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中美脱钩?

 

 

疫情加速中美脱钩?

 

作者:豆腐乳儿

来源:非凡油条(ID: ffyoutiao)

 

今年的巨大风险

 

 

假如没有疫情,今年一月份最大的新闻是什么?

 

应该就是中美双方签署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了。

 

1月初,美国智库欧亚集团预测2020年十大风险时,就把中美技术领域脱钩排到了第二位,认为其结果是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给全球商业带来深深的地缘政治寒意”。而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其他方面中美可能发生的摩擦。而这个榜单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国内政治风险,显然也和中美脱钩相关。

 

也就是说,中美关系本就有可能成为今年最重要的国际风险——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的话。

 

若是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像2019年一样,在漫长的谈判和时断时续的制裁措施中,中国作出部分让步,让特朗普能够得意洋洋宣布自己的伟大胜利,然后志得意满投入到总统竞选中去。

 

然而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被削弱,会酿成意料之外的后果。

 

比如之前我们在《中美之间令人难堪的友谊》里提到的,NBA一支球队的经理提条推文,就能让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出现挫折,让过去的一些友谊变得难堪。

 

疫情加速中美脱钩?

 

那件事在当时看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冲击,影响还是很大的,以至于有些NBA自媒体人都在一边写评论一边悄悄做微商留后路。当然,事后来看,这更像一件小事,官方也采取了淡化的态度,后来NBA还能直播。

 

类似的事情还有可能在很多领域发生,作为一个足球迷,我当时就很担心欧洲五大联赛闹出类似的幺蛾子。不过官方态度后来都比较克制,某位土裔阿森纳球员的事情也只是轻轻揭过,没有闹出全民抵制英超的事情来。

 

但这件事也敲响了警钟:从官方到民间,中美两国的互信恶化的时候,任何事情都可能被拿出来做文章。如果真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想指望两国在态度上达成一致,甚至更进一步合作,可能就比较困难了。

 

没想到的是,大事真的发生了。

 

比起某个人的某条推文,病毒可是要厉害多了。人闯出的祸,可以淡化,可以妥协,实在不行翻脸不认人也没什么。病毒可不是这样,它不知疲倦,不分昼夜,没有失误,没有偏见;它听不懂人话,你讨饶也好,极限施压也罢,它是不会理会的,它只会接近最大可能在其生命周期里多感染人,会和你一战到底。自然界的能力真是比人类强大多了。

 

疫情爆发后,欧亚集团的预测要被打乱了,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传染病,而至今也不知道这场全球蔓延的传染病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但疫情的突然出现不代表原有的风险就消失了,只不过疫情成了最受关注的风险,并推动着其他风险的发展。

 

在全球治理失范,大国间关系又逐渐走向削弱互信的今天,疫情的暴发会加剧大国间互信的削弱,从官方到民间,这几个月这种事件是越来越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中美之间的脱钩会加速。

 

中美科技脱钩

 

欧亚集团把中美科技脱钩排到第二,是有其道理的。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存在科技脱钩的现象。

 

这其中为国内民众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华为的遭遇。哪怕再不关心时事的中国人,都知道在这过去的一年里华为在欧美可是没少被折腾。

 

2018年以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将超过100个中国企业和机构加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其中既包括华为及其附属公司,也包括中国军工集团、科研院校和超算领域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里,在中国民众中知名度最高、和普通人关系最大的就是华为了。

 

这就意味着华为无法从以前的很多美国有关的供应商处继续采购。甚至连谷歌也停止对华为提供GMS授权认证,华为只得另起炉灶搞HMS。

 

这种强制性禁令对华为的美国供应商们来说也是很吃亏的。任正非就在采访中提到了:

 

“向华为供货的上游芯片企业,想尽一切办法向华为供货,虽然不能排除在长期的合作中结下的友谊,也可能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看的财务报表,更多的利润。”

 

也就是说,科技领域中美脱钩,对美国的经济利益也是有损的。

 

特朗普也承认封杀华为绝不仅仅是经济考量,虽然他是从贸易摩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

 

“封杀华为会使贸易谈判变得更复杂,但美国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中国在靠其科技力量‘称霸世界’,如果我们现在不这么做,以后就没有机会做。”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低估一个民选总统的科学素养甚至经济学素养,但绝不能低估其政治斗争能力。

 

特朗普的话意思很明确了,正因为他认为中国在靠其科技力量“称霸世界”,特朗普才会对华为极限施压。

 

而且针对的可不仅仅是华为。2019年8月7日,特朗普政府根据《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发布一项暂行规定,禁止美国联邦机构购买华为、中兴、海能达通信、海康威视和大华科技五家中国企业的通信和视频监控设备以及服务。

 

这一行为的深层含义,是美国情报机构认为,通信设备和监控设备可以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一旦这些数据信息被传回中国,就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由此可见,美国所担心的,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不仅仅是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威胁到美国的地位和安全。

 

 

而且特朗普可能真的认为,关键的、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和相关公司与其共享产业链、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不如尽量留在国内、美国优先。在此次疫情中这一点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特朗普就在疫情期间曾试图获得德国CureVac疫苗公司与一所公共基金资助的德国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潜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专用权”。他还声称将启用《国防生产法》,强迫3M公司将其生产的医疗防护设备出售给美国政府,而不是出口到加拿大和拉丁美洲。

 

美国在疫情期间对德国和加拿大尚且如此,疫情结束之后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加速与中国的科技脱钩也就是很有可能的事了。

 

中美经济脱钩

 

欧亚集团将中美在科技领域之外的摩擦排在第三位,也是因为其他领域的脱钩其实是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尽管可能没有科技脱钩重要,但其实也很重要了——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0.7%。

 

如果没有疫情,今年对美国的进出口可能还是像2019年那样下降。对美国进出口的数额下降,背后是很多外贸从业者艰难寻求转型。

 

