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作者|芥末堆 子航

♪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房租每月10万+,员工工资及社保成本每月30万+。整个2月份预计0流水,但是必要支出成本要50万左右。急需政府出面支持,如金融融资以及房租减免。”

 

这是上海某线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校区负责人的留言。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省市相继叫停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授课、延迟大中小学的开学时间,教育公司们也随之进入“至暗时刻”。

 

无论是K12、语言培训还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公司,线下都是非常重要的阵地,在不能线下复工这段时间,失去正常的营业收入,无论是房租成本、人员成本、还是企业日常运维等均会给企业们带来沉重负担。

 

为进一步了解新型肺炎疫情对培训机构经营状况产生的经济影响,芥末堆此前发起了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问卷。截至发稿,芥末堆共收集来自全国的1726家教育公司回答的有效问卷,其中公司数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和浙江。

 

那么,疫情究竟会给教育行业的2020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意味着在线教育的新机遇的到来?芥末堆将通过问卷分析。

 

44.4%的教育公司会裁员,停课导致营收减少为主要难题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1726家教育公司所属赛道

 

在调查中的1726家教育公司中,有24.9%为K12教育公司、24.3%为素质教育公司、20.5%为语言培训公司、7.8%为职业教育公司、5.4%为早幼教公司、0.8%是教育信息化公司,此外还有16.3%的其他类型公司。

 

在公司规模方面,调查采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人数小于10人的为微型企业;大于等于10小于100的为小型企业,大于等于100小于300的为中型企业,大于等于三百的则为大型企业。

 

因此在调查的1726家教育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为58.3%、其次是微型企业为29.8%,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为6.9%和4.9%。在模式方面,纯线下机构居多为84.1%,有12.2%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仅有2.2%为纯线上机构。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线下教学暂停后,机构近期业务状况

 

面对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停止线下教学活动的要求,有72.2%的调查企业表示,正在停课等待疫情结束占72.2%。与此同时,有18.1%的调查企业表示正在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还有30.1%的企业表示正在筹备线上教学方案。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计划开工时间

 

在调查教育公司中,仅有20.8%的公司表示已在2月10日复工;38.6%的教育公司表示将在3月及以后计划开工,占所有调查企业的最多数。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近期机构经营主要困难

 

根据调查,营业收入减少和场地租金压力是教育公司们近期面临的主要经营难题,分别有89.4%和88.8的教育公司提到。同时,46.6%的企业表示面临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压力问题。此外,还分别有35.5%和36.2%调查企业表示面临税费压力,和员工复工率低的难题。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Q1季度营收预期状况

 

疫情对教育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有82.0%的教育公司表示2020年Q1季度营收降幅超过10%,5.9%的企业表示会持平。而仅有1.3%和2.0%的企业表示Q1季度营收将增长,分别为增长10%以上,和增长不足10%。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2020上半年营收预期

 

除2020年Q1季度,疫情对教育公司2020上半年营收状况同样影响颇大。根据调查,有72.5%的教育公司表示营收降幅将超过10%,有9.0%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持平,其中仅有5.5%的教育公司表示营收会增长。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2020全年用工预期

 

2020年Q1季度和上半年营收预期对比表明,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和对在线模式转化的成功,教育公司的经营状况或许有所好转。根据调查,有37.4%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适度减员,其中有7.0%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大幅减员。此外,还有37.9%教育公司表示将保持不变,此外还分别有16.1%的教育公司表示会适度增员,和1.6%的教育公司表示会大幅增员。

 

教育公司普遍面临租金压力,2020年K12企业或逆势发展

 

对于K12、语言培训、素质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公司们来说,寒假是其每年创造营收的几个黄金时段之一。恰好在寒假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影响不言而喻。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除营业收入减少外,不同赛道教育公司们普遍面临的难题都是场地租金压力,和企业运营成本高企。同时,K12、语言培训、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多数企业还面临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压力。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2020年Q1季度营收预计

 

在2020年Q1季度营收预计方面,有89.2%的早幼教企业表示营收降幅将超过10%,为所有调查细分赛道中最多,其次分别是素质教育86.2%、语言培训83.9%和K12的82.1%。

 

值得注意,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并没有企业表示将在2020年Q1季度获得营收增长,仅有21.4%的企业表示收入会持平。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2020上半年增长预计

 

在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计方面,有78.8%的素质教育企业表示降幅将超过10%,为所有细分赛道最多,其次分别为早幼教76.3%、语言培训74.9%、和K12的73.0%。此外,有7.1%的教育信息化企业、5.4%的早幼教企业、4.8%的语言培训企业、4.7%的K12企业表示营收将会增长10%以上。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的2020年用工预期对比

 

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有8.4%的K12企业将在2020年大幅裁员,为所有调查的细分赛道最多。但同时也有2.3%的K12企业将大幅增员,同样是所有赛道中数目最多。此外,共计有50.6%的早幼教企业表示将在2020年裁员,为所有调查的细分赛道最多。

 

相较其他细分赛道,早幼教企业多处于核心商圈,场地租金压力较大,这或许是其在2020年受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于教育公司们来说,2020年将失去的并不仅有这个寒假,可能还有疫情结束后的周末和接下来的暑假。芥末堆注意到,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份相继出台文件提到,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这对于依赖暑假的素质教育公司们来说,或许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江苏省南通市某家庭教育机构就在问卷留言中就提到,对复课后公立学校利用周末和暑假进行补课的担忧。

 

在线教育新机遇?2020年39.4%的在线教育公司预期增员

 

2月17日,国家网络云课堂正式开通,保障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校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截至三天后的20日12:00,平台网页浏览次数2300万,访问人次1500万。在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2020年是在线教育公司的新机遇。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在线教育公司2020年Q1季度营收预测

 

根据调查,有71.0%的在线教育公司在2020年Q1季度营收将会降幅超过71.0%,同时仅有8.9%和5.6%的在线教育公司分别将保持营收持平,和营收增长。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在线教育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测

 

在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测方面,调查显示有58.1%公司表示将降幅超过10%。但同时,有12.1%在线教育公司表示营收将持平,有12.8%的在线教育公司表示营收将会增长。相较Q1季度,在线教育公司对2020年上半年营收状况更为看好。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线上线下教育公司2020年用工预期

 

根据调查,相较纯线下的教育公司,拥有线上业务的教育公司在2020年用工预期方面明显更优。其中有39.4%的纯线上公司,和28.6%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在2020年增员,而45.6%的线下教育公司表示将在2020年减员。相对线下公司,在线教育公司,以及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公司的日子看起来还是要好过一些。

 

但值得注意,仍有15.8%的在线教育企业表示将会在2020年大幅裁员,这个数字要高于线下教育公司的7.0%。

 

调查数据显示,相较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公司们的预期要更高。但值得注意,并不是所有在线教育公司都有良好的预期。“我倒认为,一年内至少60%的在线教育公司会倒闭。”精锐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熙提到,本次的疫情将加速在线教育市场的洗牌。

 

81.2%企业希望寻求政府扶持,国务院: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面对疫情“黑天鹅”,仅依靠单一公司或是单一领域或许不足以度过难关,报团取暖、亦或是寻求帮助也许是一种方式。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希望得到的帮助

 

调查显示,有86.2%和81.2%的教育公司分别分别表示需要房租减免帮助和政府扶持。同时,还有46.3%和45.4%的企业也分别表示需要税收阶段性优惠和学费缴纳限定的适当放宽。

 

与此同时,某线下少儿英语连锁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问卷中留言,也提出6方面希望获得的政府、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支持:

 

  1. 2020年所得税、增值税相应减免,2019年所得税延缓半年征收。

  2. 对地产业主提供规模化补贴,并通过3~6个月免租,精准惠及到终端租户。

  3. 因为疫情缓解所需的时间可能将超过一年,建议银行提供一年期以上的无息贷款,帮企业解决现金流问题。

  4. 鼓励企业灵活用工,缓交社保,适度降低社保税率。

  5. 对不裁员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6. 帮助解决培训行业运营和合规成本过高问题。

 

在帮助解决培训行业运营和合规成本过高问题,前述相关负责人还提到:

 

1、学费缴纳限定适当放宽。目前青少儿学科类学费缴费不能超过三个月,但是很多文体类,素质类,科技类的培训机构还是按照学年收费。建议在此困难时候,对非学历非学科的培训机构,开放市场竞争,收费期限放宽到6-12个月,缓解企业资金流转的困难。

 

2、希望《民促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明确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采取事中事后监管。 

 

