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来源 | 楼市黄大大(ID:HouseLeader)

作者 | 瓜片

 

 


 

最近一份空置率报告,激起无数波澜。

 

结局是贝壳道歉,报告也删了,但改变不了背后这个残酷的事实:

 

绝大多数中国城市,房子早就过剩了!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事件起因,是贝壳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22住房空置率报告》。

 

在调查了全国28个大中城市之后,报告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平均住房空置率高达12%。

 

这直接给房地产拉响了警报!

 

参考国际情况,商品房空置率在5%-10%是合理区,10%-20%是空置危险区,空置率20%以上就是严重积压区。

 

只有9个城市处在合理区——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厦门、天津、大连、苏州、济南

 

报告一出,很多省会城市都破防了,大受刺激。

 

被称为“最没存在感省会”的江西南昌,还因此火上热搜。报告中南昌的空置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0%,喜提“空置率第一城”称号。

 

有本地的自媒体看不下去了,发文怒斥“假的”“标题党”!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想不到评论区却“翻车”了,大家纷纷表示:身边南昌人基本都有好几套房。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联想到名下6套房的周公子,一切好像都合理了起来。南昌这么多房子空着,一定是因为周公子们太爱买房了!

 

这份报告的威力实在太大,南昌背后,一连串城市都跟着破防了:

 

空置率19%的廊坊坐不住了,限购大门彻底敞开,欢迎全国人民来随便买

17%的佛山更坐不住了,说我房子太多就算了,怎么还成了三线城市?

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郑州这些强二线,统统被划成了“供应过剩”

……

 

至于那些没有进入统计的,人口不断外流的三四线城市,还有为大城市输送了无数小镇做题家的县城,情况只会更惨

 

眼看影响力这么大,贝壳研究院今天凌晨发文致歉,表示存在“数据不准确”“不能充分反映真实情况”。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现在报告原文已经看不到了,但住房空置率高的事实,却不会因此消失。

 

真实的数据,甚至更糟糕!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我国的真实住房空置率,一直是桩“悬案”,并没有来自官方的统计公开。

 

贝壳这次调查,是把3个月以上无人居住的住房定义为“空置房”,选取了3万个小区,委派入职至少3年的老中介进行情况摸底。

 

最终,城市住房空置率=空置户数/总户数

 

要说不准确的地方,确实是有的。填问卷的主要是中介,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偏差。对空置房的定义和城市空置率的计算公式,也有点粗糙。

 

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或许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国家电网将一年一户用电量不超过20度的住房视为“空置”,这数据够官方了吧。据此测算,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为11.9%。

 

千万人口大市临沂,也曾通过供电数据测算空置率。连续3个月电量低于50度,且变化不超过10%的视为空置房屋。

 

结果发现,城区房屋空置率高达39.97%,70万户,28万空置。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人口密集的城区尚且如此,广袤的县城和乡村,又会有多少房子空荡荡地积灰?

 

2021年,扬州在一次中高风险区域排查中,查出疑似空置房9万多户。粗略计算,扬州住房空置率在10%左右,已经进入危险区。

 

那可是扬州啊,人均GDP排在全国第14,GDP排在全国37名的发达城市,依旧无法置身之外。

 

来自高校的学术研究团队,也曾致力于揭开空置率的秘密。

 

201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是21.4%,2018年中国整体的空置房屋数量可能至少有1.3亿套。

 

被视为“行走爆料机”的退休官员们,嘴里蹦出来的数据,更是一个比一个猛。

 

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目前住房空置率已达15%,有的省份达到25%甚至30%。

 

前重庆市长黄奇帆指出:中国房子严重过剩,没有必要继续修建,没有需求了。20%的人口建造了全世界50%的房子。

 

相比之下,贝壳还算是比较乐观了。

 

一项项冰冷的数据,都在向我们揭露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

 

房子,已经过剩了。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所以,今年上半年将近500次的史诗级大救市,为何迟迟没有水花?

 

答案似乎已经找到:我们早就不缺房子了。

 

过去20年,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最大功臣,是城镇化带来的巨量住房需求。

 

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6.2%,2020年达到了63.89%,几乎翻倍。如果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相当于过去20年,每年有2000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大多数人往上数个三四代,有几个不是来自田间地头呢。

 

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还只有10.3平方米。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1.76平方米。20年时间,全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增长近4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你知道吗?

 

央妈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到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户均拥有住房1.5套,住房拥有率高达96%!

 

其中两套及以上的拥有率约为41.5%。

 

也就是说,中国几乎人人都是有房一族,唯一的区别是你的房子在哪里而已。

 

可怕的是,飞在中国房地产上空的最大灰犀牛,已经悄悄降临。

 

当年,还没转型情感博主的任教授,曾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论断: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人口,绷不住了。前阵子国家卫健委发文:我国将于“十四五”期间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7.52‰,下坠速度极快,同年人口死亡率为7.18‰,不断向上爬升。生死两条线,已经无限趋近。人口负增长元年,很可能是今年。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一边是加速出现的空置房屋,一边是加速萎缩的购房需求。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基石,已经不复存在。而房子还在被源源不断地造出来。

 

更残酷的是,早在人口负增长出现以前,很多城市已经“失血过多”。

 

人人都知鹤岗人口流失严重,房价如葱,却不知“鹤岗化”已经蔓延到了富饶的长三角。安徽淮南,过去十年常住人口减少了30.8万人,GDP全省倒数第五,已经沦为被帮扶的对象。

 

任泽平团队分析称,中国人口流动已从四六分化走到二八分化。人口流出地区占比,已经从63.9%增至77.9%。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人口流动方向则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从农村到城镇,从三四线到一二线。

 

未来,谁能抢到产业,谁就能抢到人。谁能抢到人,谁的房子才能卖出去。

 

无数留不住人的地方,只能无可奈何地滑向鹤岗。

 

警报突然拉响:空置率炸出一堆省会城市,中国的房子早就过剩了!

 

其实,一座城市的空置率高不高,房子是不是过剩,自己出去转转就能知道个大概。

 

早在“双减”之前,我总会看看小区附近有没有学而思。一帮鸡娃的中产家长,足以支撑起一个片区的房产交易。

 

现在的话,可以找个晚上去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转一转,看看有多少小区灯火通明,底商都有生意,又有多少小区月明灯稀,底商一片死寂。

 

哪条地铁线最拥挤,哪里的高速最塞车,哪里的学校最难考,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出去读大学之后,还愿不愿意回来。

 

房产价值是在一次次交易中确立起来的。房子过剩的地区,新房卖不掉只能降价,二手房卖不掉只能僵持。房子彻底变成不动产。

 

很多人只是不愿意相信,自己手上的房子真的会变成一堆砖头。涨不起来,也卖不出去。

 

这份仅仅“存活”一周的空置率报告,实则拉响了警报。

 

1.人口流失地区的房子,赶快卖掉

2.非一二线强学区的老破小,赶快卖掉

3.空置率过高的城市和地区,不要买入

4.新城睡城,公寓别墅都不要买

5.两房换三房,刚需换改善

 

牢牢记住。未来有一天,你会感谢今天听从这些建议的自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rZHeUzjgNrW3_PSdc7jXQ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再读一遍巴菲特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愚老头,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有一篇策略报告,题目叫做《乐观是乐观者的通行证》,报告里面有这么一段:“但投资,毕竟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悲观者获得知识,乐观者赢得未来。” 
真的特别想发给他一个大奖章。 
 
股市里坑死的都是乐观主义者。你能想象,一个每天在午饭上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的小白领,眼也不眨的就可以把几年的积蓄一股脑的投到一只三分钟之前才知道名字的股票上么?股市里这样的乐观主义者比比皆是。 
 
最强者之间的对决,是我们在影视剧中最想看到的桥段。《功夫》中的火云邪神,“我只想打死两位,或者被两位打死”,《一个人的武林》中的封于修“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大侠出来虐菜鸡,丢的是整个武林的脸。
 
