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来源:天涯时事

 

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在72小时内(即当地时间周五下午4点前)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并撤离所有人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摩根·奥塔格斯(Morgan Ortagus)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称:“我们已指示关闭中国在休斯敦的领事馆,以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和美国的私人信息。

声明中还称:“美国不会容忍中国侵犯我们的主权和恐吓我们的人民,正如我们不会容忍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窃取美国就业机会和其他恶劣行为一样,特朗普总统坚持中美关系应该是平等互惠的。”

从美国的声明里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美国关闭领事馆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中国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和美国的私人信息;

第二,中国侵犯了美国的主权;

第三,中国恐吓了美国人民。

明眼人都知道,这三个根本不是什么理由,美国也没有拿出什么证据。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人问:中美之间会不会“断交”?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知道什么叫做“建交”?

所谓的“建交”就是指两个国家通过协议和公告宣布建立外交关系,然后在对方国家建立大使馆领事馆,派出外交人员。

大使馆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主要涉及政治领域,其次是经济、文化、科技等,一般都设立在对方的首都;

领事馆主要承担海外公民和海外利益的保护工作,相对而言属于低级政治领域,一般设立在对方的重要城市。

中国在美国设有1个大使馆和5个总领事馆:大使馆设立在华盛顿,总领事馆分别在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和纽约等5个城市。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鉴于“对等原则,美国也在中国内地设有1个大使馆和5个领事馆(不含香港特区):大使馆在北京,总领事馆分别在成都、广州、上海、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叫做“断交”?

所谓的“断交”就是指两国间终止正常的外交关系,关闭对方国家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召回大使和所有外交人员。

一般来说:两个国家断绝外交关系的时候,一定会撤销大使馆,但是不一定会撤销领事馆,因为领事馆主要是针对民事的。

假设,美国和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以后,那只是政府之间断绝关系,并不等于断绝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双方的老百姓还是可以去彼此国家做生意、旅游、学习等,而领事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本国公民办理签证、延期签证或给外国公民颁发签证等。

现在美国关闭了中国驻美的一个领事馆,这就会让中国公民去那个地域进行合作、旅游、学习等非常不方便——这本质上在隔绝两国老百姓之间的往来,比断交还要恶劣!

断交,一般只会关闭大使馆,不会关闭领事馆,但是现在美国连领事馆都给关了,而且特朗普还威胁可能继续关闭更多的领事馆。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极有可能会采取“对等”的做法,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尊严的问题。

事实上,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就做过一次类似的事情了,只不过那次关闭的是俄罗斯的领事馆而已。

随后,俄罗斯发起调查:美国驻俄罗斯圣彼得堡“胜出”,然后就被俄罗斯给关闭了。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胡锡进说:中国可以把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给关闭了。

然后《环球时报》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美国驻香港领事馆“获胜”。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与内地的领事馆相比,美国驻香港的领事馆是一个真正的、公开的“间谍窝”。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了,关闭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比较麻烦,因为涉及到特区政府。最终,中国决定关闭了美国驻成都的总领馆。

其实,特朗普做出这个决定没有什么好分析的,只不过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选造点势而已。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这种做法不能为特朗普赢得更多的选票,他还会这么做吗?

所以,这件事不仅仅是特朗普的决定,背后更有大量的美国人支持。

事实上,美国早就在全方位的、加速和中国“脱钩”了。

2018年6月15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包括高科技产品在内的总值5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相关的产品——这是科技上“脱钩”

2019年5月10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这是经贸上“脱钩”;

2020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相关法律,宣布持有学生签证(F 签)或交流签证(J 签)的中国公民,如果曾在支持或支持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学习或从事研究,将被禁止入境。随后,美国政府将中国13所大学拉进“黑名单”,美国议员威胁驱逐所有在美国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只让中国留学生去学文科)——这是教育上“脱钩”;

2020年7月18日,美国媒体传出将禁止中共党员及其家属去美国旅游,涉及2.7亿中国人,占中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政治上“脱钩”;

2020年7月21日,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在72小时内(即当地时间周五下午4点前)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并撤离所有人员——这是外交上“脱钩”。

……

有人担心:中美之间会不会“断交”?

不会断交的!

在美苏争霸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几乎进行了全方位的“切割”,双方也没有“断交”——美苏是罗斯福上台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建交的,一直到苏联解体消亡,双方都没有断交。

现在中美关系还达不到冷战时候那么紧张——冷战期间,美苏差点就发生“核大战”了。

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断交”的影响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双方“断交”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中美之间没有“断交”的可能,但是现在的状况远比“断交”更严重——“断交”主要是针对两国政府而言的,但是现在的美国针对的不只是中国政府,还有中国人民!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实,中美之间的矛盾不是其它矛盾,而是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零和博弈!