3、希望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同时大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尽快开业提供便利。

 

4、 因为疫情发展,民办机构年检都往后延迟。建议顺势将每年的年检改为两年一次年检,这样有利于优化政府部门资源,也大大减轻企业的负担。

 

5、鼓励培训机构外籍教师流动。因为疫情发展,一部分培训机构的外教离开了中国,势必造成开学后,外籍教师的临时短缺,希望外专和出入境部门能够允许外籍教师临时跨省/市/区流动,为企业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提供便利。同时对外籍教师签证申请,提供便利措施。 

 

6、如果因为政府部门要求停课,而造成的学员退费投诉,还希望12345热线,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能够体谅企业的难处,劝解学员在疫情面前,克服困难,和企业一起共同渡过难关。 

 

7、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派专人对于辖区内重点企业采取一帮一,定点帮助和扶持,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上报解决。

 

芥末堆注意到,自疫情爆发以来,从国务院、各级主管部门等也都相继出台政策,以保证企业能在疫情期间顺利度过难关。

 

2月18日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决定在2月到6月期间,除湖北外各省份,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同时,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而早在1月28日,万达集团也宣布,为抗击疫情,将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自1月24日-2月25日时间内的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据万达2019年384.8亿元的全年租金收入计算,万达此次免租额度超过30亿元。

 

疫情之下,困境之外,必定是伴有机遇。但终究谁能够把握机遇,最终还是要依靠机构的运营能力。随着这波“停课不停学”和在线学习的风向,在线教育或许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契机,但未来却未必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机构,营收压力、租金问题、运营成本高企等都将是2020年上半年面临的首要难题。若想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还是要首先活下来才行。

 

上海某教育机构在问卷留言中提到,“只能转线上,但线上的竞争是头部竞争,小机构一般注定没希望。市场实在不行只能转行,不要纠结沉默成本。”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本文作者:子航

芥末堆 记者
从ACG到教育,想知道更好的学习方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zySG8hzjK1m0j93MSLt8Q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疫情之下,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都已逐步“放弃”小微外卖店。

来源丨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作者丨时差财经

“老板,封村了,暂时回不去啊。”“凡姐,我试试能不能开自家车进京哈。”

 

“不用回来了。”

 

这是发生在几天前,北京某韩式快餐店员工与老板方凡之间的群聊对话。“不用回来了”,老板回复的干脆利落,却又多了一丝无奈。

 

她实在想不出如何安抚这四五名员工,但不得不说出实情:“咱们店永久停业,各位在家安心待着吧,工资过几天结清。”

 

2020年初,一场从武汉爆发的疫情蔓延至全国。遇冷行业中,餐饮业首当其冲。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疫情报告称,受此次疫情影响,餐饮零售业在春节7天内的损失就可能高达5000亿元。西贝、海底捞等餐饮类头部企业纷纷陷入现金流困境,引发社会关注。

 

与头部企业相比,像方凡这样以外卖为主的小微企业主,处于餐饮行业末端,更是举步维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01

曾经的明星外卖餐厅干不下去了

 

2020年的春节,方凡决定暂停了自己苦心经营两年半的韩式快餐店。

 

疫情来袭之前,方凡的快餐店也是某外卖平台上的“明星餐厅”,平均月销量有1397单,一天的外卖营业额有小两千元。停业前是北京某区日韩料理口碑第八名,生意最盛时曾一度排到第二。

 

1月初,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消毒杀菌的视频引起了方凡的关注,此后,疫情发展之迅速令她立即警戒起来,“封城这件事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

 

她在网上查询了许多非典时期的信息,她最关心的问题是“大概多久能恢复正常生产”,“何时大众才会再出门消费”?可能是六到八个月?

 

带着疑问,方凡决定自己到餐厅实际操作“试试看”。

 

然而,一天的“试营业”,生意凄惨得完全出乎了她的预期:2月2日,初九。方凡在上午九点一个人来到了店里开始备餐、分装。一边在灶台上做煎蛋,一边备好石锅拌饭所需的金枪鱼、胡萝卜丝、豆芽。随后,她把外卖平台上的复杂品类全部下架,只留下了几样平常销量好、也容易做的拌饭和寿司。

 

“直到下午四点才来了第一个外卖订单。提示音响起来的时候,我以为幻听了。”

 

打包的时候,她特意在外面套了内外两层袋子,还在外袋上手写了纸条,嘱咐客户拆开外袋后要洗手,尽可能实现“无接触”操作。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方凡大年初九收到的第一个外卖订单)

 

然而,一个订单之后,才迎来真正的告别。

 

作为一家餐饮店主,她判断,即便疫情过去,“给养殖业带来的冲击,恐怕会导致食材成本上升。”

 

像方凡一样处在观望期的店主们,观望期主要是赔房租,一旦到了恢复期,还要亏人工和食材成本。“最乐观的商家,预估三月能开业、四五月恢复正常。” 往常,方凡的外卖店在4月到9月是销售旺季。然而,今年的餐饮旺季“已经过去了一半”。

 

“试营业”失败后,方凡将店里的设备拍了照、挂在网上出售,食材原料能退则退,员工的工资结算完毕,目前正和房东协商退租事宜。

 

02

外卖行业大洗牌

与方凡相反,同是店主的许小喵是乐观的。

 

2016年,她与几个朋友于联合创立了轻食品牌沙野,目前在全国有170多家分店,截止2月16日,开业的只有十家左右,复工率不足7%。

 

2018年至2019年,外卖轻食行业遇上了发展的风口。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美团平台上的轻食类商家同比上涨58%,轻食类订单量同比上涨98%。这一主打健康饮食、减脂塑形的外卖品类颇受年轻白领和学生的喜爱,在一线城市蓬勃发展,上海成为轻食订单量的魁首城市。在这个风口中,扎根于上海的沙野轻食迅速发展壮大,分店也从上海开到了其他城市。

 

在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些在小地方开的分店会成一场突发疫情中“幸存者。”截止到2月11日,上海的三十多家加盟店点中,只有两三家复店,反倒是小地方恢复较多。“小城市的店,很多就属于夫妻店,自己开门关门比较可控。大城市管理比较严格,而且外来务工人员返程不易,回来了也要自我隔离,所以大城市的店恢复的比较少,”她解释道。

 

很多人并没有预料到春节过后,复工将陷入窘境。

 

春节前夕,尽管许多餐饮商家纷纷闭店回家过年,沙野轻食在上海的几家老店却一直坚持到了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那天,武汉传来封城的消息,令许小喵开始紧张,但当看到大年三十当天上海几家店的数据后,她的心放下了。

 

“最后一天销售数据特别好——每个订单的实付价格高,销量也不错,所有撑到年三十的店数据都很好。我们在上海,当时也没有感觉到强烈的恐慌情绪,所以我们都预判,年后会有比较好的情况。”

 

然而,春节假期期间,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不断动摇着许小喵的乐观心态。

大年初三,一直宅在家中的许小喵发现,口罩彻底买不到了。

 

大年初六,她所住的小区不让进外卖了。这让她切实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联想到外卖店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初九,平日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上海,突然全程安静;出租车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被口罩包裹严实的司机连说话都省了。她心里有点慌了。

 

在一些论坛上,年轻餐饮主们开始谋划着寻找新的出路。

 

1月31日,沙野轻食的合伙人们一起商量对策,最终定下来的方案是:由总部做一些切实的信息统计,但不要向门店传达悲观情绪。

 

在许小喵的分析中,这次疫情中最容易动摇的是刚开业没多久、仍处于磨合状态的新店。一家外卖店从无到有,从建立到站稳脚跟需要少则一月、多则半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员工、老板、供应商、客户都处于一个流动磨合的状态,也是店主最易打退堂鼓的时期。

 

许小喵预测,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波报复性消费。尽管疫情下,订单量极速下降,但未来的报复性消费已能在订单中看到苗头——虽然总体单量少,但每个客户点的东西变多了,“以前只点一个套餐,现在还会加点一些饮品、水果、轻食粥。”

 

“可能是因为在家里闷好几天,没什么好吃的,想要多补偿自己”。

 

许小喵相信,足够了解市场行情的老店主们,都将耐心等待疫情后整体回暖的市场。“这一场疫情,确实大家都会有损失。”但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外卖行业的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

 

“我们不应该传递一种非常恐慌的情绪。真的能坚持下去的人,迟早是能拿到回报的。”许小喵说。

 

