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幸存者

文/沧海一土狗

ps:3100字

查理-芒格有一段十分有意思的访谈对话,访谈者问他,如何去看待欺骗与背叛,老先生回复了以下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不会因为人性而感到意外,也不会花很长时间去感受背叛。我总是会去妥协和适应这一类事情,我不会允许我自己花过多的时间去感受背叛。

所以,你问错人了。如果这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立马就把他否定了。我不喜欢任何受害的感觉。像正常人一样的思考方式,会让我觉得毫无建树。

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这段对话暗示了查理-芒格与众不同的底层世界观,现实是一系列的筛选机制,我们遭遇某些事件,只是我们被选中了而已
但是,正常人的思考方式,总是有意无意地强化自我选择或自由意志在某次遭遇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这种偏倚更加突出。
我们是一个多样性群体,每天都在被各种规则筛选,我们的成功往往是一种幸存,即被筛选出来了。
严格的表述,如下图一所示,多样性群体的禀赋固定,且具备多样性,规则Y选出了个体Y。
我们都是幸存者
在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混淆——数量和多样性的混淆
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多生孩子是必要的——数量,但是,一定不要按照同样的方式去培养他们,而是要以不同的方式——多样性
然而,我们特别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为了开一把密码锁,我们只是在既定的组合池反复去试,而不是,扩大组合的种类。
也就是说,我们给自身所拥有的东西赋予了过高的权重,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开密码锁的时候不会犯的错,其他地方经常犯)。
譬如,在股票组合的构建上,我们愿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并认为反复敲打他们,一定能找出伟大的公司,获得成功。

数量是多样性的前提,但数量不等于多样性。

在现实当中,我们能观察到群体的适应性,即个体Y会变得流行
这背后有两个机制:一种机制是个体Y留下了更多的后代(依然假设个体无知);另一种机制是其他个体会模仿Y(假设个体知道了更多)。
由于我们想引入“知道多少”这个变量,但前者依然假设个体无知,所以,我们沿着后一种机制往前推进——因为模仿所以流行
我们都是幸存者
如图二所示,个体X会去模仿个体Y。微观上,如果X找到了规则Y所筛选的特征点Y,那么,模仿行为导致个体Y迅速流行起来。
这会制造一种群体适应性,越来越多的个体具备特征点Y,代价则是群体多样性的下滑。
更加有趣的是,这种模式对个体认知度的要求很低,只要求他们愿意去抄就好。
在这时,经验主义或归纳法大行其道。
成功学也死灰复燃,那些成功者纷纷喊出了:

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

这是一段十分甜美的时光:
1、个体认知升级了,0级到1级;
2、个体因为认知升级而成功地适应了环境;
3、个体把这些认知叫做XX规律;
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都有一个野心: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规则平等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个幸运儿。
如果我们像石头一样,禀赋固定,认知等级为零,我们会很大方地承认:运气好,就像中彩票一样
我们知道这是个礼物,我们会有些诚惶诚恐。
但是,这个认知跃迁不一样,我们既有了认知,又改变了自己,我们掌握了相当的主动权。
我们会有些膨胀,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跟规则掰手腕的能力。
这种掌控的错觉,就好比,在开奖前的一刹那,你改了一个数字,结果你中奖了。
命运玩了一个小小的伎俩,让我们误以为,这是我们挣来的,不是借来的
但是,这仍然是借来的,只不过这一次命运像一位不良的商家,努力地兜售、安抚、鼓励和打包票,让我们借更多、欠更多,下了自己所承受不了的重注。

命运轻而易举地把一切馈赠给她,恰好是这种不应得到的生活馈赠,使她内心贫乏。

命运过早过多地娇惯了她,高贵的出身和更加高贵的地位,都落在她的身上,她无须费什么力气;于是她认为,根本用不着努力,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一切似乎都合适。

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回到投资领域,我们经历过很多次自信心膨胀的观念流行:在2017年,价值投资深入人心;在2021年,赛道投资深入人心。
也就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市场都会有一次观念流行,每次都会让我们真诚地觉得自己获得了投资的真谛,每轮我们都会自信心膨胀,最后,很多人都欠了难以承受的重债。

我们跟上帝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他是碾压式的,我们是幸存者,每次环境巨变都是他老人家讨债的时候。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宿命呢?还是有点办法的,这需要个体在认知树上再爬一层。
我们都是幸存者
如图三所示,个体需要把认知度再提升一级——辨识出规则的变化,然后,根据规则的变化去调整自身。
这就像我们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从赛道投资到价值投资》、《时代的馈赠和代价》所讨论的那样,至少搞清楚:
1、流行是一种适应性现象;
2、赛道投资适合经济景气度向下;价值投资适合经济景气度复苏;
ok,是不是写到这里,我们就找到投资的真谛了呢?并不是,我们仍然还是幸存者!
即便这个“根据规则动态调整的框架”也包含了浓浓的幸存者偏差,如果环境切换成其他模式呢?如果不同环境切换的周期缩短呢?
所以,查理-芒格还有一句话,

你只有知道一个知识什么时候失效,才配拥有这个知识。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所信奉东西的边界,你当然会盲目地觉得自己配得上这份馈赠,你永远会下超过认知边界的重注,然后,洋洋得意。
诚然,你可以站在2层楼(甚至更高层)看0层和1层的人,获得一种配得上的掌控感。
但是,只要我们下了超过认知边界的重注,我们就欠钱了。我们只不过在玩一种借新还旧的把戏,欠了一大笔那么不像债的债。

一旦黑天鹅在我们的认知盲区里起飞,那么,讨债的又来了。

所以,高认知并不必然保证我们安全(也有可能是一种诅咒),知道自己认知的边界,下与其相称的注,才是正道,否则,都是歪门邪道。
也就是说,并不是不让你下重注,而是要注意它的前提条件——你认知的层级要跟得上。
但是,我们总容易过分自信,搞不清楚自己认知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都是幸存者”是一剂解药。

说实话,在新冠疫情之前,科技的快速进步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这个星球上的王者,我们掌控了这个星球,我们的敌人只可能来自于星空。
但是,跟病毒旷日持久的战争告诉我们,并不是。
我们有一个十分强悍的敌人——微生物,它给我们制造了复杂多变的进化环境。虽然新冠疫情终将过去,但是,来自于这个敌人的威胁始终存在。我们得保持警惕并持续奔跑。
事实上,之所以很多动物具备“性”,并在此基础上一路狂奔,正是因为老对手——微生物——的存在,我们需要“性”所给我们带来的多样性,避免被一把能开所有锁的病毒“团灭”
基于理论求索的投研之路也是如此,我们也有一个老对手——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不断地往前狂奔,才能避免被一波环境巨变带走
这就是红皇后效应,爱丽丝必须努力奔跑,才能保持不动,否则,直接就出局了。

在生物演化史上,一个物种并不是越古老越成功。

最后,我想借罗翔的一段有些诗意的话(学文的就是厉害,这话我写不出来),结束这篇漫谈:

感谢信任,越来越诚惶诚恐,诚实地感到惶恐,恐怕自己名不符实,说名不符实并不是谦虚,是真的有这种感觉。

运气呢并非成就,命运之手把我托举到所不配有的高度,让人飘然,让人晕眩,最终让人诚惶诚恐,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不过像一颗渺小的尘埃,风把我带向我从未向往的高处,相信有一天它也会把我轻放在神秘莫测的他处。

我们不过在借来的时间中生活,你所暂时保管的精彩,并不真正属于你,有一天,你必须交给下一位接棒者,并希望他能做得更加精彩,再次感谢。

我们并不是谁,我们都是一系列事件的幸存者。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ysb6UGyUHxyOHR1hQbJgg

人脑缓存太低,所以你家孩子绝不能死记硬背,因为肯定记不住

本来想写关于霍英东的文章,但霍英东太出名了,材料太好搜了,结果原始资料随便搜就弄了五六万字,最后没时间整理资料了。

角度选好了,大纲定好了,但就是不够时间去整理材料,因为这两天我其他的事情也很多。

所以我今天就给大家闲聊点孩子教育方面的硬知识吧,希望能在教育孩子学习方面帮到大家。

怎么样去学习才能记住大量知识,我有经验,也有办法。

但只是和你说这些办法是没用的,因为你无法理解这些办法为什么有效。

哪怕你信我,你孩子也不信我。

即便信,因为不知道原理,用起来效果也很差。

所以,我需要首先给你们讲解下人体大脑的构成。

人类所有知识和智慧的硬件基础都是大脑,只有了解大脑运行的特点,你才有可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办法可以让你轻易记住大量知识。

人类大脑的特点非常明显,用电脑专业名词类比的话,就是硬盘极大,缓存极小。

大脑的神经元极多,理论上存储空间惊人,而实际上人类确实可以记住十几二十年来发生的很多很多事情。

这种存储能力是很多尖端电脑都达不到的,让很多科学家大为震惊,因此经常有什么人类还没有开发大脑潜力1%的理论出现。

否则,存储能力这么强大的你,为什么啥知识都记不住?