这个世界,永远只能有一个“老大”,老大永远会提防和打压“老二”。

 

事实上,现在中国也不怕和美国全面的“脱钩”。

这从最近一段时间的两件事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第一,中国出台了《香港国安法》。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然后,美国就“狗急跳墙”了,不但威胁要制裁中国,而且还把中国“告”上了联合国。

但是,被中国给一票否决了。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香港几乎每年都在闹,都有美国的身影。

比如,在2014年的时候,香港就闹出一个相当恶心的“占中”事件。

那次事件并不比2019年“反修例”差多少,但是我们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要就是为了稳定中美关系——那时,我们还不具备和美国硬刚的条件。

但是,今年我们就毫不犹豫的制定了“国安法”。

制定国安法以后,美国在香港近70年的布局就被连根拔起了。

5月31日,香港《东方日报》就报道说,美国已经开始出售香港南区寿臣山寿山村道37号的6幢三层高洋房,而这6栋洋房由美国政府持有超过72年,一直作为美国驻港总领馆高级职员宿舍。

有评论就指出:美国驻港总领馆有上千名职员,其中有很多都是谍报特工人员,一旦国安法在香港实施,这些人大部份将无法立足,某些高层也会为了安全而撤回美国,因此,才将员工宿舍变卖套现。

中国制定《香港国安法》就说明,中国已经不在乎和美国撕破脸了!

中国制定《香港国安法》后,美国又想拉着一帮“狗腿子”来制裁中国,但是除了英国这个香港以前的宗主国外,根本没有什么国家响应的。

美国还想拉着德国一起制裁中国,结果被德国一口给回绝了。

德国联邦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诺贝特·吕特根说道:制裁中国不会有用,因为中国太大、经济太强、科技太先进”。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中国和伊朗签订4000亿美元的大单。

7月13日,《以色列时报》报道,伊朗和中国关于25年战略合作谈判结束。

随后,经美国《纽约时报》确认消息属实,并且美国媒体对外公布了长达18页的协议摘录,并称之为“最终版本”。

而该信息也被伊朗和中国确认!

按照协议,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对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涉及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在内近100个项目,并继续深化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而作为交换,伊朗将在这段期间为中国提供稳定的石油供应。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对这个“4000亿美元”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

2014年,俄罗斯遭到西方围堵的时候,中国也和俄罗斯签订两份能源领域重要合作文件,解决了俄罗斯的危机——30年的供应时间,每年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4000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的合同总额。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伊朗问题”上恶心美国,只不过中国经常是“只做不说”,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虽然,很多事情在新闻上看不到,但是有些数据是可以查询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扒”一件事。

2019年,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制裁:任何购买伊朗石油的企业将会被美国制裁,世界各国的企业不得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无法再从伊朗进口石油,但是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从来都没有中断

这个数据是可以从“海关数据平台”查询出来的: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把这个数据,做成了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制裁伊朗之前,中国每个月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大概为250万吨;美国制裁之后,中国每月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大概为50万吨。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是谁在进口伊朗石油?

很显然,不可能是国企,因为国企进口伊朗石油,那么肯定要被美国制裁了(非但可能被没收在美资产,还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系统),那时它们在国际上贸易的时候就会非常麻烦。

看起来似乎只可能是私企了——有些私企在美国没有业务和资产,也不怕被美国踢出美元结算系统。

按照正常的道理,事情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我手比较“贱”,我又计算了下价格。

然后,就发现问题了:在美国制裁伊朗之前,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低于国际油价2美元/桶。但是,在美国制裁伊朗正式生效以后,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却高于国际油价5美元/桶。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按照正常的道理,伊朗被美国制裁了,大企业不敢购买伊朗石油,只能是小的私有企业去购买,由于购买伊朗石油有各种风险,伊朗的石油难道不是应该卖的更便宜吗?

私企,肯定是追求利润的!

但是,为什么私企冒那么大的风险,还用高于国际油价5美元去购买伊朗石油呢?

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国家对这些私企进行补贴了。

第二,这些企业就是国企成立的“皮包”公司。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能说明一点:中国在帮助伊朗。

伊朗被美国制裁,经济非常困难,我们就用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去购买,减轻点伊朗的压力。等伊朗度过难关后,再给我们更低的价格,弥补我们以前的损失。

种种现象都表明: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在乎美国的任何想法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美国也已经没有什么太好的“牌”可以打了。

经济、贸易、科技、旅游、教育、政治、外交等,能打的,美国几乎已经都打了,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过来。

现在的美国,无非就是继续打压华为和中国高科技而已,但是除了极少的几个“狗腿子”跟着它外,根本就没有太多国家响应

现在的美国,无非就只能到南海“耀武扬威”下而已,但是那个对中国根本就没有用——你来,我就再建个岛压压惊;

……

现在的美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对付中国了,手中最大的一张牌也就是“台湾牌”而已!

