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本文共有 5200 字

现代社会里,许多人常见的症状,就是「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呢?类似这样:

我知道要有目标,但我就是不知道想做什么,感觉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没有动力,怎么办?

 

这个问题,这几年里,我曾经反反复复地听到。

 

比如,在一线城市里打拼,收入还行,但每天996,下了班身心俱疲。也想过要有自己的生活,却一直缺乏动力,周末就是看剧瘫倒、打发时间,接着开始新一周的循环。

或者,在三线小城市里,守着一个无聊且清闲的岗位,衣食无忧,但生活也一成不变,平淡单调。想着要有一些变化,但又限于身边的圈子,不知道从何着手。

再如,奋斗到30来岁,成家立业,孩子也过了需要人带的阶段,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却发现找不到方向,糊口不难,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也有过「空心病」,那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我们先从一个经典的理论开始。

这是由心理学家 Robert w. Lent、Steven d. Brown 和 Gail Hackett 等人,于 1994 年开发的「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这张图乍一看很复杂,但不要紧,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基本环路来理解。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种说法,叫做「找到你的目标」「找到你的兴趣」……英语里面也是一样的:to find your passion,找到你的激情所在。

这就导致了,许多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我的兴趣?

他们会觉得,这世界上一定存在着某件事情,是最适合自己的,我只有找到它,才能把它做好。我现在做得不好,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最适合的那件事而已。

其实并不是这样。兴趣永远不是「找到」的,而是被「培养」出来的。

这就像感情一样。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契合的、如同柏拉图所说的「灵魂的另一半」吗?——很遗憾,并没有这回事。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找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人,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种种不足、抵牾和摩擦,再慢慢为了对方而改变、调整、适应,磨去彼此相对的棱角,最终达到「契合」。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来不存在任何一步到位的情况。

同样,「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儿,等着你去发现,而是在你一步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你逐渐建立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 —— 这种影响反过来构成你的驱动力,这就是兴趣。

如同我在旧文中说过的:兴趣的微观本质,就是大脑中奖赏回路稳定的强化和正反馈。

同样,从宏观来看,SCCT 理论认为,兴趣是什么?就是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在方向一致下的合力。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兴趣环路

什么叫自我效能期望呢?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特定的自信」—— 简而言之:认为自己擅长某项技能,在某个领域上能做得比别人好,这就是自我效能期望。

而结果期望,指的是对结果的预期和信念。一件事情,你预期到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对整个世界带来意义,这种结果期望就越强烈。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会喜欢写作,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呢?一方面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擅长写作,能够把复杂的理论拆解开来,条分缕析地传达给读者,并得到反馈和肯定 —— 这是自我效能。

另一方面,对我而言,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习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帮助更多的人」的形式。我会绞尽脑汁去想,怎样使到这些思想被更多的人所看到、所了解到,怎样解决他们的困惑,怎样给到他们力量和启发?—— 这就是结果期望。

当这两个变量在某件事物上取得一致时,你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意义感(它很重要)、胜任感(我能完成它)、使命感(非我不可)—— 这就是兴趣。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但是,你也许会注意到:在这模型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和世界的联系。

无论是自我效能,还是结果期望,它们都基于「你和世界的联系」—— 「我能做到」,和「它能带来什么」,前提都是:我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并且对这些事情有充分的认识。

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恰好是把我们跟真实世界区隔开来的。

我们被告知,不需要去探索世界,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遵照一套已经被定下的规则就好。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这就导致了:我们直到大学毕业之前,对这个世界还一无所知;而毕业后,却立刻被抛进这个世界里面,被逼着去寻求「激情」「目标」「方向」……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安排」,很少有人能主动意识到,要自己去「安排」自己的命运。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一直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却以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也有非常多的人,在社会里摸爬打滚、兜兜转转,像无头苍蝇一样,好几年了才回过头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积累下来……

还有一些人,到了30多岁,成家立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内心深处,仍然有着深深的怀疑: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吗?我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这就是由于缺乏「自主性」所带来的「目标缺失」。也就是第二个环路:目标环路。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自主性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认为「我能决定我的选择」,并基于这种动力不断前进的模式。是「我想做」,而不是「必须做」。

它基于两个因素。一部分,是由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所共同构筑起来的兴趣,这是内因;另一部分,是外在环境所造成的阻碍或支持,这是外因。

一个好的模式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自信和好奇心,愿意去探索世界,也相信自己具备干预世界、影响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现实总会给我们一些机遇和出路,让我们有机会把想法「放大」,找到能够青睐它的人,去试一试它是否可行。

然而,真正的现实是:一方面,我们从小习惯了被规训,习惯了按照既定的道路去走,从没想过跳出来,丧失了探索世界的激情和好奇心(也许从来就没有过);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又阻力重重,我们不得不奔波于996、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家人的殷切期望和催婚里、社会比较里、「六个钱包」里……

但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是「别人告诉你,你想要」的,非常非常关键 —— 绝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源于欲望和能力的不对等。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提过这一点:你真的需要拼尽全力去工作、去996、去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吗?有时候并不一定。你真正想要的未必是一座大房子,也许只是一个能让自己过得舒服的房间。

有时候,分清楚内心的声音,把欲望稍微降低一点,会更加有利于我们从迷茫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发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所在。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最后是第三个环路:成就环路。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前几天在学员群里讨论时,有学员说:

我好像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了。我把「成为什么样的人」默认成一个终极问题了,就会迟迟不敢定位,怕错了。就好比目标太宏大了,没有拆分就不知道第一步怎么迈出去。

的确如此。这就是第三个环路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兴趣环路和目标环路帮助我们定位,而成就环路呢?帮助我们检验和修正这个定位。

它会通过经验,反作用于我们的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从而修正我们的目标和方向。

简而言之:没有人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切都是在探索和试错中,不断培养和生成的。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条「S」形的路径 —— 我可能看不到终点在哪儿,但每往前走一步,我都可以根据环境给我的反馈,来判断「我有没有走在合适的道路上」。只要我能够及时调整方向,就一定能抵达目标。

另外,你可能会发现,在这个模型中,并没有「能力」的位置。为什么呢?是因为能力不重要吗?

