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作者:智sir
来源:智先生(ID:zhixs10)

 

1

 

2008年1月16日,苹果MacWorld大会,乔布斯从档案袋里拿出了第一代Macbook Air,说:

 

「这是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Macbook Air薄到了什么程度?

 

当时市面上最薄的笔记本是索尼TZ Series,而Macbook Air最厚部分,比它的最薄部分还要薄。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诸多细节方面,Macbook Air都做到了美学极致,延续至今。唯独在续航方面比较差。

 

如果你拆开Macbook后盖,会发现在密闭狭窄的有限空间中,锂电池几乎塞满所有空间,只为了提升那一点续航时间。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这是艺术与现实的妥协。

 

十年匆匆而过,各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蓬勃发展,全面屏手机成为标配,摄像头从800万提到1亿像素,指纹解锁、面容识别、快充技术也不再新鲜……一切都在变化,顺应时代发展。

 

一切又仿佛没有改变,从1990年到现在,锂电池技术几乎原地踏步,进展缓慢。

 

电池这玩意涉及到材料学,而材料学但凡想做出突破,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就是不断换材料进行重复实验,什么时候出成果,不知道,简称薛定谔的材料。

 

我一个在研究所工作的朋友,每天任务就是做理论模拟,盯着元素周期表和晶体数据库,将各种材料反复组合,不管能合成、还是不能合成的,通通计算一遍,只为了碰运气,找到在电池上的突破口。

 

但这一碰就是三年,不要说有什么突破性材料,甚至连电池的理论寿命都无法推导,完全找不到数学模型,只能靠一遍遍实验数据去算,去寻找趋势,做各种无用功。

 

太苦了,眼见他的地中海逐渐成型,岁月不饶人。

 

早些年还会有新闻贩卖概念,什么锂空气、纳米电池、量子电池等等,甚至是加水就能跑的氢能汽车,要不只谈容量,回避生产成本;要不谈充电速度,不谈寿命;或者干脆就是交智商税的。

 

如果一味追求续航时间长的电池,我们早就发明出来了,现在人造卫星上用的核衰变电池就可以用好几十年,可功率太低,根本带不动手机。

 

电池这一块,我们一次次折戟沉沙,无功而返,只能在现有锂电池技术上修补,做各种形式上的创新。

 

近年来也有不少安全性上的突破,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功征服了针刺测试: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针刺测试已经克服,但如何克服在寒冬环境下锂电池的衰减问题,目前进展未知,北方朋友也特别煎熬。

 

不仅电池,半导体行业同样面临相似困境。

 

为了证明「科技大爆炸」,有人会拿几十年前的大哥大来对比智能手机,或者拿占满一间教室那么大的古董计算机,来对比如今的笔记本电脑。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电脑和手机是改变了我们生活,只是拆开来看,它们的底层结构没有任何变化,都只是体现在应用上的进步,比如储存容量、运行速度、屏幕分辨率等。

 

现代计算机虽然结构更复杂,计算能力更强,仍然是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冯诺依曼机原理上进行改良。

 

体积缩小,归功于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也就是「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每隔18-24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但摩尔定律不会一直维持下去,想压缩集成电路面积,又要在里面无限堆砌元器件,最终肯定会达到物理极限,5nm制程必然不是终点,也很快到临界点了。

 

量子计算机倒可以期待一下。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9年,那时谷歌宣称「量子霸权」已经实现,在实验中证明了自家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在世界第一超算 Summit 需要计算 1 万年的实验中,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用了3分20秒。

 

严格来说,这个实验只是一个特定任务,实际应用意义不大,而且由于框架性问题,量子计算机是很难取代经典计算机。

 

然后是去年年底,我国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上,比谷歌的快了一百亿倍。

 

虽然计算速度很快,可它们不是真正的计算机,既无能编程,也无法实现纠错容错,离真正大范围的普及可商用化,还需要保守几十年时间。

 

至于IT界,一直陷入迷茫中,反复鼓吹概念,比如全息互动、人造生命、永生技术,意识控制,记忆共享,脑联网等等。

 

这些概念背后,基本没有任何理论上的突破,更别谈论创新,陷入了虚假繁荣,无法自拔。

 

2

 

要论鼓吹最多的概念,人工智能榜上有名。

 

人工智能起源于计算机技术,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提高技术研发效率,从而取代人的部分工作。

 

可惜,当下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幌子,沦为圈钱工具。许多做算法优化、做硬件集成、做大数据的公司,只需改个名称,就说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

 

它们会根据你的搜索内容,进行精准识别,推送一些定制广告;或者给手机摄像头打上AI噱头,本质还是自动美颜调一下滤镜;

 

主打换脸的AI软件,用的是深度学习,勉强达到弱人工智能的最低门槛,甚至连智能都称不上,仅仅停留在浅层。

 

想要实现强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远到令人绝望。

 

为什么如此难?

 

因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前提,是要对人类基因组有突破性进展。

 

人类大脑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结构,拥有上千亿神经细胞,而人类的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

 

在50年前,大家对科技发展看得太乐观,认为到2000年就能充分了解大脑的思维特性,然后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大脑、对基因的认知,还处于最原始阶段。

 

我们一筹莫展,为何一个小小的受精卵会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什么会有肤色差异、单双眼皮、异色瞳孔……为什么人与老鼠这两个物种的差异如此之大,却有99%的基因找到同源序列?人类基因组有两万多个基因,每一个序列又是什么?

 

生物学的本质,仍是一门基于实验和经验的科学,需要依赖大量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而且缺乏完整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缺乏一个生物学的牛顿。

 

也因此,人类基因的密码牢不可破,许多疾病很难解决。

 

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诸如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既不能观察,也难以治疗,甚至只能用「有无遗传病家族史」和人群发病率,去做一个大概判断。

 

几乎所有疾病都无法根治,要么病因不明,要么发病机制不明,现代医学所达到的「治愈」层次,也只是让人恢复到健康状态。

 

比如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通过定期服用药物;早期的癌症患者,服用靶向药物进行长期控制,尽量不让病毒对生活产生太大影响,就可以了。

 

我们是处于「科技大爆炸」时代,但真正「爆炸」的领域就只有IT互联网,同时掩盖了科技树主干进展的贫瘠无力。

 

有些研究真的无法快马加鞭,我们只能选择希望。

 

3

 

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横亘百年的问题:

 

地球上的石油什么时候会被我们用完?

 

答案一直在变,从最初的10年,一直到50年,100年……由于勘探技术进步、页岩油气革命、地质理论突破等因素,石油探明储量越来越多,很可能永远都采不完。

 

有一个严峻前提是,要想继续满足每年庞大的燃油需求,我们只能加把劲去发展钻井技术,以应对表层油田快速枯竭的现实。

 

正如上面我提到的「摩尔定律」一样,钻井技术总有一天会达到瓶颈。

 

或许等到开采石油的成本越来越高,高到失去了竞争力,一桶油可以卖到天价,自然就被市场弃用,也就等同于枯竭了。

 

而没有石油,光靠煤炭,可没法维持人类的高科技生活。

 

仅仅石油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全球大部分城市无法正常运作,农业生产也难以为继,更别说要养活全球70多亿人。

 

而且石油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塑料、合成橡胶、化纤、清洁用品、添加剂还是沥青,都离不开石油,新能源也无法替代。

 

不管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还是潮汐能,目前仍处于最低层次的利用,而且各有弊端:

 

水电有季节性,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获取,不能随取随用,也不能调度,对现有电网的稳定造成冲击,只能作为补充能源……甚至一些新能源行业还要依靠财政补贴才能撑下去。

 