如今疫情爆发,外贸行业更是要欲哭无泪了。

 

最初,疫情在中国爆发,美国政府里那些主张对华强硬、坚决要和中国贸易摩擦的人趁此机会鼓吹让产业链离开中国,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说:

 

“我认为,(疫情)会帮助加速就业岗位回归北美,部分将回归美国,可能也有一部分会转向墨西哥。”

 

这时候倒是没有觉得老墨是外人。

 

没想到三月开始,疫情在美国蔓延开来,中国境内疫情反倒慢慢平息。此时这些强硬派更是气急败坏,还是要求产业链迁回美国,像库德洛就说要补偿迁出中国的美国企业。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反倒是逆全球化会阻碍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效率。

 

举个例子,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资本家,都会选择成本够低,市场够大的地方进行投资。比如马斯克就看中了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和较低的生产成本,选择到上海投资建厂。而美国五大湖区的能源、土地、税负等成本低,靠近汽车厂等下游市场参与者,曹德旺就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建玻璃厂。资本无国籍,往好的方向想,这将能为更多人提供价廉物美的货品,这可不是件坏事。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可以帮助企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便规避风险。

 

比如苹果进入中国事件不短,已经是“模范外企”了,疫情影响下确实一度关闭了中国的线下零售店,国外零售店还能开业。随后中国疫情控制住,中国苹果零售店又重新开业,反倒是中国之外的零售店又因疫情影响关闭了。

 

还有个例子是双汇,这家起家于河南的企业,早已收购了美国著名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国内猪肉价格大涨,双汇得以从美国进口猪肉。今年受疫情影响史密斯菲尔德部分工厂停产,但双汇在国内的生产不受影响。

 

可见尽管遇到重大灾难,损失不可避免,但全球化布局能减少损失。

 

而且全球化对中美两国都是有好处的。对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美国也有相当大的好处。

 

2018年5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概况》报告,认为对华出口贸易对于美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增长率达86%,而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仅为21%。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的第三大市场,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为美国提供了100 万个就业岗位。

 

美国的对华强硬派不可能看不到中美贸易的好处,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他们对中国科技方面实施限制,搞起贸易摩擦,总的来说是为了压制中国科技发展,并在经济领域压制中国实力,进而全方位压制中国崛起。

 

而从疫情期间美国的落井下石来看,中美经济脱钩加速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实力受疫情削弱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着急压制中国。

 

疫情后的世界

 

疫情结束之后,脱钩加速,形势不容乐观。

 

经济方面,由于前几年就是慢慢脱钩的节奏,很多人已经感受到脱钩的恶劣后果了。对美国进出口下降,会使一部分产业萧条,一部分产业流失,消费成本也会因为加关税和生产效率降低而提高,还有像《中美之间令人难堪的友谊》里提到的部分文化产业会受到挫折。

 

而在科技领域,中国距离欧美顶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高科技转移。假如美国能够团结其它发达国家联手对中国科技脱钩,后果显然更加严重。

 

其实其他发达国家也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的威胁,在疫情爆发之前就有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举动。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报告,将中国视为5G等关键经济领域的“竞争对手”、政治领域的“全面对手”,日本也追随美国脚步抵制华为。

 

 

疫情之后,其他发达国家会追随美国一起对中国科技脱钩吗?是有可能的,目前发达国家主流舆论很不利于中国,尤其是共和党为了甩锅防疫失利,赢得大选,更是发出一份长达五十多页备忘录,要求在舆论上攻击中国。

 

唯一的利好是,特朗普的孤立主义不仅得罪了中国,也得罪了一干传统盟友,可能会让发达国家难以团结起来。但是今年是大选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选变数很大。假如拜登能当选,说不定会走到过去民主党拉拢盟友,对抗中国的路上来。而这条路我们以前也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上见识过,如果读者朋友们想看这段就请点击右下角“在看”吧。

 

那我们该怎么办?

 

全球化中国可是反不起的,我们只能继续扩大开放,就像之前在《最安全的国际交流》里提到的那样,展示中国作为投资地的诚意,多拉住一个外资企业是一个,多团结一个国家是一个,尽量分化发达国家,起码科技交流要尽量保持。

 

另外,疫情也不知道何时能结束,如果疫情反复,旷日持久,那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人类历史,或许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全球化都是小事了。哪怕疫情持续没有那么久,它也已经并正在不断影响美国政治,尤其是影响11月的美国大选。

 

假如疫情的影响再大一些,说不定欧亚集团提到的美国国内政治风险就会被引爆,其风险外溢到全球则是另一种巨大风险,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总之,静观其变,好好修炼内功,苦日子还在后面,无论是后面有加速脱钩,还是更多不可测的风险。

 

参考文献

苏楠.“科技脱钩”评论与思考[J].科技中国,2020(03):42-45.

李巍,张玉环.从应对贸易摩擦到预防经济脱钩:2019年中国经济外交形势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20,11(02):3-30+101.

李峥.美国推动中美科技“脱钩”的深层动因及长期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20(01):33-40+32+60.

傅梦孜,付宇.对当前中美“脱钩论”的观察与思考[J/OL].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9[2020-04-29].

李峥.美国推动中美科技“脱钩”的深层动因及长期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20(01):33-40+32+60.

