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年轻人,如何迅速抛弃同龄人?

 

刚毕业的年轻人,如何迅速抛弃同龄人?

本文原创作者:柯谈(个人微信:linco_kk)

微  信  公 众 号:柯谈地产观(ID:lincokk)

马上又到毕业季,今年的毕业生真的可怜,受疫情影响,小企业经营困难,大企业发不出工资,而且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多达8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遥想我2003年大学毕业时,全国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

 

和当年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本科学历已经毫无优势,虽然工资涨了4倍,但是竞争者也多了4倍,而房价已经涨了20倍。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想要混成中产,过上体面的生活,难度越来越高。

 

但假如你能少走弯路,避免入坑,还是可以迅速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

 

以下每条都是我的人生经验,不一定能保证你非常成功,但绝对都是人生捷径,可以给正在迷茫的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1

城市的选择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城市。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城市的发展和潜力是核心决定因素。你的前途之中70%是和工作生活的这座城市深度捆绑的。一座好的城市,才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才是行业的选择。老哥我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让我有个极为深刻的体会,人的收入不是能力决定的,而是行业决定的,而行业又是城市决定的!

 

你勤勤恳恳的在体制内做个小领导,年收入都赶不上IT行业的新进员工。所以在反腐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

省城是底线

 

不论你出生在哪个乡村和县城,你毕业之后的人生最低目标就是留在你读大学的那个省城。除此之外,能去一线就不到二线,能去二线就不到三线。

 

我知道我粉丝中有一些50多岁的父母,他们也常常为孩子就业买房的事咨询我。我在这里奉劝这些家长,不要企图让孩子毕业后回到你混了半辈子的家乡小城,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不需要安稳,打算贪图安稳的注定一事无成。

 

在这个直播带货都能年入几十亿的时代,千万不要把自己终身囚禁在朝九晚五的格子间里,一辈子捧着旱涝保收的铁饭碗,除了只能管饱之外,想吃点好的都要前思后想。

 

后浪们,想要人生有无限可能,就去一线城市,因为那里有数不尽的逆袭机遇。想要自己的专业不被荒废,就去二线城市,因为那里也可以有所作为。对人生没有企图只想过平淡的生活,就留在省城,因为一省之中也只有省城的教育医疗社保比较完善,其它市县会严重影响生活教育质量。

 

越是人才扎堆的城市,才越值得你去扎堆!

 

3

鸡肋的校园爱情

 

校园恋情,的确美好,你侬我侬,没有压力,只有激情。

 

但是当你走上社会数年后,你会发现,大学恋情只不过是在特定封闭环境和荷尔蒙浓度最高时的一种理想爱情,根本经不起压力和残酷现实的考验。

 

所以,不要为了和他(她)厮守终身而放弃自己的前途,该留学留学,该去一线去一线。

 

在你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把美好的校园爱情保存在记忆里就足够了,没必要非得排除万难的厮守终身,耽误彼此的似锦前程。

 

因为,在现实面前,校园爱情真的不堪一击!

 

4

廉价的房租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攒钱买房。

 

所以,只要安全,房租越便宜越好,能群租就不合租,能合租就不整租。

 

你现在为了享受整租一套房,未来买房就会比别人晚一年。如果正好碰到好行情,晚一年就是晚五年,晚五年就是差一套房。

 

在一二线城市,租金不要超过月收入的30%,比如你在上海工作,月入1万,最多拿出3000元和人合租,通勤时间不超过1小时都可以接受。

 

而假如你已经买房,月供可以达到月收入的70%

 

 

5

别租长租公寓

 

说白了,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就是二房东。

 

二房东的唯一目的就是赚差价,5000元收来的房子,廉价装饰后租7000元,租不出去就跑路。

 

想要住的好,就自己租房,自己装饰,安全又省钱,没甲醛更不会被跑路。

 

非要租长租公寓也可以,千万别申请租金贷,房子还没买,就把自己征信搞坏就太亏了。

 

6

斜杠青年

 

争取做个斜杠青年,你的兼职和爱好很有可能会成为你的主业,收入也会直线上升。

 

千万别把一份糊口的工作看做一辈子的事业。老婆都不一定会一辈子,何况工作。

 

不要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要勇于广泛接触、广泛试错。

 

 

7

行业的差距

 

多报一些在职的培训班,包括MPAMBA等,接触不同行业的人。这个社会的残酷之处就是,同样的付出,在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极大。

 

我和中介打交道特别多,对他们的收入非常了解,比如上海一个大型连锁中介的普通业务员,一般行情下,平均月入2万没问题,做贷款融资服务的中介,月入能达到5-10万。我一个朋友,是专门注册商标的,前几年他名下的3个商标被政府和大企业看中,一卖就是上百万。我们家楼下一个15平米的卖菜卖水果的门面房,一年缴租就是30万,你可以想想他们年收入有多少。

 

有些行业是表面光鲜,背后凄惨,而有些行业赚钱的套路是早已突破你想象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一生限定在一个职业中,否则这一辈子你是白活了!

 

 

8

不要抱怨社会

 

也许社会会有不公,但绝对的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不要抱怨这个社会,不要和愤青走的太近,不要崇拜所谓的公知,公知的背后也许是你想象不到的龌龊。不要和喜欢高谈阔论却眼高手低的人瞎混,不要和单位里底层的中年男人交心,不要和喜欢评论国家大事,点评社会时事的人讨论。这些人除了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传播负能量之外,一无是处。

 

多和务实的人学习,多和实干家交朋友。再差的环境也会有成功的人!

