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崩塌始末

可以确定的是,种种举措的背后,星巴克最应该做的,是回归初心。

 

作者 | 第二人生

报道 | 商隐社

舒尔茨怎么也想不到,40年来,伴随着星巴克的兴衰起伏,他会在CEO的职位上三进三出。

2000年,他第一次辞任CEO,想要回归家庭,却不料2008年重新出山,以解决当时星巴克的危机。

2017年,他第二次辞CEO,结果5年后,又被请回,以挽救星巴克新一轮的崩塌与转型。

终于,预计明年4月份,舒尔茨可以安心退休了。

但是危机一再上演,之前的战场在美国,而这一次,是在中国。

01
问题暗涌的星巴克,不止一次遭遇危机

近一年来,星巴克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和营收额接连下跌,如今已跌去四成。而其对手瑞幸的营收却同比增长了72.4%,两者目前差距不到4亿元。

同样的情节在2007年也上演过。那年夏天,星巴克门店交易增长率降到历史最低,股价跌去42%。

营收下跌只是表象,大量问题正在暗涌。

在品牌公关方面,自2020年起,星巴克中国负面新闻频出。从“拒收硬币”到“使用过期食材”,从“接连涨价”到“驱逐民警”。每一次危机出现,星巴克都以模板化的说辞回应,给人以傲慢的印象。

在产品方面,小红书上有6400+笔记吐槽“星巴克难喝”,有10万用户浏览过。

在创新方面,星巴克去年一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远低于行业平均速度,这其中大部分是季节或节日限定款,难有爆品。

在体验方面,随便去一家门店你都很难感受到,星巴克昔日标榜的咖啡师竭诚热情的服务和优美娴熟的咖啡技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会在自提一杯咖啡后,匆匆离去。

在市场份额方面,从2017年巅峰时期的51%,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36%。今年4月,门店数首次被瑞幸反超,短短5个月后,星巴克门店数仅为瑞幸的80%。

…….

这些信号似乎都在暗示我们——星巴克或许正面临棘手难题。

而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崩塌,08年的那次危机正如同此刻的翻版。

事情还要从1992年说起,那时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随之迎来高速增长期。

当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稍感乏味的舒尔茨选择辞去CEO。在后续两任CEO的激烈扩张下。到2007年,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5011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1%,远远超过计划中的“15%-20%”的稳健增长速度。

慢慢地,星巴克不再专注于咖啡,店内卖起了唱片、书,DVD机、游戏,甚至拍了电影。

终于,星巴克迷失了。

2006年,舒尔茨巡视世界各地星巴克的数百家门店后,注意到星巴克品牌内涵中某些内在特质的流失。于是他在备忘录中,写下了心中的忧虑:

“我们引进自动浓缩咖啡机的确解决了服务速度和服务效率的主要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将使咖啡厅大部分的浪漫氛围与亲身感受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备忘录不小心泄露了,全网开始疯传,记者、投资人、竞争者、星巴克伙伴、所有人都看到了。在各种质疑、惶恐、失望和幸灾乐祸中,星巴克陷入窘境。

问题开始成片成片地暴露出来,你或许能在其中看到今天星巴克的影子:

竞争对手不断崛起。麦当劳推出的麦咖啡在一项消费者盲测中,战胜了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其他咖啡品牌,被消费者认为口味最佳,且价格比星巴克要便宜60美分。

顾客消费行为的巨变。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不喜欢深度烘焙咖啡的口感,反而选择了清淡口感的咖啡。

创新停止。自星冰乐问世以后,星巴克几乎没有再推出过像样的新品。

品牌变得平庸。星巴克为了提高扩张效率过于精简了店内设计,有人吐槽门店风格“千篇一律”“枯燥乏味”。

咖啡师的服务和技术降低。有些咖啡师甚至在客人点单前就已经蒸好了一罐罐牛奶,放在那里备用,然后根据顾客需要再加热。但牛奶蒸煮过一次后,就会变稀薄且丧失部分甜度。

服务态度变差。门店的员工缺乏动力和热情。他们对星巴克的咖啡和公司理念也知之甚少。员工的考核和加薪往往不能挂钩,交班后的效率也很低下,有时一名员工要身兼数职,压力过大。

“第三空间”缺失。过高的自动浓缩咖啡机切断了咖啡师和顾客的联系,袋装的咖啡粉替代了手工研磨,咖啡的香气逐步消失,“第三空间”的氛围也随之消失。

供应链体系混乱。一些门店有大量库存积压,而更多的门店缺少原材料,门店及时收到所需所有物品的比例是35%, 数以千计的门店总会缺少某些东西。

信息技术系统严重落后。门店的电脑甚至不能上网,也无法运行如电子表格、Word和PPT等基本软件。

2007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可比店面销售额从5%直降到1%,被舒尔茨视为“1992年以来最差的业绩”。

愤怒的舒尔茨终于忍受不了,次年年初重新担任起了CEO。上任后,进行了减店裁员、重新培训咖啡师,引进半自动咖啡机、完善供应链、发展信息技术系统等一系列举措。

两年后,星巴克业绩才实现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2009年大洋彼岸,星巴克中国实现了9年来的首次盈利。在这个传统的茶文化国家,星巴克用9年时间培养了一代城市白领的咖啡品味和认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扩展和人均GDP一路飞涨,终于迎来了春天。

之后很长时间,在中国咖啡市场上风光无限,也成为星巴克美国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国际市场。

02
险象环生的中国市场

时过境迁,到2022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却险象环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星巴克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百舸争流的中国市场。

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约为876亿元,预计到2024年有望达到1900亿元,增长潜力极大。

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共计733个,其中28个品牌的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多个咖啡品牌在资本追捧下异军突起,2021年,21家咖啡企业获得融资,8家企业单次融资过亿。

在众多品牌中,势头最猛的莫过于瑞幸。这是一家同时打破最快上市记录和最快退市记录的企业,也是一家深陷“造假风波”后仍能崛起的企业。

如今瑞幸已经开了7195家门店,营收同比增长72.4%至33亿元,直追星巴克。

瑞幸做对了什么?明白这个问题,也就知晓了星巴克为何崩塌。

“财务造假”风波后,瑞幸管理层迎来大换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走向了重生之路。

在门店模式上,停止了疯狂“烧钱”补贴和盲目扩张的做法,开始有针对性地选址,并砍掉了表现不佳的门店。通过直营+加盟的组合打法,采取轻盈小店+外卖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布局相对非核心地区、进军低线城市等决策,节省了不少成本,很快实现了规模效应。

而星巴克自2017年就全部采用直营的模式,成本更高,直接影响了开店的速度。

今年4月底,瑞幸门店数首次超过星巴克,此后差距逐步拉大。

在产品价格上,瑞幸继续延续平价策略,用性价比撬开人群。数据显示,全年龄群体所能接受的咖啡价格在16-25元的咖啡价格,显然星巴克不在这个区间,而瑞幸在。

星巴克崩塌始末

在新品研发上,瑞幸光在2021年就推出了113款新品,不乏生椰拿铁这样的爆款。而星巴克中国去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

可以说,瑞幸的崛起精准地踩到了星巴克薄弱的地方。

此外,星巴克不但要迎战瑞幸,还要面临“多强”。

M Stand是强调「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像瑞幸一样,主打小店快速扩张模式;加拿大老牌咖啡Tims中国刚刚上市,凭借“咖啡+暖食”打造出差异化,让贝果风靡全网;幸运咖继承了蜜雪冰城的便宜,五六元一杯咖啡。这些品牌均实现了全国布局。

此外, 还有挪瓦咖啡、代数学家咖啡、Seesaw、Peets等诸多玩家,中国邮政、中国石化、李宁、海澜之家、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加入战场,就连同仁堂、狗不理包子等老字号品牌都来搅局。

三顿半、永璞、隅田川、时萃等品牌也在便捷咖啡赛道南征北伐,在另一个维度与星巴克交火。

属于咖啡市场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已至。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众多品牌中,星巴克正处于“不上不下”“高价低质”的市场定位。

论价格,星巴克建立了不少“啡快”店,这是咖啡自取店,没有第三空间服务。但令人迷惑的是,星巴克不希望啡快和普通门店形成价格竞争,于是规定两种门店的咖啡售价保持一致。这就意味着,同样是一杯没有“第三空间”服务的自取咖啡,星巴克卖40元,瑞幸只要20元。

论空间体验,星巴克各地的门店装修风格类似,常有人吐槽“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那些小众精美的、力求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M stand、Seesaw等相比缺乏竞争力。

而如果将这些精品咖啡的门店和星巴克的甄选门店对标,在空间体验上倒是打平了,价格上又出问题,同档次的咖啡豆,星巴克臻选要比精品咖啡门店贵出不少。

论下沉市场,星巴克更是难得直挠头。问题显而易见,40块一杯的咖啡放到一线城市都偏贵,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谁会买?

