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为什么我们不愿直面那些楼市常识?

· 钟伟 | 文 

 

某些打拍子喊口号式的歌曲之所以得以流行,并非因曲子多流畅优美,而是匹配了公众如此这般的音乐审美。同样地,一些中国经济和楼市问题的段子手式解读,也并非其含有多少逻辑和理性,而在于迎合了广泛的牢骚情绪。

2017年3月,以“房住不炒”为核心,展开了建立楼市长效调控机制的持续治理;2021年下半年,中国楼市调整明显加速。

以此短文,我们用尽量浅白的方式,直面三个常识问题:

一是中国房价为什么贵?

二是现在房子是过剩还是不足?

三是地产是否构成金融泡沫?

钟伟:为什么我们不愿直面那些楼市常识?房价为什么高?

大多数国家可能都苦恼于高房价,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高房价的根源有其特殊性,即房价的含税费率非常高,至少在50%以上,如果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在1万元/平米,则其中至少5000元是地价及各项税费。剩下的一半才是建安、配套、财务成本和开发商利润。

中国GDP的含税费率略高于20%,通过GDP含税费率可观察到地方GDP的掺水程度,地方政府GDP含税费率越低,其GDP掺水越厉害。烟草专卖等的含税费率最高,据说2000多元一瓶的白酒,其酒体及包装物成本不到百元,余下的都是巨额税费和企业利润。高房价根源在于高税费,把房屋做成类烟草产品了。

那么,为何房价的含税费率如此之高?

这可追溯至28年前的分税制改革,地方和中央财权事权框架的重塑,一度使地方几乎失去了主体税种,2003年之后逐渐推开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极大程度地补充了地方财力,甚至渐有“土地财政”的戏称。

2003年至今,地方财政累计约210万亿元的支出中,约1/3依赖和房地产相关的税费,可用地方财力对土地税费的依赖度则更高。换句话说,脱离了土地财政,很难想象地方政府在过去十多年能支撑下来。

因此,中国高房价根源在于高税费率,高税费率的根源在于土地财政。脱离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财力去支撑基建配套投资和产业园区投资。

如果要再努力探寻高房价的其他因素,或许可归结为居民的高储蓄率。同样两个月薪万元的年轻人,每月积攒3000元的节俭者,显然比每月存不下钱的“月光族”,能更快地接近获得“房奴”资格的门槛。

这些年轻人在购房时能不能得到父母的资助也很关键。可怜中国父母和孩子,他们以不及欧美1/5的收入,创造了逾30%的储蓄率。而西方家庭储蓄率通常低于10%,父母也几乎绝少资助子女购房。

从这层意义上说,不宽裕的国人以家庭组团式的节俭,托举了中国房价。

现在看来,房地产开发已高度内卷化,开发销售毛利润率已降至15%-20%,开发商也从中国富豪榜退潮多年。近年来就业和收入的艰难使居民储蓄率锐降,“五个钱包”尽显囊中羞涩,水落石出的是,高房价直指高含税费率,并暴露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尴尬,解铃还需系铃人吧。

钟伟:为什么我们不愿直面那些楼市常识?

房子究竟够不够?

有数据告诉你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40平米,如此三口人大多住在宽绰的120平米之家了?数据与常识不符。有学人在开发商供职时,以诸多研究反复证明房子不够,离职了即改口称房子已普遍过剩。此一时彼一时的风向转得让人无所适从。

房子够不够,并不复杂,看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从12.6亿增至14亿以上,净增1.5亿人。

第二个因素是,20年以来,城镇人口增逾5亿人,我们经历了一波城市化城镇化的狂飙。

第三个因素是,2003年之前建成的老破小房屋,确实绝大部分已不适宜居住。如果你用心在城市逛一逛,不难发现,大部分城市会有老旧城区、老破建筑、边缘化地带中老居民构成的“昨日之城”,许多建筑已成危房,或接近建筑寿命。走在这些黑灯瞎火、人气衰败的废墟之地,我常常心怀悲凉,城市繁华的新中心已在远方,老旧城区的拆迁改造太过昂贵复杂,甚至连打工仔都不会租住在此。这些曾装下了约5亿城镇居民的老旧建筑,至少有一半以上已不适合人居。

以上三项相加即9亿人,这些人至少需要3亿套住宅。

满打满算地,开发商累计提供了约2亿套商品住宅,另外就是棚改和保障房,合计住宅供应总量约2.7亿套。房子够不够,不同人出于不同认知和目的,会给出千差万别的结论。我以为房屋供求总量紧平衡,结构有失衡。一二线仍然不够,四五线甚至更下沉则越宽松甚至局部过剩。

令人啼笑皆非的一个故事,就是7套房子论。该说法声称,等爷奶公婆辈、父母辈离世之后,现在的孩子们将户均拥有7套房子。解构一下,假设爷奶辈75岁,父母辈50岁,年轻人20多岁,“7套房论”的意思,其实就是25年后爷奶辈尽皆离开,留下4套房;50年后父母辈尽皆离开,再留下2套房,加上孩子已有的1套,7套!这无非是说,25年内中国丧失4/7的人口。26~50年内再丧失2/7的人口,最终50年后中国仅剩2亿人口;也无非是在说建筑不老,50年也不成垃圾。中国房子够不够,千人千说,但“7套房论”可能太过拉低灵长类思维下限了。

钟伟:为什么我们不愿直面那些楼市常识?楼市酿成金融泡沫?