人民周刊 疫情之下,中美关系会“脱钩”吗 http://paper.people.com.cn/rmzk/html/2020-03/13/content_1978310.htm

欧亚集团展望2020年十大风险:伊朗危机只排第八名_财经_腾讯网 https://finance.qq.com/a/20200107/004498.htm

美国想“买断”德企疫苗?欧盟介入|欧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0-03-17/doc-iimxyqwa1228147.shtml

评论:禁止3M出口防护口罩带不来美国想要的东西-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04-05/9148006.shtml

海关总署: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0.7%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0-01-14/doc-iihnzhha2317762.shtml

美共和党备忘录曝“甩锅中国”三路线_联合早报 http://www.uzaobao.com/world/20200427/70453.html

疫情下看企业丨 史密斯菲尔德工厂“无限期关闭”,多家肉类生产厂暂停营运,美国猪肉供应陷入危机?|美国猪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4-14/doc-iirczymi6228867.shtml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FvSPWpU_X8383h-cdwxqA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编 辑 | 张旖旎
作 者 | 麦克方
来 源麦克方
先简要回顾一下本系列之前的主要内容:
  • 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极大的得益于现行的世界秩序Pax Americana。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秩序里大家收益非常不均衡,整体越来越不可持续,我们的世界会越发的动荡。
  • 世界秩序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进入了存量博弈的世界。一方面,我们处在科技大周期的末端,很难有大量的纵向增量蛋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基本见顶,将来横向甚至会是减量博弈。
  • 人类社会里,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所以存量博弈是不稳定的。
  • 存量博弈 + 穷者愈穷的结果,秩序的崩溃,是人口和财富的大量消灭,然后系统再一次重启。
  • 色厉内荏的老大,貌合神离的主要玩家,责权利不统一的游戏规则,昭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世界秩序剧变的危险期。
  • 文明的兴衰是不可避免的,而霸主交替大约间隔百年。新兴霸主的崛起需要尽量积攒力量、避免分裂、广结盟友、自我节制。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能超过美国么?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
两年前的春季,有一部官方宣传片(请注意定位:宣传片)《厉害了,我的国》上映。之后该片引发的争议,特别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无比的大。很多平时很理性的同学染上了“厉害了症候群”,一听到这部片子的名字就歇斯底里,虽然绝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认真看过这部片子。
按说大家平时经常自己写年终总结、述职报告、融资报告、公关稿,做投资的同学们还天天看BP和券商报告,不是应该很熟悉这种题材么?看个宣传片至于反应这么大么。起码里面涉及到的事情和数字还都是真的,已经是业界良心了。
所以为了节省大家时间,我决定把本章的结构稍微变一下,先把结论放出来,这样不想看的同学们就不用看了。毕竟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把美国或者外国当做他们的信仰。而且是亚伯拉罕一神教气质的信仰。信仰问题是不能讨论的。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本章结论:
  • 在2020年的今天,中国的整体综合实力还是明显低于,并且在一些领域里远远低于美国的。整体上进攻远远不足但自保绰绰有余。
  • 但是中国追赶的速度、广度、和高度,是飞快的。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
  • 总体来说,从现在到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进入了最危险的“超车期”。在这段时间内,既要反对“美国无敌论”或者“中国崩溃论”,也要反对“中国无敌论”或者“美国崩溃论”。
前几天很多人在纪念小平同志,可是很多人已经忘了或者根本没有理解小平同志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看不到中美现在实力的明显差距不是实事求是,但是看不到中国快速的全方位的改善、看不到外国在一项项具体事务中的缺陷、容不得中国在任何领域里做的更好,同样不是实事求是。
另外多说一句,本章讨论的这个问题非常、非常、非常大。如果详细讨论,一套丛书都写不完。所以这里只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我尽量的在相对很短的篇幅里抓住主要矛盾。
按照上一章的框架,我们来看看在积攒力量、避免分裂、广结盟友、自我节制这四个方面,中美两国的对比是怎么样。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积攒力量
复习一下,力量有四个组成部分:经济、军事、行政、文化。另外还有科技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来看经济力量。
“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
——Bill Gates
十年犹是如此,更不用说二三十年了。
在2002年11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师的许宪春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2050年,中国GDP总额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链接在这里: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956/9419/20021114/866537.html)
对的,你没有看错。到2050年,也仅仅是“有可能”超越日本。这是咱们仅仅18年前的官方预测。
这样的预测,在当时并不是过分的保守,反而被很多人认为是痴心妄想。毕竟那是一个“中国崩溃论”盛行的年代,毕竟加入WTO的时候主流媒体的论调都是“狼来了”。
后面的故事,有时光机的大家都清楚。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上图是2010年美元不变价的数据,数据来源是世行,最后的数字是2018年。下同。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GDP只有日本的42%,10年之后就是107%了。当然那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这就是复利和时间的威力。现在中国经济体量,是美国的60%。取决于各自的增长速度以及汇率变化,但基本上可以比较安全的预期中国的GDP在2025-2035年之间的某年超越美国。
GDP虽然是个最全面的指标,但是GDP里面的组成部分并不真正等价。大家还记得以前章节里恒纪元和乱纪元的故事么(在这里)?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真正的价值,要看完整的周期。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口罩等基本生活物资在乱纪元的重要性。GDP里面主要分三块,农业(第一产业),实物生产业(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第三产业)。有些英语是官方语言的国家把吸毒、卖淫、牛粪都算到了GDP里面。到了乱纪元各自价值会怎么样,大家自己体会。
在实物生产方面,最重要的单一指标是制造业增加值。这是一个数量和质量兼顾的指标。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可以看到,在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元区。在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显著高于美国和欧洲。所以,中国的实物生产能力已经明显的高于了欧美。大概率事件,中国的实物生产能力在2030-2050年之间的某年会超过美欧的总和。