那么,星巴克为什么不降价?

且不说降价会不会影响品牌的高端定位,就说以星巴克现有商业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尚且需要涨价来维持平衡,更别说降价。

哪些成本居高不下?这就说到星巴克的护城河了。

03
星巴克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连锁餐饮的商业模式,成本结构上面临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座大山。而压缩成本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规模化,说白了就是不断开店。这三座大山,过去一直是星巴克的制胜的三大法宝。

可现在,三大法宝悉数失灵。

第一道护城河,是以伙伴和体验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

星巴克一直以来把伙伴(员工)看成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给予顾客优质体验的关键,所以专门对咖啡师进行培训,用不同颜色的围裙,区分咖啡师等级,还有正规的咖啡师升级考试路线。

所以星巴克比一般咖啡品牌更看重人力。在市场早期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人力成本问题凸显不出来,提供优质服务的利大于成本的弊。

可到了市场白热化的阶段,各品牌都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的时候,星巴克的人力成本就凸显出来。同时,精品咖啡和平价咖啡对星巴克上下挤压,它不得不加速扩展以争夺市场,这个过程中难免向体验和服务一步步妥协,人力成本的弊就大于利了。

第二道护城河,是强大的房租议价能力。

像星巴克这样的优质企业,入驻商场可以给商场带来流量,因此在房租溢价上享有特权。一般一个普通咖啡馆的房租成本在25%左右,而星巴克的房租成本只有5%—10%。

一些大房地产公司在建商用楼时会主动考虑引进星巴克,并且给星巴克更长的免租期和更低的租价。

但现在,星巴克议价能力丧失了。

各路对手崛起,商业地产们有了更多选择,这点从星巴克财报里可以明显看出,租金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上升特别快。

第三道护城河,是星巴克拥有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品牌最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够稳定原材料物价。

星巴克的供应链上游覆盖全球范围内种植咖啡的农民,运营了9个咖啡豆种植支持中心,以先发优势与上游咖农合作,同供应商形成稳定互惠良好关系保证了高品质咖啡的价格稳定性。

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亚洲首个星巴克种植者支持中心,完善了在中国本土的咖啡供应链。

可是,去年全球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巴西受霜降、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已经超出了星巴克供应链稳定物价的能力。

于是,星巴克拿出了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的方案——涨价。

其实,不止星巴克,瑞幸、Tims也都涨价了,但仍旧位于普通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区间。

除了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大成本上涨外,星巴克一直以来的王牌“第三空间”也开始失效了。

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今年,拥有1000家门店的上海,在财报第三季度期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受疫情影响;而在北京,有150家(约占当地门店数的1/3)门店关闭了近六周。

疫情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据统计,疫情之下,65.6%的人购买咖啡偏好自提,只有14.5%的人偏好堂食。

同时,德勤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相比起刚开始饮用咖啡时,“快咖啡”的消费场景占比已从53%上升至70%。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星巴克外带咖啡的销售额已经占其总额的30%。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让星巴克坚守了20多年的第三空间逐渐失效,外卖和自提开始成为咖啡的重要场景。

“第三空间”已成历史。

04
星巴克的“慢动作”

既然第三空间失效,星巴克为什么没有尽早发展出“第四空间”呢?

所谓第四空间,本质上就是数字化领域,沿用“空间”的说法,是因为星巴克强调在线上打造和线下“第三空间”一样的完美顾客体验。

可惜这份体验,不仅迟到了几年,至今也没做好。老派的星巴克没能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2014年,随着4G商用,线上支付开始全面普及。在一线城市,咖啡品牌门店陆续支持线上支付,当中国大妈都会用微信支付来买菜的时候,星巴克中国2016年12月后才接入微信支付。

2016年7月,星巴克推出了一个中国会员移动支付。如果你是星巴克的会员,首先要有一个星享卡账户,其次还得有一张实体星礼卡,在手机端填写完星礼卡的卡号和密码后,就可以将星享卡与星礼卡绑定,到店刷星享卡,从而实现不带现金消费星巴克的愿望。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现金、刷卡或Apple Pay;对于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后,中国的消费者如果只带手机且并没有绑定Apple Pay,可能无法结账。

总之,很繁琐,很麻烦。

星巴克在外卖业务上也很迟钝。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之时,星巴克中国就已经开始与阿里商讨外卖合作,但直到2018年8月,合作才最终敲定,一项最为普通的线上外卖业务,竟然耗时9个月。

此前,星巴克一度不提供外卖服务,原因是中国市场要与全球保持一致性,中国区要做决策必须得到全球总部的同意,改革推进较为缓慢。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曾解释为“公司更加注重咖啡品质和顾客体验,星巴克须保证外送产品的品质与门店产品的品质相同。”

星巴克担心外送服务会影响了其核心理念“第三空间”——外卖配送时间长会影响口感、配送过程中咖啡可能会倾洒、同时涌入大量外卖订单会打扰到堂食顾客。

站在维护“第三空间”的视角,这些顾虑自然是对的,但在发展“第四空间”的视角,显然延误了战机。

其实,星巴克数字飞轮计划早在2016年就已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历史消费习惯,实现用户的个性化营销和订单预测,从而影响到供应链。

然而其在中国的数字化道路行动迟缓,小步慢走。

2018年,王静瑛表示:星巴克中国目前针对数字化业务的优先级布局,按重要级顺序实际依次为数字支付、社交礼品、新零售技术解决方案、移动点单。

令人不解的是,开通线上支付后,星巴克首先做的竟然是用于宣扬品牌文化的社交礼品功能,而非新零售。或许,星巴克还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华为前员工,在星巴克后厨感受寒气》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星巴克才开始推行有效期自动化系统,自动计算保质期。而在此之前,店员要完全靠人工背诵的方式背下每一个食品和原料的保质期。令人诧异的是,这个系统竟然在星巴克管理层内部“吵”了一年,才正式推行。

与快如闪电的中国速度相比,星巴克简直像是《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

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于2007年的危机,舒尔茨曾反思说:“当技术革命来临,星巴克却没能跟进……一家星巴克门店相当于一家年收入100万美元的企业,但它拥有的全部技术应用能力还不如一部苹果手机。”

接连两次信息技术落后于时代,说明了什么问题?星巴克尾大不掉,创新缓慢。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第一曲线的发展总会走到尽头,只有在到达第一曲线的极限点之前,勇于颠覆性创新,找到第二曲线,才能进一步发展。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组织变革之所以困难,是因为40%的心智模式自动化。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我们不自知,更不用说摆脱它的摆布和控制。”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鲜明的组织心智自动化现象。比如百度很长时间的组织心智是搜索,新浪是媒体,而苏宁则是长期停留在线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路径依赖”。

企业往往会按照常规逻辑,把资源和精力放在能带来增长的第一曲线上,创新便总是被束之高阁。第二曲线革命往往是在革自己的命。诺基亚的功能机那么好,当智能机出现,诺基亚没有紧跟,因为诺基亚担心智能机业务会与自己的功能机争夺市场。

而星巴克,它几十年一直重视“第三空间”,围绕“第三空间”的文化相当成熟,在“组织心智自动化”的惯性下,星巴克一直没有动力推进“第四空间”,反倒一直希望顾客都到店里去体验“第三空间”。

毫无疑问,缺乏创新的星巴克,失去了一部分顾客。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现磨咖啡消费占比中,90后占56%。而在一线城市中,瑞幸的主要用户年龄为25-34岁,占比45.8%;星巴克的主要用户年龄为35-44岁占比52.5%。

曾经钟爱星巴克的Y世代中产们,已随着时代的演进,卸掉了咖啡主流消费群体的标签。

星巴克崩塌始末

而新时代的年轻人更看重本土品牌。据艾媒咨询的数据,44.7%的咖啡消费者更喜欢国内品牌,喜爱国外品牌的仅占25.1%。

另一方面,年轻人喜欢奶茶更甚于咖啡,咖啡奶茶化也成为一大趋势。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古典的星巴克都与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其实,星巴克早就改料到消费群体的演变,因为这不是它第一次经历。

