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

 

作者:二号头目

来源:九边(ID:ertoumu893)

 

1

 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中国最近这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的强,是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却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就感到非常有意思,因为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你们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并且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做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啥样他啥样。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娃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有了义务教育还好点,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点骂人话,如果学的比较深,还可以知道什么叫薛定谔的猫咪。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家长,但是家长无疑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各种玩意全部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也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的消息。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自己也不大明白,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接受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识字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只有曾国藩他们那种小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光的圈起来抓学习,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什么的。

等着这个娃如果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比如后来曾国藩牛逼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后来那个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后来混的风生水起,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还不错。

大家看出来了吧,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杀手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重点是挖煤纺织嘛,技术含量不高,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在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杀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这个别笑,是真的,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那个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民国时期没有义务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的,这个没开玩笑,马督工之前就讲过,“中国人”这个概念完全彻底的普及,不到七十年。

义务教育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而且有可能是个神棍,这个也没瞎说,我们的文章里大量提到这事,韩国遍地神棍,发达国家里,比如说美国那边很多神棍,在家跟孩子说是上帝用了七天创造了世界,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拖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什么的,这两百年里美国信教比例大幅下降,跟普及义务教育强相关,现在美国信教比例应该是一半左右。

在中国也一样,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的掉渣的村里竟然能考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发现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玩意跨越物种,跨越文明,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牛逼就得突破这个圈。

2

 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比较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这个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现代也都这样。

比如中国以前也不像现在,我读大学那会儿我们这些“土炮”去大城市读大学,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其实差的不太多,也都不咋时髦,当时我们班的城里人住着那种大城市里很常见的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还觉得不如我们小县城小平房住的爽。感觉2008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就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潮,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上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

而且他发现一个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的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在稳定的制度下发展几百年了,社会变得非常稳定。不像我国这样经历完革命也才七十年,正儿八经的稳定发展也才三四十年,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富豪阶层,中产阶级神马的,中产阶级们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大家都觉得努力一下还有希望。

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快乐的玩耍,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这个不是在说我国,全世界都这样,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下图是德国的一个情况,5%的人拥有德国将近一半的房子:

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

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

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

莱比锡只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

之前网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就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后来我不是常驻了一段时间德国嘛,前几天还又去了一趟,我问我们几个公司的德国小伙伴,我说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他说只有傻逼才不喜欢房,他们攒不住钱,而且买房后对生活影响太大,普遍买不起房,德国政府是很鼓励买房的,首付非常低,但是大家依旧不太能买得起。

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很快也会出现欧美的那种明显分层效果,牛逼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好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好小学升好初中,然后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路径就上去了,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好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大增。对应的,普通人就概率大减,受教育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能扭转不?也不是不能,但是不太好搞。

比如明清的时候朝廷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的多,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知识家族底子足,这些知识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

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这个事业里,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数量比其他省份加起来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所以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跟现在多像啊,现在不也是各省那几所重点中学会拿走一大半名额嘛。

所以吧,不要怀疑,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你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你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那些互联网公司,博主说这个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顺便卖什么东西,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3

 消费的枷锁

在《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对我打动特别深:

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些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也就是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嘛,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个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什么的东西吧,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的要死,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的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爽,可是问题是道理都懂,怎么操办?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去哪找?如果慢慢攒钱的花,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但问题就是赚的钱不够多嘛,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有人说可以借贷嘛,但是流水少的情况下,大杠杆几乎是找死。

更郁闷的是,穷人信用不太行,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这里说的信用不是生活里说的那个信用,而是银行对你的信用评级,穷人没有抵押物,评级低,银行要不不借给你钱,要不利息高的要死。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钱90%以上是从银行贷出来的,对,没写错,市场上90%以上的钱都是贷款,你贷不到钱,很多游戏就不带你玩。

所以吧,这件事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是消费观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但是对于真穷人来说,几乎无解,明知道当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旧只能这样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事了。

当然了,有些人属于“道理都懂,客观条件导致没法操作”,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脑子里真缺根弦,我有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当村官了,他说国家给贫困户是有拨款的,但是很多贫困户并没有好好的把这部分钱利用起来,不少人到手后随手就瞎花了,他感慨有部分人穷是缺机会,有部分人真是活该穷,扶不起来。