其实不是的。如同「自主性」隐含在环境的影响里面,能力同样隐含在「成就 → 经验 → 自我效能/结果期望」这条环路之中。我们所实现的成就,内化为我们的经验,再反过来指导我们的定位 —— 这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更新和迭代的过程。

有许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能力的重要补充。许多研究表明,在相似的能力水平下,自我效能感更强的个体,比起自我效能感弱的个体,表现会高出一截。

这种情形不断反复,通过成就环路,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构: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通过正反馈不断强化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其表现和能力,都会显著高于与他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

也就是说:认识自己,明确目标,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和动力。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那么,了解了这些,可以如何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呢?

有几点小小的建议,或许可以帮到你。

1. 发现自己的倾向

如前文所述,兴趣、激情、目标……这些,都未必是能够「发现」的。但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发现的,那就是我们的倾向。

实际上,在你二三十年的成长历程里,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你的人格已经被先天基因和成长环境塑造了一遍。在你跟外界交互的过程里,你已经有一些特质得到了反馈和强化,另一些特质被抑制。你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前者。

有些人可能能言善辩,特别擅于跟别人沟通;有些人可能非常细心,能体察到别人的情绪;有些人可能有很强的「钝感力」,不容易被打垮、击退……这些,都是你可以去发现和利用的「倾向」。

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对方从这三个方向去思考:

  • 从小到大,我被夸奖、肯定得最多的地方是什么?

  • 有没有哪些工作我做起来最得心应手、最容易受到别人肯定的?

  • 如果我能向身边的人「出售」我的时间,他们会愿意花钱让我来帮什么忙?

这可以帮你找到你擅长的特质,从而建立你的自我效能感,开启定位之旅。

2. 从微小的行动开始

我们总是觉得:喜欢一件事情,才能把它做好;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情做得好,学得快,我们才会喜欢上它。

所以,如何形成自己的兴趣?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去做你比较擅长、且你感到有意义的事情。一旦能够从中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反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它产生兴趣。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不要急于求成,要充分利用「微小的成就感」,来训练我们的「奖赏回路」,建筑起足够持久和强力的价值感。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无论多么有趣的事情,你在做它的过程中,是感受不到快乐的 —— 因为你会投入在其中。此时此刻,快乐对你来说是一种干扰。只有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呢?在你完成它的时候。

打过了一个小关卡,写了一篇很满意的短文,手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尝试新的菜谱又取得了成功……很多时候,成就和价值感往往就藏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正是它们,稳定地堆起了你的幸福感。

所以,找到你的倾向后,不妨在生活、工作中去创造机会,创造场景,做一些微小的事情,让你从中获得成就感,让它们成为你的基石,帮助你踏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3. 走出去,别待着不动

如前文所述,在建立定位的过程中,许多人缺的是什么呢?跟世界的互动。

这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越缺乏跟世界的互动,越感到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是「难以理解」的,从而,越发不敢走出去。碰到问题,要么求助别人、做伸手党,要么回避它、绕开它,始终不敢迈出自己的舒适区。

但这样一来,你也就把自己的世界,局限在小小的一片空间里了。你将永远无法建立有效的「自我效能感」。

所以,试着自己动手,去直面一些困难的问题,去做一些麻烦的事情,把它们解决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被动者问大的、空泛的问题 —— 我该怎么做?我应该如何选择?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思考;而主动者会问小的、明确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框架,需要的只是获取信息、来填补这个框架。

自我效能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对世界的探索,来自于你发现:「原来这一切也不过如此嘛,原来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4. 做不同,别追求最好

很多人常常有一种迷思:我也知道要走出去,要探索,要尝试……但是,我感觉自己就是初学者的水平,实在拿不出手,怎么办呢?

这就又陷入「终极问题」的陷阱了。我一定要准备完毕再出发吗?当然不是。准备是在路上。你不出发,就永远不会有「准备好」的时刻。

记住: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有效的成就和反馈,来强化「自我效能」,实现正向循环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最好吗?完全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体验到「我的行为有意义」的价值感。

所以,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追求不同,不要追求最好。

不妨想一想:

  • 在你所处的环境里、行业里、领域里,大家都在一窝蜂扎向什么?

  • 在这个趋势下,他们是否会忽略了什么?

  • 在他们所忽略的可能性里面,又有哪些可能是有价值的,是你可以去垂直切入、深耕运作的?

当你跟别人不一样时,无需跟别人比较,你就是「最好」。

5. 多元化,别固步自封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和一些优秀的同行交流,每次交流完,都会有一种感觉:原来还可以如此。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警醒:在自己熟悉的模式中待太久,你就会习惯这种节奏,慢慢的,你的感知能力会变得迟钝,对外界的变化会充耳不闻,更别说改变自己去适应新变化。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你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些技能,无需精通,只需利用20%的业余时间去入门和涉猎即可。通过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可能性范畴,接触到更多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试着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

可以试着跳出自己现在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圈子、新的群体,去跟他们碰撞。

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的世界正在被一点一点打开,许多以前全然不曾了解过的社会规则和形态,逐渐展现在你的面前。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尝试,找到那个让自己觉得「最合适」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更新对自己的认识:你会更清楚地了解,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追求什么。

这些,都是为你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wKPrkCLLGo0dUdtHL5OuA

去创造,不要消费

去创造,不要消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头图来自:pixabay

 

最近,想必许多人的社交圈,都被B站的视频《后浪》刷屏了。

 

我把视频找来看了一下,拍得铿锵有力,四平八稳,热血沸腾,很有感觉。

 

视频里提到了各种“当代年轻人的选择”:玩无人机,学外语,体验VR设备,cosplay,跳伞,潜水,玩高达,旅游,旅游,到全世界各地旅游。

 

看起来很美好,比我年轻的时候美好多了。

 

但是,不知道你留意到没有,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是什么呢?消费。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享受”的事物。玩得好,玩得不好,不重要,没有评判标准,都能从中得到愉悦感。

 

这当然是好事 —— 至少说明社会富足了许多,大家的生活都在变好。

 

但如果把这些景象当成全部,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1

 

我在许多文章里面,批判过消费主义。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吗?没这么简单。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异化。

 