但实际上人脑并不是只开发了1%,而是开发了100%。

之所以庞大的存储能力和你那可怜的知识储备不相匹配,是因为人脑的缓存低的惊人。

什么叫缓存?

CPU可以瞬间读取的数据叫缓存,缓存里找不到数据就去内存找,还没有就去硬盘找,所以缓存极大的影响CPU的运算速度。

人类的缓存低到什么程度?

虽然你学会了算术,几千位的算术都不是难题,但人类的大脑却只能凭空计算二位数以内的乘除法。

除非掌握各种速算技巧,用投机取巧的办法得出计算结果,否则12乘以34等于几,这就是你可怜的大脑能算出的极限。

你在大脑中模拟一张草稿纸,只能进行这个等级的运算。

至于三位数的乘法,比如说123乘以456等于几,你可怜的大脑绝对算不出来,算着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因为运算的数据量超过了你大脑的缓存极限。

运算结果是56088,你的脑子算出来了吗?

别试了,你可怜的大脑直接死机也算不出来的。

但只要给你一张草稿纸和一支笔,让你在草稿纸上进行数学运算,成绩再差的学生都能轻易算出这个结果。

就算是1234乘以5678这种四位数乘法,乃至于更高等级的运算,凭借草稿纸,你也可以轻易算出结果,而且毫无难度可言。

这种草稿纸,就等于电脑的内存,极大的提升了你大脑的缓存上限,所以你才可以运算出三位数以上的乘法结果。

人脑是不是很奇妙?

你明明知道123乘以456怎么算,也可以凭借草稿纸轻易的算出结果,但不给你草稿纸,你就是算不出来。

你的大脑,就这么点硬件条件,而且各学科的顶级专家也不会比你强哪去。

数学如此,语文也是如此。

《滕王阁序》,是中国语文的必背课文,无数中国孩子考试时的梦魇。

此文极长,且需要全篇背诵,还是晦涩的文言文,很多孩子们做梦时都在背这篇课文,结果考试的时候还是记不住。

想全篇背诵《滕王阁序》,不掌握技巧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滕王阁序》全篇的信息容量,已经超过了人脑缓存极限。

没有任何人类可以强行背诵《滕王阁序》全篇,我说的是任何人类,因为你大脑的硬件条件不允许你这么做。

所有能背诵《滕王阁序》全篇的人,都掌握了记忆技巧,只不过有些是主动领悟的,有些是在漫长而痛苦的背诵中被动领悟的。

还有一些人,至死都无法领悟,那考试的时候碰到《滕王阁序》就要丢分。

丢分就丢分了,不会就是不会,没办法。

觉得自己记忆好的人,我考一下你们。

《滕王阁序》里最出名的一句话,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话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都记不住了,有些人甚至考试结束后几天就记不住了。

但我只要和你说“落霞与孤鹜齐飞”,你基本上都能回忆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甚至只要说一个落霞,你马上就能接出整句话。

因为人脑的缓存极限,其实就只有一句话多一点,最多不超过2句话。

所以你记忆这么一句话是可以的,记两句话就够呛。

整篇滕王阁序,在你的大脑中,实际上是被割裂为几十句话后零散的记住。

所以你记住全篇的每一句话都很简单,哪怕忘了,点个开头就能立刻想起全句,但背诵全篇就超级困难,困难的无以复加。

把被割裂为几十处的零散知识点串起来,你就能背诵滕王阁序全篇。

如果串不起来,你就绝对无法背诵全篇。

死记硬背能记住滕王阁序全篇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人类能做到。

不是说你不行,而是说所有人类都不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下一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点你“渔舟”两个字,你就可以立刻背出下一句。

因此,想同时背出这两句话,你就需要在第一句的后面自己加一根锁链,把长天一色和渔舟进行捆绑记忆。

背到长天一色,直接想起渔舟,然后前面的东西直接遗忘,移出大脑缓存,开始回忆渔舟后面的东西。

同理,在你背到“彭蠡之滨”的时候,立刻联想到大雁,然后就可以背出下一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几十个这样的小锁链组合在一起,配合你记住的几十个零散语句,就可以支撑你背诵滕王阁序全篇。

这个锁链阵,没有学术名称,是我个人定义的,我将其称之为文章脉络。

不背下脉络,单纯去硬背,能背下滕王阁序纯属做梦。

而脉络也需要背诵,如果比较长,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锁链去记住这个大锁链,因此背下文章脉络也需要脉络。

如此反复,直到最小的脉络大概只需要花费你3~5秒不到的时间记忆为止。

所以,人类可背诵的文章长度,是有极限的。

当最小的脉络等于你大脑天生的缓存极限时,就达到了你可背诵的理论极限文章长度,再多你肯定记不住。

你天生缓存越大,极限记忆长度就越强。

当然,如果你不懂的记忆办法,只知道死记硬背,那你缓存再大也不如别人的记忆能力强。

至今,没有任何人类的数学运算能力能超过一张草稿纸,你天赋再强也就这个极限。

只能说,在同样掌握草稿纸的前提下,缓存能力越强的人,运算速度越快,运算极限越高。

在文学领域,关于文章脉络的记忆,也有低级、中级和高级之分。

作为学生,你只需要低级的文章脉络就足够了,因为只需要背诵,不需要其他。

在学生阶段,低级脉络反而是最有用的,能最快速度提升成绩,其他等级的脉络没有用,学生也不需要好高骛远去想这些。

但当你步入社会之后,低级的脉络记忆是没有用的,没有任何人会对你是否能背诵滕王阁序感兴趣,能背这个也不会让你的月薪增加一毛钱。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中级的脉络记忆,以及高级的脉络记忆。

这东西没有任何人去教,只能靠你自己去领悟,对学生没用,但对成年人有用。

我领悟的,是我自己的东西,你能不能直接用我不知道,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相通性但肯定不完全一样,越高级的大脑运转办法越讲究自己领悟。

今天我讲给你听,你能借鉴多少算多少。

以《滕王阁序》为例,所谓中级脉络记忆,就不是简单的记住长天一色后面有个渔舟,彭蠡之滨后面有个大雁了,而是你要记住王勃当年写《滕王阁序》时的感情,行文理由,文章逻辑推进过程。

王勃为什么要这么写?写“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时后面为什么非要写“四美具,二难并”?

理解这些,记住这些,你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记忆就达到了第二档次,也就是中级脉络记忆。

这么记有什么好处?

