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的A股,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这半年的行情给我们投资者都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程。
 
那就是,贵的可能更贵,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半年,我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茅台可以达到50PE,海天味业可以70多PE,而科技股从100到150PE也不在话下。
 
虽然白酒消费医疗科技的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都从一两个月前就已经接近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如果觉得涨得多短期就会爆,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错觉,
 
这时候,那句股市老话就显得特别有道理:“会卖的是师傅”。
 
对于极端高估的指数或个股,早期一高估就卖,你赚不到情绪溢价;想吃到最后一份利润,大概率是回调到你猝不及防,
 
分批撤退是最好的方式,
 
卖在尖顶,赚取最后一个铜板的概率不超过0.1%,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想象人群的癫狂,无法算准市场先生的脾气。
 
这半年的A股,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伟大的牛顿老师,1720年初次下海,投资南海公司大约3500英镑,4个月翻番。但南海公司还在涨,
 
踏空的感觉你懂得,所以牛顿在夏天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又重新买入,然后他就凉了。
 
最终发出了那句绝世名言:
 
“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这半年的A股,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银行、地产、保险在这一两年连续被打击,7月迎来了一波高潮,就觉得短期就会暴涨彻底完成估值修复,这可能也是一个错觉,
 
都说创业板现在很牛,没错,是牛;但是你要看看,它已经熊了多长时间了?
 
从2015年牛市高点4000左右,到2018年10月最低点1100左右,下跌三年多,跌幅75%。
 
人群的癫狂和悲观,在资本市场中是有相当强的惯性的,调转方向不是一朝一夕,
 
因此这也决定了,趋利避害、缺乏耐性的大部分人类,是注定从资本市场赚不到钱的,
 
残酷地说,这可能是很多人必然的命运。
 
尤其是目前从国家层面来看,希望有牛市,也不希望过快上涨;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更严重地磨掉一部分人的耐性。
 
大蓝筹们,是在2018年初全面达到的顶点,之后萎靡不振,距今已经两年半了,
 
市场情绪走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迎来全面转折?是现在,还是要再等一年?没人能说清。
 
但只要这种情绪有一定延长,就会给予继续低位收集筹码的机会,
 
而能否在悲观蔓延中看见乐观,就决定了我们是否是那少部分赚到钱的人。
 
 
——The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MTNNFnvBIqyAOpgFIapSA

IPO抢钱大狂欢

 

牛市来了,去上市,收割一个时代。

 

IPO抢钱大狂欢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文|黎明

编辑|魏佳

封面来源|Pexels

 

“过去人们总说IPO就是圈钱,但现在,我觉得用抢钱更合适,因为钱实在是太多了。”一位创业者感慨。

 

在他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A股疯狂了。7月6日,上证指数大涨5.71%,创下近五年最大单日涨幅,A股资金成交量超过1.6万亿元,百股涨停。

 

空气中四处弥漫着金钱的味道。那些在疫情期间深居简出、谨慎出手的投资人,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翻出已经落灰的被投项目名单,打电话给创始人:“要不今年搞个IPO?”

 

IPO真的是太火了。

 

一位投行人士对燃财经说,现在是IPO的好时机,“高估值,卖得高,我们都是劝客户赶紧上。”

 

跟很多人的认知相反,疫情并没有浇灭中国企业上市的热情,也没有引发IPO大撤退,相反,中国企业的IPO正在井喷。

 

根据wind数据,截止2020年6月底,短短半年时间,中资企业IPO的数量已经达到174起,远远高出2019年同期的118起,这还是在一季度遭遇疫情的前提下。

 

IPO募资金额也创了新高。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二级市场IPO募资2355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有1038亿元,规模已经翻倍了。

 

钱真的是太多了。中国的企业们,正在想尽办法上市。美股、港股、A股,哪里能容纳他们,他们就去哪里。集团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港股公司回归A股再上市……

 

一场史无前例的IPO抢钱大狂欢,正在疯狂上演。

 

 

IPO抢钱大狂欢

上市

 

今年5月,投资人沈博本来准备找个小城给自己放个假,但是两个爆炸性的行业大消息,让他决定临时取消这个计划。

 

