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又割肉了

巴菲特这两天又割了一次肉,这次卖的是银行股,纽约梅隆银行。和上次的达美航空一样,巴菲特也是3月3日刚刚增持过纽约梅隆银行,4月7日、8日转头以更低的价格卖出:

巴菲特又割肉了

巴菲特之前就是纽约梅隆银行的股东,到2019年底的时候持有大约8000万股,然后3月3日大跌的时候,买入了900万股左右,当天股价的范围是38.10美元-40.94美元。这两天卖掉了87万股,平均价格35美元,虽然出售的数量不多,但卖完后巴菲特持股就低于10%,再减持就不需要公告了,后面再卖多少就看不到了。

这1个月的时间里,美股先是急跌触底,之后快速V型反转,不知道是什么让巴菲特改变了决定,连连割肉,只能等5月初的股东大会上听股神解释了。

今晚美股复活节休假,不开盘,下周一恢复。港股假期多一天,下周二才恢复,北向资金的互联互通机制也是周二才重启。

国内公布了几项宏观数据:

1. 3月CPI同比4.3%,PPI同比-1.5%,较上月明显回落。CPI是消费品价格,主要受菜价和猪肉价格回落的影响,疫情过后运输恢复,食品价格得到了控制。PPI是工业品价格,主要受油价下跌,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影响。

CPI的同比数据,算的是今年比去年涨了多少价,再过几个月,去年对月的猪价基数高了,今年后面再算涨幅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大了,因此猪价即便维持现状,未来CPI也会走低的,今年CPI大概率是前高后低逐渐下降的趋势。

现在高CPI低PPI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个限制,想多放水又怕把CPI涨太多,不放水眼看着PPI一直是负的。未来CPI压力缓解,会给央行更大的政策空间。

2. 货币供应M2同比增长10.1%,预期8.5%。这个明显已经是放水了,我画个最近2年的M2图给你们看:

巴菲特又割肉了

3. 人民币贷款也超预期,3月新增贷款2.85万亿,预期2万亿

数据显示国内政策力度也不小,虽然没有美联储那么下猛药,但该有也是有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tUOfIdXKhfVK_32mmGSuA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从3月1日,纽约发现第一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到今天,40天过去,纽约州已报告了超过16万例确诊,以及,7千多人死亡。
 
大疫还在继续,反思从未中断。
 
《纽约时报》在疫情前线对60多位受访者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采访,于4月8日推出了长篇报道《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纽约病毒之战的》,对纽约新冠大疫40天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调查发现,除了川普政府对新冠疫情的闭目塞听混乱反应所造成的危害之外,纽约官员为遏制疫情所做的最初努力,仍然受到他们自己指挥混乱、不听警告、决定延宕和政治内斗的阻碍。
 
鉴于此报道对纽约大疫的重要性,纽约华人资讯网对这篇长篇报道进行了全文翻译,一次性刊出。标题为编者所加。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报道 | 大卫·古德曼(J. David Goodman)

编译 | 新约客
 
 
2月下旬,一名39岁的女士从卡塔尔多哈乘701航班飞往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这是她从伊朗返回纽约市的最后一站。
 
一周后,3月1日,她的新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这是在纽约市爆发的首例确诊病例,而在当时,这个病毒已经使中国和欧洲部分地区遭受重创。
 
第二天,3月2日,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 M. Cuomo)与白思豪(Bill de Blasio)市长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承诺健康调查人员将追踪与这名女士一同乘坐飞机的每个人。
 
但是,没有人做。
 
一天后,来自纽约市郊区新罗谢尔的一名律师新冠状病毒检测阳性。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信号,因为他没有去过任何已受该病毒影响的国家。这表明:
 
社区已经正在传播。
 
尽管流行病学调查员追踪了律师的行为轨迹及其与曼哈顿最拥挤的走廊的联系,但纽约州的工作重点是郊区,而不是城市。白思豪先生敦促公众不要担心。市长在3月5日说: “我们第二次告诉您,我们认为您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3月2日,纽约州长库莫与纽约市长白思豪在记者会上。会议通报纽约第一个新冠确诊病例,但表示大众无须惊慌。(美联社)
 
在此后的许多天中,新冠状病毒正在纽约地区默默传播,而库莫先生、白思豪先生及其高层助手坚定地相信,疫情将得到遏制。
 
他们反复说,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纽约的医院是世界上最好的医院。计划已经到位。“桌面”演习已经进行。毕竟,这座城市以前就经历过风浪:埃博拉病毒, 兹卡病毒,H1N1病毒,甚至,9/11。
 
库莫先生在3月2日这样说:“请原谅一个纽约人的骄傲——我也替市长发言——我们认为我们在纽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健系统。” “所以,当你将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与这里发生的事情相比的时候,我们甚至认为它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糟糕。
 
但是现在,纽约市及其周围的郊区已经成为美国大流行的中心地带,病例超过许多国家。纽约州现已有超过15万新冠病毒确诊阳性病例,几乎所有人都在城市和附近郊区。
 
周二,库莫先生宣布有731人死于该病毒,这是纽约州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日死亡人数。(编者按,截至周四,纽约州仍再有799人丧生,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天创下新冠大流行期间单日死亡人数最高纪录。
 
流行病学家指出纽约市的人口密度及其作为国际商业旅游中心的作用,以解释为什么冠状病毒如此迅速地传播。而且,州或市的任何响应似乎都不可能完全阻止这种流行病。
 

 延伸阅读 
纽约,纽约,为什么纽约这么严重?

 

从危机的最初几天开始,州和市政府的官员就受到混乱且常常功能失调的联邦应对措施的阻碍,其中包括新冠状病毒检测范围扩大带来的重大问题,这使得衡量疫情范围变得更加困难。
 
以往,例如9/11 之后,纽约会获得华盛顿的帮助。但是,从美国开始出现新冠病例以来,川普总统在2月和3月初始终将新冠状病毒的威胁淡化到最低,不仅与他自己的医学专家发生冲突,遑论调集联邦政府的力量。
 
结果就是,州和市政府官员常常不得不在联邦政府没有充分协助的情况下提早做出决定。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川普总统拒绝承认他对检测阻碍负有任何责任。
 
然而,联邦政府的障碍只是一方面。《纽约时报》的调查发现,纽约官员为遏制疫情所做的最初努力,仍然受到他们自己指挥混乱、不听警告、决定延宕和政治内斗的阻碍。
 
“流感正在降临,然后你看到了这个新的凶兆 —— Covid。而且,在还没人知道的时候,它已经在纽约市广为传播。“你必须得行动非常迅速,几小时,几天就要开始中,而不是几周。一旦延误时机,就无法阻止它。”
 
弗里登博士说,如果纽约州/市提前一到两周采取包括关闭学校,商店和饭店在内的广泛的社交距离措施,那么暴发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可能会减少50-80%。
 
但是,纽约却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等州这样做了之后才开始。
 
例如,3月12日,旧金山在发现18例确诊病例后关闭了学校;同一天,俄亥俄州在发现5例确诊后也关闭了学校。但是,三天之后,白思豪才下令关闭学校,其时,纽约市已发现329例确诊。
 