股市却刚好相反。能不能赚钱,对手菜更重要。当市场有无数的新韭菜涌入,显然我们赚钱的可能性会更大。但当市场只剩下镰刀,再优秀的猎手也有可能沦为猎物。 
 
乐观主义是A股韭菜的温床。 
 
讲投资理念,是一个下限低,上限却极高的行为。下限低到你只要炒过几天股,人云亦云都能白活出一套像模像样的大道理,别人恐惧我贪婪,人弃我取,人多的地方不去,说得都对,但就是老亏钱。另一方面上限却又高到遥不可及,你都以为他是瞎扯。思想这你东西,你只能与同层级的人交流。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不行。 
 
01
关于巴菲特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再读一遍巴菲特。我层次不高,每次都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 
 
巴菲特并不是没有争议。一直以来,关于内幕信息,还有运气好拿到卵巢彩票这个事,巴菲特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全是阳光灿烂的老男孩。但我们的纠结或者贬低并不能让我们也富起来,巴菲特的思路和方法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借鉴的。 
 
巴菲特是一个天才,这个我们学不了。 
 
传世版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么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其实最近发现的马王堆帛书版本是“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晚成跟大器免成,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差地别。 
 
大器晚成还给人希望,大器免成则不免让人绝望。 
 
巴菲特最早的投资人之一,一位佛蒙特州物理学教授霍默·道奇的儿子诺顿·道奇这么评论巴菲特:“我父亲敏锐地发现,巴菲特在金融分析方面具有无人企及的杰出天赋。但事实还不止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巴菲特身边就已经聚起了一批投资人,其中一位亿万富翁甚至在没有见过巴菲特的情况下,直接签发了一张30万美元的支票给他。要知道世界那时候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一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30万美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美元,1960年的哈佛大学,一年的学费也不过600美元。 
 
股市的七亏二平一赚是个铁律,在亏损和盈利之间,是不是也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大过滤器”? 
 
02
分层的股票市场
 
重读巴菲特,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是,正确的区分开我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貌似很蠢,实则不然。 
 
在2010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了这么一句话,“一直以来,华尔街都是一半经营着赌场,另一半做着资本的筹集和分配。” 
 
股票市场天生就有两层。一层是资源的筹集和分配,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对应着IPO以及定增、转债等再融资,要把资源投入到政策鼓励的方向去。另外的一层就是博弈。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也要选择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做生意的角度考虑问题,另一个就是从博弈的角度做判断。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方向。 
 
1、价值投资的思维切入角度是一门生意的优劣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核心就是从做生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巴菲特大部分的思想,都是围绕着什么是一个好生意展开。 
 
他眼中的“好企业”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许经营权;高于平均值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小的资金投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 
 
巴菲特倾向于寻找那种傻子都能做好的企业。他表示,正如彼得林奇所说:“寻找连傻瓜都能管理的公司,因为傻瓜早晚会出现。”还有,“当一位声名卓著、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时,最终纹丝不动的必将是公司糟糕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 
 
巴菲特不愿意做成长股。他说,“投资的要旨不在于评估这个产业对社会能有多大的影响,或是它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而主要应该看某家公司有多大的竞争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优势能维持多久。拥有广阔而持久的‘护城河’的产品或者服务才能真正为投资者带来甜美的果实。” 
 
这种思维说起来复杂,但其实真的不难,只要你能自己真正调过弯来。 
 
巴菲特对于好生意的定义可以用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式来定义: 
 
FCF【自由现金流量】= EBIT【息税前利润】-Taxation【税款】+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 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这个FCF要尽可能的大。所以EBIT要高,资本支出要低。 
 
巴菲特并不是不买重资产行业,他只是选择在企业资本开支高峰期过后,现金流已经稳定的时期买入。比如巴菲特持有的BNSF(伯灵顿北圣塔菲铁路),单单其重置成本就要远远高于其买入价格,而且美国铁路的资本开支高峰期早就过了,这对巴菲特来说显然是一笔好生意。 
 
如果我们更加直观的去理解,巴菲特想要的,就是可以躺着赚钱,没什么竞争,类似于包租公收租的那种生意。当然,买入价还要合理,收益率要高。 
 
这是一种经营性思维,或者说商业思维。因为我们这几十年变化太快,大部分人都是被动的进入了商业社会,造成这种思维缺位。自由现金流的理念,只要你用一种市侩的眼光来审视一笔生意,基本上就算转型成功。 
 
往近了说,所谓的文艺青年投资四大傻:开咖啡店、花店、奶茶店、民宿。他们逃不开的坑都是前期大额的资本开支,这几个看上去投入不大的行业,前期装修的费用额度都会超出文艺青年的想象,尤其是民宿。至于饭店,文艺青年们没被厨师们组团坑一笔,这财商就已经算是百里挑一了。 
 
往远了说,现在的A股,能够经得起自由现金流考验的,比例并不高,再加上估值合适,那就真是凤毛麟角了。上证3000点保卫战,从2007年开始,我们已经打了15年了,从一门生意的角度看,现在的3000点显然不能算是低估。 
 
用自由现金流量这个工具,我们其实可以理解很多问题。 
 
京东方是很多大资金的宠儿。这个票盘子超大,可容纳的资金量高。同时员工7万多,行业和公司可跟踪性强。可这么多年下来,长期持股的体验很差,很少有人在上面赚到钱。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再读一遍巴菲特

 

上图是京东方A2002年的自由现金流量走势图。从2002年至今的这20年中,京东方只有很少的年份能够产生出正的自由现金流,大部分年份都是大额净流出。
让我们看看五粮液的。 
 
同样是20多年,五粮液只有极少的年份出现负的自由现金流量,大部分年份都是高额净流入,白酒行业YYDS绝不是浪得虚名。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再读一遍巴菲特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典型实践是“喜诗糖果”,如果巴菲特在中国,白酒也一定是他的心头好。 
 
那京东方就一定不能投么?当然不是,当你把剩下的主要玩家卷出局,你以前流出的那些现金流,会在不远的将来一笔笔全部收回来。但是现在,那些终将被淘汰出局的玩家还剩一口气,京东方继续努力吧。 
 
2、博弈无处不在 
 
股票市场生意之外的第二个角度,就是博弈。理论上除了价值投资之外,都是博弈。我们通常说的算估值,看PE、PB,PEG,还有专门的成长股投资法,以及技术分析、趋势分析,本质上都算是博弈。 
 
毋庸置疑,巴菲特同样是个博弈大师。只不过后来资金量太大,不得不走上价值投资之路。但草蛇灰线,马迹蛛丝,巴菲特还是留下了很多博弈的思路。 
 
比如那个著名的投票机和称重机的比喻。 
 
巴菲特曾经说,“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诉过我们为什么:股市的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股市从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机’。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称重时毫无作用。”,巴菲特当然了解什么决定了称重机,但他显然也了解贪婪和恐惧。 
 
对于股市走势的判断,巴菲特说,“利率之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利率越高,向下牵引的力量越大。”,“实际上,不论何种资产,它的价格的增长速度不可能长期高于其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是不可逃避的现实。” 
 
芒格很大程度上,是巴菲特在博弈方面的补充。 
 
芒格一直说,凡事要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们一直把这解释为逆向思维的模式,只是当成我们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补充。 
 
其实芒格给出了在这个七亏二平一赚的市场上活下来的最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不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是每一笔交易都寻求将自己的亏损最小化。当你有了一定的交易经验之后,你一定会理解我这个观点。 
 
芒格还说,谁说投资者或者投资管理者必须打败所有人,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最重要的是,你要真正了解自己该规避什么,然后离那些事远点。他建议大家这样去做,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03
神经错乱需要治 
 
 
好好的研究巴菲特做价值投资,或者承认市场就是博弈,用博弈的思路来做股票,这两个方向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既要又要,又当又立,市场可不是你爹妈,会一直惯着你。 
 
这个市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明明做的是博弈,套了之后就用价值投资的幌子来催眠自己。 
 
如果你说自己是价值投资,现在拿着白酒。白酒这个行业确实符合价值投资的方向,但巴菲特买喜诗糖果的时候,公司市净率刚刚4倍,股神就已经大叫吃不消,在芒格的再三劝解下才下手。现在市净率20倍,市盈率50倍的山西汾酒你说你自己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真背不动这口大锅。 
 
最近还有人频频抄底医药,口号是医药行业已经跌出来价值。确实,几个龙头股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回调幅度都不小,而且历史上的自由现金流指标都表现的非常好,可以跟白酒相媲美。 
 