如果美国敢打“台湾牌”,那么就会像“香港牌”一样,以后就再无“台湾牌”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TjPhCAkfwNxB1iIwhnK8A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来源:文子稻ID:wenzidao666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昨天成都(chengdu)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很多人都去新热门景点–成都美领馆打卡、见证历史。
最大的感触是:很失望,也很意外。
失望的原因是,成都美领馆大门紧闭,没有一点“烟火气”。
竟然一点都不“热闹”。
谁都知道,外表越是安静,里面就越紧张。
但是,大家都是来看“烟火”的,竟然没有,小伙伴们表示很失望,连消防车也是闲着没事干。
倒是网上讨论的很热烈,不断有人转发白天鞭炮齐鸣的那一场面。
视频:成都总领事馆外鞭炮配乐版
当然,那位放鞭炮的大佬,后来被警方带走。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虽然看着鞭炮齐鸣也很高兴,但是毕竟放鞭炮会污染环境,批评教育和处罚还是要有的。
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很意外。
第一、人并不是很多。
由于修地铁,道路封禁,机动车禁止通行。
走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不断有民警和着便服的工作人员催促“不要停留”。
年轻人一身火锅的余香,边走边拍,满眼笑意;老年人摇着蒲扇,似乎根本不关心马路对面的事情。
看下视频:
与现场鲜明对比的是,央视的在线直播,可是吸引了全国几千万人集体围观。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第二、现场很淡定,没有横幅、没有人喊口号,一切静悄悄。
完全没有白天放鞭炮的喜气洋洋,大家都是拍了几张照片就走。
即使在美领馆一侧有些年轻人聚集,大家也是平静的围观。
吃瓜群众们一脸淡定,看着这场好戏在上演。
另外,当美国突然要求中国在72小时内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后,消息也是由中方官媒率先主动披露的。
要知道对于这种负面新闻,在往常大都是外媒先报道的。
此举,中方主动出击的意味强烈。
同时,民间除了网上表达对米利奸的愤慨外,线下并没有人到其大使馆去抗议。
这样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往常是不可想象的。
不由得让人感慨:
这届中国年轻人比任何时代更明白,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大家平静的注视着成都美领馆那紧闭的大门,比米利奸用消防云梯去偷拍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更让世界震撼。
因为有实力的平静,比没有实力的愤怒更有力量!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美国佬架起消防云梯偷拍中国总领馆内部
为什么这届中国年轻人不再愤怒了?
第一、举国抗疫的成功,提高了国人的自信心!
回想年初发生的新冠疫情,14亿国人全部在家“禁足”抗疫。
面对未知病毒的侵害,每天似乎都是生死离别,每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中国以举国之力,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防控住疫情,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用了3个月成功控制住疫情。
尤其是对所有新冠患者的免费治疗,给身处疫情中的国人吃下了颗定心丸。
时至今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拥有发达医疗技术的美国在抗疫面前让世人大跌眼镜。
现在美国每天新增仍然高达7、8万,已经累计确诊超过420万人,死亡将近15万!
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简直是人间惨剧!
即使这样,大总统川普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拼命甩锅中国的做法,更让国人看清美国的双标是多么的无耻和滑稽。
风暴眼里的成都,有一点让人很意外....
一个高举人权的国家,竟然连自己国民的生命毫不关心!
这就是美国!
纵观川普和蓬佩奥的言行,更是印证了毛主席所说的:
“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
米利奸用近乎羞辱性的限时72小时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但是,绝对没想到,中国也会对等报复,直接关停成都的美领馆。
这件事,大涨国人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也向全世界传递一个信号:这个世界再也不是美国想要制裁谁,谁就必须默默承受的时代了。
天下人苦美久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
第二、一国崇尚科学走向理性,另一国却越来越偏激。
如果在20年前,看到上面这句话,肯定认为崇尚科学非常理性的是美国,而偏激的是中国。
但是,现在再看,恰恰相反。
中国越来越崇尚科学,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抗击疫情,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都功不可没。
在中国,没有人认为戴口罩是不妥的。
在美国,许多人认为戴口罩是不正常的。
在中国,不戴口罩会被人嫌弃。
在美国,戴口罩会被人嫌弃。
在英美,许多人认为5G会传播病毒,甚至有人认为口罩上的金属条是5G天线,会控制大脑!…..
这样看似弱智的行为和言论竟然在欧美国家还很有市场。
作为中国人,我们看着很无语,只能当成笑话看。
这种从容的背后,是自信的外在表现。
毕竟,欧美发达国家至今都没有能够像中国一样控制住疫情。
有没有发现,一场疫情,让国内崇美的人心虚了,让恐美的人失去了市场。
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更加自信,更加爱国!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虽然,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查漏补缺,一直在不断进步。
上半年的新冠疫情,下半年的洪涝灾害,我们就是这样在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奋勇前行。

就像那句网络名言: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群众的心态也越来越强大和理性。
想想看,这样的中国,还会被外来的挑战压倒吗?
但是,有一点,还是要提醒准备或者正在成都美领馆打卡的小伙伴们,记得带上口罩,做好防护。
因为有一个特殊的现象:
凡是米利奸重点关照的地区,似乎都容易爆发二次疫情!
比如,北京、香港和新疆。
北京的二次疫情说是国外冰鲜产品引发的,但是,在其他城市后来几次从南美国家进口的海鲜外包装中也检测呈阳性,为何没有爆发疫情?
在内地整个春节期间都在抗疫的时候,港毒废青仍在街上游荡,却没有爆发大规模疫情。但是在港版国安法发布后,港毒废青已经不再街头闹事后,却突然爆发疫情。你说奇怪不奇怪?
新疆更是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西部重镇,米利奸多次对涉疆问题指手画脚。
尤其是《纽约时报》刚刚在报道中承认:
成都美领馆实际上是美方搜集中国新疆与西藏情报“最有价值”的前哨站。
所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4号指出:
成都美领馆一些人员从事与其身份不相符的活动,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的安全利益!
诡异的是前不久新疆爆发了二次疫情!
善良的中国人,要提高警惕,小心敌人在撤离时,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来!