针对美国市场的变化,舒尔茨曾写道:“三四十岁的顾客和整颗咖啡豆爱好者对星巴克颇为厚爱,可是二十来岁的人,说到咖啡馆就另有一套想法了。他们想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好玩之处,不必有雅致的灯光布置,至于服务效率,也无所谓。”

看来,历史总在重演。

10年前,豆瓣还曾流传一份有关去星巴克的指南,详细说明了去星巴克该如何点单、着装,携带什么书和电子设备显得不掉价,足见星巴克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高大上”的品牌格调。

但如今在90后、00后眼中,去星巴克已和“高端”无关。

当问及星巴克是否高端时,00后咖啡爱好者馥芮说:“就那样吧,贵倒是真的。星巴克给人一种稳定、系统化、机械化的感觉。”

05
星巴克究竟为何迷失?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正如星巴克崩塌时,没有一个问题是无辜的。

门店数被瑞幸反超,同店销售额断崖式下跌,推出新品速度过慢,“第三空间”失灵,房租、人工和原材料三大成本居高不下,数字化转型缓慢等。

我们见过了星巴克诸多问题,但如果要追溯底层原因,则要落到价值观和使命。

星巴克的官网上清晰表述着它的价值观,一共有四条:

第一条是,营造一种温暖而有归属感的文化,欣然接纳和欢迎每一个人。

然而却出现了“驱逐民警”事件。

第二条是,积极行动,勇于挑战现状,打破陈规,以创新方式实现公司与伙伴的共同成长。

可实际上,星巴克的“组织心智”落后,新品出新,慢;数字化转型,慢;对消费群体变化的适应,也慢。

第三条是,在每个连接彼此的当下,星巴克专注投入,开诚相见,互尊互敬。

但咖啡爱好者馥芮却说跟商隐社分享:“我走到吧台,店员问我喝什么,我说喝桃桃乌龙,他问我要不要冰,什么容量?全程十分不耐烦,很冷漠。”

第四条是,对于每件事,星巴克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敢于担当。

归纳为,要从从人文视角出发,星巴克追求卓越业绩。

星巴克的使命:“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对每个人、每杯咖啡、每个社区”( To inspire and nurture the human spirit – one person, one cup and one neighborhood at a time.)

可见,以人为本和服务精神是星巴克变成一家跨国巨头的基因所在。

企业都有初心,可是在资本的洪流面前,在增长的渴望面前,初心仿佛变成了最形而上,最虚无缥缈、无足轻重的一环。

但唯有初心,才能让企业穿越百年的沧桑与巨变。

一个公司在持久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背负着很多东西,面临无数抉择与困局。

要满足各大股东的期望。

股东总是鞭策公司要不断增长,于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终有博弈。

“如果我们打算刹住飞速发展的车轮,哪怕只是一年,也会令股东们失望,他们盼着得到快速增长的收益。”舒尔茨写道。

比如2008年2月26日,当舒尔茨决定“关闭全美7100家直营门店停业,为咖啡师们提供3小时浓缩咖啡培训”的时候,董事会很多人反对,有人说这会被媒体解读为噱头,有人说这会带来几百万的营收损失。

但舒尔茨是如此坚定,重新培训咖啡师,重新开始回归星巴克体验,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条路叫回归初心。

要面临创新与初心的平衡。

星巴克曾一度纠结过要不要提供三明治。当时,许多顾客十分喜爱星巴克的三明治,结果问题出现了,热三明治越受欢迎,咖啡师就越要频繁地用烤箱加热,结果烤箱中散发出烧焦的干酪气味盖过了馥郁的咖啡香气,良好的咖啡体验也随之不见。

尽管三明治是顾客的真实需求,但舒尔茨坚持停止供应三明治,直到通过改进三明治的原材料,消除了气味问题才重新上架。

要面临高风险的决策。

1994年6月,巴西遭遇严重霜冻,咖啡豆涨了超过三倍。两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星巴克的面前,一个是咖啡是否跟着涨价?涨多少?另一个是,我们要不要现在买入咖啡豆,以防它继续涨价?或者我们要不要买低品质的咖啡豆?

为了应对本次危机,星巴克最终决定涨价,但为顾客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每杯咖啡只涨了5~10美分;实际上,烘焙咖啡豆每磅却上涨了1~25美元。

同时,星巴克决定以现有市场价买进咖啡豆,而且不降低咖啡豆的品质。

日后,舒尔茨在自传里写到:“我们本可以采用其他公司也在用的方式:把优质咖啡豆和那些便宜货掺和着用,然后抬高价格。许多顾客都不会留意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本可以省下几百万美元,但那样一来,我们就亲手制造了另一种不同的危机了。”

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面临很多东西,在悬崖边做决策,在迷海中求结果,而初心为那一方指引。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把自己独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代价以换取利益,那么即便达到20亿美元的收益,也是一个败局。”舒尔茨写道。

06
结语

今年4月,上任五年的约翰逊突然宣布退休。为了稳住局面,舒尔茨不得不第三次出山,担任星巴克临时CEO,确保在找到接任者之前对公司进行无缝管理。

舒尔茨在回归声明中表示:“虽然我之前没有重返星巴克的计划,但我知道这家公司必须再次转型,从而迎接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未来,一个让所有利益相关者迈向共同繁荣的未来。”

经过半年寻觅,星巴克终于定下了新CEO,他就是前利洁时掌门人拉什曼·纳拉辛汉。

9月14日,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公司正式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举措便是扩店计划,至2025年,星巴克中国总门店数量预计将增长50%,达到9000家。

同时也在备受诟病的数字化转型方面着重发力。

在上次危机中,门店激烈扩张导致的发展失衡让星巴克崩塌,这一次,在危机四伏的转型前夜,选择激进扩张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是成是败,孰是孰非,恐怕交由时间才能评判。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种种举措的背后,星巴克最应该做的,是回归初心。

舒尔茨说,在商业世界中有一个词很少被使用,那就是“爱”。他说,星巴克倾注了他的一生所爱,同时对员工抱有无上的责任感。

“当我重新回到星巴克时,我不断被提醒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力量。”他说,它们如此独特,以至于需要不断保持。

《基业长青》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一个人如果能随时准确地报时,固然让人佩服的。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报时,而是制造了一个永远可以报时,甚至在他百年之后仍然能报时的时钟,岂不是更令人赞叹?

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好比是“报时”,就像舒尔茨;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

星巴克会诞生造钟之人吗?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商隐社授权野性消费吧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性消费吧立场。

 

星巴克崩塌始末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vPbrSONd-RyOKS6evWUeA

星巴克崩塌始末

危机一再上演,之前的战场在美国,而这一次,是在中国。

作者|第二人生
来源|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封面图|网络

舒尔茨怎么也想不到,40年来,伴随着星巴克的兴衰起伏,他会在CEO的职位上三进三出。
2000年,他第一次辞任CEO,想要回归家庭,却不料2008年重新出山,以解决当时星巴克的危机。
2017年,他第二次辞CEO,结果5年后,又被请回,以挽救星巴克新一轮的崩塌与转型。
终于,预计明年4月份,舒尔茨可以安心退休了。
但是危机一再上演,之前的战场在美国,而这一次,是在中国。