一是高瓴资本启动130亿美元的新基金募资,其中近100亿美元将投入并购,剩下的30亿美元投入风险投资。当时整个创投市场很沉寂,出钱的LP都捂紧了钱袋子,市场很缺钱。130亿美元的超大额支票,让沈博感到震惊。

 

紧接着,高瓴过去重仓投资过的京东,突然被曝出要在港股二次上市,计划募资超过34亿美元。

 

没过几天,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网易跳出来,说也要在港股二次上市,而且截胡京东,赶在京东之前抢先一步挂牌港交所。

 

形势有变。“这是抢钱啊!”沈博说。

 

某国际投行人士赵义川发现,国内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大大小小的IPO虽然没有暂停,但算不上热闹,到了二季度,仿佛是一夜之间,整个市场的情绪就起来了,都嚷嚷着要去上市。

 

这带动券商和投行也开始忙碌起来,但“承销费都好低,因为大公司都有很大压价能力”。项目都在抢时间,他们要赶在七八月份的IPO淡季来临之前,开足马力上市。

 

根据Wind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资企业IPO上市174起,其中一季度83起,二季度91起。而在去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是58起和60起。

 

IPO抢钱大狂欢

 

跟2018年那波中国互联网公司集体赴海外上市不同,这一波集体上市,A股成了主场。

 

上半年174个IPO项目中,118个是在A股,剩下的56个分散在港股和美股。港股和美股的IPO数量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只增加了6个项目,但A股同比新增了52个。

 

118个在A股上市的项目还不是全部。截至7月3日,A股IPO正在排队的项目就有734个。

 

将A股拆开来看,科创板成了主角。上半年这118个A股IPO项目中,有46个是在科创板上市,占比近四成。

 

注册制实行后,政府、投资客、企业家们,都在想尽办法把企业推上市。在中国资本市场漫长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有如此宽松的IPO门槛。过去那些因为满足不了A股上市条件,不得不远走海外的科技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回国内。

 

沈博在2016年参与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的A轮融资,去年完成了C轮,原计划是将净利润做到5个亿就考虑在港股上市,今年受疫情影响,净利润估计在1.5-2亿元,但现在他们已经启动了IPO,目标A股。

 

一支规模不到1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目前正在推动被投的5个项目在A股IPO,其中一个已经在证监会披露了材料。这个进度在过去是“前所未有的”。

 

上市的灵活度同样前所未有。二次上市、分拆上市、借壳上市,十八般武艺全部上场。

 

继去年底阿里巴巴在港股二次上市之后,中概股网易和京东已经陆续登陆港交所,另外,携程、百度、拼多多等公司也传出过要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消息。

 

沈博注意到,一些公司正在分拆资产,将部分资产打包上市。比如一些房产类企业,将旗下物业、景观、家居等业务分拆,包装成独立项目去IPO,一些生物健康和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陆续剥离优质资产上市。

 

数据显示,上半年向港交所申请IPO的企业中,有13家是从房企业务板块中分拆而来。如绿城中国旗下从事代建业务的绿城管理、雅居乐旗下负责景观和家居服务的雅城集团。

 

京东旗下的达达集团,已经在6月初登陆纳斯达克,京东数科也已经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今年在科创板上市。

 

“潮水来了,裸泳也应该下场试一把。”沈博说。

 

 

IPO抢钱大狂欢

抢钱

 

一位过去以保守著称的投资人,在6月改变了以往的投资风格,他开始“劝被投项目赶紧IPO”,因为“高估值是IPO的好时机,卖得高”,而且市场现在“遍地黄金”。

 

疫情期间,美联储开启无限印钞机模式,大把大把向市场撒钱。随后全球各国央行轮番上阵,开启金融大放水时代。降准备金率、降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投放,不断累积的效应就是市场其实不缺钱。

 

这些钱中的相当一部分,最后被证明流进了股市。

 

从7月6日到7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4日突破1.5万亿元,市场的资金活跃度极高,多项指标已经超过了2015年牛市的水平。

 

从股价来看,以今年3月的股价最低点计算,很多公司的股价实际上已经翻倍了。比如,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的股价都翻了3倍。

 

