口增长的就只有大约48%左右。
而如果只计算人口规模超过500万的城市,人口不到500万的省会城市、特区城市,人口增长的就只有44%。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数据太复杂,总的来说是四个流向
1、方向上,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
2、向省会、向大城市跑;(唯一的特例是哈尔滨,类似兰州、西宁这种在国内排不上号的,但在省内依然有巨大的向心力)
3、从农村向城市跑;
4、故土难离的,向资源型城市跑。
一句话,人口都在往富的地方跑。
而且,分化的速度在加快,连分化都是用几十年走完上百年的路;分化下沉趋势十分明显,比如这两年买卖过房子的可能都清楚,一个城市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价格差异越来越明显。
连上海都有投资的禁区,就是10年才涨了25%的奉贤海湾。
城市对人口的竞争力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城市内的不同区域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等级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当中国人流动的总量很大时,无所谓。但是当中国人流动总量甚至开始下滑时,这个差距就一下子出来了,并且会直接反馈到资产价值上。
于是市场被细分了。
七普数据发布后,这几个月,我们发现不少城市在重新调整“核心区”的范围,比如深圳、广州。
核心区是一个信号,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投资,要么聚焦,要么有足够的智慧。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躺平”,是一个时代拐点的隐喻。
发达国家其实早都经历过“躺平”一代。
英国、德国房价三四十年基本不涨,和躺平一族的出现就有着莫大的关系。
韩国则有三抛族,抛弃恋爱、结婚和孩子;五抛族,加上房子和社交;七抛族,加上家庭和工作。
为了不成为房子、工作、孩子的奴隶,这一族群决定只为自己而活,会根据不同的生活理想而舍弃以上各种东西。
当人口猛增时,少部分躺平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当能挣钱的人在减少时,“躺平”要素的影响就被放大了。
以农民工为例,2020年中国农民工减少了517万,大家心算一下,这是多少个工厂消失了。
其中外出农民工减少了466万,本地农民工减少了51万。而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少了399万。
这意味着吃苦耐劳,曾经为中国经济起飞流过大汗、出过大力的劳动力也在加速度减少。而新生农民工见过大世面,可能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认为先吃苦后享受是理所应该的。
城里的年轻一辈也同样如此。
城镇如果没有生力军涌入,当城里的年轻人开始习惯宅,习惯啃老,没人为了接盘奋斗还在其次,产业后继乏力才真麻烦。
这样的话,你觉得三驾马车还能跑多快?
形势会比想象得更严糟,你别无选择,必须紧盯这三大信号
个人财富密码,选择决定命运。
一、从新趋势去投资城市。
大城市起点太高,分蛋糕太难,难以安家,已经不见得是未来的最佳选择。
从产业前景来看,合肥、南京会是不错的选择,中国下一代产业的集聚地。
如果你专业涉及新能源、半导体,去这两个城市比北京深圳更能博到一个高起点。
同样的,特色明显的三四线城市,也自然会匹配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
如果仔细看看中国人均GDP前100名的名单,上面至少有三分之一都不是一二线城市,它们都是选择。
二、聪明人,懂得把握政治格局。
政治与经济从来不分家。
国运转换的时候,跟着国运的方向走,能省不少力。
政策之手和十四五规划、大国博弈、碳中和这些大政策、大方向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哪些产业是核心资产,贡献下一个十年的增速与增量,正是我们的投资方向。
只不过,下一代产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
所以,要么投资城市去分享这一红利,要么投资优质企业去分享这一红利。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聪明钱是怎么布局的。
在我们还在思考什么时候买房子时,外国资管已经来势汹汹,在抢着布局中国。
你以后买的基金或理财产品,很有可能有50%是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管理的。
帮外资资管做中国化的Lucy Liu说,可能比较水土不服的是,中国家庭的投资教育,没有西方那么普及。中国的投资者,主动操作比较频繁。
看着贝莱德、大摩小摩、富达抢占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我想说:
1、这些最老道的基金公司用脚投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优秀企业,是未来十年全球最大的红利;
2、下一个时代想赚到钱,一定要自己学懂,毕竟接下来太多产品挑选,而客户经理永远是站在产品那一边的。
 
 

END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I1MPyeuhVVJoRilIwDFH9w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原创:赵建 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西泽研究院(ID:wendao-thinkers)
 

搞经济学的首先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市场经济是天生通缩”体质”的,持续的高通胀、恶性通胀都是市场经济被人为扭曲和破坏,名义价格上涨无法形成利润激励,供给体系被人为破坏的结果。这个人为扭曲和破坏,浅层次的是政府滥发货币,造成供给侧无法有效的组织生产;深层次的则是政府盲目干预,甚至采取计划经济,造成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这样的教训,在历史上很多国家出现过。

 
所以只要搞好真正的市场经济,通胀不容易出现,通缩才是最大的困扰。但是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中的通缩倾向集中于商业性强的产品,对于一些公共品,比如医疗、教育等则是供给不足的,是“通胀”的。这反映在中国就是房价泡沫,学区房泡沫本质上是公共品的通胀。历史上典型的通胀、滞胀,都是市场经济被人为的、外在的、偶然因素冲击和搞乱了,供给体系遭到了破坏。恶性通胀总是发生在战争、革命、转轨、国际关系恶化等特殊时间之后,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期间,政府往往就疯狂的滥发钞票弥补财政赤字,所以人们往往将货币超发与通胀联系在一起,还形而上学的搞了一个数学方程式。殊不知,政府滥发钞票本身也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疫情发生后,我较早的提示要发生大的通胀,因此还跟一些经济学家发生了争论。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悲观,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怎么可能会通胀呢?事后来看,全球很快就迎来通胀的浪潮,其中美国的压力最大。但是现在,我觉得最担心的应该是通缩了
 