它会不断地向你灌输这样的观念:你的价值必须由外界来评判。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贴上一些标签,拥有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得你具有价值。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你是谁,是什么层次的人,不是由你自己定义的,而是由你说什么语言,穿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城市,在什么公司上班,做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用什么日常用品,有什么爱好 —— 比如,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歌,看什么样的影视剧……来定义的。

 

从而,社会被人为地分化出一个个圈子,一个个层级,一个个鄙视链。

 

这些被贴在身上的标签,就叫做“符号”。所有这些符号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你对外的形象。

 

有趣的是: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的形象,应该是他内在的投射,或者说:是内在投射的一部分 —— 但在消费主义看来,外在形象远比内在重要得多。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并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在他们眼中,你是什么样的形象。

 

继而,这种对外的符号呈现,会替代掉“内在”,反过来成为驱动你前进的动力。这就叫做“异化”。

 

为了实现这一点,消费主义衍生出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技能:创造需求。

 

你不需要这些东西?不,我告诉你:你需要。

 

去创造,不要消费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旅游”了。旅游几乎是一个完全被创造出来的需求。老实说,你真的是发自内心,喜欢收拾一大堆东西,风尘仆仆地赶往车站、机场,经历漫长的路程,到另一个地方看被人为设计出来的“景点”,住廉价的酒店,买贵得要死的纪念品,排巨长的队伍,回到家之后累到半死吗?

 

事实上,除了喜欢探索世界、体验不同生活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旅游。

 

再举一些更直观的例子:你原本的需求可能是“我需要一套能穿去上班的衣服”,但消费主义不会满足于此,它会给你划出一套繁复的体系: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拎什么样的包,打造什么样的形象……你无需费心,按照你的购买力,从里面挑就是了,总有一套适合你。

 

那么,一样东西就应运而生了:品牌。

 

所有人都知道:品牌是有溢价的。但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除了增值成本和必要的利润之外,品牌大部分预算都投放到了同一个地方:广告。

 

以欧莱雅集团为例:据欧莱雅 2018 年的财报,集团总销售额为 269.4 亿欧元。其中,研发费用占 3.39%,广告费用占 30.2%,销售渠道及行政费用占 20.9% —— 也就是接近一半的收入,都用来做广告投放和销售渠道了。

 

这些支出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强化前面的这些东西。

 

你是谁,就用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产品,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当一个社会里面,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共识。这种共识会反过来对每个人形成“规训”,将这种被灌输的观念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

 

从而,“圈子”就出现了。

 

所以,品牌的溢价是什么?它固然是一种信誉和保障,但更重要的是:

 

品牌溢价,本质上是一种“区隔”的代价。是一张入场券。

 

你付出这笔代价,你就拥有了跟“别人”所区别开来的资格和能力。

 

你无需费劲去展示自己、充实自己,而单单依靠“拥有某个标签”本身,你就能够成为某种人,获得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愉悦感。

 

反复消费某个品牌,你就成了某个品牌的“信徒”,具备了“品牌忠诚度”(我个人很反感这个词),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我们是同一类人”的体验。进而,开始围绕在品牌周围,建立、划分出圈子,开始强调“我们和你们的不同”。

 

但实质上,这样的区隔和藩篱,本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去用什么 —— 这不才是最自然的状态吗?

 

上述“品牌”两个字,可以具体代换成任何一个服装品牌,护肤品品牌,手机品牌,电脑品牌,汽车品牌,甚至一种爱好、兴趣、“手艺”,都是适用的。

 

去创造,不要消费

 

偶像产业,时尚界,品牌宗教,大多数兴趣领域,几乎都是由这套“消费主义齿轮”驱动前行的。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张张“圈子”与“自我认同”的会员卡。

 

2

 

也许会有朋友说:这些我理解,也接受,但我在消费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快乐,这不就够了吗?人难道不应该追求快乐吗?

 

就算我们接受“人应该追求快乐”的观点,但我想说的是:快乐依然是有分等级高低的。

 

很多人喜欢说:快乐没有三六九等,喜欢读书并不比喜欢打游戏更高尚 —— 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实际上,快乐是有不同层级的。

 

最低级的快乐,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让你“爽”,但仅此而已。它并不负责任,并不在乎你的阈值会不会被拉高,会不会沉溺于短期反馈,会不会难以从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里抽离出来。

 

大部分消费性的娱乐,都属于这一级。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有所得益,是充实的,没有虚度。

 

学习,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属于这一级。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

 

创造,给予,帮助,连接,就属于这一级。

 

为什么说创造是最高级的快乐呢?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人有3个最基本的需求:稳定,联系,以及成长。什么是成长?指的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确认:“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停留在“我”本身,更要实现某种超脱“我”的价值。

 

或者,你也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理解:自我实现的需求,总比尊重和社交需求更高级。(这里只是方便理解,马斯洛需求层级并不准确,学术界基本已经不用了)

 

去创造,不要消费

 

举个简单粗暴的例子,玩密室。

 

我自己是密室爱好者,但我玩得不好,只是尽兴。那么可能停留在第一级。

 

我有些朋友是密室控,到了什么程度呢?听到哪个城市上了个新主题,很有意思,会利用假期特地过去玩;会挑战极限,刷记录,刷分数,乐此不疲。这种可能是第二级。

 

第三级是什么呢?同样是密室圈的朋友,有些可能会被邀请去当评委,有些可能会自己为密室设计谜题、制作机关,以做出烧脑又好玩的谜题为乐。这种就是第三级。

 

同样,在其他兴趣领域里面,一般也会认为,门槛越高的,越“高级”一些。这里的门槛指的不是金钱,而是技巧和能力。

 

比如:你有价值10万的摄影器材,但拍出来的片子还不如他用手机拍的,那就不得不承认,他比你强。

 

再比如:攀岩和蹦极,显然攀岩要更“高级”一些。因为攀岩难度更大,门槛也更高。

 

门槛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需要经过思考、学习、训练,才能克服困难,抵达目标,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也意味着,你有更多的“创造”和“帮助”的空间。

 

你可以教人拍照,但不会教人买器材吧?同样,你可以教人攀岩,但不会教人蹦极吧?