作者简介:文子稻,前报社媒体人,文章视角刁钻,文笔犀利,剖析真相。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qqxf_6FGAJZfi6mVw2wEA

贝壳有什么筹码上市

朋友圈看到一条大新闻,关于贝壳递交招股书准备IPO这件事

 

对于房地产行业里仅有的一家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对于贝壳的上市我当然是开心的。另外对于这一次IPO其实探讨值多少钱是否合理会不会亏钱等等这些八卦问题我个人是不关心的

 

我更想和大家强调的是,对于贝壳这么一家作为房地产中介服务的这么一家企业,他背后的数字其实代表着中国二手房业务的未来

 

而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二手市场的数据都是模糊的混沌的,我们从贝壳的一些数据其实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大致趋势

 

所以我把他们的招股书的一些数据认真看了一遍,抽丝剥茧整理了一些数据做了一些解读,发现一些关于贝壳和二手行业的数据,多多少少泄露了不少“天机”

 

  

01

首先当然是规模的问题,贝壳在2019通过卖掉价值2.128万亿的房子

 

而整个中国2019年一二手房源的流通市值是多少呢,贝壳招股书上现实是22.3万亿,换句话来说,贝壳实现了整个流通市场接近10%的比重

 

这个比例看上去一般,但是在房地产赛道绝对已经达到垄断级别了

 

各位要知道开发商龙头老大每年销售额才占据一手房的5%左右。而单纯的作为中介服务来说,贝壳这个数字相当于两个世联加上两个易居还富裕出一个同策的规模

 

所以大家可以感受下之间的差距

 

另外,卖了2.128万亿的房子,贝壳赚了多少钱呢,一共是460.15亿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是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而作为中介,其实很容易就算出平均中介费是每单2.2%,这个数字包含一二手。整体的比例也是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内

 

但是后面的一些数字就比较有趣了,卖了这么多市值的房子,一共是通过220万单的业绩完成的

 

你可以很快的换算出,贝壳经手的房子总价在不到100万左右,然后佣金2万元

 

100万一套的房子,大概可以想象下是一套接近环沪的两房类产品,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通过简单的数字转换大家可以推算出贝壳的规模、能级以及主力战场,在整个房产流通领域,他确实已经做到了王的水平

 

 

02

好,我们继续把数字细化,你会发现460.15亿的佣金收入中,二手中介费245.69亿,一手渠道费202.74亿

 

如果就简单的看这两个数字肯定没感觉,但是我们再看2018年的数字,二手中介费201.55亿,一手渠道费74.72亿

 

所以很明显,2019年贝壳的扩张基本就是依赖一手业务的拓展,这个业务的开展给贝壳带来了本质性的规模的提升

 

而这一点在2020变的更加明显

 

今年最大的变数毫无疑问就是疫情,而疫情直接影响了二手市场的成交,贝壳第一季度二手只有33.75亿,而同期2019年则有60.19亿,腰斩了一半,但是2020年第一季度一手34.53亿,这个数字反而超过去年同期接近15万亿,去年同期是19.65亿

 

所以可以看出新房业务对于贝壳来说有多重要,几乎就是他的命脉

 

不仅帮助贝壳做了2019年的增量,也保证了2020年贝壳的稳定,功不可没

 

 

03

好,那么未来的贝壳会不会越来越依赖一手房?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是从数据上来看是的

 

我把2018年,2019年在贝壳成交的金额和佣金收入做了一个简单的换算,看到了一组有趣的数字

 

一手房渠道,2018年是2.6%,2019年变成了2.7%

二手房佣金,2018年是2.4%,2019年变成了1.9%

 

什么意思,很明显伴随着贝壳体系内加盟中介的变多,二手模式的合作开始变多,整体的二手中介费开始下滑明显

 

但是一手渠道费用,单纯在贝壳体系内就有0.1%的提升

 

换句话来说,对于贝壳做一手,他面对的是一个增量明显,利润丰厚且无明显竞争的这么一个状态,所以没意外的话,贝壳会在未来越发的发力做一手房渠道

 

这件事应该对于很多地产营销从业者会感觉到胆寒

 

所有的开发商应该都需要对渠道有足够的重视,去反思为什么客户不来售楼处了反而愿意被中介带过来,不然的话贝壳会越来越凶猛

 

 

04

那在贝壳体系下的业务员生存的好不好

 

其实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但是有一个侧面,目前贝壳进驻了全国103个城市,连接了265个新经纪品牌的超过45.6万经纪人和4.2万家经纪门店。

 

如果你那45.6万经纪人数量去比对整体的营收,你会发现每个业务员每年的佣金收入:10.1万,这应该是佣金收入

 

进入到个人口袋里如果按照50%来测算应该就是5万块钱

 

也就是平均每个业务员每年的佣金收入是5万元,加上底薪大家可以算出一年他们的收入是多少,至于好还是不好大家自己判断

 

另外通过10.1万佣金收入和之前每单2万的佣金来算,也就可以说贝壳的业务员每年平均卖5套房子,差不多两个多月一套成交。

 

如果今天看文章的朋友可以和我们说说这样的成交频率算是什么样的水准

 

当然必须承认这些都是平均数,据我所知业务员水平差距是非常大的,但也因为同样如此,生存在行业中下水平状态的中介同行们,日常是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当然对于未来还是有盼头的,贝壳预测未来2024年一二手的流通市值会变成30.7万亿,这个赛道的池子还在增加,市场还在扩容,大家都还有机会

 

 

05

最后一个数字,特别有趣,我们看到了凶猛如此的贝壳,在2019年净亏损9.04亿

 

为什么会亏损,按照这样的轻资产模式的业务是不可能亏损的啊

 

我个人推测净亏损的可能性是因为一手渠道的垫佣机制

 