好处那可就太多了。

首先,在低级脉络的记忆办法里,你除了记住脉络之外,还必须要记住几十处零散句子,没有那几十处零散句子的背诵,你光有低级脉络是没用的。

但是在中级脉络里,零散句子是记忆量是可以大幅压缩的,只记住一点点句子就可以了。

中级脉络领悟到极限,《滕王阁序》你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背。

因为低级脉络讲究的是记忆《滕王阁序》的形。

而中级脉络讲究的是记忆《滕王阁序》的魂。

掌握中级脉络后,你是可以复刻《滕王阁序》的。

虽然我背不下来《滕王阁序》全篇,但我可以自己写一个差不多的。

能背下的零散句子就填充进去,背不下来的就自己脑补一句放进去。

你对《滕王阁序》的理解越深,脑补出来的假句子读起来就越像真的。

这么做在学校考试阶段是肯定要扣分的,因为老师要求一字不差,但踏入社会后是大大加分的。

中级脉络发展到最后,你的脑补能力会提升到极致,然后你就可以从头到尾脑补出一个和《滕王阁序》极其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文章。

此时,你就从一个学生,步入了文学创作的最低级门槛。

著名的《沁园春·雪》,以及所有的沁园春开头的诗词,都是以唐朝的沁园春词牌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韵律一样,脉络一致,你脑补出不同的填词,就是不同的沁园春。

脑补出再烂的填词,你也算一个诗人,不算那种只会背诵的学生了。

填词越优秀,写出的沁园春越伟大。

所有文学家,都是从分析、提取、学习、吸收中级脉络开始锻炼的。

无一例外。

最多,就是大家对各自领悟办法的命名不一样而已。

至于文学的高级脉络,这个听起来好像就更虚了。

简单的说,这时候你可以抛弃所有基础知识点的背诵,专门记忆行文套路、世界运转规律、各领域疑难问题的推理和分析过程,并不断打磨、优化和记忆那玄之又玄的所谓“写作感觉”。

这些东西全部提取自中级脉络,每一个中级脉络里面都蕴含高级脉络的所有零件。

拥有大量文章、文体的中级脉络后,打碎它们,提取零件,并重新凝聚成一个新的整体,你就形成了自己高级脉络的雏形。

此时,你就是一个真正的作者,段位高那种只会背诵的学生不知道多少级。

高级脉络一旦形成,只需要记住这个脉络,你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写文章,感觉文学相当简单,而且文章信手拈来,文体也绝不局限于沁园春词牌或者某个爆款刷屏文的固定格式。

形成自己高级脉络的人,没有固定格式,更绝不会拘泥于中级脉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啥东西都是文章。

你的高级脉络形成时是什么样子,你的文风就是什么样子。

平时随便找素材,找到什么素材往你脉络里一填,那就是一篇文章,堪称流水化批量生产,根本不用苦思冥想拼命拽头发。

在这类作者眼里,一篇文章除非有独特的观点或者新奇的视角,否则都不算得意文章。

在高级脉络里单纯填素材的文章,普通人已经觉得很优秀了,普通作者更是觉得全文流畅不已,相当精彩。

但在这种等级作者眼里,这叫水文,一般拿来凑数用,毕竟独特观点不太可能天天悟出来,但很多时候需要天天更新。

我也经常水文,所以对这个很清楚。

也因此,顶级作者的文章是无法伪造的,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他写的。

因为没有他脉络的人,永远写不出他的文风,强行按中级脉络去拆解模仿,仿出来的文章质量极低,差别极大,简直就是天地之差那种。

就算是顶级作者的水文,其精彩程度都不是中段位作者能模仿出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别说别人揣摩中级脉络后模仿文风,就算这个顶级作者切换一个领域去写文章,如果他本人没有形成这个领域的高级脉络的话,那文章质量也会刷刷地掉。

当然,有些作者实力极强,形成了多个领域的高级脉络,所以可以跨领域写作,但不同领域的高级脉络领悟程度肯定有所差别,所以在不同领域发挥的实力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我自己,一个人纯粹的凭文章写成了全国排前几的自媒体大号,就天生排斥情感文,虽然也硬生生的通过拆解学习,最终形成了一套情感鸡汤文领域的高级脉络,但运用起来相当难受,只能说比中级脉络强一点,所以我平时基本从不碰情感鸡汤文领域的题材。

但如果是时政、经济、历史、文学、军事、杂谈等领域的文章,我就写的相当舒服,质量也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到了这地步,讲是就是天赋问题了,人的天赋是有极限的,覆盖全领域的万能选手是不存在的,我自己形成的高级脉络覆盖如此之广已经算独一份的,绝大多数作者其实只能在一个领域悟出高级脉络。

能精通一脉,已经算远超普通人的文学强者了,其实多了也没啥用,除了选题容易的多,平时文章产量高之外没啥优点。

我纯粹是因为平时喜欢读杂书才最终变成这样,不代表这个具备普适性,请自行注意。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想形成高级脉络必须首先具备中级脉络,但并不代表有高级脉络的人能掌握所有中级脉络。

比如说我,肯定是掌握高级脉络的人,而且是个中高手,但是在《滕王阁序》领域,我目前依然处于低级脉络之中,也就是背诵阶段,远没有形成中级脉络。

因为现在不是文言文的时代,市场不需要这个,我就没有研究这个。

因为没有分析提取文言文中级脉络的需求,所以我没有花费时间在这上面。

天赋再强,不花时间,那也是零。

就算是我,只要没有领悟掌握《滕王阁序》中级脉络,那就无法仿写、改写《滕王阁序》,更不可能凭借《滕王阁序》中级脉络为根基进化成高级脉络,从而自由自在的写出各种精美古诗词。

如果生活在古代,我肯定已经领悟到这一阶段了,但如今是现代,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这个意义不大。

所以我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普通学生区别不大。

但对于很多现代文章,我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了学习、拆解、提纯和吸收,对应形成的中级脉络绝不是一个二个,而是几百上千个。

每一篇自媒体爆款文出来,我都会花时间进行拆解,看看有没有什么我能吸收优化的零件。

有,则改之。

无,则欣赏。

为什么有人弄出一个中级脉络都难,百般摸索都没有头绪,而我可以弄出几百上千个?

因为文章具备通用性,绝大多数文章都大差不差。

形成第一个中级脉络很难,但后面会越来越简单。

当我形成高级脉络之后,我甚至并不需要对一篇文章进行完全拆解,细细揣摩,而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

绝大多数内容我是不需要去看的,也不需要去分析,更谈不上去记忆吸收,因为这些东西早就已经包含在我自身脉络里了。

到了我这个阶段,一个超级好文章的10成脉络,里面能有1%对我有用,能让我领悟一二,我就谢天谢地了。

自身高级脉络越完善,优化就越难,碰到一篇能让自己有稍许进步的好文章恨不能打印出来放床头拼命吸收,直到所有东西都没有参考价值为止。

通常情况下,看100篇好文章,会发现这100篇好文章的最大利用价值就是拆碎了当素材填充用,对自身脉络的优化一丝一毫的价值都没有,等级越高的作者对这一点感触越深。

朝闻道,夕死可以。

所有领域的顶级专家对真理的追求接近自身极限时,都会有这种感悟,物理学和文学在这方面没有差别。

因为绝大多数文章没有可吸收的地方,所以同样一篇好文章,我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的速度,看起来好像会百倍于普通人。

其实我的消化速度能1倍于普通人已经算天才到极致了,能达到看起来好像是百倍,好像是一目十行的效果,那完全是因为98~99%的内容我根本就不用看,也不用思考。

你还没思考完第一段,我全文都拆解完了。

真正原因,是我拆解时根本就不用思考,直接按自己已经形成的高级脉络进行套路化工作。

这个在古代也有记载,叫书越读越薄。

读书读到一定多的地步,很多书哪怕第一次读,都是哗哗哗的翻。

看起来好像是一目十行,其实不是,这个人压根就是在跳读,很多内容一扫而过,没有记,甚至都没有看,但并不妨碍这个人吸取了全书所有精华。

我那么清楚,是因为我自己天天跳读,看起来我读了10万字,实际上里面有1万字是我细细读的就不错了,说不定我只读了五六千字。

聊完了文科,再回去聊聊理科。

数学、物理、化学这方面如何去提升考试成绩?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从小是理科学霸,数学成绩甚至比语文还要好。

因为小孩子根本谈不上对世界有什么感悟,所谓的中小学作文压根就是八股文,根本不算文章。

所有的中小学作文训练都是给你硬塞一个基本行文基础,因为考虑到人智商的多样性。

有这方面天赋的,长大了自然会感受到中小学作文训练的益处,没这方面天赋的,就随便训练他们写写八股文呗。

反正中学语文老师是不可能教出文学作者的,因为他自己都不是,国家也不可能找到那么多作者去中小学教书。

所以,我长大了文科强,不代表我小时候文科强,反而我小时候是理科最强。

而理科想拿高分,和背诵《滕王阁序》全篇的方法是一致的。

人脑永远不可能背诵《滕王阁序》全篇,更无法背诵那茫茫多的理科解题套路。

你的大脑连三位数乘法都无法复现,想凭空记忆哪怕一道大题的解题步骤都是做梦。

如果你所有理科题目的解题办法都是靠背诵每个步骤,那难度等于你背诵无数的简化版《滕王阁序》。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是超级大。