星巴克崩塌始末

问题暗涌的星巴克
不止一次遭遇危机

近一年来,星巴克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和营收额接连下跌,如今已跌去四成。而其对手瑞幸的营收却同比增长了72.4%,两者目前差距不到4亿元。
同样的情节在2007年也上演过。那年夏天,星巴克门店交易增长率降到历史最低,股价跌去42%。
营收下跌只是表象,大量问题正在暗涌。
在品牌公关方面,自2020年起,星巴克中国负面新闻频出。从“拒收硬币”到“使用过期食材”,从“接连涨价”到“驱逐民警”。每一次危机出现,星巴克都以模板化的说辞回应,给人以傲慢的印象。
在产品方面,小红书上有6400+笔记吐槽“星巴克难喝”,有10万用户浏览过。
在创新方面,星巴克去年一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远低于行业平均速度,这其中大部分是季节或节日限定款,难有爆品。
在体验方面,随便去一家门店你都很难感受到,星巴克昔日标榜的咖啡师竭诚热情的服务和优美娴熟的咖啡技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会在自提一杯咖啡后,匆匆离去。
在市场份额方面,从2017年巅峰时期的51%,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36%。今年4月,门店数首次被瑞幸反超,短短5个月后,星巴克门店数仅为瑞幸的80%。
…….
这些信号似乎都在暗示我们——星巴克或许正面临棘手难题。
而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崩塌,08年的那次危机正如同此刻的翻版。
事情还要从1992年说起,那时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随之迎来高速增长期。
当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稍感乏味的舒尔茨选择辞去CEO。在后续两任CEO的激烈扩张下。到2007年,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5011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1%,远远超过计划中的“15%-20%”的稳健增长速度。
慢慢地,星巴克不再专注于咖啡,店内卖起了唱片、书,DVD机、游戏,甚至拍了电影。
终于,星巴克迷失了。
2006年,舒尔茨巡视世界各地星巴克的数百家门店后,注意到星巴克品牌内涵中某些内在特质的流失。于是他在备忘录中,写下了心中的忧虑:
“我们引进自动浓缩咖啡机的确解决了服务速度和服务效率的主要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将使咖啡厅大部分的浪漫氛围与亲身感受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备忘录不小心泄露了,全网开始疯传,记者、投资人、竞争者、星巴克伙伴、所有人都看到了。在各种质疑、惶恐、失望和幸灾乐祸中,星巴克陷入窘境。
问题开始成片成片地暴露出来,你或许能在其中看到今天星巴克的影子:
竞争对手不断崛起。麦当劳推出的麦咖啡在一项消费者盲测中,战胜了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其他咖啡品牌,被消费者认为口味最佳,且价格比星巴克要便宜60美分。
顾客消费行为的巨变。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不喜欢深度烘焙咖啡的口感,反而选择了清淡口感的咖啡。
创新停止。自星冰乐问世以后,星巴克几乎没有再推出过像样的新品。
品牌变得平庸。星巴克为了提高扩张效率过于精简了店内设计,有人吐槽门店风格“千篇一律”“枯燥乏味”。
咖啡师的服务和技术降低。有些咖啡师甚至在客人点单前就已经蒸好了一罐罐牛奶,放在那里备用,然后根据顾客需要再加热。但牛奶蒸煮过一次后,就会变稀薄且丧失部分甜度。
服务态度变差。门店的员工缺乏动力和热情。他们对星巴克的咖啡和公司理念也知之甚少。员工的考核和加薪往往不能挂钩,交班后的效率也很低下,有时一名员工要身兼数职,压力过大。
“第三空间”缺失。过高的自动浓缩咖啡机切断了咖啡师和顾客的联系,袋装的咖啡粉替代了手工研磨,咖啡的香气逐步消失,“第三空间”的氛围也随之消失。
供应链体系混乱。一些门店有大量库存积压,而更多的门店缺少原材料,门店及时收到所需所有物品的比例是35%, 数以千计的门店总会缺少某些东西。
信息技术系统严重落后。门店的电脑甚至不能上网,也无法运行如电子表格、Word和PPT等基本软件。
2007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可比店面销售额从5%直降到1%,被舒尔茨视为“1992年以来最差的业绩”。
愤怒的舒尔茨终于忍受不了,次年年初重新担任起了CEO。上任后,进行了减店裁员、重新培训咖啡师,引进半自动咖啡机、完善供应链、发展信息技术系统等一系列举措。
两年后,星巴克业绩才实现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2009年大洋彼岸,星巴克中国实现了9年来的首次盈利。在这个传统的茶文化国家,星巴克用9年时间培养了一代城市白领的咖啡品味和认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扩展和人均GDP一路飞涨,终于迎来了春天。
之后很长时间,在中国咖啡市场上风光无限,也成为星巴克美国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国际市场。

星巴克崩塌始末

险象环生的中国市场

时过境迁,到2022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却险象环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星巴克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百舸争流的中国市场。
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约为876亿元,预计到2024年有望达到1900亿元,增长潜力极大。
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共计733个,其中28个品牌的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多个咖啡品牌在资本追捧下异军突起,2021年,21家咖啡企业获得融资,8家企业单次融资过亿。
在众多品牌中,势头最猛的莫过于瑞幸。这是一家同时打破最快上市记录和最快退市记录的企业,也是一家深陷“造假风波”后仍能崛起的企业。
如今瑞幸已经开了7195家门店,营收同比增长72.4%至33亿元,直追星巴克。
瑞幸做对了什么?明白这个问题,也就知晓了星巴克为何崩塌。
“财务造假”风波后,瑞幸管理层迎来大换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走向了重生之路。
在门店模式上,停止了疯狂“烧钱”补贴和盲目扩张的做法,开始有针对性地选址,并砍掉了表现不佳的门店。通过直营+加盟的组合打法,采取轻盈小店+外卖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布局相对非核心地区、进军低线城市等决策,节省了不少成本,很快实现了规模效应。
而星巴克自2017年就全部采用直营的模式,成本更高,直接影响了开店的速度。
今年4月底,瑞幸门店数首次超过星巴克,此后差距逐步拉大。
在产品价格上,瑞幸继续延续平价策略,用性价比撬开人群。数据显示,全年龄群体所能接受的咖啡价格在16-25元的咖啡价格,显然星巴克不在这个区间,而瑞幸在。
星巴克崩塌始末
在新品研发上,瑞幸光在2021年就推出了113款新品,不乏生椰拿铁这样的爆款。而星巴克中国去年仅推出30余款新品。
可以说,瑞幸的崛起精准地踩到了星巴克薄弱的地方。
此外,星巴克不但要迎战瑞幸,还要面临“多强”。
M Stand是强调「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像瑞幸一样,主打小店快速扩张模式;加拿大老牌咖啡Tims中国刚刚上市,凭借“咖啡+暖食”打造出差异化,让贝果风靡全网;幸运咖继承了蜜雪冰城的便宜,五六元一杯咖啡。这些品牌均实现了全国布局。
此外, 还有挪瓦咖啡、代数学家咖啡、Seesaw、Peets等诸多玩家,中国邮政、中国石化、李宁、海澜之家、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加入战场,就连同仁堂、狗不理包子等老字号品牌都来搅局。
三顿半、永璞、隅田川、时萃等品牌也在便捷咖啡赛道南征北伐,在另一个维度与星巴克交火。
属于咖啡市场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已至。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众多品牌中,星巴克正处于“不上不下”“高价低质”的市场定位。
论价格,星巴克建立了不少“啡快”店,这是咖啡自取店,没有第三空间服务。但令人迷惑的是,星巴克不希望啡快和普通门店形成价格竞争,于是规定两种门店的咖啡售价保持一致。这就意味着,同样是一杯没有“第三空间”服务的自取咖啡,星巴克卖40元,瑞幸只要20元。
论空间体验,星巴克各地的门店装修风格类似,常有人吐槽“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那些小众精美的、力求一店一设计的精品咖啡M stand、Seesaw等相比缺乏竞争力。
而如果将这些精品咖啡的门店和星巴克的甄选门店对标,在空间体验上倒是打平了,价格上又出问题,同档次的咖啡豆,星巴克臻选要比精品咖啡门店贵出不少。
论下沉市场,星巴克更是难得直挠头。问题显而易见,40块一杯的咖啡放到一线城市都偏贵,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谁会买?
那么,星巴克为什么不降价?
且不说降价会不会影响品牌的高端定位,就说以星巴克现有商业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尚且需要涨价来维持平衡,更别说降价。
哪些成本居高不下?这就说到星巴克的护城河了。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连锁餐饮的商业模式,成本结构上面临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座大山。而压缩成本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规模化,说白了就是不断开店。这三座大山,过去一直是星巴克的制胜的三大法宝。
可现在,三大法宝悉数失灵。
第一道护城河,是以伙伴和体验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
星巴克一直以来把伙伴(员工)看成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给予顾客优质体验的关键,所以专门对咖啡师进行培训,用不同颜色的围裙,区分咖啡师等级,还有正规的咖啡师升级考试路线。
所以星巴克比一般咖啡品牌更看重人力。在市场早期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人力成本问题凸显不出来,提供优质服务的利大于成本的弊。
可到了市场白热化的阶段,各品牌都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的时候,星巴克的人力成本就凸显出来。同时,精品咖啡和平价咖啡对星巴克上下挤压,它不得不加速扩展以争夺市场,这个过程中难免向体验和服务一步步妥协,人力成本的弊就大于利了。
第二道护城河,是强大的房租议价能力。
像星巴克这样的优质企业,入驻商场可以给商场带来流量,因此在房租溢价上享有特权。一般一个普通咖啡馆的房租成本在25%左右,而星巴克的房租成本只有5%—10%。
一些大房地产公司在建商用楼时会主动考虑引进星巴克,并且给星巴克更长的免租期和更低的租价。
但现在,星巴克议价能力丧失了。
各路对手崛起,商业地产们有了更多选择,这点从星巴克财报里可以明显看出,租金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上升特别快。
第三道护城河,是星巴克拥有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品牌最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够稳定原材料物价。
星巴克的供应链上游覆盖全球范围内种植咖啡的农民,运营了9个咖啡豆种植支持中心,以先发优势与上游咖农合作,同供应商形成稳定互惠良好关系保证了高品质咖啡的价格稳定性。
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亚洲首个星巴克种植者支持中心,完善了在中国本土的咖啡供应链。
可是,去年全球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巴西受霜降、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已经超出了星巴克供应链稳定物价的能力。
于是,星巴克拿出了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的方案——涨价。
其实,不止星巴克,瑞幸、Tims也都涨价了,但仍旧位于普通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区间。
除了人工、房租、原材料三大成本上涨外,星巴克一直以来的王牌“第三空间”也开始失效了。
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今年,拥有1000家门店的上海,在财报第三季度期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受疫情影响;而在北京,有150家(约占当地门店数的1/3)门店关闭了近六周。
疫情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据统计,疫情之下,65.6%的人购买咖啡偏好自提,只有14.5%的人偏好堂食。
同时,德勤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相比起刚开始饮用咖啡时,“快咖啡”的消费场景占比已从53%上升至70%。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星巴克外带咖啡的销售额已经占其总额的30%。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让星巴克坚守了20多年的第三空间逐渐失效,外卖和自提开始成为咖啡的重要场景。
“第三空间”已成历史。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的“慢动作”