4

 习得性无助

下边这段话是从微博“硅谷王川”(这个号非常有料,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我其实有类似感觉,但是一直没能用语言概括出来,直到他发了个帖子出来,我也不必总结了,直接抄过来: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 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忧郁症。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 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

家看到了吧,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完全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啥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消极状态。

既不想改变,也不想去想改变的事。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但是强人总有种碰上问题就主动去解决,解决了还要优化,优化了还要固化的习惯,这两种思维一开始可能效果不太明显,持续十年,非常可怕。

说到这里,得祭出我们这张图了:

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

很多事都是你得做很久很久完全没起色,最后一小段时间一飞冲天,比如学英语,公号涨粉,文化观念的传播,财富的积累,甚至这段时间疫情在各国的爆发曲线,都是这个。一开始都很缓慢没进展,跟乌龟似的,突然间就雄鹰展翅一飞冲天。不过在那天出现之前,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

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啥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尝试自己自然就崩溃了,这玩意是个正反馈或者负反馈的通道。

牛逼人有自信,自信又有助于他穿越痛苦的周期,达成目标后变得更自信。不牛逼的人恰好相反。

5

 那该怎么办呢?

按照我们上文说的反方向走不就行了嘛:

怎样突破父母的限制?

没啥办法,只能是多读书了,中国高考为啥这么惨烈,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这是最廉价的向上突破途径,这是第一个机会。欧美呈现出来的趋势是大学学费越来越贵,英联邦等国干脆把大学当创收工具了。

怎样突破同质层分化?

年轻时尽量去大城市,然后埋头苦干,越是小地方,越板块固化。

怎样克服消费枷锁?

勤俭持家呗,就算一辈子没攒下钱,也给下一代留个好习惯,一代不行就用几代人,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每一个豪门的崛起,都需要好几代人,上一代做下一代的基础。

怎样克服习得性无助?

去选择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这既是对大家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今后要一直做这事,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年轻。

而且社会学有个结论:社会中下层的人收入往往不太依赖运气,这类人的收入都是确定的,都是固定工资;越往上,运气比例越大,比如某思聪,运气比例占据了99%以上。经商做买卖什么的,都高度依赖运气。

越有钱的人,往往收入中运气比例越高。

整体而言,如果你工作非常忙,一般来说先紧工作,如果有闲暇时间,也别闲着斗地主,可以发展一些“运气行业”。

我的选择是开始经营什么东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头条,甚至每天剪一些沙雕小视频,我之前多次说这事,有个小伙伴前几天给我发消息,说他上次看了我的帖子后深刻反思了下,发现自己啥长处都没,只会玩游戏,最近开始直播玩游戏,并且上传了一些游戏小技巧,比如绝地求生怎么压枪,比如P社游戏怎么上手,竟然有了一波关注,今后要去做兼职UP主了,终于知道业余时间该干点啥了。

这就是我之前在小红圈说的那件事,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屌丝,如果一直做消费者,花自己的时间和钱,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互联网时代为啥好呢,因为“生产者”门槛一降再降,传播边际成本也一降再降,屌丝不需要打广告也可以推广自己产品的时代竟然来了,这玩意才是真大时代。

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啥资源和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卵用,但是很可能五年后就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如果一件事做过了,没成,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块料,或者运气不好,但是如果什么都没做,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这是病,得电,用高压。

作者:二号头目

来源:九边(ID:ertoumu89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mJ5If8-qE8aWbWpzaRK5Q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1

 

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曾经在地摊上看过很多鸡汤书。

 

这些书告诉我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是穷人思维,他们不懂得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天是穷人,就永远是穷人。

 

手捧着9.9元一本,像板砖那么厚,号称蕴含几百个富人智慧的鸡汤书,我差点一头撞死在书摊上。

 

这些东西这么牛X,为什么还会摆在地摊上诈骗一样的搞促销呢?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说到延迟满足,我曾经被延迟满足坑过。

 

当时我爸妈收缴了我所有压岁钱,说是留着给我买房和娶媳妇。

 

按照书上的说法,我应该等到二十岁以后,再等他们把钱一起给我,这样才是“延迟满足”。

 