 

拿我自己来说,我从来不会觉得“读了多少书”,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它除了说明你闲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相比之下,写出一篇好文章,写出很多篇好文章,才是更值得骄傲的。

 

因为,写出一篇好文章,能够把知识和思想传播给许多人。哪怕从每个人获取一点反馈,加起来,累积起来,其成就感和意义感,也远远超过任何程度的消费和娱乐。

 

所以,为什么说“去创造,不要消费”?因为,创造,恰恰是最能够体现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它跟消费是恰好对立的。

 

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把定义价值的权利,从消费主义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3

 

不要觉得“创造”听起来像一个很大的词。其实,它可以非常简单。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只需要改变一下视角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我为什么不会沉迷游戏呢?是我自制力很好吗?是我特别热爱学习吗?当然不是。

 

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被培养起了一种思维模式: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摸清楚整个框架和规则。

 

比方说,策略模拟游戏。要通关,你就必须去研究设计者制定的规则:电脑AI的战术是什么?它的行动模式是什么?数据算法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什么结果?诸如此类。

 

有意思的是:当你摸清楚这些规则时,也正是游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 —— 因为它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有「未知」了,一切神秘感和不确定性都荡然无存。

 

后来,又学了编程,还加入了几个游戏制作小组,参与了一些同人游戏项目。

 

可以说,自此以后,看待游戏的眼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此之前还是“我要怎么通关”,学习编程之后,我想的就是:“这是怎么实现的?”

 

更别说,后来又学了心理学。现在看到一款游戏,任何一个细节,我的第一反应都是:

 

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创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用了什么原理?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是完全没有办法“沉迷”的 —— 因为你会习惯性地抽离出来,去审视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思考它背后的结构、原理、算法,等等。

 

就像一个学艺术的人,看到一件经典的艺术品,会在脑海里对它去阐释、解构、体验;一个学建筑的人,看到一幢著名的建筑,会去审视它的结构、细节、美学、功能;一个写小说的人,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作品,会去分析它的技法和叙事方式,诸如此类。

 

像我现在读推理小说,已经不仅仅会满足于“啊,又被骗了”的感受,而是会去思考作者的谋篇布局,如何埋伏线,用了什么手法,纵向和横向对比起来怎么样……等等。

 

当你不满足于最外层、呈现给接收者的表象,试着开始从它的结构和底层原理去思考问题时,“创造”,便诞生了。

 

这就是一种“创造者的视角”。它的本质,是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的加工和构建,从而唤起你对这件事物更丰富、更细腻的审美感知和体验。

 

去创造,不要消费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能够通过输出,把你所看到的独特事物,传递给别人,“点亮”别人的盲区,那就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创造了。

 

依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你喜欢玩游戏。那么,能否不要停留在“玩”游戏本身,而是通过游戏,去创造出某种能够跟别人分享的作品?比如,在 Minecraft 里建造一个城堡?

 

能否写点攻略,分享心得,拆解算法,分析规则,帮助跟你一样一路走来的新手?

 

如果你会写程序,能否写个辅助工具,造福更多的用户?

 

或者,能否组织一个社群,拉个群,让大家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场所,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激发?

 

这些,都会比你单纯停留在“消费”本身,提供更高层级、更丰富的幸福感。

 

如果你有喜欢的事物,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而是去参与创造它。

 

如果你喜欢美食,试着动手做一做。采购食材,动手烹饪,交流碰撞,设计创新,都可以。

 

如果你喜欢旅游,试着分享你的心得、攻略,帮助其他人节省时间,也让自己的快乐能够不断传递下去。

 

甚至,层次可以更高一点:如果你喜欢某种爱好,试着不要只是“玩”,而是真的去接触这个行业,问一问:我是否能够加入进来,做一些事情?有哪个位置需要我的资源和能力?

 

这是一种更好玩、更有趣、更高级的“游戏”。

 

试着去亲手感受一样事物,从构思、概念、加工,到落地的过程,让自己去经历这么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给予的过程。

 

你也许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YIkQof0kT4DqSFMgqtmJA

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深度)

 

作者:水木然,微信公众号:smr8700

 

 

1

 

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赚钱,但不是人人都值钱。

 

真的,大部分人忙忙碌碌,却分文不值。

 

为什么不值钱呢?

 

这就好比淘宝兴起之后,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被拉低了,为什么呢?因为产品的同质化太严重了。大部分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凭什么你能卖的贵?

 

同理,绝大部分人之所以命比纸薄,是因为人与人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绝大多数人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从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这20几年里,没有一个老师能启发他们如何认识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

 

也很少有家长去有意识的启发孩子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这些长者们完全忽视了我们的内在动能和潜能,导致我们长大之后千篇一律。

 

这就是很多人的悲剧,我们含辛茹苦的读了20几年的书,本以为自己满腹经纶,时刻准备大干一场,到了社会上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资质平平、平庸无奇的泛泛之辈。

 

如今,人与人之间已经严重趋同、严重同质化。我们的天赋、个性早就被磨平了,产品同质化最多导致产能过剩,而人的同质化导致整个社会都乱了章法:没有兴趣、没有特长、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拥而上、趋之若鹜。

 

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深度)

 

2

 

如果你问一个小朋友,你喜欢什么?他可能会很快的回答上来:

 

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等等。

 

但如果你这样问一个成年人,他肯定会半天回答不上来。

 

因为小孩子做一件事之前,很少考虑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如果喜欢就去做了,可成年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就会考虑,这件事有用吗?

 

于是,对于成年来人来说,他的生命都被那些应该做的、有用的事填充得满满的,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他们眼里只有利害,没有对错,没有情感。他们斤斤计较,每一个行为都讲究回报,他们睚呲必报,每一个付出都讲究性价比。他们已经被算计纠缠的敏感多疑,被欲望压抑的愁眉苦脸,整日焦虑不堪。

 

当然,若干年之后,现在的这些小孩子也会变成“无兴趣、无爱好、无特长”的三无成年人,他们没有特别喜欢的事物,对什么都谈不上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对当下的生活并不满意,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他们找不出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所过的生活。

 

因此,这就是绝大部分人的宿命:“我们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但是未来真的不一样了,因为有了互联网,热爱,才是未来的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互联网使社会的分工和细化进一步强化,在信息高效对接的帮助之下,人与人的协作效率越来越高,合作成本也越来越低,行业开始越来越细分,人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我们只需专注自己擅长的某一领域,其它方面自然会有人来协助你。

 

于是,你的长处决定了你的价值,以前我们都拼命补短板,今后我们都在补长处。在未来的大生产里,你贡献的是你的长处,而你的短处可以隐藏起来。大家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显然,在这种状态之下,你的热情才是你身上最重要的东西。你的热爱和兴趣,决定了你终生为什么而奋斗,决定你所处的社会位置,乃至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3

 

以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它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你有要多想法,只需要你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这个时候人只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

 

而现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太需要你有自己想法了,甚至你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缚,善于各种创新。

 

而这种想法和创新,靠什么?靠的是一个人的热爱!