这些钱并没有流进一级市场,跟未上市企业没有关系。

 

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形成这样一种泾渭分明、几近割裂的局面——一级市场极度缺钱,二级市场钱多的没处放。更直观的现象是,创业公司缺钱,风险投资机构募不到钱,股市却成交量暴增。

 

“房住不炒,部分资金流入房市后,就没有其他好去处,流不到一级市场,只能进入股市了。”赵义川说。

 

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为企业IPO煽风点火,这造成的客观效果就是,IPO几乎等同于捡钱。

 

我们看如下这样一组数据,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企业,挤破了脑袋也要IPO。

 

今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在全球通过IPO募集的资金总额为2355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只有1038亿元。再细化下,今年一季度IPO募资931亿元(已经快赶上去年上半年),二季度飙升至1424亿元。

 

IPO抢钱大狂欢

 

1月,京沪高铁在A股IPO,募集资金307亿元;6月,京东和网易在港股市场IPO,分别募集资金275亿元和221亿元。要知道,2019年整个一季度,所有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的IPO募资加起来,也只有385亿元。这已经不能用“创记录”来形容。

 

IPO抢钱大狂欢

 

A股同样在募资方面担任了超级大金主。上半年2355亿元的总募资额,其中有接近六成(1393亿元)来自A股。

 

另外,中资企业在港股和美股的IPO募资额,在今年二季度出现井喷,均创下过去六个季度以来新高。

 

募资大爆发背后,是超额的投资回报在吸引。科创板国盾量子上市首日,盘中涨幅高达906%,触发临时停牌。另外,看看当今IPO新股打新的火爆行情,就能嗅到其中金钱的味道。申报新三板精选层的颖泰生物,在7月6日公布发行结果:网上有效申购倍数为663倍,网上申购冻结资金约1012亿元。

 

“一个新三板打新,都能冻资1000亿,这是个什么世界?哪来那么多钱啊?”一位投资人感慨。

 

金在变得急躁。二级市场的火爆,一级市场的冷清,进一步把资本的天平倒向了股市这一边。

 

赵义川分析,一级市场没钱,尤其是人民币基金,因为国内没有成熟的长钱。现状是,信托发一款6%-8%固定收益的产品,两年期,随随便便几个亿就能募来。但是现在VC发一款年化12%-15%,但是要持有8-10年的产品,无合适投资人问津。

 

既然股市能在更短的时间带来更高的回报,另外在一级市场又融资困难,投资人便有足够的动力,推动那些被投项目去股市IPO融资。

 

“一面海水,一面火焰,既然能去二级市场融钱,我为什么要在一级市场坐冷板凳?”一位投资人说。

 

 

IPO抢钱大狂欢

收割

 

一位此前从来没有买过股票的上班族,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下,开了证券交易账户,打算参与IPO打新,因为“打新稳赚不赔”。

 

打新,就是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很多新股上市首日会出现暴涨,A股更是存在连续十几个涨停板的纪录。比如,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良品铺子在A股上市,收获15个涨停板。

 

圈子里流传着太多靠打新“一夜暴富”的故事,这刺激了一些投机客进场。

 

赵义川认为,很多机构去打新,就是想快速捞一笔就跑,“不然你还以为大家想当接盘侠,等股息分红吗?”

 

一些投机客的套路是:大范围重仓打新,只要能中签,挂牌首日大涨后就立马平仓。在行情好的时候,打新的收益要远远超出长期持有的收益。在他们眼中,价值投资是个伪命题。

 

一位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投资人对燃财经说,京东港股二次上市前,他所在公司调集了一亿美元,参与京东IPO前的认购和打新。当时他的逻辑是,618京东正式挂牌交易前是最好的入场时机,IPO则利空出尽,抛货了结。

 

在投资机构和散户韭菜的共同努力下,那些前几年因为一级市场投资泡沫而催生的高估值公司,终于找到了新的承接地,大水漫灌让它们再次浮出水面。

 

一位投行人士向燃财经分析,除了有放水预期,A股的很多板块其实没有逻辑。现在的政策是把水放到股市,支持直接融资。科创板放开以后,取消了IPO融资额和市盈率23倍的限制,非常利好中国的很多半导体公司和医药公司。虽然这些公司都没有太多利润,但它们能拿到大量的钱。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场多赢的游戏。一级市场拿不到钱的企业,IPO融到大量资金;过去被套的投资机构,终于通过IPO得以退出获利;参与打新的投资机构和散户,接下VC的接力棒,在上市首日大赚一笔;跑步进场的股民兴致勃勃,股市大涨似乎所有人都在赚钱。

 

那么,谁在亏钱?