许多热议指出,中国房地产可能要挟了中国经济,可能酿成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建筑建材、开发物管、家居家装等从业人员近7000万人,考虑到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无疑房地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而房地产和金融稳定,则更引人注目。

但此事本质上也没有那么复杂。

我们可以将涉房融资分为对购房者的融资,和对开发/建筑等企业的融资两大块。中国购房者是很弱势的,能不能有资格购房,能不能申请到贷款,能不能摇号选上中意的房子,都是听天由命的事情,将来要不要缴房地产税,也未可知。

许多人觉得节衣缩食为买房,委屈,其实全球皆如此,月薪买表,年薪买车,终身辛劳买房。目前中国家庭欠银行约70万亿,人均5万元,不可谓不沉重。但其中房贷约40万亿,增长温和;另外17万亿和13万亿为个体工商户贷款和消费贷款,恰恰是后两项在近三四年增长迅捷。

目前中国首套房首付比率不会比30%低,其余购房实际首付比率不会比50%低,以每年发放的按揭贷款加公积金,除以年内成交的新房和二手房,中国购房者的杠杆很难超过50%。

这折射出在中国做“房奴”的门槛何其高,非极端情况下银行承担的断供风险并不大。富人理财、穷人借贷、中产供房,似乎是三大刚需。

那么借给开发商、涉房相关产业的贷款或融资有没有风险?有的。但并没有传说那么险恶。

一是房地产开发是讲究周转率的,以商品房年销售额的1.5~2倍去估算涉房实际融资余额,可能更接近真相。

二是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相对简单,尤其是土地储备和在建项目占资产端主角,加之苛严的账户管理,开发商容易被金融机构拿捏。

三是对开发商压降杠杆,人人喊打敢打也已多年。如果不走“五龙治水”的合成谬误之路,地产金融避免成为灰犀牛风险的机会是比较大的。

一些知名企业家不断说,中国经济不能再走修桥铺路盖房子、喝酒吃药拼教培的老路了!要高新科技不断创新。确是良苦用心。事实则是,即便欧美,也是居民衣食住行的传统消费、各类造城铺路的传统产业,挑起了GDP增长80%~85%的大梁,产业转型创新终究总是少数企业、企业家和优秀人才的选项,并且是要承受时间和市场煎熬的未卜选项,而难以成为普罗大众的选项。

楼市是否要挟了经济,酿成了系统性风险,终究是个能否理性地给房地产一条生路的事在人为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直面楼市的一些常识?也许就在于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回避问题,寻找一些为自己开脱痛苦的简单借口。近年中国楼市让人悲摧,很大程度上是中产们职场内卷、挣钱艰难、就业不易所致。房价持续上涨让人痛苦,并不意味着房价下跌就能让人愉悦,房价普跌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痛苦、更多难以预知的社会问题。

力避政策和市场或黑或白的极端化,寻求楼市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之最优之策,已日益迫切。

钟伟:为什么我们不愿直面那些楼市常识?

  • 作者为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TKVKFQDFqe05i7X4WU02g

如果俄罗斯输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战争还在继续,争论亦未平息。

很多人只讨论这场战争该不该打,却不去想意味着什么。

昨天我文章的标题是《俄乌之战,没有旁观者》,就是想提醒大家。

小孩子才争对错,成年人看的是输赢,权衡的是利益,面对的是后果!

现在中国的舆论场,看似观点很多元,实际上也混入了很多境外势力在带节奏,虽然也为这场战争带来了多重视角,但破坏了国人基于国家利益的整体认知体系。

这也是我们在对外意识形态战线上的一种反照,非常值得警惕和反制。

关于这场战争我已经写了很多,认知也在不断修正中。今天我们就跳出繁杂的具体信息,就几个关键性问题,再抽丝剥茧深度解读一下。

有偏颇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第一,俄罗斯是不是侵略。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以美国为首的外媒更是追问过几次。

但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你不应该问中国,而是应该问俄罗斯。

然后下一个。这样的语言陷阱难不住我们的发言人,更构陷不到中国。

但我们的舆论场上很多人却囿于自己的认识,乌克兰说这是侵略,美国说这是侵略,美国联合西方世界说这是侵略,然后我们很多人也就跟着说这是侵略,嗯,该谴责。

这显然是一种无脑无知的行为,看似距离人类文明近了,实则距离国家利益远了,还是老胡那句话说的好,国家利益应是我们审视乌克兰战争的最高视角。

抛开立场谈对错,这不是人间清醒,这是不知好坏。

没有国哪有家,国之不存,你的认知焉附?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来龙去脉。众所周知,这场战争棋子是乌克兰,棋盘是欧盟和北约,而美国和俄罗斯才是真正的棋手。

但俄罗斯虽然继续了大国解体后的巨大军事遗产,经济总量却不及我们广东一个省,更别说和美国相比,即使和北约相比,在常规武器储备上也不及其三分之一。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普京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过去30年间,北约在美国纵容下,公然破坏国际法,先后5次东扩,每一次普京都表示了强烈谴责。

去年11月,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俄罗斯再次向美国和北约发起“安全保障倡议”,希望北约放弃东扩。注意,这里用的是倡议,在国家利益面前硬汉总统选择了委曲求全。

但乌克兰在美国的挑唆下,甘作诱饵,悍然违反明斯克协议,公开放言说要加入北约,不断挑战俄乌此前划定的不加入北约的红线,并天天造谣说俄罗斯要打他。

这样熟悉的配方,美国在挑动我们南海争端中也用过,试图制造大国恃强凌弱的国际印象。

面对这样的阳谋,俄罗斯已经5次抗议5次失败,最后几临绝境。这是一步非常阴险毒辣的先手棋,无论俄罗斯打与不打,输的都是俄罗斯,赢的都是美国。

不打,则乌克兰加入北约,成功完成对俄罗斯的战略性压迫。

打,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底盘,闪电战尚有回旋余地,拉锯战则万劫不复。

摆在普京面前的这两条路,怎么走都不是最优解。但最终普京还是选择了果断出兵。

打还有赢的机会,不打则只有满盘皆输!