马斯克这个人是挺大嘴巴,资本利益代言人,可为了实现殖民火星的愿景,他可以一边夸夸其谈,一边用长达十几年时间研究,甚至掌握了航天器发射与回收技术,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哪怕马斯克真解决了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种种问题,包括空气、食物、水和人造基地,也无法解决最核心的能源问题。

 

目前在火箭推进方面,我们很难有技术上创新,发动机还是使用液氢液氧甲烷来做燃料,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即使不断压缩成本,马斯克要想送一个人去火星,也要至少50万美元成本(假设有人愿意),更别说在未来的宏伟计划中,要运送100万人口和一亿吨物资。

 

再往后推,仅以现在的火箭速度,我们飞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就要6万年……6万年,比人类的文明史还要漫长。

 

如果在未来,火箭发动机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火箭推进仍然基于化学燃料,人类将永远困死在太阳系内,毫无希望可言。

 

所以目前可以一次性解决能源枯竭问题,解放人类生产力的方向只有一条:可控核聚变。

 

不可控核聚变,在上世纪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氢弹。

 

可惜氢弹是一锤子买卖,炸完就没。

 

因此,如何把一个等同于氢弹的几亿度高温反应材料,和零下269度的低温材料,还有上万个零部件,拘束在一个极小空间内,实现能量的高效率转化,并令其保持长期稳定,是最大难题。

 

为了让核聚变「可控」,科学家们已经研究了50年,接下来还要继续研究第二个50年,甚至第三个50年……

 

目前我国的研究进度是,芯部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可以维持20秒,并且在今年4月底冲击100秒,算是迈出了一大步,很不容易。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升级改造中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图:新华社

 

为什么「可控核聚变」对人类如此重要?

 

一旦人类掌握了这项科技,等于掌握恒星的能量利用方式,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而获取核聚变的原料来自海水里的氚元素,原料成本忽略不计。 

  

有了「可控核聚变」,就有无限廉价电力,就有无限前景:

 

内燃机将成为历史,石油沦为化工原料;

 

极大降低各种矿物开采、提炼成本;

 

大规模海底渔业养殖、大规模沙漠农业成为可能;

 

粮食问题彻底解决,无需耕地,直接无土栽培,用海水淡化,电费忽略不计;

 

星际航行成为可能,开发太阳系不再是梦想;

 

温室气体得以控制,大型绿化得以实现,不计成本改善地球生态……

 

这是我们最期盼的未来。

 

但如果在化石能源耗尽前,人类还没找到「可控核聚变」的办法,最终命运一定很惨,不止是文明倒退,而是从此被锁死在太阳系内。

 

所有高级物理实验无法进行,所有科学理论无法进一步验证,太空作业将成为历史,能源危机甚至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人类承当不起「科技停滞」的后果。

 

科技进步的意义,在于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分蛋糕的人不会争抢;可蛋糕体积一旦固定,而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矛盾就开始了。

 

要么坐下和谈,要么从别人手里抢来,一切都靠着拳头说话。

 

战争离我们没那么远,核手提箱也不仅仅是战略威慑,真正的和平,永远处于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至少在短期内,人类社会难以出现大的科技变革,所以地缘纷争、人口压力、经济制裁、能源危机将成为常态。

 

也只有末日到来,才能确定人类是否接近极限,是否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4

 

当今科学理论的验证越来越难,但人的寿命有限。

 

300年前,人们根据燃烧的化学现象提出能量守恒理论;200年前,一边提出电磁理论一边做实验验证;100年前,人们期待100年后能够有足够能力去验证量子力学。

 

随着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任何一位顶尖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都需要经过大量时间去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目前无法再复制出牛顿和爱因斯坦。

 

当一位科学家处于人生黄金期时,他仍在埋头苦学知识,可能40岁时学完自己专攻的一个极小领域,待到花甲、古稀之年才终于攻克完一个物理学的分支,至此留给他继续开拓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所剩无几。

 

南大博士方承志在《技术大停滞》里举了这样一个生动例子:

 

有一本书叫《有限单群分类》,由四位高龄数学家出版。这本书一共350页,全文内容仅仅是一个摘要,想要完整证明,至少要15000页,是数学史上最庞大的证明。

 

为了保存这长达15000页的证明,几位数学家正与死神赛跑,到2011年,这本著作只是勾勒出了证明的梗概。

 

全世界能够理解这些证明的人所剩无几,他们害怕在年轻一代数学家接班之前就会离开人世。

 

不只是数学,很多领域都有类似现象。

 

当每个人,甚至是天才,穷尽一生也无法学完某个知识体系中的一支专业知识,那么科技的发展也就到了上限,难以再有什么突破。

 

另一个是人类思维所能到达的极限。

 

许多领域的研究,是靠人力反复尝试才能出成果,以前还能这样玩,但当下的前沿物理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力范围,很难下手,进展缓慢。

 

比如我们无法理解的弦理论、暗物质、多维空间、宇宙边缘,搞不清楚双缝干涉实验、戴森球,计算不了曲率引擎,也找不到可以承受10%光速旅行的材料。

 

被困在三维世界中思考的我们,有时候必须承认,人类的基础前沿科技已经触摸到天花板了。

 

科技虽然是没有尽头的,可对人类来说,能摸索到的科技是有尽头的,这个尽头上限,取决于人类寿命。

 

相比起整个宇宙,我们太微不足道,也太孤单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足迹,又或者被人为掩盖了踪迹。

 

5

 

1950年,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一个著名的「费米悖论」:

 

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

 

可为什么我们还没观察到有外星人的存在?如果我们技术有限,没法观察到,那外星人又为什么发现不了我们?

 

不要低估了宇宙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仅以银河系为例,类似太阳的恒星就达到上千亿,而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同样有上千亿个。

 

从概率上来说,整个宇宙有无数类似的地球生命存在,但整片浩瀚宇宙,却充满死寂,除了人类,放眼望去,一片漆黑。

 

即将到来的大科技停滞时代

 

其中有一个理论,叫「大筛选」。

 

宇宙肯定存在着大量文明,可有能力离开自己星系、进行太空旅行的文明,几乎没有。大部分文明经过一层层筛子、从使用火种、农耕文明、工业、蒸汽机,到内燃机和电力,最终都倒在了「可控核聚变」这道筛子上。

 

踏过去了,就能拥有整片黑暗宇宙森林;踏不过去,就被困死在自己星球上,用剩余能量维持文明,苟延残喘。

 

显得残酷又公平。

 

从宇宙大寂灭来看,我们突破能源封锁的成功率,微乎其微,只能寄托在前沿科学家身上了。

 

我挺担忧的是,科技发展至今,从业人员的疲态越发明显,铺天盖地的垃圾信息和大数据、摧残心智的工作制、高速运转的效率需求,搭配难以专注的大脑和碎片化时间,已经让人身心俱惫。

 

全世界范围内,老龄人口急剧增加,凡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本土人口越来越少的现实,而养老金问题,已成为媒体和政治辩论焦点。

 

比如美国每年在福利上的投入,是可控核聚变研发投入的百倍以上,更是关停火箭推进计划、超导超级对撞机等项目,节省财政支出……毕竟过好当下生活,远比遥不可及的「可控核聚变」有意义的多。

 

马斯克幸亏是有钱,背后也有NASA助力,才能支撑起自己的星际殖民梦,更多国家干脆就选择躺平。

 

我以前写过不少有关宇宙的文章,也曾感慨过,一个民族是否有希望,要看他们能否仰望星空。

 

很庆幸,我们国家还能不遗余力修建许多大型科技工程,有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观测宇宙生命),有接棒的天宫空间站(将成为世界唯一的在轨空间站)、有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对上帝粒子进行精确测量)、也有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开展对量子力学的实验检验)……