关于贝壳一手能够起的那么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贝壳承接了开发项目的渠道业务,同时也整合了外部流量做渠道分发,而分发的核心驱动就是依赖垫佣模式

 

提前给下游渠道结佣而上游的回款需要一定的周期,从而导致了账面净亏损。这个现象在2020年第一季度变得更加明显

 

第一季度的贝壳几乎就依赖了一手房业务,所以才3个月就出现了净亏损12.31亿的数字

 

这可能就是贝壳发展的代价

 

看到了一手的红利,就要承受一手的现金流缓慢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不大,那是因为贝壳不仅仅只有一手业务

 

二手中介虽然利润点不高且增速不大,但是却很好的保证了贝壳的现金流。只要贝壳这种特殊模式保证一二手联动,那么长线来看的发展就没有什么问题

 

 

06

最后一点,和贝壳的数字无关

 

可能很多人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贝壳不就是靠渠道么,靠一手的高佣金么

 

是的,从账面上来看我的解读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不放试图换一个角度,所谓的渠道其实是向全行业开放的,为什么贝壳可以从里面分到一杯羹

 

我更愿意对这里面的解读是:贝壳抓住了用户

 

我们试图回忆从链家开始到现在贝壳做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从构建楼盘字典,一张张画户型图,到链家网贝壳网让用户更好的线上看房,再到后面的本科生中介,整个购房流程实质上在整个贝壳体系内有了更多服务客户的意识

 

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没有谁可以掠夺走客户,只有通过服务才能把用户紧紧的抓在自己手里

 

客户没有销售,客户不会主动去售楼处,因为这一路都被贝壳式的服务

 

我曾经写过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关于贝壳会杀死谁

 

看过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贝壳没有杀死谁,但是却把整个行业用服务的理念重新做了一遍

 

这才是这个赛道下半场真正在发生的事情

 

做到如今这个规模,京东用了12年,贝壳2年

 

贝壳有多快,也就说明了行业这个赛道转变的有多快

 

 

07

时间不等人,房地产服务这个赛道大多数人只有拼尽全力才能保证自己可以原地踏步

 

听上去有点狗血

 

但更加狗血的是,真相就是如此

 
以上为正文,来自卢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0J84MoSYWrVua6wmFUN6g

怎么背书最有效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40418/answer/751351315

本篇回答适用于一切文科类!!巨型著作!!理解和记忆,尤其适用于在各类大型考试(高考,大学末考,考证,考研…)中拿到高分

纯手机打字输出,建议点赞后收藏 点赞后收藏 点赞后收藏

前面理论铺垫比较长,操作方法在第③点

答主自高中之后,除了单词和语文诗词,基本没有额外花多少时间在“背书”上面。通过自己上学过程中慢慢总结的理解记忆法,14年湖南高考文综253分,总分650+ 。今年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坐高铁的7个小时车程,把两本400页的专业课书籍完整记忆了一遍(之前做过一些准备工作,后面详细讲)

①先说下对“背书”和“背书方式”的理解

我认为“背书”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必须一字不差,比如英语单词、语文诗歌等,也就是或多或少需要点“死记硬背”的成分(其实大部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二种是任务量极大,要背的题和知识点冗杂,而且容易混淆,但又没必要一字不差的巨型课本记忆。(像高考文综十几本书,动辄上千页的考研专业课课本)

对于第一种背书方式,主要是小学初中居多,其实进入高中后就很少需要这种背书办法了,去各个学校的文科重点班看看,学霸们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好像只是在“看书”,甚至每次稳居一二名的尖子生考前根本不需要看书,照样考高分。而每次早晚读嗓子扯得最大,背得最投入的学生往往成绩在中下游(往往是…学霸学习累了也会喊几句)

主要讲第二种记忆办法,因为大部分人的诉求应该也是这种,目前纯考死记硬背的考试几乎绝迹了,机械式重复记忆也应付不来比较大型的考试。

②运用此法要准备的东西

(写起来可能比较抽象,我就以人大出版社的《黄达金融学》为例,共800页A4左右的文字量,考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本书有多难搞…)

A.原版教材(如果是0基础纯自学,前期还要花1-2月通读一遍)

B.一个活页笔记本

C.一部能上网查问题的手机/随身携带一名同专业的学霸/直接在图书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自习(三个满足其一即可)

Ok,如果本身对要背的书就有一定基础,那么第三个条件也可以不用满足

然后就没了 ….

真得就没了

非要加一个的话,就是一颗不受干扰自带结界的学霸之心哈哈哈

然后我们就开始愉快地背书吧~~~

③“点—线—面”记忆法(自己瞎取的一个什么鬼中二名字)

第一步,先解决孤立的知识“点”[用时50%]

面对浩瀚的砖头厚的书,如果刚开始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就想着前后联系,然后去做一些综合性的大题,你也就离自闭不远了(血的教训!)

一本书不管多厚,最核心的部分始终是一个个知识点。其他的无外乎是一些废话,考试也不会考,顶多是看累的时候瞥两眼调节一下。

像《黄达金融学》29章,看上去很吓人吧,刨去过时不考的几章,非常基础的几章,每章再略去一些背景文字,留下来的核心知识点总归是有一个具体数字的(估测不超过200个)

而这些知识点有的只是纯玩文字障碍(名字起得特高大上,内容其实很生活化,一看就能懂那种,比如“流动性陷阱”、“金融压抑”…),而真正需要花精力和心思去搞懂的难点知识点就更少了

所以刚开始,就只需要抱着把这些知识点看懂的心态。什么章节联系啦,做题运用啦,结合时事啦…balabala的 统统雨女无瓜!!!