所以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俄罗斯在西方已经没有朋友了,连向来中立的瑞士都开始表示要制裁俄罗斯,国际舆论已经被美国全控。

但因为我们刚与俄罗斯签署了联合公报,主要就是关于国际秩序的共同维护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对等条约就是,中国反对北约东扩,俄罗斯支持中国对台湾的主张。

所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会投弃权票。而为什么中国两次投入弃权票之后,美国突然又开始打出台湾牌,又是派军舰骚扰又是派团访台,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乌克兰是俄罗斯心中的痛,台湾又何尝不是中国人心中的痛。

而美国阳谋阴谋双线并进,就是要往你心里捅刀子。

写到这里,如果有人还是看不懂,就让他们多看看我们的发言人是如何回答的。

在3月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美媒又追问中方是否会把俄罗斯行动称为“侵略”?汪文斌是这样回答的: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私利。中方一向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立场。”

同样是在昨天,王毅应约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话,其中一段话博大精深,充满了中国智慧: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公开、透明和一贯的。我们始终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始终认为,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扩张军事集团来实现。

红标的这段话,你看懂了吗?

还想继续给国家添乱吗?

第二,乌克兰是不是很无辜。

 

回头再说乌克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

美国扶植一个演员总统上台,为的是服务于背后的犹太资本。战事一起,国会议员逃走大半,100个富翁中96个逃往国外,剩下4个还是被边控的。

总统推特指挥,天天发视频督战,然后全民发枪,把老百姓推向战场。在居民区、学校和幼儿园附近部署火炮发射系统和大口径迫击炮,把平民当人盾。

这样反人类的做法,就是某些人向往的“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家吗?

反过来看俄罗斯是怎么做的。且不说其开战的合理性,但在开战之初,就督促平民尽快离开,使用的精确武器也只仅打击军事目标,尽一切可能保护平民的生命。

即使是面对乌方武装,也尽量发挥舆论战和心理战作用,劝士兵放下武器投降回家。这说明俄方并不想手足相残,更不想引起乌克兰人民仇恨,只想让乌克兰政府去军事化。

但乌克兰没有政治家,只有表演家。泽连斯基擅长表演,甘作美国棋子,不惜把自己的人民推向战火深处,自己却躲在哪儿都不知道,这样的傀儡总统根本不值得同情。

而且,他还同意美方在乌克兰设置十余所生物实验室,准备通过加入北约把乌克兰变为对付俄罗斯的战争前沿,难道这都是为了他的国家他的人民?

如果俄罗斯输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普京知道,乌克兰已经纳粹化了,曾经的战友和兄弟已经渐行渐远。

他更明白,北约不是贸易组织,而是军事组织。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曾经划定的底线就不复存在,摆在面前的就只有动武,宁愿冒天下之大韪!

此前北约5次东扩,俄罗斯5次反对,但每次北约都成功了,普京也都忍下了,但这一次为什么不忍了?我好歹也是一介帝国之后,你们却要把导弹架到大门口瞄准我?

你说我就是架个炮不会打,北约是防御性组织,没有攻击性。

就像说我家狗不咬人一样可笑。普京当然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美国对俄罗斯的仇恨不是现在才有的,是几十年冷战积累下来的,乌克兰战事一起,这种宿怨就被释放出来,要知道美国现在的政客对那段历史都是刻骨铭心的。

所以当初普京低眉顺眼要加入北约,先后3次被残忍拒绝,因为在美国看来两国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更尿不到一壶去。美国就是要肢解俄罗斯,解除其武装,征服其灵魂。

这种耻辱感一直伴随普京,在这普京的两次战斗动员中反复被提及。

纵使普京再老也不至于老成缩头乌龟,宝刀虽老但血性仍在,所以不得不赌上国运出兵乌克兰,但显然俄罗斯人民这次是支持普京的。

现在俄罗斯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乌克兰还在按美国的剧本继续表演。至于老百姓死活,乌克兰自己选出来的总统似乎并不关心,甚至不惜让平民做炮灰。

再看天天把和平挂在嘴上的美国和一帮小弟们,不是承担大国责任促进地区和平解决地缘冲突,而是送枪送弹送武器,一边高喊不要动火一边火上浇油,这是来劝架的吗?

所以说所谓的和谈只不过美国玩的一个障眼法。他们根本就不想谈,更不想停战。想谈的话,哪有一边和谈一边递交加入北约申请书的道理?

昨天我就说过,俄乌冲突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美国一句话的事。只要北约拒绝乌克兰加入即可。但现在北约却摆明了要让乌克兰火线入盟,而俄罗斯倒成了投名状。

这不仅是要把俄罗斯玩死,更是想把普京给活活气死的节奏。

原因很简单,只有打起来,才能把欧洲的资本赶到美国去,继续维护其美元的霸主地位,并让欧盟再一次聚拢到其帐下,在东西方的世纪竞争中再次胜出。

说白了,一切都正在按美国设计的剧本进行。

你看,谁才是真正递刀子的人?

谁才是世界和平的阻碍?

第三,美国究竟意欲何为。

记者问拜登,你是否低估了普京?

拜登笑而不语,然后用手抠了抠腮牙。

这个78岁的老人,最怕人家说他老了硬不起来了,所以必须要表现出强硬。而70岁的普京则最怕人家说他怕了软了,所以他必须要表现出比硬更硬。

如果俄罗斯输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但显然,拜登更为老谋深算,自己隔岸观火,坐等欧洲财富源源不断流向美国,化解疫情所带来的经济疲软,重新聚拢一帮小弟大发战争财,同分一碗羹,岂不美哉?