基本的逻辑如下:
 
总量上,是全球货币大脉冲后的冲击回落,反者道之动,通胀本身就内含着通缩的力量。我们说的很多恶性通胀,现在委内瑞拉的恶性通胀,从实际变量(比如名义收入/CPI)来看本质上是通缩的,货币是短缺的——贬值太厉害,印钱的速度跟不上实际货币需求(注意是实际货币余额)。现在上游价格涨的那么厉害,资本品和生产资料涨的那么高,下游企业无法瞬时调整价格,利润被压薄甚至为负,经济就会大幅收缩。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1 钢企利润已经低于盈亏线

结构上,存在着两大错位,疫情周期的爆发时间,中国与其他国家复工复产的时间都是错位的。中国最先停工停产,供给出现暂停后,首先某些重要物资(以猪肉为代表)和生活物品的价格发生普遍上涨。之后全球疫情开始严重,供给开始受到限制,同时货币大宽松创造需求,继而也开始出现严重通胀。但是由于中国的外循环(外需)带动经济的力量非常强劲,这会产生两大后果:一是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可以率先边际收缩,也就是率先回归正常化,这样在货币条件上就会在国内产生一种通缩力量;二是外需带动的产能快速累积,一旦国外的生产恢复正常(当前已经基本恢复),那么外需带动的产能和资本支出就会造成过剩,这也是一种通缩力量。尤其是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因为交易资本、投机资本的炒作疯狂上涨,对国内的产业资本产生了错误的扩大再生产的信号,这无疑也会加剧后面的产能过剩。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2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库存压力增大

我上面说的总量上货币退潮、结构上外需减弱,都会对国内逐渐产生通缩力量。事实也证明,最近几个月在猪肉价格、蔬菜价格的大幅下降压力下,中国的CPI已经出现颓势。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似乎也不再那么疯狂,而且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态势。只要PPI传导不到CPI以保证微观实体有利润,那么PPI掉头向下进入漫长的通缩周期也是迟早的事情。回头看看2012、2013年的走势,PPI陷入长达五年之久的通缩,当时的周期性、结构性力量都是相似的。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3 出口强劲态势开始回落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4 食品类价格回落或很快压制CPI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5 CPI-PPI剪刀差快速拉大

疫情时我判断出现大型通胀的逻辑很简单,道理也已经解释过多次:需求可以印钞创造,但供给却迟迟不能恢复。当美联储将几万亿美元直接打到居民和企业账户上的时候,消费会立即创造出来(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但由于全球停工停产供给收缩,超市里的商品或者被抢购,或者就得提价。这时普遍的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胀就开始了。
 
后来中国率先恢复生产,其它国家则相继陷入疫情泥潭,正常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断,供给无法满足,大量人失业,只能通过印钞满足社会保障。但是纸币和银行账户中的数字毕竟不能当饭吃、当衣服穿,钞票能到超市商店买到东西才是硬道理。因此,面对日益空荡荡的仓库和超市货架,如果中国当时没有控制住疫情并快速恢复物资供给,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疫情后的一大段时间的国际经济格局就变成了,美欧依靠国际货币优势印钞创造需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加速生产,从中国出去的航船载满“中国制造”,回来的航船则空荡荡,以至于航运价格和集装箱价格短时间内涨了一倍多(因为返航时无法使用以降低成本)。这种全球贸易空间结构的变化需要再平衡,这种结构变量引起的再平衡引发了巨大的后果,表现在:
 
1,人民币强势升值;美元步入弱势周期。
2,中国无风险利率上升,但美债利率一直走低(长端除外),中美利差扩大。
3,中国的通胀先起,同时也是先下,与美国错位。
4,中国的资产价格先起,同时也是先下。
5,中国的货币政策率先开始正常化,之后是新兴国家;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已经加息。
 
我们回头看,每一次全球货币大宽松周期,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都是错位的。次贷危机后,美国率先宽松,释放7000亿美元,之后三次QE;中国随后跟上四万亿。但大通胀率先在中国出现,中国不得不在2011年三次加息,欧元区随后,分别引爆了中国的民营企业信用危机和欧债主权债务危机,随后中欧两国步入更大强度的货币宽松政策周期。但是美国却在2014年开始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QE,到2015年美国开始加息。中国则在2014年加大宽松力度(降息,创造各种再贷款工具),继而先是引发了股市疯牛和股灾,之后则是811汇改后的人民币大贬值,2016棚改货币化刺激的房价飙升……
 
复盘上一段经历,我们看到了很多相似之处。周期性力量是相似的:货币脉冲之后的回落,物价热胀之后的冷缩,泡沫喧嚣之后的平静、迷茫与恐慌(taper恐慌)。结构性力量也是相似的:货币宽松总是从发达国家开启动,但率先因为通胀和泡沫顶不住退出宽松政策并收缩银根的则是新兴国家
 
我们必须要思考货币政策这种空间大错位的原因,因为这会对大类资产产生极其重大是影响。我们观察过全球货币政策在“危机-修复”这个过程中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般来说危机发生伊始,各国几乎同时施行货币大宽松政策,这会引起货币大放水的共振,此时首先是金融市场在信心和预期的提振下开始大涨,之后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渐修复,通缩预期衰减,大宗商品开始启动;大宗商品疯狂上涨后开始出现通胀预期
 