 

 

9

工作一年准备买房

 

只要工作转正稳定后,就要开始考虑买房的首付问题。年轻人最大的误区就是想等升职加薪后再考虑买房。

 

人生有两件事一定要趁早:一是出名,二是买房。

 

我出生于北方五线小城的贫下中农家庭,但在大学毕业的第二年2004年我就在上海中环外买了房,当时父母拿出了这辈子他们所有的积蓄10万元,再加上我们东拼西凑的几万元,付了首付。

 

当时我一个月收入只有1700元到手,月供就要1500元。吃住都是在公司。手里的钱不够花时,就跟女朋友蹭吃蹭喝。

 

首付必须凑,千万不能攒!

 

刚毕业的年轻人,靠攒钱是永远买不了房的只要工作稳定,收入稳定,银行给贷款,就要凑首付买房。

 

北京、上海、深圳,千万豪宅遍地,但同样也有两三百万的房子,首付凑个几十万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是非常艰难的事。

 

我知道很多人在疫情初期,都对房价抱有大跌的希望,但这个脸打的猝不及防。

 

大涨的深圳、东莞和南京,小涨的北京、上海、杭州和成都,还有不论城市,常年上涨的学区房。

 

这一切教训告诉年轻人,千万别奢望房价下跌,即使跌了也轮不到你买,就像倒挂新房万人摇号一样。

 

你的任务就是尽快凑够首付,其它一切都是扯淡!

 

10

卖掉老家的房

 

老家如果有多套房,只剩一套自住,其余统统卖掉,不卖也会跌,早卖早划算。

 

把全家的子弹集中火力全部打在你奋斗的一二线城市。

 

大城市的棚户也是资产,小城市的豪宅只能算砖头。

 

 

11

别等结婚才买房

 

结婚从来不是买房的理由,千万别把买房拖到结婚的时候才办。

 

现在这个社会,不结婚很正常,但不买房,通常会很惨!

 

现在大城市的很多家庭都流行,结婚前给孩子买套房。毕竟,婚姻远远没有房子稳定!

 

我曾经卖过两套房,买家都是单身女性。

 

12

首选毛坯

 

在同等配套的情况下,首选便宜的毛坯房。相同的总价能多买一平方算一平方。

 

再高端的装修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交房即贬值。而多一平方,未来增值的每一分钱都是你自己的。

 

13

婚房要买学区房

 

结婚时买的第一套房,必须考虑学区。

 

深高南学生家长下跪维权和北京西城区天价学区房事件,告诉我们,学区房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百分百的全民摇号上学根本不可能实现。

 

靠买学区房来获得读书名额是现阶段最公平的政策。

 

你可以不买最顶级的学区房,但是在买婚房的时候必须保证有中上等的学区。

 

把一个家庭最难的问题放在最早解决,未来你才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啥是成功,成功就是自己永远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听天由命。

 

14

远离股市

 

年轻人,不要炒股。

 

因为炒股没有技术,只有不劳而获。

 

不要企图从任何理财,基金、股票里赚出首付来买房。你买房的钱更不能拿去理财。否则你的首付终将变成别人的首付。

 

我从来没有见过在股市里发家致富的人,从来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15

靠工资发财的笑话

 

很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有个误区,就是指望通过升职加薪达到人生巅峰。

 

梦想通过工资来发家致富,这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暴富只有一条途径,就是站在风口自己创业!

 

追求稳定是我们的父辈这一代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户口就没有粮票,没有单位就没有房子,没有编制就没有一切。而现在还坚守这一切的人,反而已经成了社会的底层。

 

所以,奉劝年轻人,千万不要抱着守旧的思想,片面追求稳定的工作,因为月薪5000的稳定会浪费你美好的一生!

 

16

不要假装有钱人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欲望强过能力。

 

花呗、信用卡这些透支消费,本质上都是在给银行打工。而你透支买房,则是让银行给你打工。

 

什么才是真正的炫富,那就是别人给你炫耀她包包的时候,你告诉她你一个月收的租金就可以买一个包。

 

千万不要假装有钱人去透支大额消费,因为那样你会越装越穷!

 

今天,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说了些掏心窝的话,也许有些观点你们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相信几年之后你们再回想起我的理念时,会感激我今天的分享!

 

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转发朋友圈或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
  本文原创作者:柯谈(个人微信:linco_kk)
  微  信  公 众 号:柯谈地产观(ID:lincokk)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f0mBwTZpcJx36FVSswT_A

人是如何变强的

 

 

人是如何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强大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回答。

 

可能有人觉得: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人才能有所成长;

可能有人会认为,人的成长,就是终身学习,不断地突破过往的自己;

也可能有人认为,只有经历尽可能多的事情,人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这些对吗?都对。但我想从一个更底层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会觉得,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从大学里毕业,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往学到的知识,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你需要重新去适应社会。

 

而当你有了一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你会感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会全然不同……

 

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自然演化着的、庞大复杂的系统,把我们的「心智世界」和「现实世界」区分开,那么可以说:

人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这是一切的基础,也是一切的根源。

 

人是如何变强的

 

什么是「心智世界」?

 

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起,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会通过外界的输入,来「猜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心智世界」。然后,再通过对外界作出干预,获取反馈,来修正和调整这个「猜测」,让「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样貌。

 

这个「心智世界」包括什么呢?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部分:概念、规则,以及框架。

 

概念,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比如:每一只鸟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鸟」;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叫做「书」。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

 

但仅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做规则。

 

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上班,是因为我们(和公司)共同接受这么一套规则:我们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公司给我们发薪水;

我们之所以会去超市买东西,是我们相信在现实工业供应链下,超市的东西是可靠的、正规的,这是规则;

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也是规则。

 

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最后是框架。什么是框架呢?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举个例子:孩子读故事、看电影时,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就是一种「框架」。在孩子的思维里,世界上的人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所以,当一个新的人出现时,他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 —— 这就是一种利用框架对「未知」的探索。

 