 

只要有那么一丝希望,我们就不应该放弃。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9Z9QE5Q4DrEFZ3zOgG7PA

硅谷震惊华尔街

原创:房东的ID
来源:房东看世界(ID:SEASFO)

由于经济复苏以及2020年一季度相对较小的基数,2021年的第一季度被众多投资者期待为最强财报季,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一季度大多数优质公司的财报都十分亮眼,以至于让我这个乐观派都觉得强到不可思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真理。我们今天的投资者更是幸运的,不仅可以享受科学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革新,还可以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财富效应。

财报震惊华尔街

本周,美国五大头部科技股(FAAMG: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和特斯拉都公布了过去这个季度的财报,财报数据都非常不错,几乎全超华尔街预期,下面我们以市值排序看看他们的表现。

(1)苹果

苹果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了895.84亿美元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净利润为236.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

从结构来看,苹果的表现可以用全线爆发来形容,因为所有的产品线都是亮点,全产品线超预期,其中:

iPhone营收同比增长65%至479亿美元、

Mac营收同比增长71%至91亿美元、

iPad营收同比增长79%至43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营收增长25%至78亿美元、

服务营收增长27%至169亿美元。

而且从地区营收看苹果的业务也是全面增长,亚太区增长了94.2%、大中华区增长了87.5%、欧洲区增长了55.8%、日本增长了47.7%、美洲增长了34.7%。

值得一提的是,Mac产品线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惊艳的表现了,M1芯片是无可取代的重要功臣,它用少得多的能耗实现了比x86处理器强得多的性能,甚至让699美元的新iMac在处理视频的一些场景下胜过5999美元的Mac Pro,让轻量级的Macbook Air性能吊打16寸的Macbook Pro,这让很多生产力用户直呼牛逼。展望下一个季度,在全新iMac和iPad的支持下,Mac和iPad营收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硅谷震惊华尔街

2012年以来 iMac第一次重新设计 

机身厚度只有1.1厘米 这是一台电脑 不是显示器

多说一句,我自己今年也计划给苹果贡献两台电脑的营收,一台是全新设计的iMac(是现在的24寸还是下一阶段才发布的更大尺寸还在犹豫),另一台是备受期待的搭载M2芯片的16寸MBP。现在我自己移动和桌面用的都是一台2015年的MBP15,虽然已经六年了,但还是很能打,顺畅程度和刚买时一样,从不卡机从不耽误任何事,平时我也基本不关机,不用的时候就盖上显示器而已,它帮助我完成了很多很有成就感的事;我还有一台iPhone 7 Plus当第二手机使用,它也快五年了,但依然流畅好用…苹果的产品就是这样,让人觉得靠谱,而从苹果设备所能维持的最佳状态时长看,苹果的产品性价比也非常高。

总之,苹果是一家有创新基因而且非常有消费者品位的公司,他们总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好的产品,我对苹果未来的持续创新能力非常有信心。

(2)微软

微软是美国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司,市值1.9万亿美元。在2021年的第一个季度,微软营收417亿美元(同比+19%),净利润155亿美元(同比+44%),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创出了三年来最快速度。微软这些年的成长主要靠云服务驱动,Azure也保持了年化50%的速度,智能云板块取代包括Windows和Office在内的个人计算机业务,成为微软最大的一个业务板块。

云服务是未来最好的赛道之一,对于巨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个行业非常容易形成壁垒,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服务就越好,所以过去这些年全球前五大云服务供应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总比例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最适合巨头的赛道。

硅谷震惊华尔街

美国公有云市场规模

根据美国调查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未来美国公有云市场的规模还会加速增长。考虑到美国市场比其他国家启动的更早,意味着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潜力更大。

在现在的云服务领域,亚马逊的AWS是绝对的领先者,目前拥有约三分之一的市场,而微软Azure则是排名第二,而且在不断缩小和亚马逊的差距。相比AWS,Azure在PaaS、.Net兼容性、混合解决方案、学习简易度、软件融合等方面都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微软给了云服务最高的战略优先级,孤注一掷地投入云服务,微软正在利用自己在软件和服务的强大优势,从SaaS(软件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向下给亚马逊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上不断施压,蚕食市场份额,未来Azure肯定还会越来越好。

硅谷震惊华尔街

前五大云服务巨头所占全球市场比例

除了高速发展的云业务外,游戏成为了微软新的增长点,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微软的游戏业务收入增长50%达到35.3亿美元;而在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这种传统强项方面,微软也得到了15.4%的稳健增长。

总的来说,微软的营收不单一依赖软件、硬件、广告、服务中的任何一项,无论是营收来源、还是线上线下、2b2c这些营收场景,微软的营收结构都是FAAMG中最均衡的,而且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任何反垄断麻烦的公司。

(3)亚马逊

亚马逊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营收同比增长44%达到1085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0%达到81亿美元,长期以来亚马逊都是FAAMG五大巨头中最具有成长性的公司,而且单季度超1000亿美元的营收是所有公司里最高的,2021年第一季度是亚马逊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未来营收还会继续高速增长下去,亚马逊、微软、谷歌都具有在市值上超越苹果的潜力。

硅谷震惊华尔街

亚马逊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 1997-2020

未来亚马逊的营收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而利润的增长也才刚刚起飞

这次亚马逊财报的结构也非常不错,亚马逊不仅在电商和云服务保持绝对龙头地位,而且在广告业务上突飞猛进,在一季度,亚马逊的广告收入达近70亿美元,同比飙升77%,70亿美元的广告营收已经超过了YouTube。

亚马逊是美国和欧洲无可取代的头部电商,也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云服务供应商,占据全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谈到亚马逊,我们重点还是要看电商,毕竟亚马逊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电商。从欧美国家电商消费占总零售比重来看,亚马逊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2021年,中国电商占零售比重达到52.1%,但美国只有15%,法国和西班牙只有10%出头,在电商领域,美国和欧洲有很大的潜力,这使得亚马逊有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硅谷震惊华尔街

去年疫情以来,美国的电商占零售比重出现大幅跃升,在短短一个季度(第二季度)的时间里获得了过去四年的比重增幅。疫情不仅没有影响亚马逊的业务,反而加速了亚马逊的增长。

硅谷震惊华尔街

美国电商销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 2010-2020

(4)谷歌

谷歌的财报让市场感到惊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营收为55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净利润同比增长162%,达到179亿美元。

谷歌是当今世界的流量之王、广告之王,这家公司在2020年中受疫情冲击比较大,因为谷歌对广告的依赖很大,在最近一季度的553亿营收中,广告就有446.8亿。所以谷歌虽然是科技公司,但客户大都是传统行业和线下实体公司,甚至包括不少旅游相关的广告投放者,疫情对客户造成冲击,对谷歌也造成冲击,这使得谷歌成为FAAMG中2020年涨幅最小的一家,但进入2021年后,谷歌势如破竹,短短四个月时间就涨了35%,市值达到1.6万亿美元。

硅谷震惊华尔街

谷歌2006年以来各季度营收数据(单位为10亿美元)

在往常年份 谷歌营收的增长非常稳健 但在2020年出现波动

可见疫情对谷歌的影响 也可以看到2020年三季度开始的强劲反弹

可以大胆地说,1.6万亿美元的市值绝对不是谷歌的终点,从单季表现表现看,谷歌的市值不需要太久就能站上2万亿美元了。因为谷歌的营收和利润与苹果、亚马逊不同,谷歌的业绩没有那么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苹果和亚马逊都是在四季度相比其他季度强得多),谷歌在一季度单季中获得179亿美元的净利润(这还是在全球疫情没有完全恢复、云服务业务还在烧钱的基础上获得的),把这个单季净利润乘以4就是716亿美元,只要给30倍市盈率,谷歌市值将达到2.15万亿美元。