同时由于货币地位不同,发达国家货币宽松程度最大,但是他们的货币由于国际化程度高,可以在全球寻找资产池,而国内不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通胀。新兴国家则不然,由于经济和金融对货币容纳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对货币增发和宽松的耐受力较小(通胀弹性大),跟着发达国家同步搞的货币放水很容易在国内引起通胀和泡沫,此时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只能被迫率先停止宽松,如果通胀严重还要收缩货币和加息。今年年初,当美国还在货币大跃进的时候,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国已经开始加息,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的货币政策空间是极其有限的。
 
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较低;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世界工厂,也不是一般的新兴国家,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虽然一般归属于新兴国家)。疫情危机后,中国又一次面临着与美国货币政策错位的问题。美国放松的时候,会率先在中国引起反应(拉动外需,人民币升值、资产泡沫),中国不得不率先“刹车”。当美国国内经济恢复过来,开始放缓和停止货币宽松的时候,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很大。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弯,中国的受到的冲击反而更大,因此不得不反向着开始放松。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6 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通缩力量正在集聚,警惕中美货币政策再次错位
图7 数据显示美国的预期通胀率也已经见顶
最近中国对外出口增长势头、工业企业利润、PMI等都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这就是其中的苗头。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基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自二季度以来放松货币市场,最近又刚变相的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实际上就是用国内的货币政策对冲美国taper的紧缩效应外溢。这种货币政策错位产生的宏观后果是巨大的,从上一次来看,美国宽松放缓、中国宽松重启,债、股、汇、房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波动。这一次会不会历史重演,与2012年以后类似,上半场依次出现房跌、债牛、股牛、汇贬,之后则是股灾、债灾、汇升、房牛?历史当然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有相似的节奏吗?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suu2fOm2op8B_QiKizmqrw

保险为什么不好卖了

保险行业拐点来临?

:亓宁
编辑:杨洁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

最近这段时间,二级市场上的保险股走势很不好看。

就在几天之前,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公布了五月份的保费收入情况。除了中国人寿外,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在内的4家上市险企的五月保费出现了普降,分别同比下降了5%、1%、14%以及8%。

保险越来越不好卖了。加之此前的一季度,险企们就没能重现往年的“开门红”,这让市场的情绪逐渐悲观起来,“今年比去年疫情的时候还难”。

“行情不好”已经成为险企当前面临的客观难题。但对于保险代理人们来说,今年或许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难关是,各险企针对代理人的改革,已然开始。它们在对代理人的年龄、学历等准入门槛提高限制条件的同时,也在大量缩减代理人队伍;而包括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甚至是百万粉丝的网红大V们,也纷纷下场,抢走了保险代理人的“蛋糕”。

保险为什么不好卖了

01
透支“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国内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为17995.17亿元,尽管表面看来同比增长了7.8%,但考虑到去年疫情影响下一季度的低基数,实际上,这个数据并不算好看。再加上在今年3月,行业出现了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保费负增长,单月行业保费收入为4765.29亿元,同比下跌了3.3%。

这也意味着,保险行业每年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在今年变成了“开门黑”。不仅如此,下滑的趋势还在进一步被拉大。

即使累计起来计算,数据也不好看。今年前4个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5大险企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530亿元、2012.42亿元、1073.25亿元、736.55亿元、539.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9%、-4.21%、4.45%、7.4%、-6.9%。

5月份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5家险企在今年前五月合计实现了保费收入1.3万亿元,同比微增0.69%;但五月单月合计实现保费1658.77亿元,同比下滑4.14%。

行业内,上一次较为明显的数据滑坡还是发生在2018年,也是中国保险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数据下滑,全行业保费收入下降了11.15%,其中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下降幅度高达16.82%。也是在这之前的2017年,监管确立了“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的基调,随之,年金险、万能险、重疾险迎来了一次较为彻底的监管改革,也成为行业的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五花八门的理财型保险,是险企“开门红”的主要依靠。而在变革之后直到如今,行业内卖点最大的险种成了重疾险,这也是最近几年保费收入增长最快、最稳定的险种。

而在近年来,监管对保险产品再次提出了改革要求。去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的有关通知,对保险范围、费率等内容作出修改,并规定从2021年2月1日起,旧版重疾定义下的保险产品要全面下架。

一位用户表示,去年年底之前那阵子,一时之间,在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里,“保险代理人都在催着你赶在改革生效之前买重疾险”。

一般来说,保险用户会比较偏向已经积累了大量客户的旧的产品。于是,险企们纷纷喊出了“新不如旧”的口号,为了能让客户尽可能多的划出预算,不少代理人也会暗示客户大病之后带来的无收入困扰,促使他们加大保额预期、增加预算投入。

在一轮透支性销售的影响下,行业期待的“开门红”,在去年四季度就被各大险企提前消费完毕,这也造成了它们在今年严重的“后劲不足”。新单业务量下滑,带来了行业保费收入的持续低迷。平安寿险在2021年的前5个月实现了保费收入2359.61亿元,同比下降4.19%。人保寿险前5个月实现保费收入574.08亿元,较上年同期缩水了7.39%。

再加上车险综合改革下,车均保费的下滑,都让今年上半年差不多成为了近十年来保险公司们最煎熬的半年。

新单销售乏力,以往为保费贡献巨大的保险代理人现在的贡献已经远远不足预期,也让这支渠道“大军”最先感受到了险企革新带来的“阵痛”。

02
保险代理人队伍变奏曲

一位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士原本兼职做保险代理人,但最终,她还是决定放弃“卖保险”这份工作。“好的时候是很好,一个月能拿到6万元;但是行情不好的时候,一个月下来一分钱也没有。”

多家险企正在优化代理人质量。除了提高学历要求等招聘的门槛之外,大部分险企已经开始缩减自己的代理人队伍。今年的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国内5大上市险企的代理人规模已经比年初缩减了13万人。其中,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比去年年末减少了近10万人,降到了报告期的135.7万人;中国平安的代理人经过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后,降至98.57万人。