这三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规则可以帮我们理解新情境,为我们提供「框架」,来思考和处理新的问题;而我们对新问题、新情境的处理方式,又可以反过来沉淀、提炼成新的「规则」,来丰富我们的心智世界。

 

而这些我们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我们会对它们命名,把它们归类、整理、储存好,来帮助完善我们的「概念」体系。

 

一个好的模式是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

 

这就是一个成长的循环。

 

人是如何变强的

 

为什么说心智世界是成长的本质呢?因为,我们一切信息的流入,都必须经过「心智世界」的解读;同样,我们,我们一切对外的行为,也都必须经由「心智世界」向外传播。

 

所以,如果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一致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阅读、学习时,总是会陷入一个陷阱:学习就是要务于精熟,我把东西全记住了,就是学得好。

 

这其实是不对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考试」思维: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我要去「做对」我的答案。

 

这就是被过往的「规则」所束缚住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跟社会是两套规则。这套在学校里适用的规则,在社会上并不适用。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

 

同样,许多刚刚带团队的新手管理者,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遇到问题仍然习惯自己上手,就是因为他们还保持着「执行者」的框架:我要把事情做好。于是,难以忍受初期的磨合、授权和「失去控制」的感觉。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 —— 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这就要求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 从旧的模式过渡到新的模式。

 

所以,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情境、新问题,有些人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是「智慧」的特征。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记忆力多好、脑子转得多快,而在于,他能否时刻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快速地理解新的情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做好准备」。

 

心理学家 Robert Sternberg 提出过一个「智力的三元模型」(Triarchic theory),其中就包括:处理新情境的能力(Creative intelligence),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Pratical intelligence),以及分析能力(Analytic intelligence)。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呢?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心智世界」跟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

 

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适配」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人是如何变强的

 

但是,正如我在 给大脑装一个补丁 中所写的: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训练我们的大脑。

 

同样,我们一切获取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既拓展了心智世界的边界,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智世界是会被「强化」和「固化」的。简单来说:你在同样的位置停留得越久,你对它就会越熟悉。那么,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就会居于越发中心的地位。你就会越加倾向于从它出发、以它为中心,去看待别的事物,让别的事物来适应它。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中心化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的风气就是讨好老板,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于用「讨好」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这就是一个框架。

 

你不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好不好、对不对、应不应该做,而是会把「能否讨好老板」放到第一位 —— 哪怕你换了一个环境,也很难跳出来。

 

甚至于,你的心智世界,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你会认为,工作就是要讨好老板,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没什么用。这个信念会牢牢占据你「心智世界」的中心位置,形成一条新的、固化的「规则」。这就是中心化。

 

同样,长期使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养成对这个方法的路径依赖,从而忽略其他的路径;

长期停留于某个岗位、某项技能上,你就会牢牢被它困住,难以适应离开它的状态;

长期采取某种模式去生活和工作,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从而无法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固化了,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局部的碎片里,再也无法拓展和生长。

 

而碰巧,这恰恰非常吻合大脑的需求 —— 大脑有一个基本需求:接收到的「意外」越少越好。

 

这就会导致,为了保证「意外」更少,猜测的「正确性」更高,大脑会倾向于什么呢?停留在相同的位置,保持原状,不再改变。

 

所以,我们的思维模式,天然地就会趋向于「稳定」。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都是稳定的。它们今天适用,明天也适用,未来依旧适用。

 

因为如果不用,大脑就需要重新去修正它、完善它,而这会消耗许多能量。

 

因此,大脑就会构造出一个牢笼,把我们牢牢地困在里面,不断强化我们那些固有的观点和信念,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 —— 如果发现错了,那一定是世界错了。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写过一个反讽的「科技三定律」,很有趣,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反人类,要遭天谴的。

 

我们也可以把它改写成这样:

1)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前的事物,都是理所当然的;

2)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事物,都是极其重要、必须注意的;

3)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后出现的新事物,都是歪理邪说、胡说八道。

 

在一个人的成长里,最可怕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冲击,而是心智世界的固化,不再生长。

 

人是如何变强的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智世界能够保持活力,不断地保持生长呢?

 

分享几点简单的心得,希望能对你有用。

 

 

1. 非整合性

 

前面说过,大脑会给我们设下牢笼,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从而走进不断自我强化的死胡同里。

 

要对抗这一点,就需要锻炼我们的「非整合能力」。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在心智世界中,容忍不一致信念的能力」。

 

简而言之:

旧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以某几条信念为中心,其他跟它们相抵触的信念,要么被曲解,要么被抛弃,以此来保证心智世界的平衡。

新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念,它们之间可能是彼此矛盾、彼此相悖的,但我可以忍受它们,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无需整合。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在平时多去训练了:

 

1)当你接触到一个你抵触、排斥的信息时,不要急于摆脱它,先让它在脑子里转一转,思考它的合理性;

 

2)当你接收和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

 

3)不要依赖于旧的规则和框架,时刻做好心理准备,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将有助于你不断跳出大脑的「舒适区」,让思维保持生命力。

 

 

2. 整体视角

 

在一个位置待久了,你的视野就会逐渐变窄,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从而让心智世界失去空间。

 

如何破除这种限制?这就需要你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去看待自己所在的整个系统。

 

1)试着摆脱位置的限制,去接触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是跟事打交道的,不妨试着跟人接触一下;如果你是跟人打交道的,也不妨试着磨练自己对产品的眼光和品味。

 

2)如果你一直埋头于某个行业、某个位置,试着跳出来,从整个商业链条去思考,去寻找新的机会和切入点,从而提升你看待事物的视角。

 

3)遇到和发现问题时,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到整个系统里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了问题的存在?