我在4月10日的公众号主题《言行一致强过夸夸其谈》中专门聊了一下谷歌,对谷歌有过展望,现在回头看是对的。

硅谷震惊华尔街

我在4月10日主题中的部分内容

谷歌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谷歌在过去几年的上涨对股票回购的依赖几乎为零,下一阶段谷歌将会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回购股票来回馈投资者。这次财报后,谷歌就批准了5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这有助于股价在未来一个阶段的稳定表现。

硅谷震惊华尔街

蓝色柱状图为谷歌流通股数量 (单位: 十亿)

(5)脸书

在谷歌财报惊艳华尔街之后,还没等脸书出财报,脸书的股价就已经开始涨了。这是因为脸书和谷歌在营收结构上高度类似:两者的主要营收都是广告。谷歌的业绩爆表,意味着广告市场快速回暖,脸书的业绩也会很好。

实际情况果然也是这样,脸书第一季度营收为261.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净利润为9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双双大超预期。Facebook将收入的大幅增长归因于每条广告的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0%,而且投放的广告数量增加了12%

脸书是全球社交之王,脸书拥有的流量资源也不亚于谷歌。坐拥Facebook、Messenger、Instagarm、Whatsapp这些必备的社交工具,脸书今天拥有全世界累计超过28亿用户。基于这些资源,脸书把发展自己的电商平台定位新的战略方向,目前脸书拥有Marketplace这个电商平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Facebook进行商品买卖,这个平台每月已经有超过10亿的活跃用户了。

硅谷震惊华尔街

另外,脸书的电商模式将走出社交的特点,比如脸书将推出一个“创作者商店”,如果粉丝购买了创作者推荐的商品,Facebook将给他们提供佣金分成。我们上文亚马逊的部分提到,电商在欧美国家的比重还很低,处于一个刚刚起飞的阶段,这是一条很好的赛道,脸书很有希望在这条赛道上获得新一轮增长动力。

(6)特斯拉

特斯拉这份财报不像FAAMG一样超预期,但仍然非常不错。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为103.89亿美元,同比去年大增74%;净利润4.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倍。在产量增加、产业链成熟的背景下,特斯拉每辆车的平均成本降到了3.8万美元以下。

从商业模式看,特斯拉现在还只是在初级阶段,靠卖车占领市场、获得数据、研发更好的软件和服务配套,未来的重头戏应该是以FSD自动驾驶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务。特斯拉现在就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绝对龙头,因为自动驾驶的背后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必须要大量优质数据去训练,AI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特斯拉现在拥有的数据量远超任何一个竞争者,而且这个优势是数量级程度的。

硅谷震惊华尔街

特斯拉FSD界面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背后不仅仅是新能源行业,还有想象空间更大的SpaceX,这家太空探索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星链互联网(Starlink)、而且已经熟练地多次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甚至打算殖民火星。未来SpaceX和特斯拉很有可能强强联合,比如每辆特斯拉都可能连上Starlink,无论你开到哪里,都能享受安全、准确、高速的数据和定位服务。

硅谷震惊华尔街

NASA已经选择由SpaceX承担新的载人登月计划

SpaceX的Starship(星舰) 将用于载人登月 

长期来看,更领先的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与SpaceX的深度融合构成天地一体的生态,会是特斯拉相对其他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马斯克有点像当年的盖茨和乔布斯,但他站在今天的时代基础上,能做的事比前辈们更多、更不可思议。

(7)其他科技公司

除了FAAMG和特斯拉外,其他龙头科技股的表现也非常惊艳。比如市值1500亿美元的高通在第一季度录得52%的营收增长和276%的净利润增长,单季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79.3亿美元和17.6亿美元,财报一出,高通的动态市盈率直接将到19倍,这样的增速、这样的行业、这样的主宰者地位,你觉得19倍的估值是贵还是便宜呢?

市值1000亿美元的AMD和高通一样也是半导体行业龙头,AMD在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3%至34.5亿美元;在芯片需求猛增,数字货币大涨的背景下,五月份英伟达的财报可能会比AMD还要漂亮。

科技成长的天花板

在复盘过财报之后,我从另一个角度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那就是现在这些公司的股价和一年前相比的涨幅,与各自净利润与一年之前的增幅做了个对比。结果发现净利润的增幅都高于各自股价的涨幅,这说明这些公司的内生成长动力非常充足,股价本质是由业绩驱动的,这不仅仅是过去一年的状态,更是过去十年的状态。

过去一年美联储大水漫灌,科技板块因祸得福,在短暂的下跌之后迎来翻倍式的暴涨,很多人都说这是泡沫,说这是泡沫破灭前的疯狂,那么比股价涨幅还大的盈利增长又怎么说呢?这相当于一套房的房价上涨之后,租金涨幅比房价更多,租售比反而变得更加便宜了。

硅谷震惊华尔街

FAAMG和特斯拉股价和利润增幅对比

盈利增速快过股价涨幅,意味着公司的估值是在降低的,用盈利增长把估值压低,这或许就是去泡沫最好的方式。如果一家公司有如此强劲的盈利能力,那么美联储每个月购买多少债券、未来什么时候调整货币政策这些东西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投资股票的本质是投资公司,只要公司够好、增长够快,货币环境就成了细枝末节;反过来看,如果公司不够争气,那就算放再多水、利率降低到负数都换不来真正的牛市,日本和欧洲放水比美国狠多了,但过去十年资本市场的回报远远落后于美国市场,原因就是他们缺少像美国一样引领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批科技公司。

强大盈利能力和高速的增长背后是创新能力在驱动,就以苹果为例,如果没有A系列自研芯片和M1、如果没有自己趋于完美的系统和生态,苹果的iPhone、iPad和Mac就不可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是:创新和增长的天花板在哪里?这样的高速增长会不会有放缓和停滞的一天?

答案是当创新走完现有阶段后,更进一步的创新空间就会被打开。这就像开采石油,二十年前我看到一个说法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再用二十年,现在二十年过去了,石油不但没有用完,国际原油价格比2007年的一半不到,那是因为伴随老油田的开采,人类以更快的速度探明了更多储量,而且人类发展了更多的新能源。

微软CEO纳德拉在2020年10月有过一段表述,展望了科技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Today 5 percent of the world GDP is spent on tech, I think in 10 years’ time—in fact this COVID crisis may have accelerated it—that’s going to be 10 percent. In other words, we are lucky enough to be in an industry that’s going to double. The partner opportunity therefore is clear.”