 

赵义川认为,在牛市初期,只要不是眼光太差,基本都是在账面上能赚钱的。对于IPO打新,行情好的时候只要不破发,基本也能赚到钱。但到了牛市后期,以及IPO的项目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将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且必然导致一个结果:20%的人赚走80%的人手里的钱。

 

沈博偏保守,他认为,现在科技股的估值太高了,如果泡沫破裂,市场信心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在闸刀落下之前,资本市场的主旋律还是前进的号角。IPO将为横盘十年的A股注入一剂强心针。对于企业而言,只要能IPO,就是成功了一小步,至于未来可能面临的估值调整,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先挂上去了再说,管它呢?”一位投资人说。毕竟,真金白银才是实实在在的。

 

应受访者要求,沈博、赵义川为化名。

 

IPO抢钱大狂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N1RV6v0QOhhuHeC5eMokA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作者 | 墨羽枫香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1

 

 

7月以来,A股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前8个交易日,上证、深证、创业板大盘被狂拉14%左右。

 

今日,来了一个回探,让人提心吊胆。其中,上证跌2%,沪深300跌1.8%,上证50跌2.6%,深证小跌0.61%。然而,创业板仍然高昂,逆势小涨0.75%。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当下,全部A股市盈率已经上升至21.84倍。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的市盈率已经来到40.7倍的水平,要知道3月底,该估值倍数还不足26倍。这相当于3个多月时间提升了56%。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此外,截止上周五,创业板市盈率已经高达146.19倍,市净率已经飙升至5.21,已经达到了2015年牛市的水平。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大盘暴涨数日,整体估值上升较快,市场迅速形成疯牛的预期。当然,这不是上层想看到的,要的是慢牛,毕竟2015年的教训历历在目。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来源:网络

所以,一套组合拳来了——查配资、大基金、社保基金减持,甚至市场传言窗口指导单只基金首募规模不超过300亿,但后被澄清否认。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几次出手之后,市场确实降了温,沪深主板出现回调。但是前期蹭火热行情被拉高的一批公司却一点没闲着,套现跑路的可不少。

 

 

2

 

7月以来,沪深两市已经有116家企业发布减持计划。尤其是6日大涨之后,7日升高至19家,8日仍有15家,9日还有19家,比此前的减持节奏要快得多。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再看减持金额,触目惊心。7月区区8个交易日,共计宣布拟减持金额高达400亿元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

 

今年上半年,A股累计减持1341亿元。这相当于短短8个交易日,占到上半年减持总金额的30%。如果扣除上半年增持的341亿元,相当于净减持的40%。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这一波减持潮中,有券商、保险、银行、还有数量众多的科技股。

 

券商板块中,哈投股份减持3.4亿,第一创业减持4亿,国泰君安和华安证券套现5亿,红塔证券套现超10亿。最狠的还是东方财富,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减持43亿元。

 

保险板块中,全国社保基金减持3000亿大盘的中国人保2%的股份,减持金额最高达73亿元。这是今日上证重挫的导火索,当然保险板块跌的稀里哗啦。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科技板块中,国家队大基金宣布减持汇顶科技、太极实业、北斗星通,减持金额为12.3亿元、4.4亿元、3.8亿元,合计20亿元。

 

此外,集友股份减持33亿元、卓胜微24亿元、奥美医疗17亿元、蓝帆医疗11.5亿元。还有,石大胜华、沪宁股份、强力新材实控人分别减持不超过4%、2%、5%。

 

尤其是实控人大手笔减持的,其本质只有一个:企业当前的高估值,让大股东认为直接减持所获得收益,远大于未来几年内从企业发展分红中所获得的收益。

 