那好,巴菲特说过,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天。彼得·林奇也说,挑股票就像挑人生伴侣,婚前别考虑离婚是否容易。那只著名的医疗器械股,现在市盈率40倍,市值3000多亿,假如给你4000亿,你会考虑买下这公司作为终生的投资么?还有,假如你真有2000亿,你会买下那个连锁眼科诊所么?老板已经润出去了都挡不住你们冲进来,你们一定开始就没想过天长地久。 
 
A股按照巴菲特的方式做价值投资大部分时候很难选出标的,老老实实承认我们就是在做博弈也没什么不好的。对这个市场保持最基本的尊重,该认输的时候认输,当市场没有机会,胜率没有站在我们这边的时候,我们就休息。 
 
价值投资和博弈逻辑的关系,跟生产思维和消费思维的对比很像。所谓的生产思维,就是价值投资的自由现金流思维。至于消费思维,就是博弈。生产思维的目标是为了挣钱,消费思维则是虚荣大于实用。同样一个爱马仕包,有人背着是为了筛选客户和合作伙伴,有人则是纯为了表示自己买得起。 
 
价值投资收益的来源,很大部分就是做博弈的那批人。同样,生产思维的财富,也来自于消费思维。 
 
最后,再提下比亚迪。巴菲特在2006年的一档节目中见到了通用当时的CEO里克·瓦格纳。随后巴菲特专门给里克·瓦格纳发了一封传真,“我并不经常买车,但下一辆会是凯迪拉克”,巴菲特后来还说,“我百分之百地支持通用汽车公司”。 
 
你们不会真的以为,巴菲特卖比亚迪,是因为经济原因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SCP436heMMiHngD-E_WZQ

这几年(2022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来源 | 宁南山

责任编辑 | 包不


这几年是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2022年的今天,我国中高端工业依然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其周边我国四大一线城市旁边都有至少一个强大的工业城市,这个确实非常有趣。
2021年的工业增加值在经济中的占比,深圳在一线城市中是最高的为33.8%,但它旁边有个制造业城市东莞,其工业增加值占比比深圳还高,高达46.1%
上海工业增加值占比为24.8%,而它旁边有个制造业城市苏州,工业增加值占比42.2%
广州工业增加值占比18.1%,而它旁边有个制造业城市佛山,工业增加值占比47.4%
北京工业增加值占比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最低的,仅为14.1%,但它旁边的制造业城市天津,工业增加值占比33.3%

这些一线城市旁边的伙伴在体量上也并不小,2021年的工业增加值按照城市排名,苏州,佛山,天津,东莞都在全国前12位,也就是全国前12位中,四个一线城市加上它们旁边的四个伙伴就占了8个,其中苏州还排在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这四个小伙伴的工业增加值全部都比成都(全国第13位),武汉(全国第15位),南京,长沙这些火热的大城还要高。从上面也可以看出,今天中国中高端工业依然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其周边,

从中国地图上看,在一线城市朋友圈之外,中高端工业只是在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呈现点状的分布,成渝算是最大的一个区域,但甚至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这四个新一线城市的工业增加值除了重庆以外,都没有进入全国前十二名。而即使是以上属于一线城市朋友圈的工业强市,像天津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落伍的态势,还需要补强。

要改变这个情况,实现全国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发展,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的崛起是非常好的机遇。每一次新产业崛起都是各区域重新洗牌的机会,因为新兴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收益会远远的超过传统行业,这种差距能达到非常惊人的地步。这几年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是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各个二三四线区域的机遇,各个区域未来发展好不好,说白了就是看你能在这一波浪潮里面抢到多少投资。
那些头部的前十名的动力电池厂家,前十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前十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果仔细一家家会发现都在大量投资扩产,我前不久就和以上行业中某家二线企业的人聊了下,是一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的动力电池大厂,我都吃惊他们竟然在全国这么多新厂要建,不过想想也是,头部企业在疯狂扩产能,你如果不跟上那肯定就是死。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20228月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28.3%(乘联会数据),而自主品牌汽车占有率为48.4%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会带动动力电池的大增长,而且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国产化是比燃油车高很多的,我国每年要进口不少燃油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我国就不需要进口那么多的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了,也就是把国外的价值转移到了国内。
以汽车零部件进口为例,20221-7月,在我国汽车出口增加,全国汽车产量增长0.8%的情况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1-7月进口金额205.9亿美元,同比下降16.7%。在汽车零部件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汽车零部件品种进口金额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发动机降幅依然最为明显。(四大类汽车零部件是指:发动机;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汽车和摩托车轮胎;其他汽车相关产品)。

不仅如此,我国以前汽车主要都是在国内卖,而现在能出口海外的话又是非常大的市场,今年即使是到海外建立整车厂,也能够大大的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20228月,我国汽车出口30.8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65%, 历史首次单月出口突破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增长53.6%,同比增长82.3%,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对于我国的二三四五线区域来说,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新产业崛起带来的机遇的重要性,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发展落后,带给我们个人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缺少中高收入工作岗位的问题,而且是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就以婚姻的选择为例子,一个地区落后了,没有什么先进产业,就会加剧体制内通婚现象,也就是甚至会影响到很多个体的婚姻情况。
江西财经大学的欧阳静教授2019年的调研,发现了落后地区的体制内剩女现象,最主要原因是教育系统的待遇对男性吸引力越来越低,导致当地教育系统女性占比超过80%
以我们调研的D县为例,该县自2008年以来新招聘总人数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这些女性中,目前30岁以上未婚女性约有248人(这一数据没有包括2008年之前招聘的女性中目前仍单身者)。
我们发现,D县域政府的不少部门机关都存在未婚大龄女性,而在教育系统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大龄未婚女老师,其中又以乡村女教师居多。

男孩只要是公务员,真的是长得哪样都能找到一个好女孩。这几年,体制内「鄙视链」底端的小学男老师,也比较「抢手」的。我的另一个案例,一个1990年生的男生,身高偏矮、长相很一般,用认识他的女生的描述来说,说话有点「娘娘腔」,毕业之后考到了一所乡村小学做英语老师。他说,目前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选哪个女孩做女朋友,一个女同事经常找他玩,帮他代课、打饭、送水果什么的;乡镇的一个女干部也时常打电话约他散步;还有乡镇卫生院的一个女护士也对他表示有好感,而且人也长得漂亮。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在体制外缺乏好工作岗位,因此不容易找到匹配的合适结婚对象,2008年以来在该县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群中,30岁未婚女性人数占女性比例教育系统为14.5%,卫生系统为11.0%,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为10.0%,这个比例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另外,二三四五线区域吸引新产业在本地落地,对于我国的全局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即使产业没有升级,仅仅是产业和人的移动就能带来很大的增长,更何况还是新兴的先进产业。没错,仅仅是在空间上转移了产业,就能够极大的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就拿城市化来说吧,其实就是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但背后隐藏的就是从农业的从业者转化为工业化的一员,在老家种地一年不过能赚几千元,而到城市的工厂工作,一个月就能赚几千元,获取的收入实现了5倍,10倍的增长,消费能力也大大提升。

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工厂从沿海搬到内地,可以就近吸纳周边的劳动力就业,这个就是产业的移动,同样的大大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不用不远千里跨省出去打工,不用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教育和陪伴的缺失,从而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同时在家附近打工,还能节省跨省的交通费用和在途时间。

我觉得中国的产业分布有两个非常明显不同的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产业分布遵循的更多是政府意志,国家根据战略需要来决定产业分布在哪里。建国初我国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于是就集中资源建设重工业,尤其是煤炭钢铁+军工体系,既然是以重工业为主,那么投资就高度集中在东北,华北,陕西等北方地区,因为这里是中国主要的煤炭,铁矿石等的产地。后来面临苏联威胁搞三线建设,于是工厂大量搬迁到中西部地区。

政府意志带来的产业移动有利有弊,好处是促进了工业在全国的均衡分布,改变了中国工业高度集中在几个主要省份的情况,像是三线建设的城市,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坏处是建设和投资效率很低,工厂建在偏远地区,导致交通运输等各项成本很高,也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导致发展缓慢。

而改革开放以后决定我国产业分布的则是外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今天珠三角的腾飞,长三角的腾飞,都和外资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但市场带来的产业分布更多的看重效率,而并不看重分配,因此今天产业高度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几个地区的情况,光靠市场是无法改变的。