“今天世界GDP的5%是用在科技上的,我认为在十年时间里-实际上新冠疫情可能加速了这个过程 – 这个比例将会上升到10%。换句话说,我们很幸运能进入这个将要翻倍的行业。因此,合作伙伴的机会是显而易见的。”

纳德拉的这段话有很大的信息量,他想说的是目前科技投入所处的阶段仅仅是初期,只占GDP的5%,未来十年要翻倍到10%。可就算到了10%也还是很少,站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未来还有很大空间。纳德拉的这段话也解释了很多人疑惑的问题:为什么过去十年美国GDP每年只增长2-3%,但美国科技股十多年来却涨了十多倍甚至几十倍?原因是他们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在快速提升,可能从过去的1%增加到现在的5%,另外美国科技巨头的营收基本上都来自全球。

毫无疑问,这些具有硬核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在未来至少十年里仍将有巨大前景、IT行业在未来至少十年仍将拥有高过其他行业的薪酬、而旧金山湾区和西雅图的房价在未来至少十年也会越来越高。

如今,谷歌在美国入门级软件工程师的全年package已经达到19万美元,你没看错,如果一个美国本科或硕士的计算机毕业生拿到谷歌的offer,一入职年薪就是19万美元,奋斗两三年升一级到L4,年薪26.6万美元,再奋斗两三年到L5就是35万美元;作为对比,高盛的商业分析师年薪是13.4万美元,两者的差距在未来还会继续拉大。

硅谷震惊华尔街

谷歌各级别软件工程师薪酬

硅谷震惊华尔街

高盛商业分析师薪酬

展望下一季度

这个季度的财报可以这样漂亮,除了公司业绩确实给力外,2020年一季度比较低的基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那个时候新冠疫情开始影响全球经济,但2020年二季度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一个季度,也是很多公司的至暗时刻,我们在七月份的下一轮财报季时,可能会看到比这一轮还要好的财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yU6ObrZcy4jVhHh8etESA

美国迎来与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作者:卢周来

来源:《经济导刊》2021年1月刊

不久前,中共中央《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此我介绍3份资料,以此理解中央《建议》中提出的这一重大观点。一个是美国两位科学家、同时也是科学政策和创新经济学的研究者,写了一本书叫《超越斯普特尼克》;第二个是2020年10月底,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登的罗伯特·曼宁一篇著名的文章《美国最后终于迎来了与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第三个是美国司法部长巴尔在国会就所谓“华为威胁美国家安全”的证词。
斯普特尼克时刻与美国国家科技政策 
1957年,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冷战对手已经在太空探索上打败了美国;更意味着美国已失去了二战以来赖以奠定其国际霸主地位的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势。”美国感觉,“斯普特尼克制造了一种几近疯狂的氛围。似乎现在天空中有一双眼睛在随时俯视美国,也许炸弹最终会从外太空发射下来,攻击这个既没有科学能力、也没有技术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 斯普特尼克危机“比起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事件,都更使美国民众和政策制定者认定,必须联合盟友在科技上进一步封锁和打压苏联,同时必须重视创立支持科学和教育的政策,目的是保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军事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位。”
自那一时刻始,不到十年时间:美国拉拢盟友,强化以“巴统”为核心对苏联科技封锁,美国启动“长臂管辖”打压与苏联进行任何科技贸易的国家与企业。在苏联外围编织了一堵密不透风的科技封锁“高墙”,切断了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科技交流的可能性,迫使苏联走上了关起门来搞科技的道路。最后,致使其科技发展因缺乏“组合式创新”而迟滞,逐渐落后于欧美。
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了自己的科学顾问,相继在政府最高层面成立了国家科技政策决策咨询和协调机构,包括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现改为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白宫科学技术办公室(OST)现改为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FCCSET)现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成立了国家宇航局(NASA),负责制定和推动国家空间发展计划。国防部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目的是确保开展先进的研究与发展(R&D),“防止出现像斯普特尼克这样出乎意料的技术震惊,发展更具巨大技术回报潜力的高风险研究思路。”同时改革组建了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其前身为国家心理卫生以及国家心脏研究所等,能源部(前身为海军研究办公室和原子能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农业部。近700个联邦实验室中的大部分也在此时期建立。国会通过《国家防卫教育法案》,奠定了美国大学STEM学科教育基本框架。1960年,美国培养出6千名科学和工程学博士,到1971年已经超过1.8万名。国家在R&D方面投资大幅增长。十多年间,国会给NSF的拨款从350万美元增长至1968年的5亿美元。总资金则从1957年的不到40亿美元,猛增到1967年的近400亿美元,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等大科学工程项目也在这一时期启动。
在美国国家主导下,美国科技发展步入“黄金十年”,产生了包括卫星、激光、宇宙飞船、核武器、洲际导弹、喷气式飞机、计算机、互联网最早雏形(ARPANET)等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了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形成了美国国家科技发展的基本框架,并以此重拾对前苏联的科技竞争优势,巩固了美国全球科技霸主地位。
回顾历史,1957年成为美国科学政策历史的一个里程碑。此后,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为后来半个多世纪国家科学政策的基础。因而,苏联卫星的发射成为驱动美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第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
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自从第一次“斯普特尼克时刻”出现后,美国政界与科技界就一直警惕第二个“斯普特尼克时刻”什么时候会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资助科学的热情减退,对支持科学技术的承诺减少,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点由满足国家安全需要,更多转向满足人口老龄化以及治疗疾病方面的需求。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虽然对科技发展有所重视,但科技发展的重心“未能转向应对以国家为主体的竞争性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非常迅速,随之而来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有一些美国国内人士也不时表达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担心,认为如果不早些遏制中国科技发展,“长此以往,美国必将遭遇当年与前苏联一样意外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在一段时期内,中国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上并没有达到美国人“安全焦虑所能承受的限度”。一直到2017年,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17万亿元,相对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10年的40.54%升至2017年的61.65%,超过了美国所谓的“60%”容忍度上限。另一方面,中国科技发展的积累终于发生了质变。2017年,中国国内研发支出居世界第二,但只有美国的一半。
不过,从2000年至2018年,中国国内R&D支出增长了20多倍,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1.3%。同期美国国内R&D支出增长不到2倍,年均复合增速仅为4.1%。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24年前后,中国研发投入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还有一些数据也很惊人。比如说论文的高引率。在国际名刊上高引论文始终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材料科学的论文高引率排世界第一,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药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都排世界第二。近10年来才逐步兴起的信息安全技术,美国和日本专利的授权占主要份额,但中国已经排列第三,而且发展势头比它们快。从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看,我国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了,成为世界第一。
国际科学界在讨论一个问题,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会是谁?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他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5个阶段:先是意大利,后是英国,再是法国,再是德国。平均70-80年一个周期,美国是1920年以后才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按此推断,2000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这一结论加深了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速度的恐惧。正如罗伯特·曼宁在《外交政策》发表的文章中所言:“过去一段时期,我在研究全球创新时,越是看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强国的惊人崛起,越是有一个难解的问题不断跳出来。为什么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没有发生与前苏联那样的‘斯普特尼克’呢?……一直到担心被中国超越的生存恐惧终于催生了改变的动力。下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终于到来了!”
“华为事件”在美国当代科技史上承担的角色,相当于苏联当年的斯普特尼克卫星发射。特朗普政府司法部长巴尔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所表达的对华为的恐惧,与当年美国人表达对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恐惧几乎是一致的。他认为,“5G技术处在正在形成的未来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本质上,通信网络不再仅仅用于通信, 它们正在演变成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依赖于这一基础设施的下一代工业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据估计,到2025年,以5G为动力的工业互联网可能创造23万亿美元的新经济机会,如果中国继续在5G领域独占鳌头,他们将能够主导一系列5G平台并与之交织的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任正非领导的企业是一个工业帝国、科技帝国,5G一路领先,5G是核心,未来技术的中心和工业世界的中心。然而,华为把所有技术都打了个包。”
“自19世纪超越了英国之后,美国就在全世界的技术领域、工业领域中一骑绝尘,而华为却可能颠覆这一切,这是美国承受不了的,是美国人民难以接受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工业互联网依赖于中国的技术,中国将有能力切断各国与其消费者和工业所依赖的技术和装备之间的联系,与我们将屈服于中国主导权这个前所未有的杠杆影响相比,美国今天使用的经济制裁力量将显得苍白无力。”“未来5年内,5G全球版图和应用主导地位格局将形成。问题是,在这个时间窗内,美国和我们的盟国是否能够与华为展开足够的竞争,以保持和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
巴尔的看法代表了美国现在的主流观点。在他们看来,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华为5G技术的横空出世以及在未来经济与科技发展中担当的角色,就相当于当年苏联卫星发射。因此,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被美国确认了。
如何造就更多的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
如何造就更多的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就是说,中国科技发展尤其是前沿科技发展,应该有更多能让美国人或者世界各国“感到意外的时候”。
第一,要对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关系有更清醒的认识。实际上,美国与前苏联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不仅仅是改变美国科技政策与政策科技行为的“时刻”,也是美苏之间科技脱钩的“时刻”,还是两个超级大国正式迈入“科技战”的“时刻”。所以“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含义很多。现在,以华为在5G通信领域一举超越美国在该领域的长期独占优势为标志,美国确认了与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也随之启动了与中国科技及高科技产业强行脱钩的“准备”,同时对我国主动发起“科技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既然美国已经确认了与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那一定会把与中国的科技竞争放在其国内政策的优先位置,就一定会把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作为其长期战略。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关系不会因为美国领导人更替而更改其大方向。这一点,必须成为筹划发展我国未来科技事业的基本考虑。所以国家提出,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的基点,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第二,必须真正把中兴与华为事件做成中国的“斯普特尼克契机”。比尔·盖茨首先提出了“斯普特尼克契机”这一概念。他的意思是,在大国竞争时代,科技发展往往遵循“挑战-应战”模式得以往前推进。苏联的斯普特尼克,给予其竞争对手美国以深深的刺激,并由此最终造成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科技繁荣,实际上是造就了美国科技史上的一次契机,而美国科技发展需要更多“斯普特尼克契机”,即意外震撼所带来的机会。华为的5G给美国带来相当于苏联发射卫星造成的震撼。但我们反过来想,美国打压中兴和华为何尝不是让我们也非常震撼?!因为此前,我们都相信,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发展技术。但中兴和华为事件的出现颠覆了我们的习惯性认知。因此,我们要把中兴与华为事件看作21世纪西方强加给我国科技界的奇耻大辱,并将其当作中国科技发展的一次“斯普特尼克契机”,真正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的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这口气一定要争,这场仗一定要打赢,我们必须识得破发达国家的伎俩,一些我们还不会做的高技术产品,我们急需的时候对方就封锁或者漫天要价,一旦我们取得突破就降低甚至低价倾销,不择手段打压我们产业技术进步的努力。由此,我们必须要有很强的战略定力。在坚持自主创新上不能心猿意马、三心二意。
第三,真正发挥好国家在推动科技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超越斯普特尼克》这本书中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许多方面的发展。……然而,公众一般认为,这种进步是由市场甚至好运气带来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及应对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国家通过实施政策而支持科学所持续尽责的结果”。国家在科技中的作用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关键是尽快形成新型举国体制,当前的问题是不能再在“市场还是政府”上纠结,不能再在“谁是创新主体”上纠结。总体上讲,在“抓基础、管长远,抓关键、补短板,抓前沿、布新局”上,都需要政府宏观统筹与协调,都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主力部队作用,都需要国企和民营科技力量发挥在应用研究中的生力军作用,都需要风险投资和企业发挥其在推进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都需要应用市场“激励相容”机制来调动科技创新链的道路上各主体的积极性。
在1957、1958年美国曾经有过短暂的争论,政府到底在推动科技发展上扮演什么角色。但后来艾森豪威尔政府果断地中断了这个争论。因为他知道,这种争论除了浪费时间,并不能带来什么好的结果。今天在中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必须倾举国之力,打赢科技创新这场战争。