除了减持这台市场超级抽水机以外,IPO融资近来也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

 

上半年,沪深一共有118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84%,融资总额为1393亿元,同比增长131%,更是创下近5年以来的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大牛市。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科创板为A股IPO市场贡献了46个项目,位居首位,占首发企业总数的38.6%,合计募资规模达507.6亿元,而同期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仅有116.7亿元、159.3亿元。

 

下半年,科创板还有诸如中芯国际最高525亿元的IPO大融资,可以直接冲进A股历史融资榜第5名,甩开中国建筑、工行、平安、邮储等业界大佬。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当然,创业板也没闲着,已经开启了注册制的大幕。截止7月8日,创业板注册制12天已经受理256家企业,超过了审核制下最后一次披露的排队家数——196家。

 

这批IPO企业预计融资规模高达1700亿元。等不了多久,第一批创业板注册制挂牌的企业就要来了。

 

想想看,这可是一个小小的创业板喔!不要忘记,科创板、沪深主板IPO仍在继续,还有新开启的新三板精选层。

 

IPO大加速,又一台疯狂抽水机。加上减持提速,给股市的持续上涨蒙上一层阴影和压力。

 

 

3

 

风风火火的牛市,突遭刹车!是凶兆已现?还是另有一波呢?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来源:网络

答案是,还有一波,不会少。我们不妨从基本面、流动性、市场情绪三个方面简单再来展开讲一讲。

 

中国宏观基本面,仍在持续修复。

 

6月30日上午9点,国家统计局公布制造业PMI。6月份该数据高达50.9%,环比提升0.3%。这是连续2两个月环比下滑后首度回升,大超市场预期。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PMI是环比指标,环比提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基本面还在继续修复,继续向好。这是7月股市走强的基本面支撑!

 

再看流动性。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刚明确给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定了调: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不过,在大的资金宽松背景下,流动性仍有边际收缩的迹象。我们先看债券市场,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从4月底的103.485一路下杀至昨日的98.58,最深跌幅高达4.7%。该跌幅非常明显,导致债市已经逼近牛熊分界线了!

 

债券价格持续走低,收益率反之持续飙升。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从4月底的2.503%左右攀升至当前的3.14%,上升了63.7bp,幅度非常之夸张。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从债券市场交易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经济基本面边际向好,股市向好,债券受到抛压。另一方面,也侧面反应出央行下半年虽然仍然保持整体宽松,但会有一些边际收紧货币的趋势。

 

最后,来看看非常亢奋、甚至有点极端化的市场情绪。先看交易额,连续7个交易日破万亿元。其中,7日和9日甚至突破1.7万亿。今日,大盘下跌,成交额仍然超过1.6万亿。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再看融资余额,6月底1.13万亿,9日已经飙升至1.28万亿,几天时间飙升1500亿元杠杆资金。以上两个数据,均能证明市场情绪非常高涨,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牛市行情资金量。

A股特色牛市:一直在减持,天天IPO,老有人唱空

综合以上3个维度来看,牛市的基础还在。因为新冠疫情早早被控制,中国经济基本面强势修复,加之货币整体宽松的环境,以及被吊起来的高亢市场情绪。

 

 

4

 

减持、IPO提速均会给行情带来压制。对了,7月份解禁市值已经逼近6000亿元,也成为短期市场回调的一股压力。

 

当然,牛市行情肯定会有波折,不可能天天涨,亦需要时间去积淀。并且上层也想要的是慢牛,近期疯牛缓一缓也是好事,会给后来者一些及时上车的机会。

 

牛市才刚刚开始,有仓位的坐稳了别轻易被震荡下了车。但最好别边涨边猛加杠杆,毕竟牛市才是不少散户亏钱的根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UY94Ajj0kpAKThzGSJ2Xw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负心汉更加冷酷无情,它的名字,叫股市。
1987年初,美股飙升,全民狂热。
当时,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却不合时宜地发出警告:“当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整个华尔街还没有意识到一丝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狂欢的气氛。是啊,有什么能比赶上一个大牛市更让人兴奋的呢?虽然公司的业绩增长已经缓慢不前,但大牛市的股价却照样狂涨,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业绩涨幅。”
后来发生的悲剧,大家都看到了。
1987年爆发全球大股灾,一个月时间,道琼斯指数暴跌22.6%,港股下跌45.8%,伦敦股市缩水26.4%,可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贪婪是人的本性,轮回是历史的规律。
 