只会死记硬背的人,你语文英语或许还能拿点分,理科一定直接崩溃,因为你根本就背不下来,也不可能背下来。

实际上,整个地球都没人能背下来,更别说你了。

理科一样有脉络,而且更需要脉络。

所有的理科题目,都基于本学期几个公式的繁衍和推导。

你需要背诵的是推理过程,这个就是理科低级脉络中的锁链。

我记的非常清楚,高中一二三年级的考试,期末考试前的数学,需要我考前背诵,绝不能忘的东西只有那么几个数学公式,总长度绝不超过一张巴掌大的纸,这个是本学期数学考试的万物之基,考前必须反复背诵,强行记忆,绝不能错一丝一毫。

其他所有的考试题目,全部都基于这几个公式的推导和逻辑演变,记忆了低级脉络之后可以轻易解出一道又一道的题目。

所以在数学考试前,我除了要反复背诵那巴掌大纸张上的几条数学公式外,还要反复看错题集。

理科学习,所有错题都是至宝。

这道题你错了,说明你对这道题低级脉络的掌握出现了问题。

考前把这些错题拿出来反复看,反复感悟并记忆正确的低级脉络,然后你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

中国的应试考试是必须要背诵的,但可能顶级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背诵方式,天差地别。

同样记忆天赋和同样记忆时间,能记住的知识量,也是天差地别。

至于物理考试,一个学期需要强行背诵达到绝对记忆标准的东西,绝不会超过一页纸,里面是各种重要物理定理和几个公式。

其他的,全靠物理题目的低级脉络去推演,以那一页纸上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推演。

这些东西搭配物理错题集,复习复习,就可以去考试了。

化学一样,期末考试要背的东西也绝不超过一页纸,这些东西当基础加上错题集,就够了。

最讨厌的东西就是英语,这一科目必须要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

没有任何办法,纯粹的死记硬背。

英语几乎不存在逻辑推导过程,需要记忆的低级脉络也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我不客气的说,如果把英语试卷上的所有英语单词全部给我翻译成汉语,哪怕没有语法,直接把每个英语单词换成汉语。除了听力和作文,其他直接无脑满分,顶多稍微听英语老师讲点套路就可以了。

所以英语考试实际上就是英语单词考试,考你大脑对中英单词的记忆程度。

每一个英语单词都不难,每一个英语单词都没超过大脑缓存极限。

但需要背诵的零散英语单词实在是太特么多了。

数理化考试,我考前最多背一页纸,里面只有一点点东西需要达到绝对记忆,其他靠脉络记忆。

英语考试,我考前至少要背几十页纸,所有的英语单词我都必须要背,考虑到写作还要背一些语法。

没有啥技巧,就是背。

这些极其零散,毫无技巧可言的知识点,如果你长期接触,日日使用,那它们会化为你的潜意识,可以毫不费力的记住并调用。

但如果你平时不用,而且潜意识里认为这些英语单词你以后用不着,纯粹为了完成考试去记忆,那你背英语就会极其痛苦。

英语无脉络,就是拼一个熟练度,这导致英语耗费的记忆量是极其恐怖的,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

英美一个傻子都会说英语,但在中国你必须是顶级精英且经常练习才能掌握英语技能,就是这个原因。

英语之路是建立在单词基础上的,不背诵且日日熟悉大量的单词,你英语不可能好起来。

对大多数智商正常的人来说,英语成绩和你投入的时间量,以及背诵的坚持度成直接正比,无技巧可言。

以上,就是我对理科所有学科的理解。

当然,我工作后并没有踏入理科顶级学者之路,反而阴差阳错的去搞了文科,所以我对理科的理解还停留在低级脉络阶段。

万道相通,理科一定存在类似的中级脉络和高级脉络,只不过我目前没有领悟出来而已,所以更加说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但这东西肯定存在。