保险代理人的“人海战术”已经走到了瓶颈。

2019年,北漂多年的韩娜决定每年划出6000块钱的预算买一份重疾险。“当时因为怕死,怕得了大病没钱治,交个20年还能保终身,最后用不上至少还能返钱。”韩娜表示,自己在朋友推荐下认识了一位保险代理人,对方的“返佣金”条件更加增强了购买的决心。

家在北京的孙婧也通过朋友,在工作的第一年就给自己买了重疾险和商业养老险。“我觉得重疾险是个越早买性价比越高的险种,所以也在给身边的朋友’安利’。”

她们的投保都发生在2019年。这时恰逢保险业的高光时刻,接近千万的保险代理人一举将行业保费收入“干”到了4万亿元大关。

在2015年时,监管取消了代理人资格认证,保险销售门槛进一步降低,加上“卖保险很赚钱”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保险销售大军。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2014-2019年,我国的保险代理人数量从2014年的325万增长至973万人,翻了三倍还多。

在这期间,很多人感受到了“人人卖保险”的氛围。在山东某三线城市的80后“打工人”元扬回忆,前几年在当地的三四线城市乃至下面的乡镇和村庄,大部分人买保险,都是通过亲戚购买的,“即使是现在也还很普遍”。这在一二线城市也并不稀奇,家在北京的萧亮说,他的周围也不缺卖保险的人。

但也就是在2019年左右,这种趋势也逐渐“见顶”。2015年至2019年,在全国保费收入超过4万亿元的同时,保险代理人的增速也从44.9%逐年下降到39.5%、22.8%、2.9%和4.6%。

保险代理人营销典型的“朋友圈经纪”方式,往往对未来的业务进行了“透支”,而且很难具有持续性。而时间一长,这种模式对险企的影响也慢慢显现出来,诸如销售误导泛滥、产品良莠不齐等非良性的竞争现象,直接影响了整体行业形象。

“父母那一代人可能会觉得推销保险是在骗钱。”孙婧说,但她认为,现在自己的同龄朋友对保险的态度已经很开放,并不会保持和上一代同样的看法。但同样是北京“90后”的萧亮则认为,“社保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常见大病,那些保险代理人为了赚高比例的佣金和完成业绩,会想方设法给你洗脑。”萧亮对《财经天下》周刊吐槽说。

而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保险潜在客户,仍然担心自己遇到“骗子”。“经常在网上看到被保险骗的例子,就对保险有抵触。而且一般买保险都是有钱人的选择,就算选择买保险也会优先选择给老人和孩子买。”元扬表示,这些“偏见”抹掉了自己的保险意识,即使受到周围人推荐保险产品,也全都“狠狠拒绝了”,“感觉都是坑”。

事实上,元扬的担忧恰恰是现在代理人制度的缺陷,为了能让客户签单,代理人不惜采用误导等手段忽悠消费者,而一旦消费者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代理人也往往在业务拓展方面走上了穷途末路。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保险的投诉超过9万条,问题包括低价诱导、不合理扣款、虚假宣传等,但更多的还是理赔纠纷。

已经拿到理财师资格的保险顾问李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她了解到、接触过的客户不满主要来自对方的预期与合同条款不符,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客户“以为某种情况能赔付”最终却赔付不了,“骗”和“坑”就成了不少人对保险的印象。而这其中,保险代理人对保险条款的讲解非常重要。

保险行业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令不少人对此保持了强烈的戒备心理,同时也给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障碍。

03
“分食者”凶猛

保险公司的渠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相比各家保险公司自己嫡系的代理人队伍,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的地位日益突出。因为与代理人只卖自家的保险产品不同,第三方经纪公司可以站到客户的立场上,货比三家,帮客户选择更好的保险产品。

与保险公司传统的代理人“人海战术”的首轮对战中,保险经纪公司已经占据了优势。“保险公司一般会筛选最优秀的产品给我们卖,这样也能保证我们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用。”一位某大型保险经纪公司的保险顾问李想对《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尽管行业数据不好,但该公司今年的业务增长明显。“因为我们的服务不是一次性的,后续最重要的就是理赔,所以立场与客户保持一致对我们也更有利。我们卖某家产品的动力,倒不是完全因为佣金差异。”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保险行业产品与渠道改革的拐点,这种分化会日益加剧。

不过,目前市场上对保险代理人/保险顾问(第三方)的评价依然是褒贬不一。“说卖保险赚钱,我觉得其中有很大的误解。”李想透露,现在在保险经纪公司做顾问压力很大,如果拿不到理财师资格,他们甚至连五险一金都没有,而想要维持业务量,就必须靠专业性让客户主动“导流”。

“我们肯定是没有保险公司的代理队伍强大,但是我们也会通过专业性来做弥补,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1个人做10个人的量’。”另一位保险经纪人表示。

现在,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推动,在提高了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财商”、为更多人清扫理财盲区的同时,也让保险产品的支付渠道发生了新的转移:除了微信、支付宝,当下最受欢迎的短视频终端也可以一键下单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顾问发现,尤其在疫情之后,自己的“活”开始被网红主播“抢走”了,更多的保险产品目前已开始寻求私域流量主的合作。“他们基本是按照粉丝量排名来找,找的大部分是财经领域的网红。”一位抖音大V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比如找到他“导流”的就多是年金即理财型产品,“给出的合作报酬还是比较诱人的,只要带客源就可以,(分成)按照成交额的50%。”