03

供应链之难

2月10日,方凡为了退掉店中价值八百余元的八盒虾,戴好口罩从家中跑到店里,准备去供货商所在的北京市顺义区的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退货。车程开到一半,才从供货商处得知,供货商作为返京人员正在家隔离,店铺、仓库目前都进不去,也没办法给她退货,只能“等风头过了再通知你”。

 

按照石门市场防控措施的要求,“返京的商户经营区域打上了封条,要求14天隔离期满、身体状况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营业。”商户返京后,也应该第一时间到相关办公室报到。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图源:顺鑫石门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公众号,2月14日《顺鑫石门市场严防严控 抗击疫情持续发力》文章)

 

至于其他的供货商,方凡说,“都还在村里封着呢,只能等他们开业了再商量退货了”。

 

许小喵和合伙人们也想过退货。但实际情况是,食品厂“账上实在没有那么多现金给我们退了。”最终放弃了退货的想法,开始等待行情复苏。

 

退货难,进货也难。

 

高峰和妻子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典型的“夫妻店式”的小餐馆,位于五道口某美食城内。现在,他们正在山东的老家安静地等待事态发展。据他所知,北京的大量美食城几乎不能开门,究竟什么时候能开业,“消息都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地通知,有的‘一周一给’。”到底什么时候能恢复营业,各美食城各不相同,“还是看疫情防控的情况”。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高峰提供的北京某公司延长旗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暂停营业时间的通知)

 

即使美食城允许营业,摆在他们面前的,首先就是食材来源的问题。

 

高峰所在的美食城,米面油菜等都由一个供货商统一供应,不允许商户自行进货。而他产品中需要的三文鱼,则由一个他合作多年的供货商提供。疫情之下,无论是美食城的供货商,还是他自己的供货商,都关了门。上游的食材供不来,他的外卖店也无法开张。

 

一般情况下,供应商是从原产地的菜农手中直接拿货,但现在由于许多地区断路、封村,产地交通严重受阻,运输业人员不足,他们已经基本不从原产地处进购新鲜的蔬菜了。

 

同样,许小喵的沙野轻食面对的主要问题也在供应链上,但其优势是在上海拥有自己的供应链。在上海宝山区,沙野轻食拥有一个占地3000平米的仓库,其中储藏设备、制冷设备、分拣设备、配送所用卡车一应俱全,日常为近250家餐厅提供食材,“日常存着价值几百万的货”。

 

拥有独立的供应链令沙野轻食的门店减少了一个开业的阻碍,但是,供应链平日里巨大的进出货规模,在突发的疫情中成了负担。这不仅关乎仓库的货物周转问题,更影响到食材的运输。“许多人没意识到,运输业其实是个人力密集型产业”。

 

在“封村”和要求外来人口隔离的背景下,平常从事分拣运输的人员无法复工,“人手不足,蔬菜在地里没人去帮忙运出来”。商家采购成为一大难题。

 

高峰显得更为悲观,他判断两个月后能否营业,对于餐饮老板就是一条“生死线”。

 

04

平台扶持政策,“不接地气”

面对备受冲击的餐饮外卖行业,两大巨头“饿了么”和“美团”相继宣布了对餐饮商家的扶持性举措。

 

1月30日,同时掌管“饿了么”和“口碑”平台的阿里本地生活对外宣布,面向商家出台“五个决定”,包括减免佣金、年费延期、提供金融贷款等措施;2月2日,美团也相继发布了“七项商户帮扶举措”,内容大致相似。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互联网外卖平台等发布的餐饮商家帮扶政策)

 

上述政策对于商户价值有多大?

 

面对这些扶持政策,即使是许小喵这样的乐观派也认为,“没有感受到很大益处”。

 

以“减免佣金”为例,美团只面向武汉地区商户,而阿里只针对全国的“口碑商家”,而非“饿了么”平台上的商家。然而,绝大多数小微外卖商家都注册在“饿了么”,二者并不共通。

 

据许小喵介绍,“饿了么”和“口碑”的关系相当于“美团”和“大众点评”,同属阿里旗下。“口碑”提供的主要服务线下加盟商家,而绝大多数小微外卖店都没有加入。

 

而“年费延期”类政策则是针对两大平台在外卖之外的增值类服务,如阿里旗下口碑商家的“旺铺”,美团的“商户通”等。对于最基础的抽成类佣金,两大平台在湖北以外地区并没有减免。

 

2月17日,美团宣布,在此前的“七项商户帮扶措施”基础上,针对到店餐饮商户及本地生活服务商户的佣金减免措施由武汉地区升级到全国范围。然而,这依旧与对于无堂食、无到店的纯外卖商家没有关系。

 

“我们在意的是,平台什么时候给出针对外卖业务的扶持,但又有多少商家能撑到那个时候呢?”被迫提前离场的方凡一语道破。

 

就在新措施宣布的第二天,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1987家企业联合发出(渝餐商发〔2020〕18号)公函,呼吁美团点评、饿了么等平台公司减免佣金。到店餐厅的诉求可不是减免一个月的佣金那么简单:

 

一是免除重庆市工商联评出的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外卖佣金3个月(2月1日-4月30日),5-7月佣金减半收取;其他企业免除外卖佣金4个月(2月1日-5月31日),6-9月减半收取佣金。所有企业到店交易类佣金减半收取3个月(2月1日-4月30日)。

 

二是全年佣金给予一定优惠,按照90%收取。

 

而自1月30日阿里本地生活对外发布“五个决定”后,截止2月19日,未见饿了么和口碑相关政策更新的公告。

 

05

“歇业保护”

通过许小喵,我们看到了美团外卖在商家端内部发布的“商家返程激励活动”公告。

 

美团将这一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效期十天的推广券,即订单数量等标准后可以获得,用于抵扣购买“为你优选”等推广栏的费用;二是每单补贴奖金,“冲单”达到一定目标的商家,则会在每新增一单中获得一定的补贴。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美团外卖商家端显示的“商家返程激励活动”页面)
 

有效期十天的推广券明显不能攒到疫情过后再用,在开业商家本就寥寥无几的情况下,是否被推广区别并不大。“推广券其实是为了充值平台的推广费,但其实我们很多商家不愿意去推广。能达到那些要求的店就不是很多,再加上推广的费用,成本就更高了,没有必要,” 许小喵解释说。

 

将激励措施定为推广券,与美团自2019年起将广告定位为主要新增营收渠道不无关系。互联网大数据平台Trustdata在2019年8月公开的外卖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在全国外卖市场中占据65.1%的份额,饿了么与饿了么星选共占32.8%。在市场占有率上已经与身后对手拉开一定距离的背景下,2019年8月,公司高层对外表示,美团将努力提高购买美团广告的活跃商家数量。

 

广告即为推广,在拓宽广告收入来源上,美团将目标瞄准在了外卖商家身上。美团点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业务收入构成中,外卖占比56.7%。美团点评CEO王兴说,“很多小商户还没有在美团平台投放很多广告,因为他们可能在其他平台通过竞价方式消耗了一部分预算,随着他们意识到在美团打广告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价格更低,并且有搜索需求的用户数量更多等优势,公司将更多满足他们的营销需求,公司将继续拓展广告业务”。

 

推广的回报率究竟高不高,方凡也说不清楚。为了经营位于小区底商的韩式快餐店,她每个月在美团上花的推广费大概要四五千元,她的评价是,“推广费就是门玄学”。

 

“美团对于推广的效果不透明,商家看不到哪些是推广拉来的。旺季的时候客流大基数大,花钱做推广,总有人进店消费;在淡季,花钱也没用,而现在的情况比淡季还要糟糕。”

 

对于每单补贴奖金的政策,已经有几个店铺复店的许小喵同样认为对于小商家不太适用,“我跟一些同行了解过情况,我们的订单量还算中等偏上的,也就一天几十单的样子。我看过平台的冲单目标,觉得能达到单量奖励的店应该不太多。”

 

对于冲单的奖金,美团也根据外卖商家的品类划分出了三六九等。例如,对于“非品质、非SD”的商家,每新增一单会获得1元奖金,每日100元封顶;对于“品质/SD商家”满足一项,每单可以获得1.2元奖金,每日110元封顶。许小喵介绍道,“SD商家”指的是战略独家商家,即外卖店只登陆美团平台而不登陆饿了么;而“品质商家”好像是美团后台自己根据一定数据划分的,具体的标准,她也不太清楚。

 

时差财经通过查询发现,从搜索引擎上很难查询到美团“品质商家”的标准。商家究竟被划分为什么类别,需要商家对应的业务经理才能查询到。业务经理就像小说网站中对接写手的网站编辑,掌管着美团平台花样百出的活动和分类的落实,由于美团的活动太多,沙野的哪些店算是哪个类别的,许小喵自己也搞不太明白。