现在很多朋友担心将来中国的制造业会外流。但是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的增量,对仅仅是每年的增量,就基本和整个东南亚的总和相差不大了。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业短时间内稍微转移到东南亚一点,就能把东南亚的工资优势挤爆掉。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上图是美元现价数据)
另外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除以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有数据可循的过去的二十年里快速增长,极大的抵消了人力成本的上升。当然我们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我们再看看制造业里的重点领域。以前的章节里说过,美国打赢二战最重要的依仗就是物质生产能力,尤其是粗钢产量。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中国的粗钢产量在2000年后一路飙升,现在已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超过了欧美日的总和。这显示了中国经济活动的硬度。
前面说过,衡量生产力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能量,每一代的文明的人均能量消费都比上一代会提升几倍。我们来看一下各国的能源消耗。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石油等价物是把不同来源的一次能源按照能量含量折算为石油)
可以看出,中国在短短的四十年里,能量消费量增长了几倍,几乎跨越了一代文明,并且成为了世界第一。这是经济活动强度最佳的代表,这是文明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PS前几年去工业化以及能源进口依赖严重的欧盟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鼓吹GDP能量效率,即产生单位GDP消耗的能量越低越好。这个原理没有错,但是前提是相应的GDP需要在穿越周期的恒纪元和乱纪元一样坚挺。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量形式是电力。我们再来看看电力的情况。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中国电力的生产和使用的进步更加的明显(电力基本是即时消费的,即生产=消费,另外电力跨境运输非常的少),同样是在2000年后突飞猛进,并成为世界第一。粗钢和电力产量的飙升,是很多人认为中国2000年以后补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的重要论据。
但中国的能源也有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进口依赖。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中国从能源基本自给变为了净进口国,而且现在对于能源进口的依赖度达到15%,已经高于美国。
如果说乱世中物质和能源是黄金,那粮食就是钻石了。继续数据说话。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为了让14亿人民都吃饱吃好,咱们的农民兄弟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很多农产品品类,都是中国PK外国。中国猪肉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水产品占全世界60%;蔬菜水果占全世界40%。更多精彩讨论,可以看这里
在农业里面,再看看最重要的主粮产量。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可以看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主粮生产国。但是,跟工业相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粮食方面的强大。
这次大家都意识到口罩断货的可怕之处,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个世界上主要的口罩产能还是在中国。一旦产能跟上,优先供应的是咱们的同胞。
那么更加难以储存,更加难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产能的粮食呢?一旦中国或者世界缺粮,筹码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上?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上图显示的是2018年全世界各国实际主粮产量,每个柱子都分成两个部分。
每个柱子下面的部分是国内的消费量,假设每个国家每个人每年都需要321公斤的主粮(这是中国2000年人均主粮产量以及恰好2018年世界除了中美欧日之外所有国家平均人均主粮产量)。这部分反映的是各个国家粮食安全所需要的基本主粮产量。
这点稍微多说一点。321公斤折算下来大约每人每天一公斤不到一点。对于很多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这看起来不少,但是要知道主粮很多是要用来做饲料的,并且在流通和消费的领域损耗也不少。整体来说,每人每年321公斤的主粮,基本就是大家在2000年左右的食谱。水平高么?不高。
上图每个柱子上面的部分就是每个国家除了国内消费之外的主粮富余。这也是每年国际粮食市场潜在的最大供应量。
很明显,因为人口远少于中国,所以虽然主粮总产量低于中国,但是美国的粮食富余情况远好于中国。欧洲的状态好于中国。日本和全球其他国家都很危险。
那如果我们把主粮富余量单拉出来看看呢?一旦有粮食危机,筹码都在谁的手里?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上图显示的是2018年全球主粮富余量的构成,只是把前图的数据重新整理了一下。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张图是什么感受,我刚刚算出这些数字的时候,感觉是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因为这个世界一大半的主粮富余,在美国手里。一旦中国的粮食产量或者储存有个三长两短,美国就是全球唯一的粮食供应方。
在华为被各种断供卡脖子的今天,再想想当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某知名经济学家全力鼓吹的“耕地红线无用论”以及“粮食可以随便买论”,大家自己体会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他创办的“研究所”的资金来源,以及网上八卦的他真正的生父是谁。我什么都不知道。
PS关于粮食多说一点。很多同学误以为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因为包产到户,是因为80年前后制度和激励的变化。作为代表的小岗村神话是制度决定论在中国最大的论据之一。
而真实的数据表明这是彻底的误读。因为下图显示1970年至今,美国和欧元区每公顷主粮产量跟中国的变化非常相似。尤其是美国的亩产增长趋势比中国还明显。这说明,中国过去五十年粮食亩产的增长,基本完全都是土地制度和经济激励之外的原因(比如种子、耕种、化肥等)造成的。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关于经济,我们总结一下:
  • 中国经济里实在的部分(农业和工业)在总量(即整体的力量)上已经显著的超过了欧美;
  • 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现在离美国仍然有明显差距,但是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实现超越是大概率事件事件;
  • 但是在粮食和能源(还有本文没有讨论的原材料)自给方面也有着相当程度的隐忧。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这是对国民经济三个产业的核心作用较为贴切的总结。在丛林法则的世界,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稳”和“强”要比“富”远远重要的多。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不都是低端制造,生产衬衫换飞机么?清朝的GDP还号称世界第一呢。这样的经济体量,哪怕再大,不也是虚胖么?
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是世界秩序系列的三、下A。本系列的主要思路是:

一、出问题的是现行的世界秩序。
二、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世界进入了存量博弈的时代,并且贫富差距已经积攒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导致原有世界秩序礼崩乐坏,而中美贸易战(更合适的说法是长期对抗)是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
四、未来我们会见证新老世界秩序的交替(也是中美长期对抗的终局)。这会是持久战,时间尺度可能是几十年。我们不会速胜,但更不会失败甚至投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世界开始进入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时段,可能会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动荡与混乱,“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能超过美国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nGnUtv7H1Nky5NOGQ5wyA

中美大变局!

导读:

 

 

中国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没有鼎力相助,而是选择了落井下石。美国的做法令人不耻,但绝对是有缘由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中美大变局!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关系,没有之一!

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了世界的格局、走势,但这取决于双方如何定位彼此的关系。

二战之后,中美之间一直维持着一个大体上的平衡,即使是朝鲜战争这种双方直接交战,都没有延伸到对方本土。

也正是这种维持了数十年的”和平状态“,维持的越久,矛盾就越多。

时间到了2014年,中国的GDP首次达到了美国GDP的60%,2018年达到约66%,而且占比逐年上升,中国的GDP增速有目共睹!

60%是啥?这可是美国一贯的警戒线!

上世纪,美国对对手有两次出手,都是因为这个60%。

第一次是苏联的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美国对苏联加大遏制,导致其最终解体。

第二次是日本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引起美国警觉,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也正因为这个60%,美国近几年开始对中国频频发难!

这绝非偶然,而是两国宏观态势长期演进的结果,所谓“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有“势”所必然之理。

 

一、看似美好的“中美夫妻论”

 

二战后的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军事霸权开始在全球薅“羊毛”:只要开动印钞机,便可以用纸来换取别人的真实财富。如此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使得美国在这一游戏规则下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而在这一体系下,中国此前无疑贡献了最多的“羊毛”——成本低廉,体量巨大,制造业发达,贸易门类齐全,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诸多高端产品、服务领域的差距,使得占有相对或绝对优势的美国天然成为首要供应方,从而获取了最为丰厚的垄断利润。

似乎,中美在这样的体系下有着各自的角色,分工而互补,也算各取所需,合作平顺。

中国相当于一个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的打工仔,为美国这个老板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老板则从丰厚的收益中拿出一些作为薪水。打工仔生活有所改善的同时,省吃俭用,渐渐有了点积蓄,劳资双方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这就是过去二十年间中美关系之所以较为和谐的本质。因此有了“中美蜜月期”、“中美国”等和谐说法。

但显而易见,这种看似平和的框架下掩盖着极端的不平等,我们不能总是拿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因此我们有了C919。

中国不可能一直为他人作嫁衣,而美国作为“既得利益者”,肯定极力维护自身少劳多得的地位,矛盾因此而来。

一句话,“打工者”有了余钱,总要自立门户的。美国人肯定也清楚这一点,一厢情愿的“中美夫妻论”终有难以为继的一天。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几年,官方文件与领导讲话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频频出现,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许多人一略而过,没当回事。其实,别以为这是官场的套话,实际上确是对当今时代迁移的最客观描述。

对中国来说,一个国家要维护人民利益,必须对内爱民与对外反霸双管齐下,只有反霸才能拿回本就属于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财富生产能力,2010年就超过了美国,2018年更是超过了美日德之总和。创造这么多社会财富,但以GDP一衡量,我们就变成了第二,财富到哪里去了?被美国通过金融霸权卷跑了!

卷跑了多少?记得以前与群友讨论时,参照华为做过评估。如果中国不被国际金融寡头盘剥,中国人均年GDP起码在30至50万人民币之间。现在多少?只有区区几万!

一边吸食中国人民的劳动血汗一边嚷嚷自己亏本了,这就是西方垄断资本的嘴脸。所谓毛衣战,讨论的只不过是吸多点吸少点而已。

中国要做的,就是通过终结美国金融霸权,改变世界旧体系,建立国际新规则,把被美国利用旧规则拿跑的那部分夺回来,造福中国人民!不打破美国霸权,中国的蛋糕做得再大,中国人民的基本福利也得不到保障或者保障不充分。

可以说,中国是自愿加入这一不平等的以西方(以美国为首)为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如WTO),尽管“学费”昂贵,却是当时“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最优选项。但“赎买”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一旦达到两者“倒挂”的临界点,中国必然会加以调整,此前的格局便会为之一变。

现在,就是中美关系转变的历史性关口。

 

 

 

网上曾有人戏言,如果将百年前和今天作一比较,会发现其实历史在原地踏步。1900年,打进北京的八国联军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所谓的“列强”: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而如今,“G7”/“G8”集团则由西方几大工业国组成,除了“伪列强”奥匈帝国早已灰飞烟灭,为“后起之秀”加拿大所取代外(实则加拿大当年就内嵌于“大英帝国”之中),两份名单竟惊人地一致——世界的权力与财富格局确实有着强大的惯性与顽固的承袭。

 

中美大变局!

 

但变局又是显而易见的:百年前,所谓的国际事务即是列强间的争斗往来,他人无权置喙,而今天,西方再重要,也不可能肆无忌惮地决定全球态势了,否则也不会出现“G20”这样的协调机制了。

而在这一产业、财富、力量的重新布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它们携自身人口、土地、文化尤其是立国规模宏大之力,吸纳西方数百年科学技术积淀之功,一跃而起,将全球产业链条、要素市场、价值分工作了极大的重构,使得世界治理秩序、运转逻辑、权力架构有了迥异于百年前的样貌。

今天的中国是有力量的,这点切不可妄自菲薄。

如上文所述,中国多年打工,渐有积蓄,集聚资本的同时,对于美国全球薅羊毛的顶层设计与运作技巧也了然于胸:既然美国人是靠金融、军事、科技这三根支柱来构筑自身的超然地位,中国便在这几方面着力,依样画葫芦也就是了。

近年来,中国在内外方面大政频出,令人颇有目不暇给之感,但如果清楚了上述逻辑,便会发现实际上都是按既定“剧本”来上戏码,太阳底下的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金融方面:成立亚投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本币结算,在英国伦敦设立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在上海、香港交易所陆续推出人民币黄金、人民币原油、人民币铁矿石等,还有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这些显然都是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以获取核心资源的定价话语权,实质即是将人民币“资本化”,为未来获取国外资本收益布局。

军事方面:航母接连下水(近期有未经核实的报道说第三艘航母已在建造),大造军舰,强力推进南海岛礁建设,又推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军改,建国70周年大阅兵高调展示东风41、东风17等等,这些整军备武之举,既有战略震慑的宏观考虑,也有保障未来投资安全、交通要道的现实需要,更有为人民币国际信用“赋权”的终极目标,这点我们后面还要谈到。