 

只有热爱,只有爱,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深度)

 

举个例子,即使李白如果做了官,他总有一天还是会脱靴辱骂高力士,他最终还是会浪荡江湖。因为他就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的天赋和才能都在写诗上。

 

你可能会说,爱好又不能当饭吃,人早晚还是会面对现实。是的,李白在唐朝只是一个流浪诗人,回到自己热钱的写诗领域之后,他除了有名之外,一没钱二没地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啊,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让你的兴趣转化成财富。李白如果生活在现在,绝对是中国最大的IP,粉丝上亿、呼风唤雨,一年能赚多少钱?不可估量!

 

时代不一样了,兴趣也能当饭吃了!

 

4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会变的实用,越来越多的兴趣会变的值钱。

 

未来,我们只需专注于将某一方面做到极致,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未来你是谁,要比你做的事更重要。越稀缺、越有特长的人或企业越有价值,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

 

未来,人会越来越贵,人才越来越稀缺,“人”正在成为最关键的资本,人才的稀缺性将推动了个体身价的上涨。

 

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深度)

 

未来,人力资源正在向人力资本转化,并崛起为第一生产生力。人才,正在超越了土地和一切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我们终于发现: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其实就是“发掘自我”,最好的投资是自我投资,这是一个令人多么兴奋的结论!

 

泰德•拉尔曾在五年前提出:“一个世纪后,废奴八小时工作制将成为基本人权”。

 

而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变化这根本不需要一个世纪,当下就已经开始!

 

在以前,我们硬性的制定出了各种条条框框的制度和组织,人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完成规定的目标,所以人是服从组织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只需要利用特长和才华,做好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还顺带实现了三个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自由、财务自由。 

 

互联网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我们需要坦诚的面对自己内心:我究竟是谁?我可以做什么?当每个人呢都去发自内心的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社会的组成结构一定能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的本质是创造,而人是创造的第一要素。人要各归其位,经济才有动力。

 

或许有人说,我不擅长读书,不会写作,不会那些高大上的脑力活,只会干一些体力活,杂事儿。

 

其实这和什么工作没有关系,关键看你对这份工作有没有情有独钟!

 

5

 

未来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司其职,您的才华和创造力再也不被琐碎的生活摧残。不管你是想劈柴喂马、面朝大海,还是想周游列国、世外桃源,不管你是想以悠悠岁月立一技之长,还是想宠辱不惊看尽人间花开花落,都可以凭借兴趣和才华过上你所向往的生活。

 

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传统组织会在转型过程中遭受撕裂一般的剧痛,一部分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而忿忿不平,他们会因为被沦落为泛泛之辈而倍感失落,这个时代很美好也会残酷:你若不能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价值。

 

成年人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深度)

 

最后再送给大家几句话:

 

1、未来最好的投资,是自我投资

 

2、短板理论失效,长版理论诞生

 

3、一定要成为某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3、兴趣之上、情怀之上、理想之上

 

4、别人浮躁你淡定,别人喧哗你思考

 

5、适合你的事,只要开始干都不晚

 

7、今后不缺内容和产品,只缺经典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5LoHC8mwhLH_LYW6lXvqw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作者 | 苏世民和他的朋友