美国财富的密码就是战争,就是以和平挑动战争的精神分裂者。

以反恐的名义把数百万人陷于战火,以人权的名义不断挑战他国主权。

美利坚的命运从来都是建立在其它国家的命运之上的,二战之后凭借其霸主地位尤其如此。只有挑起战争,才能把小兄弟拢在身边,看看英国态度就知道了。

很多人把俄罗斯战略受阻归结为基辅人民的坚强反抗,实际上并不然。基辅并没有那么强的实力与俄罗斯抗衡,背后实际上美国运作星链、生物与反斩首行动的战争新形态。

而俄罗斯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的战术战法,又背负道德上的包袱,不愿意伤及平民。所以这才是战略受阻被动和谈的根本原因。

但每拖一天,俄罗斯的处境就越艰难一天。即使不废,也将元气大伤,从此再无翻身之日。彻底拨掉这个冷战时期的最大对手,为控制欧洲地缘政治清除障碍。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则已经完全被西方精神殖民,沦为东西方对抗的一颗棋子,被死死钉在大国博弈食物链的最底层,继续做欧洲的子宫和妓院。

让乌克兰成为傀儡,让俄罗斯半身不遂。

这就是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事的阴谋。

无论俄罗斯打与不打,美国都可能赢两次。

但其终极目标,还是拆开中俄,敲山震虎。

只要中俄互生间隙分道扬镳,美国才有机会各个击破,合而围之,分而取之。

此前中俄签署联合公报,普京甚至亲自赴京参加冬奥,这让美国如坐针毡,他们见不得中国好,更见不得中俄好,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才有了上场机会。

为什么偏偏是乌克兰?因为在美国看来,乌克兰战争就是给中国台湾打样,如果乌克兰得逞,那么台独势力将更加猖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介入台海将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往往认为中俄联手是美国的噩梦。实际上美国政客并不担心,因为美国已经不仅仅是美国,而是调动了整个西方的联合势力,看看这次支持乌克兰的阵营就知道。

所以美国根本不惧双线作战。俄罗斯除了前苏联遗留下来的3000枚核弹头,还有什么大杀器?常规武器不及北约三分之一,而我们虽然全面赶超,但距离美国也还有一定差距。

美国政客老谋深算阴毒无比,他们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仅在乌克兰冲突中不断挑事,并通过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已成为背后的最大赢家。

问题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目前都尚不足以有实力与这个恶霸抗衡。

这场战争,考验的是俄罗斯的实力,考验的是乌克兰的立场,考验的是中国的智慧。

我们以为俄罗斯这一场战争打输了,下一场战火很快就会烧到中国的家门口了。事实上,不管他输赢与否,美国都不会停止对我们的骚扰和挑衅。

中国很难,既不能给盟友捅刀子,又得给美国留面子,我们现在不想打不能打,美国军舰横穿台湾海峡,派以国安为主的访问团窜访台湾,目的是在给中国施加压力。

东西双线拱火,欧亚双管齐下,刚刚还与尼泊尔签订了MCC协议,准备在尼泊尔驻军。这个地球上小到几乎没有人注意的国家,既是中国的邻国,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

你看,东边在韩国部署萨德瞄准北京,南边用南海和台湾瞄准上海广州,而西边的尼泊尔则是在瞄准我们的西藏,如果北边的俄罗斯再躺平了,我们就彻底掉入他们的包围圈。

 

看明白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性了吗?

对于这些赤裸裸的挑衅,我们又该怎么接?

很多网友喊打喊杀,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西线有俄罗斯牵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光复台湾实现统一,但,兵者,国之大事也,岂能随便语之于人。

所以我们一边谴责,一边释放出一些暖风信号,对于这样的画风,虽然我们不太懂,但我们相信国家智慧,国家的选择就是我们的选择。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保持和国家的立场一致。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第四,中国及我们怎么办。

 

风物长宜放眼量,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人对俄罗斯出兵冷嘲热讽,甚至诅咒俄罗斯必败。

原因无非就是历史遗留的那些问题,他们始终在历史里出不来。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但此一时彼一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一切都是要以国家的现实利益为基础的,莽夫不仅误事,更会误国。

三国鼎立,美俄互殴,中国的立场尤其重要。选择促和而不是制造对立,是最道义最妥当的做法。百年之大变局,生死攸关!

从情感上来说,我们希望早点结束。从立场上来说,我们不希望俄罗斯输。

看看地图就知道,就知道如果俄罗斯输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果俄罗斯赢了,改变的只是东欧地缘格局。

如果输了,改变的就将是整个世界格局!

同胞们,唇亡齿寒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俄罗斯倒下了,美国失去了牵制对手,中国也就失去了战略缓冲。

即使我们一退再退隐而不发,至少也意味着台湾问题无限延长,统一进程遥遥无望!

反战,谁不反战?我们今天能坐在这儿吃饭敲键盘,不就是因为生在一个和平国家吗?

问题是,如果让你含着泪甚至跪在那里吃饭,你还能吃下去吗?当年志愿军在长津湖啃着硬土豆,是不是为了让我们吃好饭?

你在吃饭的时候,想过为什么我们能坐在这儿好好吃饭吗?

是因为我们热爱和平拒绝战争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防,有无数最可爱的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一些人反战,但只反俄罗斯,却看不到美国全世界到处点火,看不到他们借反恐之名让数百万人陷入灾难,看不到他们拿着一管洗衣粉就能荡平伊拉克。反战不反美,驴头不对马嘴!

中国人不站在中国立场上,而去共情他国,嘲讽祖国,不是汉奸就是走狗。

唉,中国真的好难。我们从来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骨子里就没有侵略的基因。但过去我们落后被人欺负,现在强大了也还是被人欺负。

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太善良还是太软弱?

不!都不是!

是我们还不够强大!

正因为不够强大,所以坐了80年庄的美国才害怕我们超过他们,才要想方设法的打压和遏制我们!

制服俄罗斯,就搞定了欧洲。

牵制住中国,就搞定了亚洲。

美国试图双线作战,左右开弓。

升起白虎堂,重新给世界立规矩。

但双手难敌四拳,美国阴谋必定失败!

乌克兰离不开美国,但世界离不开中国!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所有人都在见证历史,历史也在俯视我们!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tSUSGXNzFkJXyShvo8QYg

突发!俄罗斯,悬了???

01
军事!金融!文化!科技!美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四大终极武器,截止今天,已经全都出动了。
军事方面就不说了,现在乌克兰的很多先进武器,基本都是前段时间美国直接空运过去的。
金融方面,前几天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同时出手!联合发表申明,直接祭出了金融核弹!将美国手里最大的金融大牌打出!直接将俄罗斯从SWIFT全球贸易结算系统中踢出!
受此影响,俄罗斯的货币卢布,一夜暴跌29%!创下了卢布汇率的历史新低。
突发!俄罗斯,悬了???