然后,3月17日,七个湾区县实施了居家令。两天后,整个加利福尼亚州也发布了相同的命令。而纽约州的居家令3月 20日才发布,22日才生效。
 
前纽约市卫生局副局长艾萨克·魏斯富塞(Isaac B. Weisfuse)说:“整个纽约市在社会措施方面都迟了。” “回顾纽约市大流行,这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纽约时报》在危机不断蔓延的前线,对60多人进行了访问。包括纽约州/市府官员,医院高管,医护人员,工会领袖和紧急医护人员。这些采访,揭示了新冠病毒是如何压垮了纽约市的长期准备,官员们只能临时应变。许多受访者愿意公开身份,而另一些人则因为担心失去工作而选择匿名发言。
“一切都太慢了,”布鲁克林民主党议员斯蒂芬·莱文(Stephen T. Levin)说,他曾呼吁市政厅在疫情蔓延时迅速采取行动。“您必须快速调整,但我们却偏偏没有快速调整。”
 
最近几天,库莫先生和白思豪先生都集中精力努力扩大卫生保健系统在新冠状病毒爆发高峰到来时治疗患者的能力。纽约州和纽约市建立了新的医院病房,向全世界搜寻了呼吸机和防护装备,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招募医生和护士。
 
库莫先生以其内容丰富的每日新闻发布会而受到赞扬,他不仅关注流行病的事实,而且力图集结公众对遏制这种流行病的支持。白思豪先生还把扩展合作列为优先事项。
 
尽管如此,库莫先生有时还是承认在抵抗疫情方面存在困难。他在3月31日说: “我讨厌落在这个病毒的后面,” “我们一直就是在追赶。在追赶里,你不会赢。”
 
州长助手说,他指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纽约。
 
州长和市长都强调,他们并不怀疑自己最初的处理。他们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督促了川普政府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来遏制疫情。纽约是第一个获得联邦批准自己进行新冠状病毒检测的州。
 
库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所采取的每项行动都打了提前量。”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白思豪先生通过一份声明说:“我们正在处理的病毒才被发现几个月,科学每天都在变化。”他补充说,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事后诸葛亮是我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可能拥有的奢侈品。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信心与困惑 

 

从一开始,白思豪先生和库莫先生对恐慌的担忧跟对病毒的一样多。
 
在2月下旬举行的有关病毒准备的新闻发布会上,白思豪先生说: “我们真的要遏制这样的事。”
 
即使到3月1日,宣布第一个阳性病例后,口气依然。
 
3月2日,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坐在白思豪旁边的库莫说:“每个人都在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从第一天我们就已领先。”
 
医院也对他们应对大流行的计划表达了信心,纽约州医疗健康协会于3月2日宣布,全体成员“ 为 Covid-19 引起的患者涌入做好了准备 ”。
 
但在这种病毒袭来之前,几乎没有人努力增加呼吸机或防护装备的供应,而只是寻求紧急政府库存。
 
看上去,官员们的发言和行动更像是基于病毒还未进入纽约的假设,直到第一个病例出现 —— 从伊朗来的那个女子。现在,州和地方官员承认,这个病毒几乎可以肯定早就在纽约。
 
传染病专家在检测阳性出现前几周就已经知道,由于联邦检测存在重大缺陷,许多早期病例将被漏诊。
 
纽约最大的医院系统Northwell Health内两家医院的传染病负责人布鲁斯·法伯(Bruce Farber)说,1月下旬的时候,病例显然很快就会在美国出现。他说,在2月7日的一个会议上,他和他的同事们查询了限制严格的联邦测试标准后就意识到,许多感染者不会被识别。
 
法伯博士从CDC相关指引中发现,只有发烧严重到需要住院,并且过去14天曾到过中国旅行的人才能接受检查。“就是在那一刻,我想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我们完了。”
 
州市最初的计划是追踪、隔离和遏制每一个病例。库莫先生保证,他们将采取一切的必要措施,找到与从伊朗抵达的那名妇女的一切联系。他说:“谨慎起见,我们会联系与她一起从伊朗飞往纽约的人。”
 
但是没有人做了这项工作。
 
官员们说,当地官员只能向CDC要求进行调查,但该机构认为当时她在飞行过程中没有传染性,所以没有进行任何调查。不论是库莫先生,还是白思豪先生,再也没有公开提及寻找这趟飞机的乘客。
 
这是因为新的病例开始不断涌现:在曼哈顿工作的新罗谢尔(New Rochelle )律师,但他与第一个病例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去过已发生疫情的国家。然后,纽约市又有两个人检测阳性,他们与已有疫情的国家也没有联系,更不对劲的,他们彼此也没有联系。
 
市政官员们说,在爆发之初,纽约市仅仅依靠50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来追踪迅速增长的无关联感染者病例。
 
相比之下,在大流行开始的中国武汉,部署了9,000多名此类调查员。而纽约直到爆发开始加剧后,才开始增加部署。
 
而市长新闻秘书弗雷迪·戈德斯坦(Freddi Goldstein)说,由于检测受限,“世界上所有的调查员都没法用。”
 
到了3月5日,白思豪先生似乎认识到这个病毒已经扩散到无法控制的程度。他说:“你必须假设它可能在城市的任何地方。”
 
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想引起过分的警觉,仍然告诉纽约人继续他们的正常生活,让许多人对他们面临的危险感到困惑。
 
2月初的时候,市卫生局长巴博特(Oxiris Barbot)博士还曾试图给通勤者们吃定心丸:“这不是你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会感染的东西。”到了3月初,市长也数次重申了这一点。
 
但是,他们的这种信心似乎没有什么根据。
 
在2月初,CDC表示,尚不清楚该病毒是否可以在表面传播。到了3月,CDC说接触到受污染的表面然后触摸面部则“ 可能” 被感染。这种病毒主要在亲密接触的人之间传播,例如发生在拥挤的地铁上。
 
州市政府官员将这些令人困惑的信息归咎于联邦政府不断变换的指引。
 
然而,到了3月的第二周,随着病毒继续广泛传播,白思豪先生与自己的卫生部门之间在信息方面发生了冲突。
 
市长希望进行广泛测试,但卫生局的高级官员认为这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相反,他们敦促开展活动提高公众意识,告知症状较轻的人留在家中,不要去测试中心感染他人或自己。
 
市政厅阻止卫生部让向公众发布该消息,直到市长最终在三月的第三周改变立场。

 追赶病毒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纽约市传染病检测系统亮起了危险的信号灯。
 
尽管整个纽约州仅确认了约100例冠状病毒病例,但到3月的第一个周末,纽约市监视系统表明急诊室的流感样疾病激增。几天后,申请病假的警务人员人数明显增加,发烧和咳嗽的911电话也增加了。
 
州长和市长开始采取有限的步骤来限制人们的活动,但即使如此也阻力重重。
 
新罗谢尔出现群体性传染后,州长下令在这里建立一个“防疫收容区”,在爆发中心的犹太教堂半径一英里的范围内关闭学校和聚集场所,但允许进出。当地人为此怨声载道。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3月9日,学生志愿者步行穿过新罗谢尔,当地一些居民已经在自我隔离中。3月10日,库莫宣布在这里建立防疫收容区。
 
每一天都有新的动作。
 
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致力于扩大检测能力,以及后来确保野战医院的建设。市长和州长鼓励在家工作,将大型聚会限制为500人,减少餐厅和酒吧一半的客位;关闭百老汇,关闭其他多数大型娱乐场所。
 