 

慢慢地,你也许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3. 多样化

 

熟悉我的朋友会知道,我一直是多样化的拥趸。为什么呢?因为单一就意味着脆弱,只有提高多样性,才能同步提升自己的稳健性和反脆弱性。

 

无论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工作方式,职业生涯,还是资产配置,我都不推荐「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尽量去丰富自己的选择。

 

学一门技能,培养一门爱好,发展一项副业,广泛涉猎别的领域……如果有机会,不妨多试试别的可能性。

 

它们未必有用,未必能用,但一定能帮助你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你会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哪些其它的可能性。

 

 

4. 实验思维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去接触新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观察、思考、复盘和反思,从这个新事物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丰富我原有的心智世界。

 

这就是「实验思维」。不单纯以成功为目的,而是以探索和思考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体验它、理解它、思考它,来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这些新事物,小到一个技巧、一个工具,大到一项职能、一个领域、一个行业,都是我可以去「做实验」和收获经验的对象。

 

 

5. 连接一切

 

世界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不妨保持这么一个信念:我们目前所见所知的部分,只是世界这张庞大网络之上的一个小小的局部。我们觉得新奇的现象,总会有迹可循,有原理可以解释。而这些原理,又可以向下挖掘,进一步把更多的现象和应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星罗密布的结构。

 

什么是「认知升级」?实际上,就是借由某个契机,某个关键节点,突然打通了一切障碍,把过往各个零散的点串联了起来,形成一张网络。

 

这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也是我们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拓展心智世界的不竭动力。

 

人是如何变强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B3rvxtG9SivTf2B6H2Y4A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作者 | 程驿

来源 | 道长的思维铺子(ID:daozhangsiwei)

推荐人 | Spenser

 

我有一个很早的同事,曾经我们都在传统行业。

 

六年前他开始投资餐饮,由于选择正确了品牌(成都最火的串串品牌-钢管厂五区),每月收入至少超10W。

 

上个月一起喝茶,他聊起现在的生活节奏:

 

每周一三五在咖啡馆读一整天书,周二&周四去店铺上转悠,周末在家带娃。这真是让人羡慕啊。

 

喝了一下午茶,我们都无限感慨:

 

以前在传统行业,大家都不怎么学习,更不可能在一起谈论学习。而现在见面,主要探讨的,竟然是学习。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有的人不怎么学习?

 

为什么以前不学习,而现在开始学习?

 

仔细一想,不是因为我们多优秀,而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以前,时候未到。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学习和不学,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人类生存法所导致

1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有的人不怎么学习?

 

实际上,热爱学习的人,无非是想通过更多信息,从而掌握更大的生存优势(生活品质更好,更大存在感和控制感)。

 

比如你学习Python,就能多一门生存技能;而你去创业,就需要掌握大量信息。

 

但是信息(Information),只是能够扩大生存优势的一个条件;

 

而更多人想过得更好,却能通过另一个条件,那就是资源(Resource)。

 

资源策略VS目标策略。

 

其实,我们在社会的生存策略恰好就这两种:

 

1、资源策略。

 

也就是看我现在手中有什么资源,然后去组合利用起来。

 

最典型就是我们刚开始找工作时,父母会极大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有些还付出金钱资源,去帮我们谋得一份稳定工作。

 

资源策略,核心是依赖资源,学习意愿低。

 

2、目标策略。

 

也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宏大目标(或想法),即便现在没有相关条件,也会逐一去实现每个条件,最终达成目标。

 

比如埃隆·马斯克创立SpaceX,会先提出一个目标:“把100万人送上火星”。然后再去解决降低火箭成本,如何在火星建立基地等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破解很多未解难题,也就需要大量信息,所以很需要学习。

 

目标策略,核心是依赖信息,学习意愿高。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习惯资源策略的人,和习惯目标策略的人,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

 

比如找对象,前者更注重评估对方的“房车”等资源;后者则注重“双方将成就什么样的关系”。

 

同样是拿100万开咖啡店,前者更看自己能找到什么地段、供应链等;瑞幸咖啡则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了一个新的价值网络。

 

为什么传统企业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因为只要少数人搞定了资源,企业基本就无大碍,其它人只需要听话就可以;

 

而互联网公司为了实现更大目标,则强调“创新和创造”。


但人生在不同阶段有可能会更换策略:

 

很多人平时虽然不学习,但一有孩子后就非常热衷学习(养育、教育知识)。

 

因为自己虽然平时使用资源策略,但对待孩子则采用目标策略(希望孩子成为理想的样子),所以就热衷学习了。

 

资源策略和目标策略,是一组相对的人生状态。

 

而还有一组相对状态,也有不学习-学习的差别。那就是:

 

稳态VS不稳态。

 

那什么是稳态和不稳态?

 

刚结婚时两个人关系很好(稳态);过了几年,时不时就会吵架(不稳态)。

 

年轻时身体很好(稳态);年龄大后身体时不时出问题(不稳态)。

 

在公司当CEO事事顺手(稳态);出去创业遭遇重重危机(不稳态)。

 

任何人都喜欢稳态,特点是“按既定方式,就有确定收获”。

 

而不稳态则是“按既定方式,不一定有确定收获”,这就会让人焦虑,你会去分析背后原因,从而大量学习,寻求改变。

 

当一个人经历感情危机,才会寻求如何去建立关系。

 

一个人得了某种癌症,就会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

 

某个人出去创业,才能深刻理解商业的本质。

2

为什么多数都不怎么学习,

只有少数人会去学习?