货币影响也罢了,后续更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俄罗斯进出口、国际贸易的影响,才更吓人!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包括近300家俄罗斯银行之前都是在这个系统里进行全球贸易结算的。

如果这些俄罗斯银行过后几天都被欧美这个西方联盟移除出这一系统,那等于占据俄罗斯财政总收入4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益将被彻底切断!!

一个国家40%的收入被切断,毫无疑问它的经济一定会受到超级重大的影响,而且是立即性的!

文化方面!

自从俄乌战争启动以来,国际主要社交媒体就几乎全都已经被欧美各国掌控了。

关于国际言论的掌控、垄断我都不想举例一一说明了,甚至就连一向无关政治的体育、足球、以及宠物猫,这些过往从不跟政治挂钩的文化,都被西方各国这几天当成了武器。

突发!俄罗斯,悬了???

突发!俄罗斯,悬了???

科技方面:

今天也迎来超级重大消息。

包括苹果、谷歌、等等科技公司,突然宣布暂停俄罗斯业务!!此举直接引发了超级恶性的后果。

现在下面几个图片都已经刷屏网络了。

突发!俄罗斯,悬了???

突发!俄罗斯,悬了???

突发!俄罗斯,悬了???

包括苹果、谷歌、耐克,等等美国企业,突然都开始大面积的中断一切在俄罗斯的业务,跟服务。
受此影响,现在无数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都等于被突然中断,就跟上面图片上显示的那样,
无数莫斯科的民众在拿出手机,准备乘坐地铁的时候,像往常一样使用Apple Pay 跟 Google pay 支付地铁票的时候,直接就傻眼了。
美国的科技公司,直接就将系统关闭了。所有俄罗斯地区都不能使用这些业务了!!
事情现在爆在网上,引起了无数国人的转发。所有人都被今天美国的这个举动吓傻了。
自此,美国屹立于全球之巅的四大超级武器。军事!金融!科技!文化!四大金刚全都出动了。。
俄罗斯迎来了最艰难的时刻!!
02
今天下午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自己凭本事花钱买的苹果手机,为什么自己使用的自由选择权说没有,突然就没有了。。
确实,自己花钱买的手机,那就应该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了,按理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啊。
为什么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说停止服务就停止,这不是霸权,恶意欺负人吗??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科技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
当别人想赚钱,你又需要这些科技的时候,人家当然就每天赚你们的钱了。。你开心,人家美国科技巨头也开心。
但是,当有一天如果美国政府想搞事情呢??
比如,对敌对国家,发动科技制裁的时候,要求这些科技巨头停止在敌对国家的服务,它们这个时候就是敌对国家的重型核武器!也就是我们科技圈常说的科技核武。。
所有核心的科技,你自己没有掌握的,而别人掌握了,那敌对、撕破脸的时候,都可能成为卡你脖子,要你命的“ 科技核武 ”!!!
俄罗斯今天的遭遇,就是太相信美国,掉进了美国的陷阱。
包括金融被制裁、包括今天科技被制裁,突然就这样,连地铁都坐不了。这样严重的影响到了本国的秩序。
就是因为俄罗斯太信任美国的科技巨头,乃至连自己的支付巨头、金融结算系统,都没有专心的扶持起来。。
这种事情,如果现在放在我们中国这里,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哪怕苹果、谷歌不要说把支付系统断开了。就算把手机系统断开了。我们都不影响坐地铁、玩手机。。
我们的支付宝、微信、华为鸿蒙系统,高铁、飞机制造技术、甚至这几年大搞的新能源车等等等等。
甚至就连国际货币结算系统SWIFT,这个美国的金融核武我们都有在预防!
包括我们现在在推行的数字人民币,以及推进在国际贸易的时候尽量使用本币兑换,也就是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等等。
其实都是为了预防有一天,突然被美国金融核打击!
而我们最近十年在做的中国制造2025大计划!
以及全产业链大升级!还有产业链自主化!国产化!其实就是另一个方向!
就是预防像俄罗斯今天一样的情况出现。
万一被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科技制裁了,只要我们国产化、自主化、能够起来百分之80,我们也就不会被动!就不会 停下进步的脚步!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美国举全国之力制裁了我们华为5年时间,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华为依然还这么坚挺??
如果是别的国家的巨头企业,哪怕是日本的索尼、东芝、韩国的三星,都绝对做不到如此坚挺的地步!
是因为华为运气好吗??
不!是因为技术!而且是国产的技术!完全自主化的技术!以及任正非提前的居安思危,提前的未雨绸缪的布局!
03
细数一下华为从2018年开始被美国科技制裁的时间线,你们就会对这一切一目了然。
2018年,美国第一次制裁华为。不准华为进口,使用别人的芯片。
逼出了华为的半导体公司,直接走到台面上,海思麒麟横空出世!随后2019年起华为的高端手机,基本都是用自己的麒麟系列顶级芯片。
性能完全不输苹果、三星,如果不是美国的制裁,其实任正非根本不想把自己的这个隐藏技术,搬到台面上来。


突发!俄罗斯,悬了???

随后,2019年,2020年美国加大了制裁华为的力度。

华为又直接搬出了“ 鸿蒙手机系统 ”,一个完全由中国人掌控的,完全国产化、自主化的手机系统!

此举直接将美国本来想再次启动,像今天它们打击俄罗斯一样,将美国科技巨头的软件服务,也打击我们的念头,直接掐灭!!