仍然,有人嘲笑规则,继续公众聚集。
 
而最大,最长期的战斗集中在关闭110万学生的城市学校系统上。此举将导致该城市实际上关闭。
 
市长及其助手担心这一动作对纽约人中最贫穷和最脆弱群体的影响。对以关注城市贫困人口而著称的白思豪先生而言,这场危机提出了一个残酷的选择,通过伤害一部分纽约人以拯救其他纽约人。
 
 白思豪先生的高级助手艾玛·沃尔夫(Emma Wolfe)说:“如果学校突然有一天关闭,你如何确保为这些孩子及其父母提供食物?”“我们不在郊区。我们不能告诉人们呆在家里,在你的院子里玩耍。”
 

 延伸阅读 
美国2100所学校关闭   艰难抉择:学校关还是不关?
而在幕后,高级卫生官员的警告越来越强烈。一名市政官员说,纽约市疾控负责人达斯卡拉基斯(Demetre Daskalakis)威胁如果不关学校就辞职。
 
而巴博特博士 —— 在爆发初期她一直坚持认为“纽约人仍然处于低风险”—— 在3月12日市政厅举行的闭门企业高管会议上做出了更为可怕的评估:多达70%城市居民可能被感染。
 
她补充说,控制期已经结束了。她讲话的时候,会上坐在她旁边的白思豪先生紧紧盯着她。
 
与会的一位首席执行官回忆当时的情形。“为什么现在不关饭店?” 有人问市长。市长回答:“我真的很担心餐厅老板;我真的很担心那些工作。”白思豪先生已经敦促过纽约人开始保持社交距离,并尽可能地在家工作。
 
而在接下来的周末,即使白思豪先生和库莫先生下令限制餐厅和酒吧的入住率,该市的大部分夜生活似乎仍然依旧。
 

 州长与市长的较量 

州市政府官员相信,他们为应对疫情做着一切可能的努力。如此迅速地从一个重大决定转向另一个重大决定,以至于他们说每一天都感觉像是一年。他们将纽约的疫情蔓延归咎于联邦政府的检测扯了后腿。长达数周,川普先生都无视对疫情会损害国家的关切。
 
一月下旬,川普说:“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控。” 一个月过去,他建议美国人“把这当成流感”。
 
但是,地方官员确实对关闭学校和企业有控制权。在他们等待做出决定之时,其他主要城市正在逐步关闭。
 
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紧随旧金山其后,在确诊40例后于3月13日关闭了学校。同一天,纽约已确诊4倍的病例数,但市政厅还是不支持关闭学校。
 
就在市长和州长的助手们—— 都是民主党人—— 为应对危机而密切合作的时候,曾经的敌对情绪也悄然潜入。虽然两位领导人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建立了统一战线,但到3月中旬,他们之间长期政治斗争的高风险版本显然正在上演。3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是他们唯一一次同时出现。
 
州府官员说,首先,库莫试图迫使市长插手学校事务。
 
通过3月第二个周末的一系列电话,州长与强大的医院游说团体大纽约医院协会(Greater New York Hospital Association)合作,解决了学校停课后儿童护理的护工问题。与市政厅有着很深关系的1199 SEIU工会一直执着于这个问题。医院协会愿意自筹资金。
 
在周五还在质疑学校停课必要性的工会,到周日要求关闭学校。
 
3月15日周日上午,卫生部门官员向白思豪提供了一些令人心寒的预测,称如果不实施更多限制措施,可能会有多少人死亡。关闭学校同关闭大多数企业一样必要。当时,市政计划为医护人员和急救医务人的孩子们建立中心。
 
最终,白思豪被说服了。
 
当纽约市准备宣布关闭这些学校时,库莫在电视上宣布了关闭的消息。当晚,白思豪正式宣布关闭学校,随后又宣布除外卖外,所有餐馆和酒吧也都关闭。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皇后区森林小丘一家星巴克“暂停”,免下车取餐通道还在开放。(网友Todd 摄)
关于学校的决定做出后,市长在建议对日常生活进行重大改变时变得更加自信了。
 
他在3月17日说纽约人可能很快就得如无必要留在家中,即“居家防疫”令,类似于加洲湾区已经实施的命令。
 
而这次,库莫先生是抵抗的人。他主张逐步关闭。
 
两天后,州长被问及市长的评论时说:“我害怕病毒,也担心恐慌。我认为现在恐惧比病毒更具有传染性。”“我害怕这种恐惧和恐慌,就像我害怕这种病毒一样,而且我认为这种恐惧比现在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两天后,当被问及市长的言论时,这位州长说。
 
他批评市长沟通策略不佳。
 
而加州首先采取了行动: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发布了一项全州范围内的命令,要求居民待在家里。
 
当时,加州有675个确诊病例。同一天,3月19日,纽约确诊病例已超过4152人。
 
当晚,大约20名纽约杰出的领导人——包括当地的国会议员、两名行政区主席、市议员以及公民和宗教人士——参加了由州检察长莉蒂夏·詹姆斯(Letitia James)召集的电话会议。
 
“市长和州长之间的分歧让我越来越沮丧,”一名参加电话会议的人士说,他感觉到了这种情绪。会议结束后,一名与会者向州府办公室转达了他们的感受。
 
纽约州州长高级助手梅丽莎·德罗萨(Melissa DeRosa)表示,在那个电话会议和纽森下达居家令之前,库莫在下午与卫生专员会面期间已经决定“暂停”纽约。她回忆说,从凌晨4点30分以来,州长就一直在研究有关病毒传播的令人不安的预测。最后,州长说,“好吧,让我们把它关掉。”他在第二天就宣布了“暂停”。

 延伸阅读 
纽约‘’封州”  非必要企业员工全部在家  纽约市居民有望获额外补助 医疗用品两三周内将告罄
这一天,3月20日,纽约州已有逾7000例确诊病例。

纽约蹒跚而行 

 
纽约警察局的领导者们现在每天都要检查36000名制服警察中有多少人生病。到4月初,这一比例约为19%。
 
“这是一场斗争,”警察局长德莫特·谢伊(Dermot F. Shea)说。只有关闭城市的事实有所帮助。
 
没有游行,没有抗议,没有学校电话,一般的报警电话也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911急救电话,一开始是每天5000个。然后6000个。几乎每天都创下纪录。
 
纽约市,猛犸以及相互关联的地区,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流行的沉重打击。但是华盛顿,还有纽约,都有选择。州领导者拥有关键决策的权力。
 