我觉得中国发展到今天,必须再搞一次新三线建设,而目前全国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就是最好的东风,产业界上下游需要大量投资建设新厂的大好机会,可以借助这一波产业发展的势做好在全国均衡布局的引导工作,如果产业能够实现在全国的再分配,带动全国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带来又一波的长期增长。我这里举一些我这段时间关注的例子:

1:天津8月份宣布的中芯国际75亿美元芯片生产线。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这条产线的产能是10万片每月12英寸的晶圆,拟选址在天津西青开发区,我印象中天津很久没有这种来自新兴高科技行业的大项目落地了,能在这一波热潮中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是需要恭喜天津的,每一个高科技项目的落地带来的是高端的就业机会,而高端的就业机会带来的会是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人才在现代化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

2:河南省的比亚迪和超聚变项目
2010年从深圳把富士康的产能搬迁了很大一部分过来,创造了二三十万个就业机会,这可以说是河南最为成功的招商引资项目了。而在这一两年,河南省又从深圳引进了两个项目:
其一是2021年华为的服务器部门单独剥离了,河南省看到了这个机会,华为服务器部门剥离后成立的超聚变公司,202111月落户河南省郑州市,当前有1200人,20227月投资50亿人民币的超聚变全球总部基地(包含研发中心)郑州开工,将于2025年建成,届时将入驻技术人员约4000人。超聚变从体量来说目前仅仅是一个一两百亿人民币的公司,但由于超聚变是华为出来的公司,员工收入水平是高于业界的,未来继续保持增长,会给郑州市带来了几千个高薪的就业机会,这个意义非常大。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其二是更大的比亚迪制造项目,正在建设中的郑州比亚迪整车制造基地一期项目,产能40万辆,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工投产。202276日举行开工仪式的郑州比亚迪汽车制造二期项目更是高达60万辆,和一期合计将达到100万辆,投资160亿人民币。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2022730日举行开工仪式,投资120亿人民币,占地2500亩的30GWH电池基地,计划20239月完工,预计提供就业机会1万人,如果比亚迪项目顺利完成,富士康和比亚迪将成为郑州制造业双雄的局面。

不仅仅是天津和郑州,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提到的四川宜宾,还有江西宜春等地都在这轮新能源汽车浪潮中获得了大量的投资。比亚迪这一轮在全国投资都不少,20226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就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这些工厂将增加这些省份在汽车产业的话语权。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下图深圳佛吉亚(比亚迪和佛吉亚的合资公司)在江西抚州也成立了分公司,从20224-7月就生产了15000套汽车座椅,所以其实江西省也在努力从汽车产业分一杯羹。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举个例子,重庆的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搞问界,这款车就是在重庆制造的,销量不断上升,那么对于重庆地区的发展自然是有好处的。
赛力斯目前在重庆本来有一家两江工厂,而第二家凤凰工厂也在今年七八月投产使用。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同时还于20228月在重庆开工建设第三工厂,称为两江新区SE项目,预计于20237月底竣工。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赛力斯通过和华为合作,把华为的能力转移到重庆,在赛力斯的官网上,是这样写的:
“华为从产品设计、产业链管理、质量管理、软件生态、用户经营、品牌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全流程为赛力斯的AITO品牌提供了支持”
新的工厂,新的组织流程建设,这无疑对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件好事情,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要知道重庆其实是一个省,而不是一个市,每年大批人外出打工,自身的发展是有利于留住劳动力在本地就业。

再比如之前说过的四川宜宾引进宁德时代搞动力电池生产制造,20199月开始投资在宜宾建立动力电池生产,总共10225GWh,第一期15GWh20216月投产,十期全部建成后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下图来自企业的宣传。

这几年是全国二三四线区域的关键机遇期

宜宾作为一个内陆沿江城市,既没有地理优势,也没有矿产资源,
宜宾市临港新区投资促进局新材料局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
“当时邀请宁德时代建厂城市非常多,宜宾不算是最有竞争力,成都、遂宁都比宜宾更有优势。”
“那时候,是我们市领导亲自去宁德时代敲门,前几次连门都没有叩开,后来做出一点成绩后,宁德时代高层才来宜宾考察。”
这个“一点成绩”,是指2011年底成立、20208月就建成并试投产的天宜锂业,该公司生产动力电池材料氢氧化锂,这不仅补齐了宜宾上游锂业的短板,也在建设过程中展示了宜宾政府的诚意和协调能力。

其实我觉得机遇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其实就那么几年的时间,抓住了这几年,就可以获得以后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产业周期红利。
目前以半导体和汽车为核心的两大产业迅猛发展,这几年的时间不管是企业,资本还是人才都在大量的涌入,一旦这个投资高峰期过了,那么总的投资强度和意愿就会下去了。一旦投资在了这里,那等于就是这个省份,这个城市获得了发展的原动力,获得了发展的发动机,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分享人才集聚带来的好处,能够享受到全球产业分工的价值,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红利。

因此对于国内的二三四线城市来讲,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一波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
可以奠定后面几十年的格局和领先优势,也就是说,后面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产业周期红利都将被这个地区获取,把引入这些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拜访和引进国内头部企业。
对于二三四线区域来说,帮助这些企业的发展也是风险投资的机会,而且只要措施得当,调研细致其实风险也不会太大,因为在新产业的崛起期,可以说是顺风局。
如果在这一轮投资浪潮中什么都没有吃到,未来进入稳定成熟期再想说服企业投资就难了。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争抢投资,我前不久和一个许久未见的同学见面,他就是一个内地二线城市派驻到深圳常驻负责招商引资,而且还不止他一个人,
一是对接服务好深圳已经到该地投资的企业,二是做招商引资工作招揽新企业,
而且还告诉我他们不只是在深圳,在他们划定的全国领先城市都有派驻人员,对圈定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采用人盯人的方式。
投资的浪潮不是时时刻刻有的,并不是平滑的一条直线,而是波浪式的,一定要仅仅抓住机会。

最后,我觉得中国高速发展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太多了,之所这几年非常关键,不仅仅因为是半导体,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时期,还在于这会是中国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最后十年(也许还不到)。
我们的劳动力总量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在逐年下降,今年人口总量很可能负增长,但是老年人口却在不断增多,这意味着再过十年,即使没有疫情这种因素的干扰,我们的经济增速也会下降一个台阶(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是6.1%,会在此基础上下降),因此要有紧迫感,广大的二三四五线区域抓住最后的快速增长窗口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发展水平的提升,改变本区域的面貌。

一旦未来进入了低速增长期,要想改变可就比现在更有难度,速度也更慢,现在的发达国家就是这样,面貌长时间不变,而对于我国来说,我觉得很多区域发展程度还是很不够的,抓住机会实现产业均衡布局,是可以避免我国的发展最后“俄罗斯化”,“韩国化”,“日本化”,也就是全国的产业和经济高度集中在莫斯科圈,首尔圈和东京圈,而是我国国民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发达和生活水平高的地方可以选择工作和居住。

这是目前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Riqp_DF2qMB6603zA7dDQ

星巴克崩塌始末

危机一再上演,之前的战场在美国,而这一次,是在中国。

作者|第二人生
来源|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封面图|网络

舒尔茨怎么也想不到,40年来,伴随着星巴克的兴衰起伏,他会在CEO的职位上三进三出。
2000年,他第一次辞任CEO,想要回归家庭,却不料2008年重新出山,以解决当时星巴克的危机。
2017年,他第二次辞CEO,结果5年后,又被请回,以挽救星巴克新一轮的崩塌与转型。
终于,预计明年4月份,舒尔茨可以安心退休了。
但是危机一再上演,之前的战场在美国,而这一次,是在中国。