 “排名保护”又被称为“歇业保护”,保护期间,商家的月订单量、各产品销量、商家评分和店铺排名保持不变。一般情况下,这些数据会以一个月为周期每天更新,而保护服务的意义,在于避免商家在停业期间没有订单,导致各项数据及排名迅速下跌,客户看到的店铺销量过少,从而减少客流。

 

春节期间,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在每个商家拥有的每年30天保护期之外,额外赠送了春节假期期间的保护期,后来又由于疫情一度延长至2月16日。饿了么最新的公告表示,歇业保护期已经从2月16日再次后延到2月23日为止。

 

方凡看得出来,外卖平台正在努力让商家回来开业。因为只有商家卖东西、买推广,平台才能从订单中抽成、拿推广收入,才能覆盖掉雇佣骑手的费用。可是,商家开业也有成本,工资、食材、水电都要投入,在现在单量稀少的情况下,没什么店家愿意开业。

 

这似乎是个死结。

 

06

无法拯救菜价的小微贷款

美团和阿里另一个给出的重大支持,是面向商户的优惠利率小微贷款。美团宣布,将携手各大银行提供不少于100亿的优惠贷款;阿里也宣布将加大商家贷款力度,只是具体数额并未在公告中写明。

 

美团提供给商家的贷款并非新鲜事物。在美团外卖商家端,一直都有“美团生意贷”的入口。这是一个专门提供给美团外卖商家的融资渠道,在产品介绍页面,写着“授信额度为月流水1-3倍”“日利率最低0.03%”,即合年利率10%左右。

 

对比市场上的类似产品,京东“金条”在产品宣传页面写着“日利率低至0.025%”,支付宝的“借呗”则不在宣传页面写明利率,时差财经验证私人信息后,给出的日利率也是0.03%。许小喵觉得美团生意贷不算便宜,也从不鼓励自己的门店去申请。

 

因为,最近蔬菜价涨势生猛。

 

一月底,供应商告诉她,菠菜的成本价已经高达12元一斤。时差财经查询网络资料显示,2020年1月28日,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菠菜价格高达13元一斤。而三个月前,2019年10月28日,上海江桥市场的菠菜一斤仅售2.35元。

 

与鲜菜相比,猪肉价格看似涨幅不高,背后却实则是自2019年6月开始的一波猪肉价格疯狂上涨所带来的价格高位。

 

方凡和供货商的聊天记录显示,2019年6月14日,供货商给她的小五花肉价格为13.5一斤,此后一直上涨,至10月28日已经飙升至32元一斤;1月6日,供货商最后一次向她通报时,小五花肉仍然位居30元一斤的高价。

 

许小喵告诉时差财经,“消费肯定会恢复,但是不会是暴涨式的。后期的生意虽然会有好转,但不可能两三倍地膨胀起来。现在物价高、通货膨胀率高,你这个时候背这么重的贷款去经营,也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填上这个窟窿,所以我觉得,这些贷款对于大多数小商家都不适用。”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超过1000万家餐饮业企业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5%。整个餐饮行业里,能如西贝那样短短几天融资数亿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小商家缺少融资经验和人脉,个体工商户更没有更多的项目进行周转。在许小喵眼中,小商家抗风险能力本就差,贷款又会给它们加上源自债务的心理压力,“这对于营业和创业都没有很大帮助。”

 

与从未尝试贷款融资的许小喵不同,方凡尝试过通过贷款金融渠道来维持自己的快餐店。但对于当下平台提供的这些贷款,她同样持消极态度。在餐饮业普遍受重创的背景下,不管利率高低,餐饮店此时借贷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所有的风险只有老板一个人扛。“网贷到期不还,你的征信就一塌糊涂;生意做黄了,跳楼的只有老板。”

如今,方凡已决定彻底退出餐饮业。虽然店面已经关了,但账上剩余的三四万元贷款、赊欠,宣告着此事尚未了结。

 

“有人说西贝那样的头部餐饮业很难,因为人工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小微餐饮店反而好过一些,扛一扛就过去了,您对这个观点怎么看呢?”

面对提问,方凡苦笑了两声道,“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小微餐饮店之前一直在扛。”

 

07

疫情是不是不可抗力?

从春节决心停业到现在, 除了退货,方凡还在忙着处理退租的问题。

 

2017年,她和房东签署了五年的租赁合同,年租金二十余万,原先是半年一付,去年改成了一年一付。疫情爆发后,商户群里充满着希望房东减免租金的声音,她也主动向房东争取。房东答应她减租20天,但只能等到下次付房租时抵扣,不能转换为现金退到付款的卡上,“几乎没有意义,因为活不到下次付房租”。

方凡向房东协商解约,双方提出的方案彼此都不能认可。如果解约,房东就需要另找新商家进行出租,且要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由于店铺需要时间装修,新合同中会有一段免租期。对于房东而言,这意味着在与方凡解约和找到下一个商家之间的空窗期和找到新商家后的免租期里,房东都不会拥有租金收入。

 

疫情之下,餐饮业遭遇寒冬,谁也说不好生产和消费何时能恢复。已经入行的餐饮主普遍观望,潜在的新商家更是难找,因此,房东明显不愿意方凡此时解约。

 

房东提出的条件是,如果要解约,必须按照合同条款赔偿剩余租金的20%作为解约金,约为十万元。

 

尽管违约条款适用于双方,但在方凡看来,重重亏损和负债已让这个数字变成一个她不能承担的结果。

 

她咨询了律师,目前正试图通过不可抗力因素主张解约,“第一,我没有员工;第二,我就算开业也没有订单、没有收入。现在属于瘟疫,不是什么经济下滑、经营不善。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解决,总之就是不可抗。”

 

1月3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表示,在国际贸易领域,由于疫情使货物、物流等方面遭受严重影响,委员会可以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以在发生法律纠纷时帮助外贸相关企业减免损失。

 

2020,越来越多外卖店关停

(1月3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官网,外贸企业可申请不可抗力证明)

 

这一消息增强了方凡主张不可抗力因素解约的信心。她起草了律师函,并提出了一个由自己出两个月房租作为补偿随后进行解约的补充方案,“如果他不愿意的话,我就只好诉诸法律途径了。”

 

目前,方凡仍在和房东就解约事宜进行磋商。

 

08

小心翼翼等待春天

 

2月16日,当初许小喵和创始人们商量出的一系列支持门店熬过疫情的措施,目前正在稳步推行。

 

许小喵介绍,总部已经给各个恢复开业了的门店配发了三四百个一次性口罩下去,再有门店愿意开业,他们也会相应由总部配发口罩。“现在主要还是消耗之前店里已有的口罩,希望存货能再撑一到两个月”。此外,“我们现在强制要求员工上班前和下班后测体温,外卖小哥拿餐的时候,也会给他们测一下,然后写在外卖平台发的安心卡上。”

 

在运营上,沙野轻食目前的目标是低能耗保住已有的业务。

 

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他们调整了菜品、下架部分缺少主料供应的产品。对于仍然保留的菜品,他们对菜品的构成也进行了调整——鲜果改用黄桃罐头、或由门店自行在周边市场零散采购一些常见的水果;对于轻食沙拉中使用最多的新鲜蔬菜,他们把把菠菜、生菜尽可能多得用玉米和青豆来替换。

 

对于客户会不会对这种调整有所不满,许小喵也比较有信心,“其实不管客户是吃玉米还是吃秋葵,只要觉得满足自己在生鲜蔬菜方面的需求,就会比较满意。”

 

在菜单调整之外,门店的营业时间也从一天12个小时缩减到6小时,每个门店从需要4位员工压缩至用一到两名员工进行运营。

 

多出来的人力,沙野轻食选择了与上海及周边的其他店铺合作,对员工进行灵活调度,员工工资由实际用工者承担,“比如你想开店,但是你的员工现在回不来,那么我可以派人过去”。

 

在疫情带来的优胜劣汰的进程里,许小喵和创始人们也在试着抓住机会,拓展“预包装食品”等新业务。

 

为了支持更多的门店恢复开业、熬过疫情,他们定期向各门店同步其他门店的开业情况,他们在内部也划分出了一笔资金,作为门店开业的奖金, “让店主明白,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现在,沙野轻食的各个门店已经在积极准备重新开业。