 

资源策略VS目标策略、稳态VS不稳态。我们刚好可以把这两种维度的情况做一个相加,得出四个区间: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1、资源策略-稳态。

 

舒适的确定状态,体制内or稳定工作的状态,90%人喜欢的状态。

 

比如通常你的第一份工作就想挤进这个区间。

 

这是求稳者区间。

 

2、资源策略-非稳态。

 

当我们在求稳者区间待一段时间,尤其是更多积累了一些资源(资金、人脉等)后,就会伸出头往窗外看,去尝试一下更高风险的东西。

 

比如很多人会去买风险很高的股票,投资一家店铺等。

 

这是投机者区间。

 

3、目标策略-非稳态。

 

这是典型的探索者心态,拥有远大目标,整个路径又充满不确定性。

 

比如哥伦布探索新大陆,爱因斯坦颠覆整个物理世界,埃隆·马斯克探索火星移民计划。

 

这是探索者区间。户外探险家、写作者、创业者都在这个区间。

 

4、目标策略-稳态。

 

生活在稳态中,但又矢志不渝去追求,这是一种什么状态?

 

比如巴菲特,找到了价值投资的这个稳定规律,就一直践行。

 

一个日本木工匠人,以心如止水的心态,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一个围棋研究者,找出了一些深刻规律,从而不断精进。

 

这种状态的人,内心已经十分坚定,追求的是不断自我完善。

 

这是精进者区间。修行者、看透本质的人都在这个区间。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在求稳者和投机者区间,少部分人在探索者区间,而极少数的人才能进入精进者区间。

 

不过,前两者并非不学习,而是四个区间的学习方向不同而已: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求稳者区间。

 

该区间的核心是“获取或维护资源”,所以学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

 

比如“如何维护领导关系”、“如何维护自己地位”等内容。

 

由于这类知识更多在社交场上习得,所以求稳者看上去不怎么学习。

 

投机者区间。

 

该区间的核心是“降低不确定性”,所以这个区间更多以实用的学习为主。

 

比如“如何更好选择股票”、“如何开一家店铺”等。

 

探索者区间。

 

探索者的区间充满了不确定和陌生,所以该区间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体系”,或“探索一个终极规律”,学习就显得非常多元。

 

比如马斯克为了实现“让100万人登录火星”的梦想,就会建立一整套庞大系统。

 

你生了小孩后,就急于建立孩子养育教育的整套体系,也会去思考他行为背后的核心规律。

 

学习一门技能,也需要建立整个知识体系,搞清楚背后的真相。

 

在探索者阶段,太需要学习了。国内最热衷学习的青年,就集中在这个区间。

 

精进者区间。

 

该区间的核心是“不断精进”。

 

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个规律,反而不像探索者那样什么都学,而是沉静下来,只专注一个领域。

3

为什么不学习的人,

最终都会学习?

 

回到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只因为时候未到。

 

主要有两个原因:

 

1、部分求稳者会自主演化。

 

文章开头提到的我的朋友,就是自主演化者。

 

一开始,我俩都在传统行业,是在求稳者区间。

 

六年前,他开始投资餐饮。这更多是基于“资金”和“地段”等资源,且风险很高,所以来到了投机者区间。

 

当时,他天天在店铺上守候,看到吃客进店,才消除内心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典型的投机者心态。

 

但是后来,餐饮业产生了很多新模式,比如用网红来建立网络效应,用品牌矩阵来建立资产影响力等,他的店铺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冲击,一家店直接倒闭。

 

所以他开始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不断思考其中规律并尝试构建体系,这就是完全朝探索者转变了。

 

我相信终有一天,当他找到规律,就能像前辈海底捞,麦当劳那样,进入精进者区间。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从求稳者→投机者→探索者→精进者的过程,是很多精彩人生的必经之路。

 

从不怎么学习,到非常热爱学习,再到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人生不过是修行。

 

2、很多求稳者会被迫演化。

 

求稳者核心依赖的是资源,但这个资源经常发生改变。

 

小时候我们都喝过非常可乐。

 

由于无法正面对抗可口可乐,所以非常可乐把渠道下层到四五线城市,占领了渠道资源。但后来可口可乐也做同样的事,非常可乐就没有资源空间了。

 

同样是对抗可口可乐,王老吉的做法,则是用“想法”,想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个经典文案,后来出货量完胜可口可乐。

 

2012年前,出租车司机垄断了城市的出行资源。但Uber、滴滴并且一个商业模式(想法),就彻底颠覆了这个行业。

 

在我们这个年代,石油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但埃隆▪马斯克笃定发展新能源和电动车,尽快困难重重,但他就是要颠覆整个能源行业。

 

常常我们以为,资源才是最能依靠的,稳如泰山的东西,而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但越来越多经验告诉我们,当探索者和精进者逆袭而来,想法却总能做到降维打击。

 

为什么探索者往往会经历痛苦的思索?

 

就是因为创业的本质,是要找到商业更深刻的规律,从而去颠覆原有价值网络。

 

我们的父母,95%都曾生活在求稳者区间,但当年的下岗潮就不得不让他们走上学习之路。

4

启示

 

不知道你现在身处什么区间,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试图去哪一个区间?

 

也不知道你更擅长把控资源,亦或是更擅长利用信息?这其实都是生存法则。

 

但最怕的是,明明那些并没有什么资源,也不知道把控资源的人,却死守在求稳者区间,拒绝学习。

 

当然,更多人在尝试投机后,最后还是回到第一区间,因为即便他们所在的网络和资源已经崩塌,也会选择自我封闭,就像“老炮儿”一样,永久生活在自尊构建的虚幻之中。

 

我完全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年代,竟然还有人敢藐视学习者,还在谈读书无用,还在为不劳而获的资源而满怀优越。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不学习,但依旧过得很好?