第二步,章节内知识点串联成线[用时25%]

哇是不是看上去好高端,怎么个串法…需要去买根蛋白线把什么货币创造,货供理论啥的连起来,再移植到我的小脑瓜嘛?

哈哈开个玩笑~

其实这一步是最简单的,因为编书的大佬们肯定都是把关联性最强的知识点编到一块了(省了超多时间呀)像货币需求论这一大章,就有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等等好几种学说,之前把各种学说看懂之后,这一步就是做一个横向对比,看看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解释的

既加深了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相当于换了个看问题的角度),同时也在无形中养成了你做综合性大题的能力(考试怎么可能只考单独的一种学说呢?)

第三步,全书知识体系构建[用时15%]

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只完成前面两项应该只能勉强及格,但是走完这一步达到80-90的水平不成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搞明白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

我对《黄达金融学》最后形成知识体系的时候,主要是对整本书的内容重新按自己的思路进行了框架整理。这本书知识面广,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所有的金融学理论,而且还涉及了商业银行学、投资学、公司理财部分内容;但是整体编排并不很适合应试,可能同一知识点的内容却散落在不同章节。

这是我重新整理的目录:

这样把一本书的知识都联系起来,基本上不管论述题,综合题怎么考,都能至少有作答的思路,也不会遗漏得分点。

其实除了这本书,其他文科类书籍也都是这种整理思路。高考历史也是这样,三本必修有自己的逻辑闲(政治—经济—文化),但是每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又都分散在三本书里,我高三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画历史时间线和各种逻辑线,历史大题基本能控制在扣5分以内。

最后一步,可以开始“背书”了[用时10%]

其实完成前面几步,最后的记忆过程真得只是走走形式,基本上只是加强下一个问题到底有哪几点,而每个点的关键词句早就在之前印在你脑海里了,只要不是考原文默写,是不用再多花什么精力用来“背句子”了。这也是我能在高铁上7个小时背完两本书的原因啦~


方法介绍完毕~

我知道这个记忆法比较耗时间,而且前面在做“点—线—面”知识点串联工作时候,很可能看到一张试卷的综合题一直一脸懵,会觉得没有什么提高,不过这个办法就是越到后面越轻松,一下子能有质的飞跃。

而且最关键的是,可以记得很深刻,哪怕过了好几年,花1-2天可以很快回忆起来,或许是转成了什么深层记忆吧(前几天给几个学生写高中文综的复习纲要,以前建立的知识框架很快就熟悉起来了)而且还不用过多受“背书”的煎熬,简直不要太幸福!!!

以后抽时间会更一下自己“死记硬背”的方法,想看的可以关注一下本干货型答主

曾经大二末考前两天背完一整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平时真得一点没看那种,上课基本听过30%…),不过最后只是82分啦~算是一些抢记的方法,之后再好好写~

点赞的朋友,都记忆力超群!考神附体!!!


感谢大家对这篇回答的喜爱~小透明真得被这个热度吓到了(怂…从昨晚到今天不到24h多了三千多赞…太可怕了,但是好开心哈哈哈)

统一回答下几个问题:

1.关于文综复习框架

这个是当时有偿写给几个搞教育的大佬的,所以不太方便私自发给关注我的小伙伴。

但是因为问我文综复习办法的人比较多,就建了个高三文科交流群。QQ群号:991250924(这是新群,1群和2群已经满员了)以后我会在群里抽时间给大家答疑,希望帮助到高三的小盆友。

一篇很好恰的文综复习干货送给你萌(收藏完记得给我点赞呀.卑微555)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www.zhihu.com

2.关于长达几百字的名词解释怎么背?

其实方法很简单:逻辑链。

文科其实也有很严谨的逻辑思维,文科的学神大佬和普通成绩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逻辑思维的差距。

举例说明:金融学上的“特里芬悖论”

学霸们眼中的“特里芬悖论”——因为长时间施行布雷顿森林体制(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导致美元地位很高,成为国际支付的首要方式】,导致各国纷纷想持有美元【为了保持足够的清偿力,也就是支付能力】。【为了满足对各国美元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增发货币实现】,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与黄金挂钩,脱离黄金储备量而增发货币,必然使美元承受巨大贬值压力。【可现行制度下,美元做为国际交易的硬通货,又必须长期保持坚挺】因此这种矛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是常说的信心和清偿力的矛盾,必然使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美元彻底和黄金脱钩。

转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40418/answer/751351315

关于当前中美关系,至今写得最好的文章

关于当前中美关系,至今写得最好的文章

作者:魏加宁   来源:长江创创社区

 

 
魏加宁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和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还兼任着西南财经大学博导,长江商学院兼职教授等多项职务,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还承担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课题《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研究》。下面就请魏老师介绍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对中美贸易战的一些看法。
 
1、有关中美贸易战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美关系回不去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反思两点。
第一,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首先需要反思我们自己出了哪些问题。因为我们决定不了美国应该怎么做,但是却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二,中美关系究竟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想回去?这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你根本就不想回去,那就怎么做也回不去了,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误区二:“脱钩无所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需要不等于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官媒的论点都是:“脱钩无所谓”,“我们有14亿人的巨大市场,我们怕谁?”。但这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经济学讲的不是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是指“有效需求”,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中美真的脱钩了,出口下来了,生产下来了,收入下来了,老百姓都没钱了,那么“巨大的市场”从何而来?
 