尽管初春已至,而中国小微餐饮老板们陷入焦虑和不得不“冬眠”的境地之中,他们等待的春天何时来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sd_W1Y2NT-5dKZ-U77Bdg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2月17日,一则《泸州市江阳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申请表》在网上流传。在这张表上,某企业的复工申请表,被密密麻麻地盖上了来自环保、应急管理、卫健等多部门及区政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等8个鲜红的公章。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当地企业复工难的疑问。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图片来源:微博

今日(2月17日)下午,记者从泸州市方面获悉,泸州市江阳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刚刚发布了《关于中七建工集团华贸有限公司复工的情况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该事进行了回应。

《说明》称,2月10日,泸州市江阳区存在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面对严峻的形势,江阳区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强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工作。2月11日下午,联合工作组主动到承建江阳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的中七建工集团华贸有限公司,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和复工相关工作。12日,该公司按照联合工作组指导意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后,于当日下午5时许提出复工申请。13日,联合工作组通过全程代办的方式对该公司复工完成了审签备案。该公司于当日组织复工。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说明》最后还称:“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我区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并努力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服务。”而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后,当地企业复工程序或得以进一步简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泸州上述案例并不是中小企业的全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了5家小微企业开工一周情况,发现有些老板卖房卖车试图维持公司生存,有些老板在“欢迎”员工离职,有些老板正苦恼于现金流。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现金流压力:尽量做到不裁员、不倒闭

 

张福州,厦门懂你意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懂你意思)CEO,尽管公司尚没有复工,他仍然以正常工作状态来调整作息。春节放假至今,公司已有31天没有正常上班。

 

“如果后续持续不行的话,我们会考虑和员工协商薪资问题,尽量做到不裁员、不倒闭,坚持到疫情结束吧。”张福州对记者说。

 

厦门懂你意思主营短视频广告营销与制作,张福州表示,短视频制作需要线下人员配合,可是“复工条件比较苛刻,员工有些也回不来,演员很多也不敢出门”。

 

根据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官网2月6日发布的《思明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出第4号通告》,企业复工须符合以下条件:

1.已经设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企业防控工作组织机构。

2.已经制订企业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企业员工名单、节后返厦员工名单及员工返厦前后的信息登记台账完整。

4.设有相对独立的隔离场所。

5.储备必需的防控物资和员工防护用品。

 

张福州告诉记者,中小企业基本上很难完全满足(复工条件),物资基本也买不到。另外一方面,张福州表示,“员工的复工意愿并不大,一方面大家对疫情比较恐惧,另一方面根据规定复不复工都会有工资。疫情期间,企业业务很难正常进行,如果大家共同抵御疫情,不强制发薪的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这样企业也会好过一点。”

 

在云办公成为普遍的复工方式的同时,张福州也曾尝试过,但几天之后就放弃了,“影视行业不比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他必须要线下人员合作进行实际拍摄”。

 

在正常复工之前,张福州每天都显得很焦虑,房租和员工工资是主要的支出,张福州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很多公司一年赚的估计只等于一两个月的开支,假设收入100万,支出80万/年,利润20万/年,在收入为零的情况下,支出每个月7万。如果是一年前的我们,这样搞,基本没有抵抗力,现在很多企业也是这个状态,基本现金流都不会太充足。”

 

在此之前的2月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信贷规模不下降、融资成本降低、延期缴纳税款等十五条政策。

 

但张福州不会考虑贷款,“老板也是人,背后也有家庭,持续的亏损,有谁还愿意去借贷继续亏下去呢?

 

劳资关系紧张:老板“欢迎”员工离职

 

“欢迎离职哦”。

 

在厦门某公司任职约一年半的文斌,没有想到她询问减薪方案时得到了老板这样一句回复。

 

2月1日,文斌所在的公司发布了《某公司2020上半年应急方案》,其中有关“节流”措施中称:“公司高层已经达成不领薪水或是领取50%薪水的共识,中层和基层员工我们将与各位商议决定,各位有相关想法可以私信我,与我商量。”

 

文斌在公司的职位是“总筹”,主要是对接学校,统筹学校研学项目从方案到落地执行的一系列工作。2月12日,文斌通过微信私聊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表达“理解公司困难”的同时也问及:“如果减薪的话,以2月份为例,公司这边是否有计划按照原工资的多少比例发放呀?”

 

根据文斌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提供的截图,总经理回复称:“欢迎离职哦,公司这时候需要的是那些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能拿生活费,跟公司共度难关的人,如果要看能拿到多少才决定做不做的,最好就自己提辞职吧,公司要有营收还要好多个月呢。”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图片来源:受访者文斌提供

 

文斌向记者表示,她不理解总经理为什么要这样回复,之前公司有提及要共渡难关,她只不过是想有一个具体的说法。感到气愤的文斌拉黑了对方微信并退出了工作群,随后将该截图发至朋友圈。

 

而当天公司总经理于工作群内称:“文斌严重违反该管理制度,现在做开除处理。”

 

据文斌表示,该管理制度指的即是《某公司2020上半年应急方案》里的“请大家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不私下议论、传递不利于公司发展的信息,如发现有人私下鼓动、制造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将以开除处理!”目前,文斌尚未接到人事及财务的有关通知与联系。

 

“我跟员工表示的是,公司很困难,我需要有人能够跟我一起承担。”文斌所在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我只不过是作为一个老板把弱点告诉她,现在公司很困难,如果你想走的话,那你可以走。你说你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很脆弱的时候,跟员工私下讲的一段话,在人性里面是不是正常的表达状态?但是她转头10分钟就把这封信(应急方案及聊天截图)发到朋友圈里面去。”

 

在该公司总经理看来,文斌的行为不利于公司发展,作出开除通告是基于公示的条款做的公司内部处理,并且咨询过律师,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我也没有发正式的文件给她(文斌)呀,说不定我也不解雇她。”该公司总经理称,“在2月1日,我给员工发了全额的工资,我44个员工,目前没有裁过任何一个。我个人为公司投入几百万,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当我几百万的资金投进去,而公司要倒掉,如果一个员工还是一点点都不能为你着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把自己真正能够拿到口袋的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该公司总经理向记者介绍,预计公司业务恢复要到10月份秋季,目前拟将办公面积缩减一半并筹划员工减薪,预计一个月的开支为40万元左右,则8个月为320万元。他同时已向有关政府部门反馈情况,并希望通过2019年的营收流水等能证明公司运营良好的材料来获取银行贷款,且正通过出售个人股权的方式来寻求资本介入。

 

当一位老板不苦吗?你可能一个月损失的是几千块的工资,我损失的是几百万啊。”这位总经理说。

 

复工审批难通过:员工在家打游戏

 

“最大的障碍就是审批,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通常来讲你不具备,或者说你不能完美的具备,然后就复不了工。最难达到的是,要求员工一人住一个房间,单独的房间。”位于东莞市东坑镇松源创新科技城的一位小微企业主张永成说。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张永成告诉记者,类似情况,在其所在的科技城内并不止他一家企业,“据我所知,我们园区几十家企业就只有一家(复工),是给华为做供应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个辖区之内需要审批那么多家企业,人手不够。”

 

张永成的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做一些电子产品的配件。目前,九成员工已经返回东莞,但由于报备并未通过,所以也未上班,目前的现状是“员工在家打游戏”。

 

但公司目前每个月需要支付约4万元租金,工资支出大概是在20万至30万元。然而“订单缩减了三分之一,交不了货,客户失去耐心,特别是韩国、欧美客户逐渐失去耐心,并且要求取消订单。如果你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就会转向其他人,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担忧和困难。”

 

张永成表示:“我要承担我自己的风险,这个风险非常大,但我可以承担,只要能够复工,看好我现有的客户,客户不跑,今年的收益受到影响就较小,那么我想(我们)是能够生存的。但是如果一直不复工,那么我们就会关掉。”

 

他建议由老板自己把控复工状况,“由企业主来承担各自员工出现事故的赔偿责任,企业主会去掌控复工到底是复多少人,比如说我60个人,我是不是可以去3个人、5个人或6个人。我去(复工)的这几个人那么肯定是百分之百已经隔离过的,百分之百安全的,因为如果有一个发生(新冠肺炎)我要赔钱,那么我肯定会选择把这些人照顾好。”

 

缺乏工人:现在基本上都出不来

 

“深圳这边员工是41个人,因为我自己是湖北人,所以我公司这边有28个人是我们湖北老家的。还有一些是河南的,现在基本上都出不来了,我初一回到深圳的,目前9个人在深圳这边。”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园的一位小微企业主王月告诉记者。