他们的助手辩称,面对一场前所未所规模空前快速蔓延的危机,以及联邦政府那里给出的缺陷多多的信息,他们已经尽可能快地采取了行动。
 
这个周一,库莫说:“”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低估了这个敌人,

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纽约时报 | 纽约,纽约,何以至此: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病毒之战的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作者 | TROHS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美股反弹到这个时间点,相信大家心理都有多少有些忐忑,是卖,还是买?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标普500已经回调了26%了,历史经验告诉,大概率是反弹结束了。但很多小散的直觉告诉他们,这次可能不一样。
别以为你是其他股市的投资者,就能当个吃瓜群众。从过去几周全球股市的走势来看,全球股市基本是跟着美股走。
白天亚洲股市不仅要看隔夜美股的脸色,还要盯着美指期货的走势,一旦美指期货有什么不妥,亚洲股市马上跳水。晚上欧洲三傻更是悲催,美股多次拉升总在欧洲三傻收盘之后,导致经常出现跟跌不跟涨的情况。
A股更容易走出独立行情,但也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市场可以独善其身,所以现在美股投资者面临的抉择,也是全球投资者面临的难题。想要判断美股未来的走势,首先要从全球疫情说起。
1
疫情的演变
作为一个小散,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从各种渠道获取美国和欧洲的疫情控制各种信息。
首先,看看全球累积确诊和新增确诊的数量。根据Johns Hopkins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全球累积确诊已经达到160万,死亡达到9.6万。其中美国确诊46万,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确诊人数均在10万以上,看上去不容乐观。
但从新增人数5天移动平均曲线上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曲线有明显下滑趋势。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美国新增人数5天移动平均曲线也已经有在高位企稳的趋势,但还没有回落。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从死亡率上看,欧洲普遍都在10%以上,是因为出现医疗挤兑的情况。虽然美国确诊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死亡率也就3.4%,可以看出美国医疗体系的强大。
在全球10个受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中,死亡率最低的是德国,美国和中国,他们共同特点是工业大国。记得川普在得知英国首相约翰逊确诊后,给他打电话,约翰逊开口第一句就是:“We need ventilators(我们需要呼吸器)。“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然后,阅读一些财经和美国公众号,看看白宫,联邦政府和美联储出台的应对疫情的措施,以及当地华人们对美国疫情的看法,试着从海外华人的视角来观察目前美国抗疫情况。
政策上,在4月4日,CDC和美国第一夫妇呼吁市民在公开场合戴口罩。
美国第一夫人和CDC呼吁市民戴口罩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来源: Twitter)
之后,我会在B站上看崔娃(Trevor Noah)对美国人们(特别是川普)的吐槽,看完基本就能够知道本土美国人对待新冠是什么态度,从毫不在意到现在开始戴口罩。
川普对待疫情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从一开始的“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led”到最近说未来两周将是最艰难的时候,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经济的操心,一有空间就马上提起解除经济活动限制,仿佛在说“救救我的道琼斯,救救我的标普500吧。”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来源:网络截图)
最后,问问国外的朋友,老外开始戴口罩了吗?
为什么收集这些资料,这样做有意义?
因为身处国内的我们经历过一个完整的抗疫周期,从爆发,高峰,缓和,恢复生活,我们知道控制这个病毒的秘诀:严格的隔离和戴口罩。病毒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由于西方文化观念的不一样,加上早期的忽视,令新冠在全球大爆发。
相对于国外的投资者,国内投资者其实有信息上的优势。因为他们正在经历,而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知道什么措施会促进疫情的拐点到来。
根据我们的经验,真正的拐点是在严格隔离和全民戴口罩,而数字的拐点会相对滞后。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国内一些城市是在1月23日开始封城T=0,2月7日左右,日度新增确诊数量下降,也就是T+14。到2月底小部分企业复工,3月中旬大部分企业都复工。从封城到恢复大部分生活,整个过程是T+50左右。
意大利:3月9日开始实行严格禁足令,T+50,4月29日;
西班牙:3月14日开始实行严格禁足令,T+50,5月4日;
美国:3月17日开始实行严格禁足令,4月4日开始建议普通市民戴口罩,T+50,5月7日。
由于国外隔离和戴口罩没有强制性,所以这个周期的可能要更长,但是通过各种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大概预见疫情见顶以及经济活动恢复的时间范围。
2
概率和赔率
即使我们能根据已有数据预测疫情未来的走势,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等待我们去一个个划掉:
  • 川普感染风险

  • 美国政府不采集相关措施来防御疫情

  • 美国和欧洲人还是不带口罩;

  • 流动性出现问题,爆发金融危机

  • 被动投资代表的指数基金和ETF的泡沫将会导致的市场崩盘。

  • 在目前的政策空间耗尽后,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后手”应对未来可能的压力和风险。 

  • 美国乃至全球都实施大规模的财政计划,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历史新高,未来是否会有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大;

  • 美国经济按下暂停键,失业率大增,中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经济是否会从此进入衰退;

  • 美国企业整体杠杆的杠杆水平偏高(当前美国企业部门整体的债务/GDP比例为74%,为历史新高,上市公司标普500非金融板块各项财务杠杆率也都接近或者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高点;

  • 美股杠杆风险,截至2020年1月的融资余额约为5618亿美元,占美股市场的~1.6%,隐含的杠杆水平大约为2.65倍。

  • 今年大选年,民主党可能会抓住川普处理疫情不及时的疼点,令川普连任失败。

  • 天气是否会转暖

  • 疫苗有没有能成功投产

  • 随着美国新增人数持续扩大,有可能出现医疗挤兑的问题

作为一个小散,我根本没有能力判断这些事情未来会发生的概率,很多时候都是主观性的一厢情愿。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对历史进行复盘,来推演未来会发生什么。
目前市场整体而言处于流动性冲击过后,基本面下行主导的第二阶段,所以很多人认为会有二次探底,因为历史数据也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道琼斯指数在3月24日出现11%的暴力反弹。
而这次反弹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

1、历史上出现这样大涨的情况下,大多数都在熊市,而且离见底还有一段时间;

2、在历史大底出现的时候,都是波动减弱、交易萎缩人心不在。
如果从历史数据来看,目前市场只是反弹,而不是V型反转,这在历史上是大概率事情。但我也可以找到数十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这次可能会不一样,比如:

1、美国现在有一个疯子似的总统

2、传染病只是一个经济现象,并没有造成金融危机

3、这次ETF令股指波动更大,一个月内有数次熔断,每天都见证历史,单日11%暴涨很正常。

4、空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救济,无限QE,规模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济法案;

5、针对货币和财政政策不能下放到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破产风险,美联储4月8日推出2.3万亿美元的新一轮刺激措施,宣布购买垃圾级债券以支持小企业;

6、中小企业有了这些贷款,就不会破产,在停摆这段时间,就可以支付员工薪酬,令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一旦经济活动重启,经济可能会马上恢复等等。
这次历史会重演,或者这次不一样,其实是代表两种风险:下跌风险和上涨风险。有些人问,上涨也有风险?正所谓踏空比亏损来得更难受,因为很多优质资产的价格打了5折甚至更多,看起来是个十年一遇的买股票好机会,如果你一直坚持这不是底,你将白白错过。
面对这两种风险,那就不只是概率的问题,更是对赔率的思考。
有很多朋友说,投资其实跟玩德州扑克很相似,关键在于对概率,赔率和心理的把控。根据你手上的牌,台上的牌,计算出下一张会出现你想要牌的概率。至于下注多少,则需要看台上的筹码数量,计算每次下注的赔率。
如果出现一种情况,你知道最后拿到你想要的牌概率不大,桌上筹码很多,你下注能获得很高的赔率,你会冒险下注吗? 
而美股的某些板块正出现上述例子的牌面。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航空,邮轮,博彩,酒店,石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市值蒸发50%,60%,甚至是70%。
疫情底下一个普通美股小散的思考
最坏的打算的其他其中某些公司熬不过去,破产,股东价值为零。但一旦他们股价回到原来的高点(有些公司回不去,因为股东权益被稀释),赔率一倍两倍,甚至是四倍五倍。
如果你将5%-10%的仓位,押注这些行业的,最差的打算这些公司全部破产,你股东价值为零,100%亏损,但你的upside可能是2-3倍,看起来是个更划算的买卖。
而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找出破产可能性最小的公司,提高你赢的概率。
3
仓位的控制
当然,有些人很懒,只买大盘指数。那么对仓位的把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上涨风险和下跌风险。
目前标普500的是2789点,疫情前的高点是3393.52点,跌幅25%时是2545.5点,跌幅30%是2375.5点,跌幅50%是1696.8点。
假设在标普跌幅在25%的时候买入四成仓位:
当下跌风险出现时:跌幅达到30%,加25%仓;跌幅为40%的时候,加20%仓;跌幅为50%时,满仓。这时你的总亏损是24%,若标普回到当初的高点,你的收益是52%。
当上涨风险出现时:若标普回到当初的高点,持有4成仓的你收益是13%。
这里的假设是,标普一定会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失去的是时间成本。而很少人能严格执行这样的策略,因为很多人无法忍受短期的波动。
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每个投资者的选择不一样,不管你是相信大概率事件,还是押注概率事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与学习。
我们每天都跟这些冰冷的数字打交道,但请不要忘记,数字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活着的人和家庭,