星巴克崩塌始末

问题暗涌的星巴克
不止一次遭遇危机

近一年来,星巴克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和营收额接连下跌,如今已跌去四成。而其对手瑞幸的营收却同比增长了72.4%,两者目前差距不到4亿元。
同样的情节在2007年也上演过。那年夏天,星巴克门店交易增长率降到历史最低,股价跌去42%。
营收下跌只是表象,大量问题正在暗涌。
在品牌公关方面,自2020年起,星巴克中国负面新闻频出。从“拒收硬币”到“使用过期食材”,从“接连涨价”到“驱逐民警”。每一次危机出现,星巴克都以模板化的说辞回应,给人以傲慢的印象。
在产品方面,小红书上有6400+笔记吐槽“星巴克难喝”,有10万用户浏览过。
在创新方面,星巴克去年一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远低于行业平均速度,这其中大部分是季节或节日限定款,难有爆品。
在体验方面,随便去一家门店你都很难感受到,星巴克昔日标榜的咖啡师竭诚热情的服务和优美娴熟的咖啡技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会在自提一杯咖啡后,匆匆离去。
在市场份额方面,从2017年巅峰时期的51%,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36%。今年4月,门店数首次被瑞幸反超,短短5个月后,星巴克门店数仅为瑞幸的80%。
…….
这些信号似乎都在暗示我们——星巴克或许正面临棘手难题。
而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崩塌,08年的那次危机正如同此刻的翻版。
事情还要从1992年说起,那时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随之迎来高速增长期。
当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稍感乏味的舒尔茨选择辞去CEO。在后续两任CEO的激烈扩张下。到2007年,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5011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1%,远远超过计划中的“15%-20%”的稳健增长速度。
慢慢地,星巴克不再专注于咖啡,店内卖起了唱片、书,DVD机、游戏,甚至拍了电影。
终于,星巴克迷失了。
2006年,舒尔茨巡视世界各地星巴克的数百家门店后,注意到星巴克品牌内涵中某些内在特质的流失。于是他在备忘录中,写下了心中的忧虑:
“我们引进自动浓缩咖啡机的确解决了服务速度和服务效率的主要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将使咖啡厅大部分的浪漫氛围与亲身感受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备忘录不小心泄露了,全网开始疯传,记者、投资人、竞争者、星巴克伙伴、所有人都看到了。在各种质疑、惶恐、失望和幸灾乐祸中,星巴克陷入窘境。
问题开始成片成片地暴露出来,你或许能在其中看到今天星巴克的影子:
竞争对手不断崛起。麦当劳推出的麦咖啡在一项消费者盲测中,战胜了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其他咖啡品牌,被消费者认为口味最佳,且价格比星巴克要便宜60美分。
顾客消费行为的巨变。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不喜欢深度烘焙咖啡的口感,反而选择了清淡口感的咖啡。
创新停止。自星冰乐问世以后,星巴克几乎没有再推出过像样的新品。
品牌变得平庸。星巴克为了提高扩张效率过于精简了店内设计,有人吐槽门店风格“千篇一律”“枯燥乏味”。
咖啡师的服务和技术降低。有些咖啡师甚至在客人点单前就已经蒸好了一罐罐牛奶,放在那里备用,然后根据顾客需要再加热。但牛奶蒸煮过一次后,就会变稀薄且丧失部分甜度。
服务态度变差。门店的员工缺乏动力和热情。他们对星巴克的咖啡和公司理念也知之甚少。员工的考核和加薪往往不能挂钩,交班后的效率也很低下,有时一名员工要身兼数职,压力过大。
“第三空间”缺失。过高的自动浓缩咖啡机切断了咖啡师和顾客的联系,袋装的咖啡粉替代了手工研磨,咖啡的香气逐步消失,“第三空间”的氛围也随之消失。
供应链体系混乱。一些门店有大量库存积压,而更多的门店缺少原材料,门店及时收到所需所有物品的比例是35%, 数以千计的门店总会缺少某些东西。
信息技术系统严重落后。门店的电脑甚至不能上网,也无法运行如电子表格、Word和PPT等基本软件。
2007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可比店面销售额从5%直降到1%,被舒尔茨视为“1992年以来最差的业绩”。
愤怒的舒尔茨终于忍受不了,次年年初重新担任起了CEO。上任后,进行了减店裁员、重新培训咖啡师,引进半自动咖啡机、完善供应链、发展信息技术系统等一系列举措。
两年后,星巴克业绩才实现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2009年大洋彼岸,星巴克中国实现了9年来的首次盈利。在这个传统的茶文化国家,星巴克用9年时间培养了一代城市白领的咖啡品味和认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扩展和人均GDP一路飞涨,终于迎来了春天。
之后很长时间,在中国咖啡市场上风光无限,也成为星巴克美国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国际市场。

星巴克崩塌始末

险象环生的中国市场

时过境迁,到2022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却险象环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星巴克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百舸争流的中国市场。
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约为876亿元,预计到2024年有望达到1900亿元,增长潜力极大。
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共计733个,其中28个品牌的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多个咖啡品牌在资本追捧下异军突起,2021年,21家咖啡企业获得融资,8家企业单次融资过亿。
在众多品牌中,势头最猛的莫过于瑞幸。这是一家同时打破最快上市记录和最快退市记录的企业,也是一家深陷“造假风波”后仍能崛起的企业。
如今瑞幸已经开了7195家门店,营收同比增长72.4%至33亿元,直追星巴克。
瑞幸做对了什么?明白这个问题,也就知晓了星巴克为何崩塌。
“财务造假”风波后,瑞幸管理层迎来大换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走向了重生之路。
在门店模式上,停止了疯狂“烧钱”补贴和盲目扩张的做法,开始有针对性地选址,并砍掉了表现不佳的门店。通过直营+加盟的组合打法,采取轻盈小店+外卖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布局相对非核心地区、进军低线城市等决策,节省了不少成本,很快实现了规模效应。
而星巴克自2017年就全部采用直营的模式,成本更高,直接影响了开店的速度。
今年4月底,瑞幸门店数首次超过星巴克,此后差距逐步拉大。
在产品价格上,瑞幸继续延续平价策略,用性价比撬开人群。数据显示,全年龄群体所能接受的咖啡价格在16-25元的咖啡价格,显然星巴克不在这个区间,而瑞幸在。
星巴克崩塌始末
在新品研发上,瑞幸光在2021年就推出了113款新品,不乏生椰拿铁这样的爆款。而星巴克中国去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
可以说,瑞幸的崛起精准地踩到了星巴克薄弱的地方。
此外,星巴克不但要迎战瑞幸,还要面临“多强”。
M Stand是强调「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像瑞幸一样,主打小店快速扩张模式;加拿大老牌咖啡Tims中国刚刚上市,凭借“咖啡+暖食”打造出差异化,让贝果风靡全网;幸运咖继承了蜜雪冰城的便宜,五六元一杯咖啡。这些品牌均实现了全国布局。
此外, 还有挪瓦咖啡、代数学家咖啡、Seesaw、Peets等诸多玩家,中国邮政、中国石化、李宁、海澜之家、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加入战场,就连同仁堂、狗不理包子等老字号品牌都来搅局。
三顿半、永璞、隅田川、时萃等品牌也在便捷咖啡赛道南征北伐,在另一个维度与星巴克交火。
属于咖啡市场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已至。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众多品牌中,星巴克正处于“不上不下”“高价低质”的市场定位。
论价格,星巴克建立了不少“啡快”店,这是咖啡自取店,没有第三空间服务。但令人迷惑的是,星巴克不希望啡快和普通门店形成价格竞争,于是规定两种门店的咖啡售价保持一致。这就意味着,同样是一杯没有“第三空间”服务的自取咖啡,星巴克卖40元,瑞幸只要20元。
论空间体验,星巴克各地的门店装修风格类似,常有人吐槽“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那些小众精美的、力求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M stand、Seesaw等相比缺乏竞争力。
而如果将这些精品咖啡的门店和星巴克的甄选门店对标,在空间体验上倒是打平了,价格上又出问题,同档次的咖啡豆,星巴克臻选要比精品咖啡门店贵出不少。
论下沉市场,星巴克更是难得直挠头。问题显而易见,40块一杯的咖啡放到一线城市都偏贵,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谁会买?
那么,星巴克为什么不降价?
且不说降价会不会影响品牌的高端定位,就说以星巴克现有商业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尚且需要涨价来维持平衡,更别说降价。
哪些成本居高不下?这就说到星巴克的护城河了。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连锁餐饮的商业模式,成本结构上面临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座大山。而压缩成本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规模化,说白了就是不断开店。这三座大山,过去一直是星巴克的制胜的三大法宝。
可现在,三大法宝悉数失灵。
第一道护城河,是以伙伴和体验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
星巴克一直以来把伙伴(员工)看成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给予顾客优质体验的关键,所以专门对咖啡师进行培训,用不同颜色的围裙,区分咖啡师等级,还有正规的咖啡师升级考试路线。
所以星巴克比一般咖啡品牌更看重人力。在市场早期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人力成本问题凸显不出来,提供优质服务的利大于成本的弊。
可到了市场白热化的阶段,各品牌都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的时候,星巴克的人力成本就凸显出来。同时,精品咖啡和平价咖啡对星巴克上下挤压,它不得不加速扩展以争夺市场,这个过程中难免向体验和服务一步步妥协,人力成本的弊就大于利了。
第二道护城河,是强大的房租议价能力。
像星巴克这样的优质企业,入驻商场可以给商场带来流量,因此在房租溢价上享有特权。一般一个普通咖啡馆的房租成本在25%左右,而星巴克的房租成本只有5%—10%。
一些大房地产公司在建商用楼时会主动考虑引进星巴克,并且给星巴克更长的免租期和更低的租价。
但现在,星巴克议价能力丧失了。
各路对手崛起,商业地产们有了更多选择,这点从星巴克财报里可以明显看出,租金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上升特别快。
第三道护城河,是星巴克拥有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品牌最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够稳定原材料物价。
星巴克的供应链上游覆盖全球范围内种植咖啡的农民,运营了9个咖啡豆种植支持中心,以先发优势与上游咖农合作,同供应商形成稳定互惠良好关系保证了高品质咖啡的价格稳定性。
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亚洲首个星巴克种植者支持中心,完善了在中国本土的咖啡供应链。
可是,去年全球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巴西受霜降、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已经超出了星巴克供应链稳定物价的能力。
于是,星巴克拿出了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的方案——涨价。
其实,不止星巴克,瑞幸、Tims也都涨价了,但仍旧位于普通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区间。
除了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大成本上涨外,星巴克一直以来的王牌“第三空间”也开始失效了。
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今年,拥有1000家门店的上海,在财报第三季度期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受疫情影响;而在北京,有150家(约占当地门店数的1/3)门店关闭了近六周。
疫情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据统计,疫情之下,65.6%的人购买咖啡偏好自提,只有14.5%的人偏好堂食。
同时,德勤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相比起刚开始饮用咖啡时,“快咖啡”的消费场景占比已从53%上升至70%。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星巴克外带咖啡的销售额已经占其总额的30%。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让星巴克坚守了20多年的第三空间逐渐失效,外卖和自提开始成为咖啡的重要场景。
“第三空间”已成历史。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的“慢动作”