 

目前,王月的企业已经获准开工,但紧缺工人,这成了制约王月的企业复工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的生产是瘫痪状态,因为(年前放假)走之前机器都拆机了,要保养。然后现在动都动不了。我是10日交的材料, 2月15日安监部门过来检查,检查完了后写了一些材料,说是16日可以开工。现在的状态是只能发库存,我们(库存的)型号很多,但整个分开摊开了以后,单个产品的库存可能就不是很多。”

 

王月向记者表示,目前的主要支出是房租和工资的支出。“困难主要是,订单很多,但是复工的话人数达不到,也没办法生产。另外一个是房租,我们基本都是和二手房东(签合同),房租一分都没少,一个月的房租支出大概是12万左右。工资这块,没有来上班的基本都是全部发基本工资,总计要20多万。”

 

而无法复工,导致王月的企业没有流水入账,“我现在开不了工,然后原材料放在那里,供应商(货款)又都是月结的,(供应商)到了时间都要收钱的啊,过年的时候也放了15天的假,我们做生意的一般都不喜欢过年,过年放假了基本都是没有任何流水(入账)的。现在过完年以后,又搞了20多天这样的情况,总共有40天没有流水进账。

 

“我没有那么多现金支撑,我算了下目前的状态能撑到4月份,如果还开不了工没有流水进账,我可能就要卖房、卖车了。我现在所有的现金就只能撑到那个时候了。”王月说。

 

一页申请书盖了八个公章,小微企业复工难?真相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王月向记者表示,他也会着手准备在人才市场上招工人,但对能否招得到工人,目前心里是没底的。

 

我要把公司撑下去,做了十来年了,我不可能让它倒闭了。好多(员工)都是家里面带出来的亲戚朋友,我也要对他们有个交代。”王月说。

 

上下游债务之困:客户也是一层压一层

 

“如果客户再不回款的话,我们也只能拖供应商的款了。”

 

赵振国是华南地区一家主营锂离子二次电池新能源中小企业的高管,这家公司的现金流已颇为紧张。

 

接受记者采访时,赵振国表示,特别是下级市场流动性相对差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会出现拖欠的情况,“客户也是一层压一层”。

 

“我们的现金流一直都很紧张,整个周期的运行就是靠客户的回款。”赵振国解释称,“正常情况下公司客户每个月都会回一点款,但现在的情况下无法预计,因为现金会优先留给供货的企业,如果仍有剩余的话,或许会视情况回款,若资金周转不过来 ,那只能拖着 。”

 

赵振国所在的公司目前还没有全部复工,只有少数员工到岗,进行订单查询、防疫工作及应付短期交付的订单等。“我们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处于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因为物流流通困难的原因,原材料无法正常运转;另外一方面,我们处于湖北、广东等地的客户公司,亦面临着同样的防疫压力,产能也难以启动起来。”赵振国告诉记者。

 

对于因订单交付逾期而造成的违约问题,赵振国称:“我们销售人员沟通还是比较到位,目前还没有这些问题,另外目前复工客户的需求和时间,与我们复工的规模和时间能够对应。但有些客户的国外订单会出现被转走的情况,这会一步一步反馈到企业中来。”

 

“假设说,3月份前生产能够恢复的话,对于企业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可能会有个小幅度的反弹,但是今年想做得比去年好,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基本上第一季度就已经亏损掉了。”赵振国说。

 

“预计上半年会很难,在客户没有回款、没有外部资金的情况下,目前的资金可能就坚持两三个月。但是我们的花销比较小,工资与医社保也就几十万。且因为公司运营比较保守,目前在银行尚没有一笔贷款,所以相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中小企业,我们算是比较健康的。” 赵振国表示,“我们几个高管刷一下信用卡,可能也就渡过这个难关了。”

 

虽然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相关扶持政策,赵振国仍然持保守态度,“其实去年就有很多银行与中介上门想贷款给我们,但我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会贷款的。”

 

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赵振国说:“最坏的情况,会开展自保的一些措施,例如将精力放在一些政府的项目方面去,这是我们公司的优势,因为我们也属于国家高新企业,也有一些专利。就算申请一个项目只有几十万,对于大企业来说杯水车薪,但是对我们来说,就足够去续命了。

 

而对疫情过后的行业变化,赵振国有着自己的判断,“疫情本身是一面照妖镜。如果一个企业本身的体质就差,又没有做下去的意愿,就会倒掉。后面客户的订单相对来说会比较集中,届时坚持下去的企业也可能有更好地发展。

 

版权: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记者 孙嘉夏 朱万平 赵李南(实习) 编辑 李净翰 杜恒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IbpHy7WiaciuDTevlTmgA

这不是保大保小的事

这不是保大保小的事

一位湖北潜江的朋友和兽爷说,最近他们全家每天吃完饭,都喜欢坐在门口。别人是看星星看月亮,他们是一家人盯着太阳看。

他是小龙虾养殖户,有200亩虾塘。如今,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赶紧结束,其次就是气温不要再上升了。

天一热,虾塘里的小龙虾就会增加活动量。动得多,就吃得多。

往常,他们都期盼温度更高一点,到了四月,小龙虾的旺季就开始了。湖北小龙虾产量占了全国一半,潜江则是重要的产区,那时,全国销售商都会涌上门来。

在湖北严峻的大环境中,潜江是最特别的县级市。潜江书记冒险,早武汉6天封城,并第一时间终止所有娱乐活动、出台严格的禁足命令。当时反对声音极大,但如今,除了神农架林区外,潜江是全省确诊病例最少的城市,截止今天,只有94例。

但如今,疫情正以其他方式影响着这个城市。

武汉最大两个农贸市场白沙洲和四季美基本停了。虾饲料运不进潜江来,养殖户塘里的小龙虾在饿肚子,但他们都不能去看一眼。

他说如果再过一个月,还是这种情况,小龙虾就会饿死在虾塘里。养殖户基本都要宣告破产了。潜江养殖、收购、美食、深加工产业链上的15万工人,也都面临失业了。

疫情当前,小龙虾的事也被放在一边了。兽爷的那位朋友说,坐在门口看了十天太阳了,得到最大的关心就是,社区的防疫人员和他说:

不要坐在门口。

1

此前,不少人拿非典来推算此次疫情影响。

有关部门说不一样的。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基本面确实不一样。2003年,中国刚刚走出通缩,经济正在爬坡。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向中高速的转换区间。

下山的时候,最怕有人推你一把。

2003年5月,席卷中国的非典疫情,终于过了顶峰。那个月,中国的客运量同比下降了四成。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也遭受重创,茅台股价一条大阴线,拉到20.71元的历史最低点。

疫情稳定后,人们回归现实世界。央视派了五路人马去重灾区调研非典对经济的影响。

重灾区广州售楼处人满为患。珠江帝景销售说,五一期间每个人的吃饭时间只有5分钟。

销售没讲的是,非典让广州房价跌至谷底,均价同比下降了5%。

最惨的还是香港。董建华上任后大建公屋,想让普通人都买得起房子。香港楼市果然暴跌,到2003年,房价较97年跌去七成,10万套房子成负资产。

SARS那年,香港有320个中产烧炭自杀。董建华因而黯然下台。

2003年受非典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当时占GDP四成左右。如今这一份额已达到54%。

现在,单单一个春节,电影票房就损失了70亿,零售餐饮和旅游服务各损失了5000亿。

西贝老板贾国龙的求救大家都看到了,账上的现金加上贷款最多也只能再发3个月工资了。这种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平时银行都是踏破门槛求着贷款的,现在也站出来求援了。

今典老板张宝全说,70万平米的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大年初一那天就退了1400多间房。以前同期每天收入都在400万左右,现在一天的收入只有10万元,缩水了98%。

三亚这种严重依赖春节的旅游度假地,不仅仅是酒店遭受重创,后面的餐饮娱乐一条产业链,一年的收成,几乎都没了。

其他产业的统计数据,只是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链家官网上,武汉二手房的成交数据停止在了1月15日,这可是一个年成交30万套的市场。

任泽平忧心忡忡地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

作为一名地产公司的员工,他隐晦地说,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应予以所得税抵扣;对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给予信贷支持。

2

兽爷的好友包叔说,救企业不是生孩子,一定不能问:

保大还是保小。

前天是很多企业发工资的日子,企业主们收到的账户变动短信后面,还是那熟悉的四个字:

社保代扣。

钱还是被准时划走了。说好的社保缓缴政策,似乎很多地方没有执行。

中小微企业,是最难的。

贾国龙公开哭诉一周后,西贝已经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已经到账,利息比基准利率低了一些。西贝的合作伙伴也预付5000万元,买了西贝的餐券以表支持。

路透社报道,300多家公司正在申请银行贷款,总额至少为574亿元。

小米正在寻求50亿贷款,以生产和销售包括口罩和温度计等医疗设备;美团点评希望获得40亿,用于为武汉提供免费食品和医疗服务;滴滴寻求5000万贷款……

但真正出现大问题的,不是这些大公司。

梅花天使的吴世春跟兽爷说,如果疫情3月底初步结束,20-30%的初创公司会受到严重影响,10%的公司要破产清算;如果6月底结束,50%受到严重影响,30%要破产清算。

他说,那些需要线下交付、资金储备不到3个月、固定成本高的创投公司:

基本可以考虑进入休克模式了。

我们这五年来创新创业,大浪淘沙艰难留存下的成果,还没来得及巩固,就又双叒叕遇到了大问题。

企业和企业,个人和个人之间,发生了很多互帮互救的故事。因为担心租客熬不过这轮疫情,不少房东直接给租客免了半个月房租。

不免不行。月薪3800的兽爷,煎饼摊已经十几天没推出门了,因为上游的薄脆和油条产业歇菜了。

看有网友说,他们公司群内春节后第一次通知因疫情延长放假时,一片欢腾。

然后每隔几天,老板就说一次要延长几天假期,气氛就诡异起来。

现在,每次只要老板吩咐新的工作,大家就很高兴,赶紧去干活。他们不怕干活,怕的是老板哪天突然说,大家不用来了,公司黄了。

以前,觉得国泰民安就是一个成语。现在,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你我都在这场灾难里。

3

曾经两次给领导写过信的连续创业者吴海,第三封信是公开信——《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他把自己的帐目完全摊开,然后开炮了。吴海炮轰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发布了15年的《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2006年,国务院规定娱乐场所应当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两年后,公安部又发布了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细化了安保要求:

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保安人员不少于2名保安;每增加200平方米,相应增加1名保安。

吴海算了一下,自己100家KTV门店加起来,安保费用一年要花2000多万,占到了企业总成本的4%。

十五年来,这个规定一直高悬在KTV老板们的头顶。稍微查一下就能发现,很多KTV因为配备的保安不够,遭受过处罚。

前几年,就有老板在百度提问,最近治安大队要求必须要跟一个保安公司签合同,而且要求200平一个保安人员,如果做不到就是违法的必须停业整顿:

算下来需要10个多保安,我们的服务人员才一共11个人啊。

如今,这个问题终于被吴海摆到了有关部门面前。他反问:

KTV里面的朋友聚会喝酒唱歌,和餐厅里吃饭唱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过时的规定不改?

毫无疑问,疫情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但也是一个解决系统性问题的好机会。

很多推动不下去的改革,可以借此再向前推进一大步。

黄奇帆最新的建议是——取消住房公积金,这样可以给企业降低12%的成本。

他说,住房公积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从新加坡学来的,现在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

这些天关于口罩的两个新闻,让我觉得,我们的改革还有巨大的空间。

第一个新闻是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的,防疫物资最大的产地之一仙桃,在2月4日发文件圈定了28家一次性口罩生产企业,其他的企业,则要停工停产。口罩生产商一片哀嚎。

荒谬的是,一些企业被叫停的原因是:

虽拥有出口资质,但不符合出口转内销相关规定要求。

这很像你包叔,有一次他都快饿死了,还不吃我的煎饼,嫌弃里面的鸡蛋是进口的。

第二个新闻,是湖北洪湖市华康药房因为哄抬口罩物价,被罚款4万多元,通报中说原因是:

进价0.6元/个,售价1元/个,差价高过文件规定的15%标准。

这十几天里,我买到最便宜的口罩是朋友圈微商推的,5.8元一个。

机械的过度执法,不仅会影响防疫工作,且会在企业家心里留下永久创伤。

医生都说人的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最强武器。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经济是对抗各种灾难的最强武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WcGamkH9TnQaxeYndd_Hw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实际上,我就是个做KTV的没有文化的土鳖小老板。

我觉得各地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没有太大的蛋用,反正根据这个政策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尝试根据自己企业情况指出了问题,也提了些建议,供参考!

 

免责申明:

 

也许我理解不对,我不懂高深理论,我就懂没钱就发不了工资员工就会失业,员工都失业国家经济就完了,经济完了老百姓就没法过幸福生活,就没法完成中国梦了,所以,这次国家决定帮助解决就业人数最多的中小微企业。

 

虽然我是区里的政协委员,但是和其他委员比起来我的政治觉悟还不够高,理论水平也不行,说错了请组织多担待。

正文:

 

现在企业面临的市场问题实际上是个信心问题,只要疫情能解决,时间可以修复一切信心问题。

 

所以,政府不用操心市场信心问题,你们的工作是争取帮我们活到那一天。

 

一.按现在的政策,我们能活两个月

 

能活到哪一天是个简单的数学题:

 

你每个月不开业的开销是多少?

你手上还有多少钱?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这是12月财务固定支出数字(不含研发支出),估计费用组成和其他线下中小微企业差不多

 

我们账上还有1200万左右。

 我们能活的时间:

=1200万➗5,515,411.07

=2.176月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我们不营业没收入能撑两个月

也就是说4月份我们会死翘翘,除非投资人接着投钱。

 

如果死掉的话失业的不只是公司200多号人的问题,因为我算的只是直营店和总部。

 

“魅KTV”实际有100家店,50多家营业,剩下在筹建阶段,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中高端KTV品牌。

 

如果我们破产,实际失业的人数有1500人左右,总的投资损失约4亿元。

 

更麻烦的是,我们的加盟商大部分是做酒店加盟的,而酒店这次受得损失已经很大了,我们要是破产的话也可能会引起他们做得酒店也破产的连锁反应。

 

(说明一下:不要提到KTV就皱眉头,我做的“魅KTV”是纯绿色、量贩式、没有小姐、不是夜总会!是高科技的、消费升级的、鼓励唱红歌的文化产业,看着像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都集一身的企业)

 

二、为什么现在出台的政策对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基本没什么蛋用?

 

比较简单,企业现在首要任务是活到市场恢复的那一天,要活得久无非是开源节流,解决现金流问题。

 

先说开源自救:

 

开源无非是两条路:自己种粮填肚子,或者,借粮填肚子。

 

种粮填肚子

 

Ktv和影院、健身房一样属于人口密集的地方,政府强制关停。

 

地方政府鼓励线上开展业务

呵呵,哭穷的西贝还能做个外卖,做KTV的连外卖都做不了

西贝是生意不好不开门,我是政府干脆不让开门(说白了,让开门我也不想开,怕不安全)。

 

所以,种粮填肚子不可能。

 

借粮填肚子

 

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里还真有一大堆银行贷款的政策。

 

我想请问一下,没有固定资产抵押,不让开业所以没有营业现金流抵押,有哪个中小微企业贷到款?

 

银行不愿意贷款,政府又让银行贷款,那这个款最后贷给了谁?

 

最终,我估计贷给两类人:

一类是有固定资产但是风险较大以前贷不到款的企业;

另外一类就是以前贷过款还还不上的企业,美其名曰叫做不抽贷。

 

总之,这两类跟我们都没关系

 

但是,给这两类企业贷款的结果就是饮鸩止渴,企业该死的还是死掉,未来大批坏账。

 

所以,银行贷款就别扯风险大的中小微企业了,还是贷给能够拉动内需暂时有困难的大企业吧。

 

所以,中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属于扯淡

愿意给我贷款的银行请出来走两步?借粮填肚子不可能!

 

再说节流

 

开源不可能,就节流自救吧

 

按照官僚的惯用说法,抓问题的牛鼻子,抓主要矛盾,那就先从大往小分析

 

1)第一大项是人工,占了62%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62%!解决人力成本问题起的作用最大。

 

各地社保官僚给的救市政策:

  1. 工资可以协商

  2. 社保这些可以缓交;

 

解读:

  1. 给员工的工资可以协商,即:共渡难关,企业和员工都遭受损失;

  2. 给社保的可以缓交,即:工资可以少拿,但是企业和员工给社保交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但可以缓交。

 

举例:

 

假设你税前工资是8000

企业和你一起要交给国家4000社保和公积金,

(这4000企业出大头,做为员工的你出小头,你的部分是企业从你工资里代扣的,你不知道而已)

 

现在公司停业,协商给你发2000工资,做为员工的你一想企业要死了、我不用上班还发给我2000,也算仁义,接受了吧!