这也意味着,至少年金类的产品,代理人的保费抽成可能保持在50%甚至60%-70%以上。

对于网红主播们来说,这的确是一块看起来非常不错的“蛋糕”。半个月前,在青岛举办的一场新金融论坛上,做搞笑内容“火”起来的快手大V就坐上了嘉宾的位置,与多位金融圈人士畅谈流量科技与保险业的融合。该大V在台上直言,尽管自己所在的领域“与金融业格格不入”,但在靠短视频卖保险这件事上,很多人都认同了其中的效果,他也表示会用更“好玩的方式”让用户产生想要购买保险产品的欲望。

相比之下,目前业内更关心的还是,保险行业革新的“阵痛期”什么时候过去,以及未来该走向何处。目前不少券商都对下半年的保险业务表达了乐观预期,但在长远趋势上,业内仍难达成一致。

近期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保险股出现了持续的集体下跌,今年以来整个板块已经大幅跑输大市。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保费收入下滑外,头部险企普遍降低今年的权益投资收益预期也让市场信心大减,而权益投资对保险公司净利影响仍然较大。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fq60aCkBTclglUu6wB-4Jw

学习讲话:一个重大方向变化

编者按

在中国完成脱贫攻坚战后,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问题。今天的七一讲话,再次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要求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自去年五中全会以来,这方面有一连串密集的行动,无论是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是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政府工作报告,或是浙江示范区文件,都反复强调了这个方向——共同富裕。

 

在新的战略下来重新思考各类政策逻辑,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房地产税的问题,过去可能主要是房产调控的角度,而现在则要放在共同富裕的角度下考虑。其他还有许多久拖不决、多年未能突破的一些收入分配改革议题,未来的推进速度将会加快。

 

发改委正在制定的共同富裕行动纲领,这可能是第二份真正意义上的收入分配改革文件,层级也可能会更高。这会影响方方面面的政策走向。

 

本文,前沿君先对上一轮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再对下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突然出现了“共同富裕”这四个字,要求“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位后来鼓吹中国已经全面超过美国的学者解读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说,这是“先富论”转为共同富裕的开始。

“先富论”是小平在1985年提出来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也就是通过拉大收入差距,激发市场活力。

但为什么在2004年要提“共同富裕”呢?因为当时的贫富分化已经很严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

20世纪末的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脱困,无效率的企业破产,许多工人下岗,从头再就业、再出发。

分税制改革让地方财力明显减弱,全国农民的税收、提留等负担沉重,基层政府膨胀,农村矛盾十分尖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明显扩大。

2004年新一届政府首次作政府工作报告,对当时形势的有这样的表述:

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加。

怎么办?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纠正收入分配的失衡。

此后的一系列行动,对前期欠账进行了大规模的纠正——建立了庞大的社保体系,取消农业税。

但真正的政策转变是在2010年左右到来。这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句话: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过去常用“效率优先”这样的表述不见了,而且明确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之前在2000年和2004年出现共同富裕的表述,主要是针对东西部的差距,阐述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既然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那么收入差距就不能过大。收入分配改革就自然成为重心工作。

但这项改革十分艰巨。从2007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上一年工作总结,几乎都有一句定律式的表述,收入分配几乎年年都是“亟待解决”的、群众不太满意的问题,也说明中央政府自评对这项改革成果就不满意。

最近一次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是这样表述的:

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为什么收入分配改革这么难?为什么几乎每年都会提出,但每年又都被归为“群众不满意”的内容之一呢?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当前重新强调“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要求积极有为行动的时候。

1,

那一轮发生了什么?

我们对2001年以来“共同富裕”这个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进行的梳理:

2004年 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010年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1年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2016年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21年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年的用词都不一样,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今年的要求是“扎实推动”。

那么,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当然就是进行收入分配改革。

通过前沿政策数据库(如需要获得使用权,请了解《前沿政策周报,等您来!》),我们对“收入分配”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再进行了检索:

学习讲话:一个重大方向变化

2010年-2012年那么高,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记得2011年中国舆论场上的一场隔空争论,也就是到底是“分蛋糕”更重要,还是“做大蛋糕”更重要。

因为对贫富分化过大的不满,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优先考虑的应当是分蛋糕,只有蛋糕分得好,才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做大蛋糕。

但另外一种观点是,分蛋糕前,必须把蛋糕做大,坚持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国的首要任务。

这场论争都有代表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重大方向性、道路性的争议,到底是要继续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或者两者兼顾?

那些年在学术界,对于收入分配的讨论也很多,其中一个核心指标是基尼系数,中国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不过,现在统计局已经不发布这个数据了。

贫富分化的现实,民间、官方层面的讨论,使得决策层尤其重视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

前沿君逐一分析了这些年对“收入分配”改革内容的描述。

在初期,收入分配改革既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容,比如确保下岗工人基本生活费的问题(2000年),也有拉开收入差距的内容,如提高国企高管的工资报酬(2001)。

但是大约在2005年左右,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明确——缩小收入差距。

改革有两个方面的思路:一个方面是宏观思路,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考虑问题

比如,2004年,投资过热,中央叫停了铁本项目。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于是提出: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到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收入分配改革对于拉动消费的的重要性: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

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政策。那么怎么办?