但我内心一直想把这些钱要回来,然后在学校里当土豪,我可以立马就爽到,甚至说不定直接就可以有媳妇。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关键是,我后来才知道我爸妈根本没帮我把压岁钱攒起来,而是自己花了。

 

有一次我试穿我妈的高跟鞋,给踩坏了,我妈打我的时候哭着说这是她花了我5年压岁钱才买的名贵鞋。

 

我这个从小挨打都没哭过的钢铁男人,在那一刻,泣不成声。

 

这是对成年人世界的失望。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所以你看,对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应得收益的人来说,除了落袋为安,别的策略再好听都是白给。

 

我当时拿到压岁钱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把钱塞屁股里,然后装作上厕所逃出家门冲成游戏点卡,不给他们剥夺我压岁钱的机会。

 

直到现在,我仍然很讨厌“穷人思维”、“富人思维”这样的说法,尤其是那些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是“穷人思维”的人。

 

而且这些人一边说着穷人思维,一边靠把富人思维卖给穷人来致富,简直是太魔幻了。

 

他们这根本不是富人思维,这是不当人思维。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2

 

我自己真的去山区支教过,见识过真正的穷人,我不认为穷人的问题完全是他们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一个客观现实是,穷人和富人面对同样的环境,的确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但是这种不同,更多的是贫富差异带来的结果,而不是造成贫富差异的原因。

 

倒果为因,有的时候是为了隐藏起真正的因。

 

延迟满足这种东西,根本不是什么能改变命运的致富秘诀,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出的最优决策,需要依赖很多客观条件。

 

对于没有这些条件的人来说,他们并非因为不懂得延迟满足而穷,而是因为穷,所以根本没资格去谈延迟满足。

 

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何不食肉糜。

 

哦不对,何不食毒鸡汤。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古代那些打短工的人,干同样的活赚到的钱是比打长工的人更少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打短工?是因为他们嫌钱烫手?不是的,是因为短工结账快,他们要拿每天的工钱去买食物养活自己和家人。

 

但凡家里还有一点余粮,也是打长工更划算,但当时就是有很多今天拿不到工钱明天家里就有人要挨饿的家庭,对这样的人群说延迟满足,某种程度相当于谋杀。

 

贫穷最大的危害不是贫穷本身,而是贫穷让人没办法尝试长期策略,为了生存只能使用短期策略。

 

穷人是没有思维模式的问题吗?穷人的问题是没有钱。

 

穷人没法谈延迟满足,因为穷人就算不延迟,也从来得不到满足。

 

对穷人来说这不是一个成长问题,这是生存问题。

 

你以为他们不懂道理,其实是你不懂生活。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3

 

有这么一部分人,热衷于论证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合理性,正义性,必然性。

 

他们喜欢把一切好词往有钱人身上堆,通过有钱人的各种决策和行为,论证他们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因为他们努力奋斗,每天工作007。

 

关键是这种论调竟然有很多穷人信徒。而且觉得只要模仿了这些所谓的思维模式,就能变成有钱人。

 

这里面体现了人性的贪婪,有钱人已经占据经济优势,拥有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但是他们还想占据道德优势,拥有更多的精神资源。

 

于是他们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才是最好的,他们是因为会延迟满足,会自我克制,会拼命工作,所以才变成了有钱人。

 

至于资源和运气?我们从来不靠这些的,我们都是自己努力的。

 

单靠这个脸皮厚度,他们已经立于不败了。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有钱人说这个也就算了,谁都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

 

那些收钱鼓吹的人,我多少也能理解他们,毕竟都是要恰饭的。

 

但是穷人自己也信了,这就很魔幻了。

 

这个世界上哪有因为挖矿努力而变成矿主的矿工?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永远相信一个道理,你不会因为努力工作而变成老板,单纯的努力只会让你的老板变得更有钱,雇佣更多员工,顺便等你年纪大了就给你降薪裁员。

 

相信有钱人告诉你的“如何成为有钱人”,这是谁信谁傻,如果真的有用他们干嘛告诉你?是他们没儿子,还是他们嫌钱多?