从1987,到2007,2015,再到病毒笼罩下的2020,似曾相识“牛”归来。
资本盛宴正酣,巴菲特当年目睹的“到处充满了狂欢的气氛”,像极了眼前的状况。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每一轮的牛市,都是一场嗜血的资本盛宴。海量的财富大转移,制造更深的贫富差距。
密西根大学经济学者史塔佛研究发现,股市崩盘时,教育程度较低、余钱较少的投资人最可能抛股,认赔出场。愈有钱、教育程度愈高的家庭,愈可能在大跌时买进,等股市回升后坐享利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安砾等学者经过调查,得出类似结论:在2014-2015年中国股市泡沫中,财富最少的85%股民,亏损了2500亿元,亏损幅度达30%!而这些钱,基本上被最富有的0.5%股民赚走。
那些亏钱的人,很多赚的都是辛苦钱,甚至从借呗、微粒贷、信用贷、消费贷等等五花八门的渠道借钱进场。
一个月的牛转熊,足以让他们赔上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资!
 
疫情之下,百业待兴,实业经济钱难赚,股市来钱又快,两相对比,更加剧了社会上投机取巧的心理,越是侥幸投机,最后越是输得精光,这几乎是韭菜的宿命。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反观那些从股市赚到钱的人,他们去干嘛了呢?
有人一语道破天机:“在股市上真正获利的大佬们,最终会把牛市利润换成不动产,固化财富。所以,每轮股市牛市之后,都会有轮地产牛。尤其是这一次,注册制放开,又是一场造富运动,这些股东一定会套现买楼。”
这让人想起2015年三季度的上海楼市。
当年7、8月份,正是股市跌得最凶的时候,有意思的是,上海的楼市却迅速升温。有些五六月份无人问津的法拍房,突然纷纷成为抢手货,到了8、9月份,冒出更多竞拍者,报价一路攀升。
这些人,这些钱,从哪里来?你懂的。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泡沫在它破灭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是泡沫。但只要是泡沫,一定是要爆的。
聪明的人,必须跑在市场前面。
当有人获利离场时,有人才姗姗来迟;有人把财富从股市转移到楼市时,有人却把本来用于首付的钱拿去当接盘侠。
疯牛之后,从来都是一地鸡毛。现在那些继续加杠杆满仓干的人,我敢肯定,不出两三个月,他们会欲哭无泪的。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但愿,这一次能打破历史规律,跳出“疯牛”怪圈,跑出一只“健康牛”。
何为“健康牛”?任何资产的价值,必须由它能创造的真实利润来支撑,否则只是空中楼阁。而企业的利润,必须建立在消费和投资的平衡之上。
 
能让这杆秤端平的,只有不断改善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7月6日,中国证券报刊发头版评论:“嗒嗒的牛蹄声是后疫情时代的美丽召唤,是各方心声由内而外的集体回响,当深深珍惜之、殷殷呵护之!愿此轮‘健康牛’超越收割与被收割的零和博弈,愿市场各方都是建设者、分享者,各负其责,各得其所。”
 
这是一轮割韭疯牛,还是超越“收割与被收割”的健康牛,不出两个月,我们就会知道答案。

 

每一轮疯狂牛市背后,都是一场财富大转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AAd6sn247PKaYkHRq8ROQ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作者 | 沽民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进入7月,A股行情启动,K线的形态明显打开;月初至今,上证综指涨幅已经高达11.7%,一改上半年半死不活的状态。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今天上午,散户火速入场。由于开户的人太多,交易过于频密,许多券商服务器宕机,这是牛市的典型现象。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市场节奏切换太快,许多人前一天还觉得行情在骗人,今天就觉得再不冲进去就错误1个亿……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行情火爆,从成交量可以看出。今天沪深两市总共成交1.56万亿,创5年新高。上次录得如此高的成交量,还要回到2015年7月那个激情似火的夏天。