既然第三空间失效,星巴克为什么没有尽早发展出“第四空间”呢?
所谓第四空间,本质上就是数字化领域,沿用“空间”的说法,是因为星巴克强调在线上打造和线下“第三空间”一样的完美顾客体验。
可惜这份体验,不仅迟到了几年,至今也没做好。老派的星巴克没能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2014年,随着4G商用,线上支付开始全面普及。在一线城市,咖啡品牌门店陆续支持线上支付,当中国大妈都会用微信支付来买菜的时候,星巴克中国2016年12月后才接入微信支付。
2016年7月,星巴克推出了一个中国会员移动支付。如果你是星巴克的会员,首先要有一个星享卡账户,其次还得有一张实体星礼卡,在手机端填写完星礼卡的卡号和密码后,就可以将星享卡与星礼卡绑定,到店刷星享卡,从而实现不带现金消费星巴克的愿望。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现金、刷卡或Apple Pay;对于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后,中国的消费者如果只带手机且并没有绑定Apple Pay,可能无法结账。
总之,很繁琐,很麻烦。
星巴克在外卖业务上也很迟钝。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之时,星巴克中国就已经开始与阿里商讨外卖合作,但直到2018年8月,合作才最终敲定,一项最为普通的线上外卖业务,竟然耗时9个月。
此前,星巴克一度不提供外卖服务,原因是中国市场要与全球保持一致性,中国区要做决策必须得到全球总部的同意,改革推进较为缓慢。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曾解释为“公司更加注重咖啡品质和顾客体验,星巴克须保证外送产品的品质与门店产品的品质相同。”
星巴克担心外送服务会影响了其核心理念“第三空间”——外卖配送时间长会影响口感、配送过程中咖啡可能会倾洒、同时涌入大量外卖订单会打扰到堂食顾客。
站在维护“第三空间”的视角,这些顾虑自然是对的,但在发展“第四空间”的视角,显然延误了战机。
其实,星巴克数字飞轮计划早在2016年就已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历史消费习惯,实现用户的个性化营销和订单预测,从而影响到供应链。
然而其在中国的数字化道路行动迟缓,小步慢走。
2018年,王静瑛表示:星巴克中国目前针对数字化业务的优先级布局,按重要级顺序实际依次为数字支付、社交礼品、新零售技术解决方案、移动点单。
令人不解的是,开通线上支付后,星巴克首先做的竟然是用于宣扬品牌文化的社交礼品功能,而非新零售。或许,星巴克还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华为前员工,在星巴克后厨感受寒气》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星巴克才开始推行有效期自动化系统,自动计算保质期。而在此之前,店员要完全靠人工背诵的方式背下每一个食品和原料的保质期。令人诧异的是,这个系统竟然在星巴克管理层内部“吵”了一年,才正式推行。
与快如闪电的中国速度相比,星巴克简直像是《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
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于2007年的危机,舒尔茨曾反思说:“当技术革命来临,星巴克却没能跟进……一家星巴克门店相当于一家年收入100万美元的企业,但它拥有的全部技术应用能力还不如一部苹果手机。”
接连两次信息技术落后于时代,说明了什么问题?星巴克尾大不掉,创新缓慢。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第一曲线的发展总会走到尽头,只有在到达第一曲线的极限点之前,勇于颠覆性创新,找到第二曲线,才能进一步发展。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组织变革之所以困难,是因为40%的心智模式自动化。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我们不自知,更不用说摆脱它的摆布和控制。”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鲜明的组织心智自动化现象。比如百度很长时间的组织心智是搜索,新浪是媒体,而苏宁则是长期停留在线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路径依赖”。
企业往往会按照常规逻辑,把资源和精力放在能带来增长的第一曲线上,创新便总是被束之高阁。第二曲线革命往往是在革自己的命。诺基亚的功能机那么好,当智能机出现,诺基亚没有紧跟,因为诺基亚担心智能机业务会与自己的功能机争夺市场。
而星巴克,它几十年一直重视“第三空间”,围绕“第三空间”的文化相当成熟,在“组织心智自动化”的惯性下,星巴克一直没有动力推进“第四空间”,反倒一直希望顾客都到店里去体验“第三空间”。
毫无疑问,缺乏创新的星巴克,失去了一部分顾客。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现磨咖啡消费占比中,90后占56%。而在一线城市中,瑞幸的主要用户年龄为25-34岁,占比45.8%;星巴克的主要用户年龄为35-44岁占比52.5%。
曾经钟爱星巴克的Y世代中产们,已随着时代的演进,卸掉了咖啡主流消费群体的标签。
星巴克崩塌始末
而新时代的年轻人更看重本土品牌。据艾媒咨询的数据,44.7%的咖啡消费者更喜欢国内品牌,喜爱国外品牌的仅占25.1%。
另一方面,年轻人喜欢奶茶更甚于咖啡,咖啡奶茶化也成为一大趋势。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古典的星巴克都与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其实,星巴克早就改料到消费群体的演变,因为这不是它第一次经历。
针对美国市场的变化,舒尔茨曾写道:“三四十岁的顾客和整颗咖啡豆爱好者对星巴克颇为厚爱,可是二十来岁的人,说到咖啡馆就另有一套想法了。他们想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好玩之处,不必有雅致的灯光布置,至于服务效率,也无所谓。”
看来,历史总在重演。
10年前,豆瓣还曾流传一份有关去星巴克的指南,详细说明了去星巴克该如何点单、着装,携带什么书和电子设备显得不掉价,足见星巴克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高大上”的品牌格调。
但如今在90后、00后眼中,去星巴克已和“高端”无关。
当问及星巴克是否高端时,00后咖啡爱好者馥芮说:“就那样吧,贵倒是真的。星巴克给人一种稳定、系统化、机械化的感觉。”