科技产业方面:科研经费投入逐年攀升,2015年1.4万亿,2016年1.57万亿, 2017年1.76万亿,投入之巨,已仅次于美国;根据中国科学院和科睿唯安共同发布的《2017研究前沿》分析报告,在10个大学科领域里,美国表现突出,中国稳居第2,而在143个研究前沿中,中国取得了24个前沿的领跑位置,美国则领跑87个前沿的发展,差距虽然很大,但中国追赶速度却非常之快;而在贸易战中被热炒的“中国制造2025”,则聚焦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G、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领域,直指世界制造强国的目标——尽管有人不以为然,嗤之为“口号”,但已足以令西方不安。

还有文化价值方面:“中国方案”不断推向世界,不仅“自信”,还要“他信”。目前,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成就附着着相应的价值观,向境外扩展,不可避免地在空间上对西方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挤压。

可以说,中国体量的快速增长,使得美国在各个方面都感受到了事实上的压力,这里面既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强烈主观意愿在鼓舞,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驱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政治价值观层面的官方宣言,也内蕴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富裕阶层不断扩容,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城乡、东西部三大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累积,且不时有尖锐化表象。而要缓解乃至消弭社会矛盾,在注重公平正义、做好存量财富分配的同时,获取增量财富、把蛋糕做大就是更为迫切的需求。由此,将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的触角伸向全球,在更大空间内获取资源,取得收益,保障安全,成为了中国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中国的继续发展,将会极大冲击现状:产业链条分工的修正与再构,资源产品的流向改造,全球收益的重新分配,力量分布的转移,等等。总之一句话,会带来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剧变——如果不是颠覆的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作为“既得利益者”,美国与西方当然会就此作出评估并寻找因应之道的。

这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由。

中国要变,美国要变,世界要变!

 

三、美国的思路与反应

 

中国的高速发展,令既成的权力财富布局与利益分配格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使得中美关系也达到了一种“临界点”。

现在论及中美争端,无论是所谓的专家,还是网上的吃瓜群众,动辄就端出意识形态、价值文明、法律体系、民主威权这套“高大上”的话语来加以诠释论证,走得远的,甚至对中国现状口诛笔伐、堕入国内如何如何不堪的情绪宣泄中。

中国现阶段,固然问题多多,一味沉溺于“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虚火上升当然贻笑大方,但看不到进步,以为处于暗无天日之中,企盼美帝“王师”救自己于水火,那更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显而易见,美国现阶段的最大国家利益,便是如何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甚至是“威胁”。

2010年5月,奥巴马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发出了严厉警告:

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也就是说,中国要参与重新划分存量蛋糕,而且胃口还特别好,这才是对美国利益最根本的触动。

 

 

 

那为什么美国会感到中国要动自己的奶酪呢?

让我们看一下现实。

目前全球约70亿人口,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共8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10亿——1:7,这就是目前世界存量蛋糕的分配现状。

另外,就世界GDP增速而言:

20世纪60年代增速是5.32%;

70年代是3.77%;

80年代是3.16%(WB)或者3.30%(IMF);

90年代是2.81%或2.86%;

21世纪00年代是2.59%或2.52%;

10年代则是2.45%或2.55%。

很显然,经济增速在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做大蛋糕越来越难。很简单,蛋糕就那么大,抢的人多了,你占的就少了!

再看看二战后挤进发达国家/地区行列的,它们抢得了一些奶酪,其实这些国家或地区非常集中:亚洲四小龙。而这几个经济体的特点也相当一致:面积小、体量小、人口少,最大的韩国也不过5000万人,而最小的新加坡只是个微型城市经济体。从本质上说,二战后经济的增量,其实也只能允许这么点人口“走进现代”。

从这个角度而言,让14亿人中国人摆脱短缺经济,享有现代生活,确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理想与事业,这毫不夸张。

然而,这一踏踏实实、稳步推进的伟大理想,足以让既得利益者“恐怖”!因为世界的大蛋糕,中国在拿走越来越多的份额。

 

中美大变局!

 

看看数据吧!

2009—2015年,6年时间全球电力消耗量增长了17%,而中国增长了52%,美国只增长了6%,全球电力消耗量增长的57%是中国贡献的。

2016年,中国拿走全球石油的15%份额,全球铁矿石的50%,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出口量的70%。另外中国的高铁、电力也在逐步走向全球!

在全球范围内,决定一个国家福利水平高低的无非两个因素:“蛋糕”的大小和获得的多少。当美国发现做大蛋糕越来越困难时,回头全力阻击越来越近的追击者就是最合理、最现实的选择。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后发国家在追赶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其与守成大国的贸易关系,将从互惠变为冲突。

在后发国家中,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她太大了!她的面积与整个欧洲相当,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关键还有着伟大复兴的梦想,怎么能让美国安枕呢?

 

中美大变局!

 

四、中国的策略

 

逻辑已经很清楚,在此消彼长的存量博弈思维下,美国对于中国的阻遏是个必选项。

对此,中国将如何抉择呢?

近年来,无论是领导人的讲话,还是官方的宣言,都多次重复着一句话: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这么诗意而又朦胧的语言,美国人大概率是听不懂的。

其实这话已经把中国的战略意图表述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在“薅全球羊毛”的顶层设计中,我承认你的优势、尊重你的利益,但好处不能你全占了,我也想分一杯羹,大家有事好商量,但千万别冲动,弄得把锅砸了。

很显然,这对于之前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大国博弈思维,无疑是个突破。

但关键是,美国人凭什么让渡你利益?如果美国人不接受你这套,那你就是一厢情愿地真做梦了。

 

中美大变局!