这就需要设置一些宏观的指标,形成政策的目标体系。所以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先提出了两个指标: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到了2011年,这两个指标体系变成了一组指标:

1,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2,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四个指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保留了指标中的2和4。但是,这并非是一个约束性的指标。

学习讲话:一个重大方向变化

可是,有一些时期,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引起了经济学界和社会层面的讨论,于是国家统计局就不得不出来回应。

有一年,统计局的解释是“基本同步”。但这个指标也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现在投资和消费的失衡仍比较严重,更需要继续进一步的提升居民收入,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这是第一方面的政策,也就是在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扩大居民收入占比这个总盘子。

另一方面就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内部结构问题,也就是调节高收入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问题,这是最敏感的政策,因为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调整。

从2005年开始,这方面的政策就一直连续不断。

比如2005年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措施,2007年提出了继续进行公务员工资改革的问题。

2008年则提出了一套组合拳,涉及农民收入、职工工资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公务员津贴补贴,以及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等。2010年、2011年重申了这些组合拳。

前沿君将这些内部结构调整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高收入群体,要调节压降。主要包括当时群众意见强烈的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过高的问题,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等问题等。

第二,针对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问题,如工资协商制度、最低工资上调的机制等等;另外包括企业养老金、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问题等等。

方向其实相当明确,一手压高,一手扶低。

这里面的办法,除了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更加偏向保护劳动者、以及上调个税起征点之外,大多是行政措施。比如最低工资上涨,最初涨了一些年,但企业反映负担过重,后来又停下来了。

比如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总要依靠   亲自在年底帮忙讨薪。

除部分法律措施外,这些行政措施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制度性差,依赖于政府的重视程度。

到了2012年,中央对收入分配问题仍十分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总结了之前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成绩,包括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大幅调高最低工资、企业养老金连续7年上调、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上调到3500元等等、大幅提高贫困县标准等等。

可惜,这个文件出台的时候,已经在换届前夕。

2013年2月,国务院转批了发改委等三部门制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称,“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但当时市场关注的热点已经是城镇化的问题。

到2014年,新一届政府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收入分配”出现的次数已经降低到了2次,回归到了2010年以前的水平。

2,

新一轮会有什么政策出台?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了“共同富裕”的表述,这是自2011年以后的首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这个时候,脱贫攻坚战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都在酝酿之中。最终确定会采取更积极行动是在去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

今年以来,这样的信号可以说变得更加密集了,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1月11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同时,这项工作也不能等,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1月28日,第27次集体学习: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发改委表示在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

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要求

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

6月份,《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开发布。

7月份,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到: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这些越来越频密的行动来看,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不仅仅是长远的目标,更会有重要的政策出台。

在这个框架下,思考当下和未来的政策,可能很多政策的逻辑会发生改变。

过去的改革,有很多重大的方向性的政策,因为担心风险,或者其他方面,而不敢推进。

那么,未来这些担忧会解除,可能会有更多重要的涉及收入分配的政策出台。

2013年,发改委等三部门的文件是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文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有些问题后来有明显的改善,比如国企高管薪酬问题、公务员的津贴问题等等,但仍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或者停滞不前。

如果总结上一轮的收入分配改革,来看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及政策走向,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前沿君认为,可能有几个方面应当或者会有新的变化:

第一,文件的层级应当需要提高。

收入分配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重大政策,如果仅仅是某个部委,即使如发改委这样的综合性部委,可能也难以真正协调好政策的执行和方向,很多重大问题,在部委层面其实难以决策。

所以,这一轮对共同富裕行动纲领的文件,应当提高层级,某些多年难以突破的改革,才可能取得实效。

第二,对收入分配相关的宏观指标,应该提高约束性。

正如上文分析的,在2011年左右,中央针对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组宏观指标,与居民收入直接相关、与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有关。

但是,这些指标缺乏约束性。当某些指标出现偏离时,统计系统的解释只是“基本”来代替,但既然要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这些宏观指标就应当不仅要实现,还要超额实现。

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物价上涨,当时的原因是因为消费旺盛,来自于居民收入增长。

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形成投资稳增长的惯性,这十年更是长期依赖于投资来稳定经济。投资带来产能过剩,而消费占比不断下降。这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宏观结构失衡。

未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占比对于促进经济内循环、改善经济结构失衡都有帮助。对这个宏观指标应该提高约束力。

第三,当前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可能并非薪资、劳动分配,而是财产性收入。

其中主要是房地产暴涨带来严重的分化,有房者和无房者,早买房者和后买房者,在资产水平上呈现马太效应,而且越来越严重。

所以,未来房地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财政部召开的座谈会其实也传递了这样的信号。

这不再是从房地产调控的角度考虑房地产税的问题,而是要从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来看,两者出发点、政策初衷完全不一样。

第四,系统性忽视居民收入的一些政策要进行调整。

比如,以金融系统为例,长期以来的要求是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居民部门的存款一半是活期,这些活期存款利率远低于CPI,导致事实上长期的负利率和居民部门的财产损失。

金融系统应当要为增加居民收入作贡献。当然也不是片面地提高存款利率,而是要合理地考虑银行、居民、企业之间的利益,居民部门的利益应当得到重视。

再就是居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中国居民的资产应当给予全球配置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当然不一定是冒进,但需要进一步打开通道,让居民自己在全球配置资产、分散风险。

国内的资本市场应当加快成熟,尤其是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否则各种割韭菜的行为层出不穷,对居民部门福利是极大的损害。

这些年P2P之所以疯狂,原因在于居民寻求高收益的资产不得,于是地下的市场乱象丛生。

如果正规的金融市场能够给予风险和收益匹配的资产,地下的乱象就会减少。

一些垄断行业的保护行为也应当进行清理,尤其是一些基础能源领域的内外价差,比如石油、天然气等等,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给居民部门创造更多的福利。

第五,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

这是系统性的问题,农村的主要资产是土地,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现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大多在城市生活,老一代的可能还会回家养老,新一代基本回不去了。

这个时候,应当抓紧适度放开农村土地制度,应当更大胆地允许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应当更多地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处置权。