星巴克崩塌始末

星巴克究竟为何迷失?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正如星巴克崩塌时,没有一个问题是无辜的。
门店数被瑞幸反超,同店销售额断崖式下跌,推出新品速度过慢,“第三空间”失灵,房租、人工和原材料三大成本居高不下,数字化转型缓慢等。
我们见过了星巴克诸多问题,但如果要追溯底层原因,则要落到价值观和使命。
星巴克的官网上清晰表述着它的价值观,一共有四条:
第一条是,营造一种温暖而有归属感的文化,欣然接纳和欢迎每一个人。
然而却出现了“驱逐民警”事件。
第二条是,积极行动,勇于挑战现状,打破陈规,以创新方式实现公司与伙伴的共同成长。
可实际上,星巴克的“组织心智”落后,新品出新,慢;数字化转型,慢;对消费群体变化的适应,也慢。
第三条是,在每个连接彼此的当下,星巴克专注投入,开诚相见,互尊互敬。
但咖啡爱好者馥芮却说跟商隐社分享:“我走到吧台,店员问我喝什么,我说喝桃桃乌龙,他问我要不要冰,什么容量?全程十分不耐烦,很冷漠。”
第四条是,对于每件事,星巴克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敢于担当。
归纳为,要从从人文视角出发,星巴克追求卓越业绩。
星巴克的使命:“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对每个人、每杯咖啡、每个社区”( To inspire and nurture the human spirit – one person, one cup and one neighborhood at a time.)
可见,以人为本和服务精神是星巴克变成一家跨国巨头的基因所在。
企业都有初心,可是在资本的洪流面前,在增长的渴望面前,初心仿佛变成了最形而上,最虚无缥缈、无足轻重的一环。
但唯有初心,才能让企业穿越百年的沧桑与巨变。
一个公司在持久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背负着很多东西,面临无数抉择与困局。
要满足各大股东的期望。
股东总是鞭策公司要不断增长,于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终有博弈。
“如果我们打算刹住飞速发展的车轮,哪怕只是一年,也会令股东们失望,他们盼着得到快速增长的收益。”舒尔茨写道。
比如2008年2月26日,当舒尔茨决定“关闭全美7100家直营门店停业,为咖啡师们提供3小时浓缩咖啡培训”的时候,董事会很多人反对,有人说这会被媒体解读为噱头,有人说这会带来几百万的营收损失。
但舒尔茨是如此坚定,重新培训咖啡师,重新开始回归星巴克体验,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条路叫回归初心。
要面临创新与初心的平衡。
星巴克曾一度纠结过要不要提供三明治。当时,许多顾客十分喜爱星巴克的三明治,结果问题出现了,热三明治越受欢迎,咖啡师就越要频繁地用烤箱加热,结果烤箱中散发出烧焦的干酪气味盖过了馥郁的咖啡香气,良好的咖啡体验也随之不见。
尽管三明治是顾客的真实需求,但舒尔茨坚持停止供应三明治,直到通过改进三明治的原材料,消除了气味问题才重新上架。
要面临高风险的决策。
1994年6月,巴西遭遇严重霜冻,咖啡豆涨了超过三倍。两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星巴克的面前,一个是咖啡是否跟着涨价?涨多少?另一个是,我们要不要现在买入咖啡豆,以防它继续涨价?或者我们要不要买低品质的咖啡豆?
为了应对本次危机,星巴克最终决定涨价,但为顾客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每杯咖啡只涨了5~10美分;实际上,烘焙咖啡豆每磅却上涨了1~25美元。
同时,星巴克决定以现有市场价买进咖啡豆,而且不降低咖啡豆的品质。
日后,舒尔茨在自传里写到:“我们本可以采用其他公司也在用的方式:把优质咖啡豆和那些便宜货掺和着用,然后抬高价格。许多顾客都不会留意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本可以省下几百万美元,但那样一来,我们就亲手制造了另一种不同的危机了。”
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面临很多东西,在悬崖边做决策,在迷海中求结果,而初心为那一方指引。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把自己独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代价以换取利益,那么即便达到20亿美元的收益,也是一个败局。”舒尔茨写道。

星巴克崩塌始末

结语

今年4月,上任五年的约翰逊突然宣布退休。为了稳住局面,舒尔茨不得不第三次出山,担任星巴克临时CEO,确保在找到接任者之前对公司进行无缝管理。
舒尔茨在回归声明中表示:“虽然我之前没有重返星巴克的计划,但我知道这家公司必须再次转型,从而迎接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未来,一个让所有利益相关者迈向共同繁荣的未来。”
经过半年寻觅,星巴克终于定下了新CEO,他就是前利洁时掌门人拉什曼·纳拉辛汉。
9月14日,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公司正式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举措便是扩店计划,至2025年,星巴克中国总门店数量预计将增长50%,达到9000家。
同时也在备受诟病的数字化转型方面着重发力。
在上次危机中,门店激烈扩张导致的发展失衡让星巴克崩塌,这一次,在危机四伏的转型前夜,选择激进扩张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是成是败,孰是孰非,恐怕交由时间才能评判。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种种举措的背后,星巴克最应该做的,是回归初心。
舒尔茨说,在商业世界中有一个词很少被使用,那就是“爱”。他说,星巴克倾注了他的一生所爱,同时对员工抱有无上的责任感。
“当我重新回到星巴克时,我不断被提醒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力量。”他说,它们如此独特,以至于需要不断保持。
《基业长青》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一个人如果能随时准确地报时,固然让人佩服的。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报时,而是制造了一个永远可以报时,甚至在他百年之后仍然能报时的时钟,岂不是更令人赞叹?
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好比是“报时”,就像舒尔茨;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
星巴克会诞生造钟之人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F_vp-rFooarVxL3f0VM0w

星巴克,已走火入魔!我看到中产阶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暴雨

 

星巴克,已走火入魔!我看到中产阶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

星巴克,怕不是被钮钴禄·瑞幸卷疯了吧?

 

9月14日,星巴克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宣称计划至2025年,新增开3,000家门店。

 

就是平均每9小时开出一家新门店!

 

要知道,星巴克从1999年进入中国,这23年门店数量也还不到6000家。

 

平均1年开店数量也就260家左右吧。

 

现在3年就要超10年的速度,它是吃错药了吗?

 

还是被“开店狂人”瑞幸附体了?要不干脆改名“瑞幸克”得了。

 

不是我故意唱衰它,如果是放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飞猛进的时候,我相信星巴克是行的。

 

但现在,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都觉得星巴克有些“走火入魔”了。

 

星巴克现在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前是狼,后是虎,中间还有蠢蠢欲动的小松鼠。

 

还记得前阵子,我们有一个论调,叫做中产的尽头是滴滴。

 

但现在我要修正下这前半句了,中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还有开咖啡店。

 

不说远的,说近的。早上,我们的首席内容官北大S博士告诉我,最近他身边不少广州朋友,都邪门地跑去开咖啡店了。

 

“随便一数,至少3个”

 

“有海关职员,还有做保险的,都有正经工作”

 

要知道他的朋友都是实打实的中产(或以上),不差钱的主。别说一天一杯星巴克了,就是喝一杯倒一杯也不算个事,竟然也开起了咖啡店。

 

而我自己身边也有2个记者朋友,搞起了咖啡店副业。

 

这么看,咖啡店老板浓度,未免太高了点,说明了什么?

 

开咖啡店,已经成为了中国中产阶级“最后的体面”。

 

这些曾经被星巴克收割的中产朋友们,面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资产有缩水的风险时,第一时间想的是搞副业,副业第一名是开咖啡店。

 

为什么不去开餐饮店?

 

餐饮店,干不干的好靠的是请不请得到一位厉害的大厨,这比找结婚对象还难。而且,弄餐饮的不仅充满烟火(油污)味,还要放下身段去讨好食客挑剔的味蕾,忍受各种批评(中产的腰不能折)。

 

咖啡店就不一样了,标准化程度相对高,而且还很有格调,很有文化的气息,十分符合中产的身份。

 

“我买得不是咖啡,是一种情怀”云云。

 

如果说中产朋友们的咖啡店,零零星星,还不成气候。那狂野的瑞幸,在门店数量上已经甩星巴克甩了一条街。根据瑞幸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其总净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了72.4%;而星巴克中国第二季度的营收,只剩 37.2亿,同比下跌了39.8% 。

 

还有字节跳动、华为、李宁等等大佬们,都下场夺食了。拐角遇到一家咖啡店,真的不要太容易。

 

星巴克能不急吗?