 

相信没钱人告诉你的“如何成为有钱人”,那是比傻还要更离谱的存在,因为如果真的有用他们自己怎么还没变成有钱人?

 

当你看透这一点的时候,你就看透了知识付费。

 

知识从来都是免费的,只有咨询,才有付费的价值。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当然,对穷人来说,相信只要自己学会了某种思维模式就能成功,这多少是一种希望。

 

如果非要让他们接受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成功秘籍,所有鸡汤都是安慰剂这种设定,那未免有些残酷。

 

但是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的。

 

对穷人来说,认知到世界的残酷,有助于更好的放弃幻想,去努力生存。

 

就像一只羊,认知到自己就是羊,不会飞,也不会因为学会了什么思维模式就变成狼,这就是最重要的求生之道。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非要让穷人去学富人说话做事思考,乃至学富人消费,给他们制造自己和富人一样的幻觉,看起来是在帮他们,但性质就等于教羊学飞。

 

浪费时间,处处碰壁,这些都还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如果羊信了,在悬崖边想要飞起来,是会出羊命的。

 

老鹰会飞是因为人家天生有翅膀,丑小鸭变白天鹅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天鹅,不然这就是生物学的奇迹了。

 

富人能够做到延迟满足,前提也是他已经是富人了。

 

这不是任何贬低或者嘲讽,而是对客观情况的如实描述。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4

 

延迟满足的本质,是拉长投资回报周期,来换取高收益。

 

而获得这个高回报的前提,是当事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并且投入的本金不会影响其正常生活。

 

富人只要不作死,一般不会随随便便变成穷人,即使外界环境波动,发生了黑天鹅事件,也是针对富人的企业公司,对富人的个人财产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富人的公司就算破产了,买单的往往是天台下饺子的股民,穷人还是穷人。

 

而破产了的老板在幕后还有很多产业,甚至资产早就转移,只能跑到美国躲在大House里孤独的活着。

 

因为他们有后路,所以他们可以更理智的看到前路。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富人做出的决策,往往是以年为单位,一般是不着急立刻变现的,就算某个业务赚不到钱,甚至暂时亏本,也完全可以为了未来的前景继续投入,反正不管延迟不延迟,富人都是可以让自己满足的。

 

对富人来说,收益是来自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即使某方面暂时延迟,他的生活依然很爽。

 

所以对富人来说,延迟满足根本是一件毫无难度,甚至也毫无风险的事情。

 

但是穷人为什么玩不转延迟满足?因为穷人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不是说他们随时可能变成富人,而是说穷人随时可能变得更穷。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很多穷人并不是因为懒或者不努力而穷的,他们的穷根本不是一种主观意愿能改变的事情。

 

一个偏僻山村里的贫困户之所以贫穷,难道是因为他没有北上广的楼哥楼姐干活努力吗?

 

这个世界上的苦难太多而词汇太少,致贫的可能性太多而发财的位置太少, 穷人真实的状态,是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但也只是能刚好维持住自己艰难的生活而已。

 

甚至这是一个脆弱的平衡,就和日结工资的短工一样,一旦哪天包工头不发工资,马上他们就要挨饿。

 

这就是穷人没资格谈延迟满足的真相。

 

我都穷到朝不保夕了,你还跟我说你要延迟满足,你是要我挑战人类生理极限吗?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罗老师。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5

 

其实穷人难以延迟满足的背后,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就是穷人是缺乏能力来保障自身利益的。

 

富人——或者说相对不穷的人——比如在城市里生活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样的人群如果受到了委屈,他们是知道怎么保护自身利益的。

 

但是对穷人来说,延迟满足就意味着本来可以马上变现的利益,需要依靠别人的信用和承诺来延期变现。

 

拖延,就意味着风险。

 

而穷人脆弱的生活在风险面前不堪一击。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富有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抗风险能力,而贫穷带来的最大坏处,就是没有抗风险能力。

 

这不是说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救济的渠道,但是首先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些渠道的存在,知道以后也未必能够利用起来。

 

即使能够利用起来,最大的问题是,寻求救济是一个需要消耗时间精力的过程,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穷人的生活平衡是很脆弱的,甚至是一日不劳动一日不得食,如果他们把太多时间花在寻求外界救济上,那他们这段时间吃什么喝什么,家里的小孩吃什么喝什么?