既然第三空间失效,星巴克为什么没有尽早发展出“第四空间”呢?
所谓第四空间,本质上就是数字化领域,沿用“空间”的说法,是因为星巴克强调在线上打造和线下“第三空间”一样的完美顾客体验。
可惜这份体验,不仅迟到了几年,至今也没做好。老派的星巴克没能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2014年,随着4G商用,线上支付开始全面普及。在一线城市,咖啡品牌门店陆续支持线上支付,当中国大妈都会用微信支付来买菜的时候,星巴克中国2016年12月后才接入微信支付。
2016年7月,星巴克推出了一个中国会员移动支付。如果你是星巴克的会员,首先要有一个星享卡账户,其次还得有一张实体星礼卡,在手机端填写完星礼卡的卡号和密码后,就可以将星享卡与星礼卡绑定,到店刷星享卡,从而实现不带现金消费星巴克的愿望。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现金、刷卡或Apple Pay;对于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后,中国的消费者如果只带手机且并没有绑定Apple Pay,可能无法结账。
总之,很繁琐,很麻烦。
星巴克在外卖业务上也很迟钝。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之时,星巴克中国就已经开始与阿里商讨外卖合作,但直到2018年8月,合作才最终敲定,一项最为普通的线上外卖业务,竟然耗时9个月。
此前,星巴克一度不提供外卖服务,原因是中国市场要与全球保持一致性,中国区要做决策必须得到全球总部的同意,改革推进较为缓慢。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曾解释为“公司更加注重咖啡品质和顾客体验,星巴克须保证外送产品的品质与门店产品的品质相同。”
星巴克担心外送服务会影响了其核心理念“第三空间”——外卖配送时间长会影响口感、配送过程中咖啡可能会倾洒、同时涌入大量外卖订单会打扰到堂食顾客。
站在维护“第三空间”的视角,这些顾虑自然是对的,但在发展“第四空间”的视角,显然延误了战机。
其实,星巴克数字飞轮计划早在2016年就已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历史消费习惯,实现用户的个性化营销和订单预测,从而影响到供应链。
然而其在中国的数字化道路行动迟缓,小步慢走。
2018年,王静瑛表示:星巴克中国目前针对数字化业务的优先级布局,按重要级顺序实际依次为数字支付、社交礼品、新零售技术解决方案、移动点单。
令人不解的是,开通线上支付后,星巴克首先做的竟然是用于宣扬品牌文化的社交礼品功能,而非新零售。或许,星巴克还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华为前员工,在星巴克后厨感受寒气》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星巴克才开始推行有效期自动化系统,自动计算保质期。而在此之前,店员要完全靠人工背诵的方式背下每一个食品和原料的保质期。令人诧异的是,这个系统竟然在星巴克管理层内部“吵”了一年,才正式推行。
与快如闪电的中国速度相比,星巴克简直像是《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
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于2007年的危机,舒尔茨曾反思说:“当技术革命来临,星巴克却没能跟进……一家星巴克门店相当于一家年收入100万美元的企业,但它拥有的全部技术应用能力还不如一部苹果手机。”
接连两次信息技术落后于时代,说明了什么问题?星巴克尾大不掉,创新缓慢。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第一曲线的发展总会走到尽头,只有在到达第一曲线的极限点之前,勇于颠覆性创新,找到第二曲线,才能进一步发展。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组织变革之所以困难,是因为40%的心智模式自动化。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我们不自知,更不用说摆脱它的摆布和控制。”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鲜明的组织心智自动化现象。比如百度很长时间的组织心智是搜索,新浪是媒体,而苏宁则是长期停留在线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路径依赖”。
企业往往会按照常规逻辑,把资源和精力放在能带来增长的第一曲线上,创新便总是被束之高阁。第二曲线革命往往是在革自己的命。诺基亚的功能机那么好,当智能机出现,诺基亚没有紧跟,因为诺基亚担心智能机业务会与自己的功能机争夺市场。
而星巴克,它几十年一直重视“第三空间”,围绕“第三空间”的文化相当成熟,在“组织心智自动化”的惯性下,星巴克一直没有动力推进“第四空间”,反倒一直希望顾客都到店里去体验“第三空间”。
毫无疑问,缺乏创新的星巴克,失去了一部分顾客。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现磨咖啡消费占比中,90后占56%。而在一线城市中,瑞幸的主要用户年龄为25-34岁,占比45.8%;星巴克的主要用户年龄为35-44岁占比52.5%。
曾经钟爱星巴克的Y世代中产们,已随着时代的演进,卸掉了咖啡主流消费群体的标签。
星巴克崩塌始末
而新时代的年轻人更看重本土品牌。据艾媒咨询的数据,44.7%的咖啡消费者更喜欢国内品牌,喜爱国外品牌的仅占25.1%。
另一方面,年轻人喜欢奶茶更甚于咖啡,咖啡奶茶化也成为一大趋势。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古典的星巴克都与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其实,星巴克早就改料到消费群体的演变,因为这不是它第一次经历。
针对美国市场的变化,舒尔茨曾写道:“三四十岁的顾客和整颗咖啡豆爱好者对星巴克颇为厚爱,可是二十来岁的人,说到咖啡馆就另有一套想法了。他们想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好玩之处,不必有雅致的灯光布置,至于服务效率,也无所谓。”
看来,历史总在重演。
10年前,豆瓣还曾流传一份有关去星巴克的指南,详细说明了去星巴克该如何点单、着装,携带什么书和电子设备显得不掉价,足见星巴克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高大上”的品牌格调。
但如今在90后、00后眼中,去星巴克已和“高端”无关。
当问及星巴克是否高端时,00后咖啡爱好者馥芮说:“就那样吧,贵倒是真的。星巴克给人一种稳定、系统化、机械化的感觉。”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究竟为何迷失?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正如星巴克崩塌时,没有一个问题是无辜的。
门店数被瑞幸反超,同店销售额断崖式下跌,推出新品速度过慢,“第三空间”失灵,房租、人工和原材料三大成本居高不下,数字化转型缓慢等。
我们见过了星巴克诸多问题,但如果要追溯底层原因,则要落到价值观和使命。
星巴克的官网上清晰表述着它的价值观,一共有四条:
第一条是,营造一种温暖而有归属感的文化,欣然接纳和欢迎每一个人。
然而却出现了“驱逐民警”事件。
第二条是,积极行动,勇于挑战现状,打破陈规,以创新方式实现公司与伙伴的共同成长。
可实际上,星巴克的“组织心智”落后,新品出新,慢;数字化转型,慢;对消费群体变化的适应,也慢。
第三条是,在每个连接彼此的当下,星巴克专注投入,开诚相见,互尊互敬。
但咖啡爱好者馥芮却说跟商隐社分享:“我走到吧台,店员问我喝什么,我说喝桃桃乌龙,他问我要不要冰,什么容量?全程十分不耐烦,很冷漠。”
第四条是,对于每件事,星巴克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敢于担当。
归纳为,要从从人文视角出发,星巴克追求卓越业绩。
星巴克的使命:“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对每个人、每杯咖啡、每个社区”( To inspire and nurture the human spirit – one person, one cup and one neighborhood at a time.)
可见,以人为本和服务精神是星巴克变成一家跨国巨头的基因所在。
企业都有初心,可是在资本的洪流面前,在增长的渴望面前,初心仿佛变成了最形而上,最虚无缥缈、无足轻重的一环。
但唯有初心,才能让企业穿越百年的沧桑与巨变。
一个公司在持久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背负着很多东西,面临无数抉择与困局。
要满足各大股东的期望。
股东总是鞭策公司要不断增长,于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终有博弈。
“如果我们打算刹住飞速发展的车轮,哪怕只是一年,也会令股东们失望,他们盼着得到快速增长的收益。”舒尔茨写道。
比如2008年2月26日,当舒尔茨决定“关闭全美7100家直营门店停业,为咖啡师们提供3小时浓缩咖啡培训”的时候,董事会很多人反对,有人说这会被媒体解读为噱头,有人说这会带来几百万的营收损失。
但舒尔茨是如此坚定,重新培训咖啡师,重新开始回归星巴克体验,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条路叫回归初心。
要面临创新与初心的平衡。
星巴克曾一度纠结过要不要提供三明治。当时,许多顾客十分喜爱星巴克的三明治,结果问题出现了,热三明治越受欢迎,咖啡师就越要频繁地用烤箱加热,结果烤箱中散发出烧焦的干酪气味盖过了馥郁的咖啡香气,良好的咖啡体验也随之不见。
尽管三明治是顾客的真实需求,但舒尔茨坚持停止供应三明治,直到通过改进三明治的原材料,消除了气味问题才重新上架。
要面临高风险的决策。
1994年6月,巴西遭遇严重霜冻,咖啡豆涨了超过三倍。两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星巴克的面前,一个是咖啡是否跟着涨价?涨多少?另一个是,我们要不要现在买入咖啡豆,以防它继续涨价?或者我们要不要买低品质的咖啡豆?
为了应对本次危机,星巴克最终决定涨价,但为顾客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每杯咖啡只涨了5~10美分;实际上,烘焙咖啡豆每磅却上涨了1~25美元。
同时,星巴克决定以现有市场价买进咖啡豆,而且不降低咖啡豆的品质。
日后,舒尔茨在自传里写到:“我们本可以采用其他公司也在用的方式:把优质咖啡豆和那些便宜货掺和着用,然后抬高价格。许多顾客都不会留意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本可以省下几百万美元,但那样一来,我们就亲手制造了另一种不同的危机了。”
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面临很多东西,在悬崖边做决策,在迷海中求结果,而初心为那一方指引。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把自己独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代价以换取利益,那么即便达到20亿美元的收益,也是一个败局。”舒尔茨写道。