土地和房产的增值,让政府和城市居民持有的资产大幅增长,但唯独农民无法获得土地增值带来的福利。

第六,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这是多年以来的老问题,这些年应当说也有不少进步,但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农村的养老保险水平和城市居民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民工子女的异地教育问题仍存在很大障碍,农村的公共服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基建的投资比较多,修路、村庄建设等方面,但是在软性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七,对于高收入群体的调节问题,要考虑一系列的税收制度设计,包括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等。

对超级富裕群体,应当加大税收调节。同时,个税起征点应当进一步上调,培育壮大中产群体。

另外,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规范对慈善行业的监管。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件也突出了这一点,“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第八,不能把责任过于推给企业。过去调节收入分配措施,很多劳资关系方面的调节将压力推给了企业,企业负担过重会降低经济竞争力,最后“蛋糕做不大”。

所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是必要的举措,不能仅仅停留于压缩三公经费这类行动,而应当大幅度对行政层级体系、事业单位体系,以及不必要的冗余职能进行改革,“放管服”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

在收入分配改革中,还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学习讲话:一个重大方向变化

今天(周三)有消息说,全国碳市场启动可能要推迟到七一后。对于***和***就碳市场基础制度的争议,前沿政策周报在5月15日就专门分析过,小标题是“碳市场即将启动但博弈仍激烈”,后来“决策思潮”栏目应该也收录***表达不满。

圈内有圈友说,“喜迎”电价上涨。半个月前,6月14日那期的《前沿政策周报,等您来!》产业部分的一个小标题是“电价上涨蠢蠢欲动”。不过最近又有一些小的变化。关注政策趋势,了解政策走向,欢迎订阅周报及组合产品。

圈内问答一则

圈友:数字货币前景怎么看?

前沿君长远的路线图,现在官方也没有,我可能也说不上来。我大概说说我的看法:

1,虽然中国央行在小川时代就启动研究,现在证监会的YQ的带头人,(省略若干字,入圈可看)。他一走,就热起来了。可是为什么热?不是中国自主研发或什么有特别大的进展,而是FB有个大胆的天秤座LIBRA,所以(省略若干字)。

2,既然如此,那么近期还是要看美国。鲍威尔说了,夏季会发一个官方的类似征求意见的讨论稿。这应该代表美联储的思考,并征求意见。美联储是很谨慎的。我认为,美联储的动向会极大影响中国央行和中国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不要看现在数字货币好像很热闹,但货币是基础的基础,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换的。没那么容易。小川也在一次讲话中说:

同时也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说我弄了一个系统,可以拍胸脯吹牛,既能解决零售支付,又能解决批发系统,交易所系统也都完全改造了,贸易结算、汇款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个我看也不现实,所以如果做了这个选择,进行了研发和试点,也要有定力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现在,好像在手机里,老百姓看到了一张类似于纸币的东西,就认为数字货币有模有样了。我认为,这恰恰说明,数字货币还是照猫画虎的阶段。

人家第三方支付微信扫码的时候,什么时候搞过一张货币的图纸,当然也不敢搞。但支付照样在几年内实现了农村买菜都用这个支付。我认为,(省略若干字,入圈可看)。

4,数字货币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就如小川说的,零售,批发,贸易结算,外汇兑换,这里面涉及系统很庞大。这个东西不能老是宕机啊。还有海外持有人的对接的问题,太多太多问题了,哪那么快。另外还有法律程序的问题。

5,不过,我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就粗浅发表些个人看法,抛砖引玉,欢迎批评。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kBbA_0xdQTa-P0Sgm8xHgw

连涨111个月!美国房价飙升,99%的大城市都在涨!机构投资者疯狂涌入,在美华人叫苦:买房得靠抢…谁在掀起“购房热”?

版权:来源 证券时报(作者:陈霞昌 吴家明)、界面新闻、新华社、央视财经、智通财经网、北京头条

 

图/图虫

大西洋两岸的房价正在不断飙升!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美国5月成屋销售中位价同比上涨23.6%,创下新高。

欧洲央行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整个欧元区的房价同比上涨5.8%,为2007年中以来最高涨幅。

价格创新高的背后,机构投资者正疯狂涌入,这让个人买房者叫苦不迭。

有在美华人惊呼:没想到现在在美国买房竟然还要靠抢!

究竟发生了什么?本轮“购房热”怎么形成的?

连涨111个月!美国房价飙升

当地时间6月22日,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公布了5月数据。

数据显示,5月美国成屋销售中位价达到35.03万美元新高,同比增长23.6%,全国每个地区的成屋销售价格都出现上涨。该同比涨幅也是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自2012 年 3 月以来连续 111 个月同比增长。

连涨111个月!美国房价飙升,99%的大城市都在涨!机构投资者疯狂涌入,在美华人叫苦:买房得靠抢...谁在掀起“购房热”?

但与此同时,成屋销售量继续下降。美国5月季调后年化成屋销售为580万套,下跌0.9%,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其中,独户住宅(single-family home)销售量下降1%至508万套,跌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多户住宅(multi-family homes)销量则没有变化。

截至5月底,美国房屋库存量为120万套,比去年5月下降20.6%,但比今年4月上涨7%。

谁在推动房价上涨?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偏富裕的中产似乎依然是主力军

5月份,75万美元到100万美元区间的房屋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78%,但总体上来看,美国成屋销售量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滑,这一方面显示, 整个住房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但同时也意味着越来越高的房价已经将一些人挤出了市场

与此同时,因房屋供需不平衡,在抢房大战中,机构投资者正在压过其他买家。5月,首次购房者占总销量的31%,低于去年同期的34%;全现金销售占交易总额的23%,高于去年5月的17%。

周二,黑石宣布以6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家拥有17000套房产的住房运营商,进一步进军房地产市场。