◎来源 | 孤独大脑(lonelybrain) 已获授权

聪明人未必有钱,有钱人未必聪明,但有些家伙既有钱又聪明,而且运气也很好。
既然如此,不妨从他们那里学点儿什么。
最近黑石的苏世民在中国比较活跃,作为米国的聪明有钱人,他和中国的聪明有钱人的对话,有不少值得分享的观点和思想。
黑石的另外一个创始人彼得森,也贡献过很多有趣的人生原则。
以下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大多出自新书《我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苏世民与沈南鹏的对话。
本人仅作学习整理,如无注明,主要是苏世民的想法。
其中,我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点评。如果与大师们的原意不符,请自行分辨。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看中国?
加倍下注
1、中国将比西方更早从疫情中复苏。
2、现在是底部,挺过去,做好准备,为未来下注。
3、在走出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之后,中国很可能会是全球范围内最强的增长型国家。
4、一些国家或公司计划将生产和供应链搬离中国,是为了避免过于集中的风险。
5、中国在产业布局上的巨大优势,在可能的“逆全球化”形势下仍然领先。
6、现在正是在许多行业内加倍投资中国的好时候,围绕科技和创新,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卫生行业,生命健康领域等等。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疫情之后世界会怎样?
世界总会复苏
1、不管多么吓人,世界总会复苏。
2、关键是要知道先恢复的会是什么?最后恢复的会是什么?哪些是会调整不会再恢复的? 
3、例如,也许会冲击旅游这样的行业,但它对技术行业有利。
对于创业者而言,对这样一个新的世界格局,你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了解需求何在,如何筹措资本去投一些未来可能成功的领域。
4、当你想清楚会成功的事业,你就果断出手,做出100%到120%充分的投资承诺。
这样你便会成功,而其他人可能熬不过寒冬。
5、对于企业家而言,有三个建议:
第一,必须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自身不能够很懈怠,要随时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第二,要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因为员工是企业家的资产。
第三,必须能够观察到全球未来的趋势。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年轻人如何成长?
运用比较优势
1、(沈南鹏)年轻人应该对你真正热爱的事情怀有赤子之心,并且选择进入一个令人振奋的行业——
这个行业不仅在短期,更在中长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彼得森)不要因为薪水高、福利好、位置好、办公室大而被工作牵着鼻子走。
你需要关注你是否能在工作中运用你的优势,尤其是你的比较优势。
3、在年轻的时候,请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的磨炼机会的工作。
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4、无论你的职业生涯如何开启,都要知道,你的生活不一定会直线前进,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可预测的。有时,甚至像你们这样有天赋的人也会遇到意料之外的磨难。
在人的一生中,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诸多困难和艰辛。面临挫折时,你必须要想方设法继续前进。
能够定义你个人品质的,永远是你在逆境中展现的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永不言弃的态度,而不是逆境本身。
5、 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物上。
热情所至,卓越必成,单纯为了他人的敬仰和尊重做事,则很少能带来成功。
如果你对追求梦想充满热情,如果你能勇往直前,如果你以帮助他人为己任,你的人生就会充实而有意义,你也永远有机会建功立业、成就不凡。
你为他人付出的善意和努力,最终会给你自己、你所爱之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福报。
(通常一个人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热爱,就是他的比较优势。不过像赌博啊、痴心幻想啊,那些不算。)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成功创业?
企业家也许是“天生的”
1、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这话苏世民没直接说哈,所以上面的标题也是我乱编的。)
2、一个人可以学着做管理者,甚至学着当领导者,却无法通过学习成为一个企业家。
企业家所必须的探索与冒险精神,很大程度是天生的,或者是很小就开始培养的。
3、有点儿野心。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创办黑石时,搭档彼得森打算募集5000万美金,而苏世民则提出要10亿美金。后来筹到了8.5亿。这就是所谓“十倍速思维”。
(我说过类似的话:反正在哪儿都是跌跌撞撞,那么干脆在一个高水准的地方跌跌撞撞。)
4、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性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
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5、要有一个值得追求的梦想。
6、你必须要能承受得起大量的挫折与苦难。
7、你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调试自我。
8、讲一个吸引很多人愿意参与的故事。
创业者一般都得有说服力。他们必须能够说服客户,说服供应商,说服他人加入自己的团队。
所以,一个创业者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
他们必须要能让所有这些相关方形成一个体系。他们必须明白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
9、会算账。最好还要有对财务和数字的基本理解,才能确保创业时不至于资金耗尽。
10、要有敬畏心。畏惧非常让人受用,因为它既能让你加倍努力,也能帮助你规避一些可能犯的错。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厉害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成为连接器
1、经过一系列尝试,青年苏世民确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是:
我想成为一个像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从无数的电话线路中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传递给世界。
2、信息是最重要的商业资产。
掌握得越多,拥有的视角就越多,在竞争对手面前就越有可能发现常规模式和异常现象。
所以要始终对进入企业的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无论是新的人、新的经验,还是新的知识。
3、做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管理者正是如今黑石集团在做的事情。
如今,黑石集团通过房地产、私募股权、对冲基金、信贷等四大业务部门,将全世界的资产聚集再分配。
黑石的使命正是“通过谨慎管理资本,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4、(一切都是信息。成为某个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看起来是当下的大机会。)
5、(马化腾描述腾讯想做的事情,其实和苏世民想做的很像,都是“连通器”,只是时代不同,领域不同。)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个人如何成功?
追寻你的幸福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而更擅长的事物。如果坚守自己具备天赋的领域,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更成功。
2、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有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
3、一个人的信念必须超越自我和个人需求,它可以是自己的公司、祖国或服役义务。
任何因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激励而选择的挑战都是值得的,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4、给你敬佩的人写信或打电话,请他们提供建议或与其会面的机会。
你永远不知道谁愿意跟你见面。最后你会从这些人身上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建立你在余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际关系。
在生命早期结交的人,会与你缔结非同寻常的感情纽带。
5、人们总觉得最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与自己相关的话题。所以,要善于分析他人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办法来帮助他人。
几乎所有的人,无论他声名多么显赫、地位多么高贵,都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6、在展示自己时,请记住,印象非常重要。
整体形象必须毫无瑕疵。其他人会通过各种线索和端倪,判断你的真实面貌。
所以,要重诺守时,要真实诚信,要准备充分。
7、永远要黑白分明、百折不回。
你的诚信必须要毋庸置疑。当一个人不需要付出代价或承担后果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非难事。
但当必须得放弃一些东西时,你就很难保持信用记录。要始终言而有信,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任何人。
8、归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数的机遇。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冷静观察,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抓住机会。
要统筹合适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然后全力以赴。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拼尽全力,要么是因为这个机会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有吸引力,要么是因为你不是把握这一机遇的合适人选。
9、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10、即使如此,最后成功还是取决于运气。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赚到钱?
先于大趋势而动
1、别亏钱。
“在做任何决定之前,要认定你没有冒风险,这是因为你做过大量功课,并且有计划地去设计方案,规避伤害到你新业务的因素。”
2、投资的不均衡性很重要。
当你在管大规模资金量的时候,赚钱和亏钱的机会相等是一种荒谬的投资方法。
(这背后是正期望值,以及凸性的投资机会。)
3、选择进入成长性的行业。
先瞄准一个未来前景乐观的行业,选择投资并不热门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实现杠杆收购,然后对其进行资产拆分或者重组,使其能自动造血,最终获利。
4、先于大趋势而动。
股灾期间,无数的资产破产,而提前拿到钱的黑石集团则有能力开始进行抄底式的投资。
20世纪80年代,苏世民和彼得森的第一个猎物就是USX钢铁公司,后者是他们的理想类型:规模巨大、情况复杂、有挑战性,但收益也十分丰厚。
等到2003年,黑石卖出该公司最后一部分企业股权时,黑石的投资总回报金额是投资金额的26倍,年回报率高达130%。
5、理解经济周期。
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
周期会对企业的成长轨迹、估值及潜在回报率造成重大影响。
周期最终是由各种各样的供需因素决定的。
理解这些供需因素,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很好地确定你与市场离顶部或底部的距离。
6、谨慎抄底。
市场从低谷回弹需要时间,真正意义上的抄底其实并不存在。
比如,休斯敦大楼在1983年由于油价崩溃而跌到谷底,但当时进入的投资者10年后也还在等待着地产价格复苏。
所以应尽量挑在资产的价值从低谷至少弹回10% 的时候才进场,避免“群羊效应”。
7、着眼于长期利益。
8、即使是快速交易,也是围绕“价值投资”展开。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管好公司?
帮别人实现梦想
1、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
他们好学不倦,永无止境。要善于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组织,他们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的免费教程,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提升。
2、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封闭的集成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性能独特却又相互关联。
优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个部分如何独立运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作。
3、再聪明的人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聪明人组成开诚布公的团队却可以无往而不利。
4、失败是一个组织最好的老师。
开诚布公地客观谈论失败,分析问题所在,你就会从失败中学到关于决策和组织行为的新规则。
如果评估得当,失败就有可能改变一个组织的进程,使其在未来更加成功。
5、尽可能雇用10分人才,因为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感知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朝着新方向开展业务。
他们还会吸引和雇用其他10分人才。10分人才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
不过,在寻找10分人才的路上,苏世民依然表现敏锐。
1988年,苏世民从报纸上得知第一波士顿的拉里·芬克(Laurence D. Fink)从银行离职,后者20多岁就参与设计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法。
苏世民马上找到对方,拉里后来进入黑石金融管理公司,苏世民将拉里称为11分天才。
在和帝杰的一次合作中,苏世民又将目光锁定在托尼·詹姆斯身上,后者是谈判过程中唯一力挺公司立场的人。
托尼·詹姆斯最终于2002年进入黑石,并成为合伙人和 CEO。任职期间,托尼·詹姆斯推动了公司的组织、企业文化改革,并建立书面反馈和公开评论为核心的薪酬管理制度,他被苏世民看作是一个天生的管理者。
如今,黑石已经在第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继续前进。
6、黑石的文化是不要有旁观者。
如果你在场,你必须发言。你必须说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的想法。
7、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8、要勇往直前。
成功的企业家、经理和个人都是具有志在必得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的人。
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刻当仁不让。当其他人谨小慎微时,他们会接受风险;
当其他人瞻前顾后时,他们会采取行动,但他们会选择明智的做法。
这种特质是领导者的标志。
9、永远不要骄傲自满。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经常寻求自我重塑和自我改进的方法,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
尤其是组织,因为组织比想象中更脆弱。
10、每个人都有梦想,尽你所能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本质是好的,就要随时为这个人提供帮助,即使其他人都离他而去。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善意行为就会改变他的生命轨迹,造就意想不到的友谊或忠诚。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做交易?
胆大、心细、脸皮厚
1、一切都是销售。黑石也不例外。
2、看到大势所趋,大胆行动。
如果你先于大趋势而动,你大概率是会成功的。大多数人都会被吓得什么都不敢做。
3、销售其实就是敢于去追求一些“赢了很厉害,败了也没啥”的机会。
这类事儿真的是越练越“厚”:
苏世民读书时让当时受学生欢迎的乐队来自己学校演出,在打了很多电话,动用了很多同学和家人的关系之后,这件事成了现实。
为了读哈佛大学,他想通过电话说服院长录取自己。他失败了,去了耶鲁。
请著名的芭蕾舞演员来给全是男生的耶鲁表演,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苏世民决定和有着268年历史的校规做斗争,用调查问卷联合媒体的方式废除了“禁止女性在宿舍过夜”的规定。
4、所有的销售都很难。
极少有人能在首次推介中完成销售。仅仅因为你对一些事物有信念,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愿意接受。
你需要能够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推销你的愿景。大多数人不喜欢改变,所以你需要说服他们为什么要接受改变。
不要因为畏惧而不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5、农村包围城市。
黑石通过对欧亚大陆的业务拓展,实现了对华尔街的“征服”。
6、交易要果断。
时间会对所有交易造成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产生致命影响。
一般情况下,等待的时间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别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要让所有人都在谈判桌上协商足够长的时间,以此达成协议。
1987年9月,苏世民看到当时的股市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决定尽快关闭基金。
他在10月15号拿到了所有的钱,4天之后,就是史称“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灾。
(看,运气还是很重要的。)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07年,那一年黑石以每股价格31美元的价格上市,公开募资超过40亿元,成功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夜上岸。
7、决策要稳。
要在准备好时做出决定,而不是在压力之下。
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或因为内部斗争,或因为一些外部需求,其他人总会催促你做出决策。
但几乎每次你都可以这么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想清楚了再回复你。”
即使是在最艰难、最令人不快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也非常有效。
8、聪明使用杠杆。
(厉害的公司,其实都是使用杠杆,有的是资金杠杆,有的是渠道杠杆,有的是使用科技杠杆,有的是时间杠杆,有的是网络杠杆,有的是品牌杠杆,几乎无一例外。)
但杠杆很不容易,所以,最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使用杠杆爆掉的故事。
9、忧虑心理不可怕。
忧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开阔人的思路。
如果能正确引导这一情绪,你就可以洞察任何形势下的负面风险,并采取行动规避这些风险。
 