去年!在鸿蒙的基础上,华为又将“ 欧拉系统 ”,放到台面上。

包括我们的基础设备、电视、物联网等等,除了手机之外的设备,也都可以使用这些系统。。

自此从手机、到电视、汽车、电器、等等电子设备,我们的所有中国电子设备都已经有了自己完全自主化的中国系统。。

直到去年!美国才彻底断了从系统、软件层面掐死我们中国科技的念头。。

以上种种科技,其实不可能一下子就冒出来的,科技从来不能作假,都是实打实的。

只不过是人家任正非,人家华为之前就已经默默做了十几年,研发了十几年,现在到了战争打响,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亮出来罢了。。

当然,华为哪怕进步再快,任正非哪怕再足智多谋,其实还是缺时间的。

这一点,不仅是华为,其实我们整个中国的科技基础领域、特别是半导体基础加工领域,现在最缺的都是时间。

比如芯片制造领域的基础加工方面,特别是涉及到芯片的半导体加工领域,我们就还没有实现完全自主化。

所以,随着2020年9月15日,美国的终极制裁令出炉,华为的麒麟芯片也不能生产了。

哪怕华为自己懂芯片设计,也没用!因为整个中国我们大陆这里的工厂,就没有一家能够生产5nm级别的制造工艺。

哪怕中芯国际,也只是勉强做到了7nm!

但,这不是绝望的。

因为我们能看到希望。现在不仅我们中科院在搞半导体的研发,各大省份,地方也都在支持半导体产业,就连华为自己都已经秘密在做这些事情了。

根据我了解到的数据,仅仅华为一家,就已经投资了70家以上的芯片相关产业企业。

我给你们看一个图吧。
下图是过去3年华为的投资公司,哈勃投资的投资图。基本上全都集中在这几个领域:
集成电路半导体领域,涉及芯片设计、EDA(电子设备自动化)、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各环节;
突发!俄罗斯,悬了???
以及芯片制造、汽车、电子、等等制造领域。
包括思瑞浦微电子、鲲游光电、好达电子,九同方微电子、飞谱电子;以及立芯科技,这个是做EDA领域的布局。
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布局主要,投资了国产ArF激光器公司科益虹源,其是光刻光源系统提供商,还投资了杰冯测试、晶拓半导体等。
还有半导体原材料领域,哈勃投了本诺电子、苏州锦艺等,还有投资了射频芯片企业锐石创芯等。
简单一句话形容:
任正非的华为,这几年对外非常低调,但背后其实已经在默默的积蓄力量!!
拿手里的钱,全都去选择投资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制造业企业,而且全都是我们最最最薄弱的环节,
全都是被日本、美国,等世界强国卡脖子的半导体领域、芯片制造领域、以及汽车、电子等等尖端技术领域。。
所有懂科技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华为的放手一搏!也是我们广大民企的一个缩影!
现在很多很多的企业,在华为的带头下,在美国的制裁之下,都已经纷纷觉醒!人人都在埋头研发。
不仅是它们,据我所知,中科院,包括中国航天等等单位。其实也都在发力芯片、半导体领域!!
现在基本上我们就是在走双管齐下的双倍速度!
我们本就基础弱,如果还学欧美,只给钱,只给政策,其他不管。那同样的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希望拉近与别人半导体的距离!
我们现在只有加快速度,用别人两倍以上的速度,去研发!去努力!
才有可能,将整个我们中国的手机、芯片、半导体,这些尖端技术的卡脖子领域,整个上游、下游的产业链,全都扶持起来。。
只有将整个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这整个产业链都早日实现国产化,我们中国科技才算是真正的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科技制裁。
也只有,真正的实现了这一步,我们中国的科技才算是真正的站起来!!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仅要看军事能力!

科技的力量,同样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的尖端科技,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命脉!!

特别是今天看完俄罗斯莫斯科的民众,就因为苹果、谷歌的制裁,连地铁现在都坐不了。一个国家连基本的民众出行,都瘫痪了。。

更是觉得我们国家全产业链大升级,科技自主化,国产化,这条科技道路,无比的英明,正确!

中国,加油!

中国科技,加油!!

吾辈当自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5im9BySlNjH1_PHTBQOpQ

碳酸锂突破50万/吨:别贪婪,该恐惧

作者 | 深鹏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当价格爬上20万/吨的时候,很多人说拐点到了;

 

当价格爬上30万/吨的时候,很多人说拐点到了;

 

当价格爬上40万/吨的时候,还是很多人说拐点到了。

 

现在的最新价格已经突破50万/吨,还有谁在说拐点吗?

 

没错,说的就是碳酸锂价格,现在的它可谓炙手可热,并不断刷新市场认知。如果以上一个周期顶峰的价格(16万/吨)算,今天的价格绝对可以说高到天际。

 

但是,另一边,两大锂盐巨头–赣锋和天齐,股价基本无感,和去年的大热相比,显得冷清很多。

 

都说股价是生意的晴雨表,明明价格涨上天,生意好得很,但股价就是上不去。

01

疯涨逻辑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是供需关系最直接的反映,价格不断上涨,说明供需一定出现了错配,简单地说,就是供应上不来,需求下不去。

 

现在的碳酸锂价格正是这样一个逻辑:下游的电动车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动力电池的最重要的一个上游原材料,锂盐的需求自然增长很快。

 

而另一边的供应端,一是处于周期反转期,产能恢复需要时间,同时又有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干扰,尽管各个厂商都在积极扩产,但从开始到正式投产,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以2020上半年的周期低位来算,即使那个时候扩产,投产也得2022年后半年。

 

于是乎,供不应求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改善,锂盐价格自然一飞冲天,长时间维持亢奋状态,这可就乐坏了一帮锂盐厂商,看看过去一年它们的业绩有多爆棚。

 

2021年的业绩预报中,赣锋营收同比增长4倍左右,净利润则大涨6-8倍;天齐净利润为18-24亿,去年同期则是巨亏18亿;雅化营收增长60%,净利润增长185%。

 

可谓个个赚得盘满钵满。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自去年9月赣锋天齐股价触及顶峰之后,便一路回落至今,即使同期的碳酸锂继续疯涨,都不为所动。

碳酸锂突破50万/吨:别贪婪,该恐惧
碳酸锂突破50万/吨:别贪婪,该恐惧

而当时对应的碳酸锂价格还没破20万/吨,不到现在的40%。

碳酸锂突破50万/吨:别贪婪,该恐惧

股市炒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预期,未来而非现在如何发展,决定了投资者愿意押注的价码。

 

就以碳酸锂来说,价格节节攀升,锂盐公司的业绩增长自然是肉眼可见,但问题在于,这种增长到底是一是兴起还是能够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能够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如未来一年甚至数年,那投资者自然愿意押注,但只是很短期,比如1个月,或数个月,那投资者就未必,股价或许可以疯狂炒作,但很快就会掉头向下。

 

另外,估值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就算未来的增长预期非常强劲,但如果估值已经反映了这种增长,那要求投资者继续炒高,自然有难度。

 

现在的锂盐公司又是个什么情况?