理科顶级学者肯定领悟出来了这东西,但他们文笔不好,写不出来。

我能写出来,但我没有长期参加理工科工作,没有机会领悟。

不过对大家而言,理科低级脉络足够用了。

你达到我这理科低级脉络的程度,就能考上理工科985大学硕士,至少我用这一套在武汉华科读了研,要不是当初觉得我这专业读博意义不大,我也能博士毕业。

更多的,你自己在踏入社会后的理工科工作中慢慢悟就是。

我高中没学过文科,所以对政治历史之类的课程,连低级脉络都没有形成,也不知道怎么去指导文科学生。

但学习的脉络应该是相通的,而且我写了不少政治历史的文章,基本也等同于给读者上课了。

我随便找了一个历史老师上课的PPT,给大家讲一讲里面的道理。 

人脑缓存太低,所以你家孩子绝不能死记硬背,因为肯定记不住
如果要记忆学习上图中的明朝历史,就这么一张PPT让孩子们直接去强行背诵,那肯定是记不住的。
要是整本历史书所有知识点都要这么零散的强行背诵,这记忆量恐怕比英语还要恐怖。
别说你记不住,我也记不住。
如果是我去讲解这东西,那我肯定要把明朝历史背后的故事讲一下,让孩子们知道明太祖为什么要创立内阁,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玩典故,明太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这么上课,孩子们肯定好记忆,提到明太祖就立刻能联想到这一系列的东西。
甚至不止内阁,可以把书上整个明朝所有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串起来说,找一个有趣的点作为核心链接起来,选一个好玩的视角,然后拼成长篇故事。
你能说到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听到下课铃就烦,拉着你不让你下课的地步,那你这节课的知识孩子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深刻记忆,举一反三,记一个点可以贯通全局。
但如果你只是这么放PPT上讲一下,然后一切都让孩子们自己背,那孩子们必然要耗费数倍的精力才能把这东西勉强背下来,而且相当痛苦。
在孩子同样智商,同样努力的情况下,不同的授课方式会导致孩子们对这个知识点产生不同的印象,而不同的印象会带来不同的记忆难度,最终在复现知识的时候产生巨大的容量差别。
这就是名师讲课和普通老师讲课的差别。
不能说同一个老师教课,怎么有的孩子行,你就不行,这是完全把责任甩在孩子身上了。
孩子本身固然有天赋差别,但老师确实也有差别,只不过找好老师太难,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就完事了,能大幅降低学习难度的办法过难,知识点打碎重新组织,这种行为几乎等同于重构书本,甚至凌驾于书本,他们没动力做,也没那能力去做。
简单的在PPT里把要背的考点列举个1234,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这多简单,多容易操作,也有利于地方教育部门批量培训大量老师按这个办法展开工作。
达到我说的这种好老师地步,是绝对的凤毛麟角,比清北学生的比例还要低得多,找真正的好老师远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代价,于是就只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考虑老师的差别问题。
绝大多数家庭都找不到好老师,眼下的老师即便换了,大概率也是个照本宣科的普通老师。
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考点和知识点给你复述一遍,做到这一步他们就已经算完成了本职工作,能讲到学生如痴如醉的地步,那都是传说级老师,全国都没几个。
所以,当老师给你讲知识点、考点的时候,你不能直接按上课笔记硬背,你必须自己找到政治历史这类课知识点背后的共同点或者说连接点。
也就是,所谓的历史课和政治课的低级脉络。
我没参加过文科考试,高中阶段的低级脉络我也没有感悟过,只是高屋建瓴的从高处去反推,所以我只能大概说说其中的原理,具体描述说不清楚,但这东西肯定有。
人类大脑的缓存太低,只能记忆极少量的东西,所以会自动抛弃大脑认为不重要的部分。
比方说,你的眼睛明明看到你出门的时候是不是关门了。
但出门的1分钟后,你也许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死活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关了门,脑海中空白一片,毫无记忆。
因为你的大脑认为这个细节不重要,为了避免这东西占缓存,直接就把这段记忆给删除了,去记那些大脑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缓存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和大脑响应速度,也就是俗称的脑子转得快。
目前绝大多数人类的缓存其实是够用的,在几十亿年的进化里,人类目前的大脑缓存,足够你逃跑用,足够捕猎用,足够你搏杀用,也足够你寻找异性繁衍后代用。
既然完全够用,那干嘛要进化出更强的缓存?
但基因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基因的进化速度。
基因不需要大脑去解三位数乘法,也不需要大脑去背诵滕王阁序。
整个自然界没有任何动物需要去背滕王阁序这玩意,也不需要学三位数算术,但人类需要。
所以,缓存不够用了。
不借助草稿纸,人类大脑连三位数乘法都搞不定。
不借助计算机,目前的大多数顶级数学问题人类已经彻底无能为力了,因为这些数学问题远超草稿纸可以运算的范畴。
简单说,人类大脑等于是80年代的垃圾CPU,就算运行90年代的小游戏都够呛,更别说去运行2022年的新款大型游戏了。
因此,目前人类所有的所谓学习办法,记忆办法,本质上都是用那可怜的缓存,去尽可能的链接最多的知识点。
每一个知识点的大小最多等于缓存,而链接办法的大小最多等于缓存,双方的化学反应之和等于你记忆的天赋极限长度。
有人大脑天生缓存是10KB的,有人大脑天生缓存是15KB的,双方的能力会有巨大差别,但这并不是不可弥补的。
如果你没有领悟并记忆相应脉络链接办法,那天生缓存高一点实际上根本发挥不出优势。
利用脉络,有人可以用10KB的缓存发挥出100KB乃至于1000KB的记忆力,而没有任何脉络的强行死记硬背,撑死就是15KB的记忆量,这差距简直太大了。
但如果那个拥有15KB内存的人类同时拥有坚韧的意志和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要研究到底的精神,深钻某个领域数年,数十年,掌握了低级,中级,乃至于高级脉络办法。
那在这个领域,双方的差距就远不止50%,可以达到100倍乃至于500倍的差距,你看对方好像是在看神,觉得对方的一切成果都不可思议。
这个领域的诸神之战,发生在那些缓存15和16KB,并且双方都投入一切精力,深耕此行业十几二十年的超级专家身上。
爱因斯坦也只是在物理学上厉害,在生物学上并不比普通专家强,在菜市场还价方面甚至还不配给大妈提鞋。
没有任何专家是万能的,他们能强在一个领域就不错了,撑死就几个领域,其他领域甚至不如普通人,因为投入的时间没普通人多。
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也会对彼此的思考方式毫不理解,如观天书,因为他们只有在自己掌握高级脉络的领域才算专家,其他领域可能连低级脉络都没搞清楚。
其实,因为人脑缓存有限,所以所有知识密集型行业都有各自的脉络,甚至连码农应该都有。
我不清楚码农的脉络是什么,但我知道掌握低级脉络的差不多可以当码农组长/主管;掌握中级脉络的差不多可以当架构师了,制定公司软件代码工作的整体布局;掌握高级脉络的基本就是公司创始人了,引领互联网业态前进方向。
大概,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不是这行人,随便估一下。
当然,对于自家孩子的教育而言,低级脉络已经足够用了,这东西是可以横扫学校的大杀器,其他中高级脉络都是踏入社会后才有可能领悟并掌握的。
不是说学生阶段完全不可能领悟,天纵奇才是可能提前领悟的,但在学生阶段领悟这些不会给你的考试分数带来丝毫助益,会让你领悟的时间全部白白浪费,甚至可能会出现你花费时间反而丢分的情况。
但是学生早晚会长大的,而踏入社会后就完全反过来了,低级脉络弄的再好也只能让你考试加分,对你的工资增长毫无助益,而中级脉络一旦顿悟你就可以升职加薪,能领悟高级脉络的少数人,则可以实现你期望的一切自由,成为真正的人才。
因为任何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级脉络都极难领悟,且一定建立在至少一个中级脉络的基础上。
所以本文写到最后,好像已经不止是孩子教育领域的了,感觉写成了全年龄段文章。
先这样吧,今天本来想写2000字水一篇的,一时兴起,不小心写了一万多字。
有点长,见谅。
希望本文蕴含的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uOusYZmJP1DhdSuz7lU2Q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很多人对Django自带的管理后台admin是又爱又恨,优点是几行代码配置就可以撸出一个功能性强的管理后台,缺点就是不怎么美观,感觉拿不出手。在所有的Django后台美化插件中,SimpleUI处于第一阵营,非常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如何配置使用Simple UI, 包括自定义菜单和控制面板等高级使用技巧.

 

安装

第一步 pip安装并加入INSTALLED_APPS

 pip install django-simpleui

修改settings.py, 将simpleui加入到INSTALLED_APPS里去,放在第一行,也就是django自带admin的前面

 INSTALLED_APPS = [
       'simpleui', # 注意这里
       'django.contrib.admin',
       'django.contrib.auth',
       '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django.contrib.sessions',
       'django.contrib.messages',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     
 ]

第二步 测试是否安装成功

使用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命令启动本地测试服务器, 访问/admin/, 如果你能看到如下页面说明安装成功。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登录后你还将看到如下用户界面: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注意:如果你在生成环境中使用SimpleUI,还需要使用python manage.py collectstatic命令收集静态文件,否则样式无法正常显示。

常用配置

设置语言, 去Logo和管理后台名字

当你看到以上界面时,首先你想改动的一定是语言,去掉SimpleUI的默认logo,并把Django administration改成比如某某管理后台的名字。

修改settings.py, 添加如下代码:

 # 更改默认语言为中文
 LANGUAGE_CODE = 'zh-hans'
 
 # 去掉默认Logo或换成自己Logo链接
 SIMPLEUI_LOGO = 'https://th.bing.com/th/id/R2411a2b340731d67dfa0d84503e915e3?rik=zmYce%2fLys72JVQ&pid=ImgRaw'

修改管理后台的名称和标题要稍微复杂些,因为你不能直接在settings.py里进行配置。在任何一个app的目录下新建一个admin.py, 添加如下代码即可修改(本例app名为tasks)。这个设置属于Django的设置,不属于SimpleUI的设置。

 # tasks/admin.py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admin.site.site_header = '大江狗管理后台'  # 设置header
 admin.site.site_title = '大江狗管理后台'   # 设置title
 admin.site.index_title = '大江狗管理后台'
 
 from .models import Task
 admin.site.register(Task)

登录后的效果如下所示: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现在你可以看到语言、logo和管理后台名字都已经改过来了。但是你会发现两个问题,左侧菜单的tasks显示的依然是英文,我们需要将其设置成中文。另外,右侧有simpleui的广告链接,页面背后有js文件跟踪simpleui的使用,这些都需要关闭。我们接下来教你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自定义或第三方APP名和模型名修改成中文

修改tasks/app.py, 通过verbose_name可以将app名改为中文,这里将tasks 改成了任务管理

 from django.apps import AppConfig
 
 class TasksConfig(AppConfig):
     name = 'tasks'
 
     verbose_name = '任务管理'

接着修改tasks/models.py, 以中文设置模型的verbose_name, 如下所示: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Status(models.TextChoices):
     UNSTARTED = 'u', "Not started yet"
     ONGOING = 'o', "Ongoing"
     FINISHED = 'f', "Finished"
 
 
 class Task(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Task name", max_length=65, unique=True)
     status = models.CharField(verbose_name="Task status", max_length=1, choices=Status.choices)
     
     class Meta:
         verbose_name = "任务"
         verbose_name_plural = "任务"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现在刷新页面,你将看到tasks英文都变成中文了。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实际Django开发中,我们还会用到第三方应用app和第三方app提供的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打补丁的方式更改第三方app或模型以及模型字段的verbose_name或者label,将其修改成中文,如下所示:

 from third_package.models import ModelA
 
 ModelA._meta.verbose_name = ''
 ModelA._meta.verbose_name_plural = ''
 ModelA._meta.get_field('first_name').verbose_name = '名字'

关闭右侧广告链接和使用分析

修改settings.py, 添加如下两行代码:

 # 隐藏右侧SimpleUI广告链接和使用分析
 SIMPLEUI_HOME_INFO = False 
 SIMPLEUI_ANALYSIS = False 

现在查看效果,是不是清爽多了?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实际上首页的快捷操作和最近动作也可以关闭,在自定义首页部分我们会讲到。

设置默认主题

SimpleUI默认主题(default)是深蓝色的,它支持的主题有Element-ui, Admin LteLayui等多种风格。你可以通过右上角下拉菜单改变主题,也可以在settings.py中设置默认主题,如下所示:

 # 设置默认主题,指向主题css文件名。Admin Lte风格
 SIMPLEUI_DEFAULT_THEME = 'admin.lte.css'
 
 # 设置默认主题,指向主题css文件名。Element-ui风格
 SIMPLEUI_DEFAULT_THEME = 'element.css'
 
 # 设置默认主题,指向主题css文件名。layui风格
 SIMPLEUI_DEFAULT_THEME = 'layui.css'
 
 # 设置默认主题,指向主题css文件名。紫色风格
 SIMPLEUI_DEFAULT_THEME = 'purple.css'

自定义菜单

左侧可折叠菜单是Simple UI系统默认菜单,根据已注册的应用和模型自动生成,其中父级菜单是App名,子菜单一般是所属App的各个模型名。SimpleUI甚至会自动为你分配默认图标,比如本例的tasks的应用使用了font-awsome的fa fa-tasks。在大多数情况下,Simple UI系统默认菜单不能满足需求,这时你就需要自定义菜单了,比如添加新的选项或给菜单选项分配新的图标。

修改settings.py, 添加如下代码:

 SIMPLEUI_CONFIG = {
      # 是否使用系统默认菜单,自定义菜单时建议关闭。
     'system_keep': False,
     
      # 用于菜单排序和过滤, 不填此字段为默认排序和全部显示。空列表[] 为全部不显示.
     'menu_display': ['任务管理', '权限认证'],
     
     # 设置是否开启动态菜单, 默认为False. 如果开启, 则会在每次用户登陆时刷新展示菜单内容。
     # 一般建议关闭。
     'dynamic': False,
     'menus': [
         {
             'app': 'auth',
             'name': '权限认证',
             'icon': 'fas fa-user-shield',
             'models': [
                 {
                 'name': '用户列表',
                 'icon': 'fa fa-user',
                 'url': 'auth/user/'
                 },
                 {
                     'name': '用户组',
                     'icon': 'fa fa-th-list',
                     'url': 'auth/group/'
                 }
             ]
         },
 
         {
             'name': '任务管理',
             'icon': 'fa fa-th-list',
             'models': [
                 {
                 'name': '任务列表',
                 # 注意url按'/admin/应用名小写/模型名小写/'命名。 
                 'url': '/admin/tasks/task/',
                 'icon': 'fa fa-tasks'
                 },
             ]
         },
     ]
 }

自定义菜单效果如下所示。我们更改了SimpleUI默认分配的图标。你还可以随意增减菜单选项并对其进行排序: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自定义首页

SimpleUI默认首页由快捷链接和最近动作组成,我们可以将其隐藏,并将其链接到其它url。

继续修改settings.py, 添加如下代码:

 # 隐藏首页的快捷操作和最近动作
 SIMPLEUI_HOME_QUICK = False 
 SIMPLEUI_HOME_ACTION = False
 
 # 修改左侧菜单首页设置
 SIMPLEUI_HOME_PAGE = 'https://www.baidu.com'  # 指向页面
 SIMPLEUI_HOME_TITLE = '百度欢迎你!' # 首页标题
 SIMPLEUI_HOME_ICON = 'fa fa-code' # 首页图标
 
 # 设置右上角Home图标跳转链接,会以另外一个窗口打开
 SIMPLEUI_INDEX = 'https://www.baidu.com'

展示效果将如下所示: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实际应用中后台首页通常是控制面板,需要用图表形式展示各种关键数据,这时就需要重写首页了。这里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法。第一种是重写simpleui自带的home.html, 另一种自己编写一个控制面板的页面,然后设置首页指向它, 个人倾向于第二种, 因为它完全不涉及改动simpleui的源码。

我们现在开始使用Django编写一个用于显示控制面板的页面,用于在首页显示注册用户数量及任务数量。URL路由及对应的视图函数如下所示:

 # tasks/urls.py
 urlpatterns = [
     path('tasks/dashboard/', views.dashboard, name='dashboard'),
 ]
 
 # tasks/views.py
 from django.contrib.auth.models import User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models import Task
 
 def dashboard(request):
     user_count = User.objects.count()
     task_count = Task.objects.count()
 
     context = { 'user_count': user_count, 'task_count': task_count }
     return render(request, 'tasks/dashboard.html',context)

我们的模板也很简单,使用了boostrap4的admin lte风格的卡片展示用户总数和任务总数。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控制面板</title>
   <!-- Tell the browser to be responsive to screen width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Theme style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adminlte.io/themes/AdminLTE/bower_components/bootstrap/dist/css/bootstrap.min.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adminlte.io/themes/AdminLTE/dist/css/AdminLTE.min.css">
 
 </head>
 <body>
 <div class="wrapper">
  <!-- Main content -->
     <section class="content">
       <div class="container-fluid">
         <!-- Small boxes (Stat box) -->
         <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sm-3">
             <!-- small box -->
             <div class="small-box bg-info">
               <div class="inner">
                 <h3>{{ user_count }}</h3>
 
                 <p>用户总数</p>
               </div>
               <div class="icon">
                 <i class="ion ion-bag"></i>
               </div>
               <a href="#" class="small-box-footer">更多信息 <i class="fas fa-arrow-circle-right"></i></a>
             </div>
           </div>
           <!-- ./col -->
           <div class="col-sm-3">
             <!-- small box -->
             <div class="small-box bg-success">
               <div class="inner">
                 <h3>{{ task_count }}</h3>
                 <p>任务总数</p>
               </div>
               <div class="icon">
                 <i class="ion ion-stats-bars"></i>
               </div>
               <a href="#" class="small-box-footer">更多信息 <i class="fas fa-arrow-circle-right"></i></a>
             </div>
           </div>
           <!-- ./col -->
              <div class="col-sm-3">
             <!-- small box -->
             <div class="small-box bg-info">
               <div class="inner">
                 <h3>{{ user_count }}</h3>
 
                 <p>用户总数</p>
               </div>
               <div class="icon">
                 <i class="ion ion-bag"></i>
               </div>
               <a href="#" class="small-box-footer">更多信息 <i class="fas fa-arrow-circle-right"></i></a>
             </div>
           </div>
           <!-- ./col -->
           <div class="col-sm-3">
             <!-- small box -->
             <div class="small-box bg-success">
               <div class="inner">
                 <h3>{{ task_count }}</h3>
 
                 <p>任务总数</p>
               </div>
               <div class="icon">
                 <i class="ion ion-stats-bars"></i>
               </div>
               <a href="#" class="small-box-footer">更多信息 <i class="fas fa-arrow-circle-right"></i></a>
             </div>
           </div>
           <!-- ./col -->
         </div>
       </div>
     </section>
   </div>
 </body>

现在修改我们的settings.py, 将首页指向这个新创建的控制面板。

 # 修改首页设置, 指向新创建的控制面板
 SIMPLEUI_HOME_PAGE = '/tasks/dashboard/'
 SIMPLEUI_HOME_TITLE = '控制面板!' 
 SIMPLEUI_HOME_ICON = 'fa fa-eye'

刷新浏览器,你就会发现我们的首页已经修改了,是不是很酷?

Django实战: 手把手教你配置Django SimpleUI打造美丽后台(多图)

Django SimpleUI, 你学会了吗? 体验完了SimpleUI, 我会用三个词语来描述它, 国人口味, 果然很美, 确实简单! 老规矩, 看懂了听懂了的留言点赞啊!

大江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HKXaea1entAf9guNRsv4A

卷王们的黄昏

作者 | 哥吉拉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卷王们的黄昏

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抄底互联网巨头吗?

 
很多人应该会抹着泪说,我再也不敢了!
 

卷王们的黄昏

 
要是从去年218崩盘开始算起,互联网巨头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神坛得时候,其间踏过多少“信仰者”的身躯呢?可谓伏尸百万,相当惨烈。
 
而此时,经过一波反弹,腾讯的估值也才20倍,百度25倍,而阿里也就18倍。
 
最近,又有不少人喊出了冲锋的口号。高喊,互联网商业模式没有变,还是当今人类最好的商业模式,估值回归一定会到来!赶紧砸锅卖铁给我冲!
 