 

毫无疑问,这一轮牛市是大盘白马蓝筹股带动的,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以6月30日收盘2942点计算,到今天3374点,一周不到的时间里,上证50指数已经涨了14.7%;且距离2015年牛市的顶部位置(3492.82点),只有咫尺距离。许多5年前被银行保险券商地产套住的股民,今天也基本上到了解套的边缘。

 

对此有人说是风格切换,有人说是流动性丰盈造成的;在我看来,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这一轮白马蓝筹股走强,背后有深刻的经济周期的逻辑。

 

 

1

上证50大涨的原因

 

 

 

归纳上证50这一轮大涨的原因,第一是补涨,第二是周期回归。

 

(1)补涨

 

今年A股全球表现最好已经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受全球疫情形势所决定的。

 

这一轮疫情,中国发现最早,最早采取严厉措施,迅速遏制,目前经济已经全面重启;相比而言,欧洲刚刚放松隔离限制,而美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人口大国还在深陷疫情泥潭。

 

但是,A股此前的行情,依然延续2019下半年的结构性特征,即中小创优于大白蓝。这种结构性行情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投资者对于疫情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心里没底,因此倾向于持有增长逻辑的标的,而不愿意持有盈利逻辑的标的。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然而这个逻辑在6月底出现了松动。首先是6月PMI数据超预期,以及3月、4月和5月持续三个月的经济数据稳步走强,经济复苏的逻辑一遍遍确认,而二次探底的风险越来越低。

 

其次是金融机构持仓调整。上半年许多持有中小创股票的机构,在年中盈利兑现,转而持有相对低估的大白蓝(金融地产股),于是促成了7月1日当天明显的风格切换行情。

 

第三,更重要的是,银行地产一涨,就带动大盘涨;大盘一涨,散户就发现行情来了,于是纷纷进场,成交量放大,赚钱效应显现,市场的自反馈形成。这样,牛市说来就真的来了。

 

(2)周期回归

 

我在之前许多篇文章中《债股背离,提示一个重要的信号!》A股“七翻身”,风格切换?沪指重上3000点!下半年股票应该怎么买?》)提到,假如没有疫情的话,2020年本是全球经济的复苏之年。疫情使得这一波复苏开启的时间节点后延,并且使复苏的低点更低。

 

但是,周期可以延缓,但不会消失;说白了就是该来的一定会来。就像我之前说过,这一轮暴跌躲不过,疫情只是神助攻;这一轮复苏也同样是躲不过的,即便疫情闹得再凶,该复苏还是会复苏,再走向繁荣。

 

再举一个例子,2015年两轮股灾,加上2016年初熔断,中国股市可以说是信心全无;但是,2016年是全球复苏之年,这是周期,会延迟但不会消失;其实2016年二季度开始,已经是新一轮全球扩张周期开启的时间节点,股市是必然会走一波牛市的,尽管这波牛市到2017年中才有点模样,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到2018年初又扑街了。

 

总之,这一轮牛市,有着背后深层次的经济上的原因,即周(经)期(济)回(复)归(苏)。

 

 

2

经济复苏的逻辑

 

 

有三个迹象提示除了这一轮中国的经济复苏。首先是利率抬升,货币政策转紧。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利率抬升分为两种,一种是央行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和投机的人为调整,一种是经济走强的自然结果。其中前者会导致股市扑街,资产价格下跌;而后者往往不但不会打压股市,反而会支持股市走强。今年6月份以来的利率抬升和货币政策收紧,就是对经济走强的确认。

 

其次是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反弹。经历了4月下旬油价暴跌的事件,到目前原油价格(WTI)已经回到40美元左右并稳定。原油是工业的重要能源品,油价能够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扩张的需求趋稳。

 

第三是经济数据持续走强。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为58.4,几乎创10年新高,而官方服务业PMI为53.4,也明显呈现向上趋势。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6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2,自疫情以来几个月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既然是复苏,那么就不是芯片、5G、新经济、疫苗等一小部分产业的利好,而是整个经济全局的走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制造业和建筑业,而这些又都与原材料、能源、金属等行业相关,同时对贷款融资的需求增强,因而形成了对钢铁、有色、煤炭、银行、券商、保险等行业的全面利好。