02

供需错配能否继续?

 对于锂盐价格迟迟不落,市场上大概流行这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下游的需求实在太强劲。过去一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翻了1.03倍,中国市场的增速更快,达到160%,今年的增速还会继续高速增速,按照中国方面的预测,今年的销量可能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速接近60%,如果再算上电动车的销售渗透率,全球还没到10%,可以说是一个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第二种说法,是世界局势还不稳定,疫情尚未结束,供应链要恢复疫情前还存在不确定性,俄乌战争又爆发,更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稳定性,这不仅阻碍供应端的产能释放,也会增加下游厂商的恐慌情绪,使得他们提前抢货、囤货,供需错配进一步加剧;

 

第三种说法,是炒作行为,资本趁火打劫,在当中扮演着极为不光彩的角色,当中也不乏一些供应商囤货惜售,趁这个难得的机会狠狠赚上一笔。

 

如此这样看,锂盐价格短期内大幅下跌基本无望。但从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来看,又会是另外一番情景,因为锂盐价格可以继续上扬,那带来的问题就会很明显,对下游利润的严重侵蚀。

 

以电动车为例,虽然锂盐在成本中的占比并不大(2-3%),一辆20万成本的电动车,锂盐的成本在4000-6000元,但是碳酸锂价格成倍成倍地涨,势必对下游会产生影响。不说多,假设锂盐在整车的成本增加一倍,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汽车的成本就会飙升4000-6000元。

 

这笔钱与整车成本相比,依然微不足道,但问题在于,一辆车的净赚,也就是几千块,德国大众算汽车界的翘楚,每辆车的净利润也不到1万(人民币),电动车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厂商都还处在亏损状态,汽车涨价也不是想做就能做,换句话说,别想向消费者转嫁成本。如此一来,锂盐的下游,不管是电池厂,还是汽车厂,都会对高价格怨声载道。

 

另外,市场行为本身是自由的,供不应求的状态持续,价格就会高企,但生意不是一家的事,而事关整个产业链,利润不能任由某一个环节吞噬,雨露均沾,生意才能长做长有。否则,其他环节就会跳出来,强烈要求这个环节增加供应,把利润吐出来。以电池厂和汽车厂的地位,它们有这样的议价能力。同时,这个环节本身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调节。

 

现在碳酸锂价格是突破了50万/吨,但未来能否继续上涨,到60万、70万,甚至直接翻一倍,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这就是市场对未来增长预期的转弱。

 

另外,估值方面,赣锋还有66倍,相对于制造业来说,已经很高,在去年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估值再高都不是问题。但现在,又是俄乌战争,又是美联储收水,国内的宏观经济也是压力重重,市场对于成长股的风险偏好,明显在下滑,赣锋们还想回到去年的高股价,可能性很小。

03

价格拐点到底在哪里?

价格要出现拐点,关键还是回到供需层面。

 

从锂盐的生产环节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最上游的锂矿开采,另一个是冶炼和生产,原本两个环节都各自为政,但现在一体化的趋势很明显,赣锋、天齐在国内和海外都入股了很多锂矿。

 

从各大厂商的产能端(包括新增产能)来看,生产能力虽然也紧张,但随着今年下半年新产能陆续投产,问题会得到缓解,真正卡脖子的是锂矿开采。

 

全世界的锂矿主要分布在澳洲和南美(中国西北也占有一部分),澳洲的主要是硬岩型(锂辉石),南美主要是盐湖(卤水)锂。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海运,去年的海运有多紧张,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现在虽然有所缓解,但疫情没有完全消退,地缘政治问题又频发,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第二个问题,从储量上看,盐湖锂占比超过一半,大于锂辉石,但盐湖提锂的开采难度大,现有技术也相对落后,所以主要的电池级锂盐还是由硬岩型锂矿供应,如果盐湖提锂技术有大的突破,锂矿的供应就会大幅增加,但短期看,突破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三个问题,随着全球新能源革命和电动车的高速增长,大家都意识到锂矿的重要性,在疯狂抢购锂矿资源的同时,资源大国们也出现许多的变数,例如几个月前的智利选举就吸引了全世界特别是能源界的眼光,因为谁上台,将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锂矿政策,以及全球的锂矿供应。

 

现在的锂矿,价值等同于原油,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未来围绕锂矿的博弈也好,生意也好,只会越来越激烈。锂盐价格这么高,当中又有没有这些资源国家掺一脚,不得而知,但如果有的话,恐怕价格短期内要下滑,还很难,因为这些资源国家,本身就靠资源吃饭,也没太多别的赚钱本事,这个千载难逢的捞钱机会,肯定会一撸到底,价格越高越久,他们赚得也就越多。

 

从需求层面看,高增长是毫无疑问,但相对不会有太多变数,市场的预期也比较充分,反而供应端才多变数,什么时候有拐点,只有供应大规模释放的时候。

04

结语

虽然锂盐价格一路上涨,但不要忘记,锂盐始终是周期性行业,有一路向上的高光时刻,也会有掉头向下的至暗时刻。赣锋的老板就说过:“碳酸锂有20万元/吨的昨天,也可能有4万元/吨的明天。”

现在的情况,仍然是碳酸锂的价格不断高企,锂盐公司股价的徘徊不前。

 

这足以说明市场现在的分歧:虽然锂价还在创新高,但未来的预期并没有跟着创新高,反而是担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掉头向下。如果加上估值高位,流动性收缩,以及不稳定的局势,现在不但不是贪婪时刻,反而是应该恐惧的时刻。

 

在接下来的时间,即使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锂盐公司的股价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表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ATfTpeJ_ShmiWaVzlQi6w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新药情报

药闻、药案、药史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肥胖症患者的巨大希望。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减肥”二字,你将会得到大约一亿条检索结果: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1 百度搜索“减肥”页面

减肥可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趋于肥胖。超重不仅会使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增高,而且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据统计,目前每年全球有约400万人因超重或肥胖问题死亡,其中近40%发生在超重人群。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2 超重人群

那么对于这类“必须”要减肥的超重人群,除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控制,是否有相关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呢?