 

但是社保还是要交4000!没少一分钱,企业和你都要出!

 

不过呢,社保局给了给缓交!可以晚几个月再交。社保局,你好慷慨啊!

 

这个政策可谓是罕见的铁公鸡了!

 

请问企业和员工交的社保、养老、失业是干什么用的?

 

别给我讲大道理,我不懂,我就知道着大火了先救火!这个钱是应急用的救命钱!

 

现在员工都要失业了、企业都要逼死了,你不但不拿些钱出来,还要一分不少的收!在最难得关口要钱,这让我想起了陈强老先生演的一个角色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我知道大的方面地方政府做不了主,我想知道管这个事的某个部委的人,除了保住自己的任务之外,你做铁公鸡有没有良心?

 

地方某部门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就不提前一阵子某些大城市社保局出的逼死企业的雪上加霜的政策了,丢人呐!我的官僚!

 

社保这些是压倒企业的最大的负担,现在的情况是:我的企业政府不让营业,但是社保这个最大负担照收不误!不过呢,仁慈的给了个缓交!

 

2)第二项是租金,占了33%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政府倒是出政策了:

  1. 租国有物业的免租金;

  2. 租私有物业的协商减免,政府给补贴。

 

老实说,这是政府真的掏钱了,除了补贴之外,国企物业亏了政府也要管。

 

但是,这个规定也帮不上我们的忙,只会给不该挣钱的人送钱

 

1. 国有物业:

谁能租到国有物业?

 

能租到国有物业的基本上是两类企业:

a. 已经不算国企的三产; 

b.还有就是有关系的人。

 

国有的物业被这些人租到之后,他们就做二道贩子,接着他们转租出去给我们。国家给他们免了房租,你认为他们会给我们免房租吗?

 

2. 私有物业:

私有物业谁会给你免房租?他们会到政府去要补贴,赚了补贴钱,租户一分钱也不会免。

 

真正有远见的是万达这些物业,他们知道企业不行交不起房租,干脆给免,因为企业破产了物业就会空置,现在经济这样不好招租,就算招租来新租户还要给免租期,并且经济不好租金比以前的还低,所以,干脆还不让免租金,帮企业活下去。

其他大部分私有物业谁会给人免?有的小物业主他们也要还贷款?你给他们的补贴,他们十有八九也会自己收了不给我们。

所以,租金补贴政策出发点好,政府花了钱,真正的租户没节省费用。

 

3)门店保安费用占4%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说起这个事情,我只能感叹一声,地方的营商环境真牛逼啊!

 

这是个创造性的营商环境恶劣费,如果100家门店加起来,一年要花2000多万!

 

JC大哥,“魅KTV“是量贩式KTV,没有小姐、没有黑社会,你们按照10几年前对夜总会的要求多少平米配一个保安,没人能做到,但你们有需要就拿这个事来查我们,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实这个规定有点像政府鼓励夜经济,而文化局还是10几年前要晚上两点关门的规定,有的地方干脆收超时营业费,真有办法赚营商环境恶劣费啊!

 

这两项规定大家都知道有问题,所以没有一家企业真的按这个要求做,就像文化局要求晚上2点关门没人关一样,但是有人想为难我们的时候就拿这两条来查我们。

 

我想问一下JC大哥,量贩式KTV里面的朋友聚会喝酒唱歌和餐厅里朋友聚会吃饭唱歌有什么区别?餐厅按面积要保安吗?为什么过时的规定不改?现在明知道没有一家能真正做到,你们想查就查,想让我们停业就停业。

 

我们去年一家店被停一个月,你们明知道下午KTV没生意,去年我们一家店下午总共才几个房间有客人唱歌,有两个保安,你们给我们停业一个月。同一个区有同样问题的店你们查出来为什么搞搞关系又开业了?因为我们关系没做到位!外地有的事更是公开来,具体就不说了。

 

这次大家没活路了,希望你们改进,一条路是把过时规定改了,帮我们省点钱,做点营商环境的实事;第二条路是都不想走的路,我们各自按自己认为合理的来做,如果你再以此理由关停我们,我们会把你管理的区域里过去所有的问题都拿出来分析,大家一起公开讨论。

 

4)门店等宽带通信费用1%

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

 

这个金额事毛毛雨了,就不深入讨论,但是理论上运营商在我们被政府强令停业的企业是可以当作暂时停用处理,不收费,因为确实没人用。

 

三、现有政策改进建议

 

1)人力成本支出控制

 

社保不要做铁公鸡,这些本来都是救急用的,现在就用上,具体如下:

 

a. 被强制停业企业

 

企业没法营业,就谈不上就业,政府鼓励采取“失业不失岗“的政策来保证未来不失业,这些行业包括了影院、健身房、量贩式KTV、儿童游乐场等人口密集政府不让营业的行业

 

对这类企业的政策建议是:

 

  1. 疫情宣布结束前免收社保

  2. 被强制停业期间,每个月按照过去交的社保返还给在家待业员工,补贴员工收入,企业复工后再一并发放(避免员工实际辞职来骗取补贴)

  3. 疫情结束后继续享受缓交政策

  4. 实际的“失业不失岗”政策,因为企业不营业员工拿的是基本工资加社保退还,建议对于有需要还房贷的员工,银行把还贷时间延长,疫情期间暂不收

 

b. 受到极大冲击的行业

包括酒店、餐饮等实体行业,但是政府没有要求关停;

对这类企业的政策是:

疫情宣布结束前免交社保

疫情结束后,享受缓交政策

 

c. 除社交、直播等互联网受益行业外的其他受影响行业

享受缓交社保等相关费用

 

2)租金问题

 

不搞国有物业免租金的政策,采取一刀切政策,这样公平

  1. 所有受影响的企业的租金物业一律按照7折收费,有难共当,道理上面我已经讲了,企业死了一分钱都收不到,新租户还要给免租期,实际不合算;

  2. 租金缴费疫情结束后6过月再交,原计划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钱直接用于物业授信,6个月后物业还银行钱。因为有实际租赁合同做抵押,坏账率会比现在的低;

  3. 对于被强令停业的企业,政府直接补贴到被停企业,而非原来政策里补贴给物业方,物业方收了政府的钱也不会补贴给租户的

 

3)不合理营商环境费用

 

这个没什么话说了,是个契机,改吧,我们也既往不咎了。

 

四、表个态、说些感谢的话

 

1)对于我们这些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喊口号都是假的,企业能活下去,员工有工作、有钱吃饭养孩子、还房贷才是真的,所以,我们活下去才是对国家最大的帮助;

 

2)我们不会钻到钱眼里,不会为了减少损失在疫情没控制住前就开业,一切听国家的,该停业停业、该担的损失我们担;

 

3)请国家给我们一个禁止开业的通知,这样如果我们万一最终破产清算还有个不可抗力的条款,按照优先级我们做为投资人肯定拿不到钱,员工优先级高应该能多分点钱,我不是雷锋,是因为反正我也拿不到,帮员工多争取点;

 

4)谢谢政府这次出手相救,实话实说,03年非典政府没救我照样活过来了,现在按照你们现在的政策救也很难活,主要是因为社保这些真的是压死企业的秤砣而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5)谢谢员工的支持,今天我刚知道魅KTV的CEO自己和一些高管在疫情结束前不拿薪金,准备和企业一起度过。谢谢你们,像当年我做桔子酒店一样,只要我们成功,我会让你们绝不后悔!

 

6)感谢信任我们加盟“魅KTV”的加盟商,谢谢你们在我做桔子酒店的时候就就支持我,这次我就算认赔也不会让企业死,放心!另外,我们投了3千多万研发的AI和虚拟现实的东西原计划4月推出,现在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我相信这些东西出来之后我们绝对不是高于酒店投资2倍回报这么低的要求了。

 

7)前两天西贝嚷嚷获得了银行贷款,我这嚷嚷没准也能得到贷款;但我表个态,这不公平,给我我也不要,因为绝大部分不会作秀嚷嚷的企业没有!

 

8)最后,谢谢总理对我做桔子酒店时写的两封信的批示(链接:第一封信第二封信),我想说,现在营商环境流程上的事情改善很多,例如办事速度这些都没问题,但是,精细化还很差,我上次写了个《营商环境智商题》就很说明问题,回头我把自己整理《营商环境第二阶段工作》的建议发给您,供您参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Gyajv8Qm0kaMLcFU62h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