但还是会有冷笑的声音,想啥呢?互联网时代已落幕,最终的归属,还是逃不过成为基础设施。你现在去就是去送!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直到本周三,九部委联合发文声明,才算基本勾勒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未来。
 

01

一锤定音

我们来看看九部委到底说了些什么。
 
其中提到几点,态度鲜明,意味深长。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针对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先是给互联网平台经济定性,肯定其作用,但话锋一转,说出存在的问题,要治,指出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我们先看不能做的,有几个重点。
 
对于平台经济,囊括了社交、电商及支付等所有互联网平台,要严管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重点规制以减配降质产品误导消费者,加大对出行领域平台企业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金融领域,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依法治理支付过程中的排他或“二选一”行为,对滥用非银行支付服务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强监管。
 
对于数据安全,严厉打击平台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超权限调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从严管控非必要采集数据行为,依法依规打击黑市数据交易、大数据杀熟等数据滥用行为。
 
可以做,或者是鼓励做的,又有哪些呢?
 
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引导平台企业合理确定支付结算、平台佣金等服务费用,给予优质小微商户一定的流量扶持。
 
建立有序开放的平台生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发挥平台的市场和数据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方向基本给出,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深入到生产制造当中,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鼓励平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平台消费创造能力。
 
可以看到,声明基本上给出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方向,一锤定下可为和不可为。
 
互联网要是放以前,是高大上的科技行业,因为从它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乃至给国家和世界创造的贡献来看,它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
 
但是,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互联网公司有能力赢家通吃,再加上资本运作上的推波助澜,最终走上了垄断。
 
时间已到,垄断已被按了暂停键。
 
为什么九部委要出手管呢?为什么互联网行业遭遇如此大重大的变故呢?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几十年的投资逻辑都被彻底打翻?
 
这还得从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之战—社区团购说起。
 

02

几捆白菜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句,科技创新是我们的星辰大海,为什么要盯死那几捆白菜?
 
卷王们的黄昏
对于诞生发展二十多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讲,目前城市尤其是白领人群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已经被互联网经济撸过一遍了,没有什么油水和空间了。哪怕买药这种极度细分的领域,互联网公司一点也要在“鹭鸶腿”啃一啃。
 
所以,必须下沉,必须争夺三四五六线居民餐桌上这“几捆白菜”。这是互联网公司解决三大流量焦虑的的必然结果。
 
先看,何来流量焦虑?
 
首先,受制于人口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行业本质上是消费行业,仅是经济运行的渠道平台,本身并不创造增量价值。
 
电商、出行及外卖服务等等互联网经济平台,各自领域建立交易场所,促成双方或者多方客户间的交易,而从中收取费用获利,本身并不生产。如果仅是拉客户为生的中介,只是发挥着搬运工的价值,那必然受制于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发展。
 
其次,互联网经济竞争同质化。几台服务器,搭建个平台,引入流量,就可以做生意,其中技术门槛并不高,更多是算法问题。你浏览了白菜,就给你推白菜,而精准推算也只不过是应用问题。
 
早期做电商的阿里和做社交的腾讯,虽说一个在低频,一个在高频,八竿子打不着,甚至做搜索的百度网易搜狐这类门户网站,都只是在各自领域扩张,但流量就那么多,最后各自扩张膨胀,迟早会碰到。
 
美团既然能做外卖平台,为什么不可以再做个打车平台呢?
卷王们的黄昏
当年,美团在南京推出叫车业务,急了谁呢?据说当时滴滴高管尽数从北京南下,去考察美团叫车的业务模式。彼时距离滴滴干掉Uber“坐稳江山”,连半年都不到。
 
互联网巨头的发家,只是从不同的需求做起,百度网易搜狐做门户网站,腾讯做即时通讯,阿里做电商,早晚一天都会碰撞。
 
所以互联网巨头最后一定回落到同质化竞争,也就是零和博弈。
 
既然都可以做,你为什么不先下手呢?这就落到第三个,无边界的战争。
 
曾经的淘宝已经天下无敌,却半路杀出了一个PDD,农村包围城市;大树底下不长草,却可以长蘑菇。
 
共享单车的厮杀以ofo扑街、戴威跑路宣告摩拜的胜利,然而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街上已经充满了美团和青桔单车,摩拜哪去了?
 
也许王兴和黄峥内心根本不想做社区团购,不想做采购配送前置仓,但谁挡得住,角斗场的角落里,冒出一个兴盛优选。
 
也许之也许,张小龙也不想做视频号,不想做算法推送信息流,但没办法,谁让抖音和头条在自己的领土攻城略地。你不卷,但架不住别人带头卷。
 
可以看到最后,互联网巨头一定什么都会做,这也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无边无际的战争。
 
所以,互联网经济对流量有天生的焦虑,这迫使巨头即使头破血流也要做下沉,下沉到最底的社区团购当中,切入到消费能力做弱的一群人当中,也要在这几捆白菜上“咬”上一口。
 
到这一步的时候,昔日的少年已成长为巨龙,就不是斩妖除魔,为人民服务的属性了。当初马老师讲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后来呢?
 
实际上到这里,电商或者是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到了他的反面。依稀记得去年双十一,李佳琦和薇娅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190亿元,跑赢了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
 
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到这个时候,这种商业模式恐怕已经不可取了。
 
03

越卷越难

 
既然互联网巨头有流量焦虑,而因此,它们必须要持续做的就是扩张。
 
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并购,而并购无非两个目的:找流量入口引流、找流量出口变现。
 
在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公式:流量=用户=金钱。
 
用户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流量聚集的分发入口。流量入口相当于用户进入一个区域的口子。百度是搜索的入口,微信是社交入口,淘宝是电商入口,各种垂直类社区都有自己的流量管道。
 
而流量变现,无非就是终端变现出口,电商导购、在线娱乐及知识付费等等变现方式。说白了,有了用户,就是得用户怎么消费,怎么心甘情愿把口袋子里的钱掏出来。
 
卷王们的黄昏
互联网巨头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史,即是追逐流量入口并探索更高效的流量出口变现的演化史。巨头们美其名曰完善生态,说到底还是为了争夺流量入口和寻找流量变现的出口。
 
但,巨头争夺战终将是一场无效的战争。当年三大门户网站搜狐网易新浪,争得你死我活,被QQ微信横空出世夺了天下。微信一家独大多年,NSN、子弹和飞信不堪一击,却还是得被直播、短视频分走半壁江山。
 
所谓的流量,其实就是在进行内容消费和内容互动时候的数据交换量,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从门户网站,到即时通讯,在往后会不会是元宇宙呢?
 
在一定范围内,再怎么玩,都难以玩出新东西,只是在一个圈子无限的转。现在还有得赚,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还能怎么卷呢,最终只会形成不创造价值的无效竞争。
 
所以对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之间的并购战,本质上还是无效竞争,也就是资本得无效加法。
 
前几天,央妈不还提到要做“有效的加法”。
 
那么,什么是无效的加法?同义词变换:资本无序扩张。
 
放眼全球,这些互联网大厂的遭遇,不只是中国,全世界互联网巨头都有类似遭遇。
 
扎克伯格从一个清新的硅谷小哥,到成为美国人不耻的资本家形象从万人崇拜到成为硅谷人人喊打,甚至女权、无产阶级都对着他干,也就那么几年。
 
比尔盖茨也是如此,从哈佛辍学,到创立微软,是美国英雄,是享誉世界的超级富人和慈善家。最后一则婚变塌房,或许这也只是他中年危机的冰山一角。
 
中国大佬的日子不好过,全时间大佬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这背后是什么?这还是互联网的经济模式所决定的。
 
市值率先破三万亿,并持续站稳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不是Facebook,不是谷歌,也不是亚马逊,而是苹果。正因为苹果是科技制造型企业,它能持续提高经济生产力,真正创造价值。
 
而下一个能再创新高的,仍然不会是互联网巨头们。
 
是特斯拉吗?有可能。
 
04

尾声

我们不如发散一下,互联网行业的归宿到底在何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国家发展方向上去找答案。
 
去年与互联网被重锤同时出现的,是新旧发展切换以及“共同富裕”的提出,毫无疑问,这将未来10-20年国家发展的总体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不管哪个产业,基本就是三种类型:
 

第一,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产业,比如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国家会大力扶持;

第二,过度发展,资本过度催化,涉及垄断、无序竞争、对居民消费形成过度挤压的产业,如互联网,要大力整顿、纠编;

第三,民生基础服务性行业,像教育、住房、医疗等,则要成为基础设施。
 
现在看来,互联网还属于第二种,未来大概率会成为第三种。
 
基础设施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涉及的是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像当年的铁路、电网、摩天大楼一样,刚出现的时候,也是科技属性爆棚的存在,但最终的归属,还是逃不过基础设施。
 