星巴克崩塌始末

结语

今年4月,上任五年的约翰逊突然宣布退休。为了稳住局面,舒尔茨不得不第三次出山,担任星巴克临时CEO,确保在找到接任者之前对公司进行无缝管理。
舒尔茨在回归声明中表示:“虽然我之前没有重返星巴克的计划,但我知道这家公司必须再次转型,从而迎接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未来,一个让所有利益相关者迈向共同繁荣的未来。”
经过半年寻觅,星巴克终于定下了新CEO,他就是前利洁时掌门人拉什曼·纳拉辛汉。
9月14日,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公司正式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举措便是扩店计划,至2025年,星巴克中国总门店数量预计将增长50%,达到9000家。
同时也在备受诟病的数字化转型方面着重发力。
在上次危机中,门店激烈扩张导致的发展失衡让星巴克崩塌,这一次,在危机四伏的转型前夜,选择激进扩张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是成是败,孰是孰非,恐怕交由时间才能评判。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种种举措的背后,星巴克最应该做的,是回归初心。
舒尔茨说,在商业世界中有一个词很少被使用,那就是“爱”。他说,星巴克倾注了他的一生所爱,同时对员工抱有无上的责任感。
“当我重新回到星巴克时,我不断被提醒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力量。”他说,它们如此独特,以至于需要不断保持。
《基业长青》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一个人如果能随时准确地报时,固然让人佩服的。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报时,而是制造了一个永远可以报时,甚至在他百年之后仍然能报时的时钟,岂不是更令人赞叹?
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好比是“报时”,就像舒尔茨;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
星巴克会诞生造钟之人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F_vp-rFooarVxL3f0VM0w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原创:小林
来源:雷叔写故事
文章已获授权

01

 

有句话很伤人:“中国正在催生一批高学历穷人”。

 

为此,南风窗采访了三位不得志的硕士毕业生。

 

其中一位姑娘,本科在双一流大学读,后来去山西某双非院校读研,专业是人文地理学。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毕业时,父母推荐了法院书记员的工作,但她很苦恼,因为这份工作就是在法庭上打字,什么人都可以做。

 

只是她一直没考上。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这份她没考上、但人人都可以做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呢?

 

网上有相似的。不久前,江苏全省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656人,学历要求是专科及以上。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初步筛选后的竞争比大致是6:1,接下来的初试肯定不轻松,结果还没出来,不过我们可以结合过往信息推测一下学历分布。

 

江苏法院现有7324名聘用制书记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了64.9%。

 

想必里面包括干了很久的大专学历的老员工,所以可以推测,近年来被聘用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书记员占比会远远超过六成。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姑娘她当然会苦恼,自己读到了硕士,阅读过多少学术专著,写过多少论文。

 

可成为一个打工人后,全部价值在于能不能打字100字/分钟,正确率95%以上。

 

最后每月到手三四千。

 

可要成为这样一位打工人的关键在于,挤掉差不多学历的同龄人。

 

这么一来她的世界观自然被挑战了。

 

南风窗报道她,既为了说说硕士难找工作的事,也为了报道另一个现象:

 

很多人会去比本科层次差的学校读研。

 

经济观察报报道过,一些北大、复旦等名校本科生,选择去广州大学深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年接受的双一流高校学生推免比例,达到三四成。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同时,双非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2022年西藏民族大学(位于陕西咸阳)考研报名人数暴涨123.2%,江西农业大学猛增80%,湖南工商大学猛增72%,都远远高于著名大学的报名人数增长率。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双非高校已经成为考研香饽饽,为此,陕西理工大学一年前就说要紧抓机遇,提升内涵。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为什么大家开始热衷于去双非高校读研了呢?