 

有句话说,当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都开始谈论股市或要进入股市的时候,说明牛市很快到尾声了,熊市很快要来了。

 

星巴克3年3000家店,我赌1块钱,它实现不了。

 

星巴克,已走火入魔!我看到中产阶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

前年,不买基金,仿佛错过了几百万(当然,今年是反过来)。

 

今年,不开咖啡店,仿佛错过了几百万(当然,几年后说不准)。

 

那到底是星巴克能打,还是中产朋友们,这些新晋咖啡店老板能打呢?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上上周末,我的朋友在广州探店,发现有一家NOKPI咖啡店,初衷是“不设指标”,结果一进店,傻眼了!

 

全部客人,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简直空气里弥漫的全都是KPI的味道。

 

这场景,过去只有在星巴克才看得到。

 

毕竟说白了,星巴克葫芦里卖的,压根不是口味不咋地的咖啡,而是“第三空间”。

 

那是中产、小资们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星巴克里保不准每天都有“1个亿小目标”的投资项目诞生。

 

可能一个投资人揣着几十亿,一天就要见5拨人,续4杯冰美式。

 

但现在的星巴克呢?

 

周末走进去,全是搞补习“游击战”的,或者开黑打《王者荣耀》的,吵得跟下课时课室走廊一样。

 

这氛围,还谈什么1个亿小目标的投资项目啊?

 

只能换个小众咖啡店了,安安静静,又有“1个亿”的打工氛围。

 

还有,咖啡味道通常不会太差。

 

星巴克,拿什么去跟它们竞争呢?

 

现在,中国的新咖们是玩疯了,酸菜拿铁、香菜咖啡、高粱酒特调咖啡,甚至藿香正气水咖啡都出来了,反正怎么接地气怎么来,走进店里客人都要怀疑拿错隔壁菜馆菜单了。

 

但星巴克岿然不动,它可能是进入中国最“端着”的洋品牌了。

 

你看隔壁的肯德基,老北京鸡肉卷、武汉热干面、福州鱼丸、白粥+安心豆浆油条……真的是跪着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本地化做得彻彻底底。

 

还有,看到经济不景气,“拼多多”现象蔓延,肯德基疯狂搞“疯狂星期四”,优惠促销力度跟吃个沙县小吃相差无几。

 

但星巴克始终那么“高冷”,价格在中国咖啡市场遥遥领先,1杯星巴克=2杯瑞幸=6瓶雀巢。

 

面临新咖围攻,市值蒸发千亿的困境,今年4月4日,“星巴克之父”霍华德·舒尔茨再度“出山救火”,以1美元的薪酬担任星巴克临时CEO。

 

但这“火”怕是扑不灭了。

 

星巴克,已走火入魔!我看到中产阶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

谈点更实际的,星巴克这3000家店,要开到哪里去?

 

朋友们想必知道,星巴克选址是大有考究的。

 

有六个关键点:1. 找到聚客点 2. 找到中高收入人群以及高等教育学历人群 3. 重视可视性,橱窗就是最好的招牌 4. 注重交通便利性 5. 集中式开店,降低配送成本 6. 成熟稳定的商业环境。

 

简单地说就是,开店的地方,非富即贵。

 

它牛到什么程度呢?

 

进得了故宫,进得了寺庙,还惊动得了各地市长。

 

2007年,一篇名为《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博客文章掀起轩然大波,作者将故宫的星巴克看成文化入侵,向其开炮。星巴克最后是在质疑声中走出了“紫禁城”。

 

但没想到几年(2012年)后,它就大摇大摆地入驻灵隐寺景区。被称为“不仅入得皇城,还入得空门。”

 

进去这家星巴克店后,服务生会微笑地问:施主,您是大“悲”还是超“大悲”,或者是“大慈大悲”?当然,也会有顾客调皮反问:“我能续悲吗?”

 

在灵隐寺的“保佑”下,寺庙里的星巴克确实生意兴隆,成了网红打卡点,还开了第二家。

 

曾经,星巴克指数,也是衡量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指标之一。各地市长是绞尽脑汁想引进星巴克,为城市装点门面。

 

媒体公开报道,11年前,号称全球最敢赌的城市合肥,其市长带队到上海,才总算搬动了星巴克,双方签署了战略协议。此后,合肥把最核心商圈的资源都拿出来供星巴克挑选,才有了2011年8月,星巴克正式落户合肥。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星巴克在中国200多个城市已经开了近6000家门店了,核心商圈基本都被占领了,这要再开出3000家门店,能开到哪里去?

 

星巴克中国2025战略就提到一点,要覆盖中国300个城市。

 

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下沉市场了。让小镇青年,也能手捧一杯星巴克。

 

但星巴克随便一杯冷萃冰咖啡都要37块钱,你让拿着三五千工资的小镇青年,怎么喝得起?

 

等等,疯狂开店,走下沉市场,这不是瑞幸在干的事吗?

 

根据网易数读数据,在三四五线城市,星巴克开了772家门店,瑞幸则有1628 家门店。

 

星巴克公然向钮钴禄·瑞幸宣战,我看星巴克迟早要改名“瑞幸克”。

 

到时候,它会像一夜之间满大街冒出来的“江南皮革厂”一样,进退不得。

 

星巴克,已走火入魔!我看到中产阶级的尽头不仅是滴滴

 结语

 

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美国的科技巨头苹果和餐饮巨头星巴克,仿佛嗅到了历史的不寻常信号。

 

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扩大在中国影响力,抱团打击华米ov+瑞幸。

 

但是这一次,恐怕不会像20年前那么简单。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W0YT6afmyT3jzqCwjPyRw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大概只有“买买买”到这种程度,才能当商家心中的“上帝”吧。/ unsplash

用400块钱,星巴克重新“定义”自助餐。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这年头想当个一心花钱的消费者不容易,还得被商家要求有“文化”。
 
设想一下,你花了好几百块钱去吃一个自助,感觉不大好吃于是“斗胆”给了差评,结果却被对方找上门一顿教育,说你没有做足功课还敢来品尝美味。了解我们开店的意义吗?可懂得它的背景?知不知道里面的人都是什么身份?你这是在胡乱评判,令人反感。
 