2021年,索马鲁肽横空出世,其优越的减肥效果为全球肥胖患者带来了福音。

索马鲁肽是何方神圣?

索马鲁肽,英文全称Semaglutide,国内也译作索玛鲁肽、司美格鲁肽。是由糖尿病巨头诺和诺德开发的第二代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

 

其目前的药物种类有两种:Ozempic(注射制剂)和Rybelsus(口服片剂)。

 

Ozempic于2017年12月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适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用于存在心血管疾病(CVD)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降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021年4月29日,中国正式批准索马鲁肽注射液(0.5mg、1mg预充注射笔,中文商品名:诺和泰)上市。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3 诺和泰(索马鲁肽注射液)

2021年6月4日,美国FDA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索马鲁肽注射液(商品名Wegovy,2.4mg,每周一次)正式获批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同年9月,获得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批准,用于长期体重管理。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4 批准慢性体重管理使用的Wegovy

该药具体适用于:作为低热量饮食和加强运动的辅助手段,用于治疗肥胖(BMI≥30kg/m2)或超重(BMI≥27kg/m2)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而Rybelsus于2019年9月20日被FDA正式批准,用于结合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前Rybelsus每日口服一次,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5 Rybelsus(索马鲁肽片剂)

除此之外,索马鲁肽开展了一系列2 型糖尿病适应症以外的临床研究,不断向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扩展,并取得积极进展。

减肥效果真的这么神?

那么,这样一种降糖药真的有减肥效果吗?
让我们来看看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Rybelsus(索马鲁肽片剂)批准适应症时的PIONEER数据。通过分析95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该药物除了有更大的血糖水平降低幅度,另外还显示出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平均近10斤。
 
在最近的研究中,两大医学顶级期刊《Lancet》和《N Engl J Med》也都公布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Lancet》给到的临床二期实验结果显示,索马鲁肽组的体重下降率可以达到近15%,远远高于阳性对照组。而《N Engl J Med》则发现通过新的给药方式(皮下注射)索马鲁肽,仍然可以实现明显的体重降低效果。而涉及超过4500例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STEP 3a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在68周内平均体重减轻17-18%。在整个项目中,Wegovy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6 (上)《Lancet》发布索马鲁肽临床二期实验数据(下)《N Eng J Med》发布的临床实验结果

降糖药为啥可以减肥?

那么话说回来,原先这就是一种降糖药,为啥可以用来减肥呢?
 
其实答案在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中。
 
索马鲁肽,顾名思义是一种多肽,也就是由一系列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结构。因为结构与人体内GLP-1极为相似,因此可以充当GLP-1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结合并激活天然GLP-1的靶标GLP-1受体。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7 索马鲁肽的结构
GLP-1受体激活之后,一方面会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并且减少中枢性的食欲需求,最终达到减少进食量,胃排空的效果,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此之外,其对心血管、大脑等多个器官也有保护作用。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潜力的药物。
 
总而言之,就是吃了这个药胰岛素分泌会增加,人的食欲会变小!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8 GLP-1R激动剂的作用

注意:中国还未批准用于控制体重!

虽然该药物注射剂已在中国上市,但是,其目前批准的治疗适应症为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包括控制超重或肥胖人群用以控制体重。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诺和泰上市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该药虽被宣传为减肥药,但是目前FDA批准的也只是对超重或肥胖患者才可以使用,并不适用于本身正常体重的“减肥人群”!理性减肥,不要再因为减轻体重而服用该药物,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

 

相信该药的口服制剂以及新的适应症将会在不久进入中国市场,给予深受体重问题困扰的超重人群一个新选择!

参考文献:

[1]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3243.html

[2]O’Neil PM, Birkenfeld AL, McGowan B, Mosenzon O, Pedersen SD, Wharton S, Carson CG, Jepsen CH, Kabisch M, Wilding JPH.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maglutide compared with liraglutide and placebo for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 and active controlled, dose-ranging, phase 2 trial. Lancet. 2018 Aug 25;392(10148):637-649.

[3]Wilding JPH, Batterham RL, Calanna S, Davies M, Van Gaal LF, Lingvay I, McGowan BM, Rosenstock J, Tran MTD, Wadden TA, Wharton S, Yokote K, Zeuthen N, Kushner RF; STEP 1 Study Group.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1 Mar 18;384(11):989. 

[4]Rubino F, Puhl RM, Cummings DE, Eckel RH, Ryan DH, Mechanick JI, Nadglowski J, Ramos Salas X, Schauer PR, Twenefour D, Apovian CM, Aronne LJ, Batterham RL, Berthoud HR, Boza C, Busetto L, Dicker D, De Groot M, Eisenberg D, Flint SW, Huang TT, Kaplan LM, Kirwan JP, Korner J, Kyle TK, Laferrère B, le Roux CW, McIver L, Mingrone G, Nece P, Reid TJ, Rogers AM, Rosenbaum M, Seeley RJ, Torres AJ, Dixon JB. Joi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ending stigma of obesity. Nat Med. 2020 Apr;26(4):485-497.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r0HdCsIsFnfA8oJise3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