在美华人亲述:现在买房得靠抢

据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人,他们表示,现在买房确实不容易。

生活在德州达拉斯的周女士在去年把旧房换成了新房。周女士说,因为孩子逐渐长大,她家从去年开始物色新房,但心仪的房子数次被其他买家出高价抢去,她最终也提高了预算购入一套新房。同样,她原有的旧房子出售也以比她预期高得多的价格卖出。如今,周女士计划再购入一套房子,避免现金在银行存放贬值。

“德州因为税率较低,对高收入人群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连马斯克都已经移居德州。虽然他不打算买房,但房价的上涨会持续很长时间。”周女士表示。

居外IQI集团上海公司经纪人lona Wang说,“今年一季度,我花了一个多月才帮一个买家抢到了一套美国奥斯汀的房子。”他说:“这位买家指定要奥斯汀的期房,因为买期房买家并不需要过去看房,我就一直在跟奥斯汀的各开发商联系。现在开发商每次只放出来几套房,然后会挑条件好的客户,比如之前已经买过这个开发商的房子的,或者是现金购房无需申请按揭的客户。最后,lona Wang的客户终于以48万美金抢到了一套原先报价35万美元的一套奥斯汀独立屋期房。”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美国旧金山生活的华人张兴就开始为买房烦恼。回想起自己在美国买房的经历,他也没想到现在在美国买房竟然还要靠抢。

“我住在旧金山市伯克利,去年底开始看房,本来看中的一栋独栋别墅网上挂牌价139.5万美元(约合900万人民币),后来不断有人出价,甚至有人出到150万美元(约合970万人民币),结果业主要价155万美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当时,张兴很是烦恼,“这样的涨幅,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是难以接受的。

在他看来,最近几个月美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我在买到房子之前已经看了6套房子,而且也出了价,但基本每套房有10到20个投标是常态,最终的成交价都会比业主叫价高出10%以上。”张兴说,“我之前在伯克利看,结果那边的房子太抢手了,后来改去圣何塞看。”

“今年4月,折腾了很久终于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张兴对记者展示了一套自己刚在美国圣何塞买到的房子。“业主当时开价98.8万美元(约合640万人民币),我已经叫价120万美元(约合780万人民币),结果还是有人继续叫价,没办法我只好继续出价,最终以135万美元(约合87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两个月过去了,我看周围正在出售的房源挂牌价都提高了不少。

为何掀起“购房热”?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联储超低利率政府高额新冠疫情补贴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以及购房适龄人群增加等因素抬升购房需求,而同时房屋库存下滑、新房开工营建不足,由此导致的供应缺口是近期美国房价飙升的主要推手。

在美国,美联储不仅设置了超低利率,同时,在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 债规模中还有4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对房地产 市场提供支撑。

不过对此,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在近期的讲话中提出了质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然表示美联储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但是从他的最新表态上来看,他仍认为通胀是暂时性的,并寄希望于房屋开建活动的恢复能够提高住房市场供应量,从而遏制房价快速上升

美国政府高额补贴进一步“点燃”民众购房热情。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大规模经济纾困措施,其中失业救济金、家庭纾困金等的发放显著提高美国居民个人收入,提振了包括购房在内的家庭支出。

此外,疫情暴发以来,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导致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房产需求上升。同时,居家远程办公大范围普及,人们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增加,带动购房需求上升。

地产泡沫再现?

对于眼下房价的不断飙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表示,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在形成泡沫。

美国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美国住房市场供需严重失衡,逐渐正常化将是漫长过程,预计高房价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大部分经济学家不认为另一个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他们指出,价格飙升主要是由供求失调造成的,而不是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良放贷行为。但快速上涨的价格可能加剧通胀。

欧洲多国同现购房热

在欧洲,多个国家房价同样在快速上升。

连涨111个月!美国房价飙升,99%的大城市都在涨!机构投资者疯狂涌入,在美华人叫苦:买房得靠抢...谁在掀起“购房热”?

周二,荷兰统计局也公布了5月房价数据。该国5月成屋销售价同比上涨12.9%,创2001年4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在阿姆斯特丹,今年第一季度的房价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上涨3.8%,同比上涨1%。同一时期,租房价格受疫情影响下降。

与美国的情况一样,在房价上涨之时,荷兰的房屋销售量也在下降。5月,该国的住宅销售量为16126套,同比下降12.1%。

住房供应紧张、低利率、政府的新冠纾困措施以及取消对35岁以下首次购房者的转移税都成为荷兰房价持续上涨的主因。

荷兰政府此前计划在2030年前平均每年修建9万套新住宅,但今年恐无法实现。荷兰央行上周预测,该国今年的住宅价格将比去年平均上涨10%,涨势明年还将继续,涨幅为5.5%

欧洲央行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房价同比上涨5.8%,达到2007年中以来最大涨幅。德国、法国和荷兰贡献了欧元区约73%的涨幅。

在德国法国等房价涨幅大的国家,成屋销售价格上涨幅度也更大。报告指出,这种情况意味着2020年欧元区住宅投资萎缩影响了新房供应。各国2020年批准的新建住宅许可也出现收缩,进一步推动成屋销售价格上涨。

房地产数据分析服务商Real Capital Analytics还指出,2020年,对欧洲住宅市场的机构投资达到了历史新高,占总购买行为的近30%。2015年,该比例仅为10%。

为此,各国政府已然开始行动。

爱尔兰已经宣布向购买10套以上房产的人收取10%的印花税。另外,在德国,关于限制房租价格的话题也获得关注,匈牙利央行则在周二宣布加息,成为第一个进入加息周期的欧盟国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actz1Ot4Yfv7D3e1gQL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