 

人,生而不平等,那是资源不等。

 

人,生而平等,因为人人都可以拿起知识去Fighting,从而改变自己命运。

作者:程驿(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认知颠覆》作者,简书签约作者,掌阅签约讲师,专注深度思考的写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nwkoqK0FG2g4kQOqOkB8Q

再谈一下关于“认知”的问题

先说一个前段时间的社会八卦新闻。

嗯,一般情况下我不追八卦,而且又不是什么热点,但是这个新闻真的很符合社会现状。

说有一个资金盘骗局,上千人受骗,很多人损失惨重,那么警方立案,法院审理,结果还不错,诈骗犯没能出逃被捕,虽然有些资金被挥霍,但还是追回了相当的比例。然后,判决下来,法院去通知受害者,前来受理损失赔偿,每户都可以按照追讨比例拿回一部分钱。

结果,很多受害者接到电话后,不约而同的大骂,你个骗子,又来骗我们。法院为了表示自己的官方背景,搞了一个公众号,公开通知判决和受害人的赔偿受理,结果,这个公众号被受害人们举报封号,两次!我看新闻最后,法官很无奈的表示,仍然有少数受害人无法联络,只能委托当地警方前去通知。

他们被诈骗的时候,把虚假的信息当作真的;当真的法院来给他们好消息的时候,他们把这个当作是骗局。

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的缺失,是很多人的通病,其实旧文说过无数次。

翻一篇旧文吧

为什么信息不对称是抹不平的?因为认知不对称。

caozsay,公众号:caoz的梦呓所谓打破信息不对称,其实是一种幻觉。

再翻一篇旧文吧

很多时候,干货太少不是因为网上优质内容太少,而是你的阅读方式,从骨子里就错了。而那种简读,速读,对于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可能更是暴殄天物的阅读方法。

caozsay,公众号:caoz的梦呓关于阅读理解,我们学的,都是错的

重复的内容,不说了,说一些新的心得给大家。

有些人是怎么从赌场赚到钱的 这篇文章,我写完后,有些读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强调逢赌必输,人性是不可控的。我不能说他们错了,但显然,他们认识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也有高手偷偷跟我说,其实我写的还有缺漏,比如说某某套利,我一看还真是,于是补了一部分内容,贴在知识星球了,不好意思,毕竟赌博行为是不能鼓励的,所以我不会在公众号再提了。

但我讲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尽量用逻辑来证明,而很多时候,这个逻辑本身,比证明的结果更有价值。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你看文章的价值,就会不同,回到上一篇关于赌场的文章,其实,你追溯一下逻辑,你觉得我说的只是赌场套利么?套用于商旅羊毛党,很多都是完全一样的逻辑。我特意加粗的关键词 “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拉新手段,刺激性的奖励活动,忠诚会员系统,分销管理平台。” 但凡有符合类似这样关键词的平台,都是风控与羊毛党斗智斗勇的平台,而且,一些知名品牌连锁酒店里,某些大玩家”刷空房”的伎俩,酒店门市经理和羊毛党勾结,一起薅奖励的事情,和前文赌场里关于客户经理,荷官参与套利,其实也是很类似的。

理解逻辑,一通百通,一透百透。

那么,再说几点,关于认知的话题,一些心得体会。

1、承认自己不知道

很多年轻人生怕别人看低自己,问什么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论,其实说不知道不丢人。

我知识星球里很多读者问题,我都回答说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瞎说就是耽误人家,老老实实承认就好。

我们公认无所不知的TK教主,在微博也吐槽,读者问他的问题,99%他是不知道的。

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懂的就是不懂,承认自己不懂,基于自己不懂做出选择,比如,这玩意能不能赚钱,我不知道,那我就不碰了吧,没问题。

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搞透彻,就有足够多的机会可以把握,多学习一些,让自己从不知道变成知道,也是好的,但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在自没有真正理解的领域投资、下赌注。

承认自己不知道,才能接受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概念,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很可怕,拒绝相信任何自己不懂的东西。

2、学会理解可能性和必然性

 

实际上,绝大部分世界中的事情,都是一种可能性,量子力学都说了,基本粒子不过是概率密度场而已。抬杠的说,明天太阳会不会升起,都只是一种可能性。

但咱不抬杠呢,我们可以把大于一定概率的事情,当作必然性。比如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冬天东北会下雪,腾讯科技一两年内不会倒闭。

但很多人,仍然会混同可能性和必然性。

我们大部分选择是追求某种可能性,比如选择offer A 或者 offer B。那么我们会判断,A有较大可能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上升空间,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也局限于我们所掌握的信息。

比如说,我们选择进更好的大学,也是因为毕业后,有较大的可能进入更好的企业,获得更好的薪酬,得到更好的社会地位。但这依然有很多其他条件制约着这些可能性。很多人基于某些案例,有意无意将可能性和必然性混同,然后误导读者或者学员。

那么打德扑的高手会明白,高手下注是基于可能性判断的,比如当前跟注是5000,底池是3万,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自认为赢牌的机率只有1/4,你说他该不该跟注。可能性只有1/4,很多人会觉得,那当然弃牌了,1/4还跟什么,送人头么,但高手会跟注,因为5000博3万,是1:6的赔率,1/4的概率博6倍赔率,当然要下注。

为什么很多投资人都喜欢打德扑,而且一些投资人的德扑水平相当的高,底层逻辑完全是一样的,你投天使轮,很多人说,这么烂的项目也有人投,我都看出来项目不行。投资人的逻辑是什么,这个项目天花板够高,如果项目可行,判断会有超过100倍回报率,那么他只要有高于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就值得下注。所以天使投资人你去看,投了100个只成功了几个,但这几个成功的足够他的收益率,其他的都是成功率的分母。投资的天使轮,A轮,B轮,C轮,说来不就是德扑翻牌前,翻牌,转牌,河牌的下注么。投资人为什么喜欢投明星背景创业者,德扑你看不到翻牌的时候,你手里有AK你当然要下注啊。

我们日常很多努力,很多工作,都是提升某些可能性,很多好事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但如果你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也许短期可能没什么成果,但长期来说,可能性的持续提升,以及乘以时间,好事发生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3、理解前置条件

 