聪明有钱人怎么想?
如何看教育?
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资
1、顶尖大学通知书还是很重要的入场券。苏世民、沈南鹏、张磊都是耶鲁的。
2、教育投资不断受到重视,对此,张磊和苏世民也有着共识,认为”教育是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资”。
3、苏世民表示,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教育都是人们通往更好生活的一本护照,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谋生。
4、张磊也认为,教育捐赠能给更多的年轻人以机会,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有更大的机会回报这个社会。
5、张磊的公司,同时下大注于“好未来”,以及新秀“猿辅导”。
作者:孤独大脑(lonelybrain),可能是最烧脑的公众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JihKeGQKYeAb-ck5QkE_g

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之间的7个区别

业余人士总是观望事态,专业人士则是尽快行动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你是不是在疑惑自己为什么还是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这说明你很有可能仍然扮演着业余人士的角色,认为成功在于找到正确的想法或获得重大突破。但事实是,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更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找到一条让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让自己可以一蹴而就的捷径。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之间的7大区别,希望能够对你反思自身方面有所帮助。本文译自medium,文章作者Jeff Goins,原文标题The 7 Differences Between Professionals and Amateurs。

在我二十几岁的大部分时间里,我的梦想不断地变来变去。但在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我发现自己打内心深处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我看着朋友们在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之间架起桥梁,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因为嫉妒我的朋友们在写作上的成功,我会尝试他们所做的任何我认为能让他们成功的事情。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我认识的一个作家开了讽刺专栏,所以我试着写讽刺类的文章。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徒留了一个刻薄的印象给别人。还有人从信仰的角度写出了不少受欢迎的文章,所以我也尝试模仿了一下。这也失败了。事实上,我几乎犯了所有可能的低级错误。