 

 

作者:卢周来
来源:《经济导刊》2021年1月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mJVIuvPtuMcxyytKMbuhw

这个隐秘行业,全国没有一家能打的?

我们连手中的枪,都是对手造的。

 

作者 | 张静波

来源 | 华商韬略

(ID:hstl8888)

 

“中国人购买科研仪器的热潮,不知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

 

科技部原副部长的一句话,道尽了中国科技界的无奈。但科研仪器不能自主的后果才刚开始显现。

 

01

 

2018年,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当校方向国外厂商求助时,对方却甩脸子说:

 

先付23万元人工费,他们再去准备液氦。

 

换句话说,如果没成功,这几十万就白花了。

 

堂堂中国最高学府,何时受过这种气?该中心愤而终止了双方合作。

 

此事在当时惊动了国内数十位教授。但这种挣扎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叫核磁共振仪的东西。

 

中国人到海外抢奶粉、抢马桶盖,路人皆知,科研仪器受制于人,很多人还头一次听说。

 

但这种局面,已经存在很多年。

 

早在2010年,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十年来,中国对国外高端仪器的依赖不但没减少,反而在上升。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进口近千亿美元仪器设备,仅次于石油和半导体。其中,90%的高端仪器被国外公司垄断。

 

以核磁共振仪为例,全世界只有德国布鲁克等少数几家公司能提供。

 

就是这家年营收只有20亿美元的德国公司,独占中国80%以上的市场,把北大拿捏得死死的。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冷冻电镜,是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重要工具,全世界只有美国FEI、日本电子、日立能生产。国内连山寨版都造不出来。

 

稍微低端一点的扫描电镜,国产份额也不到10%。

 

质谱仪用于测量微观粒子的质量,目前基本依赖进口。高端的液质联用技术,则完全来自美国安捷伦、赛默飞等厂商。

 

因为国内不能生产,中国每年上万亿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60%用于进口设备。

 

被拿捏的远不止实验室。

 

在关乎14亿人健康的医院里,包括CT、核磁共振仪、大型X光机,几乎被GE、飞利浦和西门子(俗称GPS)三家垄断。

 

几年前,人民日报记者曾走访上百家企业,发现那里的生产线和研发中心,几乎沦为“洋装备”的盛宴。

 

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

 

这样的调侃,多少令人尴尬。但真正让人后脊发凉的是:国外很小一个隐形冠军不供货,就能让中国科研停摆,让中国万亿产业瘫痪!

 

02

 

你以为这事只跟实验室有关?其实,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曾说过: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第一次看到了月球环形山,开启了近代天文学。上世纪60年代,扫描电镜的发明,让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提升至分子水平。

 

400年来,人类就是在科学仪器的不断改进中,发展出现代科技文明。

 

20世纪以来,6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使用自己设计的仪器,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

 

科学仪器对科研水平的提升,最好的例证之一来自清华大学。

 

2013年之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在全球还没多大影响力。那之后,施一公团队采购了一批当时还不怎么流行的冷冻电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冷冻电镜中心。

 

紧接着,清华仿佛开挂一般,频频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权威学术期刊上发文。

 

科技水平的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千行百业。

 

质谱仪最早是科学家用来测定原子和分子质量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用它来检测太空中的有机物。

 

如今,大到国家安全,小到食品、药物、环境……60%以上的行业,都依赖质谱仪进行监测和检测。

 

美国商务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仪器仪表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超过60%。

 

而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产业,我们却长期依赖进口,并因此处处受制于人。

 

2010年,华大基因从全球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因美纳(Illumina)手中购入128台基因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

 

但紧接着,Illumina开始涨价。华大基因没办法,只好走上自研之路。

 

清华虽然建成全球最大的冷冻电镜中心,但设备全部从美国FEI进口。为了将价格砍到3000万元/台,施一公曾花两周时间,与对方讨价还价。

 

在被GPS设备垄断的大医院,一次PET-CT扫描,动辄上万元,老百姓苦不堪言。

 

03

 

但实际上,在许多高端仪器领域,我们一开始并不落后。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人类观察微观世界的眼睛。

 