用比尔盖茨在最近的采访中的一句话进行结尾:“这样的隔离政策实施起来很困难,对总体经济来说更是百年一遇的强击,但让经济重新运转起来比起让人起死回生更容易得多。”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W-N9JcEmmcrhmC4oOn2g8g

失业救济,现金补贴,放松管制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新冠疫情,人类正在面对的“自然灾害”(伯南克语)。

灾难面前,当启动赈灾模式,以保障民生为上,支持国民度过难关。

本文从失业救济、现金补贴及放松管制三个方面提出应灾之策。

本文逻辑:

一、失业救济:调查失业人口,充实失业基金

二、现金补贴:放弃刺激思维,保障民众生活

三、放松管制:增加市场信心,提升经济预期

正文9000字,阅读时间30’,可先阅读再分享)

01

失业救济

调查失业人口,充实失业基金

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

失业,意味着劳动创造下降,经济产能萎缩,家庭收入下降,负债压力上升,消费更加低迷,经济衰退进入恶性循环。

4月4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达660.6万,前一周为664万,过去三周美国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

这场灾难导致部分市场停摆,美国失业工人快速增加。

疫情之下,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失业?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的城镇失业率有所上升,其中1月为5.3%,2月为6.2%。

不过,这个数据不能反应中国失业率的整体情况。城镇失业率,针对的是城镇劳动人口,大约为4.4亿,而中国总劳动人口大约是7.7亿。

另外,城镇失业率以城镇“失业登记”为准。现实中,多数失业者都不会去做“失业登记”。因为“失业登记”需要原单位开具辞退证明,表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若按城镇失业率6.2%计算,那么3月份城镇失业登记人数大概是2700万人(不包括农村失业人口)。

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速下降,失业率增加。通常,GDP下滑两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最近十年,中国GDP增速逐渐下降,从2010年的10.64%下降到2019年6.1%,十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

按照奥肯定律,这十年,中国的失业率应该增加2个点以上。这十年中国失业人口应该增加了1500万以上。

再看看近十年失业率:2010年到2015年城镇失业率均为4.1%。2016年开始不升反降,到2019年城镇失业率下降到3.6%。

这是为什么?

客观上,近些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新增劳动人口减少,每年大量劳动力退休,拉低了失业率。

排除这一客观因素,我认为,这个数据不能反应中国失业率的全貌。为此我做了个调查: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33万亿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17.4万元。营收除以人均营收就是劳动人口,结果是9397万人。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78万亿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38.8万元。营收除以人均营收的结果是7621万人。

从2015年到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了4.6万亿元左右,1776万劳动者“消失”了。当然,这个“消失”,有可能是退休、离职或被辞退。

再看今年1-2月,受疫情冲击,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2万亿元,同比下降17.7%,人均营业收入为102.0万元,同比减少14.1万元。按上面的方法计算,结果是6835万人。

与2019年相比,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人口减少了786万人,这部分人或失业或未返岗复工。

按复工率进行推算失业人数,这里我引用瑞银证券的数据【1】(《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汪涛):

以2018年为例,中国就业人数大概是7.76亿,其中第一产业2.03亿,工业1.42亿。普通服务业失业人数大概1.91亿,其中批发零售业1.13亿,住宿餐饮业3200万,交通运输业2800万,居民服务业1900万。

疫情对就业人口密集的服务业、出口制造业冲击较大。根据2020年3月底的复工率推算,服务业仍未复工或者失业的人数可能达5000-6000万;此外工业和建筑业还有2000万人处于同样的状态;外贸及出口制造业失业人数将在1000万以上。

综合起来,截至今年3月份,未返岗就业及失业的人数规模不小。

在中国,最难统计的可能是隐性失业。

隐性失业的概念,是经济学家琼·罗宾逊首先提出来的,主要指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的就业或者半就业半失业。比如国有企业中的冗员,人浮于事、无所事事,其实属于隐性失业。

还有一类隐性失业主要来自农村劳动力:在农村跟随父母半务农半休息的青年,以考研之名、考公务员之名的啃老族,还有工作量长期不饱和的城乡结合部临时工,如深圳的“三和大神”(无贬义)。

国企与农村的这两类隐性失业者,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们主要关注农村这部分隐性失业者,他们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人社部数据,2019年全国农民工共2.9亿,其中有1.7亿人外出务工。在这1.7亿人中,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为1.25-1.3亿;而截至3月19日,约有1亿人已经再次外出务工,也就意味着还约有2500-3000万人未返岗。

另外,外出务工的1亿农民工以及在本地的1.2亿农民工,不知有多少失业。

农民工群体缺乏话语权,其中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者隐藏在农村、城乡结合部,他们或以半务农为生,或以临时工为生。这群人其实属于隐性失业者,工作不饱和,收入微薄。

总体来说,中国80%的劳动就业在私人企业,尤其是中小私企。新冠疫情对私人企业冲击严重,尤其是是外贸企业、出口制造企业、餐饮酒店企业、旅游娱乐企业以及广大个体户,导致不少工人失去工作和收入。失业和收入下降,导致消费低迷,又会恶化就业形势。

怎么办?

前段时间,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抗疫模式,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中国将疫情视为一场战役,先速胜后治理,以举国之力控制疫情。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走了一半的路。为了战胜疫情,国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接下来另外一半艰难的路是复工复产,恢复经济。

面对疫情灾害,中国需要启动应灾模式:封城+保障——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政策组合。

过去两个多月,全体国民配合政府“封城封路”,市场中断,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工作与收入。

在这场疫情面前,除了比拼个人的免疫、政府效率、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技术,还包括国家的保障体系。

这次,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弱点被暴露。中国失业金领取难度大,金额少,对失业者的保障作用很低。

问题暴露是好事。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政府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取央企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尤其是失业金,降低失业金领取难度,改革失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覆盖失业者、低收入者、儿童、老人的应灾保障体系

就当前而言,政府亟需给失业者、低收入者发放一笔现金,帮助国民度过这艰难的几个月。

02

现金补贴

放弃刺激思维,保障民众生活

很多人支持政府给民众补贴,但是认为发消费券比现金好。

主要理由是,发现金,人们会存起来,不消费,无法拉动经济增长。

这种主张,其实没有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

到底是发消费券好,还是发现金好?