很常见的问题,我学什么能不能赚钱,我去转行做什么会不会有机会,现在开淘宝店合适么,现在做淘客可以么,现在写公众号可以么。

嗯,前面提到了,从可能性上来说,都有可能成功,但不同人的可能性还是差异很大的,为什么,前置条件不同。

你说你做微商行不行,你社交网络是怎样的,你平时给身边人留下的信用是怎样的,你的资源有多少,你有怎样的能力素质,你的抗风险能力是多少,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怎么知道你行还是不行。

我们说参与知识付费也好,学习一些商业理念也好,有些只是让你的条件变得稍微好一点,提升一点点可能性。但有人说我上了一门写作课就能爆款10万+?我学了一门技术课程就能入职巨头?多半无法如你所愿。

一件事要做成,有很多前置条件。一个人要想获得理想的社会地位和职场位置,也需要很多前置条件,有些条件是你可以控制的,有些不是。比如职场的不可抗力,疫情,行业的发展和萎缩,都不是你能控制的,那么要做的不过是让自己可控的条件更强大。

4、理解容错性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实往往不正确,很多时候,责任不在你,但你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后果,比如你在某个跨境旅游公司前景一片光明,然后特么的疫情,公司业务清零,你被迫下岗。你说责任不在你,你没犯任何错误,但你必须面对现实。

如果你容错性够强大,什么叫做容错性强大,人脉广泛口碑好,综合能力强,现在直接转行去做跨境电商,马上就有人找你,这困境就扛过来了。没有容错性,就只能自怨自艾,老板无良,社会不公。

所以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建立影响力,结交优质人脉,很多都是提升你的职场和人生容错性。遇到困境的时候,有人可以拉你一把。

很多人真的不理解这个,觉得自己没错,没问题,自己这样挺好,遇到问题就只会抱怨老板不对,社会不对,不是自己的责任。说的没错,不是你的责任,但你是不是被迫承担后果了,怎么办,抱怨能解决么?

每次希望读者提升一些容错性,有些人就会觉得我是站在错误的那一边,屁股坐歪了,你为什么不抨击不良老板,你为什么不抨击社会不公。这是社会主流思想,很正确,很好,但就是解决不了你当前的现实问题。

以前说过,类似苹果,腾讯这样的公司,现金储备特别多,这其实也是一种容错性,市场风险大的时候,有足够自保的手段,我之前提过,我不是说你不能买房,炒房,但如果杠杆压得太高,现金流太紧张,就属于容错性不够,市场一旦逆转,真的不敢想象的凄惨,很多人靠压杠杆赚了很多钱是真的,只能祝他们一生平安,永远不会判断失误。

还有旧文提过保险,有些读者说保险就是智商税,其实也是人生容错的一部分,你非要觉得这钱冤枉,也祝你一生平安。

5、理解动态过程

 

每个人的判断都是基于当前的情况,当前的条件,当前的一些特征。但世界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每天都有浪子回头,每天也都有好人堕落。

你需要理解这个世界动态变化的过程。

很多人会揪住别人几年前的一些言论,一些内容不放,试图证明自己多么高明,别人多么愚蠢,其实真的没有必要。

何鸿燊这个热点过去后,有人说有钱人就可以三妻四妾么,人家活得长好吧,当年可是合法的,现在不合法了。你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过去的人和事

我以前说过,傻逼第一定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傻逼过,那一定是不可救药的大傻逼。

按照这个定律,我自己过去傻逼过没有,肯定傻逼过,傻逼的次数肯定不少。那么如果你翻出来我傻逼时候的言论,你说这就是我的本质,我也不能说不是,但毕竟我也在成长对不对。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产品也是如此。

你不能因为某个时间点的成就,就否认他其他时间点的不足;也不能因为某个时间点的不足,就否认其他时间点的成就。大家都是动态前进,有的不断进步,有的屡次向下刷新底线。学会动态认识这个世界,就好比我们常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为什么曾经允许摆摊,后来不让摆摊,现在又鼓励摆摊,嗯,这也是动态社会的一部分。

6、有选择的学习,不求全责备

 

读一篇文章,学一门课程,分析一款产品。

找到别人好的地方,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是高手的日常。

找到别人不足的地方,各种刷存在感,自以为很牛,这是大众的日常。

学习到了是你的能力提升,嘲讽别人对你没任何帮助。

差不多就这些吧。

信息不足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地搜索采集信息来弥补,认知有问题的人,你给他信息他也不会分辨,不会选择。怎么办,没辙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2GIyQZURzf2VdQe6RV5Q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 乔克叔叔 · 主播 | 北辰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有个读者留言,他很苦恼,一个刚刚毕业的男生,做着一份不是很忙的工作,每天都能准时5点半下班。

 

他知道下班后要提升下自己,但是却抵挡不了王者荣耀的诱惑,一局接着一局,玩累了就玩斗地主放松一下,又接着鏖战,好像上瘾一般。

 

他很苦恼,想要戒掉。

 

这种“上瘾性”的行为许多人都有过,明知道不好,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深陷其中。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图片来源:东方IC

 

有研究就分析过,一个人在玩游戏和吸毒时,其大脑神经处理模式是一样的。

 

在这个时代,快乐容易,上瘾也容易。

 

一不小心就丧失自控力,变成快感的奴隶。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加拿大有位心理治疗师给“瘾”下过一个定义:

 

一种暂时让放松快乐,但长期伤害你,而你却无法放弃它的行为,就是行为上瘾。

 

怎么样才叫上瘾?其实就是你对这件事“厌恶并渴望”。

 

就像我们玩手机一样。

 

我想起我手机里的屏幕管理记录,发现我在某视频app上一天花了3-4个小时。

 

最开始,我只是看一个感兴趣的视频,然后它又不断给我推荐类似的,手指一划,几个小时就过去了。然而,除了我最后看过的那个,我都不记得前面看过哪些。

 

生活被它们填满了,我剩下的只有空虚。想摆脱又无力摆脱,想戒掉又困难重重。

 

实际上,我已经不能再体会到最初纯粹的快乐,失去了玩的最初意义。

 

像所有成瘾者一样,酒瘾者不是因为酒好喝,吸毒者也不是因为毒品美味。

 

很多时候,我们玩手机也不是因为手机好玩。

 

只是无聊或者空虚,或者说只是渴望那种被填满时间的感觉。

 

所谓上瘾,不过是一边厌恶着,但又强烈渴望着。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在《欲罢不能》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人为什么会对一件东西上瘾?