 

比起维护利益维护到生活崩溃,或者面对损失自己咽下苦果,穷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任何有可能得到的利益,都立刻变现,然后牢牢握在手里。

 

眼前的利益对穷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什么不懂延迟满足,也不是什么急功近利,而是一种无奈之下的生存智慧。

 

对,这是生存,不是生活。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6

 

退一万步讲,即使不考虑穷人有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一个精英主义的伪命题。

 

精英主义的表现,就是忽视那些不够精英的人的存在,只考虑精英的情况,不把普通人当人看。

 

鼓吹延迟满足的优越性,就是这种忽略穷人客观处境的例子。

 

富人做到延迟满足以后,是真的能够有更高收获的,他们的延迟满足是真的满足。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信息,去做出方向正确的投资和实践操作。

 

甚至即使他们是在乱来,有钱人的“有钱”本身,也会成为一种资源和信息。

 

就像《西虹市首富》里的王多鱼一样,因为足够有钱,所以一举一动都会被过度解读,都会被分析家当成另有深意,每一个乱七八糟的投资,都可以变成点石成金的妙手。

 

钱是会生钱的,这是标准的社会学教生物学做事儿。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而贫穷,也是会带来贫穷的。

 

对穷人来说,很多时候延迟满足很大概率意味着根本得不到满足。

 

就像你现在想让一个山区里的穷人改变命运,于是你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你给穷人一头小猪仔,让他喂一年,养大以后拿去集市上卖,买更多小猪仔接着喂,然后循环往复,直到致富。

 

然后这个穷人把小猪仔杀了吃肉。

 

你说这就是穷人思维,这就是不懂得延迟满足,目光短浅,穷人活该穷。

 

但真相是,你根本不懂养猪,也不懂穷人。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在现代,养殖早就变成了一个只有规模化进行才有利润的产业。

 

为了避免猪瘟,需要建造干净通风宽敞的猪舍,这只有一次养很多头猪才能摊薄成本;

 

如果为了喂猪每天去割猪草,先不说即使是山村,现在也哪还有那么多猪草给你割,关键是,有每天去割猪草的功夫,去工厂打工赚的钱明明更多。

 

而且一头养了一年的半大猪仔是卖不出多少钱的,因为个人养殖的成本根本没法和大型肉联厂相比,在肉联厂的科学养殖挤压下,猪的出栏价已经低到了个人养殖如果没有足够的补贴大概率是倒贴钱的地步。

 

而且养猪这件事情,一旦出一头猪猪瘟,就是整个村的猪都要被埋。

 

你见过个体养殖户一边流泪一边埋猪的样子吗?

 

我见过。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延迟满足大概率永远得不到满足。

 

与其延迟一年反而赔本,倒不如直接杀了吃肉,至少还能有一顿肉菜。

 

对穷人来说,所谓的延迟满足就能有多好多好,这些根本没意义。

 

眼前的那一口肉,就是他生活里唯一的亮色,与最极致的美好。

 

如果真的要改变,也不是靠养猪改变,而是靠打工积累基础资本,然后回来投资一个稳定的产业。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出来打工了。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7

 

思维模式是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而不是思维模式决定了环境,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在当前环境下让自己更舒服的最优解。

 

穷人做不到延迟满足,这并不是穷人的错,而是穷人的痛。

 

但是那些指责穷人不懂延迟满足的人,有些固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为了卖课或者找优越感,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

 

他们只是在按照自己对世界规律的理解,试图去帮助穷人。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那些和自己处境完全不同的人,即使是出于善意,也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因为你并不明白对方面对的是什么。

 

谁都没错,谁都出自好心,但事情就是变得更坏了,这也是生活。

 

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痛苦,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完全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努力去试图理解那些暂时处于不利境地的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俯视。

 

在这人世间,谁又不是为了生活而竭尽全力。

 

聪明与不聪明,幸运与不幸运,贤与不肖,其实也没什么分别。

 

大家最终都只是普通的人,在普通的活着,在和命运相爱相杀。

 

互相尊重,就够了不要苛责穷人没有延迟满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xNwohZBnjhxOHArDGKz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