“麻烦下次去这种有文化氛围的地方之前先好好做功课吧。”
这个来头不小的“文化圣地”大家都很熟悉——星巴克。
8月28日,美食博主@王师傅和小毛毛 发布了一条探店vlog视频,名字叫《人均400的星巴克自助?难吃到直呼退钱!》,并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满载希望而来,结果越吃越破防。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图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视频截图
截至目前,这条vlog在B站已经有340多万播放量,最高排名是全站第6。能够在“年轻人都爱用的网站”拥有如此高的人气,亦注定了它会在其他网络平台引发讨论。
除了这番“好好做功课”的言论,在其他网络平台上也有“星巴克文化拥护者”辱骂探店的人不识货,随即引来恶感网友反击。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一杯高贵的咖啡,通常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搭配的“配件”。/ unsplash
但在这场骂战中,参与者似乎忘了最原始的核心问题,亦是视频发布者在标题就提出的灵魂质问——
星巴克,你凭啥这么贵?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400块自助餐
不是吃饭是吃亏
一顿价值400块钱的自助餐,应该都有些什么内容?
根据“(饿到)扶着墙进,(撑到)扶着墙出”的自助餐定律,显然大家都知道在自助餐中吃回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吃饱只是基本需求,“吃好”才是唯一要义。
所以中高档价位的自助餐,海鲜盛宴、精美甜品、限定当季食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带来的满足感,放肆去吃的任性无疑是大部分自助餐的最大卖点。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不能“任君选择”的自助餐,有什么存在必要吗?/ unsplash
而这些东西,在星巴克的自助餐中通通没有。
根据博主毛毛探店vlog里的展示内容,星巴克推出的这个自助餐服务只在“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店”才能吃到,上个月8月31日已经结束。套餐本身也有时限,仅在晚上7点至9点开放两小时。
这份星巴克“自助餐”的正式名称叫畅享夏夜套餐,分为358元的“沁怡“套餐和398元的“微醺”套餐,两者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的饮料选择只有咖啡,后者的则只有酒精类饮品。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薅羊毛”专业户甚至能找到更低的价格套餐,求助万能的美食点评网站。/ 大众点评截图
即使像毛毛买的是更高价的398元版本套餐,她也只能选择酒精类饮品,因为无酒精的咖啡不包含在套餐内。
而菜品选择区域只有很小的一块,绕着走一圈几分钟就能逛完,简洁得非常有“轻食”风范。甜品蛋糕、沙拉水果、蔬菜汤品、面包比萨曲奇饼干,还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火腿切片,再加上香肠,就是这份自助餐里的所有菜式。
虽说是“自助”,但却不能“自取”,想要什么得和工作人员说,他们会稍后帮你送到餐桌上。在毛毛探店的2小时内,套餐里人气最高的冰淇淋一直到时间结束都没送到。而毛毛和工作人员多次强调他们共有六个人之后,依然只得到了一盘看起来像一人份的火腿拼盘。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根据毛毛所言,这个大盘子还是因为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在拍摄才给的,普通消费者只有左边的小盘子。/ 视频截图
视频最后,毛毛说整个用餐过程她心中只重复着一句话——退钱!毕竟一人花了400块还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吃一点小亏,而整个团队六个人加起来则花了将近2400元。毛毛溢出屏幕的强烈不满,也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而在这条视频发布不久后,博主就收到了开头那条疑似工作人员发来的B站私信,字里行间写满四个字——就你也配?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最后的微笑表情就很有“灵性”。
微博大V@沈涛 发了自己力撑星巴克的长微博,开篇就攻击博主毛毛的外貌和声音,“那张还没整好的脸,惨不忍睹的嗓音”,“就这样也能拍视频出镜,只能说现在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
所有支持毛毛的网友,都被他打成“承受能力只有99块钱”的“装逼屌丝”。面对这些“不了解清楚文化背景瞎点评的消费者”,作为商家的星巴克其实也多多少少有点“责任”。
星巴克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在门口派个人发些卡,雇人在各个取餐档口排队,保证屌丝们个个叫好吃”。当然,这样做了星巴克就会失去他们这等高贵的文化人客户。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上海这家星巴克臻选工坊,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星巴克门店,是一个著名的网红打卡点。/ 图虫创意
原视频底下的评论有一条热评——顾客认为你的餐品不好吃,而你却和顾客说“你不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本身就是默认了自己的东西不好吃。
从“文化“层次入手抨击博主的星巴克“死忠粉”,他们不敢直面回应最本质的问题,企图用春秋笔法模糊重点,其实他们才是最懂星巴克“缺点”的人。
并不完美的星巴克,有人不买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星巴克的“傲慢”原罪
2021年最大型的组织,应该是“氛围组”。这个一夜之间随时随地吸纳新组员的“组织”,起源就和星巴克有关。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氛围组日常任务: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星巴克里坐一天。/ unsplash
氛围组最开始是指,那些常年坐在星巴克里面,拿着笔记本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的不明职业群体。虽然旁人并不知道他们在干啥,但却能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那种“认真”,对生命和工作的“匠人精神”。
星巴克成为氛围组的发源地,就是因为它大名鼎鼎的企业理念——第三空间。除了家和工作的场所,星巴克致力于成为人们在外选择的聚集地——一个轻松愉快的独立社交场所。
在中国发展的这么多年,比起使人放松的社交场所,星巴克成为了一个有“门槛”的精英人士聚集场所。
即使在现在,你依然可以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一个问题:第一次去星巴克,如何装成很熟练的样子?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罗永浩遇上星巴克也只能崩溃。
大家都会纷纷给出各种“建议”,提前学习美式/拿铁/卡布奇诺等咖啡的不同,然后在点单时主动提出额外要求,比如说把普通牛奶换成脱脂奶;不能说“大中小杯”,要说中杯、大杯和超大杯,当然最好是说Tall、Grande、Venti……能够用纯英文交流?那你被“允许”随时玩转星巴克。
即使你真的是星巴克常客,如果点单时要了中杯,也有大概率会被工作人员“温馨提醒”:你确定吗?中杯是我们的最小杯型。
普通人第一次喝星巴克,无疑是一次“披荆斩棘”的体验。尴尬、不自在、无知、迷惑……很难想象,这些负面情绪居然是消费者需要自己消化克服的“心理障碍”。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大概这就叫你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坐在星巴克里毫不费力吧。/ unsplash
更多时候,在无意识间消费者甚至需要遭受“歧视”。网友@树之虎 分享了一次他与星巴克的不愉快经历。他每次去星巴克消费,都会提前在淘宝上买好优惠券。有一次用券的时候,收银员对他说以后不要用这种券了,尽量扫码直接买。
他直接反问对方,淘宝券便宜十几块钱你知道吗?店员的回答是“星巴克是高级咖啡,要有配得上高级咖啡的价格才可以”。
咖啡行业巨头星巴克自带的优越感,并不仅仅影响它自身这么简单。即使近年来平价咖啡、浓缩咖啡格外活跃,但国内咖啡主流的售价依然在二三十元/杯。为什么是这个价格?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咖啡菜单的学问,也不只价格这么简单。/ unsplash
上海作为全国拥有最多咖啡店的咖啡之城,在价格制定方面有着行业公认的潜规则——参考星巴克的价格。当星巴克锚定这个价格区间后,不管是什么品牌,都处于这个价格带。
而在选址和租金议价方面,因为有强品牌力的加持,星巴克往往享有较强的房租议价权,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例,门店租金比一般咖啡厅低15%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星巴克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也许有部分是因为这种“大石砸死蟹”的操作极大压缩了其他咖啡企业的生存空间。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根据华尔街日报及斯密街商务咨询的调查,中国星巴克售卖的大杯拿铁定价32元人民币,其中利润占比高达17.7%,处于同行业的高水平。/ 央视新闻截图
不是所有咖啡都叫星巴克,但星巴克的咖啡,在部分“人上人”心中早已脱离咖啡本身,成为他们炫耀的工具。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当我们谈论咖啡文化时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曾在消费行业圣经《第四消费时代》提出消费意识的四个阶段:从性价比消费,到大众消费崛起,而后物质追求,再到个人理性意识复苏。
在代表个人理性意识复苏的第四消费时代,通常伴随着新品牌的井喷,与之对应的则是经济增长的全面放缓。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发现,“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咖啡在更多意义上,已然成为工业时代的兴奋剂。比起它的品鉴性,年轻人更青睐它的功能性质——醒脑提神。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用一杯咖啡唤醒一天,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早餐选择。 / unsplash
2020年7月29日,星巴克发布了一份星巴克“史上最惨”财报。财报显示,由于受全球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三财季(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跌40%,净利润亏损6.7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
而在2019年,宣布上市的瑞幸发布了上市招股书,提出一个行业津津乐道的概念:中国是一个万亿咖啡市场。
这两份截然不同的数据,有着一个显然的道理:在未来这个万亿市场中,星巴克代表的精品咖啡不再是受众的首选。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在外卖上,“小蓝咖啡”确实是很多上班族的下午茶首选。/ 图虫创意
在大众认可的范围内,咖啡的第一衡量标准变成了价格,第二才是品质。精益求精的独立咖啡馆当然有其生存空间,但国内更缺少的,是对全民咖啡普及性的推广。
“咖啡文化”最核心的点,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而是全民化的普及。
在咖啡文化盛行的欧洲国家,咖啡存在的日常场所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内意义上的精品咖啡馆,以手冲咖啡为主;第二类是餐厅、酒馆等地方的饮料菜单也会提供咖啡;第三类是在生活圈内,以全自动咖啡机或胶囊咖啡为主,快捷便利。
真正的咖啡文化,不是要每个喝咖啡的人都能脱口而出日晒、SOE(Single Origin Espresso,单一产地浓缩咖啡)、玫瑰花香等术语,而是在菜市场、书店、写字楼、学校、公园……每个人群聚集的地方,都能看见咖啡的身影。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随时随地,用咖啡“干杯”。/ unsplash
推广“咖啡文化”的第一步,不如先从承认全家和7-11便利店是全国“最流行的咖啡馆”开始。起码在这里,我们不用强制自己去欣赏价值400块钱的咖啡,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余味悠长的滋味,只属于咖啡香气本身。
 
400元的星巴克自助,我吃到火冒三丈
[1] 6块/杯被鄙视,一杯咖啡究竟该卖多少钱?| 咖门
[2]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 | 赤潮AKASHIO
[3] “拆解”星巴克 | 新眸
[4] 不管好不好喝,奶茶都是门好生意 | 远川研究所
[5] 400块的星巴克自助餐,有什么可豪横的?| 青年横财发展会
 
 
✎作者 | 王中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YNL4GLHT4e4lJ4oLbc8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