按结构和用途,电镜又分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前者看纳米级世界,后者看原子级尺度图像。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电镜,距离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镜的诞生不到30年。

 

1958年,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黄兰友和长春光机所的王大珩,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透射电镜。

 

到70年代末,我国研制的透射电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还发行过纪念邮票。

 

用途更广泛的质谱仪,我们同样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

 

1959年,北京分析仪器厂在前苏联援建下,开始生产质谱计,共生产数十台。60年代,南京工学院研制出四极质谱探漏仪。

 

此时,距离德国Paul教授申请专利,不到十年。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动荡十年不曾停歇的中国仪器行业,却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浪潮中土崩瓦解。

 

由于国企改制,许多历史悠久的国营企业被私有化。民企虽然体制灵活,但力量单薄。

 

旧的科研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就在这个空窗期,凶猛的外资巨头杀了进来。

 

在造不如买的影响下,国内开始全面引进技术。很多仪器厂被外资收购,队伍也散了。

 

与此同时,同样起步于50年代的日本仪器行业,因为一直坚持自主发展,孕育出日本电子、岛津、日立等行业巨头。

 

最终的结果就是:今天,当美、日、德等国的高端仪器横行中国时,国内再也找不到一家能够生产透射电镜的企业。

 

虽然2011年以后,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民企也开始初露锋芒,但这样的追赶,来得太迟了。

 

04

 

科学仪器是一个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

 

比如,给北大甩脸子的德国布鲁克,其创始人冈瑟·劳金本来就是研究核磁共振的先驱。另一巨头瓦里安,则诞生在斯坦福工业园内。

 

刚学会走的中国民企,哪见过这样的学霸级创业者?更要命的是,这个行业虽然重要,但规模实在太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仪器公司——美国赛默飞,2019年的仪器营收仅63亿美元。

 

这样的营收,放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只能排在30名开外。

 

就这,赛默飞已占到全球科学仪器行业TOP 20总营收的1/4。排名第二的日本岛津,仪器年营收只有21亿美元。

 

学霸级的技术门槛,学渣级的营收,这样的行业,对于刚解决温饱的中国企业而言,基本上没啥吸引力。能坚持下来的,大多靠情怀。

 

毕竟,开个饭店、建个网站,都可能比这更赚钱。

 

而就在国内企业一窝蜂搞房地产、搞互联网时,全球科学仪器产业经历了一场剧变。

 

头号种子赛默飞,自2006年以来共发起200多次并购。2016年,更是斥资42亿美元收购了冷冻电镜厂商FEI。

 

“并购之王”丹纳赫,自1986年上市以来,累计收购600多家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徕卡。

 

一拆一并之下,国内仪器公司与海外巨头的实力差距,愈发悬殊。

 

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000多家科学仪器厂,大部分产值低于1000万元。

 

而据美国化学会的数据,2018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TOP 20,美国8家,欧洲7家,日本5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2009年,北京大学曾做过一个调研,结论是:

 

过去20年,我国科学仪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步拉大。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设立重大专项,加码投入。不少仪器公司也在崛起。

 

2006年,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一台质谱仪,吹响中国科学仪器迈向高端的冲锋号。

 

被Illumina卡脖子的华大基因,也知耻后勇,通过自研和收购海外技术,跻身全球三家可量产临床级别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之一。

 

上海联影医疗更是推出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系统,打破GPS长达30年的垄断。

 

05

 

2011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英特尔参观TEM实验室时,用FEI的透射电镜看到了单个原子,并兴奋地表示:“他们让我对美国的未来感到乐观。”

 

奥巴马的兴奋,来自美国在全球科学仪器上的霸主地位。

 

人类过去400年的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然而,过去四十年,我们在这个关键领域,却输在了起跑线。

 

这种切肤之痛,在科技产业奋力追赶、试图打破发达国家围追堵截的今天,尤其剧烈。科技战就要打响,我们却连手中的枪,都是对手造的。

 

中兴、华为事件,只是芯片禁售、断供,便已经让我们被动不已。将来有一天,如果科学仪器也被断供,谁来托起中国科技的明天?

 

这个隐秘行业,全国没有一家能打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rYJit0ZjSQ6to8aqhdaHg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柳展雄 黄汉城

这几天的嫦娥五号,是中国一大盛事。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下嫦娥登月工程的背后力量,就会发现它很像几个科技类大学的“年度秀”。

 

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来自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来自于合肥的中科大;

 

嫦娥系列的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探月计划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是西北工业大学校友。

 

在网上走红的95后发射场女指挥员周承钰,毕业于国防科大航天系。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嫦娥登月团队,成员从上往下大多有相似的院校背景。

 

不仅是航天航空,其他一些科研硬骨头领域,比如航母、战舰等。同样很少见到清北两校的身影。

 

看看下边这张图片: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35位“大国工匠”,基本来自于中科大、哈工大这些学校。西北工业大学尤为醒目,35位工程师里西工大上榜12位,超过三分之一。北大清华的存在感很弱。

 

这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何之前特朗普打压中方科技研究,开出的一张针对中国高校的“制裁清单”里头没有清北了。

 

那么,清华和北大的天之骄子去哪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重大。在这里我先摆一个结论:就是大英帝国衰落的老路,中国绝不能再走第二遍了。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今天,有大半的北大毕业生挤进体制内,去拿公务员铁饭碗了。

 

用“大半”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前不久,南方周末发表一篇文章《名校生挺进体制内》指出,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里有49.79%到机关单位,再算上27.14%去国有企业的,合计下来,超过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仅河北省委组织部一个单位就招收了84人。

 

体制单位对名校高材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即便是街道办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基层单位,仍然趋之若鹜。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今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的报考名单

 

至于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除了事业单位,最向往的行业便是金融、IT通信,分别为21.2%、17.7%。

 

原因不言而喻,这两个是国内目前顶尖的高薪行业,而从事“老大粗”的制造业的仅有7.4%,从事做冷板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13.6%。

 

“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曾一针见血地说到:

 

“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与之相比,2017年国防七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最集中的就业去向是制造业。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如果说,在辽宁舰、C919、歼20、复兴号、北斗卫星等大国重器上,是西北工业大学等国防七子、军工六校的人才在霸屏,那么清北还是有自己骄傲的领域的——互联网。

 

在2015 — 2017 年的互联网创业高峰期,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创立了 171 个项目,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创立了 192 个项目。从清华北大走出来的创业者共有 379 人,远超其他院校。

 

根据《2017 年独角兽俱乐部》,企业估值前 20 的联合创业者团队中,有16 位创始人是清华人,14 位是北大人,排名最前。

 

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企业,不少创始人是清北背景。比如百度的李彦宏;滴滴出行的柳青;美团点评的王兴、王慧文;爱奇艺的龚宇;ofo 小黄车的戴威。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部分创始人名单

 

我不否认这些企业对于社会经济、就业所做的贡献,但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含量,很难跟影响大国核心竞争力的军工/制造业领域对比。

 

有的,甚至还沦为了资本市场的游戏,一堆鸡毛。

 

清北高材生喜欢扎堆互联网,或许也是出于精明的考虑吧。互联网公司曝光率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财富自由,成为明星企业家。如果选择坐冷板凳的制造业项目,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

 

于是,中国的高校俱乐部就形成了这样的场面。

 

国防七子、军工六校:我们在登月、在造火箭、在造航空母舰。

 

北大清华:我们在体制,在华尔街,在创业准备上市敲钟。

 

不仅如此,据说清华北大每年大概都有三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出国去了。有多少人会回来献身攻坚拔寨的科研项目,我不得而知。

 

施一公曾经在演讲时感慨过:

 

我这一届,清华有2251位本科生,毕业后,有一千六百多人都去了美国,现在大部分还待在美国,我没有准确统计数字。我们这么多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能脱颖而出的却非常少。

 

我在普林斯顿当助理教授的时候,去跨国制药公司参观,接待我、和我交谈的都是白人,而在这个公司打工的,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人,他们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国内一流名校的学生,他们的智力、能力、学识远远高于他们的老板,他们老板的老板。可是他们很满足,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之前清华北大“落选”美国制裁名单。有网友们就开玩笑说:连美国人都知道,不能把清华北大纳入其中,否则谁还会给美国输入优秀的留学生。

 

或许,这也是大国工匠甚少清北人身影的因素之一吧。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黄汉城,就是你们熟悉的旺角黄局长,十万级畅销书《中国城市大洗牌》作者。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扫码关注我的个人公号,据小道消息,这是省长书记,部级官员最爱看的公号。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关注我,不漏掉每一篇精华文。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平心而论,作为中国名声最响亮、掌握资源最多的两所学校,清华和北大拥有相当一流的科研水平。

 

当下热门的机器视觉、AI芯片、生命科技,都有清北高材生的参与。主攻“人脸识别技术”的旷视科技,其研发团队人员,超过半数来自于清华。

 

从专业设置来讲,西工大等学校本来就专门跟军工对口,清华北大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医学、数学、物理学基础学科。有的基础理论非常冷门,比如复曲面上的卡拉比问题、完全(非紧)黎曼流形几何,普通人不关心,也不懂。

 

清北贡献了众多人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王选创立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王忠诚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抗击非典、新冠,大名鼎鼎的钟南山也是北大人。

 

历史上清华大学的航空专业实力强大,然而在1950年代的全国院系大调整里,全部调拨给了北航,因此清华错过了现在的多项大国工程。

 

尽管存在众多客观原因,但是北大清华出大国工匠的人实在太少了,跟自己的实力严重不匹配。

 

要是普通学校,人民群众还不至于苛责和失望,可你是北大清华啊,寄托全国的厚望啊。

 

中国第一梯队的高考生忙着挤进体制,忙着搞金融、搞互联网,结果就是,跟军工业、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化环材,学术成果很多是由第二梯队的高考生完成的,有的还来自于腰部大学,比如长江大学、安徽大学、曲阜师范之类的学校。浙大第一个在science发文的教授袁辉球,本硕在湘潭大学读的。

 

第二梯队的高考生,承担了本该属于第一梯队的任务。

 

但是话又说回来,国防七子、军工六校,以及其他众多工科院校,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工资却很低。

 

2017年连续两次火箭发射失败后,有网友在水木社区上发帖说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位于北京的航天人,连房子都住不起,孩子都没法上学,如何安心工作。就算是有着一颗爱国的心,又如何能不被这些生活上的问题拖累不分心?希望上上下下做一次彻底的归零,

 

作为一名航天人,自认为本次发射失败再正常不过,和预感一样。面对大面积离职,整体风气都很浮躁

 

不知道这里头有多少是说笑的成分,但是科研岗位待遇低,是不争的事实。

 

优秀的理工精英长期不得志,2018年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张小平,在国企里月薪一万,离职进入民企后薪资暴涨10倍。

 

等张小平走后,研究所回过神来,发现这人不可或缺,是发动机最核心部件研发的灵魂人物,影响到火箭登月的进程,发文要把他押回来。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掌握如此核心技术的人才,却长期薪酬不如农民工,令人叹息。

 

2018年“中国天眼工程”接受验收在即,单位驻地位于贵州偏僻地区,条件艰苦,家人分居,付出这么多牺牲,开出的年薪仅10万。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天眼工程”的招聘部门,指望用这点钱吸引人才,建设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不只是科学的奇迹,也是人力资源的奇迹啊。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尽管大家都在讲制造业重要,虚拟经济过热不是健康现象,嘴上说不能这样,但身体却很诚实,打破头要去互联网大厂、金融公司。

 

他们一边拿着最高的工资,一边抱怨工作996,程序员的哭声响彻微博和知乎,频频形成热点,制造业苦多了,但是制造业的声音听不到。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2018年北大校本部毕业生投身于制造业的比例为1.56%

 

中国的社会格局,多少有点像过去的英国。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日不落帝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工厂,但是没过多长时间,才统一没多久的德国就赶了上来,成为欧亚大陆最强的国家。

 

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两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同。

 

作为老牌的金融中心和贸易航运中心,英国即使不在制造业上发力大突破,也能够靠吃老本过上舒服日子。所以把大量教育资源倾斜到艺术与社会科学,忽视理工科精英的培养。

 

德国起步晚,殖民地面积又远不如英国,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工程技术的人才宠上了天,靠科技来逆袭。

 

1913年,英国(不含苏格兰)全部科学、技术、数学学科仅有350名毕业生,而竞争对手德国一年就培养了三千个有学位的工程师。

 

在英国,产业界早已形成一条鄙视链,银行雇员瞧不起工业经理,工业经理又瞧不起技术人员。

 

那些银行金融从业者往往出身于牛津剑桥,处处透露着优越感,而工程师往往出身于曼彻斯特这类红砖大学(Red Brick University),他们在牛津剑桥的金融才子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牛津和剑桥早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创立了,校园建筑非常古老。而曼彻斯特等六所大学是在近代19世纪才诞生的,因为学校楼房由工业化的红砖建成,所以有“红砖大学”的称呼。

 

这六所大学研究土木工程、化学应用等学科,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工厂企业里,有法律、会计背景的人员就是比工程技术人员升迁更快。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说英格兰的制造业能不倒退吗?

 

学者曼特尔看到工厂沦为金融大财团的附庸,曾经痛惜道:“好像工厂的任务是洗钱,生产反倒成了次要。”

 

对技术的漠视,换来的只能是一个个英式没品笑话:1960年代,英国新办了一些学校,对副校长进行考察,仅一人懂热力学定律,其他副校长匮乏自然科学知识。

 

此时的英国,已经回力乏天了。

 

从世界头号霸主衰落为二流国家,英国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英国人走的老路,中国一定不能重蹈覆辙。

 

今天中国获得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根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一个是 “工程师红利”。

 

正是中国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工程师,推动了中国的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

 

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曾要苹果公司把生产线迁回美国,乔布斯当即回复:不可能。因为美国提供不了一批胜任生产的工程师。

 

库克说:“在美国,你可以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但我不确定我们能否把会议室坐满。但在中国,这些模具工程师可以坐满几个足球场。”

苹果公司在中国建设厂房,不单是贪图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更是贪图“中国制造”的技术团队。

 

对于制造业来说,当前像登月这种大工程是难遇的好机会。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一方面,航天、军工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产业链,其关键性的突破和成果,能够提升整个国家的工业技艺水平。

另一方面,理工精英在大国重器项目获得练手的机会,一旦转入研究民用产品,也更加得心应手。军用科研成果经过商业化开发,也很有可能转到民用,惠及全社会。

 

遥想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极大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给制造业提升了一个台阶。外太空材料钛合金后来应用到医学假肢,伽马射线、微波炉等科技成果,也是航天科研的副产品。

 

嫦娥登月,北大清华为何缺席核心团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西北工业大学展示最新研发的柔性电子显示屏,薄如一张A4纸,可随意弯曲,轻便不发热

 

希望这一次的登月,能在新一代年轻人播下航天梦的种子,鼓励下一代人投身于科研建设。

 

虽然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但是只要国家重视,只要我们不走英国的老路,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大有前途。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FGB-hkfEjxgl-ILlEXQ1Q