我需要问一个问题: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讨论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不能将目的与手段搞反了。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还不是让民众获得更多的财富与自由?

如果想要让民众收入增加,何不直接发现金,为何要发放消费券?

消费券政策希望通过5000万消费券带动消费,发挥杠杆效应,刺激经济增长,还能收取税收。

可能有些人会说,刺激消费,经济增长,税收增加,国民收入也增加,岂不是“一举两得”?

不可否认,消费券可拉动经济增长,但作用不如现金。

为什么?

因为货币的交换价值。货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交换价值。在中国,人民币可以交换任何商品,货币在手,交易费用最低,交易效率最高。

比如,政府发现金给民众,一些人拿到钱后急着缴房租、水电,一些人则还信用卡、花呗,一些人可能拿钱去医院看病,还有一些人可能存起来、做投资、给“小三”零花钱……

经济世界,利来利往,无奇不有,个人做主,无需父爱主义和权威主义。

这样,政府发下来的这笔钱,效用最高,价值最大,使用成本最低,对经济增长最有利,对国民财富及自由增加最大。

若发放消费券,情况则完全不同。我以4月10日深圳宝安区发布的消费券规则为例。

消费券总额是2亿,采用抽签制,不是人人有份,全靠运气。

消费券使用受到各种限制:

区域限制:只能在宝安区内消费,以及京东“宝安质量示范区优品专区”。

如果你居住在南山、福田、罗湖等地,正好抽到几十元消费券,但是得驱车前往宝安消费,交易费用大增。我身边有人抽到龙华区的消费券,也因交通成本增加而考虑放弃消费。

类型限制:只有餐饮、购物、文化旅游、健康、汽车、宝安产品展销、宝安购物节、扶贫八大类。

消费券,其实是计划经济思维,有点像当年的粮油票、布匹票。宝安消费券是以上八大类“票”。如果你幸运“中奖”了,也只能消费以上八大类。抽了汽车消费券,只能购买汽车,才能使用。目前,还没有一个省的消费券可以购买智本社的学习会员,以及缴纳房租。

商家限制:消费券指定商家使用。

这不仅限制了消费者,降低了消费券的使用价值,还对其它行业及企业不公平,甚至引发寻租空间。

山东发放了旅游消费券,一些幸运者为了使用消费券被“逼”上泰山,景区一时人满为患。

门槛限制:满XX减XX。

比如,餐饮消费券满500减150,满100减30。为了省150,你还得搭进去500。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假如1000人抽得3000元的汽车消费券,效果如何?

可能只有100人选择购车,假如购车均价20万,政府花费30万消费券(900张券回收),直接拉动汽车消费2000万,汽车购置税200万,政府赚了170万税收收入。

假如1000人(低收入者为主)获得3000元现金,效果如何?

可能有200人拿来缴纳房租,200人还花呗、信用卡及贷款,200人存起来,100给子女购买书籍、培训课程、文具、玩具,还有人可能拿出一部分去餐厅、超市消费……

这种经济效果似乎比较难计算,到底哪种效果好?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偶然所得的“暂时性收入”。即便政府发放的现金是“偶然所得”,人们也会基于过去及当下收入、长远预期来安排支出。

事实上,基于永久性收入假说的理性消费安排,比消费券这种短暂性、强迫性的消费安排,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甚至认为,只有在代际交叠模型中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戴蒙德模型,资本增长黄金律)——如个别家庭将政府发放的现金给子女购买书籍、保险。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发放消费券,但是不少消费券沦为“鸡肋”:富人不稀罕,穷人消费不起。

消费券以及任何经济要素受到的约束越多、限制越多,其交易费用越高,效率越低,价值越低,对经济增长越不利,对政府税收增加越不利。

更重要的是,当前疫情是一场灾难,在灾难面前,政府首要职责是保障民生。

政府要放弃经济刺激的思维,启动应灾模式:不是刺激经济,而是保障民众生存;告别“钓鱼式”刺激政策,踏踏实实地“急群众之所急”。

有些人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三五个月没有收入完全能够应付。

中国储蓄率确实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但是储蓄极为不均衡。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中国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人均存款47万,其储蓄额占全国总储蓄额的50.4%。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过着“赤字”生活,即靠借贷、往年储蓄或父母储蓄维持生计。

去年,西南财大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大约有40%的存款为零,换算成人数,大概有5.6亿的人存款为零。

过去两个月,银行信用卡违约及信贷违约数量有所增加——预警信号。

所以,大疫之下,中国政府需要突破经济刺激的思维,启动更高级别的应灾模式,发放现金,保障民生。

什么才是应灾模式?

我这里使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甘犁与何青整理的数据【2】: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启动了应灾模式,采用“兜底”的方式应对“大雪灾”(新冠疫情)。在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中,5600亿美元是直接补贴给家庭与个人的现金,占美国GDP的2.9%。合计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的夫妇可获得2400美元,每个孩子还可额外获得500美元。

加拿大的居民现金补贴达475亿加元,占GDP的2.3%。澳大利亚的居民补贴为249亿澳元,占GDP的1.3%。新加坡的居民补贴为59亿新元,占GDP的1.3%。印度的居民补贴为1.7万亿卢比,占GDP的1.2%。韩国的居民补贴为9.1万亿韩元,占GDP的0.5%。

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的居民补贴,分别为790亿港元和96.8亿澳元,分别占GDP的2.7%和2.3%。香港18岁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可领取1万港币。

英国对利润低于5万英镑的个体经营者每月发放2500英镑,至少发放3个月。德国拿出500亿欧元,占GDP的1.5%,补贴给中小企业及个体户。

应灾模式第一点是给民众发放大规模、覆盖面广的保障性现金,目的是保障生存,而非小规模的以刺激经济为目的的消费券。

目前中国各省市消费券加起来不过五六十亿,假如最后是100亿,也只占中国99万亿GDP的万分之一左右。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建议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快速地一次性给民众发放大规模现金。

有人担心两个问题:

一是大规模发现金,是否引发通胀?