 

因为形势严峻。

 

文凭社会里,大家主动或被动地都在为学历镀金,以致于考研的人实在太多了。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是1076万人,考研报名457万人,二者的比例接近2:1。

 

我算了算,这个数据在五年前是3.96:1,在十年前是4.12:1。

 

毕业就考研,和毕业就失业一样,已成为近几年一股显而易见的趋势。

 

一些人想轻松一点,把目光放到了推免保研上。

 

这方面的数据也很夸张。

 

近两年北京大学的保研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在55%左右。

 

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过去五年的保研率提高了10%以上。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但推免比例上升的速率,跑不过考研人数增加的速度。实际上,这不过是意味着名校考研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没想到,头部名校的此种做法,还被双非院校仿效。

 

山东财经大学2022年推免名额为163人,较2021年增加40人。

江苏大学2022年推免数量为293人,较2021年增加50人。

 

缺乏论文的学生这时候发现,名校的考研保研路已经堵死了,双非院校的保研之路也够呛的。

 

那么不如转换思路,通过考试去双非院校寻找自己的广阔天空,毕竟自己曾经也算会做题。

 

他们还会发现,虽然双非硕士在一二线城市竞争力不高,但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前途可观。

 

农发行是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它的湖北分行在2022年进行了校园招聘,竞争比远没有当地公务员考试夸张。

 

你看,不少金融双非硕士拿到了岗位。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从生活幸福感而言,双非硕士在当地政策性银行谋得一份稳定工作,都不比在大城市里挤地铁差。

 

总之,不管是名校还是双非院校都在被热抢。

 

除此之外,考研之路上没什么其他选择了。

 

不考行嘛?不考的话,可能本科毕业即失业。


考研本身就是在推迟求职时间,
考上的话,即使研究生失业,也可以尝试灵活就业。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既然如此,试一试呗。

 

反正每两个毕业生里就有一个会考研。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输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02

 

硕士毕业意味着你有了文凭,并不意味着你能拿到工作机会。

 

很多人会继续进入白热化竞争领域,比如考编。

 

在这里说说考编的一个重头戏——考教师编制。

 

光是教师有寒暑假这点,就足以吸引大量学子前去应聘,数据显示,“中国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

 

十年来,教师总数增幅26%,或许并不是算迅猛。

 

但为此做出的铺垫才是惊人的:

 

十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人次跃升到1144.2万人次。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增长超65倍,对于考生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未来求职中的对手会很多。

 

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这些手握教资证去应聘教师编制的人,一个比一个简历优秀。

 

我们也写过,比如这份2020年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的拟聘名单。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大部分教师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教师的学位不是硕士就是博士。

 

还可以看到,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教小学英语;来自北大的博士,教初中数学。

 

北大硕士教初中道德与法治,清华硕士教小学信息技术,清华硕士教小学美术。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旗下的南外高级中学公布过教师的本科信息与荣誉奖项。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有人是清北本硕连读,有人是清华硕博连读。

 

有人是AI独角兽企业联合创始人,有人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有人参与编辑高中地理教材,有人拥有多篇核心期刊文章。

 

荣誉奖项个个出挑,看了不禁令人怀疑,这是在选青年杰出科学家吗?

 

当然不是,这就是在招高中老师,甚至是在招初中、小学老师。

 

广州的情况也旗鼓相当。

 

去年5月份,广州25所中小学招聘203名编制内教师,结果近九成的教师是硕士或博士。

 

白云区的招聘里,已经明确博士起步,其中两名博士需要去教非热频的心理课。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长沙作为中部城市,也在奋勇追赶。

 

招聘编制内教师177人,要求是“双一流”高校硕士,国外就读的,大学必须排在世界前100。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当我们打开职位表,可以发现“双一流”高校硕士将要教授小学体育。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网上热议纷纷,一帮名校硕博士去教中小学课程,这有必要吗?单纯是为了教育情怀吗?

 

或许因为对方给的实在不少吧。

 

深圳中小学的待遇,知乎有人算了算,可以达到一年二三十万。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这个数据我没有考证过,如果属实,算是不低了。

 

而且,现在一些地方以好客见长。

 

鄂尔多斯多所学校,以年薪60万元招聘清北毕业生,豪言“我们财政负担得起”。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薪酬是鄂尔多斯中小学措施的一部分,在招聘启事里,他们还承诺服务满十年后,还能享受对应的住房优惠政策。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那么,让清北博士去教小学初中是不是浪费人才?

 

这个问题上,要谈施展才能的前提是,谈谈博士们平日里会遇到怎么样的招聘启事。

 

2018年,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援引中青报的报道:

“中国天眼”难觅才俊,10万元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网友追问,年薪是不是少写了一个零。

 

蓝鲸财经回复:“没少。”并加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符号。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蓝鲸财经后续报道这份科技工作的实际是:

 

“税后到手五千多一些”。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还有最近敦煌研究院的难处。

 

他们招专业人才,给了编制,要求是双一流和八大美院毕业的考古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

 

结果招不到人,因为地处大西北,薪资3000元。

 

不过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这个待遇在文博行业中不算低,肯定不是垫底,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既然去当专业技术人才那么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待遇好一点的教师编制做贡献呢?

 

体面的生活和一定的假期,甚至丰厚的薪酬,越来越成为年轻人保护自己的资本了。

 

毕竟编制内没有职场“35岁中年危机”。

 

或者换个角度看,学子们涌入考教师编的大军,不过是为了说明:

 

知识可以有价,或者无价,但不能廉价。

 

 

03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除了读研、考编以外,还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考公务员。

 

你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两个人不是考了公务员,就是在考的路上。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很多关于考公的段子并非没有根据。

 

国考的参考人数近几年保持在百万的级别上。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根据新京报的图表信息,竞争压力曾经可以大到9837人争抢一个岗位。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根据网易文创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国考报考热度远远超过了山东,南方的浙江、湖北、云南、贵州的报考热度也超过了北方许多地区。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除了国考,现在一些省考也在上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比如河南的平均竞争比为73:1,云南是98:1。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五年前的情况相对好一些,河南是52:1,云南是75.7:1。

 

但也只是“相对”。

 

优秀人才扎堆考进体制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他们哪里都可能去,包括三四线城市。

 

浙江理工大学的硕士郝治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正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文章。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对于任何硕博士来说,这都预示着光明的学术前途。

 

导师也多次建议他在学术道路上好好走下去,可郝治伟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乡安徽宿州。

 

在这个四线城市里,他考了当地经开区的一个管理工作,同批被录用的有5名本科生。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示范效应很强烈,跟着干的人不少。

 

许多高薪的程序员在见识到了社会的毒打后,就走上了这条路。

 

编程社区网站GitHub上,一份针对程序员的考公指南在几天内就收获了上万星标。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程序员怎么转行公务员”已经成为了各大网站的热门话题,还被开发出了各类收费教程。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于是每一个职位都开始紧俏,每一场考试都是挤独木桥,考公越来越内卷。

 

那些一时抢不到入场券的人,另辟蹊径。

 

有人愿意去殡仪馆上班,半夜坚守岗位,因为有了五险一金,让他们在相亲时倍有面子;

 

有人考进畜牧站,给老乡的鸡、鸭、羊看病,因为有了五险一金,让他们在相亲时倍有面子。

 

这才是扎根现实的梦想,值得被复制和推广。

 

紧跟着,一组很有特色的现象产生了:

“月入3万,不如回家考公务员。”

“在各行各业当螺丝钉,不如回家考公务员。”

“想为自己的孕期买单,就回家考公务员。”

 

一切的热闹好像真应征了那句话——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

 

 

04

 

最近两个月,“小镇做题家”成为网络热词,紧跟着也有一段话很流行:

 

我生在大山,你生在罗马;  

你说你一步步走得“辛苦”,却不知,我一笔一划都在抗衡自己的苦难。  

站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大城市,我不感谢那堆积如山的题海,只感谢那个淌过题海的自己。

 

这段话让我很感伤,但我始终知道时代就是如此:

 

学历在过剩,人才在过剩,打工人更在过剩。

 

这一切的源头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让你自愿降薪不就是为了你好吗?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只给你800元工资不就是为了你好吗?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经济不景气,这些发生在企业里的情况想必不会少。

 

既然你卷我、我卷你地互相伤害着,不如去稳定的岗位卷一卷,谁怕谁。

 

何况到了稳定的岗位,并不一定需要卷。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不是说不能创业,不能去小厂,我们自然鼓励每个人为梦想而努力,但同时不妨看看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他们怎么做。

 

有句烂大街的至理名言是:

 

如果不能赚到什么钱,那就尽量不亏钱,少折腾。

 

另外,在难免不焦虑的今天,我补上一句:

 

相信明天会更好。

 

遍地研究生,想去体制内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个同名公众号被封了,欢迎关注他的新号“雷叔写故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64ePhSc_Kz89kjzs60O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