 

1.可望不可即的诱人的目标
 
2.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3.渐进式的进步和改善的感觉
 
4.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的任务
 
5.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6.强大的社会联系

 

在我们所成瘾的事情里,都满足了六个原则,它们很合理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抖音、王者、甚至微信那些互联网产品。

 

刷短视频,会让你以为“可能下一条会更好笑”,因为它符合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图片来源:东方IC

 

玩游戏,会让你在升级和变强的过程中,体会到那种“渐进式的进步”、“诱人目标”和“社会联系”

 

刷社交网络,会让你在不断窥视并点赞别人生活的同时,让你有产生“强大的社会联系”的错觉。

 

互联网产品设计者洞悉人性弱点,他们用技术的逻辑精巧地掌控我们的多巴胺,收割快乐,囚禁时间。

 

硅谷有间叫“多巴胺实验室”的公司,做的事情正如其名。

 

创始人拉姆塞·布朗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博士,他说过:“这世界上肯定存在让人上瘾的代码。”

 

他所做的就是把神经科学理论应用到代码中,比如适时的点赞,虚拟的货币等等奖赏机制,然后根据大数据算法,让你一直能停留在适合你喜好的视频娱乐里面。

 

《欲罢不能》这本书里还有一句话:“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人,遵守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

 

巧合的是,乔布斯也曾公开说过,他不会给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

 

互联网本该是个中性词,它就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世界,也切割揉碎了我们的时间。

 

我们只需轻轻一划就能收获快感,迎合趋乐避苦的本性。

 

我们上瘾绝不止因为互联网,还有我们的弱点。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世界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凡是让你上瘾的东西,必定也让你痛苦。

 

像开头那位读者一样,许多人都有过被游戏捆绑的经历:

 

有款游戏叫《文明》,这个游戏有许多梗:“9点上线,8点下线”、“打完这回合就睡觉,咦,怎么天亮了?”

 

它被称为游戏界的毒品与解药,因为你想戒掉任何游戏,只需要入它的坑就能以毒攻毒。但你碰到就会上瘾。

 

而上瘾的后果,通宵达旦是小事,损害身体就不说了,更严重的是丢掉工作。

 

以前有个朋友,瘾来了甚至请假在家打游戏,别人上班,他开机,别人下班,他继续。一天肝十几个小时,最后得了干眼症和腱鞘炎。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图片来源:东方IC

 

而我们会在一次次上瘾行为中提高对快乐的阈值,当我们满足于唾手可得的碎片快乐,便越没耐心去追寻其他快乐。

 

没有自控力的人容易被娱乐产品玩弄鼓掌之中,投喂充满感官刺激的娱乐,一步步导引到成瘾的边缘,让他们付出时间、金钱、精力乃至人生。

 

现代人的不幸,很多是从行为上瘾开始。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明白了瘾是怎么回事,就知道上瘾是可以被控制。

 

一:先忙起来,获取内啡肽

 

多巴胺有个敌人是内啡肽,它给我们的快乐,更悠长也更痛快。

 

熬夜游戏会兴奋,是多巴胺在作祟。运动学习会充实,则是内啡肽。

 

因为人在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区域就是内啡肽最多的区域。

 

当你对一件事成瘾时,尽量先忙起来,忙碌过后会很畅快。

 

二:用微习惯欺骗自己

 

众所周知,沉迷碎片快乐成瘾是坏习惯。

 

好习惯难养成,因为需要消耗精力,大脑会因此偷懒,阻断你的自律。但我们能用微习惯养成好习惯。

 

所谓微习惯,就是小到几乎不需要花费精力的习惯,比如把50个俯卧撑减少到5个俯卧撑,100个单词减少到5个单词,读1000字减少到读50个字……

 

你做完之后甚至还能做多一点,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了。

 

三:找替代品

 

摆脱一件东西的瘾,是找到另一件瘾。

 

当你对一件事情上瘾后,想一下有没有能给你同样需求的东西。

 

当你刷抖音的时候,是因为它能给你放松的感觉,那么看一部喜剧,或者散步是不是也能让你放松?

 

杀时间的方法很多,但是乔克觉得最好的是接受系统性的信息,而不是碎片化的。

 

四:增加获取快乐的成本

 

刷屏时代,我们获得快乐越来越便利,手指轻轻一划就有数不尽的娱乐视频,一部手机就能与朋友开黑。

 

“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成年人

图片来源:东方IC

 

增加获取快乐的成本,可以有效地让我们停止下来。

 

比如:

 

1.卸载相关的APP,设置不允许安装
 
2.设置使用限制时长,到点就禁用app
 
3.封存电脑,卖掉账号装备,熔掉符文,卖掉光盘……
 
4.关掉朋友圈等各种入口

 

尽其所能,制造阻力。让你再想做这件事情时,产生一种“好麻烦哦”的感觉。你就能成功戒掉一段时间了。

 

瘾,是极度渴望一件东西。一个人面上的渴望,是因为心里有了空缺。

 

在那浮华的快感背后,其实是我们未经审视的空虚。

 

正如阿城所说的: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绝境,我们今天的绝境是无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Rv5NOcQmgfMewIb7z2o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