 

熟悉A股的朋友知道,上证系的股票以工业、能源、金融、地产为主,而这些又被统称为周期股。每一轮大盘(上证)的牛市,都与周期回归、周期股的崛起分不开。

 

没有周期股的集体大涨,大盘的牛市是不存在的,最多只是中小创玩玩,还被许多批评家说成是“瞎JB炒作”。相反,只有周期股起来了,早期是银行地产,后期是煤飞色舞,正宗的A股牛市的味道才算是真的来了。

 

 

3

经济周期与牛市

 

 

 

回顾最近10年A股的历史,每一轮牛市都有周期股的参与,其背后都是一轮或长或短的经济周期。

 

第一轮牛市是2009年。和现在一样,2009年是复苏之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的财政刺激之下推动的资产价格大涨;当时由于政策工具不足,未能很好地引导资金流向,于是形成了强烈的通胀,“姜你军”、“蒜你狠”、炒大葱、炒白糖……以及房价大涨,倒逼政策转紧。于是2010年4月,“地产国十条”推出,政策收紧,市场以大跌告终。

 

第二轮牛市是2014年,是经济繁荣的逻辑。那一轮繁荣从2012年推出鼓励经济结构改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为标志。随着经济走强,到2013年中的期间,出现了一轮剧烈的“钱荒”;到2014年6月大降准发动起疯狂的牛市,但最后结果并不好。在我看来,2013-2014年货币政策有一定误判;事实上,2013年货币应该松,但当时太紧了,相反2014到2015年货币政策应该逐渐收紧,这样牛市以有序的方式发展,不至于暴涨暴跌,坑了不少人。

 

第三轮牛市是2017年,是全球流动性收紧之下的特殊牛市。那一年只有“漂亮50”在上涨,而中小创因流动性枯竭和持续阴跌。记得那一年有个指数叫“三板做市(899002.CSI)”因令人绝望的阴跌而出了名。随后,流动性一宽松,这个指数就慢慢地涨起来了^^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那一轮行情的背景尽管是流动性收紧,但仍然走出了一波牛市,特别是2018年初那一轮“沪指十四连阳”,也是有模有样的;但随后就扑街了,2018连跌了一年。事实上,2016~2019年也是一轮短周期,2016年二季度是那一轮周期开启的时间点。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的理论,人类经济现象存在3年一轮的短周期(库存周期),而法国经济学家尤格拉提出10年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也叫金融周期);前面回顾A股最近10年的三轮明显的行情,也恰巧与基钦提出的3年一轮的周期暗合。所不同的是每一轮行情在金融周期中对应的位置。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尽管每一轮周期中,国家经济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财政、货币政策都有较大的不同,但还是那句话,周期可以推迟,但不会消失;该来的一定会来。周期上行的时期,只要货币政策不乱来,一般来讲,牛市还是会如期而至的;所不同的只是牛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期间的涨幅不同罢了。

 

 

4

总 结

 

 

当然,通过周期去分析大盘,只是众多股票分析方法中的一种。除了周期分析,从公司基本面去计算内含价值,然后根据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指标去估算市值,是更常用的方法,也更加直观。

 

还可以通过技术面去分析,例如上证综指月线从2008/2015到今天这一波漫长的三角收敛,走到2020年7月即将迎来突破,等等。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还是那句话,股票永远是人的游戏,任何分析方法,都要避免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恐惧与贪婪。

 

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曾经也说过:其实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亏钱不是在熊市,而是在牛市。第一是频繁操作亏损,第二是过早地止盈,然后在高位被套。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记得2015年那一波牛市,有一句扎心的话,叫做:在3000点解套,在5000点被套牢。这也是说的类似逻辑,在山脚下车,在山顶站岗。毕竟人性如此,看到股票涨了点就想卖,看到跌了点就想买,结果要么过早地下车,要么就是抄底超载半山腰。

 

最后,结论就一句话:牛市不言顶。只有不在牛市过早地下车,才能逃过最后山顶站岗的命运。

 

今天,不少2015年的老韭菜解套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8oU3met2wcJw8Mb1BhT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