这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因股市崩盘叠加疫情,美联储开启“无上限”QE,美国联邦政府推行2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难免引发通胀或资产价格泡沫担忧。

再看中国的情况。4月10日央行公布,3月末,广义货币余额达208万亿,同比增长10.1%。同时,中国2月CPI一度超过5%,3月回落到4.3%,但是与GDP、家庭收入增速及存款利率相比,CPI水平依然偏高。

大规模现金的资金来源是关键。如果是银行“印钱”,通胀风险会大幅度增加。但是,如果是来自政府财政,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发放现金,通胀风险则小得多。

当然,中国的财政系统与货币系统并非独立,财政扩张往往伴随着货币扩张。从“糊涂账”来看,仅3月广义货币增加了10.1%,市场上钱增加了这么多,但如果没有到民众手上,是不公平的。

建议政府使用1-2万亿(占GDP的1-2%)的特别国债及地方债券,给数亿个人提供现金补贴。

现金发放重点对象为湖北疫情家庭及新冠患者家庭、失业者、低收入者、贫困家庭、老人、儿童及中小学生、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租房家庭、失业且肩负房贷家庭。发放方式必须公开、透明及低成本,如退税、贴息及直接领取等。

二是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是比较轻的。2019年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37.7%,美国这一数据是106%,日本是222%,德国是68.3%,法国是122%,印度是69.8%。

同时,中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土地、央企、外汇等等。政府只要盘活国有资产包括部分低效资产,稍微提高行政效率,便可挤出大量现金出来。

03

放松管制

增加市场信心,提升经济预期

当前,经济恢复的挑战是预期问题。

国内控制疫情的速度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但经济恢复的难度也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控制疫情,可以通过政府权威来快速实现。但是,信心与预期藏在每一个人心里,很难通过行政命令来解决。

如今,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结束,半年、一年,也可能两年。市场信心低迷,很多人选择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投资,以抵御不确定性风险。

海底捞涨价,遭到各种讨伐,显示出市场信心脆弱,收入悲观的个人对物价上涨颇为敏感。海底捞不得不出面道歉,恢复原价。

如何才能恢复市场信心,提高经济预期?

消费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发放大规模现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民众的安全感增加,市场预期也会得到改善。发放现金对消费端的作用比较大,对投资的拉动相对间接。

投资端,改善预期最有效的方式或许不是基建拉动,而是放松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放松管制,不是放松疫情防控,而是放松经济管制——放松人口流动管制,优化小摊贩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土地等要素流通。

市场预期下降的局面,中国曾经在80年代末、90年代末都出现过。当时恢复市场信心的关键办法是改革,主要是放松管制。

1989年到1992年中国经历了社会风波和通货膨胀,加上国际局势突变,外资投资信心和国内市场信心低迷。但是,小平92南巡后,明确了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美资蜂拥而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市场,朱总推动国企改革、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引入私人资本,增加投资信心。

今天我们面临这种局面,政府需要坚定的向市场让利,向私人企业让机会,放松管制,吸引资本,支持就业与创业。

比如,放松对小摊贩、小作坊的管制。

在中国,小摊贩、小作坊个体户规模在1个亿左右。疫情期间,他们无法出门做生意,生存艰难。政府应该放宽对他们的限制,让他们活动起来谋生,解决生存问题。

如今中国可能有上亿人失业或未返岗,找工作困难,创业又没资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广大农民、农民工、小商贩低成本摆摊,开设小作坊,开设养鸡场、养猪场。

这可能是社会基层人解决就业、保障生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或许可激活千万以上的就业规模。

在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学家厉以宁也建议放松管制来扩大就业:“城市中,应该放宽对小摊贩的管制。在当前情况下,就业问题这么重要,你给人家开条路,给小摊贩留条路,不要让这些小摊贩整天躲来躲去的。”【3】

有人提出,大量摆摊、开养猪场会造成环境污染。过去几年,过度追求环保政绩及城市形象,大拆养猪场,驱赶小摊贩。

只要划分好区域,设置好一定的标准(不能过高),可降低脏乱差程度,与店铺商家利益冲突不大(不同细分市场)。

最重要的是,民众的生存权大于形象政绩。

又如取消汽车限购政策。

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如果放开汽车限购,购车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车市。

以深圳为例,摇号人数突破127万,但3月份的普通小车增量指标只有6690个,其中摇号指标3334个,竞价指标3356个。月增量指标与摇号人数比只有0.52%,缺口巨大。

以15万经济型用车为例,3月竞价指标平均成交价为41303元,占购车款的27.5%,竞价车牌大大提高了购车成本。

有人提出,取消限购,会加剧道路拥堵。

问题是,解决道路拥堵的办法不应该通过限购来解决。可以说,汽车限购限行,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本。

北京汽车保有量比深圳低,道路比深圳宽敞,为什么堵车更严重?这与北京的城市规划很大关系。北京人口分布不均衡,通州人口扎堆,早晚通勤加剧拥堵,大量单位用地阻碍道路规划与车辆通行。

再看香港,香港人口密集,道路狭小,但四通八达,交规严格,车流速度快,交通拥堵程度低。

拥堵问题应该多从城市规划、交通执法、道路标识、公共交通、停车费差异化定价等方式来解决。

汽车限购、车牌拍卖,在法理性上值得考究。这其实“已上车人”对“未上车人”设置的一种资源争夺障碍。

在中国,放松管制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尤其要素市场的潜力巨大。

4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

这份文件备受国内经济学家的关注,普遍认为,这是一份触及灵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文件。

为什么?

长期以来,中国商品市场已经市场化,但是要素市场尚未市场化。所谓要素主要指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经济资源要素。

要素受到制约,导致供给侧出问题,资源配置不充分,导致大量浪费、产能过剩及创造不足。

以劳动力市场为例。

劳动要素受到户籍、体制等限制,无法充分流动,竞争程度弱。很多农民工进城,无法落户,无法给子女提供好的教育。

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38%。深圳的情况更严重,常住人口1300万左右(2018年),户籍人口435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3.5%。

到今年3月份为止,中国还有2500-3000万人农民工未返岗。这次疫情可能会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拐点,一部分人或留在家乡附近或省会城市,不再考虑北上广深及远距离大城市就业。

这份“意见”明确“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打破户籍制度,有助于帮助农民工进城,吸引农村过剩劳动力,解决第一部分提到的大量的“隐性失业”问题,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城市公共用品。

又如土地要素市场。

中国的土地要素市场,所有权无法流转,只能交易使用权。这导致土地资源难以激活,土地流转程度极低,资本变现能力极差。

近些年,中国一直在探索土地改革,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这份“意见”再次提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

如果农村的宅基地可流通、可抵押,农民可以通过宅基地抵押贷款,获得开办养猪场、养鸡场、小作坊及种植果园的原始资本。这样有利于农民就业与增收。

由于集体土地的交易无法获得法律保护,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开发产业容易遭到村霸、地头蛇欺压,交易费用奇高无比。这导致农村土地及农业长期处于资本匮乏的状态。

至于农村集体土地如何入市,目前还有很多争议:私有化,还是股份制;所有权流通,但使用权受限;只交易使用权,但强化使用权保护。

不管怎么改革,只要集体土地交易合法化,便有大量的社会资本愿意投资。

如此,一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土地;二可以增加私人资本的投资信心,在低迷的市场中拉升投资预期;三可以增加土地供给,打破土地垄断,降低城市居民的购房成本,增加消费动力。

再如资本要素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社会融资以借贷为主。股票市场备受诟病,资本试图进入但“恨铁不成钢”。

股票市场,需要打破审批制,采用注册制,淘汰不合规的上市公司,不断地换血。这份“意见”提出:“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

信贷市场方面,主要是利率市场化,放松利率管制,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

目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正在引导利率下降,但是与国际相比,中国利率水平依然太高,中国私人企业及家庭承担着过高的信贷成本。

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利率顺利下降,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会增加,可以改善经济预期。

参考文献:

【1】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汪涛,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2】甘犁提7500亿计划:给老百姓发钱,甘犁,何青,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

【3】应该放宽对小摊贩的管制,厉以宁。

 

 

 

END
失业救济,现金补贴,放松管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IQ29tgBEdz_Jc_mB0u0kQ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文 | 桌子先生 · 主播 | 维维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卖情怀这招用多了,难免会翻车。
 