误区三:“特朗普是个商人,是现实主义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说,特朗普是商人,是现实主义者,并不是说就可以小看他。正因为他是商人,说明我们过去用来对付那些政治家出身的美国总统的办法不灵了。说他是现实主义者,就是说他已经转移阵地了,把以往的意识形态之上变成了国家利益之上,所谓“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就是要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于是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竞争力的下降,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那么,按照现实主义的逻辑,特朗普的做法就一定是来挖我们的墙角,强化它的阵营,以便重新达成新的“平衡”,实际上就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所以特朗普首先就去拉北朝鲜,其次是拉台湾,最近又是香港。面对这种变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战略,继续坚持意识形态至上,那么这些阵地就都会丢掉。
 
误区四:“特朗普是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
其实,特朗普虽然是过去40年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但很可能是今后40年最容易对付的美国总统。因为现在在美国,在对华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两党共识、政企共识和官民共识。尽管特朗普刚上来时,并没有想跟中国打贸易战,但是经过一番火力侦察后发现,只有在对中国经贸关系上,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得到美国国内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们应对不当的原因。采取“硬碰硬”策略的结果,必然会刺激美国人民,而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的话,政府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2、中美之间的三个层次博弈
 
中美博弈,表层是贸易之争,中层是老大之争,深层是体制之争。
表层博弈:贸易之争
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到预期,影响到进出口贸易。日本专家曾经说过,打贸易战就是一种美国病,美国的慢性病。因为美国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又要维持他的霸权地位,所以一定是谁露头就打谁。当年日本露头就打日本,现在日本缩下去了,中国露头了,所以就打中国。所以,在中美贸易战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打持续战的思想准备,正确应对。其中有以下几个点值得参考:
(1)要拉美国的朋友来对付美国。
拉他的朋友毕竟还属于朋友之间的“内部矛盾”,拉他的敌人就变成“敌我矛盾”了,于是我们自己也成了他的敌人。中美之间打贸易战会严重影响到日本经济,因为我们的一部国产手机中有60%的零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所以,如果我们拉日本、拉欧盟、拉加拿大等合作,他们也会有积极性,对美国影响也更大。
(2)要用美国的方式来对付美国。
案例一,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时,美国曾经向日本、西德等5个主要发达国家施压,要他们减少对美国的出口,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利率来扩大内需。
当美国压日本的时候,由于日本的中央银行没有独立性,所以美国一压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就压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不得不把利率下调到2.5%的历史最低水平,于是出现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等到1990年日本中央银行因物价开始上涨而不得不提高利率时,连续5次上调利率,结果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泡沫破裂,形成一大堆不良资产,金融机构纷纷倒闭,90年代末爆发金融危机,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
但当美国用同样的方法压德国的时候,德国的政府官员对美国人说,不行,我德国中央银行是独立的,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表决,政府官员不能干预,最重要的是:这套做法是你美国教我的!结果用一个“软钉子”把美国人给顶回去了。德国中央银行于1988年果断上调利率。结果,虽然同样是本币大幅升值,但是德国就没有出现泡沫经济。
第二个案例就是日本的农产品市场
战后日本,连国防都交给了美国,但是农产品市场却寸步不让。每一轮日美贸易谈判,美国一定卡在汽车上,而日本一定卡在农产品市场上。
日本为了保护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神学、科学、政治学一起上,就是要保护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但是国际舆论压力太大时,他也要做做样子,于是就把各国的粮食参展商请来举办粮食博览会。但是,就在开幕式的头一天,在电视镜头下,日本卫生部门的政府官员就找到美国的2个参展商,跟他们说,你们的展品不符合我日本的卫生标准,迫使美国的2个参展商夹着展品气哼哼地走出展厅,据说回去就去找美国总统,但是,找谁也没有用,这是美国人认可的国际规则。
再有,竞争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对内可以推动改革,对外就可以用来对付美国人。你看欧洲人,从来都是用反垄断来对付美国人;日本当年在应对日美贸易战时,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强化竞争政策;台湾80年代面临的情况跟我们现在一样,也是美国人要求他货币升值,减少对美出口,台湾人也是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制定《公平交易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员会”,以此来对付美国人,并倒逼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IT产业。
所以,一定要用美国人的办法来对付美国人。
(3)日本对美关系的经验教训。
战前教训:千万不要刺激美国人民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什么事都做不了。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就在罗斯福总统的桌上。但是为什么罗斯福总统按兵不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美国国内盛行的是孤立主义情绪,美国人民既不想参加欧洲战场也不想参加亚洲战场,罗斯福总统看到了日本的威胁想对日本宣战但没有借口,于是就按兵不动,等着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等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炸死那么多美国人,把美国人民彻底激怒了,于是罗斯福总统乘机对日宣战,一个一个法案在国会上迅速获得通过。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惨败。
战后经验:用“线”换“绳子”
70年代初,日本以牺牲整个纤维产业(“线”)为代价,换来了冲绳岛(“绳子”)的回归,所以称之为“用线换绳子”。因为当时日本的纤维产品物美价廉,出口到美国以后,美国的企业破产了,工人失业了,所以要求日本政府自主限制对美国的纤维产品出口。于是,日本放弃了整个纤维产业,不仅换来了冲绳岛的“回归”,而且还倒逼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倒逼出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现在,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开放汽车市场,如果放开汽车市场,美国的汽车根本没有办法和日本的汽车业抗衡。
(4)80年代台湾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台湾面临的情况和我们今天一模一样,也是美国要求台湾汇率升值,减少对美产品出口。台湾人的做法也是以退为进,顺势推进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制度化,汇率自由浮动,利率自由浮动,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倒逼岛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业,倒逼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IT产业。
所以,对美贸易战的正确对策应当是以退为进,倒逼自己产业结构升级,并把中美博弈尽可能地拖在贸易博弈的层面上。
这是我想澄清的几个误区。
 