所以,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事实证明,我仍然扮演着业余人士的角色,认为作为一名作家,成功在于找到正确的想法或获得重大突破。但事实是,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更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找到一条让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让自己可以一蹴而就的捷径。

当然,有办法加快这个过程,但它仍然是一个过程。对我来说,直到我开始把注意力从结果上转移,我才开始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当我开始模仿专业人士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追求他们的成功时,我才开始看到真正的结果。

如果你想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你就必须打破这种糟糕的业余习惯,即只看别人有什么,而不注意别人为得到它做了什么。追逐结果而不理解过程只会带来短暂的成功,更大的可能是彻底的失败。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音乐家,他给任何渴望像他一样成功的人的建议是,“不要像我一样做事,像我一样思考。”

你究竟该怎么做呢?我发现了专业人士能做到而业余人士做不到的7件事。

1. 业余人士总是观望事态,而专业人士尽快采取行动

你必须先弄清楚自己是谁,然后才能弄清楚你想做什么。

自我意识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意人员尤其重要。因为你所创造的很多东西都与你是谁有关,所以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但是即使是这件事,也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一个错误的方法。

以我为例,我花了太长时间等别人叫我作家,然后我才愿意表现得像个作家。现在我明白了,路径来自于行动。我们必须努力成为专业人士。我们必须首先视自己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然后才能开始实现自己的目标。

你的自信来自于你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你对自己的承诺。

2. 业余人士只想一蹴而就,专业人士只想做得更好

在成为大师之前,你必须首先成为一名学生。

“我们暂时都是一门无人精通的手艺的学徒,” Hemingway曾经如是说道。换句话说,你必须服从前人的教导。你必须学习他们的工作,模仿他们的技术,直到你开始找到自己的风格。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是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承认。直到我开始见识到真正的大师,我才意识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而作为一个作家,我还有很多需要成长的地方。

Hemingway也是这样做的——直到他在巴黎跟随Gertrude Stein和Sherwood Anderson的脚步几年后,才从一个优秀的作家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作家。

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会欺骗自己,认为自己比实际更优秀,而这是通向失败和藉藉无名的最快途径。

3. 业余人士尽可能多地练习,专业人士从不停止练习

你必须坚持练习,甚至在受伤的时候也不能停止。

每天去上班是不够的。你必须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我们就是这样成长的。

我过去常常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随便找个星期六写上几个小时。我从来没有取得过进步,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我开始坚持每天写500字,每天只写20到30分钟。不到一年,我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频率胜于数量。每天都朝着精通你的手艺的方向努力一点总比偶尔非常努力要好。John Grisham也知道这一点,他在自己每天早上上班前仅有的一小时空闲时间里,一点一点地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三年后,当他写完时,他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法律惊悚文。

如果他觉得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太痛苦了怎么办?如果他在每周工作70个小时的同时,还沉浸在写小说的那种势不可挡的感觉中呢?万一你也有这种感觉呢?

4. 业余人士只想着飞跃,专业人士搭建桥梁

面对鸿沟,你需要建一座桥,而不是试图跳过去。

你的职业生涯不是靠信念的巨大飞跃或重大突破,而是每天持之以恒的练习。

我最近采访了一位畅销书作家,他已经卖出了数千万本书。你知道他的事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起飞的吗?在他45岁时,他写了第125本书。

你必须投入时间,但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每次感觉有重大突破或者飞跃的时候,我就新开一个博客。每次有新的想法我就这样,一直这样做了八次。但这些博客都没有坚持下来,直到我决定坚持其中一个,这就是我今天写的博客。

你知道真正需要“坚持”的是什么吗?不是那些想法,而是你自己。

5. 业余人士害怕失败,专业人士正视失败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可能不以为意,但是专业人士知道,失败比成功更能教会你东西。失败是一种反馈,真正成功的人会用它来推进自己的事业。

我曾经认为是失败阻碍了我成功,我每失败一次,都得重新回到起点。现在我知道,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我的每一次失败都教会了我一些东西,如果没有这些教训,我就无法前进。

Thomas Edison在努力发明灯泡时曾说过:“我不是失败了,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罢了。”所以,你愿意犯多少次错误呢?

6. 业余人士学习一项技能,专业人士“技多不压身”

你必须掌握一项以上的技能。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是一个万事通,但你必须精通某几项技能。例如,我认识的所有专业作家都擅长不止一件事。一个除了写作公关能力也很强,另一个非常具有领导才能,还有一个是位出色的演说家。

对于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每天不间断地工作八小时——至少对大多数专业人士来说不是这样。这意味着你会花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来完成工作,或者你会用一天的一部分时间来工作,用剩下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的事情。

不管怎样,你必须开发自己的技能“投资组合”。

对我来说,我的投资组合包括写作、市场营销和商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等待人们对我作家身份的肯定,期待钱财会因此滚滚而来。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我最近采访了一位纽约的创意专业人士,他既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一名摄影师。他知道,就像所有的专业人士一样,我们所有的技能都是相辅相成的,坦率地说,这让我们不必为了在某一件事情上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而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

7. 业余人士希望被关注,专业人士希望被记住。

你必须关心自己的遗产,而不是名声。

我认识的一些专业人士,他们的工作影响了很多人,也确实很重要,他们想的不仅仅是快速取胜——大的图书交易、下一次演讲、新产品的发布。他们考虑的是长期的目标,他们想要在接下来的100年里做什么。

业余人士关心的是取得大的突破,而专业选手更关注的是延迟即时的满足,以换取长期的成功。

当我开始写作时,我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署名,不管人们是否认为我成功、有名或重要。现在,我明白了,在电脑屏幕或书本的另一端有一个人,而我想影响他的生活。

当人们开始问我是如何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的,我是如何追逐梦想并获得难得的谋生机会的,起初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所以我喋喋不休地说了一些陈词滥调——“我只是有了一个愿景,然后去追求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不是真的。回顾过去,我意识到正是这个过程,这七个区别,成就了我的事业。

上面那些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之间的区别都是我在未来要继续练习的。它们是让你不断成功的秘诀。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任一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写作,我强烈建议你从今天开始逐步培养这些习惯。

译者:喜汤

转自:https://36kr.com/p/529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