最近,2006年超女被安排在节目上重聚,主嘉宾是尚雯婕,其他过来带给她惊喜的嘉宾分别是许飞、厉娜、唐笑、韩真真。
当“姐妹团”唱着06年超女主题曲一起登台的时候,尚雯婕先是惊诧,然后开始擦眼泪,最后直接蹲在地上哭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按照套路,此时台上应该是大家哭成一团、互诉衷肠吧?然而,并没有。
看这不情不愿的拥抱,以及许飞脸上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最先开口的是唐笑,她说:其实我们有聚,只是我们总是没有你。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主力队员是许飞,她像连珠炮一般,“质问”尚雯婕:
我微博私信你过,你从来不回复,我们都没有你的联系方式,所有聚会你都不参加,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包裹起来,为什么要把我们弄丢呢?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台上的其他人都一脸懵,场面十分尴尬。
还没完,节目播出之后,许飞发了一条长微博,直截了当地拆穿了她们的塑料友谊:
微信都没有加,微博私信也没有回复,台下的我们明明形同陌路,怎么一上台感情就变好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本来应该是姐妹情深的剧本,画风却突变成了拆穿塑料情,成年人的友谊太脆弱了。
当天晚上,“许飞手撕尚雯婕”,两边超女纷纷站队,成了微博的热搜事件。
那么,许飞和尚雯婕到底谁错了?
我觉得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节目组。
明明是形同陌路的两类人,完全不属于一个世界,一个已经抛下当年的东西,不断向前,一个还在沉浸在过去当中,怪对方抛弃了她,这两类人却偏偏要拉到电视上卖情怀,假装关系很亲密,这不翻车谁翻车?
其实,类似这样尴尬的重聚,近年来已屡见不鲜。
《还珠格格》剧组,大大小小的重聚不下十次,有一回,福伦福晋、小卓子小邓子、萧剑、蒙丹、柳青柳红等配角全都集齐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可场面,却是一个大写的尴尬,在漫长的握手、寒暄过程中,演员们手足无措,只能绞尽脑汁地尬聊。
比如“福伦”问赵薇:你怎么长高了?赵薇回答:啊是,我长高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尬到令人窒息。
其实想想也正常,许多演员自从拍完戏后,20多年从来没有任何联系,再见面的时候怎么可能熟络或者亲近起来?
之前尚雯婕在节目中回应许飞的一段话,我觉得很真实:
你们是和我向着同一个目标去进军过的人,我们在一起3个月,奋斗目标是一样的,我们是共情过的一群人。
 
我不和你们联系,不参加你们的聚会,哪怕我跟所有人保持距离,但不代表那段记忆我不珍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说白了就是,令人感怀的是那段青春岁月,而非短短3个月时间内结成的“朋友”。
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仔细想想,我们是怀念那一段岁月还是那一段岁月中所有的人?
上学的时候,工作的时候,参加某个活动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是同学、室友、同事、伙伴,但不可能每一个都成为我们的朋友。
即使是那些曾经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可能会因距离和三观而渐行渐远。
多年之后,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只是一个个模糊的名字和面孔。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必要重聚呢?
你经历的事情,他无法理解,他遭遇的事情,你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加,你们的三观越来越远,再也无法聊到一起去,这样强行聚到一起,只会破坏当年的美好,增加彼此之间的尴尬。
散了就散了吧,强扭的瓜不甜,强聚的友谊,只会惨淡收场。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每个人都只能陪你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少有人知的是,贾樟柯和表弟韩三明的友谊,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少年时期,贾樟柯和表弟关系非常亲密,兄弟俩经常在一块玩儿,不分彼此。
但在贾樟柯读高中的时候,韩三明却因家庭原因无奈辍学,然后下煤矿赚钱养家。
此后十余年间,贾樟柯扶摇直上,27岁拍出斩获了无数国际大奖的《小武》,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导演,而韩三明则一直留在家乡挖煤。
人生轨迹的巨大差异,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偶尔回老家见面的时候,彼此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客气地笑笑。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虽然他话很少,但是我知道,他内心涌动着所有的感情。”
在《三峡好人》点映的时候,贾樟柯说起这段往事,一度哽咽。
谁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一两个死党呢?那时我们或许还会勾着手指,信誓旦旦地说好友谊天长地久,一辈子不分开。
后来才发现,那些不过是幼稚的承诺,没有什么能敌得过时间。
也许是因为天各一方,也许是因为三观不合,总之,曾经浓到化不开的友谊,越来越淡,越来越淡,直至化为乌有。
鲁迅在《故乡》中,写到自己的童年玩伴闰土,那时的闰土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带着鲁迅爬树捉鸟、月下刺猹、海边拾贝,留下了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
多年之后再见时,鲁迅满怀期望,以为他们仍然可以像小时候一样谈天说地。
但是,闰土已经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变成一个麻木的中年人了。
“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一声“老爷”,让鲁迅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他知道,他和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老友时隔多年后再相见,常常不是秉烛夜谈、亲密无间,而是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的: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最佳损友》里有一句歌词: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每次听到,都心有戚戚。
曾经无比亲近的人,逐渐形同陌路,当然会不甘心,但是,真没什么必要去强行挽回。
十点君有一个大学同学叫小希,那个时候她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关系很好的闺蜜,是那种可以为彼此两肋插刀的挚友。
她们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一起自习,一起吃饭,一起翘课,一起吐槽讨厌的人,可以躲在被窝里交换心事,可以安慰彼此所有的孤独脆弱。
她们还约好,将来结婚时,一定第一个通知对方,要做彼此的伴娘,还要做彼此孩子的干妈。
直到毕业那一天,她们都是这样坚信着的。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因为两人不在同一个城市,身边都逐渐有了新的社交圈,刚开始,她们还会在微信上频繁联系,说说自己的糗事。
到后来,联系越来越少,再后来,仅有的联系就是偶尔给对方的朋友圈点赞,或者评论一串浮夸的“哈哈哈”了。
闺蜜结婚的消息,小希还是通过朋友圈知道的,伴娘团,是一些她从没见过的新面孔。
那一刻,过往的点点滴滴全部涌上心头。
小希觉得心里很不好受,她冲动地抓起手机,编辑了一大段话,质问闺蜜为什么不通知她,诉说自己的不舍与委屈。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小希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了这条短信,重新写了一条,发送了出去:听说你结婚啦?恭喜啊。
闺蜜很快地回复了:谢谢。
小希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起这段往事,眼眶变得湿润,我也听得感慨不已。
记得小时候,我们要和某个人绝交,往往是大张旗鼓的,写绝交书,还要请“公证人”、按指印。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失去友谊的过程,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没有争吵,没有误解,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断了。
也许某一次,我忘了回你的信息,等想起来再回你的时候,发现你已经把我删除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千与千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学会挥手道别。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那个与你携手并肩的朋友,他曾给过你珍贵的陪伴,现在,你也要接受他踏上自己的路途,去拥有一段与你无关的时光。
我们都走在风中,你离一些人近了,就离我远了,既然留不住,那就好好告别,彼此祝福吧。
 “你看天上那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人这一生到最后,有三五好友,一二知己,已是最大的幸事。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不穷追猛打,是成年人友谊最后的体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TbPXvikapcbFNkAP-WR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