 

中国会怎么做?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前面我们提到过,美国之所以能收取美元“铸币税”,表面看是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其根源则是美国的政治军事强权。

所以中国的整军备武则正是沿着“止戈为武”“以战止战”的传统智慧来部署的。

比如,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收取国外铸币税,这是动了美国的禁脔,但战争之所以还没有到来,还不是因为中国军队枕戈待旦,令美国心存忌惮。

“一带一路“上有强盗土匪,就不做生意了吗?古人尚且知道要请镖局,大英帝国的强大海军为殖民地贸易保驾护航,今天美国霸权的三大基石无非是美军+航空母舰+美元,今后我们也要持剑经商。持剑经商,确保胜利果实,就需要海外根据地,枪杆子里出利益,这话用在这没错!

中美大变局!

 

这便是中国强化军力的另一个现实原因,即构筑中国海外通道和资源产地的安全体系。

除了“武备”,中国也在“文攻”。

通过各种接触与对话,中国在向美国传达自身清晰的意图,避免战略误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摈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等“官宣”,都是中国对世界、尤其是对美国西方的政治承诺,而这些承诺背后,依旧是军事经济实力的支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你现在不敢动我,我就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全力奔跑。

事实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尽全力稳定局面,避免任何一个战略方向的矛盾激化,以防被民粹裹挟、为“政治正确”所绑架,给自己以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如果中国能实现这些目标,重新校准全球利益框架,让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渐渐接受自己的逻辑,承认现实,放平心态,那么“和平崛起”将真正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五、中国的优势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在疫情过程中,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一个小区,中国人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老百姓的觉悟都非常值得称道。

就连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发布会上都说道:“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全民封闭”期间除了不能非常自由的外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出现生活物资短缺、也没有出现社会动乱。

您要知道这次事件并不是预定好的,而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试问:如果我们有意识的进行准备和预防,中国能够坚持多久?

由此,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只有中国。

从根本上讲,这些都源于中国的治国体制正在焕发出的巨大优势,中国的举国体制已经让美国、欧洲羡慕不已,我们要办大事,比如大型基建、世界级的体育盛会,航天科技,集中的决策机制很快,效率很高,而欧美国家光国会、议会无数次的开会、辩论、扯皮就拖死了。看看中国的高铁、航天、基建等领域的发展速度,再看看美国的市政建设,肯尼迪国际机场的道路,就知道美国的决策机制与效率有多低。

比过了当今世界的老大的自认为最好的体制之后,别的体制就不用比较了吧。

 

六、结束语

 

中美博弈,看似纷繁,但实则因果关系清晰可辨:

首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发达国家民众每天优哉游哉,阳光、沙滩、比基尼,滋润得不要不要的,而我们天天累得和狗一样,却只能勉强糊口。这和薅羊毛的全球顶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尤其从中分得了最大的利益。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劳动,就不会有财富产生。人不干活,仅靠体制的运转,最终生成物质,从逻辑上来讲,估计没人能论证得出来。

其次,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财富流向必将重塑,西方普世价值神话必将破灭。

当前,我们正处于国际、国内大历史周期伟大切换的关口,旧秩序的碎裂声、新秩序的号角声不绝于耳,我们看到的国内国际大调整、大动静、大风浪,不过是新旧秩序转换的副产品。

在这沧桑轮回的苍茫大地上,我们随时能听见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美大变局,世界大变局,看似很慢,其实进展远比我们预想来的快。

非常庆幸我们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与我们的民族一起荡气回肠!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根本利益面前,不要天真地相信纯粹的道德。这一点必须打脸一些所谓“公知”“大V”。

比如贸易战烽烟一起,中国备受美国指责,公知也火上浇油,“强制技术转让”、“偷盗先进技术”、“保护知识产权不力”,“盗版”等等,把中国说的一无是处,种种不绝于耳。而国内有些人也义愤填膺地自残式反思,觉得中国确实利用了不公平、不道德的手段。

其实反驳他们太TM简单了:殊不知,现在主流的国际游戏规则,都是由既得利益者的强国制定的,必然以保障其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后发国家要突破现有利益格局,实现超越,如果老老实实按人家的套路来玩,你能有出头之日?你美国“薅羊毛”如此疯狂,我为何不能这样“无耻”?真是笑话!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STzOO4aZSgLzekWcKTnjA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条款详解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SlUm3tKGHiHyexz7s3ZKw

首先我要给出一个整体评价:这是一份长达88页的协议,内容并不宏大,但是非常精细,绝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了如何具体操作与落实上了,细致程度简直是令人发指。这么说吧,透过协议里的文字,仿佛能看到美国的贸易官员手把手的教导中国的职业官僚关于商贸管理领域的基本常识

下面是对重点协议条款按先后顺序的详解,如果各位厌烦具体条款内容的话,那就只需要看每一节的最后几句话即可,那是综合评价。(另外附上商务部官网发布的中文正式版协议地址:http://images.mofcom.gov.cn/www/202001/20200116104122611.pdf)

1、商业秘密条款。除了双方承诺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这种乏味宣言之外,在这个章节里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制定了“举证责任转移”,被侵权人只需要初步证明自己的商业秘密受到了被告方的侵犯即可,不再需要按中国现行法律的举证规则进行完整充分的举证,举证责任就转移到了被告方,被告方须举证证明自己使用的信息并非商业秘密。并且,侵犯商业秘密类的犯罪,也不需要以造成“重大损失”为构成要件。

这种游戏规则,将会给我大中国的商贸活动乃至是金融活动,带来非常深刻的变化。各位,利用商业秘密获利在我大中国司空见惯,比如股市的内幕交易行为。长期以来,司法界呼吁对内幕交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由内幕交易嫌疑人证明自己使用的信息并非内幕信息,也就是并非商业秘密,但这种呼吁长期得不到司法系统的正面回应。现在这个条款,恰恰就补上了我大中国的司法漏洞。