互联网经济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方面是好的,要留住,但涉及到的资本过度催化,无效竞争,甚至对居民消费形成过度挤压的方向,要去掉。
 
至于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高科技方向,比如腾讯的机器人、阿里的云计算及百度的无人驾驶,未来都有大可作为。
 
但无论怎么说,旧时代已落幕,新时代已开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dbOmO0bcOIJ-Z87W7SL-Q

《柳叶刀》的文章:新冠全球大流行将结束 关键时间节点:3月底

文章来源:《纽约时间》
作者:克里斯托弗·默里,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主任
翻译:胡安

不久前,辉瑞CEO艾伯乐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预测:在经历了两年的大流行干扰后,人们的生活“可能很快恢复正常”。他说,目前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将在未来很多年继续传播,但当前的感染浪潮将是最后一波需要实施限制措施的疫情。

艾伯乐称:“我们将很快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我们已掌握了所有工具,做好了在春季实现这一目标的准备。”艾伯乐所指的工具包括一系列新冠检测工具、疫苗和第一批可以在家中服用的治疗药物。

艾伯乐认同其他高管和科学家的观点,认为奥密克戎毒株毒性较低但具更强的传播率表明,这场大流行病可能很快进入流行阶段,而各国将学会与这种病毒共存,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会消失,“我们可能将不得不与一种非常难以根除的病毒共存数年”。

下面,转载一篇1月19日《柳叶刀》的文章:新冠全球大流行将结束 关键时间节点:3月底

【编者按】

1月19日,《柳叶刀》杂志线上发表了几篇关于Omicron的文章,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默里撰写的这篇评论。默里是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主任,从1990年开始,他一直专注于研究全球疾病负担。该研究所自疫情以来,以对病死率的预测准确而著称。

在这篇评论中,默里基于其研究所的模型提出了几个预测:

1. Omicron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但当中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

2. 尽管疾病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住院人数仍在上升,未来4-6周卫生系统吃紧;

3. 各种卫生政策,包括增加戴口罩、推进第三针等,从人口层面上说对于减缓Omicron浪潮的作用都非常小,全球多国以及美国多州已经见顶;

4. 到今年3月,全球半数以上人感染,通过接触病毒加上疫苗接种,全球免疫将处在高水平;

5. 未来新冠病毒还会卷土重来,但不再是大流行的状态,这种传染病将更加可控。

 

《柳叶刀》的文章:新冠全球大流行将结束 关键时间节点:3月底

世界正经历一场巨大的新冠变种Omicron感染浪潮。基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模型的估计表明,在2022年1月17日左右,全球每天有1.25亿例Omicron感染,是2021年4月Delta高峰的10倍以上。Omicron浪潮正在无情地到达每一个大陆,只有东欧、北非、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少数几个国家尚未开始他们的新冠病毒变种浪潮。

这一前所未有的感染水平表明,在2021年11月底至2022年3月底期间,全世界将有50%以上的人感染Omicron。尽管IHME模型显示,从2021年11月底到2022年1月17日,全球每日新冠感染增加了30多倍,但在此期间报告的新冠病例仅增加了6倍。由于与以往的新冠变异相比,无症状或轻度病例的比例有所增加,全球感染检出率从20%下降到5%。

想要全面认识Omicron带来的卫生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症状感染的比例。基于以往新冠变异的系统回顾表明,40%的感染是无症状的。而证据表明,Omicron无症状感染的比例要高得多,可能高达80-90%。Garrett和同事发现,在南非参加临床试验的230名患者中,71人(31%)的新冠 PCR呈阳性,感染Omicron变异并且完全无症状。假设这种感染流行率代表了人群,与已发现病例相比的隐含发病率表明,在南非,90%以上的感染是无症状的。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感染调查估计,2022年1月6日,英国PCR阳性的新冠感染点流行率为6.85%,也就是每15人中有一人在当时为阳性。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对没有新冠症状的患者进行入院前筛查,在整个新冠疫情期间没有超过2%,但在2022年1月10日那周超过了10%。在无症状感染的比例迅猛增加的同时,在美国大多数州,新冠住院病例与确诊病例的比例与之前的峰值相比下降了约50%。在加拿大和南非,新冠住院患者中需要插管或濒临死亡的比例下降了80-90%。

尽管疾病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Omicron感染的大规模浪潮意味着许多国家的入院人数正在增加,根据IHME模型,一些国家的新冠住院人数将增至过去激增的两倍或更多、在所有入院患者都需接受新冠筛查的国家,这些入院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将是因非新冠原因入院的无症状新冠感染患者。然而,感染控制对医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考虑到新冠感染的人口流行率超过10%,比如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在英国伦敦的感染调查报告,有大量的卫生工作者检测呈阳性、需要隔离,这给医院带来了双重压力。各国将需要在未来4-6周内优先支持卫生系统。然而,来自希腊的数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Omicron浪潮带来的新冠严重后果可能会是有限的;从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1月17日,新冠病例增加了近10倍,但新冠住院患者的医院插管率与12月持平。

令人惊讶的是,IHME模型表明,Omicron的传播强度如此之高,因此在未来几周内哪怕采取各种政策行动,包括增加口罩的使用,扩大未接种者的疫苗接种范围,或提供第三剂新冠疫苗,这些对于Omicron的传播进程影响均有限。例如,IHME的估计表明,如果将口罩的使用增加到全人口的80%,在未来4个月也只会减少10%的累积感染。增加新冠加强针接种或为尚未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疫苗也不太可能对Omicron浪潮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因为等到这些干预措施扩大时,Omicron浪潮将基本上结束。只有在Omicron冲击波尚未开始的国家,在这波浪潮到来之前扩大口罩的使用才会产生更具实质性的效果。

这些干预措施仍能保护个人免受新冠的影响,但由于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在未来4-6周内,政策行动对其在全球的传播发展几乎没有影响。Omicron看来会在报告的病例开始呈指数增长后的3-5周达到顶峰。截至2022年1月17日,Omicron浪潮已在世卫组织五个区域的25个国家和美国的19个州见顶。预计从现在到2022年2月的第二周,大多数国家将出现Omicron峰值。预计最新的Omicron峰值将出现在此时Omicron浪潮尚未开始的国家,如东欧和东南亚。一些政策行动,例如增加新冠检测可能会使更多的人被排除在工作或学校之外,从而增加干扰,但又不太可能对Omicron的进程构成多少影响。在Omicron时代,我认为新冠的控制策略需要重新设定。考虑到Omicron的速度和强度,在我看来,试图追踪传播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

一些国家推行的“零病例战略”仍存在问题。由于Omicron的高传播率,这些国家似乎不太可能永久排除Omicron的冲击。对于这些零病例国家来说,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Omicron激增较晚到来,将使这些国家在增加疫苗接种覆盖率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并有机会更好地了解Omicron变异对免疫水平低下人群的影响。

到2022年3月,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将感染Omicron变种。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持续增加,许多国家推进第三剂疫苗,以及感染获得性免疫的高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全球新冠免疫应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里,全世界的病毒传播水平应该会较低。

我使用“大流行”一词来形容过去两年为应对一种新病原体而作出的非凡的社会努力,这些努力改变了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政策应对措施的方式。这些努力在全球拯救了无数生命。新的新冠变种肯定会出现,其中一些可能比Omicron更严重。无论是感染还是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力都会减弱,这为新冠的持续传播创造了机会。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各国应预期冬季潜在传播会增加。

然而,未来新冠传播对健康的影响将较小,因为全球已经有了多种工具,包括此前民众已广泛接触过病毒、定期调整疫苗以适应新的抗原或变种、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了解弱势群体在未来需要时可以通过使用高质量口罩和保持身体距离来保护自己。新冠将成为卫生系统和社会必须管理的另一种复发性疾病。作为参考,Omicron病毒变种在大多数国家造成的死亡人数似乎与北半球国家严重流感季节的水平相似。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2017-18年是过去十年中最严重的一个流感季,导致约5.2万人死亡,高峰时期可能每天有超过1500人死亡。

政府和社会为控制新冠的传播而采取非常措施的时代将结束。在Omicron浪潮过后,新冠仍会卷土重来,但大流行不会。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UdjoxQO48xTQqMBWhhe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