中层博弈:老大之争
所谓“老大之争”,就是指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在贸易之争层面上应对不利,就会过早地把“老大之争”提到美国的议事日程上来。美国就会想方设法来抑制中国的发展,这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究竟应对如何对待中美关系,我认为,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我们都必须理性地思考问题,在对美关系上,无非是三种境界。
(1)保守境界
所谓“保守境界”就是指,1979年1月邓小平到美国访问时,在飞机上社科副院长李慎之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的答复是:回顾一下二战后的历史,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起来了。
邓小平搞定了中美关系之后,我们得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比如香港能够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回归,就是得益于当时的中美关系。
(2)中间境界
有人说,中国现在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要和美国平起平坐。平起平坐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平起平坐?是对抗,还是合作?对抗的话,是打热战还是冷战?
打热战?当初美苏之间为什么要打冷战?就是因为有了核武器以后,热战打不起了。如果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现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遍,谁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打冷战?如果打冷战,那么新的冷战和上次冷战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苏(俄)换位了,打冷战明显不合算。
热战打不起,冷战不划算,那么就只有合作。上一届政府时期,在美国,无论是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官员,都提出“G2”的概念,也就是所谓“中美共治”。
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政府状态,于是就会不断地打仗,弱肉强食。如果有两个大国愿意携手合作,共同维持世界秩序,而这两个大国的特点又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一文一武。如果能实现这个构想,那恐怕将是世界的福音。可以少打多少仗?!少死多少人?!
(3)激进境界
所谓最激进的想法,无非是:美国在衰落,中国在崛起,我们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问题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历史上,老二取代老大成为世界霸主的,成功的有几个?——只有一例,就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问题是美国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刘劲副院长的说法,早在1905年,美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可是,美国人做了什么?美国人是帮着英国去打仗。等二战结束时,英国的工业一败涂地,美国的工业世界第一;英国的经济惨不忍睹,美国的经济世界第一;英国的国库都空了,黄金都跑到了美国的国库里;英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等到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在讨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时,最佳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叫作“班克方案”,就是根据各国的贸易状况来决定国际货币。但是会议就是没有接受凯恩斯的最佳方案,而是接受了美国财政部的“怀特方案”,也就是以美元为霸权的不合理方案。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到二战快结束时,英国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企业里是二把手,想要接一把手的班,你是挑战他的胜算大呢?还是跟他搞好关系的胜算大?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中国当前最需要的,不是什么争老大,而是如何确保国泰民安,实现民主法治。
 
深层博弈:体制之争
国家之间比拼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体制之争,是体制效率之争。体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决策机制,决策效率,看谁的决策错误少。而决策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纠错机制,能否及时纠错;而纠错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息机制,看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决策者能否听到真话,能否把握真实情况。
现在看来,特朗普有一个扁平化、短平快的决策团队,参加决策的人有很多都是出过书的,出过书就意味着他对中美关系的某一领域做过系统性研究,所以决策效率非常高。而我们中国则是纵向决策体制,决策链条非常长,最熟悉情况的往往是下面的处长,但是决策时这些处长根本说不上话。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改革我们的体制,包括决策机制,纠错机制,信息机制,让参与决策的人,能够听到真话,掌握真实情况,否则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及时纠错。
 
3、反思与出路:对方的失误≠自己的实力
日本当年为什么敢偷袭珍珠港?主要是因为经过了前面两次侥幸胜利之后出现了自我膨胀:一次是甲午海战意外地打败了大清的北洋水师;第二次是意外地打败了俄罗斯的舰队。于是,在许多高层军官明明知道跟美国开战是打不赢的,但在举国狂热的氛围下,只有去偷袭珍珠港,结果导致惨败。
90年代以来,日本和美国先后都发生了金融危机,于是我们一些人开始瞧不起日本,瞧不起美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认为中国不会爆发金融危机,等等。但是,对方的失误并不等于我们的实力,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其实,我们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都不小,现在消费在降级、服务在降级,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认真吸取别人的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专家分析原因时,都认为是由于中美经济之间的“镜像关系”导致了这场危机,于是就提出所谓的“脱钩论”。记得有一位外国专家就提醒过,说中美脱钩的结果,很可能将会导致战争。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现在看来这种风险在增大。
决策者首先要防止最恶情形——中美脱钩
作为决策者,首要任务不是追求最优,然后追求次优。而是应当首先防止最恶,防止最恶事态的发生。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当前最要防止的就是中美脱钩。中美一旦脱钩,早晚都会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中国的“和平红利”就会消失。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不仅得益于“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和平红利”——40年没有打仗,这是多大的“和平红利”啊!可是,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和平生活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就很容易失去它。一旦失去了和平红利,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再次被战争中断。这才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所在,也是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所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0J84MoSYWrVua6wmFUN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