2、药品专利条款。其中绝大部分的条款内容,都是在教授中国的专利官员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比如药品专利申请人无须一次性提交全部数据,可以补充数据;专利纠纷的早期解决机制以及快速救济机制;专利有效期的延长机制等等。

这部分的内容属于纯技术性的条款,对中国专利类法规的修订质量将会产生显著的提升效果。

3、电商平台打击盗版与假冒条款。内容非常具体,包括:中国应建立迅速的行动机制,在接到侵权投诉后,应要求相关商品第一时间下架,再进行查证;如侵权投诉不成立,只要投诉人是基于善意,就应免除其责任;对多次出现假冒盗版行为的电商平台吊销经营许可等。

这些条款当然也是在教我们提升电商平台的管理水平。

4、对盗版与假冒产品的进一步打击条款。这部分的内容很有趣,有很长的几段文字要求中方公开自己的执法记录,细化到了每季度须在网上发布一次相关执法数据的程度。此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签约后三个月内我国就必须大幅度增加执法行动数量;假冒盗版商品必须销毁,主管官员无权批准这类商品进入商业渠道,也就意味着不能官方变卖;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须支付给权利人;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必须使用合法软件,并且会在签约后7个月内进行第三方审计,审计结果还会公布在网上。

这么说吧,如果这些措施都能落到实处的话,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会发展成一个非常强大的部门。我国在打击盗版假冒商品方面,此前长期处于政出多门状态,工商、食药局、质监局之间长期打架,这恰恰是我国打击假货力度不足的原因之一。2018年这三个局合并成为了一个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然而目前也还处于名义上合并,实际上分别办公的状态,整合程度还远远不够,还不足以承担这份协议规定的监管责任。接下来是不是有什么质的改变,再看吧。

5、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条款。主要规定了两个内容,第一,从重处罚,能多罚款就多罚款,能判刑就判刑,绝不姑息;第二,简化对证据的形式要求,减少公证、认证程序,包括尽量减少领事认证环节。

这意味着证据要求放松,处罚加重,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因此剧烈上升,动不动就可能要坐牢。

6、技术转让一般条款。技术转让必须基于自愿;在任何情况下,中美双方均不能强制一方向另一方转让技术;政府不得强制要求企业进行技术披露。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不能强制要求企业进行技术披露。这一条如果能适用开去的话,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老配方其实就能实现保密,不至于陷入恶性竞争之中了。

7、食品与农产品贸易。这部分的核心内容就是确保我国大规模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包括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粮食、饲料、宠物食品以及农业生物技术等,内容非常多,也非常细致,足足43页。我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宠物食品,中方认可美方关于宠物食品质量标准的规定,认可美方的安全监管体系,并因此取消对美国某些特定种类的宠物食品的进口禁令。在进口报关时,对含牛肉成分的美国宠物食品,取消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取消检测这一条让我感慨不已,这种细致程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针对这里的每一种商品,都做出了这种细致的规定,连肉类出口检测证书中存在打印错误如何补救都有规定,以确保没有任何漏洞可以钻。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为这些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以及贸易上的特殊要求,要堵上漏洞,需要同时精通这些不同商品的外贸游戏规则。可以想见,美方谈判官员背后,站着一个多么庞大的专业团队。

8、金融服务条款。向美方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包括证券业务、基金业务、债券业务、期货业务、保险业务;以及相对敏感的信用评级业务和不良资产业务。

开放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目前不好评价,外资对这一块的兴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这里面的游戏规则非常非常的本土化,就算放开了,外资是不是真的敢踩进去捞金,也说不准,说不定踩进去就炸雷的可能性还更高一点。信用评级这一块,倒是真是需要外资机构来狠狠的冲击一把。现在我国的地方债评级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企业债评级的可信度也低到令人发指。外资评级机构好歹不至于没底线到现在这样的程度。

9、汇率政策。坚持汇率的市场决定机制,避免竞争性贬值以及明显的汇率干预;与汇率有关的金融数据须及时公布;争议发生时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与美国财政部长进行协商,协商无果参照争端解决机制处理。

这其实就意味着一件事:人民币汇率问题不再是自己的问题了

10、中方扩大自美进口规模条款。两年内中方增加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重点是价值777亿美元的工业制品,很明显这是美方为了推动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复苏而制定的条款,对比起来,新增的美国农产品进口只有320亿。此外,最有意思的是新增进口524亿美元的能源产品,比如天然气和原油。美国现在居然已经是能源出口大国了,三年前谁能想到这一点。

11、争端解决机制条款。这一条的规定要很认真的看:首先是由双方共同组建争端解决办公室,在争端发生时,向该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被申诉方的代表需要迅速处理该申诉,在10天内给出回应;如果无权处理,需要在第一时间向上提交,由被申诉方指定有权处理的官员,在21天内予以处理。如果还是无法处理,则由双方的副部级官员在45天内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如果依然无法达成共识,则转由双方的最高代表进行磋商。这一次的最高等级磋商必须在30日召开。如果最高磋商会议依然无法达成共识,则申诉方有权采取行动,包括停止本协议下的任何义务,直至退出本协议

这样算起来的话,争议发生后,最多也就是100天左右,三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必须要出结果。否则被申诉方就有权单方采取行动,退出协议。

——————————

以上,就是这份第一阶段协议的主要内容。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协议中只字未提此前加上来的关税如何逐步减免的问题,预计美方将会根据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和落实情况,逐步予以减免。此外,在这里我需要给出我的一个整体看法。就目前的内容来说,至少对我大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其实也还算不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把拼多多上的假货都干死,拼多多自己不干就把拼多多给关了,这对具备创新精神的民企来说,简直算是重大利好啊!赞!

下个阶段的谈判,涉及到的内容会更深,希望能谈出对我大中国民营企业更好的条款出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